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考研知识点清单

计算机网络考研知识点清单
计算机网络考研知识点清单

计算机网络考研知识点清单(网络层)

1.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核心层,从它的功能上看,他主要负责路由和转发(主要由路由器实现),因此重点要掌握路由算法和协议。

2.网络层功能:异构网络互联,路由和转发,拥塞控制

3.路由器主要完成两个功能:分组转发和路由计算。前者处理通过路由器的数据流,关键操作是转发表查询、转发以及相关队列管理和任务调度等;后者通过和其他路由器进行基于路由协议的交互,完成路由表的计算。

4.数据报文在网络中的传输主要分为主机发送和路由转发两种。

5.拥塞:在计算机网络中,当通信子网中有过多的分组时,其性能降低。这种情况称为拥塞

6.拥塞控制是指节制沿着一条通路的分组流以保持网络部件免于变得过于拥挤

所采用的控制规程

7.判断网络是否进入拥塞状态的方法是观察网络的吞吐量和网络负载的关系:如果随着网络负载的增加,网络的吞吐量明显小于正常的吞吐量,那么网络就可能进入“轻度拥塞”的状态;如果网络的吞吐量随着网络负载的增大反而下降,网络就可能进入拥塞状态;如果网络的负载继续增大,而网络的吞吐量下降到0,网络就可能进入死锁状态

8.主机作为终端设备,需要实现TCP/IP协议中所有层的协议,而路由器作为网络层设备,仅实现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3个层的协议

9.对于一个网络层的分组而言,要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具有不同网络层协议的网络中是不可能的。除非两种格式的网络对于同样的信息域有非常相近的表示,否则这种转换是不完全的

10.路由算法:

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采用手工方法在路由器中配置而成的。这种方法适合于规模较小、路由表也相对简单的网络中使用。它较简单,容易实现。

动态路由进行的路由选择要依靠网络当前状态信息来决定,以设法适应网络流量和拓扑的变化。

动态路由协议包括有TCP/IP协议栈的路由信息(RIP)协议、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协议、OSI参考模型的(IS-IS)协议等。

11.静态路由又称非自适应的算法,它不会根据当前测量或估计的流量和结构,来调整它们的路由决策。但这并不说明路由选择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上用户可以随时配置路由表。而动态路由也称自适应的算法,需要实时获得网络的状态,并且根据网络的状态适时地改变路由决策

12.链路状态路由算法中,每个路由器得到了网络的完整拓扑结构后,使用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来找出从它到其他路由器的路径长度

13.IPv4:

IP协议最基本的服务是提供一个非可靠的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任务的、无连接的分组投递系统。

IP协议定义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IP分组及其确切的数据格式。IP协议也包括一套规则,指明分组如何处理、错误怎样控制。特别是,IP协议还包括非可靠投递的思想,以及与此关联的分组路由选择的思想。

IP模块是TCP/IP技术的核心,而IP模块的关键成分则是它的路由表。路由表放在存储器中,IP模块使用它为IP分组选择路由。

14.在一个网络上的所有结点,IP地址必须满足以下规定:

每个IP地址的网络号部分相同

网络上每个结点的IP地址必须唯一

15.IP地址不是确定单个主机,而是确定对一个网络的一条链接。另外,因特网地址既可以用来指称主机,也可以用来指称网络,按照惯例,主机号部分等于0的IP地址从不分配给单个主机,取而代之的是用主机号等于0的IP地址指称网络本身

16.IPv4分组:

IP分组包括数据和投标部分。

IPv4分组的概念:每台主机分配了一个唯一的地址;网络标识号的分配必须全球统一,但主机标识号可由本地分配,不需全球一致

17.IPv4地址:IPv4为每台主机分配唯一的4B(32bit)IP地址。为便于管理,把这32位地址按分级地址空间的树形表示法分为两部分:网络号和主机号。主机号为全0的网络地址定义为网络号,它标识因特网上的唯一网络

18.IPv4转发分组的流程:

(1)查找路由表

(2)分组转发算法

19.ARP、DHCP、ICMP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将IP地址翻译成物理网络地址。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自动配置连接到一个TCP/IP网络的主机。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是在网络层中与IP一起使用的协议。它是一种差错报告机制,这种机制为路由器或目标主机提供一种方法,使它们在遇到差错时把差错报告给原始报源。ICMP数据报和IP分组一样,同样不能保证可靠传

输。ICMP信息也可能丢失。ICMP报文有两种,一种是错误报文,一种是查询报文。

20.自治系统AS的定义:在单一的技术管理下的一组路由器,而这些路由器使用一种AS内部的路由器选择协议和共同的度量以确定分组在该AS内的路由,同时还使用一种AS之间的路由选择协议用于确定分组在AS之间的路由

21.引入自治系统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不同的编号来区分不同的自治系统。通过采用路由协议和自治系统编号,路由器就可以确定彼此之间的路径和路由信息的交换方法。

22.内部网关协议RI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基于距离-向量的协议。它规定一条通路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数量是15个。

23.IP组播:

单播传输:在发送方和每一个接收方之间实现点对点的网络连接。

组播传输:在发送方和每一个接收方之间实现点对多点的网络连接。

广播传输:它指在IP子网内广播数据包,所有在子网内部的主机都将收到这些数据包。

IP组播地址:224.0.0.0~239.255.255.255

它只能用于目标地址。它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在一个数据报的源地址域。另外,对于组播数据报通常不产生ICMP错误

报文(如目的地不可达、抑制报源等)。

IP组播的高效实现离不开硬件级的支持。有了MAC层的支持,就可以在数据报到达IP层之前把不感兴趣的报文过滤掉。

24.路由器在网络层对信息分组进行存储转发,与网桥相比,它的主要优点是:

更适于连接异种网络;更适于连接大型网络,更便于管理;有较好的拥挤控制能力;有更强的最佳路径选择能力;有更强的隔离能力,特别是隔离LAN广播交通;有利于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5.路由器和网桥的重要区别:网桥与高层协议无关,而路由器是面向协议的,它依据网络地址进行操作,并需要进行路由选择、分段、帧格式转换、对数据报的生存时间和流量进行控制等。

26.路由器的组成:一般情况下,主要由4个功能模块组成,分别是网络接口,转发引擎,硬件交换器和路由处理器。

最新计算机网络考研笔记

一、概述 1. 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 连通性:计算机网络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 共享性: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软件共享,硬件共享) 2. 因特网概述 网络: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互联网:网络的网络 网络把很多计算机连在一起,因特网把很多网络连在一起 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阶段: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第三阶段: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的因特网 因特网的标准化 因特网草案 建议标准 草案标准 因特网标准 3. 因特网的组成 边缘部分: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 端系统(主机)进程之间通信的方式 客户/服务器(C/S)方式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对等连接(P2P)方式 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转发收到的分组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线路的传输效率低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报文:要发送的整块数据 首部(包头):报文划分成更小的数据块,数据块前面加上的必要的控制信息 分组(包):首部 + 数据段 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问题:一定的时延,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一定的开销主机: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 4.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不同作用范围: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个人区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 不同使用者: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doc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尤为珍贵;信息即为财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计算机逐渐的代替了传统的书本、去做为一个信息的载体。为了保护好信息的安全性,所以学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尤为重要。 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网络协议,将地球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集合。连接介质可以是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信卫星。计算机网络具有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功能,具有对共享数据资源集中处理及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可按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涉辖范围和互联距离、网络数据传输和网络系统的拥有者、不同的服务对象等不同标准进行种类划分。一般按网络范围划分为:(1)局域网(LAN);(2)城域网(MAN);(3)广域网(W AN)。局域网的地理范围一般在10千米以内,属于一个部门或一组群体组建的小范围网,例如一个学校、一个单位或一个系统等。广域网涉辖范围大,一般从几十千米至几万千米,例如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洲际网络,此时用于通信的传输装置和介质一般由电信部门提供,能实现较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城域网介于LAN和W AN之间,其范围通常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距离从几十千米到上百千米。 计算机网络由一组结点和链络组成。网络中的结点有两类:转接

结点和访问结点。通信处理机、集中器和终端控制器等属于转接结点,它们在网络中转接和交换传送信息。主计算机和终端等是访问结点,它们是信息传送的源结点和目标结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人们可以在办公室、家里或其他任何地方,访问查询网上的任何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办公自动化、工厂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的发展。 学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尤为重要,进入大学以来,我们开展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我们尽可能的利用好学习时间,尽可能地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学会创新求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知识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因此,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还要继续学习、操作,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觉得每个大学生都应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计算机网络考研按章节题库

第1 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没有采用存储转发技术的交换方式是()。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信元交换 2.分组交换方式是将长的报文分成若干较短的、有固定最大长度的分组。与报文的交换方式不同的是,分组交换方式有()。 A.报文头B.报文尾C.路由D.分组编号 3.在网络中计算机接收的信号是()。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C.广播信号 D.脉冲信号 4.下面()拓扑结构可以使用集线器作为连接器。 A.双环状 B.单环状 C.总线状 D.星状 5.根据报文交换的基本原理,可以将其交换系统的功能概括为()。 A.存储系统 B.转发系统C.存储-转发系统 D.传输控制系统 6.各种网络在物理层互联时要求()。 A.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层协议相同 B.数据传输率相同,链路层协议可不同 C.数据传输率可不同,链路层协议相同 D.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层协议都可不同 7.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是10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线路的带宽是10kbps,现在发送一个3KB 的数据包,那么需要()时间使得接收方收到数据。 A.0.35S B.0.45S C.0.85S D.1.35S 8.下列交换方式中,()一次连接沿着一条路由路径发送所有的数据。 A.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 D.以上都不是 9.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PDU 分别是()。 A.报文、帧、比特 B.报文、分组、比特 C.比特、分组、帧 D.比特、帧、分组 10.为了使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延迟最小,首选的交换方式是()。

11.对计算机网络按照信号频带占用方式来划分,可以划分的网络是()。A.双绞线网和光纤网 B.局域网和广域网 C.基带网和宽带网D.环形网和总线形网 12.通信子网中的最高层是()。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13.计算机网络中的0SI 参考模型的三个主要概念是()。 A.服务、接口、协议 B.子网、层次、端口 C.结构、模型、交换 D.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14.TCP/IP 模型由以下层次构成:()。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B.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D.局域网层、广域网层、互联网层 15.在OSI 参考模型中,服务的定义为()。 A.各层向下层提供的一组原语操作 B.各层间对等实体间通信的功能实现 C.各层通过其SAP 向上层提供的一组功能 D.和协议的含义是一样的 16.在开放系统互连环境中,两个N 层实体进行通信,可能用到的服务是()。A.N-1 层提供的服务 B.N 层提供的服务 C.N+1 层提供的服务 D.以上都不对 17.网络协议主要由3 个基本要素组成,即()。 A.层次、语义和时序 B.语法、原语和时序 C.语法、语义和时序 D.语法、语义和功能 18.以下有关协议和服务说法错误的是() A.协议是对等实体之间进行逻辑通信而定义的规则或规约的集合。

考研英语(一)高频重点单词详解—2011年新题型(上)

考研英语(一)高频重点单词详解—2011 年新题型(上) 这是一篇社会教育类文章,本文是关于《思想市场:美国大学的改革与抵制》一书的书评。文章结构是问题解决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的步骤展开论述。第一、二段引入人文学科在大学中陷入的奇怪困境,第三、四段分析论述原因在于大学人文学科知识和人才的专业化,第五、六段分析影响是人文学科人才处于困境。末段提出建议:改变人文学科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起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以下是本文中出现的10个高频重点单词,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 22discipline ['d?s?pl?n] n. 学科;纪律;训练;惩罚vt. 训练,训导;惩戒 【词根记忆】:dis-(前缀:否定前缀)+cip(词根:拿)+line(线)→站成一条线不许拿→纪律;学科→训练,训导;惩戒 【短语搭配】:financial discipline 财政纪律; 财务约束; 财务束缚; 财务纪律 【真题例句】:So disciplines acquire a monopoly not just over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but also over the production of the producers of knowledge. 所以,各个学科需要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生产的垄断,还有对知识生产者的产出的垄断。(2011年新题型) 2. 2professionalism [pr?'fe?(?)n(?)l?z(?)m] n. 专业主义;专家的地位;特性或方法 【词根记忆】:pro(向前)+fess(说)+sion(名词)+al(形容词)+ism(……主义)→专业主义;专家的地位 【真题例句】No disciplines have seized on professionalism with as much enthusiasm as the humanities. 没有哪个学科像人文学科那样狂热地看重职业化。(2011年新题型) 3.1professionalize [?d??st?f?'ke??n] vi. 专业化;职业化vt. 使…专业化;使…专业化 【词根记忆】:pro(向前)+fess(说)+sion(名词)+al(形容词)+ize(使……化)→使…专业化;使…专业化 【短语搭配】:to professionalize the teacher 使教师专业化 【真题例句】Besides professionalizing the professions by this separation, top American universities have professionalized the professor. 美国知名大学通过这种学科的分离不仅使学科更专业化,而且使教授也更专业化了。(2011年新题型) 4. 5enthusiasm [?n'θuz??z?m] n. 热心,热忱,热情 【词根记忆】:en-(前缀:使动)+thus(音变自Zeus,古希腊神)iasm(名词后缀)→神让我们产生的积极崇拜的情绪→狂热 【真题例句】No disciplines have seized on professionalism with as much enthusiasm as the humanities. 没有哪个学科像人文学科那样狂热地看重职业化。(2011年新题型) 5. 17humanities [hj?'m?n?t?z?k't?v?t?]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 1. 网络层次划分 ?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 3. IP地址 ? 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 5. ARP/RARP协议 ? 6. 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 ?11. 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 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 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 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考研英语重点语法小归纳.doc

参考译文: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研究行为的技术手段就会继续受到排斥,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不能也随之继续受到排斥。 分析:很明显,and with it possibly the only way to solve our problem,是一个省略句,with做状语一般表示伴随,这一个分句只有一个状语加一个名词结构,构不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实际上,与前句相同的成分才会被省略,前一句的谓语部分是:will continue to be rejected. 所以,后一分句补充完整就是:with the rejec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behavior, possibly the only way to solve our problem will continue to be rejected. 三、从句 从句不能单独成句,但它也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就像一个句子一样。所不同在于,从句须由一个关联词(connective)引导。根据引导从句为主不同大概可分为: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6类。前四类由于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及同位语从句在句子的功用相当于名词,所以通称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功能相当于形容词,称为形容词性从句;而状语从句功能相当于副词,称为副词性从句。状语从句还可以分为条件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地点状语从句和时间状语从句。在翻译的时候,它会成为一个考点,所在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辨清它到底是什么从句,正确地翻译出来。

例如:Time was when biologists somewhat overworked the evidence that these creatures preserve the health of game by killing the physically weak,or that they prey only on“worthless”species.(2010,翻译) 分析:本题中含有两个并列的同位语从句,that these creatures preserve the health of game by killing the physically weak, or that they prey only on“worthless”species.两个that的内容是对前面的evidence进行补充说明或解释。 总之,这是在历年考研英语的基础之上总结的三个重点语法,它们重点中的重点,每年都会以一定的形式出现在考题中,希望广大考生引起足够重视,各个击破! 中国大学网考研频道。 参考译文: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研究行为的技术手段就会继续受到排斥,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不能也随之继续受到排斥。 分析:很明显,and with it possibly the only way to solve our problem,是一个省略句,with做状语一般表示伴随,这一个分句只有一个状语加一个名词结构,构不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实际

2020年计算机专业考研复习笔记整理

计算机专业考研复习笔记整理 面对计算机专业的考研复习,考生们一定要把自己的笔记清楚。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计算机考研复习笔记指南,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计算机考研专业课复习特点 计算机专业课由于考试时是4门课程,而且每门课程内容都很多,知识点很杂,这就决定了考试会以广度为主,不会深,所以复习必须要抓住基础知识点,做好书上的例题课后题,而且要广做其他练习题来保证知识面要广,不用深挖难题。掌握了基础考上120分就不会有问题。 ?计算机考研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2.学习笔记的方法 (1)通过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3.真题的使用方法 真题一定要好好利用,首先可以通过历年真题结合大纲使用,分析和把握出题的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其次,可以在第三轮复习

已经做过几套模拟题的基础之上,卡着时间做真题,来检验自己前一段的学习成果,树立考试的信心。 ?心理准备 一定要有吃苦的勇气和准备,要几个月如一日地看书是一件十 分辛苦的事,很容易迷茫、懈怠和没有信心,这时候一定要坚持,要和别人做做交流,千万别钻牛角尖,一定要学会坚持,成就竹子的也就那么几节,成就一个人的也就那么几件事。.即便最后失败,也要 学会对自己说!!“吾尽其志而力不达,无悔矣!”对自己要有以下三 点要求: 1、坚决果断,早做决定,决定了就全身心投入。 2、一定要有计划,一定尊重你自己定的计划。 3、跟时间赛跑。多一点快的意识,少一点拖拉和完美主义。考研说到底就是应试,总共就几个月时间,不要心存打好基础、厚积薄发的幻想,直接抓住要害,就可能成功。 1.阶段复习目标 了解最新考试大纲对四门课程分别规定的范围及要求,对考试 情况有初步认识;系统梳理教材当中的考查知识点,对四门课程进行 深入理解,对各章节的知识体系产生较为清晰、条理分明的认知。 2.复习教材推荐 数据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数据结构(第二版)》(严蔚敏主编) 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主编)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总结谢希仁版

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总结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 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五、最重要的两个协议:IP 和TCP TCP 协议保证了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IP 协议控制分组在因特网的传输,但因特网不保证可靠交付. 在TCP/IP 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当A 进程需要B进程的服务时就主动呼叫B进程,在这种情况下,A 是客户而B 是服务器。 ◆可能在下一次通信中,B 需要A 的服务,此时,B 是客户而A 是服务器。 注意:

考研计算机 网络知识点

网络体系结构 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由各种传输介质、通信设备、相应的网络协议组成,它使网络具有数据传输、交换、控制、存储的能力,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资源子网是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向网络用户提供共享其他计算机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的服务。 资源子网主要由计算机系统、终端、联网外部设备、各种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负责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 网桥、交换机、路由器都属于通信子网,计算机软件属于资源子网。

拓扑结构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指通过网中结点(路由器、主机等)与通信线路(网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如总线形、环形)表示的网络结构。

交换技术是指主机之间、通信设备之间或主机与通信设备之间为交换信息所采用的数据格式与交换装置的方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所应完成功能的精确定义,它是计算机网络中的层次、各层的协议以及层间接口的集合。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 实体:任何可发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通常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 服务数据单元(SDU) 协议控制单元(PCI) 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之间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之为该层的PDU。 物理层的PDU叫比特 链路层的PDU叫帧 网络层的PDU叫分组 传输层的PDU叫报文 OSI参考模型最大的贡献是精确地定义了三个主要概念:服务、协议、接口。 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之为网络协议。它是控制两个(或多个)对等实体的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协议由: 1.语法: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 2.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作何应答等); 3.同步:规定了执行各种操作的条件、时序关系等。 三部分组成。 一个完整的协议通常应具有线路管理(建立、释放连接)、差错控制、数据转换等功能。 接口:同一结点内相邻两层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每一层只能为紧邻的层次之间定义接口,不能跨层定义接口。 在接口上,同一结点相邻的两层的实体,通过SAP(服务访问点)进行访问。 服务是通过SAP提供给上层使用的,第n层的SAP就是第n+1层可以访问第n层服务的地方。 物理层的服务访问点:网卡接口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MAC地址(网卡地址) 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IP地址(网络地址) 传输层的服务访问点:端口号

(考研复试)计算机网络笔记

1:三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 2:网络的功能:连通性,共享 3:网络发展3阶段:arpanet,三级结构因特网(围绕六个大型计算机中心建设的计算机网络,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多层次ISP因特网。 4:因特网从工作方式上: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核心部分(联通和交换作用)。边缘部分的的各个主机的程序直接运行的通信方式主要有C/S客户服务器和P2P对等方式。客户:主动向服务器发起通信,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服务器一直运行等待客户程序。P2P就是两个主机不分服务器和客户机,只要建立连接就可以通信。核心部分向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 5:电路交换:电话机用,主叫和被叫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一直占用端到端的资源,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传输效率低,适合传送大量的数据以淡化连接时间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划分为等长的数据段,加上首部,首部中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序号等,各个分组通过不同的物理链路到达目的地,不先建立连接就可以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缺点:控制信息造成开销,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为单位,存储转发。 6: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局域网

7:性能指标:速率带宽(两点之间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吞吐量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 利用率 8:协议三要素:语法(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语义(需要发出何种信息,何种响应,完成何种动作)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说明) 9:分层的好处: (1)各层之间独立,某层不需要下层的实现,只需要知道借口。 (2)灵活性好,某一层发生变化,只要接口不变,其他层不改变 (3)结构上分开,各层采用最合适的技术实现。 (4)易于实现和维护 通常各层要完成的功能: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分段和重装,复用分用,连接建立和释放。 10;OSI七层,TCP/IP 4层 11: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表示层:为不同的进程的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并定义交换数据的表示形式。 会话层:维护两个会话实体之间的连接。 运输层:负责向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服务。有传输控制协议TCP 用户数据报UDP,一个主机有多个进程,所以有复

考研英语阅读重要知识点整理

考研英语阅读重要知识点整理!(2000年真题) text 1 dreadful a. 可怕的 handicap n. 障碍,阻碍 a dreadful handicap 一种极大的障碍 effortless a. 轻松的,不费力的 enter a glowing period 进入一段辉煌时期 unparalleled economics of scale 无与伦比的经济规模 beyond the dream of 做梦也想不到,做梦也无法想象 at a loss over 面对……不知所措,困惑 sit at the heart of 居于……中心 sweep into the domestic market 涌向/ 大举进入国内市场 岌岌可危on the ropes 耸人听闻,哗众取宠sensational cause a crisis of confidence 引发一场信任危机 take prosperity for granted 视繁荣为理所当然之事 primacy n. 第一位,卓越,领先优势 predominance n. 主导地位,优势 ……,这是不可避免的。:It is inevitable that… 竞争力competitiveness 日益衰退的产业竞争力fad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look as though 好像,看起来 quick-witted a. 机敏的,机智的 yield v. 屈服,让步 Self-doubt has yielded to blind pride 自我怀疑被盲目乐观所取代。 think-tank n. 智囊团 look back on this period 回顾这段时期 text 2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universal n. 普遍原因 mortality n. 死亡率 there are about 105 males born for every 100 females. 每有105个新生男宝宝,就有100个新生女宝宝;男性和女性的出生之比为105:100。 fertile a. 能生育的 roughly ad. 大致,差不多 roughly the same 大致相同 mediocrity n. 平凡,均一,均一化 宗教团体religious communities savage n. 未开化的人,野蛮人 descendant n. 后代,后裔 beyond one's comprehension 超出某人的理解范围 ugliness n. 丑陋 text 3 牵强的farferched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总结 李立 (电子商务与经济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与通信系以及电子商务与经济系均开设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能满足专业教学的要求,而且对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整体教学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要求及培养目标不同,因而选择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也应不一样。 1. 电子商务与经济系《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分析 教学改革只有针对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认真分析学生及课程的基本状态。与其他计算机相关专业相比,我系各专业的教学对象、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基本素质相对偏弱。据资料分析,近几年招收的学生大部分入学成绩都在400分左右,大大低于同类公立学校,如电子商务专业2006年入学成绩在400分以下的,文科考生占82.2%,理科考生占63.7%。同一指标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分别是78.4%和57.9%;物流管理专业分别是85.1%和60.4%。由于学生的基本素质相对偏弱,所以加大了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难度。 (2)学生来源构成较复杂。电子商务与经济系的学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文科考生、理科考生和职高考生,其中文科考生占有较大的比重,如2006级学生中文科考生、理科考生和职高考生占学生总数的比重,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分别占74.4%、11.3%和14.3%;在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中,分别占74.7%、12.3%和13%;物流专业分别是69.2%、21.2%和9.6%。这三部分学生基础教育的重点有所不同,因而他们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也就有所差别:文科学生数理知识偏弱,导致对本课程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而来自于职高的学生,他们在入学前已学习过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对该课程的要求往往又高于其他学生。教学对象层次的多样性决定了在本课程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并且在辅导中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3)教学目的要求与计算机专业不完全相同。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网络课以加强学生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深层次

计算机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计算机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如今已经是信息时代,作为主流信息工具的网络越来越重要,因此我选择了这门选修课程。我个人对于电脑和网络是很感兴趣的,但由于学习的东西不多,经常是在玩游戏,真正运用到网络的技术性的东西实在少到可怜。象做博客,我只是会一般的做法,也能把它搞得与众不同,但我全然不知道其中的奥秘。象代码之类的东西,我以前只是耳闻,半点也不懂。学了这门课程后,虽然懂的不是很多,但已经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了,简单得运用一些代码还是会的,这也就行了。我并不要求学得很精深,毕竟我将来并不是干这行的。而制作网页的知识,学了一点,也会做一些简单的网页了,其实我觉得这就够了,我还没有想做自己的网页发布到网上的念头。但我不是说不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反,我们学地越精深越好,我的观点只能代表我个人的想法,毕竟这个时代学得越多,活得更好的可能性就越大。只不过人的精力有限,只能学到你能承受的地步。如果精力旺盛,足够学一切技术,自然也没人反对。网络之中目前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做博客,时不时写些自己的感悟或者转载些别人的好文章,上传一些漂亮的图片和朋友们分享,这让人感觉到难得的愉悦。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才有意思。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集计算机硬件设备、通信设施、软件系统及数据处理能力为一体的,能够实

现资源共享的现代化综合服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网络信息系统。1.硬件系统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硬件系统有计算机、通信设备、连接设备及辅助设备组成,如图1.6.4所示。硬件系统中设备的组合形式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的类型。下面介绍几种网络中常用的硬件设备。⑴服务器服务器是一台速度快,存储量大的计算机,它是网络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网络资源管理和用户服务。服务器可分为文件服务器、远程访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是一台专用或多用途的计算机。在互联网中,服务器之间互通信息,相互提供服务,每台服务器的地位是同等的。服务器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以保证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⑵工作站工作站是具有独立处理能力的计算机,它是用户向服务器申请服务的终端设备。用户可以在工作站上处理日常工作,并随时向服务器索取各种信息及数据,请求服务器提供各种服务(如传输文件,打印文件等等)。⑶网卡网卡又称为网络适配器,它是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直接或间接传输介质互相通信的接口,它插在计算机的扩展槽中。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服务器还是工作站都应安装网卡。网卡的作用是将计算机与通信设施相连接,将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通信线路能够传送的电子信号或电磁信号。网卡是物理通信的瓶颈,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将

2017考研英语复习必背:5个高频语法知识点

2017考研英语复习必背:5个高频语法知识点英语复习涉及的语法知识点有很多,而考研英语也需要考生熟练掌握语法知识点,在完型、阅读、翻译和写作中都会有涉及。下面5个语法知识点常常考察,建议2017考生首先掌握好它们。 1.同位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在句中作A同位语,对被修饰名词的内容予以解释说明。同位语的特点是:抽象名词在前,表达具体内容的从句在后。常见的名词包括:assumption假定/belief看法/ conclusion结论/ doubt怀疑等。例句:The suggestion that we should develop the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region has been discussed. 关于我们应该开发本地区资源的建议已经讨论过了。 2.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延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具体来说,这种用法是表示开始于过去的动作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且还可能继续持续下去。谓语动词一般为延续性动词。例句:An old woman walked out into the middle of the street. The policeman yelled to her, “Don’t you know what it means when I hold up my hand?” The lady said, “Sure I do. I have been a schoolteacher for 28 years now。” 一个老妇人走到了马路中央,这时,一位交警朝着她嚷道:“我都把手举起来了,你难道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吗?”老太太说:“我当然知道,我都做了28 年的老师了。” 3. 时间状从:not…until… 用法。例句:The students d idn’t stop talking until the teacher came in。 4. it做形式主语,句子做逻辑主语:如果主语太长,常用代词it 作形式主语,将真正的主语从句置于句尾,以保持句式的平衡。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考研常见复试题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研常见复试题总结 1. OSI,TCP/IP,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OSI分层(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TCP/IP分层(4层):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 五层协议(5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每一层的作用如下: 物理层: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此外,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传输层: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会话层: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表示层: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2. IP地址的分类 A类地址:以0开头,第一个字节范围:0~127; B类地址:以10开头,第一个字节范围:128~191; C类地址:以110开头,第一个字节范围:192~223;

D类地址:以1110开头,第一个字节范围为224~239; 3. 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首先,每台主机都会在自己的ARP缓冲区中建立一个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当源主机需要将一个数据包要发送到目的主机时,会首先检查自己ARP列表中是否存在该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有,就直接将数据包发送到这个MAC地址;如果没有,就向本地网段发起一个ARP请求的广播包,查询此目的主机对应的MAC地址。此ARP请求数据包里包括源主机的IP地址、硬件地址、以及目的主机的IP地址。网络中所有的主机收到这个ARP请求后,会检查数据包中的目的IP是否和自己的IP地址一致。如果不相同就忽略此数据包;如果相同,该主机首先将发送端的MAC地址和IP地址添加到自己的ARP列表中,如果ARP表中已经存在该IP的信息,则将其覆盖,然后给源主机发送一个ARP响应数据包,告诉对方自己是它需要查找的MAC地址;源主机收到这个ARP响应数据包后,将得到的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添加到自己的ARP列表中,并利用此信息开始数据的传输。如果源主机一直没有收到ARP响应数据包,表示ARP查询失败。 4. 路由设备与相关层 物理层:中继器(Repeater,也叫放大器),集线器。 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路由器。 网关:网络层以上的设备。 5. 常见的路由选择协议,以及它们的区别 常见的路由选择协议有:RIP协议、OSPF协议。 RIP协议:底层是贝尔曼福特算法,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metric)是跳数,最大跳数是15跳,如果大于15跳,它就会丢弃数据包。 OSPF协议:底层是迪杰斯特拉算法,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是带宽,延迟。 6. TCP与UDP的区别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资料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1. 网络层次划分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3. IP地址 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5. ARP/RARP协议 6. 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 11. 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 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1. 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管是OSI七层模型还是TCP/IP 的四层、五层模型,每一层中都要自己的专属协议,完成自己相应的工作以及与上下层级之间进行沟通。由于OSI七层模型为网络的标准层次划分,所以我们以OSI七层模型为例从下向上进行一一介绍。

计算机网络基础历年真题

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8674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TCP/IP中的TCP对应于OSI/RM的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2.下列属于资源子网的是 A.集线器 B.路由器 C.交换机 D.打印机 3.局域网LAN所采用的传输方式为 A.“存储-转发”式 B.广播式 C.电路交换式 D.分散控制式 4.两个或更多的设备共享一个传输介质及其通路称为 A.复用 B.编码 C.调制 D.线路规程 5.一个从300~3400Hz信号的带宽是 A.300Hz B.3 100Hz C.3400Hz D. 3700Hz 6.Tl载波的数据传输率为

A.1Mbps B.1.544Mbps C.2.048Mbps D.10Mbps 7.异步传输中,字节问的时间间隔是 A.可变的 B.固定不变的 C.0 D.数据速率的函数8.交换机_________将帧转发到指定端口。 A.用MAC地址表 B.用ARP地址表 C.读取源ARP地址 D.读取源MAC地址表 9.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中,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的是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10.通信子网不包括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11.物理层没有定义的功能是 A.比特流传输中的差错控制方法 B.机械特性 C.电器特性 D.功能特性 12.以太网中,双绞线与其他设备连接起来是使用 A.BNC接口 B.AUI接口 C.RJ-45接口 D.RJ-11接口13.关于子网掩码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利用子网掩码可以判断两台主机是否在同一子网中 B.子网掩码代表Internet上每台主机的唯一标识 C.子网掩码用于设定网络管理员的密码 D.子网掩码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 14.在TCP/IP协议簇中,完成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的是 A.IP B.ARP C.RARP D.ICM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