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

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
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

附件二:《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编写指南

语文、英语、

适用专业

修读学期第4学期制订时间2015 音乐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 3

课程类型 B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

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教师资格证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

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 C类(纯实践课)

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

一、课程定位

《教育学基础》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语文教育,英语教育,音乐

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它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教育

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问题为主线,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基本理念,帮助学习者观察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发展教育思维,提高教育素养。使学

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并在头脑中构建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能

力。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

深厚的情感体验。

二、课程设计思路

教育学要求基础性与时代性结合,即以专科为学历定位,准确阐释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理论,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尽可能反映教育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

研究成果;适切性与发展性统一,即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使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知识容量的

多少既能适合专科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程度,同时又能够激励学习者通过自己的

努力突破难点,从而促进学习者身心的良好发展;理论性与实践性协调,即本门课程既是教育对象对教育学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提高,同时所学的理论又应具有指导教育实践的即效作用,可帮助学习者把这些理论应用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水平。

三、课程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教育评价观和教育改革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及未来从事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规范指导。

2.方法能力:培养他们学习教育科学, 主动参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的获得,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提升个人的理论素养能力;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让学生获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有效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社会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理论及从事教育管理的能力;增强他们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提高他们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五、课程整体设计

六、课程学习单元内容与要求学习单元名称:绪论

学习单元名称:教育功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