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立宪发展过程中英国整体社会经济状况及政治利益集团

君主立宪发展过程中英国整体社会经济状况及政治利益集团
君主立宪发展过程中英国整体社会经济状况及政治利益集团

君主立宪发展过程中英国整体社会经济及政治利益集团状况

一、果----对《权利法案》简单分析

从1603年詹姆斯一世继承王位,开启斯图亚特王朝,历代君主在宗教问题和君主特权问题上所采取的政策,一再激起多数政治群体的“教皇制和专权危机”恐惧,而政治群体内部在革命中出现严重分歧,特别是一些重复发作的基本问题,比如君主特权到底应否受到法律约束,国会建议国王和表达观点的作用到底应该有多大,国会赞成才可税收的原则到底应否维持,国王所采取的宗教政策、对阿民念派主教的任命到底会否破坏英格兰新教根基,所有这些问题仿佛一瓶烈酒,让人饮后焦虑由心而生。但是这些问题,早在都铎王朝后期就基本得到了解决,或者说逐渐确立的宪政原则已经框定了英国政治的发展方向,只是矛盾体中的另一个方面即君主特权的强调试图改变这种方向,寻求建立欧洲大陆式的绝对君权制。从而演化成了包括立法,财政,军队,选举自由,宗教自由以及公民基本权利等在内主权之争,在这个政治进程中,虽然各方对于终极目标分歧严重,但出于实现多种多样的政治意图的目的,还是形成了一些共识,其最终法律形式就是1689年的《权利法案》。它不仅重申了一些“古老权利”,比如议员享有言论自由权利(亨利七世)、征税权属于议会(伊丽莎白,共识,基本定型)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同时还确立了某些长期争议不决的宪法问题,比如未经议会许可,国王不得中止法律,不得滥用法律赦免权等,另外,《法案》还对军队的议会控制,公民的诉讼权利等加以规定。虽然这些“只是在最低限度上改变了国王权力”,但却让英国不可逆转地踏上了君主立宪的道路,开启了近代议会君主制的大门。

二、背景----17世纪英国的经济与社会

英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世纪,因为卷入封建混战的只是少数权欲熏心的大贵族,在15世纪,城乡经济的发展未受多大影响。到了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工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手工工场遍及全国。此时,其传统的酿酒、造船、采矿、建筑等行业,因采用新技术,实行更精细的内部分工,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产量几度翻番;造纸、制糖、火药、兵器制造等新型工业异军突起,经济实力蒸蒸日上。

面对汹涌的资本主义浪潮,贵族、乡绅,商人,佃户,农民及城镇的手工艺人等不同阶层做出了不同的应对,他们的经济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但1640年的市民革命发生之前,英国社会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趋势。首先看贵族,1485年博斯沃思战役终结了长达三十年的玫瑰战争,许多名门望族人亡家灭,残存下来的贵族因受家世和封建传统所累,在财富积累上,显得比较保守,多数人固守原有的土地经营方式,靠货币地租维持生计。而因为贵金属大量流入,货币贬值,再加上维持与其个人身份相称的尊严和威仪,开销甚巨,另外,贵族本身也有挥霍的习惯,这些因素造成有些贵族债台高筑,只得变卖的地产,最后家道中落。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残存下来的大贵族,却融入了经济潮流,他们采用新的土地经营方式,热衷于经济创新,深深卷入社会经济的商贸重建中,成长为新贵族。比如维尼家族的埃德蒙-维尼爵士于16世纪晚期--17世纪早期,花费巨款维持其在中央的地位,内战中作为查理一世的护旗手,内战早期便战死,但是他的儿子拉尔夫爵士对于内战的立场恰恰相反。战后,拉尔夫爵士努力恢复家族财产,其妻子死后,一直没有续弦,因为他不想要太多孩子,那样会引发财产分配的风险。这完全是清教式的生活态度。

其次,乡绅是由封建骑士和富农演化而来,作为中等土地所有者,他们富有求实精神和应变能力,即使转变经营方式,或采用雇工劳动,改进技术,把生产商品粮、获取利润作为经营地产的根本目的,或创办工商业,投资海外贸易。到了伊丽莎白时期,乡绅的地产已经超过大贵族地产的10倍。冬季到城镇过冬,成了乡绅阶层特有的文化,更有“伦敦季”的

说法,1631年,查理一世下令乡绅全部回乡维持收割秩序,违者重罚。但还是有一些人甘愿受罚,也不回去,非常惬意的生活。

商人在城镇中冒险机会多,发财机会多,商户纷纷争取成为特许贸易公司的一员,他们“生来富有,通过平坦的财富之路,越来越富有”。另外,一些敢于冒险的小商人、小雇主、船长等,还开辟新贸易

佃户收入得到普遍提高,他们占有大量农田,17世纪早期,约7%的佃户持有61%的土地。日常生活出现“新家居文化”,室内动产增多,进口毛毯铺在桌子上当装饰品。至于纽曼农,早在伊丽莎白时期,嫁女儿时的嫁妆已经翻了6倍。有些小农农业生产之余,以加工镰刀等为副业,但手工工场的生产又严重依赖市场,欧洲大陆一旦遇有战事,市场萧条,生活陷入贫困;但多数小农因为支付不起高低组,生产较小的粮食,抵御歉收的风险的能力小,很容易就破产成为资本原始积累下的廉价劳动力。城镇底层的手工艺者,基于同样原因,面临劳动工资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中间阶层,包括律师、医生、教师等,经济实力得到壮大,他们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之一,他们和乡绅、城市商人一同构成当时所谓的“中等人”。

市民革命之前的社会状况,呈现了“结构性贫困”的现象,两极分化严重,这就催生早期的社会保障的尝试,政府出台了“收容遣送办法”(伦敦,专门机构抓人)。

都铎王朝复辟后,英国的社会经济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主粮大麦和小麦的价格从

1650-1680年代一致在下跌,肉价基本稳定,但略微上涨,同时人们的工资没有太大变化,但1680的购买力却比1630年代上涨了50%,普通人养家的压力逐渐减小。

这一时期,工农业都呈现出区域专业化或集聚的发展趋势。东部和东南部,耕种占据主导,生产的谷物主要供应伦敦和东南部城镇以及邻近的欧洲市场。养殖业则集中在北部和西部。传统金属制造,为适应市场需求,品种也开始多样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只举两个例子,西部的港口城市,比如利物浦17世纪早期只是一个小市场城镇,1670年人口也仅为为5千人,但到了1750年人口为2.2万人。主营煤炭的纽斯卡尔,人口从1.2万增加到2.9万。

与此同时,英国的海外贸易的特征是进出口结构优化,转口贸易水平高。1640年内战前夕,伦敦出口的毛织物,比例达到92%,1660年降到了74%,1700年则降到了72%。英格兰进口的烟草,有2/3再出口给欧洲市场,特别是欧洲北部,糖有1/3再出口到欧洲。从东方进口的胡椒九成都被再出口。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1660-1700年间,国会通过了四十余项运河法案。除了得天独厚的海运,水运也得到改善,陆路交通建设已经出现了收费公路的制度。这就让国内货物更加方便。(小城镇的杂货店老板的例子,很具代表性)总之,英格兰渐渐地不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商贸体系整合和转变逐步完成。市场网络延伸到全国,跨过大洋,达到各大洲,成为了一个市场经济,一个新兴的世界经济。

E.A.里格利称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为“有机经济”,它虽仍然非常依赖人和动物的肌肉力量,或风、水等带动机器运转,还不是“矿物能量经济”,还不是工业革命时期,不过显然,这是一种很高级的“有机经济”,很多方面已经开始初现雏形了。

三、过程----政治群体及其主张和一些具有宪法意义的文件

(一)国会

1、斯图亚特王朝以前的宪法原则及议会地位

早在13-15世纪,英国宪法基本原则已初步确立,即君主的权力应当而且必须受法律限制。在都铎王朝时期,除了征税须经议会同意之外,议会自身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第一,就是议会权力范围扩大了。宗教改革前夕,许多人仍认为议会辩论宗教问题“是不可思议的”,宗教改革后,议会干预和处理宗教事务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同时“国王在议会”意味着议

会由国王、上院、下院构成。第二,议会立法获得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这一点是社会共识,包括国王、政府大臣和法官都予以承认。

2、议会的构成

首先,上院

都铎王朝末期,世俗贵族多是国王册封的,主教都是国王任命的,议长由大法官担任。世俗贵族在上院中的人数达到59人,成为主体。教会贵族则减少到26人,居附属地位。有西方学者称此时的上院是“柔顺的柳树而非挺拔的桦树”。

其次,下院

1429年的法规将选民资格限定为年收入40先令的自有土地持有人,后来经过选举程序改革,削弱了郡守对于选举结果的暗箱操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尽管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数大增,但是此时的议会选举依然受到贵族操纵,比如埃塞克斯伯爵控制了12个城市候选人的提名权,而莱斯特伯爵控制了7个城市。不过,这方面走的最远的是国王詹姆斯二世,它为了制造一届御用议会,不惜对负责组织选举的地方政府进行大规模清洗,对治安法官,1687年撤换38%,1688年撤换66%,他还对自治城市的自治特许状进行修订,缩小其自治范围。这种侵犯选举自由的行为,是对历史的倒退。

下院的构成成分主要是乡绅,商人,政府官员,自治城市代表以及市民代表和和普通律师等中间阶层。从经济实力上而言,毫无疑问,这些阶层是实力雄厚的有产者。

3、市民革命期间议会和王权的冲突及议会出台的具宪法意义的文件

首先,财政税收

詹姆斯一世即位时从前朝继承了40万英镑的债务,再加上战争,公主出嫁,王子治丧,这些因素导致了财政困难,召开议会,议会往往采取有条件的拨款,比如支持新教国家荷兰,与西班牙开战,或提出议会有权选择国王的政治顾问等,而国王就会以议会不应当干涉君主特权的理由,解散议会。之后,国王一般采取非法提高关税,船税征收常态化,强制贷款,暗中接受法国政治献金,卖官鬻爵,出售专卖权,强迫国民“自愿捐献”等措施增加税收收入,凡拒绝者,或逮捕入狱,或强迫从军。这就严重侵犯了国民的财政安全,违背了国王的守护国民,为国民谋福祉的政治义务。当时局发展对国会有利时,国会就会抓紧机遇,通过三年法案确立国会的常规地位,否定国王财政政策的合法性。

其次,控制政府大臣

早在14世纪,这项权力将这项权力攥在手里了,当时受到弹劾有王室总管、宫廷内侍、大商人、市长、大法官、咨议会(枢密院)成员、首席法官、大主教、帝师。但是当国会弹劾白金汉公爵时,国王查理一世不惜解散议会。1629年的国会抨击查理一世的教皇制阴谋,指责其税收合法性的时候,国王下令解散议会,当下院议长向下院宣布解散国会时,议长被按在椅子上,其他议员拒绝让他宣布解散,下院的大门紧闭,把国王信使挡在门外,最后议会在约翰-艾略特爵士代领下继续进行,通过决议。

再次,人身自由保障

这一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五骑士案”,即达内尔、科贝特、汉普顿、厄尔、赫文汉五位其实因拒绝强制贷款,而被捕入狱,当局给出的执法依据是国王的特别命令,并声言人身保护法不适用这个问题。而骑士们却援引大宪章说国家只能根据法律逮捕国民,国王的权力必须受到公认的法律限制。

再再次,国王之于法律

基于对君权绝对主义的强调,国王寻求一种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最典型的就是为了讨好天主教国家法国,查理二世两次宣布《容忍宣言》,试图中止《克拉伦顿法典》,以恢复天主教徒的权利。最终因议会的强烈反对,查理二世不得不收回成命。《考察法案》同样遭到詹姆斯二世的挑衅,该法案将非国教徒排除在公职任职资格之外,詹姆斯就用特赦权(不

是大赦权),这只能显示出他政治上的愚蠢。

最后,王位继承问题

这个问题最典型的就是两次“排斥危机”,当詹姆斯二世还是王储之时,就皈依天主教,并迎娶天主教徒为妻,但是婚后一直无子,国人庆幸将来可以由詹姆斯二世信奉新教的大女儿玛丽,即奥兰治的威廉妻子(丹比伯爵牵线)继承王位,但玛丽王后怀孕让这一切破灭了。这就是第三次“教皇制和专权危机”,它的解决方式就是七个政治领袖(五位辉格派,两位托利派)联合致信玛丽和威廉,要求保护英格兰的信仰和财产自由。面对入侵,詹姆斯准备武力镇压,但是军队临阵倒戈(武王伐纣),一些城市开始叛乱,比如丹比伯爵率领绅士控制了约克。(丹比伯爵,五大臣体系瓦解之后,查理二世的首席大臣,后因前英驻法大使揭露多弗条约的秘密条款,被议会问责,在伦敦塔关了5年)

(二)国王

都铎王朝时期的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是相互合作与支持的。比如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中,议会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支持,承认国王的宗教首脑地位,因为不但有利于摆脱腐朽的教皇制度和新教的传播,而且会让议会的权力延伸到宗教领域。到了伊丽莎白时期,扭转“血腥玛丽”的天主教倾向,将安立甘宗确立为英国国教,它既吸纳了部分新教原则,又保留了大量天主教参与,独立于罗马教皇控制之外,隶属于国王统治之下,同时又允许阿民念派,清教派,长老会等其他教派存在,达成了一种宗教和解,史学家称之为詹姆斯--伊丽莎白的一致性。但是斯图亚特的第一代国王詹姆斯一世崇尚君权绝对主义,强调君权神授,即君主是凭借着上帝的意志和万物的自然秩序而有此职位,君主是所有法律无可争议的来源,而他们的臣民必须以耐心的顺从忍受君主的统治,不管这种统治是多么严厉。同时国王是个统治经验丰富,很有政治智慧的君主,他为了平衡欧洲局势,与西班牙修好,坚持让王储查理王子与西班牙联姻。而查理一世即位后,继续重用与先王有同性恋关系,但平庸至极的白金汉公爵,而且还任用崇尚等级秩序和权威的阿民念派,该教派的劳德大主教进入权力核心之后,强力推行所谓宗教创新,实行新闻出版审查,清理清教徒,不经审判即行关押,还干涉国民的日常礼拜活动。下院议员称阿民念派不过是教皇制度的余孽,上院的请教贵族认为它是从窗户潜入的随时准备为教皇制敞开大门的小贼。内战之后,复辟的查理二世在宗教上很谨慎,在与法国签订的多弗条约中采用了秘密条款形式承诺中止对天主教徒的刑法,并择日皈依天主教,他的这一夙愿在弥留之际得偿。詹姆斯二世在王储时期就皈依天主教,并赢取天主教徒摩德纳的公主玛丽为妻。斯图亚特王朝历代君主的宗教政策让国民对国王的意图产生了怀疑,怀疑他们要整个国家再次拖进教皇权威之下,这就坚定了其他政治群体反对国王的一致立场。

(三)各派政治力量的主张和重要文件

1、清教徒的宗教主张

除非有宗教理论推动,政治因素不会单独引发对国王专权的抵制。(麦考利勋爵)而清教派作为新教中的一支,它的宗教主张是资本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对于市民革命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当时没有人自称自己是清教徒,这只是斗争对手对他们的蔑称,他们与其他派别的区别是对深入改革极端热忱,即试图通过改革实现新教信仰的完全一致性,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宗教生活,寻求“一切无序事物的归约”,即宗教和社会道德中的所有无序归约到上帝所要求的那样,也就是遵从经文。这些人具有炙热的信仰而又恪守信条,他们即刻审视自己的日常行为,还经常写精神日记,通过自审和自省,来神圣化个人生活,确认自己是否是被选中者,是否会得到救赎,然而被选中的人很少,他们就会努力去确认,这种挣扎培养了一种精神焦虑,这种焦虑不仅仅是塑造了他们自己的生活,还影响到其他人的宗教生活。他们提倡“福音运动”,就是最大限度的传播“福音”,使民众开化。但很明显,他们对普通民众的要求过高了,因为这些“不可雕琢的朽木”,相信法术,求助术士,他们亵渎神灵,他

们不懂得遵从上帝旨意圣洁地生活,他们沿袭某些陋习,不断冒犯上帝,他们咒骂,饮酒无度,乐忠于“轻佻下流的舞蹈”,他们不安守安息日,要么是在工作,要么是业余活动,从教堂出来就直奔酒屋,他们天生由各种欲望所驱使,他们是大众习俗的囚徒,而非经文训诫的追随者。福音运动的结局只能是失败。

2、中间阶层的信仰自由主张

随着战局发展,革命过程中出现了之前没有的目标和期望,集中体现在中间阶层的平民立场和“良心自由”问题上。中等派声称自己是代表“中层和较弱人群,那些穿打补丁的钉鞋者,那些普通士兵,那些穿皮毛围裙者,所有英格兰劳动和工业人民”,还进一步声称“所有权力,均来源于全国人民所组成的整体”,主张人民主权,废弃上议院,实行一院制国会并重新分配国会席位,让其更为平等,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且让选举权范围更广泛。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激进的改革主张,在军队内部就遭到了反对的声音,波特尼辩论中,亨利-埃尔顿将军针对军士们乌托邦式的改革方案和他们“将士们为何而战”的疑问,他的回答是“为了法律不能由一个人说了算”。这些平等派主张,在军队控制国王,驱散议会之后,受激进的平等派思想影响的军事委员会代表和部分军官在与国王的和谈中,提出的“谏言书要点”还是得到了体现,谏言书在宗教问题上允许国王恢复主教制和老式祷告书,只是国教会无权强制要求所有人都按照此形式进行礼拜,即重建英格兰国教会可以,但要求良心自由。

3、《权利请愿书》

面对查理一世的强制贷款,侵犯国民人身自由和白金汉公爵的军事上再三失败,1628年3月的议会向国王提出了《权利请愿书》,其内容是,第一,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征收任何赋税、借款、捐赠;第二,除非通过正当法律,不得拘捕任何人;第三,军队不得进驻民房;第四,不得在平时随意实施战时法。

《权利请愿书》在技术策略上和精神实质上都与大宪章一脉相承,它的根本动机是剥夺国王高于法律的特权,将国王的行为限定在法律和议会许可范围内,其最终结果必将是国家主权从国王手中转移到议会手中。所以,《权利请愿书》是英国议会君主制建立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文件。

四、尾----个人觉得有意思的问题

(一)克伦威尔的评价

克伦威尔出身绅士家庭,却地位卑微,因不是长子,后来他成为长期国会的剑桥议员,战争爆发后,他离开国会,为东部联盟招募军队,并逐渐从上尉晋升为骑兵团上校,被描述为“痛苦和狂喜”的男人,宗教狂热,有几分抑郁,他在战争中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其部队以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著称。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以及后来的击退苏格兰军事干涉,平定爱尔兰的战役中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甚至在敌众我寡,士气低落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出奇制胜。也正因为此,他在军队中享有极高的威信,甚至可以说“新模范军”就是克伦威尔的军队。在军政府不能够稳定政治局势形势下,国会向他呈递“逊位请愿和建议”,请他恢复古老宪政并接受王位。他自称是“保卫教区和平的治安官”,只想保卫上帝的宗教宽容事业,于是回答说:“我不会重建已被上帝并已埋于尘土的实务。”但是军政府并没有得到政治群体中的多数赞同,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原谅的弑君者。而他的昔日盟友说他只是个伪善的机会主义者。原平等派的约翰-李尔本形容克伦威尔“口口声声上帝,可以哭泣,可以嚎啕,哪怕此时他正刺穿你的胸膛”。

但是从心理学上,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对于有些问题往往非常固执的,特别是考虑到当时人们对于上帝的虔诚,为什么不能说他是个诚实而又才华的人,考虑到中国历史上的黄袍加身,烛影斧声等历史事件,他的拒绝为什么不能说明其人格伟大的一面。

(二)关于内战的各派政治立场

关于内战立场选取的研究越来越深刻,研究显示,社会层面和地理分布上,人们的态度非常不同,但只是程度的不同,没有绝对的划分,比如上议院三分之二的贵族支持国王,有三分之一支持国会,比如曼彻斯特,贝德福德,沃里克,诺森伯兰等伯爵,为国会而战。大多数绅士都想方设法远离战乱,另外,所谓“中等人”,也就是小镇和教区的领袖,他们和绅士们情况类似,当时资料显示,他们大多支持国会,很多人都倾向国会。和同绅士的情况类似,很多中等人都没有参战,而参战的,大都支持国会,同贵族形成对照。

参考书目:

1、程汉大著《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2、耶鲁大学公开课《英国近代史》主讲老师Keith E. Wrightson,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

位,现为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同时他还是英国社科院院士(1996)、皇家历史学会会士(1986)、剑桥耶稣学院荣誉院士。

3、沃尔特·白哲特著李国庆译《英国宪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4、斯科特·戈登著应奇等译《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9月第1版

5、哈罗德·J·伯尔曼著贺卫方等译《法律与革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9

月第1版

6、托马斯·马丁·林赛著孔祥民等译《宗教改革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92年10

月第1版

7、马岭著《宪法权利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9第1版

8、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 17 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制作时间:2018年9月10日主备人:课型:展示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探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原因、经过、结果, 准确简述《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3.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 教学难点: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流程设计:预习5分钟——展示25分钟——释疑5分钟——测评5分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英国议会大厦图片,向学生讲解英国的制度。你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 17 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知识点二革命的发生 3.1640 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4.1649 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然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 知识点三《权利法案》 5. 1688 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6.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7.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处在哪一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 斯图亚特王朝。 2.这一时期,议会与王权关系怎样?这一关系集中体现在什么方面? 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与英国法律政治传统严重不符,议会与王权之间斗争不断。 探究二革命的发生

高中历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下表为17、18世纪英国议会集会期和立法效率统计表。据此可知英国 1624—1641 1660—1685 1689—1713 1714—1760 1760—1800 年均召开天 42 43 122 100天以上100天以上数 年均通过法 5 15 67 77 209 令 A.议会主权得到凸显 B.国内矛盾日益激化 C.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法律体系日臻完备 【参考答案】A 【解题必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多元一体: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 [巧学巧记] 用“一、二、三”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一条主线:议会权力的不断扩大(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 二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转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C.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国王不能为非”是近代英国著名的宪法原则之一,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英国这一惯例在近代 A.制约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权力 B.意在为国王的过失进行开脱 C.对英格兰政治传统有所捍卫 D.体现了“国王统而不治”原则 1698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代表英国与别国政府谈判,签订了反法联盟密约,但这么大的事情直到1700年才为议会和政府所知晓。尽管议会表示不满,但威廉却行之泰然,认为这次行动并未明显超出他的特权范围。威廉的这一做法实质上反映了 A.议会主权原则在英国尚未确立 B.王权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被削弱 C.国王议会共享权力有历史渊源 D.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形同虚设

高考政治专项复习试题: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_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_练习(2)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课后练习(2) 1.英国首相卡梅伦上任之后,随即公布了新内阁名单。同日,英国新内阁成员在首相府参加了首次内阁会议。 (1)英国内阁的权力主要有哪些?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英国首相和内阁的关系。 2.英国政体的最显著特点是( )。 A.议会的权力极大B.首相的权力得到加强 C.存在君主 D.议会由选举产生 3. 2012年11月1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演讲称,为帮助振兴英国经济,将会限制从监管和法律层面对国家政策进行阻碍的权利。他还表示,英国目前在经济上处于“战争时期”,需要发扬“战时”精神。卡梅伦指出,政府在实施措施的时候过于缓慢。而很多反对派人士会利用法律流程对政府的政策进行阻碍。按照卡梅伦的说法,反对人士要求进行司法评估的申请时间会被减短,而申请费用则会增加,另外他们可以上诉的机会与以前相比也会减半。 有人认为,英国首相是英国最有权势的人,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其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试分析此观点。 4.关于英国工党和保守党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英国政党制度的实质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②保守党和工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③工党的主要职责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④工党与保守党的关系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竞争关系 A.①②③④B.①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5.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表示:如果有一天人们对她和她代表的制度不满,“我们将悄悄地离开”。英王室的去留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但归根结底取决于( ) A.人民对王室的信心 B.推翻君主王朝的需要 C.英王室自身的态度 D.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6. 2014年4月,只有八个月大的英国小王子乔治随父母访问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媒体戏称为“尿布外交”。英王室期待乔治出访能塑造王室民主亲和的形象,巩固英联邦的团结。这说明()A.英王室麻烦和挑战日益减少B.英王室是英联邦各成员国的纽带 C.英王室与内阁分享外交权力D.英王室世代承袭位居核心地位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7)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含答案

(七)复习重点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一、单项选择 1.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2.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了先机” 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3.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 C、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D、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 4.在英国,“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A、内阁对议会负责 B、选举权扩大 C、两党制的完善 D、国王权力增强 5.英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的含义主要是 ()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 D、君主的权力受宪法制约

6.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建立后,英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是 () A、责任内阁制 B、联邦共和制 C、代议制民主 D、资产阶级两党制 7.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 A.国王有名无实,权力被架空 B.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开始成为趋势 C.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D.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专制王权 8.某同学想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一些情况,你将向他介绍的资料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民法典》 二、综合题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明朝内阁旧址英国内阁会议厅 请回答: (1)从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从内阁与君主的权力关系来看,两者有何不同?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 1.国王统而不治,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只想有礼仪性的职责,拥有磋商权、鼓励权、警告权。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最高行政权力的来源,拥有最高立法权,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只起辅助作用。下院被称为至尊议会,掌握实权。 3.内阁相当于政府,拥有最高行政权。内阁首脑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是三军总司令,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国家领导人和决策者。 英国君主立宪制 百科名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形成的历史 1688年政变(见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或立宪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1263年,英王亨利三世无视《大宪章》,指定亲信取代具有否决权的15人会议。国王同贵族之间以及贵族内部出现纷争,以S de孟福尔为首的贵族反对派在内战中获胜,他于1265年在威斯敏斯特宫召集会议,出席的除循惯例有僧俗贵族外,还有每郡2名骑士代表、每大城镇2名市民代表,史称“孟福尔议会”(见金雀花王朝)。一般认为这是英国议会的开端。1295年,爱德华一世(1272~1307在位)为筹集战费又召集议会。其成分同前一次议会,约有400余名议员出席。此后议会仿此例经常召开,这次议会有"模范议会"之称。由于贵族议员和市民、骑士议员的利益、要求各不相同,经常不在一起开会。从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区分为上、下两院。以后,下院权力不断扩大,到15世纪末,已有提出财政议案权和法律议案权。但总的说来,中世纪时期的议会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都铎王朝后期,代表封建势力的国王同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益的议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迎立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同时登位。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于1689年召集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给王权以很大限制。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之实施。并规定,国王必须是信奉英国国教者,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专制君主为受宪法约束的立宪君主所取代。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 特点 1.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在18世纪时,国王还能运用手中的实权,恩赐官职,笼络保王势力,以后,王权逐渐削弱。到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王权大大衰落。法律赋予英王的权力,实际上都是通过议会和内阁去行使,王权成为象征性的。君主必须根据议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君主名义上是世袭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

英国的国王和君主立宪制

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学习目标】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及实质 【知识梳理】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的主要机构有、和。 ①国王按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力,承担等礼仪性职能。在今日英国,国王主要起以下作用:是的象征;是的协调者和缓冲器;向;成为的纽带。 ②议会是国家机关,主要扮演的角色。 ③内阁是国家机关,从议会产生,由的政党组成,并对负责。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本质上是。 (1)从主要机构的构成人员看,都是由组成的。 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看,王室、议会和内阁都是由组成的,其人员构成和实施的政策说明,这一政体本质上是。 (2)从执政理念和政策看,捍卫利益。 从执政理念和政策看,议会的上院和下院没有本质区别,都为维护效力;保守党和工党轮流组阁,两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和阶层,但都在维护。 【易错辨析】 1、英国国王只是一个“虚位元首”,所以可有可无。 2、英国王室是无足轻重的,首相领导的内阁才是权力的中心。 3、英国首相是政府的首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课堂检测】 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经过改造得以保留下来,成为现代英国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是() A.英国特殊国情下,各阶级之间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B.资产阶级政府愿意负担王室的费用

C.可以体现英国政治制度的延续性 D.它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政治外壳 有人认为,目前多数英国人仍能接受君主的存在,因此,这一制度还可以继续运行下去。但从发展前景看,拥有世袭权力和巨大财富且丑闻不断的英国王室,或许在未来某一天真的要“悄悄地离开”。据此回答第2~3题。 2、从材料可以看到,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还可以继续运行下去的主要原因是()A.它符合英国多数人的根本利益B.英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C.它对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仍有积极作用D.英国王室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改革3、由于英国王室拥有世袭权力和巨大财富,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反差,王室在国家机构和社会生活中() ①成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代表②成为联系政府和人民的纽带③总是以维护现有的社会制度为己任④能够真正超越于政治和金钱之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4、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 A、存在着国家元首 B、存在着首相 C、存在着君主 D、存在着议会 5、在今日英国,国王主要起到以下一些作用: ①作为国家元首,体现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延续性②维持英联邦的团结③承担国家元首礼仪性的职责④在政治生活中行使三项重要的权力:立法权、鼓励权和警告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王室遇到许多麻烦和挑战。决定君主立宪制存在与否,既有历史文化因素,也有国王本身的社会职能因素,但归根到底取决于 A、为王室每年提供资金的多少 B、国王及王室成员在公众中的形象 C、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D、国王本身的社会功能因素 7、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观点中,正确的有 ①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中的一种②是资产阶级的一种统治形式 ③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④是英国300多年来各阶级长期斗争、反复较量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在英国,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是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首相 议会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主要体现。据此回答第9~10题。 9、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这是因为() ①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议会制的国家②美国、法国等一系列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效法英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议会③在世界所有议会中英国议会的权力最大④英国的其他国家机关都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0、英国议会大厦被人们看作是民族和国家的象征之一,英国议会被称为“至尊议会”。但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主要原因是() ①议会的议事日程受到内阁的左右②专业性立法越来越多,议员受到专业限制,多数根据内阁提案作出选择③内阁才是英国政府的核心领导机关④由下院多数党组织的内阁要求本党议员服从党纪,从而使议会受制于内阁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内阁成员一般稳定在20人左右。除首相外,通常有外交、国防、财政、内政等重要部门的大臣,还有大法官、枢密院院长、掌玺大臣,以及主管地区事务的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国议会与王权斗争的经过;“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 2、2、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其意义。 3、理解责任制内阁形成、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分析英国的责任制内阁的一些特点。从而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分析相关历史资料,培养学生概括历史和观察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2、通过《权利法案》的内容,讨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对英国本身、世界所产生的影响,使学生掌握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从《大宪章》的签定到《权利法案》的制定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复杂的,从而认识到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唯物史观。 2、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特点。 难点:英国责任制内阁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上节课我们已经结束对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学习,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16、17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也不断壮大,他们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益。但是为了维护统治,封建势力极力压制它的发展。于是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这种无法调和的矛盾刺激下,西方各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通过革命西方各国的

高考政治专项复习试题:以英国和法国为例_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_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课后练习(1) 1.下列关于英国议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英国议会的形成深受历史、文化、政治传统、阶级力量对比等因素的影响 B.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主要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C.英国现代议会制度既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 D.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扩大 2.某国议会众议院以156票支持,145票的投票表决,获得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这意味着该国总理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个因藐视议会而下台的政府。这表明该国( ) ①实行的应该是责任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②总理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③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④议会权力与行政权力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大事记: (1)2011年7月18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南非,积极拓展英国的国际生存空间。 (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笔签发“2011年女王志愿服务奖”,颁发给纽卡斯尔华人健康中心,标志着健康中心的工作获得了英方高层的认可。 (3)2011年7月19日,英国议会质问“窃听门”事件的主角默多克父子。 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谈谈英国政体的运行。 4.材料一英国2012年4月21日在伦敦海德公园鸣放41响礼炮,庆祝女王伊丽莎白二世86岁生日。白金汉宫一名发言人说,伊丽莎白二世当天在首都伦敦以西的温莎堡度过生日。除了庆祝生日,英国各地还将举行各种活动,庆祝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 材料二2012年4月24日,英国议会上院通讯委员会提交了一份近400页的文件,详细列举了英国政府超高速宽带的不足之处。” (1)英国女王在国家政体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2)结合材料一、二,请你阐述英国政体的特点。 5.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国家联邦的元首,同时也是其中16个国家联邦成员国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比如说,加拿大的总督由加拿大总理和议会推荐,英国女王任命。上述材料体现的英国女王的作用是 ( ) A.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B.英国政党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协调者和缓冲器 C.向大臣和首相提供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作用 D.成为联系英联邦各成员国的纽带

高一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解析

高一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 识点解析 一、争取民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 经济: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独裁,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思想:洛克、霍布斯等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影响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过程 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1649-1660,共和国时期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 3.意义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确立民主:《权利法案》 .目的:以法律的权力限制国王的权力

2.内容:以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等。 3.意义: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 资产阶级的权益之争,在议会得以和平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三、发展民主:责任制内阁形成 .形成:1721年,沃波尔是第一位首相 2.组成: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3.内阁: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要与首相共进退。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首相:①议会多数党领袖;②被国王任命为首相;③首相组建内阁,掌握国家行政权;④集体负责和对议会负责;⑤首相掌握行政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从而掌握国家大权; ⑥遭议会不信任案,要么垮台要么解散议会。 【探究】中国内阁与英国内阁的比较 中国内阁是非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而英国内阁则

浅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46456159.html, 浅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作者:符连贵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7期 摘要: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主要是由各 种权利政体的矛盾斗争的作用而最终确立。文章从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背景、确立过程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君主立宪制;王权;议会;斗争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又称作议会君主制,其确立的过程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与王权展开竞争角逐的过程,这种角逐最终导致了君主实际权力的丧失和议会主权的确立。 1.1 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6世纪,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的海外活动更加便利与频繁,促使英国逐渐发展成为 了大西洋的航运中心。在此时期,英国通过殖民掠夺持续扩大市场,并借助掠夺原料来获得庞大的利润。英国的海外贸易以及殖民掠夺促使英国的传统生产部门——制呢业快速发展,从而出现了以资本为中心经营的手工工场,并很快影响了其他部门如造船、采煤等,同样采用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1]。不仅如此,农村的生产方式也受到影响,出现了圈地运动,伴随产生了 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与牧场。通过一系列的殖民效应,资本主义经济在英国开始兴起并逐渐发展起来。 1.2 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形成 英国经过16世纪初大规模的海外掠夺与海外贸易以及农村兴起的圈地运动,积累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2]。在进行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银行家、金融家、工厂主以及商业资本家成 为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而农村中经营农场以及牧场的农场主和牧场主则成为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2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 2.1 议会与王权斗争阶段 自诺曼征服以来,英国坚持保持对全部居民的直接权力以及对地方的控制。经历了中世纪的政府机构改革,英国的王权得到更大的加强,国王在议会中处于主要地位。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新贵族逐渐增强的参政意识,下院的独立意识日益加强,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开始展开。伊丽莎白统治晚期,王权呈现出衰落态势。詹姆士一世继位后,一方面无法

高一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材分析

高一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 材分析 一、教材 本课是必修Ⅰ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这一单元讲述的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以英、法、美、德四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展示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是前一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确立的民主与法制精神的延续和传承。本节课是世界近代各国政治制度的开篇,对之后学习美国、法国和德国民主政治制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学情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应该在课上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授课对象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记英国君主立xx体确立的过程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

2.理解《大宪章》和《权利法案》的意义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提高的团结协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配合有梯度的问题探究,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的过程,认识民主的取得是经过漫长的斗争,理解民主政治发展的曲折性。 四、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才能理解和掌握君主立宪制的意义。 教学难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难点的依据:较抽象、不好总结、记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教法学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反思(张朝锐)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反思 古浪一中张朝锐 近日,我有幸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高中教师高效课堂教学比赛,在成功和遗憾的交织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上完了,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有亮点也有瑕疵,感受颇多,反思如下:第一,备课反思。 1.教材内容:本节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它引领了现代议会制度的兴起,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提供了范本。安排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从总体上把握全课,我精心准备,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背景、建立过程、特点、作用四个大的方面总提全文,形成全课知识框架。 2.学生方面: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只有过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简单学习,而本课内容理论性强、概念较多,例如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等。因此教学中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 第二,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方法的反思。 本课是依照高效课堂要求高参与、高自主、高效能而设计的,力求“翻转课堂”。在学生自主预习并完成学案的基础上,教师以追求民主、实现民主、完善民主、感悟民主四个层次展开教学,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用史料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开发。但是,由于本节内容重要,知识量大,理论性强,在预习、自学、阅读、归纳、思维训练等方法指导上仍有不到位现象,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创新意识等方面仍有欠缺。 2.教学效果的反思。 从课堂效果来看,本课基本完成预设环节,学生对英国民主之路即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有了明确掌握,课堂测评良好。但在课后我还是发现以下问题:一,课堂语言不够精炼,表达不够准确;二,课堂提问设计不够严密科学,探讨问题浅显,停留于一些简单问题的是什么或为什么,不能真正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而且给学生思考时间过少,降低了课堂实效性;三,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明显高估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拖延上课进度,以致后面环节仓促;四,突发问题处理不当,当时间紧张时,预设的学生表演和学生小结知识直接取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高一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17世纪的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以下是为你整理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必考知识点一、争取民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 原因 (1)经济: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独裁,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3)思想:洛克、霍布斯等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影响 (4)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 过程 (1)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2)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3)1649-1660,共和国时期 (4)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 (5)1688年光荣革命 3. 意义

(1)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3)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确立民主:《权利法案》 1. 目的:以法律的权力限制国王的权力 2. 内容:(1)以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 (2)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等。 3. 意义: (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政体) (2)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 (3)资产阶级的权益之争,在议会得以和平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三、发展民主:责任制内阁形成 1. 形成:1721年,沃波尔是第一位首相 2. 组成: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3. 内阁: (1)内阁成员集体负责,要与首相共进退。 (2)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 (3)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 首相:①议会多数党领袖;②被国王任命为首相;③首相组建内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

英国君主制度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ing of society, British have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modern history, which have significant innovations at economy, politics and science etc.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is one of them. It is not only the British, but also other countries like Spain and Japan still keeping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by now. British monarchy was established after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After the 14th century, gradually split into upper and lower houses of parliament. Late 15th century, the lower house has the power bill proposed financial and legal motion. However, this period is still the feudal nature of the parliamentary level representative bod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the bourgeoisie with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Parliament became feudal forces struggle Stuart’s political center. After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the Parliament have passed The Bill of Rights and The Act of Settlement confirmation "parliamentary sovereignty" from the legal principle, further limiting the monarchy. Without the consent of Parliament, the king will be allowed to approve laws and repeal laws or suspend enforcement of the law; and regulations, the king must Anglican, Catholic or not married with Catholics to inherit the throne. Royal family represents the tradition, unity and national honor Britain, symbolizing the permanence and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but also to enhance the UK's global image. So British must keep the traditional royal family. British monarchy that established by the Brit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weakened greatly the power of the king, and the parliament and the government has gradually mastered the power to govern the country. This political system despite its historical limitations, but it ended England's feudal autocratic system, making the British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bourgeois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and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Key words: the British,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royal family, the parliamentary, the British bourgeois I.英国 英国,即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或不列颠。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附近环绕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英国除了英国本土之外,还有十四个海外属地[1]。联合王国由四个国家联合而成,分别是英格兰、苏格兰、威尔斯和北爱尔兰[2]。英国采用议会制政体,王国政府所在地为伦敦。 1.1英国的历史 在10世纪以前,苏格兰和英格兰都是独立的国家。威尔士在1284年被英格兰控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设计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 《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反复性、革命不彻底性,但是革命始终是向上的,《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的内容、意义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女王、议会、首相、三者关系怎样?议会处于核心地位,但这一政治格局是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取得的,本课我们将学习这些

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2、议会与国王的关系: 詹姆斯一世(1603—1625) 詹姆士·斯图亚特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ewart)与第二任丈夫达恩利伯爵亨利·斯图亚特(Henry Stuart)所生的唯一儿子。他母亲的祖先从十四世纪开始一直统治苏格兰,出生后5个月,其父死亡,其母遭苏格兰贵族驱逐,流亡英格兰,詹姆士一世被苏格兰国内贵族加冕为王,称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1603年3月24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称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与英国法律政治传统严重不符,议会与王权之间斗争不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