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2014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2014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2014

四、课堂小练习课本活动题P10.P12

五、小结和作业布置1.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北方地区位置范围,主要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

初步了解北方旱作农业的大概情况和面临的问题,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应对春旱的措施。 B A

C

D

B

L

哲学第九课第二框导学案.doc

张甸中学高二政治导学案(必修) 课题: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编制:孙威审核:鲍德喜 【学习要求】 【知识梳理】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区别 (1)含义不同 主要矛盾一一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一一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作用的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1主要矛盾处于地位,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1次要矛盾处于地位,对事物的发展方向不起作用。 2、联系 (1)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主次矛盾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抓住o B.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区别 (1)含义不同 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一处于地位,起着作用的方面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一一处于地位,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1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地位,起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 要方面决定的。 %1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地位,不起作用。 2、联系 (1)二者相互依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又要分清。 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

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的认识方法。重点是中 的重点,两点是有的两点。反对形而上学的和。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依据——O 2、含义一一在矛盾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找出解决矛盾的 方法。 3、地位一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 4、意义: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o L知识归纳】 判断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 1.从外延看 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多个;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2.从内涵看 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正因为主次矛盾是“矛盾体”,其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又有各自的矛盾的主次方面。 3.从作用看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常用在“办事情”,解决问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怎么找出问题关键。如攻打锦州,处理中美关系,经济为中心。(怎样做) 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常用在“看问题”上,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如什么是社会主义,人的本质,网络的利弊,一国两制。(认识、态度) 4.方法论意义 主次矛盾要求做工作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一般;矛盾主次方面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忽视支流。 5.可以用来判断二者区别的一些重点词语 “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突出任务”、“突破口”、“重中之重”、“第一要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等说法都可以判断为抓主要矛盾; “抓主流”、“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占主体”、“实质”、“总体上” 等词语都可作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识别依据。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2课学案 教师版

新概念英语第2课学案 Part 1 Words 1. until 1) prep 直到……时候 *till 直到,多用于口语 Eg. I sometimes stay in bed until luntime. *from morning to /till night 从早到晚2) conj. 直到……时候(后面加句子)Eg. I stayed in bed until he woke me up. 2. outside 外面 inside 里面 beside 旁边 besides 此外,而且,除….之外 3. ring 1) n.环状物,戒指 Eg. a gold ring 金戒指 *dark rings around her eys 黑眼圈 *ring-road 环状公路 2) v. (零,电话等)响==rang==rung Eg. The door bell rang just now. 3) v. 打电话=call *ring sb = call sb *ring off = hang off 挂断电话 4. repeat v. 重复 *repetition n. 重复 Part 2 Grammar * 一般现在时 1. 意义:经常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2.句型:主语+am/is/are +其他。 主语行为动词+其他。 3.动词表第三人称单数规则 1)一般加+s Eg. give—gives 2) 以s, x, sh, ch, o 结尾的动词加+es Eg. fix—fixes go—goes dress—dresses watch—watches wash—washes 4. 经常搭配的时间短语 频度副词:always, often, usually, sometimes, seldom, never, occasionally = sometimes frequently = often 放于行前系助后 Eg. He doesn’t always come by train. ●现在进行时 1. 意义:正在发生的动作 2. 句型:主语+am/is/are doing sth. 3. 动词变现在分词规则 1)一般加+ing Eg. do—doing 2) 以ie结尾的动词,变ie为y 再加ing Eg. lie—lying die—dying 3) 双写最后一个字母再加Ing Eg. stop—stopping run—runniing swim—swimminig 4) 以e结尾的,去e,加Ing Eg. come—coming 4. 有些单词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 *come go arrive leave move Eg. I am coming to see you. 我要来看望你。 The bus is coming. 公交车要来了. 5. 常搭配的时间 Now at present Look! Listen! ●感叹句 1.句型:How+adj/adv +主+谓+其他! What+ adj+不可名/可名复+主+谓+其他!What +a/an +adj+可名单+主+谓+其他! Eg. How fast he runs! What a beautiful day it is! What nice food you cook!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6优质导学案

Uni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Section A(1) 【学习目标】 1. To learn to understand and use relative clauses with that 2. To listen and speak about music that you like 【重点难点】 重点:1.To learn to understand and use relative clauses with that 难点:2. prefer v. 更喜爱,更喜欢 remind sb. of sb. / sth. 提醒,使……记起… 【预习案】 1. Read and recite the wards from page 44 to 45 of the vocabulary. 2. look at these sentences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m.

【探究案】 1. prefer v. 更喜爱,更喜欢 choose sth. rather than sth. else; like sth. better 1) prefer + n. eg. I prefer groups that play quiet and gentle songs. 我更喜欢演唱轻柔音乐的组合。 Jennifer prefers musicians who write their own lyrics.珍妮弗更喜欢自己作词的音乐人。

2) prefer sth. to sth. 比……更喜欢…… Which would you prefer, coffee or milk? 咖啡 和牛奶,你喜欢哪一个? I prefer milk to coffee. 与咖啡相比,我更喜 欢牛奶。 I prefer walking to cycling. 我喜欢步行,不 喜欢骑自行车。 3) prefer to do sth. 宁愿做某事 She prefers to be alone at home. 她宁愿独自 在家。 2. remind sb. of sb. / sth. 提醒,使……记 起…… e.g. This song reminds him of his mother.这 首歌让他想起了他的妈妈。 This music reminds me of my childhood. 这首曲子使我想起了我的童年。 3. I listened to one (CD) called Heart Strings. 我听了一盘名叫《心弦》的专辑。 called Heart Strings是过去分词短语做定语,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习题(含答案)

.. .. ..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 北方地区著名的温带水果是() A. 香蕉 B. 柑橘 C. 椰子 D. 苹果 2. 下列城市中,属于我国经济特区的是() A. 深圳 B. 上海 C. 武汉 D. 北京 3. 北方地区的著名温带水果是() A. 香蕉 B. 菠萝 C. 柑橘 D. 苹果 4. 外地客人到南方地区,让他品尝南方特色水果,大致应提供() A. 柑桔、香蕉、荔枝 B. 苹果、杏、梨、桃等 C. 西瓜、葡萄、石榴等 D. 无花果、哈密瓜、榴莲等 5. 下列水果中,主产在南方地区的是() A. 柑桔 B. 苹果 C. 梨 D. 桃 6.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与此问题成因无关的是() A. 上游毁林开荒 B. 围湖造田 C. 中下游酸雨污染 D. 夏季降水集中

7. 位于“鱼米之乡”的咸宁市,主要受惠于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A. 夏季高温多雨 B. 夏季炎热少雨 C. 冬季寒冷干燥 D. 冬季温暖湿润 8. 2015年暑假,小明和家人一起到拉萨旅游,下面是他对当时景观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 “鱼米之乡”,河湖密布 B.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C. 雪山连绵,耗牛成群 D. 布达拉宫,金碧辉煌 9. 甲、乙两阴影区域示意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A. 煤、铁等矿产资源分布集中 B. 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 高等院校众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 D. 邻近港澳,有金融、技术、管理上的优势 10. 读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6-7题 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农作物以水稻、油菜、茶叶、甘蔗为主 B.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个省区 C. 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塞上江南” D. 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别明显 11. 在南昌、武汉、长沙三城市之间的乡村,常见的果树是()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教学方法比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板书: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讲授新课] 大屏幕显示投影图:图5.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 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 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教师在总结南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时,用鼠标在地图上说明其地形位置和大致范围)在大屏幕图中找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分别说出其位于南方地区或北方地区。(提问)哈尔滨、北京——北方地区;武汉、广州——南方地区。 同学们请看课本第7页图5.9中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填表(大屏幕显示,

最新四年级英语上册第2课导学案

Lesson 2 What’s on the desk?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听懂,能正确地发音。 / 1、知识与技能:学习2个元音音标/?/ 2.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通过学习这2个音标的正确发音,拼读包含这两个音素的单词音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及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读出这2个元音音标。 2、能正确拼读包含这两个音素的单词音标。 教具: 字母卡片,音标卡片,单词卡片,录音机及相关磁带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1.Free talk 2. Sing the song“AEIOU song” 录音机播放“AEIOU song” T and Ss sing together. Step 2 Presentation 1.师出示字母卡片“e”“i”“o”and“u”。 T:Look at these letters. How to pronunce in closed syllable? Ss: e/e/ i/i/ o/?/ u/?/ 板书: e i o u ?/ / /e/ /i/ / ?/ 2.T shows the cards. ?/ / /e/ /i/ /?/ 并让学生有节奏地读 /e/ /e/ /e/ /i/ /i/ /i/ / ? / / ?/ / /?/ ? /?/ / /?/ 先集体读,再分组读,再指名读。 3.Ss listen and read after the tape. Step 3 Drills 1.Listen and do T says and Ss do T: show me /e/ show me /i/ show me /?/ show me /?/ 教师反复说,让学生反复举起这些卡片。 2.T:Look at the word“clock/kl?k/” .Who can spell? 指名让生拼读,并依次板书 -o- / ? / -u- /?/ -o-/?/ clock /kl?k/ cup /k?p/ son /s?n/ doll /d ?l/ hut /h?t/ money /′m?ni/

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案第八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一节自然条件与农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 2.能够在地形图上找出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区。 3.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4.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过程与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分析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及其他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前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西北地区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讲授: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管是自然环境特点还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西北地区和我们生活的南方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西北地区,了解西北地区为什么干旱,以及干旱的环境下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是怎样的。 板书:一、自然特征

1.位置和范围 阅读:阅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图并提问:怎么描述西北地区的范围呢?西北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学生:(略) 师生小结: 位置: (1)经纬度位置:73°E-123°E,32°N-50°N (2)地形上: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古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以北。(3)邻国: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 范围: (1)地形: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2)政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提问:结合教材图,判断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的哪一级阶梯?西北地区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并发言,教师给予指导。 2.地形 提问:观察西北地区地形图,了解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单元有哪些?从东到西,找到主要的山脉、高原和盆地。 师生小结:从东往西,主要是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和河西走廊,西部由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阿尔金山。西北地区山脉纵横,从东向西逐渐深入内陆,水汽很难到达,降水比较少,因此西北地区比较干旱。 补充知识: (1)内蒙古高原地貌特点 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平均海拔在1 000米以上。高原上开阔坦荡,起伏和缓,既有碧野千里的草原,也有沙浪滚滚的荒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是较大的沙漠。 (2)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天山南北两侧,属于南疆和北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四周高山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居于盆地内部,是我国最大沙漠。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内陆盆地,是一个半封闭的盆地。所以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进行比较,如下表所示: (3)吐鲁番盆地 天山山间断层陷落而成,盆地中的艾丁湖是我国陆地上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提问:西北地区主要是什么气候类型呢? 3.气候 师生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是本区的显著特征。

第2课 西方来的强盗 导学案

第2课西方来的强盗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英法挑起新的战争;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 2、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的分析,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学习“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培养从历史表格和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增强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意识,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学习重点]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学习难点] 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自主学习】(走进文本解决问题) 1、英法两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2、你了解圆明园吗? 3、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高价拍卖。你认为类似这样的文物应如何解决? 4、为什么说鸦片战争给人民加重了负担? 5、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6、根据教材内容填写并记忆下列时间事件发生的重大事件: 1)1856年 2)1860年 3)1860年10月 4)1851年初 5)1862年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课内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1、我的问题是: 交流结果是: 2、我们的问题是: 交流结果是: 【扣标整合】(立足文本整合知识) 为本课设计板书 认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赔款,清政府把赔款转嫁到人民头上,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在这种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反对侵略;清朝统治岌岌可危。西方列强为维护既得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决定先武力迫清投降,然后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于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 B Let's learn 导学案

Unit 6 Shopping B Let’s learn [每日一句] 4. 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一息若存,希望不灭。学习内容:Unit 6 Shopping Part B Let’s learn 课型:词汇 学习目标 1、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nice, pretty, cheap, expensive。 【要非常熟练,达到脱口而出哟】; 2、能根据所学单词,以及所学知识藐视服饰特点。 3、理解what, who, how much这几个疑问词的含义,并结合实际情景模拟购物场景。 【比比谁的发音标准、反应够快】。 重难点 1、立体掌握单词nice, pretty, cheap, expensive的正确发音、认读、汉语意思、形(图)像、拼写等。 2、能用相关词汇描述服装的搭配以及特点。 学具每组准备一套自制的服饰卡片。 预习提点: 1.可以查电子词典,听录音或向老师,组长请教单词nice, pretty, cheap, expensive的正确发音,并知道汉语意思。 2.通过The dress /T-shirt is nice/pretty`…对单词进行替换练习。 3.向老师,组长请教Let’s play 中表格的含义,并根据图片进行问答练习。

预习练兵: 一、写出下列单词以及句子的汉语意思。 nice()pretty()cheap()expensive()Sarah has a pretty dress. How much is the shirt? 二、重排下列句子。 ()Yes. This dress is nice. ()Can I help you? ()Can I try them on? ()They’re just right. ()Are they OK? 课前寄语: 请同学们课前先阅读学习目标,然后认真独立地在20分钟内完成导学案的预习部分。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激情投入 1.小组合作复习效果(单词、句型)展示,明确学习目标。 2.看Let’s learn课件,读单词,感受并模仿发音。 3.跟着教师读,体验发音细节。同学自己试读,慢读,快读,自信大声读。(目标提示:能模仿并用纯正英语表达) 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1.慢而清晰地自练5次;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一、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 (2)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3)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通过了解发展南方水田农业的条件,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2)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 (3)思考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读图比较南方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3)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四、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学生准备 搜集南方地区的食材图片,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六、教学策略 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可以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并从感性的角度层层递进到理性的分析,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读图、分析、归纳,增强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地理问题;引导学生从设问质疑开始,一直到思考解答,在不断的探疑解惑中提升能力,获得学习的乐趣。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展示PPT课件。 镜头一:教师引导学生欣赏PPt美景图片并且给美景配上古诗词。与学生一起,边欣赏美景边,回忆背诵古诗。 设计:(如下图)第一幅图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篮,能不忆江南?”第二幅图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第三幅图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镜头二: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视频歌曲《我的祖国》和《太湖美》歌曲选段。

第一节_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重点: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的地理差异。南方地区的气候与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不同人眼中的南方地区 文人、画家笔下的南方: 摄影者、食客眼中的南方: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欣赏南方地区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 承转:我们面前的“南方”也就是我们的学习任务:一桌知识与技能的“大餐”,学会读图分析和感悟生活。 【讲授新课】 一、描述位置做评价: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学生指图描述本区的相对位置和海陆位置;在描述边界线的基础上,描述南方地区的范围。 预设答案:南方地区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二、读图、查找定位置:认识南方地区主要的地理事物,熟悉其空间分布 1.找出边界:秦岭、淮河、青藏高原。标注海洋和河流:东海、南海、长江、珠江。 2.查找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查找山脉:横断山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南岭、台湾山脉。 3.识图填图:在相应的空格里,填上各地理事物的名称,检测读图效果。 三、分析、探究、找差异:南方地区的地形组成和内部地形差异,探究南方地区内部地形差异。

读南方地区分层设色地形图,对比高度表说出颜色如何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几个色区?估计各自的海拔大致是多少?各区域叫什么名称?结合我国地形知识,描述各区域的地形特点,将结果填到表中。 预设答案: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设计意图】学会读图,能够从图中提炼地理信息;学会比较,通过收集各地形区的资料,总结各地形区的特征。 四、分析资料说联系 (一)探究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查找北纬30°线和北回归线,并标注出来,分析南方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及所属的温度带、干湿区。通过本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到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通过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特点。 预设答案: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气温高,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30℃,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少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受季风影响,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处于我国四大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综上所述,南方地区位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复习中国气候知识,提高阅读地图、总结规律的能力,进而获得新知,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二)分析地形、气候、土壤之间的关系 1.提供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找出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差别;在寒潮影响范围图上,找出云南和广州的大致位置,看看哪个地区最易受到寒潮影响。结合地形图和动画,分析两组同纬度的地区

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导学案)

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导学案)

(五)、指名分句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六)、同桌一起读课文,理清主要讲什么 1、师:(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在“我”家的门前,我和妈妈正说着话呢!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对妈妈说了什么 ; 2、指名一对同学对读,学生评议。 (七)、指导朗读、背诵 1、师:妈妈告诉了我什么(出示第一句:妈妈告诉我, 沿着弯弯的小路, 就能走出大山。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要读得慢一些,舒缓一些。“告诉”、“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注意连起来读,不要读得一字一顿。) 2、师:妈妈还告诉我什么(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 有一座天安门, > 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后,还要坐上好几天的火车才能到达北京。可见这个孩子的家离北京远吗很远很远就是“遥远”。 (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天安门) (朗读时,注意把“遥远”、“天安门”读得重一些、慢一些。) 师:天安门广场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想不想看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 看了以后,觉得广场上升旗仪式怎么样 指导朗读“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这一句,注意“仪式”以后稍停一下,“非常壮观”读重一些。 3、学生朗读第一、二句。 ,“诉”地轻声等等。' 1、开火车拼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同桌两个同学一起来读课文,找到妈妈告诉了我什么和我对妈妈说了什么,同桌两个同学对读。 ) 学生练读,齐读 | 《 学生从雄伟的场面中领悟“壮观”的意思。

(师再次提醒语速舒缓,体现出“我”沉浸在遐想之中。) (八)、课间休息(九)、交流收集的图片或照片 1、师:老师请同学课前收集北京风光的照片,去过北京的同学把自己在北京照的照片带来,都带来了吗 3、指名全班交流,用投影片看几名学生的图片、照片,说一说这是被京的什么地方 (十)、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师:是的,这个农村的孩子也跟我们一样非常想去北京看看。 (第三句:我对妈妈说,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 谁能读读这句话,要把自己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得情感读出来 五、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一)、指导朗读、背诵诗歌 1、(看书上插图)教师引背。 (二)、指导写字 、 4、学生练习书写。 (三)、扩展练习。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说话训练:我多想()。自由练读、齐读 学生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小朋友四人为一小组交流以下说说自己带的这张图片是北京的什么地方去过北京的同学介绍介绍自己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 2、学生小组交流。: 自由读,齐读。 回家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2、学生同座位互背。 3、全班同学齐背。 2、学生同座位互背。 3、全班同学齐背。 板书设计:

人教版(PEP)2019-2020年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导学案(分课时)

课题Unit 6 How many?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句型:How many …do you see? I see… 2、能够运用本课时句型进行自由对话。 学习重点1、句型How many … do you see? I see… 学习难点beautiful, kite的发音。 导学过程批注预习提纲 1、课前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数字。 2、让学生课下自己动手制作几个简易风筝。 3、让学生准备于课文相关的词卡。 一、温故知新 1.Listen and do.(做第一册Unit 6 B部分Let’s do)教 师和学生边做手势边说出: Show me 1 and 2. Show me 3 and 4. Show me 5 and 6. Show me 7 and 8. Show me 9 and 10. 2.Guess(复习数字1-10) 教师举起右手做出各种表示数字的手势,让学生 看好后,教师立即把手放到身后,让学生说出来。(速 度由慢到快)也可小组竞赛,看哪组正确率高,在黑 板上得星评价。 3.游戏:How many fingers? 1)教师伸出4个手指问学生:How many fingers? 学生 回答: Four. 教师继续问:How many fingers do you see? 引导学生回答:I see four fingers.

2)教师再伸出6个手指,问学生:How many fingers do you see? 学生回答:I see six fingers. 3)让学生两人一组做这一练习。 二、新课呈现 1.教师分别出示画有铅笔、橡皮、蜡笔等的图片给学生:I have many pencils/erasers/crayons... here. Do you want to know how many there are? OK, l et’s count. 2.数完后,教师问学生:How many pencils/erasers/crayons do you see?让学生回答出:I see eleven pencils, eleven pencils, eleven pencils. I see twelve erasers, twelve erasers, twelve erasers. I see ….(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复数的错误读音。)4.教师再指着出示的图片,让学生进行How many… do you see? I see…的问答练习。 5.教师拿出一个风筝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让学生回答:I can see a kite. 教师接着问:Is it beautiful? 让学生回答:Yes, it’s beautiful.教师问学生:Let’s fly it, OK? 学生回答OK 后,教师说: Zhang Peng and Amy will fly the kite today. Let’s fly it together. 7.让学生打开课本,认真观察图片并放录音展示Let’s talk 部分的内容。 8.出示以下问题并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进行回答: How many kites do Amy see? How many kites do Wu Yifan see? 9.播放动画,让学生跟读课文。 10.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 三、趣味操练 1.两人一组用实物或图片进行对话:How many … do you see? I see… 2.教师出示Find and count,引导学生去数小兔, 小鸟和小猫的数量,并进行问答练习:How many cats do you see? How many rabbits do you see? I see…

(完整版)第1节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指出南方的范围; 2. 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灯自然地理特征; 3. 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的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等方法,巩固知识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观; 2. 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1. 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南方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比较法、指导自学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播放南方地区典型的自然景观、农田景观图片,初步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导入新课] 讲述:生活在南方,除了我们日常所观察到的,通过南方景观图的欣赏,我们对南方地区的环境更加熟悉了,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居住的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农业。 板书: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活动一:利用教材45页图7.3南方地区的地形,学生自行在图上找出南方地区的地理范围。学生完成观察地图并发言:略 教师指导并板书: 1.地理范围: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东面和南面濒临东海和南海

2.第三课 第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导学案).doc

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 2.了解维护公民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二、自主预习 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不能滥用权利。 2.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和为代价。 3.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诉讼等。 4.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5.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 三、合作探究 某机场二十余名乘客因航班延误,航空公司没有给予及时的合理的解释和赔偿而情绪失控,冲入跑道逼停飞机,上演了“拦机维权”一幕。 【拦机乘客】拦机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 【其他乘客】“拦机维权”不可思议,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机场公安】拦机乘客违反了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处以治安处罚。 【民航局】航空公司对该事件处置不当,暂停该航线的经营。 (1)从乘客维权反而受到处罚的教训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思考:拦机乘客该如何正确维权? 四、随堂演练 1.毕达哥斯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没有绝对的自由②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利益③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某校的午休铃声响过后,八年级﹙1﹚班宿舍的其他同学都上床休息了,小东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提醒他,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小东的言行主要错在() A.没有和同学搞好关系 B.不知道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权利 C.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损害了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D.不知道未成年人不能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 3.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A.向人民法院起诉 B.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C.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D.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到执法部门控告 4.请你按照要求填写下列各情境中被侵犯的权利以及如何正确维权。 五、课后反思 【答案】 自主预习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六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课标 课程内容标准 ●在地图上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举例说明南方地区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运用资料比较南方地区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用事实说明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程具体目标: 1.通过地图对南方地区进行定位,指出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归纳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特点。 3.运用资料比较分析南方地区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3.运用实例分析说明农业生产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1.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特点。 难点: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归纳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特点。难点:运用实例分析说明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95%学生能够掌握。 2、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特点:85%学生能够掌握。 3、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0%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分析说明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描图指出我国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归纳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自然特征,比较南方地区内部的气候差异,说明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运用北方地区农作物和农产品分布分析说明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 4.运用南方农产品分布图,说出水田的分布地区,通过联系地形、气候条件来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五、教学过程设计 【构建动场】展示南方地图的景观图片,直观感受区域特色。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位置与自然特征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

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课标要求】 1.位置与分布:在地图上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2.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查阅中国四大区域地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简单评价南方地区的位置。 2.分析地图及资料,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探究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理解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查找南方地区的边界线,描述并评价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资料,确定南方地区的地形组成,分析内部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运用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景观图欣赏,感受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通过阅读物产分布图,了解自然条件对水田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列举实例,说明南方地区丰富的物产,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了解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基础上,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的地理差异。南方地区的气候与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策略】 以关于江南的话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始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不同人眼中的南方地区 文人、画家笔下的南方: 摄影者、食客眼中的南方: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欣赏南方地区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 承转:我们面前的“南方”也就是我们的学习任务:一桌知识与技能的“大餐”,学会读图分析和感悟生活。 讲授新课 一、描述位置做评价: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