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优先原则

初中化学优先原则

浅谈化学中的优先原理

一. 优先置换原理

如果某金属能同时与多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一般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相隔越远的越优先发生置换反应。

二. 优先中和原理

如果在溶液中能同时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和其他复分解反应时,一般是酸碱中和反应优先于其他复分解反应而进行。

三. 优先鉴别原理

鉴别多种物质时,先用物理方法(看颜色,查状态,闻气味,观察溶解性),再用化学方法;固体物质一般先溶解配成溶液再鉴别;用试纸鉴别气体要先湿润试纸。(如检验氨气时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四. 优先操作原理

1. 制气法:先验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2. 检验气密性:先把出气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再用双手紧贴容器的外壁。

3. 装药品:先固后液。而且加固体药品时应该先把试管平放,再装药品(块状固体先放在试管口,再慢慢竖直试管,让固体滑落到试管底部)。

4. 安装仪器: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5. 加热:先预热,再固定加热。

6.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验纯度,再点燃。

7. 气体净化:先洗气净化,再干燥。

8. 检验混合气体中的气体:先用无水CuSO4检验水蒸气,然后再检验其他气体。

9. 制气结束:先撤导气管,再撤灯。

10. H2还原CuO的实验:实验开始时先通氢气,后点灯;实验结束时,先熄灯,后停止通氢气。

11. 过滤:先过滤上层的清液,再过滤下层的浑浊液。

12. 酸(或碱)流到实验台上:先用碳酸氢钠溶液(或稀醋酸)冲洗,再用水冲洗。

13. 稀酸(或碱)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或硼酸)冲洗。

14. 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物上:先迅速用抹布擦拭,再用水冲洗,然后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15. 稀释浓硫酸:先在烧杯中放入水,再把浓硫酸沿玻棒靠着器壁慢慢注入水里。

16. 点燃铁丝时:先在集气瓶内放少量水(或铺一层沙子),再点燃铁丝。

17. 做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先在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指示剂,再逐滴加入酸。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2016企业安全方针及目标计划

安全生产方针及安全生产目标计划 安全生产方针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全员参与逐级负责消防结合降低事故 安全生产目标 全员参与、逐级负责,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立与运行持续发张。 安全生产年度目标 坚持“我要安全”理念,强化“我会安全”意识,杜绝重伤事故,降低轻伤事故,工伤事故损失工时不超过100小时。 一、2016年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计划 1、重伤、重大及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为零。 1)、无因工死亡事故; 2)、无重大泄漏、中毒事故; 3)、无重大火灾或爆炸事故; 4)、无重大特种设备事故; 5)、无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或公共安全事故; 6)、无重伤事故; 2、人员轻伤和其它一般安全事故率不超过0.5。 二、2016年年度工作要点 (一)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安全生产,实施装置和过程的安全性配置改造,提高装置本质安全水平。 1、配合车间进一步完善工艺措施安全性以及极限操作的评估机制,从危险操作着手,抓好平稳操作,逐渐树立系统地平衡操作的观念,适当的进行系统改进。 2、抓好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工作,探索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确保项目建设、运行安全。 3、对企业内特种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验,并做资料保存和做好台帐,对检验时有问题的特种设备要及时停用或检修,并有计划地更换相应的设备或管线。 4、继续抓好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进一步完善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在重大危险源及关键要害部位,增设醒目的安全标识。加强厂区道路整治,确保危化品运输安全。 (二)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完善安全组织和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并保障有效实施。 1、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违章,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层层落实,加强监督,严格考核。 2、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完善风险评价组织,加强作业活动的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切实落实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对重大风险要制定风险削减计划并予以落实(过程改进),确保作业活动的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评审,实现管理承诺,保持体系持续合规、有效运行。 3、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对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完善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记录台帐。按时完成、改进各项工作。 4、认真贯彻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运

项目经理必备时间管理技能(3)-帕累托原则

项目经理必备时间管理技能(3)—帕累托原则小故事: 有一位哲人看见见一个农夫正在砍树,每一斧头下去都只能砍下一小块树皮——明显是因为这把斧头太钝了。 于是哲人就问农夫:为什么你不先把斧头磨快了再砍? 农夫回答说:我没有时间磨斧头! 农夫是真的没有时间吗?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小时候就学过的道理,但是为什么农夫会有这样的思想呢?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时间管理的重要利器——帕累托原则:——是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比如,总是那些20%的客户给你带来了80%的业绩,可能创造了80%的利润;世界上80%的财富是被20%的人掌握着,世界上80%的人只分享了20%的财富。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应当对要做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进行如下的排序: A.重要且紧急〔比如救火、抢险等)——必须立刻做。 除非是这些情况都同时出现(老天,请不要这种情形发生吧),否则你就能够处理它们。因此它们的紧急和重要性,要比其他每一件事都优先。如果拖延是造成紧急的因素,则现在已经不能再拖延了。在这些情形下,时间管理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 B.重要但不紧急〔比如学习、做计划、与人谈心、体检等)——只要没有前一类事的压力,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 我们生活中,大多数所谓重要的事情都不是紧急的,我们可以现在或稍后再做。在很多情形之下似乎可以一致拖延下去;而在太多的情形下,我们确定这样拖延着。这些都是我们永远没有着手的事情。 例如:你要参加提升你专业技术的培训班;你想找出时间先做一番初步资料搜集之后,再向老师提出你的计划。 这些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尽管它们具有重要性,可以影响到你的健康、财富和家庭的福利,但是你如果不采取初步行动,它们可以无限期的拖延下去。如果这些事情没有涉及到

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

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 (1)金属和酸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反应。 例如将锌、铁合金投入稀盐酸中,锌优先与稀盐酸反应。 (2)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单质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例: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和销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铁优先置换出银,然后若铁粉有剩余,才能置换出铜。因为先发生反应Fe+2AgNO3=2Ag+Fe(NO3)2,后发生反应Fe+Cu(NO3)2=Cu+Fe(NO3)2。 (3)当酸、碱、盐混合相互反应时,酸碱的中和反应优先于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

例:①将稀盐酸逐滴滴加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气泡。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 HCl+NaOH=NaCl+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当NaOH已被完全消耗,又发生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此反应有气泡产生。 ②将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蓝色沉淀。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 H2SO4+2NaOH=Na2SO4+2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当稀硫酸被完全消耗,又发生反应CuSO4+2NaOH=Na2SO4+Cu(OH)2↓。

(4)当碳酸盐与混合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沉淀时,产生“气体”优于产生“沉淀”。例:向稀盐酸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时,先产生气泡,之后产生白色沉淀。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2HCl + Na2CO3=2NaCl+H2O+CO2↑,此反应产生气泡,当稀盐酸被完全消耗,又发生反应CaCl2+Na2CO3=2NaCl+CaCO3↓。 (5)当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时,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反应。 例:将稀硫酸逐滴滴加到氧化铜和铁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优先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当氧化铜被完全消耗时,铁再与硫酸反应,当硫酸铜被完全消耗时,过量的铁才与稀硫酸反应,即可观察到溶液变蓝,后析出红色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是指多种反应物生成一种生成物,简称多变一 2、分解反应指一种反应物生成多种生成物,简称一变多 3、置换反应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4、复分解反应指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或者也可以这样理解 1、化合反应的特点通俗一点就是“多变一”即反应后多种化合物转变成一种化合物。 2、分解反应的特点是由一种物质分解成多种物质“一变多”。 3、置换反应特点。一换一(即一种单质置换出另一种单质:A-+B-C=B- +A-C 其中A,B 为单质,BC 为化合物) 4、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反应前后不会有化合价的变化条件:一方面是对反应物的要求:酸盐、酸碱一般行,盐盐、盐碱都需溶;另一方面是对生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初中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四种,即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基本的反应类型,作为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教材,将初中化学知识串为一起,所以,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归纳梳理和对比分析,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突破及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一、化合反应用字母可以表达为:A+B+ ........................ C=D , 用文字可以表达为:即由 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初中教材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金属单质+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绝大部分金属单质,都可以和氧气在点燃、加热或高温的条下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而且,金属越活泼,与氧气的反应也就越容易。 如:Mg+O2 Al+O2== Fe+O2== Cu+O2== 2、非金属单质+氧气==非金属氧化物,许多非金属单质如C、Si、S、P、H2、N2 等都可以和氧气在点燃、加热等条件下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如:S+O2== P+O2== H2+O2== C+O2== 3、碱性氧化物+水== 碱在常温下,只有可溶性碱对应的氧化物才能与水反应 生成碱,而不溶性碱对应的氧化物则不能能与水反应,如CaO+H2O== K2O+H2O== BaO+H2O== NaO+H2O== 而Fe(OH)3 Cu(OH)2 对应的氧化物如Fe2O3 CuO 则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4、酸性氧化物+水==酸 CO2+H2O== SO2+H2O== SO3+H2O== P2O5+H2O==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在初中阶段,还有非常多的化合反应,如以下的反 5、其它类型的化合反应应,均为化合 反应。

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实施方案

2018年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公司始终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到实处。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不断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全员的安全思想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监督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切实保护好员工的安全健康,为确保公司安全平稳生产发挥积极作用。 (二)、目标和原则: 目标:深入推进安全标准化管理,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职业病发生率为零,降低危险性作业率。 原则:按照国家安全标准化要求,结合公司特点,从人的本质化安全、管理的本质化安全、设施本质化安全方面入手,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了更好地推进公司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公司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小组。 1、工作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总经理白松 副组长:王乐军、侯加义、王目跃 成员:胡青松、王林喜、宋章峰、姚铁军、刘恩军、曹永军、李景园、李广 2、工作小组职责

(1)、确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及安全标准化活动目标,全面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开展; (2)、确定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宣传培训; (3)、指导协调解决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中的重要问题,修订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4)、督促检查安全生产标准活动实施方案落实情况; (5)、组织各类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复查工作; (6)、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进行内部评比和考核。 (四)、实施步骤、内容和时间安排 标准执行依据: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执行; 本年度标准化实施计划从2018年2月10日开始,至2018年12月31日结束。共分三个段; 第一阶段:各部门安全标准化工作计划制定和培训阶段 1、根据《实施方案》制定标准化工作实施计划,2月20日前完成。 2、依据标准化要求,针对编制的安全标准化计划,组织培训,让员工明白2018年的安全标准化计划,于2月28日前完成; 第二阶段:具体推进实施阶段(3月1日-12月31日) 每月根据安全标准化实施计划完成以下11个基本要素工作:第一要素法律法规和标准,主要内容:识别和获取、符合性评价、学习,

改善民生必须遵循三个“优先原则”解读

改善民生必须遵循三个“优先原则” 近年来,民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同样,如何才能够有效地改善民生,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而且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此而言,要想真正有效、大面积、大幅度地改善民生,就必须遵循以下三个“优先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公共投入总的顺序结构而言,应当以民生问题为优先。 政府的主要职能应当维护社会公正、改善民生,保证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而政府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公共投入来实现的。就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而言,应当以民众的基本需求为基本着眼点,应当以基本民生问题为优先。这是一个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公共投入总体上的合理安排和布局。正如胡锦涛指出,应当“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合理与否至关重要。这起码表现在:其一,民生的根本性改善取决于公共投入结构是否合理。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社会群体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面临着大量的风险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一个社会的正常存在和顺利发展,有赖于一个前提的存在——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即:基本生存和基本尊严的保障。而民生状况的改善又有赖于公共投入的力度和投入结构本身的合理。其二,政府的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投入是否以民生为优先。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定位应当是公共服务型的政府。而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颠倒,必然意味着公共服务的不到位,意味着政府基本职责的缺位。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的公信力必然会受到损伤。 由是反观我国一个时期以来的公共投入结构,则呈现出一种明显不合理的状况: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呈现出一种明显颠倒的状况,很不正常。这几年虽然有明显好转,但由于积重难返,民生状况的根本性改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一方面,用于基本民生如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以及公共卫生方面公共投入比例过小,在世界各国当中位于后列的位置。这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势”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另一方面,形成明显对比的是,用于非民生如行政成本、基本建设等方面公共投入的比例过大,在各个国家当中位于明显前列的位置。比如,公款用车、公款吃喝、公款出国等行政成本以及各种形象工程等的支出位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再比如,我国对于基本建设的冲动一直没有得以根本遏止,相反,不时表现出种种“大跃进”的态势。像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基本建设固然十分重要,但不能脱离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基本民生的具体状况去一味追求世界第一。现在有的落后省份的高速公路规划甚至同发达国家英国持平。类似做法的结果,不但挤占了现有改善民生的资金,甚至由于依靠大量贷款因而透支了未来改善民生的资金;不仅无助于民生的改善,而

重要 初中化学5个优先反应原则

初中化学5个优先反应原则 1.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一: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如: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和销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铁优先置换出银,然后若铁粉有剩余,才能置换出铜. (1)先:Fe+2AgNO3====2Ag+Fe(NO3)2 (2)后:Fe+Cu(NO3)2====Cu+Fe(NO3)2 2.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二: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该酸与盐的反应.如将稀盐酸逐滴滴加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因为HCL+NaOH====NaCL+H2O(先),此反应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气泡,因为NAOH已被完全消耗,发生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后),此反应有气泡产生. 3.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三:金属和酸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反应,如将锌,铁合金投入稀盐酸中,锌优先与稀盐酸反应. 4.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四:欲检验某混合物溶液中同时含CO2-3 SO2-4和Cl-,应优先检验CO2-3,之后检验SO2-4,最后检验Cl-.具体方法为:取混合溶液少量,先加入少量的稀硝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则证明含有CO2-3(注意此步不能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然后加入少量的硝酸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2-4(注意此步不能加入氯化钡溶液).最后再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稀销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Cl-.相关反应: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Ba(NO3)2+NaSO4====BaSO4↓+2NaNO3 AgNO3+NaCl====AgCl↓+NaNO3 5.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五: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反应.如将稀硫酸逐滴滴加到氧化铜和铁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优先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当氧化铜被完全消耗时,铁再与硫酸反应,当硫酸铜被完全消耗时,过量的铁才与稀硫酸反应,即: CuO+H2SO4====CuSO4+H2O(先) 溶液变蓝 Fe+CuSO4====Cu+FeSO4析出红色固体 Fe+H2SO4====FeSO4+H2↑(后) 有气泡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归纳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归纳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点燃 1、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如 2H 2+O 2 ===H 2 O 其它非金属如硫、磷、碳等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点燃 2、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 3Fe+2O 2====Fe 3 O 4 其它金属如铝、锌、铜也可以与氧气发生类似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3、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CaO+H 2O= Ca(OH) 2 其它金属氧化物Na 2O、K 2 O、BaO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4、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 CO 2+H 2 O= H 2 CO 3 其它非金属氧化物SO 2、 SO 3 也可以与水生成相应的酸。 点燃 5、其它如2CO+ O 2 =====2CO 2 等。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高温 1、不溶性碳酸盐高温分解如CaCO 3====CaO+CO 2 ↑ 加热 2、不溶性碱受热分解,如Cu(OH) 2 =====CuO + H 2 O 加热

3、某些酸式盐受热分解(了解)如B、2NaHCO 3 =====Na 2 CO 3 +CO 2 ↑+H 2 O 加热 4、某些碱式盐受热分解(了解)如 Cu 2(OH) 2 CO 3 =====2CuO+ CO 2 ↑+ H 2 O 其它如:水的电解、双氧水分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氯酸钾受热分解 三、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为金属活动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酸不包括浓硫酸 和硝酸)例如Fe+2HCl=FeCl 2+H 2 ↑ Mg+ 2HCl = MgCl 2+ H 2 ↑ H 2 SO 4 + Fe = FeSO 4 + H 2 ↑ 2HCl + Zn = ZnCl 2+ H 2 ↑H 2 SO 4 + Zn = ZnSO 4 + H 2 ↑ 2、金属与盐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金属。盐(含较不活泼金属)+金属(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盐(含较活泼金属)盐须溶于水,金属须比盐中金属活泼,钾、钙、钠三种金属不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如Fe+CuSO 4===FeSO 4 +Cu 2AgNO 3 + Cu= Cu(NO 3 ) 2 +2 Ag 加热 3、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H 2+CuO =====Cu+H 2 O 高温 4、碳还原金属氧化物。3C+Fe 2O 3 =====2 Fe+ 3CO 2 ↑ 四、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1、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如Fe 2O 3 + 6HCl= 2 FeCl 3 +3H 2 O 3H 2SO 4 + Fe 2 O 3 = Fe 2 (SO 4 ) 3 + 3H 2 O

安全工作目标及计划

一、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目标和安全生产年度目标 1、安全生产方针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全员参与逐级负责消防结合降低事故 2、安全生产目标 全员参与、逐级负责,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立与运行持续发展。 3、安全生产年度目标 坚持“我要安全”理念,强化“我会安全”意识,杜绝重伤事故,降低轻伤事故。 二、安全工作计划 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的职能,保证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进一步强化公司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消防结合的意识,下大力做好本公司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生产本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全员参与逐级负责制、坚持安全生产综合检查机制,以摸索经验建立安全生产排查隐患长效机制。 2、坚持以消防法律法规为依据,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加强消防安全责任制,组织发动广大员工自觉做好消防工作,根据部门实际,标本兼治,认真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积极开展安全消防检查,整改火灾隐患;增加必要的投入,完善抗御火灾事故的各项基础设施,坚决遏制重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发生,确保本年度不发生火灾事故。

3、把安全学习,遵守安规,预防事故为本年工作重点。加强人员安全思想建设,通过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从思想上增强每个员工的安全意识;重视安全制度建设,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从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强化安全防范能力建设,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安全管理与防范知识,增强每位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卫防范能力。 4、积极为安全工作献计献策,动员全体员工,随时思考安全问题,及时查找安全隐患,针对部门、班组、岗位的安全实际工作,各个时期的安全形势和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积极为公司安全工作出主意想办法。 三、安全工作实施计划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为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人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3、做好新员工、转岗、复岗人员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健全班组安全活动台账制度。 4、以班级为单位,对各班级主干人员进行消防知识的介绍、培训,再逐级向各实习学生传播消防知识,力求达到人人心中有消防的目的。 5、每月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总结、解决、布置安全生产工作,并及时通报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隐患。 6、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平时则根据季节变化开展各项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如季节性安全检查、防雷防电、防火防爆、防中暑等,发现问题后开展检查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整改效果。

调解优先原则

调解优先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2011-09-06 16:06:47 作者:吴强石汝燕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我要评论 关键词:调解,情理性,司法实践 [提要] 调解优先原则是我国多年司法实践成功经验的总结,它承载着诸多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本文就调解优先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贯彻运用谈一下粗浅的认识。无条件调解优先倾向,正是以这种方式吞噬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 调解优先原则是我国多年司法实践成功经验的总结,它承载着诸多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在深入贯彻三项重点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的今天,用调解这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解决各类纠纷,对于消除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来说具有判决结案方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本文就调解优先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贯彻运用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一、加大力度,丰富调解优先原则的内涵 本着“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在司法实务中坚持调解优先原则既要把握尺度,又要讲求策略,要紧紧围绕调解工作的原则和特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丰富调解内涵,提高调解效率。 1、突出调解的自愿性,这是调解的基础。司法实务中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增强法官调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大家善于从当事人已有行为和事态发展的分析中发现和激发当事人自觉自愿调解的愿望。其实,大家都知道,官司有输赢,诉讼有风险更有成本,诉讼意味着正常工作生活秩序的紊乱,当事人一般都有早日结束诉讼的心理,希望尽快从失序的纠纷中解脱出来。因此,多角度激发当事人自愿调解对做好工作至关重要,对当事人减轻讼累也大有好处。 2、把握调解的合法性,这是调解的前提。调解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这是调解的前提。合法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当事人双方达成的协议必须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即必须符合有关政策、法律的规定;二是指人民法院做调解工作,必须符合程序法的规定,即必须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程序和原则进行。正确理解和适用合法性原则对于做好调解工作意义重大。一些人觉得法院调解中因某些让步所达成的调解协议有违法调解之嫌,不符合调解合法性的原则。 3、注重调解的情理性,这是调解的策略。如果说调解的自愿性和合法性是法规约束,是刚性要求,那么调解的情理性则是该院的实践特色,是工作艺术。调解的情理性主要表现在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调解实践中,有些诉讼在法律程序上并不复杂,裁判的规则可能也非常明确,理应容易调解,但由于当事人的一些实际问题不好解决而增加了调解的难度。对此,司法实务中把调解工作的重点放在做案外人或当事人单位、社区、街道上的工作,说服、动员有关部门和人员协助、配合解决当事人的实际问题,从实现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想方设法解决当事人的实际问题。 二、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要求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最新版本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 =点燃= 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 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现象:A、在纯的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是吸热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酸性氧化物+水→酸如: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1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注意:碱性氧化物+水→碱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2NaOH 氧化钾溶于水:K2O + H2O=2KOH 氧化钡溶于水:BaO + H2O=Ba(OH)2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15、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二、分解反应: 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H2:O2=2:1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MnO2 △= 2KCl + 3O2 ↑ 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现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加热氧化汞:2HgO =加热= 2Hg + O2↑ 7、锻烧石灰石:CaCO3=高温= CaO+CO2↑(二氧化碳工业制法)

目标、计划、优先原则

目标、计划、优先原则 一、制定激励自己的目标: 目标是衡量一个人行为的尺度,目标使你明确你为什么做事,你将要从中获得什么。没有目标,即使时间计划和工作方法再完美无缺,也无济于事。这是因为,如果你不事先确定每种行为的终极目标,那么,你眼前就只能是混沌一片。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只要给自己设定好了目标,才会在繁杂的日常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有了目标,即使工作压力再大,也会遵照正确的优先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快速、自信地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一法则不仅适合工作,同样也适应任何事与生活。 目标,可以使你的力量集中于事物本来的重点之处。重要的不是你做什么,而是你为什么做。明确工作及生活目标,并努力达到这一目标。只要这样,今天的付出才会取得明天的成功。生命之树才会结出令人满意的果实。 目标的设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目标就会空的。制定目标原则有以下几条: 1)必须围绕使命制定长远目标,然后要将长远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短期目标。 2)目标必须自己定,而且要具体明确。只有你自己参与原动力会很大,因为只有你自己 清楚,你想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3)目标必须切合实际,必须有挑战性。你的目标要结合你现实的环境,要长短结合,如 果太低,没有挑战性,不能激发潜能,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太高往往会中途流产,有句话说得好,目标只要踮踮脚尖就能够得着,就合理。如果不用脚尖就够着,那就没有挑战性。跳起来都够不到,那就不是目标。 4)目标一定是书面的,而且应当经常温习并朗读。目标书面化可以理清思路,时常提醒 要实现的事情,就不容易遗忘。 5)目标必需可衡量的,只有可衡量的目标,才能知道这个目标到底实现了没有,如果不 是可衡量的目标,就很难成为行动指南。 6)目标是有时限的,有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目标一定要有时间限制的,设定完成它的 具体时间,如果定了一个毫无时间限制的目标,那就不能称其为目标了,只要有时限的目标,才可以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7)目标是平行和谐的,你制的目标很多个,包括工作及收入、家庭生活、学习成长、健 康及人际关系,这些都相互间不能有时间冲突,否则就会使你无所适从。 ※ 我们来共享分析以下例子: 1)第一步:设定目标,你的目标是:今后要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请说细描述这一行 为,也就是说,什么体育项目能给你带来快乐,你想通过这一锻炼达到什么目的(减肥、腰部训练、呼吸新鲜空气等等)。 2)第二步:仔细想一想,你现在该具体做些什么:寻找健身房加入体育俱乐部,聘请私

201X年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

初中化学6个优先反应原则 一、金属和酸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反应 例如:将锌、铁合金投入稀盐酸中,锌优先与稀盐酸反应。 二、当酸、碱、盐溶液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该酸与盐的反应 如:将稀盐酸逐滴滴加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因为HCl+NaOH=NaCl+H2O(先),此反应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气泡,因为NaOH已被完全消耗,发生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后),此反应有气泡产生。 HCl+NaOH=NaCl+H2O(先) 无明显现象 2HCl+Na2CO3=2NaCl+H2O+CO2↑(后) 有气泡产生 三、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 第一种情况: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混合时,金属优先与最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第二情况:多种金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属与一种盐溶液混合时,最活泼金属优先与盐溶液发生置换 反应。总之,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越易发生置换反应,即最活泼的金属优先与含最不活泼金属元素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例如: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和销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铁优先置换出银,然后若铁粉有剩余,才能置换出铜: (1)先:Fe+2AgNO3=2Ag+Fe(NO3)2 (2)后:Fe+Cu(NO3)2=Cu+Fe(NO3)2 四、当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的混合物与酸反应时,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反应 如将稀硫酸逐滴滴加到氧化铜和铁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优先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当氧化铜被完全消耗时,铁再与硫酸反应,当硫酸铜被完全消耗时,过量的铁才与稀硫酸反应,即: CuO+H2SO4=CuSO4+H2O(先) 溶液变蓝 Fe+CuSO4=Cu+FeSO4析出红色固体 Fe+H2SO4=FeSO4+H2↑(后) 有气泡 五、当酸与两种可溶性盐溶液混合反应有气体、沉淀生 成时,产生“气体”优先于“沉淀”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编 一、化合反应 (一)、金属 + 氧气-------- 金属氧化物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剧烈燃烧,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2Al2O3(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4、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 2Cu(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5、汞在空气中受热:2Hg+O22HgO(由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二)、非金属 + 氧气-------- 非金属氧化物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 7、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剧烈燃烧,放热,放出大量白烟) 8、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SO2 (剧烈燃烧,放热,生成有刺激味气体;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9、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0、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 (三)、金属氧化物 + 水-------- 碱(可溶性) 11、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放热) 12、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 (放热) (四)、非金属+ 水-------- 非金属氧化物 1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H2O==H2CO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 14、二氧化硫溶于水:SO2+H2O==H2SO3 1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 (五)、其他

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方针及具体要求 1、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方针体现了遵守法律法规,遵从本公司的风险特点,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十六字方针。 2、本方针及目标的制定,使各级领导及从业人员明确要重点防范的生产安全事故或安全生产工作的努力方向,实施安全目标管理,做到责任明确,自觉落实。 3、安全生产方针制定后,由负责人将方针的具体内容在全公司安全生产大会上进行宣布,且在公共场合进行张贴和悬挂,同时,由全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进行培训,纳入本年度的安全培训内容中。 4、安全生产方针的评审工作,包含在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前进行的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评审工作中,广泛听取外部单位,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员工代表以及其他外部相关方的意见。 5、当本单位内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应及时对方针进行修订。 二、安全生产目标及具体要求 1、安全生产目标: (1)杜绝死亡、重伤事故; (2)杜绝重大设备损毁、火灾、爆炸事故; (3)轻伤事故控制在0.3‰以内;

(4)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5)职业病发生率为零; (6)GPS车辆监控在线率为100%。 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应体现“与安全生产方针一致、体现本公司的风险特点和不同职能、层次的具体情况、数字具体并可在年度评审工作中,便于量化计算。” 3、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组织各部门的作业人员,详细讲解和宣传,使各岗位作业人员明确掌握本人在年度内的安全责任。 4、安全生产目标的评审工作,包含在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前进行的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评审工作中。 5、公司将在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召开安全生产目标完成大会,对各部门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6、当出现重大情况,本公司内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应当及时对目标进行修订。 三、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的制定、实施、管理 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下达的指标、结合环境因素及历史和现实,制定一个通过全体职工努力可以实现的安全总目标。 1、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必须具备: (1)明确性。方针与目标要具体明确,既有数量目标,又有形象目标。为使全体员工明确努力方向,方针与目标要重点突出,体现出

优先调度原则

优先调度原则 一般来将,对于N种工作,每一种需要在M台机器上加工,则可能的排序方案有(N!)*M 种,由于工艺上的限制以及产品间的相互关系,有些工序方案是不可行的。但即使如此,也仍有相当数量的可能方案。 一:用来评价作业排序方案的常用标准: (1)工件流程时间从工件可以开始加工(不一定是实际的开始时间)至完工的时间。它包括在各个机器之间的移动时间,等待时间,加工时间以及由于机器故障,部件无法得到等问题引起的延迟时间等。 (2)全部完工时间完成一组工作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它是从第一个工件在第一台机器开始加工时算起,到最后一个工件在最后一台机器上完成加工时为止所经过的时间。 (3)延迟可以用比预定完工时间延迟了的时间部分来表示,也可以用未按预定时间完工的工件数占总工件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4)在制品库存(WIP)一个工件从一个工作地移向另外一个,由于一些原因被拖延加工,正在被加工或放置于零部件库中,都可以被看作是在制品库存。它是在途库存的一个例子,但其物料项目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购买来的。这种度量标准可以用工作个数,其货币价值或可供应的周数来表示。 (5)总库存计划入库量和现有库存量的总和为总库存量。 (6)利用率用一台机器或一个工人的有效生产时间占总工作时间的百分比来表示。 二:十个常用的优先调度原则: 1.先到先服务原则。(FCFS)。按定单送到的先后顺序进行加工。 2.最短作业时间(SOT)。所需要加工时间最短的作业首先进行,然后是加工时间第二最短的,依次类推,这个规则等同于SPT(最短加工时间原则)。 3.交货期。最早交货期最早加工(将交货期最早的作业放在第一个进行)。用DDATE表示全部作业交货期,用OPNDD表示下一个作业交货期。 4.开始日期。交货期减去正常的提前期(最早开始的作业第一个进行)。 5.剩余松弛时间(STR)。STR是交货期前所剩余时间减去剩余的加工时间所得的差值。STR 最短的任务最先进行。 6.每个作业剩余的松弛时间(STR/OP)。STR/OP最短的任务最先进行。STR/OP的计算方法如下: STR/OP=(交货期前所剩余的时间-剩余的加工时间)/剩余的作业数 7.关键比率(CR)。关键比率是用交货日期减去当前日期的差值除以剩余的工作日数。关键比率最小的任务先执行。 8.排队比率(QR)。排队比率是用计划中剩余的松弛时间除以计划中剩余的排队时间,排队比率最小的任务先执行。 9.后到先服务(LCFS)。该规则经常作为缺省规则使用。因为后来的工单放在先来的上面,操作员通常是先加工上面的工单。 10.随机次序(Random)。主管或操作员通常随意选择一件他们喜欢的工件进行加工。综上所述,提到的十项规则中,关键比率规则是一种既高效又容易修改的规则,而且在平均工作延迟时间标准上也比其他规则为优。采用关键比率规则,可以保证那些需要及时完成以按期交货的工作得到优先排序。一件关键比率低的工作(小于1)是要过期的工作;若关键比率刚好为1,说明这件工作按期完成。若大于1,则意味着该工作能提前完成并有一定空余时间。 CR = =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一、化合反应 1.概念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 A+B+...=C (化合价可变可不变) (1)生成物是一种物质。 (2)反应物不止一种物质。 (3)生成物一定要有固定组成,是纯净物。3.判断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要着重于化合反应的概念及反应特点。若要判断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是否属化合反应,要以此反应能够发生为前提,然后与化合反应的所有特点相对照,只有同时具有三个反应特点,才能确定为化合反应。否则,不能列入化合反应。 二、分解反应

1.概念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A= B+C+...(化合价可变可不变) (1)反应物是一种物质。(2)生成物不止一种物质。(3)反应物有固定组成,是纯净物。3.判断反应能发生的前提下,看此反应是否具有分解反应的三个特点。 三、置换反应 1.概念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 A+BC=AC+B 简记为“一换一”。 (1)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物质。(2)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3.判断 注意: (1)反应物一定是单质与化合物; 但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如CH4+2O2 CO2+2H2O。 (2)生成物一定是单质与化合物。 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如CO+CuO Cu+CO2。 如:Zn+2HCl=ZnCl2+H2↑ (2)溶液中的置换反应:金属+盐溶液=盐+金属, 如:Fe+CuSO4=FeSO4+Cu (3)干态下的置换反应:初中所学的有还原氧化铜的反应。CuO+H2△Cu+H2O 2CuO+C高温2Cu+CO2↑ 置换反应的美丽动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