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态系统

什么是生态系统
什么是生态系统

[科目] 语文

[年级] 初二

[文件] chja59.doc

[标题] 什么是生态系统

[关键词] 现代文/教案

[内容]

【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认识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理解段落内部的层次。

3.领会先举例后概括的写法。

【重点与难点分析】

1.本文说明的对象与主要用的说明方法以及写作意图是什么?

说明对象是“生态系统”,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写作意图是介绍有关生态系统的科学知识,教育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2.本文介绍生态系统的知识,为什么插入第4节,大讲乔木的“经济价值”?

这一节文字是附笔,承上一段末句,强调“混合林”的经济价值,以进一步说明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要求人们不要去干破坏生态平衡的傻事。这是本文的写作目的之一。因此,不是多余的笔墨。

3.第3、6两小节都提到“物物相制”,比较一下,它们各从哪一方面来说明生态系统的?第3节从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上说明“生态系统”;第6节是从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上说明“生态系统”的。

4.文末点题“这个综合体就叫做森林生态系统”,但文章标题是“什么是生态系统”,这二者矛盾吗?为什么?

本文作者是从森林自下而上这一特定的侧面来说明“生态系统”的,所以标题定为“什么是生态系统”,虽然只从一个侧面来解说,但有关生态系统的一般原理,文中都已说到,这是用个别来说明一般,“题”与“文”还是对应的。结尾说“这个综合体就叫做森林生态系统”,由上文推出这一结论是准确的,顺理成章的,对于标题而言,这也是一种举例说明,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5.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以普通读者为主的写作目的。

本文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中涉及了许多科学概念和术语,但作者并没有端起大专家的架子刻意地去解释概念,而是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介绍发生在前苏联、中国广东新会和吉林长白山等地森林中一些有趣的情况或现象,使读者一点也不感到枯燥乏味。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作者时刻想着读者,他明白自己的写作目的:为普通读者做通俗的科普服务。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作者用了一系列方法,如:举有趣的例子,正反对比,讲自己亲身的经历,介绍各种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借以揭示其生态价值)等,而对概念的解释,只在文章结尾处才出现,而且不是以定义的形式出现。这样写,体现了科普文章的基本特点:化专深为浅显明易,雅俗共赏。

(2)以举例为主的说明方法。

文章虽不长,但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阅历丰富的特长,用了大量例子来说明复杂的生态学知识。这些例子有国家之别(前苏联、中国),地区之异(北方的吉林长白山、南方的广东新会);有的例子以正面说,有的从反面说;有的例子是植物方面的,有的例子是动物方面的;有些例子是属生物因素或成分的,有的例子是属非生物因素或成分的(如作者所举“长白山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一例);等等。这些例子构成了全文大部分篇幅,读者仿佛随着作者徜徉于茫茫林海中,眼前似乎有数不清的奇异事物。读者在读文的过程中,通过实例体会到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奇妙,明白了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也许还会产生对人类许多所谓改造自然的行为的反思与内疚。

(3)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说明顺序。

文章在介绍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时,先说飞鸟吃昆虫,昆虫吃树木这一人人都明白的简单事实,然后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各种动物、植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复杂情形;在介绍“相互制约”这一概念时,先说生物之间交替相食的状况,这是“简”,后说大森林中各种物质

的循环过程和能量的转化,这是“复杂”。全文虽然举了大量的例子来具体说明生态系统的特点,但也不忘在关键处点出这些例子所说明的道理,如第3、4、6等自然段,作者都用“由此可见”、“因此”等词语,来点明事例所说明的抽象道理。

【典型例题解析】

细读第6自然段,完成课后练习一,理解物质循环的原理。

提示:划分段落内部的层次,应以该段的内容为依据。对叙述事物发展过程的段落,可以根据事物的发展阶段来划分;对说明事物构成的段落,可以根据按照构成的几个组成部分来划分;对说明事物类别的段落,可以按照事物包含的类属来划分;对说理的段落,可以按照道理的逻辑关系来划分。

分析:本段说明各种物质不断循环的原理,应该按照道理的逻辑关系来划分层次。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①、②两句)说明植物是怎样将土壤中无机物质变为有机物的;第二层(第③、④、⑤三句)说明动物以有机物为食料,其残体以及植物残体又变为无机物;第三层(最后一句)概括说明森林中各种物质是不断循环的。

层与层的关系是分总关系,前两层分说,第三层总括。森林中各种物质的不断循环,可以用下面“物质循环图”来表示。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有机物

食肉动物

六、大自然警号长鸣

【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议论中说明的作用。

2.认清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日益遭到严重破坏的严峻形势,增强环境意识,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势力作斗争。

【重点与难点分析】

1.课文中哪些段以说明为主?哪些段以议论为主?它们有什么关系?

第2~6段以说明为主,说明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第7~12段以议论为主。议论是在说明的基础上展开的,而说明正是议论的依据,是为议论服务的。

2.作者提出了什么主张?是怎样提出的?

作者的主张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站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一方,与破坏环境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作者先说明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再议论其原因,并指出两种势力的斗争。在这样说明与议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已的主张。

3.这篇文章中的“警号”是什么意思?大自然向我们发出了哪些警号?

“警号”,表示会出现重大的危机,提醒人们采取预防的措施。这里的意思是,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再破坏下去,其后果不堪设想;要求人们坚决制止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防止环境继续恶化。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警号”主要内容包括:不许滥伐森林,防止环境污染,不许肆意行猎等。

4.文章最后说:“从警号长鸣中,我不禁想到这一切”仔细阅读文章的后半部分,看作者想到什么,发了哪些议论,这些议论和前半部分的说明有什么关系?

“这一切”是就全文说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野生动物特别是珍贵的野生动物数量的锐减和大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二是大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以及为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所作的努力。

所发的议论有:我国虽说“地大物博”,其实在自然生态环境上还比不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再加上有一些目无法纪,愚昧短视而又骄傲任性的人肆意破坏,大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此,党和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必须动员全社会和破坏势力作斗争。

前半部分说明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状况;后半部分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说明是议论的依据。

5.本文是说明文,还是议论文?

本文的表现手法有记叙、说明和议论,而且说明的成分还不少。另外,文章标题“大自然警号长鸣”,显示的是现象而不是观点。但是,本文的体裁还应该是议论文,因为文章的叙述和说明都为议论服务;第一段广播新闻的叙述是全文的引子;第2~6段说明介绍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这是为下文的议论张本的;文章的标题“大自然警号长鸣”所指的也不仅仅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方面的危机,还包括要求人们行动起来,坚决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防止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内容,也就是“人们该如何对待‘长呜’的‘警号’”,这后一方面的内容是作者的写作题旨,也是通过议论完成的。

6.本文有哪些写作特点?

(1)说明充分,议论深刻。

为了让读者理解“大自然警号长鸣”的严重性,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状况,概说了大量的事实,为以后的议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议论文中的说明,其作者完全是为议论服务的,但如果全文仅止于罗列事实,并不能警醒读者,因为许多读者可能正是环境的破坏者,抑或是由于见怪不怪,已变得麻木了;他们需要当头棒喝式的议论,需要能让他们深思和反省自己的议论。作者正是抓住了读者这一特点,在概说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发人深醒、令人必须抉择的议论:“警号为谁而鸣?为你、为我、为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鸣!”“我们,你们究竟各个站在哪一边呢?”这样的议论,深化了主题,使每个读者都不得不思考在这场生存与死亡的“搏斗”中自己的态度,自己的行为。这种“压逼式”的议论应该说亦是杂文具有时代感与战斗性的一种表现。

(2)层层深入,不断设问,适时点题。

全文结构严谨,主要表现在行文采用层层深入法,使内容逐层展开。开头以收听电台广播“我国已从美国动物园引来东北虎”为引子,接着就以一个问题──“东北虎产于我国东北,到东北林中捕几头来和动物园的老虎配种不就行了吗?何必万里迢迢跨越重洋去求呢?”──对我国野生动物遭到肆意行猎和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展开介绍和说明。然而作者不满足于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力图阐明上述情况产生的原因,以警戒后人。因此,作者进一步提出问题:“大自然已到处发出紧急警号。警号为谁而鸣?”使议论因此走向深入。作者的意图显然还不仅止于此,探查出“原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为此,作者提出了一个咄咄逼人的问题:“人们,你们究竟各个站在哪一边?”这样,全文多次设问,并在适当处点题,使文章内容层层扩大,不断深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语言感情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作者在引文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爱憎情感,旗帜鲜明,用语带有明确的褒贬色彩,具有对比性,令读者不得不受感染。对破坏环境者,作者说他们是“目无法纪、愚昧短视而又骄傲任性”,“他们不知‘环境保护’为何事,不知社会公德为何物”,“天天在干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勾当”。他们是“贻害后人的势力”,是“鼠目寸光、祸国殃民的势力”。而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者,作者说他们是“目光远大”,“忠心耿耿”,他们是“造福子孙的势力”,是“目光远大、福国利民的势力”。使用这些对比性的语句,谁是谁非,自然一清二楚,“究竟各个站在哪一边”的选择自然也应心如明镜,不必含糊、犹豫。

【典型例题分析】

认识说明在议论中的作用。

分析:本文前半部分用事实加以说明,并采取由虎到野生动物再到大自然这样由小到大的推进形式,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逐步加深读者的认识,强化读者的环境意识;二是为下文的议论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在结构上,顺理成章;在主题的阐述上,层层深化。说明是议论的根据。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