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的商业模式

万科的商业模式
万科的商业模式

万科的商业模式

万科的发展带有明显的特性,他的发展与中国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研究万科,离不开研究中国的国情和土地制度。

8月31日,随着北京——中国最后一个保留土地协议转让交易方式的城市堵上口子,中国房地产土地市场全部透明化。随之,行业告别粗放期,转向规范发展期。

促成行业发生如此剧变的另一个因素是:中央实施宏观调控背景下的银根紧缩,房地产开发资金的主要来源——银行普遍惜贷甚至提高了个人按揭贷款的门槛。地根、银根——房地产的两大命根发生变化,由不得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主体房地产商不因势而变。

对于这个真实需求旺盛、高总量、高产出的行业,没有哪个开发商愿意打退堂鼓、自行退出。而要想在这个行业继续做下去,廉价拿地、从银行大把借钱、靠预售快速回笼资金还贷的老套数显然已经不灵了。

必须换活法——大大小小的开发商们先后认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性。尤其对一些资本实力不足、土地储备少之又少的小企业而言,生存还是灭亡更是必须求解的命题。

据有关统计显示,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02岁,其中70%的企业生存时间不超过5年。可见,能在不同环境中存活下去,不管规模如何,排名如何,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活着就是美丽的。

那么,多数起步于房地产经营的大好环境中的中国房企,如何在这轮转折中不掉队、求得继续生存和发展呢?

在地产界有“思想家”之称的冯仑认为,未来市场存活的应该是两类企业,

一类是“特种部队”,一类是“基地组织”。前者因为有过硬的技术、人才、有效战略而所向披靡,后者凭借地利而顽强生存。而在业界,目前活跃着的实力派企业也确实大体可以归入这两类,前者如万科、中海、万通、SOHO中国、阳光100,以及在一定区域内拥有绝对优势的招商地产、陆家嘴、顺驰中国、江苏新城等,后者则指为数众多的项目公司。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长久活下去的就是胜者。大大小小3万家房企胜者能有几多?

20岁万科警惕死亡距离

今年是万科成立20周年。作为中国房地产业公认的“领跑者”,在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国内房地产市场上,一家原来并没有任何特殊背景的企业,为何能不断成长壮大,最终达到今日在行业内的影响和地位呢?也许,万科人对自己20年来发展的总结和评价,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持续增长才能持续领跑

根据万科2003年年报,该年度内销售收入增长39.48%,净利润增长41.81%。在不存在并购的情况下,一家已经成立了20年的公司,能保持这样的增长幅度实属不易。

从1984年到2003年,万科的销售收入从5800万到63.8亿,增长了114倍;净利润从500万到5.42亿,增长了108倍。作为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从1991年到2003年,万科经营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5.4%,利润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8.7%;而在最初的上市公司里面,像万科这样连续12年盈利增长的几乎绝无仅有。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万科目前惟一的主营业务房地产,最近五年的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3.13%,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0.44%,明显超过公司前20年的平均速

度,证明,万科在经历20年的增长后,至今仍处于加速期。

逆境自强顺境自省

说到万科遇到的逆境,首推上一次宏观调控。当时刚在地产业崭露头角的万科,面对严峻形势作出了冷静的判断,坚信房地产业存在巨大发展机遇,做出了地产为主业,逐步削减其他业务、最终过渡到专业地产公司的决策。正是在此次宏观调控期间,万科从中国数以万计的房地产公司中脱颖而出,从此奠定了自己在行业内的领跑者地位。

1997年左右,在全国再次响起跑马圈地之声的时候,万科从原有的十几个开发城市收缩到六个主要城市,从全面的地产业务收缩到单一的住宅业务。面对外界普遍的疑问,万科坦然承认,自己的第一轮城市扩张是头脑过热的表现,而业务的收缩,是因为万科认为即使只作住宅一种业务,自身的专业程度也还大有提的空间。

这一轮收缩帮助万科实现了专业能力的快速提升,而专业能力的提升正是为下一轮扩张聚集“内力”。从2001年开始,万科再次迈出扩张步伐,目前已经进入19个城市,并在新进入的城市接连获得成功。

到2003年,万科无论销售额、利润还是增长率,在行业中和自身的历史上,都呈现形势一片大好的局面。然而,就在此时,万科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内部论坛上,总经理郁亮提出这样的问题:万科离死亡有多远?在万科看来,如果在顺境中不思进取、不求突破,则必将在环境的变化中走向消亡。

经过审慎的思考和分析,在2004年中举行的集团员工视频会议上,万科提出质量增长、均好中加速”,要求以国际最优秀企业为标杆,对流程进行全面

重整,将自有资金经营周期缩短30%到40%,在负债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净

资产益率3个百分点。

在这次会议上,万科告诫它的每一个成员:这不是一次改良,而是一次变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在顺境中谋求突破,在均好中强调加速,这一过程贯穿了一种对自己高标准的要求,体现了万科的“自省意识”。

告别粗放的多元

“万科的减法”至今已成为中国企业经营的经典案例。与大多数企业因为持续亏损而退出某个领域不同,万科卖掉的每一家公司,几乎在当时都业绩良好。尤其在2001年转让万佳百货时,许多外人都为之扼腕痛惜。无疑,把正在下蛋的母鸡卖掉,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万科这二十年中,在多元化中做减法,在区域扩张中做集约化,在专业化中精细化,在产品领先中做技术创新,比国内其他优秀企业更早地从经验上摸索出公司增长的减法原理。

万科为业界所称道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这是一个简单的企业。

万科今天的业务是简单的。经过专业化调整之后,万科几乎只做房地产,而且只做住宅。因此,它有多大的市场空间,有多少竞争对手,募集的资金将如何投放,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什么位置,客户对它做何评价,环境的变化又将产生什么影响,都是一目了然。

万科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简单的。集团本身是上市公司,而集团与分公司的关简单明了、并完全对外公开,一张由顶而下的树状图就能看清一切,没有任何可供想象和猜测的内幕空间。

万科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简单的。一方面,万科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员工私人生活保持高度尊重;另一方面,也制定了严格的职务行为规范,员工不

得与自己亲属或亲属所在企业建立业务往来,从而避免了绝大多数企业易于出现的裙带效应。

遵守规则的人最轻松

在地产行业中,万科各方面的能力备受好评,但“万科拿不到好地”,却是这家优秀企业长期的心头之痛。

最优秀的公司得到最糟糕的地块,一方面与行业状况有关。中国最初涌现的大地产商,都或多或少具有土地资源上的优势,万科是没有任何政府背景的惟一特例。而另一方面,也与万科坚持规范运作,拒绝以台下交易获得土地有很大关系(也有业界人士认为万科拿产品找地,所以开发区域总在城郊)。

万科的固执使它失去了许多业务机会,不少人会觉得这是遗憾的事情。但在万科看来,遵守规则的人最轻松,用王石的话说就是:规范做事,睡得着觉。规范自身,才能让企业产生更高的效率,让企业摆脱对个人的依赖,让企业减少波动以及由此而来的附加成本,获得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时至今日,随着房地产业的法制环境日渐成熟,土地市场的游戏规则越来越规范,万科在土地资源上的弱势地位正在逐渐淡去,而其专业实力和在资本市场、客户群体中良好的口碑将带给它越来越显著的优势。

作为上市公司,万科在信息披露方面的透明程度,在资本市场上也一直广受好评。万科的业务是透明的,透明到通过网站进行招标、采购,并公布协议签订情况。万科的管理是透明的,除了商业机密,在内部网站上可以访问到公司经营的全部信息——对于一个敢于以BBS这种方式,来公布对自己的外部批判和内部批评的企业,还能有什么秘密刻意隐藏呢?

25岁中海地产:多条血管多条命

今年是中国海外集团成立25周年,也是集团旗下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第12个年头。

按中国海外集团方面的总结,该公司25年来经历过三次战略转型:一是上世八十年代中期利用中英签订香港前途问题协议的契机,首度进军香港地产业;二是1992年资产重组,使旗下的中国海外发展成为第一家以香港业务直接上市的中资公司;三是1998年后实施向内地地产市场转移的战略决策。

12年前地产业务向内转

1988年,该集团便在深圳市第一块(同时也是我国内地第一块)国际招标出让土地中获胜,由此开始拓展内地地产业务,但直到1997年之前,集团70%的资源仍然投入到香港市场。1997年,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香港经济及房地产市场跌长期的低谷,中国海外在香港的投资也遭受重创。1998年,该集团地产业务全面“向内转”,2001年组建内地房地产业务的新旗舰——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迄今为止,集团90%的投资已经投放到内地市场。

像大多数红筹国企一样,以地产、建筑、基建实业投资为主体的中国海外集团,一贯作风也是踏实做事、不事张扬,这一点在其内地地产业务拓展上表现更加明显。但最近一段时间,业界注意到此种低调稳健的作风已为更加积极进取的姿态所取代,一般认为这与宏观调控下内地房地产业进入变革、整合、重组的新阶段,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带来更多市场机会有关。

三大区域、11个城市大布局

自2001年以来,中海地产在原有的深圳、上海、广州、北京和成都五个中心城市的基础上,先后向西安、长春、南京、中山、苏州和东莞拓展,地区公司达到11个,初步形成了全国开发的市场格局。

同时,中海地产调整了土地吸纳思路,加速进行土地储备。2003年以来先后以拍卖、投标等方式获得成都望江豪庭、西安航博馆等五大项目,其中今年4月与首次涉足内地的香港信和置业联合成功竞投成都国际社区及深圳香蜜湖地块不仅拿下了这两个在市场上颇具影响力的项目,也通过合作拿地、合作开发方式的尝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成本不断上升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压力,为持续发展争取到更大空间。

真心喜欢宏观调控

在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链状况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融资能力是否强大,融资渠道是否多样,往往直接决定企业未来的命运,而同时在中港两地拥有多渠道融资能力,是中国海外集团引以为傲的优势。所以,该企业高层人士称:“我们从心底喜欢宏观调控”。

随着近两年香港股市市况明显改善,投资者对中国海外发展的看法也比较正面,去年摩根大通增持该公司股票比例达到8%,成为策略性股东,极大地提升了其股东基础,令公司市值回升至100多亿港元。今年年初,中国海外发展抢闸发行8.5亿股新股,每股定价1.8元,在市场上成功集资15.3亿港元。7月,该公司又成功筹组了24.3亿港元银团贷款,主要用于内地地产项目,这是自1992年以来最大的无抵押、无担保且贷款成本最低的融资行动,反映了国际金融界对该公司的强烈信心。

除获得香港资本市场强大融资平台的支持外,中海还根据不同的经营方式需要,选择不同融资手段,力争用较低的成本得到公司发展所需资金。在2003年获农行16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中海又获得建行10亿元的授信额度,标志着该公司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银企战略性合作取得积极进

展。刚刚公布的中国海外发展今年中报显示,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3.68亿港元,去年同期上升51%,同时,公司手中持有现金40亿港元,可动用银行贷款额度为50亿港元,加起来共90亿港元,积聚了加速拓展业务和寻找商机的能量。

积极打造国内融资平台

最近,中国海外集团通过旗下的中海地产股份公司,重新整合内地房地产业务,积极筹备国内上市之举,已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之一。有消息称,中海地产最快有可能将于明年上半年实现国内A股上市,如果此事落实,则可以预见,中海地产目前在内地市场正在进行的全面扩张,将进一步提速。

11岁新城房产:活的要有耐力

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育,孕育出一批区域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经过10来年的发展壮大,在区域内位列三甲,在本地市场占有15% 以上的市场份额(通常以开发面积、销售额论)。如今已经名震全国的天津顺驰、江苏新城房产、南京栖霞建设等就是这样的企业。记者近日走访了江苏新城房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城房产”),这是一家已经发展了11年的上市企业,主营地产,在常州一家独占15%以上的市场份额,综合实力位列江苏房地产企业二强。

艰难起步

新城房产是在上一轮宏观调控时期艰难起步的民营企业,也正是这样的出身,让该企业在经受这一轮宏观调控时安然若素,在别人急速扩展的时候愈发注重稳扎稳打,甚至要把急速发展时省略的脚印补回来。如今,这家在三线城市起步的企业,一边巩固着大本营的市场,一边出征南京、上海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为早日跻身全国一流地产商之列做准备。

新城房产董事长王振华回顾企业的发展历程时颇多感慨。早年间,王在江苏武进(原为县级市,现改为常州的一个区)第一棉纺厂做车间主任,自己家里还开个织布厂。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做自己的事情。几年下来,积累了200万元资金。后来觉得纺织业成长速度太慢,而且竞争愈发激烈,就考虑换个行业。1992 年,王瞄上了当时很红火的房地产,准备进入。但是,1993年7月2日刚成立武进新城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新城房产前身),7月7日总理讲话就开始银根收紧、宏观调控。一夜之间,整个行业急转直下,市场骤然变冷。“但我们只能硬着头皮上”,王振华说。

因为资金实力不够,无能力去常州市区发展,王就把目光投向郊区武进。当时拿的第一个项目很小,是三亩农田地,每亩地价3万元,楼板价只有每平方米15元,一共建了72套房子,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成本每平方米500元,售价是每平方米680元。王振华很幸运,第一个项目预售只在《常州日报》报眼刊登了一则广告,电话几乎被打爆,72套房一天就卖完了。该项目一年让王振华赚了100多万。

三级跳农村包围城市

之后,新城房产每年开发一个大约5万平方米的项目,平稳地做到1996年,时已经成为常州市很重要的一个房地产企业,但还没有进入市区,仍然在郊区发展。靠着这条低成本扩张的路,在人家纷纷因为宏观调控的缘故退出这个行业的时候,新城房产慢慢长大。这一年新城房产捕捉到一个信号:福利分房要取消,果然,第二年常州市区的地产市场启动了。

1998年,新城房产迎来第一个转折点——进入常州市区,开发了万博花苑

项目,同时也在武进继续开发住宅项目。两地加起来一共10多万平方米。这时大多数企业还在睡梦中,新城房产却开始崛起。2000年福利分房终结,地产复苏,常州市迅速扩容。2001年,新城房产借重组江苏五菱实现借壳上市,拥有了融资平台,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2002年,新城房产迎来第二个转折点。这一年,公司走出了常州,进入本省的南京市场,同时也走出江苏,进入上海市场,年销售面积也增加到26万平方米。2003年,销售面积达30万平方米,成为江苏开发面积最大的企业。在常州已经成为绝对的市场第一,预计今年常州一地的市场占有率可以达到20%~25%。今年,常州、南京、上海三地项目加起来新开工面积达到94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公司实力也大大增强。2003年,实际销售10个亿,今年1到8月销售13亿,到年底可以完成20亿销售额。

进入外地市场,新城房产采取的也是从郊区到市区的模式。

产品就是竞争力

王振华认为,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产品。从人们对房子的需求上看,也是这样。人们对房子的需求从满足居住到讲究舒适再到追求个性化,不断升级,产品品质最为重要。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该公司非常注重产品细节,为常州人提供了很多高性价的住宅,取得了大多数楼盘实现100%销售的业绩。

成功进入常州以外的市场,王认为靠的是超前的判断力。而这种超前的判断力得益于常州很早就开始招拍挂让开发商提前积累了经验。该公司在上海投标地块时,中标的是当时最高的价格,但在其后推出的同类地块,已将他们的中标价作为标底价了。市场证明其眼光是准确的。

做能在沙漠行走的骆驼

新城房产在2003年底制订了5年规划,主要内容是,在2008年前每年以35%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销售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销售额达到50亿元,成为长三角区域的品牌企业。未来两年,他们将把总部搬到上海,常州主阵地不丢。企业理想,王振华说:“有的企业希望成为老虎一样强大的企业,有的

希望成为猎豹一样快速发展的企业。我们不希望成为老虎、猎豹一样的企业,而是希望成为骆驼一样的企业,有耐力,可以走过沙漠。走沙漠,老虎和猎豹都不行。”

显然,新城房产的志向在做“百年老店”,塑造企业拥有骆驼一样的坚韧性格,追求长久地活着。当无数前辈后辈都倒下了的时候,“活着”这个事实本身就是胜利。

万科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姓名:周春燕学号: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个人拥有的金融资产总量已超过了2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个人拥有储蓄额已超过了16万亿元,我国个人金融资产的总量的积累导致人们对优秀投资理财理论的需求。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在我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上,如果想在房地产行业中捕捉到投资机会,进行理性投资,不盲目跟风,将自己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正确分析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万科是我国证券市场中一家优秀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其前瞻的公司战略,稳健的经营,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优秀的管理团队,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目光。万科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上市公司,这几年业绩增长迅速,股价涨幅巨大,在整体A股市场估值处于高位,投资者希望在买入它的同时了解它的内在价值和未来成长性。 本文主要通过对万科2011年到2015年第三季度期间公布的财务报表的分析,来说明万科业务前景和财务绩效,给出目前股票价值判断,从而有助于投资者认识万科的内在价值,更好的进行投资。 } 一、公司概况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至2002年底,公司总资产亿元,净资产亿元,拥有员工6055名,全资及关联公司43家。公司于2000及2001年两度分别入选世界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全球最优秀300家和200家小型企业,公司的良

好业绩、企业活力及盈利增长潜力受到市场广泛认可。 1988年12月,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人民币2,800万元,资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1991年1月29日本公司之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991年6月,公司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36万股,集资人民币亿元,公司开始跨地域发展。1993年3月,本公司发行4,500万股B股,该等股份于1993年5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B股募股资金45,135万港元,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开发,为本集团的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1997年6月,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亿元,主要投资于深圳住宅开发,推动公司房地产业务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2000年初,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亿元,公司实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于1988年介入房地产领域。凭借一贯的创新精神及专业开发优势,公司树立了住宅品牌,并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于2001年将直接及持有的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72%的股份转让予中国华润总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成为专一的房地产公司。 万科2010年正式进入商业地产,多地成立商业管理公司,2011年正式宣布三大产品线:购物中心+写字楼+社区商业,万科2013年2月与美国铁狮门房地产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万科持合资公司70%的股权,铁狮门持股30%。截至2014年底,公司进入中国大陆65个城市,分布在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深区域、以长三角为核心的上海区域、以环渤海为核心的北京区域,以及由中西部中心城市组成的成都区域。 二、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 表1 资产负债表(单位:万元)

解析万科、恒大、龙湖等7大社区商业 模式 时间:2014-08-13来源:点子国际商业地产作者: 核心提示:目前的零售大环境特征之一就是:大卖场郊区化、边缘化,购物中心社区化,社区商业渐受热捧。对于不同房企而言,会根据自有优势和资源来运营和发展社区商业,以下7大房企的社区商业模式,或可为不同企业提供借鉴。 多中心在城市的发展趋势已不可抵挡,再好的城市购物中心,消费者一年能去几次? 目前的零售大环境特征之一就是:大卖场郊区化、边缘化,购物中心社区化,社区商业渐受热捧。对于不同房企而言,会根据自有优势和资源来运营和发展社区商业,以下7大房企的社区商业模式,或可为不同企业提供借鉴。 一、万科——自建自营,“五菜一汤”统一招商、运营 自长阳半岛社区商业配套完善后,“五菜一汤”的万科社区商业标配模式开始在北京万科多个项目进行推广,成为住宅项目社区商业模式的典范。 在长阳半岛,“五菜一汤”包括:绿色、时尚的社区菜市场幸福街市(汤),健康、便民的社区食堂第五食堂,丰富、齐全的品牌超市

华润万家,以及服务快捷的洗衣店、药店和银行(五菜)。所有社区商业由万科统一招商和运营,以保证社区形象、管理品质和业主对生活配套的要求,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问题。 在万科社区商业标配“五菜一汤”体系中,“第五食堂”是万科自创的社区餐饮连锁品牌,北京首店于2012年正式落户长阳半岛,为业主提供物美价廉的生活餐食,特请中餐大师制作南北菜系,自开业以来营养丰盛的健康饮食深受业主好评。 另一标配是万科社区连锁品牌“幸福街市”,作为长阳首个社区菜市场,食材新鲜健康,种类丰富、价格公道,更是彻底解决了万科社区居民的“菜篮子”问题。此外华润万家便利店,也以持续改进消费者生活品质为目的,为社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商品;及时消费、应急消费,华润万家带给顾客家的温暖、富足、现代、健康的感受。 万科在全国已有近300个楼盘,仅万科项目内的社区商业似乎已经潜力无限。但更值得重视的是万科在社区商业上的“系统集成”。此前,几乎包括零售商在内的所有企业,进军社区商业都是单打独斗,即以某单一业态进驻,至于其他生活类业态的组合,基本是“听天由命”,物业方对此也是抱“愿者上钩”的态度。万科在社区将商业进行规划后形成统一模式,让原本处于“自然生长”或“野蛮生长”状态的社区商业有了标准,各业态的相互补充,让彼此的发展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对于旗下三大商业产品线之一社区商业的未来盈利模式,毛大

2002年,中国房地产走完第一个十年,在风风雨雨的历程和纷纷扬扬的回顾中,老牌房地产公司多数已垂垂老矣,步履蹒跚。但这中间惟有万科例外——它不仅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去年更是爆出新闻:公司业务增长近80%,单一公司产量已交付117万平方米,销售额突破50亿,这不仅创下了万科历史上的新纪录,而且在中国上市房地产企业中排名第一,在传媒所报导的房地产企业中也是第一。所以,冯仑提出:“学习万科好榜样”。 NO1完整科学的职业经理人文化 万科之所以先进,首先是有一套非常正确的价值观。大家知道,万科很早就解决了股权问题,也很早股份化,又很早上市。它的创业者和管理团队始终以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操守严格要求自己,敬业爱岗,全心全意回报股东。所以,万科形成了一整套与职业经理人相关的价值观和公司文化(白领文化),万科的管理在点点滴滴中都透露出由此带来的专业、专注、细致和严谨,这种价值观和文化甚至成为万科产品的特色包装和特有的品牌价值。万科的“企业视角、人文关怀”很好地表达了经理人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反映了白领的文化趣味,使一批白领对万科情有独钟。 企业独特的文化决定了企业不同的发展命运,这主要是由各自不同的核心价值观驱使的行为方式不同所造成的。一个公司由优秀变成伟大,其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就是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今天,看到一个优秀和走向伟大的万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深植于万科经理人当中的企业文化和价值伦理,才是他们最重要的获胜基因。 ——“有关万科品牌的故事很多,随便一说就不下三五件: 一是万科的领军人物不仅是公众人物,而且还成为摩托罗拉的广告代言人; 二是原来既定的华润购华远、华远控万科的计划中,险些变成华润控万科、万科控华远的格局,显然这时的万科比顶峰时期的华远还值钱; 三是凡万科开发的物业,无论在哪个城市哪个区域做何种产品,就是要比其他发展商的产品贵,少则一二成,多则翻倍,市场依然买账; 四是任何一个万科企业出身的职业经理人,无论到哪儿似乎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尽管这并非好事,但奇怪的是市场上居然还有不少发展商肯买账。” NO2万科的成功是美国模式的成功 国内的房地产公司一向以“开发”自居,似乎“开发”是房地产公司的惟一模式。当探寻万科成功的奥秘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多年以来深信不疑的开发模式并不是房地产公司惟一的,更不是最好的商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房地产通过对内地的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内地的城市建设,同时也将其开发模式引入内地。但实际上,大量香港公司特别是所谓五大家(长江、和黄、新鸿基、恒基、新世界)这10年来以香港模式和香港经验在内地大展拳脚,结果却是败多胜少,这表明,香港模式在内地并非所向披靡。 其实,香港是一个城市,土地极其有限,长期以来政府对土地实行高度垄断,卖地收入支撑着政府的全部税收,实行高地价一直给政府带来极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几大房地产公司垄断了70%的新房供应量。双方博弈的结果就是高地价、高楼价、高利润。亚洲金融危机后,这一政策大受质疑,在实践中也屡遭挫折。而反观美国这一大陆经济体,土地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被开发出来,房地产公司又充分竞争,谈不上什么垄断,因此地价、楼价都由供求关系决定,公司也无暴利可言。由于充分竞争和高度发达的不动产金融,房地产公司不得不采用高度专业化和长期收益为主的商业模式,在细分市场上取胜,靠长期经营获利。 我国地域辽阔,未来房地产领域的竞争趋势和市场化走向更像美国而不是香港。因此,

东北大学 毕业论文 万科房地产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学号: 412N11090003 姓名: 张壤 专业: 会计学 二零一三年七月

目录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企业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企业财务分析 (5) (一)股本结构 (5) (二)财务比率分析 (5) (三)综合分析法 (10) 三、万科存在的问题 (12) 四、万科发展建议 (12) 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4) 谢辞 (15)

摘要 万科身处一个饱受争议的行业,却罕见而长久地收获了掌声。作为房地产行业的持续领跑者,这与王石和万科坚持走大道、顺大势,阳光、透明、不行贿、不囤地以及绿色发展是分不开的。上海世博会中万科是唯一参展且拥有独立参观的房地产企业,与此同时,万科第一个代表房地产企业拿下2010年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在2010年楼市“调控大年”,从年初不时有调控政策出台,万科却在噤若寒蝉的房地产企业笑的很灿烂,今年前10个月万科已实现销售金额869.3亿,超过了原本全年750亿的目标。是什么成就了万科这艘持续领跑的“地产航母”?本文针对万科2007年至2011年的财务报表及其相关财务数据,结合房地产经营实际现状,从财务分析的视角,研究万科近年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探索万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发现万科经营战略的闪光点和尚且存在的问题,为万科管理层乃至房地产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业万科财务分析 万科房地产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万科商业运营模式及借鉴 2013年11月27日,万科首个购物中心——位于北京昌平区的金隅万科广场正式对外试营业。这是万科组建商用地产管理部后的第一个项目。万科进军商业地产的消息有两点启示,一是最大的住宅房产企业决定拓展新业务,说明持续的住宅调控使得住宅房产市场前景不再明朗;二是万科虽然初次尝试商业地产,但其资本雄厚、品牌有优势,将进一步整合商业地产市场。对市投资中心来说,一个住宅房产巨头如何运营商业地产,是值得持续跟进和学习的。 万科商业模式总结及借鉴: 一、万科商业地产运营模式 1.万科商业的成立 从2009年开始立项研究到今年1月成立商用地产管理部,再到首个购物中心试营业,万科筹备了4年之久,可谓做足了准备。万科在商业地产上并不着急,只做对的、好的、需要的,万科副总裁毛大庆形容为“开着车换轮子”,在不放弃现有销售额、销售规模的前提下,同时开展新的业务。万科计划在北京以每年一个的频率推出商业地产项目,深圳、上海、苏州和沈阳等地也会陆续推出。 2.万科商业的定位 万科商业为找准切入点,走细分化市场,避开了竞争激烈和投资较大的城市综合体,而是专注于与社区

联系更紧密的生活广场系列与邻里家系列。万科将现有商业项目分为三条产品线:万科广场系列、生活中心系列和邻里家系列。万科广场系列定位为区域型购物中心,生活中心系列主要针对集中型社区商业,而邻里家则是对社区商业街的归纳。 因而,万科商业的选址思路是新城区、卫星城、大型社区聚集处,而非城市核心区。以万科第一个商业项目为例,金隅万科广场位于北京昌平城区,总体量为14万平方米。RET睿意德相关负责人预测,试营业当天开业率将达到80%,年底正式营业时将达到90%以上。 3.万科商业运营团队 万科从成立商用地产管理部至今,地产团队已经超过一百人,万科未来几年在北京会以每年一个的频率推出商业地产项目,主要定位于新城区,包括昌平、房山、大兴、延庆等郊区县,此外,深圳、上海、苏州和沈阳等地也会陆续推出万科商业地产项目。 4.万科商业投资及运作方式 万科选择的是总部模式加一线公司孵化模式,例如金隅万科广场就是金隅公司作为一线公司与万科进行合作开发运营。金隅万科广场由万科自持出租经营,项目目前已投资9亿元,万科副总裁毛大庆预计7年收回成本,这在商业地产领域属于中上水平。按照万科此前的内部测算,该项目持有周期8年,按地区保守租金测算,可以实现净资产收益率12%,经营性杠杆下内部收益率(IRR)为15%,项目总投资回报率达到111%。 未来,万科的投资主要方向为“城市配套供应商”,包括医院、学校、博物馆、公园、商场、公屋等。2013年9月4日,万科以53.99亿元拿下深圳留仙洞地块,同时首次公开涉足产业地产的缘由;10月31日,万科召开BOT项目前海企业公馆推介会,该项目预计2014年6月竣工;此外,位于深圳宝安区的万科儿童医院也计划在2014年春节前后动工。目前北京万科至少拥有四个商业地产项目,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近两年万科还将进入城市综合体的运营行列。位于大兴CBD核心区的一个项目包含酒店、商城、写字楼等多种业态。此外,万科还准备做一些社区金融,例如POS机、多功能服务机等,2013年万科入股微商银行,成为最大股东。 二、对市投资中心发展商业的建议 1.挖掘自身优势,专注社区商业 社区商业是国内商业发展的蓝海和热点方向,万科亦选择从社区商业服务入手商业地产。市投资中心商业项目的优势是依托既有的公租房人群,有一定的消费人群支撑。既有项目如东郊农场、门头沟铅丝厂、高米店等,周边只有一些小摊贩,未形成完整的社区商业配套业态,这对市投资中心来说是机遇。通过引进标准化、品牌化的优质商家,完善社区配套商业服务,繁荣公租房社区商业,提升市投资中心商业价值。 2.积极探索合作开发模式,积累经验 合作开发,共担风险,这是金隅万科广场的开发策略。整体租赁的模式,风险虽然都转嫁到商业管理公司,但收益也有所降低,且都项目的掌控能力有所下降。未来,市投资中心随着商业运营中心的成立,人员结构区域完善,可以探索与其他公司共同开发的模式,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跟踪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万科历史简介 第二部分:企业的环境分析 第三部分:企业竞争对手分析 1)万科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2)万科SWOT分析 第四部分: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评价 第五部分:总体战略分析及评价 小组成员:

一.万科历史简介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成立于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其良好业绩、企业活力及盈利增长潜力受到市场广泛认可。据权威资料显示,在1995年以前挂牌的311家上市公司中,能够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项的综合排名上保持持续上升的只有3家,万科是其中之一。 万科于1988年介入房地产领域,1992年确立了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将住宅作为房地产的主导开发方向,2001年成功转让了万佳股权,全面完成了专业化调整战略。目前,万科己进入深圳、广州、成都、武汉、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等近30个城市开发项目,成为国内最具实力和最为知名的住宅开发商之一。 2001年,万科分别入选世界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全球最优秀300家和200家小型企业。2002年,万科连续三年位列《中国证券报》“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之一。 2009年,在全球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组织的“2009年中国最佳雇主”评选中,万科成为10家上榜企业中唯一的房地产企业,共有19个项目获得“詹天佑大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其中天津公司水晶城、广州公司四季花城、中山公司城市风景项目先后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 在绿色建筑领域,万科继续领跑全国。2012年,万科绿色三星住

万科房地产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实习对象: 实习名称:财务报表分析 小组成员: 实习时间:2011.1.5~2011.1.11 万科房地产集团财务分析 一.企业简介 (一)企业概况 万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至2003年6月30日止,公司总资产94.73亿元,净资产42.85 亿元。 1988年12月,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人民币2,800万元,资产及经营规模迅速扩大。1991年1月29日本公司之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991年6月,公司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36万股,集资人民币1.27亿元,公司开始跨地域发展。 1992年底,上海万科城市花园项目正式启动,大众住宅项目的开发被确定为万科的核心业务,万科开始进行业务调整。 1993年3月,本公司发行4,500万股B股,该等股份于1993年5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B股募股资金45,135万港元,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核心业务进一步突显。1997年6月,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3.83亿元,主要投资于深圳住宅开发,推动公司房地产业务发展更上一个台阶。2000年初,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6.25亿元,公司实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于2001年将直接及间接持有的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72%的股份转让予中国华润总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成为专一的房地产公司。 2002年6月,万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5亿,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房地产核心业务的资金实力。 公司于1988年介入房地产领域,1992年正式确定大众住宅开发为核心业务,截止2002年底已进入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成都、武汉、南京、长春、南昌和佛山进行住宅开发,2003年上半年万科又先后进入鞍山、大连、中山、广州,目前万科业务已经扩展到15个大中城市凭借一贯的创新精神及专业开发优势,公司树立了住宅品牌,并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2019万科房地产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 1 财务分析的目的3 2 财务分析的内容5 3 财务分析的程序6 4 财务分析的方法10 第二部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财务分析 1 公司概况 (18) 1.1公司简介(历史发展及经营范围) (18)

1.2公司战略 (18) 2 行业分析 (20) 2.1万科地产:宏观环境分析(PEST法) (20) 2.2万科地产:SWOT分析 (21) 3 会计分析 (24) 3.1资产负债表分析 (24) 3.1.1趋势分析 (24) 3.1.2结构分析 (25) 3.2利润表分析 (27) 3.2.1销售收入和净利润趋势分析 (27) 3.2.2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数据变动情况 (28) 3.3现金流量表分析 (29) 3.3.1现金流量表增减变动分析 (29) 3.3.2现金流量结构变动分析 (31) 4 财务比率分析 (32) 4.1偿债能力分析 (29) 4.2营运能力分析 (37) 4.3盈利能力分析 (42) 4.4发展能力分析 (46) 5 综合分析 (47) 5.1公司综合分析 (48) 5.2财务综合分析 (49)

第三部分:万科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财务问题 (49) 2 改善建议 (50) 3 总结与展望 (48) 3.1总结 (48) 3.2未来展望 (51) 第一部分: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 1 财务分析的目的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建立财务分析理论体系和内容体系的关键。财务分析的目的应和财务分析信息使用者的目的一致。随着财务分析信息使用者的增加及使用者目标的多样化,财务分析的目的必然出现多样化与多重性。 从财务分析主体或信息使用者角度看财务分析的目的,可分为投资者分析目的、管理者分析目的、监管者分析目的、利益关系着财务分析目的等。投资者财务分析目的又可分为股权投资者财务分析目的、债券投资者财务分析目的。管理者财务分析目的可分为高级管理者财务分析目的、部门管理者财务分析目的等。监管者财务分析目的可分为政府部门财务分析部门、中介机构财务分析目的等。利益关系着财务分析目的可分为客户财务分析目的、供应商财务分析目的、员工财务分析目的等。 无论从主体看、客体看、还是从使用目的看,财务分析的目标都要满足投资者、债权者、经营管理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决策与控制的需要。因此,研究财务分析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1从企业投资者角度看财务分析的目的 企业的股权投资者包括企业所有者和潜在投资者,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的最根本目标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因此企业盈利能力是投资者资本保值增值的关

到底什么是商业模式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什么,商业模式和战略有什么不同?能帮企业解决什么问题?交易结构具体包括哪几点?如何判断一个企业商业模式的优劣?如何优化和设计企业商业模式?以下是本人为大家准备的相关文章,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一、商业模式的本质 最近几年,商业模式创新风起云涌,任何新的做法都与商业模式有关。比如:共享经济、共享单车、农村电商、社区服务、降维攻击等。 共享经济是一种很新的商业模式,它也代表了未来的趋势: 一是以技术为驱动; 不管是滴滴还是现在的共享单车,它们都具备了强大的信息系统。其应用里的许多资产:汽车、司机以及乘客,你会发现,司机并不是滴滴自己的,全都是由系统来接触的;我们和司机也不熟,也都是由系统来匹配的。 二是即需即供。 我们以前买一辆车,是自己的资产。而现在,像共享单车是当你需要用时才来用车。这也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尽管大家对这些现象耳熟能详,也听过很多商业模式的课,但是对于商业模式还是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当我们的企业在探讨、应用商业模式时,容易掉进坑里,这主要是由于大家对商业模式背后的一些核心问题、逻辑并不了解。 对于商业模式为什么这么做?商业模式为什么好?它跟

企业有什么关联?这些都不是很了解。其实,对于商业模式, 我们要关注以下问题: 商业模式是什么? 商业模式能帮企业解决什么问题?任何一个好方法, 一定是能帮企业解决问题的。但是,不同的方法,能解决的问题不一样。 如何描述企业商业模式? 企业商业模式好不好?怎么看一个企业商业模式的优劣? 如何优化和设计企业商业模式? 企业商业模式与企业定位、股权、文化有什么关系? 这些都是关于商业模式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 案例一:打败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是美国梦的代表,我们中国也希望能打败可口可乐。过去好几年都涌现了许多可乐企业,比如:非常可乐、纷煌可乐等。但最终总体来说没有一个做得很成功的。 然而,在可口可乐本土美国,有一家以色列公司 Soda Stream把可口可乐打得很难受。 这家企业这样做:弄来一台机器,旁边有个水瓶,还有苏打粉。当需要做汽水的时候,按一个按钮,苏打粉就会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汽水。每个人喝汽水的口味都不一样,有的喜欢柠檬味,有的喜欢草莓味。这台机器里还有浓缩液,能够根据你的需求个性化定制,调成不同的味道。这家公司做得很成功,后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了。 这企业一上市就抢了可口可乐不少份额,可口可乐已经开始关注它了。后来这家企业还做了一个广告,在一面墙上放了许多瓶瓶罐罐,而在另一面则放着它一台机器。广告词写

1.思维革命的天娱模式 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每一个旧思维打破、新思维产生的过程都是商机无限的。 如果要评选出最成功的商业策划,非上海天娱公司策划的《超级女声》节目莫属。超女播出之日,万人空巷,堪比春晚,但与春晚大把烧钱不同,天娱整个策划几乎没花一分钱,而且让所有的媒体都为其做免费的狂热宣传。 仅仅靠这一个策划,天娱公司迅速跨入财富之林,成长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以往人们大都认为,越好的节目、越精致的节目越容易引人注目,《超级女声》告诉我们,这些都没错,但是真正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观众参与率高、互动性强的节目,从这个意义上说,《超级女声》堪称一场革命。 “超女”为何影响深远,还应该归功于创意化的学习。《超级女声》的创意是直接“拷贝”自美国的娱乐节目《美国偶像》,这是拿来主义。但是《超级女声》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本土化,这包括:废除年龄门槛,提出想唱就唱;将短信投票和PK淘汰联系起来,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性等。 从2004年的门庭冷落,到如今的热火,天娱公司与湖南卫视始终在根据市场反馈调整创意,这也就是鲁迅说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过程。 《超级女声》是一个文化现象,但是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每一个旧思维打破、新思维产生的过程都是商机无限的。 2.得势不饶人的盛大模式企业的发展不应止步于增长和盈利,应该问一问自己有没有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是否可以取得更大的增长。 盛大活生生的就是一部“传奇”,它的发家有相当大的偶然性。 在取得《传奇》代理权的时候,并不存在陈天桥慧眼识宝这类的故事,他只是被动而且好运的被人挑上。但是《传奇》站住脚以后,陈天桥的商业天才有了发挥的舞台。 购买服务器改为租用服务器,是他利用游戏玩家的增长对运营商取得主动;拖欠韩国人分成费,成立恒康网络来做销售渠道总代理这些灰色的手段是他对上游资源的占用;《传奇世界》的开发是他对知识产权束缚的挣脱。陈天桥的精明在于,所有这些成果都被用于加大投资,每一步议价的成功都成为了下一步议价的筹码。 这种得势不饶人的扩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传奇》注册用户已有1.2亿,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万,运营它需要至少6000台以上服务器。掌握着巨大的用户群和极高的投资壁垒,成为《传奇》这个价值链中议价能力最强者,最后,吃了亏的韩国人只能反过来求陈天桥继续做《传奇》。 新兴的网游市场是一块风水宝地,盛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的确有赖于此。但是,尽管网游是一个暴利行业,受挫甚至倒闭的厂商仍如过江之鲫,聚友网络、海虹控股即是一鉴,即使同样成功的网游公司,如九城、蜗牛等公司,分量也与盛大有相当差距。 盛大之所以能够占据天王山,和其得势不饶人的扩张战略有关,这就和打仗一样,历代的战争,最大的战果往往不是在决战中取得,而是存在于战胜后的扫荡与追击中。 企业的发展不应止步于增长和盈利,应该问一问自己有没有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是否可以取得更大的增长。 3.概念为王的分众模式分众传媒不是面向客户卖广告,而是面向资本市场卖网络,这里面需要的是传统的企业没有的资本经营的眼光。 与盛大不同,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完完全全地是一个中国“概念股”。盛大上市前,其主营业务--网络游戏已经为其持续的带来巨大的利润与现金流,而2002年才开始冒头的分众传媒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名扬海外,因为它一开始就是瞄准上市去的。

万科房地产公司财务分析报告万科房地产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实习对象: 实习名称:财务报表分析 小组成员: 实习时刻:2011.1.5~2011.1.11 万科房地产集团财务分析 企业简介 (一)企业概况 万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布上市的企业之一。至2003年6月30日止,公司总资产9 4.73亿元,净资产42.85 亿元。

1988年12月,公司公布向社会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人民币2,80 0万元,资产及经营规模迅速扩大。1991年1月29日本公司之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991年6月,公司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36万股,集资人民币1. 27亿元,公司开始跨地域进展。 1992年底,上海万科都市花园项目正式启动,大众住宅项目的开发被确定为万科的核心业务,万科开始进行业务调整。 1993年3月,本公司发行4,500万股B股,该等股份于1993年5月2 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B股募股资金45,135万港元,要紧投资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核心业务进一步突显。1997年6月,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3.83亿元,要紧投资于深圳住宅开发,推动公司房地产业务进展更上一个台阶。2000年初,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6.25亿元,公司实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于2001年将直截了当及间接持有的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72%的股份转让予中国华润总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成为专一的房地产公司。 2002年6月,万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5亿,进一步增强了进展房地产核心业务的资金实力。 公司于1988年介入房地产领域,1992年正式确定大众住宅开发为核心业务,截止2002年底已进入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成都、武汉、南京、长春、南昌和佛山进行住宅开发,2003年上半年万科又先后进入鞍山、大连、中山、广州,目前万科业务差不多扩展到15个大中都市凭借一贯的创新精神及专业开发优势,公司树立了住宅品牌,并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万科偿债能力分析 一、概述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清偿到期债务的现金保障程度。债务分为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两种,偿债能力同样对应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现金保障程度,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看企业流动资产的多少和质量如何,这样做的目的是关注企业短期流动资产变现能力是否良好,二是看企业流动负债的多少和质量如何。长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现金保障程度,分析一个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是为了确定该企业偿还债务本金和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对于政府以及相关金融、管理部门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经营的安全性,从而制定相应的财政金融政策;对于业务关联企业,通过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是否具有长期支付能力,借以判断企业信用状况和未来经营能力,并作出是否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的决策;对于企业本身来讲,长短期的偿债能力可以反映企业自身资金链运作的状况,及时控制风险,降低资金运作成本,提高自身企业商业信用。 二、万科基本情况介绍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也是股市里的代表性地产蓝筹股。总部设在深圳。万科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万科1991年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持续增长的业绩以及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公司赢得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过去二十年,万科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1.4.%,净利润复合

增长率为36.2%;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入选《福布斯》“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业”、“亚洲最佳小企业200强”、“亚洲最优5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多次获得《投资者关系》等国际权威媒体评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资者关系等奖项。经过多年努力,万科逐渐确立了在住宅行业的竞争优势:“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旗下“四季花城”、“城市花园”、“金色家园”等品牌得到各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公司研发的“情景花园洋房”是中国住宅行业第一个专利产品和第一项发明专利;公司物业服务通过全国首批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创立的万客会是住宅行业的第一个客户关系组织。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进行全方位客户满意度调查的住宅企业。 至2008年末,业务覆盖到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31个城市。当年共销售住宅42500套,在全国商品住宅市场的占有率从2.07%提升到2.34%,其中市场占有率在深圳、上海、天津、佛山、厦门、沈阳、武汉、镇江、鞍山9个城市排名首位。 2008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52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29.4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478.7亿元,结算收入404.9亿元,净利润40.3亿元。至2009年,已在20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2010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124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面积897.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81.6亿元。营业收入507.1亿元,净利润72.8亿元。 三、万科偿债能力的数据分析 以下数据来源自2007-2010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年报、2007-2010年中粮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年报以及中国证券网数据平台。

【商业模式】国内七大典型的社区商业模式解读 搏实资本 一、万科——自建自营,“五菜一汤”统一招商、运营 自长阳半岛社区商业配套完善后,“五菜一汤”的万科社区商业标配模式开始在北京万科多个项目进行推广,成为住宅项目社区商业模式的典范。 在长阳半岛,“五菜一汤”包括:绿色、时尚的社区菜市场幸福街市(汤),健康、便民的社区食堂第五食堂,丰富、齐全的品牌超市华润万家,以及服务快捷的洗衣店、药店和银行(五菜)。所有社区商业由万科统一招商和运营,以保证社区形象、管理品质和业主对生活配套的要求,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问题。 在万科社区商业标配“五菜一汤”体系中,“第五食堂”是万科自创的社区餐饮连锁品牌,北京首店于2012年正式落户长阳半岛,为业主提供物美价廉的生活餐食,特请中餐大师制作南北菜系,自开业以来营养丰盛的健康饮食深受业主好评。另一标配是万科社区连锁品牌“幸福街市”,作为长阳首个社区菜市场,食材新鲜健康,种类丰富、价格公道,更是彻底解决了万科社区居民的“菜篮子”问题。此外华润万家便利店,也以持续改进消费者生活品质为目的,为社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商品;及时消费、应急消费,华润万家带给顾客

家的温暖、富足、现代、健康的感受。 万科在全国已有近300个楼盘,仅万科项目内的社区商业似乎已经潜力无限。但更值得重视的是万科在社区商业上的“系统集成”。此前,几乎包括零售商在内的所有企业,进军社区商业都是单打独斗,即以某单一业态进驻,至于其他生活类业态的组合,基本是“听天由命”,物业方对此也是抱“愿者上钩”的态度。万科在社区将商业进行规划后形成统一模式,让原本处于“自然生长”或“野蛮生长”状态的社区商业有了标准,各业态的相互补充,让彼此的发展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对于旗下三大商业产品线之一社区商业的未来盈利模式,毛大庆也曾表示:“长期看,商铺作为一种资产长期持有,有升值获益的前景。社区商业资产留下来,未来可形成可观的资产包。” 【案例】万科2049:最后一公里社区生活完整解决方案 新型精品社区商业产品——万科2049,就通过商业与物业的深度整合,提供了以家为中心的最后一公里社区生活完整解决方案。 万科2049名称来源于“万科世博馆”,当时万科就提出了“尊重的可能”这一主题,随之应运而生的商户包括生鲜便利、蔬果配送、特色餐饮、儿童托班、社区诊所、艺术培训、健身会所,衣食住行、生活所需无所不包,从小孩到老人都可以获得更好的服务。

国内10 个经典商业模式案例分析 1.思维革命的天娱模式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每一个旧思 维打破、新思维产生的过程都是商机无限的。如果要评选出最成功的商业策划,非上海天娱公司策划的《超级女声》节目莫属。超女播出之日,万人空巷,堪比春晚,但与春晚大把烧钱不同,天娱整个策划几乎没花一分钱,而且让所有的媒体都为其做免费的狂热宣传。仅仅靠这一个策划,天娱公司迅速跨入财富之林,成长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以往人们大都认为,越好的节目、越精致的节目越容易引人注目,《超级女声》告诉我们,这些都没错,但是真正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观众参与率高、互动性强的节目,从这个意义上说,《超级女声》堪称一场革命。“超女”为何影响深远,还应该归功于创意化的学习。《超级女声》的创意是直接“拷贝”自美国的娱乐节目《美国偶像》,这是拿来主义。但是《超级女声》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本土化,这包括:废除年龄门槛,提出想唱就唱; 将短信投票和PK淘汰联系起来,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性等。从2004 年的门庭冷落,到如今的热火,天娱公司与湖南卫视始终在根据市场反馈调整创意,这也就是鲁迅说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的过程。《超级

女声》是一个文化现象,但是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每一个旧思维打破、新思维产生的过程都是商机无限的。2. 得势不饶人的盛大模式企业的发展不应止步于增长和盈利,应该问一问自己有没有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是否可以取得更大的增长。盛大活生生的就是一部“传奇”,它的发家有相当大的偶然性。在取得《传奇》代理权的时候,并不存在陈天桥慧眼识宝这类的故事,他只是被动而且好运的被人挑上。但是《传奇》站住脚以后,陈天桥的商业天才有了发挥的舞台。购买服务器改为租用服务器,是他利用游戏玩家的增长对运营商取得主动; 拖欠韩国人分成费,成立恒康网络来做销售渠道总代理这些灰色的手段是他对上游资源的占用;《传奇世界》的开发是他对知识产权束缚的挣脱。陈天桥的精明在于,所有这些成果都被用于加大投资,每一步议价的成功都成为了下一步议价的筹码。这种得势不饶人的扩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传奇》注册用户已有1.2 亿,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 万,运营它需要至少6000 台以上服务器。掌握着巨大的用户群和极高的投资壁垒,成为《传奇》这个价值链中议价能力最强者,最后,吃了亏的韩国人只能反过来求陈天桥继续做《传奇》。新兴的网游市场是一块风水宝地,盛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的确有赖于此。但是,尽管网游是一个暴利行业,受挫甚至倒

7大社区商业模式解读 导读 多中心在城市的发展趋势已不可抵挡,再好的城市购物中心,消费者一年能去几次? 目前的零售大环境特征之一就是:大卖场郊区化、边缘化,购物中心社区化,社区商业渐受热捧。对于不同房企而言,会根据自有优势和资源来运营和发展社区商业,以下7大房企的社区商业模式,或可为不同企业提供借鉴。 一、万科——自建自营,“五菜一汤”统一招商、运营 自长阳半岛社区商业配套完善后,“五菜一汤”的万科社区商业标配模式开始在北京万科多个项目进行推广,成为住宅项目社区商业模式的典范。 在长阳半岛,“五菜一汤”包括:绿色、时尚的社区菜市场幸福街市(汤),健康、便民的社区食堂第五食堂,丰富、齐全的品牌超市华润万家,以及服务快捷的洗衣店、药店和银行(五菜)。所有社区商业由万科统一招商和运营,以保证社区形象、管理品质和业主对生活配套的要求,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问题。 在万科社区商业标配“五菜一汤”体系中,“第五食堂”是万科自创的社区餐饮连锁品牌,北京首店于2012年正式落户长阳半岛,为业主提供物美价廉的生活餐食,特请中餐大师制作南北菜系,自开业以来营养丰盛的健康饮食深受业主好评。 另一标配是万科社区连锁品牌“幸福街市”,作为长阳首个社区菜市场,食材新鲜健康,种类丰富、价格公道,更是彻底解决了万科社区居民的“菜篮子”问题。此外华润万家便利店,也以持续改进消费者生活品质为目的,为社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商品;及时消费、应急消费,华润万家带给顾客家的温暖、富足、现代、健康的感受。 万科在全国已有近300个楼盘,仅万科项目内的社区商业似乎已经潜力无限。但更值得重视的是万科在社区商业上的“系统集成”。此前,几乎包括零售商在内的所有企业,进军社区商业都是单打独斗,即以某单一业态进驻,至于其他生活类业态的组合,基本是“听天由命”,物业方对此也是抱“愿者上钩”的态度。万科在社区将商业进行规划后形成统一模式,让原本处于“自然生长”或“野蛮生长”状态的社区商业有了标准,各业态的相互补充,让彼此的发展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对于旗下三大商业产品线之一社区商业的未来盈利模式,毛大庆也曾表示:“长期看,商铺作为一种资产长期持有,有升值获益的前景。社区商业资产留下来,未来可形成可观的资产包。” 【案例】 万科2049:最后一公里社区生活完整解决方案 新型精品社区商业产品——万科2049,就通过商业与物业的深度整合,提供了以家为中心的最后一公里社区生活完整解决方案。 万科2049名称来源于“万科世博馆”,当时万科就提出了“尊重的可能”这一主题,随之应运而生的商户包括生鲜便利、蔬果配送、特色餐饮、儿童托班、社区诊所、艺术培训、健身会所,衣食住行、生活所需无所不包,从小孩到老人都可以获得更好的服务。 入驻的商户包括会邀请厨师来教居民做家庭料理的“好食”生鲜超市;会邀请居民来做手工面包的纯天然无添加面包品牌“麦莱麸”;会提供包括生活保健、居家养老等全龄化一站式社区医疗的全国首个社区健康诊所“爱康健维”;会对顾客开放舞台的亲子艺术互动餐厅的“妈妈糖”;会让社区小朋友在家门口实现运动、交流、早教的“星期八小镇集团旗下社区旗舰店星期八家园”。高复合的业态、全集成的功能,让社区生活更轻松、便利、温馨、丰富。 二、龙湖——匹配家庭的完整业态,避免高端

万科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周春燕学号:20122792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个人拥有的金融资产总量已超过了2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个人拥有储蓄额已超过了16万亿元,我国个人金融资产的总量的积累导致人们对优秀投资理财理论的需求。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在我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上,如果想在房地产行业中捕捉到投资机会,进行理性投资,不盲目跟风,将自己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正确分析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万科是我国证券市场中一家优秀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其前瞻的公司战略,稳健的经营,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优秀的管理团队,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目光。万科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上市公司,这几年业绩增长迅速,股价涨幅巨大,在整体A股市场估值处于高位,投资者希望在买入它的同时了解它的在价值和未来成长性。 本文主要通过对万科2011年到2015年第三季度期间公布的财务报表的分析,来说明万科业务前景和财务绩效,给出目前股票价值判断,从而有助于投资者认识万科的在价值,更好的进行投资。

一、公司概况 万科企业股份成立于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至2002年底,公司总资产82.16亿元,净资产33.81亿元,拥有员工6055名,全资及关联公司43家。公司于2000及2001年两度分别入选世界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全球最优秀300家和200家小型企业,公司的良好业绩、企业活力及盈利增长潜力受到市场广泛认可。 1988年12月,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人民币2,800万元,资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1991年1月29日本公司之A股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991年6月,公司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36万股,集资人民币1.27亿元,公司开始跨地域发展。1993年3月,本公司发行4,500万股B股,该等股份于1993年5月28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B股募股资金45,135万港元,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开发,为本集团的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1997年6月,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3.83亿元,主要投资于住宅开发,推动公司房地产业务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2000年初,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6.25亿元,公司实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于1988年介入房地产领域。凭借一贯的创新精神及专业开发优势,公司树立了住宅品牌,并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于2001年将直接及持有的万佳百货股份72%的股份转让予中润总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成为专一的房地产公司。 万科2010年正式进入商业地产,多地成立商业管理公司,2011年正式宣布

恒大恒大恒大恒大万科战略分析与启发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万科地产战略分析姓名:蔡宇静 班级:工商管理二班

目录: 第二章 3 SWOT分析 第六章建议1公司级战略 一体化战略 专业化战略 2基本竞争战略 2. 2. 2. 2. 3职能战略 研发战略 产品开发 营销战略

第一章万科的基本情况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公司致力于通过规范、透明的企业文化和稳健、专注的发展模式,成为最受客户、最受投资者、最受员工、最受合作伙伴欢迎,最受社会尊重的企业。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表现,公司连续七次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 万科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至2008年末,业务覆盖到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31个城市。过去二十年,万科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入选《福布斯》“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业”、“亚洲最佳小企业200强”、“亚洲最优5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多次获得《投资者关系》等国际权威媒体评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资者关系等奖项。 经过多年努力,万科逐渐确立了在住宅行业的竞争优势:“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旗下“四季花城”、“城市花园”、“金色家园”等品牌得到各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公司研发的“情景花园洋房”是中国住宅行业第一个专利产品和第一项发明专利;公司物业服务通过全国首批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创立的万客会是住宅行业的第一个客户关系组织。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进行全方位客户满意度调查的住宅企业。第二章万科的经营环境 1 外部经营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