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常用储罐简介

化工常用储罐简介
化工常用储罐简介

化工常用储罐简介

按形状和结构特征,储罐可分为立式圆柱形罐、卧式圆柱形罐和特殊形状罐,立式圆柱形钢制油管是目前炼化企业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储罐,主要有立式拱顶罐、浮顶罐和内浮顶罐;压力储罐主要为球罐。

(一)立式拱顶罐

立式拱顶罐是立式圆筒形储罐中的一种。由于具有容易施工、造价低、节省钢材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由带弧形的罐顶、圆筒形罐壁及平罐底组成。由于罐顶以下的气相空间大,油品的蒸发损耗会加大,所以,立式拱顶罐不宜储存挥发性较高的化学品,适宜于储存挥发性较低的化学品。

(二)浮顶罐

浮顶罐是带有浮顶、上部敞口的立式圆筒形罐,它利用浮顶把液面和大气隔开,因而大大减少了化学品的蒸发损耗,降低了化学挥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并减少了火灾危险性,因此浮顶罐被各油田、炼厂和油库广泛应用于储存原油、汽油和其他易挥发油。

由于浮顶罐的浮顶与罐壁间是相对运动的,因此浮顶罐罐壁圈板间的焊接方式应采用对接式,要保证罐内壁平滑,以利用浮顶上下运动顺畅。浮顶罐是敞口容器,为使储罐在风载作用下保持其圆度,不致使罐壁出现局部失稳,即被风局部吹瘪现象,常在浮顶罐罐壁的顶圈设置抗风圈。

(三)内浮顶罐

内浮顶罐是装有浮顶的拱顶罐。它兼有拱顶罐防雨、防尘和浮顶罐降低蒸发损耗的优点,因而在化工企业中多用于储存航空汽油、汽油、溶剂油、甲醇、MTBE

等品质较高的易挥发油品。

(四)卧罐

卧式圆筒形储罐一般简称为卧罐。与立式圆筒形储罐相比,卧罐的容量小,承压能力范围大,广泛被用作各种生产过程的工艺容器。卧罐可用于储存各种油料和化工产品,如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丙烷、丙烯等。卧罐的结构包括筒体和封头,通常卧罐放置在两个对称的马鞍形支座上。卧罐的封头种类较多,常用的有平封头和蝶形封头。平封头卧罐承压能力较低,一般用作常压储罐。蝶形封头受力状态好,常用于压力容器。卧罐作为一般化学品储罐时,其附件一般有进出物料管、人孔、量油孔、排污-放水管、呼吸阀或通压管等,其作用与立式储罐相同。卧罐作为压力容器储存高蒸气压产品时,为密闭储存,其附件设置见球罐部分。

(五)球罐

球罐是一种压力储罐,在化工企业中被广泛应用于储存液化气体和其他低沸点油品。球罐由球壳、支柱、拉杆、顶部操作台及球罐附件组成。

球壳是球罐的主体,可分为带式球壳和足球式球壳。带式球壳板规格尺寸较多,预制比较麻烦,但现场组装比较方便;足球式球壳板规格尺寸统一,预制方便,但组装比较困难。目前我国应用的球罐绝大多数为带式球壳。

球罐支座有柱式和裙式两种。柱式支座又分为赤道正切式、V形柱式、三柱合一式等形式,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赤道正切式支柱。裙式支座较低,球罐重心也低,比较稳定,但其操作、检修不便,故应用较少。

储罐选型

1、 苯原料罐 原料罐的储存条件为常温常压储存,温度为25℃,压力为0.101325MPa ,选择该原料的储存天数为15天,储罐的装配系数φ= 0.8,储量为33t 14.6603515246597.15750.8 V Q V m m ????== =,取装填系数为0.85,则所需容积为'336597.15757761.3620.850.85V V m m ===,考虑到储罐压储存总量较大,从经济学、安全性和环保的角度来考虑,选用综合性能较优的球形储罐,根据标准选取公称容积为2000m 3的钢制球形储罐4个,材料选用Q345R ,由sw6设计出来壁厚为16mm 。标准号为:GB/T 17261-1998 2、 氢气原料罐 原料罐的储存条件为常温常压储存,温度为25℃,压力为0.101325MPa ,选择该原料的储存天数为15天,储罐的装配系数φ= 0.8,储量为33t 525.46724110346.60.8 V Q V m m ????== =,取装填系数为0.85,则所需容积为'33110346.6129819.530.850.85V V m m ===,考虑到储罐压储存总量较大,从经济学、安全性和环保的角度来考虑,选用综合性能较优的球形储罐,根据标准选取公称容积为3000m 3的钢制球形储罐4个,材料选用Q345R ,由sw6设计出来壁厚为16mm 。标准号为:GB/T 17261-1998 3、 环己烷原料罐 原料罐的储存条件为常温常压储存,温度为25℃,压力为0.101325MPa ,选择该原料的储存天数为15天,储罐的装配系数φ= 0.8,储量为33t 16.6808915247506.400.8 V Q V m m ????== =,取装填系数为0.85,则所需容积为'337506.408831.060.850.85V V m m ===,考虑到储罐压储存总量较大,从经济学、安全性和环保的角度来考虑,选用综合性能较优的球形储罐,根据标准选取公称容积为3000m 3的钢制球形储罐3个,材料选用Q345R ,由sw6设计出来壁厚为16mm 。标准号为:GB/T 17261-1998

储罐区的平面布置与管道设计的几点心得

储罐区的平面布置与管道设计的几点心得 发表时间:2017-12-24T16:17:14.6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作者:张岩 [导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化工储罐区的储罐分类,设备布置方法,储罐和泵的选型,罐区配管注意事项。 天津辰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工艺管道室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化工储罐区的储罐分类,设备布置方法,储罐和泵的选型,罐区配管注意事项。 关键词:储罐;闪点;防火堤;隔堤;防火间距 1、概述 化工生产装置可分为主生产装置区和罐区,罐区是用来储备生产所需原料或储存成品的区域,属于中转环节,起着呈上起下的作用,罐区的运转情况正常与否影响着整个化工装置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在化工工程设计中对罐区的工艺及配管设计一定要引起重视。 2、储罐区设备布置的实施步骤 2.1储罐区的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现行的国家规范中的相关具体条文: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1 GBJ16-97 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9 GB50160-92(99 年版) 3)石油库设计规范:GBT74-84 及局部修改条文 GBJ74-84 及局部修订条文 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2.2 储罐区布置设计所需要接受的条件: 1)总平面布置图(初步) 2)工艺流程图 3)设备一览表:给出储罐的型式及尺寸。 4)物料特性表:给出火灾的危险性分类,以及闪点、爆炸、界限等性质。 2.3 储罐区设备布置图的设计 (1)先根据物料特性确定出所储存的物料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类别,共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甲 A 类:15℃时的蒸汽压力>0.1MPa 的烃类液体及其它类似的液体; 甲 B 类:甲 A 类以外,闪点<28℃的可燃液体。 乙 A 类:闪点≥28℃至≤45℃的可燃液体。 B 类:闪点>45℃至<60℃的可燃液体。丙 A 类:闪点≥60℃至≤120℃的可燃液体。丙 B 类:闪点>120℃的可燃液体。非可燃性液体:如循环水或消防水等物质。另外:根据物料的性质:确定所储存的物料是沸溢性液体或非沸溢性液体。 沸溢性液体的概念是在储罐着火的情况下由于热波的作用,使罐底水层急速汽化,而会发生沸溢现象的粘性烃类混合物。 (2)根据所储存物料的类别和相应规范确定每个储罐组的总容积及相应的储罐个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罐组内,宜布置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 2)沸溢性液体的储罐、不应与非沸溢性液体储罐同组布置。 3)液化烃的储罐,不应与可燃液体储罐同组布置。 4)固定顶罐组的总容积大于120000m3。 5)浮顶,内浮顶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 600000m3。 6)罐组内的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 10000m3 的储罐个数不应多于 12 个,单罐容积小于 10000m3 的储罐个数不应多于 16 个,但单罐容积均小于 1000m3 的储罐,以及丙B 类液体储罐个数不受此限制。 (3)根据同一罐组内的储罐个数及所储存物料的类别,按下列规定确定相邻储罐的防火间距: 1)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 (4)确定储罐的防火间距后,对于可燃液体储罐应根据物料类别和储罐的容量确定防火堤和隔堤的尺寸和高度,具体规定如下:(1)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a)固定顶罐,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 (b)浮顶罐,内浮顶罐不应小于罐组内浮顶罐,内浮顶罐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容积的一半。 (c)当固定顶罐与浮顶罐,内浮顶罐同组布置时,应取上述a)、b)中规定的较大值。

液化天然气储罐形式和选型.doc

液化天然气储罐形式和选型 LNG储存是LNG工业链中的重要一环。LNG储罐虽然只是LNG工业链中的一种单元设备,但是由于它不仅是连接上游生产和下游用户的重要设备,而且大型储罐对于液化工厂或接收站来说,占有很高的投资比例,因而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大型LNG储罐的设计和建造。随着全球范围天然气利用的不断增长和储罐建造技术的发展,LNG储罐大型化的趋势越发明显,单罐容量20×104m3储罐的建造技术已经成熟,最大的地下储罐已达到25×104m3容量。 由于LNG具有可燃性和超低温性(-162℃),因而对LNG储罐有很高的要求。储罐在常压下储存LNG,罐内压力一般为3.4~30kPa,储罐的日蒸发量一般要求控制在0.04%~0.2%。为了安全目的,储罐必须防止泄漏。 一、LNG储罐形式 低温常压液化天然气按储罐的设置方式及结构形式可分为:地下罐及地上罐。地下罐主要有埋置式和池内式;地上罐有球形罐、单容罐、双容罐、全容罐及膜式罐。其中单容罐、双容罐及全容罐均为双层罐(即由内罐和外罐组成,在内外罐间充填有保冷材料)。 (一) 地下储罐 如图4-1所示,除罐顶外,地下储罐内储存的LNG的最高液面在地面以下,罐体坐落在不透水稳定的地层上。为防止周围土壤冻结;在罐底和罐壁设置加热器。有的储罐周围留有1m厚的冻结土,以提高土

壤的强度和水密性。 LNG地下储罐采用圆柱形金属罐,外面有钢筋混凝土外罐,能承受自重、液压、地下水压、罐顶、温度、地震等载荷。内罐采用金属薄膜,紧贴在罐体内部,金属薄膜在-162℃时具有液密性和气密性,能承受LNG进出肘产生的液压、气压和温度的变动,同时还具有充分的疲劳强度,通常制成波纹状。 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为东京煤气公司建造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LNG 地下储罐。其容量为14×104m3,储罐直径64m,高60m,液面高度44m,外壁为3m厚的钢筋混凝土,内衬200m厚的聚氨酯泡沫隔热材料,内壁紧贴耐-162℃的川崎不锈钢薄膜,罐底为7.4m厚的钢筋混凝土。 地下储罐比地上储罐具有更好的抗震性和安全性,不易受到空中物体的碰击,不会受到风载的影响,也不会影响人员的视线,不会泄漏,安全性高。但是地下储罐的罐底应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事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以确定是否可采用地下储罐这种形式。地下储罐的施工周期较长,投资较高。 (二) 地上储罐 目前世界上LNG储罐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金属材料地面圆柱形双层壁储罐。LNG地上储罐分为以下五种形式: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参考文本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参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前言(1) 火灾危险性为甲、乙、丙类的液体储罐或储罐组,应 设置防火堤,防止储罐爆炸起火时液体到处流散,造成火 灾蔓延扩大。由于防火堤貌似简单,往往没有引起人们足 够的重视,在实际设计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 防火堤的设计浅谈几点认识与看法。 防火堤的设置条件(2) 不是所有可燃液体储罐都需要设防火堤。据现行有关 规范规定,下列情况之一的储罐、堆场,如有防止液体流 散的设施,可不设防火堤: 1.闪点超过120℃的液体储罐、储罐区。近年沿海 地区的新建港区大量出现棕榈油成品油罐区,该油品为食

用油,闪点远大于120℃,属于比较安全的可燃液体。出于运输成本考虑油罐区紧靠码头,用地十分紧张,因此,该类罐区往往不设防火堤,只设置了简易围堤,以保障基本安全。 2.桶装的乙、丙类液体堆场。例如桶装润滑油等,为便于运输中转,往往不设防火堤。 3.甲类液体半露天堆场。这类半露天堆场常常是一些有盖无墙的棚房,例如液化石油气实瓶间,一般不设防火堤。 除了上述几类情形,根据现行国家规范的有关规定,甲、乙、丙类液体的地上、半地下储罐或储罐组,应设置非燃烧材料的防火堤。 防火堤的基本要求(3) 防火堤的根本目的是临时存放围堤内储罐的事故漏油,防止漏油到处流淌,因此,它的基本要求有两个:其

储罐选型及布置要求

1.储罐的储存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球罐"卧罐"外浮顶罐以及容积81000 m3的固定顶罐和内浮顶罐储存系数50.9,容积<1000 m3的固定顶罐和内浮顶罐储存系数50.85’ 2. 按照规范要求“液化烃的储罐不应和可燃液体的常压储罐同组布置”,将其分别布置在2 个罐组内,2 个罐组东西向布置,防火堤之间距离15.2m,设有环形消防通道,满足规范要求的“相邻罐组防火堤的外堤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7m 的消防空地”。 3. 规范规定储罐应成组布置,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应满足表4。 注:表中D为相邻较大罐的直径,单罐容积大于1000m3的储罐取直径或高度的较大值;储存不同类别液体或不同型式的相邻储罐的防火间距应采用表中规定的较大值。 1.合理选型 石油及石油产品是易燃易爆的液体,石油中含有85%~87%的碳和11%~14%的氢,是多种烃类组成的混合物,具有以下特点: (1)闪点低,易燃烧;(2)爆炸极限低; (3)流动性好;(4)燃烧速度快。 2.油罐结构 (1)卧式储罐,(2)立式拱顶储罐,(3)氮封拱顶储罐,(4)球型储罐,(5)外浮顶储罐,(6)内浮顶储罐。 3.储罐选型 根据储存油品的性质和使用条件,选型应尽可能的选择安全性能较高的型式,立式圆筒形拱顶储罐是国内炼厂应用最多的型式,储存轻质油品最好选用浮顶罐,储存液化石油气宜选用球型储罐,存在的危险区范围小,油品损耗小。 4.选材

材料质量等级是设备安全的基石,选材既要考虑强度、刚度、稳定性又要考虑腐蚀因素: (1)底圈壁板及底二圈壁板为腐蚀的重点部位,选材宜采用20R或16MnR,其余壁板采用Q235-A。 (2)拱顶钢板宜采用Q235-A.F。保证稳定性要求又经济实用。 (3)罐底边缘板也是腐蚀的重要部位,选材宜采用20R或16MnR,罐底中幅板采用Q235-A.F。 (4)加强圈、包边角钢及罐顶加强筋宜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 5.预防罐顶破坏的设计 国内油品储罐火灾调查资料表明,储罐拱顶遭到破坏约占着火油罐的76%,整个罐顶被掀掉的情况较少,其中部分沿顶部周边方向崩开的占1/3,开口的占1/4。 (1)拱顶钢板与包边角钢之间的连接采用弱顶结构。 (2)为预防储罐着火时顶盖飞掉,可在顶盖上预留泻爆孔,既利于灭火又利于控制火势。 (3)储罐拱顶设计,采用槽钢预制成网格状替代经纬加强筋,适当减薄钢板厚度,既减少钢材用量又利于消防安全。 6.安全附件的选用 (1)呼吸阀———用于调节罐内外压力平衡,降低油品损耗,保证储罐安全。增强呼吸阀的耐烧性能,改变传统呼吸阀的排气口向下为侧向排气,更增加储罐顶部安全性。 (2)阻火器———阻止易燃气体和易燃蒸汽的火焰继续传播。 (3)液压安全阀———阀内液体高度决定是否正常工作。 7.防腐与安全 舟山地区土壤中富含盐分,对储罐的电化学腐蚀较为严重;原油一般为落地油,含硫、磷等有害物质,对储罐的化学腐蚀较为严重;成品油气经过碱洗和脱硫后,其对存储设备腐蚀较轻。罐底下表面采用环氧煤沥青漆涂刷,罐底上表面及壁板内外面采用普通防锈漆,罐顶外表面涂刷银粉漆,罐顶内表面涂刷导静电防腐涂料。 8.仪表监控,科学检尺 在储罐上采用浮子式钢带液位计和差压液位计,或者更先进的DCS操作系统,由计算机监测和控制液位、温度,从而避免了人工检尺的不准确性和不安全因素。 9.防火墙的设计 防火墙———发生火灾或外泄时,防止事故扩大,减小损失。 (1)垦利石化旧罐区防火墙,多处存在有效容积小、空臌、裂缝、墙顶开裂现象,在改造时应重新砌筑或修整。 (2)对新建储罐,要保证防火墙内的有效容积。 (3)对防火墙的质量,既要保证承受储罐有效容积内油品的静压力,又要保证承受油流的冲击载荷。 (4)在墙内储罐的管线尽量减少接口,阀门宜安装在防火墙以外。 10.防雷击能力的设计 我国有关规范规定,只要储罐顶部钢板达到4mm厚度,且装有呼吸阀和防火器,同时罐体具有很好的接地,就不需安装避雷针。国内油罐火灾调查资料表明,雷击引起的火灾占12%,雷击对储罐的危害很大。 (1)上万伏的电压足以使储罐受到破坏,引起爆炸与燃烧。 (2)热效应,电能转换成巨大的热能。 (3)机械效应,产生极大的冲击波。从安全角度考虑,应合理选用、安装避雷设备,提高防雷能力。 11.储罐平面布置

第三章储罐选型和校核

第三章贮罐的选型和校核 本次设计贮罐的选型是参考《HG-T 3154-1985 卧式椭圆形封头贮罐系列》,本贮罐标准系列的设计压力P为25×10-2MPa、59×10-2MPa、98×10-2MPa、157×10-2MPa、176×10-2MPa、196×10-2MPa、216×10-2MPa、245×10-2MPa、294×10-2MPa、392×10-2MPa,设计温度为-20℃﹤t﹤200℃,公称容积Vs为0.5~100m3。 本次的原料液贮罐、产品贮罐及塔釜液贮罐都选择设计压力为25×10-2MPa,设计温度为100℃,储存时间为12小时。 4.1 原料液贮罐选型与校核 由第一章物料衡算知: 原料流量为W F =8333.3333Kg/h,30℃下原料的密度为ρ F =863.316Kg/m3; T=12h 储罐初算容积V 0=W F ×T/ρ=8333.3333×12/863.316=115.83m3 充装系数取0.85. 所以V=V /0.85=136.27m3 参考HG-T 3154-198 卧式椭圆形封头贮罐与基本参数,选择一个容积接近V 的贮罐,其基本参数如下表: 表4.1 容积,m3 公称容积Vs 全容积 V 主要结构尺寸,mm 公称直 径D 筒体封头厚 度S1 支座位置 L1 L2 贮罐总 长度L0 壁厚S 长度L 80 79.73 3000 12 10200 14 8780 710 9608 焊缝系数ψ允许腐蚀 裕度mm 贮罐重 量 Kg 标准序号 0.85 1.5 10900 HG5-1580-85-33 两个储罐并联 在上表4.1的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化工设备强度计算软件sw6-1998 3.1中的卧式容器校核,对选择的贮罐进行强度校核,输入数据如下: 一、主体设计参数: 设计压力:25×10-2MPa 设计温度:100℃ 设备内径:3000mm 试验压力:表压,0.1Mpa 压力试验类型:液压试验 二、筒体数据: 液柱静压力:空(这是指其他机械部件额外施加的压力) 筒体长度:10200mm 后面所有的腐蚀裕量:1.5mm 筒体名义厚度:12mm

储罐的基本概念

储罐的基本概念 一、储罐的用途: 用于储存液体或气体的钢制密封容器即为钢制储罐,钢制储罐工程是石油、化工、粮油、食品、消防、交通、冶金、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基础设施,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总是离不开大大小小的钢制储罐,钢制储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钢制储罐是储存各种液体(或气体)原料及成品的专用设备,对许多企业来讲没有储罐就无法正常生产,特别是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均离不开各种容量和类型的储罐。我国的储油设施多以地上储罐为主,且以金属结构居多,故本网站将着重介绍在国内普遍使用的拱顶储罐、内浮顶储罐以及卧式储罐的一些基础知识。 二、储罐的分类: 由于储存介质的不同,储罐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按位置分类:可分为地上储罐、地下储罐、半地下储罐、海上储罐、海底储罐等。按油品分类:可分为原油储罐、燃油储罐、润滑油罐、食用油罐、消防水罐等。按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油罐、存储油罐等。 按形式分类:可分为立式储罐、卧式储罐等。 按结构分类:可分为固定顶储罐、浮顶储罐、球形储罐等。

按大小分类:100m3以上为大型储罐,多为立式储罐;100m 3 以下的为小型储罐,多为卧式储罐。 三、储罐的标准:常用储罐标准: 1. 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650 ; 2. 英国标准BS2654 ;3. 日本标准JISB8501 ;4. 德国标准DIN4119 ;5. 石油行业标准SYJ1016-82 ;6. 石化行业标准SH3046-92 。 四、储罐的材料: 储罐工程所需材料分为罐体材料和附属设施材料。罐体材料可按抗拉屈服强度(бs )或抗拉标准强度(б b )分为低强钢和高强钢,高强钢多用于5000m 3 以上储罐;附属设施(包括抗风圈梁、锁口、盘梯、护栏等)均采用强度较低的普通碳素结构钢,其余配件、附件则根据不同的用途采用其它材质。制造罐体常用的国产钢材有 20 、20R 、16Mn 、16MnR 以及Q235 系列等。 五、储罐的结构: 目前我国使用范围最广泛、制作安装技术最成熟的是拱顶储罐、浮顶储罐和卧式储罐。

储罐区的平面布置与管道设计的几点心得

储罐区的平面布置与管道设计的几点心得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化工储罐区的储罐分类,设备布置方法,储罐和泵的选型,罐区配管注意事项。 关键词:储罐;闪点;防火堤;隔堤;防火间距 1、概述 化工生产装置可分为主生产装置区和罐区,罐区是用来储备生产所需原料或储存成品的 区域,属于中转环节,起着呈上起下的作用,罐区的运转情况正常与否影响着整个化工装置 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在化工工程设计中对罐区的工艺及配管设计一定要引起重视。 2、储罐区设备布置的实施步骤 2.1储罐区的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现行的国家规范中的相关具体条文: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1 GBJ16-97 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9 GB50160-92(99 年版) 3)石油库设计规范:GBT74-84 及局部修改条文 GBJ74-84 及局部修订条文 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2.2 储罐区布置设计所需要接受的条件: 1)总平面布置图(初步) 2)工艺流程图 3)设备一览表:给出储罐的型式及尺寸。 4)物料特性表:给出火灾的危险性分类,以及闪点、爆炸、界限等性质。 2.3 储罐区设备布置图的设计 (1)先根据物料特性确定出所储存的物料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类别,共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甲 A 类:15℃时的蒸汽压力>0.1MPa 的烃类液体及其它类似的液体; 甲 B 类:甲 A 类以外,闪点<28℃的可燃液体。 乙 A 类:闪点≥28℃至≤45℃的可燃液体。 B 类:闪点>45℃至<60℃的可燃液体。丙 A 类:闪点≥60℃至≤120℃的可燃液体。丙 B 类:闪点>120℃的可燃液体。非可燃性液体:如循环水或消防水等物质。另外:根据物料的性质:确定所储存的物料是沸溢性液体或非沸溢性液体。 沸溢性液体的概念是在储罐着火的情况下由于热波的作用,使罐底水层急速汽化,而会 发生沸溢现象的粘性烃类混合物。 (2)根据所储存物料的类别和相应规范确定每个储罐组的总容积及相应的储罐个数,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罐组内,宜布置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 2)沸溢性液体的储罐、不应与非沸溢性液体储罐同组布置。 3)液化烃的储罐,不应与可燃液体储罐同组布置。 4)固定顶罐组的总容积大于120000m3。 5)浮顶,内浮顶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 600000m3。 6)罐组内的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 10000m3 的储罐个数不应多于 12 个,单罐容积小于10000m3 的储罐个数不应多于 16 个,但单罐容积均小于 1000m3 的储罐,以及丙B 类液体储 罐个数不受此限制。 (3)根据同一罐组内的储罐个数及所储存物料的类别,按下列规定确定相邻储罐的防火 间距: 1)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 (4)确定储罐的防火间距后,对于可燃液体储罐应根据物料类别和储罐的容量确定防 火堤和隔堤的尺寸和高度,具体规定如下: (1)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防火隔堤的设计(5)实用版

YF-ED-J486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防火隔堤的设计(5)实用 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防火隔堤的设计(5)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对于沸溢性液体地上、半地下储罐,《建 规》规定每个储罐应设一个防火堤或防火隔 堤,而《石规》规定每个隔堤内不应超过两 个,两部规范的要求不尽相同。沸溢性液体一 般指含水率在0.3%-0.4%的油品,常见的有原 油、渣油、重油等,由于这些油品的含水率较 高,自由水在火灾的高温作用下汽化,体积急 剧膨胀,将浮在上面的着火油品抛出罐体,发 生可怕的沸溢现象。油品沸溢会造成火灾蔓延 扩大,因此要设防火堤或隔堤来限制油品流

淌。笔者认为,只要用地许可,都应尽可能实现“每罐一隔”而不是“每两罐一隔‘。 根据《建规》和《石规》的规定,防火堤高度应高于隔堤高度不少于0.2m,至于防火隔堤的容积,《建规》和《石规》都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应与防火堤的有效容积要求一致,防火隔堤的对象是沸溢油品储罐,其容积如果太小,不能防止油品外溢,则失去了隔堤的意义。诚然,防火隔堤的有效容积是否可算至隔堤堤顶高度而无需减去0.2m高度,这点放宽,还是可以接受的。

液氨储罐规范要求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液氨储存、装卸环节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进一步规范液氨储存、装卸的安全生产行为,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发生事故,依据《》、《》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等,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境内从事液氨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等企业的液氨储存、装卸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第三条新建、改建、扩建液氨储存、装卸装置和设施,属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范畴的,应严格遵照《》和《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工作的意见》,获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第四条涉及液氨储存、装卸的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规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条液氨的储存、装卸装置和设施,应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工艺和设备设施。 第二章设计管理 第一节场所选址 第六条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其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七条在进行区域规划时,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应根据所在企业及相邻工厂或设施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合理布置。 第八条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应禁止设置在学校、医院、居民区等人口稠密区附近。液氨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 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等公共设施; 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4.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 5.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 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7.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 第九条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应充分考虑地震、软地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质因素以及台风、雷暴、沙暴等气象危害因素,避免建在断层、滑坡、泥石流、地下溶洞、采矿陷落区界内、重要的供水水源卫生保护区、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等地段和地区。

LPG储罐区安全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 LPG的物化性质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为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轻烃组成的混合物,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表1-1),一般前两者为主要组分。常温常压下为无色低毒气体。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当临界温度高达90℃以上,5~10个大气压下即能使之液化。 表1-1 LPG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 1

当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LPG 遇明火即爆炸。故具有易燃易爆、低温、腐蚀等特性,添加恶臭剂后,有特殊臭味,低温或加压时为棕黄色液体。 (一)比重 LPG 是混合物,其比重随组成的变化而变化,气态时比重比空气大1.5~2.0倍,在大气中扩散较慢,易向低洼处流动。 (二)饱和蒸汽压 LPG 的饱和蒸汽压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混合物气、液相平衡时的蒸汽压力也就是蒸汽分子的蒸发速度同凝聚速度相等时的压力。受温度、组成变化的影响,常温下约为 1.3~2.0MPa 。 (三)体积膨胀系数 LPG 液态时和其他液体一样,受热膨胀,体积增大;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同温下约为水的11~17倍。 (四)溶解度 溶解度是指液态时LPG 的含水率。LPG 微溶于水。 (五)爆炸极限窄,点火能量低,燃烧热值高 LPG 爆炸极限较窄,约为2~10%,而且爆炸下限比其他燃气低。着火温度约为430~460℃,比其他燃气低燃烧热值高,约为22000~290003m Kcal .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大,约需23~30倍的空气量,而一般城市煤气只需3~5倍的空气量。 (六)电阻率 LPG 的电阻率为10~10cm ?Ω,LPG 从容器、设备、管道中喷出时产生的静电压达到9000V 。 1.2 LPG 火灾危险特性 燃烧伴随爆炸、破坏性大、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易形成二次爆炸、火灾初发面积大。 (一)、易燃性。LPG ,属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它只需极小的能量(0.2~0.3毫焦)即可引燃,万立方米的爆炸性混合物,遇火花即可发生化学性爆炸。 (二)、易聚积性。LPG 在充分气化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要大1.5~2倍,极易在厂房和房屋等不通风或地面的坑、沟、下水道等低洼处聚积,不易挥发飘散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三)、易扩散性。LPG 是由多种低碳数的烃类组分组成的,其中有些轻组分物质的密

大型石油储罐设计选型与安全

编号:AQ-JS-01737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大型石油储罐设计选型与安全 Design selection and safety of large oil storage tank

大型石油储罐设计选型与安全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大型储罐有节省钢材、占地少、投资省、便于操作、管理等优点。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油品储罐越来越趋向大型化。国内第一座10万立方米大型钢制原油外浮顶储罐于1985年从日本引进。发达国家建造、使用大型储罐已有近30年历史,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影响大型储罐安全运营的因素很多,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引发重大事故,损失将十分惨重。因此,迫切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笔者对其中的主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成品油储罐主要有内浮顶储罐、拱顶储罐两种型式。由于内浮顶罐的浮顶随油面的升降而升降,浮顶与液面之间不存在气体空间,油品蒸发量小,因而基本上消除了大小呼吸损耗,既降低油品损耗外,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所以,易蒸发的油品储罐多采用铝浮盘内浮顶储罐。

密封装置:浮顶储罐绝大部分液面是被浮顶覆盖的,而浮顶与罐壁之间的环形空间要依靠密封装置来减少油品的蒸发损失及气候变化对油品的影响,密封材料应满足耐温、耐磨、耐腐蚀、阻燃、抗渗透、抗老化、等性能要求。油罐内浮顶与罐壁之间的密封带应采用丁腈胶带。 1大型原油储罐工程危险性分析 1.1原油危险性分析 原油为甲B类易燃液体,具有易燃性爆炸极限范围较窄,但数值较低,具有一定的爆炸危险性,同时原油的易沸溢性,应在救火工作时引起特别重视。 1.2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原油的特性决定了火灾爆炸危险性是大型原油储罐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发生着火事故的三个必要条件为:着火源、可燃物和空气。 着火源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加强管理来解决,可燃物泄漏问题则必须在储罐设计过程中加以预防和控制。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方案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方案 (1)前言 火灾危险性为甲、乙、丙类的液体储罐或储罐组,应设臵防火堤,防止储罐爆炸起火时液体到处流散,造成火灾蔓延扩大。由于防火堤貌似简单,往往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实际设计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防火堤的设计浅谈几点认识与看法。 (2)防火堤的设置条件 不是所有可燃液体储罐都需要设防火堤。据现行有关规范规定,下列情况之一的储罐、堆场,如有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可不设防火堤: 1.闪点超过120℃的液体储罐、储罐区。近年沿海地区的新建港区大量出现棕榈油成品油罐区,该油品为食用油,闪点远大于120℃,属于比较安全的可燃液体。出于运输成本考虑油罐区紧靠码头,用地十分紧张,因此,该类罐区往往不设防火堤,只设臵了简易围堤,以保障基本安全。 2.桶装的乙、丙类液体堆场。例如桶装润滑油等,为便于运输中转,往往不设防火堤。 3.甲类液体半露天堆场。这类半露天堆场常常是一些有盖无墙 - 1 -

的棚房,例如液化石油气实瓶间,一般不设防火堤。 除了上述几类情形,根据现行国家规范的有关规定,甲、乙、丙类液体的地上、半地下储罐或储罐组,应设臵非燃烧材料的防火堤。 (3)防火堤的基本要求 防火堤的根本目的是临时存放围堤内储罐的事故漏油,防止漏油到处流淌,因此,它的基本要求有两个:其一是防火堤有效容积应能容纳事故漏油;其二是防火堤的设计强度应能承受所纳油品的静压力。简单地说,就是要满足“装得下”和“装得稳”的要求。 防火堤的有效容积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年版,以下简称《建规》)和《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以下简称《石规》都有明确规定: 1.对于固定顶罐,不应小于最大罐容量; 2.对于内、外浮顶罐,不应小于最大罐容量的一半; 3.当固定顶罐与内、外浮顶罐布臵在同一组时,取上述两款最大值; 4.对于半地下油罐,规定同上,但油罐容量按其高出地面那部分与容量计算。 另外,《建规》和《石规》都规定,防火堤的实际高度(H)应比计算高度(Hj)高出0.2m,也就是说,防火堤的有效容积是指防火堤0.2m以下的实际容积,即H=Hj+0.2(m)。 - 2 -

SHT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07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储罐的选用、常压、低压和压力储罐区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的液体物料(包括原料、成品及辅助生产物料)储运系统地上钢制储罐区的新建工程设计。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不适用于液化烃的低温常压储罐区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面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歌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SH3022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 SH3063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设计规范 SH307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 SH/T3036 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一般规定

罐区的布置应遵守下列原则: 原料罐区宜靠近相应的加工装置;成品罐区宜靠近装车台或装船码头;罐区的位置应结合液体物料的流向布置;宜利用地形使液体物料自留输送;性质相近的液体物料储罐宜布置在一起。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应高于可燃液体的凝固点(或结晶点),低于初馏点;应保证可燃液体质量,减少损耗;应保证可燃液体的正常输送;应满足可燃液体沉降脱水的要求; 加有添加剂的可燃液体,其储存温度尚应满足添加剂的特殊要求;应合理利用热能; 需加热储存的可燃液体储存温度应杜宇其自然点; 对一些性质特殊的液体化工品,确定的储存温度应能避免自聚物和氧化物的产生。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可选用表1推荐值。 : 如有中转库时,其储罐容量最宜包括在总容量内,并应按中转库的物料进库 方式计算储存天数; .2 进口原料或特殊原料,其储存天数不宜少于30天; .3 来自长输管道的原油或原料,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储存天数; .4 当装置在不同工种工况条件下对一些小宗华工原料有间断需求时,其储存量 除要符合上述要求外还需要满足对该原料的一次最大用量的要求; .5 对于船运进厂方式,储罐总容量应同时满足装置连续生产和一次卸船量的要 求。 中间原料的储存天数,应根据以下原则按表3确定:

大型石油储罐设计选型与安全

大型石油储罐设计选型 与安全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大型石油储罐设计选型与安全大型储罐有节省钢材、占地少、投资省、便于操作、管理等优点。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油品储罐越来越趋向大型化。国内第一座10万立方米大型钢制原油外浮顶储罐于1985年从日本引进。发达国家建造、使用大型储罐已有近30年历史,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影响大型储罐安全运营的因素很多,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引发重大事故,损失将十分惨重。因此,迫切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笔者对其中的主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成品油储罐主要有内浮顶储罐、拱顶储罐两种型式。由于内浮顶罐的浮顶随油面的升降而升降,浮顶与液面之间不存在气体空间,油品蒸发量小,因而基本上消除了大小呼吸损耗,既降低油品损耗外,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所以,易蒸发的油品储罐多采用铝浮盘内浮顶储罐。 密封装置:浮顶储罐绝大部分液面是被浮顶覆盖的,而浮顶与罐壁之间的环形空间要依靠密封装置来减少油品的蒸发损失及气候变化对油品的影响,密封材料应满足耐温、耐磨、耐腐蚀、阻燃、抗渗透、抗老化、等性能要求。油罐内浮顶与罐壁之间的密封带应采用丁腈胶带。 1大型原油储罐工程危险性分析

1.1原油危险性分析 原油为甲B类易燃液体,具有易燃性爆炸极限范围较窄,但数值较低,具有一定的爆炸危险性,同时原油的易沸溢性,应在救火工作时引起特别重视。 1.2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原油的特性决定了火灾爆炸危险性是大型原油储罐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发生着火事故的三个必要条件为:着火源、可燃物和空气。 着火源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加强管理来解决,可燃物泄漏问题则必须在储罐设计过程中加以预防和控制。 泄漏的原油暴露在空气中,即构成可燃物。原油泄漏,在储运中发生较为频繁,主要有冒罐跑油,脱水跑油,设备、管线、阀件损坏跑油,以及密封不良造成油气挥发,另外还存在着罐底开焊破裂、浮盘沉底等特大型泄漏事故的可能性。 腐蚀是发生泄漏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曾发生多起因油罐底部腐蚀造成的漏油事故。对原油储罐内腐蚀情况初步调查的结果表明,罐底腐蚀

大型石油储罐设计选型与安全

大型石油储罐设计选型与安 大型储罐有节省钢材、占地少、投资省、便于操作、管理等优点。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油品储罐越来越趋向大型化。国内第一座10万立方米大型钢制原油外浮顶储罐于1985 年从日本引进。发达国家建造、 使用大型储罐已有近30 年历史,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影响大型储罐安全运营的因素很多,一旦发生事故, 就可能引发重大事故,损失将十分惨重。因此,迫切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笔者对其中的主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成品油储罐主要有内浮顶储罐、拱顶储罐两种型式。由于内浮顶罐的浮顶随油面的升降而升降,浮顶与液面之间不存在气体空间,油品蒸发量小,因而基本上消除了大小呼吸损耗,既降低油品损耗外,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所以,易蒸发的油品储罐多采用铝浮盘内浮顶储罐。 密封装置:浮顶储罐绝大部分液面是被浮顶覆盖的,而浮顶与罐壁之间的环形空间要依靠密封装置来减少油品的蒸发损失及气候变化对油品的影响,密封材料应满足耐温、耐磨、耐腐蚀、阻燃、抗渗透、抗老化、等性能要求。油罐内浮顶与罐壁之间的密封带应采用丁腈胶带。 1 大型原油储罐工程危险性分析 1.1 原油危险性分析 原油为甲 B 类易燃液体,具有易燃性爆炸极限范围较窄,但数值较低,具有一定的爆炸危险性,同时原油的易沸溢性,应在救火工作时引起特别重视。 1.2 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原油的特性决定了火灾爆炸危险性是大型原油储罐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发生着火事故的三个必要条件为:着火源、可燃物和空气。 着火源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加强管理来解决,可燃物泄漏问题则必须在储罐设计过程中加以预防和控制泄漏的原油暴露在空气中,即构成可燃物。原油泄漏,在储运中发生较为频繁,主要有冒罐跑油,脱水跑油,设备、管线、阀件损坏跑油,以及密封不良造成油气挥发,

罐区设置规范

重大危险源(罐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 (征求意见稿) 1范围 为规范重大危险源(罐区)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有效地提高重大危险源(罐区)的本质安全,防止和减少重大生产事故,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重大危险源(罐区),对现场安全监控设备的设置作出了技术规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本,均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是,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SH 3063-1998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16808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GB 12358 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50341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SH 3046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 GB 50094 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包含条文说明) GBJ 128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17914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 17267 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SH 3047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SH 3007-1999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储罐区设计规范 SH/T 3019-2003 石油化工仪表管道线路设计规范 IEC 61508 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electronic/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 IEC 61511 Functional safety -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 for the process industry sector SH3005-1999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 SH/T3104-2000 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 SH/T3018-2003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17681 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技术要求 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5025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l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SY/T 6319 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重大危险源(罐区)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Tanks) 指危险物质储量达到或超过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值的单个或多个储罐,及其相关设备所涉及的周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