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施工工序交接单

外墙保温施工工序交接单

实用文档

. 外墙保温施工工序交接单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工程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一、为了加强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工程各工序间顺利交接,规范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活动,使之受控、有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菏泽聚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中的工序交接管理。 三、职责:工程部负责各工程中工序交接的管理。 四、A级及AR级质量控制点必须有工程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单》。 五、B级及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必须有监理工程师(无监理时应有工程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单》。 六、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各工种之间的交接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交接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卡》,工程部将不定期抽查或参与。 七、工序交接须满足下列条件 1.A级、AR级、B级、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 1)上道工序已构成完整验收项目,并完成验收且验收结果合格; 2)上道工序资料齐全的施工项目; 3)上道工序未构成完整验收项目的,必须完成中间验收且验收结果合 格,并上道工序验收资料齐全的施工项目; 2. 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除此之外各工种之间的交接: 1)上道工序已完成且经质检员检查合格: 2)上道工序资料填写完整无误。 八.交接手续: 1 A级、AR级、B级、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要求 1)上道工序交接按照网络计划及月计划的要求时间进行工序交接。 2)必须履行书面交接手续。 3)安装交保温、防腐必须由上道工序提出申请,以上、下道工序责任单位及工程部签字认可的工序交接单作为工序交接的书面手续。 4)安装交试运以签字齐全的工程验收单和共同签证的工序交接单作为工序交接的书面手续。 2.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除此之外各工种之间的交接要求 1)按检查合格时间随时进行。 2)必须填写《工序交接卡》,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保证上道工序施工质量满足下道工序继续施工的需要,控制专业间的工序转换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本项目部施工中的工序交接。 2 职责 2.1项目部负责组织协调工序交接。 2.2 各作业队负责工序交接的实施。 3 管理内容 3.1 交接依据 施工图纸; 各专业国家、广东省、深圳市现行的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规程及规范及相关的图集。 3.2 交接 工序施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由各作业队负责人向项目部安全质量部提出工序交接申请。 工序施工尚未全部完工,但已完部分满足下道工序继续施工条件,接收方可以向项目部安全质量部提出施工申请,由项目部安全质量部门组织协调办理交接手续。 项目部安全质量部组织工序交接,交接双方负责人和主要专业工程师参加。三方进行交接检查,满足要求后,填写《工种(工序)间交接质量检查记录表》,各方签字认可,各持一份。 交接检查中有异议时,由项目部安全质量部组织协调。如确有不满足下道工序施工要求时,由移交方处理。处理完毕,重新进行工序交接。 交接检查中,发现由于设计原因、专业要求不一致或其它原因产生的问题,影响下道工序时,应暂停交接。项目部组织解决后,再进行工序交接。 4 相关文件 工序移交时,移交方要提供该工序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变更、工作联系单等)、相关的图集、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现场施工记录、质量整改通知及处理情况等)及施工日志;接收方要依据现场情况认真进行检查,确定无异议时签收。 5 记录 工序交接记录

附表: 209 工种(工序)间交接质量检查记录表 GD2301063 深圳市建设局、深圳市档案局监制深圳市文档服务中心印制

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工序交接管理规定

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工序交接 管理规定 标准英文名称(四号黑体加黑) 2015-XX-XX发布2015-XX-XX实施 xxx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职责 (2) 5 管理内容 (2) 参考文献 (4)

前言 为加强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工程各工序间顺利交接,规范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活动,使之受控、有序,促进总承包商及各分包商对施工工序交接的管理、协调和服务,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企业标准化系列标准之一,这些标准是(可选项,适用于系列标准): Q/DG ×-××××《××××××××××××》; Q/DG ×-××××《××××××××××××》。 本标准由xxxxxx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工序交接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x总承包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施工工序交接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承建总承包项目施工工序交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358-2005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DL/T5210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第8部分 DL/T5434-2009 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国内有关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工程总承包 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工程总承包企业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负责。 3.2 总承包商 在合同协议书中约定,被项目发包人接受的具有工程总承包主体资格的当事人或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 3.3 分包商 总承包商根据工程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将总承包项目中的部分工程或服务发包给具有相应资格的当事人。 3.4 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指从接受施工任务直到交工验收所包括的主要阶段的先后次序。是工程项目在整

工序标准化交接管理制度

工序标准化交接管理制度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工序标准化交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保证上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下道工序继续施工的需要,规范施工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活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钢结构分部工程施工中关键工序的交接。 第二章交接管理职责 第三条项目部质量负责人、质量员负责各工序质量的评定及工序的交接。 第四条施工班组长、专业工程师负责本工序的施工质量检查。 第三章工序质量检查交接依据 第五条根据设计说明、钢结构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规程及规范实施各工序的自检、互捡、交接检。 第四章工序交接范围 第六条在施工过程中,应对以下关键工序的转化实施交接。 1. 钢构件定位安装且校正完毕后,焊接施工前实施安装工序对焊接工序的交接; 2. 安装焊缝焊接完毕后,防腐涂料补涂前实施焊接工序对防腐补涂工序的交接; 3.当主体钢结构存在防火涂料涂装施工时,应实施下列交接但不局限于下列交接: 1)防火涂料涂装基层清理工序对中间漆涂装工序; 2)中间漆涂装工序对防火涂料涂装工序;

3)防火涂料涂装工序对装饰面漆涂装工序。 注:防火涂料涂装若存在多种漆涂刷时,每一品种漆施工完毕后应对下一品种漆施工进行交接。 第五章交接程序及内容 第七条在钢结构施工前,项目部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质量员、专业工长等应熟悉该项目的质量策划,向施工班组人员做好安全、技术、质量交底,形成记录。 第八条在每道工序施工时,专业工长应做好本工序的质量控制记录,工序施工完成后,施工班组长按照国家的检评标准或验收规范对照自检,并形成自检记录。 第九条工序自检合格后,将自检记录交专业工长,由专业工长实施现场检验,检验合格后填写《工种(工序)间交接质量检查记录表》中相关的施工部位、工序名称、施工依据、自查意见等,对必要的事项或意见作出说明,专业工长及施工班组长签字确认后,再准备转入下道工序。 第十条在上道工序的施工班组长、专业工长检验合格后,会同下道工序的专业工长、施工班组长,项目部质量负责人或质量员依照国家的验评标准、验收规范或设计说明对工序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下道工序班组长、专业工程师签收,再由项目部质量负责人或质量员签字确认,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如遇到检验不合格的工序,由质 量负责人或质量员填写整改要求及整改期限,上道工序施工班组负责限期整改合格后,再实施工序交接。 第十一条当涉及到重要节点的隐蔽工程验收、或项目部认为需要监理确认、或监理单位要求参与分项工程施工交接检时,需要监理单位签字确认后再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工序交接记录表格模板

精心整理 工序交接记录表 工程名称丰登安置区三期二区工程交接部位 施工单位浙江宏成建设集团宁夏分公司分包单位 上道工序下道工序交接时间年月日 交 方 检查意见施工班组长:年月日 接 方 检 查 意 见 施工班组长:年月日 审 查 意 见 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年月日 工序交接记录表 工程名称丰登安置区三期二区工程交接部位 施工单位浙江宏成建设集团宁夏分公司分包单位 上道工序下道工序交接时间年月日交 方 检查意见施工班组长:年月日 接 方 检 查 意 见 施工班组长:年月日

审 查 意 见 工序交接记录表 工程名称丰登安置区三期二区工程交接部位 施工单位浙江宏成建设集团宁夏分公司分包单位 上道工序下道工序交接时间年月日 交 方 检查意见施工班组长:年月日 接 方 检 查 意 见 施工班组长:年月日 审 查 意 见 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年月日 工序交接记录表 工程名称丰登安置区三期二区工程交接部位 施工单位浙江宏成建设集团宁夏分公司分包单位 上道工序下道工序交接时间年月日交 方 检查意见施工班组长:年月日 接 方 检 查 意 见 施工班组长:年月日

审 查 意 见 工序交接记录表 工程名称丰登安置区三期二区工程交接部位 施工单位浙江宏成建设集团宁夏分公司分包单位 上道工序下道工序交接时间年月日 交 方 检查意见施工班组长:年月日 接 方 检 查 意 见 施工班组长:年月日 审 查 意 见 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年月日 工序交接记录表 工程名称丰登安置区三期二区工程交接部位 施工单位浙江宏成建设集团宁夏分公司分包单位 上道工序下道工序交接时间年月日交 方 检查意见施工班组长:年月日 接 方 检 查 意 见 施工班组长:年月日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工程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一、为了加强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工程各工序间顺利交接,规范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活动,使之受控、有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菏泽聚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中的工序交接管理。 三、职责:工程部负责各工程中工序交接的管理。 四、A级及AR级质量控制点必须有工程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单》。 五、B级及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必须有监理工程师(无监理时应有工程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单》。 六、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各工种之间的交接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交接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卡》,工程部将不定期抽查或参与。 七、工序交接须满足下列条件 1.A级、AR级、B级、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 1)上道工序已构成完整验收项目,并完成验收且验收结果合格; 2)上道工序资料齐全的施工项目; 3)上道工序未构成完整验收项目的,必须完成中间验收且验收 结果合格,并上道工序验收资料齐全的施工项目; 2. 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除此之外各工种之间的交接: 1)上道工序已完成且经质检员检查合格: 2)上道工序资料填写完整无误。 八.交接手续: 1 A级、AR级、B级、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要求 1)上道工序交接按照网络计划及月计划的要求时间进行工序交接。 2)必须履行书面交接手续。 3)安装交保温、防腐必须由上道工序提出申请,以上、下道工序责任单位及工程部签字认可的工序交接单作为工序交接的书面手续。 4)安装交试运以签字齐全的工程验收单和共同签证的工序交接单作为工序交接的书面手续。 2.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除此之外各工种之间的交接要求 1)按检查合格时间随时进行。 2)必须填写《工序交接卡》,

中铁集团工序交接检管理制度

中铁XXX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质量“三检”及工序交接检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在施项目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各 工序的施工质量,做到不合格的施工工序严禁转入下一工序的施工,并 为符合条件的各在施工程项目获得工程所在地结构优质工程和竣工优质 工程的质量目标顺利实现,特制定工程质量“三检”及工序交接检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三检”是指工程中各道工序施工质量的自检、互检、专检。 第二章质量“三检”及交接检 第三条自检 自检由各班组长组织,由班组操作工人对本人施工完成的工序 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特别是以前各次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通病,操作者自己检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改正,尽可能地将质量问题解决在其发生的初始状态。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项目经理部提供的各分项工程相 应工序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自检,经自检达到质量标准并报班组长验收。

班组长对所施工的工程检验批项目,必须按项目经理部提供的相应质量验收记录表所列的检查内容,在施工过程中逐项地检查班组每个成员的操作质量;检查合格后报劳务队技术(质量)负责人,经劳务队技术(质量)负责人验收合格并认真填写自检记录, 报项目经理部验收。 第四条互检互检由各班组长组织,在班组操作工人之间进行,甲完 成的工作内容由本班组乙去检查,使班组工作人员之间互相检查、互相督促纠正错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五条专检专检由项目经理目部质量检查员组织,主管施工员、施工班组 长、劳务队技术(质量)负责人参加,对班组施工工序质量进行检验收评定,检查根据项目质量管理规划目标、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要求,对工序质量进行验收。各工序、检验批、分项工程,专检必须达到合格以上标准。在内部自行验收合格的基础上通知监理进行验收,否则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专检必须保存质量验收记录,做为工程竣工资料的组成内容。 所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隐检” “预检 项目,必须按程序,作为一道工序,提请专检人员进行质量验收。未经专检人员进行检查、验收的项目,或虽经检验、验收未达到质量标准的项目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对违反此规定的责任者,专检人员有权对其实行罚款。专检人员进行工程质量核验之前要先查阅班组自检记录是否符

工序交接管理规范

工序交接程序 在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是不可避免,尤其是工期紧,任务重的时候,多工种多专业交叉作业,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序间的质量盲点,根据翡翠城一期、二期的实际情况,我们着重于对整个工程质量影响显著、前后工序相互间影响较大的重要工序交接,理顺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保证施工流畅,节约施工时间成本,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1防水与土建、安装的交接 1.1防水施工的工艺流程: 1.2防水施工与土建、安装的关系: 1.3土建对安装、防水的要求: 1.3.1防水必须待基层处理完成验收后进行基层处理。 1.3.2施工时必须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搭接长度和材料厚度。 1.3.3施工完成后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48小时蓄水试验。 1.3.4施工时注意对墙地面等成品的保护。 1.4防水对土建工作面的要求: 1.4.1基层必须清理完成,并在阴角部位做好“R”角。 1.4.2烟道、管道必须安装完成。 1.4.3烟道、管道周边的吊洞必须按要求施工完成,并已通过蓄水试验。

1.4.4防水保护层施工时注意地漏与坡度之间的关系。 1.5重点、难点 施工的重点首先是保证结构能达到自防水,其次是保证管道周边的吊洞不出现渗漏水,其三是防水施工不得出现空铺、漏铺、接头不严等现象,最后一点就是坡向地漏的坡度和地漏的标高要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1.6对策措施: 为保证屋面、地面的防水效果,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控制: 1.6.1结构施工时严格按规范要求对板筋进行检查,特别做好对负筋的保护,浇筑砼时必须振捣密实,防止楼板出现裂纹而致使结构出现渗水。 1.6.2烟道、管道安装完成后必须分两次进行吊洞,吊洞前必须将周边松动有杂物的砼面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吊洞时采用C20细石砼内掺微膨胀剂分次进行并振捣密实,浇筑完成后还需对其蓄水养护,同时观察是否存在渗漏水现象,若存在需剔除后重新施工。 1.6.3防水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工序交接手续,并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施工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完成后进行蓄水试验,若存在渗漏水必须重新施工防水层。 1.6.4各项工序施工时相互之间必须完善交接手续,并加强对工人的技术交底. 2面砖与抹灰的交接 2.1面砖与抹灰施工的工艺流程: 2.2外墙施工的重点: 2.2.1外墙渗漏主要表现在:

检及交接检制度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扩建配套交通中心工程土建施工第2合同段 “三检”管理制度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扩建配套交通中心工程土建施工 第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目录 目录 (1) 一、自检 (1) 二、互检 (2) 三、专检 (2) 四、交接检 (3) 三检及工序交接验收制度 工程“三检”及交接检制度是指:在各工序的施工过程中,对工

序质量进行自检、互检、专检和交接检的制度,对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始终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严格控制工序质量、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做到不合格的施工工序不得转入下一工序的施工,将工程质量通病和不足之处消除在分项工序之中。而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工序工艺做法,严格技术质量要求,将工程质量通病和不足之处消除在分项工序之中。只有将"三检"及交接检制度贯通于工程施工全过程之中,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达标。筑就建筑精品。通过层层检查,层层把关,确保工序质量符合项目部质量要求。各分部、分项、检验批工程都应遵循此制度。 一、自检 自检由各班组长组织,由班组操作工人对本人施工完成的工序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特别是以前各次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通病,操作者自己检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改正,尽可能地将质量问题解决在其发生的初始状态。各分部、分项、检验批工程,尤其是隐蔽工程每个工序施工完成,班组必须自检,自检要作文字记录。自检合格后,由项目部施工质量管理人员验收。在内部自行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方可通知监理进行验收。 二、互检 本工种工作完成后,在不同工种间还应进行互检,互检由各班组长组织,在班组操作工人之间进行,甲班组完成的工作内容由乙班组检查,使班组间互相检查、互相督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检查对

各施工工序场地移交制度

施工场地移交制度 场地交接由项目工程部科学合理地统筹安排场地交接验收工作。 1、当土建施工标段达到移交条件并在移交时间节点内,由项目总经理主持,组织项目工程部、监理、土建总包、分包单位进行施工场地交接验收。 2、各方对移交时间、移交范围内容、移交条件、场地环境、质量标准等事项进行交接验收。 3、如各方认为现场达到移交验收标准,具备移交条件,验收通过,则各方在《施工场地移交验收确认单》上签字确认,承接场地的专业公司应立即安排组织队伍进场施工。 4、如各方均认为现场未达到移交验收标准,完全不具备移交条件,则项目部或监理单位立即下联系和质量整改单,要求责任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成,达到移交质量标准,并及时组织复验。 5、如各方认为现场大部分内容已达到验收-标准,只有局部或个别项目未达到验收标准,移交条件大部分能满足进场要求,在不影响专业公司总体施工情况下,项目部从总体进度方面考虑,项目总可安排总包部分、分批次移交场地,同时下发整改联系单,督促总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合格项的整改,并及时组织整改复验。 6、专业公司应考虑总体进度,积极配合,按项目部要求组织安排队伍进场施工。并在《施工场地交接验收确认单》上注明合格项和不合格项,只在合格项部分签字,不合格项等项目部组织复验合格后再签字,各方当场做好拍照记录工作,分清质量责任,以免日后发生扯皮现象。如移交单位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整改工作,或者完全不履行整改责任,那么项目部将不合格项整改工作交由专业公司进行整改,专业公司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费用,经项目部、成本部确认后从责任单位工程款中扣除。 7、交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工序交接会议纪要,现场移交单(各参与人员签字确认),标高线、轴线移交及移交内容并现场签字确认,现场主要交接人员照片,以上资料由场地接受单位完成,并交至甲方及监理备案。 总包移交内容: 1、总包向专业公司提供井架、塔吊等垂直运输装置和机械,包括机驾人员的操作。室外垂直运输装置拆除前,项目部须确认分包单位的主要材料基本到位,土建移交项目已全部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为保证本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加强现场施工过程(工序)的管理及监控,促进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及各施工队伍的管理、协调和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土方工程、 1.1 场地清表平整 1.1.1 技术员组织质量员、专业工长、测量员、材料员、施工队对所施工部位进行现场查验,并明确范围、标高、施工做法等技术要求。 1.1.2 场地平整过程中,质量员、技术员、专业工长中应有1 人随程指导、监控、指挥、协调,控制清表厚度、标高、土质、平整度等。 1.1.3 质量员组织技术员、专业工长、施工队、试验员对平整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整理编制施工资料,报监理、业主、设计代表对平整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表填写“工序交接记录”,交付下工序施工,整理报验资料提交监理验收。 1.2 土方开挖 1.2.1 技术员根据设计图纸编制“土方开挖技术交底记录”并发放各相关人员及施工队伍。内容包括:轴线位置,基坑(槽)上、下表面宽度、长度,开挖深度、标高,放坡要求,基底土质要求,地下水排除,开挖方式等主要技术参数及安全环保措施。 1.2.2 技术员、专业工长、测量员一起对施工部位进行定位放线,明显标识,并在现场对土方施工队进行详细交底。 1.2.3 土方开挖过程中,质量员、技术员、专业工长中应有1 人随程指导、监控、指挥、协调,避免土方的超挖、超深及开挖断面不足等。 1.2.4 质量员组织技术员、专业工长、施工队对开挖完的基坑(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整理编制施工资料,报监理对施工部位进行验收,填写“工序交接记录”,交付下工序施工,整理报验资料提交监理验收。 1.3 土方回填 1.3.1 质量员组织技术员、专业工长、材料员对回填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基础外观质量,基底清理及地下水情况,周转材料拆除及清理情况等。 1.3.2 技术员编制“土方回填技术交底记录”并发放各相关人员及施工队伍。

工程工序交接记录表格(doc

工程工序交接记录表格(doc 8页)

../temp/...../ 更多资料请访问.(.....) ../temp/...../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 工序交接记录 1

交接记录(附质量验收表): 我班组已完成二层顶板配管工程安装工序,其质量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并已经监理方验收,可以转入下道工序施工,请土建班组注意成品保护。 结论 经检查二层顶板电气配管工程已施工完毕,检查隐蔽工程记录符合要求,该部位配管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同意接受。 移交单位负责人:专业质检员:接受单位负责 人: 专业质检员: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 专业技术负责 人):

质量检验计划、工序交接、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质量检验计划、工序交接、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1 目的和范围 工程质量是衡量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建设优质工程,使我司工序交接、质量检查验收工作规范化,建立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对输变电工程的质量检验,其它工程的检验参照执行。 2 检验职责 2.1公司质安部对各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质量检验工作负责。 2.2 质检员负责施工项目的第三级质量检验(即专检,下同),各施工班组兼职质量员同施工人员一道负责施工项目的第一级验收(即自检,下同)。质安部负责工程建设中的职能范围内的检验、试验工作。 3 工序交接的基本要求 3.1工序交接的条件:上道工序项目施工/服务已结束或已满足下道工序施工/服务要求,无未完工作在下道工序实施后不便进行的情况;已完成上道工序的各级质量检查验收工作,并经有关方面签字认可;上道工序出现的设计缺陷、设备(材料)缺陷、施工/服务缺陷已消除完毕,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2做好移交下道工序的验收记录,记录的内容及数据要准确、完整;在交接实物上做好相应的标识。 3.3上道工序在具备交接条件及时办理工序交接手续,以便下道工序及时开展施工/服务。 3.4验收依据:图纸、有效的规程、规范和标准。 3.5工序交接实行分级管理 3.5.1 对房屋建筑工程建设项目,重点控制:班组与班组间、工序与工序间的工序交接由项目进行控制。 3.5.2 对其它服务项目,由施工班组自行控制。 3.6 工序交接的程序 3.6.1 上道工序应主动提出交接申请。上道工序填写“工序交接验收签证单”,同时附上上道工序的验收记录,联系下道工序接收。

3.6.2 会同上、下道工序施工/服务负责人、质检员/技术员及有关部门专业人员,核查书面资料的完整性和符合性,现场核实移交实物的准确性及相关条件。 3.6.3 经核查具备交接条件的,双方人员在“工序交接签证单”上签字,正式办理工序交接。 3.6.4 经核查不具备交接条件的,由上道工序继续调整处理,直到符合要求。工序交接后,下道工序发现上道工序的施工/服务质量质量问题,仍由上道工序负责处理。 3.7 交接的其它事宜 3.7.1 由于上下道工序施工/服务图纸设计不吻合、数据不一致、接口发生矛盾时,应联系设计或制造单位出据处理方案;发生上下道工序间标准要求不一致,且上道工序的标准偏差不能满足下道工序的质量要求时,报项目总工或与关方面协商解决。 3.7.2 下道工序进行施工/服务后,要采取措施保护上道工序的成品免遭损坏。造成损坏的按有关管理制度执行。 4 质量检查验收 4.1 工程质量验收的依据 a)上级颁发的规程、规范、标准以及经过批准的本单位制定的实施细则; b)有效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通知文件; c)经上级批准的施工措施、合理化建议、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采纳的QC小组成果中有关修改验收的规定; d)与有关单位议定补充的质量标准;上级或本单位召开的有关会议正式作出的决定; e)不同的工程建设项目所依据的检查验收标准是不同的,各项目应根据工程类别正确选用规程、规范和检验标准。规程、规范和检验标准随时会被修订,应正确选用有效版本。质量检查验收所依据的标准在工程开工前必须与建设、监理单位或工程质监站以协商的方式予以确认。 4.2 质量验收程序 4.2.1 检验程序和方法的划分 a)按项目划分:一般包括分段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几个程序; b)按中间检验方式分:有中间抽检(即随工验收,如隐蔽质安部份、重要试验项目的

施工过程控制及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施工过程控制及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为保证本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加强现场施工过程(工序)的管理及监控,促进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及各施工队伍的管理、协调和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南水北调中线(直管)工程磁县一标。 1、土方工程 1.1 场地清表平整 1.1.1 技术员组织质量员、专业工长、测量员、材料员、施工队对所施工部位进行现场查验,并明确范围、标高、施工做法等技术要求。 1.1.2 场地平整过程中,质量员、技术员、专业工长中应有1人随程指导、监控、指挥、协调,控制清表厚度、标高、土质、平整度等。 1.1.3 质量员组织技术员、专业工长、施工队、试验员对平整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整理编制施工资料,报监理、业主、设计代表对平整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表填写“工序交接记录”,交付下工序施工,整理报验资料提交监理验收。 1.2 土方开挖 1.2.1 技术员根据设计图纸编制“土方开挖技术交底记录”并发放各相关人员及施工队伍。内容包括:轴线位置,基坑(槽)上、下表面宽度、长度,开挖深度、标高,放坡要求,基底土质要求,地下水排除,开挖方式等主要技术参数及安全环保措施。 1.2.2 技术员、专业工长、测量员一起对施工部位进行定位放线,明显标识,并在现场对土方施工队进行详细交底。 1.2.3 土方开挖过程中,质量员、技术员、专业工长中应有1人随程指导、监控、指挥、协调,避免土方的超挖、超深及开挖断面不足等。 1.2.4 质量员组织技术员、专业工长、施工队对开挖完的基坑(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整理编制施工资料,报监理对施工部位进行验收,填写“工序交接记录”,交付下工序施工,整理报验资料提交监理验收。 1.3 土方回填 1.3.1 质量员组织技术员、专业工长、材料员对回填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基础外观质量,基底清理及地下水情况,周转材料拆除及清理情况等。 1.3.2 技术员编制“土方回填技术交底记录”并发放各相关人员及施工队伍。内容包括:回填土质、回填方式、回填标高、分层厚度、压实方式、压实系数要求、施工方法及成品保护、安全环保措施等。 1.3.3 土方回填过程中,质量员、技术员、专业工长、试验员中应有1人随程指导、监控、指挥、协调,控制回填分层厚度、压实施工、成品保护等。

工作面移交制度

工作面移交制度 (试行) 一、移交内容 凡总包单位与甲方直接分包单位之间或甲方直接分包单位与直接分包单位之间存在工序搭接的,需要进行工作面移交。 二、移交流程 移交单位提出移交→接收单位提前现场实测并通知监理→交接双方、监理、甲方现场移交→办理移交手续 三、移交标准 移交标准为规范、公司工艺标准及相关质量验收制度。接收单位进场后,如对工作面移交有超规范或其它特殊要求,应及时提出,并经相关各方协商同意后实施。 四、责任判定 1、工序移交由移交单位向监理单位及接收单位提出,监理单位组织,甲方、 监理交接双方施工单位均需参加。 2、移交单位必须按时、保质完成本道工序,并自检合格后可进行移交。接 收单位对前道工序中与后续工程相关的工程质量负有检查义务。 3、工序移交时间为前道工序的完成时间及后道工序的开始时间,甲方、监 理以该时间判断前道工序是否完成。移交时间与原计划完成时间之差即为前道工序提前或滞后时间。 4、因前道工序造成工期滞后的,后续施工单位工期相应顺延,如受公司重 要节点限制,需要接收单位进行抢工的,抢工费用由前道工序施工单位承担,具体费用由甲方、监理核定为准。 5、移交单位可向甲方、监理申请分批次移交工作面,批次划分应提前经相 关各方协商确定。 6、根据移交工程量,接收单位在两天内完成测量工作,并通知监理单位组 织工作面移交。

7、接收单位应提前对前道工序质量中对下一工序有影响的质量参数进行测 量。经检查合格的部分,接收单位可接收工作面,进行下一道工序;检查不合格的部分,由移交施工单位限时整改。如接收单位一旦接收工作面,视为认可前道工序中与后道工序相关的工程质量。后续施工过程中,如再发现前道工序质量不合格,由前道工序施工单位负责处理,但由后道工序施工单位承担费用,费用额度由监理、甲方确定。如甲方监理发现工程质量存在明显影响后续工程质量的质量缺陷,但接收单位并未提出,甲方、监理可对交接双方进行处罚。 8、禁止接收单位未进行工作面移交即开始后续工作。如发生该情况,已被 后续工作隐蔽或无法进行重新移交的,视为接收单位已认可前道工序工程质量;可进行移交的,应重新组织移交。甲方、监理可依据该情况对接收单位进行处罚。 9、当移交单位提出工序移交时,接收单位应予以积极配合,如接收单位不 参加现场移交或不进行现场测量,视为全部合格移交。 10、当双方对工作面移交质量及时间存在争议时,监理、甲方可根据现 场实际情况裁决,如有必要,可要求公司计划品质部相关人员参加。11、工作面移交以书面移交为准,除甲方签字外,其余各单位均需盖项 目章确认。移交手续由移交单位负责办理,相关各方均需保存。 金象(成都)实业有限公司 2012年2月

工序交接管理规范样本

工序交接程序 在施工过程中, 交叉作业是不可避免, 特别是工期紧, 任务重的时候, 多工种多专业交叉作业,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 控制工序间的质量盲点, 根据翡翠城一期、二期的实际情况, 我们着重于对整个工程质量影响显著、前后工序相互间影响较大的重要工序交接, 理顺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保证施工流畅, 节约施工时间成本, 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1防水与土建、安装的交接 1.1防水施工的工艺流程: 1.2防水施工与土建、安装的关系: 1.3土建对安装、防水的要求: 1.3.1防水必须待基层处理完成验收后进行基层处理。 1.3.2施工时必须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保证搭接长度和材料厚度。 1.3.3施工完成后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48小时蓄水试验。 1.3.4施工时注意对墙地面等成品的保护。 1.4防水对土建工作面的要求: 1.4.1基层必须清理完成, 并在阴角部位做好”R”角。

1.4.2烟道、管道必须安装完成。 1.4.3烟道、管道周边的吊洞必须按要求施工完成, 并已经过蓄水试验。 1.4.4防水保护层施工时注意地漏与坡度之间的关系。 1.5重点、难点 施工的重点首先是保证结构能达到自防水, 其次是保证管道周边的吊洞不出现渗漏水, 其三是防水施工不得出现空铺、漏铺、接头不严等现象, 最后一点就是坡向地漏的坡度和地漏的标高要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1.6对策措施: 为保证屋面、地面的防水效果, 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控制: 1.6.1结构施工时严格按规范要求对板筋进行检查, 特别做好对负筋的保护, 浇筑砼时必须振捣密实, 防止楼板出现裂纹而致使结构出现渗水。 1.6.2烟道、管道安装完成后必须分两次进行吊洞, 吊洞前必须将周边松动有杂物的砼面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 吊洞时采用C20细石砼内掺微膨胀剂分次进行并振捣密实, 浇筑完成后还需对其蓄水养护, 同时观察是否存在渗漏水现象, 若存在需剔除后重新施工。 1.6.3防水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工序交接手续, 并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施工完成后进行蓄水试验, 若存在渗漏水必须重新施工防水层。 1.6.4各项工序施工时相互之间必须完善交接手续, 并加强对工人的技术交底. 2面砖与抹灰的交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