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测试用例设计例子

系统测试用例设计例子
系统测试用例设计例子

等价类划分举例:

例1:在程序的规格说明中,对输入条件有一句话:

“……项数可以从1到999……”

则有效等价类是“1≤项数≤999”两个无效等价类是项数<1”或项数>999”。在数轴上表示成:

例2:在P a s c a l语言中对变量标识符规定为“以字母打头的数字字符串”。那么所有以字母打头的数字字符串

构成有效等价类,而不在此集合内(不以字母打头)的归于无效等价类。

例3:在教师上岗方案中规定对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分别计算分数,做相应的处理。

那么可以确定4个有效等价类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一个无效等价类,它是所有不符合以上身分的人员的输入值的集合。

判定表例子:

若手机用户欠费或停机,则不允许主被叫。表示为判定表如下:

其中条表中的1-4每一列就是一个规则

正交分析法例子1:

假设一个WEB站点,该站点有大量的服务器和操作系统,并且有许多具有各种插件的浏览器浏览:

WEB浏览器:Netscape6.2、IE6.0、Opera4.0

插件:无、RealPlayer、MediaPlayer

应用服务器:IIS、Apche、Netscape Enterprise

操作系统:Windows2000、Windows NT、Linux

正交表:

因果图分析法举例:

一个处理单价为5角钱的饮料的自动售货机。其规格说明如下:

若投入5角钱或1元钱的硬币,押下〖橙汁〗或〖啤酒〗的按钮,则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若售货机没有零钱找,则一个显示〖零钱找完〗的红灯亮,这时在投入1元硬币并押下按钮后,饮料不送出来而且1元硬币也退出来;若有零钱找,则显示〖零钱找完〗的红灯灭,在送出饮料的同时退还5角硬币。”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1白盒测试简介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程序的测试,一般多发生在单元测试阶段。白盒测试方法主要包括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法,程序插装等。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常用的基本路径法,对于逻辑覆盖简单介绍一下覆盖准则。 1.2基本路径法 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复杂性,导出独立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在测试中程序的每一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在介绍基本路径测试方法(又称独立路径测试)之前,先介绍流图符号: 图1 如图1所示,每一个圆,称为流图的节点,代表一个或多个语句,流程图中的处理方框序列和菱形决策框可映射为一个节点,流图中的箭头,称为边或连接,代表控制流,类似于流程图中的箭头。一条边必须终止于一个节点,即使该节点并不代表任何语句,例如,图2中两个处理方框交汇处是一个节点,边和节点限定的范围称为区域。 图2

任何过程设计表示法都可被翻译成流图,下面显示了一段流程图以及相应的流图。 注意,程序设计中遇到复合条件时(逻辑or, and, nor 等),生成的流图变得更为复杂,如(c)流图所示。此时必须为语句IF a OR b 中的每一个a 和b 创建一个独立的节点。

(c)流图 独立路径是指程序中至少引进一个新的处理语句集合,采用流图的术语,即独立路径必须至少包含一条在定义路径之前不曾用到的边。例如图(b)中所示流图的一个独立路径集合为: 路径1:1-11 路径2:1-2-3-4-5-10-1-11 路径3:1-2-3-6-8-9-10-1-11 路径4:1-2-3-6-7-9-10-1-11 上面定义的路径1,2,3 和4 包含了(b)流图的一个基本集,如果能将测试设计为强迫运行这些路径,那么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将至少被执行一次,每一个条件执行时都将分别取true 和false(分支覆盖)。应该注意到基本集并不唯一,实际上,给定的过程设计可派生出任意数量的不同基本集。如何才能知道需要寻找多少条路径呢?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法之一来计算独立路径的上界: 1. V=E-N+2,E 是流图中边的数量,N 是流图节点数量。 2. V=P+1,P 是流图中判定节点的数量 3. V=R,R 是流图中区域的数量 例如,(b)流图可以采用上述任意一种算法来计算独立路径的数量 1. V=11 条边-9 个节点+2=4 2. V=3 个判定节点+1=4 3. 流图有4 个区域,所以V=4 由此为了覆盖所有程序语句,必须设计至少4 个测试用例使程序运行于这4 条路径。 在采用基本路径测试方法中,获取测试用例可参考以下方式:

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决策表

决策表,也叫判定表。在所有的功能性测试方法中,基于决策表的测试方法被认为是最严格的,因为决策表具有逻辑严格性。 在一些数据处理问题当中,某些操作的实施以来与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既针对不同逻辑条件的组合之,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决策表就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情况的工具。 1 决策表通常由以下4部分组成: 条件桩(condition stub):列出了问题的所有条件。通常认为列出的条件的次序无关紧要。 动作桩(action stub):列出了问题规定可能采取的操作。这些操作的排列顺序没有约束。 条件项(condition entry):列出针对它所列条件的取值,在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真假值。作项(action entry):列出在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动作。 2 决策表的生成: (1)确定规则的个数 ?有n个条件的决策表有2n个规则(每个条件取真、假值)。(2)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3)填入条件项 (4)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决策表 (5)简化决策表,合并相似规则

?若表中有两条以上规则具有相同的动作,并且在条件项之间存在极为相似的关系,便可以合并。 ?合并后的条件项用符号“-”表示,说明执行的动作与该条件的取值无关,称为“无关条件”。 举个例子↓↓

3 决策表的优缺点: 决策表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 ? 利用决策表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集合。 ? 运用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可以将条件理解为输入,将动作理解为输出 4 何种情况下使用? ? 规格说明以决策表形式给出,或较容易转换为决策表;

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王永安

目录 一、测试用例格式以及写作要点 (3) 二、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4) 1、等价类划分法 (5) 2、边界值分析法 (6) 3、判定表法 (7) 4、因果图法 (9) 5、状态迁移图法 (15) 6、流程分析法 (20) 7、正交试验法 (35) 8、错误推测法 (42)

一、测试用例格式以及写作要点 测试用例编号 测试用例编号是由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的,用例的编号应该具有唯一性,易识别性。比如可以采用统一的约定,产品编号—ST—系统测试项名—系统测试子项名—编号。这样看到编号就可以知道是做的什么测试,测试的对象是什么。也方便维护。 测试项目 你现在这个测试用例所测的项目名,可以是测试用例所属的大类,被测需求,被测的模块,或者是被测的单元。例如:计算器加法功能。 测试标题 测试标题是对测试用例的简单描述。用概括的语言描述该测试用例的测试点。每个测试用例的标题不能够重复,因为每个测试用例的测试点是不一样的。例如:手机在没有SIM 卡的情况下,拨打119。 重要级别 重要级别分为高中底三等: 高:保证系统基本功能、重要特性、实际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用例; 中:重要程度介于高和底之间的测试用例; 底:实际使用频率不高、对系统业务功能影响不大的模块或功能的测试用例。 注:一般情况下,重要级别为高的测试用例,一个测试子项里有且尽有一个,大多数都是重要级别为中的测试用例。因为一般我们会进行一个系统测试预测试,如果重要级别为高的太多,则就失去了预测试的实际意义。 预置条件 就是执行当前测试用例的前提条件,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则无法进行测试。 输入 测试用例执行时,需要输入的外部信息。例如某一个文件,数据记录等。

白盒测试方法

一、白盒测试概念 1、定义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透明盒测试、逻辑驱动测试、基于代码的测试。盒子指被测试的软件,白盒指盒子是可视的。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测试人员依据程序内部逻辑结构相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白盒测试主要针对被测程序的源代码,主要用于软件验证,不考虑软件的功能实现,只验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2、目的 我们一方面注重软件功能需求的实现,另一方面还要注重程序逻辑细节,主要是因为软件自身的缺陷,具体如下: 1)逻辑错误和不正确假设与一条程序路径被运行的可能性成反比。日常处理往往被很好地了解,而“特殊情况”的处理则难于发现。 2)我们经常相信某逻辑路径不可能被执行,而事实上,它可能在正常的基础上被执行。程序的逻辑流有时是违反直觉的,只有路径测试才能发现这些错误。 3)代码中的笔误是随机且无法杜绝的。笔误出现在主流上和不明显的逻辑路径上的机率是一样的。很多被语法检查机制发现,但是其他的会在测试开始时才会被发现。 4)功能测试本身的局限性。如果程序实现了没有被描述的行为,功能测试是无法发现的,例如病毒,而白盒测试很容易发现它。 3、目标 采用白盒测试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才能达到测试的目标: 1)保证一个模块中的所有独立路径至少被测试一次。 2)所有逻辑值均需测试真(true) 和假(false)两种情况。 3)检查程序的内部数据结构,保证其结构的有效性。 4)在上下边界及可操作范围内运行所有循环。 4、黑白灰区别 黑盒测试技术: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只关注规格说明中的功能,测试者在程序接口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它只检查实现了的功能是否按照“用户需求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结合兼容、性能测试等方面,但黑盒测试不能保证已经实现的各个部分都被测试到。黑盒测试适用于各阶段测试。 白盒测试技术:只关注软件产品的测试,深入到代码一级的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结构,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

测试用例撰写练习题汇总

1.计算器测试用例 2.自动取款机取款测试用例 此用例完成用户利用自动取款机取款的全部流程,分为以下流程:插卡,输入密码,选择金额,取款,取卡等操作。 事件流: 该用例在用户插卡之后启动 1. 系统提示用户插卡; 2. 提示客户输入密码信息; 3. 密码输入完毕后,客户选择“确认”,向系统提交信息; 4. 系统验证客户输入的密码信息,确认正确后,进入选择系统主界面; 5. 用户选择取款选项; 6. 系统进入取款金额界面并提示用户输入金额; 7. 系统验证可以取款并输出钱款; 8. 系统提示用户取卡,操作完成。 基本流: 用户取款。 备选流: 1.用户密码错误 2.取款金额不符合要求。 前置条件: 用户必须插入正确的银行卡才能开始执行用例。 后置条件: 如果系统确认用户信息正确,成功登陆,则系统启动主界面,等待用户发送消息,进行查询和取款等操作。 事件流系统用户 1 系统提示用户插卡插入银行卡 2 提示客户输入密码信息输入密码 3 如果密码错误,提示密码不正确,并返回到2 4 如果密码正确,转入主界面 5 提示用户选择选项选择取款选项 6 系统进入取款金额界面并提示用户输入金额输入取款金额 7 如果金额符合则输入钱款 8 如果金额小于余额则提示取款失败并返回7 9 如果金额不是整百则提示不符合规范,取款失败并返回7。 10 提示用户取款取出钱款 11 提示用户取卡取出银行卡 测试用例: 事件用户操作覆盖等价类系统反应 1 插入正确银行卡功能测试提示输入密码 2 密码正确功能测试进入主界面,提示用户选择 3 密码不正确功能测试提示密码错误重新输入 4 输入金额<余额功能检查提示用户金额不足,重新输入或取卡 5 输入金额为150 功能检查提示用户取款金额不符和规范,重新输入或退出

测试用例设计练习

一、等价类划分法 例子1: 现在有一个档案管理系统,容许用户通过输入年月对档案文件进行检索,系统对查询条件年月的输入限定为1990年1月-2049年12月,并规定,日期由6位数字组成,前4位表示年,后2位表示月。 1,根据需求进行分析,找出有哪些输入条件 年份:【1990,2049】 月份:【01,12】 字符长度:6位 字符类型:数字 2,画出等价类 输入条件有效等价类边界值分析无效等价类 年份【1990,2049】(1)上点:1990,2049(12) 离点:1989,2050 内点:2016 <1990 (2)>2049 (3) 月份【01,12】(4)上点:01,12(13) 离点:00,13 内点:11 <01 (5)>12 (6) 字符长度6位(7)上点:6 离点:5,7 内点:6 <6 (8)>6 (9) 字符类型数字(10)非数字(11)3,为每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编号(如上图) 4,转换成测试用例 转换测试用例的原则: A,设计一个测试用例尽可能多的覆盖多个有效等价类; B,设计一个测试用例必须对应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用例: 用例1:201611 (1)(4)(7)(10) 无效等价类用例: 用例2:198911 (2) 用例3:205011 (3) 用例4:201600 (5) 用例5:201613 (6) 用例6:20161 (8) 用例7:2016113 (9) 用例8:20161a/abcedf (11) 根据边界值分析法分析后补充测试用例 用例9:199001 (12) 用例10:204912 (13) 5,转成正式格式用例(用例写作的8大要素) 用例编号D1223232_ST_Search_Date_001 项目搜索功能 标题输入正确的日期格式成功搜索

系统测试用例模板

XX项目 系统测试用例说明书

目录 1引言 ........................................................ 1.1编写目的............................................... 1.2背景...................................................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2功能测试用例................................................. 2.3管理员测试用例......................................... 2.3.1 被测特性........................................ 2.3.2 A1.1添加用户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 A1.1.1.................................................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为(在此指出软件名称)的系统测试活动提供范围、方法、资源和进度方面的指导。预期的读者范围包括: ●项目经理 ●测试人员 ●用户 1.2背景 说明: (1)测试计划所从属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2)该开发项目的历史,列出用户和执行此项目测试的计算中心,说明在开始执行本测试计划之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工作。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酒店管理系统 测试用例

酒店管理系统 测试用例 姓名:王运飞 学号:08111423 文件状态: [√] 草稿 [ ] 正式发布 [ ] 正在修改文件标 识: 东华理工大学-酒店管理系统-测试报 告 当前版 本: 2.0 作 者: 王运飞 完成日 期: 2010-10-26 版本/状态作者参与者起止日期备注 1.0 王运 飞 王运飞 2.0 王运 飞王运飞修复了一下bug,程序运 行更加稳定了

目录

0文档介绍 0.1 文档目的 该测试文档实现的目的为,给所有测试用例的说明提供测试方法步骤,同时为进一步开放测试脚本提供依据。 0.2 文档范围 本文档为酒店管理系统,其中包含了酒店订餐,消费方式,现金或刷卡,打折优惠,等基本功能的测试用例。 0.3 读者对象 本文档面向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一是测试人员,另一类是开发人员。 0.4 参考文献 《酒店管理系统软件规格需求说明书》 0.5 术语与缩写解释 缩写、术语解释 订餐提前向餐厅预订餐饭,有可能需要交一部分费用 结账就餐后支付就餐费,须向客户开发票 刷卡就餐后使用银行卡支付餐费 包厢顾客单独在一间房子内就餐 1. 接口-路径测试用例 1.1 被测试对象(单元)的介绍 测试对象这里测试对象主要是该软件所实现的几个功能,也可称为接口,这里主要接口有顾客订餐,顾客就餐后刷卡支付餐费,顾客预订包厢,顾

客结账。 1.2 测试范围与目的 测试目的通过测试了解各个接口的正确性,比如顾客能否顺利的订到餐饭,能否联网刷卡,能否订到包厢。 1.3 接口测试用例 接口订餐函数原型 输入/动作期望的输出/相应实际情况 典型值…餐位充足可以订餐成功 边界值…餐位紧张订餐成功或失败成功或失败 异常值…餐位不足订餐失败失败 接口刷卡函数原型 输入/动作期望的输出/相应实际情况 典型值…卡内余额足够刷卡成功成功 边界值…卡内余额不多刷卡成功或失败成功或失败 异常值…卡内余额不够刷卡失败失败 … 接口包厢函数原型 输入/动作期望的输出/相应实际情况 典型值…包厢充足可以预定包厢成功 边界值…包厢较少预订成功或失败成功或失败 异常值…包厢紧张失败失败 … 1.4 路径测试的检查表 检查项结论 数据类型问题 (1)变量的数据类型有错误吗?(2)存在不同数据类型的赋值吗?(3)存在不同数据类型的比较吗?没有不存在不存在 变量值问题 (1)变量的初始化或缺省值有错误吗?没有没有

如何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

如何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测试需求收集完毕后,开始测试设计。 测试用例是什么?测试用例就是一个文档,描述输入、动作、或者时间和一个期望的结果,其目的是确定应用程序的某个特性是否正常的工作。设计测试用例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测试用例的基本格式: 软件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包括测试用例编号、测试标题、重要级别、测试输入、操作步骤、预期结果,下面逐一介绍。 用例编号:测试用例的编号有一定的规则,比如系统测试用例的编号这样定义规则: PROJECT1-ST-001 ,命名规则是项目名称+测试阶段类型(系统测试阶段)+编号。定义测试用例编号,便于查找测试用例,便于测试用例的跟踪。 测试标题:对测试用例的描述,测试用例标题应该清楚表达测试用例的用途。比如“测试用户登录时输入错误密码时,软件的响应情况”。 重要级别:定义测试用例的优先级别,可以笼统的分为“高”和“低”两个级别。一般来说,如果软件需求的优先级为“高”,那么针对该需求的测试用例优先级也为“高” ;反之亦然, 测试输入:提供测试执行中的各种输入条件。根据需求中的输入条件,确定测试用例的输入。测试用例的输入对软件需求当中的输入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软件需求中没有很好的定义需求的输入,那么测试用例设计中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操作步骤:提供测试执行过程的步骤。对于复杂的测试用例,测试用

例的输入需要分为几个步骤完成,这部分内容在操作步骤中详细列出。 预期结果:提供测试执行的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应该根据软件需求中的输出得出。如果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得到的实际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那么测试不通过;反之则测试通过。 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主要从上述 6 个域考虑,结合相应的软件需求文档,在掌握一定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出比较全面、合理的测试用例。具体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可以参见相关的测试书籍,白盒测试方法和黑盒测试方法在绝大多数的软件测试书籍中都有详细的介绍。 一般来说,每个软件公司的项目可以分为固定的几大类。可以按业务类型划分,比如 ERP 软件、产品数据管理软件、通信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等;可以按软件结构来划分,比如 B/S 架构的软件、 C/S 架构的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等。参考同类别软件的测试用例,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果,公司中有同类别的软件系统,千万别忘记把相关的测试用例拿来参考。如果,系统非常接近,甚至经过对测试用例简单修改就可以应用到当前被测试的软件。“拿来主义”可以极大的开阔测试用例设计思路,也可以节省大量的测试用例设计时间。 加强测试用例的评审: 测试用例设计完毕后,最好能够增加评审过程。 同行评审是 CMM3 级的一个 KPA ,如果因为公司没有通过 CMM3 级,就不开展同行评审是不恰当的。测试用例应该由产品相关的软件测试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评审,提交评审意见,然后根据评审意见更新测试用例。如果认真操作这个环节,测试用例中的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比如用例设计错

oa系统 测试用例

云网oa功能测试 1.1SR-F-01 公共信息中心 1.1.1SR-F-01-01图书管理功能 图书管理一共有五个功能,分别是图书添加,图书借阅,图书归还,图书类别,图书查询。测试能否创建图书类别,添加图书,图书查询,以及图书的借阅与归还成功。 1.1.1.1SR-F-01-01-01 添加图书类别 正常过程 1.1.1.1.1.2 用户点击功能按钮图书类别,添加图书类别 测试编号:SR-F-01-01-01-01 测试目的:验证添加图书类别后,能否在图书管理面板中出现新添加的图书类别 执行角色:测试 预置条件:具有图书类别添加功能,在代码中具有图书类别添加功能 测试步骤:1)选择图书类别功能按钮 2)在图书类别名称中填入图书类别名称 3)点击添加按钮 通过准则:1)弹出添加成功对话框 2)在图书管理面板中出现新添加的图书类别名称 测试说明:无 测试用例: 1.1.1.1.1.3 用户点击图书类别管理面板中图书类别后的编辑按钮 测试编号:SR-F-01-01-01-02 测试目的:验证用户在点击编辑按钮后,能否重新编辑图书类别名称 执行角色:测试 预置条件:具有图书类别编辑功能,在代码中规定了图书类别编辑的范围 测试步骤:1)点击图书类别按钮 2)在图书类别管理面板中点击要编辑的图书类别后的编辑按钮 3)在弹出的图书类别编辑文本框中,重新编辑图书类别名称 4)点击确定按钮 通过准则:1)点击编辑按钮后,弹出图书类别编辑文本框 2)重新编辑图书类别名称后,点击确定按钮,弹出图书类别管理面板 3)发现被编辑的图书类别名称已经改变,并和在图书类别编辑文本框中 输入的一样 测试说明:无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请分别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方法在测试用例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1. 等价类划分 常见的软件测试面试题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3. 错误推测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4. 因果图方法 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 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 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 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5. 正交表分析法 有时候,可能因为大量的参数的组合而引起测试用例数量上的激增,同时,这些测试用例并没有明显的优先级上的差距,而测试人员又无法完成这么多数量的测试,就可以通过正交表来进行缩减一些用例,从而达到尽量少的用例覆盖尽量大的范围的可能性。 6. 场景分析方法

用户名密码测试用例编写方法

用户名密码测试用例编 写方法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别小看了这个用户名密码这么简单的输入框。可测试的内容还是很多的,并且引发的问题也有很多种类。下面就说一说他的测试方法。? 一、用户注册 只从用户名和密码角度写了几个要考虑的测试点,如果需求中明确规定了安全问题,Email,出生日期,地址,性别等等一系列的格式和字符要求,那就都要写用例测了~ 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来分析 1.填写符合要求的数据注册:用户名字和密码都为最大长度(边界值分析,取上点) 2.填写符合要求的数据注册:用户名字和密码都为最小长度(边界值分析,取上点) 3.填写符合要求的数据注册:用户名字和密码都是非最大和最小长度的数据(边界值分析,取内点)

4.必填项分别为空注册 5.用户名长度大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6.用户名长度小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7.密码长度大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8.密码长度小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9.用户名是不符合要求的字符注册(这个可以划分几个无效的等价类,一般写一两个就行了,如含有空格,#等,看需求是否允许吧~) 10.密码是不符合要求的字符注册(这个可以划分几个无效的等价类,一般写一两个就行了) 11.两次输入密码不一致(如果注册时候要输入两次密码,那么这个是必须的)

12.重新注册存在的用户 13.改变存在的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的大小写,来注册。(有的需求是区分大小写,有的不区分) 14.看是否支持tap和enter键等;密码是否可以复制粘贴;密码是否以* 之类的加秘符号显示 备注:边界值的上点、内点和离点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呵呵,这里我就不细说了~~ 二、修改密码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哈~不能一概而论~ 实际测试中可能只用到其中几条而已,比如银行卡密码的修改,就不用考虑英文和非法字符,更不用考虑那些TAP之类的快捷键。而有的需要根据需求具体分析了,比如连续出错多少次出现的提示,和一些软件修改密码要求一定时间内有一定的修改次数限制等等。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doc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2016年06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 3.1测试执行情况 (3) 3.2功能测试报告 (3) 3.2.1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 3.2.2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3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4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5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5)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6)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6)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8)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8)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8) 4.3测试结果分析 (8) 4.4建议 (8)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xxxxxxxxxx公司 1.3 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白盒测试及用例设计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White-box Testing,又称逻辑驱动测试,结构测试) 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利用白盒测试法进行动态测试时,需要测试软件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不需测试软件产品的功能。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和逻辑驱动测试。 白盒测试法的覆盖标准有逻辑覆盖、循环覆盖和基本路径测试。其中逻辑覆盖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 六种覆盖标准: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发现错误的能力呈由弱至强的变化。语句覆盖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判定覆盖每个判定的每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条件覆盖每个判定的每个条件应取到各种可能的值。判定/条件覆盖同时满足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每个判定中各条件的每一种组合至少出现一次。路径覆盖使程序中每一条可能的路径至少执行一次。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而不顾它的功能,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有逻辑驱动、基路测试等,主要用于软件验证。 "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白盒"法是穷举路径测试。在使用这一方案时,测试者必须检查程序的内部结构,从检查程序的逻辑着手,得出测试数据。贯穿程序的独立路径数是天文数字。但即使每条路径都测试了仍然可能有错误。第一,穷举路径测试决不能查出程序违反了设计规范,即程序本身是个错误的程序。第二,穷举路径测试不可能查出程序中因遗漏路径而出错。第三,穷举路径测试可能发现不了一些与数据相关的错误。

软件测试中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

软件测试中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 测试用例(T est 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测试用例(T est Case)目前没有经典的定义。比较通常的说法是: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 不同类别的软件,测试用例是不同的。不同于诸如系统、工具、控制、游戏软件,管理软件的用户需求更加不统一,变化更大、更快。笔者主要从事企业管理软件的测试。因此我们的做法是把测试数据和测试脚本从测试用例中划分出来。测试用例更趋于是针对软件产品的功能、业务规则和业务处理所设计的测试方案。对软件的每个特定功能或运行操作路径的测试构成了一个个测试用例。 随着中国软件业的日益壮大和逐步走向成熟,软件测试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由软件编程人员兼职测试到软件公司组建独立专职测试部门。测试工作也从简单测试演变为包括:编制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准备测试数据、编写测试脚本、实施测试、测试评估等多项内容的正规测试。测试方式则由单纯手工测试发展为手工、自动兼之,并有向第三方专业测试公司发展的趋势。 要使最终用户对软件感到满意,最有力的举措就是对最终用户的期望加以明确阐述,以便对这些期望进行核实并确认其有效性。测试用例反映了要核实的需求。然而,核实这些需求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并由不同的测试员来实施。例如,执行软件以便验证它的功能和性能,这项操作可能由某个测试员采用自动测试技术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关机步骤可通过手工测试和观察来完成;不过,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数据(以及产品需求),只能通过评测产品和竞争销售数据来完成。 既然可能无法(或不必负责)核实所有的需求,那么是否能为测试挑选最适合或最关键的需求则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选中要核实的需求将是对成本、风险和对该需求进行核实的必要性这三者权衡考虑的结果。 确定测试用例之所以很重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测试用例构成了设计和制定测试过程的基础。测试的“深度”与测试用例的数量成比例。由于每个测试用例反映不同的场景、条件或经由产品的事件流,因而,随着测试用例数量的增加,您对产品质量和测试流程也就越有信心。判断测试是否完全的一个主要评测方法是基于需求的覆盖,而这又是以确定、实施和/或执行的测试用例的数量为依据的。类似下面这样的说明:“95 % 的关键测试用例已得以执行和验证”,远比“我们已完成95 % 的测试”更有意义。测试工作量与测试用例的数量成比例。根据全面且细化的测试用例,可以更准确地估计测试周期各连续阶段的时间安排。测试设计和开发的类型以及所需的资源主要都受控于测试用例。测试用例通常根据它们所关联关系的测试类型或测试需求来分类,而且将随类型和需求进行相应地改变。最佳方案是为每个测试需求至少编制两个测试用例:·一个测试用例用于证明该需求已经满足,通常称作正面测试用例;·另一个测试用例反映某个无法接受、反常或意外的条件或数据,用于论证只有在所需条件下才能够满足该需求,这个测试用例称作负面测试用例。 前段时间公司进行有关测试的培训,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说了很多。由于本人还处于Coder阶段,只是对单元测试有了些了解。写下来怕以后自己忘记了。都是些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准确,欢迎高手指教。 一、单元测试的概念 单元通俗的说就是指一个实现简单功能的函数。单元测试就是只用一组特定的输入(测试用

手机软件系统测试用例设计举例

一、等价类分析法 等价类划分方法针对手机状态大致可以归几个大类: 1. 按键类(等价法):有效输入和无效输入(有效输入指UM和菜单指示;无效输入指测试菜单功能此时没有定义的按键和用户动作); 2. 外部中断类(等价法):常用、不常用及无效 2.1. 常用:来电和来消息(短信、彩信、push消息);掀合盖;侧键;耳机&FM;情景模式;电量不足 2.2. 不常用:充电;闹钟&记事本&关机时间&整点报时提示;Icon&动画显示;Icon &动画刷新;编辑界面&pop显示框输入为空或满;编辑界面&pop显示框状态输入法默认&字符编码默认;失效SIM卡;大容量等SIM卡兼容;排序;号码识别; 2.3. 无效:“资料读取中…”;“复制中…”;“请稍后再试” 3. 存储器类 3.1. 等价法分类:读或写;不读或不写。 3.2. 因果法分类:先SIM卡后手机;先手机后SIM卡;提示用户选择存储器(对比Nokia)。 3.3. 操作分类:读;写;新增;删除;复制(先删除后新增;先新增后删除) 4. 状态类:正确;错误;变更;用户设定变更 举例一,短消息发送功能: 英文:Default 7-bit alphabet (over 160 characters) 合法等价类:0~160 非法等价类::>160 The quick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brown dog 中文:UCS-2 alphabet (over 70 characters)

合法等价类:0~70 非法等价类::>70 诺基亚(英文):Extended default 7-bit alphabet (over 140 Bytes),智慧短信,可以携带黑白图片。 合法等价类:0~140 非法等价类::>140 在写字板里面输入“联通”二字,保存后,再打开,即出现乱码。 举例二,单个通话实例的拨打与挂断 测试用例标识 测试阶段:系统测试 测试项 单个通话实例的拨打与挂断 测试项属性 A 参照规范 重要级别 高 测试原因 手机在待机状态下,确保手机能正常拨出电话 预置条件 1. 正常信号环境 2. IDLE状态 3. 默认原厂参数设定

测试用例八大设计方法和实例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等价类划分 1.1 理论知识 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这一方法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只依据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示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等价类合理地假设:某个等价类的代表值,与该等价类的其他值,对于测试来说是等价的。 因此,可以把全部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的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来进行测试。这样就能以较少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测试,而取得较好的测试效果。 等价类划分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分类: 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2)划分等价类的方法: 下面给出六条确定等价类的原则: ①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②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

软件测试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测试用例资料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软件质量和可靠性保证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软件测试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在计算机上执行程序,暴露出程序潜在的错误,以便进行纠错,从而保证程序的可靠运行,降低软件的风险。 测试用例: 所谓测试用例,就是意发现错误为目的而精心设计的一组测试数据。测试一个程序,需要数量足够的一组测试用例,用数据词典的表示方法表示,可以写成:测试用例={输入数据+输出数据}这个是式子还表明,每一个完整的测试用例不仅包含有被测程序的输入数据,而且还包括用这组数据执行被测数据之后的预期的输出结果。每次测试,都要把实测的结果与期望结果做比较,若不相符,就表明程序可能存在错误。 白盒测试就是根据源代码进行测试的,用白盒测试涉及测试用例,有两种测试用例,有两种常用技术:逻辑覆盖法测试用例,基本路径法测试用例。 黑盒测试就是根据被测程序功能来进行测试,所以也称为功能测试。用黑盒法涉及测试用例,有四种常用技术;等价分类法,边界值分析法,决策表法、错误推测法和因果图法。 整个测试基于需求文档,看是否能满足需求文档中所有需求。黑盒测试要求测试者在测试时不能使用与被测系统内部结构相关的知识或经验,适用于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概念: 被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在测试时,把被测程序视为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进行。 采用黑盒测试的目的主要是在已知软件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的基础上,进行:(1)检查程序功能能否按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测试各个功能是否有遗漏,检测性能等特性要求是否满足。 (2)检测人机交互是否错误,检测数据结构或外部数据库访问是否错误,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结果,并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 (3)检测程序初始化和终止方面的错误。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1. 白盒测试概述 由于逻辑错误和不正确假设与一条程序路径被运行的可能性成反比。由于我们经常相信某逻辑路径不可能被执行,而事实上,它可能在正常的情况下被执行。由于代码中的笔误是随机且无法杜绝的,因此我们要进行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透明盒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代码的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盒子指的是被测试的软件,白盒指的是盒子是可视的,你清楚盒子部的东西以及里面是如何运作的。 1.白盒的测试用例需要做到 ?保证一个模块中的所有独立路径至少被使用一次; ?对所有逻辑值均需测试true 和false; ?在上下边界及可操作围运行所有循环; ?检查部数据结构以确保其有效性。 2.白盒测试的目的 通过检查软件部的逻辑结构,对软件中的逻辑路径进行覆盖测试;在程序不同地方设立检查点,检查程序的状态,以确定实际运行状态与预期状态是否一致。 3.白盒测试的特点 依据软件设计说明书进行测试、对程序部细节的严密检验、针对特定条件设计测试用例、对软件的逻辑路径进行覆盖测试。 4.白盒测试的实施步骤 1)测试计划阶段:根据需求说明书,制定测试进度。 2)测试设计阶段:依据程序设计说明书,按照一定规化的方法进行软件结构划分和设计测试用例。 3)测试执行阶段:输入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结果。 4)测试总结阶段:对比测试的结果和代码的预期结果,分析错误原因,找到并解决错误。 5.白盒测试的方法

总体上分为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两大类。 ?静态分析:是一种不通过执行程序而进行测试的技术。静态分析的关键功能是检查软件的表示和描述是否一致,没有冲突或者没有歧义。 ?动态分析:主要特点是当软件系统在模拟的或真实的环境中执行之前、之中和之后, 对软件系统行为的分析。动态分析包含了程序在受控的环 境下使用特定的期望结果进行正式的运行。它显示了一个系统在检查状 态下是正确还是不正确。在动态分析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是路径和分支 测试。下面要介绍的六种覆盖测试方法属于动态分析方法。 6.白盒测试的优缺点 ?优点:迫使测试人员去仔细思考软件的实现;可以检测代码中的每条分支和路径;揭示隐藏在代码中的错误;对代码的测试比较彻底; 最优化 ?缺点:费用昂贵;无法检测代码中遗漏的路径和数据敏感性错误; 不验证规格的正确性。 1.2. 白盒测试基本技术 1.2.1.控制流图 1.2.1.1.定义 程序流程图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详细设计时,表示模块部逻辑的一个常用的、也非常有效的图示法。程序流程图详细地反映了程序部控制流的处理和转移过程,它一般是进行模块编码的参考依据。在程序流程图中,通常拥有很多种图示元素,例如,“矩形框”表示一个计算处理过程,而“菱形框”表示一个判断条件等。通常测试人员为某个程序模块做白盒测试过程中,在做与路径相关的各种分析的时候,这些非常细节的信息往往是不太重要。因此,为了更清晰突出地显示出程序的控制结构,反映控制流的转移过程,一种简化了的程序流程图便出现了,就是程序的控制流图。在控制流图中一般只有两种简单的图示符号:节点和控制流。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请分别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方 法在测试用例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1. 等价类划分常见的软件测试面试题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 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 分方法的补充。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

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3. 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 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4. 因果图方法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