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师大考研教育技术学及现代教育技术专业2010-2012年《教育技术学导论》真题答案及复习提纲

安师大考研教育技术学及现代教育技术专业2010-2012年《教育技术学导论》真题答案及复习提纲
安师大考研教育技术学及现代教育技术专业2010-2012年《教育技术学导论》真题答案及复习提纲

安师大考研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821教育技术学(含C语言程序设计)历年真题中

2010-2012年《教育技术学导论》真题及答案

2013级现代教育技术专业陈辉编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复习提纲

(2012年12月)

一、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概述

1、本专业发展历史

2、教育技术发展的“2X3”模型及其内涵

发展阶段技术特征传统教育技术

(手工技术时代)

视听媒体教育技术

(机电技术时代)

信息化教育技

术(信息技术

时代)

物化形态的技术竹简

粉笔、黑板

印刷材料

实物

模型等

幻灯、投影

广播、电影

教学机器

电视、录像

卫星电视等

多媒体计算机

人工智能技术

校园网

因特网

虚拟现实等

观念形态的技术口耳相传

诡辩术

讲演术

孔子的启发式教

苏格拉底的产婆

直观教学法等

经验之塔理论

教育目标分类学

标准参照评价

程序教学

先行组织者理论

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

系统设计

系统方法

细化理论

成分显示理论等

网络课程开发

理论

基于认知理论

的教学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

的以“学”为主

的教学设计

绩效技术

知识管理技术

2.1教育技术的本质是什么?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作用?(2012真题)

对教育技术本质的理解,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应用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这里的技术包括硬、软两方面的技术——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就是教育技术中较典型的软技术——而现代教育技术,则主要是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何克抗)

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作为学习检测工具:帮助学习者和教师对学习过程及其效果进行设计、追踪监察和评价反思;

(2)、教学媒体:承载和传递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

(3)、信息工具:帮助学习者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并设计生成新的信息;

(4)、社群工具: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社群成员的交往互动。

2.2谈谈你对教育技术发展史以及教育技术未来发展的认识?(2011真题)

3、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时间,特征,典型事件)

(一)视觉教育(visual education)

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

特征:直观教学

17世纪,“图解”教科书

18-19世纪,教具(图片、实物、模型,照片、磁铁、地球仪)

19世纪后期-20世纪,教学媒体(幻灯、无声电影)

典型事件: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直观教学之父)《世界图解》

霍本等《课程视觉化》

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NEA)成立了“视觉教学部”(Division of Visual Instruction,简称DVI)

(二)视听教育(visual and audio education)

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

特征:教学媒体中增加了“声音”,开始关注“媒体理论”

典型事件:

1946年戴尔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经验之塔”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将“视觉教学部”正式改名为“视听教学部”(Division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三)视听传播(visual and audio communication)

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特征:教育电视,开始关注“教育传播理论”

典型事件:

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的盛行

1961年,美国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组成“定义”和“术语委员会”

(四)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

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特征:

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设计理论得到迅速发展

教育技术成为学科

典型事件:

1970年,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

4、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时期(时间、特征、典型事件)

(一) 电化教育的兴起

时期:1919-1949

特征:幻灯、电影、无线电等媒体在教育中得到了应用

典型事件:

1922年南京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农学院开始运用幻灯片和电影片到各地宣传科学种棉知识。

1917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电影,而金陵大学理学院开展电影教育。

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成立;1937年,建立了“播音教育委员会”

1940年,教育部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成立了电化教育委员会。

(二) 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

时期:1950-1965

特征:

播音教育、电视教育

学校(中小学与高校)电化教育

典型事件:

1949年11月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

1958年9月筹建北京电化教育馆

(三) 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

时期:1978-90年代中期

特征:全国电教系统形成,电教实验与教改实验,电化教育深入课堂

典型事件:

1978年教育部建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

1993年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

(四) 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

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特征: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校园网与教育城域网,教育技术学科迅速发展

典型事件:

1998年,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为《中国教育报》“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版撰文。

2000年10月25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

5、美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变化

(1)、1963年定义:视听传播时期

“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对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进行设计和使用”。

(2)、1972年定义:首次使用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这样的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学习”。

(3)、1977年定义:强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

新的观点:

第一,认为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该过程包含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人、设备、思想和方法等);

第二,该“过程”是将先进的技术设备、思想方法用于解决人类学习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应用过程;

第三,认为教育技术的着眼点只是实际应用。

(4)、1994年定义: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内容同6

(5)、2004年新界定:限定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范围,重视绩效

内容同7

6、AECT`94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理解

1994年定义:“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该定义明确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同时该定义教育技术视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领域,视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活动链接的桥梁,将教育技术分为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研究范畴,每个范畴都有独特的功能和范围,构成了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7、AECT`04教育技术的定义及新变化

2004年新界定:限定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范围,重视绩效。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与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及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新的变化:

第一,2004年定义采用的是“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而1994年的定义采用的是“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第二,2004定义的主要包括三个职能范畴:创设、利用、管理,其中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的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了一个职能:创设。在新定义中,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

第三,新定义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

第四,新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

8、我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变化

关于教育技术的典型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教育技术学是应用技术学的概念、观点、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方法论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

②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③教育技术是根据教育理论和科技知识,开发和使用各种媒体及其他学习资源,优化教与学的一种实践和研究。

9、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分支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2.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

3. 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除此之外,还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

10、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与内容(2010真题)

AECT 的1994年的定义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

习资源,范畴涉及五个方面: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设计:详细说明学习条件地过程,其目的是生成策略和产品宏观层次的设计

如计划和课程,微观层次的设计如某一单元和某一课。具体包括教学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特征

开发: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开发范畴包括在教学中广

泛使用的各种技术,按照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将开发范畴分为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和整合技术四个子范畴

利用 :利用是使用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的活动。可以将其划分为媒体利用、革新推广、实施制度化以及政策和法规四个子范畴

管理:管理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育技术。管理范畴

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送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子范畴

评价:评价是确定教学和学习是否合格的过程。在评价范畴中,有四个子范

畴: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1、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本科、硕士点、博士点

(1)1978年点化教育起步,有教员1400多人;

(2)1983年华南师大,华东师范首设四年制本科电化教育和教育信息技术专

业;

(3)1986年北师大,河北大学和华南师大被批准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

予点;

(4)1992年“教育技术”被正式写入全国高等师范教育院校四年制本科教育

开 发 ?文印技术

?音像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综合技术 利 用

?媒体的利用 ?革新技术的推广 ?实施并制度化

?政策与法规

设 计 ?教学系统设计

?内容讯息设计

?教学策略

?学习者特征分析

管 理 ?项目管理 ?资源管理 ?教学系统管理 ?信息管理 评 价 ?问题分析 ?参照标准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学习过程

学习资源 理论

场 实践场

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并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

(5)1993年我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设立(在北师大);至此形成了专科,硕士,博士等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技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2、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所具备的能力体系的六个因素

1、教学系统设计能力;

2、教学媒体应用与评价能力;

3、持续更新、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

4、现代化教学系统的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能力;

5、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

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初步能力.

13、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P18)

教育技术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各类从事教育技术教学、应用研究或教育技术化的部门和机构工作,也可以到相关部门从事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资源设计、制作、评价、管理等的工作。他要求毕业生有坚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理论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受过良好的信息技术技能训练并熟悉教学过程。

14、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一)5大模块专业课程:

1、公共课

2、核心课

3、专业基础课

4、方向基础课

5、专业实践课

(二)6大专业能力结构要求:(2011真题)

1、教学系统设计能力

2、教育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3、媒体应用与评价能力

4、教学系统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

5、项目管理与评价能力

6、教育技术研究能力

(三)5大专业知识结构要求:

1、理论基础知识

2、技术基础知识

3、基本理论知识

4、专业基础知识

5、专业基本技能

(四)核心课程介绍

(1)教育技术学导论(2)教学系统设计(3)媒体理论与实践(4)学与教的基本理论(5)远程教育基础(6)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7)教育技术项目实践(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二、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1、对学习理论的界定;学习理论的职能

答: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研究人类与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注重把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学习领域,是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基础。

学习理论的职能主要有:(P23)

(1)可以提供学习领域的知识,以及分析、探讨和从事学习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2)对有关学习法则和方法的大量知识加以概括,使其系统化和条理化,以便人们容易掌握。

(3)要说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为什么有的学习有效,有的学习无效。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各自的基本观点、对教学的影响

2.1分析学习理论的发展演变历史并论述其对改造人类学习策略的启示和影响?(2010真题)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0 世纪20 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以简单

的技能学习为主,实验对象多以动物为主,认为教学就是要控制学习的环境,以达到预期的结果;控制学习行为的主要措施是强化正确的反应。对学习策略的启示有程序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行为目标和目标参照式评价。(7 分)(行为主义还有三个至今仍然影响着教育技术在教学设计中应用的理论:

一、任务分析。任务分析是研究如何将一个功能或任务细分为子任务的技术。

二、行为目标。程序教学和工作分析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行为必须是可观察的,因此导致行为目标的发展。

三、目标参照式评价。即用预先设定好的标准作为评价时的依据,以评价学习者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熟练程度及起点行为。)

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0 世纪70 年代末和80 年代初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认为学习是个体作用于环境,环境只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对学习策略的启示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设计中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做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7 分)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于20 世纪50 年代,60 年代后开始盛行。特别关注人的自我实现,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个体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和价值,并对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对学习策略的启示有教师在教学中要扮演咨询者的角色,努力创造促进经验学习的课堂气氛,促进儿童自我指向的主动学习。(8 分)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20 世纪80 年代末期,认为只是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对学习策略的启示有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强调学习者主动积极的角色、重视错误概念对学习的贡献。(8 分)

3、有效学习的特征(2011真题);信息技术促进有效学习的主要方面(2012真题)

有效学习的特征:有效学习是建构的;有效学习是累积性的;有效学习是自我调节的;有效学习是目标定向的;有效学习是情境性的;有效学习是合作性的。

信息技术促进有效学习的主要方面:

(1)互动反馈:由于很多新技术是互动的,现在为学生创造一种能够在做中学,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以及不断地提炼自己的理解、建立新知识的环境变得较为容易。

(2)可视化情境: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把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可视化。而且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创建一个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在那里学生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发现他们自己的问题。

(3)学习资源:新技术为我们打通了通向巨大的信息源的通道,包括数字图书馆、可分析的实世界数据以及链接其他能够提供信息、反馈和灵感的人。所有这些都能加强教师、管理人员还有学生的学习。

(4)认知工具:许多技术可以作为支架和工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开放环境:技术可以把课堂和社区、校内和校外联系在一起。

(6)刺激:多媒体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教学信息超文本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可以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包含不同教学要求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促进

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具有积极影响。

4、对教学论的界定;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范围包括教学课程及其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师与学生、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与管理等。

教学过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特殊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

4.1教学结构的概念(2011真题)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的,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体现。

5、对课程理论的界定;课程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观

课程论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从内容上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关于课程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是人们对于课程的最根本的认识。二,是关于课程设计或编制方面的探讨,通常是由一些操作性很强的要求、步骤、原则、方法等的说明和规定构成的。

本质上看,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即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以课程为核心的。我们称之为课程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观。理解注意:(1)课程目标即“整合”的目标(2)课程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3)应用信息技术应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丰富体验,采用综合化、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要充分考虑教学的社会性和学生的情感需求。

6、系统科学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系统方法成为教育技术学科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如在早期的视听教育实践中,人们多是注重于单一媒体的研究,往往强调某一种新媒体的作用。通过系统观点的影响,人们逐渐综合考虑各种媒体的特性,提倡使用多种媒体取长补短进行教学。又如程序教学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主要关心程序教学的进行方式,后来逐渐重视作业和行为目标,以及教材的逻辑顺序。系统观点引入后,程序教学就越来越重视从教学的整体出发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的所有因素,包括目标的确立、最优的教授方式、最优的媒体选择和资源利用、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通过评价来实现教学的反馈控制,最终使教学设计成为教育技术的核心领域。

7、从传播到教学:教育传播模式的产生与变化

从20年代的视觉教育发展到30年代的视听教育。到40年代,由于传播学的兴起,有人开始应用传播理论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有不少视听教育文献以传播学作为理论基础。到70年代初,美国的视听教育协会正式改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7.1教育传播(2012真题)

教育技术学强调实用教学技术,而教育传播学则运用信息传播理论去探讨、研究教育教学过程。

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效果的科学。

8、教育传播系统的特性

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系统;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系统;它是一个可调节的动态系统。

三、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

1、技术观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我们应该坚持“全面技术观”。既要看到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也要看到技术的负面作用。

2、教学媒体的概念;计算机辅助教育的概念;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2012真题);虚拟教室的概念;视频点播的概念(2010真题);模式识别的概念教学媒体,是指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用以传递和再现教学信息的硬件设备,以及记录、加工和储存信息的软件。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利用计算机为媒体帮助教师执行教学功能的活动。

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利用网上群体虚拟现实工具(MUD/MOO)支持实时或异时的学习交流而形成学习空间,简称虚拟学社。

虚拟教室的概念(VC):在计算机网络上利用多媒体通讯技术构造的学习环境,允许身处异地的教师或学生互相听得着、看得见,不但可以利用实时通讯功能实现传统教室中所能进行的大多数活动,还能利用异步通讯功能实现前所没有的教学活动。如:异步辅导、异步讨论。

视频点播的概念(VOD) (p48):也称交互式多媒体视频点播业务,通过高速上网技术和各种宽带多媒体服务器相连,进行网上电影、电视、网络音乐、网上教学、视频会议、医疗等各种交互式活动。

模式识别:使计算机能够对给定的事物进行鉴别,并把它归入与之相同或相似的模式中。(P49)

3、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技术成果,能举例说明该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的情况

①视听技术教育使得现代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形象、具体、直观、生动且富有情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加速了教育信息传递进程,改善了学习效果。(P38)

应用:

a.视觉型媒体(利用幻灯、投影、实物投影工具):图示展示法、实物实验演示法

b.听觉型媒体(扩大规模、范围,适宜不同群体,提供示范):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应用、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在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c.视听觉型媒体:在电大教学中的应用

②多媒体技术的技术成果及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技术成果:处理不同形式的信息,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方式,使计算机成为普通工具,应运于各领域。

应用:

a.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计算机辅助测验

b.虚拟现实技术的应运:虚拟实验室、虚拟学习社区、虚拟教室、虚拟图书馆、虚拟校园

③网络与通信技术的技术成果及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2012真题)

a.网络技术成果:从同轴到光纤网、从有线到无线、从局域到广域、从窄带到

宽带网、从数据网到综合业务网、视频会议。

b.通信技术成果: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卫星通信

应用:

a、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b、在传统校园中的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视频点播、校园网

④人工智能的技术成果及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1) 问题解决eg:机器人移动盒子

(2)模式识别eg:教育模式识别、学习模式识别、指纹辨认、人脸辨认、病症判定、学习者特征判断

(3)自然语言理解eg:回答问题、文摘生成、释义、翻译

(4)专家系统eg: 医疗诊断系统、智能教学系统

4、网络协议(2010、2012真题)、超文本的概念(2010真题)

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超文本(Hypertext)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超文本更是一种用户界面范式,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之间相关的内容。

四、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1、教育技术学常用的研究方法(2011、2012真题)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在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借用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自身特有的研究方法达到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是教育技术学中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研究方法: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关系(如因果关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个案研究: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过程。通常个案研究是对特定的人、事、物所进行的描述和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社会团体等,资料搜集可以采用查阅档案记录、问卷、测验、访谈、观察等方式。

人种志研究:一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交互作用”的实地调查研究,是研究者在现场进行长期的观察、访问、记录,针对所选择的场所、针对自然发生的对象而作的研究。人种志研究的基本特点是需要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在自然情境下观察并收集数据,通过叙事的方式描述资料,从而得出研究结论。人种志研究本质上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同时又非常具体,细节丰富。人种志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参与观察,包括与研究对象长期居住、直接联系、反复观察、询问、闲聊等,在自然情境中收集资料。

开发性研究发方法:指通过创造性思维与创新实践活动,提出新的教学(设计)思想(策略),制造新的教学资源以及集成化的教学系统,以解决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与利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开发研究需要运用多种具体工具。例如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需要使用内容获取工具、基于知识的解释工具、基于专家系统的设计生产工具与方案库系统。

会话分析研究方法:指采用一定的研究工具,抽取样本,收集与分析会话语料,挖掘会话的全部涵义,进而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从本质上看,会话分析研究方法是一种特殊的内容分析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方法:指为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寻求对策或其他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状况的材料,并加以分析处理,进而得出某种结论或推论的研究方法。

2、什么是研究假设?研究假设通常有几种表述方式?请分别描述这些表述方式的形式(设条件因素为C,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2010真题)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是对课题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

假设陈述的形式主要有四种:

存在式:在C的条件下,X具有Y的性质。

条件式:在C的条件下,如果X,则有Y。

差异式:在C的条件下,若X,则Y1=Y2。

函数式:在C的条件下,随X的改变,Y将做xx方式的变化。

3、教育研究设计关注的环节:

(1)、明确研究问题

(2)、文献检索

(3)、制定数据资料分析的方法

(4)、制定研究结果的判断和推理方法

4、教育技术的研究程序

研究程序1、研究设计2、收集资料3、资料分析4、形成结论

具体内容确定课题

分析变量

建立假设

抽取样本

科学观察

科学调查

科学实验

统计处理

模糊数学分析

逻辑分析

作出判断

得出结论

撰写报告

5、简述教育技术学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2012真题)

调查研究方法运用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1)确定调查课题和调查项目

(2)选择调查对象

(3)确定调查方法与手段

问卷和访谈结合、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要结合、抽样、相关文档查验

(4)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

(5)实施调查

(6)整理与分析调查资料

(7)撰写调查报告

6、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

(一)教学系统的设计研究

(二)学习资源的开发研究

(三)学习资源的运用研究

(四)教育技术的管理研究

(五)教育技术的评价研究

7、研究论文的结构

(1)标题(2)内容提要(3)序言(4)正文(5)结论和讨论(6)

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8、研究论文的评审标准

(1)创新性(2)可读性(3)信息量(4)参考文献(5)署名与致谢

五、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方向

(一)、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

1、“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

2、教学媒体的概念;教学媒体的分类;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1)、教学媒体的概念: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被称为教学媒体。

从本质上看,教育学活动活动过程中是一种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事物信息的过程,因此作为存储与传递事物信息的任何媒体,都能成为教学媒体。一般的媒体发展成为教学媒体应具备两个基本要素:第一,媒体用于储存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才可称为教学媒体。第二,媒体能用于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时,才能发展成为教学媒体。

(2)、教学媒体的分类:

1、按媒体发展先后分类: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

2、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光学投影教学媒体、电声教学媒体、电视教学媒体和计算机教学媒体。

(3)、戴尔经验之塔:把经

验的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十个层

次。基本观点:

第一,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

具体,越往上升,越趋抽象。

第二,教育、教学应从具体

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

第三,教育、教学不能止于

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

展,要形成概念。第四,在学校

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

得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致更好

地抽象。

第五,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

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

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

验。

2.1简述现代媒体观(2011真题)

随着教学媒体的开发和利用,许多教育家对教学媒体的本质与教学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下面介绍几位著名教育学家的观点。

(1.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观点

麦克卢汉1964年在他的专著《媒体通讯,人体的延伸》中,提出的主要观点:“媒体是人体的延伸”,面对面的交流是五它的延伸,印刷品是人眼的延伸,无线电广播是入耳朵的延伸.电视则是耳朵和眼睛的同时延伸。每一项新的媒体

的出现,每一项新的延伸,都会使人的各种感官的平衡产生变动,使某——感官凌驾于其它感官之上,造成心理、广和社会上的影响。

麦克卢汉关于传播媒体的种种观点和理论,有的是有道理的,如媒体是人体的延伸;有的是值得重视但放过分渲染了的。如媒体就是信息;有的则是毫无意义的,如招媒体分为冷和热,等等。现在,西方的麦克卢汉热早已冷却。西方传播学者认为,麦克卢汉理论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使人们对媒体本身的认识和研究为之一新。

(2. 克拉克的观点

克拉克(clark)认为教学媒体只是一种信息发送的手段,无论是电视、书本,还是面授,传递信息的内容没有什么不同,其教学效果也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只是信息的传递方式。在克拉克看来,传递方式在教育学上似乎是无关紧要的。“各种媒体仅仅是传播教学的媒介而已,就如同卡车能运载食品引起我们营养的变化,却不能对学生的成绩产生大的影响”,“能带来稳定且再三复现高质量教学的,与其说是所使用的媒体,不如说是软件的设计”。

(3. 安东尼·贝茨的观点

安东尼.贝茨(Anthony Bates)同意克拉克关于教学方式、软件设计质量的好坏对媒体传播信息的差异有极大影响的观点。但他认为,在表达知识方面,电视与其它媒体之间是存在重大差异的,而且这些差异在教育学上有重要意义,对于远距离教育,传播方式是一个重要因素,在选择媒体时,必须加以考虑。贝茨的主要观点如下:

(1)媒体一般是灵活的和可替换的。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时间和资源,通过某一媒体达到的教育目标,通常是可以通过任何另一种媒体来实现。于是争论的焦点是,在给定的条件下何种媒体最合适?

(2)每种媒体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即有一套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固有法则。换句话说,可以采取正确的方式使用一种媒体,也可能采取了错误方式。所以,每种媒体的特性有待适当的探索,这就意味着媒体的“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即使电视确实是一种最合适的媒体,但设计粗糙的电视节目照样会失败。

(3)并不存在某种“超级媒体”,所有媒体都有其长处和短处,而且一种媒体的长处往往正好是另一种媒体的短处。这个事实表明,采用多种媒体方案是比较有希望成功的。然而,使用媒体的种类越多,设计程序就越复杂,费用也可能越大。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在给定的情形下,只用有限的媒体,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并在方便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做到合理的均衡。

(4)对于某些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还是存在某种媒体,它们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媒体。

(4. 布鲁纳的观点

罗姆·布鲁纳(J.Bruner)认为:媒体在传授知识方面的功能是相近的,几乎毫无差别,而在发展技能方面是独特的,各个不同。如果讲授事实,用电视、广播、印刷材料、面授都行,都容易达到目标。但如果要发展技能,那么对于发展某一方面的技能,总会有一种相应的媒体比其它媒体更合适,更有效。

3、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界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

三大核心领域:第一,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内容——信息技术课程;第二,教

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学工具;第三,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认知工具。

4、协作学习的概念、在线学习的概念(2010真题)、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在线学习是指学习者在Internet的环境下,利用网上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系统获取学习资源、解决学习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应用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5、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能举例说明

教学是通过信息的传播,促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活动。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他为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计划过程和程序操作;它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目前,教学设计在正规的学校教育、全民的社会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个层次:(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

(1)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设计案例。

(2)基于活动的混合学习教学设计

所谓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把面对面(Face-to-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3)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4)企业绩效与教学设计

(二)、信息技术教育

6、“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方向培养目标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方向,主要培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研究人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设计与技术支持人员,企事业信息单位技术培养与应用人员。

6、1信息技术概念(2010、2012真题)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明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7、信息素质的概念(2011、2012真题);信息素质有三个基本要素(2012真题);信息能力的内容

信息素质是指人应具有的对信心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等各方面品质的总和。

信息素质有三个基本要素: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情感。

信息能力的内容有以下八个方面:

(1)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2)获取信息的能力(3)处理信息的能力(4)创新信息的能力(5)表达信息的能力(6)发挥信息作用的能力(7)信息协作意识运能力(8)信息免疫能力

8、信息技术教育的含义;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2012真题);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2012真题);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时期

(1)信息技术教育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也可作如下定义: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p97)

(4)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时期(p97)

从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与内容来看,可分为三个时期:

A.20世纪60—80年代,强调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与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

B.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强调计算机辅助教学。

C.21世纪初至今,强调停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把现代教育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强调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9、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2011真题);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能举例说明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含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的具体明确的表述。

(1)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信息素质,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新一代公民。

(2)“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p99)

基础性、技术性、高速发展性、实践性、层次性、学科性、工具性、综合性等。

(3)“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大体可分为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道德和法规三大板块。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集中在“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高中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

(4)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p100)

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包括课程目标结构、课程内容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结构、课程学段结构等。

目前,主要有三种课程结构范型:零起点结构、分级结构与弹性结构。

(5)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p101)

A、任务驱动与问题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C、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D、开放学习与统一规量相结合的原则;

E、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F、以优化学习、培养信息素质为根本宗旨的原则;

G、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H、知识、情感、技能多目标统一的原则;

I、效益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6)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能举例说明(p102)

A、任务驱动教学法。(2011真题)

是指在教学中以若干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掌握知识技能,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如用计算机编排一篇文章,创造一个动画,用网络开展一项调查研究,制作一个专题网站等。

B、范例教学法。

是指根据典型的、好的、清楚地例子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本质是通过特殊的例子来掌握一般规律,并借助一般的规律独立的学习。

C、基于信息技术的讲授法。

D、演示法。

E、自学辅导法。

F、资源型教学法。

G、研究型教学法。

H、活动型教学法。

10、基于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移动教育的概念(2010真题);移动教育的

模式、技术与功能;人工智能教育的概念;

(1)基于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p106)

A、移动教育

B、人工智能教育

(2)移动教育的概念;(p106)

指在移动的学习场所或利用移动的学习工具所实施的教育。相对于在固定的学习场所中所实施的教育(可称作固定教育)而言,移动教育具有移动性、灵活性、便捷性等特征。

(3)移动教育的模式、技术与功能(p106)

模式名称实现技术主要功能

基于室内无线连接

微型网络的移动教

蓝牙技术;无线网卡技术;红外通信技术等室内设备无线上网

基于校园网无线连接的移动教育移动IP技术、微波传输技术、数字蜂窝无线

电通信技术等无线局域网技术

能进行校内点对点、

点对多点无线连接,

重组灵活,

基于无线因特网的移动教育移动网络协议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移动主

机技术;无线网与有线网自动转接技术等

利用便携式学习终

基于手机短信的移动教育手机短信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微型浏览

器、无线标记语言(WML)等一系列WAP

教学活动通知等传

应用技术

基于无线可视电话的移动教育除“基于手机短信的移动教育”中的“实现技

术”外,还必须利用视音频采集、编码、压缩、

传输等一系列技术

“面对面”的远程实

时教学,移动视频会

基于电子书包等便

携式信息设备的移

动教育

多媒体技术;教学材料数字化技术等

将学习材料、学习工具随身携带、便于随时随

地进行数字化

学习

(4)人工智能教育的概念;

人工智能是指电脑或其他机器对人或动物的智力过程与行为的一种模拟与延伸。它使电脑或其他机器具有完成某些智能任务的能力。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种人造智能。人工智能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人工智能,改善师生活动方式,优化教育效果的理论与实践。

(三)、数字媒体技术

1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方向培养目标

培养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字传媒人才。

12、数字媒体的概念(2010真题);数字媒体的特征(2010真题);数字媒体的采集与制作包括哪些内容;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1)数字媒体的概念;(p108)

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的媒体,或以数字化形式传递信息的媒介。

(2)数字媒体的特征;(p109)

A、数字媒体的信息具有实时、准确、大容量、易检索、多通道传递等特征;

B、数字媒体的符号是建立在0和1基础上的多媒体符号;

C、数字媒体的媒介主要是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具有可交互、协同、共享,技术含量高等;

D、数字媒体形态多、功能多、应用领域广泛.

(3)数字媒体的采集与制作包括哪些内容;(p110)

A数字声音的采集与处理:声音的数字化,数字音频文件格式,

模拟信号:在时间上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信号。

声音的数字化:实际上就是取样和量化。

取样频率:每秒钟所抽取的声波辐度样本的次数。

量化位数:每个取样点能够表示的数据范围。

声道数:所使用的声音通道的个数,它表明声音记录是产生一个波形(即单音或单声道),还是两个波形(即立体声或双声道)。

B数字图像的采集与处理(2012真题)P112

C数字影视编辑与制作

线性编辑:是一种需要按时间顺序从头至尾进行编辑的节目制作方式,它所依托的是以一维时间轴为基础的线性记录载体,如磁带编辑系统。

非线性编辑:把输入的各种视音频信号进行A/D 转换,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存入计算机硬盘中,将传统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系统中的切换台、数字特技机、录像机、编辑机、调音台、字幕机、图形创作系统等设备,集于一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视音频处理卡、视音频编辑软件所构成的系统对电视节目进行后期

编辑和处理的过程。非线性编辑可以对画面进行任意组合而无须从开始一直顺序编到结尾,它能够对视听信号进行随机记录和读取。

(4)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p117)

A数字出版B数字音频广播与电脑音乐

数字音频广播:采用全数字化处理方式,数字音频广播的传输方式主要是

地面数字音频广播和卫星数字音频广播。

C数字平面艺术D数字电视E数字电影F数字手机通讯

(四)、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13、“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教学软件的开发与管理人才,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人才等。

14、教育软件的概念;教育软件的分类

教育软件是以服务于教育为目的,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文图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等载体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供人们阅读,听录或观赏使用的计算机软件或电子出版物。

教育软件的分类有多种划分方法:

(1)按传统的辅助教学类型可分为:讲解演示型,操作连续型,个别学习型,仿真模拟型,启智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

(2)按资源应用的目的的可分为: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提供各类CAI课件,视频点播资料,教师备课教案,多媒体素材等各类资源),图书情报信息库(提供全面的图书查阅和检索服务),管理信息库(提供全校教学,科研,行政,后勤,财务等多项管理信息资源),动态综合信息库(校内新闻发布,问题讨论,师生之间的E-mail 交流,常用软件下载等)。

(3)按消费群看可以分为一下几类:为教育机构服务的软件,教师使用的软件,比较典型的包括课件制作工具软件和学科教学软件,学生使用的软件,为师生服务的软件,包括网络学习平台,课堂多媒体演示软件,无纸化考试软件教育等。

(4)按产品类型也可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等。

14.1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的基础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涉及软件生产的各个方面,从最初

的系统描述一直到使用后的系统维护,都属于其学科范畴。由于软件工程人员运用的是系统的,有组织的工作坊法,这种方法对于制作高质量的软件是最有成效的。

人机工程:人机工程学又称人机工效学(Ergonomics ),是一门让技术人

性化的科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也就是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把人作为产品和环境设计的出发点,使其性能、色彩等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从而使人们在工作中更安全、便捷和舒适,工作效率更高。其研究方法和评价手段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美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

15、软件过程与开发模型;教育软件开发流程(2010真题);教育软件开发技术

“软件过程”是指制作软件产品的一组活动及其结果。

“软件过程模型”是指特定角度提出的软件过程的简化描述,即对被描述的实际过程的抽象,它包括构成软件过程的各种活动,软件产品以及工程参与人员的不同角色。瀑布型开发方法,进化式开发方法,形式化转化等是软件开发的通

用模型或范例、

教育软件开发流程包括环境分析,教学设计,系统设计,脚本编写,软件编写,试用评价等步骤。

教育软件设计开发技术:(1)素材制作技术。(2)软件创作技术。(3)网页制作技术。包括静态网页编辑技术;网页优化技术;动态网页编程技术;(4)平台开发技术。

(五)、现代远程教育

16、“现代远程教育”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培养远程教育或培养系统的技术方案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相关技术支持人员;远程教学资源与课程材料设计,开发与制作人员;各类远程教育或培养机构(电大,农广院,网校,远程学习中心,企业培训部)的基层管理人员;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含教学指导咨询)人员;有关远程教育的新闻传媒工作人员。

17、现代远程教育的概念(2012真题);远程教育的特征

远程教育是指通过远程教学或远程学习实现的教育(包括各类学校及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和社会生活情境中的教育)的总称。

德斯蒙德.基更总结远程教育的5个特征:

教师与学生的地理位置相互分离;

受到某个教育机构的指导和影响;

应用到各种通信媒体来传播教育内容;

提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通信交流;

对学生的教学很少集体进行,没有或基本没有学习团体。

18、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兴起时间技术基础教育形态

第一代19世纪中

适合自学的函授印刷材料函授教育

第二代20世纪初

期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视听

手段

广播电视大

第三代20世纪末

期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和多媒体

技术

网上虚拟大

18.1远程教育的模式

单一院校模式: 指以英国为代表的主要由开放大学这类单一模式的院校来实施远程高等教育。欧洲除英国外还有西班牙和荷兰,亚洲有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英联邦国家。

双重院校模式:指以英国为代表的主要由开放大学这类单一模式的院校来实施远程高等教育。欧洲除英国外还有西班牙和荷兰,亚洲有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英联邦国家。

多重系统模式: 指在同一个国家并行存在多种模式的开放与远程教育系统,即既有独立设置、专门开展远程教育的院校,又有举办开放与远程教育的传统院校。例如,我国就既有传统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又有国家专门建立的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的远程教育,还有作为国家考试制度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9、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设计、课程开发

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远程教育系统的教学设计,远程教育专业级课程设置的教学设计,远程教育中课程的教学设计。

远程教育系统的教学设计主要任务是规划和建立一个远程教育的办学机构。

专业级课程设置的教学设计主要任务是决定一个机构向社会提供哪些专业的课程,提供什么层次的课程,每个专业包括哪些课程以及学分的要求等。

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某一门课程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并根据设计的结果,完成各种形式学习资源的开发,因此也称为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完整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准备阶段(2)分析阶段(3)设计阶段(4)开发阶段(5)实施阶段。

20、远程教育平台的概念;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与学习支持

概念: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是指基于数字卫星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以及其他网络形式支持的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系统构成。

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与学习支持:(1)高质量的学习材料-学习辅助(2)清楚地学习计划-时间管理、态度专心、信息加工(3)探究式活动-检测要点(4)协助学习-态度、动机(5)虚实结合的学习社区-焦虑、动机(6)专业的学习支持-焦虑、学习辅导(7)及时的学习评价-自我测试、应试策略保证远程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2010真题)

课程导入、网络学习组织、学习支持、教学评价

21、远程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

(1)基本要求:1、具备远程教育或培训机构软硬件系统使用、维护的能力

2、具备远程教学资源与课程材料的开发与制作能力

3、熟悉远程教育或培训机构的组织、管理及运行机制,并胜任相关基层管理工作

4、熟悉远程教育或培训机构支持服务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具备较强的人际交流和通讯能力

5、了解国内外远程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并具备较好的文章编辑能力,为新闻传媒机构提供及时咨询和相关建议。

(2)较高要求:1、具备远程教育或机构软硬件系统规划、设计的能力

2、具备远程教学资源与课程材料的设计与评价能力

3、熟悉远程教育或培训的内在规律,为远程教育或培训机构提供咨询和质量保证评价

4、具备远程或培训机构学习支持服务中心组织、管理及评价的能力

5、具备较强的远程教育相关项目、活动的策划、设计能力。

六、教育技术学的新兴研究方向

1、企业电子培训与绩效技术:E-learning的概念;企业E-Learning 拥有下列优势;企业E-learning系统结构;绩效;绩效技术的概念;绩效技术的操作模型;电子绩效支持系统

(1)E-learning的概念;p149(2012真题)

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2)企业E-Learning 拥有下列优势:

? 实现个性化学习;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获得优秀的教育资源;

(完整版)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考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二节 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 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 两大类。单选或多选,小几率名词解释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 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妥妥的多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 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 段的教育技术。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妥妥多选 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多选问几个阶段,单选问谁提出的,提了什么主张,重点) 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 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视听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 视听传播阶段 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第三节 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多选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单选)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 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下面是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应用与创新 社会责任多选 第五节 一、学习理论(包含哪些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选择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的方向其实很多的,不过大家所知道甚少,笔者就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该专业的考研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研方向中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分为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对于学校而言,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例如: 0809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1 物理电子学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3 系统工程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我找了以下专业方向以供大家参考,共十二大类。其中有些是与物理、机械、光电、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交叉的学科,但电信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 1电路与系统 2集成电路工程 3自动控制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通信与信息系统 6信号与信息处理 7电子与通信工程 8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9光电信息工程 10物理电子学 11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 1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1.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学科概况 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各种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件实现等。 电路与系统专业排名是

现代教育技术作业

《蜀道难的课件制作》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系别::教师教育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行知二班 姓名:郭军 学号:44 注意事项 1.考生需将上述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2.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 3.交卷时请将本答卷和题签一起上交,题签作为封面下一页装订。 论文试题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考核类别:考察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考试形式: 作品加论文 使用范围:教师教育学院11级 要求: 一、论文题目。 选一节课,必须是你学习的本专业的课程,论文题目为:《XXX课的课件制作》 二、要求: 1、不少于2000字; 2、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课件制作的目的意义。 3、第二部分,你所选课程的制作方法和过程;要求图文并茂(附制作过程中软件抓图)。

4、第三部分,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应用了哪些制作软件。 三、评分标准: 1、优秀的标准:论文立意明确,观点正确,有独到见解;论述说理透彻,论据充分,逻辑性强,意见或建议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重要参考价值;文章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自然。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合理,交互性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为独创课件。 2、良好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观点正确;论述较透彻,逻辑性较强,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文章层次较清楚,语言流畅,字数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多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比较合理,交互性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部分为独创课件。 3、中等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观点基本正确;论据较充分,有一定逻辑性,能理论联系实际;文章层次较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基本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少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太简单,少量交互性,具有少量的艺术性,部分为独创课件。 4、及格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有一定论述说理,逻辑性一般;文章有一定层次感,语言基本顺畅,字数基本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少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混乱,无交互性,具有少量的艺术性,很少部分为独创课件。 5、不及格的标准:论文立意不明,有明显的错误观点和理念;论述说理不明白,文章层次混乱。课件为抄袭课件。 《蜀道难课的课件制作》 目的意义: 《蜀道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教学目 标是通过朗读把握诗歌丰富多彩的语言特点,领会诗歌奔放磅礴的气势和宏伟豪迈的情感基调,加深对李白诗歌特点的理解。 以往的课堂教学步骤的把握常常并不是很科学,老师有时完全不顾课堂节奏超时或者提前下课有时还是会发生,合理的备课是改善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以此同时加入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会更好的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伴随课件的教学,可以根据课件的播放板块、环节来调整教学的节奏,从而促进学生们积极的、主动的去学习,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提升学习的效果。这就是多媒体课件存在并在课堂中应用的第二个意义所在。 传统的课堂主要是讲读、讲授法教学,教师总是沦为了所谓的“教书匠”,而并不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课堂上一节课的课堂容量又十分有限,这造成了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局限性,除了应试以及“死嚼书本”外其他知识均不了解,以至于进入大学、社会之后成为真正的学习的“机器”,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丢了西瓜捡芝麻”,“顾此失彼”的。因此,在当今的现代化课堂中使用课件就有了更加丰富的用途。课件的应用能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增加我们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容量,课件中插入的视频、音乐、图片能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学习,让学生在感官上受到熏陶与感染,更好的拓展、迁移、升华,课件的使用既让学生收获更多多元化的知识同时又对教学过程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传统的课堂可能会出现死气沉沉的情况,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注意听讲、不主动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很短暂,可是我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远远没有结束,现在我就把我自己在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在我看来,现代教育应体现在“教育”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之上,我国的教育事业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教育,发展到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及应用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成为现实,也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提供了机会,同时给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突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那么,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辅助手段,它的质量及其教学中的效果如何,自然成了这种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应该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真正实现了个别化的教学。如果学习中遇到了问题,

可以通过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与学生,甚至与认知工具之间的交互得到解决。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体现在: 一.实质与内容 1、它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是“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 2、它强调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它认为学生只要能和学习资源发生联系,就能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 3、它是用系统方法对各种教学方式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的优化。 4、它可以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不同层次,当前的应用方式主要有: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广播、电视远距离教学方式,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个别化交互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远程通信教学方式。 二.指导思想: 1、现代教育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现代教育技术关注的中心是学习者的需求,课堂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学生活动和创造的过程。

(完整版)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考研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而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3、Blending Learning: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4、教学媒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被称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而媒体泛指能够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或工具。也可以被看作是实现信息从信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手段。 5、电子书包:电子书包是对学生用轻型学习终端的形象化描述,采用了传统书包的隐喻;功能上则远远超越了书包,如配以电子课本作为学习载体,辅以信息处理能力和无线通讯功能,可成为支持各种有效学习方式的个人交互式学习工具。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7、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姓名:居梦琪 学号:10410212 美术系1002班。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使得自己对现代教育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我们当今的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使我国的教育能迅速地与国际教育接轨。让我们尽快地进入教育手段现代化。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 与传统教育相比较,现代技术教育具有现代化的特点。现代技术教育使用的设备:有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影机、扩音机、复读机等轻设备;还有语音实验室、电视录像系统,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重设备。无论是轻设备还是重设备的制造和使用,都是建立在声学、光学、电子学、机械工程学等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现代教育设备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结构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是物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信息科学、文化艺术等。如教学电影,从表现形式上包括文学、绘画、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在制作和放映过程中,又运用了摄影、录音、放映等多种技术。因此,要搞好现代教育技术必须综合应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效果具有高效性的特点。现代技术所追求的是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即节省时间,提高质量,扩大教育规模。与传统教育技术相比,在同样的时间内,能使学生学得多些、快些、好些,取得最佳的教育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给学校带来的影响:一方面进一步加剧了学校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又促进具有优势互补条件的学校加强联合,共同参与更高层次的竞争。学校能吸引到多少学习者,就取向等各方面。学校必须走联合之路,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计算机网络使学校之间的联合非常容易,不受国家、地域的限制。因此,各国因此推进学校之间的合作。 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以学生为中心,同时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作用。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职能发生变化,教师在教学法过程在的主要任务不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面对面传授给学生,而要逐步转向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并组织、引导、帮助督促学生在其中学习。教师熟练掌握操作各种先进的教育工作;要掌握现代认识理论,帮助学生设计出最佳学习程序;要具备多门学科共同的基础,有较宽的知识面,熟知各种科学方法,使自己在并不擅长的领域里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个别化学习方式,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水平选择适合的学习进度,在没有负担的轻松环境中学习,实现真正的“教育平等”。现代教育技术要求学生必须提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代技术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教育教学技术现代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物征。为了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要十分重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以探索提高教育改革,扩大教育规模的新途径。同时,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现代教育技术逐步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满足于学校书本上的知识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可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促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发展的最直接的重要因素。 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的关键问题是教育思想和教师队伍的素质的提高

2016年教育学考研学校排名之最容易被录取的十五所推荐院校

2016年教育学考研学校排名之最容易被录取的十五所推荐院校教育学专业作为国家的统考专业,在分数上的要求相对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对于一些自主划线的院校,像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类似的这样的院校,或者一些比较受学生欢迎的院校,如南京师范大学,虽然不是自主划线的院校,但是还是比较不容易考取的。下面,为你推荐15所性价比比较高的院校,这些院校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是这些院校的教育学专业比较广泛,且专业上也比较好; 二是不是自主划线的院校,录取时走的是国家线; 三是避开了竞争比较激烈的热门地区,竞争上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激烈。 首先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比较特殊的院校,虽然首都师范大学位于北京这个比较热门的地区,但是相对于北京的其他一些院校,以及其他地方的一些比较难考的院校,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比较容易考的院校。 一、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七。复试分数线一般都是国家线。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科学学院及各学院的课程教学论学科均参加全国教育学统考。 对于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的考研应该说是明显简单于北大和北师,因为首都师范大学执行国家线,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分数要求,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线,所以考生们可以踊跃报名。 对于首都师范大学的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北京市还是比较认可首师大的毕业生的,而且北京市80%的中小学教师是由首都师范大学输送的,同时教育学专业不一定都要从事教师这个行业,可以是适当的拓宽自己的就业面,

所以首都师范大学也是一个让你进入高学府学习的机会。 因为执行国家线,所以你的英语水平不需要达到很高的水平,难度较报考北师和北大小一些,当然不是说英语水平高就不好了,那样会更有把握。同时专业课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专业课可能卡你的线。当然也不要以为首都师范大学非常好考,随着近几年报考者的增多,也存在这刷掉很多考生的情况,所以要慎重选择,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而且符合自己的能力的学校。 二、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是比较有实力的师范院校,特别是比较教育学、小学教育等专业,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同时从上面的版名人数作为参考来看,竞争不是很激烈,还是有很大的考取概率的,特别是鉴于其综合实力,所以这所学校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考生,应该是比较稳的学校,而对于一些一般的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特别在比较教育学这个比较优秀的专业报考人数也不是很多,所以也是有很大的空间的,再一个就是上海师范大学复试分数执行国家线,所以也是一个优势,这样就是要求分数符合基本上的要求,是对一般的要求,所以也是很容易达到的。 上海上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比较多,而且地处上海这样一个发达的城市,所以也会是很好的发展和就业的机会,所以总体上来说选择上海师范大学时一所比较好的考研选择院校。 三、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发布的2007—2009年全国学科排名榜,81个一级学科中,华中师范大学9个一级学科位于前十强。其中教育学排于第4名。从这里可以看出华中师范大学的综合实力是比较强的。所以报考这所院校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思维导图)

经验之塔不仅是视听教育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之一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 现代教学理论 视听教学理论 传播理论 系统科学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 布鲁纳-认知发现教学理论 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理论 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理论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的教改实验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范例教学模式 知识构建理论 视感知规律 人眼的视觉特性 人眼的视觉心理 视觉的光谱灵敏度视觉范围彩色视觉听感知规律 经验之塔理论 传播的概念与类型 传播的过程与模式 教育传播 系统论 控制论信息论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关于构建主义的主要观点 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构建起来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构建 新信息和本身的信息 学习者以自己方式构建对事物的理解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构建主义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教学在构建主义教学中广为采用,这位基于网络的写作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联通主义的基本观点 学习就是联通-知识网络的形成与优化 连接管道比管道里的内容更重要,因为内容是不断变化的 新构建主义的核心思想与理论体系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联通主义解释了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发生的机制,学习者应该如何有效地学习如何获得最新的知识 核心思想:实现知识创新 理论体系:选择原则和零存整取与经典构建主义的异同 相同点 强调真实情境对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写作与会话的关键作用 认为学习是意义构建的过程 认为知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不同点 考虑了网络时代学习的新特征: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学习零散不系统强调网络时代会搜索就会学习 注重“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 强调学习创新观 积极反应原则-以问题形式教学 小步子原则及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问题情境假设与检验整合与应用 只要用于学习的有效时间足够长,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的掌握标准 掌握学习的程序 诊断性评价实施集体教学 形成性测验二次教学下一单元学习 呈现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内容 知识的整合协调应用 根据儿童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利于儿童发展要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教学 5条教学原则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任务-内容-形式-方法 运用范例阐明“个”的阶段阐明“类”的阶段 掌握规律的阶段 掌握一般性的时间经验或生活经验 教学原则 真实的观点、现实的问题 多样化的观点 持续改进的观点 观点的概括和深化 学习是积极的认知者 社区知识与协同认知责任 民主化的知识 对等的知识发展 无处不在的知识构建 知识构建对话 权威资料的构建性使用 嵌入活动的形成性评价 分辨率视觉暂留心理趋合画面均衡视觉重心视觉心理与构图 线条色彩 明暗视觉节奏人耳的听觉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人耳的非线性效应 人耳的隐蔽效应鸡尾酒会效应 颤音效应哈斯效应人耳的声音定位机理 双耳效应 耳廓效应 经验之塔的主要内容 底层(做的经验) 中层(观察的经验) 顶层(抽象的经验) 有目的的直接经验 设计的经验演戏的经验观摩演示学习旅行 参观展览电影和电视 广播录音和静态图像 视觉符号 言语符号 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 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 教学活动应该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必须充满具体经验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为具体直观,也能为抽象活动创造条件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 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学媒体和视听经验,较上层的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容易理解的具体、形象的经验,它又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弥补下层的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 传播的概念 传播的类型 转播指信息的交换与交流 人际传播 沟通 调节 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教育传播 明确的目的性内容的严格规定性 受者的特定性 媒体和传播通道的多样性 网络传播 传播的数字化传播的互动性传播的快捷定传播的大容量检索的便利性媒体的综合性信息的再生性传播的开放性传播的选择性 拉斯威尔传播模式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控制分析(who)内容分析(say what) 媒体分析(in which channel) 受众分析(to whom) 效果分析(with what effect) 信源-编码-信道(干扰)-译码-信宿-反馈-信源 一个优秀的传播者,将经常注意受传者的反应,修正传播内容,使之更加适合受传者的需要、兴趣和经验等,以加强传播效果 贝罗传播模式 信源和编码者 传播技能 态度 知识水平社会系统文化背景 受传者与译码者 信息 符号内容 处理 通道 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 影响课堂教学的6大因素 教学系统怎样施教(B) 用什么教材施教(L) 用什么教学媒体施教(M) 对谁施教(P) 在什么情况(环境)下施教(S) 为什么(目的)施教(Z) 教育传播要素 教育者教育信息受教育者通道和媒体传播环境 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 自学传播个别传播 课堂传播远程传播教育传播过程 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选择教育传播媒体 通道传送 接受与解释评价反馈调整再传送 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 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 重复作用原理信息来源原理 系统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几乎都是有机整体,且又都自称系统,互为系统,每个系统都是在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变化发展,并能保持动态稳定的开放系统;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保持一种有序的状态 系统论促使我们以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来考察教育教学过程与现象,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一个有效的教育教学系统,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反馈控制系统 如何对教育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如何分析教育教学系统中的信息传播特点与规律,这就是教育技术关注的问题。信息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方法。 反馈原理 有序原理 根据有序原理,在研究与处理教育教学问题时,应注意教学系统 与环境的关系,重视对构成教学系统的要素加以注意和选择,更要特别重视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组织,以充分发挥教学系统的功能 整体原理 整体原理要求我们在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时,要具有整体意识,不仅要注意发挥系统中各部分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注意发挥各部分相互联系所形成结构的功能,达到教育教学系统的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 一、填空题 1.媒体按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划分,可分为视听、视觉和听觉。 2.教学媒体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 3.媒体具有传播和获取的功能;媒体具有积累和存储信息的功能。 4.通常小学教学中最普遍使用的教学媒体有黑板和粉笔、文字印刷、图片、实物和模型教具。 5.教学中使用的投影型视觉媒体主要有幻灯和投影。 6.在使用幻灯机时,如果影幕上的图像模糊,应调节幻灯机的调焦旋钮。 7.录音机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示范模仿、情景展示和配画放音法。 8.听觉媒体是指承载、传输和控制声音的物质材料和工具。 9.计算机辅助学习主要有辅助学习式和模拟环境两种基本模式。 10.多媒体计算机主要包括三部分:信息输入部分、信息管理部分、输出部分。 11.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作为教师、作为学习者、作为学习环境或学习工具、教学管理助手。 12.卫星电视系统由上行地面站、同步地球卫星和地面卫星接收站三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是。 A.传播者、资源、信息、媒体、接受者 B.传播者、资源、信息、接受者、效果 C.传播者、媒体、信息、接受者、效果 D.教师、媒体、教材、学生、学习效果 2.下面关于教学媒体这一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教学媒体是教学信息的发送者 B.在教学中所有的服务于教学的工具都是媒体 C.教师不能算是一种教学媒体 D.黑板不是教学媒体 3.下面关于教学媒体分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按教学媒体的实用性和价值分类 B.可按教学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 C.可按传递信息的单向或双向分类 D.可按与外界接触的人体器官分类 4.下面关于媒体的教学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学媒体的理论和实践是教育技术的唯一研究领域 B.运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对教学的效果影响不大 C.能找到一种可以适合于任何教学目标的“超级媒体”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转瞬即逝,这学期即将走进尾声,而《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的学习已经结束,就差期末考试了,说实话真有点舍不得,虽然平时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而不像另外那位上这门课的老师,一学期基本没布置什么作业,但是我想这是老师对我们负责,才会对我们要求很多,促使我们平时下来认真学,收获实际的东西。虽然这学期时间短,上课时间只有九周,但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收获了很多,现将我在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对教育技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上这门课之前认为老师借助电脑、投影仪、幻灯片、ppt教学就是现代教学,其实只是多媒体教学而已,只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含义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其核心是利用现代技术服务教育,改进人类学习,其本质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它既是一个实践领域也是一个理论领域,作为实践领域的现代教育教育技术即通常所说的“电教”,作为理论领域的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 其次,由于时间有限,老师多是给我们讲理论的东西,技术操作的演示讲解很少,但是老师会想发设法让我们自己去学习。比如通过布置两个关于技术操做的作业,一是mindmanger 思维导图的制作,另一个是关于ppt的制作。制作这两个东西我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制作mindmanger 思维导图,首先得下载mindmanger这个软件,我自己下载下来安装几次都不开,然后让同学帮我从新下载安装还是打不开,但是什么原因还是没弄清楚,后来就用另外一个同学的电脑做的这个作业,其实发现很简单,上课时老师布置这个作业的时候感觉好难,都不知到该怎么做,做的时候发现很简单。这让我明白了,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不要有畏难情绪,当你真正开始去做某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它没你想象得那么难,你会把它做好的。关于ppt的制作,上课时老师也没举例怎样制作ppt.这就得看你平时对这个软件的熟悉程度了,也是检测你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这门课学习得怎样的时候了。关于ppt的制作,我做的关于高中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节的类容,由于平时我们进行教技训练的时候都没做ppt.做起来有一定难度,不会的地方还得上网查,翻《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这本书,咨询同学等等,虽然做的很简单,但是还是收获颇多,为以后制作ppt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制作教案这个作业,对我们思教的同学来说,并不难,因为我们平时教技训练时就要求写教案,最开始我们都是写简案,但是通过和大四实习回来的学姐学长交流,他们告诉刚开始要写详案,这样对提高教课有一定帮助,之后每次我都写详案。所以这次老师布置的教案设计也写的详案。 第三,了解到很多网上学习的资源、平台,如网易公开课,教育人博客、走遍美国,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等等,这为以后打发无赖的时间找打了很好的方式,同时也能学到很多知识,增加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 第四,意识到学好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这一点对我来说收获最深的一点。在很早的时候,邓小平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能促进这一教育理念的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资源多样性、资源共享性、资源开放性、内容主动性,学习过程的互动性与独立性的资源优势,在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有积极作用。比如多媒体技术能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在教育教学方面,完全可以提供一个便于学生学习的理想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电子方式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有关的学习资源传到一个共同学习的平台,学生能够利用网络随时随地

教育学考研学校专业排名

一、教育学一级学科最新排行: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2华东师范大学3西南大学4南京师范大学5华南师范大学6华中师范大学7东北师范大学8浙江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西北师范大学2湖南师范大学3辽宁师范大学4曲阜师范大学5厦门大学6陕西师范大学7福建师范大学8上海师范大学9四川师范大学10山东师范大学11云南师范大学12首都师范大学13河南大学14河北大学15北京大学16安徽师范大学17华中科技大学18山西师范大学19广西师范大学20西华师范大学21江西师范大学22沈阳师范大学23浙江师范大学 二、教育学一级学科中的专业排行 教育学原理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2北京师范大学3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2华中师范大学3山东师范大学4辽宁师范大学5西南大学6西北师范大学7上海师范大学8华南师范大学9武汉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2华东师范大学3西南大学4华南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西北师范大学2首都师范大学3华中师范大学4南京师范大学5东北师范大学6湖南师范大学7陕西师范大学8哈尔滨师范大学9上海师范大学10安徽师范大学11广西师范大学12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史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2浙江大学3西南大学 比较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2西南大学3华北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2南京师范大学3西南大学 高等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厦门大学2北京师范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大学2湖南师范大学3西南大学4苏州大学5南京师范大学6南京大学7浙江大学8清华大学9武汉理工大学10上海交通大学11河海大学12长江大学成人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2华南师范大学3西南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2天津大学3西南大学4南京师范大学 特殊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2华东师范大学3华南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2华中师范大学3西北师范大学4西南大学5内蒙古师范大学6东南大学7山东师范大学8四川师范大学9吉林大学10山西师范大学11浙江师范

教育技术学十位国内外著名专家

国内外教育技术专家 1、南国农(西北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现任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网络学院名誉院长,国家级学术刊物《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西北五省电教协会理事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原理 详细资料: 1943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山大学教育专业,194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1953年任教国立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1978年以来,致力于我国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著作甚丰, 主编我国第一本《电化教育学》《电化教育学》和《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是当代知名的电化教育专家,在全国电化教育界享有崇高威望。科研方向是:电化教育理论,教育传播学和电化教育试验研究等。南先生曾于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得甘肃省教学名师奖,2010年获“中国教育技术事业杰出贡献奖”,2010年获“情系陇原、献身教育”特别荣誉奖,2011年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等。 成就: 1978年以来,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南先生、萧先生一起从理论和实践上竖起电化教育这面大旗,使电化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1978年,将电化教育赋予了教育的身份进入教育学。 1979年——1982年,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了电化教育研讨班,被誉为中国电化教育的“黄埔军校”。 1980年,创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该杂志成为电化教育的理论阵地。 1983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1984年——1990年,担任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组长,该组现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先后担任该协会的负责人有南国农、顾明远、何克抗、徐福荫。1990年以后,担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等职。 代表作品: 《电化教育基础》 《电化教育学》 《教育传播学》 《信息化教育概论》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 2、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我国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现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终身教授)。长期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育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处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化教育、教学系统设计。 详细资料: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5篇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5篇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1) 时间过的真的很快,转眼之间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已要接近尾声, 经过半个学期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我觉得自已基本掌握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这对我今后当一名人民教师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管是理论,实验,还是合作能力方面,我都收获了许许多多。现在就让我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 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便是如何使用多媒体,助教老师李曼老师很男人真的跟我们讲解它的使用,包括液晶投影仪,中央控制面板,展示台等等,并给我们讲述了教学时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二,学会了如何从网上获取与教学有关的有用信息 李曼老师给我们介绍PPT控和百度文库中如何下载文章、课件。李曼老师在讲授如何下载课件时,不需在百度文库中注册就可以下载课件,这种做法很实用。网络上的资源无穷无尽,而且十分丰富,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查阅大量资料,这样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魅力。虽然我们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则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但是重要的板书须写在黑板上。 第三,学习了PPT的制作 以前也做过一些幻灯片,但当时只会简单的把字打在模版上而已,做出来的幻灯片很单调,有时颜色搭配十分不好,我的老师给我们讲了颜色搭配的技巧,以及如何制作PPT的原则,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受益匪浅。第二,学习了我们做教学设计 老师很认真,而且十分生动的给我们讲了如何做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是我们今后教学必须具备的技能。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吸引学生。 第四.学会了制作视频 这是我最开心的事情,那就是我们小组一起拍摄并制作了一个关于青春主题的视频。我们在一种十分娱乐的环境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教育技术学考研学校及考试科目

教育技术学考研学校及考试科目 2008-09-13 10:01:06本文已公布到博客频道校园·教育分类 教育技术考研学校 东北: 哈尔滨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华北: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山东师范大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 华中: 华中师大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大 华东: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大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 华南: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 西南: 西南师大四川师大 东南: 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西北: 西北师大陕西师大 国内教育技术专业考研学校信息 北京大学: 导师:高利明,女,1945年生,她是从1986年开始在远程教育领域的耕耘的,当时正值世界银行贷款电大/短大项目执行期,刚刚担任北大电教中心主任不久的高利明被确定为该项目的中国专家组成员,担任秘书工作.1993——1994年高利明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计算机教育应用系研修,研修方向为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其间又应印地安那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西文博士之邀前往进行短期学术交流. 林建祥(Lin Jianxiang),1928 年9月13日生.福建福州人.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原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电教中心CAI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基于计算机的教育(CBE)学会副理事长,计算机教育应用促进协会(AACE)亚太分部理事.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协会(GCCCE)理事,计算机教育应用国际会议(ICCE98)程序委员会中方副主席.从事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工作.在数学这类课程如何集成信息技术促进思维能力训练,发挥计算机的潜力有较独到的见解. 招生院系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招生人数 参考书目 教育技术系 01.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设计 02.网络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学》12春作业与答案

12春《教育技术学》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教育技术具有教育和技术双重特性。一方面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服务的实践领域是教育;同时另一方面它又是教育范畴中的一个特定领域,是(A)。 A. 在教育中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B. 在教育中使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C. 采用视听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D. 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满分:5 分 2. 静态视觉图像中,(B)结构给人以庄严、宏伟、尊严和刚强的感觉 A. 横线结构 B. 垂直结构 C. 斜线结构 D. 曲线结构 满分:5 分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教育传播环境的是(D) A. 校园环境 B. 教室环境 C. 人际关系 D. 教师 满分:5 分 4. 教育技术包括物化形态的和(B)的技术。 A. 精神形态 B. 智能形态 C. 神化形态 D. 物质形态 满分:5 分 5. 下列教学方法在实践的发展中与教育技术的形成无关的是(D) A. 视听教学的发展 B. 程序教学发展 C. 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 D. 学科教学的发展 满分:5 分 6. 下面哪项不属于程序教学的原则?(D) A. 小步子原则 B. 自定步调原则 C. 及时强化原则 D. 引起注意原则 满分:5 分 7. 下面哪项不属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D) A. 随机通达教学 B. 抛锚式教学 C. 支架式教学 D. 程序式教学 满分:5 分 8.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包括教学人员、(B)和技术人员三个部分。 A. 服务人员 B. 管理人员 C. 执行人员 D. 监督人员 满分:5 分 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C) A. 合作学习 B. 意义学习 C. 数字化学习 D. 自主学习 满分:5 分 10.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C)五个方面 A. 监督 B. 总结 C. 评价 D. 判断 满分:5 分 11. 支架式学习是指(B)

现代教育技术学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学试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A ) A.系统方法 B.直观方法 C.科学抽象方法 D.理想化方法 2.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C ) A.习题集 B.录像带 C.教室环境 D.教科书 3.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和(C) A“回收站”B“剪贴板” C“我的电脑” D“我的文档”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 A 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 B CUP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中的数据 C CPU有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 D CPU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5.在Pr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D ) A)普通视图B)大纲视图C)web视图D)幻灯片浏览视图 6. 下列哪个不是INTERNET上的安全标准 ( C ) A. S-HTTP B. SSL C. HTML D. SEL 7. 计算机病毒最其本的特征是: ( A ) A. 自我复制 B. 破坏磁盘中的文件 C.引起用户注意 D. 减缓CPU运行速度 8. 在E-Mail系统中常常遇到的“邮件炸弹”的是: ( B ) A、一种炸弹 B、一种病素 C、一种软件名 D、一个邮件 9. INTERNET上的声音、图象、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是:( A) A. 模拟信号编码 B. 二进制编码 C. 音频信号编码 D. 视频信号编号 10. 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D ) A.黑板,教科书,图片等 B.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 C.班风,校规,校纪等 D.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11. 银幕上投影的图像画面出现 "上窄下宽"的几何失真,这是由于( B )造成的。 A.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前倾斜 B.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后倾斜 C.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左倾斜 D.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右倾斜 12. 录像机放像时不能正常放像,指示窗口出现"d"指示,则表示录像机( C ) A.有机械或电路故障 B.录像带坏 C.处于自动保护磁头状态 D.太热 13. CAI的课件是属于( A ) 软件 B.系统软件 C.游戏软件 D.课本 14."发现学习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 D ) A.自己发现规律 B.有所创造发明 C.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作出发现 D.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15.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内容的选项是(A) A终结性测验分析 B 学习需要分析 C学习者分析 D 学习内容分析 16.不属于学习者分析的内容是( D) A学习者分析 B 学习风格 C年龄特征 D信息加工分析 17.下面提供的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基本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学生、目标、策略、评价 B 教学媒体、学习需要分析、形成性分析、学习目标 C 测验、调查、教学形式、教学媒体 D 评价、决策、规划、教学内容 18.学生的特征分析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学生的年龄、学历、初始能力 B 学习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学习风格 C 学习风格、初始能力、学习兴趣 D 学生的社会环境、初始能力、一般特征 19.下述关于教学设计的提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C) A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关于人类学习心理的学习理论,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般教学理论和人类传播活动的科学理论 B从性质来讲,教学设计是一种具有规划,研究,决策性质的操作过程 C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建构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优化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D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不用总结性评价. 20. 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 B ) A.在一堂课中使用了不止一种媒体 B.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构成优化的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过程优化 C.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情景展示的课堂教学 D.必须是视听结合才行 21. 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D ) A.教学目标完全不同于教学目的,两者无相互关系 B.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是类似的 C.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其实质是相同的 D.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