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知识学习

第四章知识学习
第四章知识学习

第四章知识学习

第一节知识概述

一、知识的概念

从本质上来说,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它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人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中,在人的现实活动中,我们会获得来自客体的各种信息,并且会用一定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形成对事物的理解。这些知识一方面会存储在个体的头脑中,成为个体知识、主观知识,同时又可以通过文字符号等表述出来,传播开来,成为公共知识,或者说“客观知识”,而人可以通过学习和交往活动,借助于公共知识来发展自己的个体知识。心理学所关心的主要是个体知识的获得、存储和应用问题。

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明确性,特别在教育领域中,各门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是该学科中较为确定、接近共识的内容,是人类积累下来的较为可靠的经验体系。但是,这些知识并不是千真万确、不可质疑的定论,正如亚里士多德的经典命题随着伽利略在斜塔上丢落的小球而被否定;作为科学之典范的牛顿力学也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面前露出自己的缺陷,知识总在不断进化和更新,人总在试图对世界作出更准确、更完整、更深刻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应把知识作为事先已经断定了的结论教给学生,不要用知识的“权威”去“压服”学生,而应该把知识当成是一种看法、一种解释,让学生去理解,去分析,去鉴别。在不可超越、无可挑剔的“权威”面前,学生应有展现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空间。

二、知识的分类

知识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关于“物”的知识到关于人和社会的知识,从日常经验到分门别类的正规知识,从具体的感性知识到有关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理性知识等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知识分成不同的类别。

安德森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把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说明事物、情况是怎样的,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比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陈述性知识容易被人意识到,可以明确地说出来。比如,中学生可以说出功的计算公式:W=FS;而程序性知识体现在实际活动中,而且,到底有没有程序性知识也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判断。比如,儿童不仅可以说出功的计算公式,而且可以用它来解决有关的问题,那就意味着他具有了这方面的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表现不是被个体回忆起来,而是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变换。比如,知道了力的大小为5N(牛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10m(米),儿童就可以计算出功的值为50J(焦耳),所以,程序性知识是与一定的问题相联系的,在一定的问题情境面前,它会被激活,而后被执行,这一过程几乎是自动进行的,不需要太多的意识。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分类常常是与学习者所达到的学习水平相联系的。学习常常从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开始,而后进一步加工消化,成为可以灵活、熟练应用的知识。比如在教师培训中,一个新教师开始只是知道了一些教学设计的原则,如启发性原则,但他们还不明白如何将这些知识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深入理解,通

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他才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可以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的知识。当然,程序性知识并不都是高级的,有时它也很简单,比如小孩子学习怎样系扣子等。

在实际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在实际活动中,陈述性知识常常可以为执行某个实际操作程序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比如上面关于计算“功”的例子,知道了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的距离,我们就可以求出这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但力是多少牛顿,运动的距离是多远,这些都需要陈述性知识来提供信息。在学习中,陈述性知识常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反过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也会促进陈述性知识的深化。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种广义的知识,它已不简单是对各种事物的了解,而且包含了对知识的应用,涉及到了运用知识的技能。其次,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不是对客观知识的划分,而是对人的头脑中的个体知识的分类,同样是学习一个知识点,学习者既可以形成关于它的陈述性知识,也可以形成关于它的程序性知识。比如,中学生学习摩擦力的知识,他们可以了解哪些因素在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如表面的光滑程度、接触面的压力等,这就成为学习者的陈述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者还可以用这种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自行车为了省力,它的车轴应该怎样设计即怎样减小摩擦力,这就需要关于摩擦力的程序性知识。因此,我们一般不能说课本里的某个知识点属于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在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个体把陈述性知识与具体的任务目标联系起来,从而去解决某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体把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知识。安德森等把这一过程称为知识编辑(knowledge compilation)。

在安德森的基础上,梅耶,1987)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的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策略性知识在本质上属于程序性知识,但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策略性知识的作用方向不是“对外办事”,而主要是“对内监控”,即策略性知识的作用对象是主体的主观内部世界中的信息加工过程。二是策略性知识的基本功能是解决怎么办,即如何学才最好、最有效的问题。

三、知识的作用

知识是人对行为进行定向和调节的基础,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机制。知识具有辨别功能,人可以基于有关知识对感受到的事物进行辨认和归类,从而对它们不再感到陌生。知识具有预期功能,在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时,人就可以通过推论对事物形成一定的预期,推知事物会是怎样的,它会怎样发展变化等。知识还具有调节功能,个体总在以自己的知识为基础来确定活动的程序,并对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

知识不简单地等同于能力,但知识是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力是更稳定的心理特性,对人的活动有更普遍、更一贯的调节作用,而能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获得,它是知识、技能进一步概括化和系统化而形成的高度整合性的心理结构,是个体通过对知识、技能的广泛迁移应用而实现的。因此,在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今天,如何使学生形成深层的、灵活的,有用的“真知识”,如何提高知识获得的效果和效率,这应该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课题。

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一)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建构过程

1.两个比喻

人是怎样获得知识的这一过程是怎样的绕开抽象的定义,我们先来看两个比喻:

第一,知识的获得就像吃东西。

第二,知识的获得就像输血。

你更同意哪个比喻为什么

知识的获得似乎很像输血,把新的血液(知识、技能、态度) 输到学习者体内。但其实,并不像输血这样“简捷”; 在一定意义上,它更像是吃东西,它们之间有着更多的共同之处(见下表)。

2.知识建构的机制:同化与顺应

个体获得知识的过程不简单是知识从外到内的传送转移过程,它并不是学习者原封不动地接受、占有知识,而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活动是通过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双向、反复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

首先,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同化新知识。对新信息的理解总是依赖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者必须在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才能获得新信息的意义。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儿童要将这一名词(符号) 与他们看到过的各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物体联系起来,在学习“直角三角形”时,学习者需要联系自己有关“直角”和“三角形”的知识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验,离开了与这些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这些名词就成了没有意义的符号。像这样,学习者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把它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就叫做新知识的同化。同化过程涉及到感知、判断、推理、记忆等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活动。一旦学习者在新知识与原有观念之间建立了逻辑的联系,他就可以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对信息做出进一步的推论和预期。比如,只要学习者能将“定滑轮”与“杠杆”联系起来,即知道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那他就可以把有关杠杆力臂的知识推论到“定滑轮”上,知道它并不能省力。这样,通过积极地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将原有知识经验投射到新情境中,学习者就可以“超越所给的信息”,进一步生成更丰富的理解。因此,知识的同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建立联系、作出推论的过程,学习者正是通过这种联系和推论活动将外在信息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与此同时,随着新知识的同化,原有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这就是知识的顺应。当新观念与原有知识之间可以融洽相处时,新观念的进入可以丰富、充实原有知识。比如在学习了“力”的概念后,学习者又学习“重力”、“摩擦力”等,把它们作为“力”的下位概念同化到原有知识结构当中,这就可以丰富学生对“力”

的具体理解。有时,新观念与原有知识之间有一定的偏差,这时,新观念的进入会使原有观念发生轻微的调整。比如上面提到的例子,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在把“定滑轮”作为“杠杆”的一种特例同化到认识结构当中时,学习者对“杠杆”的理解会发生一些变化:杠杆不一定是细长的,它也可以是一个圆轮子。更有甚者,有时新观念会与原有观念之间完全对立,比如小学生学习地球的形状,这会与他们的日常经验相冲突,这时,学习者需要转变原有的错误观念,原有观念会发生更为明显的顺应。

同化意味着学习者联系、利用原有知识来获取新观念,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累积性。顺应则意味着新旧知识之间的磨合、协调,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对立性和改造性。通过同化理解新知识的意义是原有知识发生顺应的基础,而真正的同化也常常离不开顺应的发生,因为只有转变了原有的错误观念,解决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新观念才能与原有知识体系协调起来,从而真正一体化。知识建构一方面表现为新知识进入,同时又表现为原有知识的调整改变,同化和顺应作为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

综上所述,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知识之间充分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在获得新知识时,学习者需要充分调动有关的知识经验,分析、组织当前的新信息,生成对信息的理解、解释。同时,学习者要反省新知识和旧知识的一致性,鉴别、评判它们的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是在记忆别人的知识,而是在作为一个积极的思考者建构自己的知识。

(二)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等人提出的一个信息加工模型,代表着认知心理学家对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的一般观点。该模型包括三个主要成份:信息储存库、认知加工过程、元认知。该模型中信息的流通和计算机中信息的流通类似,可以类比理解、记忆。

1.记忆储存库

相当于计算机的硬盘。记忆储存库分为三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和长时记忆。短时记的容量一般为7±2,感觉记忆库和长时记忆库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

2.认知加工过程

相当于计算机中用来执行各项指令、转换信息的各个程序。认知加工过程包括注意、知觉、复述、组织编码等。

3.元认知

一般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的说,是个人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也就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控制。元认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关于自身思维的知识和意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何时何地使用所掌握策略的知识)。元认知成份在学习过程中有三大作用: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促进智力的发展,有助于学习者主体性的发展。

第二节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学习

一、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与获得

(一)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陈述性知识表征

所谓知识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同一事物如“儿童”在人的长时

记忆系统中可能以儿童的视觉表象或关于儿童的定义的命题等形式表征。在此,不同表征形式被称为编码,它们所代表的共同信息被称为表征的内容。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不同类型知识的表征方式不同,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和图式表征。

(1)命题表征

命题是知识或信息的最小单元,一个命题是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构成的。论题是一个命题中的主体或客体(对象),一般指概念,多为名词或代词。关系是一个命题中各个论题之间的联系或对论题的限定,多为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例子:“维生素C预防感冒”)。在大脑的认知结构中,陈述性知识的命题表征并不等于我们日常意义中的句子。如“我去北京旅游”,这个句子就是由两个命题来表征的。命题用句子表述,但命题不等于句子,命题只涉及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人们在长时记忆中保持的不是句子本身,而是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2)命题网络表征

如果两个命题中具有共同成份,这种共同成份一般为命题中的论题。通过这种共同成份可以把若干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如“蚂蚁吃了甜果酱”,这个句子中包含两个命题,题中有共同成份——“果酱”,通过“果酱”这个共同成份,可以把两个命题联系起来。

(3)成块知识的组织:图式(schema)

从大块知识来看,人会围绕着一个个的主题把知识组织起来。所谓图式,就是关于某个主题的一个知识单元,它包括与某主题相关的一套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构成了感知、理解外界信息的框架结构。比如,我们在头脑中都有关于教室的图式,与它相关的概念有教师、学生、讲台、课桌等,基于这样的图式,我们可以预想教室的布置,可以想到当我们走进教室、走向讲台的时候,学生会目光转移过来,然后起立……一个图式中包括一些空位(slot),也可以说是一些维度,每个空位的不同取值就说明了事物在这个维度上的不同特征,表明了它在这一维度上所属的类别。比如,说起一种树,我们还没有见过,但基于“树”的图式,我们可以想到以下问题:从树的外形来说,它会是乔木还是灌木从生长季节上来说,它会是落叶的还是四季常青的从叶子来看,是阔叶的还是针叶的等等。图式构成了理解新信息的基础和参照框架,也可以帮助人形成对事件的预期,产生有关这一事物的疑问,从而引发对信息的探寻活动。

2.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类型

根据所获得的知识的不同形式,可以把知识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又称代表学习(representational learning),是指学习一个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一个词代表什么,它可以代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事物,也可以是人头脑中的概念,而这种代表关系是约定俗成的。在

符号学习中,学习者要将符号与它所代表的事物、观念联系起来,在认知结构中建立相应

的等值关系。比如儿童将“手”、“脚”等与身体相应的部分联系起来,从而当这些词出现的时候,他们头脑中就会唤醒相应的认知内容。

概念学习在于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从而将这类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比如,为了学习“鸟”的概念,学习者就要准确抓住鸟类共同的关键特征,如卵生、有羽毛、有翅膀等,同时又要排除那些非关键特征,如体形大小、什么颜色、能飞多高等,这样,“鸟”就概括了具有这些关键特征的动物,成了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概念。可见,概念学习包含了符号学习,但比符号学习更为复杂。

命题是由词联合起来组成的句子所代表的,命题学习就是要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整体意义,这需要将新命题与头脑中原有的有关概念、观念联系起来。命题学习要以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为基础,是更为复杂的学习活动。

人体解剖学的记忆口诀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绪论 人体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和呼吸泌尿生殖脉管系感觉神经内分泌九大系统要牢记 解剖学姿势 标准姿势象立正身体直立两眼平掌心足尖都向前上肢下垂下肢并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组成、功能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 各部骨数目 各骨数目分开记记住位置就容易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骨的构造 骨质表现密和松骨内位置有不同骨髓分为黄和红骨髓腔隙它填充红髓造血保生命髂胸椎内留终生

骨膜在外包整骨生长修复立大功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内软骨藏韧带加强稳固性基本构造都一样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抓住要点能分辨颈椎体小棘分叉横突有孔最明显胸椎连肋有肋凹棘突叠瓦下斜尖腰椎承重体最大棘突后伸宽又扁 胸骨形态意义 胸骨形似一匕首上柄中体下剑突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向前凸 椎间盘 椎体之间纤维环胶状髓核在中间后外薄弱易脱出压迫神经致痛瘫 脊柱韧带及意义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的整体观 上细下粗尾部尖承受压力密相关后观棘突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扁

侧观生理四个弯线条大方又美观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 肋的连结 一肋连于胸骨柄二肋对角标志明三至七肋与体连八至十肋成肋弓十一十二称浮肋前端游离肌肉中 胸廓形态、运动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膈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呼气下降吸气升 颅骨名称 脑颅八块颅前起额筛蝶枕各有一顶骨颞骨各两块构成颅盖和颅底面颅总共有十五构成颜面骨根基形单影只下颌舌独来独往一张犁其余都要成双对泪颧腭甲上颌鼻 颅顶观 颅顶借缝连结紧三缝名为冠矢人婴颅骨化未完成缝间膜闭叫颅囟 颅底内面观 前窝中央是筛板筛孔通鼻嗅丝穿中窝之中垂体窝前高后高似蝶鞍

(完整版)《行政组织学》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行政组织学》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功利性组织(教材P6):这种类型的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属的主要手段。 2.棱柱模式理论(教材P36) :里格斯创立了所谓的“棱柱模式理论”,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3.内部环境(教材P43):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4.权力性影响力(教材P128):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5.单向沟通(教材P190):单向沟通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 6.主文化(教材P228):它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在组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7.单环学习(教材P212):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 8.敏感性训练(教材P281):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所谓的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第二部分:选择题 1、行政组织是追求(A) A、公共利益的组织 B、利润最大化的组织 C、公共价值的组织 D、行政权力的组织 2、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D) A、罗森茨韦克 B、卡斯特 C、孔茨 D、帕森斯 3、学者(A)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A、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B、罗森布鲁姆和法约尔 C、帕森斯和里格斯 D、斯蒂格利茨和巴纳德 4、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本书名为(A) A、《战略与组织结构》 B、《组织管理战略》 C、《战略管理》 D、《组织与战略》 5、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B)、和自治县三级 A、自治乡 B、自治州 C、自治市 D、自治地方 6、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D)两方面的内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答题技巧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答题技巧 教学设计是小学科目二中最后一个问题,给定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六科内容,要求从其中选择一科内容进行作答,从每科的学科特点上看,小学语文最为简单易答,所以建议选择语文学科进行作答,下面就语文学科答题技巧进行简要解析。 此题共设置三道问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0分,第三题20分,共40分。从历年真题分析情况看,共有9种出题角度,主要涉及识字课、阅读课和写作课三个课型。以下9种出题角度中,5、6、7、8四个角度其实是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我们在复习中主要学会写整个教学过程并能够正确写出每部分的设计理由即可,其中识字课和阅读课比较相近,所以可以以统一方式进行作答,写作课比较特殊,单独方式作答。 1.文本写作特点(文本解读)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过程 5.设计教学过程中三道题+理由 6.设计三组课堂提问+理由 7.设计导入+理由 8.设计板书+理由 9.写作评语 一、第一种出题角度 文本特点,主要出在第一题,有以下几种问法: 1.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2.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此题目有以下几种问法,实际意思一样,主要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主要从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作答步骤: 1.认真审题,回忆理论点: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具体内容。 2.带着问题和理论点进行阅读课文,边读边分析边标划,防止遗忘。 3.规范书写: 作答模板: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形成性作业2答案

形成性作业2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功利组织:功利性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属的主要手段。 2、棱柱模式理论:所谓“棱柱子模式理论”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3、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4、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又称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的。 形成性作业4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单向沟通 P190 单向沟通是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如作报告、发指示、下命令等都属于单向沟通。 2.主文化 P228 主文化是行政组织中上层管理人员或者领导人员所主导和支持的,与组织中正式的规章制度、组织战略和政策有较为紧密的联系的文化。它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在组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组织中的主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代表,通常展现了一个组织特有的精神气质和风格心态. 3.单环学习 P212 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显然,单环学习只有单一的反馈环,它是在当前的系统和文化框架下提高组织能力,完成已确定的目标或任务。这种学习的目标是适应环境,取得最大效率,学会如何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完成组织任务。 4.敏感性训练 P281 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T-group training),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所谓的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电大行政组织学2542试卷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D )。D正式组织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A )。A.非正式组织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C )。C.强制性组织 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B )。 B.互利性组织 5.行政组织是追求(A )。A.公共利益的组织 6.( C )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C.泰勒 7.191 1年,泰勒发表了(B )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B.《科学管理原理》 8.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B ),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B.法约尔 9.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 D )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D.《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10.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C )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C.《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 12.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 A )。A.“成熟与不成熟理论” 13.( A )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A.西蒙 14.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 B )理论。 B.需要层次15.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D )理论。D.动态平衡组织16.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D )。D.帕森斯 17.组织结构垂直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结构的( B )。B.层级化 18.行政组织结构横向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结构的( D )。D.部门化 19.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称之为( A )。A.管理幅度 20.在单位和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为( A )。A.反比例关系 21.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为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或部门,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处理事务,不受上级机关干涉的组织结构体系为( D )。D.分权制. 22.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行事的组织结构体系为( C )。C.集权制 23.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书名为( A )。 A.《战略与组织结构》B.《组织管理战略》C.《战略管理》D.《组织与战略》 24.国务院是由( A )组织产生。A.全国人大B.中共中央C.全国政协 D.中央军委 25.国务院是最高国家( B )。A.权力机关B.行政机关C.议事机关D.参政机关 26.秦朝的郡县制奠定了以( C )为特征的行政建制。A.地方分权B.委员会制C.中央集权 D.内阁制27.我国地方各级政府是( D )的执行机关。A.各级政协B.各级党委C.各级法院 D.各级国家权力机关28.省级政府每届任期( B )。A.3年B.5年C.4年D.6年 29.中国当前的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 A )个层次。A.3 B.4 C.5 D.2 30.市级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 C )的统一领导。 A.全国人大B.同级人大C.国务院D.全国政协 31.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 B )和自治县三级。A.自治乡B.自治州C.自治市D.自治地方 32.在影响组织的各种因素中,( A )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A.人B.财C..物D.信息· 33.人的行为首先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内在的愿望与冲动。即产生( C )。 A.动机B.行为C.需要 D.价值观 34.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B )。B.自我实现的需要 35. 4.赫茨伯格的双因素包括保健因素和(.A )。A.激励因素B.期望因素c.激发因素D.奖励因素 36.期望理论中的激励力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 A )的综合作用。A.期望概率 37.根据群体的成因分类,可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 C )。C.非正式群体 38.群体凝聚力是一个( C )专的概念。A.褒义B.贬义C.中性 D.创造性

2020电大 行政组织学 第一章 行政组织学导论 章节测验题目+答案

第一章 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____ D.正式组织________。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____ A.非正式组织________。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____ C.强制性组织_______。 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____ B.互利性组织____。 5.行政组织是追求____ A.公共利益的组织___________。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组织,给予不同的定义,目前学界对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ABCD )。 A.静态的组织观B.动态的组织观C.生态的组织观D.精神的组织观 2.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BD )。B.正式组织C.非营利组织D.非正式组织 3.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上级服从程度、上级对下级权力运用的关系,将组织划分为( ABC )。 A.强制性组织B.功利性组织C.规范性组织D.集权性组织 4.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 ABCD )。 A.互利组织B.服务组织C.企业组织D.公益组织 5.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大体都发挥三种功能:( BCD )。 A.“调节”功能B.“聚合”功能C.“转换”功能D.“释放”功能

医学基础知识简答题

1、简述食管分布、食管的狭窄部位及距中切牙的距离。颈部、胸部、腹部① 食管的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 ② 左主支气管后方与之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 ③ 穿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 2、延髓内有哪些脑神经核?这些脑神经核又与哪些脑神经有关联?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下泌延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副神经核、舌下神经核与第5、7对脑神经和第9-12对脑神经相连 3、试述经过直肠静脉丛的门静脉的侧支循环途径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及肛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4、简述女性骨盆的特点耻骨联合短而宽,耻骨弓角度较大,耻骨下角为80°--100°,骶岬突出较小,坐骨棘平伏,骨盆腔呈圆筒形,浅而宽,骨盆入口近乎圆形或椭圆形,骨盆出口宽大,坐骨结节距宽阔。 5、人体消化系统包括什么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

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6、九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7、子宫的固定装置有哪些?① 子宫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② 子宫圆韧带:维持前倾位的主要结构③ 子宫主韧带:维持子宫正常位置,使其不致向下脱垂的主要结构④ 骶子宫韧带:此韧带有牵引子宫颈向后向上的作用 8、简述胸廓的构成和功能胸廓由12个胸椎、12对肋及胸骨连接而成。有上、下两口,胸廓围成的胸腔内有心、肺、食道及大血管等重要器官,起着保护和支持这些器官的作用,并参与呼吸 9、简述房水循环房水由睫状体产生,自眼后房经瞳孔入眼前房,再经前房角渗入巩膜静脉窦,最后经睫前静脉汇入眼静脉。借此途径,房水不断地循环和更新10、简述子宫的位置形态和分布子宫位于盆腔中央部,膀胱与直肠之间,成年女子呈前倾前屈位。子宫形态呈倒置的梨型,前后略偏,两侧与输卵管相连,向下连于阴道,可分为子宫底、子宫颈、子宫体三部分。子宫颈与子宫体交届处缩窄称为子宫峡部,子宫内腔分为子宫腔和子宫颈管。 11、试述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及其关节的运动形式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

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行政组织 1.行政组织是为履行国家行政职能而依法建立起来的一切行政机关的综合体。 2.行政组织的特征:(1)阶级性(本质特征、核心)(2)社会性(基础) (3)权威性(4)法制性(5)系统性(6)发展性 3.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组织人员(4)权责体系 (5)财物设备(6)法规制度(7)技术信息(8)团体意识4. 行政组织功能的主要内容: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 第二章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 第一节西方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统治行政管理行政服务行政) 一、“统治行政”时期 1.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强调简单的职能分工及设置机构的依据。 2.中世纪 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第一次对国家行政组织原则进行了论述。组织内聚力是关键。 3.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代表人物:洛克、卢梭、汉弥尔顿和密尔等。洛克首开行政权与立法权分离的先河。 二、“管理行政”时期(始于1887年,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1.科学管理时期(行政组织研究的起步阶段,始于19世纪末) 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怀特、古利克和厄威克。 (1)泰罗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 泰罗是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者,着名的“科学管理之父”。 理论:1.组织管理的专门化(企业分为两部分:管理和作业)。2.组织工作的计划化、标准化和程序化。3.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2)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管理理论 最早的一般管理理论家之一,关注的是组织的行政管理层,注重的是组织结构的一般规定性及管理过程的基本原则性。 理论:1.组织是管理的重要要素。“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组织管理的“十四项原则”(理论)【劳动分工、权利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 3.组织结构的设计。 (3)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着名的“组织理论之父” 官僚制理论:1.统治与权力是组织的基础。三种类型的组织形式:神秘化的组织、传统的组织和合理化---合法化组织。2.组织类型分析。3.“官僚制”组织的特征。①明确的组织分工②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③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④形成正式的决策文书⑤非人格化的组织管理⑥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⑦职业化的人员管理。 (4)怀特的行政政治理论 怀特写下的《行政学导论》,是世界上第一本行政学教材。 理论:1.行政组织体制。(核心)自治型与官僚制、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分权型、独立型与权力汇一型。2.行政责任与权力的分配。3.优良行政组织的标准。标准包括:1.人才2.一致的责任和适当的权力.3.行政官员分为政务官.事务官 4.设置协调机构 5.设计有效地测量标准。

人体解剖记忆口诀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绪论 人体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和呼吸泌尿生殖脉管系感觉神经内分泌九大系统要牢记解剖学姿势 标准姿势象立正身体直立两眼平掌心足尖都向前上肢下垂下肢并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组成、功能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各部骨数目 各骨数目分开记记住位置就容易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骨的构造 骨质表现密和松骨内位置有不同骨髓分为黄和红骨髓腔隙它填充红髓造血保生命髂胸椎内留终生骨膜在外包整骨生长修复立大功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内软骨藏韧带加强稳固性基本构造都一样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抓住要点能分辨颈椎体小棘分叉横突有孔最明显胸椎连肋有肋凹棘突叠瓦下斜尖腰椎承重体最大棘突后伸宽又扁胸骨形态意义 胸骨形似一匕首上柄中体下剑突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向前凸椎间盘 椎体之间纤维环胶状髓核在中间后外薄弱易脱出压迫神经致痛瘫脊柱韧带及意义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的整体观 上细下粗尾部尖承受压力密相关后观棘突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扁侧观生理四个弯线条大方又美观

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肋的连结 一肋连于胸骨柄二肋对角标志明三至七肋与体连八至十肋成肋弓十一十二称浮肋前端游离肌肉中胸廓形态、运动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膈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呼气下降吸气升颅骨名称 脑颅八块颅前起额筛蝶枕各有一顶骨颞骨各两块构成颅盖和颅底面颅总共有十五构成颜面骨根基形单影只下颌舌独来独往一张犁其余都要成双对泪颧腭甲上颌鼻颅顶观 颅顶借缝连结紧三缝名为冠矢人婴颅骨化未完成缝间膜闭叫颅囟颅底内面观 前窝中央是筛板筛孔通鼻嗅丝穿中窝之中垂体窝前高后高似蝶鞍两侧圆孔卵圆孔棘孔位于最后边前部通眶眶上裂圆形短管视觉连后窝中央是大孔前外舌下神经管岩部后面内耳门颈静脉孔二沟延注:圆形短管—视神经管二沟—横窦沟、乙状窦沟翼点位置、意义 翼点位于太阳穴额顶颞蝶会颞窝内有脑膜中动脉骨折皆因骨质薄骨性鼻旁窦名称特点 鼻旁窦,如音箱鼻腔周围骨内藏额筛蝶窦上颌窦都有开口通鼻腔颞下颌关节构成及特点 下颌头,下颌窝构成关节功能多关节腔有关节盘关节囊壁前薄弱咀嚼语言做表情张口过大向前脱肩胛骨形态特点 肩胛三角形上冈登高峰 外侧关节盂上下二七平 肱骨主要结构 上大下小两个头小头推着滑车走解剖外科两个颈骨折快往外科走尺桡两个神经沟同名神经沟内走腕骨名称

行政组织学复习材料(考试必备)

1、简述行政组织的含义与特征(第一章绪论) 行政组织是为履行国家行政职能而依法建立起来的一切行政机关的综合体。它包括四方面的内涵: 1、静态的行政组织结构 2、动态的行政组织过程 3、生态的行政组织环境 4、心态的行政组织意识 特征: 1、阶级性 2、社会性 3、权威性 4、法制性 5、系统性 6、发展性 2、简述行政组织与行政机关、行政机构的关系 行政组织以行政机关为基础,是行政机关的综合体,而行政机关又以行政组织的原则为指导。行政组织制约行政机关,而行政机构的设置又以行政机关的职能为依据,受行政机关的制约。 3、简述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 2、机构设置 3、组织人员 4、权责体系 5、财物设备 6、法规制度 7、技术信息 8、团体意识 4、简述英美法三国的行政组织 英国的行政组织 英国是典型的议会内阁制国家,这一模式被欧洲和大多数由前英国殖民地独立后建成的国家采用。 (一)中央行政组织 在中央体制上,英国采用的是“议行合一”的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 (二)地方行政组织 地方行政组织的层级一般分为两级,即“郡”和“区”。也有少数地方行政组织的层级为三级,即郡、区、教区(或社区)。 英国大多数地方政府采用议会委员会制,由议会直接承担行政职责,不另设地方行政机关。议会内分设若干委员会分担各项行政职责,议长即为地方行政首长。 美国的行政组织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不是中央政府,对州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内部事务,联邦政府无权干预。美国的行政组织包括联邦政府机构、州政府机构及地方政府机构。 (一)联邦政府机构 联邦政府机构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总统及总统直属机构 美国联邦政府采用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总统与国会都直接由选民选出,对选民负责。 美国的行政组织包括联邦政府机构、州政府机构及地方政府机构。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行政首脑。总统无权解散国会,也不对国会负责。 总统直属机构又称总统府,直接受总统领导,是总统的咨询、参谋、辅助机构。 2、内阁及行政部 内阁是总统和部长集体讨论政府事务的机构,是总统的顾问机构和各部部长之间交流信息的机构。 内阁各部长由总统提名,经国会认可后产生,各部长只对总统负责。 在美国,部是最重要的行政机关,是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而逐渐设立的。 3、独立行政管理机构 该机构是为某一专门目的而设立的一种行政组织,虽然比“部”的级别低,但比“部”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二)州政府机构 州是联邦的单位,在为组成联邦而赋予联邦政府以相应权限外,其余权限由州保留行使最高和最终决定权。 州长是州的行政首脑,州拥有自身的司法体系。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制,不存在直接的领导与从属关系。 (三)地方政府机构 在美国,州以下的政府称为地方政府,一般分为“县”与“市”,下设教区与镇。 1、县政府组织 县政府的基本结构相同,大都采用委员会制。是立法、行政的统一体:既是立法机关,又是行政机关。 县政府的职能是执行州的行政事务,是州政府在某一地区的代理机关。 2、市行政组织 美国的市政府,既是州政府的代理机构,又是市自治体的政府。市自治体是由市民组成的法人团体。 市政府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四类:市议会制、市经理制、市委员会制 法国的行政组织 法国的行政组织是保留议会制某些特点的总统制,一般称为“半总统制”。 (一)中央行政组织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由议会直接选出,主持内阁会议,是行政决策的中心。内阁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总理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内阁成员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 总统不对议会负责,由总理代表总统对议会负责。总统在征询政府和议会意见后,可以解散议会。 (二)地方行政组织 法国的地方行政组织分为大区、省、市镇等级。 1、大区行政组织 大区的议决机关是区议会,区议会主席是大区行政首长,领导大区各行政部门。 每个大区包括几个省,但不是省的上级机关,其职权主要限于经济发展和领土整治方面,并代表国家协调两个省以上的活动。 2、省行政组织

2019年电大《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年电大《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BCDE)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目标。 A.改善组织内部的行为方式 B.提高组织的业务能力 C.提高组织内员工的满意度 D.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E.提高组织内员工的积极性 2.(ABDE)属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环境。 A.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法律环境 D.工作环境 E.国际环境 3.(ABCE)属于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 A.时间性 B.主观能动性 C.消费性 D.客观规律性 E.创造性 4.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说法正确的是(ABCE)。 A.管理的系统化 B.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C.管理的规范化 D.管理思想的哲学化 E.管理的标准化 5.(AC)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一般特点。 A.综合性 B.规律性 C.实用性 D.能动性 E.精确性 6.(AC)说明了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A.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B.促进企业社会化 C.能使企业赢得人才制高点 D.促进社会科学化 E.能使员工随心所欲地工作 7.目前经济管理学界中出现的人性假设学说主要有(ABDE)。 A.经济人 B.社会人 C.管理人 D.复杂人 E.自我实现人 8.经济人假设理论中的“经济人”又称(AD)。 A.唯利人 B.管理人 C.社会人 D.实利人 E.复杂人 9.(ABCDE)属于人本管理机制。 A.动力机制 B.压力机制 C.约束机制 D.保障机制 E.选择机制 10.对人力资本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E)。 A.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 B.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 C.人力资本具有积累性 D.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 E.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

行政组织学易考通(含题目及答案)

1、认为组织是一个活动体,是一群人为 B动态的组织观 2、法约尔的科层组织理论是静态组织 B否 3、动态的组织观是以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 B否 4、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 ABCD 5、关于组织的四要素,柏拉图提出 B否 6、组织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权责体系 ABC 7、亚里斯多德把组织的基本要素 ABCD 8、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 BD 9、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 C 10、以下组织哪些属于群众性组织 AC 11、是特定社会群体为追求和保障自己地位 C 12、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 D 13、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 ABCD 14、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社会组织 BCD 15、艾桑尼将组织分为强制性功利性和规范性 A是 16、以下哪些组织属于企业组织 ABC 17、文化性组织是以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要为 A是 18、以下哪些组织属于互利组织 ACD 19、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上级服从 ABC 20、依据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和组织性质 AB 21、功利性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 A是 22、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 B功利性组织

23、服务组织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率的提高 B否 24、学校医院社会福利组织属于 C服务组织 25、政治性组织是一种以追求运用分配社会 A是 26、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 D经济性组织 27、的主要受惠对象是全体公民 D公益组织 28、行政组织与立法机关和司法关一样 B否 30、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 A是 31、行政组织是追求 A公共利益的组织 32、行政组织不可以使用暴力 B否 33、世界银行在其1997年的世界发展报告 ABCD 34、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 B19世纪末 35、理想国是的著作 A柏拉图 36、人们习惯与将的组织理论发展 A20世纪初到30年代 37、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 ABC 38、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在于 A是 39、韦伯的思想为整个古典管理理论 B否 40、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 C泰勒 41、泰勒认为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为 A是 42、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事务 B管理的例外原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备简答题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 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课程特点是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教育目的的主要容及精神实质 主要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精神实质: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主要容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课程结构的主要容:加强课程与社会联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高中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等。 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法 2、民主管理法 3、学生自主管理法 4、情感沟通法 5、目标管理法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 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定义及有哪几个原则?注意事项 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知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

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单项选择题 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 D )D.正式组织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 A )A.非正式组织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 C )C.强制性组织 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 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 B )B.互利性组织 5.行政组织是追求( A )A.公共利益的组织 6.( C )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C泰勒 7.1911年,泰勒发表了( B )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B《科学管理原理》 8.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B ),“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B法约尔 9.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 D )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D《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10.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 C )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C《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 11.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 A )A“成熟与不成熟理论” 12.( A )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A西蒙 13.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 B )理论B需要层次 14.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 D )理论D动态平衡组织 15.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D )D帕森特 16.( D )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D邓肯 17.( A )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A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18.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 C )C组织环境 19.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 B )B内部环境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1)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解剖学姿势歌 人体直立平视前,上肢侧垂掌朝前; 足尖向前下肢拢,位置关系依此辩。 轴歌 假想人体三种轴:贯穿前后矢状轴; 左右方向冠状轴,平等身高垂直轴。 切面歌组 解剖人体三断面:矢状纵切左右面; 冠状纵切前后面,横断人体水平面。 矢状面,分左右,冠状面,有前后, 水平切面分上下,互相垂直于解剖。 绪论 人体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和呼吸泌尿生殖脉管系 感觉神经内分泌九大系统要牢记 解剖学姿势 标准姿势象立正身体直立两眼平 掌心足尖都向前上肢下垂下肢并 骨概述歌 骨按形态分四类:长短扁骨不规则。骨的构成分三部:骨质骨膜和骨髓。化学成分随齡变,有机无机一比二。弹性韧性赖有机,坚硬耐压靠无机。 运动系统组成、功能 运动系统功能多,运动支付保护做;骨作运动当杠杆, 支撑枢纽骨连结;动力来自骨骼肌,牵拉骨骼作运动。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肌肉动力骨杠杆, 关节枢纽连邻骨;体表标志要记牢,临床应用有帮助。 各部骨数目 各骨数目分开记记住位置就容易 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 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 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骨的构造 骨质表现密和松骨内位置有不同 骨髓分为黄和红骨髓腔隙它填充 红髓造血保生命髂胸椎内留终生 骨膜在外包整骨生长修复立大功 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内软骨藏 韧带加强稳固性基本构造都一样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抓住要点能分辨 颈椎体小棘分叉横突有孔最明显 胸椎连肋有肋凹棘突叠瓦下斜尖 腰椎承重体最大棘突后伸宽又扁

胸骨形态意义 胸骨形似一匕首上柄中体下剑突 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向前凸 椎间盘 椎体之间纤维环胶状髓核在中间 后外薄弱易脱出压迫神经致痛瘫 脊柱韧带及意义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的整体观 上细下粗尾部尖承受压力密相关 后观棘突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扁 侧观生理四个弯线条大方又美观 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 肋的连结 一肋连于胸骨柄二肋对角标志明 三至七肋与体连八至十肋成肋弓 十一十二称浮肋前端游离肌肉中 胸廓形态、运动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 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膈分腹胸 容纳保护心肝肺呼气下降吸气升 颅骨名称 脑颅八块颅前起额筛蝶枕各有一 顶骨颞骨各两块构成颅盖和颅底 面颅总共有十五构成颜面骨根基 形单影只下颌舌独来独往一张犁 其余都要成双对泪颧腭甲上颌鼻 颅顶观 颅顶借缝连结紧三缝名为冠矢人 婴颅骨化未完成缝间膜闭叫颅囟 颅底内面观 前窝中央是筛板筛孔通鼻嗅丝穿 中窝之中垂体窝前高后高似蝶鞍 两侧圆孔卵圆孔棘孔位于最后边 前部通眶眶上裂圆形短管视觉连 后窝中央是大孔前外舌下神经管 岩部后面内耳门颈静脉孔二沟延 注:圆形短管—视神经管二沟—横窦沟、乙状窦沟 翼点位置、意义 翼点位于太阳穴额顶颞蝶会颞窝 内有脑膜中动脉骨折皆因骨质薄 骨性鼻旁窦名称特点 鼻旁窦,如音箱鼻腔周围骨内藏 额筛蝶窦上颌窦都有开口通鼻腔 颞下颌关节构成及特点

行政组织学

行政组织学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行政组织学 名词解释: 1组织,行政组织,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团体意识 2霍桑实验,需要层次论,帕森斯,成熟不成熟理论,凌住模式理论 3组织环境,内部环境,外部环境,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 4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组织的显结构,组织的潜结构,管理层次,管理幅度,集权式组织结构,分权式组织结构,组织结构设计5总理负责制,村民委员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群体,群体归属意识,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 7领导,行政组织领导,领导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 8行政组织决策,行政组织决策程序,组织决策科学化,行政组织决策体制 9冲突,工作冲突,直线职能冲突,仲裁解决法10组织沟通,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单向沟通,双向沟通, 11知识,学习,组织学习,行政组织学习,单环学习,双环学习,三环学习 12组织文化,行政组织文化,示范性,激励性 13绩效管理,标杆管理,绩效评估 14组织变革,组织发展,工作在设计,斯坎隆制度,过程咨询,团队建设,敏感性训练,调差反馈法 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征,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2简述科学管理的政治管理原则,简述法约尔的组织管理原则,简述韦伯理想型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简述人际关系学派的政治理论观点。 3简述行政组织环境的特点,简述影响行政组织运作的外部环境因素,行政组织的具体

教育教学知识简答题整理复习

简答题整理复习 1.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 答:(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 2、新课程倡导了哪些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 特征: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 3.如何在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答:(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3)确定新的教学观。A.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 B.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C.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D.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E.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 F.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G.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H.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I.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J.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K.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4.列举“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答:(1)当学生有兴趣时;(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3)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时;(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6)当学生能自有参与探究与创新时;(7)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8)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5、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答: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试述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实现哪些转变?(教师观)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