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策

邵东县廉桥镇徐家铺小学杨宁香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改革就比较重视新课程方案的设计和试验教材的编写,至于教师和学生接纳实施的程度如何,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每一次重大的课程改革,教育部要大量投资于课程的规划、设计和评价,以求形成完美的课程计划,但对于新课程付诸实施的对策和具体措施则考虑得很少,与其配套的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导致出现了合作式学习有形式而无实质等问题。课程实施过程中,它要求实施者能把握新课程被引进的情境的性质,包括学校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学校组织内部的结构个文化氛围,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完成课程计划,促进学生发展。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反思新课改的实施问题及原因,采取正确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力图改变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弊端,倡导探究性、开放性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如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等。然而由于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不正确、考试改革滞后等因素,很多教学活动过于形而上学,失去了本来的精神实质,最终损害了教育质量。以下将其问题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合作式学习有形式而无实质。

一些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不论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课型、教学对象是否适合,一概搞分组讨论,搞所谓的“合作式“学习。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就结束了。只注意小组合作的形式而忽视了合作的实效,使合作式学习仅仅流于形式,表面上全员参与,实际上则是一盘散沙。

(二)、教学片面追求热闹,出现“满堂问”现象。

由于部分教师盲目追求“学生参与”式教学,把课堂活跃程度等同于学生参与程度和提问题的数量,但却没有区分学生是主动参与与被动参与,是实质参与还是形式参与,从而使低思维量的假问题充满课堂,严重影响了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以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三)、过分追求教学的情境化。

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情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桥梁。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什么内容都采取情境化,有的情境还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能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这样的情境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把自主变成自流。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但部分教师却把自主式学习变成了自流式学习。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定,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自己挑,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学习方式,没有实质成效。

(五)、片面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奠定和重点难点的解决。

部分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没有系统地讲解基础知识,没有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刻的剖析,使得学生课上糊里糊涂,课后脑子空空。

二、致使问题产生的原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在现时期,新课程改革出现了诸多问题,且成效不大,这主要是受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中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的理解和掌握不正确,及现存的考试制度等原因的束缚。以下将其原因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师对课改的理解不透彻。

1、教师对新课改所要求的教学方式的误解。

新课改的实施,客观上要求教学方式有所改变,但部分教师却把它理解为强求,不管什么内容都一定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不管什么内容都要搞讨论、搞活动,以此体现新课改精神的目的。新课改不是要求我们在每堂课都要体现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知识类别不同,要求的教学方法就不同,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就可能不同。因此,我们要根据每堂课的内容来组织教学,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此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课改后,由于新的高考方案没有出台,教师弄不清楚自己应当以新课改要求的三维目标为标准,还是以侧重于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就旧目标为标准。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虽然按着新课改的教学方式来上课,却也不敢漏掉课本的一个知识点,生怕在高考中会考到,因此要把把每个知识点都讲一遍。于是出现了上课时间不够、拖堂、甚至补课现象,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3、部分教师认为课改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高分。

部分教师认为课改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高分,新的教学方式只是教育部建议的一种教学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使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只要能把学生的分数提上去,采不采用新课改都无所谓。因此,只是应付式地采用新课改所要求的教学方式,而实际上的教学思维、目标没有改变,纯粹地穿新鞋,走旧路。

(二)、考试改革滞后,无法满足新课改的现实需求。

教师最大的担忧是目前实行的课程改革没有与考试改革相配套。如果

抛开中考和高考,真正按照课程改革的目标发展,的确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但从学校现实的发展出发,不能不重视考试和升学率。因此,目前以中考或高考为指挥棒的考试制度仍对学校教育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有的学校仍然对学生搞注入式、题海战术、各种各样的模拟考试、大考、中考、小考、测试等。只要考试保持着原来的价值取向,学生、教师就不能真正贯彻落实课改精神。

(三)、教师受传统的评价制度的束缚。

我们一直倡导上课时新课改精神要体现出来,但在评价教师业绩时仍是单纯以分数是论,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教师,从根本上否定了素质教育,大部分教师都不愿意在同行的评比中甘处下风。表面上他们处处都在使用新的教学方式,但实际上许多工作都是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实施。

(四)、班级规模过大,要耗费教师较大的精力。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发展。但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班级都有50——80个学生,并且很多教师不止教一个班,要同时教几个班,导致没有足够的精力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解决对策

(一)、纠正教师对新课改要求的误解,使其正确理解合作、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本质要求。

1、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对教师开展纠正性培训,使其认识到新课改不是要求我们在每堂课都要体现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只是类别不同,要求的教法就不

新课程改革方案(定稿)

大祥区面铺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学科教学的改革上。因此,应尽快构建适应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对教师、班级学生的评价系统。 改革的目标是:在三年时间内使学校成为大祥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先进学校,进一步提高在全市及全省范围内的知名度,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特色建设等方面形成稳定的显著的优势,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校提出“打造提供优质服务的精品学校”的策略,完善以质量为中心的学校质量管理机构,形成对质量负责的学校运行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服务。 一、改革的进程与任务 (一)逐步建立起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观,教学质量观和学生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本学期和下学期,结合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采取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请专家辅导讲座、交流学习体会与考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使全体教师尽快形成能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改革要求的教育教学观念。 1、改变过去唯本唯上、以课本为中心的教材观,树立“材料式”的教材观。长期以来,教材做为师生教与学的唯一标准和依据,被赋于了绝对权威,甚至被当成训练学生记忆的工具,直接导致了教师上课时呆板、机械地照本宣科,成为既有教材的“传递者”,扼杀了师生本有的灵性、活力、挑战性、智慧和人格。新的课程标准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在实践中学习,将教材视为师生间进行探讨、对话的“文本”和“材料”,教材所选编的部分内容,只是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标所使用的“材料”之一,形成“材料式”教学观。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措施中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教的方法,对教材作革新和批判性的使用,可以打破教材的顺序,或者补充必要的材料;同时也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将学生从教材中解放出来,扩展其学习空间,教材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这样必将大大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其主体性和批判

2020最新机构改革自查报告范文

2020最新机构改革自查报告范文 2020最新机构改革自查报告范文 时光匆匆,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过去的工作,收获良多,也看到了不足,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自查报告吧。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机构改革自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机构改革自查报告1 根据市编办《关于开展政府机构改革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x编办〔20xx〕138号)要求,按照x政办发〔20xx〕28号文件(以下简称“三定”)的规定,进行了认真自查,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三定”规定:我局部门领导职数7人,实有5人,空缺1名副局长和1名总工程师职位。内设科室正科级领导职数10名,交通战备办公室主任1名保留高配副县级领导职数。现有正科级科室12个,其中“交通工会”没有列为内设机构。 依据加强的职责,强化治理超限超载管理工作,9月份设立了“治超办公室”,在机关正式办公,并从市公路局、运管处抽调2名工作人员,在政策法规科统一管理下进行全市治超工作。

二、内设机构 依据“三定”规定,将原“综合规划科”的职能分解到其它相关科室,撤销“综合规划科”,设航运管理科。其它科室不变动。 三、工作建议 在20xx年机构改革时,市政府印发《xx市交通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并下发了《关于市属产业工会机构设置和专项事业编制调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交通工会编制、人数。20xx年印发《xx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实施意见》,对产业工会的编制仍予以保留。在20xx年机构改革中,“交通工会”没有明确为内设机构,给交通运输行业工会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 一是于上级工会组织联系没有“名分”。 二是难以组织职工开展实质性的工会工作。 三是交通运输系统行业职工有上万人 工作是千头万绪,每年的职工评比表彰、慰问、技能大赛、劳模困难补贴的核查、困难职工摸底调查等等这些关心群众生活的事情,迫切需要交通工会这一内设机构。特别是今年5月份xx省总工会制定“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工作方案,xx省交通运输厅下发《关于召开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农民工入会与服务工作的通知》,市总工会给我局下达500名农民工入会任务等等。许多的工作需要工会来组织、完成

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_1

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心得体味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积极地投人到课程改革之中,仔细学习钻研,别仅制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且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改变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制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现把一年来的实验心得体味总结如下。一、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特别有权威的。教师怎么样教学生就怎么样学。学生依照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存在。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一堂课能够有别同的教法,但别管如何教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一年级《摸一摸画一画》一课,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两条弯曲的线条,要求学生想象感受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感受像小河,有的说感受像小路,有的说感受像山间飘浮的云,还有的说像妈妈做饭飘出的香味,这时教师让学生依照想象去练习,很多学生画出了许多意想别到的有制造性的生动的画面。如此为学生提供了独立的考虑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并且教师对那些积极参与抽象造型游戏的学生以鼓舞和评价。例如: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的画法很有制造力~tmp0063.txt等。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感觉到成功的欢跃和自豪感。并且也让学生参与评价,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在评价和被评价中树立自信心。二、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挑选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安排一些挑选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挑选学习制作办法。例如,在“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我在介绍完几种表现办法之后,并别限定学生用哪一种办法,而是鼓舞学生依照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挑选办法,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觉。在整个练习中学生还能够和小伙伴合作共同运用别同的办法进行练习,经过练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脚感。三、团结协作,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很难想象一具可不能与人相处的人在当今的社会将怎么生存。”美国商界某知名人士的这一感叹,无疑给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必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会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别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学生怎么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唯我独尊。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如此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味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让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如上《花地毯》一课,我把全班分成六个组,每组有一组长,要求全组学生合作绘制花地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评比,选出好的作品拼贴在一张大纸上,形成一张大的花地毯,最后各小组再把自己组的作品贴在一张更大的纸上,如此全班学生作品自然在黑板前形成更大的地毯,组合壮观,色彩明艳,达到了很强的视觉效果。全班同学眼前为之一亮,学生别由得在一起讨论,老师适时小结。如此使学生清楚地感觉到了合作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从而热情高涨,一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四、让学生“玩”得痛快,在玩中增长知识儿童最“喜”的莫过于玩了,我抓住他们的这一特性,让他们玩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在玩中增长知识。如教《会转的玩具》一课时,我让同桌两人分别站到课桌两头吹动刚做好的风轮,和前后桌比一比,谁的风轮转得快,什么原因?学生很快发觉,风轮越圆,转得越快。于是检查起自己的风轮,看看是否要改进。并且,他们发觉,风的大小与吹风的位置和风轮的转速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善于发觉咨询题,并能究其根源,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知识面。五、在观赏中引导学生学习彼此的长处在新课程“观赏·评述”学习领域,观赏能够是组织学生看展览,也能够是同学的优秀作业的相互观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观赏同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反思 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强化持续进行反思的意识,要充分认识反思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其次,要很好地掌握反思技能。第三,要认真地寻求反思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充分了解了反思发展的过程和方法,才能够具体地实施反思。就目前的新课程而言,教师教学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1、反思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它不仅是知识,而且还有技能,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首要条件。 2、反思教学资源的构建性。它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乃至教学目标,重新 组织课程资源。这要求教师注意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要重视课外、校外、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对校内资源比较熟悉,但对校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则很不够。这需要我们教师的努力,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3、反思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生成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景、问题等,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平等交流,不但是信息交流,还应包括情感的交流。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利用好生成性教育资源往往能使教学过程富于创造性和乐趣。 4、反思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新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教师要不断地 反思自己是否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古今中外的、自然的、社会的各种信息引进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是否真正实现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5、反思新课程教学的合作性。就新课程而言,绝大多数教师,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 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他必须与其他同事建立联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合作完成任务。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自己学会合作。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材料(一)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时间:9月18日地点:多功能会议室主讲人:王海旭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为了使大家对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及策略有个基本了解和认识,现将对美国有效教学研究专家杰里?布罗非的《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中主要内容转录于此,以飨有志于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同道朋友。 有效教学的十二个基本原理 本文介绍了有效教学的十二个基本原理,回答了课程、教学和评估的基本问题,同时也包括了支持有效教学的有关课堂组织和班级管理等问题。无论从理论研究方面,还是教学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基本假设:第一、任何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所谓最优化教学肯定是各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第二、不管哪一个学科,学生对教学的要求是随着学习能力及其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第三、教学应该落在最近发展区。在这个区域,学生即使单凭自身力量不能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在老师的帮助下,也能够应对自如。 原理一:建立支持性的课堂气氛 富有成效的学习环境总是洋溢着对学生的关爱。它意味着师生、生生之间积极互动的影响,在这样的学习共同体中学习成效最佳;为创造和谐一致、富有支持性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必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具备和蔼可亲、热情开朗、与人为善、情绪稳定、真诚可信和认真负责的品质,既把学生当做一个学习主体来对待,又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严格要求;在选择教学方法、处理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原理二:学习的机会 如果教学时间能充分用于课程学习,课堂管理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那么,就能提高学习的成效。学习机会原理关心的是:如何将学习时间尽可能最大限度的用在与课程有关的学习活动中。有效的教师总是尽可能的把教学时间花费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他们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有效利用时间的观念强,按时上下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转换紧凑,并要求学生能迅速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教学活动的安排和作业的布置具有最佳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和集中的注意力。 原理三:课程一致性 课程的所有方面都应该有机的整合为一体,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从而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方案。课程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东西的手段,为他们将来承担社会角色、发挥个人潜能打好基础。课程目标体现在各种学习的结果上,如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以及其他基本素养,这些都是社会对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围绕课程目标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促成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体现学科之间内在一致、结构清晰、联系紧密和便于应用的特点。 原理四:建立学习定向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个初步的结构来帮助学生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提示相应的学习策

新课程改革的感悟和收获

新课程改革的感悟和收获 衢州中专张雨荷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下面简单的谈谈我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一些感悟和收获: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的灵魂。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思想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和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人之一,教育思想自然要成为教师的第一素养。伟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师的伟大,进而建构了教育的伟大,没有教育思想,教师就成了一台机器了。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教师本身的教育思想和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我们要确立新的教育观、发展观、学生观,进行优质教学,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做一个适应社会和家长满意的人民教师。 二、加强自身修养

转变教育观念要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增长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水平,加强自身修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修,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仅靠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远远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更不能满足时代飞速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终身学习。 三、注重自我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所以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在行动过程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教学后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可使教学理论化。如何站在理论知识角度反思实践,如何站在实践知识角度反思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是我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不断地提高。 四、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的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核心理念,我们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这些学生,如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或缺陷的学生、智力发展不

开展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情况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开展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情况自查自 纠工作报告 《开展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情况自查自纠工作报告》的范文,觉得有用就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落实区纪委《关于开展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中纪办发〔20xx〕5号)的要求,我局对自身落实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情况,认真组织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一、组织领导(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集中学习和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对文件的理解和认识。(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确保此次自查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局面。(3)加强自查,不走形式。紧紧围绕自查目标和内容,对照文件精神和要求,严格要求,求真务实,组织相关人员逐条逐项进行自查,不留死角,不走过场。(4)加强自纠,务求实效。通过自查自纠,未发现一起文件规定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但仍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遵守文件规定,切实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力求长效。 二、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根据我局职能,我局没有行政审批事项。三、职能调整 坚持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加强政府机关后

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转换机制,推动后勤服务化、市场化,促进联合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关后勤保障体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严格按照“三定”规定完成机构组建、职能整合和人员编制划转工作。按照“最全面的写作站三定”规定及区编办批复行使职责、设置岗位和配备人员。局机关目前领导和内设科室领导职数配置均符合上级文件要求,无擅自增设内设机构、加挂牌子、提高机构规格、人员超编、超配领导职数和人员混编混岗等现象发生。 四、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八项规定和财经纪律不存在超限额设置机构或变相增设机构等行为;不存在违规增加编制或突击进人、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突击提拔干部、突击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等行为。依法依规处置经费资产,不存在借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之机隐瞒、挪用资金或虚报、冒领资金等行为;不存在突击花钱、巧立名目发放和私存私放钱物等行为;不存在挥霍公款相互宴请、收送纪念品或礼品等行为;不存在违规更换公务用车、办公设备,漏报、瞒报、隐匿和违规处理国有资产等行为。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一般性支出,继续深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此次自查自纠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

学习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入我的视野。他告诉我人生的意义蕴含在丰富的过程之中,特别是精神的价值。越是崇高的境界,越是纯净的层次,越是深藏于迂回曲折的过程里。比如登山,一个个台阶,是拖起你生命之峰的基石,一道道绝壁,是刺激你生命活力的养份,极顶的风光,只有在征服了过程的艰险之后,才会具有勾人心魂的魅力。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先后召开了“课改的意义”、“课改中教师角色怎样转变”的交流会。使全体教师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进行课堂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也实现了旧教材,新理念、新方法。 二、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 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语文采取了尝试“三步”教学法,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动手写作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然后进入课文的学习(带着自己碰到的问题),最后可模仿借鉴所学课文内容修改自己的习作。传统的教师泛泛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被生动活泼的讨论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代替,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2)、学生地位的转变; (3)、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三、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教师意识到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进修,业务培训或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自我训练。教师们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

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

---------------------------------------------------------------最新资料推荐------------------------------------------------------ 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一声春雷惊醒梦中人对历史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历史文学院 2006 级本科函授班张运鹏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正象 2007 冬的严寒和大雪,以汹涌澎湃之势,再一次冲向神州大地的千山万水,给我们震撼,让我们觉醒,它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或课程内容的调整,更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目前,大多数的历史教师虽已明确认识到面对新课程改革必须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并且已经在自觉地朝着新课改的方向努力,但是由于受陈旧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一些教师在更新观念,转换角色的过程中显得比较艰难,出现了对新课程理念肤浅的理解甚至误解,由此产生了一些非驴非马的怪课,产生了诸多与新课程标准貌合神离的做法,这些现象不由得让人深思。 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对当前历史课改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反思并提出自己粗陋的见解。 一、由授受关系变为平等探讨它以不平等为前提,教师是主动教、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传递信息。 教师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施行保姆式的教学,把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详细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抄、写、听,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余地,没有反馈与矫正,久而久之,还是培 1 / 8

养出一批思维懒汉,心甘情愿地等候老师来灌输,教学效果极差。 而理想的历史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平等地进行对话,让彼此的思想通过碰撞、达成互补,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心态中接受知识。 但是,在这种新理念的推动下,有些老师就把讨论作为由单向传递向多向互动转变的一个法宝,只要上公开课,必定有前后左右互相讨论这一环节。 在这里,我并不是想否定讨论这种教学形式,而是想与同仁探讨: 哪些问题才具有讨论的价值?一堂课有没有必要反复安排多次讨论?讨法论是否总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佳途径,能否起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们所看到的情景往往是: 老师一声令下,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教室里声音雀起,待几分钟后,再听老师的一声击掌,讨论戛然而止,可接下来学生代表的发言常常并不理想,老师不断启发、搭桥、费尽心机才把学生引导到要点上来。 况且,发言时总是小组当中的优等生最有优先权,至于学习困难者、预习不充分者只不过是搭搭便车、凑凑热闹而已。 这种讨论其实是扼杀了学生熟悉理解内容、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这种讨论美其名曰合作,实则是浮于表面的纸老虎,经不起教学效果的检验。 但是,由于有些评课标准把上课气氛是否热烈活跃作为一个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推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推进,如何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新课标教学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主要问题。因此语文课堂必须呈现出新变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这一任务.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转变观念,教师要从讲台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其次通过巧设疑问训练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思维的深刻性和思维的创新性,关注学生的发展。最后,在备课环节上,于备“教什么”的同时,多思考“怎么教”。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操作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阅读教学的起点应该是在我们进行教学之前,了解了孩子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学应该循着学生的疑 问和困惑展开。就这点谈谈我的体验: 一、重朗读。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句:天/灰蒙蒙,又阴/又冷。指导学生用低沉、悲伤的语调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人民对总理的哀悼之情。第二句: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挤满”、“长”、“多”三个词读重音,使学生在朗读中也和人们一样沉浸在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中。如此引导,学生品出了言中意,言中理,言中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有陶冶了情操。 二、重合作。 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圣陶也曾指出:“上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工作,而共同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学生是报告和讨论,教师是指导和订正。”古语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发对言语的感悟,可以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在教学《骄傲的孔雀》一文时,先要求学生自己对照图文仔细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骄傲的孔雀》的故事情节,看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怎样,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何。结果学生把孔雀那种骄傲,认为自己漂亮,妒忌别人,骄傲得连自己都不认识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重想象。 选入教材的文章作品,由于作者构思立意、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补充情节或空项,则能促进阅读,增强语言训练的力度。如《黄山奇石》一文,课文根据黄山岩石名形相似的“奇”,通过“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等石的具体描写,突出“很有趣”。其他奇石。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四.重自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这句话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感情、语言特点、重点词句、精彩片段,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让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的而写,是思想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个性得到张扬。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包家屯九年一贯制学校马丹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本人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体会到新课程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让沉闷、闭塞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的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

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师由过去单一的指导者变成了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又培养了自身的能力,发展了自身的特长。一、赏识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赏识教育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人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老师希望学生具有哪些品质,那么,你就说他已经具备哪些品质,不断地被赏识和被肯定,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给以学生什么样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行进方向。 在我的教学生活中有一次经历让我终生难忘:我正在全身心地投入在课堂教学时,猛然发现我的一个学生在桌上趴着睡觉,我脑门一热当场真想“收拾”他一顿,可是我冷静地一想,走到他身边小声地对他说:“你是那么聪明,老师一直对你有很高地期望,充满信心,

在素质教育不断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浅谈农村小学素质综合评价的误区 伴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对学生的评价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从简单的以成绩论英雄转变为以综合素质来衡量。但是关于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在农村小学一直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标准和操作方法。怎样对小学生进行素质综合评价,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1、观念上存在的问题 在很多农村学校,存在教师对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理解不深,无法把评价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无法实现及时,灵活、有效的评价,也有的教师把综合评价误以为是综合评分,不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他们的优势与劣势,并给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在学生互评环节,教师没有给学生做讲解和有力的引导,导致出现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现象。很难达到真正的评价目的。 另外,“分数至上”的观点还普遍存在与农村教师的观念里,教师为了提高成绩占用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事情是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的一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操作上存在的问题 ⑴唯分数论,将综合素质评价与综合评分混为一谈,以分数的多少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劣。 ⑵过程繁琐,不易操作 现在应用的《素质教育评价手册》虽然对学生各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评价,但实际操作起来,占用了教师和家长很大的精力,不易操作。 ⑶没有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使得信息收集的不足,导致评价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了评价作用的发挥。 二、解决方法 1、对教师队伍加强培训,深入素质教育观念,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解,将素质综 合评价深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2、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方法,例如,将《素质教育评价手册》改为评价卡,不但便 于携带,利于操作,便于随时记录和随时抽阅,具有非常强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提供专业的word版文档,优质的服务,希望对您有帮助/双击去除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对新课程改革有如下认识: 1.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老问题,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还拓展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要求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反映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应用。 2.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物理学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3.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使教材有利于不同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且对不同区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4.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反映选择性综合不同地区课程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经验交流材料

新课程改革总结经验交流 2010年我校被市课改办确定为新课程实施样本学校之一。一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机构的指导引领下,我们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新课程实验工作在探索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顺利且有效地促进我校师生在新课程中共同发展,尤其在有效教学、校本教材开发、学生特长培养、通用技术实践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现向各位领导予以汇报,向各位同仁予以交流。 一、主要做法 (一)通识性培训 1、重视行政的组织功效。我校及时成立学校新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可操作的通识培训实施计划。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有组织、有计划地认真组织实施,以制度保证培训效果。 2、挖掘校本的培训资源。学校新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人员每人1-2个专题,结合我校实际,就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实施的策略、新课程中老师的角色、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教与学等作专题讲座30余次。 3、注重培训的交互参与。为了提高通识性培训的实效性,我们组织了“新教师新理念教学评选活动”、“新理念教学能手比武活动”,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具体的问题,把老教材用新理念去组织教学活动,然后采用交互评课,人人参与,各抒己见,每人上交听课评价分析笔记。组织老师看特级教师的教学录象,进行案例分析,实现老师具体教育操作的优化,促进教师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内化。 4、强调教学的实践反思。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后记,通过不断反思自己,逐渐把新思想、新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分层次的组织老师进行新课程知识考核、新课程学习心得、新理念教学案例分析、叙述自己的教学故

事等活动,将新课程通识培训引向纵深。 (二)课程标准培训 1、领导高度重视。建立课程标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挂帅,统一部署培训工作,召开动员会、培训领导小组专题会、总结表彰会等。组员由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组成,负责课程标准培训工作的具体落实和资料收集。 2、开展活动,定期交流。通过教研组开展集体学习,利用空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并撰写学习笔记。在定期上交笔记的基础上,安排两次学习交流,推动学习的深入开展。为了检验新课程标准学习的效果,安排45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参加至少两次新课程学科知识考试,并认真批阅,成绩下发教研组认真分析,总结。 3、专家引领,继续学习。邀请教研员来校就教材编排进行解读,继续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在学习笔记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点评。 4、考核总结,表彰先进。对课程标准培训工作资料进行梳理,认真总结,对每一个教师的学习态度和成效进行考核,表彰先进。 (三)教材教法培训 1、完善组织机构,强化培训领导。把教材教法校本培训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统筹安排协调教材教法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落实、职责到人。确立相对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教导处等职能部门具体抓的格局。 2、明确发展目标,健全培训网络。制订切实可行的教材教法培训计划,引导教师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并确定相应的培训专题,进一步加强学校集中学习、小组研讨、个体自学的培训网络。 3、强化激励机制,落实培训制度。为保证校本培训的实施,学校建立相应制度,如:例会制度、考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教材教法校本培训的学时规定,按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根据学校情况,对集中学习、小组学习、个体自选学习作出要求,积极鼓励发挥小组和个体积极性、主动性。对教材教法校本培训的先进小组和个人,学校会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4、规范培训档案,加强培训管理。建立教师个人教材教法学习档案袋,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评价被当做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评价观念、评价方法和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于是,从国外引进的“学生成长记录袋”这一新型的教育评价方式引起了教师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变成了一个没有条理的“万宝囊”,内容杂乱无序,看不出学生的成长轨迹,起不到对学生发展的激励作用,并且人为地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教师和学生为评价而评价,评价起不到前进的激励作用。有的老师戏称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为“垃圾袋”。 1.成长袋中收集的学生作品杂乱无章,各种材料之间没有建立联系,只为收集而“收集”,使得成长袋中的信息难以完整分析学生的能力等。 2.收集的内容不够全面。出现学生收集材料过于随意,毫无目的,全凭自己兴趣。以致反映学生情况的信息内容过于片面。 3.无法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等。有的教师制作学生档案袋有形式主义的倾向,没有悉心收集真正能够反映学生成长过程的资料,而是抱着应付的思想往档案袋里塞进一些资料了事。 那么如何来改进成长记录袋呢?成长袋中应该装些什么内容才能摆脱“垃圾袋”的困境呢?现我就目前学生“成长记录袋”存在的问题、创建原则谈谈本人对学生“成长记录袋”构建形式的一些初浅的探索。 一.成长的足迹: 目的:让学生从有代表性的学习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进步的轨迹。 用来展示能反映学生成长的项目或最佳作品等,这些作品可以是最满意的作业、图画、手工制作、作文、书法作品、生字卡等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的作品,也可以是失败的、能给学生以启示的、有待提高的作品。虽然这块内容比较广泛,但是还是能较好地展示出学生的个性特长,书法好的同学书法作品居多,美术好的学生的美术作品多于其它的内容,喜欢看书的同学资料卡做得多、特别漂亮…… 总之能对他们的成长、进步产生教育意义的作品都可以装入成长记录袋中。 二、优缺点卡 目的:让学生正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努力和发展的方向。从而使成长袋帮助学生不断确立发展性目标。 我把“优缺点卡”设计成两个板块。分别为“我真棒”和“我能改”。要想很好地应用这一栏目,我利用每周班会课的课前五分钟引导“同桌”充分思考。因为同桌之间相互了解是比较深的,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一举一动都在同桌的眼中。

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方法反思

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方法反思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一中 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教师应如何提问、如何讲解、如何激励、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通过我自己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提出与大家商酌。 反思一:教师的提问技能 走进现在的课堂,你会发现:教师的提问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了;琐碎的、细小的问题少了;教师提问的随意性小了;不着边际,让学生不知所措的问题几乎绝迹了。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里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读书是一种个体行为,每个学牛有不同的体验,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但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后,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不根据学科特点,不分时间和场合,不顾班级的实际,一味的使用,结果,学生趣味索然,所见所思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如何设问,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近代和现代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实际上应当渊源于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本人就是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不断反洁和归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解答问题的正确结论的模范教师。作为现代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时候,应该反复自问: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设问需进一步改进? 所以,①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②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有针对性,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思考;③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便于学生操作,有层次性,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面广;④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提供知识获得的科学途径和策略,有助于学生促进知识间的迁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各层次学生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⑤教师的提出的“问题”还能促使学生有计划学习,并合理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方法,让学生正确评价学习的态度、方法、过程、结果,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经验,并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不足,促使学生评价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⑥教师提问时要注意 师生之间多次质疑、交流、评价,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参与程度、交往环境、思维状态、情绪反映、生成状态等,对于学生对问题思考引发新的有效问题进行及时的再组织利用。 反思二:教师“讲”的艺术 笔者最近听了许多的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发现目前的有些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语”;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曰“用好现代化手段”;动不动让学生当众表演,称之“凸现主体地位”;热热闹闹的无聊问答,赞之为“焕发课堂生命力”;无关教学内容的插科打诨,称为“走向综合”等等,教师想法设法追求学生感官上的活跃生动,千方百计在教学的浅层面上操作运作。 “讲”就是“满堂灌”,“讲”就是“填鸭式”?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他们之间不是等号。新课程需要老师讲。新课程需要老师怎样“讲”呢?首先我们要将功夫放在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上,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真正把握“要不要讲”、“讲什么”和“怎么讲”这三个问题。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的精要的“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