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迁移规范

数据迁移规范
数据迁移规范

数据迁移规范

如何在不干扰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把这些内容数据从一个系统迁移到另外一个系统,如何做到无缝迁移,并且在迁移的过程中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兼容性以及数据的安全?这样我们就需要一个系统的迁移方案。本文介绍了从分析 -> 设计 -> 实施 ->系统切换的内容数据迁移流程和规范。其中分析主要从源系统,现有业务逻辑,以及目标系统的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实际包括目标系统的设计和迁移计划的设计。

实施主要包括,搭建目标系统,实施迁移以及对迁移数据的清点和对账。系统切换主要指新老系统的切换以及老系统的退役处理。

一、源系统分析

为了确保新系统能够完全兼容现有系统的业务需求,确保现有业务逻辑不被数据迁移所干扰,我们需要对现有系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分析。并且制定详细的文档信息,表格模版。主要包括如下:

1、现有系统的技术以及业务负责人,我们需要搜集整理这些负责人的职务,联系方式,主要负责的应用程序等信息

2、现有系统架构

3、现有系统的数据模型

4、现有系统的软硬件信息

5、现有系统的安全策略

6、现有系统的业务流程

7、现有系统的服务质量,问题或缺陷

二、目标系统分析设计

如同源系统分析一样,我也需要对目标系统进行详细的评估,分析和设计。并且制定详细的文档信息和文档,表格模版。这些文档信息主要包括:

1、目标系统的技术以及业务负责人,我们需要搜集整理这些负责人的职务,联系方式,主要负责的应用程序等信息

2、目标系统架构

3、目标系统的数据模型

4、目标系统的软硬件信息

5、目标系统的安全策略

6、目标系统的业务流程设计可以参考现有系统的业务逻辑,并进一步分析业务需求对现有业务逻辑进行升级改进。

7、目标系统的服务质量,问题或缺陷,可以参考现有系统。

三、迁移调查

在对源系统和目标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后,我们就需要着手创建详细的迁移实施计划,一个迁移项目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确保迁移前后业务产品的持续性和可用性。因此在制定计划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深入的调查工作,如:

1、调查应用程序之间的系统依赖性。

2、调查数据的类型,以及类型之间的数据依赖关系

3、源系统和目标系统的时区关系

4、调查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映射关系

5、调查源系统和目标系统的文件系统

6、调查源系统和目标系统的数据传输参数

7、调查源系统和目标系统的安全策略

四、实施迁移:

1、分析

分析数据容量,数据结构,数据有效性。

2、迁移前数据清洗

在数据导出之前,基于源系统对数据进行清洗,塑形。

3、数据传输

- 把加密硬盘上的数据上传到目标系统上。

- 通过目标系统的接口将源内容加载到目标系统,并进行详细的日志记录。

- 加载过程中的异常处理和日志分析

4、加载后数据转化

在目标系统上,对加载后的数据进行更详细的数据分类整理。

5、对账

用报表系统对迁移前后的内容进行对比,并产生详细的报表数据。

五、数据清点和对账

1、数量统计

根据日期的数量统计

更具文档类型的数量统计

2、异常情况

根据业务逻辑列出所有的异常情况,并对异常情况下的内容进行统计。例如:在一个 HR 的内容管理系统中,每个员工都必须有身份证复印件的内容文件。这样在报表中我们就需要统计出没有身份证复印件的记录。

3、随机检测

在新系统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内容,和老系统的图片,文档,元数据进行比较。

在老系统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内容,和新系统中的图片,文档,元数据进行比较。

六、系统切换

为了减少对业务的影响,保证业务系统在迁移过程中的服务质量,我们还需要选择最适合系统业务的系统切换方式。

通常我们有 3 种系统切换方式:

1、直接切换

在确保新的系统运行准确无误时,在某一时刻终止源系统,启用目标系统。这种转换方式费用低,方法简单,但风险大。

2、并行切换

源内系统和目标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在确保目标系统运行准确无误时,替代源系统。这种转换方式有利于减小切换压力、安全性较好,但费用高。

3、分段切换

即直接转换和并行转换的结合,分阶段将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替代源系统。这种转换方式安全性较好,但费用高。

SAP数据迁移工具LSMW详解

SAP数据迁移工具LSMW详解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批量维护SAP系统中的某一主数据,或批量维护某一价格,则这个时候可以用到LSMW工具。 LSMW全称是Legacy System Migration Workbench。它能够对静态数据(如各个主数据)、动态数据(如初始化库存)、业务数据(如销售订单)等进行成批操作,是上线数据准备的主力武器。 LSMW共有14个步骤,其中每个都是独立的单元,可以进行单独的更新和修改,而不影响其它的模块。 LSMW的原理是对需要批处理操作的流程进行录制(类似于Mercury公司的WinRunner 和LoadRunner),然后设定模板、再将准备好的数据传入到SAP系统进行预转换,如果合适就进行实际的转换。 LSMW的步骤: 1、Maintain Object Attributes 2、Maintain Source Structure 3、Maintain Source Fields 4、Maintain Structure Relations 5、Maintain Field Mapping and Conversion Rules 6、Maintain Field Values, Translations, User-Defined Routines 7、Specify Files 8、Assign Files 9、Read Data 10、Display Read Data 11、Convert Data 12、Display Converted Data

13、Create Batch Input Session 14、Run Batch Input Session LSMW的局限性: 它只能导入SAP系统固有类型的主数据,例如,Customer Master,Material Master 等等。如果自己创建了一个ABAP程序,LSMW就不能实现对它的控制。 SBDC: Batch input eCATT: extended Computer Aided Test Tool 首先进入LSMW,需要创建Project、Subproject和Object。 创建好Project、Subproject和Object后,点击执行或回车,进入LSMW操作界面。

应用及数据迁移方案

1应用及数据迁移方案 1.1应用及数据迁移概述 本次的应用及数据迁移工作,新旧设备的数据迁移也将体现本次实施工作的水准。 原应用及数据迁移具有时间短、系统结构复杂、测试时间长、设备繁多昂贵、人员 多、层次复杂等特点。本项目迁移工作,应用不能中断,迁移准备工作要充 足,迁移时间在尽可能非工作时间完成,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准备工作,并能够有超过时 间的倒退方案,所有新设备的应用系统稳定性也是一个考验。因此,必须协调好各单位人 员的关系,齐心协力才可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应用和数据的迁移工作。 本方案是以尽量不影响XXX信用社的日常工作或将影响降低到最低为前提的情况下制 定的,在小型机及存储设备到货后,先完成对小型机及存储的独立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作, 第二步完成应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工作,整个新系统完成可独立运行后,选择在非工作时 间开始开始数据迁移工作,到工作时间以前完成整个服务器、存储设备的数据迁移及测试 工作。并且在正式上线运行以后,继续跟踪系统的运行情况,随时处理系统运行的异常情 况。当然,在XXX信用社各方面人员的充分协调及配合下才能完成本次应用及数据的迁移 任务。 我公司在上游厂商资源方面有较大优势,如在迁移工作中出现设备故障,除在备品备件中提供的备件外,还可协调各方资源以最快速度解决客户设备故障问题。 1.2迁移规划 1、实施流程: 流程主要根据迁移前的需要制定,主要详细了解当前系统设备情况,系统运行情况。针对所了解情况制定详细迁移方案以及应急方案。 2、专业工程师了解用户原有设备的现状以及迁移后的具体要求。充分考虑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定制详细可行性的迁移实施计划,将应用及数据迁移

服务器和应用系统迁移方案

服务器和应用系统迁移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一、迁移方案总体思路 新旧系统的迁移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迁移必须保证用户系统建设的相关要求,在迁移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考虑几个问题: 1、数据迁移如何保障“业务中断停机时间”。业务中断对于用户无论是运行环境还是测试环境均存在较大的恢复风险,这样的风险特别是对于时间敏感型数据还是对于数据完整性业务都是不可以接受的。我们基于这样的要求,考虑到如何将停机时间最小,能否实现0停机的建设目标? i. 对于服务器操作系统而言,我们可以采用P2V的方式,利用操作系统的Volume Shadow Copy卷影副本复制服务作为基础,来实现在旧系统环境下的系统无修改,无停机的情况下,将数据和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环境、系统环境变量等全部以“快照”形式迁移到新服务器中。由此实现服务器环境的整体迁移。 ii. 对于应用IIS和其他应用服务器来说,我们可以基于应用服务器的动态业务扩展集群方式,来实现服务器不停机环境下的增加业务节点操作,这样可以实现应用服务器“热添加”到新环境中的故障转移/负载均衡集群系统中,在部分应用服务中我们可以使用session会话复制来实现旧系统的全局环境变量和会话请求状 态也迁移到新环境中来。考虑到会话复制和状态的快速实时,我们可以采用会话内存复制,考虑到会话复制和状态的安全性,我们可以采用会话数据库复制管理。 iii. 对于数据库而言,我们可以基于数据库本身自带的数据库镜像技术、数据库日志传递技术来实现各自的分库、迁移库的构建,数据库镜像技术可以让我们不但保证数据库迁移的不停机,而且还可以保证万一迁移中出现停机故障也不影响源数据库,而日志传递技术构建的迁移可以保证系统数据库迁移以异步方式进行,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系统环境在网络出现故障的情况依然可以进行迁移任务窗口的正常工作。

数据迁移技术方案

数据迁移方案 N8000到AS13000 广东XX信息技术有限2015年7月

1. 系统拓扑图 成果数据存储系统拓扑图 千兆以太网光纤线路万兆以太网光纤线路 中间服务器 千兆以太网线路 2. 需求分析 新增设备:2台AS13000-NAS 、1台NAS 网关和1套DPS 备份系统通过光纤跳线连接万兆交换机,中间服务器和华赛N8000通过6类网线连接万兆交换机,最低达到千兆交换的物理基础架构。其中1台AS13000-NAS 作为成果数据存储,通过NAS 网关对外提供存储服务,另一台通过DPS 备份软件实现数据备份。 华赛N8000存储数据有40TB ,包括各种大小文件、压缩包,需安全迁移到AS13000,实现数据的备份和共享。数据迁移是敏感性动作,必须保证迁移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一致性。 华赛N8000已发生硬件故障,须尽快完成数据迁移工作。

3.数据迁移方案 本次数据迁移的目标是在最少存储中断服务时间内完成数据在两个存储设备之间快速有序迁移,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一致性。 我们在本方案中建议以下2种方式实现存储设备之间的数据迁移: ●文件复制 ?通过全备份、增量备份实现数据迁移 ?实现方式简单,迁移成本较低 ?需要较长的存储中断服务时间 ●备份软件迁移 ?通过建立选择备份的模式运行实现数据自动复制,实现数据迁移 ?支持异构平台 ?需要第三方备份工具支持,成本较高 3.1.文件复制 该方法是通过中间服务器的指令在2个存储设备之间复制数据,数据迁移实现方式简单,不需要对源数据进行设置变更,不影响源数据的正常运行;但该方式迁移数据需要较长的迁移周期,同时需要安排一定的存储中断服务时间,以保证数据的完整迁移。 该方法不适用于增量数据迁移,增量数据需另配存储或在存储中临时划LUN替用,迁移完原数据后再迁移增量数据。 3.2.备份软件迁移 该方法通过安装的备份软件实现2个存储设备之间数据备份,向导指引你进行文件的备份与恢复,支持任务排程,进行备份时可以根据文件类型有选择的进行备份,备份文件可以压缩为ZIP文件进行存放,以节省空间,并且可以通过压缩密码保护您的文件。整个迁移过程都是可控的,原有存储环境保留,避免了迁移过程中的数据损失,保证了系统的平稳过渡。

数据迁移方案

数据迁移方案 作者:Han.Xue 信息系统数据迁移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操作系统类别、数据库类型、版本、数据结构、数据规模、最小允许宕机时间等等。 对于本项目,假定满足下列条件: 1、操作系统一致 2、数据库类型一致,均为Microsoft SQL Server 3、数据库版本均为SQL Server 2000 现存在两种数据迁移的考虑,第一种是新旧数据库系统采用相同数据结构存储,第二种是新旧数据库系统采用不同数据结构存储。下面分别详细说明。 一、不同数据结构的数据升迁 新系统建设完成后,需要对旧系统中数据进行升迁。对于从旧系统中升迁历史数据,需要首先建立旧系统历史数据与新系统数据结构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对应关系建立数据逻辑视图。然后使用导入导出工具将历史数据一次性导入到新系统中。数据升迁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数据项长度不一致的处理 对于新系统与旧系统的数据项长度不一致的,为了防止数据丢失,应以数据项较长的为准。 2.代码标准不一致的处理 对于新系统与旧系统的同一数据项,而代码标准不一致的,需要

建立代码对照表交由用户审定后再进行升迁。 3.数据采集方式不一致的处理 旧系统为代码输入项目,新系统为手工录入项目的,数据升迁时直接将含义升迁至新系统中。旧系统为手工录入项目,新系统为代码输入项目的,数据升迁时应将数据导入临时表中,由用户确认这些数据的新代码后再导入正式库。 4.增减数据项目的处理 新系统中新增的数据项目,如果为关键非空项,在数据升迁时需要由用户指定默认值或者数据生成算法。旧系统有而新系统已取消的数据项目,原则上升迁至该记录的备注字段。对于没有备注项目的,需要与用户协商是否需要继续保留。 5.历史数据归档的处理 这种数据交换模式为大量、批量、一次性执行的工作。此项工作要求需要支持异常终断后继续,并且在完成数据升迁后,需要出具数据升迁报告交由用户审核确认。如果数据升迁工作顺利完成,原有一期系统数据在备份并刻录光盘后,将不再保留。 6.完成此项工作提交的文档: 1)数据升迁报告 2)新旧系统代码项对照关系备忘录 3)新版系统中取消数据对象、数据项备忘录 4)新版系统由于历史数据升迁工作要求数据结构修订备忘录 5)历史数据清理工作备忘录

xx数据迁移方案

正本 招标人:XXXX 项目名称:电信机房迁移项目 (数据库升级部分) 投 标 文 件 投标方全称:XXXX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02月20日

前言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及专家给予XXXX参与“XXXX数据库迁移项目”的机会,我们凭借自身综合实力及多年系统集成,提交本方案,望能采用。 XXXX集团(原青鸟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起源于北京大学,是一家专业从事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的大型企业集团(以下简称“XXXX”),XXXX集团以XXXX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 XXXX活跃在新经济下企业转型服务领域,并在咨询服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以及运维服务四个核心业务领域积累了世界领先的专业技术和服务经验,与50多家国际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和软硬件厂商结成战略合作联盟,与3000多家国内集成商紧密合作,为数万家客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应用软件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在金融、能源、政府及企业领域建立起了卓越的声誉和品牌,是客户最佳的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合作伙伴。 针对本项目,XXXX具有如下优势: 集成优势 XXXX作为一级系统集成商,对系统集成有着深刻的认识;同时设计和实施过在众多数据中心、大型业务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有着丰富的建设经验;针对应用的高可用性和业务的连续性有着深入的研究,结合用户的具体需求,我们将提供全面、合理的解决方案。 产品优势 XXXX是IBM、HP、SUN小型机;ORACLE、SYBASE数据库;IBM、ORACLE中间件及试测软件;EMC、HDS存储;CISCO、AVAYA网络设备;APC机房设备等高级别代理商,对各类产品有深入细致的了解,能为贵校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 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是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保证标准。XXXX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体系,并将其定义到整个系统集成的设计/开发、供应、安装和服务领域。本地化服务能力 上海XXX员工逾200人,技术人员50余名,其中包括小型机、中型机、存储、数据库、智 能化、软件、项目经理人及网络工程师若干名,具备较强的技术力量和集成能力。 公司特为此项目成立豪华项目小组,由公司销售总监担当项目组长,监控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并组建15人的技术服务团队(有厂商资格认证的工程师)配合厂商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优惠政策 公司根据本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功能定位,特免费赠送对改实验室建设有帮助的一款系统软件数据统计软件,希望能够充分的帮助学校更好的建设此实验室。 科研合作 近期,国家加大了对“产学研”过程的扶持与引导力度,而XXXX也一直致力于出身高校(前北大系)服务于高校的准则,大力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与科研能力,在金融、电力、能源、高教等领域共同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树立良好的品牌。因此,希望通过此次参与上海交通大学项目,能够有机会更进一步与贵校在内容安全领域有更多的科研合作,通过XXXX现有的用户群来做市场推广。 本着与XXXX建立全面、持久、稳定、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我们郑重承诺: 以丰富的项目实施能力、雄厚的资金实力,以方便、快捷的本地化服务特点为保障,确保XXXX数据库升级项目的顺利实施。

关于数据迁移的各种方法

关于数据迁移的各种方法 在项目中经常会遇到系统完全更换后的历史数据迁移问题,以示对客户历史工作的尊重,何况很多数据仍有保留的必要。 那怎么做历史数据迁移呢? 系统分析: 1、分析原有的业务系统 精确到大致的系统功能模块、大致的处理流程即可 2、分析现有的业务系统 精确到大致的系统功能模块、大致的处理流程即可 3、分析两者自己的区别和差异 大致分析一下两个业务系统之间的区别,有助于确定工作量和工作进

4、分析用户对旧有数据的需求 分析对旧有数据的需求,才不至于盲目的全部性的进行迁移 5、分析用户对旧有数据的处理规则 旧有数据的处理规则,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基础数据,通常这一类容易迁移,数据格式简单,但是会影响所有的相关业务数据,关注点为数据的主键和唯一键的方式。 2、纯历史数据的导入,仅供参考用的,这一类数据导入容易 2.1 纯历史数据 这一类数据处理起来会比较容易,一次性导入即可,后续采用增量数据导入。 2.2 流程性数据 这一类数据只有在记录完全关闭后才能结束,需要进行增量导入和

数据更新,同时还要进行相关查询界面的开发,以保证旧有数据能够在新系统中查询的到。 3、新老系统表结构变化较大的历史数据 这一类数据的工作量是最重的,就需要仔细去研究新老业务系统的数据结构了。 1、尽量通过甲方单位来收集齐全相关原系统的相关设计文档,这一点对数据分析很有帮助,通过人的感觉和对数据的观察来分析毕竟不太靠谱。 2、在原系统上进行相关数据的观察,了解数据的变化和数据表数据的关系(对于比较难以理解的相关字段很有帮助) 3、比较新老系统数据的差异,如果实在很不靠谱的话,建议按2.2去处理。 系统设计: 1、做完系统分析之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归类,基础数据、纯历史数据、变化较大的历史数据

(完整版)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方案

1 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方案 本次总局综合业务系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完成,因此,新旧系统间就存在着切换的问题。另外,新开发的系统还存在与其他一些应用系统,例如,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系统、企业登记子网站、外资登记子网站等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连通的系统。本章将针对新老系统迁移和整合提出解决方案。 1.1 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需求分析 系统迁移又称为系统切换,即新系统开发完成后将老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上来。 系统切换得主要任务包括:数据资源整合、新旧系统迁移、新系统运行监控过程。数据资源整合包含两个步骤:数据整理与数据转换。数据整理就是将原系统数据整理为系统转换程序能够识别的数据;数据转换就是将整理完成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成新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数据的整合是整合系统切换的关键;新旧系统迁移就是在数据正确转换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保证业务办理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系统中进行;新系统运行监控就是在新系统正常运转后,还需要监控整个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以便及时对数据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系统整合是针对新开发的系统与保留的老系统之间的整合,以保证新开发的系统能与保留的老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主要的任务是接口的开发。 1.1.1 需要进行迁移的系统 1.1.2 需要进行整合的系统 需要与保留系统整合的系统包括: 1、企业登记管理(含信用分类),全国企业信用联网统计分析,不冠行政区

划企业名称核准,大屏幕触摸屏系统与企业信用联网应用,企业登记子网站,属地监管传输,网上业务受理之间的整合; 2、外资企业登记管理(含信用分类),全国外资企业监测分析与属地监管传输,外资登记子网站,网上业务受理,大屏幕触摸屏系统之间的整合; 3、广告监管系统与广告监管子网站之间的整合; 4、12315数据统计分析与12315子网站之间的整合; 5、通用信息查询、统计系统与数据采集转换之间的整合; 1.1.3 数据迁移和转换分析 根据招标文件工商总局新建系统的数据库基于IBM DB2,而原有系统的数据库包括ORACLE,SQL Server,DB2。这种异构数据在总局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即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和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异构数据。同时,系统的技术构件有.NET和J2EE两大类。 对于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的集成采用数据移植的方法,如:如果数据有基于DB2管理的,有ORACLE管理的,有SQL Server管理的,就根据新系统DB2的要求,把ORACLE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把SQL Server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 上下级国工商局之间的异构数据的集成利用数据交换系统来完成,重点在于数据库存储标准、交换标准的制定和遵守,保证数据的共享,这部分工作由数据中心完成。 1.2 系统迁移和整合目标 一、系统切换的主要目标: ●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在数据转换过程中,由于原有的系统数据的复杂性,给数据转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在新系统启动后不影响原系统正常的业务,因此数据转换完成后,必须保证新系统的正常运行。 ●保证原有系统在新系统中的独立性 原有系统是独立运行的系统,数据在新系统中虽然是集中存放的,但是各个

系统历史数据迁移方案

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方案 本次总局综合业务系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完成,因此,新旧系统间就存在着切换的问题。另外,新开发的系统还存在与其他一些应用系统,例如,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系统、企业登记子网站、外资登记子网站等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连通的系统。本章将针对新老系统迁移和整合提出解决方案。 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需求分析 系统迁移又称为系统切换,即新系统开发完成后将老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上来。 系统切换得主要任务包括:数据资源整合、新旧系统迁移、新系统运行监控过程。数据资源整合包含两个步骤:数据整理与数据转换。数据整理就是将原系统数据整理为系统转换程序能够识别的数据;数据转换就是将整理完成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成新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数据的整合是整合系统切换的关键;新旧系统迁移就是在数据正确转换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保证业务办理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系统中进行;新系统运行监控就是在新系统正常运转后,还需要监控整个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以便及时对数据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系统整合是针对新开发的系统与保留的老系统之间的整合,以保证新开发的系统能与保留的老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主要的任务是接口的开发。需要进行迁移的系统

需要进行整合的系统 需要与保留系统整合的系统包括: 1、企业登记管理(含信用分类),全国企业信用联网统计分析,不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核准,大屏幕触摸屏系统与企业信用联网应用,企业登记子网站,属地监管传输,网上业务受理之间的整合; 2、外资企业登记管理(含信用分类),全国外资企业监测分析与属地监管传输,外资登记子网站,网上业务受理,大屏幕触摸屏系统之间的整合; 3、广告监管系统与广告监管子网站之间的整合; 4、12315数据统计分析与12315子网站之间的整合; 5、通用信息查询、统计系统与数据采集转换之间的整合; 数据迁移和转换分析 根据招标文件工商总局新建系统的数据库基于IBM DB2,而原有系统的数据库包括ORACLE,SQL Server,DB2。这种异构数据在总局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即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和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异构数据。同时,系统的技术构件有.NET和J2EE两大类。 对于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的集成采用数据移植的方法,如:如果数据有基于DB2管理的,有ORACLE管理的,有SQL Server管理的,就根据新系统DB2的要求,把ORACLE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把SQL Server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 上下级国工商局之间的异构数据的集成利用数据交换系统来完成,重点在于数据库存储标准、交换标准的制定和遵守,保证数据的共享,这部分工作由数据

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方案

1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方案 本次总局综合业务系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完成,因此,新旧系统间就存在着切换的问题。另外,新开发的系统还存在与其他一些应用系统,例如,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系统、企业登记子网站、外资登记子网站等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连通的系统。本章将针对新老系统迁移和整合提出解决方案。 1.1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需求分析 系统迁移又称为系统切换,即新系统开发完成后将老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上来。 系统切换得主要任务包括:数据资源整合、新旧系统迁移、新系统运行监控过程。数据资源整合包含两个步骤:数据整理与数据转换。数据整理就是将原系统数据整理为系统转换程序能够识别的数据;数据转换就是将整理完成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成新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数据的整合是整合系统切换的关键;新旧系统迁移就是在数据正确转换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保证业务办理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系统中进行;新系统运行监控就是在新系统正常运转后,还需要监控整个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以便及时对数据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系统整合是针对新开发的系统与保留的老系统之间的整合,以保证新开发的系统能与保留的老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主要的任务是接口的开发。 1.1.1需要进行迁移的系统 1.1.2需要进行整合的系统 需要与保留系统整合的系统包括: 1、企业登记管理(含信用分类),全国企业信用联网统计分析,不冠行政区

划企业名称核准,大屏幕触摸屏系统与企业信用联网应用,企业登记子网站,属地监管传输,网上业务受理之间的整合; 2、外资企业登记管理(含信用分类),全国外资企业监测分析与属地监管传输,外资登记子网站,网上业务受理,大屏幕触摸屏系统之间的整合; 3、广告监管系统与广告监管子网站之间的整合; 4、12315数据统计分析与12315子网站之间的整合; 5、通用信息查询、统计系统与数据采集转换之间的整合; 1.1.3数据迁移和转换分析 根据招标文件工商总局新建系统的数据库基于IBM DB2,而原有系统的数据库包括ORACLE,SQL Server,DB2。这种异构数据在总局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即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和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异构数据。同时,系统的技术构件有.NET和J2EE两大类。 对于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的集成采用数据移植的方法,如:如果数据有基于DB2管理的,有ORACLE管理的,有SQL Server管理的,就根据新系统DB2的要求,把ORACLE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把SQL Server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 上下级国工商局之间的异构数据的集成利用数据交换系统来完成,重点在于数据库存储标准、交换标准的制定和遵守,保证数据的共享,这部分工作由数据中心完成。 1.2系统迁移和整合目标 一、系统切换的主要目标: ●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在数据转换过程中,由于原有的系统数据的复杂性,给数据转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在新系统启动后不影响原系统正常的业务,因此数据转换完成后,必须保证新系统的正常运行。 ●保证原有系统在新系统中的独立性 原有系统是独立运行的系统,数据在新系统中虽然是集中存放的,但是各个

数据迁移整合方案

1.历史数据的迁移整合 本次系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完成,因此,新旧系统间就存在着切换的问题。另外,新开发的系统还存在与其他一些应用系统,例如,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系统、企业登记子网站、外资登记子网站等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连通的系统。本章将针对新老系统迁移和整合提出解决方案。 1.1.新老系统迁移整合需求分析 系统迁移又称为系统切换,即新系统开发完成后将老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上来。 系统切换得主要任务包括:数据资源整合、新旧系统迁移、新系统运行监控过程。数据资源整合包含两个步骤:数据整理与数据转换。数据整理就是将原系统数据整理为系统转换程序能够识别的数据;数据转换就是将整理完成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成新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数据的整合是整合系统切换的关键;新旧系统迁移就是在数据正确转换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保证业务办理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系统中进行;新系统运行监控就是在新系统正常运转后,还需要监控整个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以便及时对数据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系统整合是针对新开发的系统与保留的老系统之间的整合,以保证新开发的系统能与保留的老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主要的任务是接口的开发。1.2.需要进行迁移整合的系统 1.3.数据迁移整合分析 根据招标文件工商总局新建系统的数据库基于IBM DB2,而原有系统的数据库包括ORACLE,SQL Server,DB2。这种异构数据在总局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

即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和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异构数据。同时,系统的技术构件有.NET和J2EE两大类。 对于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的集成采用数据移植的方法,如:如果数据有基于DB2管理的,有ORACLE管理的,有SQL Server管理的,就根据新系统DB2的要求,把ORACLE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把SQL Server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 上下级国工商局之间的异构数据的集成利用数据交换系统来完成,重点在于数据库存储标准、交换标准的制定和遵守,保证数据的共享,这部分工作由数据中心完成。 1.4.系统迁移和整合目标 1.4.1.系统迁移的主要目标: 1.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在数据转换过程中,由于原有的系统数据的复杂性,给数据转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在新系统启动后不影响原系统正常的业务,因此数据转换完成后,必须保证新系统的正常运行。 2.保证原有系统在新系统中的独立性 原有系统是独立运行的系统,数据在新系统中虽然是集中存放的,但是各个系统由于存在业务上的差别,数据在逻辑上应当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1.4. 2.系统整合的目标: 保证直接关联的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正常办理。例如公众服务系统与基本业务系统之间互动,基本业务与协同业务之间互动等等。

Oracle10g的数据迁移方案

Oracle10g的数据迁移方案 2009-03-27 08:18 Lora是Acme银行的数据库管理员,她现在在该银行高层管理团队高级会议上成了大家最关注的核心人物。这次会议的目的是确定一些方法,来使最终用户能够详细分析公司主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会上提出的一种想法是创建几个小型数据集市--每个集市根据一个特定的职能范围存储数据--这样每个数据集市就可以由专门的团队来使用。 为了有效地实现数据集市的方法,数据专家必须能将数据快速、有效地放入数据集市中。该团队面临的挑战就是解决如何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快速刷新数据集市中的数据,而这些数据集市又运行在各个结构不同的平台上。这就是Lora为什么出席会议的原因。她会为移动数据提出哪些可供选择的方法呢?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数据库管理员,Lora向与会者提供了三种可能的方法,分别是: 使用可移动表空间 使用数据泵(导入和导出) 拖出表空间 本文介绍Lora对这三种可选方法的解释,包括它们的实施细节和优缺点。 可移动表空间 Lora从可移动表空方法开始介绍。把整个表空间移动到目标系统的最快速方法是用FTP(文件传输协议)或rcp(远程复制)来简单地转移表空间的基本文件。但是,仅仅复制Oracle数据文件还不够,目标数据库必须识别出并导入文件以及相应的表空间,最终用户才能使用表空间数据。使用可移动表空间包括复制表空间文件和使它们中的数据在目标数据库中可用。 在考虑该方法之前必须进行一些审查。首先,对于要转移到目标系统的表空间TS1,它必须是自含式的(self-contained)。也就是说,在该表空间中表的所有索引、分区及其他从属于该表的各数据段都必须在该表空间内部。Lora解释说,如果一个表空间集合包含所有从属的数据段,那么就认为这个集合是自含式的。例如,如果表空间TS1和TS2要作为一个集合进行转移,TS1中的一个表在TS2中有一个索引,则这个表空间集合就是自含式的。但是,如果TS1中的一个表另一个索引在表空间TS3中,则该表空间集合 (TS1, TS2)就不是自含式的。 要移动表空间,Lora提议使用Oracle数据库10g中的数据泵导出(Data Pump Export)工具。数据泵是Oracle的新一代数据转移工具,它替换了早期的Oracle Export (EXP)和Import (IMP)工具。这些老的工具使用正则SQL来提取和插入数据,而数据泵则与它们不同,它使用能绕过SQL缓冲区的专用API,从而使操

数据迁移技术方案

数据迁移方案 N 8000到A S13000 广东XX信息技术有限 2015年7月 1. 系统拓扑图 成果数据存储系统拓扑图 千兆以太网光纤线路万兆以太网光纤线路 千兆以太网线路 2. 需求分析 新增设备:2台AS13000—NAS 、1台NAS 网关与1套DPS 备份系统通过光纤跳线连接万兆交换机,中间服务器与华赛N8000通过6类网线连接万兆交换机,最低达到千兆交换得物理基础架构。其中1台AS 13000—NAS 作为成果数据存储,通过NAS 网关对外提供存储服务,另一台通过DPS 备份软件实现数据备份。 华赛N8000存储数据有40TB,包括各种大小文件、压缩包,需安全迁移到AS 130

00,实现数据得备份与共享、数据迁移就是敏感性动作,必须保证迁移数据得完整性、可用性,一致性、 华赛N8000已发生硬件故障,须尽快完成数据迁移工作。 3.数据迁移方案 本次数据迁移得目标就是在最少存储中断服务时间内完成数据在两个存储设备之间快速有序迁移,并保证数据得完整性、可用性,一致性。 我们在本方案中建议以下2种方式实现存储设备之间得数据迁移: ●文件复制 ?通过全备份、增量备份实现数据迁移 ?实现方式简单,迁移成本较低 ?需要较长得存储中断服务时间 ●备份软件迁移 ?通过建立选择备份得模式运行实现数据自动复制,实现数据迁移 ?支持异构平台 ?需要第三方备份工具支持,成本较高 3.1.文件复制 该方法就是通过中间服务器得指令在2个存储设备之间复制数据,数据迁移实现方式简单,不需要对源数据进行设置变更,不影响源数据得正常运行;但该方式迁移数据需要较长得迁移周期,同时需要安排一定得存储中断服务时间,以保证数据得完整迁移。 该方法不适用于增量数据迁移,增量数据需另配存储或在存储中临时划LUN替用,迁移完原数据后再迁移增量数据。 3.2.备份软件迁移 该方法通过安装得备份软件实现2个存储设备之间数据备份,向导指引您进行文件得备份与恢复,支持任务排程,进行备份时可以根据文件类型有选择得进行

数据迁移解决方案

1 数据迁移解决方案 VNX 系列支持在线数据移动和迁移,同时将复杂性和中断降至最低。快速、高效并且无中断地在存储层、平台和站点之间移动数据。EMC 公司有众多的工具实现在线数据迁移,为组织提供了选择余地和灵活性,让他们可以在正确的时间使用正确的工具提供正确的服务级别,针对本项目EMC 有众多的数据迁移工具包含: 1.1 数据迁移工具 1、EMC PowerPath Migration Enabler (PPME) PowerPath Migration Enabler (PPME) 是基于主机的迁移产品,可在存储系统之间迁移数据。PPME 充分利用 PowerPath 技术并结合使用其他基础技术(如 Open Replicator 或 EMC Invista?)来实际迁移数据。PPME 通过利用基于阵列或 SAN 的复制来提供基于主机的解决方案,几乎不会对主机资源造成影响。PPME 通过三种主要的方式来使数据迁移受益:大大减少或消除因迁移而导致的应用程序中断现象,同时降低迁移风险以及简化迁移操作。PowerPath Migration Enabler 独立于 PowerPath 多路径技术,不需要将 PowerPath 用于多路径。 2、SAN COPY ——是VNX 免费自带的一种数据迁移工具,是一种简单、数据块迁移选项 SAN Copy 基于阵列的快速迁移,需要宕机 RecoverPoint/MirrorView 远程复制和灾难恢复 在线 PowerPath Migration Enabler 基于主机的透明迁移 VPLEX 基于阵列的透明迁移 CLARiiON 迁移服务 EMC 与合作伙伴迁移服务VMware Storage VMotion 适用于VMware 环境的迁移 第三方VNX

专业信息化应用系统迁移方案

1 某中心应用系统迁移方案 目录 1某中心应用系统迁移方案 (1) 1.1总述 (2) 1.2系统迁移需求分析 (2) 1.2.1中心系统迁移需求分析总体结论 (2) 1.3迁移方案总体思路 (2) 1.3.1保障业务中断停机时间最小化 (2) 1.3.2业务切割时间节点优化 (3) 1.3.3迁移后完整性测试 (3) 1.4服务器硬件环境迁移方案 (4) 1.4.1迁移评估 (4) 1.4.2迁移计划 (4) 1.4.3测试计划 (5) 1.4.4迁移测试 (5) 1.4.5迁移实施 (5) 1.5运营商接入链路(路由)迁移 (8) 1.6应用系统和数据库迁移方案 (8) 1.6.1应用服务器迁移 (8) 1.6.2数据库迁移实施 (9) 1.7系统迁移的具体组织实施方案 (9) 1.7.1搬迁规划 (10) 1.7.2详细实施方案 (10) 1.7.3应急处理 (11)

1.1 总述 按照本期招标采购要求,中心在建成后要实现对迁移应用和新建业务平台的一体化集成。 考虑到需要迁移的指挥中心现有应用包含了分析管理平台、指挥平台,上述平台都是中心的核心、重要应用,因此我公司认为原系统的搬迁将是项目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本方案设计以我公司与用户现系统承建公司的初步技术交流、用户现状分析为基础,给出搬迁方案设计。 1.2 系统迁移需求分析 按照用户招标要求,本期系统迁移的具体需求分析如下。 中心原有应用系统将全部迁移至虚拟化服务平台,迁移期间必须保证工作不能中断,历史数据不能损失;迁移后的系统与多媒体融合通信指挥平台融合对接。 系统迁移的难点是系统切割时间节点的合理规划和确保电话接入路由的转换,历史数据的无损迁移也是系统搬迁的难点和重点。 1.2.1 中心系统迁移需求分析总体结论 通过对中心现有上述应用迁移的需求分析,鉴于原系统建设单位并非我公司,迁移过程中还存在对原建设厂商协调的工程风险。我公司认为系统迁移的重点内容包括:涉及运营商的接入切割,原有数据的迁移,合理切割时间节点规划。 1.3 迁移方案总体思路 中心系统迁移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迁移必须保证用户系统建设的相关要求,在迁移方案设计中,我们重点考虑几个问题。 1.3.1 保障业务中断停机时间最小化 业务中断对于用户无论是运行环境还是测试环境均存在较大的恢复风险,这

知识管理系统数据迁移通用方案

知识管理系统数据迁移通用方案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有的信息系统不断被功能更强大的新系统所取代。在新旧系统的切换过程中,必然要面临一个数据迁移的问题。 原有的旧系统从启用到被新系统取代,在其使用期间必然会积累大量珍贵的历史数据,其中许多历史数据都是新系统顺利启用所必须的。另外,这些历史数据也是进行决策分析的重要依据。数据迁移,就是将这些历史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并装载到新系统中的过程。数据迁移主要适用于一套旧系统切换到另一套新系统,或多套旧系统切换到同一套新系统时,需要将旧系统中的历史数据转换到新系统中的情况。 数据迁移对系统切换乃至新系统的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数据迁移的质量不光是新系统成功上线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新系统今后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如果数据迁移失败,新系统将不能正常启用;如果数据迁移的质量较差,没能屏蔽全部的垃圾数据,对新系统将会造成很大的隐患,新系统一旦访问这些垃圾数据,可能会由这些垃圾数据产生新的错误数据,严重时还会导致系统异常。相反,成功的数据迁移可以有效地保障新系统的顺利运行,能够继承珍贵的历史数据。 系统切换时的数据迁移不同于从生产系统OLTP (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到数据仓库DW(Data Warehouse)的数据抽取。后者主要将生产系统在上次抽取后所发生的数据变化同步到数据仓库,这种同步在每个抽取周期都进行,一般以天为单位。而数据迁移是将需要的历史数据一次或几次转换到新的生产系统,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批量数据的抽取、清洗和装载。 数据迁移的内容是整个数据迁移的基础,需要从信息系统规划的角度统一考虑。 以处理数据的功能模块为划分依据,需要考虑在新系统中没有被包含的功能模块,其所涉及数据的处理问题。这类数据由于无法建立映射关系,一般不需要迁移到新系统中。但对于模块间偶合度比较紧密的旧系统,在纵向划分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对于这次的数据迁移,旧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可以和新系统建立一定的映射关系,因此本次的迁移基本是针对模块做的工作。 数据迁移方法:

数据迁移方案

数据迁移方案

数据迁移方案 N8000到AS13000 广东XX信息技术有限2015年7月

1. 系统拓扑图 AS13000 成果存储 备 成果数据存储系统拓扑图 NAS 网关 成果存储 主 万兆交换机1 千兆以太网光纤线路万兆以太网光纤线路 AS13000 核心交换机 DPS 万兆交换机2 文件服务 已有存储 华赛 N8000 千兆以太网线路

2.需求分析 新增设备:2台AS13000-NAS、1台NAS网关和1套DPS备份系统通过光纤跳线连接万兆交换机,中间服务器和华赛N8000通过6类网线连接万兆交换机,最低达到千兆交换的物理基础架构。其中1台AS13000-NAS作为成果数据存储,通过NAS网关对外提供存储服务,另一台通过DPS备份软件实现数据备份。 华赛N8000存储数据有40TB,包括各种大小文件、压缩包,需安全迁移到AS13000,实现数据的备份和共享。数据迁移是敏感性动作,必须保证迁移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一致性。 华赛N8000已发生硬件故障,须尽快完成数据迁移工作。 3.数据迁移方案 本次数据迁移的目标是在最少存储中断服务时间内完成数据在两个存储设备之间快速有序迁移,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一致性。 我们在本方案中建议以下2种方式实现存储设备之间的数据迁移: ●文件复制 ?通过全备份、增量备份实现数据迁移 ?实现方式简单,迁移成本较低 ?需要较长的存储中断服务时间 ●备份软件迁移 ?通过建立选择备份的模式运行实现数据自动复制,实现数据迁移 ?支持异构平台 ?需要第三方备份工具支持,成本较高 3.1.文件复制 该方法是通过中间服务器的指令在2个存储设备之间复制数据,数据迁移

数据迁移服务合同

篇一:03金蝶升级迁移服务合同金蝶软件升级/迁移服务合同 附件: 金蝶软件升级/迁移服务合同 第一条产品定义及服务范围 1.1 甲乙双方在本合同中明确约定,乙方向甲方提供如下产品的升级/迁移服务支持:1.2 双方约定乙方于年月日内提供软件升 级/迁移服务,将甲方的当前产品升级/迁移至目标产品。 第二条服务费用及付款约定 2.1 本合同约定升级/迁移服务费实际金额为______佰______ 拾______万______仟______佰______拾______元整。 2.2 上述费用不含升级/迁移产品可能涉及的软件使用许可费用,如有上述费用发生,甲方应与 乙方另行签订《金蝶软件使用许可合同》,在该合同中列明软件使用许可费。 2.3 甲方应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的向乙方一次性支付本合同约定的全部费 用。 第三条代垫费用 3.1 乙方(或乙方指定的服务提供方)提供现场服务时,如甲方(或被服务方)要求的服务地 点距离乙方办公地点单程超过40公里,乙方(或乙方指定的服务提供方)的往返差旅费和食宿 费由甲方(或被服务方)承担。食宿费标准为元/人天,差旅费根据实际发生结算。 1./ 2 金蝶软件升级/迁移服务合同 3.2 双方同意于发生以上费用后的5个工作日内结清。第四条甲方责任 4.1 甲方应准备升级/迁移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其他相关设备与软件环境等),确保许 可软件的使用和管理正常,确保许可软件运行环境(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及相关硬件设备)的安全,为软件升级/迁移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4.2 甲方应定期做好当前产品版本系统数据及账套的备份并妥善保管。 4.3 在乙方提供升级/迁移服务时,甲方应根据乙方要求,指定配合的员工,提供必要的设备。4.4 在乙方升级/迁移服务完成时,甲方配合检查目标软件产品的运行是否正常。第五条乙方 责任 5.1 乙方负责为甲方提供目标产品版本的安装与调试服务。 5.2 乙方负责协助甲方将当前产品版本的账套数据(限于客户已购买账套数)升级/迁移到目 标产品版本中使用。 第六条有限保证 6.1 乙方承诺根据本合同的约定向甲方提供软件升级/迁移服务,但是对于因不可抗力或甲方 因素导致的延误而给甲方造成的损失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6.2 除本合同或其附件另有约定,乙方提供服务内容不包括以下:目标产品版本的软件实施、 培训、定制服务(含客户化开发)、标准支持、高级支持等服务。如甲方需要乙方提供此类服务,须和乙方另行签订相应的服务合同。

HDS大数据迁移解决方案设计

HDS数据迁移解决方案 1.数据迁移概述 数据迁移是企业IT建设经常面对的工作。在开发环境向运行环 境转换、低版本数据库向高版本数据库转换、两个不同数据库之间进行转换以至系统硬件升级时,数据均可能需要被转移并使之迁移后正常运行。 基于存储的数据迁移是一次性的将数据从一个存储转移到另一 个存储系统上,它包括对新存储的启用和数据可用性的保证。在一些情况下,基于存储的数据迁移是进行数据大集中的手段,非常适合大规模数据迁移需求。 基于存储的数据迁移又可分为同构存储迁移和异构存储迁移两 大类。目前基于同构存储的迁移是指在同厂家同型号产品之间数据迁移,需要配置支持基于磁盘阵列内(间)的数据复制软件,在HDS同系列存储环境下,经常性的数据迁移可利用存储产品中的迁移复制(Volume M igration,ShadowImage)及存储间的复制TrueCopy功能简化数据迁移工作;对EMC而言是配置SRDF-DM或TIMEFINDER等。 异构存储间数据迁移需要虚拟化技术支持,HDS虚拟化技术非常成熟,在虚拟化基础上将原来不能完成数据复制的存储设备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存储池,这时物理上在两个磁盘的数据卷之间的迁移, 在逻辑上来讲是在整合虚拟后的同一个磁盘阵列内卷迁移,大大简化了数据迁移的复杂性。许许多多国内外客户都通过这种数据迁移方式

实现了在线数据迁移。 2.数据迁移的难题 当今数据迁移的主要难题是进行一次成功的数据迁移时间要求 越来越短。然而应用在存储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存储的升级和更替更加频繁;同时,用户的应用趋向于全年不停顿运行、对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要求不断提高,维护时间窗口的不断减少等因素,使得进行一次平滑的成功数据迁移越来越具挑战。 在进行数据迁移项目计划时,一些因素是必须考虑的。 2.1数据的保护 数据的保护是最重要的,在数据迁移中数据的安全必须得到完全的保护。任何一个更换过个人计算机中的硬盘的人,都对因为在更换过程中对某些细节的忽视造成的数据丢失有预期和经验。当在企业级数据迁移中,数据备份、实施步骤的回退计划是保证数据在迁移后的可用性的必需准备。 2.2在线或离线迁移 如果应用可以暂停,则迁移过程可以更快捷;但是当今大多数系统有着严格的可用性要求。当数据迁移在生产环境中进行时,不仅要密切监控数据迁移的过程,而且要将迁移对生产系统的影响降到最 低。 2.3维护时间窗口 通常迁移工作只能在预先确定的维护时间窗口中进行。通常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