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选择(论文)

变压器的选择(论文)
变压器的选择(论文)

浅论变压器容量的经济选择

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是国内管桩行业的排头兵,在众多的分公司投资建中,变压器是管桩行业工厂用最为广泛的电器设备之一,也是公司投资最主要的必备的电力设施,它不但属于用户设备,而且,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它还相当于电源设备,它的总容量汇集了所有变压器以下各种电机,电器,照明,等电器设备及附属设施的总容量.虽然变压器的运行效率很高(一般均在95---99%之间)但是,因为其总容量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重非常大,而且整年连接在电网上,所以其电能的损耗是非常高的.因此探讨研究如何科学的计算并正确的选定变压器容量,对整个电力系统都具有重要的宏观社会效益,和微观的经济意义.尤其在目前,在三和管桩目前大力扩张的前提下,应引起投资者,企业界的高度关注.

到目前为止,各企业,设计单位以及投资和建设单位在选定变压器容量时,依然按照传统的思维观点,从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设备利用率出发而进行选择.没有考虑到它是电网系统中电能损耗的一个''大户”,而片面地只知追求高的设备利用率,不会得到最佳经济效益的。所以对变压器容量的选定,必须把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初次投资费用和减少电能损耗结合起来,综合进行计算和论证,才能使选定的变压器得到最佳经济效果。为此,根据变压器效率利用的计算原理分别就不同情况探讨如下:

一,按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出发计算选定变压器容量

设: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为P e:

变压器的计算负荷为P j:

则:选定变压器的容量时,应满足:

P e≥ P j。。。。。。。。。。。。。。。。。。。。。。。。。。。。。( 1 )

这是受变压器允许升温范围所限定的,如果计算的负荷超过变压器额定容量,就会超过变压器的允许升温范围,此时变压器的老化程度将加重,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特别是绕组的绝缘系数将受到严重的损坏.由于任何一个企业其电量负荷都在时时刻刻不断的变化之中,用负荷曲线表示之,如(图1)所示。其中最大负荷用P m表示。平均负荷用P p表示。在选定变压器容量时,是取负荷曲线的最大值作为计算负荷的。即P m = P j

KW P

P m

I

P l

2 .4 .6 .8 . 10 . 12 . 14. 16 .18 . 20. 24.

图(1)负荷曲线

从负荷曲线上可以看出,只有在很短时间内出现最大负荷,所以按(1)式选定的变压器容量只有在较短时间内是满负荷的,其余大部分时间负荷都小于计算负荷,变压器容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为了充分利用变压器的容量,应当结合负荷曲线的形状进行考虑和设定。

定义设备的负载系数a 用公式表示为:

()20

24

241 M

P P P PM Pdt

a ==?

从上式可以看出,a 值愈大则表示设备利用愈充分,如果a 值较小,则表明设备

利用率也小,所以应再进一步提高其负荷能力。下表就是根据负载系数a 值的大

小,变压器可比额定容量提高的百分数,及其允许的持续时间。

自然循环油冷却变压器允许提高负荷能力%

考虑到负载系数后,计算应选的变压器容量时,就要对(1)式进行修正。如负载系数为0.6,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4小时,由上表中可查出变压器负荷能力可提高20%。于是即可用下式计算变压器的容量:

(1+20%)P e ≥ P j

但是,必须说明,按上式计算选定的变压器容量,是没有考虑到变压器电能损耗这项经济指标的,这也就是它的不足和缺陷所在。

二, 按变压器最佳运行效率计算选定其容量。

在任何情况下,变压器运行时都有铜损和铁损,变压器负荷愈大其铜铁损也愈大,所以当变压器以满负荷运行时,其设备利用率虽然有所提高,但其运行效率不一定高。为此这种观点认为,应按变压器最高效率时的负荷确定变压器的容量。变压器运行效率: 输出

输入

P P =η

设:变压器的负荷率为β,则上式可改写成,

2

β

ββηTe K e e

P P P P ?+?+=

其中:P e -------------变压器额定容量

△p k ----------变压器铁损耗,当电压一定时△p k 不变。

△p T e 变压器额定容量的铜损耗,变压器运行中的铜损耗,是和其负载平方成正比的。 求变压器的最佳效率,可就上式对效率?求导数,并使其等于零。

即:

0=β

η

d d 解得最佳效率时其最佳负载率用β′

表示之,Te

K

P P ??=

'

β 如果按变压器最佳效率选择变 压器容量时,则必须按下式计算,即: P j = P e β′

------------( 3 )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按上式计算选定的变压器容量实际上还不能达到最佳效率运行,因为正如图( 1 )负荷曲线所示,负载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动着的,最佳效率时的负荷出现是很少的,其他大部分时间内,变压器并不是在最佳效率状态下运行的.所以笔者认为考虑变压器最佳效率的负荷时,应按其出现机率最多的负荷才是适合的.按负荷的正态分布特性,出现机率最多的是均值,根据这个理由,( 3 )式可修正如下:

a P j = P e β′

---------------( 4 )

公式( 4 )可以认为是公式( 3 )和公式( 2 )的综合公式,例如a = 1,则公式( 4 )和公式

( 3 )是一致的,如果a = 0.4, β′

=0.48,则P j = 1.2P e ,不过需要注意,此时允许的过负荷时间为6小时。

公式( 4 )虽然比公式( 3 )稍切合实际些,但是和企业的实际用电负荷规律仍旧相差甚远。因为企业生产,有白班和夜班,有的企业生产还有淡旺季之分的种种影响,其负荷变化规律是很不平衡的,实际上很少有最佳效率负荷出现。所以,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变压器容量的经济选择。

三,从全年的最佳电能利用率出发计算选择

以上所述,计算选定变压器容量都是从日负荷曲线出发,也是目前普偏采用的方法,但是日负荷曲线也不能全面反映年度的负荷变化情况。另外,上述方法都是从功率负荷大小为着眼点进行研究的,然而功率是一个经常波动的变量,取其变量中的某一值代表全年的负荷功率,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更谈不上是科学的。因此我认为应从全年的电能消耗和全年电能损耗的关系中研究变压器的最佳经济运行壮态,据此选定经济合理的变压器容量才是正确的途径。现计算如下:

设,企业全年用电量为w ,则PjT W =其中T 为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即, ()508700 ==

?PM

Pdt

T 全年电能损耗为S , 则, T P S j =

其中T 为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即, ()6087002

2 ==

?PM dt

P T 全年电能利用率用λ表示,则

()

722 T

P P P T P T P T

P e

i

Te K j j ?+?+=

λ

其中T 为变压器全年通电小时数为8700,

从公式( 5 )和公式( 6 )来看,T 和t 是负荷p 的函数,因此T 和t 之间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函

数关系。为了计算方便起见,T 和t 之间的关系,当T 在2000-----7000小时范围内可近似地

用公式表示如下:

()8cos 1105.1 φ

T

T =

并且令

β=e

j P P ,代入公式( 7 )中,则得:

φ

βββλcos 1105.12

T

P T P T P T

P Te K e e ?+?+=

就上式对λ求导,并使其等于零,即0=β

λd d

解得

T

P P Te K 75.0987

*

cos ??=

φβ 上式就是从全年电能最佳的利用率出发,求得的变压器负荷率β。所以,我认为按上式

给出的变压器负荷率选定的变压器额定容量就会达到电能消耗利用率最好的效果。根据上式 选定的变压器的容量应是:()975.0987

*cos /

/ T

P P P P P Te K i i e ??==φβ

现举例计算说明之。

设,某企业的计算负荷P j 为450kw ,功率因数为COSφ=0.9,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000小时,试选定其变压器容量。

1,先按公式( 1 )P e ≥ P j 选定之,应选定500kvA 变压器,由资料查得500kvA 变压器的△p k =1.09kw ,△p T e =7.15kw 负载率为500/500=1,一年的电能损耗S 1 S 1=1.09×8700+7.15×40001.5

/110COSφ=26975度

2,按公式( 3 )选定变压器容量P e ≥ P i β

39.0'=??=

Te

K

P P β,

所以,p e =450/0.39/0.9=1285kvA 。按接近的标准规格变压 器选定为1250 kvA ,其△p k =2.2kw △p T e =11.6 kw 则全年电能损耗为: S 2=2.2×8700+11.6(500/1250)2

40001.5

/110COSφ=26340度 3,现按公式( 9 )()975

.0978

*cos /

T P P P P Te K i e ??=φ 选定变压器容量应为

675kvA ,按变压器标准规格选定630 kvA ,变压器,查得该变压器△p k =1.3kw △p T e = 8.1 kw ,全年损耗电量为:

9.0*110/4000*6305001.88700*3.135

.12

??

? ??+=S =24345度

与S 1 ,S 2相比,S 3年损耗电量最少,证明安公式(9)选定的变压器容量得到了最佳运行效果。

以上只是从节约电能损耗方面进行了探讨,如果只片面追求电能损耗,不考虑初次投资的大小也是不经济的。所以最好还是要把节约电能损耗和初次投资综合起来比较,选定最经济方案,这才是较为合理的,也是最为科学的。 设方案Ⅰ初投资为Z 1,其年耗电费为F 1元, 方案Ⅱ初投资为Z 2其年耗电费为F 2元。 则;

=--2

11

2F F Z Z 回收期

上式表示,第二方案初投资多花出的费用,由于它每年节约的电费及可以回收回来的年限。在我们所讨论的情况下,方案Ⅰ和方案Ⅱ的质量是一致的不需要比较。因此回收期最短的就是最经济的方案,也就是我们最终的优选方案。为了计算简化,把和变压器有关的开关,

仪表,安装费和辅助设备因受变压器容量变化的影响不大,故可以忽略不计,仅以变压器的价格进行计算,下面仍以前例进行分析比较之。

把以上几种方法选定的变压器容量,即相应的经济技术数据,经计算后列于下表中, 根据所列数据分别对第一方案进行回收期的计算。

按不同方法计算选定变压器容量经济比较表

第Ⅰ、Ⅱ方案比较

年231288000

1289287132600

1628001=--=

t

第Ⅰ、Ⅲ方案比较

年181285600

1289287132600

198********≈--=--=F F z z t

第Ⅰ、Ⅳ方案比较

年21268800

1289287132600

175********=--=--=

F F z z t

从上面的计算结果表明,很显然第四方案回收期最短,仅2年,因此,在经济上是最优的方案.这

就是本文的结论.

就本文计算所得到的数据,只能供参考之,但是从经济效益考虑它也能说明几种计

算方法的优劣。当然以上只是从理论上对变压器容量的计算选择作一个综合的尝试,怎样才

能达到综合的最佳效果,尚需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检验,本文所提出的计算和选择方法仅供参考。不妥之处望专家和同行指正。

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陈静军

2011年10月15初稿哈尔滨,阿城

2012年1月10日完成于阿城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抽余液塔底换热器设计 学院化工装备学院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学生姓名:邓华 指导教师:翟英明(高级工程师) 开题时间:2015年3月16日 一、选题目的 1、通过毕业设计,练习综合运用课程和实践的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 2、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从而得到化工换热器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 3、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 5、通过此次设计任务,学会换热器的结构及强度设计计算及制造、检修和维护方法。 二、选题意义 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简称换热器。在换热器中至少要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高,放热;另一种流体温度低,吸热。换热器是实现传热过程的基本设备。而此设备是比较典型的传热设备。 二十世纪20年代出现板式换热器,并应用于食品工业。30年代初,瑞典首次制成螺旋板换热器。接着英国用钎焊法制造出一种由铜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散热。30年代末,瑞典又制造出第一台板壳式换热器,用于纸浆工厂。在此期间,为了解决强腐蚀性介质的换热问题,人们对新型材料制成的换热器开始注意。60年代左右,由于空间技术和尖端科学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种高效能紧凑型的换热器,再加上冲压、钎焊和密封等技术的发展,换热器制造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了紧凑型板面式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此外,自60年代开始,为了适应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换热和节能的需要,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70年代中期,为了强化传热,在研究和发展热管的基础上又创制出热管式换热器。 化工、石油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它们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工业设备价值及作用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能源紧张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为缓和能源紧张的状况,世界各国竞相采取节能措施,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已成为当前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一个重要课题。换热器在节能技术改造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在生产工艺流程中使用着大量的换热器,提高这些换热器效率,显然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用换热器来回收工业余热,可以显著地提高设备的热效率。 三、国内现状 目前,我国换热器产业的市场规模大概为700亿人民币,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其中,石油化工领域仍然是换热器产业最大的市场。基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船舶、机械、食品、制药等行业对换热器稳定的需求增长,我国换热器产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2010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换热器产业将保持年均10~1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我国换热器产

变压器故障检测系统毕业论文

变压器故障检测系统 摘要 大型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和昂贵的设备之一,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性。目前,电力系统的检修体制正由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转变,而状态检修是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基础的。要了解设备状态,就需要对设备信息进行分析诊断。本文的工作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的,其意义在于为电力变压器的检修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是从变压器的故障原因、类型以及分析入手,介绍了现今国外主要研究的基于变压器油中气体的故障诊断方法。 在系统的硬件部分,本文以ATmega8单片机为核心,将采集来的电压、电流、温度和气体等模拟量信号经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量信号后送入单片机系统中进行处理,通过处理的结果来判断变压器是否含有故障以及故障的类型等。同时本系统也设置了电流保护、差动保护和气体保护等继电保护来防止因短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照成变压器的损坏,提高供电可靠性。在系统的软件部分,本文运用C语言编写软件程序,使之能够识别并处理从传感器传来的电信号,然后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出来,近而使人能够很轻易判断故障类型。 关键词:变压器故障油气体分析单片机继电保护

Transformer malfunction detection system Abstract In th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the large-scale power transform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nd expensive equipment, it’s running status direct influence system security. At present, th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overhaul system is transforming by the preventive maintenance to the condition overhaul, but the condition overhaul is take understands the equipment the running status as the foundation.Must understand the equipment condition, need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diagnosis to the equipment information. This article work is develops under this background, its significance lies in for the power transformer condition overhaul provides the technical support.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transformer breakdown reason, the type and the analysis obtains, introduced the nowadays domestic and foreign main research based on the transformer oil in the gas breakdown diagnosis method. Are partial in the system hardware, this article take the ATmega8 MCU as a core, use the gather simulation signal likes voltage, electric current, temperature, gas and so on, to transform after ADC for the digital quantity, and then signal sends in the MCU system to process,

变压器保护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变压器作为联系不同电压等级网络的设备,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元件。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随着变压器电压等级和容量的提高,变压器本身也越来越贵重。因此变压器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能够快速准确的切除变压器故障,使损失降低到最小,同时又要保证有足够的可靠性,就成了变压器保护的主要问题。 本文就此问题对当前变压器出现的各种故障及相应的保护原理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变压器保护装置进行了简单设计。该设计的硬件部分以ATmega16为系统的核心,通过对温度、电压及电流进行数据采集并送入信号处理电路,从而准确地得到控制系统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 该设计的软件部分介绍了三种A VR单片机的应用软件,并对系统的主要流程作出了说明,讲述了单片机如何对处理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监视、判断处理,及时对各种保护装置发出声光报警或跳闸信号,进而更好地提高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实做好变压器保护工作。 关键字:变压器保护微机保护单片机差动保护

Applications of Single chip in Transformer Protection Abstract As the equipment contacts various voltage grade networks, the transform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The transformer running whether in security has relation to the reliability of whol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With transformer voltage grade and capacity increase year after year, the transformer more and more expensive. Thus transformer protects bulk more importan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sses to the minimum and ensure there is sufficient reliability, how to clear the transformer faults quickly and accurately becomes the main problem of transformer protection. On this issue, the paper gives a brief analysis to the faults of transform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principle. And on the basis of this, carry out a simple design of transformer protective device. The design of hardware takes ATmega16 as the core, collecting the temperature, voltage and current and sending to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to obtain the digital signal that control system can identify accurately. The design of software introduces three kinds of application software and shows the main flow chart of the system, explains how the SCM to monitor and judge the digital signals had handled, send sound and light alarm or tripping signal to the protective device promptly, which serves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of the transformer safely and reliability better, really do a good job on transformer protection. Keywords:transformer protection microcomputer-based protection SCM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换热器毕业设计论文.doc

第1章 浮头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系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两端管板只有一端与外壳固定死,另一端可相对壳体滑移,称为浮头。浮头式换热器由于管束的膨胀不受壳体的约束,因此不会因管束之间的差胀而产生温差热应力,另外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还在于拆卸方便,易清洗,在化工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对浮头式换热器进行了整体的设计,按照设计要求,在结构的选取上,即壳侧两程,管侧四程。首先,通过换热计算确定换热面积与管子的根数初步选定结构,然后按照设计的要求以及一系列国际标准进行结构设计,设计的前半部分是工艺计算部分,主要设根据设计传热系数、压强校核、壳程压降、管程压降的计算;设计的后半部分则是关于结构和强度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已经选定的换热器型式进行设备内各零部件(如壳体、折流板、管箱固定管板、分程隔板、拉杆、进出口管、浮头箱、浮头、支座、法兰、补强圈)的设计。 换热器是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热量交换设备。随着现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和能源问题的日趋严重,世界各国已普遍把石油化工深度加工和能源综合利用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换热器因而面临着新的挑战。换热器的性能对产品质量、能量利用率以及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在发达的工业国家热回收率已达96%。换热设备在现代装置中约占设备总重30%左右,其中管壳式换热器仍然占绝对的优势,约70%。其余30%为各类高效紧凑式换热器、新型热管热泵和蓄热器等设备。其中板式、螺旋板式、板翅式以及各类高效传热元件的发展十分迅速。在继续提高设备热效率的同时,促进换热设备的结构紧凑性,产品系列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并朝大型化的方向发展。浮头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系列中的一种。换热管束包括换热管、管板、折流板、支持板、拉杆、定距管等。换热管可为普通光管,也可为带翅片的翅片管,翅片管有单金属整体轧制翅片管、双金属轧制翅片管、绕片式翅片管、叠片式翅片管等,材料有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材、铝材、钛材等。壳体一般为圆筒形,也可为方形。管箱有椭圆封头管箱、球形封头管箱和平盖管箱等。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对换热器的需求量将会保持增长,客观上为我国换热器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市场需求来看,在国家大力投资的刺激下,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发展。石油化工、能源电力、环境保护等行业仍然保持稳定增长,大型乙烯项目、大规模的核电站建设、大

变电所设计毕业论文

前言 在这次设计的选题上我是根据自己现在所实习的岗位来确定的,题目是《110KV降压变电站的部分设计》,而且我认为这次选题也是很好的结合了我在学校所学的工厂供电这门课程,让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学习了工厂供电,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门功课,切实保证工厂生产的正常工作需要,我们进行了这次设计.要完成这次设计就必须了解工厂供电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系统的一般原则,内容和程序.须要进行负荷计算,无功补偿以及继电保护。 首先介绍工厂供电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设计的内容和程序,供电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基础,供电设计常用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接着依次讲述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短路计算及一次设备选择,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选择,变配电所的布置与结构设计,供配电线路的设计计算,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本次设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我们认为,就是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国家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因此设计中着力介绍与工厂供电设计有关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规定和要求.限于我们的水平,加之时间非常的紧促,因此设计书中可能有错漏和不妥之处,是很难避免的,请老师批评指正。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本所位于某市区。向市区工业、生活等用户供电,属新建变电所。 电压等级: 110kV:近期2回,远景发展2回; 10kV:近期12回,远景发展2回。 电力系统接线简图、负荷资料及所址条件见附件。 二、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主要指标 1、变电所总体分析; 2、负荷分析计算与主变压器选择; 3、电气主接线设计; 4、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选择; 5、配电装置及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 三、设计(论文)成品要求 1.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1份; 2.图纸:1套(电气主接线)。

【毕业设计】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电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1. 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 3. 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 4.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 5. 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 6.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 7. 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 8. 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 9. 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 10. 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 11. 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12.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13. 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 14.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 15. 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16. 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 17. 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 18.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 19.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 20.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 21. 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 22. 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 23.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 24. 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 25.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 26.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27.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8. 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 29. 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 30. 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 31.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 32.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 33. 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 34.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 35. 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 36.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 37. 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 38.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 39. 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 40. 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 41. 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42. 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 43.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 44. 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 45. 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 46. 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 47.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 48. 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49. 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 50. 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 51. 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 52. 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 53. 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 54.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 5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 56. 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57. 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 58.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 59. 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 60. 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 61.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2.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 63. 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 64. 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 65. 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66. 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 67. 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 68. 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 69. 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 70. 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 71. 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 72. 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73.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 74. 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 75. 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 76. 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77.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 78. 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 79. 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 80.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81.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μC/OS-Ⅱ的研究 82. 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 83. 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 84. 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 85. 基于单片机γ-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 86. 基于单片机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87. 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防盗报警系统 88. 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式Internet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9. 单片机监测系统在挤压机上的应用 90. MSP430单片机在智能水表系统上的研究与应用 91.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与应用 92. 单片机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93. 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流量控制器的开发 94.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及智能网络水表的设计 95. 基于MSP430单片机具有数据存储与回放功能的嵌入式电子血压计的设计 96. 基于单片机的氨分解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97. 锅炉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98.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磁振动式播种控制系统的设计 99.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WDR-01型聚氨酯导热系数测试仪的研制 100. 一种RISC结构8位单片机的设计与实现 101. 基于单片机的公寓用电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102.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设计与实现 103.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数字化超声电源的研制 104. 基于ADμC841单片机的防爆软起动综合控制器的研究 10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井下低爆综合保护系统的设计 106.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器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研究 107. 单片机实现的寻呼机编码器 108. 单片机实现的鲁棒MRACS及其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09. 自适应控制的单片机实现方法及基上隅角瓦斯积聚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10. 基于单片机的锅炉智能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 111. 超精密机床床身隔振的单片机主动控制 112. P IC单片机在空调中的应用 113. 单片机控制力矩加载控制系统的研究 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单片机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单片机设计,硕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单片机研究论文,单片机设计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过关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说明,毕业论文,单片机论文,基于单片机论文,毕业论文终稿,毕业论文初稿,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本文档全网独一无二,放心使用,下载这篇文档,定会成功!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1) 1.1课题的研究背景 (1) 1.2电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2) 1.3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3)

电力变压器保护设计大学毕设论文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电力变压器保护设计 系(部)电力工程系 学科专业供用电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新疆工程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杨志超专业班级供用电技术11-3班设计题目电力变压器保护设计 接受任务日期2014-3.1 完成任务日期2014-4.26 指导教师张尧指导教师单位新疆工程学院 设计目标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对电力变压器的保护,了解三相电力系统电力变压器的保护方法,并分析电力变压器微机保护的特点,设计出保护装置的总原理图及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 设计要求2014年3月1日选题 2014年3月2日--16日查找资料与搜集数据2014年3月17日--4月14日设计报告 2014年4月15日--4月26日修改报告 教 师 指导 过程记录2014年3月1日讲解各报告大纲分组 2014年3月14日解答各组所遇到的问题 2014年3月27日学生教师会面查看进度 2014年4月12日查看所有人员报告,并提出修改建议。2014年4月26日答辩 参考资料【1】贺家李宋从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第三版【2】刘介才.工厂供电设计指导. 【3】刘笙.电气工程基础. 【4】何仰赞翁增银.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

新疆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成绩表 学生姓名杨志超专业班级供用电技术11-3班设计题目电力变压器保护设计 考核项目考核内容 满 分 评 分 一、指导教师评分 1、工作态度与纪律10 2、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外文水平10 3、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10 4、完成任务的情况与水平(论文与实物硬件质量)10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二、评阅教师评分 1、论文质量(正确性、条理性、创造性和实用性)15 2、成果技术水平(理论分析、计算、实验和实物性能)15 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 三、答辩小组评分 1、完成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 5 2、论文与实物的质量 5 3、课题设计内容的讲述10 4、回答问题的正确性10 答辩组长签字:年月日 四、答辩小组成绩评定: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五、答辩委员会意见: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年月日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 学院:化工装备学院 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02 学生: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2011年10 月18 日

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换热器的基建投资在一般化工、石化企业中约占设备总投资的20%,其中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约占换热器的70%。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管板和壳体制成一体,当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时,在外壳的适当位置上焊上一个补偿圈,(或膨胀节)。当壳体和管束热膨胀不同时,补偿圈发生缓慢的弹性变形来补偿因温差应力引起的热膨胀。 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壳程清洗和检修困难,壳程必须是洁净不易结垢的物料。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主要有外壳、管板、管束、封头压盖等部件组成。 固定管板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在壳体中设置有管束,管束两端用焊接或胀接的方法将管子固定在管板上,两端管板直接和壳体焊接在一起,壳程的进出口管直接焊在壳体上,管板外圆周和封头法兰用螺栓紧固,管程的进出口管直接和封头焊在一起,管束根据换热器的长度设置了若干块折流板。这种换热器管程可以用隔板分成任何程数。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管程清洗方便,管程可以分成多程,壳程也可以分成双程,规格围广,故在工程上广泛应用。壳程清洗困难,对于较脏或有腐蚀性的介质不宜采用。当膨胀之差较大时,可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以减少因管、壳程温差而产生的热应力。 本课题所设计的冷却器属于固定管板换热器,是针对给定的设计参数,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通过壁厚计算和强度校核等,设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产品。熟悉压力容器设计的基本要求,掌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常规设计方法,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区,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国外现状发展及趋势 2.1 国外情况 对国外换热器市场的调查表明,管壳式换热器占64%。虽然各种板式换热器的竞争力在上升,但管壳式换热器仍将占主导地位。随着动力、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其设备也继续向着高温、高压、大型化方向发展。而换热器在结构方面也有不少新的发展。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是由美国ABB公司提出的。其基本原理为:将圆截面的特制板安装在“拟螺旋折流系统”中每块折流板占换热器壳程中横剖面的四分之一其倾角朝向换热器的轴线即与换热器轴线保持一定倾斜度。相邻折流板的周边相接与外圆处成连续螺旋状。每个折流板与壳程流体的流动方向成一定的角度使壳程流体做螺旋运动能减少管板与壳体之间易结垢的死角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在气一水换热的情况下传递相同热量时该换热器可减少30%-40%的传热面积节省材料20%-30%。相对于弓形折

毕业设计变压器外文翻译

摘要 XF 110KV变电所是地区重要变电所,是电力系统110KV电压等级的重要部分。其设计分为电气一次部分和电气二次部分设计。 一次部分由说明书,计算书与电气工程图组成,说明书和计算书包括变电所总体分析;负荷分析与主变选择;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选择;变电所总平设计及防雷保护设计。 二次部分由说明书,计算书与电气工程图组成。说明书和计算书包括整体概述;线路保护的整定计算;主变压器的保护整定计算;电容器的保护整定计算;母线保护和所用变保护设计。 计算书和电气工程图为附录部分。其中一次部分电气AutoCAD制图六张;二次部分为四张手工制图。 本变电所设计为毕业设计课题,以巩固大学所学知识。通过本次设计,使我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掌握,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工程意识,锻炼了我独立分析和解决电力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实际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 Ⅰ、变电所Ⅱ、变压器Ⅲ、继电保护

Abstract XF county 110KV substation is an important station in this distract, which is one of the extremely necessary parts of the 110KV network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e design of the substation can be separated in two parts: primary part and secondary part of the electric design. The first part consists of specifications, computation book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rawings about the design. The specifications has several parts which are General analysis of the station, Load analysis, The selection of the main transformer, Layout of configuration, Computation of short circuit; Select of electric devices, Power distribution devices, General design of substation plane and the design of thunderbolt protection. The second part also consists of specifications, computation book and electrical drawings about the design。Specifications and computation book include following section: General, The evaluation and calculate of line protection, Transformer protection, capacitor protection, Bus protection and Self-using transformer protection. Computation book,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rawings and catalogue of drawings are attached in the end。There are nine drawings total, in which four are prepared by hand, others are prepared by computer in which installed the software electrical AutoCAD. From other view, it also can be classified as first part and second part. This is a design of substation for graduation design test. It can strengthen our specified knowledge. Key-words: Ⅰsubstation Ⅱtransformer Ⅲ Relay protection

变压器毕业设计

编6 关于配电变压器常见问题对策研究 分院名称: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校内指导教师: 企业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4) 一、绪论 (4) 1、电压互感器的分类 (4) 2、电压互感器预防性试验项目 (4) 二、电磁型电压互感器的预防性试验 (4) (一)绝缘电阻试验 (5) 1、绝缘电阻的试验目的 (5) 2、绝缘电阻的试验设备 (5) 3、绝缘电阻的试验方法 (5) 4、绝缘电阻的试验结果 (6) 5、绝缘电阻的试验结果分析 (6) (二)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测量 (6) 1、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测量的试验目的 (6) 2、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测量的试验设备 (6) 3、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测量的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 (6) 4、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测量的试验结果分析 (7) (三)直流电阻试验 (9) 1、直流电阻试验的试验目的 (9) 2、直流电阻试验的试验设备 (9) 3、直流电阻试验的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 (9) 4、直流电阻试验结果分析 (10) (四)伏安特性试验 (10) 1、伏安特性试验的试验目的 (10) 2、伏安特性试验的试验设备 (10) 3、伏安特性试验的试验方法 (10) 4、伏安特性试验的试验结果 (10) 5、伏安特性试验的试验结果分析 (10) (五) 极性和变比试验 (11) 1、极性和变比试验的试验目的 (11)

2、极性和变比试验的试验设备 (11) 3、极性和变比试验的试验方法 (11) 4、极性和变比试验的试验结果 (12) 5、极性和变比试验的试验结果分析 (12) (六) 互感器交流耐压试验 (12) 1、互感器交流耐压试验的试验目的 (12) 2、互感器交流耐压试验的试验方法及结果判断 (12) 三、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12) 1、电容分压器介损正切值测量的试验接线 (12) 2、电容分压器介损正切值测量的试验结果 (13) 3、电容分压器介损正切值测量的试验结果分析 (13) 总结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电力变压器论文

电力变压器论文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变压器抗短路能力 提高的方法 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年级:2015级大专函授 学生姓名:王贵元 学号: 指导教师:黄朵 成人教育中心 2017年7月21日 目录 8 浅谈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提高的方法 摘要

2015年3月7日,石狮鸿山消防中队接到群众报警,称位于石狮锦尚工业区附近一室外变压器突然着火。接到报警后,该中队立即出动2辆消防车赶赴现场扑救,十几分钟后火灾被扑灭。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2017年2月14日凌晨03时16分许,莆田荔城拱辰中队接到报警称:在荔城区拱辰街道幸福小区对面变压器着火,中队接到警后迅速赶赴现场。经侦查和询问得知变压器已断电,指挥员迅速下令警戒一组拉好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灭火一组利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火势控制;灭火二组从大力车单干线出一把水枪对明火进行扑灭。为了防止复燃,消防官兵们又利用火钩、锄头等工具进行残火、余火的消灭。电力变压器是传输、分配电能的枢纽,是电力网的核心元件,其可靠运行不仅关系到广大用户的电能质量,也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程度。电力变压器的可靠性由其健康状况决定,不仅取决于设计制造、结构材料,也与检修维护密切相关。本文就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提高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短路电流策略 1 电力变压器概述 电子电力变压器主要是采用电力电子技术实现的,其实现过程所示。其基本原理为在原方将工频信号通过电力电子电路转化为高频信号,即升频,然后通过中间高频隔离变压器耦合到副方,再还原成工频信号,即降频。通过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案来控制电力电子装置的工作,从而将一种频率、电压、波形的电能变换为另一种频率、电压、波形的电能。由于中间隔离变压器的体积取决于铁芯材质的饱和磁通密度以及铁芯和绕组的最大允许温升,而饱和磁通密度与工作频率成反比,这样提高其工作频率就可提高铁芯的利用率,从而减小变压器的体积并提高其整体效率。 2 变压器短路实验的分析 中国正在构建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电网,未来将形成由四个同步电网(“三华”电网、东北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异步联接构成的全国互联电网。特别是全国互

变压器继电保护

1.摘要 继电保护在电力的生产、输送及使用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中对变压器的保护是重要的一部分,在电力的传输中变压器是至关重要的设备,完成电压等级的变换。对变压器的保护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电保护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和防止及限制电力系统长时间大面积停电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手段。继电保护装置一旦不能正确动作,就会扩大事故,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加强继电保护的设计和整定计算,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工作。实现继电保护功能的设备称为继电保护装置。本次设计是对某三绕组变压器继电保护的设计,气体保护和总差动保护组成了变压器的主保护,过电流保护是变压器的后备保护,另外还涉及了零序电流保护。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六大部分,分别为运行方式的选择、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对所选择的保护装置进行综合评价。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符合可靠性、安全性、灵敏性、速动性的要求。要结合具体条件和要求,从装置的选型、配置、整定、实验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妥善处理,以达到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 关键词:继电保护变压器短路电流整定计算

2.设计基本资料 已知两台变压器均为三绕组、油浸式、强迫风冷、分级绝缘,其参数:MVA S N 5.31=,电压:kV 11/%5.225.38/%5.24110?±?±,接线:)1211//(//011--?y Y d y Y N 。短路 电压:5.10(%)=HM U ;6(%);17(%),==ML L H U U 。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110kV 侧的中性点只有一台接地;若只有一台运行,则运行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其余参数如图所示。(图中的L1的参数改为L1=20km ) 电气主接线图 图2.1 电气主接线图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 ~

换热器设计论文

上海理工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绪论 换热器是一种实现物料之间传递热量的节能设备,在石油,化工,动力,食品,轻工等行业应用普遍。在炼油,化工装置中换热器占总设备数量的40%左右,占总投资的30%—45%。近年来随着节能技术的发展,换热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换热器的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在三大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 间壁式换热器又可分为夹套式换热器、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和壳管式换热器。其中壳管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1.1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1.1.1 课题背景 管壳式冷凝器所涉及到的原理和它应用的领域都十分广泛,特别在制冷工业中蒸汽压缩式制冷机或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冷凝器,大型中央空调的冷水机组中都有其身影。可以说在民用和工业领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对其的合理优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这次的毕业设计是与上海第一冷冻机厂的校企合作项目,上海第一冷冻机厂有限公司始创于1934年,我国第一台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第一台离心式压缩机、第一台溴化锂制冷机和第一台螺杆制冷压缩机都诞生在这里!公司现已成为一个集冷冻空调设备研制开发、制造和压力容器制造、压力管道设计及相关工程安装和系统服务于一体的集约化企业。此次的毕业设计正是为企业设计HSG70-2型冷凝器,也是将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1.1.2课题任务 本课题是按照上海第一冷冻机厂的要求设计HSG70-2型双机头(双回路)管壳式冷凝器。由于这个型号是工厂第一次设计,所以需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第一篇: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变电站总体分析 第一节变电站的基本知识 一.变电站的定义 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是进行电压变换以及电能接受和分配的场所。 二.变电站的分类 1、根据变电站的性质可分为升压和降压变电站 (1)升压变电站是将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升压处理,便于大功率和 远距离输送。 (2)降压变电站是对电力系统的高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以便电气设备的使用。 2、变电所根据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可分为枢纽变电站、区域变电站和用户变电站 (1)枢纽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连接电力系统高压和中压的几个部分,汇集多个电源,电压为330~500KV的变电所,称为枢纽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将引起系统解列,甚至出现瘫痪。 (2)中间变电所。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起系统交换功率的作用,或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一般汇集2~3个电源,电压为220~330KV,同时又降压供当地用电,这样的变电所起中间环节的作用,所以叫中间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将引起区域电网解列。 (3)地区变电所。高压侧一般为110~220KV,向地区用户供电为主的变电所,这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主要变电所。全所停电后,仅使该地区中供电停电。 (4)终端变电所。在输电线路的终端,接近负荷点,高压侧电压为110KV,经降压后直接向用户供电的变电所,即为终端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只是用户受

到损失。 第二节所设计变电站的总体分析 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主要包含:负荷的分析计算、变压器的选型、主接线的设计、无功补偿、短路电流的计算、电气设备的选型和校验、母线的选择和校验等有关知识。因此,变电站的总体分析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由待设计变电站的建设性质和规模可知,所设计变电站主要是为了满足某铁矿生产生活的发展需要,是一个110/10kv降压变电站,也是一个地区性变电站,并且只有两个电压等级,因此,主变压器可选用双绕组型的。 2、由原始资料电力系统接线简图可知有来自同一个电力系统的双电源供电。 3、由原始资料负荷资料可知110kv侧线路共三回,两用一备,有穿越功率,穿越功率经过110kv母线配电装置传出。10kv侧线路共15回,13用2备,负荷较大,无功补偿应选在10kv侧,一二级负荷所占比例较大,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110kv,10kv侧母线可考虑对供电可靠性较高的单母线分段和双母线接线两种接线形式。 4、由原始资料所设计变电站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和该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可知,所设计变电站应选址在负荷中心且地势较平坦的山谷中,根据变电站的出线方向来设计配电装置的布置,还应考虑到变电站的防震防雷防雪等,根据110kv变电站的设计手册可知所选电气设备应优先考虑室外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