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围绕“伟人”这一主题编排了《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3篇人物故事。故事语言简洁,内容紧凑,分别讲述了大禹带领百姓治理洪水、朱德身先士卒和战士们一起挑粮、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教学中,既要引领学生感受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也要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述故事。

“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在前面的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围绕这个训练点,教科书中已经有所铺垫。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线,通过“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一细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一讲述,借助关键词句,练习表达”的教学板块来学习伟人故事。

在学生多次感受形声字形旁表义特点的基础上,本单元通过语文园地“我的发现”着重揭示了形声字的另一个特点“声旁表音”,并在语文园地八利用形声字的这一构字规律,引导学生猜读汉字; 在《大禹治水》课后习题中,安排了根据生字构字特点及语境先猜猜带点字的意思,再查字典验证的练习; 在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中通过泡泡的形式,提示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判断多音字的读音。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去识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课前可引导学生向长辈了解,或在家长帮助下搜集相关资料,再通过师生交流,初步“认识”人物,为学习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另外,要充分用好课文插图,培养学生借助图画阅读,了解故事内容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33个字,会写49个字,认识4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会用“终于”说话。

教学重点

学会49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从这些杰出人物的言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词卡、课文朗读录音。课时分配

《大禹治水》 3课时

《朱德的扁担》 3课时

《难忘的泼水节》 2课时

《口语交际:看图故事》 1课时

《语文园地六》 2课时

15.大禹治水

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讲的是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炼,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培养孩子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3、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教学重难点

1、通过文中重点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2、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最感人的句子相互交流,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

3、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和相关资源,学生自己上网获取信息,分析交流,谈出感受。

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

2.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能读通、读懂每个句子。

3.了解文章大意,能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指名试读。学生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四、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

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感受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和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继续细读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近)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说明大禹了解情况走的路多,范围很广,什么苦都吃到了)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几个数字都不是表示数字,而是表示很多。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导朗读。

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要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背。

3、指名背诵。

4、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

2、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给多音字组词。

没()

倒()

2、扩词。

治久理伟()

二、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引导自学下列生字:理形

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伟雄

提醒学生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

地形引导父亲伟大英雄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五画是()。

理:有()画,第六画是()。

姓:有()画,第四画是()。

四、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16.朱德的扁担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粹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表现出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红军革命根据地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受到光荣的传统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7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悟文中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同志的扁担。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挂图。

学生:搜集几个关于红军的故事。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扁担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6 朱德的扁担。

3、齐读课题,读准轻声音节“扁担”。

4、针对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识的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读一读,帮一帮。

3、教师抽读: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

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5、指名分段读课文,大家评价。

6、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着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7、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自主质疑。

8、齐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三、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崇高

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二、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介绍朱德,朗读歌谣。

1、学生自主汇报搜集的朱德的资料,教师补充。

2、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

3、出示歌谣,学生朗读。

4、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4、过度:

听到这首歌,令人情不自禁想起那流传以久的朱德扁担的故事。

三、感悟课文。

1、出示扁担图片,朱德用这根扁担做什么用呢?

(挑粮上山。)

2、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呢?

(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名读出相关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班齐读。)

3、出示朱德挑粮图,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4、出示句子:

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1)学生读句子,说说你理解了什么?

(2)“满满”一词,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5、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6、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

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指名反馈。学生齐读课文。

7、朱德和战士们是怎样挑粮的呢?

(1)指名朗读。

(2)分组表演挑粮的过程。

(3)自由组合表演。

8、战士们这么做有没有阻止朱德挑粮呢?默读课文,指名反馈。

9、教师小结:

朱德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他。

10、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复习巩固,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自己的话说说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

二、学习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说词,看谁说的多。

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教师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评学生的书写。

三、丰富词语库:

情不自禁解决浩浩荡荡醒目

四、作业:

听写字词。

17.难忘的泼水节

教材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组中的

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

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像,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问: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你们知道哪个民族过泼水节吗?随机板书:傣族。

2、教师简介傣族的泼水节: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学生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自主预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生词的正音。

(2)课文段落正音纠错,指导读通,读顺。

(3)难句提示指导: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3、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写人的文章学会“什么时候谁和谁做什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质疑问难。

三、写字指导。

1、书写生字“历、敬、度、赶”

2、学生书写生字。

3、点评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卡片巩固生字。

2、分段朗读课文,说说文章的大体内容。

二、读中理解,体会感悟。

1、围绕“为什么这个泼水节令傣族人民难忘?”这个问题,读书理解。

A、算一算,这个泼水节过去了多少年?2007-1961=46

B、46年过去了,这个泼水节在傣族人民的脑海中留下了哪些了什么?

提示:

难忘的原因之一:

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第二自然段中,泼水节前的准备场景让人难忘。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从“鲜红的地毯”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抓住“欢呼”感受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体会。

难忘的原因之二:

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的音容笑貌难忘。“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难忘的原因之三:

总理的祝福令人难忘。“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幸福和激动的泪水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更加表达了人民对总理的爱戴和崇敬之情。

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体会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学习第6—8自然段。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讨论: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不说是“幸福的”泼水节?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敬、度、驶”

五、拓展延伸。

1、区别组词:

历()度()赶()闭()

厉()席()起()闹()

2、写句子。

一边……一边……

一手……一手……

3、查找关于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故事资料

4、背诵课文2、3、4自然段。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教学目标

1、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

2、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

教学方法

1.根据漫画创编故事,发展想象能力与语言

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把图意说明白、说清楚。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父与子》的相关资料。

学生:了解几个漫画故事,能自己向同学讲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明确要求

1、早就听说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孩子们个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能写善画,很会看图讲故事、编故事呢?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看图讲故事、编故事。有没有信心?再大声一点!

3、请你们把书打开 81 页,这节课我们要看这幅图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听老师读图下的两段话,看看有会么要求?(板书:看——想——说)二、观察图意,指导方法 1、引入课题,出示图画。

(1)请你们看,图中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2)学生自由看图,看懂了举手向老师示意。

(3)孩子们:请把书放好,看大屏幕。你们看懂了?

2、观察图意,分图说话。

(1)幻灯片出示第一幅图

①、看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②、他们吃饭是在什么时候呀?

③、他们在什么地方吃饭呢?

④把时间、人物、地点、事情连起来说说。板书:(吃饭)

(2)幻灯片出示第二幅图

①大家看看第二幅图,图上又来了谁?

②孩子在做什么?爸爸开门做什么?(板书:看书)

(3)幻灯片出示第三幅图

①仔细观察第二幅和第三幅图,看看孩子和爸爸有什么变化?

②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第三幅图。

(4)幻灯片出示第四幅图

①餐桌前是谁和谁?谁不在?猜猜他做什么去了?

②同学们刚才说得真好,那第四幅图谁来说说呢?

(5)幻灯片出示第五幅图

①猜猜妈妈可能会说什么?

②谁能来说说?

(6)幻灯片出示第六幅图

①猜猜第六幅图可能画的什么?

②把你想像的画面用语言进行描述。

3、完整叙事,交流评价。

(1)那你们能把六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请看要求,(幻灯出示)齐读,按要求试着跟你的同桌说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补充。

(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介绍一下?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完后可以评价,也可以补充。

(3)你觉得自己说得怎样?

(4)抽生评价。

三、创设情境,表演故事

1、刚才同学们编的故事都很不错,你们愿意做个小演员,把你们编的故事演一演吗?(幻灯出示图片),读题目要求,想一想:这个故事需要几个角色:小明、爸爸、妈妈,剩下的小朋友就请做观众,对于成员的表演提出合理的建议,然后轮流进行表演。好,现在开始吧!

2、小组代表上台进行故事的表演。

四、感悟故事,拓展升华

1、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大家学到了很多:

A、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B、学会了怎么样说清一件事。

C、在交际活动中,培养了认真倾听、合作的良好交际习惯,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们!

5、老师还给大家推荐一部非常好看的书《绿影仙踪》,我们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五、总结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很美好、很可爱,同时,书中也有许多乐趣,让我们畅游书的海洋吧!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发现汉字结构特点。

2、发现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点。

3、积累词组。

4、学会填标点。

5、朗读儿歌。

6、口语交际。

7、才艺展示。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点。

2、感受情境,填写标点。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献爱心的思想与行动。

教学方法

1.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的基础知识。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提高学习效率。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立志的名言名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结合语境,能正确认读多音字。

2.认识标点,学会使用标点。

3.学会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

4.积累关于立志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识别字形

1、出示生字,学生拼读,朗读词语。

2、教师引导:大致理解词义。

3、学生仿照例子写一写。

4、教师擂台读

5、学生结合此特点想想还有哪些熟字是这种构字特点。

6、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7、教师出示生字,学生分一分。

二、我会填

1、学生读句子,并拼读要填写的字。

2、学生填写教师指正。

3、引导学生说说:多音字的特点。

4、说说哪些是多音字?

5、教师小结。

三、课堂回顾:

1、学生朗读生字词,说说特点。

2、朗读句子,举例。

四、读读记记

1、先自读词语,找出不认识的字。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多想多说。

3、小组读,全班读。

五、我会填

1、学生试读句子,体会语气。

2、请学生读,大家指正。

3、请学生说还有哪些表达可以用问号。

4、请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表达可以用感叹号。

5、同桌之间试用问的语气和感叹的语气对话。

六、我会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识字六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 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教学过程: (一)生字教学 1、生活引路。 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联系生活实际识字,如,沙漠、富 贵竹、煤炭。 2、在词中认字。 仇、恨、荒、漠、炭、火、贫、穷、富、裕、饥、饿、索道、 奉献、永远。 学生用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看谁记得快。 3、形象意义识字。 示例:漠,没有水的地方就是沙漠。 饥,吃了几粒饭,自然感到饥饿。 富,一个人住一间大房子,还有许多田地。 4、巩固生字。

(1)在朗读课文中巩固识字。 (2)举行抢答赛:利用反义词词义相反的特点,让学生在熟 读成诵的基础上,以抢答赛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快速反应能力。 5、写字指导。 (1)教师示范板书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发现每个字 的书写特点。 (2)学生自主分析,发现生字的书写特点,并上台或在本子 上试写,教师及时指导、纠正,并进行个别辅导。本课有三个字是学生容易写错的,应该提醒学生注意:一个是“丑”,不能把中间的横写成点;一个是“暖”,右边不是“爱”字;还有一个是“贫”,上面是分不是今,下面是贝不是见。 (3)把字写美观的指导,可以把重点放在食字旁的书写上。 写好食字旁要注意两点:一是横钩的横不能长;二是竖提的起笔处应该离横钩远一点。 (二)朗读感悟 1、边读边想:哪些行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哪 些是真诚的?哪些是虚假的? 2、示范朗读或指名让读得好的学生读,其他同学模仿、体 会读,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韵律感。 3、让学生说说从本课中体会到什么,或者提出不懂的问题。 对“冷漠、热忱、雪中送炭、饥寒、温饱”等较难懂的词语,可适当做点解释。 4、诵读积累。 (1)鼓励学生把本课背下来。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部编版) 第六单元 大禹治水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在洪水泛滥成灾,百姓无家可归时,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共4个自然段,按起因、经过、结果安排故事情节。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课文篇幅短小,选材精当,文中精准规范的语言,如“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挖通大河”“劈开大山”等动宾搭配的词组值得学生咀嚼品味积累;文中“九条”“九座”“十三年”“三次”“十多岁“等数量词的运用对表现人物的精神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关注的重点。 大禹治水的故事距离学生很是遥远,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大x疆,对于洪水没有直观的认识,再加上年纪尚幼,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但这也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操熏陶的良机,这些在蜜糖中长大的孩

子普遍比较自私,不太会主动关心周围的人和事,通过教.学本课,可以与现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相联系,培养学生悲天悯人的大爱之情。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大禹治水》一文,就是要引领学生自主走进语言文字,品味语言的秘妙,感受文本形象,体会文本内涵,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教案(1)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1) 教学要求: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用具:山水画一幅,小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4、出示小鸟。 (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 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 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 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 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 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本课讲述了大青 树下民族小学学 生幸福的学习生 活,重点是能够抓 住关键句子,产生 民族团结的自豪 感。 2 1.鼓励学生多种 方法识字。 2.借助图片、描写 窗外的安静和小 动物凑热闹的句 子理解课文内容。

2 花的学校本课以诗歌的 语言描述了雨 中花儿在绿草 上跳舞、狂欢的 情景,重点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语言。2 1.多元认字。 2.能够借助图片、 关键句、体会课文 富于童真童趣的 语言和丰富细腻 的想象。 3 *不懂就要问本文讲了孙中山 对待学问不懂就 问,不怕挨打。重 点是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 1.根据提示,自己 阅读,找出有新鲜 感的词句,学会和 同学交流。 2.多元识字。 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是 以“我的暑假生 活”为交际内容。重点是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讲清楚。1 1.选择别人可能 感兴趣的内容重 点讲述。 2.恰当使用图片 和实物。 习作本次习作以《猜猜 他是谁》为题目,重点是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去写。1 1.抓住让人印象 深刻的特点写。 2.注意习作格 式:开头空两格。 语文园地本次学习园地主 要内容是学会积1.学会积累好词好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3三年级下册全册优秀教案【最新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时间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备注 1 1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2燕子 5 2 3荷花4*昆虫备忘录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6 3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一5守株待兔 6 4 6陶罐和铁罐7狮子和鹿8*池子与河流 6 5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二快乐读书吧 6 6 9古诗三首10纸的发明11赵州桥 6 7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三 6 8 13花钟14蜜蜂15*小虾 6 9 习作语文园地四16小真的长头发 6 10 17*我变成了一棵树语文园地五 6 11 习作:奇妙的想象18童年的水墨画19剃头大师 6 12 20肥皂泡21*我不能失信习作 6 13 语文园地六22我们奇妙的世界23海底世界 6 14 24火烧云口语交际:劝说习作:国宝大熊猫 6 15 语文园地七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6方帽子店 6 16 27漏28*枣核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6 17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语文园地八总复习 6 18 总复习 6 19总复习 20 21

第一单元 本单元围绕“可爱的生灵”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以及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其中《古诗三首》选编了唐朝诗人杜甫和宋朝诗人苏轼、曾几的诗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描绘了大自然中几种可爱的生灵,抒发了诗人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无限喜爱之情;《燕子》是一篇经典散文,从动态、静态两个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大自然以及燕子的喜爱和赞美;《荷花》一文则运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荷花的形态美,激发了读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昆虫备忘录》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文,生动描述了几种常见昆虫的特征.激发了学生对昆虫的探究热情,引导他们从小培养认真观察自然,并向往探究自然的良好品质。与此同时,本单元还主要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以及“语文园地”三方面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力求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学习形式实现单元学习的巩固与延伸。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惠”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3.理解古诗大意,能够边读边展开想象,融人到诗歌的意境中,感知诗歌所描绘的事物特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营造的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搜集三首古诗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2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同时能够默写。 3.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春景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谈话创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那好,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

人教版部编版最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包含:教学计划、总目标) 一年级春季最新教材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目录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的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3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各单元内容安排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在本册教材中,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就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等,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还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有篇新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文章很长,但故事情节有趣,真正体现了生活阅读。通过童话故事,来了解如何写通知,学生很容易理解。口语交际不光是听和说,还要发挥想象力。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自然科技”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四篇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还能开阔视野,陶冶热爱大自然的情操,了解科学文化知识。 《古诗二首》中,《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描写西湖六月晴好天气下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欣赏与赞美;《绝句》描写了春天到来时,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雷雨》一文按时间顺序描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告诉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就能找到更多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太空生活趣事多》通过浅显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太空生活中的种种趣事,激发了我们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兴趣。 “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几个板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字的能力、写字的能力、联系句意猜词语意思的能力、简单写话的能力和阅读的能力,并学会积累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二首》和《雷雨》。 3.能边读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能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自然常识,养成留心观察天气的习惯,能写观察日记。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古诗大意。 2.反复诵读,理解课文,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一些自然常识,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诗文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2.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发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

天地人 你我他 第一单元识字2《金木水火土》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第一单元识字3《口耳目》 口耳目, 耳目口手足。 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第一单元识字4《日月水火》 日,月, 水,火, 山,石, 田,禾。 第一单元识字5《对韵歌》 云对雨, 雪对风。 花对树, 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 柳绿对桃红。

第一单元识字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一个人发指令,其他人做动作。 请你抬起一条腿。 把铅笔放到文具盒里,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 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 注意听别人说话。 第一单元识字《语文园地一》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水中都不见。 第四单元课文1《秋天》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啊!秋天来了! 第四单元课文2《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第四单元课文4《四季》 草芽尖尖,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 他对青蛙说: “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 他鞠着躬说: “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 他顽皮地说: “我就是冬天。” 第四单元课文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 班里有些同学你还不太熟悉吧去做个自我介绍,跟他们聊聊天,成为新朋友吧!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第五单元识字 7《大小多少》 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 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杏子一个桃。 第五单元识字 8《小书包》 橡皮尺子作业本 笔袋铅笔转笔刀 我的小书包, 宝贝真不少。 课本作业本, 铅笔转笔刀。 上课静悄悄, 下课不乱跑。 天天起得早, 陪我去学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15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会认字,9个会写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和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练习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会认字,9个会写字。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介绍鲧和禹。 大家知道吗?在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人们生活痛苦极了,于是有一对父子俩先后治水,你知道他们是谁吗?(鲧和禹)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是怎样治水的。 简介资料:大禹(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桌相互学习。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洪毒蛇兽伤灾难仍 退继续认训被恢 (2)看投影,读词语。(出示课件)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洪水毒蛇猛兽伤害灾难 仍然消退继续教训被水淹过 耕种恢复河道认为农业 生产安居乐业 (3)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安居乐业: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恢复:变成原来的样子。 灾难: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严重损害和痛苦。 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 三、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3.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大家进行评议。 (2)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进行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洪,hóng,拼读音节,读词语:洪水。 (1)识记字形。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共”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2.灾,zāi,拼读音节,读词语:灾难。 (1)识记字形:上下结构。 (2)指导书写:上窄下宽,上面的“宀”要写得大一些,盖住下面的“火”,“火”的笔顺是点、点、撇、捺。 3.难,nàn,拼读音节,读词语:灾难。 (1)识记字形:左右结构。

部编版小学语文《藏戏》教案

《藏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理解“唐东杰布、阿吉拉姆、谢雄巴”等词语。 2.运用提取关键词,画思维导图的研读方式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3.感受传统文化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揭示课题。 检查字词 出示:唐东杰布山南琼结阿吉拉姆雄谢巴雅鲁藏布 知道这些词语什么意思吗? 介绍唐东杰布:唐东杰布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的开山鼻祖。藏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智慧、力量的化身。 二、研读藏戏的特点。 1.找出课文中概括介绍藏戏特点的语句。 出示句子: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读读这些句子,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是反问句,请强调出反问的语气来,不仅是反问还是排比句,反问、排比都是在强调,在强调什么?我们来提取一下关键词: 戴面具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 2.小组研读具体的特点 藏戏的特点,除了这三句话,课文中还有更具体的语段吗?请同学们四人小组研读其中的 1 到 2 个特点,请大家抓住关键词进行研读,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 (1)四人小组研读 (2)交流体会 预设: (1)面具的特点: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身份的人 交流:出示不同面具,来记忆所代表的意思体会面具的象征意义。教师出示三种面具,认认谁的面具,各代表什么,尝试猜想可能还会有哪些面具,代表什么。 (2)舞台的特点:不要……不要……不要……只要…… 出示语段: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从这三个不要,两个只要中你读出了什么。 艺人们只追求艺术,并没有太多外在的要求。因为要求简单,所以随时随地,何时何地都能演出。多么淳朴自然的艺术。 (3)演出的特点:三五天,随心所欲优哉游哉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鲸》 (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小“目标教学模式”备课表(小学语文第九册)

资料连接: 鲸是哺乳动物,是海洋中最大的动物。鲸的身体很大,最大的体长可达30多米,最小也超过5米。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16万余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我国发现了一头近4万公斤重的鲸,约有17米长.鲸的体形像鱼,呈梭形;头部大,眼小,耳廓完全退化;颈部不明显;前肢呈鳍状,后肢完全退化;多数种类背上有鳍;尾呈水平鳍状,是主要的运动器官;有齿或无齿;鼻孔一或二个,长在头顶上;嘴边有毛(有少数没毛);皮肤下有一层厚的脂肪,可以保温和减小身体的比重。用肺呼吸,在水面吸气后即潜入水中,可以潜泳10~45分钟。一般以浮游生物、软体生物以及鱼类为食。胎生,通常每胎产一子,用乳汁哺育幼鲸。但许多人分其为鱼类,事实上它们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分布在世界各海洋中。 鲸的繁殖能力比较差,平均两年只能产下一头幼鲸。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如,鲸类中体型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目前仅存不到50头。 鲸在世界各海洋均有分布。它是水栖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其种类分为两类,须鲸类,无齿,有鲸须,有两个鼻孔,有长须鲸、蓝鲸、座头鲸、灰鲸等种类,比较温和,一般吃微生物;齿鲸类,有锋利的牙齿,无鲸须,鼻孔一般一到两个,有抹香鲸、独角鲸、虎鲸等种类,比较凶猛一般食肉。海洋中绝大部分氧气和大气中60%的氧气是浮游植物制造的。须鲸却是灭浮游植物的劲敌——浮游动物。另外,齿鲸也有助于保持鱼类的生态平衡。齿鲸是以鱼为食的大型哺乳动物。 鲸类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大约为35.4℃左右。皮肤裸出,没有体毛,仅吻部具有少许刚毛,没有汗腺和皮脂腺。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体温并且减轻身体在水中的比重。头骨发达,但脑颅部小,颜面部大,前额骨和上颌骨显著延长,形成很长的吻部。颈部不明显,颈椎有愈合现象,头与躯干直接连接。前肢呈鳍状,趾不分开,没有爪,肘和腕的关节不能灵活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后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残迹,呈残存的骨片。尾巴退化成鳍,末端的皮肤左右向水平方向扩展,形成一对大的尾叶,但并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狭长的尾干部逐渐变细,最后在进入尾鳍之前消失。尾鳍和鱼类不同,可作上下摆动,是游泳的主要器官。有些种类还具有背鳍,用来平衡身体。它们的骨骼具有海棉状组织,体腔内有较多的脂肪,可以增大身体的体积,减轻身体的比重,增大浮力。 它们的眼睛都很小,没有泪腺和瞬膜,视力较差。没有外耳壳,外耳道也很细,但听觉却十分灵敏,而且能感受超声波,靠回声定位来寻找食物、联系同伴或逃避敌害。外鼻孔有1—2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一般鼻孔位置越靠后者进化程度越高。用肺呼吸,左右各有一叶肺,其中有许多毛细血管,富有弹性,能有助于氧的流通,适应在水面上进行的气体交换,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浮出水面来进行换气,也能潜水较长时间。肋骨有10一20对。胃分为4个室。肾脏大多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2花的学校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 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是印度的泰戈尔,译者郑振铎,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绝句》 )、《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太空生活趣事多》 4 篇课文。既有描写自然景 观的古诗,也有描绘自然现象、介绍自然奥秘的短文和儿童诗。这些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这是在延续前面“能找出课文中的具体信息” “整合信息,作出推断”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本 组课文的课后练习, 《雷雨》要求学生说说雷雨前、 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要是你在 野外迷了路》要求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太空生活趣事多》要求学生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 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 了解课文的内容, 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也为中高年级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本单元时还要关注 “联系生活经验, 了解课文内容” 。如,《古诗二首》 要求读诗句,想象画面;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能了解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在《太空生活趣事 多》的学习中, 通过日常生活和太空生活酌对比, 感受太空生活的奇特有趣。 这些都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获得感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渐成为 一种能力。 本单元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常识, 要避免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 对科学常识不要做过深探究和拓展, 要依据课文内容, 紧扣教学目标, 对学生进 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 逐渐产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2 1.认识本单元 44 个生字,会写 34 个字。会写 35 个词语。 古诗二首 2.能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 能在语境中体会 “压、 垂、挂” 2--3 等词语运用的好处;能拓展积累词语,抄写甸子。 课文 雷雨 3.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说出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 要 是 你 在 野 2 “天然的指南针”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和太空生活中的 外迷了路 趣事。 太 空 生 活 趣 2--3 4.能背诵《古诗二首》 《雷雨》。 事多 识字加油站 1.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 语 文 识“博、馆”等 8 个生字。 园 地 字词句运用 4 2.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 六 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 写话 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梅花》教案

古诗《梅花》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同学们,冬天里当百花凋零的时候,有种花却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你知道是什么花吗?大家想看梅花吗?(出示课件) 师:这就是梅花,它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它的品种很多,大约有300种。它的花瓣是5片,有红色的、白色的、谈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2、宋代诗人王安石也特别喜欢梅花,还为它写了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诵读古诗《梅花》。 二、美读入境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地古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请生逐句读,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老师范读。 师:老师读得这么好,是有小窍门的,就是一行一行认真地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4、学习一、二两行。 (1)谁愿意像老师这样读第一行诗? (出示第一行)师评价。 (2)指导朗读。 梅花开得多美呀!请美丽的女生美美地读一读。 (3)这些朵朵梅花还是在寒冷的冬天开着呢!谁来读第二行?(出示第二行) 师:梅花迎着呼呼的北风,迎着飞舞的雪花盛开着,你觉得她是怎样的梅花? 你能把梅花不怕冷读出来吗? (4)梅花是怎么开放的?梅花没有别的花儿的陪伴一个人开放,多么勇敢呀!你来夸夸它!指导朗读。 我们班勇敢的男生们一起来夸夸梅花! (5)、小结:我们诵读了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这两行就是诗的第一句。它告诉了梅花在不起眼的墙角处,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了。梅花多么不怕冷,多么勇敢呀。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5、学习第三、四行。 (1)诗人远远地望着,那梅花一朵一朵的,白白的,就想冬天里的什么呀? (2)诗人为什么知道那不是洁白的雪花,而是像雪一样洁白的梅花呢?

2018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语文教案一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本组概括 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 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 五、课时分配 我上学了 2——3课时 天地人 1——2课时 金木水火土 2课时 口耳目 2课时 日月水火 2课时 对韵歌 2课时 口语交际:你说我做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 我上学了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课程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15、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物性格。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物性格。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1、展示洪水的图片,说明洪水的危害。

2、介绍治水英雄:大禹。 3、板书课题:大禹治水。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难读的句子画出来。 2、指出生字词,带进课文再读。 三、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2、组织学生小组比赛朗读课文。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3、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2、能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默读能力及边读边想象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出示词语,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2、提问:这篇课文讲的是谁?他做了一件什么伟大的事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学习第一自然段,抓住关键词感受洪水的凶猛。 2、学习第二自然段,总结段落内容。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分析大禹治水的具体过程。

部编版小学语文《慈母情深》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母亲的善良、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情读题,初品词意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选自梁晓声的小说《母亲》。当慈母这两个字印入你眼帘的时候,你闪过怎样的画面? 把自己的想象、感情带进去读课题。(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老师在课题的深字上加了个着重号,这是为什么? (生:说明这不是一般的感情。生:说明妈妈对我们付出的感情很深厚。) 非常好的感觉。读下来,对词语有敏感,有特别的认识,这就有了良好的语文意识。(师板书:语文意识) 作者为什么用这个“深”字,情深在哪里呢?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理解新词

师:请同学们们凭预习时的记忆在老师发的纸上把生字工工整整地写下来。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是来要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在我手里,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括号内为学生要写的词) 理解词语: 1、震耳欲聋的“欲”是什么意思? 2、龟裂的手看见过吗? 3、知道“攥”的意思吗?能做个动作吗?如果把它换个词呢? 再读这段文字,读着读着你会冒出问题来。 生齐读。 师:你向自己的母亲要过钱吗?你有过鼻子一酸的时候吗?为什么我鼻子一酸呢? 三、研读课文,细品词句 请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在感动的地方用波浪线工工整整地画下来。(生按要求边读边画) 交流: (一)“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震耳欲聋”是什么样的感觉?(声音非常大,震得耳朵都快聋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案全集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电子备课 上学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编选了两幅图画和一首诗歌,第一幅图主要讲了学校里有什么,图中的同学都在干什么。第二幅图主要指导学生认识语文课本。《上学歌》主要帮助学生明确上学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语文课,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同学,并开始渗透性识字。本课要求学生识字12个。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中,使学生产生热爱学校、热爱同学和老师的情感。 2.识字:认识12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 3.口语交际:师生见面问好;认识同学,简单介绍自己。 4.培养有序的使用学习用具(课本、笔、卡片等)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准备:准备介绍校园的课件、孩子们第一次进校时的录象,《上学歌录音、生字卡、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人: 1.伴着《上学歌》的录音播放孩子们第一次进校时的录象。 2.让小朋友随意地说一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3.引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是学校的主人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自己的学校,好吗? 二、新课教学 1.自主认识学校: (1)提问:和你周围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希望怎样来认识我们的学校呢?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出教室去认识学校。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和伙伴一同去认识我们的学校。 2.自主交流: (4)提问:在你参观校园的过程中,老师对你说些什么?你是怎样向老师问好的? (5)简要评析在实际中的口语交际情况。 (6)同学交流:你参观的是什么地方?你最喜欢的是哪里? (7)提问: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2、学习生字 (1)出示:学生入学纪念照片。提问:照片上的字你认识吗? (2)结合介绍学校的教学课件,出示一些地点的名称,如:一年级3班、厕所、演播厅 (3)请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4)出示课本中“上学了”图。 (5)提问: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冬冬和咱们一样,第一次走进学校,我们到他们的学校中看一看,你认识哪个字,就和你的学习伙伴读一读吧。 (6)“小老师”教学:学校、丁丁、冬冬、年级、班、老师 (7)带学生摆字卡认字。 3、抽读字卡。 三、课后参与学习活动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课文 ①小蝌蚪找妈妈 (1)好词积累: 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快活地游来游去 (2)数量词积累: 一群小蝌蚪四条腿一只乌龟两只大眼睛一对大眼睛 (3)读一读,记一记: 脑袋口袋袋子袋鼠 欢迎迎接迎风迎面 水塘池塘鱼塘荷塘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两(两个两人)就(就是成就) 哪(哪里哪儿)宽(宽大宽广) 顶(头顶顶尖)肚(肚子肚皮) 皮(头皮皮球)孩(孩子女孩) 跳(跳远跳高) (5)句子练习:用“已经”造句。 例: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1)我的作业已经写完了。(2)小树苗已经长高了。 ②我是什么 (1)反义词:温和——暴躁好——坏 (2)多音字:没(mò淹没没过)(méi 没有没用) (3)读一读,记一记: 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滋润土壤破坏河堤 (4)我会变成什么: 【水:汽—→云—→雨—→冰雹—→雪】 (5)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变(变成变化)极(太极北极) 片(一片刀片)傍(傍晚傍水) 海(大海海水)洋(海洋洋河) 作(作业工作)给(送给分给) 带(皮带带来) ③植物妈妈有办法 (1)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说说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①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 ②苍耳:靠挂住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 ③豌豆:靠太阳传播种子。

◇课外拓展: 1、靠水来传播: 椰子:靠水来传播,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便随海水漂到远方。 睡莲:睡莲的果实成熟后沉入水底。果皮腐烂后,包有海绵状外种皮的种子就会浮起来,漂到其它地方。 2、靠小鸟或其他动物传播: 樱桃、野葡萄、野山参: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把种子吃进肚子,由于消化不掉,便随粪便排出来传播到四面八方。 松子:是靠松鼠储存过冬粮食时带走的。 3、靠风传播: 红皮柳: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处去的。 4、还有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 凤仙花: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这是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还有许多的豆类植物都是用机械传播种子的。 (2)多音字: 为(wéi 四海为家为人)(wèi 因为为了) 得(dé得到得力)(de 飞得高跑得快)(děi 不得不) (3)反义词:仔细——粗心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15、古诗两首 一、教学内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三、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练习-----课堂拓展,提升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 2、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

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小结:这“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四、精讲点拨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致意思。(讨论) 2、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巩固练习 1、回顾古诗。相机板书:送别诗西湖荷花 2、练习写字 六、拓展提升 利用网络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善于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多发现,多查找,吸收更多的知识,来促进我们的学习。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1、复习检查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初读《绝句》按自学四步骤读一读古诗。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交流自学所得:卡片认读生字──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扩词──展示读,正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