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政治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 读《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

探索政治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 读《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
探索政治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 读《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

第34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1月 Vol.34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12

──────────

收稿日期:2012-04-25

作者简介:李新艳(1980-),女,河北沧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共近代现史。 -57-

探索政治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

—— 读《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

李新艳

(河北大学 马列教研部,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费约翰的《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一书,以其独到的视角,抓住了“唤醒”中国这个主题,采用多种角度来审视中国的民族主义革命,展现了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觉醒的各个方面,揭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使人们对于近代中国的革命有了一个新的认知,探索了政治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

关键词:唤醒;国民革命;政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 K 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2)06-0057-04

A New Path to Study Political History

—— An Impression from Awakening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LI Xin-yan

(Department of Marxism-Leninism Teaching and Studying,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 China )

Abstract: John Fitzgerald’s Awakening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 with its unique perspective, focus on how to “wake up” China, using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to look at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which show the aspects of social arousal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It reveals some deep-seated problems which give people a new cognition of modern Chinese revolution and it explores a new path to study political history

Key Words: awakening;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political culture

对于20世纪中国历史的进程而言,中华民族从沉睡中被唤醒过来。在这个过程中,由西方传入的“启蒙”“、“觉悟”等观念,转变成一种中华民族觉醒的话语。由此,一场民族导向的文化运动,从“自发的”自我觉醒观念,发展为一场以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为目标的运动。但“觉醒”这个概念在中国曾经有过什么含义,被谁以及针对谁而使用,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言究竟有什么影响,却鲜有人论述。费约翰教授的《唤醒中国——

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①

一书,则在这个问题

上进行了一次历史的跋涉,把中国的觉醒置于近代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加以论述,探讨了一段隐喻的历史,即“唤醒政治”是如何在一场群众运动中逐渐变得体制化。

在英语中,“awakening ”一词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介于及物与不及物之间。这样,“awakening ”也就具有两个意思,即自动的觉醒与被唤醒。费约翰正是通过一种觉醒含义向另一种觉醒含义的转变研究,考察了民族觉醒怎样从一种不成熟的冲动演变为一种鲜明的纪律化的群众政治风格,并被置于高度纪律化的训导型国家的监管之下。

“唤醒”在当时中国社会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汇,遍及于当时的日记、自传、艺术、文学、伦理、教育、历史、考古、科学、医学、地理学、人种学等之中。在回答为何“唤醒”一词如此普遍存在于现代中国民族主义语言

第34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1月

-58-

中这个问题上,费著的“叙事结构拒绝以传统叙事方法为模本,而是开辟了近代中国历史新的分析途径”,着力于从多重隐喻中解决“历史难题”[1]。作者对全书结构作了如下安排:第一章,文化史;第二章,道德规范;第三章,人种学;第四章,治国策;第五章,政治制度建构;第六章,纪律;第七章,组织;最后,语言。而“唤醒”这一主题把这些分散的领域连接在一起,并使各个部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展现了从“自发的”自我觉醒,到“马基雅维利式的”民族唤醒过程中的一个个清晰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觉醒的主题变得越来越狭窄,觉醒一词的使用领域也越来越窄。

作者在文中首先对觉醒与被觉醒的关系展开讨论。现代中国民族主义带来的觉醒,不仅指向民族,也指向个人的独立和自我实现,是启蒙、进步和科学等普遍理想的觉醒。关于拿破仑对中国觉醒的预告,作者认为并不真实,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人需要将自己重新组织成为一个民族,并为自己心目中的拿破仑留出位置。这个传说展示的是中国对拿破仑式人物的呼唤,这一形象也弥合了唤醒者与被唤醒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列宁及其政党组织方式和领导方式的到来,又取代了拿破仑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国需要寻找自己的列宁。孙中山形象的塑造,可以说典型地反映了这种关系。国民革命在军事斗争的同时,也进行着政治竞争,就是制作和占有中华民族的新偶像,孙中山的名字最终成功地与中华民族的认同连接在一起。

由普遍的“我”的觉醒,转向特定的“我”的觉醒,也就是新的民族认同形式的出现,需要通过伦理的功能来解决。中国社会内部的众多差异,伦理可以起到沟通、整合的作用。只有当伦理道德与治国策略结合起来的时候,个人的觉醒才会与民族的觉醒相汇合。从康有为的自我觉醒到国民革命时期民众的觉醒,勾画出一个伦理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轮廓。但康有为的大同世界构建是不可能实现的,民族最终被选择作为理性的社会单位。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均向此方向努力,中国需要发展出一种“民族主义”的伦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个人的觉醒逐渐与民族的认同联系在一起,个人的独立、自由成为民族独立与自由的原型。这期间,五四新文学也通过探索束缚、解放和浪漫之爱等主题,帮助塑造了觉醒的民族。这种自我觉醒和浪漫主义的写作方式在国民革命中得到发扬,被应用于民族服务之中,浪漫之爱和革命的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

民族认同的建构完成,随之而来的是民族国家形式的选择。到底是应该选择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还是选择联邦制,孙中山与陈炯明存在分歧。孙中山想建立的是一个统一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民族自主的梦想,而在陈炯明的心目中,地方自治具有很高的地位。双方的这种冲突最终发展为扩张中的中央集权国家与地方精英的竞争,在公共纪念物、艺术、文学、语言等领域,民族主义者对其抵制势力展开了进攻。在这个过程中,“封建”一词获得新的含义,与倒退、家长制、迷信等联系起来,这就使得此后的非中央集权的政治组织模式被排除出民族主义运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框架开始建立。孙中山的中央集权理想击败了被冠以“封建”之名的陈炯明的地方自治理想。

中央集权的国家形式解决后,孙中山面对的是政治体制的选择,那就是中国究竟应该选择自由主义政体还是集权的党治国家形式。国民党与自由主义有着很深的渊源,孙中山本人就曾为此而奋斗。但屡次的失败,使得孙中山开始转向集权式的政治理想。在二次革命失败后改组国民党要求党员忠于自己,1922年在修改党章时又提出训政的主张,这均是他的一些尝试。孙中山的主张遭到国民党内一些元老的反对,他们试图对此进行抵制。但孙中山对集权制的企盼难以更改,共产党和俄国也支持他这种思想,希望他进行大众宣传。于是,孙中山开始将目光转向党治问题,对国民党进行改组。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通过了一党建国的纲领。由此,一个纪律性的高度集权的政党,取代了不受约束的自由主义政体。国民党的权威得到确立,代表国民党就意味着代表国家。而这也是其他政治派别与国民党在自由主义框架内合作的终结,国家内部不再需要互相竞争的政党,党治国家的推行也不再允许其他政治派别的声音存在。

党治国家的确立,意味着对国民党党内纪律的强化。孙中山在世时,政党、国家和民族统一曾经物化为他自己。但随着他的去世,“卡里斯玛”型的领导逐渐让位于官僚纪律。孙中山的逝世,使得国民党内原先压制的矛盾日益严重,国民党需要一个单一的、一致的声音来说话,以便维护党治国家的权威,使国家成为一个整体。这种情况使得国民党宣传部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实现“宣传和意见的统一”成为宣传部的首要职能。正是这个时期,毛泽东出任宣传部部长(代理),他制定了一套制度和纪律来加强党内的宣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由此,国民党成为一个测试纪律的实验室,这些程序首先实施在广东人身上,并最终推向全国,力图使每一个国民党控制下的人民都成为国民党中国的觉醒公民。

从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大同”普遍秩序的描述,发展为一个单一民族群体的觉悟,从一个民族的理想,转到一个统一国家的理念,再转到一个政党的理想,最后从一个政党的理想,转到先觉的领导者单一的、绝对的声音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唤醒的形式、内容、范围逐渐发生转变,唤醒政治的焦点逐步变得越来越狭窄。

本书可以说是一部独具特色的著作,作者采用多种角

李新艳:探索政治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

-59-

度来审视中国的民族主义革命,一方面展现了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觉醒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细致考察了北伐前民族主义和共产党在宣传和组织方面的努力。作者的目的就是力图再现少数精英在连接个人与国家民族上的努力与争论,主要展示了一个政治的觉醒是如何被体制化进一个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中的。概括而言,作者通过对一个根植于古老的中华帝国和欧洲启蒙运动中的历史隐喻的追溯,展现了其在现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中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摆脱了简单的以革命为主题的叙事方式,在政治史研究中引进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以“唤醒”中国为主题,将文化研究与诸多领域连接起来,也就是说民族觉醒的观念,把各个特殊的文化领域联系起来,并将其与政治行动领域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一副多彩的觉醒画面。但作者这种写作特点却在对一些人物的分析过程中被逐渐淡化,作者用了大量篇幅来分析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戴季陶、毛泽东等人。随着行文的深入,唤醒的领域逐步向单一的政治领域发展,原先多彩的画面开始消失。作者在文章开始时所述的研究方法在后半部分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

在文章的组织方式上,作者采用了一些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方法,把中国的历史觉醒当作一个历史问题,而不是一种历史叙述来研究,并不追求什么有权威的答案。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按时间的顺序排列,而是将一些看似不相关的类别在唤醒的主题下连接起来,展现了一副层层演进的历史画面,使得行文具有一种紧凑感。作者对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戴季陶、毛泽东等人的论说也是颇具特色,引人入胜。但文章也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一些论说往往呈现支离破碎的特征。如对康有为等人的描述,往往根据文章需要而分散在各个章节,对他们的思想难以整体把握,使读者读起来有一种迷茫、乏味的感觉。另外,在作者这种后现代写作方法之后掩盖的好像仍旧是他的线性发展史观,这也许与作者全书是在第五、六、七章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扩充而成有关,在写作中已预设了一种单一意识形态的出现。

从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具有很渊博的知识,其研究也呈现一种跨学科的特点,描述了一段丰富多彩的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觉醒史。在文中,作者徜徉于文学、史学、伦理、艺术、教育、考古、医学、地理学、人种学之中,为民族主义的政治研究寻找自己的空间。作者对西方文化极为熟悉,往往信手捻来;对中国历史也了解深刻,提出了一些深刻的见解。但细读全书,总有一种在丛林中探索,摸不着方向的感觉,时而佩服作者独到的见解,时而又偏离主题,不知作者所云。另外,由于作者瞩目于中国觉醒这个主题,在一些问题上往往认识偏颇,对于宣传在中国觉醒中的作用有过于拔高之嫌。如农民运动在当时中国觉

醒的过程中应当是重要的一环,文中只能散见于个章节,无法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对毛泽东在宣传部的作用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但也有忽略毛泽东在农民运动中作用的感觉,进而认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要从对手那里夺回对宣传部门的控制,更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缺乏深入了解而妄下结论。而且当时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的发展无疑是加剧国共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作者也未给予足够重视。文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作者一直力图将文章各部分紧紧结合在“唤醒”中国的主题下,但显然并非易事。

在文中,作者提出了很多发人深思的问题。作者对唤醒、代表与民族革命之间的关系、知识分子与革命国家的关系、阶级与民族的关系、孙中山“圣像”地位的确立等,都有精到的论述。以孙中山为例,他是当时最重要的先觉者与唤醒者,在他去世后,虽然他的主张被国共两党所抛弃,但其本人却为两党所敬奉,这其中的原因发人深思。另外,孙中山以国民政府取代共和政府,建立的是高度纪律化的党治国家,他并不是信仰自由主义的人,而今天却将他视为走向共和的象征。这也说明,历史与现实是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的。

作者指出,对于中国革命而言,国民革命一个重要的贡献,恐怕就在于他对待词语的方式,他们需要创造一种新的语言来描述摆在本民族面前的困境和前景。黄兴涛曾指出,正是那些反复使用的表示近现代新生事物、新思想的新名词、新概念,在社会化的重要维度和实践功能意义上,将思维方式与基本价值观念的变迁有机联系起来。当这种名词概念意义上的“思想”等词形成和传播之后,他们所指称的内容和代表的事物,才能在真正完整的现代意义上,成为人们自觉关注和把握的对象[2]。国民革命中开始出现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等术语,为人们理解世界提供了新的认识方式,也为政治行为提供了新的基础,新的词汇表改变了他所追求的目标本身。“封建”是个久已有之的词汇,如今被赋予保守、倒退的含义,用来指称那些阻碍中央集权推行的派别。革命开始有了明确的斗争方向,这些语汇随着广泛的宣传,逐渐深入人心,而事物的本来面目却逐渐模糊。

封建与帝国主义这两个词汇的出现,使得中国人对20世纪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提供了20世纪20年代政治活动的基础。1922年“陈炯明事件”后中国共产党首次把地方自治与军阀割据、封建联系起来。而共产党创建初期的内部文件则几乎忽视了帝国主义的存在,直至受共产国际的催促才将帝国主义作为革命对象,孙中山在1923才相信打倒帝国主义的必要性。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是民族的敌人这个概念具有足够的弹性,可以随着革命的发展而将更广泛的社会敌人包容进来。以封建为例,人们常常

第34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1月

-60-

提到的封建残余概念,就是一种阶级论的话语,封建本身所包含的非阶级的思想因素却往往被人们忽略。这种历史叙事模式,固然有利于人们对中国历史有一种概念化了解,但剥去历史演进面纱的封建也许更能让人们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历史与社会体制。

作者认为,阶级斗争在国民革命中的出现,与其说是源于社会内部的冲突,不如说源于国民革命者们所欣赏的国家形态和政治风格。在民族主义思想的初期,人们并不愿意接受阶级分裂或阶级斗争的观念,中国被想象成为一个单一的阶级。但1920年代中央集权化国家与地方的抵制冲突催生了阶级斗争的产生,使得以政治革命开始的国民革命最终以社会革命而告终。在这个过程中,国共两党产生分歧:一些追随孙中山的国民党坚持民族革命不包括阶级斗争,另一部分人则坚持阶级斗争的必要性。作者提出,国共两党的分裂,不应该看作马列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斗争,而应该是两个阶段的民族主义的斗争。从意识形态的意义上说,是关于民族成员资格问题的斗争,当时这个民族仍处于协商之中。在制度上讲,他们是两个建设型政党间的竞争,他们有着不同的梦想。也正是他们在梦想和唤醒方面的努力,决定着未来是什么样子。

简而言之,“唤醒”中国本身是一个极为宏大的题目,作者以其独到的视角,抓住了“唤醒”中国这个主题,将一些看似无关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展现了一副多姿多彩的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觉醒画面。作者通过对中国觉醒过程中政治对文化挪用的考察,以文化角度来审视政治史,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逐层将意识形态的面纱掀起,揭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使人们对于近代中国的革命有了一个新的认知。可以说,这种以文化的视角来审视政治史的研究方法,在通常的研究模式之外,探索了政治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

[注释]

① 费约翰(John Fitzgerald ),澳大利亚亚特罗布大学亚洲

研究系教授,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一书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完成,该书于1996年初版,1998年再版,并于1998年获得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在西方学界有很大的影响。本书的中译本由南京大学的李恭忠、李里峰等人翻译,并交由三联书店于2004年10月出版。

[参考文献]

[1] 刘平.塑造“国民”与“国民革命”——评费约翰《唤醒中

国》[J].近代史研究,2006(1).

[2] 黄兴涛.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

“一般思想史”之认识[J].开放时代,2003(4).

[3] 费约翰.李恭忠,李里峰,等,译.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

的政治,文化与阶级[M].上海:三联书店,2006.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2020考试复习题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单项选择 1、在商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C ),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商王统治的观念。 A.神 B.鬼 C.天 D.地 2、在(B)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天,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君王统治的观念。 A.夏 B.商 C.周 D.秦 3、“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是(A)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A.周公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4、(C)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智B义C仁D信 5、仁与(A)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礼B.义C.智D.信 6、以人性善为出发点,(C)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 A.墨子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7、儒家中首先引入法的观念的人是(D)。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荀子 8、荀子是儒家中首先引入(D)的观念的人。 A.仁 B.义 C.道 D.法 9、在(C)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此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0、庄子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B),认为物无贵贱,无是无非。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现实主义D虚无主义 11、(A)政治思想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2、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只有(B )的商鞅变法是最成功的。A.齐国 B.秦国 C.楚国 D.韩国 13、(C)是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成果,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君主专制理论。 A.李斯 B.董仲舒 C.韩非 D.荀况 14、仁与礼是(D )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5、荀子是(B)学派中首先引入法的观念的人。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16、(B)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相对主义,认为物无贵贱,无是无非。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7、(A)崇尚的“法治”很有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强化君主权威加强专制统治。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曹操 18、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B)”、“深罚”。 A.重罚 B.督责 C.惩罚 D.刑罚 19、汉武帝采纳的董仲舒的建议,终于举起了“独尊(B)”的旗帜,初步实行了指导思想的转换。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中的思考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中的思考 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形成各具特色和风格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从而哺育、积淀为一个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经时代的洗礼,生生不息地延续和传递成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四大文化系统:中华传统文化、西欧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文化。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正是这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怎样一种文化呢?所谓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其主体是以封建社会中长期形成的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的政治文化。可见,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同样是建立在儒学的基础之上,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因此,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围绕其展开。“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是一种个体人格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和全面修养的标志,是人类崇高的社会境界;“礼”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即以血缘为根基,以等级为特征的统治体系,由此结合成主张以道德规范实现政治统治,把政治关系归结为个人道德修养,主张内省吾心,教化以正风,实现政治与道德人伦的一体化。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以“仁”“礼”结合为主体的伦理政治观为核心内容,可以说是其本质特征。 观之现今社会,中国虽说是一个发展中的法治社会,但是“法外乎人情”,法律在实际运行当中总是会受到具体人事的影响,这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以德治国”息息相关。与刑政相比,传统政治更注重的是一种道德感化,以显其“仁”来笼络民心。不可否认,注重道德教化与法制相比更具人性化,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但是,缺少了法律准绳的教化缺少了一种威慑力,难免会失去其应有的功效,有时也难免有失公平。因此,社会秩序的匡正还是需要具体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和一定强制力的法律来执行,完全遵循法的规则来处人事,将伦理道德排除于执法过程之外。即使要传承“德治”理念,也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中进行,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进行,而不是在执法过程中大肆干预,如此才能确保法律机制的良好运行,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社会公平有一个衡量的准绳。 君主专制体系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传统政治认为,君主能参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学院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天命不常 周公旦辅政后,有鉴于殷亡的教训,多次强调“惟命不于常”认为上天所授予的大命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转移的,天命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而是根据君主的道德修养高低和社会政治、人事的好坏进行转移。 2.儒家 儒家思想的源头主要是周文化,儒原本是官学教师或者礼官,孔子把官学通过私人教学传播到民间,学习的内容(六艺)基本是原来儒的专业,所以逐渐把这一学派称为儒家。 3.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不忍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又经常地支配人的行为。 4.“法后王” 荀子反对孟子那样言必称“三代”(夏、商、周),盲目崇拜“先王”的倒退的历史观,而提出了“法后王”的思想。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在他看来,三代以前的历史非常渺茫,已没有什么可资借鉴,有历史记载和文字可考的还是三代以后。所以,他更注重当前的现实。荀子并不反对学习“先王”有益的东西,但不应抱残守缺。他提倡应根据现实的需要,对“先王”的东西加以改造。 5.道 从本体论的认识角度,混沌,自然的独立的不可名状的存在,天地之母,万物之根,社会人生观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从宇宙自然观到社会人生观再到政治观,是逐层递进的。 6.小国寡民 老子认为按照无为而治的办法就可以造就一个理想的社会,即“小国寡民”。老子所描述的这个理想社会,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国小民少,国与国之间,民与民之间互不交往;生产力落后,没有分工,没有交换,没有赋税,没有剥削;没有文化教育,没有文字,人们无知无欲;虽有国家,但没有战争,没有暴力镇压,没有纷争欺诈,人们之间自由平等,民风纯朴自然,人人都过着“甘食、美服、安居、乐俗”的闲适生活。老子的这些美好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在贪暴统治者的压榨下所遭受的苦难,表达了下层人民对暴政的抗议,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自由生活的无比向往,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 7.法家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主张“以法治国”,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8.君利中心论 君主之利高于国家之利,但并不取消臣民的私利,应采用利导的方法,将臣民的自为之心用来为君主服务。 9.人性好利论 关于人性,韩非发挥了他的老师荀子“性恶论”的观点,也延续了杨朱、商鞅的利己思想,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摘要:伴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的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努力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研究并认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支配政治行为。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客观地评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文化。 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道德伦常儒家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现象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政治文化是一种主观意识领域,政治文化必然与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和价值有关,具体讲,则包括社会政治意识、民族气质、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概念、政治设想、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传统政治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在历史上延续不断的传承,离不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牢固支撑。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这批判的一面,但同样也有应该坚持与传承学习的一面。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重民的民本思想 1、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大特点。在先秦时期周武王伐纣时提出‘敬天保民’的口号。管仲提出富以养民是治国为政者的首要任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王提出‘无民孰战,无民孰农’的口号。从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到唐朝魏征的载舟覆舟及唐太宗有感于君主的地位依赖于国家的存亡,国家的盛衰系与民众的苦乐。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人心向背’是统治者政权存亡的基础。统治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想取得长久的政治稳定,一定要考虑到百姓的利益,让人民休养生息。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上重民的君主,其统治的时间内都是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的。 2、重民不是民主。古代所倡导的重民与当代所说的民主是有所区别的,重民只是强调君主重视百姓的疾苦,只需要人民俯首帖耳。而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传统民本思想中的民只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与现代民主思想相差甚远。 (二)、儒家思想——中国传统主流政治思想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儒家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大一统的政治目标、大同与小康的理想追求、积极人世的行为哲学、尊君抑民的等级观念、重民抑君的道德要求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并注重个人与他人、群体、自然的有机和谐。儒家思想提倡“天人合一”、“中庸”、“和而不同”,这些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儒家思想中也存在糟粕,对此我们应该以批判的眼光对待。总之,儒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宝贵财富和历史依据。 (三)、伦常的政治文化 中国从古代就有‘礼仪之邦’‘道德之邦’之说,中国源远流长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里以儒家的道德精神为主。这种道德精神里的核心思想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解为主,充分体现了重民思想。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主张以民情见天命的思想。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2、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仁和仁政,主张德治和教化;道家的老子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民众生活贫困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却奢侈腐化,大力提倡无为政治;在社会治理政策上,墨家的墨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 3、西汉时期的贾谊,他的重民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了民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民是国家之本、政治之本,民心向北会直接影响统治者的成败行失,提出与民为敌,民必胜之的思想。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4、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三点:一、立君为民。二、民养君。三、民择君。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众之中有大量人才,因此他一生也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 6、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有: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所以民是国之根本,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7、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注重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

8、明清时期的朱元璋,在明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生产争需恢复,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评价和意义: 古代重民思想史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通知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钟敏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钟敏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 用非常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公民思想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确定正确的公民意识,抛弃官本思想。 3、经济吸收重民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有重大的知道作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告诉我们要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和谐社会建设,吸收重民思想的利民爱民,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简要概括一下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发展情况 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整理复习

国家起源的传说 ①契约说 ②冲突说 ③贸易说 ④水利灌溉说 ⑤战争说 ⑥圣人造福说 封建制度的含义 1.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 关系; 2.形成了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 度; 3.中央势力衰落,各封君在其领地有 独立的政治权力 东方专制主义(魏特夫) 1,这种社会是一种“水利社会” ; 2,政治权力的集中和专制;3,一切完全归皇帝所有; 4,东方社会只有皇帝控制下的贵族;5,东方社会的政府对国家的经济实行垄断; 6,东方社会没有法律; 7,东方社会的专制特点具有十分强烈的稳固性。 夏朝的政治过程 政治决策:以占卜决定,建立专门的卜筮之官,也可以“乃召六卿” 政治执行: ①是召集大臣发表誓词,如和有扈氏作战的《甘誓》“行天之罚” ; ②是诸侯会盟“夏启有钧台之享”; ③是征伐不服从者。 夏朝的官员制度 1、中央朝廷官吏外廷:政务官;宗教官 内廷:宫内事务 2、地方侯、伯:同姓以国为姓,分布在王朝中心区以外地区;异姓贵族成为方国、候伯。大国首领为伯。 3,方国对夏朝天子的义务: 1)听命;2)任职;3)提供部队征伐;4)保卫王族;5)纳贡 商朝的行政制度——内外服 1)内服: 第一类是政务性职官:牧正,多工 第二类是军事性职官:师长、马亚、多马、戍、卫、射 第三类是宗教文化类职官:卜巫史 第四类是宫廷内职官:寝宰臣 2)外服:诸侯或方国 义务:戍边、出征、纳贡、服役 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也有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部族国家”或“早期国家” 。

西周宗法制度 周朝是严格依照宗法制度建构起来的,西周的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西周分封制度 分封制是西周王朝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是周人对被征服土地和人民实行统治的一种措施,也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分封的原则与对象是根据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功劳的大小(辅佐与同盟)分封,其前提是承认周王的统治。在分封中,授民授土是分封的核心内容。 诸侯国的分封有四种情况 一是周王室的亲属,如鲁、卫; 二是周的功臣,如齐; 三是商遗民,属这类的只有宋; 四是所谓上古圣王的后代,如陈、杞。 西周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五级以下还有第六级“附庸” 国野制 “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住在国中的人称“国人”。“野”亦即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其地域比国大。居住在野的人叫做“野人”。国人与野人的地位大不相同,前者是统治者,后者是被统治者,政治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国与野的对立,是西周时期阶级矛盾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奴隶制度的一个特点。 西周宗法制度: 周朝是严格依照宗法制度建构起来的,西周的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西周的地方行政体制 严格控制诸侯。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 四方诸侯对中央王朝承担一定的义务:定期朝觐、缴付贡赋、保卫王室 刑罚制度 夏有《禹刑》,商有《汤刑》,周有《九刑。以《周礼》为根本法,“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成王制《九刑》,穆王制《吕刑》。主要有“墨、劓(yi)、宫、刖、杀”五刑 春秋五霸”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 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一、自我管理的大成:佛家文化中的“无我”与“舍法” 佛家文化以宇宙时空观来看待人类、看待人生,旨在使一个悲观的人类变成一个充满自信的人类,并教育人不断地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事情,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永远向着佛道迈进。人类为什么是悲观的呢?因为人一生下来最终的结果是死亡,生老病死是人类的苦难,伟大的佛陀释迦牟尼就是想让人类在精神上摆脱这样的命运———他放弃了优裕的贵族生活,苦苦修行,最后以包含宇宙的胸襟创立了佛教,以无限的时空看待永恒的生命。 人的前途是光明的,生与死是一回事,那不过是物理形态上的变化,生命是永恒的。 后继的佛陀们沿着佛祖的足迹,继续探索宇宙的真谛。他们看到人不能光为理想而活着;还要为当下而活着,于是让人们追求无念、无住、无相、无我的境界,以更好的精神状态,以忘我的舍法之境界最大限度地普渡众生。后来毛泽东主席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抱着只求耕耘、不求收获的信念默默地发挥好自己的社会作用、为他人谋幸福,也体现了他博大、慈爱的胸怀。忘我就是忘掉我,我是什么? 我是由非我之因素构成的,比如财富、权势、美色、莫名的烦恼等等。如果一个人在工作、劳动的时候,大脑一直被一些无谓的东西占据,诸如名、利,还为一些纠纷而耿耿于怀,更有甚者,坐在飞机上,总担心飞机会掉下来———这些忧虑令人苦不堪言,哪能干好工作呢?如果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一有念头,能量即被占用,用公式表示即为: 能量剩余(现有能量)=能量来源-能量占用全心全意=身体状况-占用(财、色、权、烦等) =忘我 能量占用越多,剩余能量越少,做事情的状态就越差;如果剩余能量是负数,那就最好什么也不干,否则能量透支,身体一定会出问题。反之,能量占用越少,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编辑。 摘要:伴随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的努力着,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影响;途径在中国,从夏商周及其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经历朝历代的传承沿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学说为核心的封建主体政治文化.这种传统的政治文化,又称之为儒家政治文化.时至今日,虽然中国有了巨大的发展,也不断地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但是传统政治文化仍深深地影响着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首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一条宗法制的永恒脐带。马克思·韦伯在对中国和埃及这两个君主专制政治共同体的比较中,就指出过宗法制度力量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他说:“在埃及,至高无上的是对死的崇拜,而不是对祖先崇拜”,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也不例外。无论是从中国奴隶制的氏族国家,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直至清王朝的灭亡,可以说中间经历了政治发展与血缘宗亲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重大变化,虽然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治文化,但是宗法制这条永恒的脐带却始终缠绕着人们对现代政治文明的追求。其次,君主王权至上,无视法制,宪政空白。“君权神授”,“顺天应人”“君主崇拜”等等意识观念,在整个封建时代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并得到广泛的渲染,权力崇拜意识和权力本位的价值观被深深烙印在上层人士及所谓的“草民”阶层的心中。这种君主集权式的专制导致对皇权的崇拜,对权威的认同,使得君主的权力无限地扩大,以王权为中心的社会框架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形成了国民对权力的崇拜和依附顺从。不仅如此,而且由于自古以来中国人固有的一种伦理至上观念的浸染,也使他们产生一种政治上的强烈依附感。随着从周公制礼到孔孟的儒家学说的承继与发展,“礼”,“义”等观念也日益深入民心,成为君主维护自身统治,禁锢人们思想,鱼肉广大民众的强大武器。在君权至上和孔孟儒学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下,法制被抛之一旁,至于宪政,更是无从所谈。第三,儒家政治文化的屹立。历代王朝的更替或是衰败,或是同化吸收,或成一枝独秀,其中各种学派争鸣,各显神通,终究未能屹立不倒,惟独儒家学说站居主导位置,成为我国传统的主体政治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儒学是在宗法制基础上为适应封建专制统治所创立和完善的。儒家学说的基本框架来自于孔子,“礼”“仁”“天”则是其基础体系。它是从价值观,哲学观等各个领域引申并放大成的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政治意识形态。儒学所强调的伦理道德,纲常秩序,以及所谓崇尚治,尚有为等一系列观念,为其封建统治提供了思想政治上的支持。儒学的产生的和发展,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它不仅奠定和稳固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也使自身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持久性,它并不随旧制度的湮灭而随之消失。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不仅长期存在,而且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当代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首先,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排斥性。在当代中国,尽管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际贯彻,但是人们依然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和控制。在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对两千多年中国封建政治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大一统”的政治观,君权神授的权力观以及对“仁﹑义﹑礼﹑智﹑信”的认识,加上中国人特有的小农意识,使得社会主义政治体系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传统政治文化的痕迹,而且大量残存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也在政治系统之外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政治发展的进程。在今天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人们的政治意识虽然在根本上统一于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旗

《中国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a

1 ****学院20**—20**学年第*学期 《中国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A 卷 供****专业使用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周公(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杰出 的思想家。他根据周初的政治形势,系统地阐发了以 、敬天保民为主要内容政治思想。 2、 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 和内省修身,这主要基于他对仁与礼的理解。 3、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中, 重仁,荀子重礼,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术传统。 4、 从圣人乱天下的观点出发,庄子认为,现实生活中的 与盗贼实际没有差别。 5、 墨子最初受业于 ,后来,由于思想观点不同,转而另辟蹊径,成为墨家的创 始人。 6、 在前期法家中, 重视“法”,申不害重视“术”,而慎到重视“势”。韩非是 法家的集大成者,在继承的前提下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 7、 从东汉到魏晋,统治集团中逐渐形成一个带有贵族色彩的 阶层,他们拥有 特殊的政治与社会地位,其影响由南北朝一直延续到唐代。 8、 即位之初,即废除积弊甚深的九品中正制和辟举制,实行公开考试的办 法以甄别录用人才,这就是科举制的初始。 9、 为了同佛教和佛教思想对抗以实现彻底的反佛倡儒, 在借鉴佛道二教思维 方式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以排佛倡儒为主旨的道统学说。 10、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适应了我国封建社会从前期到后期转变、 进一步加强的需要。程朱理学成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 二、 选择题(含多项、单项选择)(每项2分,共20分) (把正确的选项前的序号,填入题内或题后下划线上) 11、 的“天人合一”思想,标志着先秦儒学向着神秘主义转化的完成。 A 、董仲舒 B 、孟子 C 、柳宗元 D 、庄子 12、 正是以老庄学说解释、论证儒家礼法名教,以儒为主、儒道结合的 一种政治哲学思维,目的是为汉以来的纲常名教进行合法性论证。 A 、宋明理学 B 、魏晋玄学 C 、先秦哲学 D 、乾嘉汉学 13、 在《封建论》一书中认为:君主与国家的出现是人与人之间利益矛 盾冲突尖锐化的结果,也即是人类社会自身矛盾化的结果。他主张郡县制。 A 、傅玄 B 、韩愈 C 、柳宗元 D 、贾谊 14、 王安石是政治家,更是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注重: 。 A 、性三品 B 、尊君抑民 C 、养生保行 D 、功利主义 15、 朱熹是宋元理学 ,徽州婺源人,生于福建。后人称他的学派为闽学。 A 、集大成者 B 、先驱 C 、奠基人 D 、继承者 16、 是经世致用学风的倡导者,对理学的批判,成为他经世致用主张的思 想基础。 A 、叶适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魏源 17、 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向西方学习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被 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 A 、魏源 B 、龚自珍 C 、林则徐 D 、洪秀全 18、 太平天国时期,洪仁玕发表的《 》,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建国纲领。 A 、资治通鉴 B 、天下郡国利病书 C 、日知录 D 、资政新篇 19、 戊戌维新思潮以 为标志走向高潮的顶点,主要领袖人物是康有为。 A 、戊戌变法 B 、公车上书 C 、洋务运动 D 、辛亥革命 20、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其民主革命的斗争纲领,三民主义不包括: 。 A 、民族主义 B 、民本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权主义 系别 班级 姓名 密 封 线 ★★★★★★★★★★★★★★★★★★★★★ ★★★★★★★★★★★★★★★★★★★★★★★★★★★★★★★★★★ ★★★★★★★★★★★★★★★★★★★★★★★★

《中国政治思想史》考试资料

《中国政治思想史》考试复习资料 愚者自娱 周公敬天崇德保民思想: 1.1.周公敬天崇德保民思想: ①敬天和尊王的思想:惟命不于常、依德求民生、依民事天命。 ②敬德(根本)、保民(治理民众的态度)、慎罚的思想 2.天子独尊的王权专制思想 ①王是上帝和天的人格的体现 ②强化尊祖敬宗观念 ③宣扬天子至德 3.孔子的思想: ①主张德治:礼治与正名;举贤才;实施平均主义政策侧;愚民政策。 ②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③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④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⑤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中”等。 ⑦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4.孟子的思想

①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人同类”(人在自然界成一类别于其他动物,有内在统一的善)。人心分化为等级(君子与小人的等级之分;劳心与劳力分工说) ②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王道、霸道与统一:实行王道得天下,实行霸道亡其身。 5.荀子的思想 ①人性恶说。反对孟子性善说。主张人性要进行改造。(圣人、靠教育、环境和习俗、自我修身) ②礼治思想。圣人制定礼法是为了解决人的欲望与自然和社会间的矛盾;人的生存除了自然条件外必须依靠“群”和“分”来保证。有法必依,不能以法乱法,有治人无治法。 ③君主的个性与他所维护的制度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有时甚至相背离。 ④富国和强民。君主的职权在于养人、治人、育人和用人;重视道义;君舟民水论。 5.法家的基本政治倾向是一致的,但每个法家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都讲法(商鞅)、术(申不害)、势(慎道),但三者在他们思想中的地位又不尽相同。 6.法家中的不同流派 (1)李悝

中国人的杰出政治智慧汇编

政治篇: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石勒。《资治通鉴》 夫经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智者了于胸中,不必待众言皆合也。——袁乔。《资治通鉴》 夫能顺天乘时济群生于艰难者,非上圣与英雄不能为也,自余则莫若度德量力。——蔡谟。《资治通鉴》非夫雄略冠时,英姿不世,天与神授,纬武经文者,孰能与于此乎?《资治通鉴》 非常之事,非常人所能为。——《资治通鉴》 “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 “胸有惊雷而面如明湖者,方可拜上将军。”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两敌共对,惟当忍之;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胜耳。——朱伺。 忍人所不能忍,方能为人所不能为。 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汉光武帝刘秀。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

“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孙权。 “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苻坚。 “吾方收揽英雄以清四海,奈何杀之!且其始来,吾已推诚纳之矣;匹夫犹不弃言,况万乘乎!”——苻坚。 大丈夫在世,当如崇山峻岭,岂能甘为蝼蛄!——刘渊。 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桓温。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白发从无到美人。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可怜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揽古今之成败而审趋避之术。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乐毅。 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卜以决疑,不疑何卜。 赵充国。“沈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 张宾。“博涉经史,不为章句,阔达有大节”。“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 王猛。“猛环姿俊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实意义

中 国 传 统 政 治 文 化 的 现 实 意 义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管理学系工商管理

目录 内容摘要------------------------------------------------------3 关键词------------------------------------------------------3 正文------------------------------------------------------3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3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8 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实意义-------------12 结论----------------------------------------------------13 参考文献----------------------------------------------------14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外在性特征和内在性特征,辩证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两极性影响,历史地回顾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及其经历的艰辛.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只有实现了历史性和现实性、特殊性和普遍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社会现代化经济变革和人的现代化的内在结合,才能走上健康、全面发展的坦途。 关键字:中观政治文化中观传统政治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保守主义民本主义现代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个人与国家。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 人类总是按照不同的地域,组成一定的社会结构创造其文化的。一定的社会结构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决定着它的特征。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除了具有封建社会的一般特征外,更具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揭示其具体的特点,才能认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才能认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那么,中国封建社会有哪些独特的特征呢?我们认为,基本上有以下几点。 1.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小农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在没有外族入侵的情况下,由奴隶社会逐步发展变化而来的。中国奴隶社会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度,国家的全部土地都属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称。春秋以后,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重点整理

小国寡民:指国家的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人们在及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停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足,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 兼爱:实际上是抽象的爱,是爱无差等,无论血缘关系远近,人与人之间的爱应该是均等的。试图把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推广到整个社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爱”,解决全部社会问题 仁、礼学说:在孔子的思想学说中,仁与礼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仁是优良的道德品质,而遵守礼的规范则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在人的社会行动方面的表现,所以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如果没有仁的品质,也就不可能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范。 独尊儒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道统论:儒家的道统论可以说有三个面向:一是广义的判教,此在孟子那里为辟杨、墨,在韩愈、宋儒那里则为排佛、老;二是要在现实的政治权威之外标立一超越的尺度,此是相对于“政统”(或“治统”)而言道统;三是就儒家学术思想自身而言,道统亦区别于“学派”而有其特定的涵义。 天命不常:所谓天命,既上天受命之意。商代的统治者认为自己的权力来自天帝,并且认为商网朝的统治是受上天保佑的,当人类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才希冀获得人类社会以外某种事物的保佑,商王朝的统治者崇信天帝,实际上是商代思想文化不很发达的表现。周人对于天命的认识,却较之商代后期的天帝观念前进了一大步。这主要表现为周公的“天命不常”的思想。 性善论: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性恶论:中国古代的一种人性论。与“性善论”相对。由荀子提出。认为人的本性为恶,其善是由于人为。由此作为其礼法兼治政治主张的理论根据。但又强调环境和教育对改变习性的作用。 庄子至德之世:庄子所说的“至德”,实际上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体现,至德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泰初有无,无有无名”。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实际上也是以自然为原则的。在庄子看来,整个世界原初的混沌状态是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境界。 居安思危: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法术势:法术势是中国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术语。“法”指公开颂布的成文法律以及实施封建法治的刑罚制度术”是君主驾驭臣民、使之服从于统治的政治权术。“势”即权势,主要指君主的统治权力。韩非则主张抱法处势而用术,三者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是韩非政治思想的主旨。“势” 在“法、术、势”三者中处于核心地位。法、术、势”的基本精神却为封建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摘要:伴随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的努力着,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影响;途径 在中国,从夏商周及其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经历朝历代的传承沿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学说为核心的封建主体政治文化.这种传统的政治文化,又称之为儒家政治文化.时至今日,虽然中国有了巨大的发展,也不断地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但是传统政治文化仍深深地影响着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一条宗法制的永恒脐带。马克思·韦伯在对中国和埃及这两个君主专制政治共同体的比较中,就指出过宗法制度力量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他说:“在埃及,至高无上的是对死的崇拜,而不是对祖先崇拜”,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也不例外。无论是从中国奴隶制的氏族国家,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直至清王朝的灭亡,可以说中间经历了政治发展与血缘宗亲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重大变化,虽然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治文化,但是宗法制这条永恒的脐带却始终缠绕着人们对现代政治文明的追求。 其次,君主王权至上,无视法制,宪政空白。“君权神授”,“顺天应人”“君主崇拜”等等意识观念,在整个封建时代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并得到广泛的渲染,权力崇拜意识和权力本位的价值观被深深烙印在上层人士及所谓的“草民”阶层的心中。这种君主集权式的专制导致对皇权的崇拜,对权威的认同,使得君主的权力无限地扩大,以王权为中心的社会框架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形成了国民对权力的崇拜和依附顺从。不仅如此,而且由于自古以来中国人固有的一种伦理至上观念的浸染,也使他们产生一种政治上的强烈依附感。随着从周公制礼到孔孟的儒家学说的承继与发展,“礼”,“义”等观念也日益深入民心,成为君主维护自身统治,禁锢人们思想,鱼肉广大民众的强大武器。在君权至上和孔孟儒学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下,法制被抛之一旁,至于宪政,更是无从所谈。 第三,儒家政治文化的屹立。历代王朝的更替或是衰败,或是同化吸收,或成一枝独秀,其中各种学派争鸣,各显神通,终究未能屹立不倒,惟独儒家学说站居主导位置,成为我国传统的主体政治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儒学是在宗法制基础上为适应封建专制统治所创立和完善的。儒家学说的基本框架来自于孔子,“礼”“仁”“天”则是其基础体系。它是从价值观,哲学观等各个领域引申并放大成的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政治意识形态。儒学所强调的伦理道德,纲常秩序,以及所谓崇尚治,尚有为等一系列观念,为其封建统治提供了思想政治上的支持。儒学的产生的和发展,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它不仅奠定和稳固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也使自身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 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持久性,它并不随旧制度的湮灭而随之消失。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不仅长期存在,而且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当代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期末作业)“论儒家政治思想能够成为官方政治思想的原因”

论儒家政治思想能够成为官方政治思想的原因论休养生息,凝聚国力,它不如道家。 论富国强兵,驭民行政,它不如法家。 论阵前拼杀,庙堂运筹,它不如兵家。 论内政外交,谋国划策,它不如纵横家。 所谓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可是为什么儒家思想会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一)汉代始儒家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过世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二)统治者选择儒家思想的原因 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儒家思想讲究礼仪廉耻,提倡“礼治” “德治”“人治”,宣传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再加上切合统治者的统治需要,同时有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慰藉,更方便人民归顺统治者,

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有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是奠定儒家思想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的开端和基础。 此后儒家思想逐步发展成为封建等级尊卑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更是为封建社会统治者所推崇,长期沿用深化。 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 (三)谈谈我对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官方思想的看法一方面来说,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在中国社会流传几千年而不衰,汉武帝只所以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的原因是儒家思想最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最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儒家思想强调人是不平等的,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天赐的、是应该的,是要维护的,人们都得遵守这种等级制度,要忠于君主,要以忠君为美德。另外一点儒家强调亲亲之爱,人首先得爱自己的家人,那理所当然,皇帝的位子得传给他的儿子,这就为世袭制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些都是统治阶级长久维护自己统治所需要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述题

论述题 1、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重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重要的政治思想。治理国家要注重民心问题,民心的向背关系到社稷安危。如“以民为本”“仁政”等都是重民思想。探究这些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周朝周公旦“敬天保民”是古代重民思想的萌芽。周公认为敬天的关键在于保民,统治者要体察民情,慎用刑法。了解民众疾苦,体察民众心理。才能顺应天命维护周朝统治。 (二)1、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子产提出“视民如子”的观点。运用经济手段“相地而衰征”使民仓禀实而知礼节,把重民思想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度。 2、孔子的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在重民思想上表现为“养民”。经济上惠民使民足食,政治上宽民就是反对苛政的德政,重视民意。 3、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建立“仁政”为核心重民思想体系。 (1)经济和社会政策上:具体有制民之产;平均赋税,保护工商业,轻刑罚等。 (2)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人民是政权转移的最后决定力量。民心的向背是政治成败的决定因素。在以民为本的前提下提出了依据民意选贤举能。 4、荀子继承了以民为本思想,提出君舟民水论。民本就是爱民恤民,富民利民; 第一次把国家的赋税制度与社会生产和富国富民结合,站在国家经济利益的立场上去解释国家的经济政策。他的思想和政策使广大民众大大受益。 5、墨子的“兼爱”“非爱”“尚贤”重民思想。 “兼爱”:他主张爱他人,爱国家,使社会达到一个和睦理想的社会。 “交相利”: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共谋福利。 “非攻”战争都是不义的,反对战争带来的灾难。 从爱惜民力出发,他还提出了“节用”、“节葬”的要求。 6、老子:反对战争,反对封建专制的暴政。主张不贵难得之货、慎征伐等。核心体现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小国寡民社会理想中。老子既反映民众的愿望,又兼顾统治者的利益和要求,起到上下调和的作用。 (三)唐代贞观统治集团是民本思想发展的高潮。李世民继承了儒家的传统思想。特别注重君民、民国的关系,提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命题。李世民认识到民众的力量,而且将儒家传统的重民思想运用到治国实践中去。 (四)1、宋代朱熹“足食为先”的民本思想。要维护封建统治,就要获得民心,而民众的根本在足食,足食的首要问题务农。朱熹以重农,满足人们需要维护封建专制的统治秩序。 2、宋明王守仁的“明德亲民”政治思想:发扬内心光明仁德,亲爱于民,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明德为体,亲民为用,体用兼备,从而达到大治;体现了重民思想。 3黄宗羲提出的“君为民害”论、“民主君客”论和“万民忧乐”论对儒家传统民本思想是继承也是超越,因而可称之为“新民本”思想。黄宗羲提出“公天下”的政治理想。法治上反对一家之法,反对天下之法。在经济上提出了“工商皆本”“均田”“齐税”等主张。 (五)评价及意义。 古代重民思想史载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重民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重民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用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公民思想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确定正确的公民意识,抛弃“清官意识”、“官本思想”。 (3)经济:吸收重民思想的“轻徭薄赋”“置民之产”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又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