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流程持续优化的三个方法

业务流程持续优化的三个方法
业务流程持续优化的三个方法

大家好

管理工程部的变革、供应链中心成立管理处,当时的初衷就在于设立流程管理的专职人员和部门职责,建立流程持续优化和审核的制度,最终推动流程落地,解决管理实际运行和体系两张皮的现象,两年过去了,我们自我反思,我们在这方面还做的很不足,体系和管理处还无法就流程、制度和体系方面做有效的整合,每次体系审核或者客户审核的时候,还存在体系规定和实际执行不一致的现象,为了体系审核编造一些过程文件和记录的现象还有存在,所以大家看了以下文章应该要有感触,管理处和体系部门应该有工作思路和想法,应该快速拿出具体的计划和行动,解决这些不正常的现象。我建议如下:

1、根据业务主流程或者价值链,分模块搭建起流程和文件的框架体系。能够通过这个框架体系一目了然掌握每个业务节点上的程序文件、作业规范、和记录表单是否完善。

2、管理处和体系定时对流程的执行进行审计和优化,不断充实这张框架图。

3、通过一至两年的运行,我们的整个管理的制度和流程会非常的系统化和体系化,而不至于目前这种现状,缺乏系统比较零散。而且和体系的运行处于两张皮的现象,所以务必要解决体系文件、管理制度和办法、业务流程和实际运作这几方面的无缝衔接。

请各部门认真阅读以下文章,并能学习到其有效的流程管理的方法,谢谢!

业务流程持续优化的三个方法

流程在优化完成后,并不意味着结束,因为流程优化不是“一锤子买卖”,流程管理不是“一次性革命”,需要追求长治久安,进行持续改进。为保证流程的持续优化和落实,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流程的持续改进不能完全由兼职人员完成,需要专门的人员负责。

?流程管理不应是孤立开展,需要和制度、绩效有效结合。

一、设立专职的流程管理专员

在建立并且规范了流程以后,如果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优化或者规范后的流程的效果是无法保证的。管理流程的核心在于企业中要有人来负责流程这个事情,能够督促业务部门将流程贯彻起来,当业务变更时,流程也能及时变更,并探求业务的创新与流程创新相互促进。流程专员就是这样一种角色。

流程专员在流程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要承担规划本单位的流程体系、推动建立或优化跨部门的业务流程、组织流程主人和关键用户参与流程培训、推动流程管理意识的普及、参与流程执行的稽核和审计、协调处理流程管理中出现的争议或问题等工作,要做好这些工作,流程专员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1.建筑师:所谓建筑师,就是要规划组织的业务流程体系。这个组织可以是公司级别的,也可以是某个平台或者部门级别的。

2.外交家:外交者,纵横捭阖,周旋于诸侯间。企业往往是职能化设置的,一个个专业部门,就仿佛一方方诸侯。而流程却偏偏要打破部门壁垒,弱化地方保护。通常流程管理部门没有简单的实权,可以直接的指挥业务部门如何做,这就需要流程管理人员具备外交家的智慧和口才。

3.传教士:传教士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忱。最多的工作是什么?传教。流程管理者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对流程管理理念虔诚的热爱。最多的工作是什么?培训。没有信仰,就不会有热爱;没有培训,就不会有理解;没有理解,就不会有执行。

4.领导者:公司里流程混乱,各自为战,群龙无首。流程管理者要勇于站出来,通过专业知识的呈现,引领公司的流程管理走向规范和有效。

5.发言人:变革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话题,沟通计划是变革管理的核心之一。发言人最重要的职责不是说服别人,而是清晰的阐述流程管理的立场--无论对内还是对外。

6.主人翁:固然,流程Owner应该承担过多的业务责任,但是作为流程管理人员,必须敢于承担流程管理的最终责任。

从上面这几个比喻可以看出,流程专员虽然职权不高,但肩负的职责却不小,要承担这样的责任,对流程

专员的个人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清楚整个流程的工作情况;对周围环境对流程的影响,以及流程对商业的影响有着全面的认识;有着能够影响决策及自身管理职能范围外的人格魅力。

二、基于流程的绩效考核

流程管理如果缺乏考核导向的牵引与配合,推进的难度会很大,主要有如下问题:

?考核部门导向,考核以部门工作为主,对于内部客户的需求不太关心,跨部门协作难度大。

?对流程绩效缺乏管理,设置目标后也没人关心。

?流程运行中发现问题得不到足够重视与有效整改。

?流程优化没有动力机制,基本是处于被动参与状态。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将绩效考核引入流程管理体系。流程绩效管理是对企业商务经营活动的动态管理,通过对时间、成本、质量与风险等关键业绩指标分析,能够及时反映企业经营状态,检验企业经营策略与业务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实时提出优化建议。流程绩效管理的优势在于,可以按照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制定具体实施的量化目标,并通过客观的数据采集与加工来体现公司的实际运营状况,并针对检测结果做出及时调整,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规划。基本流程的绩效考核主要有如下几个指标:

(1)时间指标。在企业整体流程层面,时间指标主要是指订单完成时间,即企业在接到顾客订单之后,安排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配送、指导向顾客提交合格产品等一整套过程所需要的时间。通过任务分解,则可针对每一环节派生出分环节时间指标。

(2)成本指标。综合运用财务会计手段及管理会计手段,监督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人、财、物等经营要素的使用状况,尤其是运用会计手段、采用直接成本核算方式对企业主要的资源消耗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力求通过优化流程、节约资源来降低成本。

(3)质量指标。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向下游传递的物品是否符合要求反映了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是否能向顾客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代表了企业外部的质量水平。

(4)风险指标。主要包括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现金流和支付能力、资本周转率、投资回报率等一系列财务指标,市场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的销售数据与发展趋势等。

将以上四方面关键指标作为企业定量化业务流程管理的主要手段,可以使企业随时掌握内部的经营状况,并透过一系列表象发现企业实际运行状况的因果关系,其优势在于监督控制过程的实时性和持续性,是对企业全环节的动态流程管理。

三、理顺流程管理中的几张“皮”

很多企业都建立了ISO9001管理体系,覆盖了人力、设备、工作环境、采购、产品开发、生产等众多环节。但是ISO9001并不是企业管理的全部,因此企业还会根据各种管理需要建立诸如企业内控体系、供应链管理体系、设备维护管理体系等。同时为了持续提高竞争能力,企业还会不断的吸纳和应用各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这些理念和方法的引进一般都以项目实施的形式展开,并随着项目的结束而给企业留下一套套新的管理流程,也就是所谓的一张张“皮”。

事实上,不管企业引入并建立了多少种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企业的业务流程都只能有一套,企业的业务人员在工作时只要严格按照这套流程中所规定的的要求开展工作即可满足所有管理体系的要求。也就是说这几张“皮”应合为一张“皮”。在企业内部实现三个统一:即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采用统一的信息化业务流程描述语言,设立统一的业务流程管理部门。

上述措施只是从技术上实现了设计的管理体系的整合,而在企业中可能还存在着两张“大皮”之间的脱节。这就是所设计的管理体系与实际被执行的管理体系之间的脱节,即所谓的蓝图与现实之间的脱节。简言之,就是业务人员不按所规定的流程进行工作。

要避免这两张“大皮”之间的脱节,一般来说有两种解决方案:

(1)建立业务流程合规审核制度。这种方法需要人工执行,可以在统一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上设计出整体的流程合规审核制度,以一定的频率和周期,不断对流程中关键的节点进行合规检查,并出具流程合规审核的风险报告。类似于ISO9001中所规定的内审制度。

(2)通过管理信息化来固化业务流程,这种方法是目前的趋势,即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来固化流程,这种方式还可以提升流程的效率。甚至带来流程的创新。

业务流程管理方法

业务流程管理方法及步骤: 业务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可以达到节省时间金钱、改善工作质量、固化企业流程、流程自动化、实现团队合作、优化流程、向知识型转变等的目的。 业务流程的管理按照其变革的程度分三步:业务流程的建立和规范、业务流程优化和业务流程重组。 第一步:确定业务管理需求及目标,如新业务/工作指标/短板问题; 第二步:初步制定新的业务流程及规则。根据业务管理需求及目标,依靠现有的经验及简单的制度,建立新的业务流程规范初稿、关键是明确权责,识别和描述流程,使工作例行化。第三步:试点及优化。 根据建立的流程及规则,进行讨论优化,并实际验证试行,最终评估出可行性及问题,并根据试行评估情况进行进一步改良优化。 第四步: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全面推广、实施新的业务流程及规则。 案例 “当日装、慢必赔”工作业务流程及规则制定过程 确定需求及工作目标; 接应流程讨论初稿: 地市试点 试点评估 全省推广。 落地及推进 新的业务规则及流程只有具备可执行性,才能得到有效落地,推进业务流程、规则落地,实现战略落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首先,目标合理有效分解,与各部门业务活动紧密关联是关键第一步。 一是目标应逐层分解到公司各个职能和层次,与公司的各部门生产活动过程有效关联,才能确保团队内责任分工明确,方向一致。 二是应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成功因素,形成战略地图。 其次,要实现落地,必须发挥业务流程管理的核心枢纽作用,将各项行动措施落实到各部门具体的业务工作中,实施业务流程分级管理,确保各项行动措施职责分工明确,业务实施流程清晰。 加快装接应职责图 但新的业务流程及规则该如何推进呢?实际中根据具体现状,应进行流程分级管理,流程分级管理会有所区别,一般可分为三级(如图所示),

业务流程优化在企业的应用研究

业务流程优化在企业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业务流程优化的基本概念,业务流程优化与业务流程再造的异同点,分析了目前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国内国际实施的现状,借鉴一些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提出业务流程优化的概念,并对业务流程优化实施进行了探索。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theory, learns some advanced experience from some of the successful companies,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makes exploration on it. 关键词:业务流程;优化;流程再造 key words: business processes;improvement;process re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136-02 1 业务流程优化的基本概念 流程,英文“process”,也译作“过程”。对于流程的含义,企业流程再造理论的创始人迈克尔·哈默给出的定义是“业务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价值的输出的活动。”。t·h·达

日常优化工作流程

优化工作流程 安联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网管优化部 [回到网络优化主页] [日常维护] 1.断站处理:断站是影响网络性能的重大因素,对网络的拥塞、掉话、切换 等都有重大的影响,虽然对断站的处理主要由维护部门完成,但我们也应该密切跟踪断站的情况。断站处理的方法可参看优化详细流程。 2.每天对所负责区域的重大告警进行观察和处理,处理原则是配合维护部 门,及时解决网上出现的重大问题; 3.统计组每天取全网、BSC、BTS性能统计,如果全网或部分BSC性能出现 明显恶化时要及时上报综合办公室,并进行力所能及的分析; 4.每天观察基站性能,对性能异常,如掉话、拥塞等突然上升,并有较大影 响的基站要及时处理。规划优化人员在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频率、邻区、覆盖、参数等的重新规划与调整,需要与其它部门合作的应通过合理的渠道及时进行沟通,协同解决问题; 5.及时处理用户投诉。针对所反应的问题,性能测试组首先对投诉进行分析 和测试,对于需要深入分析的问题,可与优化组合作解决。对于用户投诉,应本着对用户负责的原则,在不影响全网性能的前提下,尽量解决或缓解用户所反应的问题。 6.对所负责区域内的测试工作做好安排,要做到测试目的明确、测试工具和 路线合理、及时分析测试结果,尽量做到每次测试都有一定的结果; 7.根据新开站流程,规划优化人员应该对新开站的位置、所属MSC、BSC、 开站条件等进行确认,拿到新站的详细资料,包括天线高度、周围环境、物业管理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频率和参数的规划,同时对临近基站的覆盖(天线、倾角)、邻区等进行必要的调整。数据录入人员应按规定时间录入新开基站的数据,并进行开站配合。优化人员应对新入网基站进行设备运行状况和性能的跟踪,并根据运行情况对规划数据做必要的调整; 8.天线调整人员根据规划和优化的需要,重新对天线型号、方位角、下倾角 进行设计、调整,同时与规划优化人员一起对调整效果进行跟踪; 日常维护工作是每个负有责任的工程师每天工作的最基本部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整个网络正常工作的前提。 [一周工作]

流程再造 VS 流程优化 VS 流程梳理

流程再造 VS 流程优化 VS 流程梳理 管理工具和方法不是管理学家的创造发明,只是把管理实践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提炼,所以说,企业管理者们本身就具有管理的实践经验,不能盲目地迷信新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如果不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机的结合,管理工具和方法可能还不如原有的管理经验。 做过企业管理的人都知道,流程和绩效考核是企业短期目标的重要保障,搞得好,企业业务绩效提升非常显著,搞得不好,业务一塌糊涂;业务/战略是企业长期目标的重要保障,是企业制定业务选择和经营策略,下面我就说说企业流程如何管理,流程如何改进。 二十年前,我在联想,当时不知道什么叫流程,但是当联想内部部门协作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引发内部纷争,就此柳传志召集所有的经理级以上的干部讨论制定了内部接口制度,实际上就是现在的流程。这是针对部门之间业务协作的矛盾,梳理各个环节,对矛盾点进行责任界定,并落实在接口制度中,以备今后各部门参照执行,这是企业流程管理实践的原始写照。 进入二十一世纪,自从国外咨询公司进入中国,引进了许多的管理新名词,被国内咨询公司盲目地照搬,向企业推崇,一时间“流程再造”“BPR”成了最时髦的名词。前不久,看到一个咨询师在管理网站上津津乐道地大谈《对于“流程再造”词语的语境》:“近日,和一家中小企业的信息主管交流了解到,用“流程再造”比对老板说用“整合”这个词语更易于让企业主接受。”从语言中能看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企业的管理,不知道流程对企业的重要性和危险性,注重名词远胜过实际。 现在一些咨询公司里从事管理咨询的许多人,要么缺乏企业的管理经验,要么在企业从事管理的经历很浅,缺乏企业管理的亲身感受,对企业的了解停留在管理术语上,所以热衷于新名词,洋名词,好像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就跟吃饭一样容易。在这里,我谈谈在企业管理和管理咨询中“流程再造”、“流程优化”、“流程梳理”到底有什么不同,做到什么程度需要什么能力。 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缩写简称BPR),指的是企业对其所从事的管理工作及作业程序进行重新设计和构建的过程,流程再造被誉为企业进行的一场新的管理**。许多企业的老板感觉企业管理越来越累,竞争力越来越弱,或者想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听到“流程再造”是重新设计业务流程,能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的美妙故事,无不举手同意聘请咨询公司来实施彻底更新作业流程的工作。这些把企业从小带大,身经百战的、无比精明的老板就没有冷静地仔细想想:聘请的咨询顾问真正懂得企业的流程管理吗?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咨询顾问熟悉企业的经营业务吗?如果,聘请的咨询顾问是从学院中出来,没在企业长时间从事中高级管理工作,他们一定不懂得企业流程管理,仅懂得流程管理的理论可以做教学培训,但不可能真刀真*地做企业的流程再造;如果咨询顾问在企业只呆1-3个月,很难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业务,不谙熟经营业务,就不可能做到对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所以说,许多声称能帮企业流程再造的咨询公司和咨询顾问都是名不副实的,他们不具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的能力。 流程梳理实际上就是倾听企业人员复述作业过程,把企业原有的作业流程绘制成流程图,流程梳理就意味着帮助企业绘制流程图。目前,95%的打着流程再造旗号的咨询公司,包括做ERP的软件公司都是在做流程梳理的工作,ERP的软件公司是在流程梳理过后,配上一套软件。只能做流程梳理的原因是咨询公司和顾问不懂企业的经营业务,无法按照业务的规律提出改进效率的意见,最多只能对流程的长短、审批环节的多少、与其他标杆企业的差异提出意见,这些修改建议很可能是改变了原有习惯,但不一定能提高效率。做过流程再造的企业对此深有体会,咨询顾问说起理论来头头是道,对企业业务如何盈利?如何通过改动作业环节提高效率?根本就不知道,只能听我们的。 流程优化是针对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思考,为了改善企业的成本、质量、服务及速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对影响效率的关键流程进行改进和完善,不作整体流程更新。企业作业流程是长时间积累形成的一套员工作业习惯,想快速地彻底地更换企业所有人的作业习惯/流程是非常困难的事,它已超

企业流程优化的关键成功三大要素

企业流程优化的关键成功三大要素 个企业开展全面的流程管理一般经历流程体系建设、流程实施推广、流程持续评估改进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的流程体系建设是策划和设计阶段,是流程能否落地的基础AMT咨询在为很多企业开展流程体系建设项目时往往会面临以下问题和尴尬: 1、如何形成流程的整体架构,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建立清晰的流程脉络,而不是各部门独立编写很多零散的相互交叉各自为政的流程。 2、流程和以往的一些文件体系如何融合,很多流程项目最终结果是在ISO体系、企业现有的规章制度之外又多了一套新的文件,但是具体业务执行的人还是不知道具体工作该参考哪个文件 3、流程优化项目结束了,文件柜里产生了一堆流程文件,但在业务部门眼里是流程管理部门的流程,和自己没关系,业务还是按原来的惯性开展… 如何使流程体系建设能够真正落地,为企业带来切实的价值,结合多个咨询项目管理的经验,对项目开展过程中建立流程框架、流程梳理、流程优化三个核心环节的关键成功要素进行分析总结。 一、建立流程框架 构建流程框架本身是一个厘清企业管理结构的过程。通过从企业一级流程框架逐渐往下分类分级细化,形成二级、三级直到完整的企业流程清单。其关键是既能体现流程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关联性,又清晰的界定流程间的边界。 企业的一级流程框架反映企业的整体业务模式,体现的是从企业最高管理层视角对企业的整体认识。企业的最高管理层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并传达企业的战略,同时使企业里的各条流程能紧密衔接,通过建立企业各项活动的有机组合,形成整体系统,从而确保战略的实现和整体效益提升。因此这张总体框架图既能反映企业的业务运作特点,又能突出企业的战略或核心竞争力,反映企业各业务领域的定位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当流程总图被赋予以上意义,这项工作从专业上升到艺术。 从一级流程总图分解细化形成流程清单,对于进行全面流程体系建设的企业,流程清单的意义重大,如同企业人员管理的“花名册”,是流程管理和持续优化的基础,其分解过程关键是清晰的界定流程范围及流程起点和终点。AMT咨询接触过有的企业在构建流程清单时往往分解到三级、四级流程清单就理不请其中的逻辑关系,或者是以各部门为核心梳理的流程存在很多接口不一致不清晰的地方,其主要问题在于缺乏整体上的策划和流程分类分级的统一视角。 流程的分类分级首先是从管理要求的角度出发对业务的分类,不同分类的业务其管理要求不同,使相应的流程需设置不同的控制点和对应不同的知识经验积累点。如新产品管理,对于全新产品开发管理的重点在于概念评审和过程控制,保证新产品的开发上市成功率;而应对市场竞争的促销及改进类产品,其管理要求是市场响应速度快,因此在流程清单设计时需考虑不同产品的分类而设置不同的流程,即首先是区分管理的差异化,再实现标准化,切忌统一的流程应对所有类型业务。其次流程的分类分级细化需考虑不同细化颗粒度对应的应用对象,使分解的不同层级流程能对应到某一组织或岗位层级。 对于集团管控型企业,可能还会面临一个问题,即流程清单的分层。不同的组织层级对应不同的管理对象,如人力资源管理,集团总部出框架性的流程制度,下属业务单元会再分解细化,但其分解的下层流程制度文件,必须和上一层流程衔接一致形成一体化,同时细化分解的流程清单也可根据流程责任人区分形成下一层组 织的流程清单。 流程清单的表现形式一般类似树状逐级分解,然而现实业务流程整体描绘出来应该是网状结构,即各类不同的业务都有交叉影响作用,从而形成企业的整体系统。因此在流程清单分解时要识别各流程间的相关联系,这些联系包括直接触发关联,即一个流程结束启动下一个流程,或者流程间存在信息交互和时钟协同等。 二、流程梳理 流程框架搭建好后,进入具体流程梳理环节,AMT咨询认为这部分工作有两个关键要素,第一个是建立流程文件描述标准模板;第二个是让流程责任人成为责任中心,保证后续流程梳理优化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 一、业务流程优化介绍 (一)定义 流程优化是一项通过不断发展、完善、优化业务流程,从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对现有工作流程的梳理、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即称为流程的优化。流程优化不仅仅指做正确的事,还包括如何正确地做这些事。为了解决企业面对新的环境、在传统以职能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下产生的问题,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整,从本质上反思业务流程,彻底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以便在当今衡量绩效的关键(如质量、成本、速度、服务)上取得突破性的改变。 (二)目的 1、提高组织运作效率,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2、打破部门间壁垒,增强横向协作 3、管理层能够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企业的整体运作 4、确保公司策略得以有效地执行,从而支撑战略的实现 (三)目标 1、总体目标 ?提高集团管控能力。 2、详细目标 ?确定与流程运行相适应的岗位设置和绩效考核的KPI指标体系, ?明确新的流程体系所需的IT支持 ?在试点范围内使流程操作人员掌握项目成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较高且稳定的投资回报率与合理的财务结构 ?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与高效率的内部管理与决策 (四)影响 1、增强业务流程的可靠性 2、降低成本 3、提高顾客满意度 4、提高员工士气 5、减少官僚作风

6、提高报告的质量 7、更好的财务控制 (五)方法 系统化改造法以现有流程为基础,通过对现有流程的消除浪费、简化、整合以及自动化(ESIA)等活动来完成重新设计的工作。一般来说,外部经营环境相对稳定时,企业趋向于采取系统化改造法,以短期改进为主。从多数单位的具体情况来说,比较适宜的方式是采取系统化改造法,而且最好用流程图形式表现出来。 全新设计法是从流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出发,从零开始设计新流程。 这两种流程优化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外部环境。在外部经营环境处于剧烈波动状况时,企业趋向于采取全新设计法,着眼于长远发展而进行比较大幅度的改进工作。在企业客户服务流程中,多数问题出在客户的诉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得到响应。然而对于网络化的企业来说,其管理理念之一是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这种多环节的运作模式显然不适应。于是,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新的客户服务流程就应运而生 二、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过程 1、业务流程总览 2、业务流程步骤

企业如何优化流程管理

企业如何优化流程管理 一、流程僵化阶段。 流程僵化阶段,是指ERP项目刚上线时,所采取的一种策略,为了能够保证项目及时上线,在刚开始流程重组的时候,把相关的流程先确定下来,不管这个流程是否符合企业,在没有更好的流程之前,就下按这个流程来。 我在实施ERP项目的时候,没到流程重组这个环节,我手上会有两份资料。一是客户企业现在在使用的作业流程,二是我们ERP系统所提倡的标准化管理流程。先让客户自己去讨论,流程该怎么走;当他们讨论不能一致时,那就先按系统所提供的参考流程来走。即使客户认为自己的流程更加合理,但是,若是超过了系统提供的参考流程的底线,即需要改变ERP系统主干流程才能够实现,则用户的流程也要往旁边站一站。 在流程僵化阶段,遇到最大的有两大障碍。 1、客户流程梳理永无休止。 客户流程重组在ERP项目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有时候甚至占到项目周期的一半以上。虽然说,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对于ERP 项目至关重要,但是,为了保障其项目能够按时上线,流程重组的工作也不能永无休止的进行下去,要有一个截至的时刻。 当然,这项工作要先跟企业领导层沟通,让他们认同这个做法。 流程僵化不是终点。我们之所以在ERP项目实施初始,强调对现有流程执行僵化处理,是由多方面考虑的。 一是用户以前都是手工作业,流程比较自由,没有标准化流程的概念,现在,我们前期通过流程僵化,强迫用户在平时工作中,要按条条框框办事情,迫使用户接受流程标准化作业的观念。二是为

了保障项目能够及时上线,能够尽快显现出ERP项目的效益。等到 项目上线,用户开始接受系统后,我们再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来对流程进行优化。 二、流程逐步优化、标准化。 流程优化是指我们对于前期僵化的流程,根据ERP上线后的情况,进行逐步的调整,直至其符合企业的实际业务操作。 流程优化时,我们的重点往往是放在一些部门之间的结合点上及一些意外事件的处理之上。有人常说,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想 用这个借口,来为自己不愿意走标准化作业的路子开拓。其实,标 准化作业是企业发展的主流、必然趋势。 在这个环节,我们要注意: 2、逐步优化、标准化是由个过程的,流程的优化不可能一步到位。新的流程出来,企业需要测试、评估,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且, 解决某个问题,有时候也不能一步到位,需要一步步来,如解决应 付帐款不准确的问题,其有众多影响因素,价格不准、数量不准、 税率不准等等都回影响到这个应付帐款的管理流程。我们若想着一 天就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那有点天方夜谭。我们要做的是一天、 甚至一个星期消灭一个问题,直到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三、流程标准化阶段。 实现流程的标准化作业,是ERP流程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根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流程标准化的重要性,相信不用我来说,大家也都深有体会。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来实现流程的 标准化,哪些因素在阻碍着流程的标准化作业? 1、在企业管理中,意外事件频发。 标准作业流程至所以在企业中得不到推广,最大的障碍就是企业管理中,时常会出现意外事件。如在生产中,突然发现断料或者发 现原材料不良;销售订单突然客户通知变更数量或者包装方式;财务 突然资金告急推出供应商付款等等。我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用户老 是意外事故太多,无法一一按照流程来处理。

流程优化管理制度

流程优化管理制度 1.0目的 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着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通过辨识、分解、评估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对不必要的流程进行删除、压缩、重排等流程管理手段,以有利于开发客户价值为标准,重新设计业务流程,重新建设组织架构,重新改造经营管理模式。从而保持企业在竞争中获得领先的竞争能力。 2.0适用范围 裕富宝厨具设备(深圳)有限公司所有设计的流程。 3.0程序 3.1董事长、董事或职能部门根据流程运行现状提出流程改进的目标或要求。 3.2流程总设计师根据3.1要求分析流程现状,确定流程优化层级(选取流程层级),确定是否 对现状流程优化,还是对关键流程或流程体系优化。形成流程改进初步方案(确定流程优 化路径)。 3.3根据流程改进的初步方案对现有业务流程评估。主要是通过评估、分析、发现现有业务流 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现途径包括绩效评价、事故检讨、客户反馈、检查控制和学习研 究等。 3.3.1绩效评价:根据公司、部门的目标绩效完成情况,分析评估相关业务流程的质量和运 作状况。 3.3.2事故检讨:公司运营过程中发生较严重的事故时,应分析评估相关业务流程的质量和 运作状况。 3.3.3客户反馈:流程客户(包括直接、间接客户和内部、外部客户)通过投诉、抱怨、调 查反馈、消极反应等方式传递意见时,应分析评估相关业务流程的质量和运作状况。

3.3.4检查控制:主动性地对相关业务流程的运作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以及管理部 门在行使审核程序时,都可以分析评估业务流程的质量和运作状况。 3.3.5学习研究:组织和个人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以及在做标杆研究时,都可以对业务流 程的质量和运作状况进行分析评估。 3.4流程分析。主要是分析流程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改善机 会,为后一步的改进行动提供指引, 分析内容包括性质分析、原因分析、干系分析和实施分析。 3.4.1性质分析:对流程评估中发现问题影响面和严重性进行分析,判断其类别和性质。 3.4.2原因分析:分析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机理和影响因素 3.4.3干系分析:分析存在问题及潜在的解决方案影响、涉及到哪些关联方,对这些关联方 影响的程度及其可能的配合程度如何等。 3.4.4实施分析:分析对发现问题进行优化改进的必要性、可能性、时间性和是否涉及关联 流程的同步优化,即回答是否有必要改进、是否能改进、是否现在改进、是否需要和 关联流程同时改进几个问题。 3.5流程改。主要是在流程评估和流程分析基础上,对现有业 务流程当中发现的问题展开修改、 补充、调整等改进工作,研究方法包括访谈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以及标杆学习法。 3.5.1访谈法:与流程关联方进行直接的、开放式的当面深度交流,获取有益信息和解决建 议。关联方包括业务流程的客户、供应商、生产者和管理方等。 3.5.2头脑风暴法:由包括流程优化人员和关联方人员在内的群体,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 益、群策群力、互启互动,获取开创性的解决建议。 3.5.3德尔菲法:选择相关专业人士,通过独立的专家意见表述和背对背辩论,获取专业性 的独立解决方案。 3.5.4标杆学习法:寻找和研究同行业或跨行业一流企业的最佳实践,通过比较、分析和判

优化工作流程图

优化工作流程图 2.1.项目总体工作流程 东莞业务区采取贯穿上半年的网络外包优化方式,我们将从年初开始的网络评估、优化方案以及目标的制定、项目期间的各种优化方案均严格按照以下的工作流程进行具体实施。

2.2.网络评估流程图 整个OMC的分析思路: 从面到点地进行咨询题定位和分析。 ?系统性 自上而下,从整体到局部 ?整体性 查看一周以上的指标变化趋势和每天的变化趋势 ?相关性 各种话务统计指标之间的联系 指标名称和评估标准:如接入成功率、切换成功率、掉话率、等指标的优秀值、良好值、

较差值等(分PLMN和BSC级的分析)。 网络指标评估应综合考虑每个系统的实际情形, 包括都市地理情形, 基站分布情形, 基站配置情形, 用户数量,用户行为,MSC负荷等因素. 以下值(系统忙时)为参考值: 要紧KPI指标 2.3日常指标优化流程优秀值良好值较差值 TCH拥塞率<1% 1%-3% >3% 接入成功率>95% 90%-95% <90% 掉话率<1.2% 1.2%-1.5% >1.5% 切换成功率>95% 90%-95% <90%

2.4.硬件优化流程 工作目的:要紧为解决网络的容量、覆盖、指标等咨询题,对通过参数调整无法解决的网络咨询题,可考虑通过调整基站的硬件达到解决咨询题的目的,调整的内容包括基站主设备、天馈线等。 2.4.天线调整流程 工作内容:依照话务统计或路测数据等判定天线的过覆盖或覆盖不足导致的咨询题(拥塞咨询题、切换咨询题、信号差等),提出通过调整天线的参数(下倾角、方向角、高度)或更换天线等手段来操纵小区的覆盖, 工作流程:

流程优化的方法

流程优化的方法 企业进行流程优化时,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着眼和思考: 第一,关注客户的需求。企业流程应以客户为导向,关注客户的需求,关注为客户创造的价值。 第二,向标杆企业学习,即关注行业内标杆企业的成绩及做法、管理。例如餐饮企业的毛利水平,标杆企业可以做到每平米年营业额14000元,自己只能做到12000元、11000元,说明自己比较差;老客户重复上门的次数,标杆企业可以达到60%,自己只有30%,也说明自己需要改进。 【案例】 某缝纫机企业流程优化 某缝纫机企业的缝纫机装配线很简单,就是一个传送带将整机送至不同的环节、各个工位,装配工人坐在一个高凳子上进行装配。每个环节的配件都放在工人旁边,但是每个人能够触及的范围是有限的,如果拿不到,就要从凳子上下来去拿,然后 回到凳子上继续工作,企业发现这样工作效率很低。 经过流程设计后,企业决定将坐立式工作改为站立式工作,但是很快遭到了员工的强烈反对,尤其是装配工班组长的反对,这项流程推进被迫暂时搁置。 一次偶然的机会,这家企业去标杆企业参观考察6S建设等项目,装配工班组长也参加了这次参观,员工代表发现标杆企业的员工都是站立式工作,询问标杆企 业的员工时,对方感觉很诧异,回答说:“坐着没法工作,我们从来都是站着工作 的。”这次参观考察结束后,该企业再推行站立式工作就变得非常简单。 由此可见,一些变革受到员工的反对,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件事情做不到,当他们别人已经实现的时候,他们才会有信心完成。 第三,关注部门间协调不畅的环节。

第四,关注流程中较为棘手的事情。 第五,基于部门的职能。 在具体操作时,有以下十个原则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流程的优化点。 一、确定出发点 定义流程的出发点是工作目标,而不是工作本身。企业要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考虑流程优化,否则就可能在流程优化过程中偏离目标。 二、剔除内外因素的不增值活动 流程优化应剔除对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不增值的活动,加快对内部和外部客户的反应速度。 【案例】 某橡塑企业计划管理流程 某橡塑企业的计划管理流程是:销售部每得到一个订单,就要制定待销售计划,并将销售订单传递至做生产计划的计划室,计划室做好生产计划后传递至做生产作 业计划的生产车间,然后采购部门根据生产作业计划采购物资供应生产。 计划室有3名员工,一位是67岁的计划室分管领导,原来做销售时把身体弄坏了,在计划室养老;一位是销售副总的儿媳妇,30岁、怀孕,原来做人力资源, 现在不能从事出差、重体力活,在计划室养胎;一位是刚毕业一年的年轻小伙儿,原来做人力资源,后调入总经理办公室做秘书,现在计划室缺人,过来临时顶岗。 这三个人在计划室无法开展工作,这一环节在中间不起任何作用,只能浪费时间。 后来,这家企业决定撤销计划室。 表面上看,这个流程逻辑清楚、责任清晰,实际上计划室做生产计划的环节是无效的。该企业撤消计划室,就是剔除内外因素的不增值活动。

企业流程体系建设与流程优化

企业流程体系建设与流程优化 ?课程背景: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经营能力之间的竞争。在企业规模快速增长、业务日益复杂的今天,流程体系正日益成为支撑企业运作的核心模块和基础平台。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流程体系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并纳入议事日程。流程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端到端流程架构设计一一打通部门墙,构筑流程型组织,提升对客户的协同服务能力;②流程规范化和整合一一不断将业务运作标准化和例行化,支撑执行力纵向落地;③流程优化一一消除业务运作中的非增值活动,支撑业务绩效在速度、成本、质量和客户便利上获得持续改善和优化。 企业未来的持续竞争优势将更多地来自流程和组织能力提升,而不仅仅是新产品技术。企业要不断自 我创新以保持其差异化的流程竞争能力,就应该采用以流程优化(BPI)为基础的竞争策略。根据流程实践结果, 大多数国内企业的流程能力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经验取代流程,多数流程来自本位的职能驱动而不是客户驱动,流程中往往隐含了大量的不增值活动,影响了流程的效率和成本;另外,管理者的角色错位也导致组织价值创造能力被削弱。业务管理人员成为流程建设的旁观者而不是责任者,或者有流程意识的管理者缺少系统专业的流程优化方法论引导,是造成流程能力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主要原因。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行业市场化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都迫使企业进行流程的优化与重整,以期在速度、成本、质量和客户便利上获得持续的改善。实践证明,成功的B PI (流程优化)是ERR CRM SCM PDM等信息化管理成功实 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通过流程优化可以消除流程中大量的非增值活动,并建立客户导向型的、跨部门高效协同合作的团队文化,增强流程对业务绩效的支撑,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特色: ?内容价值定位一一课程内容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流程设计和优化方法论,结合中国企业流程管理的最佳实践案例。 ?实操性和互动性一一培训过程中,通过对企业的实际流程体系规划和设计演练、案例研讨等方式,加深学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转化能力。 ?讲师的专业性一一流程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有资深的业务管理和流程管理实践经历,以及丰富的咨询、培训经验。 ?学员收益: ----领悟流程建设工作的意义和内涵,明确工作目标、化解工作困惑、理顺工作思路; ----学习并领会“企业级规划和设计”、“从战略到执行”、“结构化和可视化”、“跨部门协同”、 “持 续优化”等流程建设工作的基本思想; ----学会结合战略、客户群、产品线、组织等要素特点,进行流程分层设计方法; ----领会流程端到端和结构化思考方法,掌握流程总揽地图的描述方法,更好地表达业务运作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深刻理解战略、流程、组织、绩效的关系,掌握基于流程设计组织结构的方法,掌握流程KPI与组织KPI 融合的方法; ----理解流程与制度体系、IS09000体系、内控体系的关系,掌握流程文件规范、整合、推行、检查的方法 ; ----掌握流程分析的工具和优化的方法;

工作流程优化方案0522

工作流程优化方案 版本信息

目录 1前言 (3) 1.1 流程管理的作用 (3) 1.2 流程管理的宗旨 (3) 2流程梳理 (4) 2.1工作流程现状评估 (4) 2.2关键改进因素 (5) 2.3改进机会 (6) 3设计流程 (6) 3.1设计流程 (6) 3.2设计关键考核指标 (8) 4. 流程推广与实施 (9) 4.1流程管理优化与知识转化 (9) 4.2 分布推广与流程导入 (9) 4.3 持续监控与改进 (9)

1前言 1.1 流程管理的作用 1 提高工作过程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 流程管理对风险管理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 优化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4 缩短工作完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5 提升工作完成质量 1.2 流程管理的宗旨 1 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受控程度 2 通过流程的优化提高工作效率 3 通过制度或规范使隐私知识显性化 4 通过流程化管理提高资源合理配置程度 5 快速实现管理复制

2流程梳理 2.1工作流程现状评估 2.1.1现有流程工作映射图 1.整体工作流程: 2.开发工作流程 3.测试工作流

4.验收工作流程 2.1.2现有流程弊端分析 1.目前公司开发任务比较紧张,系统新需求提交迅速,需要开发部门快速反应, 以极短周期完成新需求开发。 2.需求在任意节点提出/丰富,难以对项目时间进行规划 3.临时任务多,影响现有项目进度 4.任务细分由开发人员自己完成,难以进行规划以及跟踪 5.工作汇报系统混乱,难以对项目进度以及潜在风险进行跟踪和把控 6.没有强规范性,导致可维护性和工作质量难以衡量 2.2关键改进因素 1.需求提出时形成文档,细分到点 2.需求概述,需求细节描述,原型设计经过评审 3.经过评审的需求原则上不再变更 4.需求变更走流程,评估工作量和影响范围后重新安排 5.开发周期评估由开发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展开 6.任务细分由开发负责人处理

流程优化方法

流程优化的方法。 流程优化是企业管理的战略选择,是与流程重组相对应的。因为流程重组强调剧烈的变革和急速的重塑,除了那些准备充分的企业或是濒临绝境的企业作此选择之外,多数企业都寻求渐进的改善,即流程优化。因此流程优化是基于企业实际的改善,但绝不囿于现实。为此,我们必须首先确定流程优化原则,然后再来探讨流程优化的方法。 一、流程优化的原则 1、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原则; 2、借鉴行业标杆原则; 3、鼓励创新原则; 4、全员参与原则; 5、始终贯彻流程管理的基本原则(参阅张国祥老师《流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流程优化的注意事项 1、打破传统,不等于摒弃一切。优良传统必须继承。 2、了解学习本行业的最新做法。行业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 3、分析本企业经过努力能达到的标准,按照现实可行、发展有力来设置新的流程工 作标准。 4、按照顾客至上、价值增值原则重新设计各个运行流程。 三、具体做法如下 1、找出现有活动的阻塞环节; 2、砍掉无价值活动; 3、合并分散活动; 4、找出本企业员工最好的做法; 5、吸纳本行业最优做法; 6、吸收员工的创新建议。

现在管理学界提出了一个“氨基酸组合效应”,即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因此企业在进行流程优化时,我们建议认真借鉴“氨基酸组合效应”。 流程优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缺一不可”。凡是可有可无的环节、活动都应该砍掉。 四、流程优化步骤 流程优化是牵涉全局的管理工作,必须全员重视、全员参与。绝不可少数人闭门造车。为确保流程优化切实可行,张老师建议企业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设计师负责,按前面说的具体做法,完成初步设计; 第二步征求流程涉及的各岗位员工意见,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步设计小组优化讨论,使各流程之间相互衔接; 第四步企业高层补充完善,确保不留运行空白; 第五步企业负责人审批,便之具有本企业的“法规”效力; 第六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新的流程管理思想、方法深入人心; 第七步全面试行,用实践经验流程优化的效果; 第八步总结完善,持续改进。 流程优化最根本的目的是整体效率最优。流程优化要达到“米格—25效应”,而不是古人的“三个和尚挑水吃效应”。 米格—25效应是指: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1+1 〉2。 我最后要强调指出的是:流程优化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预祝贵公司在流程优化和流程管理上取得“米格—25效应”。 张国祥 2009.11.25

企业业务流程优化

浅谈企业业务流程优化 金 今 (哈尔滨商业大学 M BA 教育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摘要]我国企业自引入流程优化与重组的新型管理方法以来,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获得更广阔的发 展空间。但随着企业的成长及业务量的不断攀升, 业务流程优化中的问题也随之凸显,主要表现是业务流程优化得不到重视、优化方案华而不实,优化难以持续进行。针对优化存在的问题,企业应牢固树立业务流程优化的观念,将业务流程优化运用到实际中,并充分地运用业务流程优化理论,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企业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优化建议[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 B 第2012年第9期(总第405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9,2012Total No.405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9-0043-01[收稿日期]2012-08-13 [作者简介]金今(1983-), 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MBA 教育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项目运营管理。 “死不了活不起”是现如今对企业生存现状的描述。一方面,我国的企业经营者受经营理念的限制,缺乏对企业的整体规划,忽视了在企业文化、工作氛围等软件方面的建设;另一方面,企业过度看重利益,忽视了对品牌的打造,缺乏核心竞争力,缺少竞争优势。而且企业只看到了竞争,没有看到合作带来的更广阔的空间。 另外,企业现行的业务流程老化,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又存在诸多困难。业务流程是每个企业业务运行的链条,大多数企业虽然规模扩大了,但是依然沿用之前的业务流程。这些业务流程看上去依然合理,也符合业务需求,但是这些陈旧的业务流程都十分的繁琐,降低了工作效率,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一、业务流程优化的概念与应用 流程是一系列共同给客户创造价值的相互关联活动的过程;流程优化则是整体流程中的一项策略,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不断进行发展、完善、改进、优化,以达到最佳效果,从而保持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大部分流程可以通过流程改造的方法来完成流程优化的过程,对于某些效率低下的流程,也可以采用完全推翻原有的流程,运用重新设计的方法获得新流程来完成流程优化。 “业务流程再造”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的迈克?哈默教授首先提出,并将它引入到西方企业管理领域,从此拉开了业务流程优化的大幕。目前流行的业务流程优化方法主要有:标杆瞄准法、DM AIC 模型、ESIA 分析法、ECRS 分析法、SDCA 循环这5种。流程优化的主要途径是设备更新、材料替代、环节简化和时序调整,在企业应用中主要体现在减少环节、改变时序、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污染等环节上。 当前我国企业已经引入了流程优化与重组的新型管理方法来改善企业运营,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业务流程优化在国内很多企业都获得了成功,如1999年,海尔集团根据国际化发展思路对机构进行战略性调整;1997年初,华为开始了M RPII 系统的试运行,从而揭开了华为流程重组的大幕。 二、企业业务流程优化普遍存在的问题 业务流程优化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再管理。在我国企业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来探讨。 1.业务流程优化得不到重视 目前,我国的企业经营者大多是从个体户干起来的,缺乏对企业做出整体规划的意识,因此使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由于这些公司之前规模较小,业务流程相对单一,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在利益的冲击下忽视了对业务流程的优化,现有的流程已经无法适应公司的发展,这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如果不及时加以改进便会使公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2.业务流程优化没能实际应用 业务流程优化的概念已进入中国很多年了,中国的每一个企业都对流程优化进行了研究,请专家对业务流程进行了诊断,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化方案。在现今的企业来看,业务流程优化是每一家企业都必须开展的一项“活动”,然而仅仅停留在搞活动上,材料一大堆,方案很完美,但却被束之高阁。制订了计划就等于进行了优化,这使绝大多数企业业务流程优化变成了纸上谈兵。 3.业务流程优化方案华而不实 企业在进行业务流程优化时,往往只是制订华丽的业务流程优化方案,而不考虑这些方案是否真正解决了业务流程中的问题,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每一份业务流程优化方案拿出来都制作都不失为一份赏心悦目的范本。然而,我们在企业的业务流程仍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 (下转第46页) 43--

流程优化案例[新版]

流程优化案例[新版] 流程优化案例 —为企业建立科学、有竞争力的流程体系 2011年7月8-9日上海 2011年7月29-30日北京 2011年8月5-6日深圳 【主办单位】百乔罗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培训对象】总裁/副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CIO、事业部总经理、企业流程变革小组成员、企业流程专员、从事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和优化提升的工作人员;战略规划部总监、企管总监、质量总监、IT总监、流程管理部门负责人等。 【培训费用】3000元/2天/人(含培训、指定培训教材、午餐、茶点费等) 【咨询电话】 【温馨提示】本课程可为企业提供上门内训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课程背景: 企业要获得持续增长和赢利,就需要不断提升内部的流程和组织能力,以支持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流程变革和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在速度、成本、质量和客户便利等关键绩效指标上获得竞争力,来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实践证明,成功的BPI(流程优化)是ERP、CRM、SCM、PDM等信息化管理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通过流程优化可以消除流程中大量的非增值活动,并建立客户导向型的、跨部门高效合作的团队文化;通过流程建设可以打造例行化的业务运作平台,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提高运营效率,增强流程对业务的支撑,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培训收益: 1. 加深对流程的认识,统一流程的沟通语言,为后续流程建设起到“松土”的作用 2. 领悟流程建设工作的意义和内涵,明确工作定位、化解工作困惑、理顺工作思路 3. 领会流程端到端和结构化思考方法,掌握流程总揽地图的描述方法,更好地表达业务运作的整体性和 关联性 4. 深刻理解战略、流程、组织、绩效的关系,掌握基于流程设计组织结构的方法,掌握流程KPI与绩效 KPI融合的方法 5. 理解流程与制度体系、ISO9000体系、内控体系的关系,掌握流程文件规范、整合、推行、检查的方 法 6. 掌握流程分析的工具和优化的方法 7. 掌握引导跨部门流程研讨的方法和工具 8. 熟悉在工作推进中如何获取各方面(企业高层、业务部门、职能管理部门、外部咨询机构)资源支持 9. 通过流程梳理的现场互动学习,掌握流程设计与优化的方法,为今后各业务流程的梳理和优化打下基 础 10. 了解业界流程管理的最佳实践,为本单位的流程工作提供指导 11. 学员之间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如何优化企业管理流程

如何优化企业管理流程 企业管理流程优化过程中,应对流程的输人输出及流程的目标进行重新规范,把握好流程优化的关键手段,并借助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全面提高流程效率,通过务实高效的管理手段,使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取得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流程及流程管理 流程通常是指是将输入如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所有流程均从输入开始,到输出结束。而输出即为向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及服务。现代企业的管理,从某种程度上可看做是对各项流程的管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开展中,具有多项内容和功能不同的流程,如:产品生产流程、产品开发流程、客户维系管理流程、物流采购流程、订单管理流程等等。每一项流程都如同同高速运转机器中的一个部门,各自承担着相应的智能,只有各项流程全部高速运转起来,才能能够保证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正常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绝对消除。风险和收益并存,没有风险,也不可能有收益。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参与市场竟争,必然要面对风险。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已经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投融资决策、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体系建设等。而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中,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更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从而导致企业经常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因此,如何防范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因为内外部环境始终处于变化当中,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也应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这些变化的调整均对流程优化提出了现实的需求。为确保企业的流程能够发挥出最佳效能,对各项流程进行优化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流程管理的基本观点认为,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一些工作内容可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在设计和优化企业的流程的时候,应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更好的去判断和甄别各项流程内容及效用,寻找科学合理的部分,去掉低效和无效的部分,这样设计出的流程才能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当前流程管理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一是流程的认识度不够。相当一部分企业员工对本部门的流程运行情况不了解、不清楚,更谈不上深入理解,由于对流程认识问题,对流程执行效果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是流程的主体不明确。我们发现,一些企业中,虽然员工知道一些流程的运作情况,然而却对该流程的主体不够明确,这种问题造成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对流程内容及要求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 三是责任不够明确。由于主体责任划分问题,造成流程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相互扯皮,很多问题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问题不断积累,造成企业运行低效率,对生产负面的影响。 三、优化企业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