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8年3月19日傍晚,我国多地观测到“双星伴月”天象,下图为当天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达出的天体系统级别共有

A.1级B.2级C.3级D.4级

2.从地球上观测,水星和金星非常明亮的主要原因是它们

A.离日、地较近,反射较强B.卫星数量多,引力作用强

C.体积庞大,反射面积较大D.公转速度快,发光发热多

突然迸发的巨大火舌掀起一场夹杂着电磁辐射、高能粒子流等剧烈变化的太阳风暴。转瞬间,人们手机信号消失、电台里的歌声被噪音替代……,完成下面小题。

3.发生这一现象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的( )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

4.该太阳活动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还有( )

A.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B.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C.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D.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5.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A.2000~2001年B.2022~2023年C.2006~2007年D.2087~2088年6.下列关于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来自太阳大气层,本质为电磁波B.太阳辐射中紫外区所占比重最大C.太阳活动发生于太阳球体内部D.太阳活动具有整体性和周期性

2017年全国两会于3月2日~15日在北京召开,回答下列小题。

7.两会期间,地球绕日运动速度

A.加快B.变慢

C.先变慢,后变快D.先变快,后变慢

8.此时太阳直射点()

A.北半球,向北运动B.南半球,向北运动

C.北半球,向南运动D.南半球,向南运动

9.北京和上海相比,自转的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大于北京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下图是“a、b、c三地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0.b、c可能位于( )

A.赤道附近B.回归线附近C.极圈附近D.极点附近11.a地可能位于( )

A.冰岛B.阿根廷C.美国D.新加坡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2.地震波在地球內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干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地球內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不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13.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

14.2017年9月23日,菲律宾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90千米。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A.地壳B.地幔

C.外核D.内核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8日下午14:40,美国总统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专机抵达北京,开始对北京为期3天的访问,这是特朗普上任后首次访问中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特朗普到达中国北京时,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区时为( )

A.9日3:40B.8日1:40

C.8日3:40D.8日9:40

16.特朗普访问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B.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C.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大D.北京(40°N)白昼长于新加坡(1°N)下图中甲、丙在晨昏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7.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东半球

④西半球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18.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B.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C.各地昼长乙>两>丁D.各地日落的先后颅序是甲、乙、丙

2016年10月9日凌晨,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成功,对接高度为393公里。二位航天员驻留30天后,11月18日飞船返回舱成功返回。

19.航天员陈冬实现了一直藏在他心中的一个梦想-----“我就想飞得高点,再高点”。对接成功时,陈冬所在高度位于地球大气分层中的()

A.高层大气B.平流层C.对流层D.臭氧层

20.飞船返回舱返回时,到80千米左右会因与大气强烈摩擦而变成一团“火球”,周围产生等离子体,形成电磁屏障,与地面失去联系,引起“黑障”现象。与该现象较相似的是()

A.极光现象B.流星现象C.黑子D.磁暴

二、综合题

2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A为二分二至之一,图中地球公转方向呈_______时针,图中为远日点的是____,北半球冬至日的是_______。

(2)北半球极昼范围达到最大时,地球位于图中_________点。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且福建春暖花开时地球应运行至_______点附近。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__________点。

(3)地球从D点运行到F点,上海昼长的变化是________,地球从A点运行到C 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是_______。

22.读地売物质循环示意(图甲)和某地剖面图(图乙),完成下列题。

(1)图甲中乙是______,也是构成我国黄山的主体岩石。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山于______,与黄山成因相同的还有________。(填字母)

A.华山 B.喜马拉雅山

C.武夷山 D.太湖平原

(2)图乙中A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__,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地区(填方位)。F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作用。

(3)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4)2013年湖南省启动湘西喀斯特地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形成喀斯特地貌一般是____岩,图甲中_______(填数码)可表示该岩石的形成。沉积岩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从a地到b地之间是___作用下形成的__地貌;与a地相比,b地颗粒物粒径较____。

(2)左图中某地可能会出现中图所示景观,该景观是在__作用下形成的。近年由

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该景观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此人类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右图中地形是陆地五种基本类型(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中的___,判断理由是__。

(4)右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是__,判断理由是_____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24.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

(2)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________。

(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此时某同学面朝大海,则其为____而立(迎风或者背风)。

(4)如果A.B两地之间的温差加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增强、减弱)。(5)在图示环流状况下,A.B两地日温差更大的是___地,原因是:______。

三、填空题

25.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质构造①为______,②为______,③为______

(2)地质构造②在地表处易形成河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流地貌甲地为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乙地为______,甲乙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______。

(4)a处河段常形成______型河谷,主要原因是______作用

参考答案

1.B

2.A

【分析】

1.根据题意,月球属于地月系,水星、金星、土星属于太阳系,图中显示的天体系统共有两级,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2.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和地球较近,反射较强,从地球上观测水星和金星非常明亮,而与BCD 关系不大,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和地球较近,反射较强,从地球上观测水星和金星非常明亮。

3.B

4.D

5.A

6.D

【解析】

3.该现象导致人们手机信号消失,电台里的歌声被噪音替代,属于太阳活动中耀斑爆发。发生这一现象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的色球层,B对。光球层活动主要是黑子,对气候有影响,A错。日冕层活动是太阳风,导致两极高纬地区出现极光现象,C错。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外部,D错。

4.该太阳活动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还有磁暴现象,导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对。与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无关,A错。与地震现象发生无关,B错。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低,上空没有极光现象,C错。

5.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2000~2001年,A对。B、C、D错。

6.太阳辐射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电磁波是能量释放的形式,A错。太阳辐射中紫外区所占比重小,可见光区所占比重最大,B错。太阳活动发生于太阳外部大气,C错。太阳活动具有整体性和周期性,D对。

7.B

8.B

9.C

【分析】

7.地球绕日公转1月初经过近日点,速度最快,7月初经过远日点,速度最慢。据题干知,全国两会于3月2日~15日在北京召开,接近7月初,因此速度越来越慢。故选B。8.据题干知,全国两会于3月2日~15日在北京召开,处于从冬至日12月22日至次年3月21日期间,则太阳直射点应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即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故选B。

9.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相等,两地的角速度相同;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北京比上海的纬度高,线速度比上海小。选C正确。

10.D

11.D

【分析】

10.b、c两地都是半年没有太阳辐射,应是半年极昼、半年极夜,可能位于极点附近,D 对。赤道附近、回归线附近没有极夜现象,A、B错。极圈上一年只有一天极夜现象,C错。11.a地在3月春季、9月秋季太阳辐射量最高,6月、12月太阳辐射量最低,应位于赤道附近。可能位于新加坡,D对。冰岛、阿根廷、美国距赤道较远,A、B、C错。

【点睛】

b、c两地都是半年没有太阳辐射,应是半年极昼、半年极夜,可能位于极点附近。b点12月份有太阳辐射,位于南极点。c 点6月份有太阳辐射,位于北极点。a地在3月春季、9月秋季太阳辐射量最高,6月、12月太阳辐射量最低,应位于赤道附近。

12.D

13.B

14.B

【分析】

12.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度为古登堡界面,地震波到此界面,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

波速度也突然降低(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说明了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岩浆位于软流层,不能说明温度变化明显,该处不是壳,不能说明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故选D。

13.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常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传递声音信号是声流;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测量山峰的高度要用到地理信息技术。故选B。

14.读图分析可知,震源深度190千米,根据气球的内部圈层的的划分可知,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陆地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地壳以下到平均深度2900千米的范围为地幔,2900千米以下为地核。因此震源深度190千米应该位于地幔,故选B。

15.B

16.A

【分析】

15.本题主要考查区时的计算。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区时相差13个小时。依据冬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故本题只有B符合条件。

16.11月8日-11月10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北京昼短夜长,且昼越来越短,故A正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小,而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故B错;由于离直射点越来越远,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小,C错;北京的纬度在40°N附近,而新加坡在赤道附近,故新加坡的纬度低于北京,此时新加坡的昼长于北京,故D错。

17.C

18.C

【解析】

17.根据材料,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南半球,①对,②错。北半球昼短夜长,图中甲丙是昏线,丙点是18点。根据经度可以计算出,时刻是12点的经线是70°E,位于东半球,③对,④错。C对。故选C。

18.结合前面分析,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全球越往北白昼越短,所以图中此时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A错。读图,乙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90°,B错。各

地昼长乙>两>丁,C对。各地日落的先后顺序是甲、丙、乙,D错。故选C。

19.A

20.B

【分析】

对流层顶的高度约12千米左右,平流层范围是12-50千米之间,平流层顶以上是高层大气。飞船返回时,与大气强烈摩擦而变成一团“火球”,周围产生等离子体,形成电磁屏障,与地面失去联系,引起“黑障”现象。类似流星现象。

19.航天员陈冬实现了一直藏在他心中的一个梦想-----“我就想飞得高点,再高点”。对接成功时,陈冬所在高度为393公里,位于地球大气分层中的高层大气,A对。对流层顶的高度约12千米左右,C错。平流层范围是12-50千米之间,B错。臭氧层位于平流层,D错。20.飞船返回舱返回时,到80千米左右会因与大气强烈摩擦而变成一团“火球”,周围产生等离子体,形成电磁屏障,与地面失去联系,引起“黑障”现象。与该现象较相似的是流星现象,天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摩擦燃烧成为流星现象,B对。极光现象、磁暴是太阳活动引发的地理现象,AD错。黑子属于太阳活动,C错。

21.呈逆时针方向B D A F A昼渐长先变慢后变快

【详解】

(1)A为夏至日,C为秋分日,D为冬至日,F为春分日。图中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呈逆时针,图中远日点是7月初,为远日点的是B,北半球冬至日的是D。

(2)北半球极昼范围达到最大时,地球位于夏至日,对应图中A点。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且福建春暖花开时地球应运行至F点附近。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说明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位于图中A点。

(3)地球从D点运行到F点,即从冬至日运行到春分日,上海昼长的变化是昼渐长夜渐短_,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即从夏至日运行到秋分日,由于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故公转速度的变化是先变慢后变快。

22.岩浆岩地垒A风力侵蚀西北风力沉积EDC石灰②

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读图析图能力,主要涉及到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需要重视对应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详解】

(1)图中丙箭头三进一出,为岩浆,岩浆冷凝形成乙为岩浆岩。黄山属于地垒,华山与其成因相同;喜马拉雅山、武夷山为褶皱山,太湖平原为冲积平原。

(2)A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形成,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流动沙丘为风力沉积形成。

(3)DE为沉积岩,年代下老上新,C为岩浆岩,穿过了DE岩层,形成于DE之后,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EDC。

(4)喀斯特地貌为石灰岩,属沉积岩,甲图中可与变质岩互相转换的甲为沉积岩,②为沉积岩形成的外力作用;在沉积岩漫长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常沉积物之间是有层次的,一般来说位于下方的岩层比上方的岩层年龄古老,由于沉积岩是外力作用携带的泥沙等物质沉积而形成,那么在这些物质中很有可能夹带着大量的生物遗体或者是遗迹,最终进入到沉积岩层中,形成化石,故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并常含有化石。

23.(1)流水沉积冲积扇小(细)

(2)风力沉积退耕还林还草(禁止过度放牧)

(3)丘陵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数值少于500米

(4)向斜中间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受外力侵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以及地质构造与地貌的相关知识。

(1)读图分析可知,图1为冲积扇,主要是流水冲积作用形成的。a 位于上游,b位于下游,由上游到下游,流速逐渐减缓,泥沙逐渐沉积,沉积颗粒由大到小,因此b地颗粒粒径比a 地小。

(2)由图示景观可知,图2位沙丘,主要是在风力沉积作用下形成的。针对近年来荒漠化逐渐严重,我们可以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禁樵禁采等措施。

(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等值线多在200米左右,且低于500米,成闭合状分布,属于低山丘陵

(4)根据图示岩层的分布规律可知,该处岩层中间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属于向斜构造;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受外力侵蚀。

点睛:地形类型的判断:

1 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2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坦荡,边缘陡峻;

3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4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5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没海拔要求.

24.④⑤A→B→④→⑤→A B地迎风增强A地原因A地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云量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读图析图能力,主要涉及到热力环流及其应用,需要重视对应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作图能力的培养。

【详解】

(1)在垂直方向上比较气压的大小,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①②③位于等压线上,气压相等;④位于等压线之下,说明气压最大,⑤位于等压线之上,说明气压最小。

(2)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A为高压,B为低压,水平方向上,气流由A到B,垂直方向上A地空气下沉,B地空气上升,从而可以画出热力环流为A→B→④→⑤→A。(3)根据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B地(白天陆地温度高于海洋,形成低气压),当地吹海风(风从海洋高压吹响陆地低压),时某同学面朝大海,则其为迎风而立。

(4)如果区域温差加大,气压差增强,热力环流降增强。

(5)图示地区,A地盛行下沉气流,是高压,天气晴好,云量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而B地上升气流,阴雨天气,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好。故日较差大的是A地。

【点睛】

题组需要重视的是等压面的判读。(1)同一等压面上压强相等,同一地点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等压面位置越偏上气压值越低,反之越高。(2)A处高空为上凸故为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反之B近地面为高压,故A为受热膨胀上升,B为冷却收缩下沉。(3)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4)在水平方向上大气从高压流向低压。25.向斜断层背斜断层线(处)岩石破碎,容易被流水侵蚀冲积扇(洪积扇)河流出山口河口三角洲流水堆积(流水沉积)V 河流侵蚀(下

蚀)

【解析】

【详解】

(1)图中①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②有明显断裂错位,为断层,③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

(2)②处断层线(处)岩石破碎,容易被流水侵蚀,从而形成河谷。

(3)甲位于河流出山口,形成扇形沉积地貌,为冲积扇。乙为河流入海口流水沉积形成的三角洲。

(4)a位于河流上游,地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形成V型峡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