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进展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进展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进展

中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综述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方法:利用学校图书馆数据库大量查阅近几年的相关资料。结果:分别从中药汤剂、针剂、针灸等方面论述了中医药对冠心病的治疗,提出中药膳食对不同冠心病患者的日常调理。结论:中医药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医药;冠心病;进展;综述

0引言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发达国家患者居高不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冠心病的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步增加。目前,中国的冠心病患者人数也逐年增长,越来越威胁中老年的生命安全。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在我国属于高发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研究冠心病的治疗,近年来,中药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把中药治疗方法及成果综述如下:

1 从中医看冠心病

“冠心病”不曾出现在中医,但如“胸痹”“心胃病”“胸痛”等词汇,却表达着同样的意思。《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脚间痛,两臂内痛。”描述的症状与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也指出此病是心因性。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正式提出了“胸痹”病名,并对其症状及治疗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其阐明了胸痹是由于正气虚,定义为“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并提出著名方剂“瓜蒌薤白白酒汤”【1】。

2 传统中医疗法

2.1 活血化瘀法

胸痹发作期,瘀血是最主要的指征。吴玉虎【2】等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柴胡6g,当归9g,生地12g,川芎6g,枳壳12g,桃仁12g,红花6g,赤芍12g,桔梗锯,甘草6g,并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增减剂量,此为中药治疗组。两组均4周1疗程,治疗期间,只在心绞痛发作时服用硝酸甘油片。最终的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远大于对照组。马彦玲【3】等采用活血祛瘀汤剂化瘀泄浊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治疗,药物组成:藿香12g,佩兰12g,茵陈15g,瓜蒌15g,薤白15g,半夏15g,枳壳10g,丹参15g,川芎15g,全蝎6g。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6.1%.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已经大有尝试:陈氏【4】等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祛瘀作用的冠心一号方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冠心一号方(由党参、麦冬、五味子、玉竹、川芎、知母、丹参、三七、郁金等药物组成)。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疗效及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有下降,而对照组的下降作用不明显。

治疗后治疗组Hcy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Hcy水平较治疗前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Hcy水平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郭氏【5】运用桂枝加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治愈1例心动过缓兼房性早搏患者,1例频发室早患者,1例心房纤颤患者。杨氏【6】等用黄芪注射液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共选病例62例,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消心痛10mg,每日3次,肠溶阿司匹林75mg,每3次,治疗组予以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2周,对照组应用能量合剂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2周,结果显示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吴氏【7】等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47例,显示脉络宁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对冠心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脉络宁注射液有显著降低血液粘度和抗细胞聚集率的作用。王氏【8】等观察益心口服液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益心口服液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3.33%,而临床总有效率为90%,优于消心痛。林氏【9】等用银可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血脂均有改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6%,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0%,与消心痛治疗的对照组相比疗效明显。

2.2 化痰开结法

钱锋【10】认为,在胸痹的发病过程中,痰、瘀一经形成,往往缠绵难愈,贯穿疾病的始终,且常相互转化。李俊兰【11】等运用瓜蒌薤自半夏汤加味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治疗组在运用对照组方法的前提下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进行治疗。其中显效28例;有效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药物组成:瓜蒌、郁金各15g,薤白、半夏、枳壳各12g,三七3g冲服,山楂15g,丹参30g,川芎12g。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瓜蒌能扩冠、降脂、抑制血小板凝集,对缺血性心肌有保护作用;薤白能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降低血脂;半夏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诸药配伍可有明显的抗血栓、降低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加冠脉血流量、降压降脂的作用。此外,加味温胆汤对于痰瘀交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也有非常好的疗效”【12】。

2.3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

徐氏【13】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常规服用消心痛、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益气活血汤(人参、北芪、丹参、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三七、当归等组成)。结果:心绞痛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80%(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8%(P<0.05)。邵莹【14】等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本病45例,治疗组药物组成:人参、黄芪、麦冬、葛根、丹参、三七、地龙、益母草、瓜蒌、牛膝,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对照组30例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为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邝开安【15】以右归饮为主方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P<0.05)。陈国等人采用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为主的中药,药物组成:人参、黄芪、熟附子、巴戟天、淫羊藿、当归、赤芍、丹参、五灵脂、桃仁等并随证加减处方。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0.7%,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调补肝肾法

此法主要用于肾元虚衰为主的冠心病患者。如欧阳智兴【16】等认为,心主血脉,主神明;肾藏精,主骨生髓。精生髓,髓生血,即精血同源。补肾固本法通过调整人体肾中之阴阳,使心肾得以相交,精血得以互生,脏腑阴阳气血得以通畅,消除或降低引起冠心病的易发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江帆【17】等用左归饮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胸痹心痛50例,疗效满意,结果显示,治疗50例中显效22例,好转25例,未愈3例,

总有效率为94%。宁君【18】等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症状是胸闷、憋气、胸痛,以胸痛为主要表现为胸痛剧烈,常向两胁走窜或向颈部、后背、手臂放射,或过怒诱发心胸剧痛,或口干口苦、眩晕、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夜寐不安、性情急躁,或震颤抽搐;治疗上用疏肝解郁止痛汤为基础方,结果显示,该组90例治疗后,治愈50例,好转3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22%。郑秋英以养心解郁疏肝汤治疗本病,并随症加减。对照组服用复方丹参片、地奥心血康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5 中药结合针灸法

刁利红【19】等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纯电针组(电针内关穴)、药物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和针药并用组(简称针药组),连续治疗4周后,3种不同治疗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ET,升高CGRP,尤以针药结合组显著,各组之间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梁春雨等【20】运用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结果症状疗效有效率为93.48%。袁中君等治疗组40例口服中药汤剂,分为单纯给药组、针药组。针药组服药并采用针刺主穴内关,配耳针穴(心、交感、神门)。结果针药组中有效率为97.5%;单纯给药组中有效率为73.3%。赵艳玲等【21】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属心气亏虚兼痰凝血瘀证患者31例,分为单纯电针组、单纯给药组和针药组,针药组的心绞痛分为单纯电针组、单纯给药组和针药组,结果表明针药组的心绞痛症状缓解率和缺血心电图改善率明显优于单纯电针组和单纯给药组(P<0.05)。综上所述,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冠心病,疗效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彼此相辅相成。

3 中医药膳辨证调理

气血两虚型冠心病:症见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治宜益气养阴、化瘀通络。可用人参粥调理:人参6g,茯苓20g,麦冬10g,水煎去渣取汁,加粳米50g,共煮成粥,每日晨起作早餐食用。

寒凝心脉型冠心病:症见胸闷憋气,阵发性心痛、心悸,遇寒痛重,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治宜温心阳,通脉络。可用薤白粥调理:薤白15g,白檀香5g,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加小米50g煮粥,早层空腹服食。

痰浊阻滞型冠心病:症见胸闷如窒而痛,气短喘促、咳唾痰涎、恶心、纳差、腹胀、心悸少眠。治宜活血化瘀,涤痰通络。可经常服食瓜蒌莱菔子粥:全瓜蒌20g,莱菔子15g,水煎去渣取汁,加50g大米共煮成粥,临睡前空腹服食。

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症见心绞痛,固定不移,伴胸闷气短,舌质紫暗,舌边舌尖有瘀点,口唇青紫。治宜活血化瘀、畅通血脉。宜经常食用桃仁山楂粥:炒桃仁10g,山楂30g。将桃仁、山楂捣碎研末,与50g大米共同煮粥,早晨空腹服食。

红花檀香茶:红花5g,白檀香3g,用沸水冲泡,当茶频饮。一般可冲泡3-5次,宜当天饮完。此茶可活血行气,化瘀宣痹,主治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症见胸部痛偶然小发作,心悸乏力,胸闷气短,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药理研究证实,红花具有兴奋心肌,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对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白檀香含挥发油、芳香行气止痛。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檀香的行气作用可增强红花活血化瘀之力。

丹参蜂蜜饮:丹参、蜂蜜各30g,先将丹参加水300ml,文火煎至250ml,去渣留汁,兑入蜂蜜调匀分早晚两次服用。丹参具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能促进侧枝循环,改善心肌微循环,蜂蜜具有强心养心作用。

4 展望

中医药在冠心病的治疗上发挥着自身特色,发挥着其复方全面调节机体机能的作用。治疗上从多途径、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综合调理,在纠正局部病理因素的同时,协调全身功能状态。同一处方可作用于冠心病的多个病理环节,在改善临床主症的同时,改善伴随症状。此外,在临床治疗中,合理地运用了辨证和辨病结合的理念,将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变化与中医辨证相融合,更体现了中医临床的优势。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简、便、效、廉,为广大患者所需要,对于有效的中医疗法,应该广泛收集、挖掘整理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国庆,王娟,王遵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5, 9.

【2】吴玉虎.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O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9,38(4):9一10.

【3】马彦玲.化瘀泄浊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对c一反应蛋白的影响[J】.河北中医2009,31(4):522—523.

【4】陈勇,叶穗林,刘伟强,等.冠心一号方对冠心病患的治疗作用及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4):285—288.

【5】郭金陵.桂枝加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J].基层园地,2000,5:41—42.

【6】杨根林,王昕.黄芪注射液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2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01,14(4):20—21.

【7】吴晓玲,曹金梅,马振.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47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2,17(3):54.

【8】王秀薇,顾明昌,袁灿兴,等.益心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J].甘肃中医,2002,15(2):79—80.

【9】朱喜英,刘龙民,陈建杰.论冠心病发病与胃之关系[J].云南中医学学报,2001,24(3):29.

【10】钱锋.冠心病心绞痛痰瘀阻络证病机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8,28:(4):241—242.

【11】李俊兰.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9,38(5):10.

【12】吴秀峰.加味温胆汤治疗痰瘀交阻型冠心病心绞痛3O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9,38(1):12.

【13】邵莹.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4):422—423.

【14】王玉燕,等.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09,25(4):58—60.

【15】陈国,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43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3):361.

【16】欧阳智兴,欧阳博文.补肾固本对治疗冠心病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4):7—8.

【17】江帆.左归饮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胸痹心痛50例[J].吉林中医药,2006,26(3):27.

【18】宁君,谭健民.疏肝解郁止痛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O例[J].中医药信息,2002,19(2):39~4O.

【19】刁利红,严洁,易受乡.针药结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ET和CGRP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5):3—5.

【20】梁春雨,盛丽娟.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6例临床观察[J].针刺研究,1998,14(4):303—5.

【21】袁中君,于淼.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12(4):306.

冠心病中药方剂

冠心病特色疗法:冠心溶斑方 冠心病的病根就是冠状动脉血管内壁沉积的硬化斑块,使冠状动脉血管腔狭窄或严重至堵塞不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心绞痛、胸闷、憋气、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也是最近我们的专家收到的比较多的咨询问题了。冠心病的治疗必须及时有效,这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但是很多情况下,冠心病的治疗都是在中期开始的。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基础方法,主要是根据病情,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冠心病可以缓解症状和稳定病情,某些药物也可以延缓或减轻冠状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积极控制引起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达到既完成了冠心病的治疗又起到预防的作用。 2、再灌注治疗 再灌注冠心病的治疗方法,采取办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从而改善血液动力学,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 3、心脏移植手术 适用于冠心病发展至晚期,经药物治疗无效,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无法矫治、修复、疏导,出现顽固的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危及生命,估测一年内死亡风险极高,均应及早施行心脏移植手术治疗冠心病。 中医配方冠心溶斑方是我国心血管药物的保密配方,同时也是我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团队经过十年历程精制心脏病秘方,采用"补气养心,活血溶斑"的中草药,慢慢溶解冠脉内壁硬化斑块,营养心肌,增强心力,并且综合调理五脏六腑的功能,改善血液粘稠度,降血脂、胆固醇,使冠心病达到逐渐康复,并且起到预防不做搭桥、不装支架的作用。经多年临床验证取得显著疗效。 上世纪70年代,我国成立了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常乃轩院士为组长的冠心病协作组,开展治疗心脏病药物的筛选工作。其中"冠心溶斑系列药方"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取得了极好的疗效。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治疗更全面,我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团队将"冠心溶斑系列药方"中融入新工艺并制成新剂型,采用"补气养心,活血溶斑"的中草药,慢慢溶解冠脉内壁硬化斑块,营养心肌,增强心力,并且综合调理五脏六腑的功能,改善血液粘稠度,降血脂、胆固醇,使冠心病达到逐渐康复,并且起到预防不做搭桥、不装支架的作用。经多年临床验证取得显著疗效。该中药系列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中药保护品种,心脏病特效专用药,开创了免支架、免搭桥、不手术治疗心脏病的新时代。临床表明该药改善血液粘稠度,降血脂、胆固醇,使冠心病达到逐渐康复功能,达到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的目的,被专家学者形象称为"人体的自身搭桥"和"天然药物支架"。实现了不搭桥、不支架、不装心脏起搏器,单一用药就能彻底治愈心脏病。 "冠心溶斑系列药方"具有清溶解冠脉内壁硬化斑块综合作用,可彻底治疗冠心病、肺心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优势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优势 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中医药在防治冠心病方面具有很多优势。 1、立足整体,着眼局部 冠心病的发生是全身病变过程的局部表现,全身各层次众多因素均可集合于冠心病发病机制上,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医治病强调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和体表各组织及器官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联系的,同时还认为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中医通过对人体各层次、多方面的干预,根据每个人的地域、体质、性格、生活环境等方面,从整体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同时也根据每个人病变的脏器特点,着眼于局部,辨证论治,制定不同的治疗法则。 2、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干预疾病 冠心病的发病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因此冠心病的防治与控制这些高危因素密不可分。中医药的多组分、多靶点特性决定了其不仅作用于疾病的某单一靶点,而是通过整体综合调治发挥保护效应。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能从多途径来调节血压、血糖、血脂,从整体综合调治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新生,稳定斑块,抑制炎症,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3、充分调动和发挥人体的自主调节能力,扶正驱邪,使疾病向愈 中医根据每个人的体质,针对性治疗,针对不同证型,综合采用益气活血、滋阴、温阳、化痰、祛湿、清热、健脾等治法,扶正祛邪,调动机体潜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与应变能力,调节阴阳失衡,使疾病向愈,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4、顾护胃气,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 冠心病多见于老年人,老人多脾胃虚弱,西医对冠心病的防治需要服用多种西药,很多西药对胃肠道都有刺激,出现食欲不振、烧心反酸、恶心、腹胀、便秘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而中医药在调理脾胃方面有巨大优势,通过益气、健脾、理气、散寒、祛湿、化痰、消积等治法,可改善消化道症状,增加食欲,提高人体抵抗力。 5、中药可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

冠心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脏病,目前冠心病的方法有很多,中医治疗冠心病取得很好的疗效,那么冠心病的中药治疗效果怎么样呢? 中医如何治疗冠心病: 中医认为冠心病为夺虚标实,标实以血瘀,痰湿,气滞,寒凝为主,本虚主要是气虚,阴虚,据此,冠心病常用的治则有: (1)活血化瘀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瘀证。鉴于血瘀与冠心病的密切关系,活血化瘀法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2)宣痹通阳法:汉代张仲景认为,胸痹心痛是阴气虚于上,痰湿等阴邪上乘阳位,痹阻胸阳而致,在治疗上创立了宣痹通阳大法。适用于冠心病的痰湿上乘、胸阳不振者。 (3)芳香温通法: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正常与否与寒热关系密切。血遇寒则凝,遇热则通。冠心病为寒气客于心脉,脉络卷缩绌急,血气不得流通所致。芳香温通即针对此而设。使气血流通,疼痛缓解。适用于冠心病寒凝血脉,特别是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发作可收到快速止痛的效果。

(4)调整脾胃法: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胸阳痹阻的根本健脾胃,补中气,提高机体运化痰湿的能力,使气血充足,心脉得养为冠心病的治本之法。适用于症状缓解期的治疗。 (5)益气养阴法:临床观察,冠心病不同程度存在气阴不足的情况,近年来,应用益气养阴法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较大进展。适用于冠心病气阴两虚者,临证中可根据气虚与阴虚的程度灵活调补气药与滋阴药的比例。 (6)补肾固本法:冠心病的发病与肾虚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冠心病其位在心,其本在肾。所以,治疗冠心病补肾固本是十分重要的治疗之法。 在老一辈专家的经验基础上,我院以龚洪海博士为首的专家组采用辨病施治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益心免疫法""益心通络法""巨针巨刺综合疗法"等一系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特色疗法,并研制出"保心丹"、"中风康"、"益气保心汤"等系列方剂,临床多方联用,多法并用,益元荣脉、化痰除湿、活血化瘀,以达到养肝肾柔血管、降血脂消肥胖、融滞血祛瘀滞的治疗目的。治疗过程采用纯中药制剂,药性温和,无任何毒副作用,且适用范围广,标本兼治,疗效确切,通过系统治疗可使患者肝肾足,血脉健,血液清,心脑血管病从根本上得到康复。我院专家运用以上方法诊治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血脂异常、动脉硬化、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完整版)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完整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报道,我国居民冠心病现患人数约1100万,且死亡率继续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据统计,2017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例数为753142例。近年来,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不断开展,相应的指南和推荐也不断更新。现将2018年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的主要新进展总结如下。 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心源性休克的新策略 1.新诊治策略成为了标准 在血管入路选择方面,RIFFLE ACS、STEMI RADIAL、MATRIX 以及RIVAL研究亚组分析显示,经桡动脉入路可以降低STEMI患者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此外,RIFFLE ACS和RIVAL研究亚组显示,经桡动脉入路可以降低STEMI的死亡率。是否经桡动脉入路适合所有的STEMI病例?其实不然。再灌注的时间是STEMI治疗的关键,导管的直径也影响血管

入路的选择。在心源性休克、动静脉瘘、老年患者等情况下,经股动脉入路是更好的选择。 在支架选择方面,第一代药物涂层支架(DES)远期血栓发生率增加;第二代DES比金属裸支架(BMS)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生物可吸收支架(BRS)的研究结果令人失望。2018年DES成为直接PCI的标准选择。 抗血小板药物P2Y12拮抗剂的应用,ATLANTIC研究发现,早期使用P2Y12拮抗剂获益更大。TRITON STEMI和PLATO STEMI研究结果建议使用强效的P2Y12拮抗剂。PEGASUS研究建议在特定患者延长 P2Y12拮抗剂的使用时间。 2.新诊治策略改变了标准 血栓抽吸的应用:既往共识推荐在直接PCI时常规进行血栓抽吸。2008年发表的TAPAS试验结果显示,PCI术中进行常规血栓抽吸可改善STEMI患者的再灌注;而2013发表的TASTE试验结果显示,常规血栓抽吸并没有降低患者30天或1年死亡率;2015年发表的TOTAL试验结果显示,血栓抽吸术并没有减少180天内发生死亡、再发栓塞、心源性休

冠心病的防治-冠心病的防治指南

冠心病的防治:冠心病的防治指南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占心脏病死亡的50~7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占心脏病死亡的50~70%。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有增加趋势,我国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冠心病发病率约50/10万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首要的死因。一、发病因素冠心病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而动脉硬化是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有:1、年龄、性别:多见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一些儿童及青壮年动脉也发现有早期粥样硬化。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但女性更年期后发病率明显增加。2、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原因,高密度脂蛋白减低,载脂蛋白A(ApoA)降低和载脂蛋白B(ApoB)的增高也是独立的危险因素。3、血压:高血压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冠心病发病率是血压正常人的3~~4倍。4、吸烟: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量成正比。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2倍。冠心病患者在糖耐量降低者也常见。6、次要的危险因素尚有:1)肥胖;2)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工作紧

精选-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验方集锦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验方集锦(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928人已访问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冠心病的发生率正逐年上升。兹选介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经验,为广大病患者提供若干行之有效的经验方。 一、浙江名老中医叶建寅教授经验方 1、适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丹参、赤芍、桃仁、酸枣仁、柏子仁各 9克 ,薤白、郁金各 4. 5克 ,茯神12克 ,瓜蒌皮 6克 ,桂枝、生甘草各 2. 4克 ,红枣 5枚 ,每日1剂 ,水煎 2次分服。 2、适用于心肌劳损型冠心病 :当归、炒白芍、党参、酸枣仁、北沙参、合欢花、生白术、茯神各 9克 ,桂枝、远志各 4. 5克 ,用法同上。 二、广东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经验方 处方 :法半夏、竹茹各 9克 ,云茯苓、丹参各 12克 ,橘红、枳壳、甘草各 4. 5克 ,党参 15克 ,用法同上。 加减法 :气虚加北芪、五爪金龙或吉林参 ;心绞痛明显可加失笑散或田七末 ;兼高血压加草决明、珍珠母 ;兼高脂血症加山楂、首乌、麦芽。 三、浙江名老中医薛盟先生经验方 1、处方 :生黄芪 30克 ,茯苓、麦冬、莪术、三棱各 10克 ,鲜石斛、北沙参、丹参各1 5克 ,石菖蒲、降香片、地鳖虫各 9克 ,参三七粉、琥珀粉各 3克 ,用法同上。 加减法 :有血瘀加川贝、藕节、黛蛤散 ;头晕加枸杞、黄精等。 2、处方 :生黄芪 30克 ,丹参、北沙参、制黄精各 15克 ,莪术、白芥子、薤白头、姜半夏、白藓皮、冬葵子各 10克 ,瓜蒌皮、石菖蒲各 9克 ,青龙齿 18克 ,参三七粉 3克(冲 )。用法同上。 四、辽宁名老中医吴圣农主任医师经验 1、处方 :桂枝、青木香各 6克 ,檀香 3克 ,枳壳、红花、川芎、磁朱丸各 9克 ,枳壳、红花、川芎各 9克 ,丹参、瓜蒌皮各 15克 ,益母草 20克 ,用法同上。

冠心病中医保健方案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中医称为胸痹。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自身血液,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冠心病已成为当今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对于冠心病的诊断,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其一项“金标准”,但行此有创检查者还是少数,更多的冠心病的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这也给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1 冠心病的一级管理 1.1 一级管理对象对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存在,但尚未确诊冠心病人群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维持稳定,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与致残率[。目前,已经确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达300 种以上。主要因素分为不可变因素(如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和可变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缺乏体育锻炼、饮食等)。对可变因素的干预重点在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血管内皮溃疡面形成,阻止脆弱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栓,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而干预方式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更多的危险因素需要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冠心病的一级管理即危险因素的管理。 1.2 一级管理措施

1.2.1 戒烟临床研究显示,吸烟能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50%,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与吸烟量直接相关。吸烟还与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及心律失常相关。对于所有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均需详细询问吸烟史。对于这个危险因素的控制多用于发病前的预防性措施,对高危人群及患者宣传吸烟的危害,协助其完全戒烟并且避免被动吸烟。已有一些行为及药物治疗措施,如尼古丁替代治疗等,可以协助其戒烟。 1.2.2 适量运动运动应尽可能与多种危险因素的干预结合起来,成为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目前有资料显示,运动锻炼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运动耐量,减轻同位素显像的缺血程度及动态心电图上的ST 段压低[6]。以症状限制性有氧运动为主,运动方式有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每次20~30 min,逐渐延长至40~60 min 左右,每周4~5 次,以能耐受、感觉舒适为宜,运动过程中自测心率以达到(170-年龄)次/min 为宜。 1.2.3 减轻体重按照中国肥胖防治指南定义,肥胖指体重指数(BMI)≥28 kg/m2;腹形肥胖指男性腰围≥90 cm,女性≥80 cm。肥胖多伴随其他促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胰岛素抵抗、HDL-C 降低和TG 升高等。与肥胖相。减轻体重(控制饮食、活动关的冠心病危险的增加多由上述危险因素导致[8]和锻炼、减少饮酒量)有利于控制其他多种危险因素,是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1.2.4 控制饮食摄入高脂肪和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过量糖、过量盐和高热量的饮食易致冠心病,特别是长期食用饱和脂肪酸或动物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验方集锦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验方集锦(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928人已访问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生率正逐年上升。兹选介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经验,为广大病患者提供若干行之有效的经验方。 一、浙江名老中医叶建寅教授经验方 1、适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丹参、赤芍、桃仁、酸枣仁、柏子仁各9克,薤白、郁金各4. 5克,茯神12克,瓜蒌皮6克,桂枝、生甘草各2. 4克,红枣5枚,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2、适用于心肌劳损型冠心病:当归、炒白芍、党参、酸枣仁、北沙参、合欢花、生白术、茯神各9克,桂枝、远志各4. 5克,用法同上。 二、广东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经验方 处方:法半夏、竹茹各9克,云茯苓、丹参各12克,橘红、枳壳、甘草各4. 5克,党参15 克,用法同上。 加减法:气虚加北芪、五爪金龙或吉林参;心绞痛明显可加失笑散或田七末;兼高血压加草决明、 珍珠母;兼高脂血症加山楂、首乌、麦芽。 三、浙江名老中医薛盟先生经验方 1、处方:生黄芪30克,茯苓、麦冬、莪术、三棱各10克,鲜石斛、北沙参、丹参各1 5克,石菖蒲、降香片、地鳖虫各9克,参三七粉、琥珀粉各3克,用法同上。 加减法:有血瘀加川贝、藕节、黛蛤散;头晕加枸杞、黄精等。 2、处方:生黄芪30克,丹参、北沙参、制黄精各15克,莪术、白芥子、薤白头、姜半夏、白藓皮、冬葵子各10克,瓜蒌皮、石菖蒲各9克,青龙齿18克,参三七粉3克(冲)。用法同上。 四、辽宁名老中医吴圣农主任医师经验 1、处方:桂枝、青木香各6克,檀香3克,枳壳、红花、川芎、磁朱丸各9克,枳壳、红花、川芎各9克,丹参、瓜蒌皮各15克,益母草20克,用法同上。

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综述-赵立生

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综述-赵立生

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综述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药治疗进展 摘要:冠心病近年来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真心痛”“心痛”“胸痹”范畴。中医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部分治疗方法已被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本篇文章将对近年来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文献综述如下。 1. 冠心病的概述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中医学并无冠心病这一病名,其可归属于“真心痛”、“心痛”、“胸痹”的范畴。《黄帝内经》有多篇论及“心痛”,“心痛”是“心”系病变的一种症候表现,是由心经脉阻闭不通所致。从临床表现的角度来看,该病表现类似于现代的心绞痛。《素问调经论》言:“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凝则脉不通”,该段内容的描述与现代医学关于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绞痛的描述很相似。中医辨证认为该病病因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及年老体虚等因素导致脏腑亏损,淤血内阻,闭塞血脉,进而引发冠心病。 2.病因病机 从中医学角度来讲,导致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外因是由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等,内因是心、脾、肝、肾等脏腑亏损,内外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心脉不通。而传统医学认为心脉不通的原因是由于瘀血、痰浊气滞,而长期脏腑功能失调又会导致瘀、痰、气滞的产生,故冠心病以瘀血、痰浊、气滞

为标,而以脏腑虚损为本,因虚而致实,本虚而标实。所以,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是以正虚邪实、本虚标实为主。 3. 治疗原则 针对冠心病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的病机特点,对于其治疗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本虚益补,权衡心之气血阴阳之不足,是否兼见肝、脾、肾脏之亏虚,调阴补阳补气血,调整脏腑之偏衰,尤应重视补心气、温心阳;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理气、活血、温通、化痰,尤重活血通络、理气化痰。补虚与祛邪的治疗目的都在于使心脉之气血流通,达到通则不痛,故活血通络法在不同的证型中可视病情,随症配合。 4.诊断分型 对于该病的诊断分型一直存在争论,《中医内科学》[1]把本病分为七个证型:心血淤阻型、痰浊闭阻型、寒凝心脉型、气滞心胸型、心肾阳虚型、心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王荣丽[2]通过中医辨证将病人分为两大类:阴阳气血虚损型和痰瘀型;丁莉[3]认为本病可分为五种证型进行论治,分别为:血虚证型、气滞证型、寒瘀痹阻证型、气阴两虚证型以及痰浊中阻证型;孙汇玲[4]认为冠心病的中医治疗可分为心气不足型、痰湿阻滞型、寒凝血脉型、气虚血瘀型、血瘀阻滞型、心气阻滞型五种症型;关于本病的症候分型诸位医家虽然存在分歧,但大部分医家认为本病分为血瘀型、虚型、痰浊型以及寒凝型四种。 5.中医药治疗 许从真[5]将冠心病分为七型论治:其中气滞血瘀型治宜疏肝理

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陈纪言 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在世界上属于冠心病低发区。根据MONICA研究资料表明,在26个被监测国家中,我国冠心病死亡率除日本外属最低。但是,我国冠心病发病趋势并不容乐观。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近2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冠心病人也逐年增多。在一些城市已成为常见病。所以,在我国积极进行冠心病的预防,掌握冠心病的现代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十分重要。 一. 冠心病的诊断 冠心病是我国误诊率最高的疾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冠心病误诊率高达30~40%,部分基层医院误诊率高达50%,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增加不必要的医疗开支。与此同时,不少的冠心病人被漏诊。 (一). 我国冠心病误诊率、漏诊率高的主要原因有: 1.没有可操作性冠心病诊断指引。 2.概念模糊不清,如“隐性冠心病”、“早期冠心病”等。 3.臆测性诊断,仅根据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仅根据患者胸闷症状、或根 据病人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颤、早搏等,就轻率的诊断为冠心病。 4.对负荷实验重视不够,临床应用不够普及,每年进行负荷实验例数不多,却 有大量病人诊断为冠心病。 5.放射核素心肌扫描假阳性率较国外资料高,需总结经验。 6.冠脉造影普及率低。 (二). 冠心病诊断应根据: 1.详细病史询问; 2.心脏负荷实验; 3.危险因素分析; 4.临床综合分析判断。 5.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进行冠心病诊断时应强调综合分析,如活动平板运动实验对拟诊为心绞痛者,其特异性为70~75%,敏感性为85~90%。但如果结合病史,患者为典型心绞痛者,运动实验特异性高达90%;而不典型心绞痛者,特异性仅为50%。绝经前女性活动平板假阳性率高,可达60~70%,应予重视。 (三).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高质量的影象可清楚分辨小致 1.0mm的血管。由于冠脉造影技术已非常成熟,安全性高,并发症低,不但使诊断明确,且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综述-赵立生

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综述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药治疗进展 摘要:冠心病近年来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真心痛”“心痛”“胸痹”畴。中医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部分治疗方法已被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本篇文章将对近年来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文献综述如下。 1. 冠心病的概述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中医学并无冠心病这一病名,其可归属于“真心痛”、“心痛”、“胸痹”的畴。《黄帝经》有多篇论及“心痛”,“心痛”是“心”系病变的一种症候表现,是由心经脉阻闭不通所致。从临床表现的角度来看,该病表现类似于现代的心绞痛。《素问调经论》言:“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凝则脉不通”,该段容的描述与现代医学关于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绞痛的描述很相似。中医辨证认为该病病因多与寒邪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及年老体虚等因素导致脏腑亏损,淤血阻,闭塞血脉,进而引发冠心病。2.病因病机 从中医学角度来讲,导致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外因是由于寒邪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等,因是心、脾、肝、肾等脏腑亏损,外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心脉不通。而传统医学认为心脉不通的原因是由于瘀血、痰浊气滞,而长期脏腑功能失调又会导致瘀、痰、气滞的产生,故冠心病以瘀血、痰浊、气滞为标,而以脏腑虚损为本,因虚而致实,本虚而标实。所以,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是以正虚邪实、本虚标实为主。 3. 治疗原则 针对冠心病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的病机特点,对于其治疗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本虚益补,权衡心之气血阴阳之不足,是否兼见肝、脾、肾脏之亏虚,调阴补阳补气血,调整脏腑之偏衰,尤应重视补心气、温心阳;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理气、活血、温通、化痰,尤重活血通络、理气化痰。补虚与祛邪的治疗目的都在于使心脉之气血流通,达到通则不痛,故活血通络法在不同的证型中可视病情,随症配合。 4.诊断分型 对于该病的诊断分型一直存在争论,《中医科学》[1]把本病分为七个证型:心血淤阻型、痰浊闭阻型、寒凝心脉型、气滞心胸型、心肾阳虚型、心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王荣丽[2]通过中医辨证将病人分为两大类:阴阳气血虚损型和痰瘀型;丁莉[3]认为本病可分为五种证型进行论治,分别为:血虚证型、气滞证型、寒瘀痹阻证型、气阴两虚证型以及痰浊中阻证型;汇玲[4]认为冠心病的中医治疗可分为心气不足型、痰湿阻滞型、寒凝血脉型、气虚血瘀型、血瘀阻滞型、心气阻滞型五种症型;关于本病的症候分型诸位医家虽然存在分歧,但大部分医家认为本病分为血瘀型、虚型、痰浊型以及寒凝型四种。 5.中医药治疗 许从真[5]将冠心病分为七型论治:其中气滞血瘀型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常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方;对于气虚血瘀型治宜益气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 导读:无论你来自哪里,都应该为你的社会、国家和家庭服务,而这些并不取决于你说了什么,而取决于你做了什么。 冠心病的预防最强调综合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又占主要地位。有研究表明近10多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的主要理由并不是PCI等高精技术的广泛施用,而是控制各项危险起因和药物治疗的结果,COURAGE,OAT等震动冠心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结果更进一步证实了药物及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中医药是我国的医学瑰宝,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瞩目标效果,有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超过70%的冠心病病人在长期施用中药治疗。但是对各种中药的特点以及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差异,还存在一些模糊的熟悉。心脏病求医冠心病发病的主因和发作机理心脏病 现代医学以为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在各种促动脉粥样硬化起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冠状动脉内膜下粥样斑块积聚,而斑块体积的不断增大以及在此基础上斑块破裂导致的血栓产生所引发的慢性或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祖国医学以为冠心病的发病的主因、病机在中医学上应归属于“乳房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早在《内经》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上风。 眼前化学合成药物、搭桥、参与等西医方法都能够治疗冠心病,但是作为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中成药在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几百年来得到了广泛认可,具有其它方法不可替换的上风如: 1.中成药治疗从整体调节入手,作用于冠心病的多个病理环节。 2.中成药能够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以麝香保心丸为例急救时舌下含服能够迅速减轻心绞痛症状,长期服用能够增加功能性或结构性的冠状动脉侧枝循环,这就很适用于一些不相宜做搭桥手术或参与治疗的病人。 3.即使部分病人已实施搭桥或参与治疗,但在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或再闭塞时,中成药仍然能够长期施用,并也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4.中成药施用便利,增加了病人的允从性,使疗效得以保证,而一些经典的成药,如麝香保心丸,治疗用度低廉还可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常用的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 中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包涵辨病施治、辨证施治,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活血化瘀

浅谈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

浅谈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中医治疗冠心病标本兼治,但应注意辩证论治方能达到较好疗效。 标签:冠心病;中医治疗;辩证论治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该病的发生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患者管腔狭窄,在此基础上诱发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使心肌出现急性、短暂性缺血与缺氧而造成的一种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医对冠心病采取辩证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临床价值,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辩证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1]。 1 冠心病的源流及发病机制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女尸解剖证明,我国远在2100年以前就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存在。《皇帝内经》有“心痹者,脉不通”,“厥心痛,痛如以锥刺其心”,“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金贵要略》有“胸痹心痛短气并脉证并治”的专论。 冠心病为常见的老年病,中年失于养生亦有发病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素问·上古天真论》亦云: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以上说明人到40岁左右生理功能下降,五脏走向虚衰。然而善于养生者,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老而不倦,能“却老而全形”,延缓衰老、保全身体、虽老而动作不衰、耳目聪明、健康长寿。不知养生者,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半百而衰。《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高粱之变,足生大疔”,其含义为营养过丰,可导致冠心病在内的严重危害人体生命的疾病。 2 辩证论治大法 冠心病除了知常达变的辩证论治,更需要患者的养生配合,顺应四时,保重身体。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而气功、太极拳则是中国医学防衰之术,调病之法[2]。 2.1 治疗冠心病强调气血通和 古代名医在保健医疗中强调“气以通为补,血以和为补”,治疗冠心病尤其强调气血通和。临床上用党参(或人参)、茯神、菖蒲、远志、丹参、鸡血藤、郁金、香附、血竭、琥珀等主要功效为补益心气、调气活血的药物加减治疗冠心病,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新策略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新策略 发表时间:2019-08-14T10:58:29.23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作者:叶长青 [导读] 冠心病为心血管系统领域多发性疾病,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促使血管阻塞或狭窄,或(和)因冠脉痉挛,引发心肌缺氧、缺血及坏死诱导所致。 成都市武侯区第三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43 冠心病为心血管系统领域多发性疾病,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促使血管阻塞或狭窄,或(和)因冠脉痉挛,引发心肌缺氧、缺血及坏死诱导所致。近年来,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本病发生率进一步上升,且渐趋年轻化,对公众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如何预防和治疗,始终是医学界重点研究课题。中医将本病归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认为其具本虚标实特性,病机复杂,中医药为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1 祛痰逐瘀类药物的应用 在冠心病中,本虚标实症状较多见,本虚即指血瘀、两虚,标实即指痰浊、气滞。患者因身体体征、症状存有差异,故治疗时,首先需重视对标根治,在有效缓解病情后,再加强对本根治。或初始即采取标本兼治的手段,依据病情对症用药。在治疗冠心病时,“痰凝”、“血瘀”为最显著的病理变化,需善于应用“化痰”、“活血”方法,重视斑块软化,以促使痰瘀症状消除。 1.1从“痰”论治 临床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炎症机制、发病机制间的关系展开探讨时得出,相较非痰热者,痰热型细胞因子指标呈明显升高显示,表明炎症,是诱导冠心病痰热体制患者发病的因素。临床在治疗时,取中药复降汤应用,作用较为突出。 1.2 从“瘀”论治 在对冠心病治疗时,采用活血化瘀法,效果较为理想。所用中药包括川芎、红花、柴胡、全虫、延胡索、枳壳、丹参、赤芍等。有研究应用养心通脉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作用较明显。此药以川芎、丹参为主要成分,均为活血药物,经统计示,总有效率可>90%。针对冠心病患者应用活血化瘀法展开治疗,可使冠状动脉痉挛体征有效缓解,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促使心功能、心肌缺氧缺血有效恢复,并可提升心脏泵血功能及血管顺应性,降低血脂、血糖,减缓外周阻力。由此,患者心率、血压可维持在稳定水平,达到预期治疗目标。 1.3 痰瘀同法治疗 从冠心病病机展开分析,为痰瘀互结疾病,痰、瘀间可实现转化。有报道指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肥胖症合并者,取宣痹祛痰方应用,效果理想。此方以全瓜蒌、丹参、绿茶、姜半夏、檀香等为主要成分,总有效率可>90%,为痰瘀同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基础。 2 清热解毒类药物的应用 研究示,冠心病的发生与炎症存在一定关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属一种特殊的炎症类型,在发病过程中,人体内积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性因子可表现热量加速释放、聚集的状态,至局部热量呈骤增显示,温度升高后,患者机体可受到程度不等的损伤,而病发过程在特征上,与中医瘀热蕴毒症具一定相似性。《金匮要略》观点也表明,“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即中医毒邪可按内毒、外毒划分,内毒为首要诱导冠心病发生的因素。从中医角度来分析,炎症因子,即为中医内生之毒。具体开展治疗时,以清热类药物为首选,以发挥凉血、泻火、解毒等作用,对于人体湿热、内热等疾病,可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多用于喉咙肿痛、蛇虫咬伤等病症。西医在用药时,需从“消炎”角度开展。多项报道均指出,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展开治疗,清热解毒类药物作用较为突出,在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基础治疗后,取三黄片加用,可使患者畏寒肢冷等症状有效缓解,效果十分理想,疲倦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等症状可明显减轻。 有研究针对所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和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三黄片治疗方案,结果示,相较常规治疗,加用三黄片组症状积分减少程度更为明显,且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指标水平显著下降。表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取清热解毒方应用,效果较为突出,作用机制与对炎症反应抑制存在直接关联。临床也有报道显示,采用清热解毒法对冠心病治疗,在患者取大调中汤服用同时,加之连翘、金银花、野菊花等药物辅助应用,相较单用大调中汤,症状缓解更为明显。此外,部分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可发挥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逆转的作用,是有效的对冠心病进行治疗的用药。 3 补益类药物的应用 依据中医学观点,益气活血中药多由益气、活血药配伍而成,多项研究均表明,益气活血方具对血脂代谢调节,改善血液流变学、对脂质过氧化抑制,保护内皮细胞,调节多肽和基因表达等作用。同时,益气活血方,还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有效降低。具活血作用的中药较为多元,如川芎、丹参、桃仁、赤芍等,还可抑制炎症反应,使斑块保持稳定,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经中医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使心绞痛发作频率有效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并可使气短胸闷、心悸心慌等症状改善。 4小结 总之,冠心病为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心血管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从根本上延缓病程,消除临床症状,改善远期预后。临床需依据患者具体病机,对合适的给药方案和方法进行选择,以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摘要】冠心病(CHD )心绞痛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也是心内科的疑难病症,心血管疾病中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有效治疗本病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非常重要,中医药在此方面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中医药;心绞痛;治疗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85-02 冠心病(CHD )心绞痛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也是心内科的疑难病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化硬化痉挛,致使血管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引起心肌氧供需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中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因素。目前,中医药在辨证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理损伤,表现出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独特的优势。 1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机: 据症状表现,冠心病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畴。胸痹一证,首见于《内经》,如《灵枢?本脏》云“……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又《经脉》云:“心

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饮,是为臂厥。”《金匮要略?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郑虎占[1]认为“阳微阴弦”是胸痹心痛病机的高度概括,“阳微”即寸脉微,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弦”即尺脉弦,指下焦阴寒邪盛,水饮内停。胸痹的病机是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邪正相搏,胸阳痹阻而成。 2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进展: 2.1分型论治: 在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上,崔应珉[2]教授临床上根据舌、脉及伴随症状,将冠心病分为五种证型瘀论治:①痰湿阻滞证:选用黄连温胆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②血脉瘀阻证: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③心脾两虚证:选用归脾汤。 ④心肾阳虚证:选用真武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⑤气阴两虚证:选用生脉饮合五参汤加减。管荣朝[3]亦分五种证型论治,并取得较好疗效:1.肝气郁结:予以疏肝解郁,行气和血,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2.痰浊闭阻:予以豁痰泻浊,开胸散结,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3.心阳不振:予以益气通阳,宣痹散结,方用参附汤加味。4.瘀血痹着,予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刘永家[4]将冠心病分为以下10型,分10法论治:(1)邪扰心神或心虚胆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案例分析 李倩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冠心病的治疗中,用药品种繁多,联合用药普遍。我们将首先介绍冠心病临床药物治疗的有关原则及注意事项,然后结合几个案例分析该类药物在临床治疗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冠心病的药物治疗的有关原则 掌握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应当首先熟悉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其次根据国内外已颁布的心血管疾病治疗原则或指南,并结合各类临床药物的自身特点(如:作用机制、药效、药代、相互作用、用法用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药物预防与治疗。 一、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等。下面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例,简要介绍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1.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大类包含不同临床特征、临床危险性及预后的临床症候群,它们有共同的病理机制,即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导致病变血管不同程度的阻塞。最主要的病因是易损斑块破裂和糜烂并发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微血管栓塞等多因素作用下所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减少。 2.分类 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持续性抬高,可将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大类,前者主要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大多数为Q波心肌梗死,少数为非Q波心肌梗死),后者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非ST段抬高心梗大多数为非Q 波心肌梗死,少数为Q波心肌梗死。 3.临床表现: ⑴不稳定心绞痛(UA)有以下临床表现:①静息性心绞痛:心绞痛发作在休息时,并且持续时间通常在20min以上;②初发心绞痛:1个月内新发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发作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Ⅳ级以上;③恶化劳力型

名中医治冠心病

名中医治冠心病(胸痹)十六个秘方 治冠心病(胸痹)秘方(16首) 26.1养心定志汤 【来源】高辉远,《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太子参15克,茯神(茯苓)、菖蒲、远志、丹参各10克,桂枝8克,炙甘草5克, 麦门冬、川芎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益心气、补心阳、养心阴、定心志。 【方解】冠心病,属胸痹,心悸,真心痛范畴。多见于老年患者,临床常呈现心动悸, 脉结代,心绞痛,疲倦乏力,胸闷气短或烦躁汗出等证候,乃本虚标实之为病。本虚则心 气不足,心阳虚损,心脉失养,心志不宁;标实则气滞血瘀,痰饮阻滞,故治疗宜标本兼 顾,以治本为要。本方系以定志丸、桂枝甘草汤、生脉饮加丹参、川芎、延胡索而成,是 治疗冠心病的通用方剂。根据《千金方》之定志丸,用太子参益心气;苓佐参调心脾;菖 蒲、远志通心窍以定志;龙骨镇静以安心神,立意有“补心强志”的作用。桂枝、甘草辛甘

化阳以补心之阳。生脉饮酸甘化阴以养心之阴。合而为用,有治虚为本的功效。再加丹参、 川芎以活血化瘀,延胡以理气止痛,以收治标之用。 【主治】冠心病。 【加减】胸闷憋气,胸阳痹阻较甚者,加瓜蒌、薤白;心痛剧烈,痛引肩背,气血瘀 滞重者,加三七、金铃子;心烦易怒,心慌汗出,心肝失调者,加小麦、大枣;若高血压 性心脏病,亦可用此方去龙骨,加决明子、川牛膝、杜仲;肺源性心脏病,可加银杏、天 冬、生地、杏仁、去川芎等。 【疗效】经多年的临床验证,效果较为满意。 26.2加味四妙勇安汤 【来源】郑惠伯,《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当归、玄参、金银花、丹参、甘草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解痉止痛。 【方解】本方系《验方新编》“四妙勇安汤”加丹参而成。方中以当归养血和血;丹参 养血散瘀;玄参养阴凉血化瘀;金银花、甘草解毒止痛。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和血、化瘀 止痛之功。

从脾论治冠心病名老中医经验汇集-赵娜

51 第18卷 第3期 2016 年 3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8 No. 3 Mar .,2016 从脾论治冠心病名老中医经验汇集 赵娜,吕晓濛,曲文彦,杨关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847) 摘 要: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使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属于中医学中的“胸痹”范畴。笔者收集并简要概括了路志正、邓铁涛等多位名老中医从脾论治冠心病的一些临床经验,名老中医大多认为脾胃功能失调与胸痹的发生及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治疗以心脾同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冠心病;从脾论治;名老中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6) 03- 0051- 03 收稿日期:2015-09-0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531704)作者简介:赵娜(1989-),女,辽宁抚顺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疾病。通讯作者:杨关林(1962-),男(锡伯族),黑龙江肇庆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的临床与研究。 Experience of Famous Veteran and Docto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rom Spleen ZHAO Na,LYU Xiaomeng,QU Wenyan,YANG Guanli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Liaoning,China) Abstract: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the coronary vascular lumen stenosis or occlusion result caused by myocardial necrosis and hypoxic ischemic heart disease,it can be included in the chest impedime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author collected and summed up some experience of LU Zhizheng,DENG Tietao,etc. about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rom spleen. Famous veteran doctors of TCM mostly consider that disorders of spleen and stomach function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est impediment,treating chest impediment with spleen has good effect. Key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treatment from spleen;famous veteran and doctors of TCM;experience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致使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1]。依据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与“胸痹”“心痛”等中医病证有相同之处,认为该病与后者是属于同一限度范畴。对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历代中医经典古籍多有记 载,《灵枢·五邪篇》所言:“邪在心,则病心痛”[2] 。在东汉时期,医圣张机在《金匮要略》曾记载:“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 其阴弦故也”[3] 。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认为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脂质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相关,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的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近些年来,多位名老中医侧重于调理脾胃治疗冠心病,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本文将对他们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便后世学者的学习。 1 从脾论治冠心病理论依据 1.1?心脾相关—脏腑联系与经络联系 心脾相关学说始于秦汉,兴于宋元,明清时发 展成熟。早在《内经》就有记载心脾之间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心生血,血生脾”[4] ,说明心与脾之间的母子关系。元代医家李东垣《脾胃论》云:“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 胜则乘其土位,此所病也”[5] ,说明饮食不当,伤及脾胃,继而耗伤元气,心火旺,则病已。脾胃与心之间经络相通。如《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别上膈,注心中”“足阳明胃经…… 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2] ,说明心与脾胃之间的经脉循行关系密切。《灵枢·厥病》:“厥心痛,痛如以 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2] ,说明心脾之间疾病会相互影响。 1.2?从脾论治冠心病的中医病机、病理及治疗优势 对于胸痹病机,张机首次明确提出“阳微阴弦”是胸痹形成的主要发病机制[6]。胸痹病机总属本虚标实,病位虽在心,但与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脾主运化功能,倘若脾胃损伤,则运化功能失调,另外脾是生痰之器,也会使其聚痰为湿,湿和痰浊弥漫,因此使胸阳不利,会导致胸闷、气短。当湿浊凝聚成痰之后,痰浊阻滞胸阳,使胸脉闭塞从而出现胸痹疼痛,因此出现了心脾两虚、痰湿停滞、痹阻心脉的病 理状态[7] 。所以,胸痹心痛之本虚标实的病机,与运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6.03.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