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古氏族及三皇五帝简介

中国远古氏族及三皇五帝简介
中国远古氏族及三皇五帝简介

中国远古氏族及三皇五帝简介

三皇五帝简介

注:由于年代久远,表中各项资料只是学者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得出的大致结果,可能存在模糊及不准确处,有赖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加以补正。

概说

1、燧人氏时代(前1.5万年—前7724年)

中国文明发祥于昆仑丘,燧人氏在昆仑山(今甘肃合黎山、龙首山,《山海经》载昆仑山在此)立天表,作为天齐,确立天北极,由兹氏雷泽氏(时居龙首山、山丹河),创制结绳纪历的《河图》、《洛书》,为北斗九星悬朗时代,依章动岁差计算创制于公元前

1.48~1.47万年间。

2、伏羲氏时代(前7724年—前5008年)

据《易》帝出乎震,建寅作孟春,28宿始于大角、角,依章动岁差计算公元前7750年~公元前7675年称帝,校正为公元前7724

年。又据苗族古歌,伏羲称帝号“罗奉”,公元前7724年为罗奉元年,初都榆中,迁榜罗,再迁陈仓、华山牛鸠原、王屋山,崩鸡公山。汉湖南长沙楚帛书乙篇载伏羲氏族谱系。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为太昊遗址,自公元前7000年~5800年,共1200年,发现文字25字,七声音阶骨笛25支,以及牙璋、白龟等,南传于淮河青莲岗文化龙虬庄,发展为大汶口文化。伏羲上元太初历年代为公元前104+4617=4721年,已进入神农氏时代。

3、炎帝、神农、蚩尤时代(前5000年—前4513年)

大地湾—老官台文化—仰韶北首岭半坡文化是炎帝·神农氏文化;磁山·斐李岗·龙虬庄·北辛文化是蚩尤氏文化。贵州安顺关岭红崖丹书是炎帝族自六盘山南下四川—贵州—云南的共工支所留族谱,《山海经》载有炎帝九世的族谱,第九世为夸父,时居潼关至灵宝三百里桃林塞夸父八大社(营);神农氏第八代名榆罔(参庐),都河南卢氏县祁村湾、陈留、曲阜;蚩尤氏与共工氏据晋、冀、鲁。蚩尤死葬濮阳西水坡M45,时公元前4515年~4510年。

4、黄帝时代(前4513年—前4050年)

《黄帝四经》出土,记黄帝与蚩尤征战事及颛顼与共工(时称涅)征战事。河北涿鹿有黄帝城、蚩尤城、蚩尤寨、阪泉之野张公泉(共工氏汉姓张)、釜山会盟石仰韶文化遗址。红山文化是黄帝族文化。

5、少昊、颛顼时代(前4050年—前3380年)

山东大汶口文化和江苏连云港云台山将军崖岩刻文字、天文历法历是少昊文化。河南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是颛顼·鹳兜族文化,始自公元前4000年,第三期公元前3685±125年。此期的文化特征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圣塔·巴巴拉海湾地区原封不动地移植,时在公元前3641~3113年,为玛雅历起算年,即山东少昊颛顼裔民迁入美洲的年代。其后鹳兜氏迁入郑州西山古城。仰韶文化早期庙底沟文化是其文化。共工氏时居浊漳河上游涅水(今仍此名)。

6、帝喾、帝挚、帝尧、舜、禹时代(前3380年—前2073年)

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和早期龙山文化是帝喾文化(公元前3380年~公元前2799年),典型龙山文化是帝挚尧舜禹文化。帝尧公元前2357年即帝位,帝舜公元前2136年~公元前2100年(含摄政)即帝位,帝禹公元前2103年~公元前2073年,(含摄政)即帝位。夏启守孝三年,于公元前2070年即帝位,为夏朝(代)开始。故公元前2070年为夏元年。

一、燧人氏时代(前1.5万年~前7724年)

燧人氏为古羌戎的一支,祖居昆仑山,古羌戎发祥于青藏高原羌塘地区。在公元前二万八千年至一万年之间,为地球最后一个冰河期的最冷期,原在青藏高原游牧渔猎的古羌戎族从昆仑山下移到祁连山一带的河西走廊,游牧于弱水、黑水、丹水、合黎山、龙首

山(又名群玉山)至天祝、古浪之间。

在公元前九千年至八千年间,中国河套地区发生了第一次大洪水,居住在这一带的古羌戎部落损失惨重。洪水退后,大约在公元前8500年至8200年间。燧人氏的一个主要支系弇兹氏自祁连山开始东迁。这时的燧人氏早已不是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古人,已由渔猎、游牧时期转入半农半牧、火灶、火食时期。后来又逐渐东迁至甘肃永登、兰州、贺兰山、乌达、甘谷、天水一带的黄河、湟水、大夏河、庄浪河、祖历河流域人口得到大发展,并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盘瓠氏、华氏、胥氏、赫胥氏、华胥氏、雷泽氏、仇夷氏、婼氏也都在这带化育。

燧人氏又名燧家氏,是人工取火、用火、从渔猎游牧走向半农、半牧的前期时代的氏族,其代表氏族是弇兹氏,其次是盘瓠氏,是为伏羲文明奠定基础的时代,所以也可称为前伏羲时代。燧人氏不仅用人工取火、还发明了用大山榑木观天测星定四时的太阳历,根据河图、洛书制定的以右枢(天龙座A星)为北极星,以织女星为北极星星象历,还发明了结绳记事,搓绳的妇女名织女,第一位织女就是弇兹圣母,初创八索准绳、圭表记历。

燧人氏是炎帝的祖先,也是诸羌戎族的共同祖先。史称炎帝为连山氏,即指燧人氏原住祁连山。古昆仑山又名方山,日月山,即观测日月之山,昆仑山上立天柱以观天故名柱州。这里的天文世家

又名魁隗氏。这个庞大的氏族以后一直延伸到河南的大隗山(具茨山)一带。兖州,即其裔族在中原的集聚地。

活动地区活动氏族活动起止时间

河湟地区燧人时代约前50000年—前15000年

昆仑山地区燧人-魁隗氏期约前15000年—前12000年

祁连山地区燧人-华胥氏/赫胥氏约前12000年—前11000年六盘山地区燧人-盘古时期约前11000年—前7724年

注:公元前12000年至公元前11000千年时期华胥氏/赫胥氏东迁。

二、伏羲氏时代(前7724--前5008)

公元前7744年伏羲氏与女娲完婚于今陕西凤州,公元前7724年伏羲于甘肃榆中代燧人氏,继天道木德为王,为百王之先,正式立国称帝,国号羲,是为罗奉元年.伏羲人治天下,史称人皇。(伏羲年号及世系表参考苗族古歌得到)。

伏羲称帝接祭天权,重建天齐表木,名大风雨表。以木星为天象主测星,以织女为北极星,以北斗九星柄梗河一与大角摄提,角宿为天下春季之始,创一年十月,一月36日之历法。

伏羲首设柱下史以历天象,首筑垣为城为都,设灵台为祭祀中心,立巫政人事管理制度,而有官职分部,尊始祖雷明王而以龙纪官,故为龙师而龙名。

公元前7723年伏羲成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政府机构或曰责任内阁,命大庭氏为居龙氏,治屋庐,营建筑,安营扎寨,垒坝筑垣,砌方坛。薮魁氏为水龙氏,导洪水,滋草木。阴康氏为土龙氏,治田地,主农田与放牧。混沌氏为降龙氏,驱民害。昊英氏为潜龙氏造甲历。朱襄氏为飞龙氏造书挈,巫师,军师。以共工氏为上相,主管天齐表木观象台,主持大风雨表观测,用八索判别方向,为历法总官,掌祭天权,地位仅次于伏羲,故康回以职司名。后因公元前7722年不周山突发天灾,天柱倾倒。骊侯认为是共工之责任,亵渎神灵招来天谴,所以伏羲与女娲商议罢共工之职,以骊侯为上相,接共工祭天权,共工不服,与骊侯部大战,撞坏了主表,天柱被毁,女娲怒。放逐共工康回于祁连,共工含愤死去。并迁天柱表于榜罗。柏皇氏为下相,朱襄氏为左监,昊英氏为右监,栗陆氏居北为冬官黑龙氏主墨杆,,赫胥氏居南为夏官赤龙氏主赤杆,昆吾氏居西为秋官白龙氏主白杆,葛天氏居东为春官青龙氏主青杆,阴康氏为中官黄龙氏,又有尊庐氏名锵,居镪台之阳,主物资供给,粮食储备,牦蟒氏主民情与防御,保卫。

公元前7710年,罗奉十五年,伏羲居宝丰,召百姓官长,分判天下,曰:天下三镇太行山为五行,王屋山为天下之中,山名中条山,水为中河,地为中原,表为中央,建木梭罗;封女娲氏于汝阳,统领中州,居汝水水娲水;葊兹氏于磁山,雷祖氏于兖州,华胥氏

于华山华阳;上相中央氏于沁水沁阳,下相柏皇氏于王屋柏香,地官共工氏于太行共山治水,史官朱襄氏与襄城仍造书契,历官昊英氏于伊水鸣皋仍修甲历,栗陆氏于西华及栗广之野仍导水泉滋草木,骊连氏于骊山,葛天氏于长葛,阴康氏于太康仍主治田里;金提氏于桐柏太白顶主化俗,乌明氏于东明主建福,视默氏犬丘主灾恶,中官土正纪通氏于王屋主中表,仲起氏于屿番主海陆,阳侯氏阳谷主江湖,宿沙氏于东平主海盐;春官木正重于青丘,夏官火正祝融于陈留,金正秋官该于秦岭太白山,冬官水正修熙于龟蒙山;尊卢氏于鸿卢水,混沌氏于昆吾屯留,大庭氏于具茨山,有巢氏于朝城,无怀氏于裴城,燧人氏于遂平……诸君各守疆土,分理海内,政化大治。

公元前7709年,伏羲南迁于沁阳盘古山,居中央守中。公元前7704年崩于桐柏鸡公山。

伏羲死,女娲时年52岁,代伏羲摄政天下,伏羲二世三世皆听命于女娲,称女皇,死葬风陵渡,寿90岁。

自第一代伏羲至少昊为伏羲氏执政时代,凡124年。第七至第十代帝为女娲氏时代。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迁巢湖),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氏(即伏羲氏)之号,1260年。

注:伏羲氏称帝时间是根据《易经》,帝出乎震,建寅为孟春,28宿始于于大角﹑角的天象记载得来!并参考相关文献及最新考古发现定义的。伏羲朝历八十五世2716年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公元前7722年—公元前7690年共工据祭天地称霸神州)。第一次以木德而王统一上古中华!(女娲氏在伏羲崩后摄政连续8代,伏羲氏直系后代即大伏羲氏执政23代。)

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年数起止时间

1 伏羲 67 49 18 前7724年—前7707年

2 遵移 59 37 22 前7707年—前7685年

3 师遵 58 3

4 24 前7685年—前7569年

4 太昊 66 24 42 前7569年—前7527年

5 昊遵 44 42 2 前7527年—前7525年

6 少昊 64 48 16 前7525年—前7509年

7 尊节 50 22 28 前7509年—前7481年

8 伏泰 66 29 37 前7481年—前7444年

9 羲号 69 28 41 前7444年—前7403年

10 印枪 72 30 42 前7403年—前7361年

11 新印 70 44 26 前7361年—前7335年

12 盒印 52 46 6 前7335年—前7329年

13 易① 64 24 40 前7329年—前7289年

14 纯② 56 18 38 前7289年—前7251年

15 随象 66 39 27 前7251年—前7224年

16 伏显 60 27 33 前7224年—前7191年

17 可塑 70 38 32 前7191年—前7157年

18 郁苓 56 40 16 前7157年—前7141年

19 文载③77 36 41 前7141年—前7100年

20 昊英④62 58 4 前7100年—前7096年

21 朱象⑤58 44 14 前7096年—前7082年

22 勾芒⑥53 38 15 前7082年—前7067年

23 佘蓄 50 38 12 前7067年—前7055年

24 象团 66 35 31 前7055年—前7024年

25 象伟 62 28 34 前7024年—前6990年

26 节触 65 30 35 前6990年—前6955年

27 伏案 56 32 34 前6955年—前6931年

28 曲秦 66 31 35 前6931年—前6896年

29 随秦 52 27 35 前6896年—前7871年

30 皂安 46 31 15 前6871年—前6856年

31 伏荌 64 34 30 前6856年—前6826年

32 起望 56 31 25 前6826年—前6801年

33 河圭 66 27 39 前6801年—前6762年

34 义和⑦56 44 12 前6762年—前6750年

35 伏旻⑧68 48 20 前6750年—前6730年

36 羲昊⑨72 36 36 前6730年—前6694年

37 圭胤 62 34 28 前6694年—前6666年

38 泰望 64 29 35 前6666年—前6621年

39 施公 69 36 33 前6621年—前6588年

40 围良 71 37 34 前6588年—前6554年

41 亏象 70 31 39 前6554年—前6515年

42 围伏 70 32 38 前6515年—前6476年

43 伏义 54 28 26 前6476年—前6450年

44 成义 67 32 34 前6450年—前6415年

45 肆万 71 40 31 前6415年—前6384年

46 归纹 59 42 17 前6384年—前6367年

47 伏秧 40 25 15 前6367年—前6352年

48 团号 61 32 29 前6352年—前6323年

49 秦枪 70 35 35 前6323年—前6288年

50 革池 71 37 24 前6288年—前6254年

51 枪兰 69 43 26 前6254年—前6228年

52 三那 71 39 32 前6228年—前6196年

53 革兰 51 33 18 前6196年—前6178年

54 赤禅 62 25 37 前6178年—前6141年

55 洛枪 46 29 17 前6141年—前6124年

56 附前 66 52 14 前6124年—前6110年

57 洛前 65 33 32 前6110年—前6078年

58 桑味 76 42 34 前6078年—前6044年

59 伏杞 71 32 39 前6044年—前6005年

60 随嚭 62 27 35 前6005年—前5970年

61 鹏烁 76 29 37 前5970年—前5923年

62 茜河 68 29 39 前5923年—前5884年

63 规辛 72 35 37 前5884年—前5847年

64 金乌 73 29 44 前5847年—前5803年

65 掮师 71 31 40 前5803年—前5763年

66 鳕河 70 29 41 前5763年—前5722年

67 汝信 68 28 40 前5722年—前5682年

68 罗秦 62 39 33 前5682年—前5649年

69 风叱 66 31 35 前5649年—前5614年

70 峙龙 70 27 43 前5614年—前5571年

71 达河 64 32 32 前5571年—前5539年

72 荷曲 72 29 43 前5539年—前5496年

73 达耳 74 29 45 前5496年—前5451年

74 媒兰 70 36 34 前5451年—前5417年

75 立路 69 29 40 前5417年—前5377年

76 因康 62 31 31 前5377年—前5346年

77 强烁 76 33 43 前5346年—前5303年

78 泽治 71 42 39 前5303年—前5274年

79 渭毫 66 34 28 前5274年—前5242年

80 苍茫 69 36 33 前5242年—前5209年

81 节曲 69 35 34 前5209年—前5175年

82 风和 70 46 24 前5175年—前5151年

83 节氏 66 32 34 前5151年—前5117年

84 太河 69 25 44 前5117年—前5073年

85 大耀 78 40 38 前5073年—前5035年

86 节芒 71 44 27 前5035年—前5008年

注:

1.伏羲朝原列历七十七帝,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之帝号为后所列,有待进一步证实。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所历时间有一说为伏羲朝中断时期,即无王时间(曾有共工称霸九州,大洪水等等事件出现)。

三、炎帝时代(前5000年--前4515年)

炎帝以火德王,以火名官,春官为大火(心宿二),夏官为鹑火(萤

惑),秋官为西火(参觜)冬官为北火(辰),中官为中火(太一极星)为五正。有连山建木之典,有扶莱之乐,有丰年之咏,以荐釐莱,谢上天之赐,承伏羲建天竿,移于平旷塬坝,名柱。置危屋(高屋)华盖,封坛设环,勾股历算,日中为市,交易而退。至烈山氏畲耕,植禾植谷,植粟稷而有农正。之后,烈山氏、神农氏两氏并存,俱在中州,各有代系,炎帝自炎帝,神农自神农。

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时间起止时间

1 炎帝 68 19 49 前5000年—前4951年

2 炎居 57 24 3

3 前4951年—前4918年

3 节并 63 21 42 前4918年—前4876年

4 戏 71 20 49 前4876年—前4827年

5 祝融 70 24 4

6 前4827年—前4781年

6 共工① 59 18 41 前4781年—前4740年

7 后土 64 20 44 前4740年—前4696年

8 唭鸣 44 22 22 前4696年—前4659年

9 夸父 49 33 16 前4659年—前4643年

10 赤召 59 19 40 前4643年—前4603年

11 墙夷 42 23 19 前4603年—前4584年

12 捷个 46 19 27 前4584年—前4557年

13 大簞 46 24 22 前4557年—前4535年

14 戈 49 29 20 前4535年—前4515年

注:

1.共工与祝融相争为帝,天下大乱,神农氏以众望所归登基为帝,天下遂号神农。

2.神农氏为帝后,炎帝号虽仍存,但已不能号令天下了。

四、神农时代(前4766年——前4514年)

其先炎帝氏族子裔,分封立氏,别为二部:红蛇部祝融,居钟山;黑蛇部共工,居不周山。二部司天司地。炎帝以赤松子为勾股,以宁封为陶正,以共工为木正,水正,工正,以祝融为火正,在北为祝阴,在南为祝融。祝融取摇山之榇(衬)作琴,能导致五色凤凰舞于庭中,因名宝琴。后来生太子长琴居摇山,始作乐风。一曰《皇来》,二曰《鸾来》,三曰《凤来》。以后祝融与共工争为帝,祝融夺江水共工之地,共工子术器又败祝融,收复失地。炎帝族内乱,烈山氏之子柱其后裔临隗代炎帝号,七传至榆罔,史称神农氏。

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时间起止时间

1 神农 50 17 33 前4766年—前4733年

2 临魁 64 2

3 41 前4733年—前4692年

3 帝承 65 2

4 41 前4692年—前4651年

4 帝明 49 22 27 前4651年—前4624年

5 帝宜 70 24 4

6 前4624年前4578年

中国历史著名文学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国历史著名文学家孔孔(公元552(农历八月廿七-公元471(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东时鲁陬邑(中国山东省曲阜南辛镇)人。中春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华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朝鲜半日越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认为他曾序周称《易经十,或易,著春》。论》儒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语录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弟言行,集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中孟并称四”。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孟孟(37年-28年,名轲字子(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战时邹人,鲁国庆后古代著思想教育战国时儒代表人物著《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孔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 老老子,又老李,汉族春时楚国苦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哲学思想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太上老,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又《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道中子被尊为道祖 庄庄子(约36-28)战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汉宋蒙(今安徽蒙城,又河南商)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道家始老并称为老”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原系楚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河南商),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屈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末楚丹阳(今湖北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屈的后代。屈原虽忠楚怀,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被流放,最终汨罗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九歌》《离骚的传统。代表作品有《“香草美人””这种文体,也开创了楚辞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mǐ),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前278)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等。屈原(前340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公元34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宜秭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早年楚怀信任,左三闾大,常与怀王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章明法,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提倡“美政”。在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30,屈原反对楚王与秦国订黄棘之,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郢,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秦楚襄即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27,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

共工氏

共工氏 共工氏,中国上古传说中人物。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许锦晶曰:共工,帝直也)。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他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关于他的传说,几乎全与水有关,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触不周山。一说共工部落活动区域在今河南辉县。 人物简介 共工炎帝裔。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宋罗泌《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共工人面蛇身朱发。”相传共工为水神。《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夫下。”《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共工神话最著者,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颛顼,黄帝之裔(《山海经·海内经》)。故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续。此战又或传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原道》);与神农(《雕玉集·壮力》);与祝融(《史记,补三皇本纪》);与女娲(《路史·太吴纪》)之争。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传说,由禹为黄帝系统人物,当亦系黄炎战争之余绪。今河南杞县流传的“女娲补天”则谓:共工、祝融,女娲、棺人为兄妹。共工与祝融因吃天鹅蛋之争,共工撞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滥,女娲乃有补天之举,似更原始。 祝融与共工战《史记·补三皇本记》:“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1] 人物生平 共工氏,姜姓,是炎帝的后裔。《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实际上是说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部落联盟的一个首领。这反映了九个氏族住在九个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徐旭生说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辉县。郭沫若说:共工氏长期活动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这个地方古代称为九州,可能来源于共工氏的九个氏。后来,这里往西的山区中还有九州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余部延续下来的。[2] 姓氏来历 炎帝自阪泉之战失败后,虽然地盘丢了,但其后人仍是子孙绵绵、人丁兴旺,有的还轰轰烈烈地干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有一支姜姓共工氏部落,居住在黄河两岸,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共工氏的图腾就是水。共工氏的首领世代担任治理水利的官职,人们尊之为水神。有位首领的儿子句龙还被任命为掌管山川和农业的后土,因此其后人就以他的官职为氏,称后氏。有的后人为纪念共工氏和句龙,就合二为一,称为龚氏。 自炎帝被黄帝打败之后,炎帝后人在黄帝统治之下,屡遭排挤,日积月累,共工氏对此深为不满。到了黄帝之孙颛顼时,终于引发了共工氏的反抗。颛顼于是率众部落征伐共工氏,还命善于火攻的孙子祝融参加征伐。共工氏势孤力薄,吃了败仗。传说共工氏“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得天地倾斜、山川易位,连日月星辰的运行也发生了变化。共工氏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其威力不可谓不大,后人也有称之为三皇之一。

计算机操作系统有哪几种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有哪几种分类 目前操作系统种类繁多,关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又分为哪几种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计算机操作系统有哪些分类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计算机操作系统有哪些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分类一 根据操作系统的使用环境和对作业处理方式来考虑,可分为批处理系统(MVX、DOS/VSE)、分时系统(WINDOWS、UNIX、XENIX、Mac OS)、实时系统(iEMX、VRTX、RTOS,RT Linux); 计算机操作系统分类二 根据所支持的用户数目,可分为单用户(MSDOS、OS/2)、多用户系统(UNIX、MVS、Windows); 计算机操作系统分类三

根据硬件结构,可分为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Windows NT、OS/2 warp)、分布式系统(Amoeba)、多媒体系统(Amiga)等。 操作系统的五大类型是: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扩展资料:常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简介 CP/M CP/M其实就是第一个微机操作系统,享有指挥主机、内存、磁鼓、磁带、磁盘、打印机等硬设备的特权。通过控制总线上的程序和数据,操作系统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人们的指令…… 主设计人:Gary Kildall博士 出现年月:1974年>>>>>详细内容 MS-DOS DOS系统是1981年由微软公司为IBM个人电脑开发的,即MS-DOS。它是一个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在1985年到1995

年间DOS占据操作系统的统治地位。 主设计人:Tim Paterson 出现年月:1981年>>>>>详细内容 特点 文件管理方便 外设支持良好 小巧灵活 应用程序众多 Windows Windows是一个为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用户设计的操作系统。它的第一个版本由微软公司发行于1985年,并最终获得了世界个人电脑操作系统软件的垄断地位。所有最近的Windows都是完全独立的操作系统。

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 篇一:中国古代文学家排名 中国古代文学家排名 说明:1、古代文学时期界定为起自我国第一位诗人屈原止五四新文化运动。2、思想家、历史学家原则上不入选。 3、所列作品均为能反映作者主要成就的代表作。 4、因只列一百名有成就的作家,难免会忽略某些很有特色的作家。 5、100个作家排名主要依据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其对后世作家的贡献。 6、由于这100个作家文学类别不尽相同,如诗词人、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之间很难比较高下,根据各自文学类别的影响力相互递补排列。 7、代表作较多的,优先入选最能反映作家各个重要阶段的代表作。 8、代表作为单篇的,列收入该作的集子,如苏洵的《过秦论》收入《嘉佑集》。 李白(诗集《李太白集》) 杜甫(诗集《杜工部集》) 司马迁(史学著作《史记》;赋《报任安书》) 关汉卿(杂剧《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

会》) 曹雪芹(长篇小说《红楼梦》) 苏轼(诗文集《苏文忠公全集》) 韩愈(诗文集《韩昌黎集》) 欧阳修(诗文集《欧阳文忠公集》;词集《六一词》) 罗贯中(长篇小说《三国演义》、《隋(: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唐志传》、《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施耐庵(长篇小说《水浒传》) 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诗文集《射阳先生存稿》)王维(诗集《辋川集》) 刘禹锡(诗文集《刘宾客集》) 黄庭坚(诗文集《山谷集》) 陆游(诗集《剑南诗稿》;文集《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 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诗文集《文木山房诗文集》) 蒲松龄(短篇集《聊斋志异》) 陶潜(诗文集《靖节先生集》) 秦观(词集《淮海居士长短句》;诗集《淮海集》) 李清照(词集《淑玉词》、《易安词》;文集《易安居士文集》)

汉服简介 附图

漢服简介 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 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汉服的基本款式大约有九类,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领口、袖型、束腰、裁剪方式等的不同变化演绎出几百种款式。他与西服大不相同,与那些即使受到汉服影响而产生的韩服、和服等服饰也不同,足以体现华夏民族的特色。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客观上的汉族人某些历史阶段的民族服装,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 展品簡介: 第一部分:深衣之曲裾 曲裾 释义: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皆宽头在下,狭头在上,通称为衽,接续其衽而钩其旁边者为“曲裾”。 記載:见《礼记深衣》“续衽钩边” 唐孔颖达疏。《汉书·江充传》:“ 充衣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冠襌纚步摇冠,飞翮之缨。” 《易经》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到汉代时,服饰制度虽还不够完备,但对宫中的后妃们的衣饰已有了明确的规定,汉代妇女礼服采用深衣制,《续汉书·舆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后汉书》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汉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饰,绀上皂下;蚕服,青上缥下,都是深衣制(即单衣)。深衣当时是男女通用的服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笔记5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笔记5篇 《侯鲭录》取汉代娄护合制美食五侯鲭的故事作为书名,意即多方采取合制成的精品。全书8卷,诠释名物、习俗、方言、典实,记叙时人的交往、品评、佚事、趣闻及诗词之作。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侯鲭录》 宋代名物考据辩证类笔记,8卷。南宋赵令畤撰。赵令畤(10511134),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景贶,又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又号藏六居士。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之后。哲宗元祐六年(1091)签书颍州公事。苏轼知颍州,与他共治颍州西湖,并荐之于朝;因此与苏轼、陈师道等来往甚密,日相唱和。后被人告发与苏轼交通,罚金,入党籍。不久依附内侍以求晋升,颇被清议所非。高宗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同知行在大宗正事。亦赵令畤能文,但文集已佚。他所作的咏张生崔莺莺故事的12首《商调蝶恋花》鼓子词,是研究宋元说唱文学与戏剧文学的重要资料,在中国戏剧史上是块里程碑。 但所记故实,多为习见者,而且以讹传讹。有些条目,即采自唐宋人笔记,如《封氏闻见录》、《唐国史补》、《刊误》、《江邻几杂志》等。其考辨之语,亦无新异,唯谈诗文者,颇有可取。由于作者在元祐年间与苏轼、黄庭坚等人交游,故所记诸人轶事、议论,多得之见闻,较为可信,如卷七记王安石对当时填词的另一种见解:荆公云:

古之歌者,皆先有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此外,像卷四记苏轼在韩子华家即席赋诗,因韩子华的舞姬鲁生为游蜂所蛰,故有窗摇细浪鱼吹目,舞罢花枝蜂绕衣,上句用典故点破鲁姓,下句言蜂蛰事。虽是叙席间谈笑,则可为苏诗作注。卷中记黄庭坚父黄庶的《怪石》诗句:山鬼水怪著薜荔,天禄辟邪眠碧苔就很怪诞恣肆,可见江西派的家学渊源。又如记苏轼长子苏迈少年时所作诗句:叶随流水知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苏轼笑为村长官诗,这类零章断句当代辑录,亦有助于研究宋诗,考证宋人轶事。 《侯鲭录》通行本有《稗海》本,《知不足斋》本。 今有:《侯鲭录墨客挥犀续墨客挥犀》,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侯鲭录》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2001年版,;《侯鲭录》大象出版社宋代笔记第二编,2006年版。 《曲洧旧闻》 追述北宋历史轶事以及诗文评的笔记,十卷。南宋朱弁撰。朱弁(1085~1144)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叔祖,太学生出身。建炎元年自荐为通问副使赴金,为金所拘,不肯屈服,拘留十六年始得放归,高宗诏为忠义守节,有司提议论朱弁之功应晋升数级,因曾劝宋高宗恢复中原,得罪秦桧,仅授奉议郎。绍兴十四年四月病逝。其侄孙朱熹写有《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宋史》即据此立传。他在留金期间写下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诗作,深切婉转,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元好问《中州集》收入38首。另有《曲洧旧闻》、

中国古代作家及代表作

中国古代作家及代表作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左丘明(前556—前451)春秋时代鲁国人,著名史学家,据说他是《左传》《国语》两书的作者。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孙子(约前551—前479年)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又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庖丁解牛》等。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尊号“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子(前280—前233)名非,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等。 吕不韦(前292—前235)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又名《吕览》。 列子(约前649—前606年)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被道家尊为前辈。著有《列子》8篇。

颛顼帝喾陵简介

颛顼帝喾陵简介 颛顼帝喾陵位于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村,俗称“二帝陵”,民间称“高王庙”,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的陵墓。(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颛顼、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为开创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据史书记载,颛顼的主要功绩是:制历法,象天时,开启文明曙光;定婚姻,制嫁娶,规矩洪荒子民;革巫教,整秩序,初成国家集权;创九州,定版图,完成华夏统一。帝喾的主要功绩是:历日月,分节令,指导拓植耕耘;明善恶,信而惠,修身诚服天下;专冶炼,扶农工,开拓文明纪元;生商祖,育周宗,接续华夏根源。颛顼帝喾陵汉代建陵,唐代立庙,宋代兴祀,后经历代多次修葺。颛顼帝喾陵,双陵并峙,气势宏伟,古迹众多。考古发现有御桥、御道、神道、水井、山门、棂星门、庙院、寝殿、享殿、接官厅等基址。其中165块历朝历代御祭碑碣,不仅充分证明了华夏民族对颛顼、帝喾的尊崇,而且表明了祭祀文化的源远流长。颛顼帝喾陵与历史文献所记载的地望年代一致,并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研究上古帝王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颛顼帝喾陵是颇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华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的发源地。目前颛顼帝喾陵景区为国家3A级景区,河南省文化遗产重点开放景区。内黄县委、县政府为弘扬颛顼帝喾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凝聚民族精神,自2002年起,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帝颛

顼生日)都要举办公祭大典活动。每届此时,海内外数十万华夏儿女云集帝陵寻根问祖,虔诚敬祭,国家领导人王光英、王文元、布赫、孙孚凌、张思卿先后参加公祭大典活动。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况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中国文学的本原是“道”。 先秦文学的“主流”是《诗经》《楚辞》和先秦散文(含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追本溯源→三种基本形式: ①神话传说(开天辟地神话、种族和文明起源传说) ②原始歌谣(原始祭歌、原始劳动歌谣、早期爱情歌谣) ③散文的雏形(殷商时期甲骨卜辞→金文→西周钟鼎铭文→周代散文) 中国上古时期的诗歌是诗乐舞三位一体 儒家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历史散文:如左传,国语诸子散文:如论语,庄子 秦汉文学 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代表作《谏逐客书》 西汉:①“文景之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汉初文学以总结秦亡教训为主(贾谊《过秦论》)贾谊与晁错(写有《论贵粟疏》等文)的政论文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②汉武帝时期,汉大赋体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司马迁《史记》 ③汉宣帝号称中兴之主,有王褒、张子侨、刘向等辞赋大家 ④汉元帝以后,扬雄《甘泉赋》《长杨赋》等,但汉大赋呈衰落之势 以抒情为主的小赋继续发展,班婕妤《捣素赋》《自悼赋》刘歆《遂初赋》 东汉:“光武中兴”,今文经学的谶纬迷信逐步泛滥→抒发个体情志的作品,文学批判性增强辞赋:赋体文学居主导,汉大赋渐衰,抒情小赋益兴 张衡《归田赋》完成赋体文学革命性的变革 赵壹《刺世疾邪赋》为批判现实的代表作 诗歌:班固《咏史诗》倡其端,秦嘉《赠妇诗》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古诗十九首》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质朴直率,意境深婉 叙事诗《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散文:抨击统治集团大力提倡的今文经学,针砭时弊的佳作。如班固创作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汉赋四大家:(西汉司马相如,扬雄)(东汉班固,张衡)

操作系统介绍与安装完整版.doc

认识操作系统 系统简介 定义 :操作系统(英语: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操 操作系统所处位置 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同时也是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各种形式的用户界面,使用户有一个好

的工作环境,为其它软件的开发提供必要的服务和相应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种类:各种设备安装的操作系统可从简单到复杂,可分为智能卡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传感器节点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多处理器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大型机操作系统。 按应用领域划分主要有三种: 桌面操作系统、 服务器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1桌面操作系统 桌面操作系统主要用于个人计算机上。个人计算机市场从硬件架构上来说主要分为两大阵营,PC机与Mac 机,从软件上可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为类Uni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 1、Unix和类Unix操作系统:Mac OS X,Linux发行

版(如Debian,Ubuntu,Linux Mint,openSUSE,Fedora等); 一个流行Linux发行版——Ubuntu桌面 Mac OS X桌面 2、微软公司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8等。 Windows 8 Metro Windows 8桌面 ○2服务器操作系统 服务器操作系统一般指的是安装在大型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比如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等。服务器操作系统主要集中在三大类: 1、Unix系列:SUN Solaris,IBM-AIX,HP-UX,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这是我以前看书的时候的资料,好像是自己打的。想不起具体来源了。 可能不太全,凑合着用吧。 秦 汉 公元前221 年 公元前206 年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基本国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政治上受道教影响,汉初-黄老之学清净无为 文学一片空白,今只能看到几篇散文,一些石铭文 西汉文学成就表现在-散文,辞赋。 政论文最为突出 秦代散文大低是歌颂帝王公德,秉受《诗经》 的“雅”“颂”风格。 西汉辞赋主要继承战国时期楚辞的余绪而发展起来的骚体赋 汉赋:汉武帝时开始繁盛大赋,再汉初还未形成 骚体赋:流行于汉高祖-汉武帝初,是楚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和变种 汉初骚体赋的优秀作品;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赋》 楚歌:汉初的韵文作品-楚声短歌。“楚声”是楚地民歌,其作者多为楚人。 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是楚声短歌的代表。 赋: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主要特点“不歌而诵”;着重铺叙和描写而少抒情成分,于行文时往往韵散间出,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 赋的结构多采用虚拟的人物的设为问答的形式。 大赋发轫于枚乘的《七法》,至武帝时,已产生了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等一批赋家。 魏晋以后把汉乐府保存的民歌称之为乐府,即乐府民歌的简称。 西汉后期和东汉初期的文学,词赋和散文是两种重要文体。 东汉前期,散文创造也较繁荣。内容上有较重的经学气和神学气,形式上成堆砌,排偶,模拟,繁缛,取向于类型化。 汉代文人诗歌不太发达

汉代最早的文人创作的五言诗-班固的《咏史》 贾谊-《过秦论》稀罕,政论文 司马相如,汉代最重要的一位大赋作家代表作-《子虚府》《上林赋》确立“劝百讽一”的赋颂传统,为以后的汉赋大家所相沿不改。 刘向-西汉后期的著名散文作家,其重要作品:《新序》《说苑》《列女传》,书中还保存了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 袁康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都是记述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史实的著名的杂 史散文 扬雄的代表作品-《甘泉赋》和《羽猎赋》 班固-《两都赋》包括《西都赋》《东都赋》 《论衡》从“疾虚妄”“求实诚”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批判了当时的天道神权迷信 思想,并提出了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文学见解,对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记述了西汉200 余年的历史 《古诗十九首》汉代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的标志。作者多为失意文人。 建安以前无名氏的抒情诗,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汉赋兴盛演变和影响。 赋,西汉最流行的一种文学样式 旧时把汉赋看成汉代文学的代表,因而文学史上有“汉赋”的专称。 赋,最早在战国后期已经产生 汉赋的产生和楚辞有着密切的关系 赋既有别于诗,又有别于文的一种独具特点又自成体系的文学体载。 从文学本身的发展与继承关系而言,赋的产生受到时代的制约。 章学诚《文史通义》概括地阐述了前代文体对赋的影响,大体指出了赋确是周诗,楚辞,寓言及个体散文交汇融通的产物。 赋是一种共诵读的文学样式 汉高祖初年至汉武帝初年约70年间是汉赋形成期 骚体赋,篇幅多比较短小,内容多抒发作者的身世感慨,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 《七发》已脱骚体赋窠臼而在汉赋中首创一体成为一篇散体大赋。 散体大赋是汉赋的主要形式

三皇五帝时期简介

三皇五帝时期简介 三皇五帝(前8000年~前3000年),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 盘古氏 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祝融 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 女娲氏

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根据记载,号轩辕氏、有熊氏,姬姓,一说姓公孙,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个。黄帝也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中国古都学会(中国七大古都确认机构)认为轩辕之丘在今日河南省郑州市轩辕丘,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另有传说黄帝出生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源关降龙峡,农历二月初二(参见二月二)。在传说中黄帝的母亲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说是夜晚)突然看见北极光,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涿鹿。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发明指南车,造舟车弓矢;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 今日在陕西省的桥山有黄帝陵,相传黄帝年老时铸鼎乘龙升天,臣子放箭阻拦,龙被射伤,飞过桥国时降下休息,黄帝被桥国人拉下一只靴子,埋葬于此。 黄帝与炎帝都被看作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庄子》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列仙传》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介绍 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 主要研究方向: ⑴中国古代文学通史⑵先秦两汉文学⑶魏晋南北朝文学⑷唐宋文学⑸元明清文学⑹中国文学文献学⑺海外汉学与中国文学研究⑻佛教与中国文学研究 近年来的主要科研成果: 《历代文话》、《苏轼评传》、《全唐文补编》、《旧五代史新辑会证》、《中国文学史新著》、《世说新语精读》、《玄意幽远——魏晋思想文化与人生》、《德里达的幽灵》、《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庄子精读》、《唐学与唐诗》、《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中国文学史、秦汉散文研究、六朝文学专题、唐代文学专题、宋代文学专题、佛教与中国文学、词学研究、文章学史研究、书籍与中国文学等。 毕业生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大专院校、科学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也可在国家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陈引驰 主要研究领域:先秦两汉文学、佛教与中国文学 所在院、系(所):中文系 联系方式:chenyinchi2004@https://www.360docs.net/doc/e413710268.html, 骆玉明 主要研究领域: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国文学通史 所在院、系(所):中文系 联系方式:luoyuming2001@https://www.360docs.net/doc/e413710268.html, 戴燕 主要研究领域: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国文学史学史 所在院、系(所):中文系 联系方式:daiyanah@https://www.360docs.net/doc/e413710268.html, 王水照 主要研究领域:唐宋文学、中国文章学 所在院、系(所):中文系 联系方式:wangshuizhao@https://www.360docs.net/doc/e413710268.html, 陈尚君 主要研究领域:唐宋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所在院、系(所):中文系 联系方式:chshj1952@https://www.360docs.net/doc/e413710268.html, 查屏球 主要研究领域:唐宋文学、书籍史与中国文学史 所在院、系(所):中文系 联系方式:zha@https://www.360docs.net/doc/e413710268.html, 复旦大学2009年招收学历教育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人数统计表 发布时间:2009-09-11 阅读次数: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0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0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起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04、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 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 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4)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二者又代表了文学。, 05、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春秋:《诗经》、《论语》、《左传》、《孙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几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方的歌谣,里面有不少古代劳动人民的创作。选入课本的有《硕鼠》、《伐檀》。 ??《论语》--为孙子弟子编纂,是记录孙子言行的语录体作品。孙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课本选入《论语六则》。??《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相传作者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左传》也称《左氏春秋》,选入课本的有《曹刿论战》。 ??《孙子》--又名《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名的军事著作,共十三篇。作者孙武,春秋时齐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选入课本的有《谋攻》。?? ??战国:孟子、墨子、荀子、庄子、韩非、《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国语》、屈原 ??孟子--名轲,战国时代儒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孟子》,这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一部书。选入课本的有《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 ??墨子--名墨,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和墨家子弟和后辈学生著有《墨子》一书。选入课本的有《公输》。 ??荀子--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收在《荀子》里,选入课本的有《劝学》。 ??庄子--名周,战国时蒙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选入课本的有《庖丁解牛》。 ??韩非--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选入课本的有《郑人买履》、《扁鹊见蔡桓公》。 ??《吕氏春秋》--是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叫的他的门客们编写的,是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选入课本的有《刻舟求剑》、《察今》。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人列御寂著。书中保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选入课本的有《愚公移山》。 ??战国策--是西汉族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选入课本的有《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国语》--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是我国第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选入课本的有《国殇》。 ?? ??汉:司马迁、贾谊、王充、《孔雀东南飞》

舜帝生平

舜帝生平 前言 虞舜被尊为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之一帝,是一位英明的圣君,杰出的贤仁。舜少年时代充满苦难,父、继母及弟同谋屦要杀害他,他仍以孝悌为心, 郅笃亲感化了父亲及弟弟,被孟子称为大孝。帝尧试舜才德考验他的勇气和 治理能力,认为舜是位圣人,能担当天下重任,遂先让他摄政,继而禅位于舜。舜摄政和继位后,行大道天下为公,举贤任能,强化分工,驱霸腐恶, 赏罚分明,命禹治水,大功告成,教民耕耘,发展生产,施民教化, 制定律令,兴办教育,躬行礼乐,广开言路,讲信修睦,实现天下长治久安,政治清明,物资丰富,人民康乐,被后人推崇为“虞舜盛世”。 河东的舜帝陵庙因此而历代享受祭祀,舜是一位永垂史册的伟人, 也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 一、生于诸冯 舜,姓姚名重华,有虞氏,虞为图腾,生于诸冯(今山西省永济市张营乡 舜帝村),目重瞳子,眉骨隆起,头大而圆,面黑而方,龙颜大口,圆天日角,身长六尺一寸。 二、孝闻天下 舜幼年丧母,父瞽叟娶继妻而生象,舜父顽、母嚣、弟傲,舜父、 继母与弟合谋常欲杀舜,舜却孝悌之心,恭敬父母,友爱弟妹,日笃谨,非有懈怠,年二十即以孝闻天下。 三、耕于历山 继母挑动瞽叟发怒,将年少的舜赶出家门,舜到距家不远的历山 (即中条山)耕田,附近的农人常争地界田畔,舜便将自己的好地让给他们,重新垦荒耕种,受舜感化,历山之人皆让畔。 四、渔于雷泽 雷泽(又称雷水),位于今永济市南的历山下,舜时那里的渔民互争渔场, 舜为教化雷泽渔民,到雷泽捕鱼,并将好渔场让给争渔场的人,给他们讲 礼让的道理,受到教化,雷泽之人皆让居。 五、陶于河滨 蒲坂城北二十里有陶城,在汾河之滨,陶工们贪图利益,偷工减料, 一时所制陶器皆成劣质,众人叫苦连天,舜到河滨制陶所制陶器坚牢耐用, 众陶工受舜勉渝,精心制陶,河滨器皆不苦窳。 六、帝尧试舜 帝尧求贤若渴,舜十三岁时,四岳举舜,尧立降二女为妫汭(今永济南) 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见其内,让九个帝子供舜设使,以观其外, 又让舜统日揆管百官,接待四方朝见诸侯,皆然有序,证明舜德才兼备。 七、纳于大麓 帝尧试舜的才德,还要考察他的勇气,“纳于大麓”,让舜到除恶的大森林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作。书中还保存了一些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与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想象丰富,清新活泼。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就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与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为《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再加上《论语》、《孝经》为“七经”。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就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与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就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就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辑录而成。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就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诸子集成》:原国学整理社辑,本书辑录先秦到南北朝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等各学派代表作品二十八种。 《国语》就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史事。《国语》与《左传》明显的区别就是:《国语》分别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号,长于记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秦相吕布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二十六卷。此书就是一部理论散文最早的总集。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奉它为“经”,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就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就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成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古诗十九首》:无名氏作,它继承了乐府民歌中抒情诗的技巧,又吸收了《诗经》、《楚辞》的营养,用自然、朴素的语言表达深挚的感情,它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艺术高峰。

计算机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计算机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操作系统的种类繁多,依其功能和特性分为分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等;依同时管理用户数的多少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适合管理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网络操作系统。 1)微机操作系统随着微机硬件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从简单到复杂。Microsoft 公司开发的DOS是一单用户单任务系统,而Windows操作系统则是一多户多任务系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从Windows 3.1发展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和Windows 8等等。它是当前微机中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之一。Linux是一个源码公开的操作系统,程序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灵感对其进行改变,这让Linux吸收了无数程序员的精华,不断壮大,已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采用,是Windows操作系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2)语言处理系统 人和计算机交流信息使用的语言称为计算机语言或称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语言通常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类。如果要在计算机上运行高级语言程序就必须配备程序语言翻译程序(下简称翻译程序)。翻译程序本身是一组程序,不同的高级语言都有相应的翻译程序。翻译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称为“解释”。早期的BASIC源程序的执行都采用这种方式。它调用机器配备的BASIC“解释程序”,在运行BASIC源程序时,逐条把BASIC的源程序语句进行解释和执行,它不保留目标程序代码,即不产生可执行文件。这种方式速度较慢,每次运行都要经过“解释”,边解释边执行。 另一种称为“编译”,它调用相应语言的编译程序,把源程序变成目标程序(以.OBJ为扩展名),然后再用连接程序,把目标程序与库文件相连接形成可执行文件。尽管编译的过程复杂一些,但它形成的可执行文件(以.exe为扩展名)可以反复执行,速度较快。运行程序时只要键入可执行程序的文件名,再按Enter键即可。 对源程序进行解释和编译任务的程序,分别叫作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如FORTRAN、COBOL、PASCAL和C等高级语言,使用时需有相应的编译程序;BASIC、LISP等高级语言,使用时需用相应的解释程序。

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号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 古代作家作品常识是中考语文中常考的内容,现依据新课标和教科书推荐的优秀古诗文阅读背诵篇目,筛选梳理出古代重要作家作品的相关常识,供参考。 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即选自《史记》。 9.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之首。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