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_金属非金属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__金属非金属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__金属非金属知识点总结

常見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钠及其化合物钠⑴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在常溫时4Na+O2=2Na2O (白色)在点燃时2Na+O2=Na2O2(淡黃色)

○2.钠能跟卤素.硫磷氢等非金属直接发生反应生成相应化合物,如2Na+Cl2=2NaCl 2Na+S=Na2S(硫化钠)(跟硫化合时甚至发生爆炸。)2Na+Br2=2NaBr(溴化钠)(溴化钠可以做鎮定剂)

○3钠跟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

钠由于此反应剧烈,能引起氢气燃烧,所以钠失火不能用水扑救,必须用干燥沙土来灭火。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从一些熔融的金属卤化物中把金属置换出来。由于钠极易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钠把居于金属活动性顺序钠之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4钠与酸溶液反应钠与酸溶液的反应涉及到钠的量,如果钠少量,只能与酸反应,如钠与盐酸的反应:

2Na+2HCl=2NaCl+H2↑

如果钠过量,则优先与酸反应,然后再与酸溶液中的水反应

○5钠与盐反应a将钠投入盐溶液中,钠先会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如果能与盐反应则继续反应。

如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b与熔融盐反应这类反应多数为置换反应,常见于金属冶炼工业中,如4Na+TiCl4(熔融)=4NaCl+Ti(条件为高温)

Na+KCl=K+NaCl(条件为高温)★钠与熔融盐反应不能证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6钠与有机物反应钠还能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如钠与乙醇反应:2Na+2C2H5OH→2CH3CH2ONa+H2↑(生成物为氢气和乙醇钠)

⑵钠化学方程式

⑴与非金属单质: 2Na+H2=高温=2NaH 4Na+O2=2Na2O (白色固体)2Na+O2=点燃=Na2O2 (淡黄

色粉末)

⑵与金属单质; 不反应⑶与水: 2Na+2H2O=2NaOH+H2↑ ⑷与酸: 2Na+2HCl=2NaCl+H2↑

⑸与碱; 不反应(与碱溶液反应) ⑹与盐; ①4Na+TiCl4=高温=4NaCl+Ti 6Na+2NaNo2=高温=N2↑+4Na2O Na+KCl=高温=K↑+NaCl ②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或2Na+2H2O=2NaOH+H2↑ NH4Cl+N aOH=NaCl+NH3↑+H2O ⑺与氧化物: 4Na+CO2=点燃

=2Na2O+C↓

⒉氧化钠⑴化学性质①与水的反应Na2O+H2O—→2NaOH②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CO2--->Na2CO3

③与酸反应Na2O+HCl=NaCl+H2O

⑵合成方法Na2CO3(碳酸钠)—△→ Na2O+CO2

⒊过氧化钠

①与最高价气态非金属氧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放出氧气,例:

2Na?O?+2CO?══ 2Na?CO?+O?↑ 2Na?O?+2SO?══ 2Na?SO?+ O?↑

②与次高价气态非金属氧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但不放出氧气,如:

Na?O?+CO ══ Na?CO?Na?O?+SO?══ Na?SO?

③与水反应,生成氧气:2Na?O?+2H?O ══ 4NaOH + O?↑,反应放热

制作Na2O+O2=Na2O2

⒋碳酸钠①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产生一定反应。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酸过量)Na2CO3+ HCl ==== NaCl + NaHCO3(碳酸钠过

②Na2CO3与碱反应。Na2CO3+ Ca(OH)2==== CaCO3↓+ 2NaOH Na2CO3与NaOH不反应。

③Na2CO3与盐反应。Na2CO3+ BaCl2==== 2NaCl + BaCO3↓

3Na2CO3+ Al2(SO4)3+ 3H2O==== 2Al(OH)3↓+ 3Na2SO4+ 3CO2↑

④Na2CO3转化为NaHCO3Na2CO3+H2O+CO2=2NaHCO3

NaCl + CO2 + NH3 + H2O ==== NaHCO3↓+ NH4Cl

⒌碳酸氢钠与酸NaHCO?+HCl ==== NaCl + H?O + CO?↑与碱反应aNaHCO?+NaOH ==== Na?CO?+ H?O

b与Ca(OH)?反应:要分过量和少量。少量:NaHCO?+ Ca(OH)?==== CaCO?+ NaOH + H?O

过量:2NaHCO?+ Ca(OH)?==== Na?CO?+ CaCO?+ 2H?O

①双水解与AlCl?双水解:3NaHCO?+ AlCl?==== Al(OH)?↓+ 3CO?+ 3NaCl

与Al?(SO4)?双水解:Al?(SO4)?+6NaHCO?==3Na?SO4+2Al (OH)?↓+6CO?↑

②与盐反应2NaHCO?+ CaCl?==== Ca(HCO?)?+ 2NaCl

③受热分解:2NaHCO?==△== Na?CO?+ H?O + CO?↑

二.铝及其化合物

⒈铝⑴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铝粉可燃铙4Al+3O2=2Al2O3(发强白光)(实验)和非金属反应:2Al+3S=Al2S3

和热水反应:2Al+6H2O2Al(OH)3+3H2↑(反应缓慢)和较不活动金属氧化物反应:3Fe3O4+8A=l9Fe+4Al2O3

⑤和酸反应:在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可使铝钝化。盐酸和稀硫酸可跟铝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并放出氢气。

2Al+6H2O=2AlCl3+3H2↑

2Al+3H2SO4(稀)=Al2(SO4)3+3H2↑和盐溶液反应:2Al+3Hg(NO3)2=3Hg+2Al(NO3)3

⑥和碱溶液反应:主要和NaOH、KOH强碱溶液反应,可看做是碱溶液先溶解掉铝表面氧化铝保护膜

Al2O3+2NaOH=2NaAlO2+H2O(实验)

铝和水发生置换反应:2Al+6H2O=2Al(OH)3+3H2↑

Al(OH)3溶解在强碱溶液中,Al(OH)3+NaOH=NaAlO2+2H2O

一般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这一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2OH-+2H2O=2AlO2-+3H2↑

注:1.铝和不活动金属氧化物(主要是难熔金属氧化物如Cr2O3、V2O5以及Fe2O3等)的混合物,都叫铝热剂,在反应中铝做还原剂。反应过程放大量热,可将被还原的金属熔化成液态2.铝在加热时可以跟浓硫酸或硝酸反应,情况较复杂不做要求

⒉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3H2SO4=Al2(SO4)3+3H2O(Al2O3是两性氧化物)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⒊氢氧化铝

①与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与碱反应: Al(OH)3+NaOH=NaAlO2+2H2O受热分解2Al(OH)3△

Al2O3+3H2O

⑵制作:溶性铝盐和氨水反应来制备Al(OH)3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AlCl3+3NH3·H2O=Al(OH)3↓+3NH4+)

Al2(SO4)3+6NH3·H2O=2 Al(OH)3↓+3(NH4)2SO4 (Al3++3NH3·H2O=Al(OH)3↓+3NH4+)二.铁及其化合物

①铁与非金属单质反应:2Fe+3Cl2点燃

2FeCl3Fe+S

Fe+I2

FeI23Fe+2O2

点燃

Fe3O4

2Fe+3Br2=2FeBr3②铁与水反应:3Fe+4H2O(g)高温

Fe3O4+4H2③铁与酸反应:Fe+H2S=FeS+H2↑

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 Fe+H2SO4(稀)=FeSO4+H2↑Fe+6HNO3(濃)=Fe(NO3)3+3NO2↑+3H2O

Fe+4HNO3=Fe(NO3)3+NO↑+2H2O 8Fe+30HNO3=8Fe(NO3)3+3N2O↑+15H2O 10Fe+36HNO3=10Fe(NO3)3+3N2↑+18H2O 8Fe+30HNO3=8Fe(NO3)3+3NH4NO3+9H2O Fe+2HCl=FeCl2+H2↑

②铁与盐反应:

2FeCl3+Fe=3FeCl2(实验)Fe+CuCl2=FeCl2+Cu Fe+SnCl4=FeCl2+SnCl2

Fe+(CH3COO)2Cu=Cu+(CH3COO)2Fe

⒉氧化亚铁

⑴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应:6FeO+O2△

2Fe3O4②与活泼金属反应:3FeO+2Al

Al2O3+3Fe

③与氧化性酸反应:FeO+4HNO3=Fe(NO3)3+NO2↑+2H2O④与酸反应:FeO + 2 HCl → FeCl2 + H2O

FeO + H2SO4 → FeSO4 + H2O⑤分解:FeO在低于575℃的条件下具有热不稳定性,可以歧化生成金属铁和Fe3O4:4 FeO → Fe + Fe3O4

⑥与非金属单质反应:Si + 2 FeO → SiO2 + 2 Fe Mn + FeO → MnO + Fe

2 P + 5 FeO → P2O5 + 5 Fe

⑵制作: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草酸亚铁制得:FeC2O4=FeO+CO+CO2

⒊氧化铁

⑴化学性质:

①稳定,溶于盐酸、稀硫酸生成+3价铁盐:Fe2O3 + 6HCl=2FeCl3+3H2O

②(高温下)被CO、H2、Al、C、Si等还原:

Fe2O3+2Al 高温

Al2O3+2Fe

Fe2O3+3CO △

2Fe+3CO2

⑵制作:①4Fe+6H20+3O2=4Fe(OH)3

2Fe(OH)3△

2O3+3H2O

③腐蚀: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这层水膜里含有少量的H+和OH-,还溶解了氧气,结果在钢铁表面形成了一层电解质溶液,它跟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因钢铁不纯)恰好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在这些原电池里,铁是负极,碳是正极。铁失去电子而被氧化:

负极:2Fe-4e-=2Fe2+

正极:2H2O+O2+4e-=4OH-

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在此之后继续反应: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nH2O=2Fe2O3·nH2O+3H2O

在初中的化学里,可用盐酸(HCl)来除铁锈。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⒋四氧化三铁

⑴化学性质:

①氧化(与氧气反应):4Fe3O4+O2=6Fe2O3(条件是高温)

②在高温下可与还原剂H2、CO、Al,C等反应:

3Fe3O4+8Al=4Al2O3+9Fe

Fe3O4+4CO=3Fe+4CO2

Fe3O4+4H2=3Fe+4H2O

③二氧化氮和灼热的铁粉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氮气:2NO2+3Fe=Fe3O4+N2(条件是高温)

④水蒸汽和炽热的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4H2O(g)+3Fe=高温=Fe3O4+4H2

⑤和酸反应:Fe3O4+8HCl(濃)=2FeCl3+FeCl2+4H2O

⑵制作: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②细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到500℃也会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③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 (g)= Fe3O4 + 4H2

③通过FeCl2与FeCl3加氨水共沉淀制的

⒌氢氧化亚铁

⑴化学性质:

氧化

①: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②:4Fe(OH)2+O2===加热===2Fe2O3+4H2O (隔氧环境)

⑵制作: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硫酸亚铁溶液,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煤油,用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液面下,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另外,为使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成功,先将硫酸亚铁溶液加热,除去溶解的氧气。

滴入溶液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放置一段时间,振荡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白色沉淀:Fe(OH)2;灰绿色沉淀:Fe6(SO4)2(OH)4O3(一种氧基配合物);红褐色沉淀:Fe(OH)3(实验)

⒍氢氧化铁⑴化学性质:

①受热分解:2Fe(OH)3==加热==Fe2O3+3H2O

②与非氧化性酸:Fe(OH)3 + 3H+(氢离子) = Fe3+(铁离子) +3H2O

③氢氧化铁是两性氧化物,以碱性为主,新制得的氢氧化铁能溶于强碱:

Fe(OH)3 + KOH = KFeO2 + 2H2O

⑵氢氧化铁胶体的制作:①步驟:a取1个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氯化铁溶液。

c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③方程式:FeCl3+3H2O=Fe(OH)3+3HCl

一般我们认为浓稀之间的界线是6mol/L。

常見非金属物质物理性质

物质物理性质

硅单质与碳相似,单质硅也有晶体和无定型兩种。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类似,它是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70℃),硬度大有脆性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二氧化硅其存在形態有結晶形(石英晶体(水晶瑪瑙))和無定形兩大類,統稱硅石。不溶於水熔沸点很高堅硬純淨的二氧化硅晶体無色透明。

硅酸溶解度很小,逐漸聚合形成胶体溶液,當歸酸濃度較但是,則形成軟而透明的,膠凍狀的硅酸凝膠。硅酸凝膠經乾燥脫水后得到多孔的硅酸干凝膠,稱為“硅膠”。硅膠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強。硅酸钠可溶於水,有很高的熔点,其水溶液俗稱水玻璃

氯气黃綠色是一種有強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在低溫和加壓的條件下可以轉變為液態(稱為液氯)和固態,溶於水(一体机水溶解兩体積氯气),密度比空气大。

次氯酸仅存在于溶液中,浓溶液呈黄色(显色有变化是因为反应Cl2+H2O=HCIO+HCl是可逆反应,在不同状态下平衡状态也不同,显黄绿色是因为溶有氯气的原因),稀溶液无色,有非常刺鼻的气味

次氯酸钠(钙)微黃色溶液有刺激性气味熔沸点較低

硫单质(俗稱硫磺)淡黃色固体,易研成粉末,导热性和导电性都差。性松脆,不溶于水,微溶於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二氧化硫無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於水

三氧化硫無色透明油狀液体,有強刺激性臭味,密度比空气大,易揮發

一氧化氮無色無味气体,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氮紅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於水。因此,在閃電时,大气中常有少量NO2產生,并隨雨水落下。

五氧化二氮无色柱状结晶体,均微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溶于热水时生成硝酸。熔点32.5℃,易升华,易分解易潮解

氨气無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極易溶於水且溶解得快。在常溫下,一体積水大約可溶解700体積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叫做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氨和水)。

濃硫酸無色粘稠的油狀液体,不揮發,有吸水性(可做乾燥劑),有脫水性(可使有机物碳化),強腐蚀性

氮气無色無味無嗅的气体,通常無毒,密度比空气小. 在生产中,通常采用黑色钢瓶盛放氮气。

濃稀硝酸無色液体,有揮發性,在空气裡會生成白霧,有刺激性气味,強腐蚀性(濃)浓HNO3中因溶有HNO3分解产生的NO2而呈黄色。98%的硝酸称为‘发烟”硝酸

亚硫酸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二氧化硫的窒息气味,易分解,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氢气世界上已知最輕的气体,無色無味,密度很小,難溶於水

常見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制法

一.硅及其化合物

⒈硅

⑴化学性质:

①与单质反应: Si + O2 == SiO2,条件:加热Si + 2F2 == SiF4

Si + 2Cl2 == SiCl4,条件:高温Si+C △

SiC(金刚砂)

②与氧化性酸反应: 只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③不与其它氧化物反应;

④与碱反应:Si + 2OH- + H2O == SiO32- + 2H2↑(如NaOH)

⑵○

制法:SiCl4+2H2△

Si(纯)+4HCl

SiO2+2C=Si+2CO↑

⒉二氧化硅

⑴化学性质:

①与酸反应:只与氢氟酸反应SiO2 +4HF = SiF4↑ +2H2O

②与碱性氧化物:SiO2 +CaO =(高温)CaSiO3

③二氧化硅能溶于浓热的强碱溶液:SiO2 +2NaOH = Na2SiO3 +H2O

(盛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用橡胶塞的原因)

④在高温下,二氧化硅能被碳、镁、铝还原:SiO2+2C=(高温)Si+2CO↑

⑤与盐反应:SiO2+Na2CO3高温

Na2SiO3+CO2SiO2+CaCO3

高温

CaSiO3+CO2

⑵制法:Si+O2=SiO2

⒊硅酸

⑴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H2SiO3==加热==H2O+SiO2

②制法:Na2SiO3+2HCl==2NaCl+H2SiO3↓ (强酸换弱酸)(实验)

工业上采用硫酸法。即将硅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硅溶胶,经凝聚、洗涤、干燥和浓盐酸浸泡,再经洗涤、干燥而得。

⒋硅酸钠

①与酸反应:N a2SiO3+2HCl==2NaCl+H2SiO3↓ (强酸换弱酸)制取硅酸胶体

⑵硅酸钠制法:①nSiO2+2NaOH→Na20·nSiO2+H2O

②nSiO2+Na2CO3→Na2O·nSiO2+CO2↑③Na2SO4+4C→Na2S+4CO↑

nSiO2+Na2S+3/2O2→Na2O·nSiO2+SO2↑

⒌氯气

⑴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反应:

2Na+Cl2=点燃=2NaCl

现象:钠在氯气里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u+Cl2=点燃=CuCl2

现象: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瓶里充满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后,溶液呈蓝绿色。

2Fe+3Cl2=点燃=2FeCl3

现象:铁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瓶里充满棕色烟,加少量水后,溶液呈黄色。

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一定条件下可与除Pt、Au外所有金属反应,而与Fe、Cu等变价金属反应则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常温下,干燥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可用钢瓶储存氯气。

②与非金属反应:

a与氢气的反应

H2+Cl2=点燃=2HCl(工业制盐酸方法)(实验)

现象:H?在Cl?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处出现白雾。

H2+Cl2=光照=2HCl

现象:见光爆炸,有白雾产生。

b与磷的反应

2P+3Cl2=点燃=2PCl3(液体农药,雾)

2P+5Cl2=点燃=2PCl5(固体农药,烟)

现象:产生白色烟雾

c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氯气还可与S、C、Si等非金属直接化合

③与水反应: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还原剂是也是Cl2,在水中有汽化现象。

化学方程式是:Cl?+H?O=HCl+HClO(这是可逆反应)(实验)

④与碱反应:

Cl?+2NaOH=NaCl+NaClO+H2O (漂白液)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

2Cl?+2Ca(OH)2=CaCl?+Ca(ClO)?+2H2O (漂白粉)

上述两反应中,Cl?作氧化剂和还原剂,有汽化现象。

⑤与盐反应:

⑥Cl?+2FeCl?=2FeCl?

⑦与气体反应:Cl?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与多种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

如:H?、C?H?等。

⑧其他反应:Cl2+PCl3PCl5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H2S=2HCl+S↓Cl2+H2O2=2HCl+O2

⑧与酸反应:Cl2+H2S=2HCl+S↓Cl2+SO2+2H2O=H2SO4+2HCl

Cl2+H2SO3+H2O=H2SO4+2HCl

⑵制作:

a工业生产中用直流电电解饱和食盐水法来制取氯气:

2NaCl+2H?O=(通电)H?↑+Cl?↑+2NaOH

b实验室通常用氧化HCl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取氯气,常见的氧化剂有:MnO?、K?Cr?O7(重铬酸钾)、KMnO ?、KClO?、Ca(ClO)2,发生的反应分别是:(实验)

6.次氯酸

⑴化学性质:見光分解: HClO=HCl+O2↑(條件:光照)

⑵制法:实验室制法:由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或草酸作用后过滤可得高纯滤液。

Ca(ClO)2 + 2CO2 + 2H2O == Ca(HCO3)2 + 2HClO

NaClO + CO2 +H2O == NaHCO3 + HClO

高中课本制法: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再与水作用Cl2 + H2O == HCl + HClO

工业制法:由氯气、四氯化碳·水与氧化汞共摇荡后蒸馏而得。

⒎次氯酸钠(钙)

⑴化学性质:

⑵制法:①次氯酸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O)2+Na2CO3 = CaCO3(沉淀)+2NaClO

②氢氧化纳溶液中通氯气:Cl2+(Ca)2NaOH=NaCl+NaClO+H2O

⒏硫

⑴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反应:S+Fe △

FeS S+2Cu

2S 3S+2Al

Al2S3S+Zn

S

S+2Na=Na2S(爆炸)

②与非金属反应:S+H2△

H2S 2S+C

2

③与氧气反应:S + O?==点燃== SO?

④与酸反应: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HNO3(稀)=3SO2↑+4NO↑+2H2O S+2H2SO4(浓)=3SO2↑+2H2O

⑤与碱反应:3S+6NaOH △

2Na2S+Na2SO3+3H2O

⑥与盐反应:S+Na?SO?==Δ== Na?SO?S(Na?S?O?)(学名;硫代硫酸钠)

⑵制作:

⒐二氧化硫

⑴化学性质

①与气体反应:2SO2+O2 === 2SO3(加热,V2O5做催化剂,可逆)

SO2+NO2=SO3+NO

与酸反应:2H2S+SO2 === 3S↓+2H2O Cl2+SO2+2H2O=H2SO4+2HCl

②与非金属单质和水反应:2SO2+O2+2H2O=2H2SO4 SO2+Cl2+2H2O=H2SO4+2HCl

SO2+Br2+2H2O=H2SO4+2HBr SO2+I2+2H2O=H2SO4+2HI

③与碱反应:SO2+2NH3.H2O=(NH4)2SO3SO2+Ca(OH)2=CaSO3↓+H2O(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

鉴别) 2NaOH+SO2(少量)=Na2SO3+H2O NaOH+SO2(足量)=NaHSO3

④与活泼金属氧化物反应: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加热)

⑤与盐反应:Na2SO2+SO2+H2O === 2NaHSO3 SO2+(NH4)2SO3+H2O=2NH4HSO3

⑵制作:

在实验室里,常用亚硫酸钠跟浓硫酸起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是:

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制气装置是用固体粉末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仪器装置(参看《初中卷》使用固体和液体药品制备气体的仪器装置)。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二氧化硫是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⒑三氧化硫

⑴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SO3(l) + H2O(l) = H2SO4(l) (+88 kJ mol?1)

这个反应进行得非常迅速,而且是放热反应。在大约~340 °C以上时, 硫酸、三氧化硫和水才可以在平衡浓度下共存。

②三氧化硫也与二氯化硫发生反应来生产很有用的试剂——亚硫酰氯。

SO3 + SCl2 →SOCl2 + SO2

③三氧化硫还可以与碱类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及其它物质,如

SO3+2NaOH →Na2SO4+H2O

④与活泼金属氧化物反应:SO3+MgO=MgSO4

SO3+Na2O=Na2SO4

⑤与盐反应:SO3+2KI=K2SO3+I2

⑵制取:在实验室中三氧化硫可以通过硫酸氢钠的两步高温分解来制备:

脱水:2NaHSO4 -315°C→ Na2S2O7 + H2O

热分解:Na2S2O7 -460°C→ Na2SO4 + SO3

⒒亚硫酸:

⑴化学性质:

①与卤族元素和水反应:H2SO3+X2+H2O=H2SO4+2HX(X表示Cl2、Br2、I2)

②与氧气反应:2H2SO3+O2=2H2SO4

③与強氧化劑反应:H2SO3+H2O2=H2SO4+H2O

5H2SO3+2KMnO4=2MnSO4+K2SO4+2H2SO4+3H2O

④与弱酸反应:2H2SO3+2H2S=3S↓+2H2O

⑤与盐反应:H2SO3+2FeCl3+H2O=H2SO4+2FeCl2+2HCl

⑥分解:H2SO3=H2O+SO2↑

⑵制取: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形成的二氧化硫水合物SO2·хH2O被称作亚硫酸。

⒒硫酸

⑴化学性质

①稀硫酸

A与活泼金属反应: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B与活泼金属氧化物反应: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C可与所含酸根离子对应酸酸性比硫酸根离子弱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弱酸

D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F加热条件下可催化蛋白质、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②濃硫酸:

A与金属反应:

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b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 Cu + 2H2SO4(浓) ==(加热)== CuSO4 + SO2↑+ 2H2O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c更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C + 2H2SO4(浓) ==(加热)== CO2↑ + 2SO2↑ + 2H2O

S + 2H2SO4(浓) ==== 3SO2↑ + 2H2O

2P + 5H2SO4(浓) ==== 2H3PO4 + 5SO2↑ + 2H2O

d与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

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

f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NaCl(固)+H2SO4(浓)====NaHSO4+HCl↑ (常温)

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加热)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再如,利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可以制氯化氢气体。

g与碱反应:

制化肥,如氮肥、磷肥等

2NH3+H2SO4====(NH4)2SO4

Ca3(PO4)2+2H2SO4====2CaSO4+Ca(H2PO4)2

h与亚硫酸盐反应(稳定性):Na2SO3+H2SO4====Na2SO4+H2O+SO2↑

i与氧化物反应:P2O5+3H2SO4(浓)=2H3PO4+3SO3

j与盐反应:

H2SO4(浓)+CaF2=CaSO4+2HF↑H2SO4(浓)+NaCl △

NaHSO4+HCl↑

H2SO4(浓)+2NaCl Na2SO4+2HCl H2SO4(浓)+NaNO3△NaHSO4+HNO3↑

3H2SO4(浓)+Ca3(PO4)2=3CaSO4+2H3PO42H2SO4(浓)+Ca3(PO4)2=2CaSO4+C a(H2PO4)2

⑵制法:○1实验室制法:可以用FeSO4.7H2O加强热,用冰水混合物+U型管冷凝即可,用NaOH吸收SO2,理论可得29.5%的H2SO4

关键在于尾气吸收。

○2工业制法:

1.燃烧硫或高温处理黄铁矿,制取二氧化硫

S+O2=(点燃)SO2

4FeS2+11O2=(高温)8SO2+2Fe2O3

2.接触氧化为三氧化硫2SO2+O2=(△,V2O5)2SO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3.用98.3%硫酸吸收SO3+H2SO4=H2S2O7(焦硫酸)

4.加水H2S2O7+H2O=2H2SO4

⒓氮气:

⑴化学性质:

①与某些气体反应:N2+3H2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N2+O22NO

②与金属反应:N2+3Mg 点燃

Mg3N2 N2+6Na=2Na3N

⑵制法:

(实验室制法)制备少量氮气的基本原理是用适当的氧化剂将氨或铵盐氧化,最常用的是如下几种方法:

a加热亚硝酸铵的溶液:(343k)NH4NO2 ===== N2↑+ 2H2O

b亚硝酸钠与氯化铵的饱和溶液相互作用:NH4Cl + NaNO2 === NaCl + 2 H2O + N2↑ c将氨通过红热的氧化铜: 2 NH3+ 3 CuO === 3 Cu + 3 H2O + N2↑

d氨与溴水反应:8 NH3 + 3 Br2 (aq) === 6 NH4Br + N2↑

e重铬酸铵加热分解:(NH4)2Cr2O7===N2↑+Cr2O3+4H2O

⒔一氧化氮:

⑴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应:2NO+O2=2NO2

②与氨气反应:6NO+4NH3催化剂

5N2+6H2O

③与氢氧化钠反应:NO+NO2+2NaOH=2NaNO2(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NO和NO2)

⑵制法:(实验室)

制备少量氮气的基本原理是用适当的氧化剂将氨或铵盐氧化,最常用的是如下几种方法:

⑴加热亚硝酸铵的溶液:(343k)NH4NO2 ===== N2↑+ 2H2O

⑵亚硝酸钠与氯化铵的饱和溶液相互作用:NH4Cl + NaNO2 === NaCl + 2 H2O + N2↑

⑶将氨通过红热的氧化铜: 2 NH3+ 3 CuO === 3 Cu + 3 H2O + N2↑

⑷氨与溴水反应:8 NH3 + 3 Br2 (aq) === 6 NH4Br + N2↑

⑸重铬酸铵加热分解:(NH4)2Cr2O7===N2↑+Cr2O3+4H2O

⒕二氧化氮

⑴化学性质

①自身反应:2NO2 ==== N2O4,正反应是放热。

②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二氧化氮溶于水后并不会完全反应,所以会有少量二氧化氮分子存在,为黄

色.)

③与其他气体反应:

NO+NO2+2NaOH=2NaNO2(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

6NO+4NH3催化剂

5N2+6H2O

4NO2+H2S=4NO+SO3+H2O

NO2+SO2=SO3+NO

④与盐反应:NO2+2KI+H2O=NO+I2+2KOH(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

⑵制法:

闪电也可以产生NO2,在闪电时,由于空气中电场极强,空气分子被撕裂而导电,雷电电流通过时产生大量的热,使已经呈游离状态的空气成分N2、O2结合。

N2+O2===2NO,NO进一步与空气中O2反应,生成NO2 2NO+O2===2NO2,NO2与云结合成HNO3,3NO2+H2O=2HNO3+NO,与雨水一起落下,成为天然氮肥。

⒖五氧化二氮

⑴化学性质:N2O5+H2O=2HNO3

⑵制法:2NO2+O3=N2O5+O2 或4HNO3+2P2O5=2N2O5+4HPO3

⒗硝酸

⑴化学性质

①稀硝酸

a与金属反应:3Cu(s)+ 8HNO?(aq)—→ 3Cu(NO3)?(aq+2NO(g+4H2O(l)

Fe(s)+ 4HNO?(aq)——→ Fe(NO3)?(aq)+ NO(g)+ 2H2O(l)

b与碱反应:

c与氢化物反应:3 H2S +2 HNO3(稀)=3 S↓+2NO +4 H2O(HI,HBr)

d与盐反应:3 Na2S +8 HNO3(稀)=6 NaNO3 +2 NO↑ +3 S↓ +4 H2O

3 Na2SO3 +2 HNO3(稀)=3 Na2SO

4 +2 NO↑ + H2O

说明:a.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②濃硝酸

A不稳定性:4HNO3=(光或加热)2H2O + O2↑ + 4NO2↑

浓硝酸因溶解由分解产生的NO2而呈黄色,常将浓硝酸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且放置于冷暗处。B強氧化性

a.与绝大部分金属反应(不产生H2)

Cu + 4HNO3(浓)=2H2O +Cu(NO3)2 + 2NO2↑

3Cu+ 8HNO3(稀)=4H2O +3Cu(NO3)2+2NO↑

b. 与非金属反应

C + 4HNO3(浓)=(加热△)2H2O + CO2↑ + 4NO2↑

S + 6HNO3(浓)=(加热△)2H2O + H2SO4 + 6NO2↑

P + 5HNO3(浓)=(加热△)H2O + H3PO4 + 5NO2↑

在反应中,非金属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或其对应的含氧酸。

c.使铝铁钝化

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使Fe,Al等钝化。

C消化反应; 最为常见的硝化反应是苯的硝化Ph-H+HO-NO?—→ Ph-NO?+H2O

D酯化反应:3nHNO?+ [C6H7O2(OH)3]n ——→ [C6H7O2(O-NO2)3]n + 3nH2O

E酸的通性:a跟指示剂反应b与活泼金属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

生成盐和氢气c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d与碱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e 与一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⑵制取:

⑴实验室制法

NaNO3+ H2SO4=(加热△)NaHSO4+ HNO3

⑵工业上制法

4NH3 + 5O2 =(Pt△)6H2O + 4NO 2NO + O2 = 2NO2(工业上制时要不停通入氧气)

3NO2 + H2O = 2HNO3 + NO (NO循化氧化吸收)4NO+3O2+2H2O=4HNO3

4NO2+O2+2H2O=4HNO3

⒘氨气

⑴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 (氨水在中学化学实验中三应用

①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检验HCl等气体的存在;②实验室用它与铝盐溶液反应制氢氧化铝;③配制银氨溶液检验有机物分子中醛基的存在。)

②)跟酸反应

2NH3+H2SO4===(NH4)2SO4 3NH3+H3PO4===(NH4)3PO4

NH3+CO2+H2O===NH4HCO3 2NH3+SO2+H2O=(NH4)2SO3

(反应实质是氨分子中氮原子的孤对电子跟溶液里具有空轨道的氢离子通过配位键而结合成离子晶体。若在水溶液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8NH3+3Cl2===N2+6NH4Cl (黄绿色褪去,产生白烟)

反应实质:2NH3+3Cl2===N2+6HCl NH3+HCl===NH4Cl

总反应式:8NH3+3Cl2===N2+6NH4Cl

③在纯氧中燃烧: 4NH3+3O2=2N2+6H2O

④与非金属单质: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⑤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4NH3+6NO 催化剂

5N2+6HO(用氨清除NO)

⑥与金属氧化物:2NH3+3CuO △

3Cu+N2+3H2O

⑦与盐反应:NH3+NaCl+H2O+CO2=NaHCO3↓+NH4Cl(侯氏制碱法)

⑵制作:

①工业制法:工业上氨是以哈伯法通过N2和H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化合而制成:工业上制氨气

高温高压

N2(g)+3H2(g)========2NH3(g)(可逆反应)

催化剂

△rHθ =-92.4kJ/mol

○2实验室制备:

实验室,氨常用铵盐与碱作用或利用氮化物易水解的特性制备:

2NH4Cl(固态)+ Ca(OH)2(固态)===2NH3↑+ CaCl2 + 2H2O

Li3N + 3H2O === LiOH + NH3↑

a不能用NH4NO3跟Ca(OH)2反应制氨气

因为NH4NO3是氧化性铵盐,加热时低温生成NH3和HNO3,随着温度升高,硝酸的强氧化性发挥作用使生成的氨进一步被氧化生成氮气和氮的氧化物,所以不能用NH4NO3跟Ca(OH)2反应制氨气。

b实验室制NH3不能用NaOH、KOH代替Ca(OH)2

因为NaOH、KOH是强碱,具有吸湿性(潮解)易结块,不易与铵盐混合充分接触反应。又KOH、NaOH具有强腐蚀性在加热情况下,对玻璃仪器有腐蚀作用,所以不用NaOH、KOH代替Ca(OH)2制NH3。

c用试管收集氨气为什么要堵棉花

因为NH3分子微粒直径小,易与空气发生对流,堵棉花目的是防止NH3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纯净。

d实验室制NH3除水蒸气为什么用碱石灰,而不采用浓H2SO4和固体CaCl2

因为浓H2SO4与NH3反应生成(NH4)2SO4

NH3与CaCl2反应能生成CaCl2·8NH3(八氨合氯化钙)

CaCl2+8NH3==CaCl2·8NH3

e实验室快速制得氨气的方法

用浓氨水加固体NaOH(或加热浓氨水)

20XX 年高中毕业会考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必背考试点 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Na 、K 、Ag 、H :+1 F :—1 Ca 、Mg 、Ba 、Zn :+2 Cl :—1,+1,+5,+7 Cu :+1,+2 O :—2 Fe :+2,+3 S :—2,+4,+6 Al :+3 Mn :+2,+4,+7 N :—3,+2,+4,+5 2、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 失——升——(被)氧化——还原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 4、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AgBr 、 AgI 、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 2CO 3、H 2S 、CH 3COOH 、HClO 、H 2SO 3、NH 3·H 2O 、H 2O 等),气体(CO 2、SO 2、NH 3、Cl 2、O 2、H 2等),氧化物(Na 2O 、MgO 、Al 2O 3等)不拆 第三步:删。删去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 2+和SO 42-,Fe 2+和OH -);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 4+和OH -,H +和CH 3COO -)

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非金属知识点总结》教案 一、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 颜色黄绿色黄绿色无色 成分Cl2 Cl2、H2O、HClO、H+、Cl―、 ClO―、极少量的为OH― H+、Cl―、H2O、极少量的OH― 稀盐酸 性质氧化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酸性2、氯气的性质 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2Na+Cl 2点燃 2NaCl 与金属铁反应方程式2Fe+3Cl 2点燃 2FeCl3 与金属铜反应方程式Cu+Cl 2点燃 CuCl2 与氢气反应方程式H 2+Cl22HCl;H2+Cl22HCl 与水反应方程式H2O +Cl2 ==HCl+HClO 制漂白液反应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 制漂白粉反应方程式2Cl2 +2C a(O H)2==CaCl2 +C a(C l O)2 +2H2O 实验室制法MnO 2+4HCl(浓)△ MnCl2 +Cl2↑+2H2O 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应方程式AgNO3溶液:g++Cl―==AgCl 二、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①Si 的还原性大于C ,但C 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 。2C +SiO2=====高温 Si +2CO↑; ②Si 能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H2,而其他非金属单质无此性质; ③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Si 为半导体,石墨为良导体; ④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但SiO2晶体为原子晶体。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 类别 酸性氧化物 _酸性氧化物 晶体结构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熔沸点 高 低 与水反应方程式 不反应 CO 2+H 2O H 2CO 3 与酸反应方程式 SiO 2 + 4HF==SiF 4↑+2H 2O 不反应 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SiO 2+2NaOH == Na 2SiO 3+H 2O 少:2NaOH+CO 2==Na 2CO 3+H 2O 过:NaOH+CO 2==Na HCO 3 与CaO 反应方程式[来 SiO 2+CaO 高温 CaSiO 3 CaO+CO 2==CaCO 3 存在状态 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 人和动物排放 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 物质 用途 硅单质 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 SiO 2 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 硅酸钠 矿物胶 SiC 砂纸、砂轮的磨料

高中化学会考复习 必修1、2必背考试点 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碱金属元素、Ag 、H :+1 F :—1 Ca 、Mg 、Ba 、Zn :+2 Cl :—1,+1,+5,+7 Cu :+1,+2 O :—2 Fe :+2,+3 S :—2,+4,+6 Al :+3 P :—3,+3,+5 Mn :+2,+4,+6,+7 N :—3,+2,+4,+5 2、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 失——升——(被)氧化——还原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 4、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 AgBr 、AgI 、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 2CO 3、H 2S 、CH 3COOH 、HClO 、H 2SO 3、NH 3·H2O 、H 2O 等),气体(CO 2、SO 2、NH 3、Cl 2、O 2、H 2等),氧化物(Na 2O 、MgO 、Al 2O 3等)不拆 第三步:删。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 2+和SO 42-,Fe 2+和OH -)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 4+和OH -,H +和CH 3COO -) ③是否生成气体(如:H +和CO 32-,H +和SO 32-) 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NO 3-和Fe 2+/I -,Fe 3+和I -)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 化合 分解 复分解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九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归纳总结 课题1: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的发展与利用 1、从化学成分上划分,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四大类。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金属材料的发展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应用→高分子时代 (2)金属材料的应用 ①最早应用的金属是铜,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公元一世纪最主要的金属是铁 ②现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金属依次为铁、铝和铜 ③钛被称为21世纪重要的金属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等。 2、金属的特性: ①纯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②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 ③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3、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Ag)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Fe) 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Au)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W)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Hg)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Cr)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Li)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Os) 最贵的金属————锎kāi(Cf) 4、金属的用途: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不同的用途需要选择不同的金属。【练习】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答:因为铁的硬度比铅大,且铅有毒。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答:银和铜的导电性相近,但银比铜贵得多,且电线用量大,经济上不划算。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答:因为钨的熔点(3410℃)高,而锡的熔点(232℃)太低。如果用锡制的话,通电时锡易熔断,减少灯泡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极大浪费。

1. 原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的;但氕的原子核中无中子。 2.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 2的一般是金属原子;但氢、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 为1、2,都不是金属元素。 3. 质子总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一 般是同种微粒;但 Ne 与HF 例外。 4. 离子核外一般都有电子;但氢离子 (H + )的核外没有电子。 5. 气体单质一般是由双原子组成的;但稀有气体为单原子,臭氧为三原子组成。 6.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般是单质, 是纯 净物;但02与03,白磷与红磷它们是混合物。 7.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 反应一般是化合反应;但反应物仅一种参加,却 属于化合反应。如:3O2=2O3, 2NO2?N2O4 8. 原子活泼性强,对应单质性质一般较活 泼;但氮原子活泼,可氮气很稳定。 9. 金属氧化物一般是碱性氧化物;但 Mn2O7是酸性氧化物,AI2O3、ZnO 是两性氧化物。 10. 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是酸性氧化物;但 CO 、NO 不是酸性氧化物。 11. 酸酐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但 HMnO 的 酸酐Mn2O7是金属氧化物。 12. 酸酐一般是氧化物;但乙酸酐 [(CH3CO)2O]等例外。 13. 溶于水成酸的氧化物一般是酸酐;但 NO2溶于水生成了硝酸,可硝酸的酸酐为 N2O5 14. 一种酸酐对应的酸一般是一种酸; 但P2O5既是偏磷酸(HPO3)的酸酐,又是磷酸(H3PO4) 的酸酐。 次氯酸(HClO)的氧化性比髙氣酸(HClO4)的氧化性强。 要 为 Al2O3、Fe2O3 25. 酸式盐溶液一般显酸性;但 NaHCO 水解程度较大,其溶液呈碱性。 26. 强酸一般制弱酸,弱酸一般不能制强酸; 但H2S 气体通人CuSO4溶液中,反应为:H2S + CuSO4 =CuS + H2SO4 27. 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般能氧化活泼金属;但铁、铝在冷的浓 H2SO4或浓 HNO 沖钝化。 28. 酸与酸一般不发生反应;但浓 H2SO4 H2SO3能把H2S 氧化:H2头H2SO4浓)=SO2 + S| + 2H2O 2H2S + H2SO3=3S + 3H2O 29. 碱与碱一般不发生反应; 但两性Al(OH)3能与NaOH 反应,氨水能与Cu(OH)2发生反应。 30. 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能与酸发生反应;但 下列反应能发生: SiO2 + 4HF=SiF4个+ 15. 无氧酸一般都是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 16. 酸的 元数”一般等于酸分子中的氢原子 次磷酸(H3PO2)不是三元酸而是一元酸,硼酸 17. 在某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该元 但氢氰酸(HCN)例外。 数;但亚磷酸(H3PO3)不是三元酸而是二元酸, (H3BO3)不是三元酸而是一元酸等。 素化合价越高,对应酸的氧化性一般越强;但 18. 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般是金 19. 饱和溶液升髙温度后一般变成不饱和溶 饱和溶液。 20. 混合物的沸点一般有一定范围,而不是 在 78.1 C 21. 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 部是氢离子,可水既非酸也不是碱。 22. 通常溶液浓度越大,密度一般也越大;但 23. 蒸发溶剂,一般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增大; 24. 加热蒸发盐溶液一般可得到该盐的晶 属;但非金属石墨有金属光泽也能导电。 液;但Ca(OH)2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仍然为 在某一温度;但 95.5%的酒精溶液其沸点固定 离子的化合物是酸;但水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 氨水、乙醇等溶液浓度越大密度反而减小。 但加热盐酸、氨水时,其质量分数却会降低。

高中化学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卤族元素 1、包括: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卤族元素最外层有个电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族,气态氢化物的通式为;除氟元素外,其它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通式为。 2、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得电子的能力逐渐,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 3、 4、F2有性,它与H2相遇即爆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它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5、氯气的性质 ①Cl2密度空气,有气味,毒。氯气的电子式为,是一种常见的剂。 ②Cl2与H2在或条件下都可发生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Cl2能在条件下,与钠、镁、铝、铁、铜等金属发生反应,写出铁在氯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把得到的色固体溶于水中,可配制成色的溶液;写出铜在氯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把得到的色固体溶于水中,可配制成色的溶液。 ④氯气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生成两种酸:和,其中有漂白性,一旦漂白有色织物,颜色不能复现。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在该反应中,氯气起到了剂的作用。若有1mol氯气参与反应,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 ⑤氯气的水溶液叫做,包括的微粒有。其中使氯水有酸性,使氯水有强氧化性。 ⑥氯气与强碱溶液可发生反应,类似于氯气与水的反应,在反应中能生成两种盐。写出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反应的产物中,是家庭常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氯气与熟石灰反应可以用来制漂白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产物中起到漂白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⑦当把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化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把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以上的两个反应中,氯气都作剂。 ⑧工业上可以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氯气,该生产过程又叫做,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⑨若要得到干燥的氯气,常用作为干燥剂。可用试纸来检验氯气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常见物理性质: 1、颜色: A 、红色世界 (1)基态:Fe 2O 3 (红棕色)、Fe (OH)3(红褐色)、[Fe (SCN)]2+ (血红色)、Cu (紫红色)、Cu 2O (砖红色)、NO 2(红棕色)、P (红磷、暗红色)、Br 2 (深红棕色)、红色石蕊试纸、 品红溶液。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红色) (2) 化学变化: ①紫色石蕊在酸性溶液(pH <5.0)中变红; ②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气体(CO 2、SO 2、H 2S 、HCl)变红; ③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浅红色(8.2<pH <10.0)或红色(pH >10); ④甲基橙在酸性溶液(pH <3.1)中呈红色; ⑤已经被二氧化硫褪色的品红溶液在加热时会出现红色。 B 、橙色世界: (1)基态:浓溴水 、甲基橙试剂、Br 2 (CCl 4)呈橙红色。 C 、黄色世界: (1)基态:工业盐酸(含有Fe 3+)、Au 、S (淡黄色)、Na 2O 2 (淡黄色)、AgBr (淡黄色)、AgI 、Ag 3PO 4、碘水(黄色)、三硝基甲苯(黄色)、蛋白质加浓硝酸 (2)激发态:钠元素焰色呈黄色 (3)化学变化:久置的浓硝酸因溶有自身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而变黄 D 、绿色世界 (1)基态:F 2 (浅黄绿色)、Cl 2 (黄绿色)、Cu 2(OH)2CO 3 (绿色)、 CuCl 2(浓溶液呈绿色)、 FeSO 4 (浅绿色) (2)化学变化:Fe (OH)2 (白色)——灰绿色——Fe (OH)3(红褐色) E 、青(黑) 世界:Fe FeO Fe 3O 4 FeS CuS Ag 2S MnO 2 石墨(灰黑) F 、蓝色世界 (1)基态:CuSO 4(溶液)、CuSO 4 ·5H 2O (晶体)、液氧、臭氧 (2)化学变化: ①紫色石蕊在碱性溶液(pH >8)中变蓝; ②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气体变蓝; ③无水CuSO 4 (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④H 2、H 2S 、 CH 4、C 2H 5OH 燃烧火焰呈淡蓝色,CO 燃烧火焰呈蓝色; ⑤S 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呈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⑥淀粉遇 I 2 (aq)变蓝; ⑦Cl 2、Br 2、NO 2、O 3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G 、紫色世界

2016年高考历史重大史实及基本知识点 复习 ★★中国与世界重要历史事件★★ 一、世界史大事年表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义诞生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2.12苏联成立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膆一,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1. 原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氕的原子核中无中子。 2.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2的一般是金属原子;但氢、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都不是金属元素。 3. 质子总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一般是同种微粒;但Ne与HF例外。 4. 离子核外一般都有电子;但氢离子(H+)的核外没有电子。 5. 气体单质一般是由双原子组成的;但稀有气体为单原子,臭氧为三原子组成。 6.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般是单质,是纯净物;但O2与O3,白磷与红磷它们是混合物。 7.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般是化合反应;但反应物仅一种参加,却属于化合反应。如:3O2=2O3,2NO2?N2O4。 8. 原子活泼性强,对应单质性质一般较活泼;但氮原子活泼,可氮气很稳定。 9. 金属氧化物一般是碱性氧化物;但Mn2O7 是酸性氧化物,Al2O3、ZnO是两性氧化物。 10. 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是酸性氧化物;但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 11. 酸酐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但HMnO4的酸酐Mn2O7是金属氧化物。 12.酸酐一般是氧化物;但乙酸酐[(CH3CO)2O]等例外。 13. 溶于水成酸的氧化物一般是酸酐;但NO2溶于水生成了硝酸,可硝酸的酸酐为N2O5。 14. 一种酸酐对应的酸一般是一种酸;但P2O5既是偏磷酸(HPO3)的酸酐,又是磷酸(H3PO4)的酸酐。 15. 无氧酸一般都是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但氢氰酸(HCN)例外。 16. 酸的“元数”一般等于酸分子中的氢原子数;但亚磷酸(H3PO3)不是三元酸而是二元酸,次磷酸(H3PO2)不是三元酸而是一元酸,硼酸(H3BO3)不是三元酸而是一元酸等。 17. 在某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该元素化合价越高,对应酸的氧化性一般越强;但次氯酸(HClO)的氧化性比髙气酸(HClO4)的氧化性强。 18. 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般是金属;但非金属石墨有金属光泽也能导电。 19. 饱和溶液升髙温度后一般变成不饱和溶液;但Ca(OH)2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仍然为饱和溶液。 20. 混合物的沸点一般有一定范围,而不是在某一温度;但95.5%的酒精溶液其沸点固定在78.1℃

常見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钠及其化合物钠⑴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在常溫时4Na+O2=2Na2O (白色)在点燃时2Na+O2=Na2O2(淡黃色) ○2.钠能跟卤素.硫磷氢等非金属直接发生反应生成相应化合物,如2Na+Cl2=2NaCl 2Na+S=Na2S(硫化钠)(跟硫化合时甚至发生爆炸。)2Na+Br2=2NaBr(溴化钠)(溴化钠可以做鎮定剂) ○3钠跟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 钠由于此反应剧烈,能引起氢气燃烧,所以钠失火不能用水扑救,必须用干燥沙土来灭火。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从一些熔融的金属卤化物中把金属置换出来。由于钠极易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钠把居于金属活动性顺序钠之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4钠与酸溶液反应钠与酸溶液的反应涉及到钠的量,如果钠少量,只能与酸反应,如钠与盐酸的反应:2Na+2HCl=2NaCl+H2↑ 如果钠过量,则优先与酸反应,然后再与酸溶液中的水反应 ○5钠与盐反应a将钠投入盐溶液中,钠先会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如果能与盐反应则继续反应。 如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b与熔融盐反应这类反应多数为置换反应,常见于金属冶炼工业中,如4Na+TiCl4(熔融) =4NaCl+Ti(条件为高温) Na+KCl=K+NaCl(条件为高温)★钠与熔融盐反应不能证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6钠与有机物反应钠还能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如钠与乙醇反应: 2Na+2C2H5OH→2CH3CH2ONa+H2↑(生成物为氢气和乙醇钠) ⑵钠化学方程式 ⑴与非金属单质: 2Na+H2=高温=2NaH 4Na+O2=2Na2O (白色固体)2Na+O2=点燃 =Na2O2 (淡黄色粉末) ⑵与金属单质; 不反应⑶与水: 2Na+2H2O=2NaOH+H2↑ ⑷与酸: 2Na+2HCl=2NaCl+H2↑ ⑸与碱; 不反应(与碱溶液反应) ⑹与盐; ①4Na+TiCl4=高温=4NaCl+Ti 6Na+2NaNo2=高温 =N2↑+4Na2O Na+KCl=高温=K↑+NaCl ②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或2Na+2H2O=2NaOH+H2↑ NH4Cl+NaOH=NaCl+NH3↑+H2O ⑺与氧化物: 4Na+CO2=点燃=2Na2O+C↓ ⒉氧化钠⑴化学性质①与水的反应Na2O+H2O—→2NaOH②与二氧化碳反应 Na2O+CO2--->Na2CO3 ③与酸反应Na2O+HCl=NaCl+H2O ⑵合成方法Na2CO3(碳酸钠)—△→ Na2O+CO2 ⒊过氧化钠 ①与最高价气态非金属氧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放出氧气,例: 2Na?O?+2CO?══ 2Na?CO?+O?↑ 2Na?O?+2SO?══ 2Na?SO?+ O?↑ ②与次高价气态非金属氧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但不放出氧气,如: Na?O?+CO ══ Na?CO? Na?O?+SO?══ Na?SO? ③与水反应,生成氧气:2Na?O?+2H?O ══ 4NaOH + O?↑,反应放热 制作Na2O+O2=Na2O2 ⒋碳酸钠①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产生一定反应。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酸过量)Na2CO3+ HCl ==== NaCl + NaHCO3(碳酸钠过 ②Na2CO3与碱反应。Na2CO3+ Ca(OH)2==== CaCO3↓+ 2NaOH Na2CO3与NaOH不反应。 ③Na2CO3与盐反应。Na2CO3+ BaCl2==== 2NaCl + BaCO3↓ 3Na2CO3+ Al2(SO4)3+ 3H2O==== 2Al(OH)3↓+ 3Na2SO4+ 3CO2↑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全:化学实验篇 化学实验: 1.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①溶解度的测定;②实验室制乙烯;③石油分馏。前二者要浸入溶液内。 2.中学阶段使用水浴加热的实验:①溶解度的测定(要用温度计);②银镜反应.③酯的水解。 3.玻璃棒的用途:①搅拌;②引流;③引发反应:Fe浴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用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的玻璃棒引发二者反应;④转移固体;⑤醼取溶液;⑥粘取试纸。 4.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Na2O2; 5.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浓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干燥剂、浓H3PO4、无水硫酸铜、CaC2、面碱、NaOH固体、生石灰; 6.由于空气中O2的氧化作用而变质的物质: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 7.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而变质的:AgNO3、浓HNO3、H¬;2O2、液溴、浓氨水、浓HCl、Cu(OH)2。 8.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9.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10.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11.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12.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13.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14.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15.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16.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7..焰色反应实验,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8.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9.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20.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21.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全:化学性质篇 化学性质: 1、SO2能作漂白剂。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 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O2与Cl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Cl-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O3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①可溶性硅酸盐(SiO3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③S2O32-离子

高考历史复习--大事年表

15末—16初新航路开辟 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14—15世纪新航路开辟,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条件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50—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大国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1640年—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1789年7月—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861—1865年美国内战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后—1991年底雅尔塔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56---年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 1956年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840 – 1949 ㈠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㈡1912 ——1949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①1912—1919 短暂的春天(一战时期) ②1927—1937短暂发展 ③1937—1947陷入困境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 ㈠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末(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 ㈡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福特,卡特) ㈢20世纪80年代(里根) ㈣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一、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三、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止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四、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五、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能大量共存 (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 六、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 (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七、pH值的计算 (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3)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4)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 九、电化学 (1)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2)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4)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十、盐类的水解 (1)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十一、C、N、O、S、Cl、P、Na、Mg、A1、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 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 ①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 二、结构 1、半径 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中国年代外国 禹建夏公元前2070年 商公元前1600年~1046年 周武王伐纣灭商,建西周公元前1046年~771年 周平王建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8~6世纪城邦出现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 主政治 鲁国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公元前594年 (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黄金时代” 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秦始皇嬴政建秦朝公元前221年 汉武帝兴办太学公元前124年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蔡伦改进造纸术105年 6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北宋毕升胶泥活字印刷术11世纪中叶 14~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 15世纪前后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1380年 1487年迪亚士到达风暴角(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 1517年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1519年~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惨败,失去海 上霸主地位 17世纪初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17世纪荷兰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7世纪中期英国《航海条例》,战胜荷兰 1687年英国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 学原理》 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邀请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18世纪启蒙运动 1721年英国第一位首相沃尔伯尔 18世纪中期英国胜法国,建立日不落帝国 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776年美国独立 1785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7年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 1789年美国第一次总统选举(两届)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 1807年美国富尔顿蒸汽机驱动轮船 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 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37年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林则徐虎门销烟开1839年 眼鸦片战争爆发看1840年前后 6月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英国鸦片战争 魏源完成《海国图志》世《南京条约》界1842年 8月《南京条约》 1848年底《共产党宣言》发表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鼎盛时期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洪秀全)1851年1月 太平军定都天京(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冬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6年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 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1859年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俄国民族音乐兴起 洋务派提出“自强”19世纪60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俾斯麦领导德国统一 《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 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1863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4年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洋务派提出“求富” 洋务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福建巡抚在台湾设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 初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初 3月~5月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巴黎公社 上海创办《申报》1872年 1875年初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

高中化学必背的知识点汇总 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 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 (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几看) 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是否应用恰当。 4、离子共存问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生成沉淀: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

Cu(OH)2等。 生成气体:CO32-、HC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H2O:①H+和OH-生成H2O。②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如:HCO3-+H+=H2O+CO2↑, HCO3-+OH-=H2O+CO32-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常见这四种有色离子)。 ②注意挖掘某些隐含离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H+,碱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OH-。 ③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或有电子的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失电子)→升(化合价升高)→氧(被氧化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