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显微鉴定特征总结

中药材显微鉴定特征总结
中药材显微鉴定特征总结

中药鉴定学总结,推荐文档

中药鉴定学总结 药圈 | 2015-10-16 00:00 这是 2014 年药圈蓝伊芊芊分享中药鉴定总结,前几天她也给大家分享了 11 个中药鉴定学的做题口诀: 中药专业知识一做模拟试题总结的 11 个口诀 大家可以去支持下,2015 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虽然有变动,但中药鉴定变动的内容不多,药用部位总结:1 花蕾:辛夷、丁香、款冬花、金银花、槐米 2花序:菊花、旋覆花 3开放的花:洋金花、红花、槐花 4柱头:西红花 5花粉:蒲黄、松花粉 6、藤茎:大血藤、鸡血藤、木通 7、心材:苏木、降香(树干和根的心材)、沉香(含树脂的木材) 8、茎髓:通草、灯心草 9、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百部、天冬、麦冬、郁金、地黄 10、块茎:延胡索、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 11、鳞茎入药:川贝、浙贝、百合 12、根与根茎: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七、羌活、藁本、龙胆、丹参、茜草 13、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14、干皮根皮枝皮同时入药:厚朴 15、树皮:肉桂、杜仲、黄柏 16、干皮枝皮:秦皮

17、叶:石韦、蓼大青叶、大青叶、枇杷叶、罗布麻叶 18、复叶小叶:番泻叶 19、枝梢和叶:侧柏叶、紫苏叶 19:近成熟果实:木瓜、乌梅、吴茱萸 20:种仁:薏苡仁、肉豆蔻 21:果肉:吴茱萸 22:未成熟果实:枳壳 23:种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 果皮:大腹皮 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橘络 假种皮:肉豆蔻衣 种皮:绿豆衣 胚:莲子心 24、果实: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豆蔻、益智 25:全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钱草、车前草 26:地上部分:淫羊藿、鱼腥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 穿心莲、茵陈、青蒿 27:带鳞叶的干燥肉质茎:肉苁蓉 28:草质茎:麻黄 29:带叶茎枝:槲寄生 30:茎:石斛

中药鉴定学总结

中药鉴定学总结 1、含有石细胞的药材有26种 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吴茱萸。他的大老婆为人厚朴,没人巴结(巴戟天)她。新讨的二房(防己、防风),人称辛姨(辛夷),因生了两个儿子,叫栀子和杞子,就备受宠爱,有四个丫环(叫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照顾她。她每天要吃五味东西:1.豆砂包(豆蔻、砂仁);2.炒肉,当时肉贵(肉桂),就杀了两猪(苍白术);3.鸡血藤上长出的木瓜;4.寄生在杜仲树上的槟榔;5.二参麦冬汤。 这26味中药即:吴茱萸、厚朴、巴戟天、防己、防风、辛夷、栀子、杞子、黄芩、黄连、黄柏、黄芪、五味子、豆蔻、砂仁、肉桂、苍术、白术、鸡血藤、木瓜、槲寄生、杜仲、槟榔、党参、玄参、麦冬。 2、伞形科的13味药 “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藁芎”。 通过这句话可以把教材里伞形科的13味药(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白芷、藁本、川芎)全都记住。 伞形科中药的共同特征是:都有香气,分泌组织是分泌腔,无草酸钙晶体(除川芎含有草酸钙晶体外),都含有挥发油成分。 3、菊科13种药材 “木香2术冬菊红,茵陈青,北公牛紫。” (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蒿、青蒿、北鹤虱、蒲公英、牛蒡子、紫菀) 药用部位为块茎的药材,即“两天三泻胡半白”。该句可这样拆:两天(天南星、天麻),三(三棱),泻(泽泻),胡(元胡),半(半夏),白(白芨)。我们可以这样联想:“快禁(块茎),两天泻了三回,胡子都白了一半。” 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的药材:“宛西虎仗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即紫菀、茜草、虎杖、大黄、龙胆草、山豆根、藁本、甘草、徐长卿、羌(抢)活、威灵仙、丹参。 含有油室的药:“芎归木丁香油室,吴萸二术泽泻枳”。即川芎、当归、木香、丁香、吴茱萸、苍术、白术、泽泻、枳实。 血竭的性状鉴别可归纲为:“外色黑似铁,研粉红似血。火燃呛鼻腔,香像苯甲酸”。 金樱子的性状鉴别可归纳为:“倒卵似花瓶。顶端有花萼,棕色赤小点。拨开花托后,内有小瘦果。包有黄绒毛,美人把衣脱”。 蕲蛇的性状鉴别为:“龙头虎口翘鼻头,方胜连珠佛指甲”。 何首乌有云锦状花纹,我们可以联想到“乌云”。 商陆有罗盘纹,联想到“商人用罗盘,不然没方向”。 银柴胡有珍珠盘,联想到“银色的珍珠盘”。 十字花科植物含有芥子苷,联想到圣经中的“十诫(芥)”。 樟科植物肉桂,可联想“獐肉”。 肉桂主产广西,广西的简称不就是“桂”吗? 水龙骨科植物石韦,想到“水滴石穿”。 山东(鲁)、河南(豫)主产金银花,不妨想想“路遇(鲁豫)金银,好爽啊!” 广地龙的动物来源是参环毛蚓,联想“广东——深(参)圳”。 含有分泌细胞的红花,想到“分红”。 藿香含有间隙腺毛,会想到“物理学家…霍金(间)?”。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想到“白毛女”,并据此推断赤勺也是毛茛科植物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的是双子叶植物,想到《神雕侠侣》中的“陆无双”。 小檗碱:遇漂白粉产生樱红色。(联想到蜡笔小新的狗小白) 呋喃香豆素:包括补骨脂内酯(呋补谐音“互补”)

中药鉴定学总结

(一)蒽醌类:?跃邊]?r 1.番泻甙A、B、C、D(双蒽酮甙):大黄、番泻叶。w:

中药鉴定总结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部分总结 药材检测方法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大黄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不得少于0.50%; 何首乌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不得少于1.0%; 川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川乌含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超过0.15%; 制川乌含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少于0.20%; 白芍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芍药苷的不得少于0.80%; 黄连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的不得少于3.6%; 防己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于80℃干燥4小时,含粉防己碱不得少于0.70%; 板蓝根浸出物(热浸法)本品45%乙醇浸出物(热浸法)不得少于25.0%; 苦参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不得少于0.080%; 甘草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甘草酸的不得少于2.0%;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总BHC)不得过2 / 千万; 滴滴涕(总DDT)不得过2 / 千万; 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1 / 千万; 黄芪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芪甲苷不得少于0.040%;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总BHC)不得过2 / 千万; 滴滴涕(总DDT)不得过2 / 千万; 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1 / 千万; 浸出物(冷浸法)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按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7.0%; 人参用高效液相色普法生晒参、生晒山参含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总量不得少于0.25%; 红参中的总量不得少于0.20%; 西洋参用高效液相色普法含人参皂苷Rb1不得少于1.0%; 三七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的总量不得少于3.8%; 升麻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总量不得少于0.24%; 柴胡浸出物(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按热浸法,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1.0%;龙胆用高效液相色普法含龙胆苦苷Rb1不得少于1.0%; 紫草分光光度法本品含羟基萘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素计算,不得少于0.80%; 丹参用高效液相色普法含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 黄芩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黄芩药材含黄芩苷不得少于9.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黄芩饮片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酒黄芩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0%; 地黄浸出物(冷浸法)本品用冷浸法测定,水浸出物不得少于65.0% 桔jie梗重量法测定药材含总皂苷不得少于6.0%; 饮片含总皂苷不得少于5.5%; 党参浸出物(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按热浸法,用45%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55.0%;木香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香烃酯不得少于0.60%; 石菖蒲含量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 百部浸出物(热浸法)水浸出物不得少于50.0%; 麦冬浸出物(冷浸法)本品含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0.0%; 天麻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天麻素不得少于0.10%; 沉香浸出物(热浸法)本品含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5.0%;

中药鉴定心得体会

中药鉴定心得体会 篇一:中药房实习心得体会 中药房实习心得 时光飞逝,一转眼一周的中药房实习就结束了。在中药实习的这一周里,我们学会了常 见中药的辨别,并在不断认识中药的过程中复习中药的药性,药效,加强了理论知识的掌握。中药房的工作量是很大的,每天都有许多病人来这里取药,所以这里需要调配的药方也 很多,每天要有好几十张药方需要调配,所以在这里工作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动 手操作能力,还要清楚的知道各种中医药摆放的位置。在中药房,验方和称药都是中药调剂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如果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那么真正的实践也是没有的。在调剂完药物之后还要进行复检,这是将药方上的药物名称同 药物进行一一对应,检查是否有错误。这一点是最关键的,它要求调剂人员要有较强的认药 能力做基础,还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如果没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的话,那么这样做就是把危 险带给患者,是不可取的。篇二:中药房实习自我鉴定中药 房实习自我鉴定 中药专业学员实习自我鉴定实习是对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的经历,实习时我们接触社会的一个平台,最真

实的感受社会的一个窗口。这次在.......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期的实习生活让我学到了很多 东西,对我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更深刻的了解社会,更便捷的融入社会,它不仅使 我在理论上对制药技术这个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做 到了学以致用,让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有效的锻炼了自己,长了见识,开拓 了视野,实习是我们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中的一次尝试,是我们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了不少问题,自己的缺点、不足,早该摒弃的陋习,逐渐被自己所认 知,自己所学知识肤浅,专业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匮乏让我明白我需要学习的太多,使我认 识到必须让自己了解更多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我作为一名毕业实习的中药专业学员,深知只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是不能学以致用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带给人们,所以,我深入到基层在药厂岗 位接受锻炼。. 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该院的劳动纪律和一切工作管理制度,要求约束自己,不畏酷 暑,认真工作,基本做到了无差错事故,不怕出错、虚心请教,同带教老师共同商量生产方

中药鉴定学总结00356

中药鉴定学总结 药圈|2015-10-16 00:00 这是2014年药圈蓝伊芊芊分享中药鉴定总结,前几天她也给大家分享了11个中药鉴定学的做题口诀: 中药专业知识一做模拟试题总结的11个口诀 大家可以去支持下,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虽然有变动,但中药鉴定变动的内容不多,药用部位总结:1花蕾:辛夷、丁香、款冬花、金银花、槐米 2花序:菊花、旋覆花 3开放的花:洋金花、红花、槐花 4柱头:西红花 5花粉:蒲黄、松花粉 6、藤茎:大血藤、鸡血藤、木通 7、心材:苏木、降香(树干和根的心材)、沉香(含树脂的木材) 8、茎髓:通草、灯心草 9、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百部、天冬、麦冬、郁金、地黄 10、块茎:延胡索、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 11、鳞茎入药:川贝、浙贝、百合 12、根与根茎: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七、羌活、藁本、龙胆、丹参、茜草 13、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14、干皮根皮枝皮同时入药:厚朴 15、树皮:肉桂、杜仲、黄柏 16、干皮枝皮:秦皮

17、叶:石韦、蓼大青叶、大青叶、枇杷叶、罗布麻叶 18、复叶小叶:番泻叶 19、枝梢和叶:侧柏叶、紫苏叶 19:近成熟果实:木瓜、乌梅、吴茱萸 20:种仁:薏苡仁、肉豆蔻 21:果肉:吴茱萸 22:未成熟果实:枳壳 23:种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果皮:大腹皮 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橘络 假种皮:肉豆蔻衣 种皮:绿豆衣 胚:莲子心 24、果实: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豆蔻、益智 25:全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钱草、车前草 26:地上部分:淫羊藿、鱼腥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 穿心莲、茵陈、青蒿 27:带鳞叶的干燥肉质茎:肉苁蓉 28:草质茎:麻黄 29:带叶茎枝:槲寄生 30:茎:石斛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25页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 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 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3.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 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4.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 有次生韧皮部。 5.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艼:人参的不定根。

13.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 14.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 凹下圆点状。 1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 月形。 17.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 的表皮细胞数) 19.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 23.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 黄。 24.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 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 25.佛指甲:蕲蛇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角质鳞片一枚。 26.云皮(银皮):麝香中层皮膜棕褐或灰褐,半透明。 27.当门子:麝香大块可挡住囊口的颗粒。 28.冒槽:毛壳麝香用特制的槽针从囊空插入,转动槽针,搓取麝香仁, 槽内的麝香仁可逐渐膨胀高出槽面。

(医疗药品)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前言 中药鉴定学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中药材及其饮片的真伪鉴定、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本课相关知识介绍如下: 一、考试大纲要求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和执业工作的需要,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委员会对本门课程的考试内容总体介绍如下:1.总论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中药产地、采收、加工的概况及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鉴定依据、一般程序及方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中药鉴定有关的规定。 2.各论 各类中药材的概述和常用名词术语及200余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13组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定。 二、课程大纲及《中药鉴定学》教材的特点 1.题型 今年的考试有最佳选择题,即单选题、配伍选择题和多选题三种题型。 2.内容 现版的《中药鉴定学》的内容特点:①首先是总论中增加了道地药材的介绍;增加了中药检验的分类;②根据2005版《中国药典》对各论中的具体中药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原全草类药材细辛新归属到根及根茎类中;取消了中药材天仙子;增加了木通、山茱萸及13组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定。 对于大部分中药材饮片的性状鉴定,考生不必紧张。饮片的特征与原药材类似,即饮片的表面(上下切面)特征与原药材断面特征一样,周边特征即原药材的表面特征,气味与原药材一致或略有改变,即增加炮制辅料的味道,如姜、醋味等。 3.比分

今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包括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化学)考分比例,仍然为中药鉴定学占60分、中药化学占40分。 三、学习建议 《中药鉴定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内容庞杂、规律性差、大量内容需死记硬背的特点,所以建议考生要合理安排时间。时间允许的前提下要系统浏览教材(即《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中药鉴定学》),因历年来的考题中曾出现过较细、偏的内容,但占分很少。在此基础上可做相应章节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做练习题时,对完答案后一定要对着书理解本题的内容,同时在书上划出对应的考点。 但是,现在已临近考试,相信多数考生已没有太多时间仔细学习教材了!在这种情况下,各位需要把心静下来: 首先,梳理各章的主要考点、易错点,如“果实与种子类”药材中,药用部位易搞错; 同时,明白全书的横向联系点,如来源于豆科的中药材有……(黄芪、苦参、甘草、苏木、鸡血藤、降香、番泻叶、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儿茶等),主产于四川的中药材有……,含有晶鞘显微的中药材有……,主成分为生物碱的中药材有……; 最后,一定要选择一本内容较全面系统、紧扣今年考刚与教材的习题集,从头至尾练习1~2次,对做错的地方要重点注意,明白犯错原因;对于那些猜对的题,也要分析清楚考点所在。还要选做1~2套模拟练习题,熟悉每套题的配题思路,训练时间的把握与考感。 最后,希望我们的努力能给您的备考带来极大的帮助、能为您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预祝大家复习顺利,成功通过考试! 练习题 一、最佳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用显微鉴别法鉴别黏液选用的试剂是

中药鉴定学总结

中药鉴定学总结 药圈| 2015-10-16 00:00 这就是2014年药圈蓝伊芊芊分享中药鉴定总结,前几天她也给大家分享了11个中药鉴定学的做题口诀: 中药专业知识一做模拟试题总结的11个口诀 大家可以去支持下,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虽然有变动,但中药鉴定变动的内容不多,药用部位总结:1花蕾:辛夷、丁香、款冬花、金银花、槐米 2花序:菊花、旋覆花 3开放的花:洋金花、红花、槐花 4柱头:西红花 5花粉:蒲黄、松花粉 6、藤茎:大血藤、鸡血藤、木通 7、心材:苏木、降香(树干与根的心材)、沉香(含树脂的木材) 8、茎髓:通草、灯心草 9、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百部、天冬、麦冬、郁金、地黄 10、块茎:延胡索、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 11、鳞茎入药:川贝、浙贝、百合 12、根与根茎: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七、羌活、藁本、龙胆、丹参、茜草 13、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14、干皮根皮枝皮同时入药:厚朴 15、树皮:肉桂、杜仲、黄柏 16、干皮枝皮:秦皮

17、叶:石韦、蓼大青叶、大青叶、枇杷叶、罗布麻叶 18、复叶小叶:番泻叶 19、枝梢与叶:侧柏叶、紫苏叶 19:近成熟果实:木瓜、乌梅、吴茱萸 20:种仁:薏苡仁、肉豆蔻 21:果肉:吴茱萸 22:未成熟果实:枳壳 23:种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 果皮:大腹皮 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橘络 假种皮:肉豆蔻衣 种皮:绿豆衣 胚:莲子心 24、果实: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豆蔻、益智 25:全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钱草、车前草 26:地上部分:淫羊藿、鱼腥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 穿心莲、茵陈、青蒿 27:带鳞叶的干燥肉质茎:肉苁蓉 28:草质茎:麻黄 29:带叶茎枝:槲寄生 30:茎:石斛

中药鉴定学总结大全

第二部分来源总结 一、植物类药材 (一)菌类(4种) 麦角菌科(1种):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复合体) 多孔菌科(3种):茯苓(菌核) 猪苓(菌核) 灵芝(子实体) (二)藻类(1种)马尾藻科(1种):海藻(藻体)(三)地衣类(1种)松萝科:松萝(地衣体)(四)蕨类(4种) 1.蚌壳蕨科:狗脊 2.鳞毛蕨科:绵马贯众 3.水龙骨科:石韦 4.海金沙科:海金沙 (五)裸子植物(2种) 1.柏科:侧柏叶 ? 2.麻黄科:麻黄 (六)被子植物(139种) 1.双子叶植物(108种) (1)单种科(共21种)①药名与科名相同的8种 商陆科:商陆; 防己科:防己、北豆根 远志科:远志 紫草科:紫草 川续断科:续断 杜仲科:杜仲 马钱科:马钱子 车前科:车前草 ②药名与科名不相同的 木通科:木通、大血藤 瑞香科:沉香 桃金娘科:丁香 大戟科:巴豆 鼠李科:酸枣仁; 小檗科:淫羊藿; 堇菜科:紫花地丁; 报春花科:金钱草; 列当科:肉苁蓉; 爵床科:穿心莲、青黛、南板蓝根马兜铃科:细辛 (2)含2个种的科 苋科:怀牛膝、川牛膝见牛膝 龙胆科:龙胆、秦艽秦龙胆 防己科:防己、北豆根防北斗 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石竹太子银 樟科:桂枝、肉桂樟科肉桂枝 桑科:桑叶、桑白皮 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旋花牵菟 橄揽科:乳香、没药橄揽乳没 葫芦科:天花粉、瓜蒌 (3)含3个种的科有科 十字花科:大青叶、葶苈子、板蓝根十字大葶板 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桔梗党参南 木兰科:五味子、辛夷、厚朴木兰五辛厚 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 木犀秦连女 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玄参地黄胡(4)含4个种的科有科 蓼科:大黄、何首乌、蓼大青叶、虎杖蓼大黄何虎茄科:洋金花、枸杞子、地骨皮 萝藦科:白前、白薇、徐长卿、香加皮萝白前薇长香芸香科:黄柏、枳壳、吴茱萸、白鲜皮芸柏枳吴白

中药鉴定学总结

中药鉴定学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研究中药的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应用学科) 2.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中成药。 3.中药鉴定学的任务:鉴定中药真伪和优劣——首要任务和基本任务 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历史任务 研究和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战略性任务 保护与开发中药资源——长期任务 4.引起中药品种混乱的因素:(中药品种的鉴定,指中药来源或基原的鉴定,即“正本清源”。是解决中药真实性和质量的首要任务。) a.一药多源(贯众6科35种); b. 形态相似,而误采、误收、误种、误用(白花蛇舌草-水线草) c. 正品短缺,以假充真(三七); d. 地区用药习惯(大青叶); e. 人为制假(广藿香) 5.影响中药质量下降的因素:(中药的质量鉴定,指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鉴定,是中药鉴定的基本任务。) a. 野生与家种(牛膝) b. 道地与非道地(广藿香) c. 采收期、生长年限、加工方法(茵陈) d. 运输贮藏(细辛) e. 人为掺假或非药用部位(龙胆、柴胡) f. 提取过的残渣(丁香)

6.中药新资源的开发途径:a. 利用民间药和民间秘方开发新药(穿心莲、沙棘) b. 从古本草中发掘(青蒿素) c. 根据亲缘关系开发同科属新药源(山麦冬) d. 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开发新药(麝香、灰毡毛忍冬) e. 药理与临床研究结合开发新药(展枝唐松草) f. 开发老药新用途(五味子) g. 扩大药用部位(忍冬叶)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1.本草:是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

中药鉴定知识点总结(兜兜版)

名词解释: 镶嵌细胞(如伞形科植物果实)内果皮以5-8个狭长薄壁细胞互相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呈镶嵌状。错入组织:种皮内层和外胚乳不规则伸入胚乳中。如槟榔,如肉豆蔻。 间隙腺毛:是位于细胞间隙中的腺毛。 白颈:广地龙全体具环节,第14~16 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较光亮。 珍珠结构环:珍珠磨片,具粗细两类同心层纹 珍珠虹光环:珍珠磨片,在暗视野中有一圈圈的具有红、橙、黄、绿、青、紫色虹彩般的光泽。 翘鼻头:蕲蛇头在中间稍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 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其两上端在背中线相接,习称“方胜纹”。连珠斑:蕲蛇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 佛指甲:蕲蛇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剑脊:乌梢蛇背部高耸成屋脊状,称“剑脊”。 冒槽:指检查整麝香时用槽针从囊孔插入,向不同部位转动,抽出槽针上槽香仁先平槽后高出槽面,这种现象称冒槽。 晶格:组成结晶物质的质点,在三维空间内以固定距离作有规律格子状排列,这种构造称为空间格子(晶格)。透明度: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称为透明度。 当门子:麝香仁野生者,其中呈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 银皮:毛壳麝香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 乌金衣:牛黄的蛋黄有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二杠: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称“二杠” 门庄:花鹿茸,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 三岔:花鹿茸,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 单门:马鹿茸,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 莲花:马鹿茸,侧枝二个者习称“莲花” 握把:羚羊角底部粗圆有曲折横节环绕,大枝的多至20节,小枝在10节左右,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习称“握把” 骨塞:羚羊角的下半段内有“骨塞”,呈圆锥形,骨塞表面有纵棱与角内面槽咬合,横断面观察,接合处呈不规则的锯齿状。 通天眼:将塞除去,下截呈筒形,中空,有细孔直通尖上,习称“通天眼”。 外色:由外来的带色杂质、气泡等包裹体所引起的,与矿物本身的成分和构造无关。 本色:是矿物的成分和内部构造所决定的颜色(矿物中含有色离子),如朱红色的辰砂。 假色:由晶体内部裂缝面、解理面及表面氧化膜的反射光引起与入射光波的干涉而产生的颜色。 条痕色: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划过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称为条痕,粉末的颜色称为条痕色。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 断口:矿物受力后不是沿一定结晶方向断裂,断裂面是不规则和不平整的,这种断裂面称为断口。 硬度: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如刻划、压力、研磨)的能力。 朱宝砂:朱砂呈细小颗粒或粉末状,色红明亮,有闪烁的光泽,触之不染手者,习称“朱宝砂”。 镜面砂:呈不规则板片状、斜方形或长条形,大小厚薄不一,边缘不整齐,色红而鲜艳,光亮如镜面而微透明,质较松脆者,习称“镜面砂”。 钉头:赭石一面有多数直径约1cm的圆形乳头状突起,习称“钉头” 植物拉丁语: 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忍冬Lonicera japonica

中药鉴定总结

【简述双子叶植物根类中药横切面一般组织构造】 答:一般具有次生构造。最外层大多为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少数根类中药的次生构造不发达,无周皮而有表皮,如龙胆;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层细胞行使保护作用,成为后生表皮,如细辛;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后生皮层,如川乌;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由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组成。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无髓;少数次生构造不发达的根初生木质部未分化到中心,中央为薄壁组织区域,形成明显的髓部,如龙胆等。 【双子叶植物根类药材中常见的异型构造有几种类型?简述其特点】 1、多环形同心环维管束,如牛膝,在中央正常维管束形成后,最初由中柱外方部位细胞分裂产生薄壁细胞,从中发生新的形成层环,并形成了第一环同心环维管束,以后随着外方薄壁细胞继续分裂,又相继形成第二轮、第三轮等同心环维管束,如此构成了多环同心环维管束的异型构造,这是在不正常的位置上产生了新的形成层,进行异常次生生长的结果。在木栓层的内方和韧皮部外方的薄壁组织中,当根部中央正常维管束形成后,产生新的形成层,形成异常的外韧型维管束。内函韧皮部,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这种异常构造是形成层活动不规则的结果,形成层不仅向外也向内产生韧皮部。 道地药材 ◆含义: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人们长期医疗实践证明,质量好、临床疗效高、传统公认的且来源于特定地域的名优正品药材。出产道地药材的产区称为“道地产区” ◆中国著名的道地药材:东北的人参、鹿茸;浙江的“浙八味”(玄参,麦冬,白术,浙贝母,延胡索,白芍,郁金,菊花);河南的“四大怀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宁夏的枸杞;云南的三七;广西的蛤蚧;四川的黄连;山东的阿胶、金银花、全蝎、丹参;广东的陈皮等 1.中药的安全性评价 ◆中药安全性检测项目主要有:有害物质检查、重金属检查、药品微生物限量检查、热原检查、毒性试验、刺激试验、过敏试验、对红细胞影响实验等。其中有害物质包括农药。霉菌毒素。重金属 2.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 选择优良种质和规范化种植基地所在的药材,完美炮制加工工艺及正确的贮藏方式,规范中成药的制造流程。 3.中药鉴定学的含义和任务 ◆含义: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科学◆任务:⑴中药的品种鉴定⑵中药的质量鉴定⑶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⑷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⑸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寻找扩大新药源 4.中药鉴定的方法和依据 ◆方法:中药的鉴定方法主要有:基原(来源)鉴定法、性状鉴定法、纤维鉴定法、理化鉴定法、生物鉴定法。简称为“五大鉴定法”◆依据:1国家药品标准《中国药典》和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2地方标准:中药材标准和中药炮制规范丹参 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根茎粗短,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棕红色或暗棕红色,老根常呈鳞片状剥落,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 木栓层4-6列细胞,含紫棕色物质,韧皮部较狭,形成层呈环,石细胞类圆形,木纤维长梭形,导管网纹或具缘纹孔,木栓细胞多角形黄棕色,壁稍厚。 黄连Coptidis Rhizoma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蕲蛇乌梢蛇 东北:人参鹿茸关防风贯众五味子龙胆(关) 北细辛升麻威灵仙 云南:三七坚龙胆云连云木香天麻茯苓(云) 江苏:茅苍术薄荷 四川:川芎川乌附子川黄柏厚朴川贝川牛膝川木香麝香半夏黄连(雅)重庆:黄连(味)青蒿丹皮枳(壳)实补骨脂使君子巴豆 贵州:天麻、五倍子、天冬 甘肃:当归大黄 山西:党参 海南:槟榔 新疆:阿魏软紫草 内蒙古:黄芪甘草紫草 安徽:牡丹皮木瓜菊花 宁夏:枸杞子 湖南:朱砂 湖北:石膏 广西:蛤蚧钩藤肉桂金钱白花蛇 广东:砂仁广藿香巴戟天沉香鸡血藤穿心莲 山东:阿胶金银花全蝎沙参 河南:菊花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红花 四大怀药:菊花牛膝地黄山药 浙八味:浙贝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 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 四大西北药:当归、大黄、党参、甘草 关东三宝:人参、鹿茸、细辛好 半夏天麻白芨; 块根—天门冬麦门冬山麦冬百部郁金; 鳞茎—百合川贝浙贝; 根茎—香附石菖蒲黄精玉竹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 地肤子、覆盆子、川楝子、使君子、珂子。 、火麻仁、柏子仁 硫磺薰:牛膝、豆蔻、山药、川贝、泽泻、云连、白附片等 加石灰:杭白芍、浙贝、熊胆、青黛等 须暴晒:三七、枸杞子、麦冬等 去外皮:白芍、大黄、三棱、泽泻、粉甘草、桔梗、白附片、防己、山药、粉丹皮、

黄柏、葛根、北(南)沙参等。 须蒸煮:地黄、太子参、附片、白芍、元胡、红参、黄精、玉竹、姜黄、郁金、莪术、知母、射干、天麻、白芨、天门冬、五倍子、桑螵蛸、黄芩、石斛、厚朴、 木瓜、百部、北沙参、杭菊、栀子、青翘、槟榔、全虫、鹿茸等 须阴干:肉桂、厚朴、辛夷、亳菊、细辛、茯苓、全蝎、番泻叶、牛黄、鹿茸、麝香、熊胆等 -根头部疣状突起的茎残迹;砂眼-凹陷的须根痕点。 白芷:疙瘩丁-表面可见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 槟榔:大理石样纹理。 防风:凤眼圈-皮部棕色,木质部淡黄色;菊花心;蚯蚓头。 松贝:怀中抱月。 炉贝:虎皮斑。 天麻:鹦哥嘴;红小瓣;凹肚脐。 黄连:过桥。 防己、川木通:车轮纹。 党参:狮子盘头。 桔梗、黄芪、党参:菊花心;金井玉栏。 云木香:菱形网纹。 川木香:丝瓜络状纹理。油头-根头有黑色发粘的油状物。 黄芩:扭曲纵斜纹理。 三七:铜皮铁骨;骨肉分离。 赤芍:糟皮(栓皮易脱落)粉肠(中心粉红色) 地龙:白颈。 僵蚕:镜面胶口。 牛黄:乌金衣。挂甲、染甲、透甲。 羚羊角:通天眼、合把 何首乌:云锦花纹。 大黄:星点。 商陆:罗盘纹。 肉豆蔻:槟榔样纹理。 炉贝:虎皮斑。 红参:黄马褂 青黛:遇水后不将水染成深蓝色。 海金沙:放于水中能浮于水面,加热后下沉。 乳香:遇水研磨成白色的乳状液。 没药:遇水研磨成黄棕色乳状液。加硝酸后显紫色。 熊胆:粉末放入水中,在水面上盘旋,呈黄线下沉,逐渐溶解。 苦杏仁:遇水共研有苯甲醛香气。 番红花:放入水中呈黄线下沉,柱头膨大呈喇叭状,三分支,内有一短裂缝(1.5-2mm), 染水成黄色。 红花、栀子:染水成金黄色。 枸杞子、大黄、黄柏:然唾液成黄色。 玄参、地黄:染水成墨黑色。 秦皮:染水溶液呈黄绿色,在紫外光下呈天(碧)蓝色荧光。 苏木:染水成桃红色,加酸后显黄色,在加碱后,复显桃红色。

中药鉴定总结

中药鉴定总结 一、来源及药用部位 1、银柴胡来源于石竹科。柴胡来源于伞形科柴胡(北柴胡)、狭叶柴胡(南柴胡)的干燥根,大叶柴胡不能入药(有毒)。 2、北豆根来源于防己科蝙蝠葛的干燥根茎。 山豆根来源于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 3、延胡索来源于罂粟科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4、板蓝根来源于十字花科菘蓝的干燥根。 南板蓝根来源于爵床科马蓝的干燥根茎和根。 5、北沙参来源于伞形科珊瑚菜的干燥根。 南沙参来源于桔梗科轮叶沙参或沙参的干燥根。 6、木通来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川木通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 7、根茎(黄连、莪术、姜黄)、块茎(延胡索、天麻、天南星、半夏)及鳞茎(贝母、百合) 8、茎木类中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 二、真实性鉴定 一)性状鉴别 1、性状鉴别习语 药材鉴别习语性状描述 大黄星点根茎髓部内韧型异型维管束 何首乌云锦花纹韧皮部外韧型异型维管束 牛膝筋脉小点韧皮部2~4轮外韧型异型维管束 商陆罗盘纹断面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 银柴胡砂眼表面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 珍珠盘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 赤芍槽皮粉渣赤芍外皮粗糙,断面粉白色,粉性大。黄连过桥黄连有的节间长而表面光滑如茎杆。

人参芦头根茎 芦碗凹窝状茎痕枣核艼不定根 珍珠疙瘩须根上的根痕 三七三七头子三七的主根 剪口根茎 筋条支根 绒根须根 铜皮铁骨表皮灰褐色或灰黄色,体重,质坚实。狮子头顶部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 白芷疙瘩丁表面皮孔样横向突起 防风蚯蚓头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横环纹。 苍术、 木香 朱砂点断面散在橘黄色或棕红色的油室。 茅苍术起霜茅苍术断面可析出白色细小针状结晶。 半夏针眼半夏顶端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 松贝怀中抱月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青贝观音合掌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 炉贝虎皮斑有的炉贝表面具棕色斑点 天麻鹦哥嘴天麻顶端红棕色或深棕色的顶芽或残留茎基。又称“红小辫” 肚脐眼天麻底部圆形疤痕 轮状环节天麻表面由点状突起(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 木通、 大血 藤、防 己 车轮纹断面射线呈放射状排列。 槟榔大理石样纹 理 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纹理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_最后超级版

名词解释: 【翘鼻子】蕲蛇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子【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菊花心】指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形似菊花。【车轮纹】指根或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如木通等。【云锦花纹】何首乌横切面皮部环列4~11个类圆形异型复合维管束,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金井玉栏】又称金心玉栏。指根类药材的横断面外围白,内心黄,中间有一棕色的形成层环,俗称金井玉栏,如黄芪。【芦碗】指草本植物药材根茎部分每年地上茎枯死后留下的凹窝状茎痕,因中心凹陷似碗形而习称芦碗,如山参。【油头】指川木香药材根头部黑色发粘的胶状物。【怀中抱月】指松贝的外层鳞叶2瓣,大瓣紧抱小瓣,未抱合的部分呈月形习称怀中抱月。【狮子盘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干枯芽孢,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蚯蚓头】指药材的根头部由叶柄脱落后留下的明显密集的横向环纹,因似虹蝴的头颈部而习称虹划头,如防风等。【吐脂(起霜)】指苍术饮片暴露稍久后,析出的结晶,因呈毛状,色白如脂霜,而称吐脂或起霜。【星点】指大黄根茎横切面中髓部具有的异形维管束,其内侧为韧皮部,外侧为木质部,射线呈星芒状射出。【鹦哥嘴】天麻(冬麻)顶端具红棕色芽苞,习称“鹦哥嘴”。【过桥杆】黄连根茎中段常有细长圆柱状的节间,光滑,习称“过桥杆”。【金包头】药材根头部一端残留淡黄色的叶基,习称“金包头”如知母。【钉角】生川乌顶端周围有锥状隆起的支根,习称“钉角”。【罗盘纹】特指商陆根横切面由于三生构造形成的同心性多环维管束,干燥后木质部隆起,韧皮部凹馅,呈多个凹凸不平的环层,形似罗盘。【竹节环纹】天麻表面有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鸡肠风】巴戟天药材外皮横向断裂而露出木心具形似病鸡之肠。【过桥】指黄连根茎部分细长的节间,如桥悬两岸,又称“过江枝”、“蚂蜂腰”。【凹肚脐(肚脐眼)】指天麻底部圆脐状的凹疤痕,是自母麻脱落后留下的疤痕。【白颈】指蚯蚓头部第14~16环节,颜色呈黄白,为生殖环带。【方胜纹】指在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大斑纹17~24个,其斑纹顶端在背中线上相接,形似古代书生的方胜帽形状。【连珠斑】专指蕲蛇白色腹部上杂有多数黑色类圆形斑点,又称“念珠斑”。【佛指甲】指蕲蛇尾部渐细,末端呈扁三角形,角质而硬,形如佛之指甲。【挂甲】是指牛黄少许和以清水,涂于指甲上能染成黄色,持久不褪,并有清凉感透入指甲内。又称“透甲”。【通天眼】专指羚羊角上部无角塞,中空。对光透视,上半段可见一条细孔道直通角尖。【二杠、大挺、门庄、三岔】梅花鹿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离锯口约1cm处分出的侧枝,习称“门庄”,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条痕】指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划刻时所留下的痕迹。 3.“珍珠盘”银柴胡6.“疙瘩丁”白芷7.“朱砂点”羌活,苍术8.“蚯蚓头”防风9.“狮子盘头”党参10.“金包头”知母11.“鹦哥嘴”“红小辫”天麻14.“火炬头”,“连三朵”款冬花15.“钉头”赭18.“铁线纹”“珍珠疙瘩”山参19.“马牙柱”合成朱砂

中药鉴定药用部位总结

药用部位 一、根入药的品种: 何首乌(块根)、牛七、川牛七、商陆、银柴胡、太子参(块根)、川乌(母根)、草乌(块根)、附子(侧根加工品)、白芍、赤芍、防己、板蓝根、地榆、苦参、葛根、黄芪、远志、白蔹(块根)、西洋参、白芷、当归、前湖、防风、柴胡、北沙参、秦艽、紫草、黄芩、玄参、地黄(块根)、巴戟天、续断、天花粉、桔梗、党参、南沙参、木香、川木香、百部(块根)、天冬(块根)、麦冬(块根)、郁金(块根) 其中块根入药的有: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地黄、百部、天冬、麦冬、郁金 根茎入药的品种: 狗脊、绵马贯众(叶柄残基)、山豆根、升麻、黄连、延胡索(块茎)、川芎、胡黄连、白术、苍术、三棱(块茎)、泽泻(块茎)、香附、天南星(块茎)、半夏(块茎)、石菖蒲、川贝母(鳞茎)、浙贝母(鳞茎)、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天麻(块茎)、白及(块茎) 其中以块茎入药的有:延胡索(唯一一个双子叶植物来源的,块茎入药)、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及 以鳞茎入药的有:川贝母、浙贝母 根与根茎入药的品种: 细辛、大黄、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七、龙胆、徐长卿、白薇、丹参、紫苑、茜草、红参 根茎与根入药的品种: 虎杖、南板蓝根、羌活、藁本、白前 二、茎木类中药 藤茎入药的品种:木通、川木通、大血藤、鸡血藤 心材入药的品种:苏木、降香 木材入药的品种:沉香(含有树脂的木材) 茎髓入药的品种:通草 茎枝入药的品种:钩藤(带钩茎根) 三、皮类中药 根皮入药的品种: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番加皮、地骨皮 干皮、根皮、枝皮入药的品种:厚朴、秦皮(只有枝皮和干皮入药) 树皮入药的品种:肉桂、杜仲、合欢皮、黄柏、关黄柏 四、叶类中药 叶入药的品种: 石韦、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大青叶、枇杷叶、番泻叶(小叶)、罗布麻叶、紫苏叶(或带嫩枝)、艾叶 枝梢及叶入药的品种:侧柏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