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一词多义》(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一词多义》(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一词多义》(含答案)

初中文言文专题训练《一词多义》

第1组

1. 安:①怎么;②指安身;③安逸,快乐;④安稳,稳定;⑤安于,习惯于

(1)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________ (2)衣食所安.(《曹刿论战》)________ (3)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 (4)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________ (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________ (6)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________ (7)安.贫乐道________ 2. 备:①完备,齐备;②防备;③详尽;④设备,装备。引申为“挂着”;⑤准备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答谢中书书》)________ (2)以备.胡(《周亚夫军细柳》)________ (3)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________ (4)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5)日侍坐备.顾问(《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3. 被:①同“披”,穿着;②及,遍及

(1)军士吏被.甲(《周亚夫军细柳》)________ (2)泽被.后世/虐政用于下,而欲德教之被.四海,故难成也。(《汉书·董仲舒传》)

________ 4. 比:①靠近;②比较

(1)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________ (2)无与伦比./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统编教材已删)________ 5. 鄙:①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②见识短浅;③轻视,看不起;④边疆,边远的地方(1)肉食者鄙.(《曹刿论战》)__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________ (3)鄙.夷不屑/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六年》)________ (4)蜀之鄙.有二僧(《为学一首示子侄》)________ 6. 并:①一起;②都;③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可译为“连同”“和”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________ (2)二石兽并.沉焉(《河中石兽》)________ (.3.).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________ (4)对联、题名并.篆文(《核舟记》)________ 7. 策:①马鞭;②用马鞭驱赶;③记录,登记;④计谋,谋略

(1)策.勋十二转(《木兰诗》)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马说》)________ (3)执策.而临之(《马说》)________ (4)束手无策./出谋划策.________

8. 尝:①曾经;②辨别滋味,品尝;③吃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________

(2)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郑伯克段于鄢》)________ (3)以乐侑食,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周礼·天官·膳夫》)________ 9. 诚:①诚心;②真正,确实

(1)帝感其诚.(《愚公移山》)________ (2)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富贵不能淫》)________

10. 乘:①骑着;②乘坐;③驾驭;④趁着,凭借

(1)虽乘.奔御风(《三峡》)________ (2)公与之乘.(《曹刿论战》)________ (3)我欲乘.风归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_______ (4)乘.虚而入/乘.胜追击________ 11 .刺:①指责;②刺杀

(1)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12. 从:①顺从;②学习;③跟随;④听从;⑤自,由;⑥跟、随;⑦向

(1)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________

(2)民弗从.也(《曹刿论战》)________

(3)战则请从.(《曹刿论战》)________

(4)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________

(5)从.流飘荡(《与朱元思书》)________

(6)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十二章》)________

(7)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13. 旦:①早晨;②天

(1)每至晴初霜旦.(《三峡》)________

(2)毁于一旦./一旦.而尸三卿,不可益也(《国语·晋语六》)________

14. 殆:①疑惑;②危险;③近乎,几乎;④大概,恐怕

(1)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________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统编教材已删)________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________ (4)殆.无虚日________ 15. 道:①讲述;②道路;③说,谈论;④道理;⑤正确方法;⑥学说,思想;⑦方法(1)国人道.之(《穿井得一人》)________

(2)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________ (3)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________ (4)伐竹取道.(《小石潭记》)________ (5)虽有至道.(《虽有嘉肴》)________ (6)策之不以其道.(《马说》)________ (7)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8)以咨诹善道.(《出师表》)________

第2组

1. 动:①使……受到震撼;②感动;③活动

(1)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 (2)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________ (3)佁然不动.(《小石潭记》)________ 2. 度:(1)读“dù”:①制度,法度;②标准,限度;③气度,胸襟;④渡河;⑤越过;⑥次,回。(2)读“duó”:①衡量;②揣测,估量

(1)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统编教材已删)________ (2)衣服有制,宫室有度.(《荀子·王制》)________ (3)用物过度.妨于财(《国语·周语下》)________ (4)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史记·刺客列传》)________ (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________ (6)丈人度.之绝江(《吕氏春秋·异宝》)________ (7)关山度.若飞(《木兰诗》)________ (8)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________ 3. 方:①正;②方圆;③地方,区域;④正直,方正;⑤处方,药方

(1)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狼》)________ (2)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十二章》)________ (3)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4)先王之立高官也,必使之方.(《吕氏春秋·圜道》)________ (5)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庄子·逍遥游》)________

4. 芳:①花草的香气;②花;③美好的名声

(1)芳.草鲜美(《桃花源记》)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________ (3)流芳.百世________

5. 奉:①侍奉;②供给;③接受;④信奉,遵循;⑤恭维,讨好

(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________ (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3.).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________ (4)奉.法者强,则国强(《韩非子·有度》)________ (5)阿谀奉.承________

6. 服:①信服;②穿戴;③顺从,服从;④制服,使服从;⑤行,从事

(1)众服.为确论(《河中石兽》)________

(2)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3)故刑一人而天下服.(《史记·礼书》)________ (4)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后汉书·张皓传》)________ (5)有事,弟子服.其劳(《论语·为政》)________ 7.负:①凭借;②背;③承载,承担;④背弃,违背

(1)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________ (2)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________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________ (4)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史记·高祖本纪》)________ 8. 盖:①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②大概

(1)盖.以诱敌(《狼》)________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9. 更:①重新;②还;③更加;④变更,改换

(1)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________ (3)求之地中,不更.颠乎(《河中石兽》)________ (4)万象更.新/改弦更.张________ 10. 孤:①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幼而无父;③孤独,单独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________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________ (3)孤.家寡人/孤.立无援________ 11. 股:①大腿;②事物的分支或另一部分

(1)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________ (2)钗留一股.合一扇(《长恨歌》)________

12. 故:①学过的知识;②原来;③因此,所以;④原因,缘故

(1)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________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________

(3)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________

(4)公问其故.(《曹刿论战》)________

13. 固:①固然;②顽固;③必,一定;④本来;⑤稳固,安定;⑥坚定,坚决

(1)求之下流,固.颠(《河中石兽》)________

(2)汝心之固.(《愚公移山》)________ (3)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周亚夫军细柳》)________ (4)子固.非鱼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________ (5)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________ (6)子发之致命也恭,其辞赏也固.(《荀子·强国》)________

14. 顾:①回头看;②看,视;③拜访;④咨询

(1)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狼》)________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________ (4)日侍坐备顾.问(《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15. 观:①观赏;②看;③景象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________ (2)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________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________

第3组

1. 广:①增长;②宽广;③增广,扩充

(1)非学无以广.才(《诫子书》)________ (2)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________ (3)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 2. 国:①国家;②指国都

(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 (2)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________

3. 果:①果然;②实现

(1)果.得于数里外(《河中石兽》)________ (2)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________

4. 躬:①亲自;②身体;③弯下身子

(1)躬.耕于南阳(《出师表》)________

(2)卑躬.屈膝________

(3)打躬.作揖________

5. 苟:①苟且;②假如,如果

(1)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________

(2)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统编教材已删)________

6. 规:①打算,计划;②法度,准则;③劝告,规劝

(1)欣然规.往(《桃花源记》)________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章句上》)________

(3)劝善规.过________

7. 归:①回家;②女子出嫁;③一道;④聚拢;⑤返回;回去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狼》)________

(2)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________

(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________

(4)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________

(5)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________

8. 过:①(时间)过了;②经过;③犯错误;④太,过于;⑤超过;⑥过失

(1)过.中不至(《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________

(3)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

(4)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________

(5)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6)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9. 好:①读“hào”喜爱,爱好;②读“hǎo”美丽的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________

(2)好.鸟相鸣(《与朱元思书》)________

10. 号:①读“háo”呼啸,吼;②读“hào”起别号

(1)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________

(2)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________

11. 恨:①遗憾;②怨恨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________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_______

12. 患:①祸患;②祸患,灾难;③担心,忧虑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3)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________

13. 会:①会合,聚集;②恰巧,适逢;③一定,定当

(1)多会.于此(《岳阳楼记》)________ (2)会.天大雨(《陈涉世家》)(统编教材已删)________ (3)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________ 14. 惠:①同“慧”,聪明;②恩惠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________ (2)小惠.未遍(《曹刿论战》)________

15. 及:①到;②比得上;③和,跟,同;④到,等到;⑤来得及

(1)及.郡下(《桃花源记》)________

(2)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________ (4)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________ (5)将复何及.(《诫子书》)________

第4组

1. 极:①很;②尽头;③至、到达;④到极点

(1)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________ (2)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________ (3)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________ (4)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________

2. 疾:①快;②疾病,残疾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________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________

3. 集:①聚集;②停息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咏雪》)________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岳阳楼记》)________

4. 计:①计算;②考虑,谋划;③计策,计谋

(1)通计.一舟,为人五(《核舟记》)________

(2)从长计.议________

(3)锦囊妙计./诡计.多端________

5. 加:①施予;②益处;③虚夸,夸大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

(2)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________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________

6. 假:①假装;②借

(1)乃悟前狼假.寐(《狼》)________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7. 间:①参与;②间或、偶然;③期间

(1)又何间.焉(《曹刿论战》)________

(2)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3)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________

8. 简:①挑选;②简单,简易;③少;④检阅,检查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________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________

(3)简.明扼要________

(4)深居简.出________ (5)秋,大阅,简.车马也(《左传·桓公六年》)________

9. 见:①知晓;②了解;③看见,看到;④同“现”,表现;⑤接见;⑥拜见

(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________

(2)见.往事耳(《孙权劝学》)________

(3)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________

(4)才美不外见.(《马说》)________

(5)曹刿请见.(《曹刿论战》)________

(6)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10. 将:①想要;②将要;③将军;④扶持;⑤带兵,统帅

(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________

(2)晓雾将.歇《答谢中书书》________

(3)将.以下骑送迎《周亚夫军细柳》________

(4)出郭相扶将.《木兰诗》________

(5)韩信将.兵________

11. 津:①渡口;②唾液

(1)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________

(2)今人望梅生津.,食芥堕泪(《埤雅·释草》)________

12. 尽:①完,没有了;②尽头;③竭尽;④吃完

(1)担中肉尽.(《狼》)________

(2)林尽.水源(《桃花源记》)________

(3)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________

(4)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________

13. 景:①日光;②景色

(1)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________

(2)四时之景.不同(《醉翁亭记》)________

14. 竟:①终了,最后;②终了,完了;③竟然

(1)竟.不可得(《河中石兽》)________

(2)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汉书·高帝纪上》)________

(3)及索,儿竟.无声(《史记·赵世家》)________

15. 就:①成,成功;②借助;③接近,靠近

(1)一蹴而就./功成名就.________ (2)因天材,就.地利(《管子·乘马》)________ (3)避重就.轻________

第5组

1. 居:①留,停留;②处在,位于;③居住;④经过

(1)不可久居.(《小石潭记》)________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________ (3)面山而居.(《愚公移山》)________ (4)居.无何(《周亚夫军细柳》)________

2. 举:①荐举;②选拔、任用

(1)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________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

3. 具:①详细;②同“俱”,全、皆;③具有,有

(1)具.答之(《桃花源记》)________ (2)百废具.兴(《岳阳楼记》)________ (3)各具.情态(《核舟记》)________ 4. 绝:①与人世隔绝的;②隔断;③极(高的);④消失;⑤断,断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________ (2)沿溯阻绝.(《三峡》)________ (3)绝.多生怪柏(《三峡》)________ (4)湖中人鸟声俱绝.(《湖心亭看雪》)________ (5)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________ 5. 可:①可以;②大约;③值得

(1)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________ (3)可.爱者甚蕃《爱莲说》________ 6. 劳:①慰问;②使……劳累;③劳苦

(1)上自劳.军(《周亚夫军细柳》)________ (2)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________ (3)无奔走之劳.矣《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7. 怜:①怜爱,喜爱;②哀怜,怜悯

(1)怜.香惜玉/仍怜.故乡水(《渡荆门送别》)________ (2)同病相怜./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_______ 8. 类:①像;②同类

(1)绝类.弥勒(《核舟记》)________ (2)出类.拔萃________

9. 临:①面对;②靠近,临近;③居高面下;④到;⑤将要,快要

(1)执策而临.之(《马说》)________

(2)一寺临.河干(《河中石兽》)________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________

(4)临.溪而渔(《醉翁亭记》)________

(5)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________

10. 名:①起名,命名;②出名,有名;③名贵的;④说出;⑤名称,名字;⑥名号,名分(1)名.之者谁(《醉翁亭记》)________

(2)有仙则名.(《陋室铭》)________

(3)故虽有名.马(《马说》)________

(4)卷卷有爷名.(《木兰诗》)________

(5)不可名.状________

(6)名.不正则言不顺________

11. 期:①约定;②满

(1)君与家君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2)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12. 穷:①尽;②穷尽;③极;④穷困;⑤止,断

(1)欲穷.其林(《桃花源记》)________

(2)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________

(3)穷.冬烈风(《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________

(5)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________

13. 趋:①快步走;②趋向,方向

(1)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2)趋.利避害/大势所趋.________

14. 去:①离开;②去世;③距,距离;④除去,去掉;⑤赴,前往

(1)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________

(2)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杂诗(其三)》)________

(3)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________

(4)去.伪存真/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左传·隐公六年》)________

(5)一为迁客去.长沙(《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________

15. 入:①进入;②映入;③耸入;④照进

(1)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________

(2)草色入.帘青(《陋室铭》)________

(3)高峰入.云(《答谢中书书》)________

(4)月色入.户(《记承天寺夜游》)________

(5)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第6组

1. 若:①像;②如,比得上;③如果,假如;④你;⑤好像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________ (4)若.屈伸呼吸(《杞人忧天》)________ (5)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________

2. 善:①擅长;②好;③表示赞许,好;④善事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卖油翁》)________

(2)以咨诹善.道(《出师表》)________ (3)王曰:“善.。”乃下令(《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________ 3. 稍:①略微;②逐渐

(1)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2)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史记·绛侯周勃世家》)________

4. 少:①一会儿;②缺少;③数量小,与“多”相对;④读“shào”年纪小,年轻(1)少.时,一狼径去(《狼》)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________ (3)饮少.辄醉(《醉翁亭记》)________ (4)少.年不识愁滋味(《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________

5. 舍:①舍弃;②同“释”,解除、消除;③房舍;④放弃;⑤客舍

(1)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2)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________ (3)屋舍.俨然(《桃花源记》)________ (.4.).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________ (5)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6. 胜:①胜利;②美好;③经得住,能承担;④尽,完

(1)射者中,弈者胜.(《醉翁亭记》)________ (2)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________ (3)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表》)________ (4)美不胜.收/不可胜.数________ 7. 市:①买;②集市

(1)愿为市.鞍马(《木兰诗》)________ (2)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8. 食:①饭,食物;②吃;③同“饲”,喂;④供养,给……吃

(1)一箪食.,一瓢饮(《〈论语〉十二章》)________

(2)虽有嘉肴,弗食.(《虽有嘉肴》)________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________

9. 使:①让,使得;②出使;③派,派遣;④使者

(1)使.老有所终(《大道之行也》)________

(2)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

(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

(4)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周亚夫军细柳》)________

10. 始:①开始;②才

(1)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________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________

11. 是:①表判断;②正确;③这

(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马说》)________

(2)是.非木杮(《河中石兽》)________

(3)是.非曲直________

12. 适:①往,到……去;②女子出嫁;③正巧,恰好

(1)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庄子·逍遥游》)________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________

(3)适.得其反/而此地适.与余近(《满井游记》)________

13. 书:①书籍;②文书;③信;④书写,记载

(1)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2)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3)撰长书.以为贽(《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4)即书.诗四句(《伤仲永》)(统编教材已删)________

14. 孰:①跟“与”连用,表示比较,可译为“与……相比怎么样”;②同“熟”,仔细;③谁,哪一个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2)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3)孰.是孰.非________

15. 属:①连接;②类;③相类似;④同“嘱”,嘱托;⑤撰著,写

(1)属.引凄异(《三峡》)________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________

(3)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________

(4)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________

(5)屈平属.草稿未定(《史记·屈原列传》)________

第7组

1. 损:①削减;②损害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________ (2)斟酌损.益(《出师表》)________

2. 说:①同“悦”,愉快;②陈述,叙述;③读“shuì”,劝说,说服

(1)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________

(2)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________

(3)吾以夫子之道说.越王(《墨子·鲁问》)________

3. 斯:①这;②这种

(1)斯.是陋室(《陋室铭》)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________

4. 素:①不加装饰的;②白色;③向来,一向

(1)可以调素.琴(《陋室铭》)________

(2)则素.湍绿潭(《三峡》)________

(3)素.昧平生/素.不相识________

5. 溯:①逆流而上;②向上推求

(1)沿溯.阻绝(《三峡》)________ (2)追本溯.源________

6. 汤:①水势浩大的样子;②热水

(1)浩浩汤汤

..(《岳阳楼记》)________ (2)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7. 涕:①眼泪;②鼻涕

(1)临表涕.零(《出师表》)________ (2)坼书放床头,涕.与泪垂四(《寄皇甫湜》)________ (3)感激涕.零________ 8. 徒:①裸露;②只,仅仅

(1)亦免冠徒.跣(《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 (2)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 9. 颓:①坠落;②倒下;③衰败;④萎靡,消沉

(1)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________ (2)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________ (3)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________ (4)颓.唐不安________ 10. 亡:①使……灭亡;②没有;③丢失;④逃亡;⑤死亡

(1)且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 (2)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________ (3)亡.羊补牢________ (4)亡.命天涯________

(5)家破人亡.________

11. 微:①如果没有;②略微;③小,细小

(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________ (2)各微.侧(《核舟记》)________ (3)见微.知著/防微.杜渐________ 12. 委:①舍弃;②顺从;③托付,交付

(1)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2)虚与委.蛇________ (3)委.以重任________ 13. 谓:①认为;②命名;③为,是;④叫作;⑤对……说;⑥是

(1)予谓.菊(《爱莲说》)________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________ (3)太守谓.谁(《醉翁亭记》)________ (4)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________ (5)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14. 文:①文章;②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________

(2)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核舟记》)________

15. 鲜:①新鲜;②少

(1)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2)芳草鲜.美(《桃花源记》)________

(3)陶后鲜.有闻(《爱莲说》)________

第8组

1. 向:①先前的;②朝着,向着;③接近;④趋赴,前往

(1)便扶向.路(《桃花源记》)________

(2)眈眈相向.(《狼》)________

(3)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

(4)所向.披靡________

2. 晓:①告知,开导;②清晨;③了解

(1)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忧天》)________

(.2.).晓.雾将歇(《答谢中书书》)________ (.3.).晓.畅军事(《出师表》)________ 3. 效:①效果;②功效;③效仿,模仿

(1)恐托付不效.(《出师表》________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________

(3)东施效.颦/上行下效.________

4. 邪:①语气词,后写作“耶”;②不正,邪恶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________ (2)以邪.攻正者亡(《战国策》)________

5. 谢:①道歉;②感谢,道谢

(1)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

(2)使人称谢.(《周亚夫军细柳》)________

6. 信:①实情;②相信;③诚信;④讲信用

(1)必以信.(《曹刿论战》)________ (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________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7. 修:①长;②培养;③指身高;④修建;⑤修饰、装饰

(1)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核舟记》)________ (2)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________ (3)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4)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________ (5)不修.边幅________ 8. 徐:①慢慢地;②安闲,从容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核舟记》)________ (2)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越语下》)________

9. 许:①表示约数;②赞同;③答应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________ (2)杂然相许.(《愚公移山》)________ (3)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________ 10. 寻:①寻找;②随即,不久

(1)寻.向所志(《桃花源记》)________ (2)寻.病终(《桃花源记》)________

11. 延:①邀请;②伸长,延长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________ (2)福寿延.绵/延.绵不断________

12. 谒:①拜见;②禀告,陈述

(1)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2)臣请谒.王之过(《战国策·燕策一》)________

13. 遗:①给予,赠送;②遗留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________

14. 贻:①赠;②遗留,留下;③造成,招致

(1)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________

(2)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礼记·内则》)________

(3)贻.害无穷/贻.误军机________

15. 夷:①平;②平易

(1)船背稍夷.(《核舟记》)________

(2)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第9组

1. 已:①已经;②停止

(1)待君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2)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________

(3)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________

2. 异:①不同;②对……感到惊异;③奇特的,与众不同的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________

(2)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________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________

3. 易19温州:①交换;②更替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________

4. 诣:①拜访;②往,到

(1)诣.太守(《桃花源记》)________ (2)于是秦大怒燕,益发兵诣.赵(《战国策·燕策三》)________

5. 益:①更加;②益处

(1)香远益.清(《爱莲说》)________ (2)斟酌损益.(《出师表》)________

6. 意:①想要,意图;②神情、态度;③意志;④意思;⑤意趣,情趣。

(1)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狼》)________ (2)意.暇甚(《狼》)________ (3)意.与日去(《诫子书》)________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________ (5)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________ 7. 因:①顺着、就着;②趁、乘;③因此

(1)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________

(3)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8. 引15温州:①拉,牵拉;②延长;③称引

(1)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2)属引.凄异(《三峡》)________

(3)引.喻失义(《出师表》)________

9. 盈:①满;②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1)曾不盈.寸(《核舟记》)________

(2)彼竭我盈.(《曹刿论战》)________

10. 语:①说话;②告诉

(1)右手指卷,如有所语.(《核舟记》)________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________

11. 与:①和,跟,同;②同“举”,推举;③给予

(1)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________

(2)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________

(3)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________

12. 狱:①指诉讼事件;②牢房,监狱

(1)小大之狱.(《曹刿论战》)________

(2)狱.中咏蝉________

13. 缘:①沿着,顺着;②因为

(1)缘.溪行(《桃花源记》)________

(2)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________

14. 阅:①经过,经历;②浏览

(.1.).阅.十余岁(《河中石兽》)________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________

15. 越:①到;②度过,跨过;③超出本分,僭越

(1)越.明年,政通人和(《岳阳楼记》)________

(2)翻山越.岭________

(3)越.俎代庖________

第10组

1. 再:①第二次;②两顿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________

(2)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2. 曾:①同“增”,增加;②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1)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________

3. 朝:①早晨;②朝见;③朝廷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________ (2)余朝.京师(《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3)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4)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4. 辄:就

(1)饮少辄.醉(《醉翁亭记》)________

(2)浅尝辄.止________

5. 止:①仅,只;②停下,停止;③阻止

(.1.).止.有剩骨(《狼》)________ (2)一狼得骨止.(《狼》)________ (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________ 6. 至:①到;②周到;③到达极点;④最好的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________ (2)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3)虽有至.道(《虽有嘉肴》)________ (4)仁至.义尽________ 7. 志:①立志;②志向;③记载;④做记号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________ (2)志.虑忠纯(《出师表》)________ (3)《齐谐》者,志.怪者也(《北冥有鱼》)________ (4)处处志.之(《桃花源记》)________ 8. 质:①询问;②资质

(1)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2)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9. 致:①达到;②得到

(1)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________

(2)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10. 逐:①追赶,追击;②竞争;③赶走

(1)遂逐.齐师(《曹刿论战》)________

(2)夸父与日逐.走(《夸父逐日》)________

(3)逐.客令________

11. 自:①自己,自身;②从;③在;④如果;⑤亲自

(1)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2)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十二章》)________

(3)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________

(4)自.非亭午夜分(《三峡》)________

(5)上自.劳军(《周亚夫军细柳》)________

12. 走:①跑;②奔向,趋向;③延伸;④移动,滚动

(1)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2)铤而走.险________

(3)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________

(4)飞沙走.石________

13. 足:①值得;②足够,充足;③脚

(1)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2)食不饱,力不足.(《马说》)/兵甲已足.(《出师表》)________

(3)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4)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

14. 卒19绍兴:①终于,最终;②士兵,步兵;③死亡

(1)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2)身先士卒.________

(3)生卒.年月________

15. 作:①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②劳作;③做;④兴起;⑤写;⑥建造,修建;⑦鼓起;

⑧发出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

(2)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________

(3)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________

(4)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________

(5)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________

(6)作.亭者谁(《醉翁亭记》)________

(7)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________

(8)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与朱元思书》)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1组

1. 安:(1)怎么(2)指安身(3)安逸,快乐(4)怎么(5)怎么(6)安稳,稳定(7)安于,习惯于

2. (1)完备,齐备(2)防备(3)详尽(4)引申为“挂着”(5)准备

3. (1)同“披”,穿着(2)及,遍及

4. (1)靠近(2)比较

5. (1)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2)见识短浅(3)轻视,看不起(4)边疆,边远的地方

6. (1)一起(2)一起(3)都(4)和

7. (1)记录,登记(2)用马鞭驱赶(3)马鞭(4)计谋,谋略

8. (1)曾经(2)吃(3)辨别滋味,品尝

9. (1)诚心(2)真正,确实

10. (1)骑着(2)乘坐(3)驾驭(4)趁着,凭借

11. (1)刺杀(2)指责

12. (1)学习(2)听从(3)跟随(4)自,由(5)跟、随(6)顺从(7)向

13. (1)早晨(2)天

14. (1)疑惑(2)大概,恐怕(3)危险(4)近乎,几乎

15. (1)讲述(2)道路(3)说,谈论(4)道路(5)道理(6)正确方法(7)学说,思想(8)方法第2组

1. (1)使……受到震撼(2)感动(3)活动

2. (1)揣测,估量(2)制度,法度(3)标准,限度(4)气度,胸襟(5)衡量(6)渡河(7)越过(8)次,回

3. (1)正(2)地方,区域(3)方圆(4)正直,方正(5)处方,药方

4. (1)花草的香气(2)花(3)美好的名声

5. (1)侍奉(2)供给(3)接受(4)信奉,遵循(5)恭维,讨好

6. (1)信服(2)穿戴(3)顺从,服从(4)制服,使服从(5)行,从事

7. (1)凭借(2)背(3)承载,承担(4)背弃,违背

8. (1)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2)大概

9. (1)重新(2)还(3)更加(4)变更,改换

10. (1)古时王侯的自称(2)幼而无父(3)孤独,单独

11. (1)大腿(2)事物的分支或另一部分

12. (1)学过的知识(2)原来(3)因此,所以(4)原因,缘故

13. (1)固然(2)顽固(3)必,一定(4)本来(5)稳固,安定(6)坚定,坚决

14. (1)回头看(2)看,视(3)拜访(4)咨询

15. (1)观赏(2)看(3)景象

第3组

2019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整理

2019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原 文、翻译及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鱼我所欲也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

2020年中考语文课标21篇文言文必考名句

2020年中考语文课标21篇文言文必考名句 41.《论语》十二章 (1)《论语》中阐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孔子在《述而》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2.《左传·曹刿论战》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3.孟子三则 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富贵不能淫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得分评卷人 (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5—18题。(共11分)3357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负箧曳屣.()(2)主人日再.食() (3)腰.白玉之环()(4)略无慕艳.意()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17.摘录文中具体表现“我”的“口体之奉”的语句。(2分) 18.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我们现在的读书生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2分) 得分评卷人 (2)阅读文言短文《何充》,回答19—20题。(共4分)3357 王含(晋人)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贪浊(贪污)狼籍。王敦(王含之弟,时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大权)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都)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地方行政长官属下掌管文书的官吏)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不安),充晏然(坦然),神情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 19.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旁人为之反侧”的原因。(2分) 20.你最佩服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分) 得分评卷人 (3)阅读韩愈《马说》,完成15—17题。(共8分)3826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或短语的意思。(3分) ①食马者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才美不外见 ...()④执策.而临之()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段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17.文中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2分) 得分评卷人 (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18—19题。(共5分)3826 及.(接触)之而后知,履.(实行)之而后艰.(知道艰难),乌有 ..(哪有)不行而知者乎披.(阅)五岳之图,以为知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大全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汇总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三单元】 12.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第四单元】 16.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第五单元】 20。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第六单元】 24. 寓言四则(节选其中两首)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

历年中考文言文

近4年江西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 (20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青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⑤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⑥,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⑤擢:提拔。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 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敌骑数千四面集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优()(2)备()(3)遁() 13.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2分) 14.《口技》中写宾客“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口技人技艺高超。请找出选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2分) 15.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元的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013)(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13题。(10分)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丧( ) ②明(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e44975380.html,]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2分) (2012)(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戴胄犯颜执法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眹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教学内容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5—18题。(共11 分)3357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负箧曳屣.()(2)主人日再.食()(3)腰.白玉之环()(4)略无慕艳.意()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17.摘录文中具体表现“我”的“口体之奉”的语句。(2分) 18.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我们现在的读书生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2分) (2)阅读文言短文《何充》,回答19—20题。(共4分)3357 王含(晋人)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贪浊(贪污)狼籍。王敦(王含之弟,时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大权)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都)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地方行政长官属下掌管文

书的官吏)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不安),充晏然(坦然),神情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 19.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旁人为之反侧”的原因。(2分) 20.你最佩服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分) (3)阅读韩愈《马说》,完成15—17题。(共8分)382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或短语的意思。(3分) ①食马者 ...()②策.之不以其道 () ③才美不外见 ...()④执策.而临之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段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考法最全汇总附练习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考法最全汇总附练习答案 虚词:而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 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 (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7)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 (9)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答案】(1)—②(2)—⑤(3)—⑦(4)—⑨(5)—⑧(6)—④(7)—①(8)—③(9)—⑥ 虚词:何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 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

(3)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 【答案】(1)—③(2)—①(3)—④(4)—②(5)—⑤虚词:乎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乎”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 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 (2)郁乎苍苍(《赤壁赋》)( ) (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 (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 (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 (6)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 (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 ) 【答案】(1)—①(2)—⑥(3)—④(4)—②(5)—③(6)—⑦(7)—⑤ 虚词:乃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 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 杭州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 殣①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 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 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 丫鬟③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 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⑥,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①殣(jìn):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④罹(lí):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A.自度无所得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B.即以母属两弟神情与苏、黄不属 C.即具酒炙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D.生则毅然谢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B  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 (4)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考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潘生者是富阳人,幼年丧父,只与两个弟弟奉母居住.大德间,江南大饥.道上饿死的人都出都是. 自己估计没办法得到食物,说:“我没有给母亲的东西,那么母子都会饿死.与其等死,何不用我强壮的身体,稍稍延长母亲的性命呢?”就把母亲托付给两个弟弟,自卖给回鹘人当佣人,于是告诉母亲说:“儿子到钱塘当佣人几个月,得钱米让家人活下去,母亲不用担心.” 不久,回鹘人把潘生转卖到辽东.不几年,让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潘生路遇一个女子,还有一个像丫鬟那样的人随行.问他们,说:“是淮人,以前因为饥饿,被父母抛弃,转了好几家.现在主人家让我回去,您是南方人,能带着我一起回去吗?”潘生答应了他们,于是每天拿着瓢在路上乞讨.渡过淮水,女子上堂见父母,都痛哭流涕,抱在一起.引潘生互相见面,备好酒饭欢乐.酒饮到一半,拿着酒杯跪在地上说:“我的女儿幸运的完好回来,见到自己的父母乡亲,免遭受霜露盗贼,是您的功劳.吾家还有一些园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①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注释)吾:即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贾:gǔ做买卖。穷困:困厄,窘迫。公子纠:齐国公子,当时与另一位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王位。其时,管仲与后文的“召忽”同为其辅臣。死之:为公子纠而死。 (1)解释划线的词 ①鲍叔不以我为贪________ ②三战三走 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尝试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 B. 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 C. 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 D. 我尝试三次做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3)管仲早年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看来是“贪”、“________”、“不肖”、“________”和“________”,而鲍叔则用不同的眼光看到管仲的另一面。 (4)鲍叔是一个________的人,文章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答案】(1)是;跑 (2)C (3)愚;怯;无耻 (4)识人大体(或察人准确) 【解析】【分析】(1)考查重点词语。①鲍叔不以我为贪:鲍叔并不认为我是贪财。为:是。②三战三走: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走:跑。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尝:曾经。三:多次。逐:驱逐。见:免职。于:被。故选C。 (3)考查内容理解。结合原文“鲍叔不以我为愚……鲍叔不以我怯……鲍叔不以我为无耻……”归纳答案:愚、怯、无耻。 (4)朋友相交,贵在知心。“管鲍之交”之所以被传为佳话,就是因为在管鲍之间存在着一种真诚的宽容和谅解。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帮助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鲍叔牙的胸怀,管仲可能很难在历史上留名;如果没有管仲的雄才大略,鲍叔牙也许永远只是一个商人。所以,天下人都赞扬管仲的才能,但更赞扬鲍叔牙能够了解举荐贤人。 故答案为:⑴是;跑; ⑵ C; ⑶愚;怯;无耻; ⑷识人大体(或察人准确)。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

中考文言文训练试题

一 【甲】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婢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飞辞不受,玠益敬之。少嗜酒,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欲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改动) 【注释】①吴玠:人名,岳飞的朋友。②名姝:有名气的美女。③宵旰:即宵衣旰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④营第:建造宅子。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 B.而或长烟一空上下一白 C.吴玠素服飞吴广素爱人 D.饰名姝遗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人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凭借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处在僻远的江湖就为他们的国君忧虑。 D.然则何时而乐耶?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4)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①段以“至若”领起,语言骈散结合,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B.【乙】文表现了岳飞是一个孝顺、自律、善用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C.【甲】文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乙】文通过记录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 D.【甲】【乙】两文体裁各异,但都表现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5)把“文言文阅读”【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 二 文言文阅读(15分) 世人无贤不肖,皆言“忍”。若真能忍,则其取祸必少,败事必寡。

2019年全国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汇编

2019年全国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汇编(名师押题练习+解析答案,建议下载背诵) (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①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②也?叶阳子③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④无恙耶?彻其环瑱⑤,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⑥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⑦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⑧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余拏一小舟________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②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苏的生活方式。 B. 文章白描雪景后,详写喜遇知己,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绘景写人,相映成趣。 C. 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得前后矛盾。 D. 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 【答案】(1)撑(船);哪;尽力 (2)①在湖上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②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散粒人影罢了。 (3)C 【解析】【分析】(1)第一句话的大意是我撑着一叶小舟。故“拏”的意思是撑(船)。第二句话的大意是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故“焉”的意思是哪。第三句话的大意是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故“强”的意思是尽力。 (2)第一句的重难点词语有:焉,哪;更,还。第二句的重难点词语有:惟,只;痕,痕迹。 (3)C项,前后说法不矛盾。在作者看来,芸芸众人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如不在,反映了张岱文人雅士的孤傲性格。故选C。 故答案为:⑴撑(船);哪;尽力 ⑵①在湖上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②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全册文言文汇总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论语十二章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时间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②病:担心,忧虑。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有馈一木者馈:________ ②木小不堪也堪:________ ③为余生炭满炉余:________ ④乃尽湿之乃: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3)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答案】(1)馈赠,赠送;胜任,胜用;我;于是,就 (2)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3)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解析】【分析】⑴①有人送来一根木料。馈,赠送。②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堪,能承受。③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余,我。④就都用水浇灭了。乃,就。 ⑵对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词语有:宜,合适;岂,难道;句意为: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只是木料呢! ⑶本文通过同一木料“我”的不同评价,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不是说内向就是坏事,其实内向的人思维缜密和谨慎,外向的人是发散性的思维,很明显的一点是外向的人是先说话再考虑,内向的人是先考虑再说话。 故答案为:⑴① 馈赠,赠送;② 胜任,胜用;③ 我;④ 于是,就。 ⑵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⑶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中考文言文训练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义犬(蒲松龄) 周村有贾①某,贸易③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豢③舟上。舟上固积④寇也,窥客装,舟荡入莽⑤,操刀入杀。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犬见之哀嗥⑥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 犬泅⑦出,至有人处,狺狺⑧哀吠。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因未死,始言其情。复哀⑨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窥探)盗船之归。登舟失犬,心甚悼(悲伤)焉。抵关三四日,估楫(商船)如林,而盗船不见。 适有同里(同乡)估客(行商),将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大嗥,唤之却走。客下舟趁(追逐)之。犬奔上一舟,啮人胫(小腿)骨,挞之不解。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衣服与舟皆易,故不得而认之矣。缚而搜之,则裹金犹在。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字词释义】①贾(ɡǔ):商人。②贸易:买卖,交换。③豢(huàn):喂养。④积;习惯。 ⑤莽:草丛。⑥嗥:大声叫。⑦泅:游水。⑧狺狺(yín):狗叫的声音。⑨哀:哀求。 【阅读一得】做人要知恩图报。 【牛刀小试】 l.解释加点的宇。 ①周村有贾.某( ) ②舟上固积寇.也( ) ③从.之而往( ) ④心甚悼.焉( ) ⑤适.有同里估客( ) ⑥客下舟趁.之( )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两项是()()。 A.赁舟将归(买)。 B.或以为异(有人) C.将携俱归(都,一起) D.而报恩如是(正确) 3翻译句子。 ①口衔裹具,与共浮沉。 ②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自护其短:(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字词释义】①北人:北方人②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 ③仕(于):(在)官,做官④啖:吃⑤并壳:连同壳一起吞下⑥或:有人 ⑦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⑧去:去掉⑨欲:想⑩夫(fú):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下文⑾此坐:这是因为⑿强:竭力、勉强、勉力、硬要 【阅读一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能强词夺理,否则会被人取笑和看不起。 【牛刀小试】 1.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我不是不知道菱角要去壳,把壳也吃掉,是想清火。 ②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三、 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列子·说符》 【字词释义】①欲金者:想要金子的人。②清旦:清早。③衣冠:穿衣戴帽。④市:集市。 ⑤适:往,到。⑥所:地方。⑦因:于是⑧攫(jué):抓,夺。 .⑨去:离开。⑩鬻(yù)金者:卖金子的人。⑾徒:只,仅仅。 【阅读一得】追求物质财富,希望生活宽裕,是人之常情,但利欲熏心,见钱眼开,进而做出有悖人性、愚蠢野蛮的行动,就显得可笑而可恨了。所以不要因一时的鬼迷心窍而做出胆大妄为、自欺欺人的事情。 【牛刀小试】 1.解释加点的字 (1)昔齐人有欲金者() (2)清旦衣冠而之市() (3)固攫其金而去()()

人教部编版初中7到9年级语文必须掌握32篇文言文翻译汇编

人教部编版初中7到9年级语文必须掌握32篇 文言文翻译汇编 1.《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2.论语十二章 3.诫子书诸葛亮 4.狼蒲松龄 5.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6.杞人忧天《列子》 7.孙权劝学 8.卖油翁欧阳修 9.陋室铭(唐)刘禹锡 10.爱莲说周敦颐 11.河中石兽 12.三峡郦道元 13.短文两则 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 14.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 15.《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6.愚公移山《列子》 17.周亚夫军细柳营 18.桃花源记陶渊明 19.小石潭记柳宗元 20.《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1.《礼记》两则 虽有佳肴 大道之行也 22.马说韩愈 23.卖炭翁白居易 24.岳阳楼记范仲淹 25.醉翁亭记欧阳修 26.湖心亭看雪张岱 27.鱼,我所欲也《孟子》 28.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魏策四》 29.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30.曹刿论战 31.出师表诸葛亮

32.邹忌讽齐王纳谏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 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 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 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谢太傅听了开心的 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 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固不可彻________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 ③鲁公治国________ ④公犹夷不能决________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 汝心之固公善之 C. 以残年余力以君为长者 D. 而山不加增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5)【甲】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 (6)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答案】(1)筑径通之 / 设栏护之 / 又何忧焉? (2)改变;穷尽;修建;决断或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