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心得两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心得两篇

范文一

近日,《求是》刊发了习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个民族在实现站起来、富起来之后,需要思想理论的指引,也需要文化文艺的支撑。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发展文化,增强文化感染力、思想号召力、民族凝聚力是极其重要的。

发展文化需要树立文化自信,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走向新的历史征途、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转折时期,都经历了一个回塑自己的传统,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再认识的过程,这是一个民族迎接新的历史挑战,汇聚民族的精神力量,跨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经的历史步骤。正因为如此,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首先就必须重建对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发展文化需要做好文化传承,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连续性的文明,中华民族自觉的传承意识和传承实践,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一个重要原因,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文化积淀的国家充其量只是一具傀儡,它缺失灵魂,缺失共同的梦想。多年以来,我们在文化领域遇到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继承,而是如何继承,继承什么,前者是继承方法,后者是继承标准。当代社会我们多是把民主和科学作为文化继承的标准,但是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和道德美德,唐诗宋词的美学价值,中和辩证的实践智慧,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等,都包含着超越时代的普遍性文化精髓,

不能仅在这种科学民主的标准下被肯定。所以文化的继承,关键是承认在中华文化中含有超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意义、又有当代价值的成分。因此,在民族精神与价值观上,中华文化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并不是仅仅提供了“民族形式”,而是提供了积极丰富的内容。

发展文化需要培育文化主体,如果说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的文化主体上。这种文化更多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内化于心、见之于行的文化性格。这种文化性格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他们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但同时也是热爱自己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第二,具有广阔的文化胸怀。既熟知、尊重和珍惜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能放眼世界,理性地对待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能够海纳百川,以彼之长补己之短。第三,具有深刻的文化使命感。既善于担当历史和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文化使命,又敢于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开拓者,能够继往开来。

我们应该肯定的是,在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下,这种具有坚定文化自信、能够继承和发扬文化创作的人已经产生、正在成长,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很多工作需要切实地去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心得体会2019年第8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

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指导我们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虽然我不是文艺工作者,也不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是一名奋战在基层的人防工作者,但我仍受益良多。根据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结合日常工作,谈谈我的认识和想法。

一是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要坚定文化自信。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互联网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生活和学习上的便利,也让不良文化和负面情绪侵蚀我们的内心,容易造成理想信念缺失,滋生享乐主义、虚荣心理和拜金思想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孕育了优秀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中华民族的延绵发展,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我们要以史为鉴,同历史对话,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前,面向未来。

二是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要命题的丰富内涵作了深入阐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国家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切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人民的磅礴力量。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