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感染管理制度

医源性感染管理制度

医源性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医源性感染管理工作部门或设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责任。

2、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有关医源性感染方面的问题。

3、制订医源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4、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的监测管理。

5、对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病例,组织流行病学分析及讨论,提出控制措施,防洪医源性感染的爆发、流行,并及时上报。

6、加强全员的医源性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控制医源性感染的能力。

7、根据预防医源性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机构的建筑设计、科室布局进行功能划分,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1、对适龄儿童根据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

2、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和更新,上传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档案应长期妥善保管。

3、疫苗专人管理,制定需求计划,从规定渠道购入。购入时须验收疫苗相关合格证件。做好领发登记,及时掌握使用量及耗损量。过期疫苗登记后上交。

4、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符合冷链管理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账物相符、专物专用。

5、合理安排疫苗接种门诊周期,设成人接种日。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符合相关要求。

6、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按时预约接种。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

7、做好接种率监测与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定期评价疫苗接种情况。

8、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好登记、调查,并及时处理、上报。

普通科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普通科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20XX年版)》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院相关制度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望各相关科室认真组织学习,依照执行。 一、组织管理 由科室主任、护士长、感控医师和感控护士组成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科室感染控制工作和本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的制定,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登记表》。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登记表,普通科室至少3个月一次,重点科室每月一次;及时登记、黏贴环境卫生化验报告单,登记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病例、多重耐药菌病例和员工职业暴露情况等。至少每季度组织1次针对各项医院感染控制法规、文件的学习,提高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实施各项感染控制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完成整改意见,并跟进、评价整改效果。 二、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临床经治医生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应在24小时内从医生工作站直接报告;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及特殊的感染性疾病时,应在24小时内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人员管理 (一)医务人员要求 1.手卫生:遵守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完善手卫生设施(如水龙头、烘干机功能完好,保证干手纸及皂液供应),不方便洗手处配备快速手消毒剂,按要求做好洗手和卫生手消毒,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按要求做好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感染及疑似感染病人正确留取相关微生物标本,根据药敏结果有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接受并配合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的指导和督导,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严格遵循《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不得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3.无菌操作及常用无菌物品管理: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各类无菌物品开封后及各种液体开启后应标注时间。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得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二、适用范围各临床、医技科室。 三、职责 1、医院感染控制科(专职人员,下同)得主要职责: (1)根据国家与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得法规、标准,拟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工作计划,组织制定医院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经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监督与评价。 (2)负责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得培训、考核。 (3)负责进行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得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导实施。 (4)对医院发生得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5)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得管理,协助拟定合理用药得规章制度,并参与监督实施。

(6)对购入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7)及时向主管领导与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上报医院感染控制得动态,并向全院通报。 2、临床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 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就是: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得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得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 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4)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得培训。 (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6)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得卫生学管理。 3、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下列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得各项规章制度。

新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华康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并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制定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程序与措施。 2、医院要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医院感染的诊断、预防、消毒、灭菌、 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程序。 3、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督方案、对策、措施、效果 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并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重要内容。 4、医院要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治疗室、采血室临床检验部门和 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5、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协同有关科室监督、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6、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的分类》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7、医院建立全员医院感染控制培训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在职职工 和新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与培训。

华康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医院在医 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正确给予指导,增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各部门反馈的信息,协调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召开两次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 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会议由(医院)感染委员会主任主持,全体委员至少2/3人员参加。 3.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主要议定的事项: (1)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制订全院控制医院感染的规划和管理制度; (2)参与医院消毒药、械的购入,并对其购入、使用、保管进行监督管理; (3)对照医院感染控制的标准,对医院的扩建、改建和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4)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全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对其工作进行考评; (5)遇到紧急问题和突发事件随时召开会议,讨论处理措施及应急预案。 4.每次会议均有记录,保存3年。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一)组织管理 1.建立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三级组织。 2.医院主要负责人为感染控制工作第一责任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感染事件应急方案制订与处置。 3.感染控制职能科室承担各类感染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导数据分析、人员培训监测报告等。 4.科室感染控制管理小组负责各项感染控制工作具体实施。 (二)基本策略 1.科学筹划基于本院监测数据及信息,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报告,制订年度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计划,明确主要任务和措施要求。 2.规范管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严格执行清洁、消毒、隔离、手卫生、个人防护等制度规定。 3.强化监管提高业务能力和敏感性,科室主动上报与专职人员监测相结合,层层落实责任制;对医院感染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处置将医院感染防控作为“一票否决”项纳入医院绩效管理、评优评先等工作;对薄弱环节及风险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造成严重后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4.加强可疑医院感染管理怀疑患者、医院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志愿者、实习生、来访者等发生医院感染时,医院感染控制职能科室通过必要的监测确认感染发生情况,及时根据传播途径加以控制,并立即

上报当地疾控机构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5.严格疾病流行期间患者管理将确诊和疑似患者转至隔离病室,必要时关闭感染流行科室。如出现重大医院感染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委员会立即组织处置。 (三)通用管理 1.医疗用房新建、改扩建须满足感染防控要求,具备标准预防功能,区域划分明确,标识清楚。感染控制职能科室应参与方案论证,提出合理建议和咨询。 2.严格感染性(传染)疾病预检和筛查,防止感染性(染)疾病患者进入非感染性(传染)诊疗区域。 3.熟悉感染控制工作流程,发生医院感染散发及暴发时,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三级组织按程序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逐级报告。 4.加强重点区域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到位,感染控制职能科室定期指导与监督。 5.加强消毒灭菌与隔离防护的实施和监测。 6.严格消毒灭菌药品、器械引进流程、资质质量验证审核。 7.加强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定期公布临床标本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 8.污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被服卫生管理卫生保洁管理食品卫生管理等后勤保障部门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方案,感染控制职能科室负责技术指导和监测检查。 9.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各项工作均应规范记录,存档备查。

非医源性损害的应急预案、处理程序及上报制度

非医源性损害的应急预案、处理程序及上报制度非医源性损害事件上报制度、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一、非医院性损伤事故发生上报制度 凡发生非医院性损害事故,当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随即向医务科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1)科室名称; (2)当事医务人员的姓名、性别、科室、专业、职务和/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国籍、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 (4)医疗行为发生的时间、经过; (5)采取的医疗救治措施; (6)患方的要求。 二、患者有自杀倾向时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立即向上级汇报。 2、通知主管医师。 3、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包括收回锐利的物品,锁好门窗、防止意外。 4、通知患者家属,要求24小时陪护,家属如果需要离开患者时,应通知值班的医护人员。 5、详细交接班,同时多关心患者,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处理程序 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时? 向上级领导汇报,通知值班医师? 通知家属,要求24小时陪护? 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 每班重点交接班,掌握心理状态。

三、患者自杀后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自杀,应立即通知医生,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及药品与医生一同奔赴现场。 2、判断患者是否有抢救的可能,如果有应立即开始抢救工作。 3、如果抢救无效,应保护现场(病房内及病房外现场)。 4、通知医务科或院内总值班,服从领导安排。 5、协助主管医生通知家属。 6、.配合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7.做好各种记录。 8、保证病室常规工作的进行及其他患者的治疗工作。 处理程序 1、发现自杀? 与医生尽快赶赴进行抢救? 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 通知家属。 2、发现自杀? 与医生尽快赶赴进行抢救?保护现场? 配合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 做好各种记录 ? 同时要保证病室常规工作的进行及其他患者的治疗工作。 四、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检查病房设施,不断改进完善,杜绝不安全隐患。 2、当患者突然摔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检查患者撞伤情况:通知医生判断患者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等,并初步判断摔伤原因或病因。 3、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患者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请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X光片检查及其它治疗。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87662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病房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 5、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并装入红色塑料袋,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物品。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弯盘、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感染控制制度

口腔门诊感染控制制度 1、布局合理,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分开设置。 2、口腔诊室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室、清洗消毒室进行清洁、消毒;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3、诊室空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并记录。紫外线强度每半年监测1次。 4、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漱口盂保持清洁,每日用500mg/1L含氯消毒溶液刷洗2次。 5、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或者手消毒。 6、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副手套并洗手消毒。 7、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阀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 8、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9、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

灭菌。 10、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11、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12、消毒与灭菌后的口腔诊疗器械应注明消毒日期、有效期。 13、器械应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对结果复杂、缝隙多的器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 14、麻醉药品开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h,抽出的药液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h。 15、无菌镊子罐采用干式保存,每4小时更换一次若有污染随时更换,清洗后进行灭菌。 16、灭菌效果监测采用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包括灭菌物品、洗涤、包装质量和合格;灭菌物品放置灭菌器的方法合格;灭菌器的仪表运行正常;灭菌器的运行程序正常。 17、干烤箱、高压蒸汽灭菌器定期进行生物监测。干烤箱、高压蒸汽灭菌器每锅灭菌物品要有登记。 18、对诊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口腔器械每季度进行一次消毒效果监测并记录。 19、医疗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回收记录本保存三年。

医源性疾病案例分析

医源性疾病案例分析 黄仙钟广东省卫生监督所 一、概论 医源性疾病:指在诊治或预防疾病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各种言行、措施不当而造成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包括医院获得性感染,药物所致的药源性疾病,长期或大量使用某些药物所致的营养缺乏症等。病人由社会角度转变为病人,当医患关系处理不当时易造成医源性损害。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在医疗服务中本身受到各种职业因素影响,例如,在职业接触中本身受到感染,常见的乙型肝炎、肺结核等;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放射性照射等。 医源性疾病大致可分为诊断性医源性疾病和治疗性医源性疾病两大类。 医源性疾病按发病环节来分有: ①与诊断有关:如医生在判断力所及的情况下发生的误(漏)诊; ②与药物有关:不合理用药引起,有时合理用药也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③与手术有关:如的术适应证或方法错误,操作失误,以致损伤健康组织或器官,术后处理不当; ④与器械有关:如在使用腔道窥镜或导管等技术中,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或各种并发症;非创伤性处理不当,如止血带使用过久,石膏绷带包扎过紧,均可造成损伤; ⑤与放射或理疗有关:包括X线、γ射线、核素及各种理疗方法,如使用不当、照射量过大、防护不周,引起损伤; ⑥与用语有关:医护人员使用医学用语不当引起病人心理创伤; ⑦与预防措施有关:如免疫制剂使用和接种方法不当,引起损伤。 医源性疾病按引起发病因素来分,可分为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医疗服务因素及机体因素五个方面。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生物因素所引起的医源性疾病主要是医院内感染。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他们所携带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且密度高,而病人又是特殊的敏感人群,易感性高,所以生物因素是医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物理因素:医院中存在的物理因素主要是放射线和放射性核素。在肿瘤治疗和疾病的诊断中,如果放射性核素和X射线使用过量,很容易给病人造成损伤而引起放射性疾病。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完整版 )

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并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制定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程序与措施。 2、医院要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医院感染的诊断、预防、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程序。 3、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督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并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重要内容。 4、医院要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感染性疾病科、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5、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协同有关科室监督、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6、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的分类》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7、医院建立全员医院感染控制培训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在职职工和新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与培训。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正确给予指导,增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各部门反馈的信息,协调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院内感染控制制度

院内感染控制制度 ICU感染的监控制度 一、ICU建筑设施的布局 (一) ICU位置 ICU应建设在医院最清洁的区域内,远离人流量大的交通要口;.明确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污物的处理流程循一个方向行进,避免回复和往返. (二)卫生设备 ICU前方应设有缓冲间,手的清洗与消毒设备,洗(刷)手池 的水龙头自动 配有消毒纸巾,采用流动水洗手。开关, (三)病床设置最理想的病床设置是单床房间,如无条件,两床间距应大于2M 并用布幔遮挡,应设有隔离病房, (四)空气消毒装置控制出入人员数量;自然通风即开窗换气;必须安置带有过 滤装置,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ICU空气菌落数<200CFU/M3,每月检测 一次. (五)建有外走廊 ICU最好应建有外走廊,供探视人员所用. 二室内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1 . 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 . 采样方法 33(1)布点方法: <30M的房间,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 距墙壁1M处;>30M的房间,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2)平板暴露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35.)放在室内备采样点处;采样高度距地面1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15MIN,盖好后立即送检。对层流病房需放置30MIN后盖好送检 (3) 物品表面涂抹采样需每月一次。

3. 检测方法将送检的平板置于37度温箱培养24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判断结果 平板暴露法: ICU 内细菌总数<=200cfu/m3,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5 .注意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进行采样。每月一次三、环境和物品管理 1. 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 ICU的一切物品使用后均进行消毒,床上物品应进行终末消毒. (1)墙壁与天花板需每月用250MG/L健之素溶液擦洗消毒一次。 (2)门、窗、柜、床表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抹布应分开使用。 (3)地面湿拖后扫净,每日不少于4 次, (4)空调器内的滤网应定期刷洗。 (5)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经消毒毁型后送医院集中回收处. (6)污染用物的清洁与消毒 a.患者的床单与衣服应及时更换。污染敷料应及时装入污物袋内送出室外。 b.病床上用物最好用环氧乙烷或r射线进行消毒。如无条件,可曝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 (8)便器固定专用,每日消毒 2.医疗设备与器具的清洁与消毒 (1)呼吸器及其附带设备 a.目前,对呼吸器消毒方法尚不够完善,常用的方法有硅酮滤器过滤除菌;呼 吸管道、金属接头、配件等采用高压灭菌;呼吸机外部可用湿纱布轻轻擦净,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主机内部的清洁、吸尘、调试和保养,应由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操作 b. 湿化瓶使用后,500-1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30min以冷开水冲洗干净后 备用。每日更换一次。 c.湿化瓶内液体标本的采集

(完整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考试试卷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考试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 A、主管院长 B、感染管理科主任 C、病区负责人 D、病区护士长 2、医疗机构住院床位总数在()张以上的应当设立独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控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A、100 B、200 C、150 D、50 3、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对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就能当引导到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 B预检、分诊 C、分类、隔离 D定点、隔离 4、感染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要求制订并实施()监测与报告管理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监测类型、指标、方法以及监测结果反馈等。 A医院感染 B医源性感染 C感染性疾病 D健康保健相关感染5、医院应按每()张实际使用病床,配备1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应按受监测与感染控制知识、技能的培训并熟练掌握。 A、100-150 B、150-200 C、200-250 D、250-300 6、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对本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对()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 A重点科室人员 B门诊科室人员 C医技科室人员 D全体工作人员 7、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多少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A、2例 B、3例 C、4例 D、5例 8、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由于院感暴发直接导致人员死亡及造成3人以上的人身损害后果时应于()小时内上报所在县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A、2小时 B、12 小时 C、24小时 D、1小时

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本

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及责任制度 一、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 院感组长:科主任,副组长:护士长,监控医师:张雪雷主治医师,监控护士:黄丽护师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本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体计划,结合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2、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验病原学检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以控制感染的蔓延,做好感染病例的登记工作,并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网报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协助调查,并妥善诊治患者。 4、负责监督本科室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作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适应症明确;分线分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控制在50%以下。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置要求,准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5、负责监督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 6、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监测,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7、组织本科室人员积极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8、保持病房整洁,做好病人、陪客、探视人员的管理。 三、本科室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等各项规章制度。 2、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规定,做到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持续进行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若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送检病原学及药敏实验,积极救治患者并如实填报。 4、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上报;并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工作。 5、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掌握自我防护知识,遵循手卫生管理规范。 6、正确执行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管理工作。 7、做好病人及陪护人员的卫生宣教工作。 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 全体医护人员应接受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 1、科主任、护士长接受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不少于9学时,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省级以上专业知识培训。 2、监控人员每人每年接受1次省级以上专业知识培训,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15学时。 3、医务人员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学术活动等每年不少于6学时。 4、工勤人员每年不少于3学时。 5、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院内感染监控管理制度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控制院内感染各项卫生学标准 一、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供应室、无菌间、烧伤病房、重症监护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个/m3,乙型链球菌不得超过20个/m 3,物体表面、医

务人员的手上不得超过8个/cm2。 二、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症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个/m3,物体表面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个/cm2,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总数不得超过8个/cm2。门诊大厅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4000个/m3。 三、产科病房、产房、婴儿室、儿科病房、外科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的手,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四、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病房物体表面,不得检出绿脓杆菌。 五、婴儿室、儿科病房,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和化脓菌。 六、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其他任何种类的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 七、各种使用的紫外线灯强度,不得低于70微瓦·秒/cm2。 院内感染监测登记报告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卫生部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反馈系统。 二、临床各科医师,要熟悉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并不断加强有关院内感染的基础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院内感染控制的水平。 三、发现院内感染病例或暴发流行时,应立即按规定程序报告,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院领导每周深入科室,督促检查院内感染病例报告执行情况,将院内感染控制在8%以内。 五、感染病例调查表,由各科住院医师填写,兼职医师、护士、专职人员负责核对,共同完成。填写院内感染病例登记表时,应字迹清楚,项目齐全。感染病例报表由兼职医师每周星期一报感染办公室。 六、感染病例的报告应做到不漏报、不错报。

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和工作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和工作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在院长或业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建全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消毒药械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等。 4、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全院医院感染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进行评价考核。 5、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遇有紧急问题及时召开。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制度 1、加强业务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2、负责拟定院感工作计划,提交主管院长审批后,组织实施; 负责拟定科室医院感染工作制度,并督促执行。 3、每月一次做好全院出院病例的回顾性调查,统计汇总全院感

染率、漏报率。 4、每月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全院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 5、每月对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进行一次综合质量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质量挂钩。 6、每月不定期深入科室了解情况,协调科室间医院感染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7、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要求做好传染病的管理,督促科室做好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工作。 8、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原因,积极提出控制措施,并向主管院长请示汇报。 9、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目标性检测,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10、对购入消毒药械、消毒剂、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等严把准入关,不合格产品严禁进入医院。 11、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将医院感染信息反馈到科室,对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消毒隔离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 12、每年有计划地完成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和业务水平。 13、监督、管理医疗废物处理、焚烧,按照国家要求正确处理医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

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 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标准预防原则 (一)概念: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和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 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含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因子的原则。 (二)基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保护。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三)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1、接触隔离: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 的基础上,还应采取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2、空气隔离: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取空气传 播的隔离与预防。 3、飞沫隔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取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工作期间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离开岗位时应脱掉,每周更换清洗一次,污染严重或接 触传染病后应及时更换。禁止穿工作服、鞋、帽上街、去食堂、卫生间、会议室等。 2、工作人员在技术操作中要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 3、医护人员应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4、卫生员使用的清洁工具与其他场所的工具,应严格分开。 5、各科室工作人员每天工作结束后,对室内环境及桌椅、门把手、诊查桌、工作台等用清 洁抹布擦拭或消毒剂擦拭。地面每天拖擦1-2次,遇污染要随时消毒。 6、病房内要保持卫生整洁,空气新鲜,医院各科不得有蟑螂、苍蝇、蚊子、老鼠等有害动物。 7、严格执行医院污水排放标准的规定,化验室污水、传染病患者排泄物,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医院要有污水净化措施,进行污水无害化处理。 8、非洁净区域(如治疗室、抢救室、换药室等)每天2次空气消毒,时间为30-60分钟,有记录,根据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要求做细菌培养。 9、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完整的皮肤和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 10、传染病患者污染的环境、家具、用品、被服、餐具、便器等必须先消毒、再清洗、再消毒,其排泄物、呕吐物、引流物必须经消毒处理后倒入下水道。 11、严格区分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生活垃圾装黑色袋,医疗废物装黄色袋,分类存放,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12、凡手术、分娩、内镜等诊疗前应进行抗-HIV、抗-HCV、HBsAg、ALT、抗TP等筛查,结果阳性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范本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二、适用范围各临床、医技科室。 三、职责 1.医院感染控制科(专职人员,下同)的主要职责: (1)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拟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工作计划,组织制定医院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经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 (2)负责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 (3)负责进行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导实施。 (4)对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5)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协助拟定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并参与监督实施。 (6)对购入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7)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的

动态,并向全院通报。 2.临床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 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4)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6)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3.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下列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患者,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总)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院预防和控制 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2、对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收集整理的医院感染监控、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措施, 根据各项卫生学标准,对医院现状进行分析、考评。 3、对使用的消毒灭菌药械进行监督管理。 4、建立会议制度。每年度召开会议二次,总结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情况,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 及时制定控制措施,组织落实。 5、对医院感染管理拟定的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审定。 6、根据《综合医院建筑标准》有关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对医院改建、扩建和 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7、研究、协调、解决其它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要事宜。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 1.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2.监督检查全院有关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3.及时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的各种监测资料,并按医院感染监控要求上 报院领导和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4.对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汇总、分析、比较、反馈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 染暴发或流行趋势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5.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灭菌物品、消毒灭菌剂等进行监督、监测,及时与科内分析超标 项目发生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并督导落实情况。 6.对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或重大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及时上 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7.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特别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全)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管理领导小组并设兼职负责人,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北仓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件 北仓卫医政发[2009]12号 关于成立医院院内感染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的感染管理,有效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进行负责分工,鉴于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兼职负责人马洪旭因产假及哺乳假期间无法正常工作,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更换我院院内感染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赵长龙(主任) 副组长:刘强(副主任) 成员:魏建新(护士、兼职负责人)、 孙家兰(预防保健科负责人)、 张传刚(医技部门负责人)、 马树礼(医疗部门负责人)、 于俊艳(妇科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具体执行管理科室,执行管理科室为护理部,由兼职负责人负责。 该领导小组具体职责任务如下: 1.根据国家和区卫生局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拟定全院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制定全院感染控制规划及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坚持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定期对全院重点科室及部分临床科室使用中的消毒液、手、物品表面、空气进行采样监测,对不达标的部门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 三、组织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对有关医院感染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对策。 五、监督检查全院有关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六、对全院使用中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每半年进行一次监测,凡不合格者及时更换。 七、监督进入医院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消毒药械每季度查验“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产品备案凭证或者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对进口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无菌日期、失效期等中文标识。 八、每季度检查供应室一次,包括一次性卫生用品监测情况,毁形记录,各种无菌包内有无指示卡,包外有无3M 胶带。 九、开展前瞻性查房,每周对全院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每月将全院感染率上报省卫生厅防疫站。 十、定期检查全院污水处理及污物的焚烧情况。勐腊县人民医院各科感染监控医 师职责 一、负责督促、协助本科室临床医师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 二、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加本科医院感染病例会诊,建议经管医师对患者作有关微生物学检查。 三、积极配合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工作,反馈和上报有关信息。 五、协助住院医师对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掌握抗生素使用情况,实施合理使用抗生素规则。

六、与科室感染监控护士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积极配合,动员全科人员认真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和监控工作。 勐腊县人民医院 各科室感染监测护士职责 一、积极协助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开展工作,协调专职人员与病区医、护、患者之间关系。 二、督促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定,制度、计划、措施的贯彻与落实,及时反馈有关信息。 三、负责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标本的收集,把好质量关,不弄虚作假。 四、实施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指导卫生员工作。 五、配合感染监控医师工作,共同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报告,降低漏报率,预防和控制感染。 七、保管和整理好医院感染有关资料,并负责保密。 勐腊县人民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一、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三、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四、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五、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