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复习课学案】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分析

2017高考一轮复习·政治导学案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编制人:邵明

【课标导航】1、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2、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高考命题定位

1.从考查内容看,近三年高考在本课的高频考点是:财政的作用、税收的种类及其作用。

2.从考查题型看,命题以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且有一定数量的图表、图像题。

3.从能力考查看,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预习案】

(1)【预习指南】自学引导:(阅读教材,理解熟记以下重点知识)

考点一: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1、财政含义及本质:

2、实现环节:

3、财政的内容:

(1)财政收入:①含义②构成(来源)★③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2)财政支出:①含义②分类(3)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考点二:★财政的作用

1、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如何促进?)

2、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为什么?)

3、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考点三: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1)主体(2)目的(3)依据:(4)税收和财政的关系:

2、★税收的基本特征(1)是什么:

(2)关系:

3、税种:★两大税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4、税收的作用:(1)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2)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3)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考点四:依法纳税:(1)为什么依法纳税?(2)违反税法的行为(3)怎么样树立纳税人意识?(2)【概括整合】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3)【基础达标】(判断并说出理由)

1.财政收入和支出是企业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2.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因此,国家的分配政策决定国家和居民的收入。()

3.发行国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4.财政赤字越大,越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5.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税收会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做出调整。()

6.个别企业和个人通过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属于偷税行为。()

【探究案】

探究一:【2016高考浙江卷42(2)】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根据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敢承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从而打开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H市扶贫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12分)

探究二:(2015课标I)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材料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14分)

【升华案】

一、【知识升华】

分什么:社会总产品

谁来分:国家、企业、个人

怎么分: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再分配

是什么:财政的含义与财政收支

为什么:财政作用

怎么做:1.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开源.节流.)

2.处理好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一对关系、两个方面、三项作用和四种行为:一对关系就是财政和税收的关系,明确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两个方面是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三项作用即财政的三项作用。四种行为是指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

第三单元主要强调收入与分配,财政属于国家参与分配的重要形式,所以立足社会公平的维护,必须把握财政、税收在维护社会公平中的作用。立足整个教材,我们必须围绕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认识财政、税收与生产的关系,财政、税收与消费的关系,财政、税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才能对经济生活主观题材料做出深刻分析与解答。

二、【技巧升华】

1.明确财政的三个作用:

作用①:民生(缩小收入差距、免费义务教育、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抗震救灾、帮护困难)

作用②:资源配置(A:行业,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B地区,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作用③:财税政策(紧缩:减支、增税、加费、严格控制债券发行量及财政赤字率;积极:增支、减税、降费、适度扩大债券发行量及财政赤字率)

2.区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①主体判断:政府(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

②内容判断:财政(税、利、债、费的调整);货币(存贷款利率、银行准备金率、纸币发行量)

3.正确认识财政赤字:

①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②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因此,必须把财政赤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③若财政赤字过大,超过国际警戒线(赤字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则会引发通货膨胀,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

④适度的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特别是在内需不足,经济发展滞缓时,适度的财政赤字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增长。

4.从供给测改革

.....角度理解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①走进“供给测改革”:

总述: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供给侧改革,习近平主席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

重点领域:其一,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其二,要降低成本;其三,要化解房地产库存;其四,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提高生产能力的路径(三个方面):

第一,改革提高效率(核心问题)。通过改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等,本质上都属于这类。

第二,调结构。调整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在不同部门间的相对价格,引导资本和劳动在不同部门间的重新配置。本质上说,调结构不属于一个经济增长问题,但从政策手段上看这也属于供给侧管理的一种方式。

第三,改善人口结构和劳动力质量。劳动人口占比上升可以提高人均产出,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的生产能力。

四则运算:

A.加法:供给侧改革的“加法”是指补齐短板,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增加人口供给、提升全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性,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B.减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的“减法”主要是指政府简政放权、企业清除过剩产能、社会为企业降低成本,给企业松绑,给企业减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

C.乘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乘法”是指以创新发展理念,挖掘经济发展新动力,开拓新空间,创造新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的“乘数因子”,以新产业的“几何式增长”推动经济发展。

D.除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除法”主要是指清除产能过剩、清除经济发展路上的“拦路虎”,为中国经济战车顺利前行扫清障碍。

②增值税改革(及结构性减税)作用: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作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扩大中低收入者比重,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三、【自我升华】

【训练案】

1.(2016·江苏,5)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性待遇一直为社会所关注。2016年初,我国政府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统一城乡医保的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此举旨在()

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②促进社会公平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④减轻财政负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015·北京,33)未来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会呈刚性增长,财政管理要求更规范科学。这种“财政新常态”意味着在保证财政收支大致平衡的前提下,适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下列政策不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的是

A.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为重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适用范围

B.清理、规范、取消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C.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关于的政府投资力度

D.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

3.(2016·新课标Ⅲ,12)图3反映我国2009~2015年的宏观经济状况,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是()

①提高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收入②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

③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④减少财政赤字,降低财政赤字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5·天津,5)根据《经济生活》知识,结合右图能够

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正相关

B.财政赤字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C.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手段

D.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

5.(2015·浙江,26)为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

进程,我国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采取财政贴息、

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这表明

A.加快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B.财政政策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C.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D.货币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6.结合右图(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运行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标价格制度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

B.补贴生产者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

C.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

D.目标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标区间内波动

7.(2014浙江卷)2010年后,我国光伏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这与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不足和国家光伏产业补贴政策有关。从经济学上讲,国家光伏产业补贴政策属于()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税收政策

D.价格政策

8.(2014四川)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李先生交纳1200元个人所得税——李先生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②某连锁店交纳8500元营业税——该商店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③张女士购买一套680元(含消费税)的化妆品——张女士是负税人但不是纳税人

④某公司购买一台66000(含增值税)的机床——该公司是纳税人但不是负税人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2014北京卷)“自动稳定器”是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具有自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功能:在经济繁荣时会自动抑制经济增长,在经济衰退时会自动促进经济增长。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自动稳定器”功能的是()

A.税务总局实施部分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降低企业税负

B.因经济繁荣职工收入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进入更高等级

C.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D.中央银行为应对经济下行,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10.在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背景下,财政部部长指出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政府一般性支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严控政府一般性支出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

B.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减少财政支出,减少国债的发行

C.财政部有权独立决定财政支出预算,任何机关不得干涉

D.财政政策既要关注财政支出数量,也要关注支出结构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探究案】

探究一: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发挥了财政在建立社保体系、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H市运用财政资金支持贫困群体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实施扶贫搬迁,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探究二:

①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我国目前财政赤字率虽然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

②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

【训练案】1.C 2. D 3.C 4.D 5.B 6.C 7.A 8.C 9.B 10.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