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悍的电子邮件地址(email address)正则表达式

强悍的电子邮件地址(email address)正则表达式
强悍的电子邮件地址(email address)正则表达式

强悍的电子邮件地址(email address)正则表达式

强悍的电子邮件地址(email address)正则表达式

原始来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修改后加入了两个新功能:

1,匹配类似"lc <deerchao@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这样的包含姓名的格式.

2,添加了四个命名组: name, email, user, domain. 这样可以方便取出相应的信息.Regex re = new

Regex(@"^((?'name'.+?)\s*<)?(?'email'(?>[a-zA-Z\d!# $%&'*+\-/=?^_`{|}~]+\x20*|""(?'user'(?=[\x01-\x7f])[^""\\ ]|\\[\x01-\x7f])*""\x20*)*(?'angle'<))?(?'user'(?!\.)(?>\.?[ a-zA-Z\d!#$%&'*+\-/=?^_`{|}~]+)+|""((?=[\x01-\x7f])[^"" \\]|\\[\x01-\x7f])*"")@(?'domain'((?!-)[a-zA-Z\d\-]+(?<!-)\.)+ [a-zA-Z]{2,}|\[(((?(?<!\[)\.)(25[0-5]|2[0-4]\d|[01]?\d?\d)){4}| [a-zA-Z\d\-]*[a-zA-Z\d]:((?=[\x01-\x7f])[^\\\[\]]|\\[\x01-\x7f])+) \])(?'angle')(?(name)>)$", RegexOptions.Multiline | RegexOptions.ExplicitCapture);

MatchCollection mc = re.Matches(@"l c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abc.123@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

foreach (Match ma in mc)

{

}原表达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匹配能力强大,能吃下各种符合规范(RFC2882)的表达式.

匹配WikiPedia上的10/11个合法邮件地址格式,不合法的一个也不匹配:Valid e-mail addresses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abc.123@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1234567890@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_______@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abc+mailbox/department=shipping@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_`.{|}~@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all of these characters are allowed)

"abc@def"@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anything goes inside quotation marks)

"Fred Bloggs"@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Invalid e-mail addresses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character @ is missing)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character dot(.) is last in local part) Abc..123@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character dot(.) is double)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only one @ is allowed outside quotations marks)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none of the characters before the @ is allowed outside quotation marks)posted on 2008-06-14 15:24 deerchao 阅读(1718) 评论(1) 编辑收藏

电子邮件试题及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电子邮件部分) 强化练习 1.如果E-mail地址是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那么用该邮箱地址发送邮件范围:()A.只能是云南 B.只能是中国 C.只能是教育部门 D.可以是全世界 2.某同学以myname为用户名在新浪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注册的电箱地址应该是:() A myname@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B.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C.myname.sina@com D.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myname 3.使用WEB方式(直接在网站上)收发电子邮件时,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不用设置SMTP服务域名 B.不用设置POP3服务域名 C.不用输入账号和密码登录 D.可以在附件中插入图片文件 4.在撰写邮件时,在收件人对话框的“收件人”栏中:() A.只能输入一个人的收件地址 B.只能输人多个人的收件地址 C.既可以输入一个人的收件地址又可以输人多个人的收件地址 D.只能输入收件人的姓名 5.要将一封电子邮件同时发送给几个人,可以在收件人栏中输入他们的地址,并用()分隔。 (A)”(B)。(C),(D) / 6.关于发送电子邮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你必须先接入Internet,别人才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 (B)你只有打开了自己的计算机,别人才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 (C)只要有E-Mail地址,别人就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 (D)别人只要接入了Internet,就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 7.要给某人发电子邮件,必须知道他的()。 (A)电话号码(B)家庭地址(C)姓名(D)E-Mail地址 8.在发送电子邮件时,在邮件中()。 (A)只能插入一个图形附件(B)只能插入一个声音附件 (C)只能插入一个文本附件(D)可以根据需要插入多个附件 9.电子邮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 (A)浏览(B)电报(C)传真(D)文件 10.小明写了一份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电子文档,投稿前就稿子审阅修订问题需要与身在国外留学的叔叔进行较长时间的交流。你认为小明应该采用的较合理的信息交流方式是:() (A)电报 (B)电话 (C)书信 (D)电子邮件 11.下列主要用于电子邮件收发和管理的软件是() (A)FrontPage (B)Outlook Express (C)ACDSee (D)WinRAR 12.接收电子邮件的协议是() (A)SMTP (B)HTTP (C)POP3 (D)TCP/IP 13.在电子邮件中所包含的信息() (A)只能是文字信息 (B)只能是文字和图形图像信息 (C)只能是文字与声音信息 (D)可以是文字、声音和图形图像信息 14.把电子邮件发送到收件人的电子信箱中,所采用的邮件传输协议是()

各国邮件地址后缀

阿联酋@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ae @eim.ae 叙利亚@net.sy;@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mail.sy 土耳其@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tr;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也门@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ye ;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ye 塞浦路斯@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cy 印度@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in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sancharnet.in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in 新西兰@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俄罗斯@yandex.ru @mail.ru 德国@t-online.de @multi-industrie.de 香港@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台湾省@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tw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新加坡@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sg 美国@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以色列:@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il;@candel.co.jp;@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i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il @fastmail.fm 赞比亚:@zamnet.zm 阿根廷:@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ar;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ar 马其顿:@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mk 几内亚:@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gn 墨西哥:@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mx 法国:@wannado.fr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club-internet.fr 津巴布韦:@africaonline.co.zw;@samara.co.zw;@zol.co.zw;@mweb.co.zw 科特迪瓦:@aviso.ci;@africaonline.co.ci;@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纳米比亚:@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na;@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iway.na;@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尼泊尔:@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np;@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np;@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np 蒙古:@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mail.mn 汤加:@kalianet.to; 阿塞拜疆:@mail.ru 日本@yahoo.co.jp @candel.co.jp 阿曼@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om 南非@webmail.co.za @vodamail.co.za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爱尔兰@indigo.ie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沙特阿拉伯@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sa 瑞典@caron.se 希腊@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gr @otenet.gr 泰国@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澳大利亚@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all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au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au @eunet.at 卡塔尔@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qa

电子邮件的使用

电子邮件的使用 视频:Outlook使用 Outlook 2010有如下十大优点: ?●在一个位置管理多个电子邮件账户。 ?●方便地管理大量电子邮件。Outlook 2010中的“对话视图”在节省宝贵的收件箱空间的同时,改进了跟踪和管理电子邮件对话的功能。 ?●将常用任务自定义为单击命令。使用Outlook 2010中的自定义操作,通过创建和定义多个可以通过单击执行的任务可以节省时间,这些任务包括答复会议要求、移动到特定文件夹、为已指派组创建新电子邮件等。 ?●轻松计划。方便高效地安排约会、共享日历可用性和管理工作计划。 ?●搜索以轻松找到需要的内容。使用Outlook 2010,可以轻松分类大量的数据。增强的搜索工具为您提供了快速查找并管理大量电子邮件、日历项目和联系人文件的方法。 ?●创建吸引人的电子邮件。动态图形和图片编辑工具不再只用于Word和PowerPoint。 ?●保持与社交和商业网络的联系。Outlook 2010是您的朋友、家人和同事的中心。如果您使用Facebook 、LinkedIn或其他类型的社交或商业网络,可以使用 Outlook 2010获取有关人们的其他信息,如共同的朋友及其他社交信息,并与您的社交圈和商业圈保持较好的联系。 ?●确保您的电子邮件到达预定访问群体。 ?●在收件箱接收语音邮件和传真使用。

?●从Outlook启动实时会话与联系人保持联系。通过将Office Communicator 与Outlook 2010结合使用,您可以看到Communicator联系人名单。悬停在姓名上,查看他们是否空闲,然后直接通过即时消息、语音呼叫或视频方便地启动会话。 一、电子邮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点击折叠 电子邮件与普通邮件有类似的地方,发信者注明收件人的姓名与地址(即邮件地址),发送方服务器把邮件传到收件方服务器,收件方服务器再把邮件发到收件人的邮箱中,如图7-18所示。 图7-17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更进一步的解释涉及以下几个概念。 ?●MUA——mail user agent(邮件用户代理)帮助用户读、写和发送邮件; ?●MTA——mail transport agent(邮件传输代理)负责把邮件由一个服务器传到另一个服务器或邮件投递代理; ?●MDA——mail delivery agent(邮件投递代理)把邮件放到用户的邮箱里。 整个邮件传输过程为:目前使用的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协议是存储转发协议,意味着它允许邮件通过一系列的服务器中转发送到最终目的地。服务器在一个队列中存储到达的邮件,等待发送到下一个目的地。下一个目的地可以是本地用户,或者是另一个邮件服务器,如图7-19所示。 图7-19 SMTP工作原理 如果一个服务器暂时不可用,MTA就暂时在队列中保存信件,并在以后尝试发送。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及其应用 1.电子邮件的发展简史 电子邮件的英文名称为Electronic Mail,简记为E-mail,它是Internet上使用最频繁、应用范围最广(无所不在的)的一种服务。电子邮件是一种软件,它允许用户在Internet上的各主机间发送消息,这些消息可多(包含大量数据)可少(只有几行文本数据),也允许用户接收Internet上其它用户发来的消息(或称邮件),即利用E-mail可以实现邮件的接收和发送。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E-Mail),是应用于Internet上的最广泛使用、最受欢迎的网络功能。 电子邮件来源于专有电子邮件系统。早在Internet流行以前很久,电子邮件就已经存在了,是在主机-多终端的主从式体系中从一台计算机终端向另一计算机终端传送文本信息的相对简单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之后,它现在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更加复杂并丰富得多的系统,可以传送声音、图片、图象、文档等多媒体信息,以至于如数据库或帐目报告等更加专业化的文件都可以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在网上分发。现在,电子邮件已成为许多商家和组织机构的生命血脉。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讨论会进行项目管理,并且有时要根据快速,或洲际的电子邮件信息交换进行重要的决策行动。但毫无疑问的是,Internet扩展了其应用的范围。过去只能在其局域网上进行交谈的公司现在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们的客户、竞争伙伴和世界上的任何人进行通信和交流。一旦某个组织的电子邮件系统运行在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上或具有支持两个Internet邮件服务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和POP(邮局协议)之一的Internet网关,它的邮件用户就能够连接到任何具有相似连接的电子邮件地址上了,并且不论其电子邮件帐户在何处。 2.电子邮件的特点 1.发送速度快。电子邮件通常在数秒钟内即可送达至全球任意位置的收件 人信箱中,其速度比电话通信更为高效快捷。如果接收者在收到电子邮件后的短时间内作出回复,往往发送者仍在计算机旁工作的时候就可以收到回复的电子邮件,接收双方交换一系列简短的电子邮件就像一次次简短的会话。 2.信息多样化。电子邮件发送的信件内容除普通文字内容外,还可以是软

期刊电子邮件地址

1. 编辑单位: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xbbjb999@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2. 编辑单位: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ahdzxxzyjsxyxb@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3. 编辑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社科版)》编辑部xbskb@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4. 编辑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xuebao@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5. 编辑单位:《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ahttcxb@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6. 编辑单位:《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ahjy-xb@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7. 编辑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xuebao@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8. 编辑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ahndskxb@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9. 编辑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ahsd@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10. 编辑单位:《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sdxyxb@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11. 编辑单位: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amcxbb@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12. 编辑单位: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xuebao@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13. 编辑单位:《鞍山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asgt@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14. 编辑单位:鞍山市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assfxyxb@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assfxyxb@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15. 编辑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杂志社bjwl@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16. 编辑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xuebao@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17. 编辑单位:《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bhdxxb@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18. 编辑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xuebao@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19. 编辑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xuebaosk@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20. 编辑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辑部bhskxb@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21. 编辑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 部skxb@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shekexuebao@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22. 编辑单位:《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编委会bjgy@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23. 编辑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bfxbsk@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24. 编辑单位:《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bjjx@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25. 编辑单位: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bjcaimao@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bjb@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26. 编辑单位: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编辑部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27. 编辑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xielei@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28. 编辑单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xuebao_6256@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29. 编辑单位:兵团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btjy-xuebao@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30. 编辑单位: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woshi909@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31. 编辑单位:《昌吉学院学报》编辑部cjxy@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cjxykyc@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32. 编辑单位:《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cask@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33. 编辑单位:《长春大学学报》编辑部xueb@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34. 编辑单位: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xb503@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电子邮件E-mail

电子邮件E-mail 2.1.什么是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的英文名称为Electronic Mail,简记为E-mail,它是Internet上使用最频繁、应用范围最广(无所不在的)的一种服务。电子邮件是一种软件,它允许用户在Internet上的各主机间发送消息,这些消息可多(包含大量数据)可少(只有几行文本数据),也允许用户接收Internet上其它用户发来的消息(或称邮件),即利用E-mail可以实现邮件的接收和发送。 2.2.电子邮件的优点 这里我们介绍电子邮件的主要优点,给用户一个清楚的认识使用E-mail是用户最好的也是最合适的选择。与其它Internet服务相比,电子邮件具有以下优点: 速度快 电子邮件的首要优点是速度快。利用电子邮件发送邮件比通过邮局发送邮件(即使是特快专递)要快得多。一般情况下发送的邮件,快则几分钟慢则几个小时后就会到达对方。如果对方收到邮件后,立即回信,则当天就能收到对方发来的邮件。 邮件的异步传输 电话通信是一种同步通信,即通话双方必须同时在电话机旁且电话必须是空闲的。而电子邮件则是以一种异步方式进行邮件传送的,也就是说,即使用户发送消息的目的地的用户不在,也可以发送邮件给他。在接收邮件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来处理收到的邮件,而不像电话那样时常打断自己的工作。 广域性 由于E-mail系统具有开放性,使得许多非Internet计算机网络的用户可以通过一些称为网关的计算机与Internet网上的用户交换电子邮件。目前,Internet上E-mail提供服务的地理范围远远超出了正式加入Internet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范围。 费用较低 电子邮件传送信息的费用比其它方法包括传真(FAX)、电话以及通过邮局传送邮件的费用要低。通过电子邮件,不仅可以传送文本信息,在适当的E-mail软件的支持下,还可以传送图像文件、报表和计算机程序。 2.3.电子邮件是如何工作的 为了有效地使用Internet的电子邮件,用户需要了解一点有关电子邮件如何工作的知识。因此本节将介绍一些有关电子邮件如何工作的基本知识。 理解电子邮件工作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电子邮件的传送过程同邮局传送邮件的过程相

电子邮件地址中的符号

电子邮件地址中的符号@的来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作者:IT英语来源:希赛网2006年4月9日发表评论进入社区That little "a" with a circle curling around it that is found in email addresses is most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the "at" symbol. 小写字母a外加个圆圈,这一符号常出现在email(电子邮件)地址中,通常是作为"at"(在)的标记。 Surprisingly though, there is no official, universal name for this sign. There are dozens of strange terms to describe the @ symbol. 然而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一标记居然没有官方的,通用的名称。有几十个奇怪的术语用来描绘@这一符号。 Before it became the standard symbol for electronic mail, the @ symbol was used to represent the cost or weight of something. For instance, if you purchased 6 apples, you might write it as 6 apples @ $1.10 each. @这一符号在成为电子邮件的标准符号之前,曾被用来表示物品的单价或质量。例如,你买6只苹果。就可以写成"六只苹果,每只@$1.10,表示每只苹果1.10美元。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e-mail came the popularity of the @ symbol. The @ symbol or the "at sign" separates a person's online user name from his mail server address. For instance, edu@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Its widespread use on the Internet made it necessary to put this symbol on keyboards in other countries that have never seen or used the symbol before. As a result, there is really no official name for this symbol. 随着电子邮件的使用,@这一符号越来越普及了。符号@或'at'标记将上网用户的姓名与其邮件的服务器地址分开。例如:edu@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这一符号在因特网上的广泛使用使得许多以前从未见过或使用过它的国家必须在它们的电脑键盘上加上这一符号键,结果造成这一符号并没有真正的官方名称。 The actual origin of the @ symbol remains an enigma. @符号的确切起源仍然是谜。 History tells us that the @ symbol stemmed from the tired hands of the medieval monks. During the Middle Ages before 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presses, every letter of a word had to be painstakingly transcribed by hand for each copy of a published book. The monks that performed these long, tedious copying duties looked for way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 strokes per word for common words. Although the

创建测试用例检查电子邮件地址

为以下代码编写测试用例,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和邮件地址。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Person { //联系人姓名 private String name; //联系人电子邮件地址 private String email;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Person person=new Person(); Scanner sc=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请输入用户名称和电子邮件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sc.next(); person.email=sc.next(); person.testEmail(); }catch(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输入错误!"); }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Email() { return email; } public void setEmail(String email) { this.email = email; } /* * 检查联系人电子邮件地址是否正确 */ private void testEmail(){ String str=email; int len=str.length(); for(int i=1;i

(新)电子邮箱大全(DOC)

电子邮箱大全(DOC) 电子邮箱大全 最近一直忙着使用QQ提供的免费企业邮箱的试用,感觉就是刚刚开始还不怎么会用,都是自己一点一点的摸索后才能明白怎么样操作那些功能!比如说管理用户邮箱和管理员的邮箱设置都是要做好的,再加上很多朋友问能用免费企业邮箱给找一下电子邮箱号码大全的地址吗?我想在下面说明! 朋友们都是有自己的QQ号码,所以每一个有QQ帐号的朋友都是有自己的一个单独的QQ邮箱,再就是qq号码是一个数字,所以有人需要提取很多的qq数据再导出保存为QQ邮箱格式的数据。那么这样的一组数据就成了QQ电子邮箱号码大全的名录了。究竟该怎样查到这样多的号码呢?肯定是不能用人工的去做了,有人就开发出了这样一个自动的软件,非常简便!大家可以企业百度搜索下这样的案例,然后自己使用下就能明白怎样找了! 电子邮箱申请地址大全 163邮箱 163免费邮箱--中文邮箱第一品牌。提供以@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为后缀的免费邮箱,3G空间,支持超大20兆附件,280兆网盘。精准过滤超过98%的垃圾邮件。 新浪邮箱 提供以@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为后缀的免费邮箱,容量2G,最大附件15M,支持POP3。 雅虎邮箱 提供形如@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的免费电子邮箱,容量3.5G,最大附件20m,支持21种文字。 tom邮箱 来TOM申请免费邮箱,提供1500兆超大存储空间,电子邮件收发更快、更稳定、更安全,专业24小时在线杀毒,垃圾邮件一概拒之门外,附送50兆相册和30兆网络硬盘 稳定快速 采用全球先进的负载均衡技术,根本上优化了访问、上传及下载速度安全杀毒 引入世界顶级杀毒软件,全方位抵御病毒、黑客、垃圾邮件的攻击无忧大附件

E-mail地址中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E-mail地址中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That little "a" with a circle curling around it that is found in email addresses is most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the "at" symbol. 小写字母a外加个圆圈,这一符号常出现在email(电子邮件)地址中,通常是作为"at"(在)的标记。 Surprisingly though, there is no official, universal name for this sign. There are dozens of strange terms to describe the @ symbol. 然而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一标记居然没有官方的,通用的名称。有几十个奇怪的术语用来描绘@这一符号。 Before it became the standard symbol for electronic mail, the @ symbol was used to represent the cost or weight of something. For instance, if you purchased 6 apples, you might write it as 6 apples @ $1.10 each. @这一符号在成为电子邮件的标准符号之前,曾被用来表示物品的单价或质量。例如,你买6只苹果。就可以写成"六只苹果,每只@$1.10,表示每只苹果1.10美元。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e-mail came the popularity of the @ symbol. The @ symbol or the "at sign" separates a person's online user name from his mail server address. For instance, joe@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Its widespread use on the Internet made it necessary to put this symbol on keyboards in other countries that have never seen or used the symbol before. As a result, there is really no official name for this symbol. 随着电子邮件的使用,@这一符号越来越普及了。符号@或'at'标记将上网用户的姓名与其邮件的服务器地址分开。例如:joe@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这一符号在因特网上的广泛使用使得许多以前从未见过或使用过它的国家必须在它们的电脑键盘上加上这一符号键,结果造成这一符号并没有真正的官方名称。 The actual origin of the @ symbol remains an enigma. @符号的确切起源仍然是谜。

电子邮件的格式和范文

电子邮件的格式和范文 (二)电子邮件的撰写1.电子邮件的结构与内容电子邮件由邮件头和正文结构而成。邮件头包括收件人、抄送人地址、主题(邮件名称)、发件人地址等内容。正文包括三部分内容。(1)信头。第一行顶格写对收信人的称呼。(2)信体。开门见山、直接人题,告知事宜,传递信息,分享情绪,可自由发挥。 (3)信尾。写明发邮件人姓名、发邮件日期。2.电子邮件的撰写要求(1)主题要明确。一封电子邮件,大都只有一个主题,并且往往需要在前注明。若是将其归纳得当,收件人见到它便对整个电子邮件一目了然了。(2)语言要流畅。电子邮件要便于阅读,就要以语言流畅为要。尽量别写生僻字、异体字。引用数据、资料时,则最好标明出处,以便收件人核对。(3)内容要简洁。网上的时间极为宝贵,所以电子邮件的内容应当简明扼要,愈短愈好。(4)结构要完整。要有“头”有“尾”,有称谓有署名,保持应用文体格式规范的良好写作习惯。(三》电子邮件使用注意事项1、避免滥用在信息社会中,任何人的时间都是无比珍贵的。在社会交往中要尊重一个人,首先就要懂得替他节省时间。有鉴于此,若无必要,轻易不要向他人乱发电子邮件。尤其是不要以之与他人谈天说地,或是只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电子邮件能否成功地发出,更不宜随意以这种方式在网上“征友”。2.注意礼节一般而言,收到他人的重要电子邮件后,应即刻回

信,既回复对方所提事宜,又是一种礼节的需要。3.注意编码由于中文文字自身的特点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我国的内地、台湾地区、港澳地区,以及侨居国外的华人,目前使用着互不相同的中文编码系统。因此,当用中国内地的编码系统向生活在中国内地之外的其他一切国家和地区的中国人发出电子邮件时,由于双方所采用的中文编码系统有所不同,对方便很有可能只会收到一封由乱字符所组成的“天书”。因此,此时必须同时用英文注明自己所使用的中文编码系统,以保证对方可以收到自己的邮件.4、慎选功能现在市场上所提供的先进的电子邮件软件,可有多种字体备用,甚至还有各种信纸可供使用者选择。这固然可以强化电子邮件的个人特色,但是此类功能商界人士是必须慎用的。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对电子邮件修饰过多,难免会使其容量增大,收发时间增长,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而且往往会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另外一方面,电子邮件的收件人所拥有的软件不一定能够支持上述功能。这样一来,他所收到的那个电子邮件就很有可能会大大地背离了发件人的初衷,因而使之前功尽弃。电子邮件作为随着高科技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应用文体,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其建立规范的行文格式与文明的语言模式,使其写作有章可循。这样便能保证其作为一种文书样式的严肃性,并保持其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从而维护社会交际环境与精神文化领域的文明有序发展。例文意见征问函

《网上邮局——电子邮件》教案

第六节网上邮局 ——电子邮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电子邮件的概念。 学会申请一个免费的电子邮箱。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申请电子邮箱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因特网的兴趣和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E-mail地址中各部分的组成,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过程和步骤。 2.难点:填写注册信息的规范要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网、计算机能连通因特网。 [教学过程] 1.导入 (1)你所了解的从古至今人们通信联络的方式有哪些?这些传递方式有哪些特点?(突出现代工具为人们传递信息带来的方便与快捷等优点)引入申请电子邮箱学习内容。 2.新授 教师:随着网络的应用普及,网络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获取信息方式,电子邮件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许多网络服务商都提供了免费邮箱这一服务,为我们的异地通信联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雅虎yahoo、新浪sina、腾讯QQ以及网易126、163等等)。

什么是电子邮件: 要想申请自己的电子邮箱,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也就是E-mail,我们把它昵称为"伊妹儿"。它是随着计算机网络而出现的,依靠网络的通信手段实现普通邮件的传输,取代了传统的邮寄方式。 电子邮件的特点: 由于电子邮件服务器每天24小时都在工作,因此,我们随时可以上网收发电子邮件,而且电子邮件除了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外,还可以传递图像、声音等各种信息,除此之外,它还是一种高效率的通信工具,一封一千字大小的电子邮件可以在几分钟内传递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而且电子邮件的收发过程也非常简单。 (1)怎样申请免费电子信箱 ①教师提出任务: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网上邮箱。 ②教师演示申请过程,学生观看教师演示,注意观察操作步骤。 a.在IE“地址栏”中输入“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进入“163邮箱”主页。 b.单击“注册”按钮,进入“用户注册”页面。 c.按照网站的要求和提示,在相应的栏目中填写相关信息: d.全部填好并检查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 e.如果填写信息有误,会出现提示信息。 f.正确修改所填信息后,再次单击“完成”按钮,如果注册成功,会出现注册成功页面。 学生分组实践操作,可以自主探索,并相互交流。 ③教师指导学生申请邮箱,教师巡视,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④申请完成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申请电子邮箱的时候,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你在操作时有哪些出错的地方? 经验交流: 把自己操作的经验和方法与大家分享。 注册页面——输入用户名——安全信息设置——输入验证信息——创建帐号——登录邮箱

电子邮件的申请

申请电子邮箱 一、教学内容: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9课申请电子邮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认识电子邮件及作用,了解E-mail地址及书写格式。 2、技能性目标:掌握在互联网上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 3、情感性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获取和运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E-mail地址 难点:掌握在互联网上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 四、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如果你想对老师、同学的表达你的节日祝福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的答案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一种比较方便快捷实用的方法,就是发送电子贺卡,用漂亮的e-mail来传递你对老师的敬意、班级同学的热爱以及对新年的祝福。那就一开动脑筋吧! (二)、申请邮箱:

以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网易126免费邮)为例给学生演示电子邮箱的申请。 1、在IE“地址栏”中输入“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进入“126邮箱”主页。 2、单击“注册”按钮,进入“用户注册”页面。 3、按照网站的要求,在相应的栏目中填写相关信息。 4、全部填好并检查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 5、如果填写信息有误,会出现提示信息。 6、正确修改所填信息后,再次单击“完成”按钮,如果注册成功,会出现提示注册成功页面。 学生分组实践操作,可以自主探索,并相互交流。教师指导学生申请邮箱,教师巡视,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浏览WEBQUEST网页中的“任务”部分。将大任务细化成小问题: 1、什么是电子邮件? 2、电子邮件有什么特点? 3、怎样理解电子邮件地址? 4、怎样申请自己的电子邮箱? 5、申请电子邮箱时要注意什么事项? (三)、阅读电子邮件: 1、进入电子邮箱后,“收件箱”显示为“粗体”样式,表示有“未读邮件”。

英文电子 邮件经典大全

一、主题 主题(Subject)框的内容应简明地概括信的内容,短的可以是一个单词,如greetings;长的可以是一个名词性短语,也可以是完整句,但长度一般不超过35个字母。 YES:Supplier training NO:professional trainees from sister company should abide by rule of local company(太长) 主题框的内容切忌含糊不清。 NO:像News about the meeting 这样的表达, YES:应改为Tomorrow's meeting canceled。 一般来说,只要将位于句首的单词和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即可。另外一种较为正规的格式可将除了少于5个字母的介词、连接词或冠词之外的每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YES:New E-mail Address Notification;Detailed calculation NO:detailed calculation 视信的内容是否重要,还可以开头加上URGENT或者FYI(For Your Information,供参考),如:URGENT:Submit your report today! 二、称呼 1、E-mail一般使用非正式的文体,因此正文(Body)前的称呼(Salutation)通常无须使用诸如Dear Mr. John之类的表达。在同辈的亲朋好友或同事间可以直呼其名,但对长辈或上级最好使用头衔加上姓。YES:Tommy,或者Mr. Smith。 2、称呼和正文之间,段落之间,正文和信尾客套话之间一般空一行,开头无须空格。如:Jimmy, I received your memo and will discuss it with Eric on Wednesday. Best, David 3、人家的名字千万不要错,老一辈的看到名字错就干脆撵去垃圾桶. 同样, 头衔都不要错. 头衔或学位,任择其一吧.以下是一样的: Howard E. Wyatt, Dr. Howard E. Hyatt 4、多过一个男人,用Messrs,就是Misters的意思,不过不要跟名字,跟姓就行啦. YES: Messrs. Smith, Wyatt, and Fury 。女人呢? YES:用Mesdames, Mmes., or Mses. 同样不要跟名字. 例子: Mses. Farb, Lionel, and Gray 。男女一齐呢? 弄清楚称呼就行.例如: Dr. and

电子邮件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电子邮件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电子邮件是;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是互联网应用最广的服务。以下是由整理关于什么是电子邮件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电子邮件的起源对于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e-mail),根据资料,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1969年10月世界上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由计算机科学家Leonard K.教授发给他的同事的一条简短消息。 据《互联网周刊》报道世界上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由计算机科学家Leonard K.教授发给他的同事的一条简短消息(时间应该是1969年10月),这条消息只有两个字母:“LO”。Leonard K.教授因此被称为电子邮件之父。 Leonard K.教授解释,“当年我试图通过一台位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计算机和另一台位于旧金山附近斯坦福研究中心的计算机联系。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从一台计算机登录到另一台机。当时登录的办法就是键入L-O-G。于是我方键入L,然后问对方:‘收到L了吗?’对方回答:‘收到了。’然后依次键入O 和G。还未收到对方收到G的确认回答,系统就瘫痪了。所以第一条网上信息就是‘LO’,意思是‘你

好!’” 第二种说法 1971年,美国国防部资助的阿帕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出现了:参加此项目的科学家们在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使用的是不同的计算机,每个人的工作对别人来说都是没有用的。他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借助于网络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为阿帕网工作的麻省理工学院博士Ray Tomlinson把一个可以在不同的电脑网络之间进行拷贝的软件和一个仅用于单机的通信软件进行了功能合并,命名为SNDMSG(即Send Message)。为了测试,他使用这个软件在阿帕网上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收件人是另外一台电脑上的自己。尽管这封邮件的内容连Tomlinson本人也记不起来了,但那一刻仍然具备了十足的历史意义:电子邮件诞生了。Tomlinson选择"@"符号作为用户名与地址的间隔,因为这个符号比较生僻,不会出现在任何一个人的名字当中,而且这个符号的读音也有着"在"的含义。阿帕网的科学家们以极大的热情欢迎了这个石破天惊般的创新。他们天才的想法及研究成果,现在可以用最快的--快得难以觉察--速度来与同事共享了。许多人回想起来,都觉得阿帕网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当中,电子邮件功不可没。(这个说法也是较为广传的。) 电子邮件的原理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电子邮件在Internet上发送和接收的原理可以很形象地用我们

强悍的电子邮件地址(email address)正则表达式

强悍的电子邮件地址(email address)正则表达式 强悍的电子邮件地址(email address)正则表达式 原始来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修改后加入了两个新功能: 1,匹配类似"lc <deerchao@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这样的包含姓名的格式. 2,添加了四个命名组: name, email, user, domain. 这样可以方便取出相应的信息.Regex re = new Regex(@"^((?'name'.+?)\s*<)?(?'email'(?>[a-zA-Z\d!# $%&'*+\-/=?^_`{|}~]+\x20*|""(?'user'(?=[\x01-\x7f])[^""\\ ]|\\[\x01-\x7f])*""\x20*)*(?'angle'<))?(?'user'(?!\.)(?>\.?[ a-zA-Z\d!#$%&'*+\-/=?^_`{|}~]+)+|""((?=[\x01-\x7f])[^"" \\]|\\[\x01-\x7f])*"")@(?'domain'((?!-)[a-zA-Z\d\-]+(?<!-)\.)+ [a-zA-Z]{2,}|\[(((?(?<!\[)\.)(25[0-5]|2[0-4]\d|[01]?\d?\d)){4}| [a-zA-Z\d\-]*[a-zA-Z\d]:((?=[\x01-\x7f])[^\\\[\]]|\\[\x01-\x7f])+) \])(?'angle')(?(name)>)$", RegexOptions.Multiline | RegexOptions.ExplicitCapture); MatchCollection mc = re.Matches(@"l c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21641.html,

电子邮件模板

电子邮件(E-mail) 电子邮件基本格式包含:收件人(to…), 发件人(from…)主题(subject), 正文内容与书信格式基本一致。 格式: 从问候开始 用问候语开始邮件内容非常重要,根据你与收件人的关系亲近与否,关系一般,不能直呼其名,例如"Dear Mrs. Price,"。如果关系比较亲密的话,你就可以说,"Hi Kelly,"如果你和公司联系,而不是个人,你就可以写"To Whom It May Concern:" 感谢收件人 如果回复他人的邮件,应以感谢开头。例如,如果有客户想了解你的公司,你就可以说,"Thank you for contacting ABC Company."如果此人已经回复过你的一封邮件了,那就一定要说,"Thank you for your prompt reply."或是"Thanks for getting back to me."这样对方就会感到比较舒服,而且显得更礼貌。 表明你的意图 如果是你主动写电子邮件给别人,应以你写此邮件的目的开头。例如,"I am writing to enquire about …"或是"I am writing in reference to …"在电子邮件开头澄清你的来意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出邮件的主要内容。记得要注意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保持句子简短明了并句意前后一致。 结尾 在你结束邮件之前,再次感谢收信人并加上些礼貌语结尾。你可以"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 and cooperation."或"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don't hesitate to let me know." 及"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结束语 最后是写上合适的结束语并附上你的名字。"Best regards," "Sincerely,"及"Thank you,"都很规范化。最后,在发送邮件之前,最好再读一遍你的内容并检查其中有没有拼写错误。 电子邮件常用语 我已经收到您的邮件。 ?I have received your email (yesterday/last week/this morning……). ?Your email has been received. 非常感谢您的回信。 ?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early reply. ?Thank you for your emai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