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各高校名单汇总

南宁各高校名单汇总
南宁各高校名单汇总

南宁各高校名单汇总

名称地址二级学院备注

本科广西大学大学东路100号

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资源与冶金学院

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学院

林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法学院中加国际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行健文理学院体育教学部教育学院艺术学院政治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国防教育学院

30个广西民族大学大学东路188号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化学与生态二程学院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

政治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文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物理与电子二程学院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预科教育学院

法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相思湖学院人民武装学院

18个广西医科大学

南宁市双拥路22

口腔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基础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护理学院

研究生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肿瘤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人文管理部体育部医学检验系

15个广西艺术学院

南宁市教育路7

桂林中国画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设计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影视学院人文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9个广西财经学院

南宁市明秀西路

100号

体育教学部国际教育中心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外语系工商管理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数学与统计系文化与传播系法律系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

财政系金融系会计系

13个广西师范学院

南宁市明秀东路

175号

文学院、政法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师园学院(独立)

17个

三本广西大学行健

文理学院

广西南宁市秀灵

路75号

行健文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广西民族大学

相思湖学院

南宁市鹏飞路北

段1号

管理系外国语文学系人文社会科学系艺术系国际贸易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6个广西师范学院

思园学院

南宁市明阳工业

区明阳大道15号

专科南宁职业技术

学院

南宁市大学西路

169号

建筑工程系旅游与服务系机电工程系商学院艺术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应用外语文化传播系应用外语与文化传播系外国语学院

10个广西机电职业

技术学院

南宁大学西路

101号

工商管理系建筑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艺术设计系汔车工程系社会科学部人文科学系电气工程系

10个广西建设职业

技术学院

南宁市秀灵路西

一里6号

城市建设与交通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设计艺术系规划与建筑系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土木工程系设备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公共基础部

9个桂林理工大学

南宁分校

南宁市安吉大道

15号

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冶金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4个广西卫生管理

干部学院

南宁市桃源路37

管理系护理系医疗系检验系药学系基础系社科系7个广西东方外语

职业学院

南宁市五合大道

19号

欧美语言文化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贸学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国际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6个广西农业职业

技术学院

南宁市大学东路

176号

商贸管理系园艺工程系外语系机电工程系生物技术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食品工程系动物科学技术系公共基础部继续教育部

10个广西工业职业

技术学院

南宁市秀灵路37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石油与化学工程系管理科学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基础教学部汽车工程系社会科学部

9个广西国际商务

职业技术学院

南宁市大学东路

168号

对外经济管理系市场流通系应用外语系旅游管理系国际贸易系国贸系

信息工程系

7个广西体育高等

专科学校

南宁市公园路2

体育人文社科系运动人体科学系运动系体育系教育技术部

高尔夫与休闲旅游系

6个广西职业技术

学院

南宁市明阳工业

园[南郊]

文化与传播系电机系经贸系艺术设计系计算机系食品系机械电子工程系

经贸系电子商务专业农业技术工程系

10个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南宁市东葛路

117号

法律系司法警察系民商法系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外语系6个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市青山路14

旅游系经贸系计算机信息工程系财政金融系文化与传媒系社科研究部

继续教育部

7个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市中尧路15

经贸系信息与设计系财会系工业经济系管理系公共基础部6个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市园湖北路

12号

土木工程系外语系机电系管理系信息工程系5个

广西演艺职业学院南宁市长堽路四

里113号

设计系表演系商学系艺术系4个

南宁地区教育学院南宁市北湖北路

57号[北郊

外语系文传系汉语理工系数计系公共管理系6个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南宁市大学东路

105号

信息管理系商业经济系外语系工商管理系建筑管理系文传系管理科学系

行政管理系计算机系财贸经济系贸易经济系会计系

12个

广西中医学院南宁市明秀东路

179号

国际教育学院基础医学院壮医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护理学院

临床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水文院水电院港航院土木院环境院

能电院

15个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市科园大道

39号

电力系电子系管理工程系动力工程系4个

广西教育学院南宁市建政路37

艺术系中文系旅环系政经系外语系数计系文传系现技系教育科学系9个

邕江大学南宁市邕大路1

号[北郊]

工学院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交通学院开放教育学院6个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南宁市长湖路6

治安系法律系社科部信息与技术部系侦查系基础部警体部7个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市长岗路99

机电工程系水利与建筑工程系水工系汽车工程系电力工程系机电工程系

社科系经济管理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公共基础部

10个

统计:6个本科院校;26个专科院校;总共约295个二级学院

调查报告-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摘要: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课程建设中尚属刚起步阶段,因此在通识课程的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识课程的具体设置乃至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着诸多尚待发展和完善的环节,反思我国高等教育的偏失,借鉴西方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整合我国高校教育的优势资源是推进我国通识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通识教育;现状调查;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的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时间不算太长,1995年,国家教委在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召开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中国内地通识教育的起点。1999年,教育部建立了首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XX年,复旦大学率先成立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文理学院——复旦学院。XX年,清华大学启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计划。近年来,通识教育的理念已基本在内地高校确立起来。湖北经济学院XX年也针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我校开始重新制定了培养方案,并把通识课程设置正式写入了XX年新颁布的培养方案中。湖北经济学院的通识课程的构成以通识必修课为核心主体,通识限选课和通识任选课作为延伸通识教育的辅助课程,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通识课程体系。然而处于初创期的我校通识教育在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有待完善和深入的地方。因而,本人采用自

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我校通识必修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主要由封闭式问题组成。调查实际发放问卷650份,收回623份。此外,本人还对学生进行了访谈,认真听取了他们对我校通识课程的一些想法和意见,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目前通识课教学的真实情况。 一、调查问卷的分析 (一)学生对通识必修课程的认识 调查显示,52%的学生都“知道”我校开设了哪些通识必修课程,但仍有48%的同学“不知道”我校开设通识必修课的具体科目。 61%的学生对通识课程教学在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方面持正向评价,即认为通识课“重要”。但有35%的学生表示通识必修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从学生对通识必修课作用的认识上,我们看到67%的学生认为通识必修课是为了“拓宽课本以外的知识面”,55%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人文素养”,42%的学生认为通识课是为了“辅助专业知识学习”,另外16%和12%的学生认为通识必修课的开设可以“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和“获得人生指导”。可见,学生很大程度上还是把通识必修课程看作一种辅助专业学习的知识学习。 (二)通识必修课程的设置 58%的学生认为我校的通识必修课只能“勉强满足需求”,因为某些想上的课程却没有。35%的学生认为能满足求知的需求,还有10%的同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2020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期中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节能、节水、低碳和绿色食品标志,在这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如图,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 的依据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三角形的稳定性 C.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D.四边形的稳定性 3.如图,△ABC≌△EFD,∠A=50°,则∠F的度数是() A.35° B.50° C.55° D.95°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00度,那么它的底角是() A.100° B.80° C.40° D.20° 5.下列各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 A.(3a)2=9a2 B.9a2÷a3=a3 C.a3 a6=a18 D.7a2+2a2=9a4 6.如图,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连接在一起,使AA′,BB′可以绕着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 工具(卡钳),则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 A.AAS B.ASA C.SSS D.SAS 第2题第3题第6题 7.如图,在△ABC中,AC=3,BC=5,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则△ADC的周长是() A.8 B.10 C.12 D.14 8.将一副三角板按右图所示位置摆放,使得它们的直角边相互垂直,则∠1的度数是() A.110° B.105° C.100° D.95° 9.如图,在Rt△ABC中,∠C=90°,∠B=30°,AD是∠BAC的角平分线,AD=2,则点D到线段AB的 距离为() B.1 C. 2 D. 4 A.1 2 第7题第8题第9题

论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3420933.html, 论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融合 作者:姜彩丽 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2年第08期 摘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实践中二者融合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为此,需要转变认识,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观念;进行课程改革,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注重融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8-0047-02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专业教育重视对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培养,是“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做准备的高等教育”[1]。通识教育则不直接与社会职业活动相联系,它的目的是培养作为一名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包括宽广的文化知识、科学的理性以及人文关怀的精神等。专业教育只有以通识教育为背景,才能使专业学习走向深入,不至于陷入过偏过窄的怪圈;通识教育也只有以专业教育为基础,才能明确方向,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必然趋势 (一)它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专业化是当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2]。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分 工、科学发展相对应,致力于人的专业素质的培养,专业性构成大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但过分强调专业教育,显然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中的各要素必须和谐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过程也必须协调平衡,也就是说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教育。专业教育培养的是人的专业素质。通识教育是专业之外的教育,主要培养人的宽广的知识视野、理性的人文及科学精神。通识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才能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它是科学和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现代科学发展以分化与综合为基本特征。科学的发展中既有分化,也有综合,现代科学中大量交叉学科的出现就是科学分化与综合的鲜明体现。要实现这些交叉学科的发展,要求我们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合作意识、人际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良好的意志品格等。从这个角度看,通识教育是必需的,专业教育需要与通识教育相融合。另一方面,通识教育也必须借助专业教育才能达到其目标。科学发展的形势是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学科和知识体系不断产生。高校的通识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必定要与一定的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不可分的。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清单

通识教育课程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德性养成为主要目标。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我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课程问答 1.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通过通识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深化对人类文明传统的理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认识; (2)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家国天下、认识宇宙自然,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3)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艺术境界,拓展国际视野; (4)提高思考批判、交流合作与开拓创新的能力。 2.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几个系列?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四个系列:I.人类文明及其传统、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III.艺术与人文、IV.数学、自然与技术,各系列课程教学目的如下:系列I. 人类文明及其传统: 充分理解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人类在思考永恒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传统,从而拓展跨文化的全球视野,提升文明对话的意识和能力,并面向未来思考人类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 系列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 能够从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角度深入思考我们置身其中的现代社会,了解不同学科认识现代社会的方法,批判性地反思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建构美好的未来社会。 系列III.艺术与人文: 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艺术的感知,提升审美情趣、想象力和鉴赏力,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该系列课程属于美育教育课程。 系列IV.数学、自然与技术: 理解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中某些问题的认识过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观察、思考、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3.通识教育课程、通选课、通识核心课是什么关系? 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程)对应2020版培养方案中1-2的部分,通识课程中包含通识教育核心课和通选课两类课程。

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我国进入20世纪后半叶以来,受西方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及 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类工科大学在我国兴起,专业教育在大学成为 主流,知识分门别类,学科朝着更加细致化、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专业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他们身上的不足一人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专业教育一枝独秀的危害。“学术专业化固 然可看做是学术的精致化与进步,但由专业化而产生的学术文化的 分裂,则使人们成为越来越专狭的专家,除了对自己规定的小圈圈 的的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外,对小圈圈以外的知识学问则了无所知, 也无兴趣,从而,人们无法再拥有一共同的整体文化观。”国内的 学者开始转向西方,学习西方的通识教育理念,来弥补专业教育的 不足。专业教育在西方同样如火如荼,但是并没有忽视通识教育的 发展,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应该携手并进,这样才能促进一个 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其实西方的大学也是在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中,认识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曾经西方的唯科学主义 哲学思想把专业教育推上了极端的位置,引起了一大批教育家的不满,进而引发了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争。西方学者有感于现代大 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专业教育是提供某一领域的深层次的知识和技能,目的是培养出该 领域的专门型人才。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1945年《哈佛通识 教育红皮书》中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广义地说,教 育可以被分成两个部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是学生整 个教育中的一部分,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

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精选

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After reading or practice, get the feeling, and after reflection and summary,to guid the work or life.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温馨提示:本文是通过读书或实践后,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某个问题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性文章。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后套用。 摘要: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课程建设中尚属刚起步阶段, 因此在通识课程的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识课程的具体设置乃至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着诸多尚待发展和完善的环节, 反思我国高等教育的偏失, 借鉴西方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 整合我国高校教育的优势资源是推进我国通识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通识教育;现状调查;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的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时间不算太长, 1995年, 国家教委在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召开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 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中国内地通识教育的起点。1999年, 教育部建立了首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XX年, 复旦大学率先成立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文理学院复旦学院。XX年, 清华大学启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计划。近年来, 通识教育的理念已基本在内地高校确立起来。湖北经济学院XX 年也针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我校开始重新制定了培养方案, 并把通识课程设置正式写入了XX年新颁布的培养方案中。湖北经济学院的通识课程的构成以通识必修课为核心主体, 通识限选课和通识任选课作为延伸通识教育的辅助课程, 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通识课程体系。然而处于初创期的我校通识教育在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有待完善和深入的地方。因而, 本人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一

【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南宁二中3月22日理综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Fe56Pb207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求的) 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代谢旺盛细胞的核孔数目多,有利于DNA、RNA的进出 B.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成多个区室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高效有序进行 C.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植物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D.细胞功能的差异是由膜上的磷脂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及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不可缺少,如叶绿素的合成离不开Mg元素 C.当血浆蛋白的合成受阻时,人体易出现水肿现象 D.若细胞内的核仁受损,会影响细胞中的翻译过程 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具有吸收光能的色素,叶黄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D.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中也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4.下图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模式图,H1N1中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年注射流感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流感 B.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C.病毒表面的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 D.利用煮沸消毒难以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5.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损伤和死亡B.人体内已经衰老或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不会被免疫系统清除 C.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在维持多细胞生物个体的发育正常进行和内部环境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 6.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 群落的垂直结构 B.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 身的光合作用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 阳能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 恢复力稳定性 7.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南宁二中 2020 届高三3月第二次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陕西凤翔泥塑是我国著名泥塑艺术之一,是在传统乡土社会中由当地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并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广为应用和流传的一种造型艺术。在当地举行的祭祀、庆祝、婚丧等仪式和活动中,凤翔泥塑担当着特定的民俗功能,是民俗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体现着广大乡民精神诉求的泥塑艺术,以积极、乐观、喜庆的基调和不断丰富、完善的形制样式,协调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②经过世代历史积淀,凤翔泥塑形成一套程式化塑造模式,并通过子承父业的家庭传授方式得以传承数百年。泥塑原型是由艺人手捏的实心塑作,再依型制成模具,然后再经过筛土、砸泥、擀泥饼、制坯、粉洗等塑型步骤以及勾墨线、教色、上光等的绘彩步骤。一件作品制作完成需经过十余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不可缺省。 ③凤翔泥塑按形制分为浮雕半立体造型和圆雕立体造型两大类。浮雕类的“挂片”有虎头、福禄寿三星、麒麟送子、菩萨、关公、钟馗等,代表作是虎头挂片(又称“挂虎”),一般体型较大。圆雕类作品分为“摆件”和“立人”。“摆件”是以坐虎、坐狮为代表的“坐兽”,还有以十二生肖动物为题材,规格大小与挂片一样;“立人”一种是用作供奉的神祇塑像,如福禄寿三星、财神、八仙、菩萨等。 ④祈子延寿、纳福招财、驱邪禳灾是中国民间艺术表现的三项恒常主题,凤翔泥塑在这方面表现得同样明显。 ⑤凤翔泥塑讲究平正规矩。作品采用正面、正面侧身、正侧面塑型,一般突出正面刻划。如“坐虎”头部为正面,身子则取侧面,集中绘制正面,也是民间“求全”观念的体现,符合中国民间的一般审美习惯。凤翔泥塑造型还讲究饱满圆浑。作品结体概括凝练,形态夸张变形,略显凹凸以划分五官、四肢等细部。这种造型既是针对泥材特性所作适应性处理,也是强调作品功能的实用性选择和精神性选择。这种处理,一方面使作品孕育着勃勃生机,显示出一种向外扩张的力度,更加表现出威严勇猛、震慑鬼宗的气势(如“坐虎”的脸部处理为暴额怒目、呲牙咧嘴,身躯则大幅度收缩,四肢也极度简化,糅合了动物特有的凶猛性格,以增驱邪之功效);另一方面,使纹饰有足够的施展空间,一些祈福纳祥的作品可以充分表达出人们追求圆满的幸福、对生命的赞美及展示出人们生机勃勃、达观进取的人生观。 ⑥凤翔泥塑上常用的莲花、佛手、葡萄等花草蔬果纹样以及贯钱、云气纹等抽象几何纹样,均是有富贵、平安、福寿、生子等吉祥寓意的象征图形或表意符号。这些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符号,具有强烈的历史延续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3月模拟数学(理)试题

南宁二中2020届高三模拟测试题 数学(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实数集R ,集合{}|13A x x =<<,集合| B x y ?== ??,则A B =I ( ) A. {}|12x x <≤ B. {}3|1x x << C. {}|23x x << D. {}|12x x << 2.复数2020 20211(),1i z i i +=+-(i 是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表示的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给出如下四个命题:①若“p 且q ”为假命题,则p 、q 均为假命题;②命题“若a >b ,则22a b >”的否命题为“若a ≤b ,则22a b ≤”;③“?x ∈R ,211x +≥的否定是“2 ,11x R x ?∈+<”;④在△ABC 中,“A >B ”是“sin sin A B >”的充要条件;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如图所示,在单位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面对角线A 1B 上存在一点P 使得AP +D 1P 取得最小值,则此最小值为( ) A. 2 B. 2 C. 2+ D. 5.已知函数4 ()lg(3)3 x x f x m =++的值域是全体实数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4,+∞) B. [- 4,+∞) C. (-∞,-4) D. (-∞,-4]

6.函数()()()sin 0,2f x x x R πω?ω??? =+∈>< ?? ?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如果122,,63 x x ππ??∈ ??? ,且()()12f x f x =,则()12f x x +=( ) A. B. 12 - C. 12 D. 2 7.已知排球发球考试规则:每位考生最多可发球三次,若发球成功,则停止发球,否则一直发到3次结束为止.某考生一次发球成功的概率为()01p p <<,发球次数为X ,若X 的数学期望() 1.75E X >,则p 的取值范围为( ) A. 10,2?? ??? B. 70,12?? ??? C. 1,12?? ??? D. 7,112?? ??? 8.已知O 是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内一定点,动点P 满足||||(),sin sin AB AB AC AC OP OA C B λ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则P 点的轨迹一定通过三角形ABC 的( ) A. 内心 B. 外心 C. 重心 D. 垂心 9.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值为( ) A. 1 B. 3 2 C. 12 - D. 0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意义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意义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意义 【摘要】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对在大学里学习通识课表示不理解。有的同学认为通识课就是基础课或选修课,选通识课就是为了凑学分的;还有一些同学则抱怨教学计划里为什么要安排通识课,最好是专业课多多益善。针对学生们思想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通识教育,大学生为什么要接受通识教育。这对同学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高个人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通识教育人文素质 一、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又称“通才教育”。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美国是开展通识教育最早、最完善的国家之一。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哈佛大学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学之一,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一直推行通识教育课程计划,并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已经不是过去的定向培养,整个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也必须随着转变。此外,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以广泛的通识教育为基础,如果学生不了解各领域最基本法则,也很难在这个信息时代真正成为专业人才。 目前,人们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是强调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的培训,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而通识教育旨在让学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 版)

南宁二中2021~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段考试题 物 理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min )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二、实验题(14题6分,15题9分,共15分) 11.(2)g L L )(21-(2分) (3)0.20(2分)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初始时乙的手指尽可能接近尺子;把木尺换成密度更大的刻度尺(如金属尺)(答案合理均可给分)(2分) 12.(1)BCDA (3分) (2)1.9 m/s (3分) 2.0 m/s 2(3分) 三、计算题(共45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2分)答案:(1)0.8 m/s 2 (2)6 m 解:(1) 质点在0.5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 11t x v = ①…………………………………………………(2分) 式中t 1=1s ,数据代入①式解得:v 1=2.0 m/s ………………………………………………………………(1分) 质点在 5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 22t x v = ②……………………………………………………………(2分) 式中t 2=2s ,数据代入②式解得:v 2=5.6 m/s ………………………………………………………………(1分)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3 12-t v v a = ③ ……………………………………………………………………(1分) 式中t 3=4.5s ,数据代入③式解得:a =0.8 m/s 2……………………………………………………………(1分) (2)质点在第 6 s 内的位移大小为:2221at t v x += ④……………………………………………………(2分) 式中t =1s ,数据代入④式解得:x =6m ………………………………………………………………………(2分) 14.(15分)答案:(1)能避免 (2)x 0=2.5m 解:(1)设甲车刹车过程滑行的距离为x ,则有:0-v 02=-2a 1x ①………………………………………(2分) 解得:x =12.5m ………………………………………………………………………………………………

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研究

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研究 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已二十年有余,无论是就采取“通选课”的高校而言,还是就采取“复旦模式”的高校而言,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都不甚理想。究其缘由,核心在于通识教育的理念还没有被准确领会,以及由此导致的通识课程目标不明和通识课程设置混乱。对于高校目前的通识教育改革而言,应采取对策如下:认清形势,顺应时代潮流,切实重视和加强通识教育;重视通识课程改革,明确通识课程目标;认真着手通识课程设置和通识课程体系的建构。 标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进程的深入、社会剧变和职业流动的日益加快、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的复杂化,人们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预期越来越高。在此情形之下,重新审视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推进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必将有所助益。 一、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高校在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模式,确立了“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专业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这种专业化教育在当时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亟须的各方面专业人才,有其非常大的积极历史作用。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这种过分专业化教育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如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较差,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等。20世纪60年代,高校认识到仅仅重视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20世纪八九十年代,针对当时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设置过窄过细、知识结构失衡、学生人文素养欠缺等弊病,教育部于1995年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现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等52所高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1998年4月,原国家教委高教司提出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当时被界定为:文史哲的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当今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科学素养。不可否认,文化素质教育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非常有限。就目前而言,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仍然游离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之外,不被学生重视,各高校也往往只把精力放在大量增加通选课的数目上,而没有从根本上考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学校现有专业课程的关系问题,从而也就不能使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学校的主体课程发生有机联系,这就使得最终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难以深入有效地开展,而是逐渐被虚化。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SO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加热后都能恢复原来颜色 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不含Na+ C.用滴加B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方法鉴别K2CO3和NaHCO3 D.少量CO2通入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CO2过量时白色沉淀溶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但反应产生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物质分解,又恢复原来的颜色;SO2具有还原剂,会将酸性KMnO4溶液还原而褪色,加热后不能恢复原来颜色,A错误; B.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不能说明是否含Na+,B错误; C. BaCl2与K2CO3反应产生BaCO3白色沉淀,与NaHCO3不能反应,因此可以用滴加B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方法鉴别K2CO3和NaHCO3,C正确; D. CO2通入CaCl2溶液不能反应,无白色沉淀生成,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2.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SO-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2 4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NH+ 中一定含有 4 D.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 CO- 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 3 【答案】A 【详解】 SO-,还可能含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2 4 SO-,所以A错误; 有SO32-被硝酸氧化成2 4 B.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如果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故正确;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说明有NH3产生,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意义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涵、发展与意义 【摘要】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对在大学里学习通识课表示不理解。有的同学认为通识课就是基础课或选修课,选通识课就是为了凑学分的;还有一些同学则抱怨教学计划里为什么要安排通识课,最好是专业课多多益善。针对学生们思想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通识教育,大学生为什么要接受通识教育。这对同学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高个人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通识教育人文素质 一、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又称“通才教育”。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美国是开展通识教育最早、最完善的国家之一。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哈佛大学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学之一,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一直推行通识教育课程计划,并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已经不是过去的定向培养,整个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也必须随着转变。此外,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以广泛的通识教育为基础,如果学生不了解各领域最基本法则,也很难在这个信息时代真正成为专业人才。 目前,人们对通识教育涵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是强调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的培训,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而通识教育旨在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得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是非功利性的,能使人受益终生。 第二,通识教育是人性教育。它是人的智慧和见识的通性,它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美感教育、独立人格教育,体现人文关怀,旨在促进人文、社会和科技文化沟通,发展全方位的人格。 第三,通识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予学生基本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其获得一个合理的能力结构。 第四,通识教育是思维方法教育。通识教育不在于让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系统知识,而在于训练学生运用和分析知识的方式方法和特有的科学思维方法。 总体而言,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而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任何哲学思想的产生都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然后随其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中国的“天人之辩”思想即产生于中国古代相对发达的农耕文化基础上。古人缺乏对自然、科学的理解,看到闪电会非常的害怕,他们认为是不祥之兆;有雷雨的时候,人们以为是老天爷伤心了。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古人就把这些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天的旨意。可以看出古代“天人之辩”思想中迷信部分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人民的愚昧无知使“天人之辩”思想更加根深蒂固,而中国古代对于农业的重视引起了中国古代哲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懈探讨,“天人之辩”就是中国古代争论最多的核心论题之一。 夏商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农业生产技术手段落后,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这一时期的“天人之辩”主要表现为人对于天的绝对依附关系,人们提出了“天命”的观点。天命有认命、屈服于上天的意味。如夏商统治者的“天命天罚”思想,即统治者将自己神话为上天的子孙,并承接“天命”对臣民实行统治。如臣民违反其统治,即被视为违抗天命,理应得到上天的惩罚。这一思想是这一时期“天人之辩”的集中体现。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文化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天人之辩”思想也随之繁荣和发展。汉代独尊儒术,在天人关系这一问题上,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新的神学天命论。李世民当政期间,出现蝗灾,他把灾难归于自己而痛哭流涕,其实这只是君主为了安定民心的一种策略。在中国古代的“天人之辩”体系中,一直并行着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即以孔孟、董仲舒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天命观和以荀子、王充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观。这两条路线构成了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诸种学说的核心和基础。 古代哲人在天人关系上的争辩有现实的积极意义。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和谐相处,这对于纠正当代那种把人与自然截然对立起来,主张以人为中心向自然开战的错误观点,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儒家所主张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注重人生价值的特点,主张每个人都要最大化的发扬自己的善性,这对于遏制当代膨胀的物欲和拜物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天人之辩”思想具有丰富的内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对策探究张晓旭

第33卷第7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7 2012年7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l.2012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对策探究 张晓旭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通识教育也在高校中逐渐推广开来。通识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通识教育本身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学校、教师、学生等因素影响下,它的开展并不顺利。文章就我国高校中通识课程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7-0156-02 一引言 通识教育即是通过教授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知识,以全面培养为目的,帮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懂得使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育方式。 通识教育课程与普通的教育课程有所不同,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增强学生的判断、识别、记忆能力,对人类、社会与自然有所了解,面对社会与国家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参与进去,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新青年。 二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通识教育不只是一个概念,还有具体的课程作为实施的载体。我国高校在通识课程的建设上都具备自身的特点,主要涵盖的范围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等,具体的课程安排每个高校都会针对学校具体的教学进行调整,共同点是多数高校在通识课程的建设中有必修与选修之分,但都逐渐将通识教育摆上了重要的位置,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导师制是国外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实施的主要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采用导师制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推动学生与导师积极展开交流活动,学生从导师处获取各种经验与方法,导师也可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学会用正确的态度看待身边的事物。通过对教学的进一步认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也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且经实践证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所取得 收稿日期:2012-04-19 基金项目:滁州学院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新建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0jyz015)。 作者简介:张晓旭(1966-),男,安徽滁州人,硕士,滁州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效果明显要比单一的教学方式更好。通识课程的多样化教学主要包括课程的互动性、通识性与综合性等,摆脱了传统的枯燥单一,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是目前多数高校推行的通识教学方式。 三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一)对通识课程教学的认识程度不够 我国内地高校对通识课程还未达到应有的认识度,虽然已经逐步开展通识课程,但重视程度较低,无法达到开设课程的教育目的。由于受到以往教育模式的限制,部分高校对通识课程依然持以可有可无的态度,对通识课程的内容认识不够,无法正确掌握其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多采取放任态度。传统的教育模式让许多高校管理层的认知始终停留在原始的教育模式,因这种观念导致部分高校对通识课程经常采取开设科目多,重视程度低,尽量将其进行压缩简单化,从而导致通识课程有形无质,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1]。 (二)通识课程教学机构与体制不健全 无论何种教学课程,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设施、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通识课程虽然已经逐渐步入正轨,但对于部分高校来说,在这方面的机构与体制等方面尚未健全,并未达到规范化与科学化的标准。教学设施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硬件设施与资金投入,一些高校根本没有建立真正的通识课程教研室,教学资料匮乏,硬件设施也较为滞后,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条件。资金投入不足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通识教育的发展,没有专项经费的支持,通识教育无法置办所需教材,各种活动也无法顺利开展,致使通识课程发展严重滞后。由于通识课程被予以各种轻忽态度,其教学管理方面也甚为松散,评价体系不科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氛围不严谨。 156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文)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 史(文)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择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 1.下图是汉代画像砖中的牛耕图。研究者发现,汉代二牛抬杠的耦犁中的铁铧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得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这表明 A. 土地私有促进生产发展 B. 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 C.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 D. 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农业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可知是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故答案为B选项。材料未体现土地私有的促进作用,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D选项排除。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富民阶层。苏询对此有这样的描述:“富民之家,地大业大,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四处漂泊的人),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

指麾于其间。”由此推知,当时 A. 土地兼并导致了流民问题 B. 农业经营方式比较落后 C. 政府实行特殊的土地政策 D. 人身依附关系更为严重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富民之家,地大业大,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四处漂泊的人),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指麾于其间。”等信息可知,富民之家由于地产多,招募许多流民耕种,结合所学宋代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可知,C正确;据材料苏洵描述的是富民之家由于地产多,招募许多流民耕种的状况,A不确切;材料没有体现经营方式是否落后,B错误;结合所学可知D说法违背史实,D错误。 【点睛】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的加剧和土地买卖的频繁。 3.珠算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对其记载最早见于汉代,但直到明代商人程大位编修《直指算法统宗》,才逐渐推广,并取代了传统的筹算法。珠算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的大力推动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传统筹算法的衰落 D. 商人文化素质的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明代商人”程大位“编修《直指算法统宗》,珠算才推广开来,并取代了传统的筹算法”,再结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知B项符合题意,是正确的。材料中没有信息证明“政府”在珠算的整理和推广中发挥了作用,排除A项;“传统筹算法的衰落”是事情的结果不是原因,不符合题意,C项排除;把“汉代”就有的方法整理出来不能说明“商人文化素质”的提高,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捕捉诸如“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直到明代商人……才逐渐推广”之类的关键时间和信息,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