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4.1《平均分》习题2-苏教版(无答案)

4.1《平均分》习题2

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

1、先用8根分一分,再填空。

(1)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2)平均分成4份,每份()根。

(3)平均分成8份,每份()根。

2、先画一画,再填空。

()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有()个。

3、填一填。

(1)

10把,平均放在2个篮子里,每个篮子里放()把。(2)

有12筐,平均分给3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得()筐。

4、看图填一填。

(1)

有20个○,平均分成()份,每份()个。

(2)

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个。

5、给小企鹅排队。

()只企鹅,平均排成2队,每队有()只企鹅。趣味数学:

6、

第二课时

基础作业:

1、画一画,填一填。

(1)

10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2)

18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2、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1)

9个鸡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个盘里要放()个。(2)

12枝花,平均插在4个花瓶中,每瓶插()枝花。3、

8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根。4、

16个蘑菇,平均分给4只小白兔,每只小白兔分得()个蘑菇。

5、16个△,能平均分成几份?先分一分,再画一画。

△△△△△△△△△△△△△△△△

培优作业:

6、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教案(集体备课)

《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学案、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1.师:小朋友们,老师想在上课之前向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你们想认识一下吗?(ppt展示图片)这是老师家的重要人物看看——老大,还有一个是老二。 师:有一次老师有6根棒棒糖,交给老大,让他和老二分着吃,你们猜猜看他会怎么分?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回答: (1)老大3根,老二3根。 (2)老大4根,老二2根。老大2根,老二4根。 (3)老大1根,老二5根。老大5根,老二1根。 教师总结并用小棒代替棒棒糖摆一摆: 两个人分,其实就是分成两份,第一种就是一份3根,另一份也是3根。第二种一份2根,另一份4根。第三种一份1根,另一份5根。 师:你觉得哪种分法公平?为什么?(两人一样多)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平均分么? 师:想一想6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分给4个人可以么?5个人呢?6个人呢?教师摆一摆,分成6份,每份1根。 2. 总结平均分,让学生读平均分的定义。判断是否是平均分,并让学生说

说原因。(有一份不同就不是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1.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老师这儿有礼物奖励给大家,8根棒棒糖,每人分2根,可以分给几个人?知道能分给4人。(齐读8根棒棒糖,每人分2根,可以分给4人)你能用小棒摆一摆么?让学生摆。(除了摆的有空挡表示一份有多少,我们还可以用笔圈一圈,每人分2根就是每2根圈一份,一共圈出4份,可以分给4人)换一种说法还可以说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4份。你会说么?(让学生说一说,同桌说。) 师: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4份。是平均分么?那老师这儿有12根小棒,请你们分一分,看清要求,每几根一份可以平均分?用小棒摆一摆,并在学习单上圈一圈,分一分,填一填。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根据学生汇报板演摆一摆 师:你现在可以尝试把不同的分法在纸上圈一圈么?让学生动手圈。用展台展示成果,有错误的展给全班看。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每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12根小棒,每份分得越来越大,可以分得的份数就越来越少,你能和同桌说说么?6根棒棒糖,来的小朋友越多,每个人就分得越少。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1.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先说说每几个一份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2.拓展题。 草莓分成3份,分别是3、5、7。这样的分法公平么?为什么?怎么分能平均分?(引导学生用小棒画一画再展示) 四、归纳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认识平均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 1.教学例1。 (1)初步认识。 小朋友们知道无锡阳山的特产是什么吗?(水蜜桃) 花果山的小猴们最喜欢吃桃,你看,孙悟空从阳山桃林,摘了6个水蜜桃,带回花果山。小猴子们蜂拥而上,想去吃那诱人的桃子。美猴王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2堆,可以怎样分?”听了美猴王的话,小猴们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 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分成两堆,分完后,请前后两个小朋友说说是怎样分的。 (学生操作) 交流:谁能上来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看谁最勇敢,边分边说分成几个和几个。

其他同学仔细看,看谁看得最认真。xx同学是把6个桃子分成了几个和几个? 谁还有不同的分法?(真会思考) 1—5、2—4、3—3(同学们可真棒!发现了这么多种分法!) 交流:将6个桃子分成两堆,有3种不同的分法。你能按每份个数的情况,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1—5,2—4为一类,3—3为一类) 为什么这样分类?(1—5,2—4两份个数不是同样多,3—3每份个数同样多) 思考你最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多指名几人说一说) 小结:因为两人分的同样多,这样公平。 揭示平均分: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平均分。(板书课题)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多指名几人说一说,回答后集体说一说) 追问:刚才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明确:6个桃,每( 3 )个一份,分成了( 2 )份。(板书) 提问:另外2种方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也就是说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样样?(同样多)在“同样多”的下面画上着重号。(齐读两遍) (2)加深认识。 引导: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用圆片摆出你们的分法。 交流:谁来说说看你是怎样平均分的?已经有小朋友举手了,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爱思考。要请坐的最端正,举手姿势最标准的小朋友来说一说。(按交流摆出平均分的不同结果:每份1个、每份2个)谁能用刚才这样的一句话来说一说这种分法?(说的可真清楚) 追问: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 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小朋友看“想想做做”第1题,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综合训练题目 苏教版(2014秋) 无答案

练习一 1.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5是()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是6厘米,从刻度()到刻度7是4厘米。 2.把口诀补充完整。 四()三十六()七四十二六()四十八 五九()五()三十五()二十四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8-8=8×□ 7×7+7=□×□9×□=7×□ 5+5+5+3=□×□+□=□×□-□ 6+6+6+12=□×□ 4.在( )里填上“米”或“厘米”。 教室大约长8()一本《新华字典》大约厚3() 一根回形针长4()一本书长约21() 操场长135()小明高1()42() 5.2个7相乘得(),2乘7得(),7与2的和是()。 6.篮子里有45个苹果,最少再添上()个苹果,就能正好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 7、王伯伯上午摘了42个西瓜,下午摘了48个。 (1)一共摘了多少个?(2)运走54个,还剩多少个? 8、我们班男生一共折了46个纸飞机,女生一共折了35个纸飞机。送给二(1)班29个,还剩多少个? 9、食堂原来有76棵白菜,吃了42棵。 (1)还剩多少棵?(2)又买来28棵,现在一共有多少棵? 10、我们班栽杨树36棵,松树47棵。其中的39棵是女生栽的。 (1)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2)男生栽树多少棵?

11、小华上午在饲养棚里拾了38个鸡蛋,下午拾了26个鸡蛋和47个鸭蛋。(1)小华这天一共拾了多少个鸡蛋?(2)拾的鸡蛋比鸭蛋多多少个? 12、小华上午在饲养棚里拾了38个鸡蛋,下午拾了26个鸡蛋和47个鸭蛋。(1)小华这天下午一共拾了多少个蛋?(2)这天下午比上午多拾多少个蛋? 13、小华上午在饲养棚里拾了38个鸡蛋,下午拾了26个鸡蛋和47个鸭蛋。小华这天一共拾了多少个蛋? 14、公鸡28只母鸡35只鸭39只 (1)一共养了多少只鸡?(2)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同样多? 15、学校大门的左边摆了27盆花,右边摆了19盆花。 (1)左边比右边多摆了多少盆? (2)要让学校大门两边花的盆数同样多,可以把左边的花拿走()盆,也可以给右边添上()盆,还可以把左边的花拿()盆放到右边。 16、东东浇了42盆花,芳芳比南南多浇5盆,比东东少浇14盆。芳芳浇了多少盆? 17、中巴车有22座,面包车比中巴车少6座,大客车比中巴车多23座。请问面包车有多少座?大客车有多少座? 18、校园中心路的两边一共插了16面彩旗,摆了14盆花。请问平均每边插多少面彩旗?摆多少盆花?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同步练习 (课本配套,适合课堂小测、作业布置和知识强化训练) 第1课时连加、连减 一、填一填。 3 7 7 3 + 1 4 - 2 8 + 3 6 - 1 9 二、用竖式计算。 25+24+49 64-26-18 三、一本故事书90页,明明第一天看了23页,第二天看了45页,还剩多少页没 有看? 答案:一、51 87 45 26 二、98 20 竖式略 三、90-23-45=22(页) 第2课时加减混合运算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口算的就口算。 50-37+48= 26+45-13= 64-30-19= 56-20+34= 45+15-26= 32-12+29= 四、 五、育才小学二年级有两个班,二年级一班46人,二年级二班45人。两个班女 生共有38人,男生共有多少人? 答案:一、61 58 15 70 34 49 二、63 55 71 63 57 49 91 83 三、46+45-38=53(人) 第3课时练习一 一、口算下面各题。 二、52-8= 40+26= 35+4-20= 8+47= 89-30= 48-40+24= 六、用竖式计算。

76-19-23 23-15+64 27+36+35 七、幼儿园有红气球35个,黄气球48个。 (1)幼儿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送给小朋友54个,还剩多少个气球? 答案:一、44 66 19 55 59 32 二、34 72 98 竖式略 三、(1)35+48=83(个)(2)83-54=29(个) 第3课时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三、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 四、第一行摆17根小棒,第二行摆9根。 (1)第一行拿走()根,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添上()根,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拿()根摆到第二行,两行的小棒就同样多。 八、看图填空。 (1)再飞来()只燕子,就和蜗牛的数量同样多。 (2)爬走()只蜗牛,就和燕子的数量同样多。 三、 (1)东东还要摘多少个草莓就和阳阳同样多? (2)要使阳阳和美美的草莓同样多,可以怎样做? 答案:一、8 8 4 二、16 16 三、(1)3个(2)①美美再摘8个草莓;②阳阳拿走8个草莓;③阳阳 给美美4个草莓。 第5课时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五、动手画一画。 六、(1)画○,比☆少5个。 ☆☆☆☆☆☆☆☆☆☆☆ —————————————— (2)画△,比❤多4个 ❤❤❤❤❤❤❤❤❤ —————————————— 九、粮店运来52袋大米,运来的面粉比大米多37袋。运来的面粉多少袋?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同步练习随堂测试一课一练电子作业3份

每单元有试题三套。内容丰富、题型多样,可用做随堂练习、课后作业、电子作业和每课小测,这些只需要您抢得一个小红包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习题 一、计算下列各题。 37+25+15=34+16+27= 26+38+35=12+85+16= 77-3-25=100—91-8= 54-16-17=93-75+18= 32+49-17=45-26+29= 85-37+28= 二、填空。 1、67+28-25=() 简便方法:67 67()+28 +28-25 () ()()-25 70 2、接力赛。 34+16()-8()+24()-18() 80-12()+16()-35()+24()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6=98-()-19 34=78-()-11 12=48-()-13 46=89-()-11 4、在()里填上“>”、“<”或“=”。 23+25( )15+1536+30( )35+2571+25( )82+14 三、选择。 1、小新有30本故事书,连环画比故事书多7本,连环画有多少本?() ①30+7=37(本)②30-7=23(本) 2、二(1)班有女生26名,男生比女生少4名,男生有多少名?() ①26+4=30(名)②26-4=22(名) 3、篮子里有27个苹果,19个梨,苹果比梨多几个?() ①27+19=46(个)②27-19=8(个) 解决问题。 1、实验小学足球队有42人。有8名队员已经毕业了,新加入17人,现在足球队有多少人?

2、想一想。 信息:猴子:43根;松鼠:23根;小熊:37根;小羊:?根。 (1)猴子、松鼠和小熊一共收了多少根玉米? (2)小羊收的玉米比猴子和松鼠的总数少19根,小羊收了多少根玉米? 3、猜动物年龄。 (1)小熊说,我的年龄等于24加上36再减去26。小熊今年多少岁? (2)山羊说,26加上42再减去59,就是我的年龄。山羊多少岁? 4、计算。 学校合唱团原来有36人,有17人毕业,又新加入9人,合唱团现在有多少人? 5、回答。 小明今年13岁,爸爸比他大29岁,妈妈比爸爸小7岁,问妈妈今年多少岁?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 认识平均分(2)(教案)

第2课时认识平均分(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45页例3,“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重、难点】 重点:求出平均分成几份时的每份是多少个。 难点:掌握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叫作平均分?(学生自主发言) 2.出示习题: (1)20个足球要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个学生; (2)如果每人分5个,可以分给()个学生。 二、互动新授 1.谈话:把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出示8个桃子图片) 请两个小朋友到讲台上来,把这些桃平均分给他们。说到平均分,你想到了什么?交流想法,指出:结果要同样多。 提问:你会把8个桃平均分给这两个小朋友吗? 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分一分。下面请一个小朋友把你分的过程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生:直接拿4个桃给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再拿出剩下的4个桃给另一个小朋友。 请一个学生把分的过程分给其他人看一看。 引导:要平均分给他们两个人,老师先拿2个分给他们,每人得到几个。再拿2个分一分,每人又得到了几个。继续拿2个…… 你能像这样分一分吗? 学生模仿操作。

2.学习“试一试”。 (1)出示: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 你能分一分吗?独立操作,同桌交流结果。 指名说一说分的过程。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4份呢? 动手分一分,全班交流。“平均分成3份”,依次每份分得1个,分得2个,分得3个,分得4个。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意思。 3.小结:这节课是学习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4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合作,组长监督学生根据要求分一分,体验分的过程。先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然后交流,引导学生将题目完整地表达。 2.完成教科书第4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读懂题意,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分一分。 3.完成教科书第45页“想想做做”第3题。(读题,用第2题的方法获得结果。) 4.完成教科书第45页“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读懂题意,引导探索,讨论交流。) 提问:分成3份,每份分得5个。3和5与15有什么关系?想:三五十五。 5.动手做。(小组合作探索,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按照份数分。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2)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教学反思】 教学时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用圆片分一分)——获得结果”这一过程。我主要通过操作演练来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知识。比如通过学生分桃来理解“平均分”,通过学生到讲台上“平均分成2份地分”理解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平均分成几份地分。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平均分》(一)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平均分》(一)|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累加平均数的概念; 2.能够通过实例计算出累加平均数; 3.能够应用累加平均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累加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 2.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难点 应用累加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备好教材、课件、黑板、彩笔等; 2.学生备好教材、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可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累加平均数的兴趣。 2. 新知讲解 (1)讲解累加平均数的概念 教师通过示意图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什么是累加平均数。 图1.1 累加平均数示意图 (2)讲解如何计算累加平均数 教师现场演示,以5个数的平均数为例子,详细讲解如何计算。

图1.2 计算平均数示意图 (3)讲解如何应用累加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累加平均数解决问题。 3. 案例讲解 教师示范一个运动会上,5名选手参加短跑比赛的成绩如下:8秒、11秒、9秒、10秒、12秒,然后通过计算累加平均数,最终得到平均成绩,并向学生解释计算方法。 4. 合作学习 学生自行组成小组,每组5人,互相交换成绩,计算出平均成绩,并提交给教师。 5. 巩固练习 (1)作业布置 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要求计算已有的成绩的平均数。 (2)课堂小测验 为了检验学生掌握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小测验,为期大约5~10分钟。 6. 课件展示 课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累加平均数的概念解释;(2)累加平均数的计算公式;(3)实际题目讲解;(4)思考题目。 六、教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累加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能够通过实例计算出平均值,以及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并及时帮助学生弥补不足。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平均分(1)》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平均分(1)》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平均数,能够运用平均数的 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本节课为一节单元课,共用时一小时。 教学内容概述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什么是平均数,通过实例来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巩固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课堂教学具体安排 一、导入新知 本节课导入新知的方式为引出问题,老师将以下问题提出: “小明过生日,妈妈给他5个苹果、4个橘子和4个葡萄,问小明每种水果的平均个数分别是多少?”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慢慢引入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平均数。 二、讲解平均数的概念 •定义平均数:若有n个数a1,a2,…,an,它们的和是S,S除以n 所得的商就是这n个数的平均数,即a1、a2、…、an的平均数为 S/n 。 •通过多组实例来体现平均数的意义和意义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三、讲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计算平均数的步骤:将数值相加,再除以它们的个数。 •通过多组实例来体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以及小数与整数之间的转换。

四、实际问题的应用 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使用和计算,加深对平均数 的认识。 五、梳理总结 总结课程的知识点,并进行小结,让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 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情景教学法”、“实际问题导向”、“示范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充分体现学问内在逻辑和实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和准备 •教师所需资源:教案、课件、笔记、板书; •学生所需资源:教材、练习册; •教学准备:复习教材,准备实例、课件、笔记、板书等教学用具。 课后作业 请学生完成本节课“思维拓展”课后练习。 教学评估 1.教师和同侪互评; 2.课堂表现评分; 3.在课堂交流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 和方法。 优化方案 1.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加强平均数计算方法的巩固训练; 3.多元化交流方式,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发掘能力。 总结 本节课主要围绕“平均数”的概念和应用来展开,通过生动的实例和课堂疏导, 让学生对平均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本节课学习,总体上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苏教二年级上册数学平均分三练习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平均分(三) 一、先圈一圈,再填空。 (1)○○○○○○(2)△△△△△△ △△△△△△ 6个○,每2个一份,分12个△,平均分成4份,成了()份。每份()个。 二、想想填填。1. (1)12颗糖,每3颗分一份,分成了()份。 (2)12颗糖,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颗。 2. (1)每束有()个气球,()束一共有()个气球。 (2)一共有()个气球,每束有()个,分成了()束。 (3)一共有()个气球,平均分成了()束,每束有()个。 3. (1)有()副手套,每副()只,一共有()只。 (2)一共有()只手套,每()只配成一副,配成了()副。 (3)一共有()手套,分成了()副,每副有()只。

4. 附赠资料: 教师高效教学的诀窍 高效教学,具体应该怎么说呢?我们很难精确地给它下一个定义,但大家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它。学生、家长甚至是那些教学水平般的教师亲临高效教学的现场时,都能立刻感受到它。但是,能感受到并不代表能在实践中亲自做到,尽管水平一般的教师也能够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体会到高效教学的魅力,但他们却无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像那些优秀教师一样高效。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但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却不得要领,有劲使不出来。如果这些教师能够掌握教学的快窍,他们同样也能高效地教学。毕竟,教师们都有一颗上进的心。今天我的目的就是要加深教师对于高效和低效两种教学方法的认识。这点十分重要,只有认识到了,才能在实践中分清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不同 (1)15只蜜蜂,每( )只排一队,排成了( )队。 (2)15只蜜蜂,平均排成( )队,每队( )只。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1)》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1)》 教案 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 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 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 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 体的方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研究和认识新内 容的乐趣,提高研究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研究、 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小棒和圆片若干、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平均分概念

1.认识均匀分(例1)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XXX吗?一天。XXX带了6个桃回花果山,猴子们都想吃桃,XXX说“想要桃子,必需会分桃”,把这6个桃分红两份,能够怎样分? 师:请你们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摆一摆,再同桌讨论,看谁的分法多?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红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红2份,一份2个,另外一份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哪种分法比较特别?)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不少……)1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作均匀分(均匀分是红色)。今天我们就是一起来认识均匀分的。(揭题:认识均匀分,板书)

苏教版2020年二年级上册数学4.1 认识平均分教案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认识平均分,是为后面认识除法打下铺垫。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的含义,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识以及相应的表内乘法的计算。本课教材是帮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地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别,但分的结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材设计了ー个开性的例题,并就其中的一种結果,掲示了两种不同的分的过程,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他各种不同的分法展开进一步讨论和交,体会平均分的每一种结果可以从不同的分的过程中得到。“想想做做”中的题目进一步通过各种不同的情景下的平均分问題,有层次地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平均分本质特征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几个几“,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愿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基础,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分东西的经历,这些都为平均分带来很大的帮助。学法建议:操作和观察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把手口眼脑全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在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的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2.使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3.通过教学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体会“先确定每一份是多少再分”这种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和圆片若干、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测试题及答案(2) 一、填空题。(第1题2分,第3题12分,第5、6题每题4分,其余 每空1分,共32分) 1.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里打“√”。 2.在30÷5=6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 (1)每盘放()个,有()盘,一共有()个。 =(个) (2)一共有()个,平均放在()个盘里,每盘有()个。 =(个) (3)一共有()个,每盘放()个,可以放()盘。 =(盘) 4.根据“四六二十四”写出2道乘法算式和2道除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6=3()÷()=4 5÷()=5 12÷2=()×()

6.不计算,在得数较大的算式后面画“√”。 ⎩⎪⎨⎪⎧3×6( )6×4( ) ⎩⎪⎨⎪⎧20÷4 ( ) 20÷5( ) ⎩⎪⎨⎪⎧3+5( )5×2( ) ⎩⎪⎨⎪⎧30÷6( ) 18÷6( ) 7. 每个小朋友分2块,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至少拿走( ) 块 ,就可以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 8.李老师买了一些桃,比20个多,比30个少,把它们平均分给5 个小朋友,正好分完。李老师买了( )个桃。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6÷2=3,读作:6除2等于3。 ( ) 2.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 ( ) 3.把8个桃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一定有4个桃。( ) 4.表示12里面有几个3的算式是3×4=12。 ( ) 5. ×4<16, 里最大填4。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5÷5的商是( )。 ① 0 ② 1 ③ 25 2.20里面有( )个5。 ① 15 ② 4 ③ 25 3.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 )。 ① 2 ② 3 ③ 12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末考试试卷_1617年 泰兴市 苏教版(无答案)-学习文档

第 1 页 泰兴市小学二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2019.1 得分 (12分) ÷5= 8×8= 3×2×5= 72÷8÷3= ×6= 81+9= 20÷5×2= 9×4+6= -7= 9÷9 = 8×5-8= 49÷7×3= (6分) 56-27+45= 83-29-36= 35+14+38= (24分,其中第3题6分,其余每空1分) 6乘2写作( ),积是( )。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 )。 在括号里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本书厚约2( ) 衣柜高2( ) 我跨一步约50( ) 在□里填合适的数。 □×6=42 18÷□=□×3 28÷□=56÷□ =□÷5 8×9-9=9×□ □×4>3×8 小军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了 书架上图书的本数,结果如右表。 第一层有( )本书,第二层有( )本书。 从第一层拿( )本书到第二层,两层的书就同样多。 找规律填数:4,7,8,14,12,21,( ),( )。 在○里填“>”、“<”或“=”。 ×8○5×9 56÷8○56÷7 3×3×3○3+3+3 ×6÷4○3 5×7○2×3×7 80厘米○ 8米 照左图的样子,把一张长方形纸按虚线折一折, 折出的是( )边形。

第 2 页 四、选择题(在正确答案后面的□里画“√”)(10分) ⒈ 下面的这些“身体尺”,长约1米的是哪个? 一拃长□ 一庹长□ 一脚长□ ⒉ 用左边的两个同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图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⒊ 你认为他们是平均 分吗? 是 □ 不是□ ⒋ 一些橘子,正好装了8袋,每袋同样多,这些橘子可能有几个? 24个□ 36个□ 42个□ ⒌ 一本书有24页。 谁先看完? 小强□ 小兰□ 五、操作题(6分,每题2分) ⒈ 看图填一填。 ⒉ 描出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 ⒊ 看到的是哪幅图?圈出正确的答案。 六、看图列式(11分,其中第1题4分,第2题3分,其余每题2分) ⒉ ⒊⒋ 七、解决实际问题(31分,其中第1题4分,其余每道算式3分) 一共有18张邮票,分给我们两人。 小强 我分到6 张邮票。 小兰 8 9 10 12个 8棵 24棵 桃树: 我每天看6页。 我3天看完。 大约( )厘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表内除法 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系列复习试卷 一认识除法 练习一 【知识要点】分一分(1) 【课内检测】 1. 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是的打“√”,不是的打“×”。 2. 先圈一圈,再填空。 (1)○○○○○○○○○○○○ 12个○,每6个一份,分成了()份。 (2) 10个草莓,每2个一份,分成了()份。 3. 先用8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 (1)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2)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课外训练】 1. 6个,每个小朋友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6个,每个小朋友3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6个,每个小朋友1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2. 妈妈买了12个,小玲每天吃()个,可以吃()天。 练习二 【知识要点】分一分(2) 【课内检测】 1. 先用10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 (1)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2)平均分成5份,每份()根。

(3)平均分成10份,每份()根。 2. 先分一分,再填空。 (1) 9个,平均分给3条,每条分得()个。 (2) 8根,平均分给2只,每只分得()根。 (3) ()条,平均放在()个里,每个放()条。 【课外训练】. 8朵鲜花,可以怎样平均插在几个花瓶里呢? (1)8朵鲜花,平均插在()个花瓶里,每瓶有()朵。 (2)8朵鲜花,平均插在()个花瓶里,每瓶有()朵。 练习三 【知识要点】分一分(3) 【课内检测】 1. 先分一分,再填空。 (1)10个气球分给小朋友,每人2个,可以分给()人。 10个气球,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 (2)15个★,每5个一份,分成了()份。 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2. (1)每串有4个珠子,()串一共有()个珠子。 (2)有()个珠子,每()个珠子一串,可以串成()串。 (3)有()个珠子,平均分成()串,每串()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时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1.1 100 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 .口算。 62—30+25= 16—5+31= 20+28—13= 89—39—6= 2.在计算90—50+29 时,先算(),再算(),结果是()3.40 与20 的差再加上35,列式是(),结果是() 4.竖式计算。 46+36+18= 93—26—35= 23+47—28= 5.上午在摘了38 个西瓜,下午摘了46 个西瓜。 (1 )一天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2)运走了60 个,还剩多少个? □。□ =□ ()□。口=□() 答案: 1.57 42 35 44 2. 减法加法69 3.40-20+35 55 4.100 32 42 5. (1)38+46=84(个)(2)84-60=24(个) 1.2 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1 .第一行摆9 个圆,第二行摆 5 个,第一行比第二行多()个, 第一行移()个到第二行就同样多。 2.第一行摆8 个,第二行摆12 个,两行相差()个,第二行去

掉()个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画一画,再解答 (1)在横线上画△,比☆多6个,△有( (2)在横线上画△,比。少7个,△有( 4.看图填空。 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 (1)第一行添上( )个,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拿掉( )个,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二行拿( )个摆到第一行,两行的个数就同样多c 答案: 1.4 2 2.4 4 3.(1) 13 △△△△△△△△△△△△△7+6=13 (2) 3 △△△ 10-7=3 4.(1) 6 (2) 6 (3) 3 1.3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1、在横线上画。,比△少2个。△△△△△△ □。口=□ 2、笑笑摘了21个葫芦,强强摘的葫芦比笑笑多12个,强强摘了多少个葫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