2021国防科技大学系统科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1国防科技大学系统科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1国防科技大学系统科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今天很高兴跟准备考研的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在备考时的一些经验。

政治早点看!政治早点看!政治早点看!

我书买的倒是又齐又早,李凡老师的《政治新时器》,讲真题,一千题都是刚出来都入了,然后一个暑假都没看,因为暑假的时候一心钻研文化和引论,剩下的时间都做现代汉语二轮复习了,就想着背早了也没用,九月再看。然后九月开学破事特别多,只能保证每天做一章一千题,到最后《政治新时器》过完第一遍已经拖拖拉拉到了十一月份,然后因为做得慢,前面又忘光了。第二遍没刷,非常可惜。

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十一月份毕业考,报名,实习盖章,收拾东西回家,人心浮动,又是一个月没看书,什么书都没看。十二月份反正也来不及了就直接买的李凡老师的政治视频课,效果还不错,所以政治能早点开始尽量早点,这样每天都不用耽误多少时间,70分简直白送。

参考资料:《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一本单词》、蛋核英语的课程。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超长战线的课程,需要长期积累。也可能是源于一战的单词积累(但也差不多忘光了),单词上面没有花很大功夫,前期每天一个小时的单词,《一本单词》到单词差不多都会了,改为每天半小时,只是为了达到重温不忘记的目的。

英语阅读9月份开始的,每天三篇阅读,作文起始于11月,每天背1-2篇作文,打下基础,否则等到12月份,所有的课都要背,时间不允许。期间也要尝试自己用背的句子写作文,最好形成自己的风格,12月份时,作文就要狂背,要做到考场上脑子里有句子。

最重要的就是真题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真的非常不错,里面的知识点很全面,我总共过了三遍。每次看的时候将其视作新题,剖析出题人的思路,把文章看透,词、句都要弄透,以不变应万变。以上的参考资料大家可以搜索相关公众号去了解。

专业课一定要记笔记!一定要记笔记!一定要记笔记!在暑假之前,看熟课本上的内容。暑假期间,形成自己的笔记,或者参考你买的笔记形成自己的笔记。9月份之后,就是不停的翻看,背诵你的笔记。

“笔记”是什么?我刚开始想要考研的时候也不太明白,是应该自己总结呢,

还是应该参考别人的呢?其实我觉得,笔记就是一个把书进行整合归纳,把书变薄的过程。应该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框架,这很重要。好比你的脑子是一个书架,重点不在于你往里装了多少书,书是装了很多,但是非常凌乱,没有体系,到最后考场上想用的时候写不出来,找不到,那相当于辛苦记得东西没有转化成分数,这是很可惜的。所以我觉的框架真的很重要,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背了半天,合上书一想,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这就是因为你没有框架,脑子里一团糟,那肯定是想不起来的。

笔记应该是你总结出来的最后应该记在脑子里的东西,把书变薄,只留下你需要记住的东西。所以笔记的重点在于知识点的把握上,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买来的,只要总结的是重要的知识点,是经常会出题的部分,就可以了。基本上后期专业课,你就会一直和笔记打交道了,就是在不停的背、忘、再背、再忘中度过。

基础一定要重视,初试的时候比较侧重于考察你的知识结构,也就是你需要把书背下来。因为题目不单单考察选择填空这种小的知识点,而是考简答题。如果你只是理解了,但没有背诵下来,也没有成体系,是很难答完整的。

专业课的课后题也需要认真的做一遍,可以买一本配套的参考书,带有课后答案的那种,辅助学习。有学妹还问到需不需要做题。我个人建议首先是书后面的题目一定要做,辅导书我当时是没有做的,像今年出的第一道题,这道题其实很多学校的考研题目中都出现过了,所以说重点年年考,每个学校出题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考察的重点都大同小异,但归根结底还是参照书本的,所以把书本背好背书才是硬道理。

在复习过程中心态的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再看眼复习中难免会有心情低落,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每当这时,我的研友都会安慰我,考研过程中来自家人的关怀也是必不可少的,记得考研时基本每周会给家人打一次电话,一来排解一下思乡之情,二来可以向家人唠叨唠叨自己复习的情况,遇到什么烦心事啦等等,每次打完电话就会斗志昂扬。

最后再和大家说几句吧,我自己之前用的很多资料,比如真题,笔记之类的都分享到了high研app上面,大家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下载一个high研app,在上面找我。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索尼杯团队故事 点击率:34087 赛后感想 ——李清江、肖志斌、银庆宏 在今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们小组幸运地夺得了本科组的索尼杯大奖。获此殊荣,我们非常高兴。现在回想起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的点点滴滴,感触颇多…… 李清江: 我想结合我的参赛经历谈一下自己对电子设计的认识和些许的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一、对电子设计的兴趣。大二下学期我们开始接触电路实验,那时示波器上的波形、一个成功的计数器、一个简单的嗡鸣器…总是能让我激动整整一个晚上。对电子设计的最初兴趣大概就在那时产生了。后来在竞赛中无论遇到生活上的困难还是学习上的困难,我们都坚持了下来。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对电子设计的爱好。 二、积极地准备。在一年多的准备时间里我参加过两次校竞赛和几次主题活动,现在我还可以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情景。那时大家什么都不会,有时只能照着别人的电路图复制一遍,可辛苦一周后什么结果也得不到。那时我们课程比较紧,有8门必修课。所以我们只能白天正常上课,晚上一起熬夜调试电路。那段时间我们三个人几乎每天都是凌晨4点才去睡觉,有时连饭也来不及吃。可当我们看到成功的作品时,一切辛苦却显得那么的微乎其微。我想正是那段日子的辛苦,才使我们对电子设计的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我们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基于那段时间的积累,我们开始尝试自己设计电路、开始在小组内系统的分工合作、开始每人独立提出方案然后大家讨论决定方案……准备的阶段也许很艰辛,但我想竞赛前这种准备是非常必要的。这个阶段是知识和技能积累的关键阶段。 三、灵活应对正式比赛。今年暑假我们三个都没有回家,在实验室里我们吃盒饭、睡地板、熬通宵,在老师和师兄的指导下我们准备了整整一个暑假。本以为我们已经准备很充分,可正式参赛一开始我们就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选题。我们组一直以来都是在准备高频类的题目,做了很多高频的模块。可是这次电赛的准高频题—B题却让我们感觉有些无从下手。换题?我们没有积累相关知识和器件。不换,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三个人商量了整整一个上午,最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换题。可换题又谈何容易,这意味着一切都得从头来: 分完工后,我们三个便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忙碌。四天三夜里,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睡不好觉,有时焊电路板时会被烙铁烫的大叫;知识点不明白,辛苦了几个小时却什么也看不到;忙到了夜里却发现没有东西可以吃了。有时三个人因为不同的见解会吵作一团,但是冷静下来后,三个人又都互相鼓励,积极地商量方案,加紧努力。也许有着这种团队精神吧,困难最后还是被克服了。我还清晰得记得当最后一天我们整个系统都跑通时,我们三个抱在

国防科技大学特色

国防科技大学特色 一、2018年招生人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计划招收军人硕士研究生780名,地方硕士研究生400名(入学及分配不参军) 二、特色分校及院系 1、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况介绍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是全国首批授权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单位之一,拥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两个湖南省重点学科。该院在全国第一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的三个二级学科全部设立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在2002年全国一级学科综合评估中,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第一名。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拥有全国同学科中最具实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两院院士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6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全军优秀教师2名,共有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78人。以银河系列巨型机及银河系列仿真机、核心路由器、大型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等为代表的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使得该院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2、国防科技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于2004年6月组建。学院主要承担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与军事基础训练,工程兵指挥人才培养,全校“学历教育合训”学员的教育训练和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任务。 国防科技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1]于2004年6月组建。学院主要承担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与军事基础训练,工程兵指挥人才培养,全校“学历教育合训”学员的教育训练和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任务。 学院现有6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点,研究生导师19人,其中有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学科点涵盖工学、军事学两个领域。在学科建设上,学院立足实际,体现特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几年的建设,学科结构更加优化,定位更加准确,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 学院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好、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教授、副教授82人。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0人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有总参中青年专家8人。 学院管理着全校各专业“合训”学员。“学历教育合训,任职培训分流”是我军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所实施的一种新型军事指挥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几年来,学院按照学校人才培养“五句话”目标要求,着眼“两个前列”,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军事基础教育和日常管理教育,确保学员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培养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人才培养上努力创造新优势,打造新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已经为部队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指挥人才,部队普遍反映我院学员“适应快、能吃苦、用得上、有发展”。学院牢固确立“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服务人才培养、服务部队训练、服务装备建设”的科研工作方针,科研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几年来已有9个项目获得军队级科技进步奖,部分成果已在部队作战训练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新时期,新任务,新发展,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记我军历史使命,践行“厚德博学,强军兴国”校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创造新优势,打造新品牌,为建设信息化军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06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 (共3页,共十题,答题时不必抄题,标明题目序号,相图不必重画,直接做在试卷上) 一、填空题(1.5×20=30分) 1. 结晶学晶胞是( )。 2. 扩散的基本推动力是( ),一般情况下以( )形式表现出来,扩散常伴随着物质的( )。 3. 晶面族是指( )的一组晶面,同一晶面族中,不同晶面的()。 4. 向MgO、沸石、TiO2、萤石中,加入同样的外来杂质原子,可以预料形成间隙型固溶体的固溶度大小的顺序将是( )。 5. 根据烧结时有无液相出现,烧结可分为( ),在烧结的中后期,与烧结同时进行的过程是( )。 6. 依据硅酸盐晶体化学式中( )不同,硅酸盐晶体结构类型主要有( )。 7. 液体表面能和表面张力数值相等、量纲相同,而固体则不同,这种说法是( )的,因为( )。 8. 二级相变是指( ),发生二级相变时,体系的( )发生突变。 9. 驰豫表面是指( ),NaCl单晶的表面属于是( )。 10. 固态反应包括( ),化学动力学范围是指( )。 11.从熔体结构角度,估计a长石、b辉石(MgO·SiO2)、c镁橄榄石三种矿物的高温熔体表面张力大小顺序( )。 二、CaTiO3结构中,已知钛离子、钙离子和氧离子半径分别为 0.068nm, 0.099nm,

0.132nm。(15分) 1. 晶胞中心的钛离子是否会在八面体空隙中“晃动”; 2. 计算TiCaO3的晶格常数; 3. 钛酸钙晶体是否存在自发极化现象,为什么? 三、在还原气氛中烧结含有TiO2的陶瓷时,会得到灰黑色的TiO2-x:(15分) 1.写出产生TiO2-x的反应式; 2.随还原气氛分压的变化,该陶瓷材料的电导率和密度如何变化? 3.从化学的观点解释该陶瓷材料为什么是一种n型半导体。 四、选择题:下列2题任选1题(12分) 1. 简述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高分析材料腐蚀的特点。 2. 试述材料疲劳失效的含义及特点。 五、现有三种陶瓷材料,它们的主要使用性能如下:(15分) 材料最佳性能用途 Y2O3透明,光线传递光学激光杆 Si3N4高温强度,抗蠕变燃气轮机部件 含Co铁氧体较顽力高能量永久磁铁 在烧结过程中希望材料获得预期的显微结构以使材料最佳性能充分发挥,在控制显微结构因素和工艺条件上应主要考虑哪些相关因素? 六、熔体结晶时:(1)图示核化速率-温度、晶化速率-温度关系及其对总结晶速率的的影响; (2)核化速率与晶化速率的不同对新相的显微结构有何影响,为什么? (3)指出在哪一温度范围内对形成玻璃有利,为什么?(12分) 七、X射线给出立方MgO的晶胞参数是0.4211nm,它的密度是3.6g/cm3。(Mg2+和O2-、Al3+摩尔质量分别是24.3和16、27)(12分)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考研专用

一、名词: 相图:表示合金系中的合金状态与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图解。 匀晶转变:从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结晶过程。 平衡结晶:合金在极缓慢冷却条件下进行结晶的过程。 成分起伏:液相中成分、大小和位置不断变化着的微小体积。 异分结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 枝晶偏析:固溶体树枝状晶体枝干和枝间化学成分不同的现象。 共晶转变:在一定温度下,由—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两个成分一定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脱溶:由固溶体中析出另一个固相的过程,也称之为二次结晶。 包晶转变: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固相与一定成分的液相作用,形成另一个一定成分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成分过冷:成分过冷:由液相成分变化而引起的过冷度。 二、简答: 1. 固溶体合金结晶特点? 答:异分结晶;需要一定的温度范围。 2. 晶内偏析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溶质原子扩散能力;冷却速度。 3. 影响成分过冷的因素? 答:合金成分;液相内温度梯度;凝固速度。

三、书后习题 1、何谓相图?有何用途? 答:相图:表示合金系中的合金状态与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图解。 相图的作用:由相图可以知道各种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存在哪些相、各个相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2、什么是异分结晶?什么是分配系数? 答:异分结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 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固液两平衡相中溶质浓度之比值。 3、何谓晶内偏析?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如何消除? 答:晶内偏析: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形成过程:固溶体合金平衡结晶使前后从液相中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不同,实际生产中,液态合金冷却速度较大,在一定温度下扩散过程尚未进行完全时温度就继续下降,使每个晶粒内部的化学成分布均匀,先结晶的含高熔点组元较多,后结晶的含低熔点组元较多,在晶粒内部存在着浓度差。 影响因素:1)分配系数k0:当k0<1时,k0值越小,则偏析越大;当k0>1时,k0越大,偏析也越大。2)溶质原子扩散能力,溶质原子扩散能力大,则偏析程度较小;反之,则偏析程度较大。3)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大,晶内偏析程度越严重。 对金属性能的影响:使合金的机械性能下降,特别是使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

国防科技大学821计算机原理考试大纲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1 科目名称:计算机原理 一、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互连方式、以及软件和硬件之间联系的理解;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并能够对计算机系统中的基本部件进行简单的设计。 二、考试内容 1.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性能指标,包括主频(CPU时钟周期)、运算速度(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等。 2.指令系统 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包括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校验码;计算机的指令格式,包括指令的基本格式、扩展操作码的指令格式;指令的寻址方式,包括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常用寻址方式等。 3.计算机中的运算 计算机中的基本运算,包括逻辑及移位运算;定点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浮点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运算器的设计,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串/并行加法器、浮点运算器等。 4.中央处理器 流水线的基本概念;硬连线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及设计;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及实现方法。 5.存储层次结构 主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及设计使用;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和性能评估。 6.输入输出(I/O)系统 输入输出系统的基本概念;三种I/O控制方式,包括程序查询、中断驱动和DMA方式。 7.总线 总线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总线的设计,包括总线仲裁、总线的操作和定时方式等。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 四、参考书目 1.《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David A. Patterson、John L. Hennessy著,机械工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经典题目doc资料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经 典题目

16.简述金属固态扩散的条件。 答:⑴扩散要有驱动力——热力学条件,化学势梯度、温度、应力、电场等。 ⑵扩散原子与基体有固溶性——前提条件;⑶足够高温度——动力学条件;⑷足够长的时间——宏观迁移的动力学条件 17. 何为成分过冷?它对固溶体合金凝固时的生长形貌有何影响? 答:成分过冷:在合金的凝固过程中,虽然实际温度分布一定,但由于液相中溶质分布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液相的凝固点,此时过冷由成分变化与实际温度分布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这种过冷称为成分过冷。成分过冷区的形成在液固界面前沿产生了类似负温度梯度的区域,使液固界面变得不稳定。当成分过冷区较窄时,液固界面的不稳定程度较小,界面上偶然突出部分只能稍微超前生长,使固溶体的生长形态为不规则胞状、伸长胞状或规则胞状;当成分过冷区较宽时,液固界面的不稳定程度较大,界面上偶然突出部分较快超前生长,使固溶体的生长形态为胞状树枝或树枝状。所以成分过冷是造成固溶体合金在非平衡凝固时按胞状或树枝状生长的主要原因。 18.为什么间隙固溶体只能是有限固溶体,而置换固溶体可能是无限固溶体? 答:这是因为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后,会使溶剂产生点阵畸变,引起点阵畸变能增加,体系能量升高。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位于点阵的间隙中,产生的点阵畸变大,体系能量升高得多;随着溶质溶入量的增加,体系能量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溶剂点阵就会变得不稳定,于是溶质原子便不能再继续溶解,所以间隙固溶体只能是有限固溶体。而置换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位于溶剂点阵的阵点上,产生的点阵畸变较小;溶质和溶剂原子尺寸差别越小,点阵畸变越小,固溶度就越大;如果溶质与溶剂原子尺寸接近,同时晶体结构相同,电子浓度和电负性都有利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 19.在液固相界面前沿液体处于正温度梯度条件下,纯金属凝固时界面形貌如何?同样 条件下,单相固溶体合金凝固的形貌又如何?分析原因

考研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 叶荷 11 及材料班2013-1-10 第三章二元合金相图和合金的凝固 一、名词:相图:表示合金系中的合金状态与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图解。匀晶转变:从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结晶过程。 平衡结晶:合金在极缓慢冷却条件下进行结晶的过程。 成分起伏:液相中成分、大小和位置不断变化着的微小体积。 异分结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 枝晶偏析:固溶体树枝状晶体枝干和枝间化学成分不同的现象。共晶转变:在一定温度下,由—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两个成分一定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脱溶:由固溶体中析出另一个固相的过程,也称之为二次结晶。 包晶转变: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固相与一定成分的液相作用,形成另一个一定成分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成分过冷:成分过冷:由液相成分变化而引起的过冷度。 二、简答: 1. 固溶体合金结晶特点?答:异分结晶;需要一定的温度范围。

2. 晶内偏析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o;溶质原子扩散能力;冷却速度。 3. 影响成分过冷的因素? 答:合金成分;液相内温度梯度;凝固速度。 4. 相图分折有哪几步?答:以稳定化合物为独立组元分割相图并分析;熟悉相区及相;确定三相平衡转变性质。 三、绘图题 绘图表示铸锭宏观组织三晶区。 四、书后习题 1、何谓相图?有何用途? 答:相图:表示合金系中的合金状态与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图解。 相图的作用:由相图可以知道各种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存在哪些相、各个相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2、什么是异分结晶?什么是分配系数?答:异分结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 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固液两平衡相中溶质浓度之比值。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经典题目教学内容

16.简述金属固态扩散的条件。 答:⑴扩散要有驱动力——热力学条件,化学势梯度、温度、应力、电场等。 ⑵扩散原子与基体有固溶性——前提条件;⑶足够高温度——动力学条件;⑷足够长的时间——宏观迁移的动力学条件 17. 何为成分过冷?它对固溶体合金凝固时的生长形貌有何影响? 答:成分过冷:在合金的凝固过程中,虽然实际温度分布一定,但由于液相中溶质分布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液相的凝固点,此时过冷由成分变化与实际温度分布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这种过冷称为成分过冷。成分过冷区的形成在液固界面前沿产生了类似负温度梯度的区域,使液固界面变得不稳定。当成分过冷区较窄时,液固界面的不稳定程度较小,界面上偶然突出部分只能稍微超前生长,使固溶体的生长形态为不规则胞状、伸长胞状或规则胞状;当成分过冷区较宽时,液固界面的不稳定程度较大,界面上偶然突出部分较快超前生长,使固溶体的生长形态为胞状树枝或树枝状。所以成分过冷是造成固溶体合金在非平衡凝固时按胞状或树枝状生长的主要原因。 18. 为什么间隙固溶体只能是有限固溶体,而置换固溶体可能是无限固溶体? 答:这是因为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后,会使溶剂产生点阵畸变,引起点阵畸变能增加,体系能量升高。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位于点阵的间隙中,产生的点阵畸变大,体系能量升高得多;随着溶质溶入量的增加,体系能量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溶剂点阵就会变得不稳定,于是溶质原子便不能再继续溶解,所以间隙固溶体只能是有限固溶体。而置换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位于溶剂点阵的阵点上,产生的点阵畸变较小;溶质和溶剂原子尺寸差别越小,点阵畸变越小,固溶度就越大;如果溶质与溶剂原子尺寸接近,同时晶体结构相同,电子浓度和电负性都有利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 19. 在液固相界面前沿液体处于正温度梯度条件下,纯金属凝固时界面形貌如何?同样条件下,单相 固溶体合金凝固的形貌又如何?分析原因 答:正的温度梯度指的是随着离开液—固界面的距离Z 的增大,液相温度T 随之升高的情况,即0>dZ dT 。在这种条件下,纯金属晶体的生长以接近平面状向前推移,这是由于温度梯度是正的,当界面上偶尔有凸起部分而伸入温度较高的液体中时,它的生长速度就会减慢甚至停止,周围部分的过冷度较凸起部分大,从而赶上来,使凸起部分消失,这种过程使液—固界面保持稳定的平面形状。固溶体合金凝固时会产生成分过冷,在液体处于正的温度梯度下,相界面前沿的成分过冷区呈现月牙形,其大小与很多因素有关。此时,成分过冷区的特性与纯金属在负的温度梯度下的热过冷非常相似。可以按液固相界面前沿过冷区的大小分三种情况讨论:⑴当无成分过冷区或成分过冷区较小时,界面不可能出现较大的凸起,此时平界面是稳定的,合金以平面状生长,形成平面晶。⑵当成分过冷区稍大时,这时界面上凸起的尖部将获得一定的过冷度,从而促进了凸起进一步向液体深处生长,考虑到界面的力学平衡关系,平界面变得不稳定,合金以胞状生长,形成胞状晶或胞状组织。⑶当成分过冷区较大时,平界面变得更加不稳定,界面上的凸起将以较快速度向液体深处生长,形成一次轴,同时在一次轴的侧向形成二次轴,以此类推,因此合金以树枝状生长,最终形成树枝晶。 20. 纯金属晶体中主要的点缺陷类型是什么?试述它们可能产生的途径? 答:纯金属晶体中,点缺陷的主要类型是空位、间隙原子、空位对及空位与间隙原子对等。产生的途径:⑴依靠热振动使原子脱离正常点阵位置而产生。空位、间隙原子或空位与间隙原子对都可由热激活而形成。这种缺陷受热的控制,它的浓度依赖于温度,随温度升高,其平衡态的浓度亦增高。⑵冷加工时由于位错间有交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位错交互作用的结果能产生点缺陷,如带割阶的位错运动会放出空位。⑶辐照。高能粒子(中子、α粒子、高速电子)轰击金属晶体时,点阵中的原子由于粒子轰击而离开原来位置,产生空位或间隙原子。 21. 简述一次再结晶与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并如何区分冷热加工?动态再结晶与静态再结晶后的组 织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一次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基体的弹性畸变能,而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是来自界面能的降低。再结晶温

【考研】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库答案

Test of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库 郑举功编

东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一、填空题 0001.烧结过程的主要传质机制有_____、_____、_____ 、_____,当烧结分别进行四种传质时,颈部增长x/r与时间t的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 0002.晶体的对称要素中点对称要素种类有_____、_____、_____ 、_____ ,含有平移操作的对称要素种类有_____ 、_____ 。 0003.晶族、晶系、对称型、结晶学单形、几何单形、布拉菲格子、空间群的数目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0004.晶体有两种理想形态,分别是_____和_____。 0005.晶体是指内部质点排列的固体。 0006.以NaCl晶胞中(001)面心的一个球(Cl-离子)为例,属于这个球的八面体空隙数为,所以属于这个球的四面体空隙数为。 0007.与非晶体比较晶体具有自限性、、、、和稳定性。 0008.一个立方晶系晶胞中,一晶面在晶轴X、Y、Z上的截距分别为2a、1/2a 、2/3a,其晶面的晶面指数是。 0009.固体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液固湿润性,当真实接触角θ时,粗糙度越大,表面接触角,就越容易湿润;当θ,则粗糙度,越不利于湿润。 0010.硼酸盐玻璃中,随着Na2O(R2O)含量的增加,桥氧数,热膨胀系数逐渐下降。当Na2O含量达到15%—16%时,桥氧又开始,热膨胀系数重新上升,这种反常现象就是硼反常现象。 0011.晶体结构中的点缺陷类型共分、和三种,CaCl2中Ca2+进入到KCl间隙中而形成点缺陷的反应式为。 0012.固体质点扩散的推动力是________。 0013.本征扩散是指__________,其扩散系数D=_________,其扩散活化能由________和_________ 组成。0014.析晶过程分两个阶段,先______后______。 0015.晶体产生Frankel缺陷时,晶体体积_________,晶体密度_________;而有Schtty缺陷时,晶体体积_________,晶体密度_________。一般说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半径相差不大时,_________是主要的;两种离子半径相差大时,_________是主要的。 0016.少量CaCl2在KCl中形成固溶体后,实测密度值随Ca2+离子数/K+离子数比值增加而减少,由此可判断其缺陷反应式为_________。 0017.Tg是_________,它与玻璃形成过程的冷却速率有关,同组分熔体快冷时Tg比慢冷时_________ ,淬冷玻璃比慢冷玻璃的密度_________,热膨胀系数_________。 0018.同温度下,组成分别为:(1) 0.2Na2O-0.8SiO2 ;(2) 0.1Na2O-0.1CaO-0.8SiO2 ;(3) 0.2CaO-0.8SiO2 的三种熔体,其粘度大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0019.三T图中三个T代表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0020.粘滞活化能越_________ ,粘度越_________ 。硅酸盐熔体或玻璃的电导主要决定于_________ 。 0021.0.2Na2O-0.8SiO2组成的熔体,若保持Na2O含量不变,用CaO置换部分SiO2后,电导_________。0022.在Na2O-SiO2熔体中加入Al2O3(Na2O/Al2O3<1),熔体粘度_________。 0023.组成Na2O . 1/2Al2O3 . 2SiO2的玻璃中氧多面体平均非桥氧数为_________。 0024.在等大球体的最紧密堆积中,六方最紧密堆积与六方格子相对应,立方最紧密堆积与_______ 相对应。0025.在硅酸盐晶体中,硅氧四面体之间如果相连,只能是_________方式相连。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简答题常考题型汇总

材料科学基础简答题考研常考题型汇总 1.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的特点如何?【11年真题】 答:(1)金属键:基本特点是电子的共有化,无饱和性、无方向性,因而每个原子有可能同更多的原子结合,并趋于形成低能量的密堆结构。当金属受力变形而改变原子之间的相互位置时不至于破坏金属键,这就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又由于自由电子的存在,金属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 (2)离子键:正负离子相互吸引,结合牢固,无方向性、无饱和性。因此,七熔点和硬度均较高。离子晶体中很难产生自由运动的电子,因此他们都是良好的电绝缘体。 (3)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共价键的结合极为牢固,故共价键晶体具有结构稳定、熔点高、质硬脆等特点。共价结合的材料一般是绝缘体,其导电能力较差。 (4)范德瓦尔斯力:范德瓦尔斯力是借助微弱的、瞬时的电偶极矩的感应作用,将原来稳定的原子结构的原子或分子结合为一体的键合。它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结合不如化学键牢固。 (5)氢键:氢键是一种极性分子键,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键能介于化学键和范德瓦耳斯力之间。 2.说明间隙固溶体与间隙化合物有什么异同。 答:相同点:二者一般都是由过渡族金属与原子半径较小的C、N、H、O、B等非金属元素所组成。 不同点:(1)晶体结构不同。间隙固溶体属于固溶体相,保持溶剂的晶格类

型;间隙化合物属于金属化合物相,形成不同于其组元的新点阵。 (2)间隙固溶体用α、β、γ表示;间隙化合物用化学分子式MX、M2X 等表示。 间隙固溶体的强度、硬度较低,塑性、韧性好;间隙化合物的强度、熔点较高,塑性、韧性差。 3.为什么只有置换固溶体的两个组元之间才能无限互溶,而间隙固溶体则不能? 答:因为形成固溶体时,溶质原子的溶入会使溶剂结构产生点阵畸变,从而使体系能量升高。溶质与溶剂原子尺寸相差较大,点阵畸变的程度也越大,则畸变能越高,结构的稳定性越低,溶解度越小。一般来说,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引起的点阵畸变较大,故不能无限互溶,只能有限熔解。 4.试述硅酸盐的结构和特点? 答:(1)硅酸盐结构的基本单元是[SiO4]四面体。Si原子位于O原子的四面体间隙内,Si、O之间的结合不仅有离子键还有共价键 (2)每一个氧最多被两个[SiO]四面体共有 (3)[Si]四面体可以孤立存在,也可以共顶点互相连接。 (4)Si-O-Si形成一折线。 分类:含有有限硅氧团的硅酸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状硅酸盐。 5.为什么外界温度的急剧变化可以使许多陶瓷件开裂破碎? 答:由于大多数陶瓷由晶相和玻璃相构成,这两种相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很大,高温很快冷却时,每种相的收缩程度不同,多造成的内应力足以使陶瓷器件开裂或破碎。 6.陶瓷材料中主要结合键是什么?从结合键的角度解释陶瓷材料所具有的特殊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知识点总结

金属学与热处理总结 一、金属的晶体结构 重点内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八面体、四面体间隙个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的标定;柏氏矢量具的特性、晶界具的特性。 基本内容:密排六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密排面上原子的堆垛顺序、晶胞、晶格、金属键的概念。晶体的特征、晶体中的空间点阵。 晶胞:在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用来分析原子排列的规律性,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金属键:失去外层价电子的正离子与弥漫其间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式称为金属键。 位错:晶体中原子的排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有规律错动的一种特殊结构组态。 位错的柏氏矢量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用位错的柏氏矢量可以判断位错的类型;②柏氏矢量的守恒性,即柏氏矢量与回路起点及回路途径无关;③位错的柏氏矢量个部分均相同。 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螺型平行;混合型呈任意角度。 晶界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晶界的能量较高,具有自发长大和使界面平直化,以减少晶界总面积的趋势;②原子在晶界上的扩散速度高于晶内,熔点较低;③相变时新相优先在晶界出形核;④晶界处易于发生杂质或溶质原子的富集或偏聚;⑤晶界易于腐蚀和氧化;⑥常温下晶界可以阻止位错的运动,提高材料的强度。 二、纯金属的结晶 重点内容:均匀形核时过冷度与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之间的关系;细化晶粒的方法,铸锭三晶区的形成机制。

基本内容:结晶过程、阻力、动力,过冷度、变质处理的概念。铸锭的缺陷; 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和结构条件,非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 相起伏:液态金属中,时聚时散,起伏不定,不断变化着的近程规则排列的 原子集团。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称为过冷度。 变质处理:在浇铸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促使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 以细化晶粒的方法。 过冷度与液态金属结晶的关系:液态金属结晶的过程是形核与晶核的长大过 程。从热力学的角度上看,没有过冷度结晶就没有趋动力。根据 T R k ?∝1可知当过冷度T ?为零时临界晶核半径R k 为无穷大,临界形核功(2 1T G ?∝?)也为无穷大。临界晶核半径R k 与临界形核功为无穷大时,无法形核,所以液态金属不能结晶。晶体的长大也需要过冷度,所以液态金属结晶需要过冷度。 细化晶粒的方法: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与搅拌。 铸锭三个晶区的形成机理:表面细晶区:当高温液体倒入铸模后,结晶先从 模壁开始,靠近模壁一层的液体产生极大的过冷,加上模壁可以作为非均质形核的基底,因此在此薄层中立即形成大量的晶核,并同时向各个方向生长,形成表面细晶区。柱状晶区:在表面细晶区形成的同时,铸模温度迅速升高,液态金属冷却速度减慢,结晶前沿过冷都很小,不能生成新的晶核。垂直模壁方向散热最快,因而晶体沿相反方向生长成柱状晶。中心等轴晶区:随着柱状晶的生长,中心部位的液体实际温度分布区域平缓,由于溶质原子的重新分配,在固液界面前沿出现成分过冷,成分过冷区的扩大,促使新的晶核形成长大形成等轴晶。由于液体的流动使表面层细晶一部分卷入液体之中或柱状晶的枝晶被冲刷脱落而进入前沿的液体中作为非自发生核的籽晶。 三、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 重点内容:杠杆定律、相律及应用。 基本内容:相、匀晶、共晶、包晶相图的结晶过程及不同成分合金在室温下 的显微组织。合金、成分过冷;非平衡结晶及枝晶偏析的基本概念。 相律:f = c – p + 1其中,f 为 自由度数,c 为 组元数,p 为 相数。 伪共晶:在不平衡结晶条件下,成分在共晶点附近的亚共晶或过共晶合金也 可能得到全部共晶组织,这种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或烧结、或用其它 方法组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相:在合金中,通过组成元素(组元)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具有相 同晶体结构与性质,并以明确界面分开的成分均一组成部分称为合金相。

国防科技大学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1996真题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996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试题(操作系统部分) 注意:1.统考生做一、二、三、四、五、七、八、九、十、十一、十二题 2.单独考生做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三题 3.答案只能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及选错不给分。每题3分,共15分) 1.分时操作系统需要使用下面哪些成份。() ①多道程序设计技术②作业说明书 ③终端命令解释程序④中断处理 ⑤优先级调度⑥系统调用 2.进程具有哪些特性。() ①动态性②共享性③并发性④相互制约性⑤独立性⑥静态性 3. 在页式虚存管理系统中,若常发生抖动影响CPU的利用率,从系统管理员的角度,则下 面哪些方法可改善CPU的利用率。() ①用一个更快的CPU ②用一个更大的辅存③减少多道程序的道数 ④增加多道程序的道数⑤增大主存⑥采用更快的I/O设备 4.在文件系统中,为实现文件保护一般应采用下面哪些方法。() ①口令②密码③访问控制④复制⑤在读写文件之前使用OPEN系统调用 ⑥在读写文件之后使用CLOSE系统服务 5. 从资源分配角度,操作系统把外部设备分为( ) ①独占型设备②共享型设备③快速型设备④慢速性设备 ⑤块设备⑥字符型设备⑦虚拟设备 二、(9分)对访问串:1,2,3,4,1,2,5,1,2,3,4,5, 指出在驻留集大小分别为3,4时,使用FIFO 和LRU替换算法的页故障数。结果说明了什么? 三.(8分)简述文件的二级目录组织形式。欲实现文件共享如何处理? 四.(8分)假设有5道作业,它们的提交时间及运行时间由下表给出: 作业提交时间(时)运行时间(小时) 110 2 210.051 310.25 0.75 412.250.5 512.50.25 若采用FCFS和SJF两种调度算法,指出作业以单道串行方式运行时的被调度顺序及平均周转时间。 五.(10分)设有如下图所示的工作模型。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益星学习网提供全套资料 目录 1.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9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8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7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814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814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2年北京科技大学814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1年北京科技大学814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3.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西北工业大学83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西北工业大学832材料科学基础(A卷)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西北工业大学832材料科学基础(A卷)考研真题及详解 4.中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南大学963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9年中南大学95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8年中南大学963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8年中南大学963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A组)详解 5.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 2015年东北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东北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6.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北京工业大学875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9年北京工业大学875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8年北京工业大学875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0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0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0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8.东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 2013年东华大学82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2年东华大学82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18材料科学基础(A卷)考研真题 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18材料科学基础(A卷)考研真题 200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18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10.其他名校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武汉理工大学833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原理和系统结构2001真题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200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计算机原理试题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200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计算机原理试题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七大题; 2、统考生只做一、二、三、四、五、六题; 3、单独考生只做一、二、三、四、五、七题; 4、不用抄题,答案必须写在配发的答题纸上。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的含义(每个1.5分,共15分) 1.有效地址 2. 断定型微地址 3. 规格化浮点数 4. 先行进位 5. 特权指令 6. 通道状态字 7. 存储周期 8. 相联存储器 9. 司服面10. 打印宽度 二.单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指令寄存器存的是…………………………………………………………………( ) A.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 B.已执行完了的指令 C.正在执行的指令 D.要转移的指令 2.设微指令周期为Tm,执行微操作时间为Tmp,访问控存时间为t r。当并行控制时, Tm=……. ……………………………………………………………………………( ) A.1/2 Tmp B.Tmp C.2Tmp D . Tmp + t r 3.如果指令中的地址码为A,变址寄存器为X,基址寄存器为B,则变址间址寻址方式的操作地址N=…………………………………………………………………………( ) A. X+(A) B. ((X+B) + A ) C . (X + A ) D . (( X ) + A ) 4.中断响应是在……………………………………………………………………….( ) A. 一条指令执行开始 B. 一条指令执行中间 C. 一条指令执行之末 D. 一条指令执行的任何时刻5.下列哪种指令不属于程序控制指 令…………………..……………………………( ) A.无条件转移指令 B.条件转移指令 C. 中断隐指令 D.循环指令6.某浮点机,采用规格化浮点数表示,阶码用移码表示(最高位代表符号位),尾数用原码表示。下列哪个数的表示不是规格化浮点 数………..……………………………..( ) 阶码尾数阶码尾数 A. 1111111,1.1000......00 B.0011111,1.0111 (01) C. 1000001,0.1111......01 D.0111111,0.1000 (10) 7.和主存比较,外存的特点 是…………………………………………………………( ) A.容量大、速度低、成本低 B 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 C.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 D. 容量小、速度慢。成本高8.某计算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为16MB,按字节编址,其寻址范围为……..( ) A.0~2M – 1 B.0~4M – 1 C. 0~8M – 1 D. 16M 9.含有处理机的终端通常称 为………………………………………………………( ) A. 智能终端 B. 专用终端 C. 普通终端 D. 远程终端 GIRAFFE01助你考国防科大计算机:aaaa0730@https://www.360docs.net/doc/e35003097.html,第1页 共3页

军队院校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以国防科技大学智能无人系统领域为例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19, 7(1), 1-6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e35003097.html,/journal/ce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e35003097.html,/10.12677/ces.2019.71001 Think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Teaching Staff in Military Academies —Taking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Unmanned Systems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or Example Yifeng Niu, Xingsheng Yuan, Lizhen Wu, Shixun Fan, Shengde Jia, Lei Ye, Xiaohui Li, Haitao Deng College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ce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Received: Dec. 19th, 2018; accepted: Jan. 2nd, 2019; published: Jan. 9th, 2019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military academ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difficulty in military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world-class disciplines” military academies, we take the intelligent unmanned system researching field as an example. We analyzed the tasks of con-structing the first-class teaching staff of military academies in detail.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world-class disciplines” military academ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bjectives and sta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staff in this field, as well as concrete construction thinking of first-class teaching staff. This paper may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the faculty building of military colleges and other relevant univer-sities. Keywords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World-Class Disciplines”, Military Academy, Unmanned System 军队院校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以国防科技大学智能无人系统领域为例 牛轶峰,袁兴生,吴立珍,范世珣,贾圣德,叶磊,李晓辉,邓海涛 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