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八章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四、辨析题

1.意译词是借词的一种类型。不对!

借词又称外来词,指的是音义都借自其他语言的词。

2.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总是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语言成为胜利者。

不对!有些语言,如说满语的满族在清代处于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满语并没有成为语言融合过程中的胜利者。

3.语言的融合就是两种语言混合为一种语言。

不对。语言融合的结果是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另一种语言,从而完成语言的统一。

4.“洋泾浜”一旦被社会采用为主要交际工具,就会发展成为克里奥耳语。

不对。“洋泾浜”只有在被作为母语学习并使用的情况下才会成为克里奥耳语。

5. 英语中借词比重大,约占词语总数的一半,所以英语实际上是一种混合语。不对!混合语是在“洋泾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洋泾浜”被作为母语学习和使用的结果。英语无论是在借入大量的词语之前还是之后,都不存在“洋泾浜”状态,因此也不可能是混合语。

6.说混合语就是一个人说话时夹杂着外语词。

不对!混合语是语言接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现象,不仅涉及到词语的层面,也涉及到语法和语音要素等多方面的接触。因此不能说混合语就是一个人说话时单纯地夹杂外语词。

五、问答题

1.请说明语言融合的原因。

(1)语言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①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2)两个或几个民族融合为一个民族,当然需要一种共同的交际工具。

(3)语言融合客上还需要各族人民必须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的局面。2.简述双语现象的发展趋势。

双语现象的出现是融合过程中重要的、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固然,双语现象形成后最后是否导致语言的融合,这决定于社会历史条件:

(1)如果两个民族向融合的方向发展,相互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中某一个民族就会放弃自己的语言,完成语言的融合,例如前述的鲜卑之与汉的关系;(2)如果两个民族向分离的方向发展,那么它们就继续各说自己的语言,元蒙与汉的关系大体上属于这一种情形。

3.“洋泾浜”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洋泾浜”的共同特点是: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的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

4.试述世界语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1)特点

1)“世界语”(Esperanto)兼采欧洲各种语言的词汇材料和语法格局,加以简化划一,可以说是欧洲各大语言的一个合理化的公分母,也可以说是一种人造的洋泾浜;

2)它模拟自然语言,没有枯燥乏味矫揉造作的味道;

3)它简单易学,懂得欧洲语言的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世界语正因为有这些优点,所以问世以后受到广泛的欢迎,各国都有爱好者用它来互相交往,举行国际大会,翻译出版各种译著。现在,各国的爱好者有几百万人。我国也有世界语爱好者的组织,并出版了刊物和读物。

(2)缺陷

不过,世界语毕竟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它不能代替自然语言作为人们的母语或第一语言。前面谈过,语言一进入使用就会发生演变,演变的结果就会出现分歧而形成方言。世界语作为一种国际辅助语,更需要不时进行规范,统一口径,才能保持其通用性。就语言的基础来讲,世界语的国际性其实只限于印欧系语言区,对其他地区的人来说,它仍然是一种陌生的不易掌握的工具。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局限。

5.把下列的词分别归于:a.借词,b.意译词,c.仿译词这三类。

借词:吉普(英语 jeep)、喀秋莎(俄语катюша)、чай(俄语"茶")、蒙太奇(法语 montage)

意译词:银行(英语 bank)、激光(英语 laser)、民主(英语 democracy)

仿译词:黑板(英语 blackboard)、蜜月(英语 honey moon)、马力(英语 horse power)、超人(德语 Uber-mensch)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 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口语和书面语中基本的语言成分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 7.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8. 解释“普通语言学”。 答: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9. 解释“应用语言学”。 答: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10. 解释“传统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中文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语言学? 1.1定义 语言学常被定义为是对语言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学科。语言学研究的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语言,而是人类所有的语言。为了揭示语言的本质,语言学家首先要对语言实际使用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关语言使用的概括性假设,这些初步形成的假设要在语言使用中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最终形成一条语言理论。 1.2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语言学研究有不同的侧重。对语言体系作全面研究的语言学研究称为普通语言学。语音学主要是对语言声音媒介的研究,它不只是研究某一特定的语言的声音媒介,而是所有语言的声音媒介。音系学与语音学不同,它主要研究特定语言的语音体系,即音是如何结合在一起产生有意义的单位。形态学主要研究单词的内部语义结构,及这些叫做词素的语义最小单位是如何结合构成单词。句法学主要研究构成潜在句子的句法规则。语义学以研究语义为目的,传统语义学主要研究抽象的意义,独立于语境之外的意义,语用学也是研究语义,但是它把语义研究置于语言使用语境中加以研究。 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各种社会因素都会对语言的使用产生影响。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科学被称之为社会语言学。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心理语言学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它要研究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大脑的工作机理,如人是如何习得母语的,人的大脑是如何加工和记忆语言信息等问题。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的科学形成了应用语言学。狭义上,应用语言学指把语言理论和原则运用于语言教学的科学,在广义上,它指把语言理论与原则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除此之外还有人类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学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

自考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教案

语言学概论 第四章语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语法单位、语法形式和意义、语法范畴、词组和句子的基本类型等内容。 【重点、难点】 语法形式和意义;语法范畴。 第一节语法的性质 一、语言是有规则的 你有没有吃饭?→没有。*有。(吃了。) 昨天我有找错谁钱了吗?昨天我找错谁钱了吗? *昨天我见面了老师和同学。昨天我跟老师和同学见面了。 Mary posted a letter.→*Mary writed a letter. Bill likes to swim.→*Bill enjoys to swim. Δ来吃饭、吃饭来、来吃饭来 二、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1.语法规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具体的句子是无限的,但规则是有限的。例如: 我吃饭。你看书。他写字。SVO(Subject Verb Object)主动宾 语法就是要找出规则来,但很多规则是隐藏在语言现象后面的,并不容易找出来。 (1)公赐之食,食舍肉。(双宾) (2)赠之以芍药。(动宾补) (3)献之于帝。(动宾补) 2.语法规则具有强大的递归性 所谓“递归”是指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正因为语法有递归性,所以才能用有限的规则造出无限的句子。规则是有限的,而可以造出来的句子则是无限的。 小李昨天来过了。(主语+谓语) 小王知道小李昨天来过了。[主语+谓语+宾语(主语+谓语)] 小张认为小王知道小李昨天来过了。{主语+谓语+宾语[主语+谓语+宾语(主语+谓语)]} 3.语法规则具有严密的系统性 语法中的每一条语法规则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每一条规则都和其他规则处在互相对立、互相制约的关系之中,其中一条规则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其他相关规则的变化,一个语法现象的改变也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语法系统或相关语法系统的改变,不符合语法系统的现象也早晚会变得符合语法系统。 还是以“去吃饭去”为例。 曾子云:“尔将何之?”(《礼记·檀弓上》)

语言学概论大纲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认识语言和民族、语言和种族的关系;理解语言的性质,了解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认识语言符号的诸特征;了解语言学的性质、作用及发展梗概。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识记: 1、口语: 2、书面语: 领会: 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 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 5、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思考: 1、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2、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3、应该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5、为什么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 识记: 1、符号; 2、能指; 3、所指; 4、聚合关系; 5、组合关系: 领会: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 4、语言符号的可变性; 5、语言是一个系统; 6、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不平衡的; 7、语言是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自主性; 8、语言系统的层次性; 9、组合关系的含义; 10、聚合关系的含义; 11、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思考:

1、区分语言和言语有什么意义; 2、应该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3、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三节语言学 识记: 1、语言学; 2、普通语言学; 3、理论语言学;。 4、应用语言学; 5、传统语言学; 6、结构主义语言学。 领会: 1、普通语言学的含义和主要研究领域; 2、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领域; 3、古代哲学家对语言的研究; 4、古代的语言本体研究;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6、普通语言学的产生; 7、索绪尔的主要贡献; 8、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新学派的产生; 9、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 10、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应用 11、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规划中的作用; 12、语言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 思考: 1、为什么尽管语言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学说和观点; 2、语言学研究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角度。 第二章语音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语音的各种性质,了解描写元音和辅音发音特征的方法,理解音位学的基本理论和音位分析的基本原则并能够运用,了解音位组合和韵律特征的基本形式,提高认识语音现象的能力。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识记: 1、语音; 2、声音的四要素; 3、振幅; 4、频率; 5、音高; 6、音强; 7、音长;

语言学概论

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语。 4、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5、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1、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第三章) 一、填空 1、语音的自然属性包括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2、国际音标遵守音素和音标一个对应一个的原则。 3、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自由变体两种。 4、汉语的调位可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 5、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圆唇与否、舌位高低、舌位的前后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6、辅音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 《语言学概论》练习6参考答案(第七章语言演变与分化) 一、填空 1、社会和交际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2、语言系统中,词汇变化最快,因为它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最直接,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反应也最灵敏。 3、社会方言的差异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引人注目的还是一部分用词的不同。主要有行业用语、科技术语、阶层方言。 4、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语音。 5、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同一个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等。 6、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分布最广、研究得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是印欧语系。 7、按谱系分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四章 语法二

---------------------------------------------------------------最新资料推荐------------------------------------------------------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四章语法二 第四章语法4.1语法和语法单位 4.1.3语法单位 4.1.3.1语素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自由语素是指能单独成词、成词后能处于单说地位的语素。 如:灯、笔、吃、看、好等。 粘着语素是指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以及虽能单独成词但成词后不能处于单说地位的语素。 前者如“杏、机、子、吝” 等;后者如“也、刚、了、吗、吧”等。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1 1/ 68

二、语法构成(语法单位)语法构成(语法单位)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语素、词、短语和句子是不同结构层面上的语法结构单位。 (一)语素:具体语言中特定语音与语义相结合的最小的结构单位。 “看书” 不是语素,因为可以切分“看”和“书”各自都是语素英语的book(书),basis(基础),in(在什么里面)也是语素。 2011年7月13日语言学概论-第四章-基本内容

---------------------------------------------------------------最新资料推荐------------------------------------------------------ (一)语素汉语的“的”,英语名词后的“-s” “吃”不等于“吃的”(某种食物) book不等于books “的”和“-s”的意义--语法意义。 正因为“的”和“-s”也有某种意义,而且从音义结合的角度不能再分解,所以也是语素。 2011年7月13日语言学概论-第四章-基本内容 3/ 68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下半部分

【语言学概论备考精要-下半部分】 语素文字、表意文字是理论上的分类,至今没有发现实例。 ●已知的资源文字,如古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文字、古汉字、玛雅文字,都 是词语文字,都是意音文字。 ●使用字符最少的文字是音位文字。

由意音文字换用表音文字,属于文字类型改革。 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 汉字字体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几个阶段。 文字发展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经历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是: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阶段、音节文字阶段、音位文字阶段。 人类有声语言的产生大约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晚期智人时期。 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是:渐变性、不平衡性。 世界各语言按亲属关系可分为九个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昆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 语言的谱系分类由高到底依次为:语系、语族、语支、语群。 语言混合的形式有洋泾浜语、克里奥耳语。 语言接触的结果包括: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双语现象、语言的转用、语言的混合。 语言转用的社会条件:民族融合,经济、文化水平和人口数量。 关于语言起源的说法有:神授说、人创说、摹声说、社会契约说。 语言起源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心理条件、生理条件、社会条件。 对大脑的研究催生了神经病理语言学,包括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两个分支。人类学习语言的临界期是十二至十三岁的青春期。 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分为6个阶段:非自控阶段、咿呀学语阶段、单词阶段、双词阶段、简单句阶段、复杂句阶段。 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包括:模仿说、强化说、天赋说、认知说。 关于大脑构造与人的语言能力关系的研究成果包括:单侧化现象研究、左半球分区研究、语言遗传机制研究、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研究、大脑构造的独特性研究。语言在思维认知活动中的作用:帮助完成认知过程、储存认知成果、改造认知能力。 《永乐大典》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的百科知识辞典。 《现代汉语词典》、《新英汉词典》是典型的语言词典。 《词源》是语言词典、语文词典、历史词典。 《辞海》是百科辞典、语文词典。 最早的信息处理研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机器翻译开始的。 语言学应用于信息处理领域的成果有:汉字编码和汉字处理、文本检索和数据统计、语料库和语料分析、语音试验和语音的识别与合成、文本的自动校对和摘要。语言学在信息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机器翻译、人机对话、人工智能。 中介语的错误类型:系统前错误(不会)、系统错误(记错)、系统后错误(忘记)。外语教学的特点:基础性(从零开始)、交叉性(母语干扰)、多元性(情况复杂)。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1参考答案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语。 4、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5、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1、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 从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语言学首先深受哲学、逻辑学等历史悠久的人文学科思想方法的影响,后来语言学摆脱对传统人文学科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学科后,受到许多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比如,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念和研究方法深受生物学的影响;20世纪初的语言结构思想与科学的整体论思想密切相关;生成语言学受数学、逻辑学影响;等等。与此同时,其他学科也开始从语言学理论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观念。20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学批评等都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从19世纪后期开始,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一些学者甚至提出语言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另一方面,语言学又从未割断与传统人文学科的联系。语言学的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语言现象的独特性。语言既具有社会属性,又是人类天赋的能力,既是贮存人类已有文明的宝库,又是人类新的精神创造的依托。语言是联系人类主观世界和外在客观世界的中介,是认识人类自身和外在世界的必要途径。所以说,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是独特的,它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语言学需要并正在成为一门领先的科学。 2、如何看待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满足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的需求; (2)语言研究协同其他学科研究一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 (3)语言学研究为国家语文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 3、语言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体现? 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是人的各种行为的指挥中枢,也是人类语言思维能力的生理基础。人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控制着语言功能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第四章语法 三、分析题 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 (1)夕阳把远山照得通红 主语谓语 状语中心语 介宾述补 (2)热爱人民的周总理 1)热爱人民的周总理 动宾 定中 2)热爱人民的周总理 定中 动宾 2、变换下列句子,使其具有句法同义关系。 (1)我打破了杯子。 1)我打破了杯子。——我把杯子打破了。——杯子被我打破了。——杯子我打破了。——杯子我把它打破了。——我打破的是杯子。——杯子是我打破的。…… 2)我打破了杯子。——我没有打破杯子。 3)我打破了杯子。——我打破了杯子了么? (2)我们找到了小王。 1)我们找到了小王。——小王我们找到了。——小王被我们找到了。——我们把小王找到了。——小王是我们找到的。——我们找到的是小王。—2)我们找到了小王。——我们没有找到小王。

3)我们找到了小王。——我们找到了小王了? 3、用变换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 (1)关心的是他母亲。 ——被关心的人是他母亲 ——关心人的是他母亲 (2)虚构故事吓坏人 ——虚构故事把人吓坏了 ——虚构的故事用来吓唬坏人 (3)咬死猎人的狗 ——狗咬死了猎人 ——猎人的狗被咬死了 (4)鸡不吃了 ——鸡不吃食物了 ——我们不吃鸡了 5、用变换的方法辨析下列结构之间的差别。 (1)在池子里洗衣服--在池子里养金鱼 *把衣服洗在池子里——把金鱼养在池子里 *洗衣服洗到池子里——养金鱼养到池子里 这说明“池子里”仅仅是“洗衣服”这个行为的处所,但不必然是“衣服”的处所;与此相反,“池子里”既是“养金鱼”的处所,也是“鱼”的处所。 (2)在黑板上写字——在教室里写字——在火车上写字 字写在黑板上——字写在教室里——字写在火车上 (人呆)在黑板上写字——(人呆)在教室里写字——(人呆)在火车上写字 以上变换说明:(1)“黑板上”是“字”的处所,不必然是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2)“教室里”是“写字”的行为发生的处所,但不必然是“字”的处所;(3)“火车上”既是“写字”行为的处所,也可以是“字”的处所。 五.问答题

语言学概论(本科)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本科)复习要点导言部分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语言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与社会科学有联系,而且与自然科学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语言交际的过程:语言交际过程可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各类语言学下面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专语语言学下面可分汉语语言学(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汉语史等)、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等等,普通语言学下面可分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修辞学等等。 四、语言学流派 比较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主要有: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转换-生成学派、系统-功能学派、社会语言学。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请浏览《语言学网络课件》中的“望远镜”板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本章需要明确的要点是:第一,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第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弄清楚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内涵,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2.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 本节其它一些问题可一般了解:一、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二、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三、关于聋哑人的思维,聋哑人失去语言能力对他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四、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 一、语言和人类社会一样古老,是人类社会的特征(特有财富)。 1、人类以外的动物不具备语言能力,所以不可能学会人类的语言。 2、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如叫喊、舞蹈等,即所谓的“动物语言”和人类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 单位的明晰性结构的二层性 任意性开放性 传授性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二、语言是符号系统 1、什么是符号?它有哪些因素构成?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符号包括了形式和内容(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形式和内容互相依存。 eg: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就是一种符号。 2、符号和征候的区分:符号和所标记的事物是具有约定性的(或者是由某些人规定,或者是社会习惯),而征候与它所标记的事物之间往往具有自然(本质或必然)的联系。 3、符号的分类: 象征(有一定的含义,有一定的理据) 狭义的符号(没有理据,任意约定的) 4、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语言具有符号的一切特征:语言是由语音和意义两个方面统一构成。语音和意义在具体的语言中统一于一体,密不可分,二者互为存在条件。语音和语义的联系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个人不能任意改变这种联系。 注:具体来说语言中的词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类是“哈哈” “啊”等叹词,它们可以说是人类感情的本能的反应,可以归入征候。 一类是“哗啦”“汪汪”等拟声词,用事物所发出的声音来记录事物本身,和事物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同一种事物的声音在不同的语言中往往有着不同的记录,也体现了它的社会约定性,可以归入象征。 剩下的语言中绝大多数的词,它们的音和义之间关系完全是社会约定俗称的,没有任何理据可言,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狭义的符号。 5、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什么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这种音义关系又叫约定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语言创制时来说的,语言符号一旦形成,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执行就具有强制性,因而也就表现为一定的稳固性(可变性)。——民族性;——时代性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语言符号的排列只能成一条线,线条性限制了语言在组合时的空间位置。 语言符号组合时的线条性和层次性结合起来理解。 6、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里的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成系统的。语言符号的系统性集中体现在符号的组合和聚合关系之中。

语言学概论练习及参考答案解析

语言学概论练习及参考答案 练习一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9、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10、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七章笔记.

Chapter 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历史语言学 1.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研究语言变化的目的和意义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languages and human linguistic competence. Researches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hed light on prehistoric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connections of earlier and later variants of the same language, and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kinship pattern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also enables us to determine how non-linguistic factors, such as soci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teract over time to trigger linguistic change. 研究语言变化对于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能力极其重要。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揭示语言变化的史前发展和同一语言早期和后期变体自己的联系,为不同语言的亲缘关系提供线索。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还可以使我们对非语言的因素,如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在语言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 2.The nature of language change 语言变化的本质 All living languages change with time. Unless a language is no longer spoken by the general public of a society, such as Latin, its change is inevitable. As a general rule,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continuous and,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 regular and systematic. Language change is extensive, taking place in virtually all aspects of the grammar. Although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inevitable, and in some cases, vigorous, it is never an overnight occurrence. Language development may be regarded as linguistic evolution from one stage to another. 所有尚在使用的语言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语言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语言变化是普遍的、连续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规则的和系统的。语言变化涉及语法系统的各大组成部分。在语言演变过程中,词汇和语法规则有的消亡了,有的诞生了,有的是外借的,有的则转化了其意义或功能。 尽管语言变化是普遍的,必然的,有时甚至是显著的,但语言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渐变过程,其变化是同代人所不易察觉的。 语言的发展可以看作是语言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3.Major periods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英语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 a)Old English (450-1100) 古英语阶段 b)Middle English (1100-1500) 中古英语阶段 c)Modern English (1500-今) 现代英语阶段 Most Modern English speakers find Middle English only partially comprehensible, and Old English simply unintelligible, just like a foreign language hardly recognizable as the native language they speak. 大多数现代英语的使用者发现,对于他们来说,中古英语只能部分地被理解,古英语则如外语一般,简直不可理解。 Old English dates back to the mid-fifth century when Anglo-Saxons invaded the British Isles from northern Europe. Middle English began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Norman French invaders in England. Middle English had been deeply influenced by Norman French i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Modern English is separated with Middle English with European renaissance movement.

语言学概论 第四章 语法 提纲

第四章 语法 【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要掌握语法结构的基本规律,包括:语法的结构单位——句子、词组、词、语素;语素和词组合成更大的语法单位的类型;语法结构的层次性与递归性特点;语法的聚合规则;句子的变换、语言结构的类型和普遍特征。难点是学会运用已学的语法理论分析和阐释常见的语法现象。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 一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 1.1 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 1.1.1 语言语法规则的存在客观性 用什么样的形式体现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有规则的。 1.1.2 从母语者和二语习得者的材料看 1.2 语法和语法研究 1.2.1 语法 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词法)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句法)的总和。 The rules of syntax combine words into phrases and phrases into sentences. (1)语言中现成的词不能任意更换其中的构成成分,同时也不能任意挪动它们的位置。 (2)一句话可以只有一个词,也可以有几个词。 (3)词法和句法是不同的语法规则,但二者有密切的关系。 1.2.2 语法是客观存在的,语法研究则是对这种客观存在进行客观的归纳、总结和描写。语法研究不能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性。 1.2.3 几个概念 (1)语法中的任何成分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语法成分的内容是语法意义,语法意义的表达者是语法形式。 (2)在词的范围内的语法形式称为形态,如英语表示“复数”的“-s”就是一种形态。词序表示词与词的关系,超出了词的范围,因此词序不是形态。 (3)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就成为一种语法手段。如附加语素和词序就是两种语法手段。 (4)语法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抽象性。 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2.1 语法的两个基本规则 2.1.1 组合规则 语法单位互相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语言片断的规则叫做语法的组合规则。 2.1.2 聚合规则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四、问答题 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同社会有什么样的联系? 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旅和民族。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但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 答: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首先可以从语音与语义的结合关系以及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来加以说明。语言都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成的,但相同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就能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在同一语言中也有用相同的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意义的情形;可见,语音与语义怎样结合成特定的语言成分决定于一定社会集体的意志,决定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其次,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也可以说明语言是社会现象。一方面,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另一方面,社会不能没有语言,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全民的,没有阶级性。第一,从语言的创造者和语言的服务对象来看,语言是在许多时代中为全民所创造出来和丰富起来的。人类出现时语言就同时产生了,那时的人类社会不分阶级,语言只能是全民所创造并为全民服务的。第二,从语言本身的情况来看,不同阶级可能创造并运用一些自己的专门的词和语,形成所谓阶级习惯语,但是阶级习惯语并不就是语言,它没

语言学概论 第七章 词汇

第七章词汇 第一节词汇 1、词汇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全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思考:为什么词汇里包括固定短语? 固定短语有成语\谚语\惯用语等,它们是词的等价物. 原因: 1结构具有凝固性. 固定短语虽然是由几个词组成的,但不能随便拆开或改变,是造句的最小单位. 2意义具有整体性. 固定短语和词一样,它的意义不等于组成单位意义的简单相加. 3功能相当于词. 2、区分词和词汇 一定要把“词”和“词汇”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词汇是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它就不是单指个别的词语,而是指词的集合。从网上对1999年到2002年共四年的《人民日报》中的“词汇”一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共检索出包含“词汇”的用例172例,使用规范的例句只有45个。 应当指出的是,“词汇”作为语言学专业术语,其内涵也不是单一的。它可以指一种语言中所有词和定短语的总和,如“汉语词汇”、“俄语词汇”等;它可以指词汇的下位类型,如“方言词汇”、“科技词汇”、“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儿女英雄传》的词汇”、“少儿词汇”、“鲁迅的词汇”、“莎士比亚的词汇”等。 但不论其内涵如何,词汇只能指许多词语的总和,不能单指一个词。 而《人民日报》中更常见的是把“词汇”误作个体名词使用,这样的用法竟达127例,占到了全部用例的74%。 这些误用,共包括了三种类型。 第一、“词汇”指的是词 自从1996年英国科学家克隆出绵羊“多利”以来,克隆已不再是个陌生的词汇。 (《克隆人再起波澜》2002,12,29) 在涉及国际问题的文章和谈话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专门词汇恐怕是“恐怖主义”和“反恐”。(《一年纷纭看世界》2002,12,19) 第二、“词汇”指的是短语 在广西,“西南出海大通道”这个词汇,出现在80年代后期。(《广西建成大通道》1999,9,23) 戈文在度蜜月时结识了两名南非共产党员,“人民的力量”和“革命推翻暴政和压迫”等词汇在他的脑海里打下了深刻的印记。(《乌姆·戈弗的传奇人生》2001,11,30) 第三、“词汇”指的是句子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