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

片剂
片剂

第十四章片剂

第一节概述

一、中药片剂的特点

1.片剂的优点:①剂量准确②质量稳定③生产自动化程度高

④服用、携带、贮藏等较方便⑤品种丰富

2.缺点:

①制备或贮藏不当会影响片剂的崩解、吸收;

②某些中药片剂易引湿受潮;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久贮时其成分含量下降;

③片剂中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较胶囊剂、散剂稍差;

④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二、中药片剂的类型

按其原料及制法特征。中药片剂可分为四种类型:

1.半浸膏片

2.全浸膏片

3.全粉末片

4.提纯片

按给药途径结合制法与作用,片剂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口服片:口服普通片、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多层片等

2.口腔用片:含片、舌下片、口腔唇颊片、口腔贴片等

3.外用片:阴道片、外用溶液片

4.其他:缓释片、控释片、微囊片、固体分散片等

第二节片剂的辅料

一、稀释剂与吸收剂

稀释剂与吸收剂统称为填充剂。

稀释剂适用于主药剂量小于0.1g,或含浸膏量多,或浸膏黏性太大而制片困难者;

吸收剂适用于原料药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而需制片者。

1.稀释剂常用品种:淀粉、糊精、预胶化淀粉(又称可压性淀粉)、糖粉、乳糖、甘露醇

2.吸收剂常用品种:硫酸钙二水物、磷酸氢钙、磷酸钙、微粉硅胶、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镁等

二、润湿剂与黏合剂

润湿剂与黏合剂在制片中具有使固体粉末黏结成型的作用。

本身无黏性,但能润湿并诱发药粉黏性的液体,称为润湿剂,适用于具有一定黏性的药料制粒压片。

本身具有黏性,能增加药粉间的黏合作用,以利于制粒和压片的辅料,称为黏合剂,适用于没有黏性或黏性不足的药料制粒压片。

1.润湿剂品种:水、乙醇

2.黏合剂品种:淀粉浆(糊)、糖浆、液状葡萄糖、饴糖、炼蜜、胶浆类[阿拉伯胶、明胶、聚维酮(PVP)]、微晶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硅酸镁铝、白及胶、聚乙二醇4000、中药稠膏、改良淀粉、聚乙二醇6000、速流乳糖、高纯度糊精等。

三、崩解剂

崩解剂系指能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而更利于药物溶出的辅料。

除口含片、舌下片、长效片外,一般片剂均需加用崩解剂。

最佳选择题

制备时需加用崩解剂的片剂是()

A.舌下片

B.咀嚼片

C.长效片

D.口含片

E.分散片『正确答案』E

中药片剂因大多含有药材细粉或浸膏,其本身遇水后能缓缓崩解,故一般不另加崩解剂。

1.片剂的崩解机理:(1)毛细管作用(2)膨胀作用(3)产气作用

(4)其他作用:溶解、润湿、酶解等。

2.崩解剂常用品种:干燥淀粉、羧甲基淀粉钠(CMS-Na)、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羟丙基淀粉、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交联PVP)、海藻酸钠等。

泡腾崩解剂:碳酸氢钠与枸橼酸(或酒石酸等)

崩解辅助剂:表面活性剂

四、润滑剂

使用目的:

(1)增加药料流动性;(2)减少药料与冲模内摩擦力。

润滑剂常用品种:硬脂酸镁、硬脂酸、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滑石粉、聚乙二醇(PEG)、月桂醇硫酸镁(钠)、微粉硅胶

最佳选择题

制备溶液片应选用的润滑剂为()

A.硬脂酸

B.滑石粉

C.硬脂酸镁

D.微粉硅胶

E.聚乙二醇4000 『正确答案』E

小结:一物多用

淀粉:稀释剂、吸收剂、崩解剂

糊精:稀释剂、黏合剂

预胶化淀粉:稀释剂、黏合剂、崩解剂

糖粉:稀释剂、黏合剂、矫味剂

甘露醇:稀释剂、黏合剂、矫味剂

硫酸钙二水物:稀释剂、吸收剂

微粉硅胶:吸收剂、崩解剂、润滑剂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黏合剂、崩解剂

第三节中药片剂的制备

一、中药片剂制备工艺流程

中药片剂的制法可分为颗粒压片法和粉末直接压片法,以颗粒压片法应用最多。

颗粒压片法又可分为湿制颗粒压片法和干制颗粒压片法,以湿制颗粒压片法应用较普遍。

二、湿制颗粒压片法

(一)中药原料的预处理

1.中药原料预处理的目的

①去除无效成分,缩小体积,减少服用剂量,同时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及产品稳定性;

②方便操作,利于成型;

③选取部分处方药料作为辅料。

2.中药原料处理的一般原则

①含水溶性有效成分,或含纤维较多、黏性较大、质地泡松或坚硬的药材,以水煎煮,浓缩成稠膏。

②含淀粉较多的药材、贵重药、毒性药、树脂类药及受热有效成分易破坏的药材等,一般粉碎成100目左右细粉,用适当方法灭菌后备用;

③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药材宜用双提法,先提取挥发性成分备用,药渣再与余药加水煎煮,并与蒸馏后药液共制成稠膏或干浸膏粉;

④含脂溶性有效部位的药材,可用适宜浓度的乙醇或其他溶剂以适当的方法提取,再浓缩成稠膏;

⑤有效成分明确的药材采用特定的方法和溶剂提取后制片。

(二)制颗粒

制颗粒的目的:

①增加物料的流动性,使片重和含量准确;②避免粉末分层,保证片剂含量均匀;

③减少细粉吸附和容存的空气,避免片剂松裂;④避免细粉飞扬及黏冲、拉模等现象。

(三)湿颗粒干燥

湿颗粒制成后应及时干燥,以免结块或受压变形。

干燥温度由原料性质而定,一般为60~80℃。

颗粒干燥的程度可以含水量控制。

(四)干颗粒的质量要求 1.主药含量 2.含水量 3.松紧度 4.粗细度

(五)压片前干颗粒的处理 1.整粒 2.加挥发油或挥发性药物 3.加崩解剂与润滑剂

(六)压片

1.片重计算

若处方药料应制的片数确定时,可按下式计算:

2.压片机常用的有单冲撞击式和多冲旋转式两种类型。

(1)单冲压片机(2)旋转式压片机

三、干制颗粒压片法 1.滚压法 2.直接筛选法 3.融合法 4.重压法(又称大片法)

四、粉末直接压片法

操作要点: 1.改善压片物料性能 2.改进压片机,增加配套装置

第四节片剂成形机制与压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片剂成形机制

(一)片剂的成形

片剂的成形是由于药物颗粒(或粉末)和辅料在压力作用下产生足够的内聚力及辅料的黏结作用而紧密结合的结果。

一般而言,压力加大,则粒间距变小,塑性变形加大,有利成形。

(二)片剂成形的影响因素

1.物料的压缩成形性

多数药物在受到外加压力时产生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塑性变形产生结合力利于成形;弹性变形趋向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2.药物的熔点及晶型

压片时,物料瞬间受压产生的热致局部温度升高而使某些低熔点成分发生熔融,当压力解除后重又结晶,在粒间形成“固体桥”,将相邻粒子联接而成形。药物的熔点低有利于“固体桥”的形成,但熔点过低,压片时容易黏冲。

药物的晶型对成形也有一定影响:鳞片状或针状结晶易形成层状排列,所以压缩后的药片容易裂片;树枝状结晶压缩变形时可相互嵌接,所以可压性较好,易于成形。但加料时流动性较差。立方晶系的结晶对称性好,表面积大,压缩时也易于成形。

3.辅料

黏合剂能增强颗粒间的结合力,使易于压缩成形。

疏水性润滑剂硬脂酸镁等对片剂成形也有一定影响,应控制其在常用范围内。

颗粒中适量的水分在压缩时被挤到颗粒的表面形成薄膜,使颗粒易于互相靠近,有利成形。

辅料微晶纤维素则因氢键作用而增加结合力,而有利成形。

此外静电力对结合成形也起一定作用。

4.压力

一般情况下,压力愈大,颗粒间的距离愈近,结合力愈强,愈有利成形。

但压力过大,可导致裂片。压力过大,片剂过硬,会影响片剂的崩解。

二、压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松片

(1)润湿剂或黏合剂品种不当或用量不足;(2)药料中含挥发油、脂肪油等成分较多;

(3)制剂工艺不当,如药液浓缩时温度过高,使部分浸膏炭化;或浸膏粉细度不够,致黏性减小等;

(4)压片时压力过小或车速过快,受压时间过短;(5)片剂露置过久,吸湿膨胀而松片。

2.裂片

(1)压片物料细粉过多,或颗粒过粗、过细;原料为针、片状结晶,且结晶过大,黏合剂未进入晶体内部引起裂片。(2)颗粒中含油类成分或纤维成分较多时易引起裂片;

(3)颗粒过干或药物失去结晶水过多引起裂片;(4)压片时压力过大,或车速过快,颗粒中空气未逸出造成裂片;(5)冲模不合要求,如模圈因摩擦而致中间孔径大于口径,片剂顶出时易裂片。冲头磨损向内卷边,或上冲与模圈不吻合,压力不均匀,使片剂部分受压过大而造成顶裂。

3.黏冲

(1)颗粒含水量过高,或药物易吸湿,室内温度、湿度过高等均易产生黏冲;

(2)润滑剂用量不足或分布不均匀;

(3)冲模表面粗糙或有缺损;冲头刻字(线)太深,或冲头表面不洁净。

4.片重差异超限

(1)压片颗粒粗细相差过大,或颗粒流动性差,致模孔中颗粒填充量不均等,使片重差异增大;

(2)润滑剂用量不足或混合不匀,致压片加料时颗粒的流速不一,使填充量不等,片重差异变大;

(3)两侧加料器安装高度不同,或加料器堵塞,使填充颗粒的速度不一,或下冲塞模不灵活,致颗粒填充量不一。

5.崩解时间超限系指片剂崩解时间超过药典规定的时限。崩解迟缓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为:

(1)崩解剂的品种、用量及加入方法不当,或干燥不够均影响片剂的崩解和溶出;

(2)黏合剂黏性太强,用量过多;或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大;

(3)压片颗粒粗硬或压力过大,致片剂坚硬,崩解迟缓,溶出变慢;

(4)贮存温度较高或引湿后,含胶、糖或浸膏的片子崩解时间可能会延长

第五节片剂的包衣

一、片剂包衣的目的、种类与要求

1.片剂包衣的目的

(1)隔绝空气,避光,防潮,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2)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3)包肠溶衣,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防止胃酸或胃酶对药物的破坏。

(4)利用包衣技术,制备缓释或控释片剂,减少服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

(5)压片颗粒包衣使有配伍禁忌的药物隔离,避免相互作用。

(6)改善外观,使片剂美观,且便于识别。

2.片剂包衣的种类和质量要求

(1)片剂包衣的种类糖衣、(半)薄膜衣、肠溶衣以及缓释衣、控释衣。

(2)片心的质量要求:片面呈弧形而棱角小的双凸片,以利包衣完整严密;硬度较大、脆性较小,且

应干燥,保证包衣过程反复滚动时不破碎。

(3)衣层的质量要求应均匀牢固;与片心药物不起作用;崩解度符合规定;在有效期限内保持光亮美观,颜色一致,无裂片、脱壳现象,不影响药物的溶出和吸收。

多项选择题

片剂包衣的种类有()

A.糖衣

B.薄膜衣

C.肠溶衣

D.控释衣

E.缓释衣『正确答案』ABCDE

二、片剂包衣的方法与设备

1.片剂包衣方法

(1)滚转包衣法(锅包衣法)(2)悬浮包衣法(沸腾包衣法)(3)干压包衣法(压制包衣法)

三、片剂包衣物料与包衣操作

(一)糖衣物料及其包衣操作

1.糖衣物料(1)糖浆(2)有色糖浆(3)胶浆(4)滑石粉(5)川蜡(米心蜡)又名虫蜡

2.包糖衣工序(1)隔离层(2)粉衣层(粉底层)(3)糖衣层

(4)有色糖衣层(亦称色衣或色层)(5)打光

3.包糖衣操作要点①必须层层充分干燥。②浆、粉用量适当。

③干燥温度符合各工序要求。④浆、粉加入时间掌握得当。

(二)薄膜衣物料及其包衣操作

1.薄膜衣物料

(1)成膜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Ⅳ号、苯乙烯-乙烯吡啶共聚物、5%聚维酮乙醇溶液等。

(2)附加剂

①增塑剂:甘油、聚乙二醇、丙二醇等;非水溶性的有蓖麻油、甘油三醋酸酯、乙酰化甘油酸酯及邻苯二甲酸酯等。

②着色剂与避光剂:食用色素及二氧化钛等。

2.薄膜衣的包衣操作:可采用滚转包衣法或空气悬浮包衣法。其操作与包糖衣基本相同。

(三)肠溶衣物料及其包衣操作

1.肠溶衣物料:丙烯酸树脂Ⅰ号、Ⅱ号、Ⅲ号、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聚乙烯醇酞酸酯(PVAP)、醋酸纤维素苯三酸酯(CAT)、丙烯酸树脂EuS100、EuL100、虫胶。

2.肠溶衣的包衣操作:可用悬浮包衣法、滚转包衣法或压制包衣法。

最佳选择题

片剂常用的薄膜包衣材料是()

A.聚乙二醇

B.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C.阿拉伯胶浆

D.糖浆

E.甘油『正确答案』B

配伍选择题

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B.丙烯酸树脂Ⅱ号和III号混合液

C.甘油明胶

D.滑石粉

E.胶浆

片剂薄膜衣材料常选用()

片剂肠溶衣材料可选用()

栓剂的基质可选用()『正确答案』A B C

第六节片剂的质量要求

1.片剂外观

2.重量差异: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标示片重(无标示片重则与平均片重)相比较(片重0.30g以下重量差异限度±7.5%,片重0.30g

或0.30g以上重量差异限度±5.0%)。

3.崩解时限

药材原粉片30分钟内应全部崩解;

浸膏(半浸膏)片、糖衣片、薄膜衣片各片均应在1小时内全部崩解。

肠溶衣片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小时,每片均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再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进行检查,1小时内应全部崩解。

泡腾片分别置盛有200ml水(水温为15~25℃)的烧杯中,有许多气泡放出,当片剂或碎片周围的气体停止逸出时,片剂应溶解或分散在水中,无聚集的颗粒剩留,除另有规定外,各片均应在5分钟内崩解。

含片、咀嚼片及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片剂不检查崩解时限。

4.融变时限阴道片应检查融变时限。

5.发泡量阴道泡腾片应检查发泡量。

6.硬度

7.脆碎度

配伍选择题

A.融变时限

B.崩解时限

C.溶散时限

D.溶化性

E.软化点

普通口服片应检查()泡腾片应检查()阴道片应检查()

肠溶衣片应检查()『正确答案』B B A B

最佳选择题

需要进行崩解时限检查的片剂是()

A.含片

B.咀嚼片

C.缓释片

D.控释片

E.半浸膏片『正确答案』E

配伍选择题 A.30min B.45min C.60min D.90min E.l20min

除另有规定外,软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为()除另有规定外,阴道片的融变时限为()

除另有规定外,浓缩丸的溶散时限为()除另有规定外,中药浸膏片的崩解时限为()

『正确答案』C A E C

第八节片剂典型品种举例

例1 通塞脉片

【处方】

当归144g 金银花144 g 党参144 g 玄参144 g 黄芪144 g 牛膝144 g 石斛144 g 甘草144 g

【制法】

常水浸泡后煎煮2次,第一次1.5h,第二次1h。合并煎液,静置滤过,减压浓缩成(40~50%热测)相对密度1.20左右的清膏,稍冷后进行醇沉处理,使含醇量达50%,静置。48h后,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成(40~50℃热测)相对密度1.35左右的稠膏,将稠膏分装于烘盘中,真空干燥。将干膏粉碎成14目颗粒,喷洒70%乙醇调整颗粒水分,加适量硬脂酸镁、滑石粉混匀,用14目筛整粒后,计算片重,压片(每片含干浸膏0.35g)。包糖衣即得。

例2 精制冠心片

【处方】丹参375 g 赤芍187.5 g 川芎187.5 g 红花187.5 g 降香125 g

【制法】

以上五味,降香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其余赤芍等四味用8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3h,第二次2h,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40(50℃)的稠膏,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加入降香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例3 牛黄解毒片

【处方】

牛黄5g 雄黄50g 石膏200g 大黄200g 黄芩150g 桔梗100g 冰片25g 甘草50g

【制法】

以上八味,雄黄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大黄粉碎成细粉;牛黄、冰片研细;其余黄芩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大黄、雄黄粉末,制成颗粒,干燥,再加入牛黄、冰片粉末,混匀,压制成1000片(大片)或1500片(小片),或包衣,即得。

例4 三黄片

【处方】

大黄300g 盐酸小檗碱5g 黄芩浸膏21g

【制法】以上三味,黄芩浸膏系取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5h,第二次1h,第三次40min,合并煎液,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2,静置1h,取沉淀,用水洗涤使pH值至5.7,烘干,粉碎成细粉。取大黄150g,粉碎成细粉;剩余大黄粉碎成粗粉,用3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大黄细粉、盐酸小檗碱细粉、黄芩浸膏细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或压制成500片,包薄膜衣,即得。

例5 清开灵泡腾片

【处方】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制法】

以上八味,板蓝根、栀子加水煎煮二次,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清膏,放冷,加乙醇适量,静置,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备用。金银花加热水浸泡,滤过,药渣加水煎煮,滤过,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流浸膏,放冷,加乙醇适量,静置,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备用。水牛角磨粉,加到2mo1/L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热水解,水解液滤过备用。珍珠母磨粉,加到2mo1/L硫酸溶液中,加热水解,趁热滤过,放冷后除去析出结晶,滤液在温热条件下加到水牛角水解液中,加氢氧化钡调节pH值至4,放置,除去沉淀,滤液浓缩成适量,放冷,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冷藏,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与上述浓缩液合并,加入黄芩苷、胆酸、猪去氧胆酸及糊精适量,混匀,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PEG6000加热熔融后,加入碳酸氢钠,混匀,放冷凝固后,粉碎成细粉,备用。将枸橼酸、甜蜜素过80目筛与上述备用细粉混匀,用乙醇制粒,低温干燥,压制成1000片,即得。

例6 藿胆片

【处方】

广藿香叶提取物62.5g 猪胆粉93.75g

【制法】

以上两味,加淀粉、糊精各20g,制成颗粒,于50~55℃干燥,加硬脂酸镁适量,混匀,压制成1000片(片芯重0.2g),包糖衣,即得。

片剂车间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 设计成绩: 批阅人: 批阅日期: 设计题目:年产2.8亿芍甘片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设计者: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年产2.8亿芍甘片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二、设计条件 (1)生产制度 年工作日:250天;1天2班,每班8 h,一天2班。 (2)药剂规格及原辅材料的消耗 依照各“中药制药分离技术课程设计”而定 ①规格:0.35 g/片 ②主要工序及原辅材料可参照 a. 药材干浸膏提取率:7.5%,干浸膏粉碎过筛收率:98% b.干法制粒:干浸膏粉末和辅料比为30:70,收率为98% c. 整粒、总混:收率为99% d. 压片、包衣:收率为98% e. 包装:内包收率为99%;外包无损耗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 (3)设备选型; (4)按GMP规范要求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图和车间工艺平面图; (5)编写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 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设备选型及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原则、技术要求和说明。 (2)工艺流程图; (3)提取车间、制剂车间平面布置图(1∶100) 五、设计时间

设计时间为2周,从2015年6月12日至2016年6月24日。 目录 1 片剂生产工艺概述 (05) 1.1项目概述 (05) 1.2设计目的和意义……………………………………… 07 1.3设计内容 (07) 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08) 2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08) 2.1生产方案、产品类型与包装方式 (08) 2.2生产规模、制度与方式 (09) 2.3工艺流程 (09) 2.3.1工艺流程制定的原则 (09) 2.3.2制粒压片工艺 (09) 2.3.3片剂的生产工艺 (11) 2.3.4工艺简介 (12) 3 物料衡算 (14)

片剂质量监控标准操作规程

片剂质量监控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 建立片剂质量监控规程,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 适用于片剂生产的监控。 3.责任: 车间QA监控员,岗位操作人员对此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监控依据: 产品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 4.2环境监控: 421沉降菌: 4.2.1.1每月监控一次。 4.2.1.2监控标准: 4.2.2悬浮粒子 4.2.2.1悬浮粒子每三个月监控一次 4.2.2.2监控标准:

423 温湿度: 4.2.3.1QA监控员每天随机监控二次。 423.2监控标准: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湿度应与其生产及工艺要求相适应(温度控制在 18C?26C,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4.2.4压差: 4.2.4.1QA监控员每天随机监控二次。 4.2.4.2监控标准: 空气洁净度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的压差应》10P空气洁净度要求高的洁净室(区)对相邻的空气洁净度级别低的洁净室(区)一般要求呈相对正压,产尘间保持相对负压。 4.2.5纯化水: 4.2. 5.1QA监控员随时对纯化水进水口、出水口、总回水口进行酸碱度、电导率、 氨、 氯化物项目的检查,应符合标准要求。 4.2. 5.2监控标准 4.2. 5.2.1酸碱度: 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4.2. 5.2.2氯化物: 取本品50ml,加硝酸5滴与硝酸银试液1ml,不得发生混浊。 4.2. 5.2.3氨: 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分钟;女显色,与氯化铵溶液 1.5ml, 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含量w 0.00003%。4.2.5.2.4 电导率: 取本品适量,照电导率检查标准操作规程”测定,应总』m/So 4.3生产前监控: 4.3.1.1上批次或品种结束,是否进行清洁、清场。是否有清场合格证” 4.3.1.2生产区设备是否有完好的状态标志及已清洁状态标志。

片剂制剂技术

项目十片剂制剂技术 学习目标 案例导入 案例:片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剂型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人们不健康方式的影响,心脑血管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了继癌症之后的第二大杀手。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与青霉素、安定一起被认为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杰作。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现一药厂拟生产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片)300000片。 讨论:1.什么是肠溶片?除了肠溶片,片剂还有哪些类型? 2.用什么工艺生产阿司匹林肠溶片?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任务一片剂生产基础知识 一、概述 片剂是最常用的剂型之一。《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的制剂中,片剂有300余种;二部收载的制剂中,片剂有600余种。随着近四十年以来,国内外药学工作者对片剂成型理论、崩解溶出机理以及各种新型辅料的不断研究,片剂的生产技术和加工设备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粉末直接压片、流化喷雾制粒、全自动高速压片机、全自动程序控制高效包衣机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国内外的片剂生产实践,从而使片剂的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片剂是原料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圆形或异形的片状固体制剂。其特点如下: 1.质量稳定、分剂量准确、含量均匀。 2.体积小,携带、使用方便。 3.片剂便于机械化生产,产量高、成本低、应用广泛。 4.可通过各种制剂技术工艺制成各种类型的片剂,如包衣片、分散片、缓释和控释片、多层片等,达到肠溶、速效、长效、缓控释等目的,能适应治疗与预防用药的多种要求。 5.但片剂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幼儿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贮存过程往往使片剂变硬,

制药片剂生产课程设计汇编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化学制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年产6亿片维生素C片剂生产工艺课程设计系部:化工系 专业:化学制药技术 学生姓名: 学号: 起迄日期:2013年04月15日~ 2013年04月19日 指导教师: xxx 教研室主任: xxxxxx

目录 绪论 ............................................................................................................................................................................... - 1 - 第一章概述.................................................................................................................................................................. - 4 - 1.1片剂介绍.......................................................................................................................................................... - 4 - 1.2片剂的特点[1]................................................................................................................................................. - 4 - 1.3片剂的分类...................................................................................................................................................... - 5 - 1.4片剂的规格和质量[2] ..................................................................................................................................... - 5 - 1.5片剂的质量检查............................................................................................................................................. - 5 - 第二章处方设计及工艺.............................................................................................................................................. - 7 - 2.1维生素C片处方设计 ..................................................................................................................................... - 7 - 2.2处方分析.......................................................................................................................................................... - 7 - 2.3辅料的选择原则............................................................................................................................................. - 8 - 第三章工艺流程.......................................................................................................................................................... - 9 - 3.1工艺流程概述.................................................................................................................................................. - 9 - 3.2称量、粉碎...................................................................................................................................................... - 9 - 3.3筛分.................................................................................................................................................................. - 9 - 3.4混合、制粒...................................................................................................................................................... - 9 - 3.5干燥,整粒.................................................................................................................................................... - 10 - 3.6总混................................................................................................................................................................ - 11 - 3.7压片................................................................................................................................................................ - 11 - 3.8包衣................................................................................................................................................................ - 11 - 3.9包装................................................................................................................................................................ - 12 - 3.10储存.............................................................................................................................................................. - 13 - 第四章物料衡算................................................................................................................................................ - 14 - 4.1物料衡算的基础............................................................................................................................................ - 14 - 4.2物料衡算的基准........................................................................................................................................... - 14 - 4.3物料衡算条件............................................................................................................................................... - 14 - 4.4原辅料的物料衡算....................................................................................................................................... - 14 - 第五章设备的选型.................................................................................................................................................... - 16 - 5.1工艺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 - 16 - 5.2 粉碎、筛分 ...................................................................................................................................... - 16 - 5.2.1粉碎 ............................................................................................................................................. - 16 - 5.2.2 筛分.................................................................................................................................................. - 17 - 5.3 混合、制粒设备.......................................................................................................................................... - 18 - 5.4 整粒、总混设备.......................................................................................................................................... - 18 - 5.5压片............................................................................................................................................................... - 18 - 5.6 包装.............................................................................................................................................................. - 18 - 5.7工艺设备一览表............................................................................................................................................ - 19 - 第六章三废处理........................................................................................................................................................ - 22 - 参考文献...................................................................................................................................................................... - 23 -

片剂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

片剂生产调研表 秦好华 片剂:系指药物、农药和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 片剂组成:原药、填料、吸附剂、黏结剂、润滑剂、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香料、色料等组成。(黑色字体为主要添加料) 先将物料粉碎、造粒,干燥,再用压片机制成片状,也有的不需造粒和干燥,直接压成片剂。 优点 一、通常片剂的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 二、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含量差异较小 三、质量稳定,片剂为干燥固体,且某些易氧化变质及易潮解的药物可借包衣加以保护,光线、空气、水分等对其影响较小 四、服用、携带、运输等较方便;⑤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卫生标准容易达到。 缺点 一、片剂中需加入若干赋形剂,并经过压缩成型,溶出速度较散剂及胶囊剂慢,有时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二、儿童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三、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 要求:含量准确 重量差异小 崩解时间或者溶出度符合规定 硬度适当 外观美 色泽好 符合卫生检查标准 在规定贮藏期性质稳定等。 剂量准确,理化性质稳定、贮存期较长,使用、运输和携带方便、价格低、产量高 有关规定: 一、原料药与辅料混合均匀。含药量小或含毒、剧药物的片剂,应采用适宜方法使药物分散均匀。 二、凡属挥发性或对光、热不稳定的药物,在制片过程中应遮光、避热,以避免成分损失或失效。

三、压片前的物料或颗粒应控制水分,以适应制片工艺的需要,防止片剂在贮存期间发霉、变质。 四、含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等根据需要可加入矫味剂、芳香剂和着色剂等附加剂。 五、为增加稳定性、掩盖药物不良臭味、改善片剂外观等,可对片剂进行包衣。 六、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有适宜的硬度和耐磨性,除另有规定外,对于非包衣片,应符合片剂脆碎度检查法的要求,防止包装、运输过程中发生磨损或破碎。 七、片剂的溶出度、释放度、含量均匀度、微生物限度等应符合要求。必要时,薄膜包衣片剂应检查残留溶剂。 八、除另有规定外,片剂应密封贮存。 市面部分片剂制品: 健胃消食片:成分:太子参、陈皮、山药、炒麦芽、山楂。辅料:蔗糖、糊精浆、硬脂酸镁、山楂香精、淡黄色欧巴代。 金嗓子喉片:蔗糖淀粉糖浆青果金银花薄荷脑桉叶油罗汉果桔红八角茴香油香蕉香精适量 西瓜霜:西瓜霜、冰片、薄荷素油、薄荷脑。辅料为糊精、蔗糖、枸橼酸、硬脂酸镁、滑石粉、食用色素、桔子香精、二氧化硅。 同仁堂警醒片: L-谷氨酰胺、牛磺酸、维生素C、L-肉碱酒石酸盐、葡萄糖酸锌、碳酸镁、维生素B1、葡萄糖、硬脂酸镁 草珊瑚含片:肿节风浸膏,薄荷脑,薄荷素油,辅料为山梨醇,硬脂酸镁, VC含片:主要原料:维生素C、山梨醇、硬脂酸镁、食用香精、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主要原料:维生素C、山梨糖醇、木糖醇、黄原胶、糊精、食用香精 维仕咀嚼片:沙棘果汁、菊花、桑叶、β-胡萝卜素、牛磺酸、辅料:淀粉、蔗糖、糊精、硬脂酸镁

布洛芬片质量标准

布洛芬片质量标准 含布洛芬(C13H18O2)为标示量的98.0%-105.0% 【性状】白色或粉红色圆形双面微凸包衣片 【鉴别】 (1)取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布洛芬0.5g),加丙酮20ml提取,滤过,滤液蒸发使自然干燥(不加热用普通空气挥干),残渣红外吸收图谱(附录)与布洛芬参考图谱一致(RS186)。 (2)取1项下的残渣适量,用石油醚(40-60℃)重结晶后测定其熔点约为75℃。【检查】 溶出度:取本品1片,照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H7.2溶液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每分钟50转,经45分钟时取溶液10ml,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400mg量取2ml;600mg、800mg量取1ml)置100ml 量瓶中,用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布洛芬对照品10mg置50ml量瓶中,用溶出介质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 置另一50ml量瓶中,用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品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21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70%,应符合规定。 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 色谱柱:填料为常规色谱分析柱ODS2不锈钢色谱柱(15cm×4.6mm),用十八烷基硅胶(Spherisorb ODS2)为填充剂封端(5微米)。 流速:2ml/分钟;检测波长:214nm;进样量:20μl。 流动相:磷酸:乙腈:水(0.5:340:600)混匀后,用水稀释至1000ml,过滤脱气即得。 溶液制备: 溶液(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布洛芬0.2g),加30ml甲醇,振摇30分钟,再加入30ml甲醇,用水定容至100ml,混匀,用超细玻璃纤维过滤纸过滤(GF/C是合适的)。 溶液(2):取溶液(1)1ml用流动相定容至100ml,即得。 溶液(3):取布洛芬对照品50mg置25ml量瓶中,加0.006%的2-(4-丁基苯基)丙酸对照品溶液〔2-(4-丁基苯基)丙酸对照品溶液制备:吸取1体积2-(4-丁基苯基)丙酸对照品,用甲醇定容至10体积〕甲醇溶液2.5ml,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检测: 在开始试验前,用流动相平衡柱子45分钟,调节灵敏度使溶液(2)峰高为满量程的70-90%,记录色谱图至主峰(布洛芬峰)保留时间的1.5倍。 按上述试验条件进样,布洛芬(主峰)保留时间约为20分钟,在溶液(3)色谱图中,测量2-(4-丁苯基)丙酸的峰高为(a),布洛芬峰低点的峰高为(b), 若a大于1.5b,则符合分析要求,如果不符合,可用乙腈调流动相使之符合要求。结果判定: 溶液(1)色谱图中,若有2-(4-丁苯基)丙酸峰,其峰面积不得大于溶液(3)中2-(4-丁苯基)丙酸峰的峰面积(0.3%);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溶液(2)中主峰面积的0.3倍(0.3%);其他杂质峰峰面积的总和不得大于溶液(2)中主峰面积的0.7倍(0.7%);杂质峰面积小于溶液(2)中主峰面积的0.1倍(0.1%)

片剂

Tablets 1 掌握片剂中辅料的类型及各自的功能2 掌握片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及流程3 掌握三种主要的压片工艺的特点及区别4 掌握常用的薄膜衣和肠溶衣材料5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查6 了解片剂的处方设计及研制Requirements Industrial pharmaceutics §Formulation §Preparation §Quality control Section 1概述 Contents 1 定义含有一种或多种药物的压缩或模制成型固体剂型 第一节概述

2 片剂的特性 ü剂量准确 ü利用刻痕可分剂量—二等分或四等分ü固体剂型,稳定性好 ü 易于临床用药及病人自行用药第一节概述 Characteristics of tablets-Continued Types of tablets-Continued

Conventional tablets Types of tablets-Continued v 泡腾片(Effervescent Tablets ) 产生气体: CO 2 酸碱对组和 碱: NaHCO 3Na 2CO 3 K 2CO 3KHCO 3 酸: citric acid, tartaric acid 遇水产生化学反应第一节概述 Types of tablets-Continued 第一节概述Types of tablets-Continued

v 咀嚼片(Chewable tablets )Examples :Vc 咀嚼片Aluminium Hydroxide 咀嚼片 Albendazole 咀嚼片 第一节概述Types of tablets-Continued 口含片(Troches )Types of tablets-Continued Examples: Nitroglycerin sublingual tablets Types of tablets-Continued

医药片剂生产过程工艺

医药片剂生产过程工艺 湿法制粒片剂生产工艺是将原料和辅助物料成比例加工成粉末之后,通过添加适量的粘合剂,将药物粉末表面润湿,使药物粉末通过勃合剂的桥架以及粘结作用聚合在一起,然后在外加机械力以及液体桥架的作用下形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颗粒,经干燥处理后最终以固体桥的形式固结而制成片剂。由于该片剂生产工艺具有高效、无污染等优点,因此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但实际生产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熟悉其工艺流程对研究片剂生产湿法制粒过程的综合控制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图1即为湿法制粒片剂生产的工艺流程。 图1湿法制粒片剂生产工艺流程 1湿法制粒工段 在片剂生产行业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制粒是龙头,压片是核心,包衣是凤尾。药物片剂的湿法制粒工段在湿法制粒片剂生产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湿法制粒工段生产出来的药物湿颗粒能否达到要求,决定压片、包衣工段能否顺利进行。如湿法制粒机生产出来的药物湿

颗粒的粒度分布决定着压片机生产出来的药物片剂的硬度以及片重差异大小。与此同时,湿法制粒工段所得颗粒的平均粒径大小也与片剂的硬度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粒径相对小时片剂具有较高的硬度。 1.1湿法制粒工艺原理 高效湿法制粒是在同一台设备容器中能同时进行混合、加温、搅拌、高速切削等制粒工序的制粒方法。其设备的主要组成结构包括:搅拌电机、搅拌刀、切碎电机、切向刀、减速机、出料口、出料活塞、控制箱、盖。其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2湿法制粒机结构示意图 高效湿法制粒机的主要功能包括原料与辅料的混合以及药物颗粒的制成。其工作过程如下:将原料粉末以及辅助物料粉末成比例加入到料斗里,然后开启搅拌桨,对进入料仓的原料、辅料进行充分搅拌,在搅拌桨作用下,物料粉末相互碰撞并最终达到充分混合状态。待物料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粘合剂,进入湿混合阶段。由于粘合剂的加

片剂重量差异检验规程

精品文档 1. 目的: 学会按片剂重量差异检验操作规程操作,保证检验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产品质量。 2. 内容: 学会使用电子天平,学会片剂重量差异检查方法。 3. 片剂 3.1. 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 32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也有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阴道片、速释或缓释、控释片与肠溶片等。 3.3. 片剂的质量要求除外观应完整平洁、色泽均匀,有适宜的硬度,以及药典品种正文项下规定的检验 项目外,还应检查“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 3.4. 片剂的重量差异检查法 3.4.1. 简述 341.1. 本法适用于片剂的重量差异检查。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再进行重量差异的检查。 3.4.12在片剂生产中,由于颗粒的均匀度和流动性,以及工艺、设备和管理等原因,都会引起片剂重量差异。本项 检查的目的在于控制各片重量的一致性,保证用药剂量的准确。 3.4.2. 仪器与用具 分析天平感量0.1mg (适用于平均片重0.30g以下的片剂)或感量1mg (适用于平均片重0.30g 或0.30g以上的片剂) 扁形称量瓶 弯头或平头手术镊

3.4.3. 操作方法 3.4.3.1. 取空称量瓶,精密称定重量;再取供试品20片,置此称量瓶中,精密称定。两次称量值之差 即为20片供试品的总重量,除以20,得平均片重(m )。 3.4.3.2. 从已称定总重量的20片供试品中,依次用镊子取出1片,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得各片重量。 精品文档 3.44注意事项 在称量前后,均应仔细查对药片数。称量过程中,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供试品。已取出的药片,不 得再放回供试品原包装容器内。 3.4.5.记录与计算 3.4.5.1.记录每次称量数据。 3452求出平均片重(m ),保留3位有效数字。 345.3. 按下表规定的重量差异限度,求出允许片重范围(m ±m X装量差异限度)。 3.4.6.结果与判定 3.4.6.1.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凡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均未超出重 量差异限度;或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多于2片,且均未超出限度1倍;均判为符合规定。3462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多于2片;或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虽不多于2片,但其中1片超出限度的1倍;均判为不符合规定。

年产3亿片贝诺酯片剂生产车间工艺的设计说明书

一、车间设计概述 1、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年产3亿贝诺酯片剂车间工艺设计 2、设计依据 本设计以片剂车间生产实习的现场观察学习和收集的数据为基础,以中国药典和相关材料作为依据,同时参考已有SFDA和制药行业执行的《医药设计技术规定》、《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医药工程设计文件质量特性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GMP》等多种设计规范。 3、设计内容 (1) 文字部分: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物料衡算、设备选型。 (2) 图纸部分:车间平面布置图、高效包衣安装图、设计说明书。 4、设计原则: (1)本设计为片剂车间,在设计中严格遵照《GMP》和《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等标准进行设计。 (2) 对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其是否能够完成生产任务,且具有节能高效,经济方便,实用可行,符合GMP生产等优点。 (3) 为保证控制区的洁净度要求,采用全封闭的空调系统。 (4) 遵守防火,安全,卫生,环保,劳动保护等相关规范制度。 (5) 严格质量管理制度,推行质量责任制,严格工艺设计质量[12] 二、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 制剂的工艺流程是以保证实现处方的功能主治为目的,紧紧围绕功能主治的要求,对药物的处理原则、方法和程序所作的最基本的规定。它决定着制剂质量的优劣,也决定着该制剂大生产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工艺流程的选择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制剂剂型以及药物的类别要求、生产可行性、生产成本等因素来决定。 片剂的制备方式有三种:粉末直接压片、干颗粒压片和湿颗粒压片。 粉末直接压片法具有省时节能,工艺简单,工序少,适用于湿热不稳定的药

物等突出优点,但也存在粉末的流动性差,片重差异大,粉末压片容易造成裂片等弱点,致使该工艺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湿法制粒的颗粒具有外形美观,流动性好,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形性好等优点,但对于热敏性,湿敏性,极易溶性等无了物料可采用其他方法。 干法制粒压片法常用于热敏性物料,遇水易分解的药物,方法简单,省时省工,但采用干法制粒时,应注意由于高压引起的晶型转变及活性降低等问题。 本次设计中,贝诺酯片制备的工艺条件是淀粉糊精制成软材,与羟丙基纤维素混合,12目尼龙筛制湿粒,60℃~65℃烘干,12目整粒,然后与羧甲基淀粉钠、微粉硅胶混匀后压片片采用湿颗粒压片,质检,包装。 根据以上原则,在符合GMP要求的条件下,本次设计中,控制工艺条件为全封闭的空调控制系统,洁净区的洁净度要求为300000级,工艺流程图附后。各主要工段的选择与设计如下: 粉碎[7] 粉碎主要是借助机械力将固体物料微粉的操作过程。起粉碎作用的机械力有冲击力(impact),压缩力(compression),研磨力(attrition 或rubbing)和剪切力(cutting 或 shear)。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原辅料一般均需粉碎,使物料具有一定的粒度,以满足制剂生产的需要。 粉碎可减小粒径,增加比表面积,这对于制剂加工操作和制剂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粉碎是药物制剂工程的一个重要单元操作,①它有助于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提高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疗效。②有助于改善药物的流动性,促进制剂中各成分的混合均匀,便于加工制成多种分计量剂型。③有助于提高制剂质量。④有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粉碎的方法有单独粉碎与混合粉碎,干法粉碎与湿法粉碎,低温粉碎,闭塞粉碎与自由粉碎,开路粉碎与闭路粉碎之份。 本次设计中采用混合粉碎,可使粉碎与混合操作同时进行,混合粉碎还可提高粉碎效果。 粉碎器械类型很多,依据粉碎原理,有机械式和气流式粉碎机之分,可根据对粉碎产物的粒度要求和其他目的选择适宜的粉碎机。 筛分

片剂胶囊的质量检查(很全)

片剂的质量检查 片剂的主要检测项目有外观形状,重量差异,硬度,脆碎度,溶出度,崩解时限,释放度,含量均匀度,发泡量,分散均匀度,微生物限度等。(Ps: 释放度,含量均匀度,发泡量,分散均匀度,微生物限度这里未作整理) 1 外观形状 片剂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洁,无杂斑,无异物,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保持不变,良好的外观可增强病人对药物的信任,故应严格控制。 检查方法 抽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纸上,置于75W光源下60cm处,在距离片剂30cm 处用肉眼观察30秒。片面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杂色点(0.15~0.18mm)<5%;麻面<5%;中药粉末片(除个别外)<10%,并不得有严重花斑及特殊异物;包衣片有畸形者≤0.3%。 2 重量差异 定义 按照规定的称量方法测得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关系。 设备 天平,感量不低于0.001g 检查方法 首先称取20片得到总重量,并记录结果,计算平均片重。并将结果和中间控制的限度进行比较。称取20片药品重量,然后将每片称重,按照限度进行片重差异检查。

检查标准 其中,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限度的1倍。备注:糖衣片,肠溶衣片应该检查包衣前的片芯,符合上表规定后方可包衣;薄膜衣片包衣后检查。 3 崩解时限 定义 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并通过筛网所需要的时间的限度。 设备 崩解仪 电子温度传感器可显示和监控水浴箱的温度。仪器自动设定吊篮升降时间为15分钟,也可任意重新设定。智能化控制水浴温度、工作时间、升降频率三个性能参数。 检查方法 取片剂6片,分别置于吊篮的玻璃管中启动崩解仪,在规定的时间里全过筛网,则合格,有一片不放过筛网,则复试。再取片剂12片,若16~18片全部溶解,则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 检查标准 检测温度37℃(EUROPEAN PHARMACOPOEIA 8.037 ± 2 °C,)

片剂胶囊的质量检查很全

片剂胶囊的质量检查(很全)

————————————————————————————————作者: ————————————————————————————————日期: ?

片剂的质量检查 片剂的主要检测项目有外观形状,重量差异,硬度,脆碎度,溶出度,崩解时限,释放度,含量均匀度,发泡量,分散均匀度,微生物限度等。(Ps:释放度,含量均匀度,发泡量,分散均匀度,微生物限度这里未作整理) 1外观形状 片剂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洁,无杂斑,无异物,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保持不变,良好的外观可增强病人对药物的信任,故应严格控制。 检查方法 抽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纸上,置于75W光源下60cm处,在距离片剂30cm 处用肉眼观察30秒。片面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杂色点(0.15~0.18mm)<5%;麻面<5%;中药粉末片(除个别外)<10%,并不得有严重花斑及特殊异物;包衣片有畸形者≤0.3%。 2 重量差异 定义 按照规定的称量方法测得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关系。 设备 天平,感量不低于0.001g 检查方法 首先称取20片得到总重量,并记录结果,计算平均片重。并将结果和中间控制的限度进行比较。称取20片药品重量,然后将每片称重,按照限度进行片重差异检查。

检查标准 其中,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限度的1倍。备注:糖衣片,肠溶衣片应该检查包衣前的片芯,符合上表规定后方可包衣;薄膜衣片包衣后检查。 3 崩解时限 定义 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并通过筛网所需要的时间的限度。 设备 崩解仪 电子温度传感器可显示和监控水浴箱的温度。仪器自动设定吊篮升降时间为15分钟,也可任意重新设定。智能化控制水浴温度、工作时间、升降频率三个性能参数。 检查方法 取片剂6片,分别置于吊篮的玻璃管中启动崩解仪,在规定的时间里全过筛网,则合格,有一片不放过筛网,则复试。再取片剂12片,若16~18片全部溶解,则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 检查标准 检测温度37℃(EUROPEAN PHARMACOPOEIA 8.037 ± 2°C,)

20190704 仿制口服片剂功能性刻痕设计和研究的一般要求(征求意见稿)

仿制口服片剂功能性刻痕设计和研究的一般要求带有功能性刻痕的片剂(可分割的刻痕片)是指带有一道或多道刻痕,以便于进行剂量分割的片剂。研究显示刻痕线的存在与否及其形状、深度,刻痕片的形状、大小、厚薄、曲率均可能影响片剂分剂量的准确性,进而影响患者临床使用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为了完善仿制药注册申请的技术标准,我中心参考各国监管机构相关的技术要求并结合中国药典及国内仿制药研发与生产现状,制定技术要求如下: 一、仿制口服片剂功能性刻痕的设计 根据《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对于仿制药的定义:即具有与原研药品相同的活性成份、剂型、规格、适应症、给药途径和用法用量的原料药及其制剂。相同的刻痕特征可以保证患者使用仿制片剂时能够采用与原研药品(参比制剂)相同的方式进行片剂的分割,因此为了充分的保证临床使用中的可替换性,仿制片剂的功能性刻痕应该与参比制剂保持一致。如参比制剂未带功能性刻痕设计,仿制片剂不建议设计刻痕。 1.1对于已申报的仿制片剂,说明书中如明确描述需进行分剂量使用的情况,比如有“可掰开服用”或“半片”的描述,如申报产品未参照参比制剂设计功能性刻痕,应增加刻痕并进行相关的研究,符合要求方能获得批准。如说明书中未明确,可在药品批准上市后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研究。 1.2本技术要求发布之后申报的品种,仿制片剂的功能性刻痕应

该与参比制剂保持一致。 1.3按照一致性评价申报的品种,研究要求同上述仿制片剂。 二、刻痕片的体外研究 2.1基本要求 分割方式的选择:必须进行手工分割方式的考察,同时采用一种机械的分割方式进行考察,如切片器、刀等,以保证不同原理的分割条件下产品均能够符合要求。 研究用样品: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各阶段的代表性样品均应进行研究。多规格的产品对于带有功能性刻痕的各个规格均应进行研究。 总体质量:分割后的部分的质量应能符合整片的质量标准。 2.2速释片剂的考察要求 2.2.1重量差异或含量均匀度: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的要求,若片剂分割后部分的理论剂量小于25mg或主药含量占比小于25%,应进行含量均匀度的检查。其他情况则可通过分割后部分的片重差异考察单位剂量均匀性。上述检测时应注意,测试时取每个片子中一个分割部分进行测试,其他部分不用。 2.2.2分割重量损失:取15整片,在整片片剂拟定硬度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处分别检测,分割后部分(二分片共30个半片,三分片共45个三分片)与15整片相比,重量损失应控制在 3.0%以内,掰片过程中的药片碎屑不应参与计算重量损失。 2.2.3脆碎度:分割后的部分在整片片剂拟定硬度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处分别进行脆碎度检查,结果应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