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显热

什么是显热
什么是显热

什么是显热?什么是潜热?

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其原有相态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显热”。

它能使人倍受明显的冷热变化感觉,通常可用温度计来测量出来这。(如将水从20℃升高到80℃所吸收的热量,就叫显热)在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过程中,其相态发生了变化(如气体变成液体……),但温度不发生变化,这种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潜热”。“潜热”不能用温度计测量出来,人体也无法感觉到,但可通过实验计算出来。

饱和空气在吸收一定冷量(即放出热量)后,一部分水蒸气相变成液态水,而此时饱和空气温度并不下降,这部分放出的热量就是“潜热”。

为了维持室内恒温恒温湿,在某一时刻供给房间的热量,为热负荷;为了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恒定所需除去的湿量是湿负荷。

显热对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物质加热,只要它的形态不变,则热量加进去后,物质的温度就升高,加进热量的多少在温度上能显示出来,即不改变物质的形态而引起其温度变化的热量称为显热。如对液态的水加热,只要它还保持液态,它的温度就升高;因此,显热只影响温度的变化不影响形态的变化。例如在机房中,其计算机或程控交换机的发热很大,它属于显热。

对液态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当达沸点时,虽然热量不断加入,但水的温度不升高,一直停留在沸点,加进的热量仅使水变水蒸气,即由液态变为气态。这种不改变物质的温度而引起物态变化(又

称相变)的热量称为潜热。如计算机房中、工作人员人体发热以及换气带进来的空气含湿量,这些热量称为潜热。(全热等于显热与潜热之和)。

显热:状态不变的情况,产生的热量传递;

潜热:状态变化,同时产生热量传递(如:冰蓄冷)

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的相聚叫相,物质的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叫相变。

何忠伟

2012/11/30

电热效率的计算方法

电热效率的计算方法 1.小明家的电热水壶的铭牌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该水壶正常工作时,用l0min 能将 2kg、10℃的水烧开。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计算水吸收的热量;(2)计算消耗的电能;(3)水增加的内能比消耗的电能小多少?请结合物理知识,从节能的角度提一个合理化的建议。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对家用电磁炉进行了相关的观察和研究,并记录了电磁炉及她家电能表的有关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这位同学在活动中获得的有关资料,解决下列问题: (1)电磁炉的功率; (2)电磁炉的热效率;(3)请你将(1)(2)中的求解结果与这位同学在活动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新问题?并解释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使用电热水壶烧水,具有便捷、环保等优点。如图是某电热水壶的铭牌,假设电热水壶的电阻保持不 3 变,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c 水=4.2×10 J/(kg·℃)。(1)电热水壶的额定电流和电阻分别是多少? (2)1 标准大气压,将一壶质量为 0.5kg、温度为 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在额定电压下,要放出这些热量,该电热水壶理论上需要工作多长时间? (4)使用时发现:烧开这壶水实际加热时间大于计算出的理论值,请分析原因。 2、如图是研究电流热效应的实验装置图。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均装入 0.1kg 的煤油,烧瓶 A 中电阻丝的阻值为 4Ω,烧瓶 B 中的电阻丝标识已看不清楚。当闭合开关,经过210s 的时间,烧瓶 A 中的煤油温度由 20℃升高到 24℃,烧瓶 B 中的煤油温度由 20℃升高到 22℃。假设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全部被煤油吸收,电 3 阻丝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煤油的比热容 c=2.1×10 J/(kg·℃)。求:(1)在此过程中烧瓶 A 中煤油吸收的热量; (2)烧瓶 B 中电阻丝的阻值; (3)电源的电压及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3、如图是同学家新买的一台快速电水壶,这台电水壶的铭牌如下表. 为了测量该电水壶烧水时的实际功率,同学用所学知识和爸爸合作进行了如下实验:关掉家里所有用电器,将该电水壶装满水,接入家庭电路中,测得壶中水从 25℃上升到35℃所用的时间是 50s,同时观察到家中“220V 10A 3200imp/(kW·h)”的电子式电能表耗电指示灯闪烁了 80imp.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c 水=4.2×10 J/(kg.℃)] (1)电水壶中水的质量; (2)电水壶烧水时的实际功率; (3)电水壶加热的效率; (4)通过比较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大小关系,简要回答造成这种关系的一种可能原因. 4、某电热水瓶的铭牌如下表所示.若热水瓶内装满水,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外界大气压强为 1 个标准大气压)

显热与潜热

显热与潜热 1.显热系(简称:sensible heat)指当此热量加入或移去后,会导致物质温度 的变化,而不发生相变。物质的摩尔量、摩尔热容和温差三者的乘积为显热。即 物体不发生化学变化或相变化时,温度升高或降低所需要的热称为显热。原理: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其原有相态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显热”。它能使人们有明显的冷热变化感觉,通常可用温度计测量出来。注:(如将水从20?的升高到80?所吸收到的热量,就叫显热。) 公式:显热计算公式Q=m?c(t?,t?) Q=质量?比热(温度差) 2.潜热:相变潜热的简称,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这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固、液之间的潜热称为熔解热(或凝固热),液、气之间的称为汽化热(或凝结热),而固、气之间的称为升华热(或凝华热)。 3.显热与潜热 区别 显热主要表现在由于空气干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热量转移,比如空气干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引起的热量。 潜热的发生总会伴随着物质相态的变化,简单的理解就是水在沸腾的时候要吸收很多的热量而温度没多大的变化。所以,在空调负荷的计算时,因为空气里 含有水蒸汽,所以就要计算其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 显热对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物质加热,只要它的形态不变,则热量加进去后,物质的温度就升高,加进热量的多少在温度上能显示出来,即不改变物质的 形态而引起其温度变化的热量称为显热。如对液态的水加热,只要它还保持液态, 它的温度就升高;因此,显热只影响温度的变化而不引起物质的形态的变化。例 如机房中、其计算机或程控交换机的发热量很大,它属于显热。 对液态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当达到沸点时,虽然热量不断的加入,但水的温度不升高,一直停留在沸点,加进的热量仅使水变成水蒸气,即由液态变 为气态。这种不改变物质的温度而引起物态变化(又称相变)的热量称为潜热。如

显热与潜热的区分

显热与潜热的区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显热、潜热、热湿比及焓 显热主要表现在由于空气干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热量转移,比如空气干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引起的热量。潜热的发生总会伴随着物质相态的变化,简单的理解就是水在沸腾的时候要吸收很多的热量而温度没多大的变化。所以,在空调负荷的计算时,因为空气里含有水蒸汽,所以就要计算其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 显热对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物质加热,只要它的形态不变,则热量加进去后,物质的温度就升高,加进热量的多少在温度上能显示出来,即不改变物质的形态而引起其温度变化的热量称为显热。如对液态的水加热,只要它还保持液态,它的温度就升高;因此,显热只影响温度的变化面不引起物质的形态的变化。例如机房中、其计算机或程控交换机的发热量很大,它属于显热。 对液态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当达到沸点时,虽然热量不断的加入,但水的温度不升高,一直停留在沸点,加进的热量仅使水变成水蒸气,即由液态变为气态。这种不改变物质的温度而引起物态变化(又称相变)的热量称为潜热。如计算机房中、工作人员人体发热以及换气带进来的空气含湿量,这些热量称为潜热。(全热等于显热与潜热之和。) 如果要求的气温高于露点温度, 则没有水蒸汽的产生或者水珠的产生,即湿度没有变化,也就是所说的显热交换!如果要求的气温低于露点温度,就会有潜热交换。 潜热,相变潜热的简称,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这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固、液之间的潜热称为熔解热(或凝固

锅炉效率计算

单位时间内锅炉有效利用热量占锅炉输入热量的百分比,或相应于每千克燃料(固体和液体燃料),或每标准立方米(气体燃料)所对应的输入热量中有效利用热量所占百分比为锅炉热效率,是锅炉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它表明锅炉设备的完善程度和运行管理水平。锅炉的热效率的测定和计算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正平衡法 用被锅炉利用的热量与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之比来计算热效率的方法叫正平衡法,又叫直接测量法。正平衡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可用下式表示: 热效率=有效利用热量/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100% =锅炉蒸发量*(蒸汽焓-给水焓)/燃料消耗量*燃料低位发热量*100% 式中锅炉蒸发量——实际测定,kg/h; 蒸汽焓——由表焓熵图查得,kJ/kg; 给水焓——由焓熵图查得,kJ/kg; 燃料消耗量——实际测出,kg/h; 燃料低位发热量——实际测出,kJ/kg。 上述热效率公式没有考虑蒸汽湿度、排污量及耗汽量的影响,适用于小型蒸汽锅炉热效率的粗略计算。 从上述热效率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正平衡试验只能求出锅炉的热效率,而不能得出各项热损失。因此,通过正平衡试验只能了解锅炉的蒸发量大小和热效率的高低,不能找出原因,无法提出改进的措施。 2.反平衡法 通过测定和计算锅炉各项热量损失,以求得热效率的方法叫反平衡法,又叫间接测量法。此法有利于对锅炉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影响热效率的各种因素,提出提高热效率的途径。反平衡热效率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热效率=100%-各项热损失的百分比之和 =100%-q2-q3-q4-q5-q6 式中q2——排烟热损失,%; q3——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q4——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q5——散热损失,%; q6——灰渣物理热损失,%。 大多时候采用反平衡计算,找出影响热效率的主因,予以解决。

加热冷却功率计算精编版

加热冷却功率计算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模温机的加热功率和计算方法 点击次数:183 发布时间:2011-10-13 模温机选型的计算方法 ? 1.特殊的情况需进行计算: ? A、求加热器功率或冷冻功率KW=W×△t×C×S/860×T ? W=模具重量或冷却水 KG ? △t=所需温度和起始温度之间的温差。 ? C= 比热油,钢,水(1),塑料~ ? T=加温至所需温度的时间(小时) ? B、求泵的大小 ? 需了解客户所需泵浦流量和压力(扬程) ?

P(压力Kg/cm2)=×H(扬程M)×α(传热媒体比重,水=1,油= ? L(媒体所需流量L/min)=Q(模具所需热量Kcal/H)/C(媒体比热水=1 油=×△t(循环媒体进出模具的温差)×α×60 ? 2.冷冻机容量选择 ? A、Q(冷冻量Kcal/H)=Q1+Q2 ? Q1(原料带入模具的热量Kcal/H)=W(每小时射入模具中原料的重量 KG)×C×(T1-T2)×S(安全系数~2) T1 原料在料管中的温度;T2 成品取出模具时的温度 ? Q2 热浇道所产生的热量Kcal/H ? B、速算法(有热浇道不适用) ? 1RT=7~8 OZ 1OZ=28.3g(含安全系数) ? 1RT=3024Kcal/H=12000BTU/H= ? 1KW=860 Kcal/H 1 Kcal=

? 3、冷却水塔选用=A+B ? A、射出成型机用 ? 冷却水塔RT=射出机马力(HP)××860Kcal×÷3024 ? B、冷冻机用 ? 冷却水塔RT=冷冻机冷吨(HP)× ? 选择模具温度控制器时,以下各点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1.泵的大小和能力。 ? 2.内部喉管的尺寸。 ? 3.加热能力。 ? 4.冷却能力。 ?

热功率、热负荷、热焓量计算方法

能量单位。1Kcal=每kg 标准状况水开靠1C 能量 除常用的 KW , HP , KJ , Kcal , BTU 之外,表示热功的 单位还有 W , J , cal,和Mw , Mj , Mcal ,也就是瓦,焦耳, 卡和兆瓦,兆卡。他们是 KW 的千分之一和千倍。 三、需要分析的问题。 功率是单位时间作的功,它本身不是能量,只能说明单位时间 热功率、热负荷、热焓量 一、热功率定义及单位。 1、 热功率是加热设备根据事物加热的时间和能量消耗的多少 设计确定物理量,计算单位是 KW ,物理意义是单位时间 所释放的能量。常用的英制单位为马力(正 HP ) 2、 热负荷是加热设备在标准状况下所消耗能源全部转化的能 量,计算单位是千焦耳(KJ ),更常用的单位是千卡(Kcal ) 国外的设备常用英制 BTU 作单位。 3、 热焓量,是指热力传递的函数。通常用来计算气体(蒸汽) 可以释放热能数值,可以用千焦(KJ ),千卡(Kcal )做单 位。我们最常接触能的包含蒸汽的焓值。 二、各种热功率单位表示方法的意义。 1、 千瓦 单位时间所做的功。 1 千瓦=1000 焦耳/秒 1000J/S 2、 马力 单位时间所做的功。 马力=746焦耳/秒 1HP=746J/S 3、 千焦 能量单位。 1KJ=1KNM (千*牛顿*米) 5、 BTU 英制能量单位 1BTU=778.169*bf - ft (磅力?英尺) 4、 6、

内可以释放能量的大小。 而焦耳、千卡、BTU 是能量大小值,与时间无关。功率是表示 而能量是表示消耗能源的数值。10KW 的设备1 小时释放的能量与5KW 2 小时释放的能量相同的。功率不等于热功 能量。KW 与KJ,Kcal 之间没有可以换算的可能。 四、换算 1、热量之间的换算,1KJ=0.238846Kcal 1kcal=4.1868KJ 1KJ=0.948BTU 1BTU=1.05506KJ 1Kcal=3.967BTU 1BTU=0.252074Kcal 2、功率与热能的比例关系 常用千瓦时作单位(电度) 1 千瓦时=1KWH=3600KJ 1KJ=859.846Kcal 1KWH=859.846Kcal 1Kcal=0.001163KWh 1KWh=3412.14BTU 1BTU=0.252074Kcal 五、如何计算设备的功率,能耗,热负荷,设备的功率是用千 瓦表示的。热负荷可以用每小时的释放热量千卡来表示。 如28KW 的炉具热负荷为 28KWh=28*859.846 =24000Kcal 或者=95414BTU 利用第四节中的功率与热能的关系1kwh=859.84Kcal 可以方便

显热与潜热的区分

显热、潜热、热湿比及焓 显热主要表现在由于空气干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热量转移,比如空气干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引起的热量。潜热的发生总会伴随着物质相态的变化,简单的理解就是水在沸腾的时候要吸收很多的热量而温度没多大的变化。所以,在空调负荷的计算时,因为空气里含有水蒸汽,所以就要计算其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 显热对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物质加热,只要它的形态不变,则热量加进去后,物质的温度就升高,加进热量的多少在温度上能显示出来,即不改变物质的形态而引起其温度变化的热量称为显热。如对液态的水加热,只要它还保持液态,它的温度就升高;因此,显热只影响温度的变化面不引起物质的形态的变化。例如机房中、其计算机或程控交换机的发热量很大,它属于显热。 对液态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当达到沸点时,虽然热量不断的加入,但水的温度不升高,一直停留在沸点,加进的热量仅使水变成水蒸气,即由液态变为气态。这种不改变物质的温度而引起物态变化(又称相变)的热量称为潜热。如计算机房中、工作人员人体发热以及换气带进来的空气含湿量,这些热量称为潜热。(全热等于显热与潜热之和。) 如果要求的气温高于露点温度, 则没有水蒸汽的产生或者水珠的产生,即湿度没有变化,也就是所说的显热交换!如果要求的气温低于露点温度,就会有潜热交换。 潜热,相变潜热的简称,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这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固、液之间的潜热称为熔解热(或凝固热),液、气之间的称为汽化热(或凝结热),而固、气之间的称为升华热(或凝华热)。 显热:随着潮湿空气的温度变化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温度变化); 潜热:随着潮湿空气中的水蒸气浓度的变化有关的热量(汽化热*凝结热); 全热(焓):显热和潜热之和,一般状态下焓值与全热值相同。 湿负荷是指空调房间的湿源(人体散湿、敞开水池(槽)表面散湿、地面积水 值通常用房间的余热(Q)余湿(W)的比值来计算,在焓湿图中热湿比线通过房间的设计状态点,此时ε线描述了送入房间的空气吸热吸湿后使房间状态稳定在设计状态点的变化方向和过程。 焓表征物体吸收的热量(在等压过程中)〖enthalpy〗为一个体系的内能与体系的体积和外界施加于体系的压强的乘积之和。 焓是一个状态函数,也就是说,系统的状态一定,焓的值就定了。 焓的定义式(物理意义)是这样的:H=U+pV [焓=流动内能+推动功] 其中U表示热力学能,也称为内能(Internal Energy),即系统内部的所有能量; p是系统的压力(Pressure),V是系统的体积(V olume) 。

火力发电厂热效率计算

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热电厂经济指标释义与计算 1.发电量:电能生产数量的指针。即发电机组产出的有功电能数量。计算单位:万千瓦时(1×104kwh) 2.供电量:发电厂实际向外供出电量的总和。即出线有功电量总和。计算单位:万千瓦时(1×104kwh) 3.厂用电量:厂用电量=发电量-供电量单位:万千瓦时(1×104kwh) 4.供热量:热电厂发电同时,对外供出的蒸汽或热水的热量。计量单位:GJ 5.平均负荷:计算期内瞬间负荷的平均值。计量单位:MW 6.燃料的发热量:单位量的燃料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热量成为燃料的发热量,亦称热值。计算单位:KJ/Kg。 7.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单位量燃料的最大可能发热量(包括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所放出的汽化热)扣除水蒸汽的汽化热后的发热量。计量单位:KJ/Kg。 8.原煤与标准煤的折算总和能耗计算通则(GB2589-81)中规定:低位发热量等于29271kj (7000大卡)的固体燃料,称为1kg标准煤。标准煤是指低位发热量为29271kj/kg的煤。不同发热量下的耗煤量(原煤耗)均可以折算为标准耗煤量,计算公式如下:标准煤耗量(T)=原煤耗量x原煤平均低位发热量/标准煤低位发热量=原煤耗量x原煤平均低位发热量/29271 9.燃油与标准煤、原煤的换算低位发热量等于41816kj(10000大卡)的液体燃料,称为

潜热显热焓等解释

空調行業常見名詞解釋 潛熱 物質發生相變(物態變化),在溫度不發生變化時吸收或放出の熱量叫作―潛熱‖。物質由低能狀態轉變為高能狀態時吸收潛熱,反之則放出潛熱。例如,液體沸騰時吸收の潛熱一部分用來克服分子間の引力,另一部分用來在膨脹過程中反抗大氣壓強做功。熔解熱、汽化熱、昇華熱都是潛熱。潛熱の量值常常用每單位品質の物質或用每摩爾物質在相變時所吸收或放出の熱量來表示。 在一級相變中,吸收或釋放熱量,伴隨體積の變化,但系統の溫度不變。所吸收或放出の熱量稱為―相變潛熱‖。相變潛熱與發生相變の溫度有關,單位品質の某種物質,在一定溫度下の相變潛熱是一定值。若用U1和U2分別表示1相和2相單位品質の內能,用V1和V2分別表示1相和2相單位品質の體積,於是單位品質の物質由1相轉變為2相時所吸收の相變潛熱可用下式表示l=(U2-U1)+P(V2-V1)=h2-h1 式中P是作用於系統の外部壓強,h1和h2分別為1相和2相單位品質の焓。上式相變潛熱公式表明,相變潛熱l包括內潛熱(U2-U1)和外潛熱〔P(V2-V1)兩部分。 顯熱 物體在加熱或冷卻過程中,溫度升高或降低而不改變其原有相態所需吸收或放出の熱量,稱為―顯熱‖。它能使人們有明顯の冷熱變化感覺,通常可用溫度計測量出來。(如將水從20℃の升高到80℃所吸收到の熱量,就叫顯熱。) 相對濕度 某溫度時空氣の絕對濕度跟同一溫度下水の飽和汽壓の百分比,叫做當時空氣の相對濕度. 如果用p表示某溫度時空氣の絕對濕度,用P表示同一溫度下水の飽和汽壓,用B表示相對濕度,那麼 某一溫度時水の飽和汽壓可以從下麵の表裏查出來.因此,知道了絕對濕度就可以算出相對濕度來;反過來,知道了相對濕度也可以算出絕對濕度來. 假如空氣の絕對濕度p=800Pa,當氣溫是20℃時,空氣の相對濕度是 當氣溫是10℃C時,空氣の相對濕度 在住人の房間裏,適宜の相對濕度是60%左右.水稻在抽穗揚花期,最適宜の相對濕度是70%~80%.

热效率计算

1.“热得快”是一种插在保温瓶中烧开水的家用电器,你利用课内学过的仪器,设计一个测定“220V 1000W”“热得快”的热效率的方案,要求: (1)写出所需器材、测量步骤及操作中为了减小误差而需注意的事项; (2)用字母代表物理量,写计算“热得快”热效率的公式.(设测量时照明电路电压为220伏) 考点:能量利用效率.专题:实验题;简答题;设计与制作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热得快”的热效率是热得快有效利用的热量与所消耗电能的比值. 有效利用的热量是水吸收的热量,要掌握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同时要知道消耗的电能的计算公式W=Pt.根据所需测量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工具.根据热效率的概念得出热效率的计算公式. 解答:解:(1)需要用热得快加热水,所以要用到水,为了减少热量的散热损失,需要用到保温瓶.根据公式Q=cm△t,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 根据公式W=Pt,还要用手表测量加热所用的时间. 用到器材:水、保温瓶、湿度计、手表. 测量步骤:①用天平测出一质量为m的水,装入保温瓶;②用温度计测出水的初温t0;③开始加热,同时计时;④经过一定时间t1后,测出水的末温t;⑤利用效率的公式代入数据求出“热的快”的效率. 2.(2008?宜昌)电磁炉是一种新型灶具,如图所示是电磁炉的原理图:炉子的内部有一个金属线圈,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会引起电磁炉上面的铁质锅底内产生感应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体铁分子高速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迅速使锅体及食物的温度升高.所以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本身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它是完全区别于传统的靠热传导来加热食物的厨具.请问: (1)电磁炉与普通的电炉相比,谁的热效率更高?为什么? (2)某同学用功率为2000W的电磁炉,将1㎏初温为25℃的水加热到100℃,需要的时间为2分55秒,则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电磁炉的热效率是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考点:能量利用效率;热量的计算;电功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推理法. 分析:(1)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本身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它是完全区别于传统的靠热传导来加热食物的厨具,热散失少,电磁炉的热效率更高; (2)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热量(有用能量);知道电磁炉的电功率和加热时间,利用W=Pt求消耗的电能(总能量),再利用效率公式求电磁炉的热效率. 解:(1)因为电磁炉是利用锅体本身发热来加热食物,没有炉具向锅体传热的过程,热散失少,所以电磁炉的热效率更高; (2)加热水消耗的电能: 答:(1)电磁炉与普通的电炉相比,电磁炉的热效率更高; (2)消耗的电能是3.5×105J,电磁炉的热效率是90%. W=Pt=2000W×175s=3.5×105J,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水△t =4.2×103J/(kg?℃)×1kg×(100℃-25℃) =3.15×105J, 3、电热沐浴器的额定电压为220V,水箱里装有50㎏的水,正常通电50min,观察到沐浴器上温度示数由20℃上升到46.4℃.求: (1)在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2)若沐浴器内的发热电阻产生的热量由84℅被水吸收,那么发热电阻的阻值多大?工作电路的电流多大? (3)请你说出热损失的一个原因,并提出减小热损失的相关建议.

全热、显热、潜热、湿负荷关系详解_川能新能源郭静编

全热、显热、潜热、湿负荷详解 (川能新能源-郭静编)2013年1月29日 一、前言 很多暖通初学人员对全热、显热、潜热、湿负荷之间的慨念和关系始终没有弄明白,这类问题在各类暖通论坛上很多,每个人各有说法,但很少有人能够完整的阐述清楚,如果这些慨念混淆会影响深入的学习暖通知识,因此本人通过整理书本上的各种慨念及本人理解,把这它们之间的关系予以重新解释,以便于大家理解。 二、定义和慨念 1.显热(w):显热系指当此热量加入或移去后,会导致物质温度的变化,而不发生相变。物质的摩尔量、摩尔热容和温差三者的乘积为显热。即物体不发生化学变化或相变化时,温度升高或降低所需要的热称为显热。 2.潜热(w):潜热,相变潜热的简称,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这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固、液之间的潜热称为熔解热(或凝固热),液、气之间的称为汽化热(或凝结热),而固、气之间的称为升华热(或凝华热)。 3.湿负荷(kg/h):湿负荷是指空调房间的湿源(人体散湿、敞开水池(槽)表面散湿、地面积水等)向室内的散湿量,也就是为维持室内含湿量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 4.余湿量:余湿量就是为维持室内含湿量恒定需要去除的湿量。 它由:1、人体散湿 2、设备散湿 3、维护结构和地面散湿 4、新风和渗透风带来的湿量等组成,不过一般只考虑1、2两项,然后加一定的安全系数。 三、它们之间的关系 1.显热与显冷负荷的关系:要室空气的温度上升,而又不发生物质相变(如冷凝水)所需的冷量就是显热。 2.潜热与湿负荷的关系:要除去空气中多余的湿量,需要消耗能量,而消耗的这部分能量就是潜热。 3.全热=显热+潜热 显热来处理显冷负荷;潜热来处理是湿负荷。所以,空调总冷负荷=显冷负荷+湿负荷。

关于蒸汽的潜热

关于蒸汽的潜热 关于蒸汽的潜热 最近发现一个问题:饱和蒸汽压力越高,其潜热越小,比如2公斤饱和蒸汽的潜热是KG,而5公斤饱和蒸汽的潜热是KG,10公斤饱和蒸汽的是 2005KJ/KG,20公斤饱和蒸汽的是1892KJ/KG,请问各位海友,为什么蒸汽的压力越高,饱和蒸汽的潜热越小呢,最好能用理论解释,谢谢~ 应该从分子状态考虑,将水分子看作是实际气体,因为压强变大时体积减小,根据分子碰撞理论。分子之间的碰撞会加剧,从而增加了分子的活跃度,使水分子较压强较小时更加容易逃逸,换句话说就是吸收的热量较少即汽化潜热变小。 随着压力的升高,蒸汽的饱和温度升高,蒸汽(水)分子的动能相应增加,从外界获得较少的热量,就可以使蒸汽分子具有脱离相邻分子间引力的能量,所以随着压力的升高,汽化潜热减少。 1kg饱和液体定压汽化为饱和蒸汽所需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汽化过程的压力越高,汽化潜热的数值越小。一般把汽化潜热中转变为内能的部分称为内汽化潜热,把用于对外做功的部分称为外汽化潜热。 饱和的状态很重要~ 压力越高,液体达到饱和需要的热量是越多的,但是在饱和的基础上,压力高的饱和液体更容易汽化,需要的潜热越小。 这就是为什么在热力学中要引入"焓"的概念的原因之一. 建议用焓的概念分别描述饱和水与饱和水蒸气,再描述潜**较容易理解~“在相同温度下,过热水的潜热远大于蒸汽的潜热。”这句话对吗, 同种物质在温度相同、方向相反的相变过程中所吸入或放出的潜热,其量值必相等过热水与水蒸汽同为水,在温度相同时由液变汽或汽变液,吸放的热量应该相等,即潜热相等 楼主的意思是相同温度的过热水蒸汽与饱和水蒸气潜热比较吗,如果是这样“在相同温度下,过热水的潜热远大于蒸汽的潜热。”这句话就对了。因为过热水汽先放热冷却达到饱和状态时才会释放潜热,而此饱和温度对应潜热必大于原过热温度下水汽潜热值。仔细分析,条件不确定。 常识:常压下水的比热与相变潜热大约相差500倍。 我觉得过热水要变成相同条件下的蒸汽,必须吸热,发生相变。所以相同条件下的蒸汽肯定比水的潜热大

太阳能集热器月平均集热效率计算方法、热水系统热性能快速检测方法

附录E 太阳能集热器月平均集热效率计算方法 E.0.1 太阳能集热器月平均集热效率,应根据集热器瞬时效率方程(瞬时效率曲线)实际检测结果,按下式计算: η = η0-U ×(t i - t a ) / G 式中η—基于采光面积的集热器月平均集热效率(%)。 η0—基于采光面积的集热器瞬时效率曲线截距(%)。 (式E .0.1) U —基于采光面积的集热器瞬时效率曲线斜率[W/(m2·℃]。 t i —集热器工质进口温度(℃)。 t a —月平均环境空气温度(℃)。 G —月平均日总太阳辐照度(W/m2)。 (t i ?t a)/G—归一化温差[(℃·m2)/ W]。 E.0.2 归一化温差计算的参数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 1 月平均集热器工质进口温度应按下式计算: t i = t l/3+2 t i /3 式中:t i —集热器工质进口温度(℃)。 (式 E.0.2-1) t l —冷水计算温度(℃,取所在地统计数据)。 t r —热水设计温度(℃)。 2 月平均环境气温(应取项目所在地气象统计数据)。 3 月平均日总太阳辐照度应按下式计算: G =J T ×1000 /(S y ×3.6) (式E.0.2-2) 式中:G —月平均日集热器采光面上的总太阳辐照度(W/m2)。 J T—月平均日太阳辐照量[MJ/(m2·d)]。 Sy—月平均日照小时数(h/d)。

附录F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快速检测方法 F.1 一般规定 F.1.1 本方法适用于晴天条件下对采用平板或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构成的太阳能集中、以及分户储热水箱为闭式承压水箱的太阳能集中—分散和分散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日热水温升快速检测。 F.1.2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快速检测内容应包括: 1 集热器类型,是否带反光板;总采光面积,总面积。 2 储热水箱规格,数量,有效水量。 3 无辅助热源补充条件下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日热水温升。 F.1.3 同一类型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系统抽检量不应少于1%的该类型系统总数量,且不得少于1套。 F.1.4 对太阳能集中—分散供热水系统的检测,至少应含对集中供热水主管近端、远端和中间区域各1处分户储热水箱日热水温升的检测。 F.1.5 检测应在系统完成调试和试运行后进行。检测期间,太阳能热水系统平均供热负荷率不应小于50%,储热水箱有效容水量应大于等于设计日产水量的95%。 F.1.6 检测期间,不得有冷水注入系统;辅助加热设备不得启用;系统中的防冻用自限式电热带和其它常规热源补热设备不得启用。 F.1.7 温度测量仪表最大允许误差应小于等于0.2℃,分辨率应小于等于 0.1℃。 F.1.8 检测应在晴好天气下进行。检测时长冬季宜不少于6 小时,夏季宜不少于8 小时。 F.2 检测步骤 F.2.1 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的检测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在水箱水位有效高度的1/6H、1/2H、5/6H 处,布置水温测点(应注意避免使测量水温的温度传感器与水箱壁接触)。

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W=V的平方除以R 电流=电压/电阻 功率=电压*电流*时间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W=V的平方除以R 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瓦特)之间的关系是:V=IR,N=IV =I*I*R, 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等.但是必须注意,以上均是在直流(更准确的说,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其它情况不适用.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的换算关系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电流 符号: I 符号名称: 安培(安) 单位: A 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I=U/R 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 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 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 (星形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电流= 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⑴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1+R2

全热、显热、潜热、湿负荷详解

全热、显热、潜热、湿负荷详解 一、前言 很多暖通初学人员对全热、显热、潜热、湿负荷之间的慨念和关系始终没有弄明白,这类问题在各类暖通论坛上很多,每个人各有说法,但很少有人能够完整的阐述清楚,如果这些慨念混淆会影响深入的学习暖通知识,因此本人通过整理书本上的各种慨念及本人理解,把这它们之间的关系予以重新解释,以便于大家理解。 二、定义和慨念 1.显热(w):显热系指当此热量加入或移去后,会导致物质温度的变化,而不发生相变。物质的摩尔量、摩尔热容和温差三者的乘积为显热。即物体不发生化学变化或相变化时,温度升高或降低所需要的热称为显热。 2.潜热(w):潜热,相变潜热的简称,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这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固、液之间的潜热称为熔解热(或凝固热),液、气之间的称为汽化热(或凝结热),而固、气之间的称为升华热(或凝华热)。 3.湿负荷(kg/h):湿负荷是指空调房间的湿源(人体散湿、敞开水池(槽)表面散湿、地面积水等)向室内的散湿量,也就是为维持室内含湿量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 4.余湿量:余湿量就是为维持室内含湿量恒定需要去除的湿量。它由:1、人体散湿 2、设备散湿 3、维护结构和地面散湿 4、新风和渗透风带来的湿量等组成,不过一般只考虑1、2两项,然后加一定的安全系数。 三、它们之间的关系 1.显热与显冷负荷的关系:要使空气的温度上升,而又不发生物质相变(如冷凝水)所需的能量就是显热。 2.潜热与湿负荷的关系:要除去空气中多余的湿量,需要消耗能量,而消耗的这部分能量就是潜热。 3.全热=显热+潜热 显热来处理显冷负荷;潜热来处理是湿负荷。所以,空调总冷负荷=

暖气片散热产热效率计算公式

. 暖气片散热、产热效率计算公式如何正确测算,暖气片产生热量,可采用如下正确而科学的计算 散热可以使用如下是我们选择金旗舰暖气片产品的科学依据。方法,散热板将热量辐射到周围的的最一般方法是把器件安装在暖气片上,空气中去,以及通过自然对流来散发热量。一般地说,从暖气片到周围的空气的热流量(P)可由下例表示。为暖 ,AW/cm2℃)TP=hA η△式中h为暖气片总的传热导率(为暖气片的最高温度Tcm2),η为暖气片效率,△气片的表面积(是由辐射及对流来决定,η是由暖与环境温度之差(℃)。上式中h暖气片的表面积越大,与环境温度之差越气片的形成来决定。总之,大,散热板的热量辐射越有效。)暖气的辐射散热(1)T/2+237×10-11×ε(△下述近似式表示辐射散热:hr=2.3℃)式中ε是表面辐射率,随灰铸铁椭三柱暖气片的表面状W/cm23(也就是说辐射率极差。况而变化。表面研磨光洁的产品ε=0.05~0.1)对流散热:功率器件安装在装置的框架上时,采用对然而,暖(2采用对流暖气片流散热比辐射散热更有效。在一个大气压的空气中,℃)(W/cm2 )10-4××(△T/H1/4hc=4.3的传导率近似地由下式表示。是暖气片垂直方向长于水平方向更为有效,大家可以参考;H式中, . 国产各种暖气片产品的性能对比?)关于暖气片产生热量的效率η(2 . .

国内暖气片的行业标准规定,若用薄材料制成暖气片,则离 散热效果也越差。上述公式是假定温度都热源越远,表面温度越低,这种由是均在分布的,而实际上在散热板的边缘部位表面温度越低。它表示散热板实际传递暖气片本身温度确定的系数就是暖气片效率,的热量与器材安装部位最高温度视为均匀分布时的热量之比。η主要是由所用暖气片的材料大小与厚度来决定的。一般地 ℃)℃)及铜(2.12W/cm2 3.85W/cm2 说,热传导率高的材料如铝(暖气片的厚度以厚些为好,另外,0.46W/cm2 ℃)就相当差了。(而钢并以跟暖气片的长度平方成比例为最佳。 .

热功率、热负荷、热焓量计算方法

热功率、热负荷、热焓量 一、热功率定义及单位。 1、热功率是加热设备根据事物加热的时间和能量消耗的多少 设计确定物理量,计算单位是KW,物理意义是单位时间所释放的能量。常用的英制单位为马力(正HP) 2、热负荷是加热设备在标准状况下所消耗能源全部转化的能 量,计算单位是千焦耳(KJ),更常用的单位是千卡(Kcal)国外的设备常用英制BTU作单位。 3、热焓量,是指热力传递的函数。通常用来计算气体(蒸汽) 可以释放热能数值,可以用千焦(KJ),千卡(Kcal)做单位。我们最常接触能的包含蒸汽的焓值。 二、各种热功率单位表示方法的意义。 1、千瓦单位时间所做的功。1千瓦=1000焦耳/秒1000J/S 2、马力单位时间所做的功。马力=746焦耳/秒1HP=746J/S 3、千焦能量单位。1KJ=1KNM(千*牛顿*米) 4、千卡能量单位。1Kcal=每kg标准状况水开靠1℃能量 5、BTU 英制能量单位1BTU=778.169*bf·ft(磅力·英尺) 6、除常用的KW,HP,KJ,Kcal,BTU之外,表示热功的 单位还有W,J,cal,和Mw,Mj,Mcal,也就是瓦,焦耳,卡和兆瓦,兆卡。他们是KW的千分之一和千倍。 三、需要分析的问题。 功率是单位时间作的功,它本身不是能量,只能说明单位时间

内可以释放能量的大小。 而焦耳、千卡、BTU是能量大小值,与时间无关。功率是表示设备的强度,力量。而能量是表示消耗能源的数值。10KW的设备1小时释放的能量与5KW 2小时释放的能量相同的。功率不等于热功能量。KW与KJ,Kcal之间没有可以换算的可能。 四、换算 1、热量之间的换算,1KJ=0.238846Kcal 1kcal=4.1868KJ 1KJ=0.948BTU 1BTU=1.05506KJ 1Kcal=3.967BTU 1BTU=0.252074Kcal 2、功率与热能的比例关系 常用千瓦时作单位(电度) 1千瓦时=1KWH=3600KJ 1KJ=859.846Kcal 1KWH=859.846Kcal 1Kcal=0.001163KWh 1KWh=3412.14BTU 1BTU=0.252074Kcal 五、如何计算设备的功率,能耗,热负荷,设备的功率是用千瓦表示的。热负荷可以用每小时的释放热量千卡来表示。

显热与潜热的区别

显热与潜热 显热:对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物质加热,只要它的形态不变,则热量加进去后,物质的温度就升高,加进热量的多少在温度上能显示出来,即不改变物质的形态而引起其温度变化的热量称为显热。 潜热:潜热是物质发生相变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如对液态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当达到沸点时,虽然热量不断的加入,但水的温度不升高,一直停留在沸点,加进的热量仅使水变成水蒸气,即由液态变为气态。这种不改变物质的温度而引起物态变化(又称相变)的热量称为潜热。1Kg液体完全变为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温度下的汽化潜热,用符号r表示,单位kJ/kg。 两个概念: 显热是物质不发生相变(固、液、气转变)吸收或放出热量 潜热是物质发生相变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如1mol水(100℃)蒸发成1mol水蒸汽(100℃)需要吸收40.62kj的热量,这部分热量就是潜热;而1mol 60℃水升温至100℃(无水蒸汽生成)需要吸收的热量(约3.014kj)就是显热。 简单的说显热是物质不发生相变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它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是:热量转移过程中伴有温度的变化.而潜热是物质发生(相变)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热量的变化,但温度一般保持恒定不变,即相变前后的温度是相同的.

物质发生相变(物态变化),在温度不发生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作“潜热”。物质由低能状态转变为高能状态时吸收潜热,反之则放出潜热。例如,液体沸腾时吸收的潜热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另一部分用来在膨胀过程中反抗大气压强做功。熔解热、汽化热、升华热都是潜热。潜热的量值常常用每单位质量的物质或用每摩尔物质在相变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来表示。 在一级相变中,吸收或释放热量,伴随体积的变化,但系统的温度不变。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相变潜热”。相变潜热与发生相变的温度有关,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相变潜热是一定值。汽化潜热就是说,把1KG饱和水变成1KG干饱和蒸汽所需要的热量。因为外界系统压力不同,对应的要吸收的热量也不同,所以通常说成在某个压力下的汽化潜热。

火力发电厂热效率计算

精心整理 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热电厂经济指标释义与计算? 1.?发电量:电能生产数量的指针。即发电机组产出的有功电能数量。计算单位:万千瓦时(1×104kwh )? 2.供电量:发电厂实际向外供出电量的总和。即出线有功电量总和。计算单位:万千瓦时(1×104kwh )? 345.6.KJ/Kg 。7.8.(7000x 原9?1kg 标热量/×41816/10022值/热电厂热效率:是指汽轮机组发电量的当量热量占发电耗燃料含热量的比率,即每千瓦时发电量的当量热量与每千瓦时发电量所耗用燃料的含热量的比率,反映发电厂能源加工转换的效率。公式为:热效率=10E ×3600/(B ×29271)?B------计算期内发电标准煤耗?26.热电厂耗用标煤量:热电厂标准耗煤量=(热电厂原煤耗量×原煤低位发热量+耗用油量×41816)/29271?热电厂发电标煤耗量=(热电厂原煤耗量×原煤低位发热量+耗用油量×41816)×发电比/29271? 热电厂发电热效率?q =Q ’/(E/10)?Q ’----计算期内热电厂发电耗用热量(kj )?Q ’=(耗用煤量x 煤低位热值+耗用油量×41816)×发电比? 汽水损失率汽水损失量=锅炉补充水量-对外供热量汽水损失率=汽水损失量/锅炉产汽量×100%?

精心整理 18.电厂补给水率:即电厂补充水量与锅炉产汽量的比率?锅炉的输出热量与输入热量的比率。是反映燃料和介质带入炉内热量被利用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锅炉正平衡效率=锅炉产汽量/(原煤耗量×原煤的低位发热量+燃油耗量×燃油低位发热量+给水量×给水焓值)? 汽轮机组汽耗率:是指汽轮机组每发一度电所消耗的蒸汽量。计算公式:?d=D’×(100-∮)/(E/10)? 22.汽轮机组热效率:汽轮机组每发一度电所耗用的热量。?Q=d×I’? 23.汽轮机效率是指计算期内汽轮机组发出电能的当量热量与输入汽轮机发电热量的比率。抽凝机组采用公式:η=10E×3600/(D’I’-?DI)

电加热计算公式

电加热计算公式 计量单位 1.功率:W、Kw 1Kw=3.412BTU/hr英热单位/小时=1.36(马力)=864Kcal/hr 2.重量:kg 1Kg=2.204621b(磅) 3.流速:m/min 4.流量:m3/min、kg/h 5.比热:Kcal/(kg℃)1Kcal/(Kg℃)=1BTU/hr.°F=418 6.8J/(Kg℃) 6.功率密度:W/cm2 1W/cm2=6.4516 W/in2 7.压力:Mpa 8.导热系数:W/(m℃)1 W/(m℃)=0.01J/(cm s℃)=0.578Btu/(ft.h.F) 9.温度:℃1F=9/5℃+32 1R=9/5℃+491.67 1K=1℃+273.15 电加热功率计算 加热功率的计算有以下三个方面: ●运行时的功率●起动 时的 功率 ●系统中的热损失 所有的计算应以最恶劣的情况考虑: ●最低的环境温度●最短的运行周期 ●最高的运行温度●加热介质的最大重量(流动介质则为最大流量) 计算加热器功率的步骤 ●根据工艺过程,画出加热的工艺流程图(不涉及材料形式及规格)。 ●计算工艺过程所需的热量。 ●计算系统起动时所需的热量及时间。 ●重画加热工艺流程图,考虑合适的安全系数,确定加热器的总功率。 ●决定发热元件的护套材料及功率密度。 ●决定加热器的形式尺寸及数量。 ●决定加热器的电源及控制系统。 有关加热功率在理想状态下的计算公式如下: ●系统起动时所需要的功率: ●系统运行时所需要的功率:

加热系统的散热量 ●管道 ●平面 式中符号,含义如下: P功率:kW Q散热量:管道为W/m;平面为W/m2 m 1 介质重量:kg λ保温材料的导热数:W/mk c 1 介质比热:kcal/kg℃δ保温材料厚度:mm m 2 容器重量:kg d管道外径:mm c 2 介质比热:kcal/kg℃L管道长度:m m 3每小时增加的介质重量或流量: kg/h S系统的散热面积:m2 c 3 介质比热:kcal/kg℃△T介质和环境温度之差或温升:℃h加热时间: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