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C—P煤系地层剖面

西山C—P煤系地层剖面
西山C—P煤系地层剖面

太原西山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简介

西山煤田位于山西省中部,地跨太原市万柏林区、晋源区、古交市、清徐县、交城县、文水县。面积1898.4 平方公里,南北长约75 km,东西宽约20~50km,呈不规则长方形。该煤田包括古交(697 km2)、西山(223 km2)、清交(400 km2)和东社(533 km2)等4个矿区。资源量233.67亿吨,产量3158万吨,为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煤类。区内主要煤矿为西山煤电集团,产量占整个煤田的一半以上。西山煤田位于山西陆台中部,为一个两翼不对称的复式向斜构造。

太原西山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标准剖面位于西山煤田西铭井田内,距太原市中心20km。地理坐标:北纬37°50′47″,东经112°23′15″。剖面全长2.44km。本区交通便利,经太(原)古(交)公路东可至太原市,西可抵古交市。区内最高点标高1440m,最低点标高1065m,最大相对高差375m。

华北石炭~二叠纪地层平行不整合于中奥陶统峰峰组之上,层序自下而上为: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剖面上保留着丰富的沉积构造、生物化石等地质遗迹,它们反映了当时海陆变迁的沉积环境,并记录了该地区晚古生代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古构造以及成矿作用的地质信息。这些地质遗迹是自然宝库中极为稀少的、不可再生的无价资源,它在沉积学理论及成煤作用研究上均具重要的实际意义,是人类的宝贵遗产。

太原西山西铭矿~七里沟一带现场教学内容概述踏勘路线:学校步行→16路公交→斜坡再坐缆车→步行至西铭矿→七里沟→骆驼脖沟→原路返回观测内容:太原西山月门沟煤系,即华北地区C~P煤系地层标准剖面

No.1

点位:西铭矿机电科以西50米,电车道北侧。

点性:C2b/O2f地层接触关系以及C2b第一段的岩性、岩相特征。

内容:华北古生代地层特征。中奥陶世后,华北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成为陆地,遭受剥蚀,历经大约1.5亿年,致使缺失地层O3、S、D、C1,直到中石炭世才又复下沉,再度接受新的沉积。

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主要为灰色、深灰色厚层致密状石灰岩夹白云岩和薄层泥灰岩,顶部夹有两层石膏层,含动物化石头足类珠角石。由于长期风化剥蚀,O2f顶面形成凹凸不平的剥蚀面,非常明显,与上覆地层C2b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特征:新老地层平行接触产状一致,但其间存在明显的剥蚀面,表明沉积有间断,地层有缺失,生物突变。平行不整合接触表明地壳发生了上升(剥蚀)、下降(沉积)的过程;其意义在于:有助于我们了解该地区地质构造运动的性质和时代,是划分地层、建立地层顺序的重要依据;同时,剥蚀面是地质发展阶段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个软弱带,成矿带,并且还是储油储水的良好场所。

上覆地层中石炭统本溪组C2b平行不整合于O2灰岩之上,根据沉积特征分为两段:下段—铁铝岩段,6~8米;上段—畔沟段,16米。铁铝岩段主要由红褐色、褐黄色的铁铝岩、浅灰白色的铝土岩、灰中带红色的铝土质页岩、细砂岩、粉砂岩和粘土矿物组成。

铁铝岩工业类型叫“山西式铁矿”,即褐铁矿,以窝状储存。黄褐色,形态为多孔状、块状或土状,硬度2~5,随含铁量多少以及风化程度而变化。褐铁矿含铁量较低,一般<30%。

铝土岩灰白色,鲕状、豆状结构。铝土岩能否成为工业矿床,需看Al2O3的含量,若Al2O3的含量大于40%,或者铝硅比值Al2O3/SiO2大于2.6,即可称为铝土矿。此处所见铝土矿俗称“G层铝土矿”。由上至下编号,ABCDEFG,此层为G层,故称“G层铝土矿”。

本溪组C2b沉积环境为滨海相、泻湖相,由于风化林滤作用,使Fe2O3、Al2O3富集,因其胶体带电,与海水发生化学反应,于是沉积下来,鲕状、豆状结构是受到波浪、潮汐的影响所致。

此段基本没有化石,至少说没有标准的海生生物化石。

No.2

点位:西铭矿仓库后边西北角。

点性:本溪组C2b上段—畔沟段的岩性及岩相特征。

内容;本段厚度16米。主要是一套由海陆交互相的砂岩、页岩、粉砂岩、煤层和灰岩组成的岩系,因为其中既有海生的、又有陆生的动植物化石,既有海相的、又有陆相的岩层故称海陆交互相;因其中含煤,所以称为煤系地层。畔沟段自下而上有灰岩三层,且每一层灰岩下面都有一层煤,这是太原西山月门沟煤系地层的特点。畔沟段煤层大多为薄煤层,达不到可采厚度。化石有脉羊齿、蜓类、腕足类、牙形刺等。沉积环境为沙坝—潮坪沉积。

No.3

点位:机房背后西侧山坡之上。

点性:上石炭统太原组C3t晋祠段的岩性及岩相特征。

内容:太原组C3t分为三段,晋祠段、毛儿沟段、东大窑段,厚度110米左右。晋祠段因晋祠砂岩发育而得名,厚25米,起于晋祠砂岩底面,止于西铭砂岩底面,整合接触于本溪组之上。本段岩性特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由砂页岩、薄煤层和灰岩组成。晋祠砂岩是由石英、岩屑和火山凝灰物质组成,为一标志层,代号K1,意味关键层Key。

标志层是指煤系地层中那些岩性特殊、层位稳定、分布普遍、易于识别的煤岩层。其作用在于划分和对比地层,进一步可指导井下采煤。

吴家峪灰岩L0灰色,藕节状,其中含大量的蜓类化石—麦粒蜓,是太原组的下部化石带。L是石灰岩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Limestone。

太原组沉积环境为潮坪沉积,滨岸、海滨环境。

No.4

点位:位于No.3以西30米处。

点性:太原组毛儿沟段岩性及岩相特征。

内容:从西铭砂岩起,顶界止于七里沟砂岩K2底面,厚度40—50米,因毛儿沟灰岩发育而得名。主要岩性为砂岩、页岩、煤层、灰岩互层,三层灰岩含丰富的动物化石,蜓类主要有纺锤蜓、假希瓦格蜓、希瓦格蜓;牙形刺有隆脊曲颚齿刺、微小近颚齿刺;腕足类有网格长身贝属、戟贝、棘刺贝、太原府网格长身贝、巴甫洛夫唱贝等;植物化石有卵脉羊齿、镰脉羊齿等。毛儿沟段底界西铭砂岩,为灰色中粗粒石英砂岩,高岭土质胶结,其层面上可见波痕构造,波峰较缓,不对称,系干涉波痕,由两个方向的波浪叠加造成。

毛儿沟期为太原组沉积时海侵最广泛时期,故而海相灰岩发育,含煤性好。标志层自下而上有9#煤(八尺,全区可采)、8#煤(丈五,全区可采)、庙沟灰岩L1、毛儿沟灰岩L2、7#煤(下三尺,全区可采)、斜道灰岩L3、6#煤(七尺,局部可采)。

沉积环境为河口坝、远沙坝沉积,其特征是砂泥互层理频繁交替。

No.5

点位:七里沟煤窑废弃坑口北侧。

点性:庙沟灰岩L1、岩性特征。

内容:庙沟灰岩L1厚度2米,黑灰色、致密块状,含丰富的蜓类、腕足类化石;其下为8#丈五煤,是太原组主要可采煤层。灰岩沉积环境为—潮汐坪。

No.6

点位:距No.5点80米,沟北一侧。

点性:毛儿沟灰岩L2岩性。

内容:毛儿沟灰岩L2位于该段中部,是标志的海相层,灰色,致密块状,厚度8米左右,层位稳定,结构复杂,上下为灰岩,中间夹硅质岩,为沉凝灰岩。由火山灰等细粒物质经过搬运沉积而成。其节理发育,遇酸不起泡。镜下鉴定有火山结构,矿物颗粒呈弓状、弯钩状、骨针状,不同于石英类呈滚圆状、棱角状的特征。毛儿沟灰岩L2在太原地区比较稳定,代表海侵广泛,为浅海沉积;富含腕足类德比贝、蜓类等动物化石。

No.7

点位:No.6点30米处,沟北一侧。

点性:7#煤(下三尺)与斜道灰岩L3岩性特征。

内容:7#煤(下三尺)全区可采,为泥炭沼泽相沉积,其顶板为斜道灰岩L3,岩性特征为深灰色厚层状,富含腕足类、蜓类化石。沉积环境为前三角洲的前缘,浅海环境。

沿沟前行可见6#煤,局部可采。6#煤含硫较高,其底板为黑色泥页岩,顶板为七里沟砂岩K2。6#煤因风化,致使硫酸析出,呈黄色。

No.8

点位:骆驼脖沟,沟口东侧。

点性:太原组第三段东大窑段岩性特征。

内容:东大窑段起于七里沟砂岩K2底面,止于山西组底界北岔沟砂岩K3底面,厚度33米左右,因东大窑灰岩发育而得名。东大窑段沉积时,已接近晚石炭世海侵运动的尾声,海相层已不稳定,灰岩相变为页岩。主要岩性为砂岩、砂质泥岩、页岩、煤层互层。

七里沟砂岩K2,厚度18米,浅灰白色、灰白色,为含砾的中粗粒厚层状砂岩,由下而上颗粒变细,

主要成分石英、岩屑,胶结物CaCO3占15%左右;分选性中等,半滚圆状、次棱角状;具斜层理、交错层理,上界面平缓,下界面凸凹不平,之下是6#煤。七里沟砂岩沉积环境为三角洲相的分流河道,属于水上平原沉积,海侵时被淹没,海退时又露出水面,砂体不稳定,有的厚,有的薄,有的相变为页岩,由于河流分道,产生斜层理、交错层理。

No.9

点位:骆驼脖沟纵深100米,沟坡北侧。

点性:东大窑海相层L4岩性特征。

内容:东大窑期已接近晚石炭世海侵的尾声,沉积环境已不太稳定,在骆驼脖沟相变为海相页岩,厚约8米。沉积环境为泻湖相,还原、弱还原环境,含菱铁矿结核,夹灰岩透镜体。

在斜道沟东大窑处为浅海相石灰岩,故称东大窑灰岩L4。含丰富的海相动物化石,为太原组上部化石带,即假希瓦格蜓带,为C标准化石。

标准化石:在地质历史中,那些生存时间短,演化快,分布广,数量多,保存好的生物种属所形成的化石称之为标准化石;其用途作为划分与对比地层,进一步可研究生物演化史。

标准化石在时间分布上限于某一地质时段,在空间分布上达到广大地区。不标准的化石可作为辅助因素,来研究某一地质时期整个生物群的特征。

动物化石:腕足类—太原府长身贝、戟贝、网格长身贝、瓣腮、唱贝(分喙石燕);

蜓科—假希瓦格蜓、希瓦格蜓、长似纺锤蜓等,肉眼可见,但确定属难。

植物化石:卵脉羊齿、编羊齿、丽羊齿等。

东大窑海相层下部为纸状页岩,无化石,再下为5#煤,不可采,本处没有出露。

煤层自燃现象

煤在常温下能吸附空气中的氧,并在煤的表面生成不稳定的氧化物,含氧官能团(-OH)羟基和(-COOH)羧基等,此时,氧化放热量很少,并能及时把热量散发掉,煤层温度并不升高,通常这一阶段称为潜伏期。经过潜伏期煤层的氧化速度加快,不稳定的氧化物先后分解成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此时氧化放热加快,来不及放散热量煤温就逐渐升高,当达到350—400℃时,煤层就自己燃烧起来,进入第二阶段自燃期。从地表往下至一定深度(氧化带下限),当没有空气补给时,煤层燃烧就自行熄灭。由于热量烘烤,将周边的页岩、砂岩烧变成红色,故称烧变岩。由于氧化、自燃,煤层露头厚度变薄。

井下煤层自燃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影响很大,堆放在地面的煤时间久了也会自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空气,百害而无一利。所以,防止煤层自燃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No.10

点位:同No.9

点性:山西组地层P1s结构。

内容:山西组地层起于北岔沟砂岩K3,止于下石盒子组骆驼脖砂岩K4底面,厚约26米,整合接触于C3t之上。山西组地层P1s结构是以过渡相为主的含煤岩系,主要有砂岩、粉砂岩、页岩、煤层,局部夹半咸水的页岩(泻湖、海湾相),有化石;其中3#(丈八煤)、2#(九尺炭)为主要可采煤层,二者都夹有1—2层夹石;4#不可采,以上三层煤含硫少,俗称香煤;1#(上三尺)局部可采。

山西组地层可分两个旋回:1.从北岔沟砂岩开始到冀家沟砂岩截止,称为下煤段,含有4#、3#、2#煤。北岔沟砂岩为细砂岩,厚1.5米,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下煤段含丰富的植物化石:三角织羊齿、编羊齿、多脉带羊齿、中国半轮叶等;动物化石有舌形贝、瓣腮、海扇、腹足类螺等,种属单调,数量贫乏,代表泻湖、海湾相沉积。2.冀家沟砂岩以上至骆驼脖砂岩K4以下为上煤段,含有1#煤(上三尺),局部可采。对面白色砂岩即为冀家沟砂岩,其下为2#煤。山西组已没有海相灰岩,这是区别太原组的特征。

下石盒子组P1x与山西组P1s呈整合接触,以骆驼脖砂岩开始,灰白色块状粗粒砂岩,为一套砂岩组,中间夹有薄层砂岩、黑色页岩,页岩中含植物化石。本组主要岩性为黄绿色、杏黄色、褐黄色的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煤层多不可采。再往上为红黄色、紫色砂页岩互层,表明气候越来越炎热、干旱,已不适应造煤植物的生长,聚煤作用也逐渐终止。煤系地层上面为第四纪现代沉积物——坡积物。

总结:O

峰峰组→C2b本溪组→下段:铁铝岩段;上段:畔沟段→C3t太原组→下段:晋祠段;中段:

2f

毛儿沟段;上段:东大窑段→P1s山西组→P1x下石盒子组→P2s上石盒子组→P2sh石千峰组。附西山煤田煤系地层柱状示意图,标志层代号取自原始创建。

主要标志层:晋祠砂岩K1、吴家峪灰岩L0、西铭砂岩K2、庙沟灰岩L1、毛儿沟灰岩L2、斜道灰岩

L3、七里沟砂岩K3、东大窑灰岩L4、骆驼脖砂岩K4。

主要可采煤层:1#局部可采、2#九尺、3#丈八为“香煤”、4#不可采、5#没见到、6#七尺局部可采、7#下三尺、8#丈五和9#八尺为全区可采、10#不可采、11#局部可采。

地质罗盘的使用

一、地质罗盘的结构

1.磁针:磁针中央为一镶有玛瑙的轴片,安装在底盘中央的顶针上,这样磁针可以自由转动,待静止后,磁针的指向便是磁子午线的方向。在北半球,由于磁北针向下倾斜,使磁针失去平衡,因此在磁南针上缠上一段细铜丝,使磁针保持水平,借此也可以区分磁针的南北针。

2.刻度盘:

上刻度盘由0—360°组成,上刻度盘用来测量方位角、岩层的走向和倾向等。0°代表N,180°代表S。为了读数方便,刻度盘的东西方向调换,其原理是:磁针永远指向南北,是不动的,罗盘向东转动,磁针相对向西转动,为了读数方便,故而将E、W方向调换,刻度按逆时针方向增加。

下刻度盘由两个0—90°组成,用来测量岩层倾角、地形坡角(俯角和仰角)。

3.水准器:罗盘中设有圆水准器和长水准器各一个。圆水准器供罗盘调整水平时用,即供上刻度盘使用;长水准器供测量岩层倾角和地形坡角时用,即供下刻度盘使用。

4.照准器:罗盘中有一折叠式照准觇板,供瞄准用。

二、地质罗盘的使用

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要经常辨别方向,需要一个准确的方位,这就必须依靠地质罗盘。其用途主要有:

1.测方位

在使用前,首先要校准当地的磁偏角。太原地区为-4°12′。校准方法是:转动罗盘外侧螺丝,上刻度盘即旋转,将355°48′对准N上方的黑色短线(位于玻璃片下面)即可,而不是对准0°。即360°减去4°12′,等于355°48′。

操作方法:首先打开罗盘,把罗盘上印有“N”字的一端指向前进方向,然后在前方选出一个待测的目标(如山峰、树木、塔等),这时,将照准器竖直,两臂夹紧,握稳罗盘,使圆水泡居中,慢慢转动罗盘,将目标、照准器同时反映在镜面上的平分线上,待磁针停稳后,读取磁北针所指示的度数,这就是观测目标的方位角。当观测的目标仰角大于45°或者俯角大于15°时,前述方法不可能在镜中见到目标的像,这时需要掉转罗盘方向,反过来用照准器的尖和经过玻璃镜下方的椭圆孔中的平分线来瞄准目标。同样使罗盘水平,眼睛一边看准目标,一边从镜中读取磁南针稳定后所指示的度数,即为所测方位。

2.测地形坡度(俯角与仰角)

操作方法:先把罗盘上的照准器打开平放,再把照准器的尖扳直,然后将罗盘侧立起来,把盘盖向里折回成45°角,之后,通过照准器尖上的小孔及玻璃镜上的椭圆孔中线找到目标,并让镜孔中线平分目标,同时扳动罗盘背后的倾斜仪,使长水泡居中(从镜中看水泡居中与否),读取倾斜仪所指示的下刻度盘的度数,即为该地形坡度。俯角与仰角测量方法与之相同。

3.测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包括:走向、倾向、倾角。它们是在岩层层面上进行测量,这一点必须非常清楚。因为,一切面状地质体均可测量其产状三要素,如岩层面、断层面、节理面、轴面、片理面等等。所以测量岩层产状,首先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岩层面,这一点很重要。不要把节理面当成岩层面,或是把山上滚落下来的大石头平面当成岩层面。如果岩层面不平整,可以把记录本放在岩层面上加以调整,然后在记录本上测量。

具体操作方法:

(1)测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顶盖与底座扳直,使底座长边的底棱紧贴岩层面,然后使圆水泡居中,这样,罗盘的水平面就与倾斜的岩层面两面相交,该交线即为岩层的走向线,走向线的方向称为走向。这时读取北针(南针亦可)所指的度数就是岩层的走向。走向有两个数值,相差180°。

(2)测岩层倾向时,将罗盘印有“S”的一端底棱紧贴岩层面,然后使圆水泡居中,这时,罗盘的北针所指示的读数即为岩层的倾向。注意:此法适用于岩层的顶面测量;若在岩层的底面测量,情形正好相反。倾向只有一个数值,与走向的关系是相差90°。倾向加减90°即可得到两个走向数值。

(3)测岩层的倾角时,将罗盘的顶盖与底座扳直,使长边侧立于岩层面上,并且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然后扳动罗盘底座背后的制动仪,使长水泡居中,游标所指的下刻度盘上的度数即为岩层的倾角。

4.产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⑴方位角表示法:只记录倾向和倾角,走向可以不记录。

如:120°∠15°

其中,120°表示倾向,15°表示倾角。

②象限角表示法:S60°E ∠15°

太原西山C---P煤系地层柱状示意图

第一部分第四章 图表专攻系列(十)地质剖面示意图的判读—高考地理总复习

图表专攻系列(十)地质剖面示意图 的判读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岩石或沉积物按形成的早晚排序,正确的是() A.花岗岩、砾岩、页岩、沉积物 B.砾岩、页岩、花岗岩、沉积物 C.砾岩、页岩、沉积物、花岗岩 D.沉积物、页岩、砾岩、花岗岩 (2)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断层北侧的岩层相对上升 B.甲处山谷由地壳断裂下陷而形成 C.乙处为年轻的背斜山 D.丙处易出露泉水 [图形解码] [试做答案](1)B(2)D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规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

实验七:编制地层综合柱状图

实验七:编制地层综合柱状图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1770 更新时间:2009-5-29一、目的要求 1. 建立地层层序律的概念,熟悉地质年代表。 2. 了解地层柱状图的内容及意义,初步学会编制地层柱状图。 二、实验用品 方格纸、直尺(或三角板)、铅笔、小刀与橡皮等。 三、实验内容 1. 地层柱状图简介 按一定比例尺和图例,将工作区地层自下而上(即从老到新)把各地层的岩性、厚度、接触关系等现象,用柱状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的图件,称地层柱状图或称柱状剖面图(图1)。地层柱状图可分为一般地层柱状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两类。 (1)一般地层柱状图 一般地层柱状图习惯上简称地层柱状图。它是一种原始地质图件,是根据一口钻井或一条地层剖面所确定的地层层序,地层厚度、岩性特征等资料编制的。编制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 应严格反映地层的生成顺序,在地层柱状图上严格按上新下老的顺序,按时代逐层绘制。 ② 按比例尺要求在图上厚度达lmm的岩层,原则上均应反应出来;对矿层、标志层或具有其它重要意义的岩层,即使在图上其厚度小于lmm时,也应适当夸大给予表示,对于重要性不大岩性相仿的岩层,可适当进行归并,对一些岩性单一、厚度极大的岩层,可用省略符号适当缩短其在柱状图上的长度(见图1第l层)。 ③ 在柱状图上,地层的接触关系必须用规定的符号清楚地表示出来。国际统一规定以“————”表示整合接触,“----------”表示假整合接触和“﹏﹏”表示不整合接触。 ④ 地层剖面中如果有岩浆岩时,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及岩浆活动的时代等,是否应反映出来,可视情况而定,如任务是研究地层,且没有影响地层的厚度时则可以不表示;但在钻孔柱状图等图件中,则必须表示。 (2)综合地层柱状图

浅地层剖面测量实例研究

浅地层剖面测量实例研究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浅地层剖面测量的一般性步骤,结合广州海事测绘中心近年来浅地层剖面测量的实际应用,展示了其主要扫测成果的数据展现形式,对浅地层剖面测量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海洋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浅地层剖面测量 1 引言 浅地层剖面测量是一种依赖声纳技术对海底地质情况进行连续走航式测量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其他的浅海地质调查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和直接高效的特点,因此其应用前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2 浅剖测量的一般步骤 2.1 选取浅地层剖面测量设备 20世纪60年代初期,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开始兴起,其后广泛应用于港口建设、航道疏浚、海底管道布设,以及海上石油平台建设等方面。目前,随着海洋工程的不断增加和探测技术的不断完善,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的使用范围也呈现多元化扩散的趋势。依据施工需求的分辨率要求和穿透深度需求,以及工作水深限制,选取适当的剖面测量设备是完成浅地层剖面的重要前提。 2.2 选择拖曳方式 目前浅剖测量设备安装方式主要有固定安装、侧拖以及尾拖等三种安装方式。与旁侧声纳类似,浅地层剖面仪也容易受到噪声、尾流以及船只摆动的影响,造成数据失真,因此尾拖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式。采用尾拖的方式,拖体入水深度变成测量时控制浅剖图像质量和保证设备安全的一个主要外部参数,其取决于拖体(即浅剖换能器)自身重量、拖缆长度和船速三者的相互作用。赵铁虎等人200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浅地层剖面测量时水深应大于10m,水深小于5m时,往往难以取得所需的测量精度,波束干扰现象变的非常明显,使得分辨率下降,信噪比降低,严重影响剖面声图的质量。 2.3 测线布设 测线布设主要依据勘测区内地层走向和勘测工程实际需求两个方面。区内地层的走向,特别是特殊地质体的走向,对测线的布设影响极大,浅地层剖面测量应基本覆盖区内的各地质类型,因此在布设测线之前必须获取区域环境的背景知识,详细了解相关地质构造和地层资料,确定勘测去内的基本沉积物类型,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声学参数特性进行详细记录。

野外实测地层剖面工作方法

野外实测地层剖面工作方法 一、实测地质剖面的基本概念 1、定义:通过野外实地测量的方式,按一定方向,详细了解测区内地下一定深度、一定距离内的地层、 构造和岩体等特征的工作。实测地质剖面的工作成果即为相应的实测地质剖面图。 由于是实地观测,因此该图件能校准确的反映相应的地层、构造和岩体等特征,为后期的进一步的工 作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根据比例尺的不同,相应的工作精度与要求也不同。 2、分类:根据实测剖面的目的,可分为实测地层剖面与实测构造剖面等基本类型(本次实习主要进行实 测地层剖面的工作)。 二、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与步骤 实测地层剖面工作是本次实习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详细了解其工作方法,严格按照其工作步骤与要 求进行实测地层剖面工作,是保证该项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的基础。 1、前期准备阶段 实测地层剖面工作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各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否则将影响最终的结果,故前期 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测量工具与表格的领取,主要有测绳、记录表和图板等。 2)根据小组成员的个人情况,合理的进行分工。本次实习中,实测地层剖面工作以各个小组为单位 独立完成,根据工作性质小组成员可分为前测手、后测手、分层员、记录员、标本采集及产状测量员和疏 导及联络员。 小组各成员职责: 前测手拿着测绳,尽量沿着垂直地层的走向方向,选择通行条件较好的路线边行进边放测绳,在地形的突变处停止行进,作为本分导线的止点(做上记号),并拉直测绳,读取测绳上止点的度数,该读数 为分导线的斜距(分导线的长度L)。测量分导线的方位(读南针,俯视为正,仰视为负),所读数据告知 联络员。当本分导线所有工作完成后,前测手再进行下一个分导线的测量工作。 后测手拿着测绳的起点处(0米处),当前测手停止行进后,拉直测绳,测量分导线的方位(读北针,俯视读负,仰视读正),所读数据告知联络员。当本分导线所有工作完成后,至前测手站立处(做记号处)进行下一个分导线的测量工作。 分层员负责地层的分层工作,分层的原则主要依据某组地层的岩性特征,岩性组合特征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分层的编号按0、1、2……依次进行。 分层员要向记录员告知各个分层在分导线上的读数与基本岩性,当分导线处的岩层界线出露不好时, 可将分导线两侧的分层界线按岩层的走向投影到分导线上,或延伸分层的层面,当延伸后的层面与分导线 相交后,再读取该点的读数,此读数即为分层在分导线上的投影位置,如图1所示。 分层员在向记录员告知分层位置与分层的岩性后,必须在野外记录簿上详细描述各分层的岩性特征, 以及接触关系等。 记录员记录员主要记录实测地层剖面中的各种数据,因此该项工作必须仔细认真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将导致小组实测工作返工。所有数据按要求填写到《实测剖面计算表》的相应栏目中。 标本采集及产状测量员负责各分层标本的采集工作,标本应采集各分层具有代表性的岩性层,大小符合相关要求(3c m厚×6cm宽×9cm长),标本的编号从记录员获取,同时向记录员告知所采标本在分导 线上的投影位置。测量每一个分层的岩层产状,如果某分层的厚度较大,则适当增加产状测量的次数,将 所测得产状数值与产状测量处在分导线上的投影位置告知记录员。标本采集与产状测量点在分导线上的投 影原则与记录员相同。

浅地层剖面仪在障碍物探测中的应用

浅地层剖面仪在障碍物探测中的应用 杨仁辉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广州 510220) 内容摘要:目前有多种障碍物的探测手段,包括多波束、侧扫声纳、海洋磁力、浅地层剖面法、拖底扫海和人工探摸等。浅地层剖面法可以对浅地层埋藏障碍物进行探测,选择窄脉冲、高频率并采用匹配滤波技术(Chirp)的浅地层剖面仪,采取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条件,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探测结果。 关键词:障碍物;浅地层剖面仪;反射系数;分辨率;天然气管线;扫测;沉船 1前言 在石油天然气开采、管线铺设、航道开挖、码头、桥梁等海洋工程项目施工区域内,经常存在诸如沉船、礁石、管线、残留物体等影响设计施工的障碍物。这些障碍物需要在设计施工前进行探测,摸清障碍物的类型和分布,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或清除。目前,有多种障碍物探测的手段,包括多波束、侧扫声纳、海洋磁力、浅地层剖面法、拖底扫海和人工探摸等。每一种探测方法都存在优点和不足,单纯依靠一种方法无法对障碍物进行全面的探测,通常做法是根据区域特点综合多种手段实施作业的。但前述这些手段中大多数都是针对表层障碍物,只有浅地层剖面法可以开展浅地层内的障碍物探测。基

于原理和目标的不同,浅地层剖面法对障碍物的探测有着相对特殊的应用方法。 2浅地层剖面仪原理 浅地层剖面仪(以下简称浅剖仪)又称次海底剖面仪,它是研究海底各层形态构造和其厚度的有效工具,其工作原理与回声测深仪相同[1]。浅剖仪一般由收发机、换能器、电源等组成,换能器周期性向海底发射低频声波信号,声波遇到海底地层界面时产生反射信号,经收发机接收处理绘制成海底地层剖面图像。浅地层剖面法优点是在同一剖面上能快速不间断地进行扫描探测,对于有一定规模的障碍物的探测,无论其是否有掩护,探测效果都较好,一般常用浅地层剖面法探测障碍物以提供准确的平面位置及埋深[2]。 图2-1 浅剖仪工作示意图

如何编制地层综合柱状图

如何编制地层综合柱状图? 1. 地层柱状图简介 按一定比例尺和图例,将工作区地层自下而上(即从老到新)把各地层的岩性、厚度、接触关系等现象,用柱状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的图件,称地层柱状图或称柱状剖面图(图1)。 地层柱状图可分为一般地层柱状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两类。 (1)一般地层柱状图 一般地层柱状图习惯上简称地层柱状图。它是一种原始地质图件,是根据一口钻井或一条地层剖面所确定的地层层序,地层厚度、岩性特征等资料编制的。编制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 应严格反映地层的生成顺序,在地层柱状图上严格按上新下老的顺序,按时代逐层绘制。 ② 按比例尺要求在图上厚度达lmm的岩层,原则上均应反应出来;对矿层、标志层或具有其它重要意义的岩层,即使在图上其厚度小于lmm时,也应适当夸大给予表示,对于重要性不大岩性相仿的岩层,可适当进行归并,对一些岩性单一、厚度极大的岩层,可用省略符号适当缩短其在柱状图上的长度(见图1第l层)。 ③ 在柱状图上,地层的接触关系必须用规定的符号清楚地表示出来。国际统一规定以“————”表示整合接触,“----------”表示假整合接触和“﹏﹏”表示不整合接触。 ④ 地层剖面中如果有岩浆岩时,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及岩浆活动的时代等,是否应反映出来,可视情况而定,如任务是研究地层,且

没有影响地层的厚度时则可以不表示;但在钻孔柱状图等图件中,则必须表示。 (2)综合地层柱状图 综合地层柱状图是一种综合性图件,它是根据整个工作地区若干个钻井或若干条地层剖面资料,经过综合整理后而编制成的;它是工作区内地层、岩性特征、厚度变化、岩相、古生物的变化等情况的总结;是区域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图件有助于对该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地质发展史的恢复。 综合地层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与一般地层柱状图基本相同,但其各项内容均有综合色彩,故编图时除上述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① 柱状图上,不仅要表明各地层的基本岩性、岩相特征,而且要在文字中阐明其变化;对水文地质情况、含矿性等,应设专栏描述。 ② 除在地层厚度栏内标注平均厚度外,不需注明最大和最小厚度,反映区内厚度的变化范围;在岩性描述时还应阐明各地层厚度在空间的变化情况与变化规律。 ③ 在化石一栏中要详细列出确定地层时代的主要化石名称。 ④ 必须用规定符号将工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体,绘画在柱状图相应的位置上。 2.地层柱状图的格式 地层柱状图应包括地层年代,地层名称、代号,柱状图(地层柱或岩性柱)、地层厚度、地层分层号,岩性描述等项目。另外,根据图幅类型、工作目的、任务的不同,还可列出地层分布、化石名称、

地质剖面图的突破(详解版)

图表攻之高考地理中地质剖面图的突破(详解版一) 今日话题 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对于地质剖面图,如何判读?2009--2017年高考都是如何考查的?掌握本期内容,地质剖面图方面的高考一定会顺利突破哟。 【判读技巧】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 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 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 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 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 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3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3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3中丙)。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3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图3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岩层Ⅰ的存在。图2、图3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答案: B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沉积岩甲。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浅地层剖面仪在水利清淤工程中应用解析

浅地层剖面仪在水利清淤工程中应用解析 发表时间:2019-04-11T09:21:45.673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4期作者:史鹏飞 [导读] 水利清淤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一的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量淤泥弧度,可以有效、准确性的治理,以此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史鹏飞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六工程分公司湖北武汉 430014 摘要:水利清淤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一的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量淤泥弧度,可以有效、准确性的治理,以此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在水利清淤工程测量的时候,主要是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展开测量工作,其目的就是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为水利清淤工程处理给予了一定数据支持,提升处理工作的效率,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浅地层剖面仪;地面层剖面仪;经济效益; 淤泥是影响水利清淤工程建设展开的效果,大量的淤泥沉底不仅降低水利工程防洪、蓄水等功能,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加强水利清淤治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水利清淤工程治理的过程中,采取浅地层剖面仪进行淤泥测量,保证各项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提升水利清淤工程治理的效果。因此,本文对浅地层剖面仪在水利清淤工程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和阐述,其目的就是保证水利清淤工程治理的效果,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促使其行业的发展进程。 1、浅地层剖面仪分析 地层剖面仪作为淤泥厚度测量的重要设备,应用的目的就是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给相关治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了基础性的保证。但是,浅地层剖面仪在应用之前,需要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明确,保证其应用效果,具体的内容如下。 1.1概述 浅地层剖面仪主要是通过声波对浅底地层剖面结构进行探测,并且该仪器根据超宽频海底剖面仪演变而来的,该项仪器在水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应用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同时,浅地层剖面仪不管是在地层穿透深度方面,还是在地层分辨上面,其应用效果非常好【1】。另外,浅地层剖面仪在应用的时候,还可以随意选择相应的扫频信号组合,在施工现场实时进行工作参量的设计与调整,并且不仅测量淤泥的厚度,可以保证图像连续的性能,后期操作也相对较为方便,测量的效率也是非常高的,也为各项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其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的获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1.2原理 1.2.1浅地层剖面仪主要是以系统软件、水下单元与甲板单元等方面所构成的,并且主要是基于回声探测仪器所发展而来的一种探测测量设备,并且在浅地层剖面仪测量的时候,一般探测的深度几十米。同时,在测量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声波在水底以及水中沉积物中反射、传播等特点,对水底沉积物自身的结构进行连续的探测和测量,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的进行地层剖面,保证各项数据的准确性。 1.2.2其实,浅地层剖面仪与探测设备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似之处,只是在发射功率和频率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不同。同时,在浅地层剖面仪应用的时候,其利用声波在水底反射能量的大小由反射系数决定,若是反射系数为R的话,其原理为: 表示一、二层介质的密度和声速【2】。另外,由于该项公式可以知道,要想得到强反射,相邻之间的介质需要有较强的密度差和声速差,并且在浅地层剖面仪中,可以准确的反映探测和测量的参数,进而为相关的一些工作展开,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2、水利淤泥产生的原因 近几年,为了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水利工程范围内经常出现采石、取土、挖沙等一些工作,这样很容易发生泥石流、崩塌以及滑坡等现象,严重增加了水利工程的淤泥问题。一旦水利工程淤泥问题增加,水利工程自身的很多功能都无法得以发挥,例如:防洪、蓄水等功能,这样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效果。同时,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以后,淤泥若是没有及时的治理,会不断释放出各种营养盐,以此造成水利工程富营养化的问题,并且水体就会逐渐变绿,增加了水植物生长速度,影响水利工程使用性能仅仅是一个方面,对人们的饮水安全也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对该行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3、应用分析 为更好的体现浅地层剖面仪应用的效果,本段内容就以某水利清淤工程为例,对浅地层剖面仪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其实,在该项工程中,主要是利用较为先进的浅地层剖面仪,并且其重量相对较轻、运输和携带也相对较为方面。同时,利用传统的测量技术和设备,经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和信息产生较大误差,不利于水利清淤工程各项工作环节展开【3】。然而,该项工程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可以利用传统的探测设备,并且将其放置于测船尾的方式改变为固定于船舷的两侧,以此保证探测数据的准确性,提升其应用的效果。下面就对具体的应用,展开了分析和阐述。 2.1数据和信息采集 数据和信息采集是浅地层剖面仪应用的重点,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1在应用之前,需要对数据和信息等相关方面进行采集和处理,并且根据数据和信息设计一条断面测线,这样可以方便后期工作的展开。同时,利用GPS平面定位将浅地层剖面仪放置于水下实施探测和测量,准确的获取各项数据和信息,并且将这些数据和图形利用通讯线路接口传输到导航计算机的硬盘中,作为基础资料和信息,将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保存,为后期工作环节的展开,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1.2在浅地层剖面仪架设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浅地层剖面仪、GPS天线与测深仪的探测头处于的同一个位置,这样主要是保证各个探测点与平面位置处于对应的的状态【4】。同时,在根据断面线法进行实时测图,需要对测线间隔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对测线间隔应当控制在10m,测点之间的距离应当控制在3m~5m之前,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和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2.1.3在数据和信息采集完成以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需要根据地质结构与断水面深度的实际情况,对仪器自动增益、发射间

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地质剖面图(map of geological cross section)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质剖面上的地质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图件。地质剖面图与地质图相配合,可以获得地质构造的立体概念。垂直岩层走向的地质剖面图称地质横剖面图;平行岩层走向的剖面图,称地质纵剖面图;按水平方向编制的剖面图,称水平地质断面图。按地质剖面所表示的内容,可分为地层剖面图、第四纪地质剖面图、构造剖面图等;按资料来源和精确程度,又分为实测、随手、图切剖面图等。 一、绘制地层剖面示意图 1、地层剖面示意图内容 地层剖面示意图是表示地层在野外暴露的实际情况的概略性图件。用于路线地质工作之中。它是在勾绘出地形轮廓的剖面上进一步反映出某一或某些地层的产状、分层、岩性、化石产出部位、地层厚度以及接触关系等地层的特征。地层剖面示意图的地形剖面和地层分层的厚度是目估的而非实际测量,这是它与地层实测剖面图的主要区别。 2 、绘图步骤 (1)确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与地层走向线垂直。 (2)选定比例尺,使绘出的剖面图不致过长或过短,同时又能满足表示各分层的需要。如实际剖面长,地层分层内容多而复杂时,剖面图要长一些,相反则短一些。一般地,一张图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对于绘图和阅读都是比较方便的。如果实际剖面长度是30m ,其分层厚度是数米以上时,则可用l:200或1:300的比例尺作图。 (3)按选取的剖面方向和比例尺勾绘地形轮廓,地形的高低起伏要符合实际情况。 (4)将地层及其分层的界线按该地层的真倾角数值用直线画在地形剖面相应点之下方,这时,从图上就可量出各地层及其分层的真厚度,注意检查图上反映出的厚度与目估的实际厚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须找出绘图中的问题所在,加以修正。 (5)用各种通用的花纹和代号表示各地层及分层的岩性、接触关系和时代,并标记出化石产出部位、地层产状。 (6)标出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及剖面图上地物的名称。如图1所示:

最新实验七:编制地层综合柱状图

实验七:编制地层综 合柱状图

实验七:编制地层综合柱状图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1770 更新时间:2009-5-29一、目的要求 1. 建立地层层序律的概念,熟悉地质年代表。 2. 了解地层柱状图的内容及意义,初步学会编制地层柱状图。 二、实验用品 方格纸、直尺(或三角板)、铅笔、小刀与橡皮等。 三、实验内容 1. 地层柱状图简介 按一定比例尺和图例,将工作区地层自下而上(即从老到新)把各地层的岩性、厚度、接触关系等现象,用柱状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的图件,称地层柱状图或称柱状剖面图(图1)。 地层柱状图可分为一般地层柱状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两类。 (1)一般地层柱状图

一般地层柱状图习惯上简称地层柱状图。它是一种原始地质图件,是根据一口钻井或一条地层剖面所确定的地层层序,地层厚度、岩性特征等资料编制的。编制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 应严格反映地层的生成顺序,在地层柱状图上严格按上新下老的顺序,按时代逐层绘制。 ② 按比例尺要求在图上厚度达lmm的岩层,原则上均应反应出来;对矿层、标志层或具有其它重要意义的岩层,即使在图上其厚度小于lmm时,也应适当夸大给予表示,对于重要性不大岩性相仿的岩层,可适当进行归并,对一些岩性单一、厚度极大的岩层,可用省略符号适当缩短其在柱状图上的长度(见图1第l层)。 ③ 在柱状图上,地层的接触关系必须用规定的符号清楚地表示出来。国际统一规定以“————”表示整合接触,“----------”表示假整合接触和“﹏﹏”表示不整合接触。 ④ 地层剖面中如果有岩浆岩时,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及岩浆活动的时代等,是否应反映出来,可视情况而定,如任务是研究地层,且没有影响地层的厚度时则可以不表示;但在钻孔柱状图等图件中,则必须表示。 (2)综合地层柱状图 综合地层柱状图是一种综合性图件,它是根据整个工作地区若干个钻井或若干条地层剖面资料,经过综合整理后而编制成的;它是工作区内地层、岩性特

浅地层剖面仪在水库及河道清淤测量中的运用分析

浅地层剖面仪在水库及河道清淤测量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水库及河道水下淤泥测量是工程测量领域的一项全新研究课题,水上工程项目的建设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流向发生改变,库底积累大量的泥沙,水库防洪蓄水能力下降。本文将结合浅地层剖面仪在水库及河道清淤测量中的应用实际,重点研究运用浅地层剖面仪测量和计算水下淤泥的方法,以及为河道、水库疏浚、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和生态保护等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浅地层剖面仪;水库;河道;水下淤泥厚度测量技术 随着水资源污染程度的加剧,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持续减低,迫使有关部门逐渐加大水域治理力度。水域治理的内涵比较广泛,包括水质保护、水域保护、河底清淤、景观建设、景观绿化等。在水环境治理之前,首先需要收集治理水域的测绘资料,重点是淤泥厚度图,而淤泥厚度图则需要借助水下淤泥厚度测量技术来绘制,在诸多测量技术中,浅地层剖面仪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仪器设备,可生成各种图件和表格,从而真实反映水下淤泥状况。 1 相关水下测量技术及水下淤泥厚度测量技术概述 1.1 相关水下测量技术 采用GPS-RTK配合单频测深仪和RS-QP0116浅地层剖面仪即可完成水下淤泥测量,其操作方法为:首先用GPS RTK定位,然后用单频测深仪测量浮泥至水面的距离(水深),最后用RS-QP0116浅地层剖面仪测量浮泥和淤泥的厚度。在水下地形测量方面需配合使用RTK测深仪进行测量,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水下1:500地形线间隔定为10米(局部地方还需加密)、点间隔为3~5米,线间隔一般要垂直于等深线,以确保水下地形变换处不会漏测[1]。在深水处首先对测深仪性能进行比对,对比过程中需注意换能器至水面深度,此外还要确保换能器安装垂直,按照规定进行测深仪稳定性试验,进行测前、测中、测后比对,水下地形根据规范要施测检查线,检查线应垂直于主测深线,检查线与主测深线的比例不得少于5%。作业时注意人身及仪器安全,水上作业应穿救生衣。 水下地形测量作业应根据天气、风浪等情况开展,合理安排时间,如遇风浪较大暴风等恶劣天气,为避免人身和仪器财产安全应当停止测量作业。 1.2 浅地层剖面仪 采用RS-QP0116浅地层剖面仪进行库区水下淤泥厚度测量的基本原理为:浅地层剖面仪、GPS-RTK、单频测深仪,确保三者处于同一铅垂线上或测后进行归心改正,使各测点的水深、淤泥厚度相一致,地形测量比为1:500,按照断面线法进行测图绘制,测线间隔10m,由回声探测仪向库底发射脉冲,由于库底媒介层的传播速度不同,部分声能会被反射回接收器,经接收器处理后可呈现底层界面特征,当测船航行时,浅地层剖面仪可测出动态界面特征,从而实时绘制

参量阵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研究

参量阵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研究 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是海洋探测中最为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可为海底地质调查、掩埋物探测、海底资源开发、水下工程选址、港口建设及日常维护等提供直观的数据信息。参量阵具有小孔径基阵相控发射低频、宽带、高指向性、无旁瓣窄波束的技术特点,可有效解决线性浅剖声呐受低频工作机制限制而存在的横向分辨率低、混响与噪声抑制能力差等技术缺陷,在浅剖探测领域具有与生俱来的独特优势。 根据参量浅剖探测技术的特点,本文重点从矩形孔径参量浅剖声呐辐射非线性声场建模与数值计算、参量浅剖声呐宽带发射技术以及线性调频参量浅剖信号处理等三个方面对参量浅剖探测相关基础技术开展研究工作,分别解决参量声呐声场预报、参量浅剖发射系统设计与有效实现、高信噪比线性调频浅剖信号处理等问题。针对参量浅剖探测中使用的矩形孔径相控参量阵,采用KZK方程对参量声场进行建模与数值计算。 推导了笛卡尔坐标系下的KZK抛物方程,并通过参数去量纲化法实现了扩散声场至非扩散声场的变换,在规范声场分布结构的同时优化了声场计算量;在分析得出时域法更适用于本文研究参量声场计算的前提下,基于算子分裂求解思想提出时域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方法,并在非扩散声场中实现了自然指向性参量声场的建模与数值计算。以原频声场准直特性为依据,提出等效参量阵的概念并建立等效参量阵坐标系,通过等效参量阵自然指向性声场与参量阵相控声场间的等效关系,将相控参量声场的建模问题转换为等效参量阵声源条件的求解问题,实现了相控参量声场的建模与数值计算,解决了 KZK方程由于抛物近似而无法直接对相控参量声场进行建模的问题。

以SES2000标准型参量浅剖声呐辐射相控参量声场为研究对象,计算机仿真与水池实验验证了声场建模与数值计算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参量阵技术和大功率宽带发射机技术是参量浅剖探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参量发射系统的有效工作是实现参量浅剖声呐优越性能的重要保障。 在对浅剖用参量阵技术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论证得出Berktay模型更适合浅剖用参量阵设计,通过基阵优化设计分析并综合考虑基阵加工和发射系统实现的可行性,设计了一款中心频率40kHz、相对带宽50%、波束宽度3.2°×3.8度、差频频率2~16kHz的原理参量阵。基于△∑变换原理提出“FPGA+低阶滤波器”原频信号源设计方案,优化了“FPGA+DAC+滤波器”的传统数字电路结构,采用一个I/O引脚与低阶滤波器即可实现一路高信噪比100%深度幅度调制原频信号的产生。 联合原频信号源与并联推挽的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确保了参量阵大于 12.8kW的电功率驱动需求,同时与原理参量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参量发射系统,水池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带内原频声源级可达238.7dB、差频转换效率最高3.82%且具有15个脉冲信号扫描发射的能力,差频信号产生、原频和差频指向性、原频声源级线性度测试等实验验证了设计参量发射系统辐射参量声场非线性产生的有效性。最后,重点针对LFM信号开展参量浅剖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首先,从信源信号修正和回波信号修正两个角度分别提出时域修正法和频域修正法,解决了由于原频信号非线性自解调引起的LFM差频信号幅度存在12dB/倍频程变化的问题,分析了浅剖探测中两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得出频域修正法更适用于浅剖探测。其次,将FrFT技术引入浅剖信号处理,基于u域解线调理论提出时频域带通滤波与u域滤波技术相结合的联合滤波信号增强处理方法,在u域

实测地层剖面

实测地层剖面实测地层剖面 目 录 1 1 实测地层剖面的意义实测地层剖面的意义实测地层剖面的意义 ...................................................................................................................... 1 2 2 剖面位置的选择及布置剖面位置的选择及布置剖面位置的选择及布置 ................................................................................................................ 1 2.1 剖面的选择 (1) 2.2 剖面的布置 (1) 3 3 人员的分工人员的分工人员的分工((4~6人) ................................................................................................................................................ 2 3.1 前后测手的任务 (2) 3.2 分层及描述员的任务 (3) 3.2.1 划分地层 (3) 3.2.2 观察并描述地层 (4) 3.2.3 绘制地质素描图或拍摄照片 (5) 3.3 表格记录员的任务 (5) 3.4 采样及产状测量员的任务 (8) 3.5 绘图员的任务 ....................................................... 8 4 4 实测地层剖面的室内数据整理实测地层剖面的室内数据整理实测地层剖面的室内数据整理 .............................................................................................. 8 5 5 实测地层剖面图的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的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的绘制 ................................................................................................................ 9 5.1 直线法 (10) 5.2 导线法 (11) 5.2.1导线平面图的绘制 (11) 5.2.2地层剖面图的绘制 ............................................... 11 6 6 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的绘制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的绘制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的绘制 ................................................................................................. 1313 7 7 实测地层剖面说明书的编写实测地层剖面说明书的编写实测地层剖面说明书的编写 . (1414) 7.1 概述 (14) 7.2 剖面描述 (15)

地层综合柱状图记剖面图的编制

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的编制 一、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及其意义 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是根据一个地区的地层资料,按时代顺序、接触关系以及厚度编制的图件。 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不但表示了地层的顺序、接触关系、厚度以及概略的地质发展史,同时还提供了矿产及水文资料。它是野外地质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绘制一个地区的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必须是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二、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的规格及内容 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的规格如附录图1所示。其内容包括: ①地层系统:代、纪、世是划分地质年代的时间单位,界、系、统则是在相当于代、纪、世的时间中所形成的地层。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是: 时间单位:代纪世期 地层系统:界系统阶 根据古生物、岩性等特征,还可将地层划分为群、组、段。 ②地质代号:每个代(界)、纪(系)、世(统)以及群、组、段等地质时代和地层单位,都有一个通用的代号。 ③厚度:是指岩层上下层之间的最短距离。一个代或纪所形成的地层,是由许多小层组成,它们总厚度则是这些小层之和。 ④岩性符号:用来代表各种岩性的符号。 ⑤层序:按照地层新老的顺序,从下而上加以编号。 ⑥岩性描述:要把岩石的主要特征加以简要的描述,包括岩石的名称、颜色、结构、构造及成分等。 ⑦化石:化石是鉴定地层最可靠的根据。因此必须把地层中所含的化石名称写上。 ⑧其它:地层中的矿产,水文地质、地貌及其它存在的问题都应注上。 ⑨比例尺: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是根据地层厚度编制的,因此,要根据需要和使用方便按照比例缩小,一般都大于地质图的比例尺。 ⑩图名:通常是用实际资料的所在地名来命名。如果该地太小则一定要写上大地名:如“大庆油田葡萄花地区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 在图上必须写上制图人的姓名以及所在的单位,制图年、月、日等。这是因为要对该图负责任。 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上的地层层序,必须从下而上,由老到新的绘制,绝不能颠倒。剖面图规格如附录图1所示。 三、制图方法步骤 1.整理地质资料,了解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浆活动等情况; 2.按照格式画好图框,图框的长短要根据地层的总厚度,每格的宽度应该根据内容的多少来确定。 3.按规定比例尺,以累计厚度,自上而下。由老到新,逐段画出各地层的分界线,表示出接触关系的类型(如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等)。另外在岩性描述栏的地层接触线上应

浅地层剖面仪与水域地震映象对比分析(审校)

浅地层剖面仪与水域地震映象对比分析 (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马永刚天津塘沽 300450 摘要:简要介绍了浅地层剖面仪及水域地震映象系统工作原理,技术指标, 分析应用范围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浅地层剖面仪;水域地震映象;参量阵;垂直分辨率;穿透力 作者简介:马永刚 1981生,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工现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工作 我国的海域宽广辽阔,海岸线达18000 多千米,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扩大陆域面积,开发海洋资源,增加海岸线的基础设施,如桥梁、码头、造船厂、核电站等,这些建设工程均要求进行浅海域地质调查工作。对近岸地区进行地球物理调查和工程勘察已经非常迫切并且是大有前景的工作。目前浅地层剖面、浅层地震映象、旁侧扫声纳、海洋磁力仪等工程物探的一些技术方法,已成功的应用于这些领域。 1 浅地层剖面仪 浅地层剖面仪就是利用回声测深原理设计的。在工作过程中,浅地层剖面仪主机和定位的 GPS 固定在改装后的测量船上,利用 GPS 定位使航向按照预定的测线方向。测量船按一定的速度行驶,发射基阵和接收基阵安置在水面下,根据工区实际地质情况,主机设定发射声脉冲的频率范围和功率等参数,重复的向下发射一脉冲,接收基阵接收到回波并转换成电信号,主机对其进行初步的增益和滤波处理后,就可以实时的将探测到的水下地质情况利用纸质输出或数字输出。 1.1 Edgetech 3200XS地层浅剖仪 我院通过接近一年的时间,对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一些生产销售浅剖仪单位进行现场调研,于2005年11月选择美国产的Edgetech 3200XS型地层浅剖仪。 1.1.1仪器工作原理为声波测距原理,即s=vt/2 =λf t/2 ( s-距离、v-声速、t-声波自发射至接收的时间),类似回声测深仪。Edgetech 3200XS地层浅剖仪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宽带调频海底剖面仪,采用了当前比较流行的chirp技术和DSP匹配滤波信号处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辨率与穿透深度的成反比矛盾,使仪器具有高分辨率的同时具有足够的穿透深度,分辨率高,图象清晰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系统发射一种线性扫描全谱频率的FM脉冲,当遇到声阻

P70浅地层剖面仪在第33次南极科考中的应用

P70浅地层剖面仪在第33次南极科考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2-09T10:00:15.683Z 来源:《科技中国》2017年9期作者:韦成府温明明牟泽霖[导读] 包括浅地层剖面仪ATLAS PARASOUND P70介绍、设备系统组成结构、参数性能指标;南极科考工区地理位置概况,作业参数选择,工区测线测量情况,以及通过现场浅剖测量数据对浅地层地质结构的具体分析,从而初步了解调查区域地质特征。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执行第33次南极科考航次情况。其次主要介绍了浅地层剖面测量这一调查手段的在南极科考中的应用,包括浅地层剖面仪ATLAS PARASOUND P70介绍、设备系统组成结构、参数性能指标;南极科考工区地理位置概况,作业参数选择,工区测线测量情况,以及通过现场浅剖测量数据对浅地层地质结构的具体分析,从而初步了解调查区域地质特征。 关键词:P70浅地层剖面仪;南极科考;浅地层测量 1 引言 2016年12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从智利瓦尔帕莱索港出发,正式开启南极首航,此考察航次纳入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序列航次,与“雪龙”船一起,实现双船多站、海陆空一体,开辟了新时期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格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航次至2017年2月10日返回到瓦尔帕莱索结束,共历时45天。本调查航次首次采用高分辨多道地震调查、地热探测,以及浅地层剖面测量、多波束测深、地质取样等高精度地球物理综[1 投稿日期:2017-09-06 2.第一作者简介韦成府(1985- )助理工程师学士电子信息工程,现主要从事海洋物探的生产和设备性能改进研究工作;参与执行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海洋六号”航次任务。]合调查,获取了一大批关于南极半岛海域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数据;同时,组成陆地地质考察队登陆考察,全面了解南极南大洋地质情况,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的影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浅地层剖面测量作为一项重要的调查手段,首次在南极中深海域使用了德国ATLAS公司PARASOUND P70浅地层剖面仪进行作业测量,它与其他调查手段结合,用于综合研究调查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演化过程等。本次调查共完成浅剖测线工作量3900多千米,超额完成了既定任务。 2 P70浅地层剖面仪简介 P70为深水参量浅层剖面仪,该设备固定安装在“海洋六号”船上,工作水深范围10m~11000m,适用于全海域范围海底地质结构的调查分析。它既具备传统的单脉冲发射模式,又有先进的脉冲链发射模式(Pulse Train)和等距发射模式(Quasi-equidistant),利用连续波(CW)、调频脉冲波(Chirped)、编码脉冲(Barker-coded)等多种脉冲类型选择和参量阵差频技术相结合,使其实现了从浅水到深水全海域范围的测量功能,具有较高的地层分辨率和地层穿透能力,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全海洋海底浅地层剖面调查仪器之一。ATLAS公司浅剖系列设备性能优良,在“海洋六号”船多年大洋科考的应用,取得很好的勘察效果,在马里亚纳海沟近万米水深,依然能实现海底跟踪及地层识别[1]。目前中国地调局广海局“海[ ]洋四号”船安装的PARASOUND MD也已投入使用,新造的“海洋地质十号”船,也将安装P70浅层剖面仪,国内的同性质单位新造勘探船也在引进安装。 2.1 设备组成[2] P70剖面仪主要由换能器,发射/接收电子单元,主控PC及后处理PC组成。其中发射/接收电子单元包括模拟电子单元(AEU)、数字电子单元(DEU)和内部连接单元(ICU)三部分。 辅助设备有数据采集/存储备用工作站、运动传感器(OCTANS)、AML表层声速计、数据分配接口处理器(DIP)、可不间断电源(UPS)、网络交换机、彩色打印机等。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有GPS输入导航定位数据。整套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 2.2 设备主要技术指标[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