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 中心孔表示法

机械制图  中心孔表示法
机械制图  中心孔表示法

GB/T4459.5-1999 机械制图中心孔表示法

1 中心孔的型式

中心孔通常为标准结构要素,GB/T145-2001规定了R型、A型、B型和C型四种中心孔型式,如图1。中心孔的一般表示法是用局部剖视图表示结构形状,并一一注出各部分尺寸,如表1。

R型、A型、B型和C型中心孔的有关图样标注尺寸见书中第151页附录A。

R 型 A 型 B 型 C 型(弧型中心孔)(不带护锥中心孔)(带护锥中心孔)(带螺纹中心孔R型C型

B型

A型

图1

2 中心孔的符号

2.1 为了表达在完工的零件上是否保留中心孔的要求,标准规定采用表1中的符号。中心孔符号的比例和尺寸见书中第151页附录B。

在机械制图中,完工零件上是否保留中心孔的要求通常有三种:

a)在完工的零件上要求保留中心孔;

B)在完工的零件上可以保留中心孔;

c)在完工的零件上不允许保留中心孔。

表1

2.2 中心孔的符号不一定必须与中心孔的标记同时使用。例如,图2所示的轴端有一非标准中心孔,该轴完工后要求形状并注出尺寸(图中未注),并用不带标记的符号表示要求在完工零件上保留中心孔。

图2

3 中心孔的标记

3.1 R 型(弧型)、A 型(不带护锥)、B 型(带护锥)中心孔的标记包括:本标准编号;型式(用字母R 、A 或B 表示);导向孔直径D ;锥形孔端面直径D 1。

示例:B 型中心孔,导向孔直径D=2.5mm ,锥型孔端面直径D 1=8mm ,则在图样上标记为:GB/T4459.5-B2.5/8

3.2 C 型(带螺纹)中心孔的标记包括:本标准编号;型式(用字母C 表示);螺纹代号D (用普通螺纹特征代号M 和公称直径表示);螺纹长度(用字母L 和数值表示);锥形孔端面直径D 2。

示例:C 型中心孔,螺纹代号D=M10,螺纹长度L=30mm ,锥形孔端面直径D 2=16.3mm ,则在图样上标记为:GB/T4459.5-CM10L30/16.3 4 中心孔表示法

中心孔表示法可分为规定表示法和简化表示法。 4.1 规定表示法

4.1.1 对于已经有相应标准规定的中心孔,在图样可不绘制其详细结构,只需在零件端面绘制出对中心孔要求的符号,随后标注出其相应标记。中心孔的规定表示法示例见表1。

4.1.2 如需指明中心孔标记中的标准编号,也可按图3中的方法标注。

A4/85

a b

图3

4.1.3 以中心孔的轴线为基准时,基准代号可按图4的方法标注。 4.1.4 中心孔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应在引出线上标出,见图4。

2×GB/T4459.5-B2/6.3

a b

图4

4.2 简化表示法

4.2.1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可省略中心孔标记中的标准编号,如图5。

图5

4.2.2 如同一轴的两端中心孔相同时,可只在其一端标出,但应注出其数量,如图4b 和图5。

5 注意三种中心孔的用法

第一种情况,要求在完工的零件上保留中心孔。此时,中心孔是完工零件上的一个结构要素,是产品设计要求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于中心孔的具体要求应由产品设计人员按表1中的“表示法示例”给出在图样上。

第二种情况,可以在完工零件上保留中心孔,也可以不保留,即保留与否均可,此时,中心孔仅是该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结构要素,不是必须保留的结构要素,一般由工艺技术人员在工艺性图样中按表1给出中心孔的具体要求,产品图样中可

不予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没有符号规定。对于是否要求保留中心孔的符号规定只有第一和第三两种情况,第二种情况的表示法示例,是将对中心孔的要求(标记)注写在由指引线引出的基准线上的。末端带箭头的指引线并不是中心孔的符号。

第三种情况,不允许在完工零件上保留中心孔。此时,中心孔不是零件上的结构要素,不是产品图样上的设计要求,仅仅是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结构要素,而且,必须在完工前切除中心孔。因此,加工该轴投料时,材料长度中需计入备切量。这种情况由产品设计人员在产品图样中标出不允许保留中心孔的符号,中心孔标记不必注写在产品图样上,中心孔的标记应由工艺技术人员根据轴的直径和重量选定(参见GB/T145—2001)后,连同符号一起标注在工艺性图样上。

机械制图标注常用符号大全

机械制图标注常用符号

序号 符号名称 符号绘制标准 应用示例 1 GB/T 1182-2008 基准符号。 涂黑三角形及中轴线可任意变换位置,方框和字母只允许水平放置不允许歪斜;方框外边的连线也只允许在水平或铅垂两个方向画出。 2 GB/T 4458.4-2003; 标注正方形结构尺寸时在尺寸前面加注正方形符号。 高度h=3.5mm 3 GB/T 4458.4-2003; 标注弧长时在尺寸前面加注弧长符号。 高度h=R=3.5mm 4 GB/T 4458.4-2003;GB/T 16675.2-1996 尺寸注法; 沉孔或锪平符号。 高度h=3.5mm 5 GB/T 4458.4-2003; GB/T 16675.2-1996 尺寸注法; 沉孔或锪平深度符号。 高度h=3.5mm

GB/T 16675.2-1996 尺寸注法; 埋头孔符号。 高度h=3.5mm 机械制图尺寸标注常用标准符号 序号符号名称符号绘制标准应用示例7 GB/T 15754-1995 锥度符号或莫氏锥 度注法。 高度h=3.5mm 8 JB/T 5061-2006 定位支撑符号。 高度h=3.5mm 9 JB/T 5061-2006 辅助支撑符号。 高度h=3.5mm 10 JB/T 5061-2006 辅助支撑符号。 高度h=5mm

中心孔符号。 高度h=3.5mm; 高度H1=5mm。 12 JB/T 8555-2008 热 处理技术要求在零 件图样上的表示方 法。粗糙度符号的三 角形部分为测量点 符号。可随图形进行 缩放。 汇编人:质管办标准化管理员郑家贵2011年8月25日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一、.图线GB/T 4457.4-2002 GB/T 17450-1998

机械制图复习题答案

机械制图复习题答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机械制图》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以圆周来定孔的中心,称为孔位圆,下列正确的画法为:(b) ( a ) ( b ) ( c ) ( d ) 如左图所示,其锥度比应为(b)。 ( a ) 1:4 ; ( b ) 1:6 ; ( c ) 1:10 ; ( d ) 1:14 3、下列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正确的是:( a ) (a)(b)(c)(d) 4、下列尺寸标注正确的是( b ) (a); (b); (c); (d) 5、下列螺纹画法正确的是( b )。 ( a ) ( b ) ( c ) ( d ) 6、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d )

⑴⑵⑶⑷ 7. 已知立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正确的左视图是( d )。 8、下列三组剖视图,画得正确的是( c )。 9、下面四组重合的断面图中,正确的是( b )。 10、下面四组移出断面图中正确的是( c )。 (a) (b) (c) (d) 11、已知立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正确的左视图是( b )。 12、已知立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正确的左视图是( d )。 13、如下图所示,其锥度比应为( d )。 14、对于下列四组剖视图,判断正确的是( 4 ) 15、已知立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正确的左视图是( b )。 16、图中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正确的有( a )处。 (a)2; (b)3; (c)4; (d)5。 ( a ) ( b ) ( c ) ( d )

17、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c ) 二、作△EFG 与 MNPQ 的交线,并表明可见性。 三、求一般位置平面与投影面垂直面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四、求两平面的交线MN ,并判断可见性。 五、求圆柱被截切后的W 面投影(虚线也要画出)。 六、根据所给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不可见的线画虚线。 七、根据所给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不可见的线画虚线。 八、标注尺寸(尺寸由图直接量取,并取整数)。 九、标注尺寸(尺寸由图直接量取,并取整数)。 十、标注尺寸(尺寸由图直接量取,并取整数)。 十一、在主视图的位置作A-A 剖视图,并标注剖切符号。 A-A 十二、求作俯视图,虚线也要画出。 十三、在指定位置将机件的主视图画成半剖视图。 十四、根据给出的两个视图,补画全剖的第三个视图。 十五、读零件图(见下一页),并回答问题。 1.该零件采用了哪些视图哪些剖视图或剖面图 ( a ) ( b ) ( c ) ( d ) n” p” q” m” e” f” g” e’ n’m’ p’q’ g’ Z O f’

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尺寸标注

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尺寸标注 标准规定了在机械图样中标注尺寸的方法。 与本标准有关的国家标准。 GB 4457.3-84 《机械制图字体》 GB 4457.4-84 《机械制图图线》 GB 1183-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术语及定义》 1 基本规则 1.1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1.2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1.3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1.4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2 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 2.1 尺寸数字 2.1.1 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1)。 图1

2.1.2 线性尺寸数字的方向,一般应采用第一种方法注写。在不致引起误解时,也允许采用第二种方法。但在一张图样中,应尽可能采用一种方法。 方法1:数字应按图2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可按图3的形式标注。 方法2:对于非水平方向的尺寸,其数字可水平地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4、5)。

2.1.3 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6)。必要时也可按图7的形式标注。

2.1.4 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必须将该图线断开(图8)。 图8 2.2 尺寸线 2.2.1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其终端可以有下列两种形式: a. 箭头:箭头的形式如图9所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图样。 b. 斜线:斜线用细实线绘制,其方向和画法如图10所示。当尺寸线的终端采用斜线形式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垂直,如图11所示。

机械制图零件图、装配图题库(有难度)

-------------------------------------密-----------------------封-----------------------线--------------------------------- 班级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徐工技校2011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机械制图》期终考试试题库(零件图、装配图) 一、填空题(每空1分) 第九章 零件图 1. 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应该能够反映零件的 。(难度:A ) 2. 和 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难度:A ) 3. 尺寸公差带是由 和 两个要素组成。 确定公差带位置, 确定公差带大小。(难度:A ) 4. 配合有 和 两种基准制。配合分成间隙配合 、 和 三类。(难度:A ) 5.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 称为极限尺寸。(难度:A ) 6. 极限与配合在零件图上的标注,其中一种形式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这种形式用于 的零件图上。第二种形式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注出偏差值,这种形式用于 的零件图上。第三种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既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又同时注出上、下偏差数值,这种形式用于 的零件图上。(难度:B ) 7. 形位公差的框格用 线绘制,分成 格或多格 。(难度:A ) 8. 按作用不同,可将基准分为 基准和 基准。(难度:A ) 9. 基孔制的孔(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 符号表示,其基本偏差值为 。基轴制的轴(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用 符号表示,其基本偏差值为 。(难度:A ) 10. 基本偏差是决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 。(难度:A ) 11. 外螺纹的规定画法是:大径用 表示;小径用 表示;终止线用 表示。(难度:A ) 12. 当被连接零件之一较厚,不允许被钻成通孔时,可采用 连接。(难度:A ) 13. 剖切平面通过轴和键的轴线或对称面,轴和键均按 形式画出,键的顶面和轮毂键槽的底面有间隙,应画 条线。(难度:A ) 14. Tr40×14(P7)LH-8e-L 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B ) 15. 模数大,齿距 ,齿厚、齿高也随之 ,因而齿轮的承载能力 。(难度:B ) 16. 螺纹的旋向有 和 两种,工程上常用 螺纹。(难度:B ) 17. 单个圆柱齿轮的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齿轮的轴线时,轮齿一律按 绘制,齿根线画成 线。(难度:B ) 18. 普通平键有 、 和 三种结构类型。(难度:B ) 19. 左旋螺纹要注写 。(难度:A ) 20. 普通平键的标记:键 GB/T1096 18×11×100表示b= mm ,h= mm ,L= mm 的A 型普通平键(A 省略不注)。(难度:B ) 第十章 装配图 1. 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某些标准产品的组合件,或该组合件已由其他图形表达清楚时,可只画出 。(难度:A ) 2. 装配图中的明细栏画在装配图右下角标题栏的 方,栏内分格线为 线,左边外框线为 线。(难度:A ) 3. 两个零件的接触表面,只用 条共有的轮廓线表示;非接触面画 条轮廓线。(难度:A ) 4. 装配图中的 ,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结构特点。(难度:A ) 5. 在装配图中 尺寸表示机器、部件规格或性能的尺寸。(难度:A ) 6. 在各视图中,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与间隔必须 。(难度:A ) 7. 装配图中的指引线应自所指引部分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在指引线末端画一 。若所指部分不便于画圆点时,可在指引线末端画 ,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线。(难度:A ) 8.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 、 、 和标题栏、零件序号、明细栏。(难度:A ) 9. 装配图中零件序号应自下而上,如标题栏上方位置不够时,可将明细栏顺序画在标题栏的

机械制图标准标注部分

机械制图标准标注部分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1基本规则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2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 尺寸数字 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1)。 图1 线性尺寸数字的方向,一般应采用第一种方法注写。在不致引起误解时,也允许采用第二种方法。但在一张图样中,应尽可能采用一种方法。 方法1:数字应按图2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可按图3的形式标注。 方法2:对于非水平方向的尺寸,其数字可水平地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4、5)。

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6)。必要时也可按图7的形式标注。

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必须将该图线断开(图8)。 图8 尺寸线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其终端可以有下列两种形式: a.箭头:箭头的形式如图9所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图样。 b.斜线:斜线用细实线绘制,其方向和画法如图10所示。当尺寸线的终端采用斜线形式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垂直,如图11所示。

图11 当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互垂直时,同一张图样中只能采用一种尺寸线终端的形式。当采用箭头时,在地位不够的情况下,允许用圆点或斜线代替箭头(图1 6)。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 尺寸线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一般也不得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 圆的直径和圆弧半径的尺寸线的终端应画成箭头,并按图12所示的方地标注。 当圆弧的半径过大或在图纸范围内无法标出其圆心位置时,可按图3a的形式标注。若不需要标出其圆心位置时,可按图13v的形式标注。

机械制图全部符号及表示含义

2D Solid 二维实体 2D 实面 2D Wireframe 二维线框 3D Array 三维阵列 3D 阵列 3D Dynamic View 三维动态观察 3D 动态检视 3d objects 三维物体 3D 物件 3D Orbit 三维轨道 3D 动态 3D Orbit 三维动态观察 3D 动态 3D Studio 3D Studio 3D Studio 3D Viewpoint 三维视点 3D 检视点 3dpoly 三维多段线 3D 聚合线 3dsin 3DS 输入 3D 实体汇入 3DSolid 三维实体 3D 实体 3dsout 3DS 输出 3D 实体汇出 abort 放弃中断 abort 中断中断 absolute coordinates 绝对坐标绝对座标 abut 邻接相邻 accelerator key 加速键快速键 access 获取存取 acisin ACIS 输入 ACIS 汇入 acisout ACIS 输出 ACIS 汇出 action 操作动作 active 活动(的)作用中 adaptive sampling 自适应采样最适取样 add 添加加入 Add a Printer 添加打印机新增印表机 Add mode 添加模式 Add Plot Style Table 添加打印样式表 Add Plot Style Table 添加打印样式表 Add Plotter 添加打印机 Add Plotter 添加打印机 Add to Favorites 添加到收藏夹加入我的最爱 ADI ADI(Autodesk 设备接口) ADI (Autodesk 设备介面) adjacent 相邻相邻 Adjust 调整调整 Adjust Area fill 调整区域填充调整区域填满 AdLM (Autodesk License Manager) AdLM(Autodesk 许可管理器)Administration dialog box 管理对话框管理对话方块Advanced Setup Wizard 高级设置向导进阶安装精灵 Aerial View 鸟瞰视图鸟瞰视景 affine calibration 仿射校准关系校正 alert 警告警示 alias 别名别名 aliasing 走样锯齿化 align 对齐对齐 aligned dimension 对齐标注对齐式标注 alignment 对齐(方式) 对齐 allocate 分配配置 Altitude 标高高度

机械制图尺寸标注讲解

机械设计中尺寸标注类知识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机械制图及公差配合范例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尺寸标注[精华]

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尺寸标注[精华] 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尺寸标注 标准规定了在机械图样中标注尺寸的方法。 与本标准有关的国家标准。 GB 4457.3-84 《机械制图字体》 GB 4457.4-84 《机械制图图线》 GB 1183-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术语及定义》 1 基本规则 1.1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1.2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1.3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1.4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2 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 2.1 尺寸数字 2.1.1 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1)。

图1 2.1.2 线性尺寸数字的方向,一般应采用第一种方法注写。在不致引起误解时,也允许采用第二种方法。但在一张图样中,应尽可能采用一种方法。 方法1:数字应按图2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可按图3的形式标注。 方法2:对于非水平方向的尺寸,其数字可水平地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4、5)。

2.1.3 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6)。必要时也可按图7的形式标 注。 2.1.4 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必须将该图线断开(图8)。 图8 2.2 尺寸线 2.2.1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其终端可以有下列两种形式: a. 箭头:箭头的形式如图9所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图样。 b. 斜线:斜线用细实线绘制,其方向和画法如图10所示。当尺寸线的终端采用斜线形式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垂直,如图11所示。

机械制图标准-标注部分

1 基本规则 1.1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1.2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1.3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1.4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2 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 2.1 尺寸数字 2.1.1 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1)。 图1 2.1.2 线性尺寸数字的方向,一般应采用第一种方法注写。在不致引起误解时,也允许采用第二种方法。但在一张图样中,应尽可能采用一种方法。 方法1:数字应按图2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可按图3的形式标注。 方法2:对于非水平方向的尺寸,其数字可水平地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4、5)。

2.1.3 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6)。必要时也可按图7的形式标注。

2.1.4 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必须将该图线断开(图8)。 图8 2.2 尺寸线 2.2.1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其终端可以有下列两种形式: a. 箭头:箭头的形式如图9所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图样。 b. 斜线:斜线用细实线绘制,其方向和画法如图10所示。当尺寸线的终端采用斜线形式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垂直,如图11所示。

图11 当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互垂直时,同一张图样中只能采用一种尺寸线终端的形式。当采用箭头时,在地位不够的情况下,允许用圆点或斜线代替箭头(图16)。 2.2.2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 尺寸线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一般也不得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 2.2.3 圆的直径和圆弧半径的尺寸线的终端应画成箭头,并按图12所示的方地标注。 当圆弧的半径过大或在图纸范围内无法标出其圆心位置时,可按图3a的形式标注。若不需要标出其圆心位置时,可按图13v的形式标注。

机械制图标注常用符号大全

机械制图标注常用符号 序号符号名称符号绘制标准应用示例1 GB/T 1182-2008 基准符号。 涂黑三角形及中轴 线可任意变换位置, 方框与字母只允许 水平放置不允许歪 斜;方框外边的连线 也只允许在水平或 铅垂两个方向画出。

2 GB/T 4458、4-2003; 标注正方形结构尺寸时在尺寸前面加注正方形符号。 高度h=3、5mm 3 GB/T 4458、 4-2003; 标注弧长时在尺寸 前面加注弧长符号。 高度h=R=3、5mm 4 GB/T 4458、4-2003;GB/T 16675、2-1996 尺寸注法; 沉孔或锪平符号。 高度h=3、5mm 5 GB/T 4458、4-2003; GB/T 16675、2-1996 尺寸注法; 沉孔或锪平深度符号。 高度h=3、5mm 6 GB/T 4458、4-2003; GB/T 16675、2-1996 尺寸注法; 埋头孔符号。 高度h=3、5mm 机械制图尺寸标注常用标准符号 序号 符号名称 符号绘制标准 应用示例 7 GB/T 15754-1995 锥度符号或莫氏锥度注法。 高度h=3、5mm

8 JB/T 5061-2006 定位支撑符号。 高度h=3、5mm 9 JB/T 5061-2006 辅助支撑符号。 高度h=3、5mm 10 JB/T 5061-2006 辅助支撑符号。 高度h=5mm 11 GB/T 4459、5-1999 中心孔符号。 高度h=3、5mm; 高度H1=5mm。 12 JB/T 8555-2008 热 处理技术要求在零 件图样上的表示方 法。粗糙度符号的三 角形部分为测量点 符号。可随图形进行 缩放。 汇编人:质管办标准化管理员郑家贵2011年8月25日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一、、图线GB/T 4457、4-2002 GB/T 17450-1998

机械制图1. 表面结构参数的意义、标注及示例

表面结构参数的意义、标注及示例 A.表面结构参数的意义及标注 1. 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 1)取样长度(lr)用于判别被评定轮廓不规则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截取的长度不同,测出的数值不同。以表面粗糙度为例,选择的取样长度过小,所包含的峰谷可能过少,这样就不能确切地反映该表面的粗糙度。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所选取的取样长度,一定要包含五个以上的峰、谷,否则应选择较大的一级数值。在标注取样长度时,取样长度后应有一斜线“/”,之后是表面结构参数代号,最后是数值。例如:-0.8/Rz 6.3,如图A-1。 图A-1 取样长度的标注 2)评定长度(ln)用于判别被评定轮廓所必需的一段长度。以表面粗糙度为例,零件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不一定均匀一致,若按相同的取样长度lr依次测量几段,所得粗糙度数值不尽一致,有时差别甚至很大。为了充分合理反映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在测量时必须选取一段能反映这种特性的最小长度,它可能包括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这个长度就是评定长度。 标准规定,粗糙度参数Ra的默认评定长度ln由5个取样长度lr构成:ln=5×lr。粗糙度参数的取样长度见表A-1。 表A-1 测量Ra值的取样长度(GB/T10610-2009) Ra/μm 粗糙度取样长度lr/mm 粗糙度评定长度ln/mm (0.006)<Ra≤0.020.08 0.4 0.02<Ra≤0.10.25 1.25 0.1<Ra≤20.8 4 2<Ra≤10 2.5 12.5 10<Ra≤808 40 默认的评定长度,不需要在参数代号后作出标记。换句话说,参数代号后未给出取样长度的个数时,即默认为一个评定长度等于5个取样长度。 若不存在默认的评定长度时,参数代号后应标注取样长度的个数,如Ra3、Rz1(要求评定长度分别为3个取样长度和1个取样长度),见图A-2。 图A-2 标注取样长度的个数 2. 极限值判断规则的标注 极限值的判断规则是指在完工零件表面上测出实测值后,如何与给定值比较,以判断其是否合格的规则。极限值的判断规则有两种: 1)16%规则16%规则是所有表面结构要求标注的默认规则。当所标注参数为上限时用同一评定长度测得的全部实测值中,大于图样上规定值的个数不超过测得值总个数的16%时,则该表面是合格的。应用16%规则时参数的标注如图A-3所示。 对于给定表面参数下限值的场合,如果用同一评定长度测得的全部实测值中,小于图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