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ringCloud-微服务系统设计解决方案.docx

基于SpringCloud-微服务系统设计解决方案.docx
基于SpringCloud-微服务系统设计解决方案.docx

微服务系统设计方案

1.微服务本质

微服务架构从本质上说其实就是分布式架构,与其说是一种新架构,不如说是一种微服务架构风格。

简单来说,微服务架构风格是要开发一种由多个小服务组成的应用。每个服务运行于独立的进程,并且采用轻量级交互。多数情况下是一个HTTP的资源API。这些服务具备独立业务能力并可以通过自动化部署方式独立部署。这种风格使最小化集中管理,从而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编程语言和数据存储技术。

对于微服务架构系统,由于其服务粒度小,模块化清晰,因此首先要做的是对系统整体进行功能、服务规划,优先考虑如何在交付过程中,从工程实践出发,组织好代码结构、配置、测试、部署、运维、监控的整个过程,从而有效体现微服务的独立性与可部署性。

本文将从微服务系统的设计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部署阶段进行综合阐述。

理解微服务架构和理念是核心。

2.系统环境

3.微服务架构的挑战

?可靠性:

由于采用远程调用的方式,任何一个节点、网络出现问题,都将使得服务调用失败,

随着微服务数量的增多,潜在故障点也将增多。

也就是没有充分的保障机制,则单点故障会大量增加。

?运维要求高:

系统监控、高可用性、自动化技术

?分布式复杂性:

网络延迟、系统容错、分布式事务

?部署依赖性强:

服务依赖、多版本问题

?性能(服务间通讯成本高):

无状态性、进程间调用、跨网络调用

?数据一致性:

分布式事务管理需要跨越多个节点来保证数据的瞬时一致性,因此比起传统的单体架构的事务,成本要高得多。另外,在分布式系统中,通常会考虑通过数据的最终一致性来解决数据瞬时一致带来的系统不可用。

?重复开发:

微服务理念崇尚每个微服务作为一个产品看待,有自己的团队开发,甚至可以有自己完全不同的技术、框架,那么与其他微服务团队的技术共享就产生了矛盾,重复开发的工作即产生了。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4.架构设计

4.1.思维设计

微服务架构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价值交付,微服务架构只有遵循DevOps理念方可进行的更顺畅,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最重要的。

实现微服务技术架构,现有产品需要进行技术上的改进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实现,采用分阶段实施、以及试点产品优先实施的策略,主要包括如下:

一、技术上的改进:

1、前后端分离,web前端通过Http/Https协议调用微服务的API网关,由API网关再经过路由服务调用相应的微服务

2、不同微服务之间通过REST方式互相调用

3、微服务之间通过消息中间件实现消息交互机制

二、配套服务与功能实现:

1、需要进行相应的自动化服务实现,包括自动化构建、自动化安装部署、自动化测试、自动化平台发布(Docker实现)

2、管理服务,对于微服务架构,必须配套相应的监控与管理服务、日志管理服务等

3、协作服务,运用DevOps思想提升开发、测试、运维的高效沟通与协作,实现开发与运维的一体化

4.2.微服务架构设计

1、我们把整个系统根据业务拆分成若干个子系统或微服务。

2、每个子系统可以部署多个应用,多个应用之间使用负载均衡。

3、需要一个服务注册中心Eureka,所有的服务都在注册中心注册,负载均衡也是通过在注册中心注册的服务来使用一定策略来实现。

Eureka可部署多个,进行高可用保证。

4、所有的客户端都通过同一个网关地址访问后台的服务,通过路由配置ZUUL网关来判断一个URL请求由哪个服务处理。请求转发到服务上的时候使用负载均衡Ribbon。

5、服务之间采用feign进行调用。

6、使用断路器hystrix,及时处理服务调用时的超时和错误,防止由于其中一个服务的问题而导致整体系统的瘫痪。

7、还需要一个监控功能,监控每个服务调用花费的时间等。

8、使用SpringCloud Config进行统一的配置管理,需要考虑与公司的配置管理平台如何配合使用。

9、Hystrix,监控和断路器。我们只需要在服务接口上添加Hystrix标签,就可以实现对这个接口的监控和断路器功能。

10、Hystrix Dashboard,监控面板,他提供了一个界面,可以监控各个服务上的服务调用所消耗的时间等。

11、Turbine,监控聚合,使用Hystrix监控,我们需要打开每一个服务实例的监控信息来查看。而Turbine可以帮助我们把所有的服务实例的监控信息聚合到一个地方统一查看。这样就不需要挨个打开一个个的页面一个个查看。

架构的可靠性保证:

在关键节点做主备、集群部署,防止单点故障。

待后续确认问题:

1、Access Control:Zuul网关提供了相关控制功能,与我司CAS如何结合使用

2、Config Server:Spring Cloud提供了远程配置中心,与我司的配置管理平台如何结合使用

5.设计阶段

5.1.总体设计

1、功能规划:对产品功能进行拆分,拆分为若干个微服务;一个功能可以创建多个微服务并部署在多个服务器节点上,以便进行负载均衡。

2、设计原子服务层,梳理和抽取核心应用、公共应用,作为独立的服务下沉到核心和公共能力层,逐渐形成稳定的服务中心,使应用能更快速的响应多变的客户需求。

3、为每个服务设计API接口(REST方式)

4、为不同的服务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服务需要的资源不同,可以配置不同的资源,包括CPU、内存、存储等。

5.2.服务拆分原则

1、粒度微小:

根据业务功能划分服务粒度,总的原则是服务内部高内聚,服务之间低耦合。

2、责任单一:

每个服务只做一件事,即单一职责原则。

3、隔离性原则:

每个服务相互隔离,且不互相影响

4、业务无关优先原则:

基础服务,是一些基础组件,与具体的业务无关。比如:短信服务、邮件服务。这里的服务最容易划分出来做微服务,也是我们第一优先级分离出来的服务。

5.3.服务规划

为实现负载均衡,允许相同的服务在多个节点注册相同的服务名,不同的端口。如果没有前期的规划,不同的服务提供者可能会注册相同的服务名,导致消费者调用服务时产生调用混乱。

因此,需进行服务名的统一规划:

1、规划期统一制定每个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名或者模块标示。

2、服务名的命名规则:ModuleName_ServiceName,且所有字符小写,不同单词之间以下划线分隔。如用户管理模块提供了获取用户信息的服务,则命名为:user_get_info。

3、新增服务名时,需要提出申请,审批通过后方可使用,为减少审批复杂度,可只审批ModuleName,即在模块内部可以自由增加服务名,不需要进行审批。

5.4.开发策略

总体原则:不同的微服务需进行物理隔离。

1、SVN策略:SVN上创建独立的分支,不同微服务的代码提交不受相互影响;

---由配置管理员统一控制。

问题:开发分支与集成分支,都将增加很多,维护工作量增加。

2、编译策略:代码编译时,各个微服务独立编译、打包,杜绝直接的依赖;

3、工程构建:代码开发时,各微服务创建独立的工程,工程之间不能产生直接依赖

4、持续集成:每个微服务独立执行持续集成。

5、版本集成:由统一的集成工具,实现自动化的版本集成,将所有微服务集成到统一的版本发布包中。

5.5.版本策略

每个微服务可以独立制作版本,伴随着服务的增多,SVN分支增多,版本也将增多,版本管理的复杂度将成指数级增加。在服务之间依赖较多时,每个服务的升级或降级都将影响其他服务的正常运行。

因此需执行如下策略:

1、所有服务的版本制作交由专业的版本管理员执行。

2、采用自动化的版本制作策略,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工操作。

3、每个服务的版本必须有详细的版本计划、版本说明,对于版本说明要制定模板,明确需要提交的内容、版本号、SVN标签等。

4、对项目经理的要求提升,需对整体的版本计划有严格的制定,尤其是版本之间的依赖关系要非常明确,版本升级、降级的风险评估需完全充分。

5、接口管理:严格执行接口管理制度,任何接口的变更必须进行审批、发公告等流程。

5.6.数据库挑战与策略

每个微服务都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那么后台管理的联合查询怎么处理?这应该是大家会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有三种处理方案。

1)严格按照微服务的划分来做,微服务相互独立,各微服务数据库也独立,后台需要展示数据时,调用各微服务的接口来获取对应的数据,再进行数据处理后展示出来,这是标准的用法,也是最麻烦的用法。

2) 将业务高度相关的表放到一个库中,将业务关系不是很紧密的表严格按照微服务模式来拆分,这样既可以使用微服务,也避免了数据库分散导致后台系统统计功能难以实现,是一个折中的方案。

3)数据库严格按照微服务的要求来切分,以满足业务高并发,实时或者准实时将各微服务数据库数据同步到NoSQL数据库中,在同步的过程中进行数据清洗,用来满足后台业务系统的使用,推荐使用MongoDB、HBase等。

第一种方案适合业务较为简单的小公司;第二种方案,适合在原有系统之上,慢慢演化为微服务架构的公司;第三种适合大型高并发的互联网公司。

建议,我们当前采用第二种方案。

5.7.负载均衡

不再采用一般的增加负载均衡服务器的方式进行负载均衡,如F5、Nginx、LVS等,而是把负载均衡的功能以库的方式集成到服务消费方的进程内,这种方案称为软负载均衡(Soft Load Balancing)或者客户端负载均衡。在Spring Cloud中配合Eureka的服务注册功能,Ribbon子项目则为REST客户端实现了负载均衡。

使用Ribbon进行负载均衡,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下面四个步骤:

1.Ribbon首先根据其所在Zone优先选择一个负载较少的Eureka Server;

2.定期从Eureka Server更新并过滤服务实例列表;

3.根据指定的负载均衡策略,从可用的服务器列表中选择一个服务实例的地址;

4.然后通过RestClient进行服务调用。

Ribbon本身提供了下面几种负载均衡策略:

?RoundRobinRule:轮询策略,Ribbon以轮询的方式选择服务器,这个是默认值。所以示例中所启动的两个服务会被循环访问;

?RandomRule:随机选择,也就是说Ribbon会随机从服务器列表中选择一个进行访问; ?BestAvailableRule:最大可用策略,即先过滤出故障服务器后,选择一个当前并发请求数最小的;

?WeightedResponseTimeRule:带有加权的轮询策略,对各个服务器响应时间进行加权处理,然后在采用轮询的方式来获取相应的服务器;

?AvailabilityFilteringRule:可用过滤策略,先过滤出故障的或并发请求大于阈值一部分服务实例,然后再以线性轮询的方式从过滤后的实例清单中选出一个; ?ZoneAvoidanceRule:区域感知策略,先使用主过滤条件(区域负载器,选择最优区域)对所有实例过滤并返回过滤后的实例清单,依次使用次过滤条件列表中的过滤条件对主过滤条件的结果进行过滤,判断最小过滤数(默认1)和最小过滤百分比(默认0),最后对满足条件的服务器则使用RoundRobinRule(轮询方式)选择一个服务器实例。5.8.性能策略

1、网络优化:优化组网结构,提升网络间通讯性能;

2、配置优化:优化Spring Cloud组件集以及其他组件的配置信息,使得性能最大化。

5.9.技术管理策略

微服务的架构理念中指出各微服务可以独立建设,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语言、框架等,以便能更快速的使用新技术、新框架等响应特定客户需求,解决单体应用架构更新技术、更新框架时面临的困难或阻碍。

但这也同时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下:

1、各服务是否可以任意使用自己的技术、自己的组件、框架呢?如果这样,势必带来更大的管理困难、维护困难、技术共享困难。

2、公共的方法如何实现共享?如格式化时间的一个简单方法需要共享,也需要封装为一个服务接口吗?

管理策略:

1、总体原则:仍然需要进行统筹考虑,所有组件统一管理,组件放置在产品仓库中,每个产品或服务需要共享组件时,从产品仓库获取。

2、特殊情况:特殊服务需要使用特殊的组件、框架,需提出申请,统筹规划后进行决策。

6.开发阶段

6.1.服务的调用

6.1.1.AIP网关调用

所有服务通过Zuul网关进行调用,不允许直接调用微服务提供者。

Zuul可能会成为系统瓶颈,在项目复杂时可考虑为Zuul进行主备或负载均衡处理。

6.1.2.同步调用

采用HTTP REST方式进行调用,针对业务需求可以进行负载均衡,负载均衡的调用方式有两种:

1、FeignClient

2、RestTemplate

建议使用FeignClient方式进行服务调用。

不管是什么方式,他都是通过REST接口调用服务的http接口,参数和结果默认都是通过Jackson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因为Spring MVC的RestController定义的接口,返回的数据都是通过Jackson序列化成JSON数据。

6.1.3.异步调用

rabbitMq、kafka、Spring Cloud Stream均是可以选择的方案。

?Spring Cloud Stream,基于Redis、Rabbit、Kafka 实现的消息微服务,简单声明模型用以在Spring Cloud 应用中收发消息。

6.1.4.服务间调用的权限验证

一般我们的API接口都需要某种授权才能访问,登陆成功以后,然后通过token或者cookie 等方式才能调用接口。

使用Spring Cloud Netfix框架的话,登录的时候,把登录请求转发到相应的用户服务上,登陆成功后,会设置cookie或header token等。然后客户端接下来的请求就会带着这些验证

信息,从Zuul网关传到相应的服务上进行验证。

Zuul网关在把请求转发到后台的服务的时候,会默认把一些header传到服务端,如:Cookie、Set-Cookie、Authorization。这样,客户端请求的相关headers就可以传递到服务端,

服务端设置的cookie也可以传到客户端。

但是,如果你想禁止某些header透传到服务端,可以在Zuul网关的application.yml配置里通过下面的方式禁用:

zuul:

routes:

users:

path: /users/**

sensitiveHeaders: Cookie,Set-Cookie,Authorization

serviceId: user

刚才说了我们的某个服务有时候需要调用另一个服务,这时候,这个请求不是客户端发起,他的请求的header里面也不会有任何验证信息。这时候,要么,通过防火墙等设置,保证服务间调用的接口,只能某几个地址访问;要么,就通过某种方式

设置header。

同时,如果你想在某个服务里面获得这个请求的真是IP,(因为请求的通过网关转发而来,你直接通过request获得ip 得到的是网关的IP),就可以从headerX-Forwarded-Host获得。如果想禁用这个header,也可以:

如果你使用RestTemplate的方式调用,可以在请求里面添加一个有header的Options。

也可以通过如下的拦截器的方式设置,它对RestTemplate方式和FeignClient的方式都可以起作用:

@Bean

public RequestInterceptor requestInterceptor() {

return new RequestIntercep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apply(RequestTemplate template) {

String authToken = getToken();

template.header(AUTH_TOKEN_HEADER, authToken);

}

};

}

6.1.5.服务编排

主要的作用是减少项目中的相互依赖。比如现在有项目a调用项目b,项目b调用项目

c...一直到h,是一个调用链,那么项目上线的时候需要先更新最底层的h再更新g...更新c

更新b最后是更新项目a。这只是这一个调用链,在复杂的业务中有非常多的调用,如果要

记住每一个调用链对开发运维人员来说就是灾难。

有这样一个好办法可以尽量的减少项目的相互依赖,就是服务编排,一个核心的业务处理项

目,负责和各个微服务打交道。比如之前是a调用b,b掉用c,c调用d,现在统一在一个

核心项目W中来处理,W服务使用a的时候去调用b,使用b的时候W去调用c。

其实可以理解为面向对象的设计,减少方法之间的一层层嵌套调用,而采取一个方法进行业务流程的串联,如方法W实现一个完整的业务处理,则采取下面方式:

function w()

{

1、调用方法a;

2、调用方法b;

3、调用方法c;

}

6.2.服务的熔断处理

在服务之间进行调用时,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远程服务不可用或压力过载等异常导致的故障蔓延,此时需要有一种机制进行保护处理。Spring Cloud通过Netflix的Hystrix组件实现熔断和降级处理解决此问题。断路器(Cricuit Breaker)是一种能够在远程服务不可用时自动熔断(打开开关),并在远程服务恢复时自动恢复(闭合开关)的设施,Spring Cloud通过Netflix的Hystrix组件提供断路器、资源隔离与自我修复功能。

Spring cloud Hystrix 熔断器

6.3.统一日志管理

不同微服务部署在不同节点上,登录每个节点查看日志是比较麻烦的,同时对于需要关联多个微服务日志联合查看分析的情况将更加麻烦。伴随节点数量的增加,如果没有合适的管理机制与工具,定位问题、发现问题的复杂性将越来越大,将成指数级增长,因此需要进

行统一日志管理。

1、建立统一的日志管理规范;

2、开发并使用统一的日志组件,为所有微服务提供统一的日志服务,由log4j或Blitz4j 封装;

3、在每个服务节点上部署日志采集Agent组件,由此Agent进行日志的采集与转发;

4、建立统一的日志中心,所有日志写入日志中心。

说明:上述日志的实现由公司的“日志管理平台”进行实现,采用的是ELK集合框架。

6.4.统一监控管理

使用Hystrix组件进行服务的监控,使用Nagios进行服务器等资源的监控。

1、Hystrix,监控和断路器。我们只需要在服务接口上添加Hystrix标签,就可以实现对这个接口的监控和断路器功能。

2、Hystrix Dashboard,监控面板,他提供了一个界面,可以监控各个服务上的服务调用所消耗的时间等。

3、Turbine,监控聚合,使用Hystrix监控,我们需要打开每一个服务实例的监控信息来查看。而Turbine可以帮助我们把所有的服务实例的监控信息聚合到一个地方统一查看。这样就不需要挨个打开一个个的页面一个个查看。

6.5.统一配置管理

实现各微服务的统一参数配置以及版本管理,可采用公司的配置管理平台或者Spring Cloud Config配置中心。

Spring Cloud Config配置中心

Spring Cloud Config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配置中心。Spring Cloud Config-把应用原本放在本地文件的配置抽取出来放在中心服务器,本质是配置信息从本地迁移到云端。从而能够提供更好的管理、发布能力。

Spring Cloud Config分服务端和客户端,服务端负责将git(svn)中存储的配置文件发布成REST接口,客户端可以从服务端REST接口获取配置。但客户端并不能主动感知到配置的变化,从而主动去获取新的配置,这需要每个客户端通过POST方法触发各自的/refresh。

为解决配置信息能及时通知到各服务,同时减少每个微服务处理配置信息更新的复杂度,为此我们通过消息总线来解决此问题,方案如下:

1.Git仓库、Config Server、以及微服务“Service A”、“Service B”的实例中都

引入了Spring Cloud Bus,所以他们都连接到了RabbitMQ的消息总线上。

2.从Git仓库中配置的修改到发起/bus/refresh的POST请求这一步可以通过Git仓库

的Web Hook来自动触发。

3./bus/refresh请求不再发送到具体服务实例上,而是发送给Config Server,并通过

destination参数来指定需要更新配置的服务或实例。

4.由于所有连接到消息总线上的应用都会接受到更新请求,所以在Web Hook中就不需要

维护所有节点内容来进行更新,从而解决了通过Web Hook来逐个进行刷新的问题。

6.6.分布式session

采用Redis作为缓存组件以及session的共享组件。

6.7.REST资源响应结构

制定规范和解析方法。

6.8.API调用链追踪

微服务架构上通过业务来划分服务的,通过REST调用,对外暴露的一个接口,可能需要很多个服务协同才能完成这个接口功能,如果链路上任何一个服务出现问题或者网络超时,都会形成导致接口调用失败。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服务之间互相调用会越来越复杂。

Spring Cloud Sleuth 主要功能就是在分布式系统中提供追踪解决方案,并且兼容支持了zipkin,你只需要在pom文件中引入相应的依赖即可。

6.9.单元测试

做微服务架构,进行系统测试的复杂度较大,为保证产品质量与开发、测试效率,单元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汇总

1.1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为确保系统的建设成功与可持续发展,在系统的建设与技术方案设计时我们遵循如下的原则:1、统一设计原则统筹规划和统一设计系统结构。尤其是应用系统建设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存储结构以及系统扩展规划等内容,均需从全局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2、先进性原则系统构成必须采用成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技术、软件产品和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成熟的主流网络和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保证先进性的同时还要保证技术的稳定、安全性。3、高可靠/高安全性原则系统设计和数据架构设计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和可靠。4、标准化原则系统各项技术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和相关规范。5、成熟性原则系统要采用国际主流、成熟的体系架构来构建,实现跨平台的应用。6、适用性原则保护已有资源,急用先行,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7、可扩展性原则信息系统设计要考虑到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尽可能设计得简明,降低各功能模块耦合度,并充分考虑兼容性。系统能够支持对多种格式数据的存储。 1.2业务应用支撑平台设计原则 业务应用支撑平台的设计遵循了以下原则:1、遵循相关规范或标准遵循J2EE、XML、JDBC、EJB、SNMP、HTTP、TCP/IP、SSL等业界主流标准2、采用先进和成熟的技术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使用XML规范作为信息交互的标准,充分吸收国际厂商的先进经验,并且采用先进、成熟的软硬件支撑平台及相关标准作为系统的基础。3、可灵活的与其他系统集成系统采用基于工业标准的技术,方便与其他系统的集成。4、快速开发/快速修改的原则系统提供了灵活的二次开发手段,在面向组件的应用框架上,能够在不影响系统情况下快速开发新业务、增加新功能,同时提供方便地对业务进行修改和动态加载的支持,保障应用系统应能够方便支持集中的版本控制与升级管理。5、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系统能够支持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多个层面的可扩展性,能够实现快速开发/重组、业务参数配置、业务功能二次开发等多个方面使得系统可以支持未来不断变化的特征。6、平台无关性系统能够适应多种主流主机平台、数据库平台、中间件平台,具有较强的跨系统平台的能力。7、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能保证数据安全一致,高度可靠,应提供多种检查和处理手段,保证系统的准确性。针对主机、数据库、网络、应用等各层次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可靠性策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8、用户操作方便的原则系统提供统一的界面风格,可为每个用户群,包括客户,提供一个一致的、个性化定制的和易于使用的操作界面。 9、应支持多CPU的SMP对称多处理结构 1.3共享交换区数据库设计原则 1.统一设计原则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合理性、一致性和可用性,在全国统一设立交换资源库基本项目和统一编码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并制定统一的交换资源库结构标准。 2.有效提取原则既要考虑宏观决策需要,又要兼顾现实性,并进行业务信息的有效提取,过滤掉生产区中的过程性、地方性数据,将关键性、结果性数据提交集中到交换区数据库中。 3.保证交换原则统一设计数据交换接口、协议、流程和规范,保证数据通道的顺畅。 4.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系统结构根据XX电子政务网络发达,地区经济差异性等特点,交换区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数据库系统结构,并逐步向大型集中式数据库系统过渡。这些与外部系统交换的数据也需要从生产区数据得到,也就是说需要XXXX数据和各XXXX 数据的采集不只是局限于XXXX和XXXX原定的指标。 1.4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基于SpringCloud 微服务系统设计方案

微服务系统设计方案 1.微服务本质 微服务架构从本质上说其实就是分布式架构,与其说是一种新架构,不如说是一种微服务架构风格。 简单来说,微服务架构风格是要开发一种由多个小服务组成的应用。每个服务运行于独立的进程,并且采用轻量级交互。多数情况下是一个HTTP的资源API。这些服务具备独立业务能力并可以通过自动化部署方式独立部署。这种风格使最小化集中管理,从而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编程语言和数据存储技术。 对于微服务架构系统,由于其服务粒度小,模块化清晰,因此首先要做的是对系统整体进行功能、服务规划,优先考虑如何在交付过程中,从工程实践出发,组织好代码结构、配置、测试、部署、运维、监控的整个过程,从而有效体现微服务的独立性与可部署性。 本文将从微服务系统的设计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部署阶段进行综合阐述。 理解微服务架构和理念是核心。 2.系统环境

3.微服务架构的挑战 可靠性: 由于采用远程调用的方式,任何一个节点、网络出现问题,都将使得服务调用失败, 随着微服务数量的增多,潜在故障点也将增多。 也就是没有充分的保障机制,则单点故障会大量增加。 运维要求高: 系统监控、高可用性、自动化技术 分布式复杂性: 网络延迟、系统容错、分布式事务 部署依赖性强: 服务依赖、多版本问题 性能(服务间通讯成本高): 无状态性、进程间调用、跨网络调用 数据一致性: 分布式事务管理需要跨越多个节点来保证数据的瞬时一致性,因此比起传统的单体架构的事务,成本要高得多。另外,在分布式系统中,通常会考虑通过数据的最终一致性来解决数据瞬时一致带来的系统不可用。 重复开发: 微服务理念崇尚每个微服务作为一个产品看待,有自己的团队开发,甚至可以有自己完全不同的技术、框架,那么与其他微服务团队的技术共享就产生了矛盾,重复开发的工作即产生了。

IT服务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XXX 信息资产管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2011年9月

目录 一项目设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现状及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系统功能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服务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事件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请求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变更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5服务级别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6计划任务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7ISO文件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8服务质量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9智能报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信息资产与运维管理系统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系统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用户访问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系统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系统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服务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事件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变更和发布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服务级别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资产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6计划任务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7ISO文件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8智能报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9组织机构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系统实施服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配置及报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功能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报价详见报价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微服务架构的部署

微服务架构的部署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说明微服务架构项目的实践经验:架构选型、开发测试环境下的相关工具支持、人员分工及开发部署流程、相关设计及注意事项。最后,将根据实践经验讨论提高微服架构下的开发和运维效率的切实需求,进一步理清本项目所实现的容器服务管理平台的完善性需求。 本项目是一个企业级的容器服务管理平台,该平台的功能是基于容器实现的应用运行环境管理,以及应用开发阶段的持续集成和持续发布。简单的理解该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管理复杂应用的开发和运维环境,提高微服务架构下的开发和运维效率。项目的开发背景如下: 首先,该系统具有典型分布式应用系统特征: 该平台所运行的服务器配置不高,例如华为RH1288这类低配置服务器,允许硬件失败; 系统平台要求可根据实际用户数的规模进行伸缩部署,保证硬件资源的合理利用; 由于系统平台之上需要运行若干企业应用的开发和运行环境,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不允许单点失效。 其次,本系统功能复杂,从架构的角度需要将系统分成多个层次和若干个子系统。不同的层次、子系统根据具体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开发语言,由不同的开发小组完成。 第三,项目组成员由几个城市的异地团队协同开发,统一的开发环境和协同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针对上述项目背景的考虑,本项目选择基于微服务架构进行项目开发。 开发、测试、部署使用到的工具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借助适合的流程和相关工具集,才能提高微服务架构下的应用开发效率。本项目利用DevOPs流程并选用一套相关工具集实现应用开发管理,提高开发、测试、部署的效率。 代码库:本项目使用分布式代码库Gitlab,它的功能不限于代码仓库,还包括reviews(代码审查), issue tracking(问题跟踪)、wiki等功能,是代码管理和异地团队沟通、协作工具的首选。 Docker镜像仓库、Docker:本项目用容器贯穿整个软件开发流程,以容器作为应用发布的载体,应用的开发环境和测试发版环境都运行在Docker容器中。对于复杂的开发和运维环境管理Docker具有先天的优势,目前国内外的互联网公司有大多数都已经将Docker应用到了他们的开发或者生产环境中了。

软件系统建设原则

软件系统建设原则 本系统在总体架构设计上应考虑实用性、可行性、先进性、成熟性、标准化和开放性的要求,同时要求系统从安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而进行重点考虑。 (1)实用性和可行性 技术方案和系统设计必须具有成熟、稳定,实用的特点。 (2)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设计既要采用先进技术和系统工程方法,又要注意思维的合理性,技术的可行性,方法的正确性,供应商在围绕软件平台功能需求的同时,应尽可能从后续应用出发,预留标准化的系统接口,方便日后系统功能的扩展。 (3)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 系统应当开放且符合业界主流技术标准,并使网络的硬件环境、通信环境、软件环境、操作平台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低。 项目建设为部级检查站治安管控子系统,和部级其他系统有业务对接,同时和地方省级平台进行联动交互,提供标准化接口,并制定面向全国推广的接口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或行业标准,需要投标人具备一定的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经验。

(4)可扩展性及易升级性原则 为适应系统将来的扩展需要,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平滑可扩充性。 (5)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 在系统的设计中,既要充分考虑数据信息的共享,更要注意信息资源的保护和隔离,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技术、数据的存储控制等。 项目建设内容涉及人员车辆敏感数据及隐私数据,对保密性及安全性要求较高,需要投标人具备相应的保密资质和信息安全认证。 (6)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原则 整个应用平台是由多种不同角色的用户分别进行操作的较为复杂的系统,为了便于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系统服务方案教程文件

系统服务方案

系统服务方案1.进度计划

17 5 .1用户接收测试2d 18 5.2系统上线试运行28d 系统初验确认 书 2.保障措施 进度计划设计图 (1)制订完善的开发进度计划 编制详细的开发进度计划表,并执行开发进度计划:严格按照制订好的进度计划,全方位开展开发。在开发过程如发现开发进度与形象进度有出入时, 马上找原因,并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每道工序、每个分项工程都在计划工期之 内。整个工程要加强计划工期控制,每周制订工程进度计划,并严格执行进度 计划。 (2)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影响工期的因素 为保证该工程项目能按计划顺利、有序地进行,并达到预定的目标,必须对有可能影响工程按计划进行的因素进行分析,事先采取措施,尽量缩小实际 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实现对项目工期的控制。影响该项目进度的主要因素 有计划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等,对于上述影响工期的

诸多因素,我们将按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原则,分别对这些因素加以分析、研究,制定对策,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选用高素质劳务队伍 本工程,工程量大,质量要求高,工期紧,开发过程中必须有效地组织好各专业开发队伍,选择素质好、技术水平高、有类似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上岗操作,为此,将配备充足的自有专业技术人员。 (4)严格质量管理,确保一次达到优良标准 根据需求设计图和规范的要求,制定各程序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并在开发过程中严格执行,确保一次达到优良标准。 (5)严格奖罚制度 进场后,将在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奖罚制度,并在开发中严格执行,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3.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实施规范主要包括项目启动阶段、需求调研确认阶段、软件功能开发阶段、软件功能及性能测试阶段、系统实施安装测试及试运行阶段、系统培训阶段、系统总体验收阶段等工作内容,每个阶段的按时完成确保了整个项目的按时完工,下面将对每个项目实施阶段进行说明 3.1. 项目实施方案概述 项目实施规范主要包括项目启动阶段、需求调研确认阶段、软件功能开发阶段、软件功能及性能测试阶段、系统实施安装测试及试运行阶段、系统培训阶段、系统总体验收阶段等工作内容,每个阶段的按时完成确保了整个项目的按时完工,下面将对每个项目实施阶段进行说明

微服务架构设计V1

微服务架构设计

目录 一、微服务架构介绍 (3) 二、微服务出现和发展 (3) 三、传统开发模式和微服务的区别 (4) 四、微服务的具体特征 (7) 五、SOA和微服务的区别 (9) 六、怎么具体实践微服务 (11) 七、常见的设计模式和应用 (17) 八、优点和缺点 (23) 九、思考:意识的转变 (26)

一、微服务架构介绍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是一种架构概念,旨在通过将功能分解到各个离散的服务中以实现对解决方案的解耦。你可以将其看作是在架构层次而非获取服务的 类上应用很多SOLID原则。微服务架构是个很有趣的概念,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功能分解到离散的各个服务当中,从而降低系统的耦合性,并提供更加灵活的服务支持。 概念:把一个大型的单个应用程序和服务拆分为数个甚至数十个的支持微服务,它可扩展单个组件而不是整个的应用程序堆栈,从而满足服务等级协议。 定义:围绕业务领域组件来创建应用,这些应用可独立地进行开发、管理和迭代。在分散的组件中使用云架构和平台式部署、管理和服务功能,使产品交付变得更加简单。 本质:用一些功能比较明确、业务比较精练的服务去解决更大、更实际的问题。 二、微服务出现和发展 微服务(Microservice)这个概念是2012年出现的,作为加快Web和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进程的一种方法,2014年开始受到各方的关注,而2015年,可以说是微服务的元年; 越来越多的论坛、社区、blog以及互联网行业巨头开始对微服务进行讨论、实践,可以说这样更近一步推动了微服务的发展和创新。而微服务的流行,Martin Fowler功不可没。 这老头是个奇人,特别擅长抽象归纳和制造概念。特别是微服务这种新生的名词,都有一个特点:一解释就懂,一问就不知,一讨论就打架。

软件系统设计原则三

1.1设计原则 1.1.1先进行和成熟性 系统设计,特别是业务应用软件解决方案,要充分体现一体化和松耦合的特点,把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紧密结合起来,提出先进合理的业务流程,真正做到紧扣未来发展方向;系统应运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手段和标准化产品,具有较高性能,符合当今技术发展的方向,确保系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有长期的使用价值,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1.1.2经济性和实用性 信息系统性能优良,价格合理,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做到节省投资和物有所值。系统设计应面向实际、注重实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应充分合理利用原有设备和信息资源,应用软件应考虑用户的操作习惯,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以及丰富的联机帮助,全面提升系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1.1.3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计时要采用可靠的技术,系统各环节具备故障分析与恢复和容错能力,在安全体系建设、复杂环节解决方案和系统切换等各方面考虑周到、切实可行,建成的系统安全可靠,稳定性强,从而把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降至最低。 1.1.4安全性和保密性 系统设计应把安全性放在首位,既要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也要考虑信息的保护和隔离。系统应该在各个层次对访问进行控制,设置严格的操作权限;并充分利用日志系统、健全的备份和恢复策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1.1.5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业务在未来若干年内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并充分考虑系统升级、扩容、扩充和维护的可行性,并针对系统涉及用户多、数据量大的特点,充分考虑如何大幅度提高业务处理的响应速度以及统计汇总的速度和精度。 1.1.6整体性和开放性 系统设计应按照“一体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整体设计,注重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既要考虑安全性,同时也要考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把握好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之间的关系。

服务设计方法整理

刚刚经历了一个周的workshop 是来自德国科隆大学的marge教授给我们带来的服务设计的课程训练。 在一个周的时间内,给我们介绍服务设计的相关思路,方法,工具等等。同时要求我们在一个周内,应用这些方法完成简单的调研,应用工具进行分析,同时在最后一天,也就是周五的时候完成概念原型并做presentation. 因为我本科的时候上过“系统设计”这门课,本来以为这门“服务设计”课程讲到的东西也和系统设计中提到的差不多,但是一周结束后还是有很多收获。 今天下午我整理了出来作为自己的知识整理,同时也很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一些内容。 下面是这次服务设计课程中提到的一些方法、工具。 但是我整理的顺序没有按照一套完整的服务设计的流程顺序来整理,但是觉得大家也应该能够明白。嘻嘻~~ 1、journey map 一步步的拆解一个用户行为的每个细节,并且重新定义他们行为的起点和终点。 以一个人坐飞机去某地为例。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这个行为起始于“他离开家准备打车或做地铁去机场”。但是通过journey map,我们发现因为要坐飞机,那他所需要先订机票,付款。那新的服务范围的定义也许是从订票开始的。 通过把一个行为进行一步步的拆解,也更有利于我们在每一个环节找到存在的问题,以及涉及到的服务硬件,服务相关人等等。

2、emotional map 情绪变化表 根据journey map,让用户在每一个节点标注他们的心情状况,也许是焦虑,紧张,烦躁,麻木,开心,兴奋…………然后分析是在哪一个环节须有服务的优化,或者服务本来模式的保留。 3、stakeholder map (这是一个思考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以及可能性的工具) 根据之前的journey map中列出的每一个环节,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考虑一共有哪些利益相关方存在于这个服务中。 举例来说,我们组关注的问题为“城市内搬家”这件事情。 那么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便有:搬家者,搬家者的朋友,老房东,新房东,搬家公司,超市(可能会去超市采购些搬家所需的物品),邻居,也许有中介公司,司机,捡破烂的人。

微服务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微服务框架的设计与实现① 张晶1, 黄小锋2, 李春阳3 1(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100192) 2(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100048) 3(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100031) 摘 要: 相对于传统单块架构, 微服务框架具有技术选型灵活, 独立部署, 按需独立扩展等优点, 更适合当前互联网时代需求. 但微服务架构的使用引入了新的问题, 如服务注册发现、服务容错等. 对微服务框架引入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给出了微服务框架的一种实现方案, 在框架层面解决服务注册发现、服务容错等共性问题, 使业务系统开发人员专注于业务逻辑实现, 简化系统开发的难度, 提高开发效率. 关键词: 微服务框架; 服务注册; 服务发现; 服务容错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ZHANG Jing1, HUANG Xiao-Feng2, LI Chun-Yang3 1(Beijing China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192, China) 2(PowerChina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 Beijing 100048, China) 3(State Grid Information &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Beijing 100031, China)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ingle block architecture,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flexible technology selection, independent deployment, and independent scalability more suitability for the current needs of the internet age, etc. But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also introduces new problems such as service registration, service discovery, service fault tolerance.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for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this paper proposes one implementation of microservice framework, which can solve service registration, service discovery, service fault tolerance and other common problems. Based on this, developers only need t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functions, so that it can simplify the difficulty of system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development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service registration; service discover; fault tolerance 传统信息化系统的典型架构是单块架构(Monolithic Architecture), 即将应用程序的所有功能都打包成一个应用, 每个应用是最小的交付和部署单元, 应用部署后运行在同一进程中. 单块架构应用具有IDE友好、易于测试和部署等优势, 但是,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单块架构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维护成本高、持续交付周期长、可伸缩性差等方面[1].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的出现以及在国内外的成功应用, 成为系统架构的一种新选择. 很多大型宝等都已经从传统单块架构迁移到微服务架构[2]. 微服务架构提倡将单块架构的应用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 互联网公司如Twitter、Netflix、Amazon 、eBay、淘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 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 1 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 采用一组服务的方式来构建一个应用, 服务独立部署在不同的进程中, 不同服务通过一些轻量级交互机制来通信, 例如RPC、HTTP等, 服务可独立扩展伸缩, 每个服务定义了明确的边界, 不同的服务甚至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程语言来实现, 由独立的团队来维护[3]. 相对于传统的单体应用架构, 微服务架构具有单个服务易于开发、理解和维护; 复杂度可控; 技术选 ①收稿时间:2016-09-18;收到修改稿时间:2016-11-03 [doi: 10.15888/https://www.360docs.net/doc/e410742734.html,ki.csa.005796]

软件设计基本原则

软件基本设计原则 ●友好、简洁的界面设计 ●结构、导向清晰,符合国际标准 ●强大的综合查询 ●信息数据共享 ●方便及时的信息交流板块 ●准确、可逆的科技工作流模块支持 ●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方案生命周期长 设计原则: 设计时考虑的总体原则是:它必须满足设计目标中的要求,并充分考虑本网站的基本约定,建立完善的系统设计方案。 信息系统的实施作为信息化规划的实践和实现,必须遵循信息化规划方案的思想,对规划进行项目实施层面上的细化和实现。 首先必须遵循信息化规划“投资适度,快速见效,成熟稳定,总体最优”的总原则。具体细化到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软件系统工程上来。 ●先进性 系统构成必须采用成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技术、软件产品和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

成熟的主流网络和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 ●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所设计的软件应符合需求方自身特点,满足需求方实际需要。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需求方自身特点,设置符合需求方的设计需求。对于需求方的需求,在不违背使用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合需求的设计,满足需求方内部管理的要求。 1)设计上充分考虑当前各业务层次、各环节管理中数据处理的便利和可行, 把满足管理需求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 2)采取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技术方案,在总体设计的前提下,系统实施 时先进行业务处理层及低层管理,稳步向中高层管理及全面自动化过渡。 这样做可以使系统始终与业务实际需求紧密连在一起,不但增加了系统 的实用性,而且可使系统建设保持很好的连贯性; 3)全部人机操作设计均充分考虑不同使用者的实际需要; 4)用户接口及界面设计充分考虑人体结构特征及视觉特征进行优化设计, 界面尽可能美观大方,操作简便实用。 ●可靠性 在可靠性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靠性设计应有明确的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评估方案; (2)可靠性设计必须贯穿于功能设计的各个环节,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

微服务系统和数据库设计方案

微服务系统和数据库设计方案 1.微服务本质 微服务架构从本质上说其实就是分布式架构,与其说是一种新架构,不如说是一种微服务架构风格。 简单来说,微服务架构风格是要开发一种由多个小服务组成的应用。每个服务运行于独立的进程,并且采用轻量级交互。多数情况下是一个HTTP的资源API。这些服务具备独立业务能力并可以通过自动化部署方式独立部署。这种风格使最小化集中管理,从而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编程语言和数据存储技术。 对于微服务架构系统,由于其服务粒度小,模块化清晰,因此首先要做的是对系统整体进行功能、服务规划,优先考虑如何在交付过程中,从工程实践出发,组织好代码结构、配置、测试、部署、运维、监控的整个过程,从而有效体现微服务的独立性与可部署性。 本文将从微服务系统的设计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部署阶段进行综合阐述。 理解微服务架构和理念是核心。 2.系统环境

3.微服务架构的挑战 可靠性: 由于采用远程调用的方式,任何一个节点、网络出现问题,都将使得服务调用失败,随着微服务数量的增多,潜在故障点也将增多。 也就是没有充分的保障机制,则单点故障会大量增加。 运维要求高: 系统监控、高可用性、自动化技术 分布式复杂性: 网络延迟、系统容错、分布式事务 部署依赖性强: 服务依赖、多版本问题 性能(服务间通讯成本高): 无状态性、进程间调用、跨网络调用 数据一致性: 分布式事务管理需要跨越多个节点来保证数据的瞬时一致性,因此比起传统的单体架构的事务,成本要高得多。另外,在分布式系统中,通常会考虑通过数据的最终一致性来解决数据瞬时一致带来的系统不可用。 重复开发: 微服务理念崇尚每个微服务作为一个产品看待,有自己的团队开发,甚至可以有自己完全不同的技术、框架,那么与其他微服务团队的技术共享就产生了矛盾,重复开发的工作即产生了。 4.架构设计 4.1.思维设计 微服务架构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价值交付,微服务架构只有遵循DevOps理念方可进行的更顺畅,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最重要的。

系统设计原则和标准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2) 第二章系统设计原则和标准 (2) 第三章系统设计 (4) 第四章系统报价和服务承诺 (28)

第一章项目概况 XX项目具体概况。为有效地对所有通道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为业主创造一个高度安全、舒适、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需要对通道大门设联网型门禁管理系统。 ELID公司是一家专业的门禁系统制造商。十多年的开发和生产经验的积累,造就了ELID产品的品质和世界一流的安防系统。 第二章系统设计原则和标准 2.1.设计原则 我们在设计XX门禁系统时遵循的原则:先进实用;可靠稳定;升级维护。 先进实用――在XX门禁系统设计中,先进实用的原则具体体现为: 成功的应用性――系统设计时采用的产品和系统,必须是经过了一定时间市场考验的成熟产品,特别是在中国应有成功的应用案例。 合理的配置性――系统设计时,对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这种配置是可以被改变的,甚至在工程完成后,这种配置的改变也是可能的和方便的。 良好的操作性――系统的前端产品和系统软件均有良好的学习性和操作性。特别是操作性,

应使一般文化水平的管理人员,在粗通电脑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培训能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达到能完成值班任务的操作水平。 可靠稳定――设计安防系统时的第二个必须遵守的原则是保证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这个原则要兼顾到: 系统运行可靠――系统的运行要求可靠。要求从计算机的配置到系统的配置、前端设备的配置都要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对所有的设备进行认真的可靠性认证。 保存和恢复设置方便――在实际运行中,即使系统的故障率非常低,也会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出现问题。所以,在系统设计时,要考虑到设置数据的方便保存和快速恢复。 升级维护――即使是最先进的系统,也有随时间的推移而落后的可能。在系统设计中,我们选用产品和系统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升级和维护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智能化升级――系统的软件是最有可能升级的,选用的系统管理软件必须有厂家的免费升级承诺。升级的操作应能由系统管理员即可完成,不需要繁复的操作和专门的技术。 在线式维护――由于安防系统的特性,使得系统的工作不能停顿。因为一旦系统工作停顿,便会产生安防上的空白时段――漏洞。不能说有一段时间漏洞就一定会出现问题,但不能保证不出问题。所以,系统的维护必须是在线式的,即在系统不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可以更换单元的备件。

服务设计方法整理

刚刚经历了一个周的w o r k s h o p 是来自德国科隆大学的marge教授给我们带来的服务设计的课程训练。 在一个周的时间内,给我们介绍服务设计的相关思路,方法,工具等等。同时要求我们在一个周内,应用这些方法完成简单的调研,应用工具进行分析,同时在最后一天,也就是周五的时候完成概念原型并做presentation. 因为我本科的时候上过“系统设计”这门课,本来以为这门“服务设计”课程讲到的东西也和系统设计中提到的差不多,但是一周结束后还是有很多收获。 今天下午我整理了出来作为自己的知识整理,同时也很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一些内容。 下面是这次服务设计课程中提到的一些方法、工具。 但是我整理的顺序没有按照一套完整的服务设计的流程顺序来整理,但是觉得大家也应该能够明白。嘻嘻~~ 1、journeymap 一步步的拆解一个用户行为的每个细节,并且重新定义他们行为的起点和终点。 以一个人坐飞机去某地为例。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这个行为起始于“他离开家准备打车或做地铁去机场”。但是通过journeymap,我们发现因为要坐飞机,那他所需要先订机票,付款。那新的服务范围的定义也许是从订票开始的。

通过把一个行为进行一步步的拆解,也更有利于我们在每一个环节找到存在的问题,以及涉及到的服务硬件,服务相关人等等。 2、emotionalmap 情绪变化表 根据journeymap,让用户在每一个节点标注他们的心情状况,也许是焦虑,紧张,烦躁,麻木,开心,兴奋…………然后分析是在哪一个环节须有服务的优化,或者服务本来模式的保留。 3、stakeholdermap(这是一个思考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以及可能性的工具) 根据之前的journeymap中列出的每一个环节,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考虑一共有哪些利益相关方存在于这个服务中。 举例来说,我们组关注的问题为“城市内搬家”这件事情。 那么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便有:搬家者,搬家者的朋友,老房东,新房东,搬家公司,超市(可能会去超市采购些搬家所需的物品),邻居,也许有中介公司,司机,捡破烂的人。 然后按照与搬家这件事的直接与间接的关系来把这些利益相关方分层次,直接关系的为内层,间接关系的在外层。 我们把搬家者,搬家者的朋友(有可能帮忙搬家),搬家公司,司机这几部分放在了内层,然后剩下的放在了外层。

服务系统设计方法

服务系统设计 生产线方法: 我们倾向于把服务看作是一种个体行为:即一个人直接为另一个人服务。在这种思想引导下,人的感知被过度限制了,因此不利于服务系统设计的创新。而采用生产线方法的服务企业可以获得成本领先的优势。 麦当劳公司是将生产线方式应用到服务业的典范。原料(如汉堡包调料)在别处经过测量和预包装处理,员工不必为原料的多少、质量和一致性而操心。此外专门有储存设施来处理半成品,在服务过程中不需要对酒水饮料和食品提供额外的存放空间。麦当劳的整套系统的整体设计从开始到结束,即从汉堡包的预包装到能使顾客方便清理餐桌的明显的废料盒,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仔细的策划与方法。下列一些特征是这种方法成功的关键所在。 ▲个人有限的自主权:标准化和质量(可看作是技术条件的稳定性)是生产线的优势所在。对于标准化的常规服务,服务行为的一致性受到顾客的关注。 ▲劳动分工:生产线方式建议将总的工作分为一组简单的工作。这种工作分类使得员工可以发展专门化的劳动技能。另外,劳动分工的同时实行按劳取酬。 ▲用技术代替人力:服务业正逐步运用设备代替人力,大量的业务可以通过系统的软技术来完成。 ▲服务标准化:限制服务项目数目数量为预测和事先规划创造了机会。服务变成了事先已经设定好的常规工作,这便于顾客有序流动。标准化也有助于稳定服务质量,因为过程变得容易控制。特许服务方式充分利用了标准化的好处,有利于建立全国性的组织,克服了服务半径有限带来的需求受限的问题。 2. 顾客作为合作生产者 对大多数服务系统,当顾客出现时,服务才能开始。顾客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当需要的时候,顾客也可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这样就有可能通过将某些服务活动转移给顾客而提高生产率。此外,顾客参与也可以提高服务定制的程度。如果一家公司把目标集中在那些愿意进行自我服务的人群,那么,让顾客参与到服务过程中便可以以某种程度的定制来支持成本领先竞争策略。 按照顾客参与的程度,我们可以提出一个从自我服务到完全依赖服务提供者的服务传递系统连续谱。 下面几个方面表明了顾客对服务传递过程的贡献: ▲用顾客的劳动代替员工的劳动:最低工资的提高促进了用顾客的参与来代替个性化服务,同时技术的进步使这容易办到。现代的顾客已经成为了合作生产者,并从低成本中得到好处。 ▲理顺服务需求:服务能力随时间消逝,服务需求随时间变化。如果需求变化能够理顺,就可降低需要的服务生产能力,更有效地利用一些服务设施,最终使服务生产率得以提高。 要实施理顺服务需求策略,顾客必须参与,调整他们的需求时间使其与可获的服务相匹配。要达到这个目的,典型的方式是预约,以减少顾客的等待时间。也可在服务需求低谷期通过价格刺激吸引顾客消费。 如理顺需求的能力失败,也可通过要求顾客等待来达到较高的服务能力利用率,因为顾客等待有助于更大限度利用资源。 要作为服务过程积极的参与者来承担新的、更具独立性的角色,顾客需要“培训”。服务提供者应该扮演“教育”角色,这在服务业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服务日益专门化,顾客也要承担诊断角色。总之,服务效率的提高需要依靠有知识和自信的客户。

软件系统开发合同(标准模板)

XXXX 公司 XXXXXXXXXXXXXXX 系统 开发合同 公司方:甲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方:公司乙 合同编号:XXXX 签订地点: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XXXX 公司(下简称甲方)与XXXXX 公司(下简称乙方)本着精诚合作、公平合理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开发XXXXXX 一事签订本协议,协议如下:

项目名称 XXXXXXXXXXXXXXXXX 项目实施内容 XXXXX 详细的功能需求以双方共同确认的《 XXXX 系统建设方案书》为准, 系统方案书作为本合同的有效附件。 。 甲方权利与义务 乙方负责根据甲方的具体需求进行设计, 并及时与甲方沟通, 确 保设计的功能符合实际操作和管理需要。 2. 乙方负责软件代码的编写, 确保软件质量, 提供高质量的运行软 件;并确保运行可靠、数据准确、实用、简捷、界面友好。 1. 甲方负责提供业务需求资料。 2. 甲方负责软件运行所需的软硬件设备、 通信线路、 系统安全设施 等运行所依赖的环境,如需乙方提供前述设备、设施,应另立合同。 3. 甲方须及时配合乙方对软件进行测试和试运行, 并及时反馈修改 意见给乙方。 4. 甲方保留在项目的关键点对项目进行质量检查的权利。 乙方应协 助甲方完成质量检查,并提供甲方需要的材料和信息。 5. 甲方与乙方共同对项目实施结果进行验收, 出具验收结论性报告。 6. 甲方应配备乙方维护人员进行日常性系统管理和数据维护, 与乙 方技术人员一起完成维护工作,以保持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 7. 甲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向乙方支付软件开发费用和维护费用。 四、 乙方权利与义务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