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社会政策研究综述

发展型社会政策研究综述
发展型社会政策研究综述

发展型社会政策

研究综述

组别:第三组

成员:迟宁宇(组长)黄茜茜潘丽楠杨磊

分工:

迟宁宇:查找文献及文献综述撰写

黄茜茜:查找文献

潘丽楠:查找文献

杨磊:ppt制作及报告

发展型社会政策

一、引言

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建设和谐社会成为新的主轴。在此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体制的改革与社会政策的创新,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自 2003 年以来,医疗、教育、住房、贫困、农村发展、弱势群体等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性社会政策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这种状况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地了解社会政策演变、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及其有关的理论,为中国探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践提供新的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使社会政策真正起到维护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本组从诸多文献中,对发展型社会政策背景、含义、理论、发展脉络等方面进行梳理,进一步理清发展型政策发展方向,并探讨这一政策要如何结合社会工作专业,介入到对服务对象的服务中去,为服务对象谋求福利,以实现社会和谐。

二、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概念阐释

最早的社会政策概念源于1873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政策学会,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把社会政策定义为“运用立法和行政的手段,调节财产所得和劳动所得之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此后,随着产业革命的爆发,工业化的加速,福利国家、福利政策的提出,社会政策的内涵及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第一种是英、美学术界的定义,认为社会政策是政府为了直接满足公民的社会需求或福利而制定的政策,包括社会保障、健康、公共服务、住房政策、教育政策等。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马歇尔教授将社会政策界定为与政府有关的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向公民提供服务或收入的行动,其核心由社会保险、公共救助、健康和福利、住房政策等构成。英国社会政策学者蒂特马斯教授将社会政策从社会行政中释放出来,认为社会政策主要关注的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在市场机制之外通过人类组织来满足人类需求,社会政策是包括社会福利、财政福利、职业福利在内的广泛领域。

第二种是德国学术界的定义,主要指政府关于就业、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政策。1968年,联合国第一届国际社会福利部长会议提出了“发展型社会

福利”的观点;197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通过《加强发展性社会福利政策活动方案》,重申了“发展性社会福利”的新理念。1990年代中期以来,OECD 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社会政策,其中包括儿童教育和服务、针对双职工父母的弹性工作时间和亲职假期以及鼓励单亲父(母)寻找工作等。这些政策使失业率下降,依靠社会救助的人数显著减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因而这些政策被称为“积极的社会政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展型社会政策。

米奇利说,发展型社会政策仍然处于社会政策学者的争论之中,同

其他规范性视角相比,它不够严谨也不够明确,不同学术著作对之有不

同的定义,且各种干预项目从制定到实施也都大相径庭,发展型社会政

策经常被看作社会政策领域内一种折中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方法

三、发展型社会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福利国家对全球化所做出的回应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经济全球化给福利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全球化导致产品和服务大批量流动,引起了空前激烈的价格竞争。

第二,第二,全球性的资本流动速度加快。为了追逐利润,资本避开对劳动征税很重或劳动受到严密保护的国家,迫使那里的劳动力结构发生变

化。此外,全球性的资本流动还伴随着就业机会的全球化和劳动力的

全球性流动。

第三,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考夫曼在《福利国家所面临的挑战》一书中提到,人口老龄化问题给福利国家带来的负担,人口老化在资本流动加速、经济增长衰退时带来社会保障的负担率加重,有可能会导致社会保障制度的巨额赤字甚至破产。

这些变化都对福利国家原先的社会保护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对非固定就业的职工如何保护,如何化解人口老化的危机等。这一切都迫使福利国家从观念到实践进行根本的变革。原来的福利国家纷纷做出了应对新风险的措施,重新探索新的社会政策理念,社会投资型国家的发展理念造就了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产生。

(二)“社会排斥”概念对政策的影响

社会排斥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它不但含有经济资源上的长期匮乏,尤为关注的是人在社会关系、心理、文化和政治参与上被长期隔绝的状况,这种可称之为个人长期无法实现的某种能力和功能的匮乏。不仅可能导致经济贫困,甚至使被排斥者不能享受到公民地位所赋予的公民政治及社会权利,而这种权利不可能依靠提供经济援助和保障救济来赋予。

社会排斥的研究超越了传统社会政策对贫困的研究手段和思维方法,它的提出,使得对贫困问题的界定扩展到社会地位与权利等非经济因素以及基本能力的被剥夺和机会丧失等方面,凸现了贫困与社会秩序、社会不同的行动者(社会政策的主体)之间的关联。这就意味着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新的价值观和视角—从政府控制下的经济再分配或市场竞争中的自我依赖过渡到各种社会机制并用,在政策主体和服务传递机制上实现社会福利上的责任共担。

四、历史发展脉络

1,1968年,联合国第一届国际社会福利部长会议提出了/发展型社会福利的观点;197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通过加强发展性社会福利政策活动方案,重申了/发展性社会福利的新理念。

2,二十世纪 80 年代,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社会服务学院的詹姆士?梅志里第一次正式提出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概念。

3,1990年代,中期以来,OECD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社会政策,其中包括儿童教育和服务、针对双职工父母的弹性工作时间和亲职假期以及鼓励单亲父(母)寻找工作等。这些政策使失业率下降,依靠社会救助的人数显著减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因而这些政策被称为/积极的社会政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展型社会政策。这一政策集中反映了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二者的整合状态。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以投资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发展型社会政策试图将个人、家庭、群体和国家等不同层面的利益与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形成一种帮助个人和国家的政策机制。

4,Deyo提出了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型社会政策包含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

(1)社会政策是嵌于经济发展政策中的,发展是最重要的主题,经济发展之后才能提高社会福利的效益,增加就业岗位和人民收入。

(2)社会政策直接涉及政府所提供的社会福利、公共服务和对一些部门如医疗卫生部门的补贴,以及面向公共住房、教育、公共交通、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项目。

(3)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和福利有直接影响的政策。

(4)政府通过社会保险影响收入保障,如退休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这些构成了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内容。

五、发展型社会政策主要理论及实践策略

发展型社会政策又可称之为社会发展、发展性福利、社会投资、包容性自由主义和能动国家(enabling state)等,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发展型社会政策尚未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理论,其理论体系还需进一步建构和完善。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核心理论是将社会政策看成是一种社会投资行为,其基本依据是,社会政策对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有直接的作用,社会政策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型社会政策特别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社会的发展。不同学者由于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千差万别,所以对于理论内容及其实现途径等方面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但在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发展型社会政策仍然有着共同的地方,那就是高度关注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注重社会政策的经济产出功能。在共识的前提下,发展型社会政策也显示了不同流派的特征,区分为产出主义(productivisim)、社会投资(social investment)和包容性发展(inclusive development)等三种形态。

(一)产出主义

产出主义的概念源自于西方学者对东亚福利体制的研究,指的是一种旨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政策形态。产出主义视为最广泛意义上的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其基本特点便是坚持社会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和保障功能,主张通过与传统消费性社会政策不同的、具有产出效应的对策,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社会投资

传统社会政策的重点是维持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社会开支具有消费性,因而受到新右派的批评,认为福利国家建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针对这一指责,发展型社会政策提出将社会开支用于具有产出性与投资性的领域,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三)包容性发展

包容性发展的社会政策理论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社会发展的目标上,包容性发展的社会政策理论将人的福利水平的提高作为根本目标。其次,在社会发展的结果表现上,包容性社会发展理论主张发展的成果惠及社会各个阶层。再次,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上,包容性发展理论将其看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最后,在实现社会发展的手段上,包容性发展社会政策继承了费边主义的思想,强调政府在社会福利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以及相应的社会开支,主张政府、社区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种理论流派的区分并非绝对的。通常,社会投资与包容性发展流派都具有产出主义的特征,社会投资也是包容性发展实现社会福祉目标的重要措施。同时,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欧盟所倡导的产出性社会政策也包含了社会投资的要素。

从西方国家目前的社会政策实践来看,发展型社会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领域:第一, 针对福利国家原有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倡导准市场模式和福利多元主义。这方面称为融入经济政策的社会政策。混合福利制度或多元福利模式是指政策主体或福利供给主体方面的变化。所谓混合福利制度或多元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的主体的多元化, 即指国民的福利由不同的社会主体提供的现象。

第二,针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新贫困和各种形式的边缘化,强调社会政策的资源获取和分配要与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相结合,增大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公共行动,促进社会融入, 降低社会排斥。这方面称为融入社会政策的经济政策。准市场模式, 是指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

六、发展型社会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对比

发展型社会政策内容广泛,只有对其理论和政策进行清晰的梳理和研究,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发挥社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正的功能。

发展型社会政策集中反映了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二者的整合状态,将社会政策的目标从微观领域拓展到中观和宏观领域。

第一,在微观领域,从社会政策的目标是对个人的福利服务,转为通过提升个人能力、减少不公平和歧视来推进机会的公平。同时,通过推进特殊群体的参与来促进个人的参与能力。

第二,在中观领域,由于发展的内涵包括制度建设,所以社会政策在中观领域的目标就纳入了制度建设的内涵。这些制度建设的内容包括促进群体之间的公平。

第三,在宏观领域,关注社会在水平层面的整合以及垂直层面的畅通。社会发展本身包含着社会公平和公正、社会成员的有效参与,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基本服务(而非需求)权利的保障,和对文化惯例、法律、制度、政策的制度化。有效参与需要有参与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这就要求整个社会在水平层面,也就是不同的部门和利益群体之间的整合与协调,以及垂直层面,也就是参与机制的畅通。

七、国内外研究对比

国外学者的研究:近年发达国家的社会政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

一新的社会政策范式进行了建构,如米奇利(James Midgley)提出“社

会发展理论”,彼得·泰勒-古比(Peter Taylor-Gooby)论证“新福利

主义”,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倡导“积极性福利社会”等。米奇利、吉登斯等对福利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反思和重构,对社会政策的

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他们认为社会政策的目标应该是在维护社会公平

和平等的基础上,同时也能促进经济发展。他们特别强调社会政策与经

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以应对全球化条件下的技术和社会危机。

国内的研究:钱宁、陈立周认为,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贡献体现

在价值理念、实践策略和社会目标三个方面。唐兴霖、周幼平认为,发

展型社会政策的创新性贡献有三点:第一,致力于消除社会问题的根源;第二,拓展了社会政策的领域;第三,社会和经济从对立走向协调。

唐兴霖和周幼平认为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局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力资本理念的条件性约束;第二,对社会问题理解片面, 容易掩盖其他类型的不平等问题;第三,对特定文化和结构背景的依赖。

方巍认为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它的生产性或投资取向,特别是表现在它的促使社会福利对象自立自强的做法。方巍认为促使社会福利对象自立自强的做法是以服务对象一定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为基础的,在很多情况下,个人能力的提升是有限的。徐道稳认为米奇利的理论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缓和或消

除各种发展战略之间的冲突。关于吉登斯,徐道稳认为第三条道路对我国的启示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新思维,不能过度夸大它的价值

尚存问题:

1,关于发展型社会政策实践模式的一些尝试,不论是发展中国家投资取向的政策还是以英美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选择,实际上并没有最终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福利问题,一些国家的做法甚至无疾而终。

2,同时由于只注重看书,而疏于写作,使得很多言语表达不够明晰、简练,并且论述的逻辑性不强。发展型社会政策是否能运用于实践,是需要长期的发展得以证实。

八、对中国贡献及发展思路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型社会政策集中体现于1,以工代赈形式的扶贫政策中。以科技扶贫政策为重点。所谓科技扶贫,主要是借助全国各级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等资金支持下,帮助贫困地区农民提高文化技术水平,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其经济收入和发展经济,最终实现脱贫。2,社会工作在发展型社会政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虽然在中国发展并不是非常的成熟,但是社会工作中的社会行政正在逐步的发展,并且社会工作的出色表现是有目共睹的。

我国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在社会发展方面,在开发式扶贫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我国已经建立起制度上覆盖全体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科学发展的思想,突出社会发展的任务,确立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无疑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包容性发展的思想,这对于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是:(1)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发展”和“转型”迭加的特征,社会问题空前密集,所以需要吸取发展型社会政策注重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角度入手制定社会政策的理念;(2)吸取发展型社会政策关于投资于人力资本是反贫困和提高国家竞争能力的根本措施的理念。

关于在中国实施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思路:(1)政府要在社会福利中发挥主导作用;(2)在政策设计中增加对家庭的支持作用;(3)针对老人和儿童实施一些

普遍性的社会福利。

九、结论

1.通过对发展型社会政策概念、理论、背景历程、主要内容等方面的梳理,证明了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使传统的社会政策对民众福利的保护方式从被动型、事后补救型、消费型向积极干预型、促进型、投资型转变,内在地包含着一种中长期战略眼光。

2.实施具有包容性的新发展主义模式才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于发展型社会政策实践模式的一些尝试,不论是发展中国家投资取向的政策还是以英美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选择,实际上并没有最终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福利问题,一些国家的做法甚至无疾而终。

3. 发展型政策对于社会工作介入服务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在社会发展以及政策制定、实施过程当中,一直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在发展型社会福利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更应该把经济发展这一观点内化其价值观中。

具体体现在:1)社会工作介入个人层面,全面提升个人的潜力,促进个人解决问题的和参与决策的能力;2)介入社区层面,运用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提供面向家庭和社区的综合服务,倡导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家庭、个人都是社区的参与主体和责任主体;3)介入社会行政层面,促使个人积极参与政府关于福利政策等方面的制定,影响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

真正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物质、精神支持,最终达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伟兵,《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2007

2、李硕,《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社会工作》,2010

3、徐兴文刘芳,《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对我国政府政策制定的启示》,2011

4、钱宁陈立,《当代发展型社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及其理论贡献》,2011

5、张秀兰徐月宾,《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6、方巍.,《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重新审视》 [J]., 2012

7、方巍,《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渊源、实践及启示》,2013

8、邱心凯李精华王威,《国内学者关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研究综述》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申洁文 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17期 【摘; 要】农民工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作为继城市居民之后的产业工人的主角,他们却一直未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为此,本文就学术界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政策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农民工社会保障理论提供浅薄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文献综述;政策思路 引言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郑功成2002)在201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提到,全国农民工总量28652万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外出农民工17185万人,增长1.5%;本地农民工11467万人,增长2.0%。大量的农民工是我国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主力军,但也成为了城市边缘化的一类人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若能得以解决,不仅能有效的释放人口红利,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农民工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劳动力迁移的相关问题的探究。西方的工业化程度远远比中国的程度要高且早。Lewis认为,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二元经济体制中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农业部门无法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而现代工业部门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如果城镇能够提供比农业部门更高的工资待遇,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则会主动转移到工资待遇好、生产效率高的工业部门。Perkinson和 Hills发现,外来人口由于受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因素的制约,在流入地普遍处于劣势,而且外来人员增加了当地政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支出负担。 2.国内的相关研究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国内一直在进行深入的研究。上个世纪70年代始国家对人口和经济政策的放松,使得农村富余人口陆续进城务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人群的数量日益壮大,我国的学者也意识到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国城镇社保制度发端于国企配套改革,城镇社保制度中统账结合、统筹层次低下、财政分灶吃饭、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郑秉文指出,在城乡相关政策的约束之下,大量的流动人口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口其中包括

社会资本研究

社会资本研究 一、社会资本的产生 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网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网研究的重点之就是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如何受到各种外在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的,正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格拉诺沃特和林南提出并发展了个人的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理论,可以说是开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河。 70年代初,格拉诺沃特在对个人寻职行为和结果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个人寻找工作时,对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他的关系密切的亲戚或朋友而获得,而是通过他的一般亲戚朋友而获得的,这与一般人的想象似乎正好相反。格拉诺沃特对此的解释是: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只有那些在各方面与某人有较强同质性的人才可能与他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因此,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也和他差别不大。而与此人关系较疏远的那些人则由于较强的异质性,也就更有可能掌握此人及其周围圈子内的人所无法得到的、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1973,1982)。在此基础上,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的理论。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一个分层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的行动为工具性行动时,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但前提是这种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本人更高而不是更低的社会地位)。林南的这个“社会资源”概念与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其他学者的“社会资本”概念已无太大的差异,在后来的研究中,林南有时也将“社会资源”改为“社会资本”。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Bourdieu)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并把它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1988年,社会学家科尔曼(James Coleman)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布特南(Robert D.Putnam)从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对制度绩效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等”。这三种定义分别从社会文化、理性选择和政治学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的内涵给予了确认,使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概念具有了合理性。 科尔曼(Coleman)在他的《社会理论的基础》(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中,从社会资

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国家管理社会保障事业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它涉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保障保障立法、社会保障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方法、机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监督、社会保障业务经办等。狭义的概念是指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的划分。1本文为了写作需要采取的社会保障管理的定义偏向狭义的定义,但也涉及到立法、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从目前现有的文献来看,单独研究社会保障管理的文章相对比较少。主要是放在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作为一个部分加以论述。 1、中国管理体制的发展及现状 1.1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发展 对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演变过程的划分说法不一,阶段的划分标准也各不相同,三、四、五阶段的都有。不过有几个关键的时间点是公认的,即1978年是改革探索阶段的开始,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标志了中国基本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建立。 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来划分,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从1951~1969年的工会管理,到1969~1980年代的企业自管,再到20世纪80年代的多部门管理,直至1998年国务院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结束了社会保险工作多部门分散管理的局面。民政部门主管城乡社会救助事务。2000年国家又成立了“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至此,形成了目前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2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机构设置,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纵向机构设置,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中央、地方和基层。横向机构设置,在从上到下每一层按照不同的职能性质设置包括行政管理机构、业务经办机构、基金运营机构和监督机构四大类机构。(见图1.1) 图1.1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3 从中央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来看,目前参与社会社会保障管理的机构主要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卫生部等。4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项目、农村社会保险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等管理。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管理。财政部负责社会保障基金预、决算。所有的机构统归国务院管理。 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研究,学者从不同学科,如社会保障、财政学、管理学、法学的角度,不同角度如社会公平、效率,政府的责任定位,社会管理服务等来进行研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管理体制的模式(政府在管理中的责任承担问题),管理的社会化、信息化,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和改进对策,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等几个方面。 1康士勇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M),2003年8月第2版 2章晓懿:社会保障:制度比较(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部门设置,有各种不一的说法,在这里采用的是其中一种 4关于中央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能,也是说法各异,本文取其中比较统一的说法。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Word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 会实践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以 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 ——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摘要:本次调研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活动;现状;科学发展;价值观。 一、前言 (一)调研背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志愿服务队伍迅速壮大。社区志愿 者和青年志愿者成为我国最大的两支志愿者队伍,而大学生志愿者又成为这两支队伍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近年来形成了品牌,对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时代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毋庸讳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率、服务面、服务质量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如,对日常、琐碎的志愿服务关注不够;长期坚持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少,将志愿服务当作生活、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更少;对志愿服务缺乏理性的、有深度的认识等。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时代期待着中国能尽快迈入国际志愿者时代,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如何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调研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总结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的发展问题,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方法 (一)调研地点:中央民族大学 (二)调研时间:2014年10月 (三)调研对象: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 (四)调研对象的选择:随机抽样 (五)样本数量:200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以下是关于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商都县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按照****市建设"五区"战略部署,立足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了构筑"一条通道"、夯实"两个基础"、发展"三个特色产业"、打造"三大基地"的发展思路,即立足商道文化,积极构筑北接二连、通达蒙古,东联**、面向京津**的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通道;夯实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基础;突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自生釉陶瓷和高新医疗科技特色产业;打造全市最大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全区首个自生釉陶瓷产学研基地和华北地区首个高新医疗科技产业基地,积极构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新格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亮点。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9亿元,同比增长1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5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1亿元,同比增长2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00元,分 ·

别同比增长15%。 壮大支柱产业,经济建设加速发展 商都县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政策驱动,龙头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集中全力抓项目,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始终把招商引资、争取项目作为扩大投资、强化基础、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以赴引项目,千方百计争资金。认真落实"三三制"工作方式,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创新招商机制,组建了6个招商分局,聘请了38名企业负责人为招商局副局长,发挥了以商招商的优势,加大了"点对点"招商力度。2013年,全县引进并开工建设项目42个,协议总投资106.5亿元;争取到国家、自治区各类项目241个,到位资金6.76亿元。一大批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商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强化措施育产业,特色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建设了太美和希森马铃薯加工、恪青蔬菜加工、冷山糖业甜菜加工、奥淳酒业粮食加工、大北农生猪养殖、中谷奶牛鲜奶加工"七大龙头",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把田间地头变成了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2013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其中专用薯7万亩、脱毒种薯6万亩;蔬菜 ·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献综述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献综述:原则、结构和问题 2013-06-06 13:44:00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价》路阳 文献综述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的基础环节,在整个学术研究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地位。文献综述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相关学术研究的总体水平以及研究者个人的学术发展。本文对于文献综述的撰写原则、基本结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介绍和说明,以使读者对进行文献综述撰写过程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和认识。 一、文献综述的性质和作用 (一)文献综述的定义与性质 文献综述①(literature review)是对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②从具体形式来看,文献综述分为以下两种:(1)完整的、可直接发表的文献综述。它通常包括引言、概述、正文、目前研究的不足和建议、参考文献等组成部分。(2)学术(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它的篇幅和结构可以进行调整和压缩。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后一种文献综述。社会学学者风笑天将文献综述(回顾)分为两种类型:“作为过程的文献回顾”和“作为结果的文献回顾”。前一种主要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搜索、查找、阅读、分析的过程;后一种则指以总结和综述的形式将上述过程的结果表达出来。③实际上,文献综述是一个既包括对文献进行查找、阅读和分析,又包括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和评论的完整过程。文献综述中的核心问题是参考文献的选择。这不仅要看文献的数量,更为关键的是要包括最重要、最经典的著述和最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能从中分析并总结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 一般说来,文献综述的写作目的是:(1)通过评估分析已有的研究贡献和局限,凸显自己研究问题的价值。(2)寻找自己的专业(问题)定位——它和理论传统的关系,以便阐明自己的研究在这一领域中的位置。(3)寻找自己不

社会认同理论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社会认同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并一直处于持续而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外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出这么一种趋势:即从静态到动态,从一元到多元,从重人文到重实证以及从理论到应用的发展趋势。我国对社会认同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该领域也取得丰富的成果。 一、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国内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关注始于2001年,然后逐渐得到学者关注,尤其是郑航生教授2009年发表《中国社会发展报告———社会认同的挑战》一书后,社会认同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到现在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一)社会认同的界定 近十年来,社会学者、心理学者、政治学者、教育学者均对社会认同提出理论性界定与操作性定义,心理学者多数遵循塔弗尔的原初定义,社会学者则往往结合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中国文化与国情对社会认同作出界定。 李友梅教授给出了社会认同的三个基础性领域或核心领域:社会组织、意义系统和福利渗透。从以阶级认同为轴心的社会认同体系的角度出发将社会认同定义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1]。

郑杭生教授[2]则是从社会学中的社会互构论视角界定社会认同,即个人和群体对其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也就是以利益为基点,以文化为纽带,以组织为归属,在多种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人和群体对其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 方文教授凸显群体资格在社会认同中的核心地位:社会认同是“行动者对其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membership)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3]。 此外,在社会学的有关实证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研究需要对社会认同作出一些操作性界定。 比如,按照王春光[4]的定义,社会认同是“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 总之,虽然各个学者对社会认同理解的出发点不同,但在本质上社会认同是一种群体性的观念,是增强社会内聚力的必要条件,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 (二)社会认同的结构 国内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社会认同的结构主要由四个维度组成,即认知、情感、动机、行为。 1.认知维度 指相比其他群体,个体对其所在群体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社会管理的现状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 龚维斌 社会管理体制是围绕社会管理活动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措施,目的是为了处理社会事务,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满足公众正当的社会需求,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下,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入快车道,基层社区建设有序推进,社会组织有所发展,社会安全体制建设得到加强,困难群体的社会权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社会结构深刻变迁,社会需求结构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仍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甚至有增加的趋势,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一、社会管理体制中的问题 (一)社会管理理念不够准确 社会管理行为和社会管理措施都源于社会管理理念。我国社会管理的理念仍然十分陈旧,主要表现为:(1) 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思想仍然十分突出。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仍然只是重视经济增长,招商引资、上大项目,追求GDP曽长是他们的主要追求,对于社会 民生建设缺乏兴趣和热情,对于当地社会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了解甚少,对于常规化和科学化的社会管理研究不多。(2) 重视强势群体权利、轻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现象仍然存在。在社会管理中,不少人有意无意把服务和执法的天平倾向了强势群体一边。(3) 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 (二)社会管理主体不够多元化 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社会问题各式各样,社会需求千差万别,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政府不可能包打天下,包揽所有社会管理事项,需要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但是,在很多地方政府仍然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极端的时候出现两种情况:(1) 政府包揽一切不堪重负。(2) 社会管理领域出现空白。 三)社会管理方式不够灵活 公民参与社会管理不够。尽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有所提高,公民渠道有所拓宽,但是,总体而言,很多时候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仍然不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682676.html,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作者:马珂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在不同的职业类别或工作场所,人们所拥有的工作身份并不相同。然而,人们可 以在不同的工作身份之间进行转变。本文就针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其影响因素和转变过程,最后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转变 身份转变指脱离原来核心的、行为锚定的认同,转向探索新的可能自我,并最终形成新认同的过程。身份转变经常伴随着职业变化的产生,因此工作身份转变逐渐成为组织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与工作身份转变相关概念的定义,然后对工作身份转变的影响因素及转变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有关问题做出了展望。 一、概念的界定 1.身份认同。首先理清“身份”、“认同”及“身份认同”间的关系。三个概念源自同一个英文“identity”。对identity概念的早期研究以哲学范式为主,并翻译为“认同”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同性恋者、少数族群等群体运动风靡欧洲,关于identity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仍将其译为“认同”。八十年代,Ashforth 和 Meal(1989)将社会认同理论引入到组织研究中,并将组织认同界定为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此对identity的研究分化为两个词汇:“identity” 与“identification”,其对应的中文分别为“身份”与“认同”。“身份”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张淑华等(2012)把身份总结性的看成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地位的标识和称谓。对认同的定义,Weeks (1998)认为认同即你和一些人有何共同之处,以 及你和他者有何区别之处。个人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相异、相似的比较构成了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从而确定了身份,认同也就融合了身份认同的意思。身份认同的含义错综复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不同群体所指的身份认同是不同的。Deaux(1993)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何洪涛(2010)认为,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2.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试图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作中,我(我们)是谁?针 对工作身份概念的问题,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Dutton等(2010)认为工作身份指在 群体、团队、组织或职业活动中与成员关系相关联的员工身份与自我定义。Buche(2008)认为,工作身份是对个体对自己与雇佣环境相互交往的自我感知的一种社会性、建构性的表示。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董磷茜(2012)将工作身份认同界定为人们对于工作角色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以及人们愿意在工作角色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并通过其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心理状态。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1. 以KPI(关键业绩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系统研究 2. 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3. 基于价值的企业薪酬体系研究 4. 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绩效评估系统研究 5. 中国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6. 企业薪酬管理研究 7. 企业招聘中的人员测评管理研究 8. 跨文化管理研究 9.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研究 10.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研究 11.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1关于规避审计风险的几点思考 2试析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失灵的原因 3探析政府审计成本特征分析及控制 4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 5浅析审计独立性保证 6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探讨 7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 8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9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研究 10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督研究 11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12上市公司内部成本信息及其应用探析 13 浅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14 CPA职业道德及其规范研究 15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及其规范研究 16企业并购中的若干财务问题研究 17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 18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资本的管理

19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效果分析 20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分析21新所得税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22关联交易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23对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的思考 24对中小企业融资中会计问题的探讨 25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 26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会计(财务)问题探讨27上市公司送、转股短期财富效应分析 28中国上市公司债券筹资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29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30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 1.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2.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3.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4.企业信用管理问题探讨 5.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 6.企业财务目标探讨 7.企业融资方式及特点的比较研究 8.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探讨 1、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2、论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3、论企业员工的薪酬方案与激励机制 4、员工招聘与配置研究 5、企业员工的绩效考评方法与机制研究 6、经济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7、招聘面试技术及其运用 8、某公司(单位)薪酬方案设计研究 9、某公司(单位)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10、某公司(单位)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 11、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奋力东向奏新曲——滁州市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学员寒假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奋力东向奏新曲——滁州市近几年经济社 会发展综述 姓名: 单位: 时间: 2015年3月1日

奋力东向奏新曲——滁州市近几年经济社 会发展综述 滁州,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历史上曾演绎过无数神奇的故事,有着传奇的辉煌。滚滚长江东逝水,当与之毗邻的苏浙沪地区人民率先富足后,滁州又该作出怎样的选择?让人欣喜的是,过去几年里,滁州准确定位,瞄准了发展方向。 一、“桥头堡”实施前沿战略 近几年,继中央作出“中部崛起”战略决策后,安徽省委、省政府发出“抢抓机 遇、乘势而上、奋力 崛起”号召,并明确 提出大力推进东向 发展战略,加快融入 长三角。 在这个历史时 刻,一向被称作安徽“东大门”的滁州,感觉到身上承载的责任。 “过去,我们只从本省角度看。滁州位置的特殊性无法充分显现出来。现在要把滁州放在全国坐标系里看,滁州则是安徽接轨长三角的最前沿,在安徽东向发展战略中,滁州理应率先发展。”滁州市委书记汪国才说。

2005年3月,省委书记郭金龙、省长王金山在滁州调研时,要求滁州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实施“前沿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在全省发展中走在前面,为安徽奋力崛起作出应有贡献。这无疑给滁州市广大干群以极大鼓舞,更坚定滁州实施东向战略的信心。 二、全面出击接轨长三角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针对与长三角地区在观念、思路、政策、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滁州市提出要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中接轨前沿。他们开展一系列大讨论,引导广大干群彻底摆脱思想上、心理上和时空上障碍,发挥自身优势,强化融入意识,开展多领域、多空间、多层次合作。 滁州与南京一江之隔,两地交流与合作由来已久,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很大。2000年,南京市提出构建“南京一小时都市圈”设想后,滁州市积极响应。今年国庆前夕,蚌宁高速公路滁州段正式建成通车,滁州与南京车程缩短到半小时左右。另外,京沪铁路、合宁高速等贯穿滁州,滁宁一级公路这条快速通道正加快建设,滁宁间4条渡口实施渡改桥,滁州各地与南京的公路客运班线正在编排,两地时空距离不断缩短。 为向长三角地区推介自己,滁州市连续几年组团参加南京重大项目洽谈会,并将醉翁亭文化旅游节办到上海,南京华瑞、苏果,浙江德力西,上海华威等大企业集团纷纷来滁投资兴业。“十五”期间,滁州共引进国内资金超过140亿元,其中有70%左右来自长三角地区。由于主动承接长三

社会保障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文献综述 10级劳保二班刘海波1090201023 近些年来,民生问题有关民生的公共政策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可以说一个关注民生且中锋是民生的时代已然来临。然而在轰轰烈烈的讨论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出现了,即何为民生,并没有达到广泛共识。岳经纶认为,民生概念的混乱,归根结底,在于政府公共管理和施政理念缺乏社会政策思维(参见注释1)。简言之,民生概念的模糊就是源于社会政策理念的缺位。讨论民生问题,离不开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旨在确保能够促进公民福利和福祉。社会政策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为我们准确把握民生问题的政策内涵和社会意义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我国的民生事业和社会建设需要构建清晰的社会政策途径,以社会政策来指导民生事业和社会建设,调整公共支出格局,从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和谐社会。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经济危机下美国的社会保障问题。美国的加里·贝特里斯从财政危机出发,探讨了在经济衰退期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和反应(参见注释2),虽有中西差异,但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亦有一定得借鉴意义。文章首先对美国经济情况做了初步介绍,特别是分析了经济衰退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当然这不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其次,讨论了美国政府对于经济衰退采取的措施,重点关注国会通过的临时性措施可能对社会保障网络产生的影响。最后对美国社会保障系统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作了简要评估。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主要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常规社会保障系统,早在国会和当前政府采取特别措施应对经济危机以前就持续发挥其安全和稳定作用;二是在2008年2月获得国会授权的特别措施。这两类政策分别在不同程度上保证公民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仍享有社会保障权益。 其实民生问题任重而道远。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政治的核心议题之一。“国计民生”的说法充分证明了民生问题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参见注释3)。而如今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中也或多或少的蕴含着危机(参见注释4)。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社会保障的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社保已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人口老龄化压力,医疗保健费用的黑洞与非想的公平性,失业率居高不下,计划的成熟加重社会保障负担等;二是对社保批评的观点。保守派认为社会保障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也会使失业率剧增。激进派认为社保未达到原设计的社会目标。还有就是欺诈现象使基金损失严重;三是现收现付制度本身的危机。 而我认为,在社保面临政府承担责任的必然性与作用的有限性、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适度选择、需求的无限与资源的有限、公平与效率这样的困惑(参见注释5)之下,我们应改革社会保障。在制度模式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减少国家责任,重新评估政府、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重新审视现行的运行机制;寻求资金缺口及解决办法;同时也可以转移一部分,从政府公办转到部分民营企业办理。在管理技术方面: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完善并增强社会保障依法运行机制,使管理,经办和监督分开,权利制衡;改革管理技巧,改变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比例;调控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结构,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立法,及时调整社保立法的结构与内容。 此外在农村,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拓宽社保覆盖面;逐步提高农村社保的社会化程度;健全农村社保体系,力求项目完备化及多层次;使用科学的管理体制;确保基金保值增值;以及加强立法等。

社会资本文献综述1

政治关联研究述评与展望 摘要: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现象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尤其在正式制度欠发达的转型经济和新型经济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在政治关联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在分析政治关联的内涵、获取途径以及度量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构建动机,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政治关联;获取途径;度量方法;动机 一、“政治关联”的提出: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高阶理论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Ports,1998;张宏文,2003;周晓红,2005)最早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的研究,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现有的与可能存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是某些持久的网络的占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网络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个体提供支持,提供他们赢得名誉的证明。”(Bourdieu,1986)。而后又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社会资本,包括科尔曼的社会资本功能观(Coleman,1990)、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的社区观(Robert Putnam,1993)以及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Lin,2005),现在影响较为广泛的是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它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解释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取或调动的资源”。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社会资本”主要应用于宏观层面的讨论分析,见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中(Zak& Knack,2001)。而在管理学的研究中,“社 会资本”多从微观层面入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社会资本”的研究又分为以个体为对象和以组织为对象的研究。前者主要关注个体(如企业家)镶嵌于社会网络中所获取的资源是否能够影响组织的发展(Peng & Luo,2000;Moses Acquaah,2007)。后者主要关注组织外部资源及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Nahapiet & Choshsl,1998;Landry,2002)。 高阶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决策首要领导者——高管团队对组织的发展发挥 着重要的指挥和协调作用。Hambrick和Mason(1984)指出:组织是其高层管理者的缩影。高管团队的内在认知、价值观、洞察力以及预测能力等特征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高阶理论让我们开始重视高管团队的作用,也为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于社会治理主体、问题和途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社会治理主体、问题和途径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要求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本文对国内一些学者关于社会治理方面的文章进行综述,分析社会治理的主体、促进社会治理的途径以及社会治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治理;发展;主体;分析 一、前言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把“社会管理”逐步提升到“社会治理”上来。所谓社会治理,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① 二、社会治理的主体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社会治理也随之发展和创新。原有的单一社会治理主体也向多元化主体进化,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朱晓红、伊强等人(2007)在《论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中提到当今的社会治理需要尊重并适应多元化的现实,以多元治理主体合作的形式而实现社会共治。② 侯非(2013)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一文中对于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事务治理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与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政府并非是唯一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包括党、政府、社会组织、公民,认为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其他主体的作用,实现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治理的要求,从而达到“善治”的目的。③ ①陈家刚.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N].学习时报, 2012-12-22(006). ②朱晓红、伊强.论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J].学习论坛, 2007(8):51-54. ③侯非.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3.

管理学课程论文要求

管理学课程论文基本要求、评分标准及选题参考 一、管理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在论文写作中,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组织管理实践的具体问题,以巩固、深化和掌握、检测所学过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2、文章结构合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性强。论文格式规范,字数3000左右。 3、论文上交时间为第16周。 4、论文包括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二、论文成绩评估标准 (一)优秀(90-100分) 1、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方法、技能。 2、能密切联系组织管理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创见,选题科学新颖,对实际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论文中心突出,论据充足,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4、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二)良好(80-89分) 1.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方法、技能。 2.能较好地联系组织管理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比较正确、全面,选题科学且较新颖,对实际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论文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数据基本可靠,层次较分明,文句通顺。 4.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三)中等(70-79分) 1.基本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方法、技能。 2.能联系企业管理工作实际,观点正确,选题一般,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3.语句通顺,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有一定的论据。 4.具有一定的原始资料,但不够全面,加工整理也较差。 (四)及格(60-69分) 1、在理论观点上没有原则性错误,基本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

安溪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安溪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1999年,安溪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连续第三年列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之一。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6.7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7%;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4.4亿元,增长22.06%。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在自然灾害较多之年,粮食总产量仍达19.7万吨,完成年计划的97.6%。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五大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茶果、林竹、肉禽蛋奶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茶叶农残降解取得阶段性成果,茶叶质量和价格明显提高。农业投入有所增加,农田水利建设和农电“两改”工作取得成效,完成城区西大桥至南门大桥左岸防洪堤排险加固工程,6座病险水库得到排险加固,经受了强台风正面袭击的考验,并在抗御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晋江西溪安溪段竹林带建设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两路两溪”两侧一重山造林绿化得到较好落实。农业科技有较大发展,慈山农中农科教示范基地和六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安台农业合作与交流取得新成果。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取得突破,树立了几个先进典型。面对9914号强台风的袭击,全县奋力抗灾救灾,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工业增长较快,结构和效益得到改善】 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7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4%。乡镇企业取得较大突破,总产值达到107.5亿元,增长21.9%,其中工业产值77.9亿元,增长24.4%。国有工业稳步发展,经贸系统国有工业企业产值达到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六大支柱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得到重点扶持正在加快成长,工业小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一批项目实施技改升级,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有新提高,一批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及产品质量双认证,全县通过国家级消灭无标生产试点县达标验收。 【财政预算执行良好,金融形势平稳】 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县级预算内财政收入1.9亿元,增长15.5%;财政支出控制在预算盘子之内,全年财政支出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连续第五年实现当年收支平衡。金融形势平稳,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27.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李智事业11-1 20110500280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日益暴露出其弊端,未能在改革中充分发挥其“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延缓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农村城市化的进程等,进而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 关键字: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研究 社会保障制度是关系着全体人民民生问题的大事,受到广泛关注。继2008年新农合被写入社会保险法(草案)医保专章,新农合在我国社保体系中真正确立了合法地位之后,在北京闭幕的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在2009年的10月1日以后正式试点推行新农保,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老年基本生活保障,是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也是中央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响应中央会议精神,我国各个省市也都相继推行新农保改革新举措。如广东省计划3年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山西发布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山东省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养老金在寿光发放。广东首个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试点在惠州启动,参保补贴一视同仁。回顾自市场化改革以来引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上的太多探讨与研究,今天终于在实践中得到了尝试,也很值得理论界追溯和总结。 我国学者对于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展开的,从中国期刊网上对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见下表),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社会保障为篇名的文章在模糊查询的条件下,研究数量在逐年增加。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3年开始了大规模系统的研究,文献数量直线上升,2005-2006年间增幅最大。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确立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方针。在城镇化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征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进城农民工问题以及改革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2003年研究成果较前一年增长了78.5%。2005年,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等研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我国经济总量跨越式提升的同时,社会分配的均衡问题、公平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被重新探讨,改革开放的成果由全社会共享的惠民措施不断出台,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均衡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压器,社会公平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随之升温。 从归纳和总结以往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从内容上看,这些研究涵盖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有的甚至具体到了实施细节。而从整体上对这些内容分类,共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从城乡两个维度对社会保障总体状况的研究 通览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文献,学者们分别从整体上和城市与农村两个维度对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从地方或区域角度分析了省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情况。张力之(1997)从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1997年以前国内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迫切性、借鉴国外的研究、社会保障专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刘云旺、王成华、廖桂蓉(2004)、李东、刘庆原(2004)、陈蒙蒙(2006)韦镇坤(2008)、王丽(2009)撰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构想及对策。李珍(2006)阐述了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