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按摩缓解高血压的办法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高血压的办法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高血压的办法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高血压的办法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高血压的办法

原标题:中医穴位按摩缓解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正常的生活。除了吃降压药以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降血压呢?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快来一起学两招吧。

高血压的症状:头痛、头晕、耳鸣、失眠、肢体麻木等。穴位按摩缓解高血压的操作办法:

一、按摩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大拇指与食指指骨的交汇处。血压高的人合谷穴的脉络跳动很强。这里是大肠经的通道。大肠经上有人迎穴等有效治疗高血压病的穴位。人迎穴虽然位于喉结两侧,但也是大肠经的通道。以手上的合谷穴为中心,从食指指根到手腕的这一区域,受到刺激后,可以通过经络反射,达到与直接刺激人迎穴同样的效果。血管紧张可造成血压升高,而刺激合谷穴,将缓解脖颈血管的紧张度。

二、按摩后溪穴:

后溪穴位于小肠经上。由于小肠经与脖颈外侧到脑后部这一

区域相联通,所以一旦刺激后溪穴,就可以达到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的目的,从而减轻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三、按摩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的正中央。手掌紧贴百会穴顺时针旋转,至少旋转32圈,可以宁神清脑,降低血压。

三、按摩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中1/3的交点,搓涌泉穴和全脚掌。可促使气血畅通,养肝明目,温补肾经,滋润肾水,并且有防治失眠、高血压的效果。

四、按摩桥弓穴:

桥弓穴位于人体脖子两侧的大筋上,推拿这个穴位,能够使人的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但要注意:推拿桥弓穴时只能一侧一侧地进行,切不可两侧伴随推拿,因为双侧推拿会影响头部供血,刺激过强,容易导致头晕甚至昏厥。除此之外,在生活中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高血压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

饮食要三低二高。饮食可以说是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它对调控血压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促进康复进程。高血压患者要坚持低动物脂肪、低糖、低盐;

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素(蔬菜)的饮食原则。饮食“三低”原则可避免不良的饮食导致血压的升高,而“二高”则是有效降压的重要饮食方法。

大便通畅。便秘对血压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生活中许多中老年人深受便秘的危害,导致血压升高出现危险,所以高血压患者要避免便秘发生。因为人体在排大便时腹压升高可以影响血压,排便困难的人,则更明显。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排便困难时,可服用一些缓泻剂。日常应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还应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情绪平和。情绪的剧烈起伏会对血压形成极大的影响,导致血压的急剧上升,严重的会危及到患者生命。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想血压平稳,就要在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是高血压治疗的一个重要基础。有临床调查发现,血压的调节与情绪波动关系非常密切,对于患高血压的人,要有良好的自制能力,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

如果患了高血压就要学会科学正确的降压方法。

帖子展开—

按摩合谷穴穴可降血压

2015-09-16 20:34

导读:中医按摩还可以降血压,按摩合谷穴、后溪穴血压可以降低10-15毫米汞柱。尤其是高压偏高,还没有诊断为高

血压病的朋友们,一定要先用饮食、食疗、针灸、按摩等方法降压,最后阶段才开始服药。和小编一起自学简单按摩穴位降血压。

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大拇指与食指指骨的交汇处。血压高的人合谷穴的脉络跳动很强。这里是大肠经的通道。大肠经上有人迎穴等有效治疗高血压病的穴位。人迎穴虽然位于喉结两侧,但也是大肠经的通道。以手上的合谷穴为中心,从食指指根到手腕的这一区域,受到刺激后,可以通过经络反射,达到与直接刺激人迎穴同样的效果。血管紧张可造成血压升高,而刺激合谷穴,将缓解脖颈血管的紧张度。

后溪穴:后溪穴位于小肠经上。由于小肠经与脖颈外侧到脑后部这一区域相联通,所以一旦刺激后溪穴,就可以达到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的目的,从而减轻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后溪穴

寻找后溪穴很简单,握拳时,小指指尖所指的手掌横纹外侧突起的赤白肉际处便为后溪穴。此穴理想的刺激方法是,手背向上,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按住合谷穴,中指按住后溪穴,这样夹住整只手,两穴一起按揉。不仅要刺激合谷、后溪两穴,还要刺激其周边部位。后溪穴可以用无名指、小

指一起刺激,这样效果会更好。

左右手合计刺激10分钟左右之后,与刺激前相比,血压将会下降1.3-1.9千帕(10-15毫米汞柱)。如果不能同时刺激合谷、后溪两穴,也可分别按压。

桥弓穴是指颈部翳风至缺盆的连线,此穴的部位正是人体颈动脉窦的部位。颈动脉窦是一个重要的体表-内脏反射点,起着调节血压的作用。按摩这个穴位,可使心率减慢,血管扩张,以至血压下降。另外,按摩推揉此穴还有降脂和防治咽喉、颈部、面部、头部等疾病的作用。

操作方法是,患者取坐位,自己或他人用大拇指的指腹、指尖或拇指外侧,自上而下地用推法推按位于耳后翳风到缺盆(锁骨上窝处)成一条线的桥弓穴。先推左侧的桥弓穴,再推右侧的桥弓穴,两侧交替进行,可推按1~2分钟。然后分别对左右两侧的桥弓穴进行揉、拿,操作时间为4~6分钟。操作时,患者会感到此处有胀硬的感觉。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按摩桥弓穴时只能一侧一侧地进行,切不可两侧同时按摩,以免使血压降得太快而发生意外。按摩的手法要求尽量柔和、均匀、有力、深透。手指要温暖,不要留长指甲。另外,按摩桥弓穴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不能用它完全代替降压药。患者在进行这样的治疗时还要配

合使用其他疗法,如在饮食中要遵循低盐、低脂肪的原则,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和尽量不喝酒等。

如果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脑缺血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按摩桥弓穴和停用降压药,并需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另外低血压者不宜使用。颈部有不明原因的肿胀、疼痛或皮肤溃破、皮炎、化脓性感染等,不宜按揉。其次,要排除颈内动脉疾患,如血管瘤、动脉炎、动脉斑块等。还需注意的是,此法最好不要在晚上使用,以免致中风。

以上就是桥弓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中医养生频道。

人体手部穴位图_手掌穴位按摩方法

人体手部穴位图_手掌穴位按摩方法 手部穴位图:手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的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相关穴位图大全详解:足部穴位 耳穴图 手部穴位 阳维脉 阴维脉 阳跷脉 阴跷脉 人体背部 人体正面 冲脉 带脉 任脉 督脉 足太阴脾经络图 足阳明胃经络图 手太阴肺经络图 手阳明大肠经络 足厥阴肝经络图 足少阳胆经络图 足太阳膀胱经络图 足少阴肾经络图 手太阳小肠经络图 手少阴心经络图 手少阳三焦经络图 手厥阴心包经络图 手太阳小肠经络 人体经络穴位图背面-男性 人体经络穴位图侧面-男性 人体经络穴位图正面-男性 人体经络穴位图正面-女性 人体经络穴位图背面-女性 人体经络穴位图侧面-女性 人体面部背面穴位图 人体面部正面穴位图 人体背部穴位图 人体正面穴位图-古代 人体背面穴位图-古代 人体生理解剖图--肌肉 人体生理解剖图---皮肤 人体生理解剖图---脊髓

人体生理解剖图---心脏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 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 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合谷穴 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 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 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 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 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 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 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 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 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 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 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 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 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 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 14、牙痛: 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 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 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 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手部穴位图

(手) 手神门穴: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帮助入眠,调节自律神经,改善心悸。 内关穴:位置在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帮助入眠,可调节自律神经,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治头晕目眩。 各手指指甲旁边:手心拇指(肺经)、中指(心包经)小指(心经)手背食指(大肠经)、无名指(三焦经)、小指(小肠经):抒压/解除疲劳。 合谷穴:先以右手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左手虎口,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或著食指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状若山丘,往后走为山谷凹陷处,即是此穴:抒压/解除疲劳,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避免「中痧」,增进免疫力,提神醒脑,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

曲池穴: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抒压/解除疲劳,有疏风清热的作用,助排便,解除掉发危机,可让肌肤循环改善,避免「中痧」。 劳宫穴: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位置大约在握拳时,中指点于掌心的位置:提神醒脑、清心安神。

手指的肺穴:无名指第一指节中点:解除掉发危机。 手指的肝穴:无名指第二指节中点:解除掉发危机。 (头) 百会穴:位置在头顶,以两边耳尖划直线与鼻子到后颈直线的交叉点: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解除掉发危机。 风池穴: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各有一凹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改善颈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头痛。 (脸) 承泣穴:眼球正下方,眼框骨凹陷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睛明穴:眼头起点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 攒竹穴:约眉头附近,眉稜骨向眼眶凹陷之转折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鱼腰穴:眉毛中点: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丝竹空穴:眉尾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太阳穴:眉梢与眼角之间,向后方约一指宽的地方: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解除掉发危机。 (耳) 耳穴中的脾、胃两穴:针对肠胃不适、控制食慾。 耳穴中的神门(位于耳上方三角窝处)、心区、内分泌及皮质下等穴:针对疲倦且睡眠品质不好。 耳穴中的髋点、膝点及颈椎点等处:针对腰痠背痛。 (腿) 足三里穴: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

男女人体穴位大全图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 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

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常见病穴位按摩: 1.扁桃腺疼痛 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 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使大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指压时先深吸一口气,一面强压一面吐气,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人代劳时,采用同样的呼吸法)。 3.治疗出汗的穴位与指压法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所以,称为“阴谷”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与称为“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穴位,对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阴谷能够缓和冲击肉体性、精神性的变化,更是有助于回复的穴位,肾俞穴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穴道。 4.治疗低血压的穴位与指压法 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力的指压叫“百会”的穴位。“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心,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血液循环会变为良好。 另外,当全身慵懒、手脚冰泠、目眩、站着时头发晕时,在脚踝附近有两个穴位,可以达到效果。 此穴位是在脚踝的正后面。用大拇指及食指抓住这两个点,以与前面同样的要领强力按压6秒钟,反复做20次。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 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完整版)人体穴道图解(完整版)

人体穴道(那是相当的专业,让你大长见识)

特效穴位: 1.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 恢复。 10.10.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 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

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 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 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14.神门:治心脏病,精神病之要穴,可使心率减慢,对神经垂体高血压的动物,刺后可使血压降低。 15.少泽:电针少泽可使垂体后叶催产素的分泌增强。 16.后溪:配申脉治疗癫痫白天发作者为佳。 17.天宗:对胆囊有收缩作用,针刺天宗,肩井,肾俞,对乳腺增生有很好的疗效,并提高免疫功能。 18.攒竹:针刺攒竹可使心率减慢。

手部九宫穴位按摩法可调节各脏腑功能

手部九宫穴位按摩法可调节各脏腑功能 一、脏腑慢性疾病的形成 在脏腑按摩疗法治疗脏腑慢性疾病过程中(这里所说的脏腑慢性 疾病是指病史较长、病情发展缓慢、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生命危险、多有脏腑功能失调而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些缠绵不愈、反复发作的疑难杂症),始终坚持“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因为要想治疗这类慢性疾病首先必须掌握其形成的原因和致病因素,才能够做到对证施法,有的放矢,达到消除致病因素,恢复脏腑经络正常生理功能的效果, 因此,探究脏腑慢性疾病的成因对分析脏腑按摩治疗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1、要想充分认识脏腑慢性疾病的成因,首先必须要对中医学理论体 系中气的概念和特征做到充分认识 中医学哲学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认为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和形及其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天地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皆取决于气的气化作用。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中医学将这一气学理论应用到医学方面,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体也是由气构成的,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形气转化的升降出入气化作用的运动着的有机体,并以此阐述了人体内部气化运动的规律。也就是说,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 2、要想充分认识脏腑慢性疾病的成因,其次还要深刻理解人体气和 血的关系 中医学精、气、血、津液学说认为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和代谢,有赖于脏腑经络受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又必须依靠气的推动、温煦等作用,精、血、津液的滋养和濡润,因此,精、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生理和病理有着密切关系。 人体的生命物质虽有精、气、血、津液之分,但皆本源于气。气聚而成形,散而无形。气与精,血、津液相对而言,则气无形,而精、血、津液有形。气与精、血、津液的相互化生与转化,体现了在生命活动中,形化为气,气化为形,形气相互转化的气化过程。 精血同源、津血同源,精、津、液化而为血,血涵蕴精与津液,故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常以气血既称,强调“人之生,以气血为本”,“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医宗必读·古今元气

手上的穴位保健大全

手上的穴位保健知识大全 手指脚趾多揉揉,失眠头痛不用愁。 常揉拇指健大脑,常揉食指胃肠好。 常揉中指能强心,常揉环指肝平安。 常揉小指壮双肾。十指对力强心脏, 双手对插头脑清,旋转关节通经脉, 反掌伸展松筋骨,揉揉十指祛头痛, 按摩四关行气血,摇肩转膊松颈椎, 甲角切切精神爽: 健康的手指都一样:指甲粉红色,有光泽,厚薄适中,软硬适度,不易折断,表面光滑,指甲根部半月形(甲半月,又叫健康圈)呈白色。 五指养生速查 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病。 五指对应经络对应器官 拇指肺部经络心脏和肺 食指大肠经络胃、肠和消化器官 中指心包经络五官、肝脏 无名指三焦经络肺和呼吸系统 小指心、小肠经络肾脏、循环系统 不健康的手指各有不同: 甲半月颜色 灰色:可能精力弱,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 粉红:可能脏腑功能下降,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亢等病症。 紫色: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出现头晕、头痛、动脉硬化。 黑色: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肿瘤或长期服药者。 甲半月面积 最好:面积占指甲1/5。 小于1/5:表示精力不足,肠胃吸收能力差。如甲半月突然晦暗、缩小、消失,应早期预防一些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熬夜、性过多时,甲半月也会消失,很难再长出来。 大于1/5: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指甲状态 色泽发暗,有多条竖线分布:这是体内水分不足的体现,并且该手指对应的体内器官和组织功能虚弱。 色泽发暗,凸凹不平,有多条横线分布:这是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的体现,或者数月前曾身体不调。 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随时随地健手健身 运用五指健身术,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随地:让冗长的会议时间变得更有意义、电脑前休息的十分钟有了内容、餐前等待上菜不再急躁……这一切的前景是,只要我们想,所有双手空下来的时间,都可以是健身时间。 基本保健:五指按摩 按摩拇指可缓解:心脏疾病、过敏性皮炎、脱发、喉咙痛; 按摩食指可缓解:便秘、食欲不振、胃痛、慢性胃炎; 按摩中指可缓解:肝脏疾患、疲劳、食欲旺盛、耳鸣、头晕; 按摩无名指可缓解:感冒、咽喉疼痛、头痛、尿频、汗多、宫寒; 按摩小指可缓解:肩痛、腰痛、月经不调、视疲劳、肥胖、失眠。 按摩方法: 1.先按摩左手。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左手拇指的两侧,感觉疼时再坚持10秒钟。 2.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上下夹住左手的拇指,用力按压,坚持3秒钟。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手掌穴位现用图解大全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手掌穴位图解大全 手部是一个全息元,刺激 相应的手部穴位 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 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 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以下位于人体 手部的穴位,学习掌握手背、手掌穴位按摩 方法。中医认为手部经络 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环与分布,又有十四经的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治疗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 一、循环系统高血压高血压 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猕乱有关,也与年龄 、职业 、环境 、肥胖 、嗜烟等因素有关。中医理论 认为主要由于肝肾阴阳 失调所致。具体治疗方法

: 治疗高血压要首先按压阳谿、合谷 、落零五穴及整个血压反应区。手法 是用力按压。用一根一束的牙签强刺,会获得更高的疗效。良好的心脏功能 ,是保证血脉通畅的必要条件。所以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必须加选手心的心包区,手背的腕骨穴 的按摩、刺激才奏效。在体检 或是定期检查时,如果医生说你的血压高,应立即开始做穴位疗法,用牙签刺激穴位,按摩穴位,很快血压就出现下降。每天坚持治疗,血压会持续逐渐下降。按摩的穴位有:腕骨 、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谿。低血压通常收缩压在100 毫米汞柱以下,便为低血压,底血压者往往血管收缩力差,血流不畅。因此,血液 不能流到毛细血管的每个角落,以心脏 为主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从而出现低血压特有的症状:站起来时眼前发黑,手脚冰凉、耳鸣 等。具体治疗方法: 在治疗低血压时,需选择与心脏关系密切的心经、心包经及与心包经关系很密切的三焦 经上的穴位。取手腕掌侧的神门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手部穴位图

1 、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 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 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 、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合谷穴 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 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

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 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 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 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 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 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两侧 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酒食前 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 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 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 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 “颈咽区 16、晕车: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 心、中 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 池穴 更年期障碍: 小指肾穴、小指侧面生殖区、手指

女性人体穴位图及穴位

女性人体穴位图及穴位 人体的每一个穴位都相当于一味中药,它们的任何一种神效,都是我们祖先用身体试验过的,只要你学会使用经络,并悟出穴位的深意,你就会终生尽享健康的秘诀。淄博古方疑难病研究所推荐给您以下几个穴位,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改变先天体弱的三大穴:肝俞、肾俞、太冲 之所以这么选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首先,肾藏精、肝藏血,精血是我们生命中最根本的东西,每天按摩这3个穴可以补益肝肾,肝肾逐渐强大了,身体就会一步步好起来。其次,这两个穴都是背俞穴,背俞穴是督脉上的穴位,主管人全身的阳气分布,所以,刺激它可以最快地补充人体的阳气。另外,背俞穴为什么要选太冲这个作用偏“泻”的穴位呢?中医里面有句话叫“气有余便是火”,就是说如果所补阳气太多了,就会导致它们变成对人体有害的火。加用一下太冲就是给这些“火”透透气,不至于让它们在体内横冲直撞,最后变性发酵。 我们经常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要想身体好,主要就是要使五脏好,既不能锻炼太过,也不能休息太过,按摩穴位也是这个道理,在身体偏弱的时候要以补为主,但是不能一味地强补,只有恰当调理,五脏和谐这样才能真正地改变先天,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治疗肾阳虚的三个穴位:合谷、足三里、鱼际 肾阳虚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容易有的症状:感冒不断,畏寒怕冷,爱喝水,四肢不温,又口干舌燥,比较容易口腔溃疡;夜尿多;腰痛、关节等骨头经常痛;怕热、腰酸、口舌生疮、小便黄热、烦躁又疲劳、坐立不安。以上症状如果不注意的话,发展下去就是高血压、肾炎、肾下垂、膀胱炎、糖尿病、阳痿、妇科病等疑难病症。 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只需要使用以下3个行之有效的简单穴位刺激就可以解决了。 合谷是人体保健的要穴,俗称“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可以称作是人体的第二保健大穴,每天按揉,可以很好地提高卫阳的功能。冬天和深秋以及夏秋之交的时候适宜艾灸合谷,春季和夏季的时候适合按揉。按揉时应该朝着小指方向按,有酸胀的感觉为度,艾灸时应该拿着艾条在距离穴位约两指的地方进行灸。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认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将体内部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以外,民间谚称:“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此穴可养胃、补肾、补肺,要配合合谷使用。 鱼际,是手太阳肺经的穴位,每天坚持掐揉双手的穴位,可保肺的平安无恙。一定要配合合谷、足三里使用。 每天早饭前和晚饭前按揉双侧合谷穴各3分钟,然后再按揉或艾灸双侧鱼际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手部穴位图)

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 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 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合谷穴 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 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

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 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 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 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 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 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 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 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 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 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 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 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 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 14、牙痛: 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 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 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 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 讲解的很细致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讲解的很细致一:身体9要穴功效详解 1 少商 1.咽喉肿痛:三棱针点刺放血。方法:消毒穴位,医者用拇指由患者的大鱼际向指端推3~5次,最后一次停在指关节处,捏紧拇指,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针孔要大,挤出血10~15滴,使血由暗红变淡为宜。 2.外感身疼无汗:用0.5寸针刺该穴,捻转使局部刺痛。 3.中风急救:配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双手均刺,强刺激,或点刺放血。 2 合谷

1.冷嗽:受寒后咳嗽日久不愈,胸闷憋气,咽喉不爽,针之用补法:即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操作5分钟,可迅速理气宽胸。 配穴:三阴交用泻法,效佳。 2.牙痛:强刺激止痛好。 3.止汗,发汗:配复溜,汗多可止,无汗可发,合谷、复溜双侧均针,以出现针感为度。 3 手三里

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后遗感。 方法:弹拨,如弹拨患者右侧之手三里时,医者与患者对面而立,用右手握住患者右手,使肘屈成90°,用左手的拇指弹拨患者右侧手三里穴处的肱桡肌,同时让患者活动不适之处,当即缓解或消失。 4 曲池

1.降血压(1、2期效果较好):直刺,得气后提插捻转数次,患者当即头脑清爽出针。 2.上肢要穴,可治半身不遂,肩周炎:直刺,得气后提插捻转、留针30分钟,每过5分钟行针1次;或针曲池穴得气后起针,叫患者活动。 3.丘疹及面部痤疮:直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5分钟行针1次,常配合谷,血海、三阴交,效更佳。 5 内迎香

治红眼病。取穴:在鼻孔内上方的鼻中隔处。针法:清洁鼻孔,用三棱针由鼻孔的外下方向内上方刺入,有阻力时即出针,血即流出。 6 液门穴 液门穴是一个消炎的药库,如果我们能善用它,很多疾病能当下见效。 液门,顾名思义:液体之门,有降浊升清的作用。液体在人身经络之中循经而行。有时人体表现的上火,并不完全是人体火多了,或者说水少了,很多时候是液体循行的道路不通畅了,有堵塞了,表现在堵塞的局部有病痛了,这时要想办法疏通液体循行的道路,液门穴当仁不让,我们可以用艾灸、按压治疗都会有效的,不少上火的症状当下能完全消失。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 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 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 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合谷穴 (1)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 (2)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 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 (1)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 (2)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 (3)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

(4)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 (5)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 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 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 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 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 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 14、牙痛: 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 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 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 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18、更年期障碍: 小指肾穴、小指侧面生殖区、手指中央心包区。 19、腹胀: 食指大肠穴、手背食指根处二间穴、胃脾大肠区。 20、荨麻疹: 无名指肝穴、肺穴、小指肾穴、中指心穴、手背手腕阳池穴。 21、痔疮: 手背小指会阴点、手背合谷穴、食指大肠穴。 22、关节酸痛: 五指尖各井穴、手背虎金寸、阳池穴。 23、肩关节炎: 手腕侧太渊穴、手背合谷穴、阳溪穴、手腕神门穴、手背液门穴、手腕大陵穴、中指中冲穴、手背小指末端后溪穴。 24、腰痛: 手背“背腰腿区”两个穴道、食指下侧、无名指下铡(轻柔缓慢)。 坐骨神经痛:手背无名指和小指交叉处坐骨神经点。 25、肥胖: 掌内食指下方“胃脾大肠区”(强刺激)、手背中央“胸腹区”。 26、蓄脓症: 掌内拇指丘“胃脾大肠区”、手背合谷穴、中指中冲穴、手背拇指下手腕间鼻痛点 27、慢性鼻-炎: 手背合谷穴(强刺激)、食指大肠穴。 28、胃痛: 手掌中心下胃肠点、手背拇指根下落零五。 29、胃溃疡:

手部穴位按摩及保健大全

手部穴位按摩及保健大全手指脚趾多揉揉,失眠头痛不用愁。 常揉拇指健大脑,常揉食指胃肠好。 常揉中指能强心,常揉环指肝平安。 常揉小指壮双肾。十指对力强心脏, 双手对插头脑清,旋转关节通经脉, 反掌伸展松筋骨,揉揉十指祛头痛, 按摩四关行气血,摇肩转膊松颈椎, 甲角切切精神爽:

健康的手指都一样: 指甲粉红色,有光泽,厚薄适中,软硬适度,不易折断,表面光滑,指甲根部半月形(甲半月,又叫健康圈)呈白色。 五指养生速查 手部有6 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 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病。 五指对应经络对应器官 拇指肺部经络心脏和肺 食指大肠经络胃、肠和消化器官 中指心包经络五官、肝脏 无名指三焦经络肺和呼吸系统 小指心、小肠经络肾脏、循环系统 不健康的手指各有不同: 甲半月颜色 灰色:可能精力弱,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 粉红:可能脏腑功能下降,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亢等病症。 紫色: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出现头晕、头痛、动脉硬化。 黑色: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肿瘤或长期服药者。 甲半月面积 最好:面积占指甲1/5。 小于1/5:表示精力不足,肠胃吸收能力差。如甲半月突然晦暗、缩小、消失,应早期预防一些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熬夜、性过多时,甲半月也会消失,很难再长出来。

大于1/5: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指甲状态 色泽发暗,有多条竖线分布:这是体内水分不足的体现,并且该手指对应的体内器官和组织功能虚弱。 色泽发暗,凸凹不平,有多条横线分布:这是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的体现,或者数月前曾身体不调。 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女性人体穴位图【正后头高清图解大全】

女性人体穴位图【正背面高清图解大全】 [导读]从女性人体穴位高清图可以看出,左侧的红线是任脉穴位,右侧的蓝线是足阳明胃经,本文高清图解女性人体穴位的详细位置,以及常用穴位在身体方面和皮肤方面的作用与功效。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而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经络、腧穴在人体中纵横交错、沟通内外、联系上下,与人体脏腑、机体、五官的健康息息相关,能使人体气血运行畅通,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大全——任脉穴位各个位置 01、曲骨穴02、中极穴03、关元穴04、石门穴05、气海穴06、阴交穴07、神阙穴08、水分穴09、下脘穴10、建里穴11、中脘穴12、上脘穴13、巨阙穴14、鸠尾穴15、中庭穴16、膻中穴17、玉堂穴18、紫宫穴19、华盖20、璇玑穴21、天突穴22、廉泉穴23、承浆穴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任脉作用:

1、曲骨穴主治 身体方面:阴部瘙痒、下腹坠胀、月经不调、痛经;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暗疮。 2、中极穴、关元穴、石门穴、气海穴、阴交穴穴主治 身体方面: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性冷淡、内分泌失调;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黄黑皮肝、体毛过多,毛孔粗大。 3、神阙穴、水分穴、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主治 身体方面: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反酸、便秘、口气重;皮肤方面:嘴周暗疮、皮肤色晦无光、鼻翼两旁充血。 4、巨阙穴、鸠尾穴、中庭穴、膻中穴主治 身体方面:失眠多梦、胸闷、心烦、健忘、反胃、呕吐;皮肤方面:面色苍白、肤色异常、粉刺。 5、玉堂穴、紫宫穴、华盖穴、璇玑穴、天突穴主治 身体方面:咳嗽、气喘、呕吐、胸中气逆、哮喘。 6、廉泉穴、承浆穴主治 身体方面:牙痛、口舌生疮、舌下肿痛。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足阳明胃经作用 1、气舍穴、缺盆穴、气户穴主治 身体方面: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百日咳、

人体穴位大全及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 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手部按摩穴位图

手部按摩穴位图 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 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 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 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合谷穴 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 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 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 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 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 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 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

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 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 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 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 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 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 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 14、牙痛: 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 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 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 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18、更年期障碍:

人体穴位图(超全)

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香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 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香

维 际白堂竹 头发阳印攒 明明泣后口 外睛承球Iw 一?紅

头部背面穴位图 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补充:四神聪强间脑户目窗正营率谷承灵脑空头窍阴完骨天冲颔厌头临泣悬颅悬厘听会和醪角孙颅熄玉枕 胸部腹部穴位图 天突璇巩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皖中月完建里下月完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会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缺盆气户库房屋翳應窗乳中乳根不

容承满梁门关门 太乙滑肉门 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足五里 阴廉急 脉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日月 期门 天池食窦天溪 胸乡周荣中府云门 Xft ? ≠f.?? 屮扱 ,I'K i!? 水幷 Pi 交 ★门 嗥中 神 Jft M] TLft J 。期门 Φ丈乙 曲曲1 4摘肉门 大 嵐 中注 外陵 RM fl*

Jfl 虫 Wf r J Rilfl 讦中 X? ArJ r 海會 长彎 灵台 I 至阳 W* 冲 IrIft >占秩边 □雋井 ?oXff 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 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 小肠俞膀胱俞上醪 意舍胃仓肓门志室 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 天宗臑俞肩贞大杼风门 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 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 肩外俞附分 膈俞肝俞胆 次醪 中醪下醪 胞肓秩 边白环 人体背部穴位图 大椎陶道身柱 肩井天醪曲垣秉风 俞脾俞胃俞三焦俞 腰俞会阳长强魄户 俞 Ql Φ?1ft

全息手穴位图

全息手穴位图 手指脚趾多揉揉,失眠头痛不用愁。 常揉拇指健大脑,常揉食指胃肠好。 常揉中指能强心,常揉环指肝平安。 常揉小指壮双肾。十指对力强心脏, 双手对插头脑清,旋转关节通经脉, 反掌伸展松筋骨,揉揉十指祛头痛, 按摩四关行气血,摇肩转膊松颈椎, 甲角切切精神爽:

健康的手指都一样:指甲粉红色,有光泽,厚薄适中,软硬适度,不易折断,表面光滑,指甲根部半月形(甲半月,又叫健康圈)呈白色。 五指养生速查 手部有6 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 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病。 五指对应经络对应器官 拇指肺部经络心脏和肺 食指大肠经络胃、肠和消化器官 中指心包经络五官、肝脏 无名指三焦经络肺和呼吸系统 小指心、小肠经络肾脏、循环系统 不健康的手指各有不同: 甲半月颜色 灰色:可能精力弱,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 粉红:可能脏腑功能下降,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亢等病症。 紫色: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出现头晕、头痛、动脉硬化。 黑色: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肿瘤或长期服药者。 甲半月面积 最好:面积占指甲1/5。 小于1/5:表示精力不足,肠胃吸收能力差。如甲半月突然晦暗、缩小、消失,应早期预防一些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熬夜、性过多时,甲半月也会消失,很难再长出来。 大于1/5: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指甲状态 色泽发暗,有多条竖线分布:这是体内水分不足的体现,并且该手指对应的体内器官和组织功能虚弱。 色泽发暗,凸凹不平,有多条横线分布:这是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的体现,或者数月前曾身体不调。 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中医手部按摩保健秘诀图解

中医手部按摩保健秘诀图解 保健口诀: 手指脚趾多揉揉,失眠头痛不用愁。

常揉拇指健大脑,常揉食指胃肠好。 常揉中指能强心,常揉环指肝平安。 常揉小指壮双肾。十指对力强心脏, 双手对插头脑清,旋转关节通经脉, 反掌伸展松筋骨,揉揉十指祛头痛, 按摩四关行气血,摇肩转膊松颈椎, 甲角切切精神爽。 健康的手指都一样:指甲粉红色,有光泽,厚薄适中,软硬适度,不易折断,表面光滑,指甲根部半月形(甲半月,又叫健康圈)呈白色。 一、五指养生速查 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病。 五指对应经络 对应器官 拇指肺部经络 心脏和肺 食指大肠经络 胃、肠和消化器官 中指心包经络 五官、肝脏 无名指 三焦经络 肺和呼吸系统 小指心、小肠经络 肾脏、循环系统 不健康的手指各有不同: 二、甲半月颜色

灰色:可能精力弱,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 粉红:可能脏腑功能下降,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亢等病症。 紫色: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出现头晕、头痛、动脉硬化。 黑色: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肿瘤或长期服药者。 三、甲半月面积 最好:面积占指甲1/5。 小于1/5:表示精力不足,肠胃吸收能力差。如甲半月突然晦暗、缩小、消失,应早期预防一些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熬夜、性过多时,甲半月也会消失,很难再长出来。 大于1/5: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四、指甲状态 色泽发暗,有多条竖线分布:这是体内水分不足的体现,并且该手指对应的体内器官和组织功能虚弱。 色泽发暗,凸凹不平,有多条横线分布:这是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的体现,或者数月前曾身体不调。 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