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思想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特点

主要在西方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学习西方,包括学习西方经济学,同时对发展中国有帮助的西方的制度、方法、知识、理论、资料,都有可能成为学习的对象。事实上,中国很长时期是从较具体的知识、制度、方法、资料等了解西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在很多方面缺乏深度,带有直观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

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扬弃。扬弃不是完全割断、抛离,而是鉴别、批判、选择、发扬。“富强”、“富国”、“富民”→经济发展;变法→改革;大同→理想社会;批判重本抑末、贵义贱利、黜奢崇俭的传统经济思想。但是中国近代主要是从西方寻找思想资料和理论武器,比如孙中山的单一税。

近代经济思想丰富,但是在中国近代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经济学,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近代对经济发展的认识过程

大体而言,最初人们主要是从发展途径方面考虑,认识由浅而深:强调学习西方的军事工业→振兴商务→工体商用→振兴实业,实现国家工业化;由学习西方的机器、技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全变”、“尽变西法”。

在发展的政治前提问题上,最初只是提出若干具体主张→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资产阶级革命。

龚自珍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浙江仁和人仁和人。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龚自珍农宗论

龚自珍为解决流民和土地问题而提出的,主张在农村中建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以此来确定土地占有和组织农业生产。①分配土地,长子继承制;②组织生产和分配:肯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关系。

以承认土地私有为前提,并非要抑制兼办。百亩之说,只是举例而言,并非要限田。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闲民受宗法关系的束缚,没有出卖劳动力的自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希冀借宗法关系来调整地主阶级内部关系以及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保守、倒退。

龚自珍《平均论》

内容:①致乱之源:大不相齐;②主要是官吏和商人导致的,官吏中饱搜刮,商人盘剥贫民,集中财富;③办法:按照等级制度分配财富,不要过分盘剥,保持小不相齐,防止大不相齐,贫贱,天所以限农亩小人;富贵者,天所以待王公大人君子。

评价:揭露了传统社会中的贫富悬殊和对立,揭示出它是历代王朝衰亡的经济原因;但未触及土地问题,力图保持原有的财富占有关系。

王鎏的行钞方法

王鎏的货币理论是典型的名目主义货币论,是中国传统时代名目主义货币理论地集大成者,他的理论是鼓吹滥发纸币的理论。为解决财政经济问题,无限制地发行不兑现纸币,铸造大钱。

具体方案:①行钞:发行从一贯到千贯的不兑现纸币。一贯以上用钞,以下用钱。②禁铜器、铸大钱:用钞倍价收民间铜器铸钱,禁止民间使用各种铜制品(除乐器、锁钮外);铸造不足值的当十、当百的大钱。③流通办法:钱庄、百姓、官吏、对外贸易。

行钞益处:二十二大利。

魏源

字默深,湖南邵阳人,著名学者,中国近代思想家。道光二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长期游幕,助陶澍筹划南漕海运与盐课的“改纲行票”。成进士后,历任江苏东台、高邮等地地方官。1855年后,退居学佛。代表著作《海国图志》,后人辑有《魏源集》。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学说

通过向西方学习,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抵御外侮,批判保守思潮,批判蒙昧主义、闭关锁国、盲目排外。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是“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单是肯受害,不肯受益,如何师夷长技以制夷。

西方的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和养兵练兵之法,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工业技术。魏源的师夷主张并不局限在军事工业,他认为西方的长技还包括各种民用动力器械,提出可造各种民用器械以供民用。在办厂方面,魏源主张不限于官府,允许商民办厂,调动商人的财力和积极性来办新式工业。有利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近代经济思想是从魏源开始的。

王茂荫两个认识关于货币问题的解决

王茂荫发行纸币方案的理论基础是“以实运虚”论。

王茂荫的货币观点基本上也是货币金属主义的,认为“纸虚银实”,但他没有根本否定不兑现纸币流通的可行性。他认为纸币虽然是“虚”的,但在把它同“实”币也就是金属货币保持某种联系的条件下,借助金属货币的支持,纸币是可以流通的,按他的话就是“以实运虚,虽虚可实”。

王茂荫设想通过“以数实辅一虚”来行钞,流通领域仍以金属货币为主,同时发行一定数量的纸币来辅助金属货币的不足。后来他又提出通过发行兑现纸币实现“以实运虚”。王茂荫的行钞之法对纸币发行数量进行了严格限制,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的一个较好的改革方案,他的货币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有的水平,但是他并没有也不可能对纸币和金属货币之间的联系做出正确的说明。(纸币是价值符号,可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但它只能代替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王茂荫反对铸大钱的理论依据:“似实而虚”论。

王茂荫主张发行纸币,但坚决反对铸大钱。他较正确地指出了纸币和不足值铸币的区别:纸币是价值符号,它自身是“虚”的,没有价值的,但它在发行量不超过货币流通需要量的前提下,是可以代替金属货币(“实”)流通而不致贬值的,所以是“虽虚而实”。

大钱是货币,它只能按照自身的货币金属含量所体现的价值流通。如果大钱的金属含量不足,它在流通中就只能按其货币金属含量所体现的价值流通,就必然贬值,所以是“似实而虚”。纸币流通的规律和金属货币流通的规律是不同的。

批驳货币名目主义:“钱值”指钱的额面价值,即名义价值,“物值”指钱的购买力。国家可以任意规定铸币的名义价值,但却不能任意提高货币的购买力;人们不能改变货币的名义价值,但人们可以变动商品的价格,从而使货币的实际价值依然没有变化。王茂荫的批判触及了名目论混淆价格标准和价值尺度的要害,驳斥了认为国家权力可以任意规定货币价值的谬论。

王茂荫是一位特殊的货币金属论者,开始突破货币金属主义保守性。他是中国传统货币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汪士铎人口思想

汪士铎持绝对人口过剩论,认为当时的人口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自然环境能够容纳的极限,生活资料不能满足增长的人口的需要。而这种人口过剩,完全是人口“三十年加一倍”自身增长过快造成的。人多是造成贫困、动乱等现象的原因。他主张通过禁限婚配、溺婴、强制堕胎等不人道手段减少人口。汪士铎注意到人口数量要和生活资料的生产相适应,主张节制生育,但他的人口思想总体而言是荒谬的。

冯桂芬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

冯桂芬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而且视野大为开阔,主张“采西学”、“制洋器”,学习和引进西方的机器制造技术,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冯桂芬是中国近代首先把师夷同变法联系起来的人,他认识到学习西方必然会对中国产生广泛影响,因而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辅之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中体西用式主张。冯桂芬对此后直到甲午战前的一些经济思想家如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人有相当的影响,堪称是从魏源到郑观应等人之间经济思想发展的一个阶梯。

官督商办论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所办民用工业的主要形式。官督商办,是指由商民私人集资,洋务派官僚掌控实权的特殊企业形式或经营模式。在兴办民用工业的过程中,洋务派创造出了具有资本主义企业的外形,实际却是便于洋务派官僚控制的官督商办制度。从历史渊源看,中国具有官府控制工商业的传统。1871年,李鸿章明确提出官督商办主张。

官督商办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资本来源。资本全部或大部分由商民私人以认股的形式出资创办,就企业所有权而言,它基本上是一种私人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第二,经营管理权。表面上李鸿章等人承认官督商办企业应该由商人管理,但又提出“官为维持”、“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实际是由洋务派官僚控制经营管理权。第三,利润分配权。由于企业是官督商办,而且官督起支配作用,使得官府可以凭借权力任意向企业索要钱财。

官督商办在其早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促进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壮大的积极作用,但其负面作用越来越大,终于被时代所抛弃。

王韬的“商为国本”论

王韬第一次较为集中的、鲜明的批判正统经济思想教条。

王韬提出了同以农为本的传统说法相对立的“商为国本”论。他所说的商,不完全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行业,而是包括一切同市场相联系的生产、流通行业。不仅国内外贸易,一切新式工、矿、交通、服务行业,都可列入商的范畴。

但是,王韬在商中主要强调的还是商业、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他的“商为国本”,实际上是一种以对外贸易为中心和先导,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中国近代重商观点的开端。

《富民说》

1890年马建忠所作,借鉴了西方的重商主义理论。马建忠认为对外贸易是一国求富之源,主张发展本国产业以抵制洋货,增加出口,从而取得贸易顺差,获得金、银财富。

①治国以富强为本,而求强以致富为先。②什么是“富”,兴办新式工矿业为什么能够

致富?“富”就是金银,获得金银的方法:一是开采金银矿;二是靠通商即对外贸易获取顺差,从而获得金银,这是主要途径。③如何获取顺差:出口货多:“精求中国固有之货,令其畅销”;进口货少:“仿造外洋之货,以敌其销路”。而这两者都必须学习和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方法,建立新式工矿交通业,即王韬所说的“师西法”以“兴利”。

商战论

商战的含义是“以商为战”,把发展以商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种重要的、对中国的兴衰存亡有决定意义的战争。商战论的实质是要求在坚持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做斗争中发展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商战论是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较为突出、较有影响的经济思想。

以兵战对兵战,以商战对商战。魏源、包世臣、洪仁玕、冯桂芬、王韬、薛福成。

以商为中心的发展国民经济战略:①采用西法全面发展中国的国民经济。②重视工业,十项商战中包括了工农矿金融业,其中制造业占多数。鸦片战、洋布战、诸用物战、诸食物战、零星货物战、矿物产战、日用取求战、玩好珍奇战、零星杂货战、洋钱战。③强调机器制造业对提高一国商战能力的意义。④商握四民之纲领,把商看做国民经济的中心和枢纽。提出“以商立国”。

商战的前提问题,抨击外国在华特权,要求清政府废“困商之政”,行“护商之法”。对官督商办的态度转变。政治改革要求,设立议院以通下情;设商部行“恤商”、“保商”之政。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

1905年,康有为作《物质救国论》,认为中国所以贫弱,主要由于在物质技术特别是在军事工业方面落后于西方,因此要救中国,最主要的是学习西方的物质技术,加强中国的军事力量。方今竞新之世,有物质学者生,无物质学者死。科学实为救国之第一事,宁百事不办,此必不可缺者也。故为中国谋者,无待高论也,亦不须美备之法也,苟得工艺炮舰之一二,可以存矣,可不忧亡矣。

严复的消费,积累,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宣扬经济自由主义,抨击官府对经济发展的不适当干预。严复借助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批判清政府阻碍经济发展的弊政。

宣扬经济自由主义。只有自由放任,社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振兴。君主、政府都是人民公仆,政府权力是人民授予的。人民要求于政府的,是能够保护他们的身家性命和财产,而不是代替他们经营其生计。

肯定逐利的正当性。社会群体是由各个个人组成的,个人的状态如何,决定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的面貌。只有使群体中每个人都积极求智求强求富,经济才能兴旺发达。

批驳各种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做法。

①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出发,对一些行业予以扶持而对另一些行业加以限制。严复认为,财富是靠民力生产的,国家的干预,必然要影响百姓生产力的自由发挥,从而影响财富的生产,所以干预的结果,只能减少而不会增加财政收入。②从平抑物价出发,主张对生产和流通进行干预。严复认为,干预造成的平价,并非真平,只有自由竞争,才能不仅使物价真正趋平,而且能使物价趋廉。③行业垄断行为。严复认为这种垄断只有利于该行业,却有损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各国相通时代,这种垄断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只会使该行业被外国货物挤出市场。④对外贸易问题。严复也主张任其自由,认为重商主义的错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通病。⑤严复也承认在有些领域,国家干预不能取消,比如专利保护。他认为当私人经营力不能及、私人经营不如国家经营经济或需要国家力量做先导时,国家可以干预经济活动。

其他经济观点:农业: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为本,工商为末:从提供原材料和二次加工、流通的角度;一个国家的富强靠农业还是制造业,关键看在国际通商中,它具有什么优势;对个人致富而言,农业优于其他行业。地价提高,地产稳定;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矛盾:称颂小生产,同时认识到采用现代大机器生产的必要性。

商业和工业在国家富强中的作用:农业的发展必须以商品流通和交通便利为重要前提。鼓吹发展实业,主张实业、教育救国。发展实业最紧迫的是路、矿,严复主张利用外资解决资金问题。

严复重视人的知识、技术对生产和富强的作用。农工商贾为富国的四项实业,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应列为第五项事业。

重视经济发展中的全局规划,要求实行可持续发展政策。

强调分配关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反对分配方面的平均主义。

批判中国传统的崇俭黜奢论,提出消费“以多为贵”:第一,通过消费以满足人的需要,是生产的目的;第二,只有不断增加财富的消费量,人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第三,消费可以促进生产,光生产不消费,人的生产活动就失去动力。所以,只讲生产,不讲消费,只能导致经济的凋敝和人民的贫穷。

在消费问题上,关键是应该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如果节制消费仅仅是为了增加自己贮藏财富的数量,这种“俭”就是应该反对的,如果节制消费是为了增加生产投资,这种“俭”则是应该肯定的。

同时对“奢”也要区别对待。消费固然以多为贵,但如果高消费危及积累,影响了再生产的进行和扩大,就应该加以反对。片面强调积累或消费都是不对的,只有两者兼顾,才能既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能保证生产的持续发展,财富的不断增长。

谭嗣同对外贸易思想

“仁----通”思想:以太是万物本源,仁是以太之用,“仁以通为第一义”。“通之象为平等”:中外通,上下通,男女内外通,人我通。

国际贸易对通商双方都有利。从使用价值的互补来论证。

金银外流不足虑。金银是无用之物。

对外贸易是“相仁之道”,要求国与国之间积极开展和扩大贸易。反对闭关锁国、保护关税。

以“仁彼”(本国商品占领国际市场)和“自仁”(进口替代)来使中国摆脱对外贸易中的不利局面。

评价:谭嗣同的对外贸易思想,强调中国必须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发展经济,反对限制对外贸易,这些认识是正确的。但是,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性和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艰巨性,认识不足。

张之洞“利权分离”论

张之洞为官督商办辩护的理论。利权分离是指官督商办企业中赢利的分配和企业经营管理权的掌握的关系问题。张之洞主张:企业的赢利可以按照股份分配给出资的商民,但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必须由官方掌控。

他认为,经营管理权对办新式企业是完全不必要的,商民没有经营管理权,照样可以投资办企业;而且单靠商民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营秩序,无法解决办企业必需的一些基本必要条件,如技术、人才、销路等,因此只能由官府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官督商办的要害是民资官控。

张謇棉铁主义

1910年提出张謇提出的一种发展实业的主张,主要内容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以棉纺织业和钢铁业作为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和中心,首先集中力量建设起来。

由于这两种行业在原料、设备、动力、销售、服务等又各和多种行业联系,它们的发展和壮大,必然会带动多种行业的相应建立和发展,乃至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按资本主义方式蓬勃发展起来,使中国成为一个发达、富强的国家。

①抵制经济侵略,减少贸易逆差;②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国民经济;③带动经济发展全局。要达到的目标“操经济界之全权”,在同外国资本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使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发展起来。

自身力量不够;得不到政府全力支持;利用外资。

梁启超生利、分利论

梁启超按照能否带来资本增值的标准,将社会各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分为生利和分利两部分。他的分类并不严密,但反映了增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消除其障碍的时代要求生利来源于体力和心力(又分为智力和德力)。生利者可分为直接分利和间接分利。

生利的行业六种:发现及发明、先占、用于生货的劳动力、用于熟货的劳动力、用于交通的劳动力、用于“保助”的劳动力。教育家、文学家为间接生利者。

分利者:不劳力而分利者(盗骗、官吏之一大半、妇女之一大半、兵勇等),劳力而仍分利者(奴婢、优妓、读书人、教师,官吏之一小半以及农工商业中之分利者等)。

专就中国而言,对发达国家则不然,如军人、读书人应归入或大多归入生利者。

划分参照亚当·斯密关于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划分,但梁启超实际是按照是否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为标准的。但不够清晰,有些不符合经济学学理,但反映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

刘师培的《悲佃篇》

中国土地问题非常严重,农民受到残酷剥削。必须以暴力手段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也是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政权的基础。以“农人革命”来实现。暴力革命,缺乏现实可行性。

革命派和保皇派关于土地革命的论战

主要在1906—1907年间进行,双方都主要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武器。

土地制度问题,革命派主张土地国有,保皇派主张土地私有。革命派以自然法为理论依据,认为土地是自然物,任何私人都无权据为己有;土地私有妨碍经济发展。保皇派认为地主是靠勤劳起家,土地是地主用货币买来的;人类的利己心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革命派所反对并且要消除的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其所企图发展的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因此他们主张土地国有而保护其他生产资料私有制。保皇派反对区分两种所有制,而且认为地主土地所有制由于地主实力优于分散经营的农民,更有利于农业发展和现代化。

解决土地问题的手段,革命派中的主流是平均地权,保皇派坚决反对,从国家无财力收买地主土地等方面加以驳难。

土地问题同政治革命的关系,革命派主张两者同时并行,一是考虑借助政治革命减少解决土地问题的阻力,二是企望借助平均地权的社会革命来消除未来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保皇派否认经济发展后资本集中会产生严重社会冲突,反而认为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壮大是中国独立富强的保证,竞争导致的弱肉强食是进化的自然现象。

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不同道路之争。两者都要求在中国建立

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焦点在对于土地所有制的态度上。革命派从有利于工商业主的角度主张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保皇派则倾向于在承认地主土地所有制,照顾地主利益的基础上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论战并没有解决中国农业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两者的主张都难以真正实现。保皇派固未成功,革命派的土地纲领也未深入人心。

孙中山“钱币革命论”

1912年底孙中山提出的货币改革方案,他主张实行纸币制度,废除贵金属作为货币金属的地位,采用限制发行和坚持回笼的办法,保持币制的稳定。在金本位全盛时期提倡实行纸币制度。

论述孙中山“民生主义”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改善民生,“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通过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民生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理论基础不同;实现途径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当时对中国经济发展最详尽、深刻的理论探讨。他认识到西方国家尖锐的阶级矛盾,希望在中国民主革命成功后,通过改良式的民生主义政策,防止出现贫富的严重对立。民生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孙中山提出的民生史观,即人类求生存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民生主义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通过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提高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满足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孙认为在革命胜利后,随着经济发展,地价、地租暴涨,贫富分化,社会矛盾尖锐化。为防患于未然,必须平均地权。孙中山否定土地私有,主张土地国有,但是不赞成由国家强制没收地主土地,而是通过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的办法,使土地所有制实质上由私有转化为国有。

具体办法是地主申报地价,每年缴纳地价税,土地的增价归公,国家有权按地主的申报价收买土地。平均地权要解决的主要是革命后经济迅速发展情况下地主占有土地和工商业者使用土地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封建土地制度下地主和农民土地分配不均的矛盾。但在晚年,他提出耕者有其田,把解决农民耕地问题纳入其土地纲领。

节制资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发达国家资本,二是节制私人资本。前者指对规模巨大、有垄断性的企业,限定必须由国家投资,并由国家经营; 后者指对私人经营的企业,由国家采取种种法律、行政措施加以节制,如征收累进税,立法限制对劳动者的过度剥削,限制资本的过量膨胀等。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经济思想的趋向

对经济问题的论述,由着重某一部门,进而思考国民经济的全局,重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由重视流通领域进而强调生产领域。振兴实业,国家工业化。

对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思想的批评更加深入。

由变器不变道进而提出“全变”和“尽变西法”。

开始能够使用西方经济学的某些观点和知识作为分析工具。

近代中国经济历史试题.

近代中国经济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 A.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针对洋务运动,胡燏棻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则人人有争利之心。”胡燏棻认为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 ) A.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B.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C.培养中国自己的建设人才 D.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3、读下图,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 4、“正是有这样的对夷情零碎、模糊的了解,使经世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压力下开出的“外来药”,较之先前的“古时丹”无疑是变革性的进步。”文中的“外来药”在当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B.推动了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C.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D.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 5、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剧,在通商口岸开办“洋行”是其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示意图反映了( )

A.洋行激增遍布城乡各地 B.资本输出成为经济侵略主要方式 C.关税主权因此遭到破坏 D.中国渐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商标只有一千多个,而外商在中国注册商标却达三 万多个。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为1:30的比例。从1928年到1937年,这种情况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全国历年注册的33806件商标中,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达14668件,占总数的43%。1937年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之比增大到l:4。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1923年前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B.1928年到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外资的涌入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D.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7、1887年夏,清政府总理衙门承认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 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巾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仍准照旧开设”。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政府对民族工业转为支持的态度 B.晚清政府职能混杂并实行多头管理 C.缫丝企业合法地位得到政府承认 D.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科学运用经济数据和计量方法是研究经济史的重要方法。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 ) A.近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B.民族资本发展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C.民族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D.该时期官僚资本发展速度比民族资本慢 9、如图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的情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读《中国近代经济史》有感

读《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后有感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写1840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经济的著作。其主要内容有前言写了海盗掳掠和所谓“闭关自守”和所谓贸易自由和两次鸦片战争,第一章是介绍4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西方入侵者对中国政治上的间接统治和经济上的暴力强制。如西方入侵者在中国的行动方式一般、为所欲为的海陆掳掠、惨绝人寰的“苦力”贸易、畅通无阻的鸦片走私和合法商品的走私漏税等。第二章是介绍农民大起义时期的经济形势。如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太平天国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所采取的财政经济措施。第三章写了农民大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的政策措施。如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和维护地主产权的政策等。第四章是介绍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和中国经济半殖民地性的加深。第五章写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民用企业的产生及其和内外势力的联系和矛盾。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深刻的著作。读完后给我了很大的震撼。首先,打开此书,就被书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所感染。这种爱国主义激情没有任何偏狭之处,它完全是以全面、丰富的史实为基础。作者对伟大祖国备受外国侵略势力欺凌、侮辱无比愤恨,无情地揭露了外国侵略者凶残、卑鄙、毒辣的嘴脸。武装侵略、武力恫吓、通过条约掠取特权、在签约过程中玩弄花招、得寸进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无忌、极其凶残地凌辱、残害中国人民,等等。任何一个不怀偏见的中国人在读了这些后,都会加深对外国侵略势力的仇恨及其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伟大祖国命运的关切。再次。此书在一系列问题上大大拓展了我对知识认识广度和深度。比如我对两次鸦片战争性质认识的变化,以前是我认为就是列强的侵略战争,但看了此书后,我知道了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有许多外国侵略势力的走私、鸦片贸易、苦力贸易等而且这些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活动也是论述鸦片战争性质的证据。所以我就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直接间接地对殖民地征服和掳掠的战争”。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摘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目前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上 做过努力,但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扭转, 弊端越 来越严重,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刻不容缓, 长方式及所 产生的弊端,并对如何转变经济增方式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集约型转变 一、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 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即内 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 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两类, 即粗放 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 资源的投 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 益,早在1987年党即提出要将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 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 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力求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 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由此,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开始了从粗放到集约的第一个 历史性转变。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对合理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然而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 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 “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 又积 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表现为以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一 二三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 国际收支不协调和自主创新能力 低下为表征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也表现为以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 矛盾和问题为特征的经济发展中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不仅使我们为经济增长所付的代价日益 增大,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也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矛盾性 结构。而在当前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率的表象下, 上述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可能隐蔽 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传统的粗放式, 集约型增 长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 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弊端已经越来越突出, 中国政府如果再不下大 力气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未来将令人堪忧。 二、粗矿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弊端 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一系列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效益低下,投入多、产出少,资源浪费严重。这是我国依然停留在粗放型经济 增长方式的主要标志,我国目前的社会总体发展方向依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切能够发展 经济、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手段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被政府所青睐, 这种发展理念严重 扭曲了中国人的经济价值观。我国目前的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 资源的投入来增加获取产 品的数量,但是投入和产出的差距很大, 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 《中国资 尽管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 本文试图透过分析我国经济增 入来增加获取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 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① 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 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 1995年党更在提出实现经济 明确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

第6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黄宇英 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难点: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 社会类型:从生产关系角度被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生产力角度被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 请根据已学知识,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 传统经济结构 社会类型: 经济形式: 生产方式: 对外关系: 经济政策: 变动一: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1821-1850),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二:《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茶叶生丝 鸦片战争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 1845年8010 13220 1851年9919 23040 1853年10122 62896 根据材料一、二和课本知识,概括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1、 2、 3、 【题目】(2015·全国Ⅰ卷)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题目】(2016·全国Ⅰ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近代世界、中国经济发展

第二部分:近代世界、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知识点 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引发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并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通过“三角贸易”等方式,掠夺殖民地财富,发展资本主义; ②资本主义经济在英国的发展: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获得大量财富,极大促进了国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另外,英国为发展毛纺织业而进行“圈地运动”,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知识点补充: “三角贸易”是以贩卖非洲黑奴为主的殖民贸易,最早为葡萄牙、西班牙垄断,英国后来居上,成为最大的黑奴贸易国,“三角贸易”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3、资本主义经济在各国的确立与发展 ①英国于1640—1688年,法国于1789年掀起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阻碍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 ②北美殖民地于1775年掀起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独立战争,建立了美国,推翻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英国殖民压迫; 1861—1865年,美国的南北战争废除了南方的奴隶种植园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③俄国1861年起通过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日本1868年起通过明治维新,发展了国内的资本主义工业,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与发展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 ①当时中国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清朝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与英国的贸易:中国向英国出售茶叶、丝织品,英国向中国出

售毛、棉织品,中国长期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为扭转贸易劣势,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 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变化 ①《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门户被打开,关税自主权被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与销售市场,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马关条约》签订后,巨额赔款使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新增的通商口岸使中国门户进一步开放,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中国办厂,加快列强在中国掠夺原料与倾销商品,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辛丑条约》签定后,巨额赔款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列强在中国进一步掠夺原料与倾销商品,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与发展 ①官方: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成果: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如安庆军械所(1861年曾国藩创办,最早的近代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创办,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1868年左宗棠创办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开平矿务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洋务运动在经济方面的影响: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民间: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分布地点:主要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大开,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办厂;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一些中国商人、地主、官员,被办厂丰厚的利润所吸引,纷纷投资办厂。

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河南大学经济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姓名 xxxx 专业经济学 准考证号 XXXXXXXXXXXX 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 XXXX年XX月 联系方式 XXXXXXXXXXXXX

摘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形式改革迫在眉睫。 一、以行政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制约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其中行政体制是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前不久,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十二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行政体制改革”。与会者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能否实现根本性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此,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处理好三个关系 与会专家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现行行政体制总体上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环境变化有关,也同传统的发展理念有关,但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体制机制仍存在弊端。行政体制改革要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正确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能与事权,健全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中央应坚持加强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引导、调控和管理,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精力放到制定战略规划、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地方应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搞好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力和执法监管职责,维护市场运行秩序和社会和谐安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行政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行政体制改革是国家整个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离不开其他方面改革的支持和配合。这就需要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应把行政体制改革放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动,使之服从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一致,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法治国家相

近现代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他们利用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压制、打击。封建地主经济占有农村绝大部分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农村经济萎缩。国家垄断资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经济发展“只快不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等。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

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变化(一)

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变化(一) 近几百年,中国经济地理的变化大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区开发走上了“全域性开发”的道路,一是地区发展中有了新的模式出现。 这些正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遗产,也是今天“现代化”的“立脚基石”。 但是在“虚妄史观”和“if”理论的支配下(如假设李自成能坐稳江山,或不要早早达到四亿人口,就会如何如何),这些似乎都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未曾发生才好。因而历史也不免遭到扭曲(在这里是指清史而言),或出现某些“盲点”和“断裂”。 例如,拿明代“地图”与清代相比,无论在疆域(相差数百万平方公里,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耕地(相差六七亿亩,大约一半左右的农耕面积)、还是人口上(相差三亿人,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差距都是巨大而明显的。这些恐怕都是人们熟知的史实,但它在人文和经济地理方面还有什么意义?又和以后的历史有着什么关系?对此,我们还有不少问题应当思考。一 中国的版图,在秦汉之际已是相当辽阔,特别是内地省份,与今天似也不惶多让。因此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土地开发也早就弗远无届,走上了一条迅速开发和“均平发展”的道路。实际的情况却可能不是这样。到明代末年(从以后的统计数字上看),中国还有一半耕地没有开垦,就是一个重要的史实。一方面,中国很早就进入人口密集型的精耕农业,另一方面,它的土地开发,走的却是“成熟”一片(即把它作成精耕农业),再开发一片的道路(这和人们潜意识中美国式短时间内迅速“撒向全国”是不一样的)。这一个过程,至少从汉到清,就走了很长时间(由是我们也可把汉代和清代的历史重新衔接起来)。1>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观察近代经济地理的变化。借助于人口分布图,可以明显看出,明代的中国经济的重心,是太偏重于东部运河沿线了(即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基本经济区”)。从人口统计中可以看出,三分之二的人口分布在东部地区(上述省份加上江西、福建),其他省份只占有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据史书记载,直到明代后期,淮河流域和湖广等地仍属“地广人稀”、“旷莽之墟”,2>更不用说东北和西南地区了。 这一切在清代获得了极大的改变。在民国年间新的耕地统计中,绝大多数都是前代开垦的(民国耕地增加很少,主要集中在东北等地),其中清代占了将近一半。原属落后地区的湖北、湖南、四川,在清代成为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输出地区,同时获得显著发展的还有广东,以及东北和台湾等地。 举例来说,四川在明代的人口比重,只占全国的百分之二(1393年,2.4%),到清代则发展到全国的十分之一(1851年,10.4%)。东部与西部的比重,由明代的2∶1,改变为清代的1∶1。中南和西南地区所占比重,也由百分之十九,上升到三十四。3> 这可以被称为国土的“全域性开发”,是清人的最大成就之一。它奠定了今日中国耕地的基础,相比之下,明代则差得很远(且不谈西部和北部边疆地区)。 进而言之,没有清人的努力,当十九世纪面临外敌入侵之时,中国的西、北部边疆固然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态势(对比明、清两代的疆域图),二十世纪的对日抗战,也将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对西南地区的开发)。 由此可见历史的发生,自有它的规律,并不凭依人们的喜怒爱憎,它也由此而取得它应有的历史地位。 二 清代中国的成就又不限于土地的“全域性开发”,也许更重要的,是出现了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中国早期历史里,粮食是一项最重要的产品。因为没有充分的粮食供给,中国古代文明就无从建立、发展和繁荣。在很长时间里,中国各地区粮食都供给有余,其主要问题是如何寻求和扩大产品的销路。粮食生产的这种情况,只是到近几百年才发生变化。

中国近代经济

经济方面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 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时间:鸦片战争之后;原因:外国商品的冲击 2.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1895) 领导人: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原因:a统治危机,b西方科技影响; 成果:1861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第一个官办) 1865上海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官办) 1881李鸿章—开平煤矿(第一个机器开采) 1872上海李鸿章—轮船招商局(近代中国航运业起步) 评价:(1)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口号;(2)对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有一定作用; (3)对中国早期近代化起到推动作用;(4)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二)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 1.发展历程: 2.(1)产生时间:19世纪60,70年代背景:洋务运动和外资企业的影响,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2)初步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背景: 第 1 页共2 页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1903年后清政府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c.实业救国热潮; d.群众性爱国运动兴起 (3)黄金时间:民国建立—抗战之前 原因: a.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 b.政府施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c.提倡国货; d.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入减少,为民族工业发展提 供了契机(主要原因); e.反帝爱国斗争; f.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表现:轻工业迅速发展,化学工业得到发展 (4)破坏时间: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 原因:日人对华侵略:a.政策:适地适产主义;b.实质: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之中; c.目的:经济掠夺,以占养战; d.表现:军事管理,夺取物资,物资管制,垄断金融和海外贸易,掠夺劳动力 3.民族资本主义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软弱性、妥协性) 4.三座大山:外国资本,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5.启示:要想实现民族工业发展,首先要实现国家独立 第 2 页共2 页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 从古至今,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持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的影响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到了19 世纪中叶,长期以来闭关自守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叩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完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自然进程,促成了其封建经济的解体,带来了新的生产力和制度安排,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一) 近代前期( 1840—1919 年) 1)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冲击下,中国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 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19 世纪60 年代到90年代,外国商品进口增长3 倍,中国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列强以资本输出作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 19 世纪60 年代起,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基本上是封建性的军事工业和以利润、市场为基础的带有封建性的民用工业。 4)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却步发展;1912—1919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短暂的迅速发展,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该时期并存的几种主要经济形式主要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1)

经济。 2) 相互关系:自然经挤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一开始起到抵制作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自然经济产生解体作用,后又由于中外反动统治的需要,这两种经济也出现相互依赖的关系;在自然经济解体的基础上及外国资立主义经济的刺激下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这一经济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起到抵制作用,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二)近代后期(1919——1949年) 1) 国民政府建立后,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扩大资本输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金融财政;抗战时期,日本对沦陷区进行了野蛮的经济掠夺;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 2) 国民政府建立后,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措施,建立了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使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将大量社会财富消耗在战场上,使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3) 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摧残,日益萎缩,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破产,解放战争时期,又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根据地人民进行土地革命的同时,还领导军民进行了经济建设;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并组织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解 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该时期并存的主要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我国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和途径

我国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和途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把握好当今世界迈入生态经济的走向,合理统筹利用全区有限资源,加强节能减排目标的落实,下决心,施重典,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评价机制,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利用区域日照和风力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培育和扶持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排污少等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实现形式;同时,在全区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加快从居民生活到工业、建筑、交通等层面构建低碳经济体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要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尽快研究支持企业与高等学院等区内外科研院所对接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挂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立足市场,联合开展新技术引进、新产品研发、科技人才培养、关键技术攻关、科技项目实施等活动,推进产学研立体发展;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强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培育出能够占领市场制高点的知名品牌;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增加鼓励科技创新的支持资金比例,大幅提高对关键技术攻关的奖励标准,完善留住人才的保障机制;针对性地实行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全方位、多渠道引进国内外科技含量高的科技型产业落户,不断培育和发展规模性高新技

术产业。 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精神,结合各省市县(区)的实际情况,大刀阔斧完善相关政策规定,尽可能降低中小企业准入门槛,充分调动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同时,要积极完善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创业注册等方面的服务,为企业从项目招引、立项、审批、落地等各个环节提供全过程优质服务;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快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和成长步伐,鼓励金融单位加大向中小企业放贷;发挥引智工作优势,帮助中小企业加快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训、引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打造能够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的自主品牌,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使其成为有效促进社会就业、增加财政税收、扩大内需消费的重要推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转方式、调结构需要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样才能解决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但过犹不及,连年追求超高速经济增长也成为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各地为了追求短期超高速经济增长,不断加大投资,而且大上工业特别是重化工项目,挤压消费。投资增速过高,粗放扩张,必然要付出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为保经济增速,财政支出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和增

近代中国主要五种经济形态分析

近代中国主要五种经济形态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近代中国发生了东西文明的激烈冲突与碰撞,也出现了不同的经济形态。各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因此,笔者对近代中国主要经济形态作了如下分析。 【五种经济形态概述】 一、自然经济 (1)简介: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2)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产生,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3)特点:个体性、分散性、自给性、封闭性。 (4)影响:自然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的经济形式,是中国封建王朝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1)简介: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的市场、原料、资本投资等问题对中国发动经济侵略和掠夺,并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移植到中国来,从而使中国出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2)特点:破坏性、建设性。 (3)实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但又极富侵略性。 (4)影响:一方面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和掠夺,压制和排挤民族经济,使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地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三、洋务经济 (1)简介: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面对晚清王朝的内忧外患的困境,提出“自强”“求富”旗号,先后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是中国从传统的手工业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主要目的是用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力来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2)特点:封建性、垄断性、市场性。 (3)影响: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并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打破了重农抑商、重本轻末的传统理论,同时为西学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1)简介: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深,破坏着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同时把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传播到中国来。这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它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短暂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 鸦片战争后的变动 2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后 3 初步发展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 短暂的春天1914至1918 2 国民党短暂发展1927至1936 3抗日战争时期 4解放战争时期 1914年—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虽然短暂但影响深远. 这一时期民族之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辛亥革命扫清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障碍,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提高了,保障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实业救国运动高涨,人民投身实业的积极性提高. 3.抵制日货运动开展. 4.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无暇东顾.为中国资本主义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中国近现代史上几种经济成分演变过程 甲午战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上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成为两大进步潮流,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

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显著,但受到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压迫.抗战 时期,由于四大家族加强对工业的垄断,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以战养战"的掠夺政策,加上战争的破坏,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新中国成立后,合理调整工商业,并于1956年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 1.封建自然经济特点: (1)表现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2)具有分散性、封闭性和保守性、是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态。 (3)是晚清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经济基础。演变过程: (1)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东南沿海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2)进一步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商品输出规模扩大,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自然经济解体已由沿海扩展到内地,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及商品销售市场。 (3)加剧解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列强资本输出的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4)走向衰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1953—19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 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封建自然经济消亡.2.洋务经济特点: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和官僚管理运营,使其具有封建性;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使其具有买办性;采用机器生产,民用企业面向市场,又使其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一开设就以垄断面目出现,又呈现出有别于资要主义发展规律的特殊性。是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主义。兴衰过程:(1)19世纪60年代,为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抵御外侮,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内部的一些地方实力派开创军事工业。以曾国藩1861年创办安庆军械所为标志,洋务企业兴起,其管理以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为主。(2)19世纪7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运输在困难,洋务运动又采取多种形式创办大批民用工业,明显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3)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和抵制列强在资本输出,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实际上把洋务企业放到与民族企业同等的地位,洋务企业垄断地位丧失,这宣告了洋务运动在破产。 3.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特点:实质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自由开放富有侵略性。兴衰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