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率仪测量原理及单位换算

电导率仪测量原理及单位换算
电导率仪测量原理及单位换算

单位及换算

单位换算 长度 1千米(km)= 0.621英里(mile) 1米(m)= 3.281英尺(ft)= 1.094码(yd) 1丝=1忽米=0.01毫米=0.00001米=10微米=0.001厘米 1厘米(cm)= 0.394英寸(in) 1,000,000,000纳米 = 1 米(m) 1,000,000纳米= 1 毫米(mm) 1,000纳米= 1 微米(µm) 1纳米= 10 埃米(记为Å) 1埃米=10^-10m 1埃(A)= 10米(m) 1英里(mile)= 1.609千米(km) 1英寻(fm)= 1.829(m) 1英尺(ft)= 0.3048米(m) 1英寸(in)= 2.54厘米(cm) 1海里(n mile)= 1.852千米(km) 1链= 66英尺(ft)= 20.1168米1码(yd)= 0.9144米(m) 1密耳(mil)= 0.0254毫米(mm) 1英尺(ft)= 12英寸(in) 1码(yd)= 3英尺(ft) 1杆(rad)= 16.5英尺(ft) 1英里(mile)= 5280英尺(ft) 1海里(n mile)= 1.1516英里(mile) 面积 1平方公里(km)= 100公顷(ha)= 247.1英亩(acre)= 0.386平方英里(mile) 1平方米(m)= 10.764平方英尺(ft) 1公亩(are)= 100平方米(m) 1公顷(ha)= 10000平方米(m)= 2.471英亩(acre)=0.01平方千米 1平方英里(mile)= 2.590平方公里(km) 1英亩(acre)= 0.4047公顷(ha)= 4.047×10平方公里(km)= 4047平方米(m) 1平方英尺(ft)= 0.093平方米(m) 1平方英寸(in)= 6.452平方厘米(cm) 1平方码(yd)= 0.8361平方米(m) 体积

DDS-11A电导率仪使用说明书

*DDS-11A型数字电导率仪说明书 一、概述 DDS-11A电导率仪是一种数字显示精密台式电导率仪。仪器广泛适用于科研、生产、教学和环境保护等许多学科和领域。用于测量各种液体介质电导率,当配以0.1、0.01规格常数的电导电极时,仪器可以测量高纯水电导率。 仪器主要设计特点: ?高可靠性、高稳定性 ?先进的电路结构 ?输出测量讯号 ?高清晰度数码显示(字高20mm 3 1/2位) 二、技术性能 1、仪器使用条件 供电电源:AC220V±10%V,50 Hz /60Hz 为保证仪器测量值精确可靠,测量时请在下列环境条件下 使用:环境温度0℃~40℃;空气相对湿度≤85%;无显著的振动、强磁场干扰。 2、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 0~2×105(μS/cm) 准确度±1% F*S 仪器稳定性 0.5% 温度补偿范围 15~35(℃) 输出测量讯号 0~20(mV) 仪器外形尺寸 270×180×60(mm) 仪器重量:1.5(Kg) 消耗功率:3(W) 可配电极规格常数:0.01、0.1、1、10 四种 三、使用和维护 1、电导电极规格常数和电导池常数 常用电导电极规格常数(J 0)有四种:0.01、0.1、1和10。 其实际电导池常数(J实)允差为≤±20%。即同一规格常数的电导电极,其实际电导池常数的存在范围为J实=(0.8~1.2)J0。 测量液体介质,选用何种规格的电导电极,应根据被测液介质电导率范围而定。一般地,四种规格电导电极,适用电导率测量范围参照表1。 本仪器配套供应(标准套)电导电极(光亮、铂黑)各一支,其规格常数J0=1。其它规格常数电极,用户根据需要另配。 2、仪器量程显示范围 本仪器设有四档量程。 当选用规格常数J0=1电极测量时,其量程显示范围如表2。

长度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习题 1.在国际单位制(SI )中, 的主单位是米,符号为 。 2.(1)填写下列符号表示的长度单位名称: km 、m 、dm 、μm 、cm ,mm 。 (2)单位换算(用以10为底的数幂表示): 1cm= m 1dm= m 1mm= m 1km= m 1μm= m 1m= cm 1m= km 1m= mm 3.单位换算格式: 4.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 ( ) A.14.5厘米=14.5×1/100=0.145米 B.14.5厘米=14.5厘米×1/100米=0.145米 C.14.5厘米=14.5÷(100米)=0.145米 D.14.5厘米=14.5×(1/100)米=0.145米 5.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 A .2.7mm=2.7mm 310-?=3102.7-?m B .15m=6 1015?=1.5×107μm C . 5.2km=5.2km 410?cm=4105.2?cm D .6100.3?cm=2610100.3-??m=4 100.3?m 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写出单位换算过程) 7.2×10-7m= = μm 5×10-4 mm= = m 7×10-8 km= = m 3×10 8 m= = km 6×10 4 μm= = m 7.1张纸的厚度为65 μm= m= cm 。 8.地球的半径为6.4×10 4 千米,合 分米,合 毫米。 9.电脑芯片的线宽为0.13 μm= nm= km 。 10.微观世界里长度常用的单位是“埃( A )”、“飞米(fm )”,1 A =10-10 m ,1 fm=10-16 m 。已知氢原子的半径是0.53×10-10 m ,合多少埃?合多少飞米?

七年级上科学(测量与单位换算)

七年级上科学(测量与单位换算)一对一教案2014.10 班级姓名同学们:在初中阶段,科学常见的单位换算涉及到了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等。如果这些换算掌握的不好,给学习科学带来很多困难。所以必须加强练习,把这部分知识练熟,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不能让这样一个小问题影响到全局。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一、长度换算 长度常见的单位有光年、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国际单位是米。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上面的换算这是相邻的单位之间的关系,有些不相邻的单位换算,就复杂的多了。如1千米=-----毫米,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找出一个中间量,作为桥梁,进行转换。我们一般找国际单位即米作为桥梁进行转换。如上例中先把千米换算成米,再把米换算成毫米。方法如下;1km=1000m=1000×1000mm=1×106mm。 例题:5.6米=5.6 60厘米=60100厘米=560厘米米=0.6米 练习: 1米=()分米1千米=()米1米=()厘米 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写出换算过程: 15分米==()米;510米==()千米;16厘米= =()米;0.95米==()厘米;60毫米==()厘米;8米==()分米 7.05米==()厘米;50米==()千米 504厘米==()米;7分米==()米 500微米==()厘米;50毫米==()纳米 160毫米==()米 二、面积单位的换算 面积的单位常见的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cm 、 、 d m =10 dm =10 m cm = m l cm ; l l l 符号分别为: m 2 、 dm 2 2 、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 m 2 =100 dm 2 ; 1 dm 2 =100 cm 2 ; 1 m 2 =10000 cm 2 1 平方米=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 平方毫米; 下列单位换算写出换算过程: 0.6 平方米= =( )平方分米 480 平方分米= =( )平方米 40 平方毫米= =( )平方米 3.7 平方分米= =( )平方毫米 624 平方厘米= =( )平方米 8 平方米= =( )平方分米 三、 体积单位的换算 体积常见的单位有毫升、升、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 符号分别为 ml 、 l 、 c m 3 3 m 3 ,其中国际单位是 m 3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ml =1 c m 3 ;1 cm 3 -3 3 ; 1 dm 3 -3 3 ; 1 dm 3 =1 l 练习题:(直接写出结果,不写计算过程) 20 ml = cm 3 ; 1000 c m 3 = dm 3 ; 1000 3 3 ; 2500 = m 3 ; 2.5 m 3 = 3 0.5 = cm 3 ; 2.5 m 3 = ; 2.5 = cm 3 ; 600 厘米= 米;52 分米= 米

科学计数法.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换算

3科学计数法.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换算 课型:新授主备:刘雅琴审核:郭孝忠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学会科学中常用的科学记数法。 2.巩固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常用的体积单位及其换算。 学习重点:科学记数法;长度、面积、体积换算。 学习难点:科学记数法;长度、面积、体积换算。 一.科学计数法 1.常用的科学记数法 (1)1=100 10=101或1×101100=102 或1×102 1000= 或10000= 或 10000000= 或1000000000000= 或 (2)0.1=10-1 0.01=10-2 0.001= 0.0001= 0.0000001= 0.00000000001= (3)10×102=101+2 =103 103 ×103 = 103 ×10 -3= 103 ×106= 10-3 ×10 6= (4)102÷101 =102-1 =101 103 ÷103 = 106 ÷103 = 103 ÷106 = 103 ÷10= 103 ÷10-3= 10-6 ÷103 = (5)5400000000=5.4×1090.002=2×10-3 400000= 6870000= 0.00024= 125400000= 0. 005004= 0.000425= 0.000000000 972= 1200000000= (6)一张普通白纸的厚度是0.000068米,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50000000千米,将纸的厚度和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二.长度 1.常用的长度单位: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千米= 米,1km= m 1 米= 分米,1m=______dm 1分米= 厘米,1dm=______cm 1厘米= 毫米,1cm=______mm 1毫米=______微米,1mm=______μm 1 微米=______纳米,1μm=______nm 1千米=______米=______分米=______厘米=______毫米=______微米=_______纳米 1km= m=___ ___dm=______cm=______mm=______μm=_____nm 1nm = μm =______mm =______cm=______dm =______m =_____km 2.长度单位换算; ○1 1.70 米 = 厘米○2 25厘米=___ ___分米=___ __米○3 1.23米= 毫米○4 0.1千米= 米 ○5 0.26千米= 分米○62100分米= 米 ○7 0.0008 米= 纳米○8 600微米= 米= 毫米○935分米= 微米○10 4米= 厘米 ○11 75微米= 毫米○12 6.3分米= 千米○13 11.01千米= 米○145.8米= 纳米○153.2千米= 米○16 0.9米= 分米; ○1710毫米= 米○18 36厘米= 米 ○19 1.22米= 微米○208.8米= 纳米 3.长度单位换算过程 ①.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1.5米=1.5×1000=1500毫米B.1.5米=1.5米×1000=1500毫米C.1.5米=1.5米×1000毫米=1500毫米D.1.5米=1.5×1000毫米=1500毫米②.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20米=120米/1000=0.12厘米B.250米=250米×100厘米=25000厘米C.4000厘米=4000/100米=40米D.355微米=355/1000米=0.355米

在线电导率仪说明书

在线电导率仪说明 书 1

工业电导率(TDS)仪 Industrial Conductivity Controller 使用说明书 Instruction Manual 用户须知: ●请在使用本仪器前,详细阅读本说明书。 ●仪表在出厂前已经设置好了配套电极系数,如更换电极需重新输出新 的电极系数。 ●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仪器工作异常或损坏请联系经销商,切勿自行修 理。

一、性能特征: MIK-ZTDS210型工业电导率(TDS)仪表,是工业电导率仪表智能化产品,可对各种工业用水的电导率(TDS)值进行连续测量和控制,本装置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装备、化工、制药、环保、冶金、造纸、食品、饮料及供水等行业。 根据水工业的环境和特点结合国际供电标准,考虑了特殊环境的电气设计规范,增加了220V AC(MIK-ZTDS210A)以及安全的低电压24V AC,24V DC(MIK-ZTDS210B)供电选择。 本产品的主要特点: ?出厂标准配置中文界面,语言化菜单,可中英切换 ?可进行电导率(TDS)和温度的测量、上限控制、电流输出、数字通讯 ?可自由调整电导率温度补偿系数和TDS转换系数 ?双路继电器,可对电导率(TDS)和温度分别进行控制,迟滞量可自由调 整 ?一组仪表模式隔离变送端口,可组态成电导率(TDS)或温度,最大环 路电阻300Ω ?声讯报警可开关功能,经过界面选项设定开或关 ?液晶背光可选择节能模式,定时自动关闭 ?高性能CPU,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 ?具有一键恢复出厂参数功能 ?密码管理功能,防止非专业人员的误操作

二、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 0.01 电极: 0.02~20.00 uS/cm-1 0.1 电极: 0.2~200.0 uS/cm-1 1.0 电极: 2~ uS/cm-1 10.0电极: 20 us/cm~20.00 mS/cm-1 准确度:+ 1% FS 稳定性:±1%(FS)/24h 配套电极: 电极常数:1.0cm-1 材质:不锈钢 温补元件:NTC 10K 温度显示范围:0~100℃(分辨率0.1℃) 介质温度:5 ~ 100℃ 螺纹尺寸:1/2"管螺纹 介质压力:0~0.5MPa 线缆长度:5m或约定______m 温度补偿:以25℃为基准,温补系数可修正 显示方式:128*64液晶 输出信号:两组继电器,报警转换触点(3A/250 V AC) 供电电源:MIK-ZTDS210A (AC 220V±10% 50Hz) MIK-ZTDS210B(AC/DC 24V ±10% )

初二物理单位换算练习

长度、时间和速度单位换算习题 1.在国际单位制(SI )中, 的主单位是米,符号为 。 2.(1)填写下列符号表示的长度单位名称: km 、m 、dm 、μm 、cm ,mm 。 (2)单位换算(用以10为底的数幂表示): 1cm= m 1dm= m 1mm= m 1km= m 1μm= m 1m= cm 1m= km 1m= mm 3.单位换算格式: 4、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 中正确的是 ( ) A.14.5厘米=14.5×1/100=0.145米 B.14.5厘米=14.5厘米×1/100米=0.145米 C.14.5厘米=14.5÷(100米)=0.145米 D.14.5厘米=14.5×(1/100)米=0.145米 5.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 A .2.7mm=2.7mm 310-?=3102.7-?m B .15m=61015?=1.5×107μm C 、 2.5km=2.5km ×104cm=4105.2?cm D .6100.3?cm=2610100.3-??m=4100.3?m 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写出单位换算过程) 7.2×10-7 m= = μm 5×10-4 mm= = m 7×10-8 km= = m

3×10 8 m= = km 6×10 4μm= = m 7.1张纸的厚度为65 μm= m= cm。 8.地球的半径为6.4×10 4千米,合分米,合毫米。9.电脑芯片的线宽为0.13 μm= nm= km。 10.微观世界里长度常用的单位是“埃(ο A)”、“飞米(fm)”,1 ο A=10-10 m,1 fm=10-16 m。原子核里的质子和中子的直径只有1 fm,已知氢原子的半径是0.53×10-10 m,合多少埃?合多少飞米? 11. 时间的国际单位的主单位是(),其它单位还有小时()、 (min)、(ms)、(μs)。 12.单位换算: 1h= min; 1min= s; 1s= ms; 1ms= μm。 1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某次频闪摄影的频闪光源每秒钟闪光50次,则它每隔 s闪亮一次;每次闪光持续的时间大约1/1000s,合 ms 。 14.速度的国际单位是,应读作,记作;生活中还常用(记为:)。 1 m/s = ㎞/h; 1㎞/h = m/s 15.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36km/h= m/s 5m/s= km/h 16. 由速度公式变形得:(1)求路程S=;(2)求时间t= 。应用公式时要注意:运用公式时必须注意单位匹配。 如:v用千米/时,则对应的s用、t用。若v用米/秒,则对应的s用、t用。

最新整理科学计数法的运算学习资料

单位的换算计算题一:科学计数法的运算练习题 1:整数的科学计数法 (1)27500= ________ (3) 65006 = __________ (5) 2012 = , 2:小数的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2)498000= ________ (4)450000 = _____ , (6) 198000000 = _________ 1) .0.008= 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 0 .000706= 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0000050= 4) 0.00049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0.0000803 = 6 3:幂数的相乘 1)、2x 105x 3x 108= 2 3)0.3 x 103x 6x 105= 4 5)-7 -5 4 x 10 x 1 x 10 = 6 单位换算专题训练 二、长度单位换算专题训练 )0.0045 = _________ )、5X 10-2X 1.2 x 10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 10-2x 5X 10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7 )3 x 10 x 2X 1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52km= 52km x 1000 = 5.2X 104 m B .45m= 45 x 106 =4.5 x 107 m C. 34 m=34 - 106 =3.4 x 10-7m D. 26nm=26 x 10-7 cm =2.6 x 10-6cm E. 18mm=18 x 1/100dm=0.18dm F. 75dm=75dm x 105 m=7.5 x 106 m 2):写出换算过程 45 m = __________________ = m 72 cm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 m 48 m = __________________ = cm 56 mm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 km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操作步骤 开机前准备 a)将多功能电极架插入多功能电极架插座中; b)电导电极安装在电极架上; c)用蒸馏水清洗电极。 仪器的使用 开机 1.1电源线插入仪器电源插座,仪器必须有良好接地。 1.2按电源开关,接通电源,预热30min后,进行测量。 1.3测量 1.3.1电导率测量过程中,正确选择电导电极常数,对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是非常重要的。可配用的常数为 0.01、 0.1、 1.0、10四种不同类型的电导电极。用户应根据测量范围参数表(表1)选择相应常数的电导电极。 表1 测量范围(μs/cm)推荐使用电导常数的电极 0—— 20.01, 0.1

0—— 2000.1, 1.0 200—— 20001.0 2000—— 2001.0,10 200——100010 注: 对常数为 1.0、10类型的电导电极有“光亮”和“铂金”二种形式,镀铂电极习惯称作铂黑电极,对光亮电极其测量范围为(0-300)μs/cm为宜。 1.3.2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电极常数的设置。电极常数的设置方法如下: 目前电导电极的电极常数为 0.01、 0.1、 1.0、10四种不同类型,但每种类电极具体的电极常数值,制造厂均粘贴在每支电导电极上,根据电极上所标的电极常数值调节仪器。按三次模式键,此时为常数设置状态,“常数”二字显示,在温度显示数值的位置有数值闪烁显示,按“△”或“▽”键,闪烁数值显示在 10、1、 0.1、

0.01程序转换,如果知道电导电极常数为 1.025,则选择“1”并按“确认”键,此时在电导率、TDS测量数值的位置有数值闪烁显示,按“△”或“▽”键,闪烁数值显示在 1.200- 0.800范围变化,如果知道电导电极常数为 1.025,按“△”或“▽”键将闪烁数值显示为“ 1.025”并按“确认”键。仪器回到电导率测量模式,至此校准完毕。(电极常数为上下二组数值的乘积) 1.3.3温度补偿的设置 当仪器接上温度电极时,该温度显示数值为自动测量的温度值,即温度传感器反应的温度值,仪器根据自动测量的温度值进行自动温度补偿;当仪器不接上温度电极时,该温度显示数值为手动设置的温度值,在温度值手动校准功能模式下(按“模式”键二次),可以按“△”或“▽”键手动调节温度数值上升、下降并按“确认”键。确认所选择的温度数值。 使选择的温度数值为待测溶液的实际温度值,此时,测量得到的将是待测溶液经过温度补偿后折算为25℃下的电导率值; 如果将“温度”补偿选择的温度数值为“25”℃时,那么测量的将是待测溶液在该温度下未经补偿的原始电导率值。 1.3.4常数、温度补偿设置完毕,就可以直接进行测量,当测量过程中,显示值为“1---”时,说明测量值超过量程范围,此时,应按“△”键,选择大一档量程,最大量程为10ms/cm或1000mg/L;当测量过程中,显示值为“0”时,说明测量值小于量程范围,此时,应按“▽”键选择小一档量程,最小量程为20μs/cm 或mg/L。 注意事项

七年级科学单位换算专题练习

七年级科学单位换算专题练习 班级姓名同学们:在初中阶段,科学常见的单位换算涉及到了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等。如果这些换算掌握的不好,给学习科学带来很多困难。所以必须加强练习,把这部分知识练熟,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不能让这样一个小问题影响到全局。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一、长度换算 长度常见的单位有光年、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国际单位是米。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上面的换算这是相邻的单位之间的关系,有些不相邻的单位换算,就复杂的多了。如1千米=----- 毫米,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找出一个中间量,作为桥梁,进行转换。我们一般找国际单位即米作为桥梁进行转换。如上例中先把千米换算成米,再把米换算成毫米。方法如下;1km=1000m=1000×1000mm=1×6 10mm。 例题:5.6米=5.6 100厘米=560厘米 60厘米=60米=0.6米 练习: 1米=( )分米 1千米=( )米 1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写出换算过程:

15分米= =( )米; 510米= =( )千米 ; 16厘米= =( )米 ; 0.95米= =( )厘米 ; 60毫米= =( )厘米; 8米= =( )分米 7.05米= =( )厘米;50米= =( )千米 504厘米= =( )米; 7分米= =( )米 500微米= =( )厘米; 50毫米= ___ =( )纳米 160毫米= =( )米 二、面积单位的换算 面积的单位常见的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符号分别为:2m 、2dm 、2cm 、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2m =1002dm ; 12dm =1002cm ; 12m =100002 cm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 平方毫米; 下列单位换算写出换算过程: 0.6平方米= =( )平方分米 480平方分米= =( )平方米 40平方毫米= =( )平方米 3.7平方分米= =( )平方毫米 624平方厘米= =( )平方米 8平方米= =( )平方分米 三、 体积单位的换算

七年级科学上册 单位换算专题练习(无答案)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单位换算专题练习 班级 姓名 同学们:在初中阶段,科学常见的单位换算涉及到了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等。如果这些换算掌握的不好,给学习科学带来很多困难。所以必须加强练习,把这部分知识练熟,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不能让这样一个小问题影响到全局。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一、长度换算 长度常见的单位有光年、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国际单位是米。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千米=1000米 ; 1米=10分米 ;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 1微米=1000纳米。上面的换算这是相邻的单位之间的关系,有些不相邻的单位换算,就复杂的多了。如1千米=----- 毫米,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找出一个中间量,作为桥梁,进行转换。我们一般找国际单位即米作为桥梁进行转换。如上例中先把千米换算成米,再把米换算成毫米。方法如下;1km=1000m=1000×1000mm=1×610mm 。 例题:5.6米=5.6 100厘米=560厘米 60厘米=60 米=0.6米 练习: 1米=( )分米 1千米=( )米 1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写出换算过程: 15分米= =( )米; 510米= =( )千米 ; 16厘米= =( )米 ; 0.95米= =( )厘米 ; 60毫米= =( )厘米; 8米= =( )分米 7.05米= =( )厘米;50米= =( )千米 504厘米= =( )米; 7分米= =( )米 500微米= =( )厘米; 50毫米= =( )纳米 160毫米= =( )米 二、面积单位的换算 面积的单位常见的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符号分别为:2m 、2dm 、2cm 、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2m =1002dm ; 12dm =1002cm ; 12m =100002cm

DDS-11A电导率仪使用说明书

*DDS-11A型电导率仪说明书 一、概述 DDS-11A电导率仪是一种数字显示精密台式电导率仪。仪器广泛适用于科研、生产、教学和环境保护等许多学科和领域。用于测量各种液体介质电导率,当配以0.1、0.01规格常数的电导电极时,仪器可以测量高纯水电导率。 仪器主要设计特点: ?高可靠性、高稳定性 ?先进的电路结构 ?输出测量讯号 ?高清晰度数码显示(字高20mm 31/2位) 二、技术性能 1、仪器使用条件 供电电源:AC220V±10%V,50 Hz /60Hz 为保证仪器测量值精确可靠,测量时请在下列环境条件下 使用:环境温度0℃~40℃;空气相对湿度≤85%;无显著的振动、强磁场干扰。 2、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 0~2×105(μS/cm) 准确度±1% F*S 仪器稳定性 0.5% 温度补偿范围 15~35(℃) 输出测量讯号 0~20(mV) 仪器外形尺寸 270×180×60(mm) 仪器重量:1.5(Kg) 消耗功率:3(W) 可配电极规格常数:0.01、0.1、1、10 四种 三、使用和维护 1、电导电极规格常数和电导池常数 常用电导电极规格常数(J0)有四种:0.01、0.1、1和10。 其实际电导池常数(J实)允差为≤±20%。即同一规格常数的电导电极,其实际电导池常数的存在范围为J实=(0.8~1.2)J0。 测量液体介质,选用何种规格的电导电极,应根据被测液介质电导率范围而定。一般地,四种规格电导电极,适用电导率测量范围参照表1。 本仪器配套供应(标准套)电导电极(光亮、铂黑)各一支,其规格常数J0=1。其它规格常数电极,用户根据需要另配。 2、仪器量程显示范围 本仪器设有四档量程。 当选用规格常数J0=1电极测量时,其量程显示范围如表2。

七上科学单位换算专题练习

一、长度换算 1千米=1000米 ; 1米=10分米 ;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 1微米=1000纳米。 练习: 1米=(10 )分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0 )厘米 1分米=(10 )厘米 1厘米=(10 )毫米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写出换算过程: 15分米=15X1/10m =(1.5)米;510米=510X1/1000=0.51千米; 16厘米=16X1/100=(0.16米;0.95米=0.95X100cm=(95 )厘米; 60毫米=60X1/100cm=(0.6 )厘米;8米=8X10dm=(80 )分米 7.05米=705厘米;50米=0.05千米 504厘米=(5.04)米; 7分米=(0.7)米 500微米= 0.5)厘米; 50毫米=(50X10-6 )纳米 160毫米==(0.16)米 二、面积单位的换算 符号分别为:、、、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100; 1=100; 1=100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下列单位换算写出换算过程: 0.6平方米=(60 )平方分米 480平方分米=(4.8 )平方米 40平方毫米=(0.004 )平方米 3.7平方分米=(37000 )平方毫米 624平方厘米=(0.0624)平方米 8平方米=(800 )平方分米 三、 体积单位的换算 符号分别为、、、,其中国际单位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1;1=; 1=; 1=1 练习题:(直接写出结果,不写计算过程) 20=2000; 1000=1; 1000=0.001; 2500=2.5; 2.5=2.5X106; 0.5=500; 2m 2dm 2cm 2m 2dm 2dm 2cm 2m 2cm ml l 3cm 3dm 3m 3m ml 3cm 3cm 310-3dm 3dm 310-3m 3dm l ml 3cm 3cm 3 dm 3cm 3m l 3 m 3m 3cm l 3 cm

单位换算全部

1 ft(英尺) = 0.3048 m ,1mile(英里)=1.6093km 1 in(英寸) = 25.4 mm 1lb(英磅)=0.4536kg(1磅写为1lb,2磅写为2lbs) 1kg=2.2lb 英国加仑,1 gal=4.546L,美国加仑,1 gal=3.785L 1lb/gal=99.69kg/m3=0.09969g/cm3=100kg/ m3=0.1 g/cm3 1psi=1lb/in2=6890.20Pa~6890Pa 1000 psi=6.89MPa 1bar=1kg/cm2=98000Pa~100000Pa=0.1MPa 1 atm=101,325N/㎡=101,325Pa 1 ounce 盎司=28.35 grams 克; 1 pound 磅=16 ounc 1kN=102kg 面积换算 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 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亩(acre)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

=4047平方米(m2) 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m2) 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 体积换算 1美吉耳(gi)=0.118升(1) 1美品脱(pt)=0.473升(1) 1美夸脱(qt)=0.946升(1) 1美加仑(gal)=3.785升(1) 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 1英亩·英尺=1234立方米(m3) 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 10亿立方英尺(bcf)=2831.7万立方米(m3) 1万亿立方英尺(tcf)=283.17亿立方米(m3) 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3) 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1英加仑(gal)=4.546升(1) 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iter) 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桶(bbl)

在线电导率仪说明书

工业电导率(TDS)仪 Industrial Conductivity Controller 使用说明书 Instruction Manual 用户须知: ●请在使用本仪器前,详细阅读本说明书。 ●仪表在出厂前已经设置好了配套电极系数,如更换电极需重新输出新的电极系数。 ●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仪器工作异常或损坏请联系经销商,切勿自行修理。 一、性能特征: MIK-ZTDS210型工业电导率(TDS)仪表,是工业电导率仪表智能化产品,可对各种工业用水的电导率(TDS)值进行连续测量和控制,本装置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装备、化工、制药、环保、冶金、造纸、食品、饮料及供水等行业。 根据水工业的环境和特点结合国际供电标准,考虑了特殊环境的电气设计规范,增加了220V AC (MIK-ZTDS210A)以及安全的低电压24V AC,24V DC(MIK-ZTDS210B)供电选择。 本产品的主要特点: ?出厂标准配置中文界面,语言化菜单,可中英切换 ?可进行电导率(TDS)和温度的测量、上限控制、电流输出、数字通讯 ?可自由调整电导率温度补偿系数和TDS转换系数 ?双路继电器,可对电导率(TDS)和温度分别进行控制,迟滞量可自由调整

?一组仪表模式隔离变送端口,可组态成电导率(TDS)或温度,最大环路电阻300Ω ?声讯报警可开关功能,通过界面选项设定开或关 ?液晶背光可选择节能模式,定时自动关闭 ?高性能CPU,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 ?具有一键恢复出厂参数功能 ?密码管理功能,防止非专业人员的误操作 二、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 0.01 电极: 0.02~20.00 uS/cm-1 0.1 电极: 0.2~200.0 uS/cm-1 1.0 电极: 2~2000 uS/cm-1 10.0电极: 20 us/cm~20.00 mS/cm-1 准确度:+ 1% FS 稳定性:±1%(FS)/24h 配套电极: 电极常数:1.0cm-1 材质:不锈钢 温补元件:NTC 10K 温度显示范围:0~100℃(分辨率0.1℃) 介质温度:5 ~ 100℃ 螺纹尺寸:1/2"管螺纹 介质压力:0~0.5MPa 线缆长度:5m或约定______m 温度补偿:以25℃为基准,温补系数可修正 显示方式:128*64液晶 输出信号:两组继电器,报警转换触点(3A/250 V AC) 供电电源:MIK-ZTDS210A (AC 220V±10% 50Hz) MIK-ZTDS210B(AC/DC 24V ±10% ) 电源消耗:<=3W 环境条件:(1)温度0~60 ℃(2)湿度≤85%RH 外形尺寸:96×96×110mm(高×宽×深) 开孔尺寸:92×92mm(高×宽) 三.固定支架安装 将控制器从面板前放入,再装上下两个固定夹,用螺丝批锁紧即可固定。

雷磁DDSJF型电导率仪使用说明书

DDSJ-308F型电导率仪使用说明书 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敬告用户: ●欢迎您选用DDSJ-308F型电导率仪,请您在初次使用或长 时间未使用本仪器前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它将帮助您更好的使用本仪器。 ●仪器超过一年必须送计量部门或有资格的单位复检,合格 后方可使用。

目录 一、概述 二、仪器主要技术性能 三、仪器结构 四、仪器使用 五、仪器的维护 六、仪器的成套性 七、附录

一、概述 DDSJ-308F型电导率仪是一台新颖、实用的实验室分析仪器,适用于实验室精确测量水溶液的电导率、电阻率、总溶解固态量(TDS)、盐度值,也可用于测量纯水的纯度与温度,以及海水淡化处理中的含盐量的测定,其主要特点为: 1、支持测量电导率、电阻率、总固态溶解物(TDS)、盐度值、温度值。 2、在全量程范围内,具有自动温度补偿、自动校准、自动量程、自动频率切换等功能。 3、支持标定功能,用户可以标定电极常数或TDS转换系数。 4、采用点阵式液晶,显示清晰,外形美观。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操作方便。 5、支持GLP规范: a、仪器要求设置操作者编号,并记录所有操作者的过程; b、记录并允许查阅、打印标定数据。 c、支持存贮符合GLP规范的测量数据200套。 6、允许查阅、打印、删除存贮的测量数据。 7、支持三种测量模式:连续测量模式、定时测量模式和平衡测量模式,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测量需要。 8、具有USB接口,配合专用的通信软件,可以实现与PC的连接。 9、具有断电保护功能,在仪器使用完毕关机后或非正常断电情况下,仪器内部贮存的测量数据、标定数据以及设置的参数不会丢失。 10、带有背光设计,可以在阴暗的环境下使用。 11、采用新型材料PC面板,轻触按键设计,可靠性好,寿命长。

初二物理长度单位换算

初二物理长度单位换算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一、基本单位换算 1、直接写出 1m=( )km=( )dm=( )cm=( )mm=( )μm=( )nm 10-4m=( )mm 104mm=( )m 106nm=( )km 106μm=( )m 2、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写出单位换算过程) 7.2×10- 7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μm 5×10- 4m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m 15×10- 2d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 0.95m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nm 11.8×10- 6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μm 340n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c m 0.00012k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mm 515c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km

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和电导率仪工作原理 一.电导率仪的概念 电导率: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电导率是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极板,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通常为正弦波电压),然后测量极板间流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G)--电阻(R)的倒数,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 二.电导率仪的单位 电导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姆欧,取电阻单位欧姆倒数之意。因为电导池的几何形状影响电导率值,所以标准的测量中用单位S/cm来表示电导率,以补偿各种电极尺寸造成的差别。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ρl=l/σ (1)定义或解释电阻率的倒数为电导率。σ=1/ρ ; (2)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导率的单位是西门子/米,其它单位有:s/cm, us/cm。1S/m=0.01s/cm=10000us/cm=1000ms/m=1000000us/m; (3)说明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电导率越大则导电性能越强,反之越小。 三.电导率的测量原理 引起离子在被测溶液中运动的电场是由与溶液直接接触的二个电极产生的。此对测量电极必须由抗化学腐蚀的材料制成。实际中经常用到的材料有钛等。由二个电极组成的测量电极被称为尔劳施(Kohlrausch)电极。 电导率的测量需要弄清两方面。一个是溶液的电导,另一个是溶液中1/A的几何关系,电导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的测量得到。这一测量原理在当今直接显示测量仪表中得到应用。 而K= L /A A——测量电极的有效极板 L——两极板的距离 这一值则被称为电极常数。在电极间存在均匀电场的情况下,电极常数可以通过几何尺寸算出。当两个面积为1cm2的方形极板,之间相隔1 cm组成电极时,此电极的常数K=1cm-1。如果用此对电极测得电导值G=1000μS,则被测溶液的电导率K=1000μS/ cm。

科学计数法的运算

科学计数法的运算(预习课) 学习目标:1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些比较大的小数和整数;2会用一些简单的幂数进行简单的乘除。 学习重点:能用一些简单的幂数进行乘除。 学习难点:能把幂数知识和物理的单位换算进行结合起来。 一合作与探究 (一)在物理学中的科学计数法的应用范围 1该数字必须是大于100或者小于哦 2为什么不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00又大于的数 如果98这个数字用科学计数法来表示,即×101表示,这样写起来比较麻烦,例如用科学计数法表示00为:×10-1,这样写起来就就不如原数更直观。 (二)小数的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7×=×=5×10-5 你能总结出上面的数字的一些规律吗 (1)上面数据中的2、3、5是怎样得来的 (2)2、3、5前面的“-”(负号)是怎样得来的 请你讲解给其他组的同学。 2练习 1、= 2、= 3、= (二)比100大的整数的科学计数法

11、17500=×1042、398884=×1053、45006=×104 你的规律是: (1)三组数据中的指数4、5、4是怎样得来的 请你用最棒的方式给其他同学讲解。 2练习 4500008=2012= (三)何为幂数 18×107中各种数字的数学意义 其中:8为系数;10为底数;7为指数 2举例 (四)幂数的乘除法 法则: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的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系数与系数相乘(或除) 1.何为底数、指数、系数 ×104 其中为系数,10为底数,4为指数 (五)幂数的乘法 2幂数的相乘 1、×105×3×108=(×3)×105+8=×1013 2、8×10-2××103=8××10-2+3=101=10 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