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连接原理课后题!

材料连接原理课后题!
材料连接原理课后题!

1.焊接热源有哪些共同要求?描述焊接热源主要用什么指标

能量密度高度集中,快速实现焊接过程,并保证得到高质量的焊缝和最小的焊接热影响区

指标:理想的焊接热源应具有加热面积小、功率密度高和加热温度高等特点.

2、试述焊接接头的形成过程及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过程:加热熔化冶金反应凝固结晶固态相变

3、熔滴比表面积的概念及对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的影响

答:熔滴的表面积 Ag 与其质量之比称为熔滴的比表面积 S 。熔滴的比表面积越大,熔滴与周围介质的平均相互作用时间越长,熔滴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加强冶金反应。

4、焊条熔化系数、熔敷系数的物理意义及表达式?真正反映焊接生产率的指标是什么?

答:焊条熔化系数gM :在单位时间内熔化的焊芯质量或长度;平均熔敷系数 gH (真正反映焊接生产率的指标),由于损失系数不等于零,单位时间内真正进入焊接熔池的金属质量称为平均熔敷速度。

5. 试简述不锈钢焊条药皮发红的原因?有什么解决措施?

原因:不锈钢焊芯电阻大,焊条融化系数小造成焊条融化时间长,且产生的电阻热量大,使焊条温度升高而导致药皮发红。

解决措施:调整焊条药皮配方,使焊条金属由短路过渡转化为细颗粒过渡,提高焊条的融化系数,减少电阻热以降低焊条的表面升温。

6.熔合比的表达式和影响因素?多层焊时,如果各层间的熔合比是固定的,试推导第n 层金属的成分。 在焊缝金属中局部熔化的母材所占的比例称为熔合比θ。

θ= Fp / (Fp +Fd) Fp ——焊缝中母材所占的面积 Fd ——焊缝截面中填充金属所占的面积

影响因素: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接头尺寸形状、坡口形状、焊道数目及母材的热物理性质、焊接材料种类、焊条(焊丝)的倾角等。

Ww ——焊缝金属中合金元素的实际质量分数;Wb ——该元素在母材中的质量分数

Wd ——熔敷金属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因为 Ww=θWb +(1-θ) Wd W2=θW1+(1-θ) Wd=θ2Wb+(1-θ2)Wd

W3=θW2+(1-θ) Wd=θ3Wb+(1-θ3)Wd

…… Wn=θn Wb+(1-θn )Wd

7. 从传热学角度说明临界板厚δcr 的概念?某16Mn 钢焊件,采用手工电弧焊,能量E=15KJ/cm 求δcr ? 由传热学理论知道:在线能量一定的情况下,板厚增加冷却速度Wc 增大,冷却时间t8/5变短,当板厚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则Wc 和t8/5不再变化,此时板厚即为临界板厚δcr 。

16Mn 不需要预热,取常温To=25℃ c ρ

=6.7

1.95cr cm δ=

= 8.手工电弧焊接厚12mm 的MnMoNbB 钢,焊接线能量E=2kJ/cm,预热温度为50度,η=0.9求t8/5?附λ

=0.29J/(cms ℃) CP=6.7 J/(cms ℃)

9.直流正接为何比直流反接时焊缝金属熔氢量高?

(1)直流正接:工件接正极。直流反接:工件接负极。

(2)带电质点H+ 在电场作用下只溶于阴极

(3)处于阴极的熔滴不仅温度高而且比表面积大,其溶氢量大于熔池处于阴极时的溶氢量。

10. 试简述H,O,N 对结构钢焊接质量的影响?

H:氢脆;白点;气孔;冷裂纹;组织变化。

O:(1)影响焊缝机械性能:塑性、韧性下降;引起热能、冷脆,时效硬化;(2)影响焊缝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如降低导电性、导磁性、耐蚀性等;(3)形成CO 气孔;(4)造成飞溅,影响焊接过程的稳定性;(5)焊接过程中导致合金元素的氧化损失将恶化焊接性能;(6)氧在特殊情况下是有益的,如为了改善电弧特性。降低焊缝金属中的含氢量等。 =0.70cm

cr cr t 8/5 δ δ = =0.70cm<12mm 采用厚板公式

E e

2πλ {1/(500-To )-1/(800-T0)}=0.878

Ss

N:害造成气孔,引起时效脆化,降低焊缝的塑性和韧性益:可以起到沉淀强化和细晶强化的作用提高强度11. 试以硅的沉淀脱氧为例,叙述提高脱氧效果的途径?

答:(1)硅的百分含量升高,氧化亚铁的百分含量降低。(2)B增加和减少渣中的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的百分含量降低,氧化亚铁的百分含量降低(3)温度降低,反应向右进行,氧化亚铁的百分含量降低

12. 为何酸性焊条宜用锰铁脱氧?而碱性焊条宜用硅锰联合脱氧?为什么要控制W[Mn]/W[Si]的比值?

增加锰在金属中的含量,或减少MnO的活度,都可以提高脱氧效果。

酸性焊条宜用锰铁脱氧:[Mn]+[FeO]=[Fe]+(MnO),在酸性渣中含SiO2和TiO2较多,脱氧产物转化为MnO?SiO2和MnO?TiO2复合物,减少了MnO的活度系数,提高了脱氧效果。

碱性焊条宜用硅锰联合脱氧:在碱性渣中MnO活度系数较大,不利于Mn的脱氧,而且碱度越大,脱氧效果越差。故碱性焊条不宜用锰铁脱氧。[Si]+2[FeO]=2[Fe]+(SiO2),SiO2与MnO生成复合物MnO?SiO2,使MnO 活度系数降低。而MnO?SiO2密度小、熔点低,易易于上浮到渣中,故碱性焊条宜用硅锰联合脱氧。

W[Mn]/W[Si]过大,出现固态MnO;W[Mn]/W[Si]过小,出现固态SiO2;均会导致焊缝中夹杂物过多,只有W[Mn]/W[Si]合理时,才会生成低熔点的不饱和液态硅酸盐,使焊缝中的含氧量降低。

13. 酸型焊条熔敷金属为何氧含量较高?

答:(1)酸型焊条采用锰脱氧不如碱性焊条锰硅联合脱氧效果好

(2)酸型焊条碱度B小,有利于渗硅反应的进行,使焊缝含氧较高

(3)酸型焊条为了控氢的目的,导致焊缝含氧

14. 试简述低氢焊条(碱性焊条)熔敷金属含氢量较低的原因?

①药皮不含有机物②药品中加入大量造气剂

③CaF2的去氢作用④焊条的烘干温度高

15. 为什么碱性焊条对铁锈和氧化皮的敏感性大?而碱性焊条焊缝含氢量比酸性焊条低?

碱性焊条熔渣中含SiO2、TiO2等酸性氧化物较少,FeO的活度大,易向焊缝金属扩散,是焊缝增氧。因此在碱性焊条药皮中一般不加入含FeO的物质,并要求清除焊件表面的铁锈和氧化皮,否则不仅会增加焊缝中的氧,还可能产生气孔等缺陷,所以碱性焊条对铁锈和氧化皮的敏感性大。

碱性焊条焊缝含氧量比酸性焊条低,是因为碱性焊条的药皮氧化势小的缘故。

16.J422 焊条药皮中含 W(TiO2)=28%,W(SiO2)=26.5%,W(CaO)=10.6%,W

(锰铁)=12%,焊芯含W(Si)=0.02%,W(O)=0.01%,而熔敷金属中却含W(Si)=0.15%,W(O)=0.05%,试分析其原因。

答:从熔敷金属的成分看出焊缝Si和O含量增多;

①正常情况下,焊缝增氧,说明电弧气氛中的氧化气体使铁氧化,熔渣中(FeO)向熔池中扩散,以及熔渣

中的(MnO),(SiO2)的置换氧化存在,其中置换氧化是主要增氧途径

②增硅说明渗硅反应激烈,熔渣中含有的大量SiO2 及Mn-Fe 利于渗硅反应进行,使Si大大增加。即使熔池反应后期参与沉淀脱氧,也会存在SiO2非金属夹杂。

17、综合分析熔渣的碱度对金属的氧化、脱氧、脱硫、脱磷、合金过渡的影响。

答:氧化:碱性渣使 FeO 更易向金属分配;脱氧:碱性渣使 FeO 活度大,扩散脱氧能力比酸性渣差;脱硫:碱性渣中MnO、CaO 及MgO 含量多利于脱硫;脱磷:增加熔渣的碱性可减少焊缝中的含磷量,酸性渣脱磷效果较差;合金过渡:当合金元素的氧化物与熔渣酸碱的性质一致时,有利于合金元素的过渡,使过渡系数提高。

19.试讲述药芯焊丝的特性

答:(1) 熔敷速度快,因而生产效率高;(2) 飞溅小;(3) 调整熔敷金属成分方面;

(4) 综合成本低

20.CO2焊接低合金钢一般选用何种焊丝?试分析其原因

答:应选用Si、Mn等脱氧元素含量较高的焊丝,常用的如:H08Mn2SiA。

原因:(1)C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一方面使焊丝中有益的合金元素烧损,另一方面使熔池中[FeO]含量升高。(2)如焊丝中不含脱氧元素或含量较低,导致脱氧不足,熔池结晶后极易产生CO气孔。

(3)按一定比例同时加入Mn、Si联合脱氧,效果较好

22.试简述焊接接头偏析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宏观偏析:由于柱状晶倾向性方向使杂质偏聚于晶间及部分地区溶质浓度升高。

(1层状偏析:周期性分布,产生于焊缝的层状偏析是结晶速度周期性变化产生的;

(2焊道中心偏析:结晶由未熔化母材处向焊缝中心结晶,使杂质推往最后凝固的熔池中心而形成;

(3焊道偏析:多道多层焊时在层间道间形成的成分偏析;

(4弧坑偏析:收弧处熔池水未能填满,凝固时大量杂质无法排除及成分扩散不均匀而导致偏析;

微观偏析:由于焊接快速冷却,结晶后的成分来不及趋于一致,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持着结晶有先后的规律,从而使晶界、晶内的亚晶和树枝晶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微偏析。

(1胞晶偏析:胞状晶中心与胞晶之间溶质浓度不同引起的偏析。

(2树枝状晶偏析:树枝状晶树干与侧枝及晶间成分不一致引起的偏析

23.微量Ti,B改善焊缝金属韧性的机理?

答:一是钛与氧的结合力很大,使焊缝中的Ti以微小颗粒氧化物的形式(TiO)弥散分布于焊缝中,促使焊缝金属细化。另一方面Ti在焊缝中保护B不被氧化,故B可以作为原子态偏聚于晶界。这些聚集在γ晶界的B原子,降低了晶界能,抑制了先共析铁素体的形核与生长,从而促使生成针状铁素体,改善了焊缝组织的韧性。但是它们的最佳含量与氧氮有关

24、如16Mn母材中含有较高的S,P,应如何保证焊缝金属韧性?

答:1.为减少焊缝含硫量,选择对S亲和力比铁大的元素脱硫;2.在焊接化学冶金中常利用熔渣中的碱性氧化物,如 MnO、CaO、MgO 进行脱硫 3.同时增加渣中 CaO 和 FeB 的含量,有利于脱磷 4.增加熔渣的碱度,可以提高脱硫脱磷的能力。

25.以低碳钢焊接为例,综述提高焊缝金属韧性的冶金手段,焊接工艺手段及焊后措施?

冶金:只有 Mn、Si 含量适中,焊缝组织为细针状铁素体,才能提高韧性;适量加答入 Nb 和 V 可提高焊缝金属冲击韧性;低合金钢焊缝中Ti、B 存在可大幅提高韧性;低合金钢焊缝中有少量Mo 不急提高强度,同时也能改善韧性;稀土元素能改善焊缝金属韧性。

工艺:焊接线能量、焊接材料、接头形式、多层焊接、焊后应进行热处理、振动结晶、锤击焊道表面、跟踪回火。

措施:焊后进行热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热处理时使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尽可能与母材接近,以便在同一热处理温度下获得与母材相当的性能水平。

27. 简要说明不易淬火钢和易淬火钢粗晶区的组织特点和对性能的影响?

答:不易淬火钢:组织特点:晶粒粗大,易出现魏氏组织

性能:塑性,韧性低,易产生脆化和裂纹

易淬火钢:组织特点:粗大的马氏体

性能:该区脆硬,易产生延迟裂纹

28. 试分析钢种淬硬倾向的影响因素?用什么指标来衡量高强钢的淬硬倾向比较合理?

①化学成分:碳当量升高,淬硬倾向升高

②冷却条件:t8/5降低,淬硬倾向升高

③用HAZ的最高硬度Hmax来评定钢的淬硬倾向比较合理,因为它综合反映了化学成分和冷却条件的影响。

29、试分析焊接热影响区的脆化类型及防治措施?

(1)脆化类型:粗晶脆化、析出脆化、组织转变脆化、热应变时效脆化;(2)防治措施:控制组织:通过控制焊接热循环控制最佳 t8/5,既要防治过热导致的晶粒粗化又要防治极冷而致硬化。影响焊接热循环的主要参数是线能量、施焊温度、预热以及接头尺寸形状。在接头形式一定的条件下,主要是调节线能量、预热、后热温度以寻求最佳焊接热循环。

焊后热处理:对于一些重要的结构,常采用焊后热处理来改善接头性能。

30. 试分析如何控制低合金高强度刚焊接HAZ的韧性?

(1)控制组织:在组织上能获得低碳马氏体、下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等韧性较好的组织。

(2)合理制定焊接工艺,正确地选择焊接线能量和预热、后热温度,既不致过热脆化,又不致淬硬脆化。(3)采用焊后热处理来改善接头的韧性。

(4)研制新的钢种,进一步细化晶粒,降低钢中的杂质S、P、O、N等的含量,使钢材的韧性大为提高,也提高了焊接HAZ的韧性。

32.有一种碱性焊条(J427),在出厂检验时,焊缝中没有气孔,但在产品施工焊接时,发现焊缝中有大量气孔,分析可能那些原因导致气孔?

(1)焊件清理不充分,存在铁锈,氧化铁皮,油污和水分等杂质。

(2)焊条受潮或烘干不足,烘干后放置时间过长等。

(3)焊接规范不当,如电压过高,焊速过快,电弧不稳等。

(4)电流极性不合理,直流正接较反接是气孔倾向大。

33. 用H08A焊丝和HJ431焊剂埋弧自动焊接沸腾钢时,虽经仔细除锈但还经常出现气孔,试分析其原因,应采取何种措施防止气孔?

沸腾钢是不完全脱氧钢,内部含氧量较高 H08A焊丝基本不含脱氧元素

HJ431焊剂是熔炼型高锰高硅低氢焊剂

①采用H08A焊丝焊接时虽有HJ431焊剂保护,但母材本身含氧量过高除氧不完全,与C结合生成CO溢出形成气孔。

②焊剂吸潮或不干净,焊接时覆盖不充分,熔渣粘度过大,电弧磁偏吹

措施:⑴焊接母材:选用含氧量低的钢材

⑵应采取Si,Mn等脱氧元素含量较高的焊丝。

⑶烘干焊条和受潮焊剂;改善焊剂化学成分改善粘度。

⑷优化焊接工艺:焊接工艺参数主要有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等。

34、试分析焊缝金属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答:结晶裂纹形成机理:在焊缝金属凝固结晶的后期,低熔点共晶被推向柱状晶交遇中心部位,形成液态薄膜;在焊接拉伸应力作用下,就可能在这个薄弱地带即液态薄膜处开裂形成结晶裂纹。液态薄膜—根本原因;拉伸应力—必要条件。

防止结晶裂纹的措施:(1)冶金因素:主要是合金状态图的类型、化学成分和结晶组织形态结晶裂纹倾向的大小随合金状态图结晶温度区间的增大而增加,但合金元素进一步增加裂纹倾向会随之降低初生相的结构能影响杂质的偏析和晶间层的性质,从而影响凝固裂纹的倾向。初生相的晶粒大小、形态和方向也会影响其倾向。向焊缝中加入细化晶粒元素以改善焊缝凝固结晶、细化晶粒可以提高抗裂性。合金元素是影响裂纹最本质的因素。(2)工艺因素:工艺因素主要是合理选择焊接材料和控制焊接参数,从而减少有害杂质偏析及降低应变增长率。对于一些易于向焊缝专一某些有害杂质的母材,焊接时应尽量减小熔合比,或开大坡口,减小熔深,甚至堆焊隔离层。合理调节焊接参数(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控制成形系数。减小焊接电流或线能量以减小过热,有利于改善抗裂性,但也须避免冷却速度偏大,以致变形速率增大,反而不利于防止热裂纹。为防止接头产生热裂纹,尽可能减少应变量及应变增长率;施焊顺序不合理时,最后几条焊缝处于被拘束状态,不能自已收缩,易促使裂纹产生。

36、试简述液化裂纹的形成机理?

答:焊接热影响区的近缝区或多层焊层间,在焊接热循环峰值温度的作用下,由于被焊金属含有较多的低熔共晶而被重新熔化,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沿奥氏体晶界开裂而形成液化裂纹。液化裂纹的液膜并非产生于凝固过程,而是由于加热过程中近缝区晶界局部熔化形成的液膜。

37.一般低合金钢,冷裂纹为什么具有延迟现象?为什么容易在焊接HAZ中产生?试分析防止延迟裂纹的工艺措施?

答:形成冷裂纹的三大要素:被焊钢材的淬硬组织、接头中的含氢量以及接头所处的拘束应力状态。而氢是最活跃的诱发因素,而氢在金属中扩散、聚集和诱发裂纹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低合金钢焊缝C 低于母材,热影响区相变滞后于焊缝。当焊缝由 A 转达变 F、P 时,H 的溶解度突然下降,且 H 在 F、P 中的扩散速度较快,导致 H 很快由焊缝越过熔合线附近富 H,当滞后相变的 HAZ 中 A—gtM 时,H 使以过饱和状态残留在 M 中,促使该处进一步脆化,从而导致冷裂纹的产生。

防治措施:冶金方面:(1)选择抗裂性好的钢材从冶炼技术上提高母材的性能:多元微合金画;尽可能降低钢中有害杂质(S、P、O、 H、N 等)(2)焊接材料的选用选用低氢或超低氢焊条:应强调焊条的烘干和防潮问题选用低强焊条:对低碳合金钢,适当降低焊缝强度可以降低拘束应力而减轻熔合区的负担,对防止冷裂纹有用。选用奥氏体焊条:既可避免预热又能防止冷裂纹的产生。特殊微量元素的应用:Te、Se、Re,Te 的降氢效果最好。(3)选用低氢的焊接方法:CO2 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方面:合理选择焊接线能量正确选择预热和后热温度多层焊层间温度和时间间隔的控制采用低匹配焊缝合理的焊缝分布和施焊次序

39. 焊接接头拘束应力的分类?何为拘束度?临界拘束度?

答:内拘束应力:热应力(第一类内应力);相变应力(第二类内应力)

外拘束应力:由结构自身拘束条件造成的应力。

拘束度是使接头根部间隙发生单位长度的弹性位移时,单位长度焊缝所承受的力。线弹性拘R=Eoδ/L(N/mm2)可表示为当 R 值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延迟裂纹,这时的R值称为临界约束度Rcr。

2.2简述焊条电弧焊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设备简单,方法简便灵活,适应性强。

缺点:对焊工操作技术要求高,焊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焊工操作技术。此外,焊条电弧焊劳动条件差,生产率低。

适应范围:焊条电弧焊适用于焊接单件或小批量的产品,短的和不规则的,各种空间位置的以及其他不易实现机械化焊接的焊缝。适用于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焊接,铸铁焊补和各种金属材料的堆焊等。

2.3什么叫磁偏吹?磁偏吹产生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有哪些?

焊接过程中,在电极和电弧周围及被焊金属中产生磁场。如果这些磁场不对称地分布在电弧周围,就会使电弧偏斜,使焊接过程中发生困难,这种现象称为磁偏吹。

产生原因:1、导线接法不合适;2、铁磁性物质;3、交流电弧的磁偏吹较小

预防的方法:1、适当的改变焊件上接地线位置,尽可能使弧柱周围的磁力线均匀分布。

2、在操作中适当调节焊条角度,使焊条向偏吹一侧倾斜。

3、采用分段退焊法亦能较有效的克服磁偏吹。

4、减少焊件上的剩焊。

2.8埋弧焊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焊接电弧在焊丝与工件之间燃烧,电弧热将焊丝端部及电弧附近的母材和焊剂熔化。

熔化的金属形成熔池,熔融的焊剂成为溶渣。熔池受熔渣和焊剂蒸汽的保护,不与空气接触。

电弧向前移动时,电弧力将熔池中的液体金属推向熔池后方。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这部分液体金属凝固成焊缝。熔渣则凝固成渣壳,覆盖于焊缝表面。熔渣除了对熔池和焊缝金属起机械保护作用外,焊接过程中还与熔化金属发生冶金反应,从而影响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

2.16叙述钨极氩弧焊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氩气本身不和金属产生化学反应又不溶于金属,且比空气重25%,能有效地隔绝电弧周围空气。因而可成功地焊接易氧化、氮化及化学活泼性强的有色金属、不锈钢和各种合金。2.直流正极性电弧稳定,即使在很小的焊接电流(<10A)下仍可稳定燃烧,特别适用于薄板,超薄板的焊接。3明弧无渣,熔池可见度好,便于控制,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全位置焊接。4.电弧热源与填充焊丝分别控制,易于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形,并由于填充焊丝不通过电弧,故不会产生飞溅,焊缝成形美观。缺点:1、抗风能力差2、对工件清理要求较高3、生产率低

适用范围:极氩弧焊几乎可以焊所有的金属和合金,但由于生产成本较高,一般仅用于不锈钢、耐热钢以及铜、钛、铝、镁等有色金属的焊接

2.23简述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的焊丝金属的熔滴过渡型式

主要有三大类,自由过渡、短路过渡和混合过渡

自由过渡:熔滴从焊丝端头脱落后,通过电弧空间自由运动一段距离后落入熔池。因条件不同,自由过渡又可分为滴状过渡和射流过渡。

短路过渡:熔滴在未脱离焊丝端头前就与熔池直接接触,电弧瞬间熄灭,焊丝端头液体金属靠短路电流产生的电磁收缩力及液体的表面张力被拉入熔池,随后焊丝端头与熔池分开,电弧重新引燃,加热与熔化焊丝端头金属,为下一次短路过渡做准备。

混合过渡:在一定条件下,熔滴过渡不是单一形式,而是自由过渡与短路过渡的混合形式,这就称为熔滴的混合过渡

2.29 CO2气体保护焊时减小飞溅的措施有哪些?、

1、选用合适的焊丝材料或保护气成分;

2、在短路过渡焊接时,合理选择焊接电源特性并匹配合适的可调电感,以便当采用不同直径的焊丝焊接时均可调得合适的短路电流增长速度;3一般应选用直流反极性进行焊接4、当采用不同的熔滴过渡形式时,均要合理选定焊接规范参数,以获得最小飞溅。

2.38简述激光焊接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1、能量集中、热影响区小、应力变形小2、深宽比大3、适应性强4、可达性好、易传输5、不受电磁干扰6、不用真空室、无射线。

缺点:1、设备贵2、高反射性及高导热性材料如铝、铜及其合金等,焊接性会受激光所改变3、焊件需使用夹治具时,必须确保焊件的最终位置需与激光束将冲击的焊点对准

4、元素的挥发。

3.7简述点焊接头的形成过程

点焊接头的形成过程是由预压、通电加热和冷却结晶三个连续阶段组成的。预压的作用是在电极压力作用下,清除部分接触面的不平和氧化膜,形成物理接触电,为以后焊接电流的顺利通过及表面原子的键合作用准备。通电加热是在热和机械力的作用下形成塑性环、熔核,并随着通电加热的进行逐渐长大,直至达到所需的熔核尺寸。冷却结晶的作用是使液态熔核在压力作用下冷却结晶。

4.2影响钎焊对母材的润湿性因素有哪几个方面?具体是如何起影响作用的?

(1)钎料与母材的成分:液体钎料与母材间若有一定的互溶度,通常就能很好的润湿,反之就较难润湿。

(2)温度:钎焊加热温度的升高,由于钎料表面张力下降等原因会改善钎料对母材的润湿性,但钎焊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造成钎料流失,晶粒长大等缺陷

(3)金属表面氧化物的影响:如果母材金属表面存在氧化物,液态钎料往往会凝聚成球状,不与母材发生润湿,所以,钎焊前必须充分清除氧化物,才能保证良好的润湿作用。

(4)母材表面状态的影响:当钎料与母材之间作用较弱时,母材表面粗糙的沟槽起到了特殊的毛细作用,可以改善钎料在母材上的润湿与铺展。

(5)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当液态钎料中加有表面活性物质时,它的表面张力将明显减小,使母材的润湿得到改善。

(6)环境气氛的影响:当采用保护气氛时可以保护金属不被氧化以利钎料的润湿。而还原气氛除了保护金属不被氧化外,还能将金属氧化膜还原。

5.6扩散连接温度与被连接材料有何关系?

①连接温度T越高,扩散系数愈大,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愈好,连接表面达到紧密接触所需的压力愈小。②连接温度大都在0.5~0.8Tm(母材熔化温度)范围内,最适合的温度一般为T≈0.7Tm。

③对瞬时液相扩散连接温度的选择,常在可生成液相的最低温度附近,温度过高将引起母材的过量溶解。

④加热温度受到被焊接材料的冶金物理特性方面的限制,如再结晶、低熔共晶和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等因素的影响。

⑤不同材料组合的连接温度,应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实验来选定。连接温度与接头强度存在最佳值

材料连接原理复习大纲

材料连接原理与工艺复习大纲 一、熔化焊连接原理 1、熔化焊是最基本的焊接方法,根据焊接能源的不同,熔化焊可分为电弧焊、气焊、电渣焊、电子束焊、激光焊和等离子焊等。 2、获得良好接头的条件:合适的热源、良好的熔池保护、焊缝填充金属。 3、理想的焊接热源应具有:加热面积小、功率密度高、加热温度高等特点。 4、焊件所吸收的热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熔化金属而形成焊缝;另一部分使母材近缝区温度升高,形成热影响区。 5、热能传递的基本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焊接温度场的研究是以热传导为主,适当考虑对流和辐射的作用。熔化焊温度场中热能作用有集中性和瞬时性。 6、当恒定功率的热源作用在一定尺寸的焊件上并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经过一段时间后,焊件传热达到饱和状态,温度场会达到暂时稳定状态,并可随热源以同样速度移动,这样的温度场称为准温度场。 7、在焊接热源的作用下,焊件上某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称为焊接热循环。决定焊接热循环的基本参数有四个:加热速度、最高加热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的停留时间和冷却速度。常用某温度范围内的冷却时间来表示冷却速度,冷却速度是决定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的最重要参数。 8、焊接热循环的影响因素:材质、接头形状尺寸、焊道长度、预热温度和线能量。 9、正常焊接时,焊条金属的平均熔化速度与焊接电流成正比。 10、熔滴:焊条端部熔化形成滴状液态金属。药皮焊条焊接时熔滴过渡有三种形式:短路过渡、颗粒过渡和附壁过渡。其中碱性焊条:短路过渡和大颗粒过渡;酸性焊条:细颗粒过渡和附壁过渡。 11、药皮溶化后的熔渣向熔池过渡形式:①薄膜形式,包在熔滴外面或夹在熔滴内;②直接从焊条端部流入熔池或滴状落入。 12、熔池形成: ①熔池为半椭球,焊接电流I、焊接电压U与熔池宽度B和熔池深度H的关系:I↑,H↑,B↓;U↑,H↓,B ↑。 ②熔池温度不均匀,熔池中部温度最高,其次为头部和尾部。 ③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材料的成分、电极直径及其倾斜角度等都对熔 池中的运动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④为提高焊缝金属质量,必须尽量减少焊缝金属中有害杂质的含量和 有益合金元素的损失,因此要对熔池进行保护。保护方式:熔渣保护、 气体保护、熔渣气体联合保护、真空保护和自保护。 13、熔化焊焊接接头的形成过程:焊接热过程、焊接化学冶金过程和 熔池凝固和相变过程。 14、在一定范围内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热影响区或近缝区。故焊接接头主要由焊缝和热影响区构成,其间窄的过渡区称为熔合区。如下图所示: 1——焊缝区(熔化区) 2——熔合区(半熔化区) 3——热影响区 4——母材 15、熔化焊接头形式:对接、角接、丁字接和搭接接头等。待焊部位预先加工成一定形状,称为坡口加工。 16、熔合比:局部熔化母材在焊缝金属中的比例。用来计算焊缝的化学成分。 17、金属的可焊性属于工艺性能,是指被焊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包括接合性能和使用性能。金属的可焊性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材料本身的成分组织;②焊接方法;③焊接工艺条件。 18、焊接热过程贯穿整个焊接过程,对焊接接头的形成过程(化学冶金、熔池凝固、固态相变、缺陷)以及接头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9、焊接材料的类型:焊条、焊剂、焊丝、保护气。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芯起到导电和填充金属的作用,药皮作用为①机械保护作用;②冶金处理作用;③工艺性能良好。药皮的组成分为稳弧剂、造渣剂、造气剂、

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陈希有主编 第一章

答案1.1 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 指向b 。当时间t <2s 时电流从a 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 >2s 时电流从b 流向a ,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所以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为 2A 2s -3A 2s t i t ? 答案1.2 解:当0=t 时 0(0)(59e )V 4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 为高电位端,a 为低电位端; 当∞→t 时 ()(59e )V 5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 即a 为高电位端,b 为低电位端。 答案1.3 解:(a)元件A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A 消耗的功率为 A A A p u i = 则 A A A 10W 5V 2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B 消耗的功率为 B B B p u i = 则 B B B 10W 1A 10V p i u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C 发出的功率为 C C C p u i = 则 C C C 10W 10V 1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③: 42A 3A 0i --=,得42A 3A=5A i =+ 节点④: 348A 0i i --+=,得348A 3A i i =-+= 节点①: 231A 0i i -++=,得231A 4A i i =+= 节点⑤: 123A 8A 0i i -++-=,得123A 8A 1A i i =+-=- 若只求2i ,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 方程,得 28A-3A+1A-2A 0i -+= 解得 28A 3A 1A 2A 4A i =-+-= 答案1.5 解:如下图所示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 节点②: 411A 2A i i =+=- 节点③: 341A 1A i i =+=- 节点④: 231A 0i i =--=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

最新材料连接原理课后答案全..

1.焊接热源有哪些共同要求?描述焊接热源主要用什么指标?(简05.07.09) 答:能量密度高、快速实现焊接过程、得到高质量的焊缝和最小的焊接热影响区。 主要指标:最小加热面积、最大功率密度和正常焊接规范条件下的温度。 2.试述焊接接头的形成过程及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答:(1)预压阶段;(2)通电加热阶段;(3)冷却结晶阶段。 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3.溶滴比表面积的概念及对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的影响? 答:熔滴的表面积Ag 与其质量 之比称为熔滴的比表面积S 。 熔滴的比表面积越大,熔滴与周围介质的平均相互作用时间越长,熔滴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加强冶金反应。 4.焊条熔化系数、熔敷系数的物理意义及表达式?真正反映焊接生产率的指标是什么? 答:焊条金属的平均融化速度 :在单位时间内熔化的焊芯质量或长度; 损失系数 :在焊接过程中由于飞溅、氧化和蒸发而损失的金属质量与熔化的焊芯质量之比; 平均熔敷系数 (真正反映焊接生产率的指标),由于损失系数不等于零,单位时间内真正进入焊接熔池的金属质量称为平均熔敷速度。 5.试简述不锈钢焊条药皮发红的原因?有什么解决措施?(简05.08.10) 答:药皮发红的原因:不锈钢焊芯电阻大,焊条融化系数小造成焊条融化时间长,且产生的电阻热量大,使焊条温度升高而导致药皮发红。 解决措施:调整焊条药皮配方,使焊条金属由短路过渡转化为细颗粒过渡,提高焊条的融化系数,减少电阻热以降低焊条的表面升温。 6.熔合比的表达式和影响因素?多层焊时,如果各层间的熔合比是恒定的,试推导第n 层焊缝金属的成分? 答:表达式: 影响因素: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接头尺寸形状、坡口形状、焊道数目、母材热物理性能等。 7.从传热学角度说明临界板厚δcr 的概念?某16Mn 钢焊件,采用手工电弧焊,能量E=15KJ/cm 求δcr ? 答:由传热学理论知道:在线能量一定的情况下,板厚增加冷却速度Wc 增大,冷却时间t8/5变短,当板厚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则Wc 和t8/5不再变化,此时板厚即为临界板厚δcr 。 00 1.952c -T 800-T cr E cm δρ==11(+)500 8.手工电弧焊接厚12mm 的MnMoNbB 钢,焊接线能量E=2kj/cm,预热温度为50度,求t8/5?附λ=0.29J/(cm s ℃) CP=6.7 J/(cm s ℃)

电路原理练习题一及答案

、选择题 已知ab 两点之间电压为10V ,电路如下图所示,则电阻 R 为( A 、愈慢 B 、愈快 C 、先快后慢 D 、先慢后快 有一电感元件,X L =5i 」,其上电压u=10si n( ? ■ t+600 )V,则通过的电流i 的相 量 ( ) C 、I = 2 -300 A D 、1= 2 300A F 面关于阻抗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就 8、 为 9、 A 、0 门 B 、— 5 门 C 、5 门 D 、10 门 A 、丄 I R 1 R 2 B 、亠 I R R 2 在上图2示电路中,发出功率的是( A 、电阻 B 、电压源和电流源 叠加定理用于计算( ) A 、 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B 、 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C 、 非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D 、 非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将下图所示电路化为电流源模型,其电流 ) C 、电压源 电流源 A 、 B 、 C 、 D I S 和电阻R 为 1A ,1 'J 1A ,21'.1 2A ,1'J 2A ,2'? 在直流稳态时,电感元件上 A 、有电流,有电压 C 、有电流,无电压 在电路的暂态过程中,电路的时间 常数 ( ) B 、 ) 无电流,有电压 无电流,无电压 ?愈大,贝U 电流和电压的增长或衰减 A 、I =50^150° A B 、 I =2 .2 150° A R 2 ) C I R 2 + 2V

u U U U A 、 Z = — B 、 Z= — C 、 Z = — D 、Z =— i I I I 10、u=10-、2sinC.t-3O 0 )V 的相量表示式为( ) A 、U =10/-30°V B 、U =10 .. 2/ -300 V C 、U =10. 300 V D 、U =10.,2. 300 V 11、已知电路如下图所示,贝皿压电流的关系式为( ) 13、在图示电路中,电压源发出功率的为( A 、 6W B 、 12W C 、 30W D 、 35W 14、下列关于戴维宁定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戴维宁定理通常用于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 B 、 戴维宁等效电阻R eq 是指有源一端口内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 C 、在数值上,开路电压 U OC 、戴维宁等效电阻 R eq 和短路电流I sC 于满足 U OC = R eq I SC ; D 、求解戴维宁等效电阻R eq 时,电流源置零时相当于短路,电压源置零时相 当于开路 12、 B 、U= — E —RI :U 的值等于( C 、U= E+RI ) D 、U= E —RI A 、 B 、 11V 12V 13V 14V U + A 、U= — E+RI I 在下图示电路中,电压 1「

电路原理习题及答案

电路原理习题 习题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29分) 1、(本小题6分) 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D. 电阻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电压源无法确定 答( ) U I S 2、(本小题9分) 若电流表A 读数为零, 则R 与I 的值分别为 A. 6 Ω, 2.5 A B. 8 Ω, -2.5 A C. 6 Ω, 1 A D. 0.66 Ω, 15 A 答( ) a b

3、(本小题14分) 用叠加定理可求得图示电路中ab 端的开路电压U ab 为 A. 8.5 V B. 7.5 V C. 6 V D. 6.5 V 答( ) ab - 二、填充题:在下列各题中,请将题止所要求的解答填入题干中的各横线上方内。 (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31分) 1、(本小题12分) 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A ,电压=U V . 105 A o 2、(本小题19分) 图示正弦交流电路,已知t u 3 10cos 2100=V ,电源向电路提供功率P =200W ,L u 的有效值为50V ,求R 和L 。 L u + 三、非客观题 ( 本 大 题40分 ) 电路及外施电压波形如图所示,求电感贮能的最大值,并表明t >2s 时电阻所消耗的能量等于该值。

t s 习题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4分) 1、(本小题9分) 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D. 电阻吸收功率,供出功率无法确定 答( ) U I S 2、(本小题8分) 用叠加定理可求得图示电路中电压u 为 A. ()1+cos t V B. ()5-cos t V C. ()53-cos t V D. 513-?? ?? ?cos t V 答( )

专升本《钢结构设计原理》考试答案

[试题分类]:专升本《钢结构设计原理》_08017550 [题型]:单选 [分数]:2 1形截面所示的拉弯构件强度计算最不利点为()。 A.截面上边缘“1”点 B.截面下边缘“3”点 C.截面中和轴处“2”点 D.可能是“1”点,也可能是“3”点 答案 2.验算型钢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挠度时,用荷载的()。 A.组合值 B.最大值 C.标准值 D.设计值 答案 3.应力集中越严重钢材(). A.弹塑性越高 B.变形越大 C.强度越低 D.变得越脆 答案 4.下列最适合动力荷载作用的连接是() A.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 B.焊接结构 C.普通螺栓连接 D.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 答案

5.梁上作用较大固定集中荷载时,其作用点处应() A.设置纵向加劲肋 B.减少腹板厚度 C.设置支承加劲肋 D.增加翼缘的厚度 答案 6.某排架钢梁受均布荷载作用,其中永久荷载的标准值为80,可变荷载只有1个,其标准值为40,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是0.7,计算梁整体稳定时采用的荷载设计值为() A.120 B.147.2 C.152 D.164 答案 h 7.在焊接工字形组合梁中,翼缘与腹板连接的角焊缝计算长度不受60的限制,是因为() A.截面形式的关系 B.焊接次序的关系 C.梁设置有加劲肋的关系 D.内力沿侧面角焊缝全长分布的关系 答案 8.减小焊接残余变形和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是() A.采取合理的施焊次序 B.常温放置一段时间 C.施焊前给构件相同的预变形 D.尽可能采用不对称焊缝 答案 9.下图所示简支梁,除截面和荷载作用位置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则以哪种情况的整体稳定性最好?()

钢结构设计原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1. 钢结构计算的两种极限状态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 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材质均匀,韧性和塑性良好、装配程度高,施工周期短、密闭性好、耐热不耐火、易锈蚀。等特点。 3. 钢材的破坏形式有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 4.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化学成分、钢材缺陷、冶炼,浇注,轧制、钢材硬化、温度、应力集中、残余应力、重复荷载作用 5. 影响钢材疲劳的主要因素有应力集中、应力幅(对焊接结构)或应力比(对非焊接结构)、应力循环次数 6. 建筑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指标是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冷 弯性能。 7.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有焊接连接、铆钉连接、螺栓连接。 8. 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得小于8h f,也不得小于40mm 。 侧面角焊缝承受静载时,其计算长度不宜大于60 h f。 9.普通螺栓抗剪连接中,其破坏有五种可能的形式,即螺栓剪坏、孔壁挤压坏、构件被拉断、端部钢板被剪坏、螺栓弯曲破坏。 10. 高强度螺栓预拉力设计值与螺栓材质和螺栓有效面积有关。 11. 轴心压杆可能的屈曲形式有弯曲屈曲、扭转屈曲、弯扭屈曲 12.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与残余应力、初弯曲和初偏心和长细比有关。 13. 提高钢梁整体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受压翼缘、和增加侧向支承点。 14. 影响钢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有荷载类型、荷载作用点位置、梁的截面形式、 侧向支承点的位置和距离、梁端支承条件。 15.焊接组合工字梁,翼缘的局部稳定常采用限制宽厚比、的方法来保

证,而腹板的局部稳定则常采用设置加劲肋的方法来解决。一、问答题 1钢结构具有哪些特点?1.钢结构具有的特点:○1钢材强度高,结构重量轻○2钢材内部组织比较均匀,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3钢结构装配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4钢材能制造密闭性要求较高的结构○5钢结构耐热,但不耐火○6钢结构易锈蚀,维护费用大。 2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是什么?○1重型厂房结构○2大跨度房屋的屋盖结构○3高层及多层建筑○4轻型钢结构○5塔桅结构○6板壳结构○7桥梁结构○8移动式结构 3钢结构对材料性能有哪些要求?钢结构对材料性能的要求:○1较高的抗拉强度f u 和屈服点f y○2较好的塑性、韧性及耐疲劳性能○3良好的加工性能 4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指标是什么?各由什么试验得到?是屈服点、抗拉强 度、伸长率、冲击韧性、冷弯性能。其中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由一次静力单向均匀拉伸试验得到;冷弯性能是由冷弯试验显示出来;冲击韧性是由冲击试验使试件断裂来测定。 5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有:○1化学成分○2钢材缺陷○3冶炼,浇注,轧制○4钢材硬化○5温度○6应力集中○7残余应力○8重复荷载作用6什么是钢材的疲劳?影响钢材疲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钢材在连续反复荷 载作用下,当应力还低于钢材的抗拉强度,甚至还低于屈服点时也会发生断裂破坏,这种现象称为钢材的疲劳或疲劳破坏。影响钢材疲劳的主要因素是应力集中、应力幅(对焊接结构)或应力比(对非焊接结构)以及应力循环次数。 7选用钢材通常应考虑哪些因素?选用钢材通常考虑的因素有:○1结构的重要性○2荷载特征○3连接方法○4结构的工作环境温度○5结构的受力性质 8钢结构有哪些连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钢结构常用的连接方法有:焊接连接、铆钉连接和螺栓连接三种。 焊接的优点:○1不需打孔,省工省时;○2任何形状的构件可直接连接,连接构造方便;○3 气密性、水密性好,结构刚度较大,整体性能较好。 焊接的缺点:○1焊缝附近有热影响区,材质变脆;○2焊接的残余应力使结构易发生脆性破

材料连接原理课后答案全

答:能量密度高、快速实现焊接过程、得到高质量的焊缝和最小的焊接热影响区。 主要指标:最小加热面积、最大功率密度和正常焊接规范条件下的温度。 2.试述焊接接头的形成过程及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答:(1)预压阶段;(2)通电加热阶段;(3)冷却结晶阶段。 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3.溶滴比表面积的概念及对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的影响? 答:熔滴的表面积Ag与其质量之比称为熔滴的比表面积S。 熔滴的比表面积越大,熔滴与周围介质的平均相互作用时间越长,熔滴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加强冶金反应。 4.焊条熔化系数、熔敷系数的物理意义及表达式?真正反映焊接生产率的指标是什么?答:焊条金属的平均融化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熔化的焊芯质量或长度; 损失系数:在焊接过程中由于飞溅、氧化和蒸发而损失的金属质量与熔化的焊芯质量之比; 平均熔敷系数(真正反映焊接生产率的指标),由于损失系数不等于零,单位时间内真正进入焊接熔池的金属质量称为平均熔敷速度。 5.试简述不锈钢焊条药皮发红的原因?有什么解决措施?(简) 答:药皮发红的原因:不锈钢焊芯电阻大,焊条融化系数小造成焊条融化时间长,且产生的电阻热量大,使焊条温度升高而导致药皮发红。 解决措施:调整焊条药皮配方,使焊条金属由短路过渡转化为细颗粒过渡,提高焊条的融化系数,减少电阻热以降低焊条的表面升温。 6.熔合比的表达式和影响因素?多层焊时,如果各层间的熔合比是恒定的,试推导第n层焊缝金属的成分? 答:表达式: 影响因素: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接头尺寸形状、坡口形状、焊道数目、母材热物理性能等。 7.从传热学角度说明临界板厚δcr的概念?某16Mn钢焊件,采用手工电弧焊,能量E=15KJ/cm求δcr? 答:由传热学理论知道:在线能量一定的情况下,板厚增加冷却速度Wc增大,冷却时间t8/5变短,当板厚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则Wc和t8/5不再变化,此时板厚即为临界板厚δcr。 8.手工电弧焊接厚12mm的MnMoNbB钢,焊接线能量E=2kj/cm,预热温度为50度,求t8/5?附λ=(cms℃) CP= J/(cms℃) 9.直流正接为何比直流反接时焊缝金属熔氢量高? 答:(1)直流正接:工件接正极。直流反接:工件接负极。

电路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电路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1.如图所示,若已知元件A 吸收功率6 W ,则电压U 为____3__V 。 2. 理想电压源电压由 本身 决定,电流的大小由 电压源以及外电路 决 定。 3.电感两端的电压跟 成正比。 4. 电路如图所示,则R P 吸= 10w 。 5.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电压与电流同向 。 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有效值 6. 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符号也不同,但实际方向 相同 。 7. 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将 改变 ,但任意两点 间电压 不变 。 8. 下图中,u 和i 是 关联 参考方向,当P= - ui < 0时,其实际上 是 发出 功率。 9.电动势是指外力(非静电力)克服电场力把 正电荷 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 到正极所作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10.在电路中,元件或支路的u ,i 通常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之为 关联参考方向 . 11.电压数值上等于电路中 电动势 的差值。 12. 电位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 参考点 而言。 13.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 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 3 Ω。 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 、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S I 20 A ,内阻=i R 1 Ω。 15.根据不同控制量与被控制量共有以下4种受控源:电压控制电压源、 电压 控电流源 、 电流控电压源 、 电流控电流源 。 16. 实际电路的几何 近似于其工作信号波长,这种电路称集 总参数电路。 17、对于一个具有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若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则需 列出 b-n+1 个独立的KVL 方程。 18、电压源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及外电路 无关 。 (填写有关/无 关)。 19、流过电压源的电流与外电路 有关 。(填写有关/无关)

材料连接原理复习题

材料连接原理复习题 1、试简述焊条的工艺性能? 焊接电弧的稳定性;焊缝成型;各种位置焊接的适应性;飞溅;脱渣性;焊条熔化速度;焊条药皮发红;焊接烟尘。 2、试简述低氢焊条熔敷金属含氢量低的原因? (1)药皮中不含有机物,清除了一个主要氢源 (2)药皮中加入了大量的造气剂、CaCO3、降低了PH2 3)CaF2的去氢作用 (4)焊条的烘干温度高 3、试简述不锈钢焊条药皮发红的原因?有什么解决措施? 原因:不锈钢焊芯电阻大,焊条熔化系数小造成焊条熔化时间长,且产生的电阻热量大,使焊条温度升高而导致药皮发红 措施:调整焊条药皮配方,使焊条金属由短路过渡转为细颗粒过渡,提高焊条的熔化系数,减少电阻热以降低焊条的表面温度。 4、CO2焊接低合金钢一般选用何种焊丝?试分析其原因? 5、试分析说明钛钙型(J422)焊条与碱性低氢型(J507)焊条,在使用工艺性和焊缝力学性能方面有哪些差别? 其他工艺性能如全位置焊接性,融化系数等差别不大 机械性能对比: 钛钙型(J422) (1)S、P、N控制较差,冷脆性、热裂纹倾向大 (2)【O】高,氧化夹杂多,韧性低 (3)【H】高,抗冷裂能力差

碱性低氢型(J507) (1)杂质S、P、N低 (2)【O】低,氧化夹杂少 (3)【H】低 故低氢型焊条的塑性,韧性及抗裂性较酸性的钛钙型大大提高,但其焊接工艺性能较差,对于铁锈,油污,水份等很敏感。 6、熔合比的表达式和影响因素? 7、直流正接为何比直流反接时焊缝金属含氢量高? 8、简述氮对低碳合金钢焊缝金属性能的影响? 1、N引起焊缝金属时效脆化,使焊缝金属强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尤其是低温韧性; 2、使焊缝金属产生时效脆化。 3、促使焊缝产生氮气孔; 4、N有时是有益的,但必须有弥散强化元素存在并在正火条件下使用。 9、试简述氢对结构钢焊接质量的影响? 氢脆;白点;气孔;冷裂纹;组织变化。 10、试简述氧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1)影响焊缝机械性能:塑性、韧性下降;引起热能、冷脆,时效硬化; (2)影响焊缝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如降低导电性、导磁性、耐蚀性等; (3)形成CO气孔; (4)造成飞溅,影响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5)焊接过程中导致合金元素的氧化损失将恶化焊接性能; (6)氧在特殊情况下是有益的,如为了改善电弧特性。降低焊缝金属中的含氢量等。11、为什么碱性焊条对铁锈和氧化皮的敏感性大?而碱性焊条焊缝含氢量比酸性焊条低? 12、用某两种焊条焊接,焊条中含硫量相同。为什么焊后渣为碱性的焊缝含硫量小于渣为酸性的焊缝含硫量?

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版《电路原理》课后作业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a)(b) 题1-1图 解 (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 答:(a) 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b) 非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答:(a) 吸收功率——关联方向下,乘积p = ui > 0表示吸收功率; (b) 发出功率——非关联方向,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乘积p = ui < 0,表示 元件发出功率。 (3)如果在图(a) 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答:(a) 发出功率——关联方向下,u > 0,i < 0,功率p为负值下,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b) 吸收功率——非关联方向下,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u > 0,i > 0,功率p为正值下,元件实际吸收功率;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a)(b)(c) (d)(e)(f) 题1-4图 解(a)电阻元件,u、i为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R i = 104 i (b)电阻元件,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 R i = -10 i (c)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10V (d)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5V

《电路原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a)(b) 题1-1图 解:(1)题1-1图(a),u、i在元件上为关联参考方向。题1-1图(b)中,u、i在元件上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题1-1图(a)中,P=ui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题1-1图(b)中,P=ui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3)题1-1图(a)中,P=ui<0表示元件吸收负功率,实际发出功率。题1-1图(b)中,P=ui>0,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a)(b)(c) (d)(e)(f) 题1-4图 解:(1)题1-4图(a)中,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u=10×103i。(2)题1-4图(b)中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u=-10i。 (3)题1-4图(c)中u与电压源的激励电压方向相同u= 10V。(4)题1-4图(d)中u 与电压源的激励电压方向相反u= -5V。(5)题1-4图(e)中i与电流源的激励电流方向相同i=10×10-3A。(6)题1-4图(f)中i与电流源的激励电流方向相反i=-10×10-3A。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b)(c) 题1-5图

解:题1-5图(a)中流过15V电压源的2A电流与激励电压15V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电压源发出功率PU发=15×2W=30W; 2A电流源的端电压为UA=(-5×2+15)=5V, 此电压与激励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电流源吸收功率PI吸=5×2W=10W; 电阻消耗功率PR=I2R=22×5W=20W,电路中PU发=PI吸+PR功率平衡。 题1-5图(b)中电压源中的电流IUS=(2-5/15)A=-1A,其方向与激励电压关联,15V的电压源吸收功率PUS吸=15×(-1A)=-15W 电压源实际发出功率15W。 2A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15V,与激励电流2A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A电流源发出功率PIS 发=2×15=30W 电阻消耗功率PR=152/5=45W,电路中PUS+PR=PIS发功率平衡。 题1-5图(c)中电压源折中的电流IUS=(2+15/5)A=5A方向与15V激励电压非关联,电压源发出功率PUS发=5×15=75W。 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15V,与激励电流2A为关联参考方向,电流源吸收功率PIS吸=2×15=30W, 电阻消耗功率PR=152/5=45W,电路中PUS发=PIS吸+PR功率平衡。 1-16 电路如题1-16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I 1 (a)(b) 题1-16图 解:题1-16图(a)中,应用KVL可得方程: -U+2×0.5+2U=0 解得: U=-1V 电流源电压U与激励电流方向为非关联,因此电流源发出功率为: PIS发=-1×0.5=-0.5W(实际吸收功率)。 电阻功率为: PR=0.52×2=0.5W VCVS两端的电压2U与流入电流方向关联,故吸收功率为 PUS吸=2U×0.5=-1W(实际发出功率)。 显然,PIS发=PUS吸+PR 题1-16图(b)中,在结点A应用KCL可得: I2=I1+2I1-3I1 再在左侧回路应用KVL可得: 2I1+3I1=2 解得: I1=0.4A 根据各电流、电压方向的关联关系,可知,电压源发出功率为: PUS发=2I1=0.8W CCCS发出功率为:

材料连接原理

1.试简述焊条的工艺性能? 焊接电弧的稳定性;焊缝成型;各种位置焊接的适应性;飞溅;脱渣性;焊条熔化速度;焊条药皮发红;焊接烟尘。 2.试简述药芯焊丝的特性? (1) 熔敷速度快,因而生产效率高; (2) 飞溅小; (3) 调整熔敷金属成分方面; (4) 综合成本低。 3.试简述低氢焊条熔敷金属含氢量低的原因? (1)药皮中不含有机物,清除了一个主要氢源; (2)药皮中加入了大量的造气剂CaCO3、降低了PH2; (3)CaF2的去氢作用; (4)焊条的烘干温度高。 4.试简述不锈钢焊条药皮发红的原因?有什么解决措施? 药皮发红的原因:不锈钢寒心电阻大,焊条融化系数小造成焊条融化时间长,且产生的电阻热量大,使焊条温度升高而导致药皮发红。 解决措施:调整焊条药皮配方,使焊条金属由短路过渡转化为细颗粒过渡,提高焊条的融化系数,减少电阻热以降低焊条的表面升温。 5.CO2焊接低合金钢一般选用何种焊丝?试分析其原因? 答:应选用Si、Mn等脱氧元素含量较高的焊丝,常用的如:H08Mn2SiA。 (1)C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一方面使焊丝中有益的合金元素烧损,另一方面使熔池中【FeO】含量升高。 (2)如焊丝中不含脱氧元素或含量较低,导致脱氧不足,熔池结晶后极易产生CO气孔。(3)按一定比例同时加入Mn、Si联合脱氧,效果较好。 6.试分析说明钛钙型(J422)焊条与碱性低氢型(J507)焊条,在使用工艺性和焊缝力学性能方面有哪些差别? 其他工艺性能如全位置焊接性,融化系数等差别不大 机械性能对比: 钛钙型(J422) (1)S、P、N控制较差,冷脆性、热裂纹倾向大 (2)【O】高,氧化夹杂多,韧性低 (3)【H】高,抗冷裂能力差 碱性低氢型(J507)

《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版《电路原理》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a)(b) 题1-1图 解 (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 答:(a) 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b) 非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答:(a) 吸收功率——关联方向下,乘积p = ui > 0表示吸收功率; (b) 发出功率——非关联方向,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乘积p = ui < 0,表示 元件发出功率。 (3)如果在图(a) 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答:(a) 发出功率——关联方向下,u > 0,i < 0,功率p为负值下,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b) 吸收功率——非关联方向下,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u > 0,i > 0,功率p为正值下,元件实际吸收功率;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 (a)(b)(c) (d)(e)(f) 题1-4图 解(a)电阻元件,u、i为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R i = 104 i (b)电阻元件,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 R i = -10 i

(c )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 u = 10V (d )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 u = -5V $ (e) 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 i=10×10-3A=10-2A (f )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 i=-10×10-3A=-10-2A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15V + - 5Ω 2A 15V +-5Ω 2A 15V + - 5Ω2A (a ) (b ) (c ) 题1-5图 " 、 解 (a )由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知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如解1-5图(a ) 故 电阻功率 10220W R P ui ==?=吸(吸收20W ) 电流源功率 I 5210W P ui ==?=吸(吸收10W ) 电压源功率 U 15230W P ui ==?=发(发出30W ) (b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可得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如解1-5图(b ) 故 电阻功率 12345W R P =?=吸(吸收45W ) 电流源功率 I 15230W P =?=发(发出30W ) 电压源功率 U 15115W P =?=发(发出15W ) (c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可得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如解1-5图(c ) 故 电阻功率 15345W R P =?=吸(吸收45W ) ~ 解1-5图 解1-5图 解1-5图

材料连接原理(邹家生主编)

材料连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及期末复习资料 简答: 1.焊接热源有哪些共同要求?描述焊接热源主要用什么指标? 答:能量密度高度集中、快速实现实现焊接过程、得到高质量的焊缝和最小的焊接热影响区。 主要指标:最小的加热面积、最大功率密度和正常焊接规范条件下的温度。 5.试简述不锈钢焊条药皮发红的原因?有何解决措施? 答:原因:不锈钢焊芯电阻大,焊条融化系数小造成焊条融化时间长,且产生的电阻热量大,使焊条温度升高而导致药皮发红。 解决措施:调整焊条药皮配方,使焊条金属由短路过渡转化为细颗粒过渡,提高焊条的融化系数,减少电阻热以降低焊条的表面升温。 7.从传热学角度说明临界板厚δcr 的概念?某16Mn 钢焊件,采用手工电弧焊,能量E=15KJ/cm 求δcr ? 由传热学理论知道:在线能量一定的情况下,板厚增加冷却速度Wc 增大,冷却时间t8/5变短,当板厚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则Wc 和t8/5不再变化,此时板厚即为临界板厚δcr 。 00 1.952c -T 800-T cr E cm δρ= =11(+)500 8.手工电弧焊接厚12mm 的MnMoNbB 钢,焊接线能量E=2kj/cm,预热温度为50度,η取0.9.求t8/5?附λ=0.29J/(cm s ℃) CP=6.7 J/(cm s ℃) 9.直流正接为何比直流反接时焊缝金属溶氢量高? 答:(1)直流正接:工件接正极。直流反接:工件接负极。 (2)带电质点H+ 在电场作用下只溶于阴极。 (3)处于阴极的熔滴不仅温度高而且比表面积大,其溶氢量大于熔池处于阴极时的溶氢量。 10简述氢对焊缝质量的影响? s T T t cm T T c E E cr cr 88.0)80015001(: ,75.0/69.0)8001 5001(20 025/80 0=-+-=>=-+-=πλ ηδδρηδ故采用厚板公式

电路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1.如图所示,若已知元件A 吸收功率6 W ,则电压U 为____3__V 。 2. 理想电压源电压由 本身 决定,电流的大小由 电压源以及外电路 决定。 3.电感两端的电压跟 成正比。 4. 电路如图所示,则R P 吸 = 10w 。 5.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电压与电流同向 。 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有效值 6. 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符号也不同,但实际方向 相同 。 7. 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将 改变 ,但任意两点间 电压 不变 。 8. 下图中,u 和i 是 关联 参考方向,当P= - ui < 0时,其实际上是 发出 功率。 9.电动势是指外力(非静电力)克服电场力把 正电荷 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 正极所作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10.在电路中,元件或支路的u ,i 通常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之为 关联参考 方向 . 11.电压数值上等于电路中 电动势 的差值。 12. 电位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 参考点 而言。 13.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 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 3 Ω。 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 、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S I 20 A , 内阻=i R 1 Ω。 15.根据不同控制量与被控制量共有以下4种受控源:电压控制电压源、 电压控 电流源 、 电流控电压源 、 电流控电流源 。 16. 实际电路的几何 近似于其工作信号波长,这种电路称集总 参数电路。 17、对于一个具有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若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则需列 出 b-n+1 个独立的KVL 方程。 18、电压源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及外电路 无关 。 (填写有关/无关)。 19、流过电压源的电流与外电路 有关 。(填写有关/无关) 20、电压源中的电流的大小由 电压源本身和 外电路 共同 决定 21、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压源用 短路 代替。 22、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开路 代替。 23、已知电路如图所示,则结点a 的结点电压方程为(1/R1+1/R2+1/R3)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2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很多的,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6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l )数据库定义功能;( 2 )数据存取功能; ( 3 )数据库运行管理;( 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8 .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答: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12 .学校中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可由若干学生选修。请用 E 一R 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答:实体间联系如下图所示,联系-选修有一个属性:成绩。 各实体需要有属性说明,需要画出各实体的图(带属性)或在下图中直接添加实体的属性,比如:学生的属性包括学号、姓名、性别、身高、联系方式等,此略。 13 .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有的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这些零件由不同的原材料制成,不同零件所用的材料可以相同。这些零件按所属的不同产品分别放在仓库中,原材料按照类别放在若干仓库中。请用 E 一R 图画出此工厂产品、零件、材料、仓库的概念模型。 答:各实体需要有属性,此略。 联系组成、制造、储存、存放都有属性:数量。

20 .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 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22 .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答: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