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I与纤维素II构象差别对其酸酶解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纤维素I与纤维素II构象差别对其酸酶解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纤维素I与纤维素II构象差别对其酸酶解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木质纤维素处理转化为乙醇的研究进展

木质纤维素处理转化为乙醇的研究进展 潘春雷081143020 生科制药班摘要:木质纤维素是廉价易得,来源广泛的生物质,将其转化为生物无污染的,可再生的乙醇燃料具有很好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对木质纤维素的物理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化学水解处理,生物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木质纤维素,乙醇,处理方法。 研究背景:目前世界温室效应及能源危机日益上升,人们在不断地寻找一种可再生的污染小的能源。各国将焦点放在乙醇的生产上。乙醇可以从粮食以及木质纤维素的发酵中得到,但由于全球仍然面临粮食危机,所以研究的焦点转到了对纤维素的处理上。纤维素原料是地球上产出量很大的可再生资源,其来源包括树木的枝叶、农作物的秸秆等, 据估计木质纤维素原料占世界生物质量(100 亿~500 亿t)的50 %【1】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中有重要地位。在近几年的生态环境调查中表明农作物秸秆大多被焚烧,以获得钾肥,但此做法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开发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乙醇的工艺是未来工业燃料生产的发展方向。 1、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主要成分 木质纤维素物质的主要组成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通过处理得到糖类。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分子通过高度脱水缩合连接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单体。半维素也是生物高聚物,是由各种不同糖基组成的,主要是六碳糖和五碳糖,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水解成单糖。木质素是由苯丙烷结构单体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细胞壁中起支撑和把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结合起来的作用,但是木质素不能水解为单糖。 2、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技术 (1) 物理处理方法 常见处理方法是机械破碎法、液相热水处理法等。其优点在于处理方便,装置简单,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小,但物理法处理要很高的能量, 如电能和热能,所以会增加生产成本。 机械破碎法:通常木质纤维素经碾碎处理后的原料大小通常为10~30 mm, 而经粉碎、研磨之后的原料颗粒大小一般为0.2~2 mm。粉碎处理的方法中, 以研磨中的球磨尤其是振荡球磨的效率高【2】。但是粉碎法耗能大, 粉碎处理耗能占整个过程总耗能的一半以上。而且该方法也不能适合所有的物质处理【3】所以此种物理处理方法不是很常用。 液相热水处理法:水在强的外界压力下能够渗透到木质纤维素的细胞结构中,从而达到水解纤维素和消除半纤维素的目的。原因是水使得离子化合物电离并溶解半纤维素。相对于化学预处理法, 液态热水法具有以下优点:①不使用酸碱类化学物质, 所以不需使用化学药品进行各种复杂 耗时的准备阶段的处理, 对于反应设备无特别严格的抗碱耐酸要求,从而降低了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②在进行液相热水处理法之前, 无需对物料进行降低颗粒大小的粉碎处理,相对于机械破碎法,反应能耗较少③水解产物中中性残余物数量极少, 几乎不产生对发酵有抑制作用的副产品, 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下一步化学或生物水解处理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4】。 (2)物理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预处理主要包括蒸汽爆裂、氨纤维爆裂、CO2 爆裂等。蒸汽爆裂法是使高温蒸汽与生物质混合,经计算预定好的时间后迅速打开阀门降压,水蒸气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热量载体,可使原料快速升温而不至于使生成的糖受到太强的稀释作用。在减压时,喷射出的蒸汽和液化物质由于压力降低而迅速放热,温度降低。该预处理方法可以使高压蒸汽可渗入纤维内部,最终以气体的形态从封闭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中爆发出来,使纤维发生一定的物理断裂,于此同时,高温高压加剧了纤维素内部氢键的破坏和顺序构型的变化,得到了可以构成糖的官能团,促进半纤维素和

【CN109777896A】磁性固体酸催化纤维素水解制备葡萄糖的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44628.1 (22)申请日 2019.02.27 (71)申请人 天津大学 地址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雅 观路135号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 (72)发明人 齐崴 杨真真 李冰琪 尤生萍  苏荣欣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一同创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1 代理人 王丽 (51)Int.Cl. C13K 1/02(2006.01) B01J 31/02(2006.01) (54)发明名称 磁性固体酸催化纤维素水解制备葡萄糖的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固体酸催化纤维素水 解制备葡萄糖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1)磁性 石墨烯的制备;2)磁性固体酸的制备;3)以磁性 固体酸为催化剂,加入到含有纤维素的水溶液 中,在60-160℃条件下水解制备葡萄糖;与现有 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的磁性固体酸可通过强磁 性磁铁分离回收,操作简单。反应3h纤维素转化 率即可达到98%,葡萄糖收率可达94%,生产周 期短,生产效率高。本发明对反应器无腐蚀,绿色 经济, 可望得到广泛应用。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09777896 A 2019.05.21 C N 109777896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777896 A 1.一种磁性固体酸催化纤维素水解制备葡萄糖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磁性石墨烯; (2)制备磁性固体酸; (3)磁性固体酸催化纤维素水解制备葡萄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制备磁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石墨烯配制为浓度为1-10g/L的石墨烯分散液,超声破碎0.5-2h;另配制摩尔比为2:1的Fe3+/Fe2 +盐溶液;将Fe3+/Fe2+盐溶液加入石墨烯分散液中,Fe3+/Fe2+盐溶液:石墨烯分散液的体积比为1-10:1,用氨水调节分散液pH至9-10,得到石墨烯盐溶液;在40-90℃下,加入质量浓度为80%的水合肼,80wt%的水合肼:石墨烯盐溶液的体积比为3:100-8:100,反应2-6h;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磁性石墨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Fe3+/Fe2+盐溶液采用六水合氯化铁和四水合氯化亚铁配制,六水合氯化铁在每升盐溶液中含量为0.0037-0.037mo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制备磁性固体酸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对氨基苯磺酸和亚硝酸钠溶解于浓度为0.5-1.5mol/L的盐酸溶液,在冰浴条件下,搅拌0.5-1.5h,得到白色沉淀物,过滤、洗涤,得到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在无水乙醇中加入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和步骤(1)制备的磁性石墨烯,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与磁性石墨烯质量比为10-0.1:1,于30-80℃条件下搅拌反应,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磁性固体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对氨基苯磺酸和亚硝酸钠在每升盐酸溶液中的含量分别为1-20g和0.5-3.5g。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在每升无水乙醇中的含量为1-20g。 7.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所述于30-80℃条件下搅拌反应0.5-1.5h,搅拌速率为50-500rp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磁性固体酸催化水解纤维素制备葡萄糖的方法是:将纤维素和步骤(2)制备的磁性固体酸分散于水中,于60-160℃下,反应0.5-12h,得到葡萄糖产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其特征是所述纤维素和步骤(2)制备的磁性固体酸在每升水中含量分别为1-50g和0.3-50g。 2

浅析句酷批改网对英语写作学习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390389.html, 浅析句酷批改网对英语写作学习的影响 作者:王荣荣 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31期 摘要:写作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有很大影响。由于写作是输出性技能,所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勤练习。然而,批改作文对教师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因此传统的英语课堂为学生提供的练习机会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作文自动评分系统应运而生,它力求在减轻教师工作量的基础上满足学生最写作学习的需求。本问将通过对句酷批改网的分析,力图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句酷批改网,并就教师的英语写作教学给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句酷批改网;英语写作学习;英语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1-0112-01 一、作文自动评分系统概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语言测试中,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客观题自不必说,有关作文的批改也开始实施自动评分。第一个机器自动评分系统是Ellis Batten Page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研制的PEG(Project Essay Grader)作文评分系统,后来由于种种实际困难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受到冷落,进入了“休眠状态”。到了八十年代末,PEG系统进入了“重新觉醒期”,并获得了新的机遇。九十年代以后,出现了IEA(Intelligent Essay Assessor)、E-rater (Electronic Essay Rater)和IntelliMetric等主流作文自动评分软件。E-rater已经商业化,美国教育老师服务中心用其对GMAT(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AWA(Analytical Writing Assessment)中的作文进行评分没事一个比较成熟的作文自动评分系统。2008年,Writing Roadmap系统被研发。 在国内,作文自动评分系统是舶来品,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广泛。梁茂成借鉴国外作文自动评分系统的优点,同时根据中国学习者的特点研发了一套作文自动评分系统。如今,冰果英语智能作文系统和句酷批改网(简称批改网)是高校中使用的比较广泛的两种。 二、句酷批改网的工作原理 网络自动评分系统综合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料库技术和教育测量技术,其中语料库是评分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程晓堂和孙晓慧认为“语料库是一个储存在电脑里的文本集合。”语料库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材料,批改网一共有15个语料库,而这些材料就成了自动评分系统的参考依据。批改网会把每篇作文分为6个维度(词汇、句子、结构、内容相关性、搭配和流畅度)来评判。这6个维度有可以细分为192个小维度,教师可以从这192个小维度中挑选

白蚁及共生微生物木质纤维素水解酶的种类

白蚁及共生微生物木质纤维素水解酶的种类 3 相 辉 周志华 33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上海 200032) Lignocellulolytic enzymes in termite and its symbiotic microbes .XI ANG Hui ,ZH OU Zhi 2Hua 33 (Shanghai Institute o f Plant Physiology an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 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2,China ) Abstract T ermites are im portant decom posers of lignocellulose in tropical ecosystems.They com prise a com plex assemblage of diverse species ,roughly divided into s o 2called lower and higher termites with different phag ous characters.T ermites can produce their own endoglucanases (EG )of G HF9,as well as glucosidase.Protistan symbiotic system of lower termite degrades cellulosic com pounds with high efficiency.Diverse lignocellulolytic enzymes are found in this system including G HF5,7and 45.Other related functional genes may include xylanase and pectinolytic related enzymes.Higher termites don ’t harbor flagellate.Fungus 2growing termites efficiently decom pose lignocellulose through their symbiotic relationship with basidiomycete fungi of the genus T ermitomyces.The symbiotic fungi produce cellulose ,xylanase and putative pectinolytic enzymes.They als o produce laccase 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lignin degradation.H owever ,on m olecular level ,studies on lignocellulolytic emzymes of symbiotic fungi are relatively few.Many lignocellulolytic bacteria strains were is olated from termite guts ,divers cellulose genes were als o found recently.Lignocellulolytic enzymes in termite and its symbiotic systems may have potentials for the idea of cellulosic ethanol production by biological process. K ey w ords termite ,symbiotic flagellate ,fungi ,bacteria ,lignocellulolytic enzymes 摘 要 白蚁是热带生态系统重要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者。白蚁种类丰富,可分成高等白蚁和低等白蚁,食性也具有各自特点。白蚁自身可以产生纤维素酶,主要是G HF9的内切葡聚糖酶(EG ),也有β-葡萄糖苷酶(G B )。低等白蚁共生的原虫中已发现丰富的纤维素酶基因,属于G HF5,7和45。同时还有其他相关功能基因,如木聚糖酶和果胶类物质水解酶。高等白蚁肠道中没有共生原虫。高等培菌白蚁可以利用共生蚁巢伞属真菌促进木质纤维素降解,真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果胶质水解酶类、木聚糖酶,同时还产生可能与木质素分解相关的一种漆酶,但是从分子水平,关于共生真菌纤维素水解酶的研究还较少。白蚁肠道已分离出许多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最近的研究也发现了大量细菌纤维素酶基因。白蚁-共生系统丰富的木质纤维素水解酶类为发展生物方法开发纤维素乙醇这一思路提供有价值的资源。 关键词 白蚁,原生动物,真菌,细菌,纤维素水解酶 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 SCX22Y W 2G 2 022);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优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2007KIP501)。 33通讯作者,E 2mail :zhouzhihua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390389.html, 收稿日期:2007212229,修回日期:2008203213 地球上的生物质资源主要来自光合生物,其中90%以上为木质纤维素类物质,它们代表了生态系统中营养金子塔的最庞大的基层 [1] 。 天然的木质纤维素材料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其中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多糖物质,这类物质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地球上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是葡萄 糖分子通过β-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多糖类物质。天然的纤维素是由多条纤维素分 子链所组成的聚合物,有着复杂的超分子结构。 半纤维素是一种碱溶性的多糖,包括木聚糖、木葡聚糖和愈创葡聚糖,其中木聚糖是最丰富、分布最广的一类。木质素是一种复杂的不溶性酚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概述了几种比较实用的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总结了各种预处理技术的方法?原理以及优缺点,进而对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Research Advances of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of Lignocellulose Abstract: Some practical pretreatment technologies of lignocellulose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main methods, principles, advantages and disadventages.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of lignocellulose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 lignocellulose; pretreatment method; research progress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石油资源的日益消耗,开发更加长久有效的能源是各国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之一?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生物乙醇?丁醇等生物质燃料是生物质能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我国天然纤维素原料非常丰富(包括农作物秸秆?林业副产品?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等),利用生物技术分解和转化木质纤维素既是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食品短缺和能源危机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木质纤维素的结构 木质纤维素是指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要成分的原料,3种成分在植物原料中的含量分别为35%~50%?15%~25%和15%~30%?纤维素是聚合度在 1 000~10 000的葡萄糖的线性直链聚合物,由结晶相和非结晶相交错形成,结晶相结构致密,阻碍纤维素的分解?半纤维素结构较纤维素简单,主要是由木糖?阿拉伯糖等戊糖及少量的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等己糖形成的直链或支链聚合物,在适宜的温度下易于溶解在稀酸溶液中并降解成单糖?木质素是一种由苯丙烷结构单体组成的具有复杂三维结构的芳香族高聚物,在植物结构中发挥胶粘作用,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大茎秆的机械强度,起到木质化作用,阻碍微生物对植物细胞的攻击,同时减小了细胞壁的透水性?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作为可酵解糖类,占原料总重的65%~75%[1]? 2 预处理的目的 木质纤维素的转化利用可分为原料预处理?酶水解和糖发酵3个阶段,主要的技

纤维素水解方案

磺酸树脂NKC-9催化离子液体中纤维素的降解 小组成员:应化0901:周凯、白晓鹏日期:2012/9/6 应化0903:王成武、康靖 一丶实验原理: 1固体酸水解原理 固体酸水解原理不同于传统的酸水解原理,固体酸与纤维素的作用发生在固体酸表面,而不是酸溶液中。固体酸水解可分为三步骤: 第一步:纤维素水解为可溶性葡聚糖; 第二步:可溶性葡聚糖的糖苷键吸附在固体酸的活性位上; 第三步:葡聚糖进一步水解得到葡萄糖并且释放于液相中。 2还原糖测定原理 还原糖的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测定。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还原糖一般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多糖和双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麦芽糖和乳糖是还原糖,淀粉和蔗糖是非还原糖。利用溶解度不同可将单糖、双糖与多糖区分开来。对于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以用酸水解的方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然后进行测定。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能将3,5-二硝基水杨酸中的硝基还原成氨基,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吸光度控制在0.2到0.8之间)。 二丶实验器材: 水浴锅,电子天平,圆底烧瓶,20ml试管,移液枪,具塞刻度试管,紫外分光光度计 蒸馏水,微晶纤维素,咪唑氯离子液体,DNS试剂,葡萄糖标样 三丶实验步骤: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1)溶液的制备 葡萄糖标准溶液的制备:取约0.1g葡萄糖标样,80oC真空干燥3-4h,然后准确称量0.05g 左右的干燥样品,加少量的蒸馏水溶解,转移到50ml的棕色容量瓶中,摇匀,定容,计算溶液的准确浓度,备用。 咪唑氯离子液体的合成:6mlN-甲基咪唑和9.5ml1-氯丁烷混合,加热干燥,80-85oC,反应10-20分钟,然后升温至100-105oC反应24小时,再升温至115oC反应8小时,直至最终体系无明显分层。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萃取三次。剧烈混合乙酸乙酯和离子液体产物,分液,蒸馏除去残留乙酸乙酯,产物在90oC真空干燥6-8小时,称重,计算产率。 DNS试剂的制备:取3.15克DNS样品和131ml 2mol/L NaOH 溶液,加入250ml含有92.5克酒石酸钠的热水溶液中,加2.5克亚硫酸钠和2.5克苯酚,搅拌溶解,冷却,定容至500ml,储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备用。(配制显色剂过程中加入苯酚可增加试剂的显色作用,亚硫酸钠可进一步增强试剂的稳定性。样品测试液的制备过程中,水解时间要严格控制,时间短则多糖水解不完全,时间长则单糖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糖醛,不能和3,5-二硝基水杨酸发

“批改网”句子修改案例

“批改网”句子修改案例 学生在批改网上提交作文后可多次修改作文。根据系统给出的按句点评,学生可以清晰快速地知道自己的作文有哪些语法错误,通过多次修改完善,从而不断提高作文的分数和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下面就是两个学生不断修改句子而提高分数的案例: 句子修改实例一:宫同学 海淀 No.0016中学 初一 《我的新年愿望》 term, beasuse my dream is go to do a university professor. 2015-02-15 09:44:37 my dream is go to do a university professor. 2015-02-15 09:45:10 term, because my dream is university professor. 2015-02-15 09:45:51

句子修改实例二:郑同学 朝阳 No: 0019中学 初三 《我的春节》 because I think the dumplings I like it . 2015-02-27 20:51:25 because I think the Jiaozi I like it. 2015-02-24 10:21:54 because I think the dumplings delicious, I like it. 2015-02-24 10:25:51 because I think the dumplings delicious, I like it. 2015-02-24 10:37:08 because I think the dumplings delicious, I like it. 2015-02-24 10:33:37

纤维素的水解

实验四纤维素的水解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纤维素水解实验的操作技能和演示方法; 2.掌握銀氨溶液配制的原理和方法; 3.熟练浓硫酸的稀释过程,并巩固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4.复习含有醛基的有机物的性质。 二、实验原理 纤维素是一种常见的多糖,在一定温度和酸性催化剂条件下,会发生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C 6H 10 O 5 )n + nH 2 O === nC 6 H 12 O 6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能将新制氢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还能和銀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通过这两个反应可以验证纤维素已水解为葡萄糖了。 C 5H 11 O 5 CHO + 2Cu(OH) 2 + NaOH → C 5 H 11 O 5 COONa + Cu 2 O↓ + 3H 2 O C 5H 11 O 5 CHO + 2Ag(NH 3 ) 2 OH → C 5 H 11 O 5 COONH 4 + 2Ag↓ + 3NH 3 + H 2 O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烧杯,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 滤纸,浓H 2SO 4 ,NaOH,5%NaOH溶液,pH试纸,无水Na 2 CO 3 ,2%AgNO 3 溶 液,5%CuSO 4 溶液,2%氨水,蒸馏水。 四、实验内容 (一)纤维素的水解: 1.按浓H 2SO 4 与水7:3的体积比配制H 2 SO 4 溶液20mL于50mL的烧杯中,放 置一会儿,使其稍微冷却。 2.取半张滤纸,撕碎,向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变为无色粘稠状的液体,然后将烧杯放入水浴(用250mL烧杯代替水浴锅)中加热约10min,直到溶液显棕黄色为止。 3.取出小烧杯,冷却后将该棕黄色液体倾入另一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取1mL混合液,注入一大试管中,加入适量固体NaOH,直到溶液pH 在3-5之间,再加Na 2CO 3 调节溶液的pH至9。 (二)纤维素水解产物葡萄糖的检验: 4.洗干净试管,配制銀氨溶液。(如果试管很脏,洗不干净,可先用沸腾的碱液洗去油污,再用沸腾的酸液洗去无机盐,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銀氨溶液的配制是本次实验的难点。取3胶头滴管的2%AgNO 3 溶液滴入试管, 将2%氨水逐滴加入AgNO 3 溶液中,现象是先出现棕黄色沉淀(生成的AgOH 不稳定分解成Ag 2O的颜色),后来沉淀逐渐消失。当沉淀正好消失时,就是 纤维素葡萄糖 葡萄糖水浴加热 △ 葡萄糖H+△

基于句酷批改网的高中生英语写作错误研究-文档资料

基于句酷批改网的xx英语写作错误研究 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技能,是语言训练的重要工具,是英语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通过文章写作帮助学生练习所学知识,或者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以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输出的准确性。 学生在语言学习期间不可避免会犯错误,错误不仅可以反映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还可以了解学生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相较于口语中的错误,写作中的错误更加有迹可循。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较难大规模地收集错误、批改错误、整理错误、分析错误,而现代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利用数据库资源实现英语作文在线自动化批改和个性化点评,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改正写作中出现的错误,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本文将利用网络写作平台对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收集整理并尝试解释错误背后的原因,帮助英语教师在课前预测学生学习的困难点,提高上课效率,提升学生的写作成绩。 一、研究对象 考虑到高二学生对于高中的语法词?R有一定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因此,本研究选取东莞市某学校高二(1)班的47名学生和(3)班的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问题 1.xx英语写作常见错误类型有哪些? 2.学生的英语写作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三、研究过程 笔者通过句酷网平台发布了两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寒假期间按要求提交任务,第一次提交后,学生可以根据句酷网的提示进行修改后再次提交。第一个任务为:给你的美国朋友John回信告知你的寒假计划并邀请他来中国做客。第二个任务为:围绕网站组织的全国中学生英文能力挑战赛题目“努力学习,成就梦想(Work Hard To Make Our Dreams Come True)”写一篇文章。

纤维素的水解实验报告

纤维素的水解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纤维素水解的原理,理解运用银镜实验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醛基的原理。 2. 掌握纤维素水解实验的操作技能和演示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纤维素的水解 纤维素在一定温度和酸性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C6H10O5)n+n H2O===n C6H12O6 2.葡萄糖的检验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能将新制得的氢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Cu2O沉淀;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如下: C6H12O6+2Cu(O 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C6H12O6+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三、主要仪器与药品 1. 实验仪器及材料 烧杯(50mL,250mL)﹑石棉网﹑三角架﹑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滤纸或脱脂棉。 2. 实验药品 浓H2SO4、NaOH、5% NaOH溶液、pH试纸、无水Na2CO3、2% AgNO3溶液、5% CuSO4溶液、2%氨水、蒸馏水。 四、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现象 1. 按浓硫酸与水7∶3(体积比)的比例配制H2SO4溶液20mL于50mL的烧杯中。 2. 取圆形滤纸一片的四分之一撕碎,向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变成无色粘稠状的液体,然后将烧杯放入水浴(用250mL烧杯代替水浴锅)中加热约10min,直到溶液显棕色为止。(溶液显棕色是因为纤维素部分炭化的结果)水解方程为: (C6H10O5)n+n H2O===n C6H12O6 3. 取出小烧杯,冷却后将棕色溶液倾入另一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移液管取该溶液1mL注入一大试管中。用固体NaOH中和溶液(加固体NaOH

纤维素的水解

纤维素的水解及其产物性质 学号:姓名: 班级:化三实验小组:第二组 E-mail 一、实验教学目标 掌握演示实验中纤维素[(C 6H 10O 5)n ]水解的操作步骤;初步学会“纤维素水解及其产物性质”的实验教学方法。 二、实验原理 1.(C 6H 10O 5)n 的水解 (C 6H 10O 5)n +nH2OnC 6H 12 (纤维素) ) 2.C 6H 12O 6的检验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能将新制得的Cu(OH)2还原为红色的Cu 2O 3)2OH 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C 6H 12O 6+2Cu(OH)4COOH + Cu 2O↓+2H 2O C 6H 12O 6+2Ag(NH 3)24COONH 4+2Ag↓+3NH 3·H 2O 纤维素(cellulose )是由不等长度的分子链组成的高聚物,平均聚合度n=10000,其结构是由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化学组成中含C 44.44%、H 6.17%、O 49.39%。常温下很稳定,这是因为纤维素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的缘故。在加热和强酸性条件下,纤维素结构中的氧桥断裂,同时水分子加入,纤维素由长链分子变成短链分子,直至氧桥全部断裂,变成葡萄糖。 葡萄糖(C 6H 12O 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多羟基醛单糖。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葡萄糖分子含有5个羟基,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1个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被氧化成葡萄糖酸,与新制的Cu(OH)2浑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三、实验用品 仪器:烧杯(50mL ,250mL )、温度计、石棉网、三角架、大试管、试管与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移液管 试剂:98%浓H 2SO 4、稀HNO 3、NaOH (L.R .)、5%NaOH 、pH 试纸、无水Na 2CO 3(L.R.)、2%AgNO 3、2%CuSO 4、2%氨水、蒸馏水、滤纸或脱脂棉 四、实验内容 1.纤维素的水解 (1)配制70%H 2SO 4(aq ) ①实验内容 取一烧杯,按VH 2SO 4:VH 2O =7:3的比例配制H 2SO 4溶液20mL 于50ml 烧杯中。 ②注意事项 a 、整个实验均用蒸馏水,以免引起副反应干扰银镜反应。 b 、酸性水解所用H 2SO 4的浓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70%为最佳。 c 、稀释浓H 2SO 4佩戴护目镜和手套,注意个人防护。 (2)纤维素的酸性水解 ①实验内容 取一圆形滤纸片的1/4大小,用手撕碎。向小烧杯中边加入边搅拌,使其变成无色粘稠状的液体,然后将烧杯放入水浴中加热约10min ,直到溶液显棕色为止。

句酷批改网用户使用手册v11.

目录 1.关于句酷批改网 (2) 2.批改网的使用流程 (2) 3.登陆及注册 (2) 4.用户帐户主页面介绍 (3) 4.1教师用户主页面介绍 (3) 教师帐户主页面介绍 (3) 4.2学生帐户主页面介绍 (5) 5.作文任务 (6) 5.1如何进行作文内容打分权重设置 (6) 5.2如何布置新作文 (7) 5.3如何发布更加详细的作文任务 (8) 5.4 教师如何修改已发布的作文任务 (11) 5.5 教师如何删除已发布的作文任务 (12) 5.6 学生如何提交教师发布的作文任务 (12) 5.7 教师如何查看学生提交的作文综合分析结果 (13) 5.8教师如何批改学生作文 (17) 5.9 教师如何查看单个学生作文分析结果 (19) 5.10导出学生作文 (23) 5.11 学生如何查看作文批改结果 (24) 6.语言点 (25) 6.1什么是语言点 (25) 6.2查看语言点 (26) 6.3增加语言点 (27) 7.如何修改密码 (28) 8.如何退出帐户 (29)

1.关于句酷批改网 句酷批改网(简称批改网)是以SAAS(软件即服务)的方式为学校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提供作文的在线自动批改服务,旨在减轻教师的作文批改工作量,帮助教师更加直观的了解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并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英文写作水平。 2.批改网的使用流程 1.教师通过批改网布置作文,写明要求,系统生成作文号; 2.学生获得作文号,在学生帐户页面搜索作文号找到教师布置的作文题目; 3.学生提交作文,系统对学生作文进行分析,给出打分,并生成详细的图文报表; 4.教师获得学生作文分析结果并对部分学生作文进行批改。 3.登陆及注册 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https://www.360docs.net/doc/e41390389.html,),进入批改网首页。 如果教师已经开通了帐户,可直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和密码,点击

第十章 酶动力学

第十章酶动力学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 1.从某组织提取液中提纯一种酶,最理想的是酶制品的答() ①蛋白质含量最高;②活力单位数最高; ③比活力最高;④Km值最低。 2.K m值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一般说它与酶促反应的性质和条件有关, 但与下列因素中的哪一种?答() ①底物种类;②反应温度; ③酶浓度;④pH和离子强度 3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影响?答() ①K m 增加,V max 不变;②K m 减小,V max 不变; ③K m 不变,V max 增加;④K m 和V max 都减小。 4.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属于答() ①反馈抑制;②阻遏抑制; ③竞争性抑制;④非竞争性抑制。 5.酶促反应中当底物浓度[S]<

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降解中的应用进展

草学 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降解中的应用进展CAO XUE 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降解中的应用进展 熊乙匕杨富裕2,倪奎奎J许庆方“ (1.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2.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193) 摘要:木质纤维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是造纸、制糖工业、农田降解和畜牧业中常见的大分子物质,有着广泛的研究关注度。微生物降解法在不同行业木质纤维素降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安全、高效、绿色的方式是环保节能性产业发展的理想模式。本文对国内外木质纤维素结构和微生物降解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评述,由这些研究进展报告可以发现:(1)木质素和纤维素由变构后的木聚糖作为中介连接形成复合体— —木质纤维素;(2)细菌在降解过程中不同于真菌,能产生多种多样的酶;(3)工业催化剂和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木质纤维素降解中,前者利用金属氧化物等作为催化剂大大提高了降解效率,后者通过沉默或者敲除特定基因,改变木质纤维素合成途径。催化剂是降解木质纤维素效率较高的方法,通过改进反应压强和温度等工艺,未来可能实现温和条件降解木质纤维素。基因编辑技术则从根本上改变了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组成,使得其利用发生质的变化。但是微生物降解仍然是最适于农业木质纤维素降解的方法,未来应该会有更多关于耐热性酶制剂的研究。 关键词:木质素;纤维素;真菌;细菌;生物降解 中图分类号:Q9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971(2019)05-0001-07 DOI:10.3969/j.issn.2096-3971.2019.05.001 1木质纤维素概述 木质纤维素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 是维持植株形态,保护植物组织的重要物质,广泛 存在于植物界各种植物细胞壁中。自然界中绿色植 物通过同化作用将无机碳转化为糖类储藏于组织中, 这些葡萄糖经过不同的聚合反应进一步合成为半纤 收稿日期:2019-07-19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千草低损耗高品质 规模化生产及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7YFD0502103-02)资助。 作者简介:熊乙(1993-),男,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饲草 生产加工与利用。 *通讯作者:许庆方(1972-), 为饲草生产与利用。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 维素、纤维素等复杂的化合物,木质素则由含苯环 的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进行转化合成⑴。它们再 通过酯键、醯键等化学键连接形成高聚合大分子, 纤维素长链扭曲成外部疏水的微纤丝,木质素通过 静电作用与变构后的木聚糖结合,木聚糖桥接纤维 素微纤丝的疏水区域,三者形成复杂的木质纤维素 复合体⑴(见图1)。 半纤维素常由木糖、阿拉伯糖等单糖聚合构成, 半纤维素具有一定的亲水性,使得植物细胞具有纤 维弹性,比纤维素容易降解;纤维素是较难降解的 大分子聚合物,是生物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高的 生物质,其含量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⑷;木 质素主要通过化学键连接半纤维素组成植物细胞壁, 具有运输水分和保护等功能,其含量占生物质的 10%-30%t3'51o IIED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_易锦琼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0年第6期 随着能源、环境、粮食三大危机的出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认识到寻求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迫切性[1]。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以来,一些国家开始尝试利用生物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生物质能源产业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推进,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生物质能源的研发。以玉米、麦、甘蔗等农作物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在许多国家(如巴西、美国、中国)已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但在世界范围内,粮食供应仍是一个大问题,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必将受到限制。而以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具有可再生性、无污染性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2-6]。 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可再生资源[7-8]。每年仅陆生植物就产生纤维素约500×108t ;纤维素资源还是最主要的生物质资源,它占地球生物总量的60%~80%。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和稻草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3大秸秆,每年仅农作物秸秆就有7×108多t ,林业副产品、城市垃圾和工业废物数量也很可观。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乙醇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工业应用前景。 木质纤维原料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组成,其结构稳定复杂[9-10]。纤维素不仅被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所包裹,且其本身也存在着高度结晶性使酶制剂很难与纤维素接触[11]。天然纤维素材料直接进行 酶促水解,酶解率一般都非常低( <20%)[12],进而影响总糖产率,增加了经济成本。因此必须借助化学和物理的方法进行预处理,破坏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之间的连接,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脱去木质素,增加原料的疏松性,以增加纤维素酶系与纤维素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酶效率。1 预处理方法 预处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3]:促进糖的形成,或提高后续酶水解形成糖的能力;避免糖降解或损失;避免形成副产物阻碍后续水解和发酵过程;节约成本。目前,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1.1物理方法 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机械粉碎、微波处理、高温分解和高能辐射等。1.1.1机械粉碎 机械粉碎包括:干法粉碎、湿法粉碎、球磨和锤磨等。木质纤维素原料在机械外力作用下颗粒变小, 收稿日期:2010-03-01基金项目:973计划项目(2009CB226108)。作者简介:易锦琼(1986-),女,湖南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生物质能源。E-mail :yijinqiong@https://www.360docs.net/doc/e41390389.html, 。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 易锦琼1,2,熊兴耀1,2 (1.湖南省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纤维质物料的预处理是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关键步骤。介绍了木质纤维素的组成结构及其对纤维 素水解的影响,概述了酸碱处理、湿氧处理、爆破处理、氨爆破处理等方法,对预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预处理中图分类号:TQ223.12+2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1-9646(X).2010.06.001 Research on the Pretreatment of Lignocellulose Yi Jinqiong 1,2,Xiong Xingyao 1,2(1.Hu'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Gerplasm Inno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rop ,Changsha ,Hu'nan 410128,China ;2.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China )Abstract :The pretreatment of fibre material was a critical step in the production of fuel ethanol by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lignocellulose ,and its effects on cellulose hydrolysis were introduced.Various pretreatment techniques of lignocellulose were summed up in this paper.The fore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etreatment techniques was also predicted. Key words :cellulose ;hemicellulose ;lignin ;pretreatment 第6期(总第211期)农产品加工·学刊 No.62010年6月 Academic Periodical of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Jun. 文章编号:1671-9646(2010)06-0004-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