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生旱地高产栽培技术

春花生旱地高产栽培技术
春花生旱地高产栽培技术

春花生旱地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主要介绍了春花生旱地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种子处理、选择土壤,整理农田、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春花生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春花生;高产栽培;旱地

中图分类号:s565 文献标识码:a

花生既是油料作物,又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和生活水平的发展,对花生的需求量逐年增多,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产量逐年降低,导致花生价格上升,油价上涨。以前说花生是低产作物,其实不是这样。花生耐旱,抗瘠薄、适应性强,在山岭地块也能生长。只要满足花生生长条件,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到位,花生高产的潜力很大。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用良种

优良的种子是花生高产的关键因素。选用生育期适宜、高产抗病、抗旱耐瘠薄并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品种。选购品种要从农业科研部门购买,不要从集市上购买不知品种名称和特性的花生种子。

2 种子处理

2.1 发芽试验

品种选定后,要对该品种进行发芽试验,要求发芽率达到98%以上。

2.2 晒果

晒果能增强种子发芽能力,利发壮苗。种子剥壳前,要选择晴朗

春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春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3月底、4月初,是播种春花生最好的时节。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华北、中原等地的花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花生属于豆科,落花生属,与其他豆科作物一样有根瘤菌,根瘤菌的固氮潜力大,提高土壤含氮和肥力,耐旱能力强,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途径。如何确保花生稳产、高产呢?下面介绍一下春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种及种子处理 首先应选择优质、高产花生品种。其次,在挑选种子时应选择粒大、饱满的作为种子。选好的种子可用拌种剂拌种,常用的拌种剂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重的0.3-0.5%,以确保苗全苗壮。 二、配方施肥 施肥应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一般每亩施土杂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不低于40公斤/亩,硼砂1公斤/亩,并精细整地。 三、适期播种,地膜覆盖

花生适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左右,密度每亩9000-10000墩为宜,每穴播两粒种子。采用高垄双畦栽培,畦面宽80-85厘米,种两行花生,行距25厘米,穴距18厘米。每亩用50%的乙草胺100-150毫升兑水50-75公斤喷洒地面,以防除杂草。最后覆膜,覆膜时应注意拉紧、压好。 四、加强田间管理 当花生顶土时,要注意破膜引苗,并在膜孔上盖一些湿土,等子叶出膜后再破墩清棵。开花前后遇旱应及时浇水,但不要大水漫灌。当花生株高40厘米或基本封行时,应喷洒浓度为50-100毫克/公斤的多效唑水溶液,以防花生徒长。 五、防早衰 由于地膜覆盖,花生生长发育早,后期易出现早衰,在花生结荚期至成熟期,应进行根外追肥,可叶面喷施1-2%尿素溶液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六、防治病虫害 花生根结线虫病是花生生产区的主要病害,一般可用乐斯本等杀

花生种植技术:为何春播花生不宜留种

为什么春播花生不宜留种 祖国幅员辽阔,从北到南,有一季春花生,有一季麦茬一季夏播花生,也有南方的春播秋播两熟花生。前段时间,福达花生网成员去春播花生产区河南省信阳市与一个客户交流,说到春花生不太适合留种第二年种植。那具体原因是什么呢?福达花生网专家老师给出下面解释。 据综合调查,用夏播或秋播花生留种,出苗快、出苗齐,容易获得一播全苗,一般出苗率在95%以上;用春播花生留种,则出苗情况明显较差,最高为80%,有的低于50%。那么为什么夏播或秋播花生比春花生种子出苗率高呢? 首先:储存时间与气候差异大,从而导致种子活性差异也大。夏播或者秋播花生贮藏时间内,低温干燥,种子保持新鲜,生活力强。夏播花生种子收获储存时间为10月份到来年播种,秋播花生为12月份到来年播种。这段时间低温干燥,种子的呼吸作用弱,不易酸败霉变。春花生种子收获贮藏时间为7-8月份到来年播种,贮藏时间明显变长,且经过了8到10月份高温多雨的季节,种子呼吸作用强,易酸败霉变。据调查,秋花生种子的带菌率为0.5-3.5%,而春花生种子则为13-42.5%。 其次:夏播或秋播花生成熟期温差大,种子抗逆性强,能在低温阴雨等不良条件下发芽出苗,其抗逆性明显高于春播留种的花生种子。据

试验研究,在摄氏12度的低温和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状态时,其发芽率明显高于春花子。 最后:夏播或者秋播花生种子含可溶性糖、蛋白质、淀粉含量较春播花生高,而脂肪含量低,前者均为亲水性物质,据试验,浸种48小时,夏播或秋播花生种子的吸水率比春花生高近10%,故播出苗快、出苗率高、苗齐苗壮。 夏播或秋播花生种子抗逆性增强和种子内物质含量高,脂肪含量较低与其发育成熟的环境条件又密切关系,其遭遇的天气条件复杂多样。而春花生种子是长期在同一优越的相对相同的条件下发育成熟的。这也是恶略的环境让会让变更强壮的道理吧。

花生种植方法:春花生播种的几个关键事项

花生种植方法:春花生播种的几个关键事项 前一段温度起伏,这几天温度逐渐升高,让春花生种植区的农户悬着的心放下了,目前江西、湖北、福建、河南等区域陆续进入春花生播种期,不过提醒广大农户还是要及时关注天气,避开低温天气。春花生生育期相对较长,不比夏花生麦子收割后要抢种,春花生早几天晚几天差别不大,所以一定温度稳定后再播种。 春花生播种后,苗前常发生烂种,严重的烂种率达20-30%,造成不同程度的缺苗断垄。有的是由于种子质量差,储藏不当和储藏期过长;有的地势低洼,土壤含水量高,土壤黏性大,种子出苗时间过长,芽势降低;整地不够,坷垃过大,影响种子对水分的吸收,苗弱;没有精选种子,大小不匀,播种不细或深浅不一,造成出苗不齐或缺苗断垄;低温持续时间长,造成发芽出苗迟缓而烂种;;多年连作不换茬,苗期病害发生严重,造成缺苗断垄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肥料浓度过高造成肥害,影响出苗。所以以上问题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根据以上情况,福达花生网专家团老师列出春花生播种要注意的几个关键事项: 一、播种时间

判断花生播种时间,以10厘米地温高低来确定,一般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就可播种,最好是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 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适宜播种期为2-3月中旬,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的适宜播种期为3-4月下旬;北方大花生区以及花生产区适宜播种期多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花生发芽的温度:珍珠豆型、多粒型在12℃以上就能发芽,而普通型和龙生型在15℃以上才能发芽,播种期稍迟。 春花生适期播种,可提高土地、光能利用率,使植株生长矮壮,节间密、分枝多、根系生长好,干物积累多,开花、结果多,饱果率高,易于达到高产优质的要求。过早播种,因温度低种子不能正常发芽,出苗慢,增加土壤病虫侵害的机会,出苗率低,幼苗生长不良,并影响花芽的分化发育;但过迟播种,南方产区处在高温多雨环境下,花生容易徒长倒伏,结荚少;中部和北方的花生,特别是普通型花生,在结荚成熟期间,往往碰上秋旱和低温,影响荚果发育和养分积累,导致饱果率、出仁率和含油率低而降低产量和质量。 二、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用方面应根据市场需要、栽培方式、播期等因素合理选用优良品种类型和品种。在很多区域花生连年留种,习性严重退化,

春播花生高产种植技术

春播花生高产种植技术 一、播前准备 (一)土壤选择 花生适宜的土壤条件是耕作层疏松、活土层深厚、中性偏酸、排水和肥力特性良好的沙壤土(既不太沙又不太粘)。 (二)轮作地 花生重茬减产,据试验,花生重茬一年,荚果减产15%以上,重茬两年减产30%以上。所以选择三年以上未种过花生的地块。 (三)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的品种是花生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如粤油7号、粤油13号、航花2号等。 (四)播前整地 花生种子较大,脂肪含量高,发芽出苗需要较多的水分和氧气。因此,播种前整地的要求是土壤疏松、细碎、不板结、含水量适中、排灌方便。起高垄,方便排水。整地与下基肥结合起来。 (五)种子准备 1.晒种。花生播种前一周左右,将荚果连晒2-3日。一是提高种子生活力和发芽力,出苗整齐;二是杀死荚果上的病菌,减轻花生田间发病率。 2.选种。一是选果,在剥壳时随时去掉与品种特征不符的异形果及秕、芽、虫、烂果。二是选仁,选择发育充分饱满的花生仁。 3.剥壳。花生剥壳不宜太早。因剥壳后的种子容易吸收水分,增强呼吸作用,加快酶的活动,促进物质转化,消耗大量的养分,降低发芽能力。因此,花生的剥壳时间离播种期越近越好。

4.拌种。通过不同药剂的拌种,或提高花生的抗病虫能力,或补充营养元素,增强花生种子的活力,或增强其抗旱性等,保证花生苗齐、苗全、苗壮,为花生优质高产打下良好基础。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可有效防止烂根死苗;用50%辛硫磷或氯丹乳剂,按农药∶水∶种子1∶50∶500的比例拌种,可防治苗期地下害虫。用乳剂农药拌种,先将农药按比例加水稀释成药液,再与种子混合拌匀,堆闷5~6小时,摊凉后即可播种。 二、适时播种 (一)播种时间 花生种子萌发要求的最低温度为12-15℃,所以播种要在土壤5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才可进行。在允许的条件下适期早播可使花生生长期相对延长,开花早、侧枝多、根系发达,为高产创造条件。 (二)播种方法 按照种植方式可分为露地播种和薄膜覆盖播种。 (三)播种密度 株距20cm,行距25cm,单粒直播,每垄种5行左右。 (四)播种深度 一般以5厘米左右为宜。要掌握“干不种深,湿不种浅”和土质粘的要浅,沙土地或沙性大的地块要深的原则。 三、施肥技术 (一)需肥特点 花生吸收的氮>钾>钙>磷,吸收的比例是3:1:0.6 :0.4。花生靠根瘤菌供氮可达70-80%,实际上要求施氮水平不高,根据花生喜钾、钙的营养特性,有针对性地增施钾肥、钙肥可有效提

春花生种植管理技术

春花生种植管理技术 (一)整地起畦施基肥 整地要求达到松、深、碎、平,然后按畦面120㎝,沟30㎝起畦,并开好环田沟、畦沟和排水沟,以利田间排灌。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钙肥,一般亩施粪肥1000㎏,过磷酸钙25~30㎏,氯化钾5~6㎏,尿素4~5㎏,石灰粉25~30㎏。基肥宜集中施于播种沟,石灰可在起畦前施下。 (二)合理密植 一般采取宽窄行方式种植,即120㎝畦面播种四行,小行距25㎝,大行距45㎝,株距17㎝,双粒播种。种植沟以5~6㎝深,盖种覆土3~4㎝。 (三)加强田间管理 1、早追苗肥。在二叶期时追施壮苗肥,以促进分技和花芽分化。一般亩用尿素4~5㎏,氯化钾3~4㎏,结合中耕松土后兑水淋施。 2、中耕培土。及时中耕除草,以利壮苗。在盛花期到果针大量入土时培土迎针,同时施促荚肥,做法是:把行间和株间泥土锄松锄碎,亩施氯化钾6~8㎏,普钙10~15㎏,石灰粉15~20㎏,再把土培到植株基部,厚约3~4㎝,松土时要注意不能损伤果针。 3、防旱排渍。雨天注意排除渍水,防止烂种、烂芽,烂根黄叶,以利全苗和幼苗生长健壮。中后期要注意灌水保湿,以利开花和下针。 4、根外追肥。在盛花期,亩用磷酸二氢钾200g,钼酸铵15g 兑水50㎏叶面喷施,每隔7~10天一次,连喷3次,能有效提高花

生饱果率。如植株生长势弱,可加尿素500g同喷;收花后可用150ppm 多效唑50㎏喷施,防止徒长和倒伏,促进果实饱满。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 临近开花时,每亩用百菌清700倍液60㎏喷雾,防治叶斑病;开花后注意防治斜纹夜蛾、造桥虫蚕食叶片和嫩枝,可用高效氯氰菊酯3000倍喷杀。

2020年春播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0年春播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农业农村部油料专家指导组 目前,我国春播花生已全面进入备播阶段,黄淮海、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春播花生陆续开始播种。根据各地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油料专家指导组,提出2020年春播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选用专用品种,提早备足种子 合理选择高油、高油酸、高蛋白、适宜食品加工等优质专用品种,满足油用、食用、加工、出口等不同用途的差异化需求。黄淮海产区中等以上地力田块,露地花生或地膜覆盖花生宜选择生育期125天左右的优质专用、中大果型品种;瘠薄地或连作地宜选择生育期125天左右的优质专用、中小果型品种。东北产区选用生育期125天以内的中早熟、中小果型品种,其中高纬度、无霜期短、积温低的地区选用生育期115天以内的早熟、小果型品种。南方产区选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珍珠豆型品种。南疆地区选用生育期125天左右的中大果型品种,北疆地区选用生育期120天以内的中小果型品种。青枯病、烂果病易发区要选用高抗品种;机械化生产程度高的产区,要选择成熟一致性好、果柄韧性较强、适宜机械化收获品种。 二、落实关键技术,提高播种质量

一是造墒整地。播前精细整地,做到上虚下实、地平无土块;播种时土壤含水量在65%—75%时为宜,干旱时造墒播种,在无水浇条件时,应做到有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播种深度3—4厘米。二是种子处理。播种前10—15天种子剥壳,剥壳前可带壳晒种2—3天,剔除霉变、破损、发芽的种子,按籽粒大小分级保存、分级播种。采用机械脱壳的种子,一定要进行发芽试验,根据发芽率情况确定适宜播量。播种前进行拌种或包衣,阴凉通风处晾干即可播种。三是适期播种。春播露地大粒型、小粒型和高油酸品种播期气温应分别稳定在17℃、15℃和19℃以上,地膜覆盖播期可比露地提早7—10天。黄淮海产区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东北产区在5月中、下旬,西北产区在5月上、中旬。南方产区珍珠豆型花生应气温稳定在12℃以上,于“冷尾暖头”抢晴播种,高油酸花生品种应适当晚播。四是合理密植。一般春播大粒型品种双粒亩播0.8—1万穴,小粒型品种双粒亩播0.9—1.1万穴,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宜稀播,旱薄地块宜密植。 三、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群体质量 一是科学施肥。花生施肥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酸性土壤可适当增施石灰、钙镁磷肥等含钙肥料;连作土壤可适当增施石灰氮、生物菌肥;肥力较低的砾质砂土、粗砂壤土和生茬地,增施花生根瘤菌肥。二是适期浇水。足墒播种的花生,幼苗期一般不需浇水;花针期和结荚期如遇干旱,及时适量浇水。饱果期遇旱及时小水轻浇润灌。南方或降雨较多地区花生田要做到“三沟”通畅,防止渍害。三是中耕除草。露地花生播种后1—3天,用适宜的芽前除草剂喷施地面,封闭除草;地膜花生人工播种铺膜可在播种后、覆膜前,喷施除草剂,机械播种铺膜

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蒋 华 (福建省明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365200) 摘要:2015年承担了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以泉花7号为对照,从产量、农艺及经济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龙花250小区荚果与子仁产量均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综合表现较优,建议2016年扩大试验示范。 关键词: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明溪春花生区试点是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点之一,也是闽西北地区唯一的花生试点。为鉴定评价福建省各地近年来选育和引进的花生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等性状,为福建省花生新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从中筛选出适合福建省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花生新品种。明溪县农科所2015年继续承担春花生新品种区域 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福建省各地近年来选育和引进的花生新品种,包括龙花250、闽花151、龙花138、闽花11号、福花0737、闽牧5号、泉花901、泉花27、莆花45、莆多6号,以泉花7号为对照,其选(引)种单位及亲本来源见表1。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设在明溪县农科所位于城关乡坪埠村渔公塘的试验基地,117°09′E ,26°24′N ,海拔350m ,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上,地力均匀,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前作是冬闲田。试验采取完全随机 区组排列(3个区组内品种均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长方形,面积13.34m 2;四周设同品种保护行,每穴播 种2粒,每667m 2种植1.8万株。 试验田于3月28日用拖拉机翻犁;3月29日整 畦;3月30日挖穴播种,施火烧土盖种作基肥。4月20日第1次追肥,每667m 2施复合肥25kg ;4月30日 中耕除草;5月9日第2次追肥,每667m 2施复合肥20.0kg 。5月30日第2次中耕除草。试验采取治虫不治病,但因试验期间虫害发生轻,不需防治虫害。7月29-31日采收。 出苗后调查出苗率,观察记载生物学特征与生育 期,收获前每小区随机取样进行室内考种,测定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结果枝数、总荚果数、饱果数、秕果数、烂果数、饱果率等,晒干后测百果重、百仁重、千克果数、千克仁数和出仁率|1-2]。 2 结果与分析 2.1 荚果产量 从表2可知,荚果产量居首位的是龙 花250,每667m 2产量为277.5kg ,比泉花7号(CK )增产32.4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闽花151、龙花138、闽花11号与福花0737每667m 2荚果产量分别为256.5kg 、253.5kg 、252.0kg 和247.5kg ,增产率分别为22.43%、 21.00%、20.29%和18.14%,均比CK 增产显著;经方差分析,其余各品种与对照荚果产量无显著性差异。2.2 子仁产量 从表2可知,龙花250与闽牧5号子 仁产量位居前两位,每667m 2产量分别为206.0kg 和184.5kg ,分别比CK 增产38.26%与23.83%,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闽花151子仁产量为181.5kg ,比CK 增产21.81%,增产显著;莆多6号子仁产量为124.5kg ,比CK 减产16.44%,减产显著。其余各品种与对照增产均不显著。 2.3 生育期及出苗率 从表3可知,龙花138与闽花151生育期最长,同为124d ;泉花7号(CK )与莆多6号生育期最短,同为119d 。其余品种生育期在121 123d 之间。龙花138出苗率最高,达9 3.89%,泉花901出苗率最低,为77.78%,其余品种出苗率在83.89% 93.33%之间。

花生病害大全 (高清)

花生褐斑病 图片:花生褐斑病.jpg

图片:花生褐斑病1.jpg

图片:花生褐斑病2.jpg

图片:花生褐斑病3.jpg 简介 英文名peanut brown spot 异名花生早斑病。 病原病菌为落花生尾孢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落花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arachidicola (Hori)Jenk,但在我国尚未发现。 寄主花生。 危害世界性花生病害。受害田块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以上。 分布普遍发生,分布广泛。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叶柄、叶托、茎杆也可受害。 (1)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黄褐色或铁锈色、针头状小斑点,随着病害发展,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达1~10毫米。叶正面病斑暗褐色,背面颜色较浅,呈淡褐色或褐色。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在潮湿条件下,大多在叶正面病斑上产生灰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重时,叶片上产生大量病斑,几个病斑汇合在一起,常使叶片干枯脱落,仅顶部3~5 个幼嫩叶片。 (2)茎杆、叶柄、叶托:病斑为长椭圆形,暗褐色,病斑中间稍凹陷。 病原物 (1)形态:分生孢子梗丛生或散生,黄褐色,大小(10~100)微米×(3~6)微米。分生孢子倒棍棒形,顶生,无色或淡褐色,有隔膜3~12个,大小(35~110)微米×(2~6)微米。子囊壳卵圆形,大小(47.6~84)微米×(44.4~74)微米。子囊圆柱形或棒状,大小(27.0~3 7.8)微米×(7.0~8.4)微米。子囊孢子无色,双胞,大小(7.0~15.4)微米×(3~4)微米。 (2)特性:生育最适温度范围25~28℃。分生孢子在22℃下,经2~4小时即可萌发。 侵染循环 (1)菌源:病原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块在病残体上及花生堆中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 (2)传播: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落在花生叶片表面,从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组织内部进行初侵染。病菌的菌丝在细胞间蔓延,产生分枝形吸器侵入栅栏和海绵组织的叶肉内吸取营养造成为害。新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重复侵染。 分生孢子扩散高峰在清晨叶面上露水刚消失时和下雨之前。在合适温湿度条件下,分生孢子重复再侵染促进病情发展,至收获前造成几乎所有叶片脱落。在南方产区,春花生收获后病残株上病菌又成为秋花生的初次侵染源。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蔓生型品种或半蔓生型品种较直立型品种发病;花生生育前期发病少而轻,老叶发病多而重;晚熟品种往往发病重。 (2)环境:降雨及湿度是决定病害发生轻重的主导气象因素。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蔓延;气候多雨潮湿,发病重。 (3)栽培: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因地制宜选种抗病品种。应注意合理利用抗病品种,实行多个品种搭配与轮换种植,防止因品种单一化和病菌优势小种的形成而造成品种抗病性退化或丧失。 ②重病田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③在栽培管理上,应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喷叶面营养剂,促植株稳生稳长;整治排灌系统,雨后清沟排渍降湿。④花生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田间病残体,及时深耕。病残体要集中烧毁或沤肥,以减少病原。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1∶2∶150倍式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WP 400倍液,或8

平潭农业气象因子对春花生生产利弊分析

平潭农业气象因子对春花生生产利弊分析 作者:陈圣银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7期 摘要:利用平潭自1981~2010年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资料,并根据春花生种植生产获得高产所需的气候条件要求,将平潭春花生整个生育期所处的季节时段与当地相关农业气象因子相对照,分析找出各气象因子对春花生生产的利与弊。在生产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趋利避害的对应措施,确保春花生获得高产稳产。 关键词:气象因子春花生生产利弊措施平潭 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全岛耕地面积近7000hm2,土壤多以旱地砖红性红壤和滨海风沙土为主。花生是一种高产、高效、多用途适用性强的大田油料作物,属于经济作物。花生是适宜平潭岛立地条件种植的传统种植作物之一。据记载,平潭花生是在清乾隆20~25年间(1755~1760年)从福清高山传入,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1949年、全县种植花生面积1250hm2。1981年后,每年面积保持在3300hm2左右。近几年花生种植面积随着种植结构调整逐年扩大,至2011年已达5000hm2,超过了以往粮食作物甘薯种植面积(现为3000hm2)而跃升为第一大主要栽培作物。下面,笔者根据平潭自1981~2010年气温、降水、日照、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对照春花生生产获得高产所需的气候条件要求,并结合本人历年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010~2011年连续两年万亩花生高产创建项目技术指导、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示范、推广以及调查农民经验等,将平潭春花生整个生育期所处的季节时段(跨度)与立地相关农业气象因子相对照,分析找出各气象因子对平潭春花生生产利与弊。在生产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趋利避害的对应措施,确保春花生获得高产稳产,以期为平潭春花生种植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一、平潭农业气象因子 1.气温 平潭年平均气温为20.0℃,近30年的极端最高气温是35.6℃,出现在2002年7月4日;极端最低气温是2.2℃,出现在1986年2月28日;平潭年平均气温在1997年后持续高于平均值(20.0℃)。平潭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8月份,为28.1℃;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2月份,为11.3℃。3~5月份气候多变,冷暖无常,日温度变化为全年最大值,10~11月份气温较稳定,日温度变化为全年最小值。正常年份终年无霜。≥12℃活动积温为6130℃左右(有270d)。 2.降水量

春花生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春花生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一般花生中产田,覆膜花生较不覆膜的增产25%左右。近些年,花生覆膜使用了0.004毫米微膜和机械化覆膜,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花生种植效益。 一、播种前准备 1、选择地膜 选用线性聚乙烯微膜(或黑色地膜)。厚度0.004毫米,幅宽85厘米~90厘米。 2、整地改土 选择土层较厚的地块。秋作物收获后,秋(冬)耕(翻)20~30厘米,耕后耙地保墒。冬季对粘性土地,每667米2压沙或压含磷风化石10~15米3,进行改良。机械深耕要选用深耕犁和深松机,耕深超过25 厘米时,要求犁体能实现上翻下松,碎土性能良好。一般东方红-75型拖拉机选配三铧深耕犁,泰山-50型拖拉机选配二铧深耕犁,泰山-25(30)型拖拉机选配单铧深耕犁。深松最好选用全方位深松机,特别是播前深松,正直春季缺水季节,可以防止水分蒸发散失,还可以达到改善土壤性状的目的。 耕作时注意以下事项 (1)耕作时间。深耕最好在深秋初冬进行,以促进土壤熟化,积蓄雨雪,保墒蓄水,最迟不晚于第二年清明前。深松可以在播前进行。 (2)耕深要求。不浅于20厘米,一般沙土涝洼地不宜深耕;土层较厚,土质较好的平原、半山坡壤土地宜深耕,可深耕30~50厘米;山岭旱薄地不宜深耕,以25厘米为宜。深耕地块应上翻下松,以防止酸性底土上翻至地表。翻土深度为15~20厘米,地表植被应覆盖在10厘米耕层以下,覆盖率在95%以上。要求耕深均匀一致,耕后地表平整、无重耕、漏耕。 3、配方施肥 在测定土壤肥力基础上,根据花生产量指标,按每生产100千克荚果约需氮素5.5千克、五氧化二磷1千克、氧化钾3千克,计算各种肥料需要数量,进行科学配比,合理施用。一般在每667米2铺施圈肥4000~5000千克的基础上,再用硫铵30~40千克、过磷酸钙(或氯化钾)10千克混合拌匀或相应的复合化肥,开沟包施垄底内作基肥。机械播种的,结合深耕地,把全部肥料翻到耕作层中。予施果肥,可结合机械播种,垄面撒施10~15千克花生复合肥,满足花生果针和荚果表面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需要。 4、起垄作畦 早春土壤解冻后,抓紧起垄作畦。垄距大小,可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而定。土壤肥力稍低,秸棵较小,结果集中的品种,垄距85厘米。土壤肥力较高,秸棵较大,结果范围较大的品种,垄距90厘米。垄高10厘米,垄顶宽55~60厘米,垄顶细平。 5、选择品种 春花生有较长的生长时间,可选择增产潜力大的中熟高产大花生良种如农大516、花育17、8310 等或早熟高产大花生鲁花9号等良种。 6、种子处理 (1)晒果。剥壳前晒果2~3 天,以提高种子发芽能力。 (2)分级粒选。剥壳后分级粒选,把病虫、破伤果仁和秕仁捡出,把大、、中粒作种用的种仁分为一、二级种子,分别收存和播种,防止大、中粒种子混播,造成大苗压小苗。

花生的生长和发育

花生的生长和发育 来源:作者:时间:2008-06-11 点击:505 花生系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从种子的发芽到荚果的成熟大致经 过如下七个阶段: (一)种子的发芽和出苗 花生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是鉴别品种的重要根据。花生种子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种皮主要起保护作用。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 部分。胚芽位于两子叶之间,由主芽和侧芽组成。主芽以后发育成主茎,侧芽 发育成第一对侧枝。胚芽的下端为粗壮的胚轴和突出的胚根。成熟的种子内, 主茎已有两片幼小的复叶,其内尚有3—4片小复叶或叶原基;侧芽上可见2 片苞叶或l片苞叶和 l片真叶,其内也有 2—3片叶原基,在其苞叶叶腋内已 有 l一2个二次芽原基。所以花生种子实际上已是一株分化相当完全的幼小植株。花生种子成熟以后,给予最适宜的发芽条件也不能正常发芽,这种特性称为休眠。种子休眠所需的时间称为休眠期 (从花生成熟收获日起至可以发芽时止)。不同品种的种子,休眠期长短差异很大,一般珍珠豆型和多粒型品种休眠期短,在种子收获前如遇土壤湿度大、温度较高时,有的便可在土中发芽;而 普通型和龙生型品种,休眠期较长。播前带壳晒种,种子加温处理以及用乙烯 利打破种子的休眠,对加速酶的活性,提早种子发芽有较好的作用。 种子发芽出苗过程:发育完全的种子,在完成一定时间的休眠以后,在适 宜的条件下,就可以发芽出苗。发芽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向地下迅速生长,长 到l厘米左右时,胚轴迅速分化向地上伸延,将子叶和胚轴推向地表。当子叶 顶破土面见光,胚轴即停止伸长,而胚芽急速生长出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即为出苗。春播花生从种子发芽到出苗,早熟品种约需10一15天;中熟品种约需15—20天。花生种发芽要求较高的温度。珍珠豆型和多粒型早熟小花生,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2℃,普通型花生最低温度为 15℃。发芽最适温度,早熟小 花生23℃左右,大花生26— 30℃。温度过低种子不能发芽,常会引起烂子; 温度过高(40℃以上),胚根发育受阻,发芽率下降。花生从播种到出苗约需积温200-300℃。在一般情况下,种子吸水量相当本身重量的40%一6O%的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