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19年高考作文备考之

2019年高考作文备考之——向时评学作文(14)

——如何提升我们的社会文明主题系列

培育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人民观点)

无论技术怎样进步、社会如何发展,规则都是“基础设施”。用实际行动捍卫我们的规则文明,就是在点亮你我生活、创造美好未来

飞机上,有乘客把脚放在小桌板上,被乘务员劝阻后却指责机舱管理不够人性化;女子骑电动车闯红灯与正常行驶的出租车发生剐蹭,未受伤的情况下竟索要高额赔偿;小区门口,未拴牵引绳的宠物狗吓到孩子,妈妈赶狗保护孩子,反遭狗主人拳打脚踢……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人深思:为什么规则会被无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逐渐完善、规则体系日趋成熟,如何培养出与之相匹配的规则意识、精神文明,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可以说,捍卫以法律和公序良俗为基础的规则文明,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道必答题。

有时候,矛盾、误会乃至风险,常源于对规则的漠视。有的人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是没意识到“自己声音大会影响他人”,稍加提醒还能改正;但也有人属于“明知故犯”,规则于自己有利就遵守,规则妨碍了自己就破坏;更有甚者,认为守规则是笨拙、迂腐、怯懦,绕过规则得了便宜,才显得聪明、灵活、有本事。凡此种种,不仅容易引发矛盾、扰乱秩序,还会“摊薄”社会信任,带偏社会风气。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尽人皆知的俗语,今天依然发人深省。

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肌体中,规则就是筋和骨。有了明确的规则,才能框定人们的行动边界。在传统熟人社会,人的流动性不强,熟人之间的评价,构成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标准。在现代社会,人的流动性强,“住了3年没跟邻居说过一句话”也不鲜见。这样的“陌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需要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彼此关系,定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楼道里“不准倒垃圾”的告示,到国家的成文法律,只有规则才能成为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也只有通过培育人们的规则意识和守则能力,才能推动我们的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挺进。

不遵守规则就要付出“代价”,是督促人们遵守规则的重要动力。绝大多数人对法律令行禁止,是因为知道违反法律的严重后果。但法律只是规则的一种。为什么有行人看到红灯亮起,仍不假思索地闯过去?为什么有人无视禁止吸烟的标识,转过头去就点上一支?为什么有人敢于“碰瓷”,信奉“越胡闹越有利”的歪理?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违反规则的“代价”不高,有时候还能占“便宜”。这样的苗头不刹住,也会影响全社会对规则的敬畏。对整个社会来说,无论是道德规范、行业规则,还是公司章程、校规校纪,恰恰是那些“软规则”的落实情况,展现着文明的水准与素质的高低。

前些天,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牵动人心。这场悲剧以血的代价警示人们,很多时候规则是生命的“安全带”。“一个不守规则的乘客,一位处置不当的司机,让15条生命瞬间逝去。”人们在愤懑、感慨、悲叹的同时也在反思,假如车厢里有人警示抢夺方向盘的法律后果,有人上前进行有效制止,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确实,当我们的社会氛围,能对不守规则的行为尽快给出否定评价和制止行动,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就能大大减少。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时代,不守规则的“代价”被显著提高了。无论是高铁上霸座,还是景区里破坏公物,只要被晒上网,就不得不承受来自舆论的谴责和压力。在不文明行为可能被随时随地“现场直播”的今天,每个人都需要培养一点尊重规则、敬畏规则的“镜头感”。

不守规则的代价需要提高,守规则的意识则需要深入人心。不久前,一位警察在给违规车辆开罚单时,发现6岁的孩子正在“教育”违规的父亲:“我爸该罚,喊他停在停车库他不

听,到处乱停车,就要处罚他。”幼小的孩子不一定懂得违规的“代价”,但却从心底里认同“守规则才是对的”。为刚性的规则体系构建成风化雨的文化环境,通过教育的方式在每个人心中播下规则的种子,才能让自觉遵守规则融入血液,凝聚起全社会的文明共识。

不久前,有地方的教育部门对社交网络中的家校群“约法三章”,制定出提升网络平台交流效率的新规则。网友感慨,无论技术怎样进步、社会如何发展,规则都是“基础设施”。用实际行动捍卫我们的规则文明,就是在点亮你我生活、创造美好未来。

构建匹配时代的精神文明

如果长时段观察中国社会的风气变迁,文化史学者可能会用“清新社会”来形容近年来公共场域的改观。在餐馆,适量点餐、文明用餐已成当代饮食守则;在景区,乱扔垃圾、折枝摇树的现象越来越少;红白喜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新礼俗……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文明风尚建设,净化着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文明、理性正在成为时代的底色,支配着我们的公共生活。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近期发生在公共场域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乃至违法事件才显得格外刺目,引发舆论普遍谴责。因坐过站,重庆万州一乘客与司机争执互殴,车辆坠江;同样的原因,北京一乘客抄起整箱牛奶砸向司机,造成事故;高铁和公交上公然“霸座”,无理取闹;面对警察的正常执法,撒泼打滚、胡搅蛮缠……此类不文明行为的个案,引发网友留言:你的公民素质已“欠费”,文明“余额”已不足。对不文明行为的态度,体现着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某种程度上,公众的“义愤”构成了健康社会的免疫力,形成了社会向善的道德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精神文明也应“水涨船高”。否则,就像有网友批评“霸座”者:“你的素质配不上你乘坐的高铁”。的确,仓廪实而知礼节,每个时代都有相匹配的时代精神与公共守则。乡间大客车或许可以“喊一嗓子、停一脚”,城市公交却必须到站才能停车;熟人社会,很多事还可以“行个方便”,现代社会,尊重规则是对权利的保护。我们要让美德和善举挤压自私与冷漠,以公共文明塑造公共场域,构建匹配我们时代的精神文明。

有人这样定义公共文明: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相较于物质生活的富足,日常举手投足的审美,更能折射一个社会的文明。公共场合不要大声接打电话、自助餐厅按需取餐不“哄抢”、后面有人别着急关电梯,这样的文明细节不仅仅是行为上的规范,也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自制、自觉和对他人的尊重。在现代社会,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对整个社会来说,实现精神上的现代化也是一次文明再造的契机,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给传统以新生,给岁月以文明。

文明其表,制度其里。任何一种文明的成长和成熟,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支撑。社会学家认为,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法治和规则同样如此。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社会中,如果人与人之间的每一次合作,都需要不断的打量和试探,社会如何维系,文明又如何延展?就像机动车要靠右行驶一样,如果有人“赶时间”选择逆行,固然得到了一时的便捷,但也制造着安全隐患。正因如此,我们信仰法治、遵守规则,是为了让公共空间变得稳定、可预期。规则是文明的内化,被普遍遵行的规则就像安全带一样,是社会健康运行的安全保障。

公共场域的文明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成熟。思想者说,对文明的真正检验,不在于人口多寡,不在于城市规模,不在于庄稼产量,而在于看这个国家造就出了什么样的人。许多人都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2014年习近平主席出访期间,谆谆提醒中国公民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正如在一滴水中折射出太阳,一个果壳里藏着整个宇宙,现代

社会,每个人都是文明的因子。文明不仅仅体现在精神层面,更体现在你我日常的举手投足、洒扫应对。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当中国出境游突破1.3亿人次,每一个乱丢的瓶子、乱闯的红灯,都有可能影响别人的文明观感。这就需要我们以“文明使者”的自觉,体现出和大国身份相适应的文明教养,与“礼仪之邦”相匹配的中华风范。

“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构建匹配我们时代的精神文明,就是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并让它开枝散叶,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文明习惯。而我们社会也将因这一巨大的精神力量,闪耀出既传统又现代的文明之光,照亮前路、引领未来。

涵养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时至今日,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构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重庆公交坠江悲剧发生后,许多人也在悲痛之中追问:面对流动社会,公共安全该如何保障?在道德教化之外,怎么做才能惩前毖后?对此,近日辽宁省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用法槌作出回应:法治。在3起与之类似的拉拽公交司机案件中,被告人均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结果,让密切关注公共安全的人们感到宽慰。

正如网友写的,“文明靠法治”“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应该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法治,是这个时代的共识。不文明行为之所以更为刺目刺耳,除了社交媒体这个放大器,很大一个原因也在于,信奉法治者越来越多,公众法治意识在稳步提升。这能从一系列公共话题的探讨中得到印证。面对侮辱烈士名誉事件,鼓励“骂回去”的少了,呼吁为英雄烈士人格利益权立法者多了;看到因延误而大闹机场,一道起哄者少了,认可“黑名单”制度者多了;对于警察执法,更多人能站在公允立场,支持“既不能粗暴也不能宽松软”。对热点话题,公众的探讨越来越不局限在事实浅表,而逐渐向法治层面深入,这是法治意识不断提升的体现,也构成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诸如开车逆行、违法占道停车等“目中无法”的现象依然不少见。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存在一个“文明的剪刀差”:权利意识不断高涨,但法治意识还没跟上。一些人越来越懂得如何保护自身权益,却常常对法律规范表现出无知或冷漠,以致每每“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事实上,珍视自己言论自由,不等于可以随意上网谩骂;希望医生重视自己的诊疗机会,不等于一言不合就挥拳伤医。权利如果不能正确行使,不仅不能成为法治进程的铺路石,反而可能变成诱发争端的导火索。正如法律格言说的那样:“在一个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一切权利,其唯一的来由是法律。”换句话说,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自身权益才能被保障,彼此权利都能被维护,社会的福利才能最大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涵养法治意识,呵护的正是社会文明。醉驾入刑后,喝酒开车者大为减少。人们从一开始的“忌惮严查”到后来“自觉遵守”,再后来,同桌都来劝着“开车别喝酒”。一个法条改变的不仅是路上的文明,更有饭桌上的风气,是行为更是思维。也许有人会问:这样的法治会不会显得人情淡漠?应该说,法治社会之治,确实迥异于熟人社会,但它并不意味着冷漠无情,也从不排斥人间真情。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电子商务法的保障下,键对键的网络交易,可以比面对面的传统交易更安全;有法律保障的“常回家看看”,不仅在强调个人的尽孝义务,也在保障今后被孝顺的权利。那些因为遵纪守法而付出的“代价”,兜兜转转,最终能得到整个社会的文明回报。

法治社会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君子慎独”,而有赖于制度化约束。这也意味着,涵养法治意识,离不开一以贯之的落实。正如飞机、高铁上对吸烟的“零容忍”,让烟瘾再大的烟民也能在旅途中安分守己。制度的刚性,不仅树立了稳定的法治预期,也助推了文明的“提

速”。正因如此,当“高铁霸座”连续刷屏,绝大多数人倾向于要亮剑、要刚性执法。保持权利边界的清晰可见,避免不文明对文明的挤出效应,以严格执法捍卫守法者的权益,是一个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时至今日,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党的十九大报告写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法治,正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之一。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的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不仅构成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石,也构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在法治这趟列车上,没有一个人在车窗外,大家彼此关切且彼此成就。

【附】时评作文写作模板

总体框架:引、议、联、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中间主体:议(分析问题),讲清楚赞成或反对的理由(好处/危害);兼谈对立面

思维方式(即是“论证角度和方法”):因果分析、假设分析、结果分析、背景分析、辩证思维、比较分析、让步思维(注意思考感受在例文中如何体现和表达!!!)材料构成:以原材料为主,就事论事;但可以在其前后通过类比,★★联系相似、相关的名言、名人、名事、现实事件、生活(社会)中某种现象。★★

论证分析角度: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国家),人与自然,人与传统历史等论证分析具体内容指向: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2、依法治国理念(法律规则)。如:网络随意发帖;恶意占用公用电话;旅游不守法规;不孝不尊敬长辈;恶作剧导致违法;不准守交通规则;考试作弊,参与欺诈活动等。

3、中国传统文化。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强调人的道德修养、价值观或人生观。

4、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对创新与传统的思辨、热爱科学、勇于探究、追求真理、积极实践,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等设题。如:“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与传统”“山寨与创新”等?

5、人性主题:即是反映与人的精神活动或行为有关的感情或思想。(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

比如:爱、坚强、执著、追求、宽容、包容、诚信、真诚、善良、友善、团结、高洁、帮助、自由、平淡、美、简单、尊重、伟大、深刻、平和、理智等

【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前不久,世界经合组织公布了最新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结果,“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的学生比例”中国只有16.8%,不及成员国24.5%的均值,更不及发达国家的38%。

记者随机以“长大后想做什么”调查身边的8个孩子。除了1个一年级孩子表示愿意当工程师,其他的希望成为明星、企业家、设计师、咖啡师等。

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云晓忧心忡忡:“科学技术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这是一个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严重问题。”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主要受到内心的召唤、社会引导和社会评价等几个主要方面影响。

你同意孙专家的说法吗?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