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含解析

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含解析
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含解析

课题综合检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选择题

1.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2017年12月3日~5日在浙江省乌镇举行。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需要我们紧紧抓住新技术革命、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从消费互联网扩展到产业互联网,促进实体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这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创新已经成为引领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①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从消费互联网扩展到产业互联网——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③抓住新技术革命、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④发展数字经济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矛盾的主要方面促进事物发展

A.②③B.①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D ①说明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符合题意;②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体现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排除;③体现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符合题意;④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排除。

2.(2019·大连二模)“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由此可见( )

①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③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利于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

④通过实践改变事物的属性,可以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渔光互补”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表明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利于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辩证否定的实质与题干不相符,②不符合题意;④错在“改变事物的属性”上。

3.《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我国专家从实验时的一次“偶然失误”中找到突破口,利用新方法实现低成本的材料加氢相变,发明了堪称神奇的“点铁成氢”技术。这对开发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及促进基础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

①创造性思维能够积极有效地解决矛盾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④偶然联系比必然联系更能激发创新意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D “点铁成氢”技术对开发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及促进基础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②③正确;意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创造性思维可以指导人们解决矛盾,但本身无法解决矛盾,①错误;偶然联系和必然联系都能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不能比较二者谁更能,④错误。

4.2017年4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代表中国已经具备向空间一次性运输大量物资以及太空加油的能力,未来建立的空间站不会面临“断炊”的困境,更不用担心会受制于人。这不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更是中国伟大复兴之路的关键一步。这体现( )

①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形成的④科技创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C “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说明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①正确;“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③不选;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研制发射成功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这说明科技创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④正确。

5.(2019·合肥质检)德国制定各类企业排行榜时,不像中国按营业额大小排名,而是依据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准、细分市场占有率等进行评价,获奖者往往是“小而精、小而强”的企业。在这种氛围下,企业就不会追求简单做大规模,而是坚守“工匠精神”,竞相在技术上积累创新。德国这一做法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②在题目中没有体现。④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德国的做法表明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③入选。

6.(2019·安庆二模)某公司通过项目合作,自带资金、技术等要素下乡,回收农村垃圾(含农作物秸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出工业原料、生物营养液、新型建材,获得可观的效益,且使乡村“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回收农村垃圾使之变废为“宝”反映了( )

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②事物有无价值取决于其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③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回收农村垃圾使之变废为“宝”反映了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创新的作用,不是事物本身有无价值,②与题意不符;④在材料中未体现。

7.2017年11月9日,全球首款基于ARM架构的高通量人工智能一体机发布,它可以让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直接在这个平台上构建应用,不再受限于底层基础平台的构建。高通量人工智能一体机的发布( )

A.实现了人们认识和超越规律的伟大梦想

B.印证了科学思想能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

C.说明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推动作用

D.将创新生产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解析:选D 高通量人工智能一体机应用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将创新生产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超越规律”说法错误,A项排除;思想创造物质的说法错误,B项排除;“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推动作用”说法片面,C项排除。

8.“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实现了动车组牵引、制动、网络控制系统的全面自主化,各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它的运营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系统掌握了高铁核心技术,高铁产品已达国际一流水平。“复兴号”的成功运营( )

①掌握了高铁核心技术,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统一②变革了生产关系,促进了“复兴号”关键技术的发展③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了中国高铁核心技术的飞跃和发展④善于抓住重点,实现了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复兴号”的成功运营说明中国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了中国高铁核心技术的飞跃和发展,从而掌握了高铁核心技术,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是创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变革生产关系,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重点论,④不符合题意。

9.4D打印,是在智能材料打印过后的自组装,而5D打印,是在活性材料打印以后形成的自生长。目前,西安交通大学已经研制出了可以打印的人工骨细胞并在对人工肝、人工心脏以及人工皮肤的5D打印进行攻关。上述材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 )

①影响着实践的主体与实践的结果②直接引起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③离不开人们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④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根本方式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 科技的进步不能直接引起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②错误。哲学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式,④错误。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着实践的主体与实践的结果,离不开人们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①③符合题意。

10.“民以食为天”,在农耕社会,追求温饱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于各种文化活动中。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近年来,国人对于传统节日以吃为主基调的行为模式越来越多地提出反思与质疑。面对这一质疑,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应该( )

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挖掘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②移风易俗,自觉地改造和剔除传统文化中落后和腐朽的部分③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开创出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方式④坚持内因与外因的结合,唤醒传统节日“吃”之外的文化记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面对质疑,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应该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挖掘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开创出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方式,①③入选。②错误,对待传统文化中落后的部分要移风易俗,自觉地改造和剔除;但是对待其腐朽的部分要坚决予以抵制。④中“坚持内因与外因的结合”的表述与题意不符。

11.时下网络订餐成为年轻人的新宠。“美团”跳出传统的经营思维定势,凭着“美团一次,美一次”的理念,为消费者发现最值得信赖的商家,为商家找到最合适的消费者,给商家提供最大收益的互联网推广。美团的成功是( )

①在彻底否定事物原有联系基础上建立新联系实现发展

②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③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找到了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思路

④在颠覆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理念实现自身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美团的成功是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找到了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思路,②③符合题意;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既不是彻底否定,也不是彻底颠覆,①④错误。

12.(2019·泉州质检)2017年我国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两项突破性成果。一是利用高品质量子点单光子源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单光子量子计算机;二是打破了之前纪录,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数目超导量子比特的纠缠,并在超导量子处理器上实现了快速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量子算法。材料表明( )

①要实现科技进步就要有批判和发展②推动科技进步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③没有否定就不会有科技的进步和发展④科技创新是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从材料中“打破了之前纪录”可以分析出坚持了辩证否定观,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批判地继承,坚持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两项突破性成果的取得可以表明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道路的曲折以及思想观念的创新,②④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和改变着人类经济社会的活动形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伴随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关于人工智能取代就业的说法层出不穷。人工智能虽然可以替代由不同“任务”组成的一个职业中的一个或几个任务,但人工智能不是直接替代职业岗位,而是替代工作内容,并且人工智能改变工作范式也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我国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必然经历产业、消费升级引领就业升级,让一些“低端”的不安全的就业岗位消失。可见,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重要的是拥抱变革和变革带来的变化,并采取积极的和创造性的措施。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知识,说明劳动者如何“拥抱变革和变革带来的变化”?

解析:本题知识指向明确,首先要指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理论依据,然后从方法论的角度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答案:①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②劳动者要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变化,突破传统工作范式,破除落后的就业观念,调整职业规划,推动就业转型升级。③注意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积极利用发展人工智能契机提升就业能力,铸就智慧型人才。

14.(2019·邯郸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一个社会,文化深及精神思维、价值理念、心理结构,因而内涵更加丰富、境界更加深邃、意蕴更加厚重,建立在先进文化上的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内在精神支撑和稳定信念支持,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必备条件。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

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不断提升文化自信,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1)走好中国道路,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说明应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2)文化自信为中国道路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请就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提出两条建议。

解析:本题第(1)问要求考生运用辩证否定观说明提升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措施,为措施类主观题,考生可直接运用辩证否定观,即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我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注重研究社会发展对文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寻找文化发展的新思路的相关知识,再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第(2)问要求说明文化自信为中国道路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的理由。为原因类主观题,作答时回归教材,调用相关知识,可以从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自信等相关知识回答。第(3)问要求考生为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提出两条建议。为开放性试题,回答时要注意设问指向,考生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我们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对其合理因素要肯定、继承和发展,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对其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部分要予以否定。②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我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注重研究社会发展对文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寻找文化发展的新思路,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魅力。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自信为中国道路提供了内在精神支撑。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自信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中国道路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国道路提供了稳定的信念支持和不竭的力量源泉。④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中国道路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3)示例:①清除“文化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③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坚定信念。(答出2点即可。本题具有开放性,作答只要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均可)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经济生活1—3单元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考点分析: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形成商品的条件:第一,第二,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两个基本职能。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贵金银由于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它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注意区分:货币的性质与本质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A 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B 为什么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由于货币本身是是商品,有价值。 C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表示即可。 D 价格是指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流通手段: A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B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 C 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与以前的交换相比较,买卖出现分离。 思考:商品流通与流通手段一样吗?

3.了解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 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发行规律: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 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 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注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的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的价格总额 = 待售商品量 x 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① 通货膨胀指的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 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定要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 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解决通货膨胀 的主要措施是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银行存款类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紧缩性财政政 策等。 ② 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 软或下跌。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会引发通货紧缩现象,导致商品零售价格出现持续负增长,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者不敢投资,消费者不敢花钱,银行金融机构不敢 贷款等现象,整个经济处于长期萧条的状况。解决通货紧缩的主要措施是实施宽松的货币 政策如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放宽信贷规模,积极的财政政策。 注意:这一次出现的金融危机与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不同,所采取的财 政和货币政策有相似之处,如我国目前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 松的货币政策,就是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 足制约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在货币政策方面则采取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适当放宽 信贷规模等措施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4.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四)高考常考的曲线图题

课时练习(四)高考常考的曲线图题 1.下表是2017年10月2日某市油价调整表: 89#汽油92#汽油95#汽油 调整前调整后跌幅调整前调整后跌幅调整前调整后跌幅5.86 5.68 ↓0.18 6.28 6.09 ↓0.19 6.69 6.48 ↓0.21 格,Q表示燃油汽车需求量)表示正确的是() 解析:选B由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汽油价格下跌。汽车和汽油为互补商品,汽油价格下跌,人们会增加对其互补品汽车的购买,油价与汽车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由此排除A、C两项;油价下跌后,相比以前来说,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但汽车的价格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变动后的曲线D2应该向右平行移动,因此B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 2.右图中OP表示价格,OQ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D是需求曲 线,S是供给曲线。当市场上某商品价格从P2向P1移动时,下面说 法正确的是() A.该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B.该商品价格下跌,人们购物需求减少 C.该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出现供不应求状况 D.该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出现供过于求状况 解析:选D该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A项错误;该商品价格上升,B 项错误;该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C项错误;该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出现供过于求状况,D项正确。 3.(2018·太原质检)中澳自贸协定让85%澳洲出口中国的商品享受零关税。假设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零关税的T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示能够正确表示我国T

商品的替代品M和互补品N的需求变化趋势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选A零关税会导致T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增加,进而会导致其替代品M 的需求减少,其互补品N的需求量会增加,故T商品价格与其替代品M的需求量成正比,与其互补品N的需求量成反比,①②符合题意,③④错误。故选A项。 4.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手机的需求曲线出现了从图a到图b的变化。这一变化() ①导致手机的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增加②表明手机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③导致手机的互补品需求量可能增加④表明手机由生活必需品变为高档耐用品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选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的反应较小,高档耐用品的反应较大,手机的需求曲线从图a变为图b,这说明手机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②正确,④错误;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手机的价格会下降,因此人们对手机的需求量会增加,手机的互补品需求量也可能增加,③正确;人们对手机的需求量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可能会减少,①不选。 5.为支持三农发展,2017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要求继续稳步实施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以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若用D1、D2表示补贴前后农机的需求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补贴前后农机需求变化的是() 解析:选C根据题意,农机的价格不变,应该是需求曲线的移动,排除A、B;实施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会使农机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选C,排除D;答案为C。

高考政治 运用矛盾分析法巧解政治题

高考政治 运用矛盾分析法巧解政治题 矛盾分析法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运用矛盾分析法解答政治题,有助于增强解题的科学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那么,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解答政治题呢?以下几种方法不妨一试: 一、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问题,防止“只抓一点,不及其余” 例1:自由地表达政治意愿是公民的政治自由。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防止走极端。在解题过程中就是要防止“只抓一点,不及其余”的片面思维,在承认此观点有一定合理性的前提下,要指出其片面性。 参考答案:(1)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让人民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参加政治生活,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方式,是社会注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2)公民享有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的自由,法律是政治自由的体现和保障,公民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政治自由。(3)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二、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防止“绝对化”、“一刀切” 例2:辨析:政党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矛盾和矛盾着的双方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必须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政党的阶级属性不同、地位不同,服务的阶级及利益也就不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1)政党是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益,并以夺取、行使或参与行使国家权利为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统治阶级通过执政党行使国家权利,实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因此,只有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政党才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3)笼统地说政党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是错误的。 三、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分析问题,防止“单打一”、“主次不分” 例3:甲同学认为:当今世界,追求和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成为各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乙同学认为:当今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国家间的共同利益,维护和追求国家利益才是各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请对这两种观点加以评析。 解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

20XX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考点导航 1.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3.货币的基本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 5.结算与信用工具 6.外汇与汇率 7.货币与财富 二、知识网络 三、考点疏理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②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①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的实现。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货币。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注意】 (1)货币与商品的关系: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货币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一般说来,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价值比较大用较少的物品能进行较大的交换;易于分割,分割之后不会减少价值,又给交换带来方便;便于保存,不会因为保存时间的长短而使价值发生变化;便于携带,以便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易。但商品交换关系很发达时,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货币。所以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是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原因之所以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③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大小成正比。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 ③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第一,区别: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一种基本职能,而商品流通则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第二,联系: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又是不可分割的,正是由于有了货币,才有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而货币在这个流通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这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有人说,流通手段强调的只是一个“点”,而商品流通则强调一条“线”。 (3)货币的其他职能 ①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②支付手段。是随赊账买卖出现的是买卖交割的延期或不同步。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要点

2019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要点 2019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要点一、 落实基础要从知识点到归类连线,对主干知识进行深化、扩展和推移。 高中政治四大模块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高考试题往往考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突出考查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北京2019年高考政治试题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收入分配、汇率、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市场调节、宏观调控;《政治生活》的政府职能、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表现、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的关系、国际组织的分类;《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的作用与文化产业、民族精神;《生活与哲学》中的联系发展的观点、共性与个性关系、人生价值等主干知识。山东试题考察的基础知识有:《经济生活》中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收入分配问题、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市场和宏观调控;《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职责、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文化的多样性、民族精神、价值判断与选择;《生活与哲学》中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哲学的基本问题、辩证的否定观,等等。 这些常考的基础问题往往粗浅的理解不难,但如果没有深入思考,没有与实际结合,只记住了表面知识,还是停留

在对知识的了解和简单记忆阶段,没有达到能力提升的复习目的。 因此,第一轮复习要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在深钻细研考试大纲教材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排序,牢固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知识网络,从而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把教材中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知识线,然后根据知识线设计练习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突出基础能力的提高。 第一轮复习时,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对题型进行归类训练,弄清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开拓思路,尽可能地把与本题目相关的内容列举出来,然后加以适当选择,这样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还要弄清题型变化特点,拓宽学生思路,提高灵活变通能力。 2019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要点二、 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将基础知识与新材料、新情景结合。 复习毕竟不同于新课程的学习,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化,把教材内容问题化,把问题答案明确化。在把教材内容问题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明确每一个具体问题,同时还要准确把握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根据具体材料和题目作答,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目的。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之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8·湖北沙市中学模拟)“快递小哥跳槽了。”小明发现,最近的快递有点不守时,一打听才知道,送餐的工作时间主要集中在用餐时段,相对轻松,挣的也不比送快递少,好多“快递小哥”转行做了送餐的“外卖骑手”,快递企业出现了人手短缺。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不足是快递小哥跳槽的重要原因 B.快递小哥跳槽是市场调节就业,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表现 C.快递业和外卖业在劳动力市场中存在互补关系,竞争比较激烈 D.如果快递企业薄利多销、降低成本,会增加对劳动者的吸引力 2.(2019·安徽皖东名校联考)随着移动互联网爆发式的增长,网络购物更加便捷化和多样化,虽然很多商家比较关注用户体验,但依旧存在商家欺客的现象,退货难、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不到位、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问题频出。由此可见() ①商家欺客现象是由市场的自发性导致的②因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而使得网购问题频出③我国网购市场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加以规范④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引发经济混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18·宁夏银川月考)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命题“污染博弈”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污染博弈”是指在企业不受管制的环境里,每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都宁肯污染环境也不愿安装昂贵的污染处理设备。企业不愿安装昂贵的污染处理设备表明() ①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③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④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调整生产经营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2018·四川广安等四市联考)廖明经常通过旅行服务网站订某酒店的房间,常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有一次,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发现价格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还是380元。这类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大数据杀熟”。这表明()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会导致市场秩序的紊乱②市场交易的双方都必须遵循自愿和公平的原则③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④市

2020届高考政治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1、对立统一(矛盾基本属性) 【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拆解】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②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③同一以斗争为前提,斗争寓于同一之中,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普遍存在(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拆解1】表现: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拆解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共性指导下研究个性,善于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 【拆解】①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要善于在共性指导下研究个性,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 ★5、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主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主方】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要求我们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次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影响事物发展,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次方】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次要方面影响事物性质,要求我们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恰当处理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二、易混易错知识点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总复习训练27

第十四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三十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选择题 1.苏东坡《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解析此题只要真正读懂引文中的语意,不难选出正确答案来。B、C两项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D项否认运动的物质性或客观性。答案 A 2.《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运动的精神万能论观点 解析题干中观点,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不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答案 B

3.生物进化论指出,动物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结果。动物产生后,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动物慢慢发展到高级哺乳动物,进而由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产生了人类社会。这说明()。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②自然界是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世界③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④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的是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并没有体现人类社会是如何向前发展的,故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含①的选项,故选A。 答案 A 4.康德在其撰写的《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指出,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这一观点()。 A.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B.否认了意识现象的存在,陷入了“一元论”的泥潭 C.认为意识能够创造物质,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D.否认了自然界的物质性,把宇宙看成是意识的产物 解析“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说明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础,A项正确。 答案 A 5.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宣布,在暗能量的作用下,宇宙的确是无限

2019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政治生活》重点知识.doc

2019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政治生活》 重点知识 公民、政府、党、人大、民族宗教、国际政治【一般主要考查“原因”、“措施”】1、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①要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履行……政治义务(掌握2个权利,3个义务)②要坚持……基本原则(掌握2个原则)③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处理政治权利与义务关系④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与方式(掌握“民主决策的方式与意义”、“民主监督渠道和意义”)【联系: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与方式】⊙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6项政治自由⊙公民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意义: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渠道: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

网上评议政府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公民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34 2019-07-30 公民、政府、党、人大、民族宗教、国际政治【一般主要考查“原因”、“措施”】1、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①要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履行……政治义务(掌握2个权利,3个义务)②要坚持……基本原则(掌握2个原则)③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处理政治权利与义务关系④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与方式(掌握“民主决策的方式与意义”、“民主监督渠道和意义”)【联系: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与方式】⊙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6项政治自由⊙公民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意义: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训练: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一、选择题 1.[2020陕西高三模拟]我国《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在保障基本 工资水平正常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体现科研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承担政府和社会委托任务等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水平;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智库,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这有利于( ) ①健全分配制度,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②创新财政支出方式,激发经济社会活力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④政府资源由行政配置转为市场配置,提高服务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020北京海淀区高三考试]社会保障是精巧的“社会减震器”。2019年,我国多地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 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当单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达到3.5%或CPI 中的食品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达到6%时,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这说明( ) A.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收入 B.国家通过初次分配,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C.价格临时补贴能够降低物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D.价格临时补贴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落实共享发展观念 3.[2020河北高三联考]居民可支配收入不仅包括可支配工资性收入,还包括可支配经营净收入、可支配财产净 收入和可支配转移净收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下列措施中可以推动居民收入持续上涨的是( ) ①兼顾效率与公平,使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②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 ③增加民生领域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0山西太原模拟]下表是A 市2019年1—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项目 GDP 财政 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 收入 消费品 价格指数 (CPI) 增幅(%) 7.7 5.3 9.4 10.6 3.1 ①财政收入随居民收入增长而增长 ②该市城乡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有所增强 ③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④该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2020湖北七校高三联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的《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 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健康教育全覆盖。下列措施有利于促进该目标实现的是( ) ①发挥市场调节物价的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②发挥财政再分配作用,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③加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复习建议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复习建议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复习建议 高考政治复习是一门学问 ,方法很多 ,但万变不离其宗,考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以不变应万变。在这里给考生推荐的是三轮复习法。三轮复习法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 ,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第一轮复习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复习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复习主要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最后要留有部分时间再次核对高考大纲,回归教材。 如此安排复习 ,可以有效帮助考生搞好懂、记、练 ,懂是理解和运用的前提 ,记是表达和展示的基本条件 ,练是为更好表达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演习,三者应统筹实现 ,不可偏废。 目前,高三学生正进行首轮复习。现就高三政治的首轮复习给考生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方向:先参照去年高考大纲 高三首轮复习开始的时候,本年度的高考大纲还没有出来,那么考生可以参考去年的考纲,一般情况下,考纲的变化不会太大。 细节:收集至少三年的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的了解包括结构、题型、分值、覆盖度等,特

别是高考试题与考纲的内在联系,从中悟出高考的常热点及冷热点,感受并体会高考的方向。这就需要考生至少收集三年的高考试题,从中比对及必要的分析。 今年辽宁是新课标考查的第二年,那么2009年的高考试题绝对起着一个方向性的作用。考生一定要了解。 2009年的高考政治试题中知识点考查得较细致,选择题设置得较难,这是与近几年的政治试题明显不同的地方,主观题考查得比较基本。 动态:关注必要的时事 高考试题无论如何变化,政治学科的考查一定是以当年度的时事材料为背景的,时间为2009年4月至2019年3月,目前考生要开始关注了,同时尝试着与学过的相关知识相联系。 首轮复习四步走 这个是首轮复习最为关键的部分。考生首先注意的是首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详细掌握并记忆相关的知识点,一定要细化知识点。主要分为四步走: 第一步:要核对高考大纲,从教材入手,细分知识点。 我们首轮复习的参考资料必须有相关的与高考大纲相 对应的填空的知识点。考生必须仔细认真填写,最好背写! 第二步:认真听课。 考生在做完第一步准备工作后,对相关的知识有大致的

2019高考政治矛盾观知识点总结语文

高考政治矛盾观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矛盾观知识点 1.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 1.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同一性: ①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 斗争性: ③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作用: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材料(既要…又要…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机遇、挑战、表转折的词语) 2.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材料(侧重于解决矛盾) 3. 矛盾具有特殊性。 三个表现: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 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

各有其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不 同、特点、针对当地实际、独特) 4.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 殊性,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材料(借鉴、试点、推广、典型示范、以……精神为指导,结合某地实际) 注意:如果材料强调主要矛盾答A,涉及矛盾主要方面答B 5.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既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材料(关键、重点、中心、核心、首要) b.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材料(利弊、优劣、主流、方向、大体) 6.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材料(既要重点……又要……)

【人教版】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文化与生活含答案

单元检测(九)文化与生活 一、选择题 1.2017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阅读日,阅读使人的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拓展,阅读能净化心灵、修身养性。阅读离不开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说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④唯有读书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活动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解析:选A书籍是拓宽人的知识面、修身养性的阶梯,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①③当选;②与题意不符,④错在“唯有”“才能”上。 2.“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①阅读是人们文化创新的唯一途径②阅读有助于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 ③人们从阅读中能获取精神的力量④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①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④错误,文化对人起影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排除①④,故选C项。 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书店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书店形成冲击。近年来,书店已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围绕实体书店打造的多样化业态使书店变得更加时尚。卖创意、卖服装、卖咖啡、办活动……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实体书店逐渐回暖。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④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解析:选D在实体书店里卖创意、卖服装、卖咖啡、办活动等,吸引了顾客,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符合题意;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说明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享用文化,④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②错误;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③错误。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意识的能动作用【含答案】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意识的能动作用 1.“司汤达曾经把小说定义为沿着公路移动的一面镜子,这话听起来很有意思,却不够完整。这是一面‘扭曲’的镜子。”彼得·盖伊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物质决定意识,文学作品应逼真地反映现实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④意识活动能积极改造外部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下图漫画《心中的天气是晴是雨,全在自己》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人们的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人们的心情都是由自己的意识决定的 ③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④意识对“心中的天气”具有调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花有清香,诗有韵律。在中华民族的文学中,花与诗自古就有着奇妙的不解之缘。以花入诗、借花达意,使花在诗中有了别样的意境,让读诗之人不禁沉湎、陶醉、伤感、欣悦。由此可知( ) ①诗中之花与实在之花有着共同的本质和形式 ②读诗之人的感受归根到底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③意识活动的创造性使花在诗中有了新的价值 ④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借花达意的前提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泰戈尔曾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同样戴着眼镜观世界、看生活,有人越

擦越亮,有人却越抹越黑,关键取决于“在路上”的态度、“在路口”的抉择。这表明( ) ①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生理活动 ②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③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调节自身的重要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必须既“治愚”又“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引导困难群众学技术、找门路,自己摘掉贫困帽。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①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随着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由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负责设计研发的在轨脑机交互及脑力负荷、视功能等神经工效测试系统也一同进入太空。航天员在太空中“动动脑子”就能“指挥”各种操作。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进一步印证了( ) ①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往往是随心所欲的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大脑中的主观映象 ③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自觉改造客观世界 ④意识通过实践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科学研究发现:当人心怀善念、积极思考时,人体内会分泌出令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也变的活跃,人就不容易生病;反之,负向系统被激发启动,身体机能的良性回圈会被破坏。这一发现表明( ) ①人的心理反应是意识产生的必要条件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核心价值观是一国之“维”、一国之“纲”,是一个国家共同的道德基础,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如

新课标高考政治考点解析矛盾

矛盾 ●考点突破 1.全面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含义: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和统一或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属性、趋势,即矛盾的斗争性。“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哲学上的“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的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抽象和概括,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反映,具有广泛的意义,其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形式无限多样。因此,我们不能把哲学上讲的对立、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混为一谈。政治上的“斗争”只是矛盾斗争中的一种具体形式。 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它有如下两种情形:一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可见,“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要在矛盾的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第二,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存在于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或内因;存在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或外因。 第三,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辩证矛盾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哲学上的矛盾是指辩证矛盾,它不同于逻辑矛盾。前者是指事物本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后者是指人们在对事物认识时形成的既是又不是的思维混乱现象,违反了逻辑规则。 2.如何理解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首先,统一离不开对立。 第一,“依存”离不开“对立”。“依存”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方的性质依赖于另一方来规定,这就是平常说的“相比较而存在”。例如。,“上”的性质和“下”的性质是相互规定的;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知识点分析 地位: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原因: 内容含义 国有经济地位 作用 对国有经济的布局作战略调整 集体经济含义 地位和作用 农村集体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实现形式形式 形式多样化的意义 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 公有制内容 主体地位的体现 形式 地位 政策态度

实践证明 第二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分析: 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市场 市场含义 体系 市场经济含义 一般特征 竞争性 法制性 优点 缺点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 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必要性 含义 主要任务 手段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宏观调控和市场的关系 宏观调控和传统计划的关系

第三单元企业和经营者 第一讲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市场主体含义 分类 企业含义 企业作用 企业建立条件、程序、手续 企业法人含义 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和法人 企业分类 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企业和企业法人的关系 企业和公司的关系 公司性质 公司地位 公司法定形式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制含义 突出特点 典型形式 性质 作用 根据数据图表认知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必要性 意义 措施 方向 国企改革和价值规律的关系 国企改革和所有制结构关系 国企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 国企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关系 国企改革和经济效益关系

推荐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政治一轮训练【3】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2016年下半年以来,一场快速涨价风潮向造纸行业席卷而来。据悉,废纸、煤炭、运费等成本上涨,国家环保整治、淘汰过剩产能,快递业对纸箱的需求增加等,都是推动本轮纸业价格暴涨的重要因素。如果用L表示成本曲线,S、D分别表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纸价上涨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参考答案】B 商品的价格与成本呈正相关,成本越高,价格越高,①正确反映了成本提高引起的价格上涨,符合题意;②表示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引起的价格下降,与题意相反,排除;③表示价格与成本成反比,错误;国家环保整治、淘汰过剩产能使纸的供给减少,快递业快速发展使纸的需求增加,二者共同推动纸价上涨,④正确反映了这种变动关系。综上,本题答案为B。 2、(2017湖南师大附中入学摸底考试,9)2015年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重视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强化经济托底政策。财政政策既能托底经济增长,也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包括“产能过剩”在内的中国经济的问题。其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国家经济增长 ②降低创新型企业税收标准——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实现转型 ③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 ④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公共产品和服务总需求增加——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生产扩大——公共需要得到更好满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①传导错误,因为经济建设支出增加会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而不是社会总供给增加,故排除;③是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故排除。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3、(2018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开学考,10)2016年10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保护“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人格权益典型案例,倡导依法保护英雄人物包括去世英雄人物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告诉我们( )

高考政治矛盾的观点

矛盾观 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①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斗争性:③矛盾双方相互对立 相互排斥。作用: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材料(既要… 又要…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机遇、挑战、表转折的词语)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 方法解决矛盾。+材料(侧重于解决矛盾) 3.矛盾具有特殊性。(三个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 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不同、特点、针对当地实际、独特)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 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材料(借鉴、试点、推广、典型示范、以……精神 要求我们既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材料(关键、重点、中心、核心、首要) b.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是由主 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材料(利弊、优劣、主流、方向、大体) 6.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材料(既要重点……又要……)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材料(点明矛盾是什么) +材料 +材料 4.+材料 5.要求我们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