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光学题目及答案6353697

(整理)光学题目及答案6353697
(整理)光学题目及答案6353697

光学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 光的干涉

1 波长为500nm 的绿光照射在间距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700nm 的红光照射此双缝,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又为多少?计算这两种光第二级亮条纹位置的距离。

解:本题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其光路、装置如图。

由干涉花样亮条纹的分布规律:

λd

r j y 0= (j=0、±1、±2、…)

得亮条纹间距: λd

r y 0

=

? (1) 其中:λ=500nm 和700nm 、d=0.022mm 、r 0=180cm 代入公式(1)计算得到:

当λ=500nm 时,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cm y 409.0=? 当λ=700nm 时,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cm y 573.0='? 第2 级亮条纹的位置:λd

r j

y 0

2= 2=j (2) 当λ=500nm 时: cm y 819.02=

当λ=700nm 时: cm y 146.12

=' 两种光第二级亮条纹位置间的距离: cm y y y 327.022

2=-'=?

2 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的波长为640nm ,两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双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1)光屏上第一亮条纹和中央亮条纹之间距离;(2)若P 点距离中央亮条纹0.1mm ,则两束光P 点的相位差;(3)P 点的光强度与中央亮条纹的强度之比。

解: (1) 由: λd

r j y 0= (1),

已知:λ=640nm ,d=0.4mm ,r 0 = 50cm ,j=1

代入公式(1)解得,第一亮纹到中央亮纹的距离:y=0.8mm

(2)两束光传播到P 点的光程差为:

12r y d

r r =-=δ 位相差为:0

22r dy λπδλ

π?==?

代入数据:λ=640nm 、d=0.4mm 、r 0=50cm 、y=0.1mm 得到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4/π?=?

(3)在中央亮条纹的位置上,两光的相位差为:0=?? 光强度为:2204)cos 1(2A A I =?+=?

P 点的光强度为:2224.3)4/cos 1(2)cos 1(2A A A I p =+=?+=π? 两条纹光强度之比为:2:7.1:0=I I p

3 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双缝的一束光中,光屏上原来第五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

600nm 。

解:当两束光传播到原来为第五级 亮条纹位置P 点时,两光的光程位差为:

λδ512j r r =-= (1)

插入玻璃片后,两光在P 点的光程差:

λδ012])[(j nt t r r =+--= (2)

其中:j 5=5、j 0=0、n=1.5、λ=600nm 、t 为玻璃片厚度,

(1)、(2)两式联立得:λ5)1(j t n =- 解得:t = 6000nm

4 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照射间距为0.2mm 的双缝,通过其中一缝的能量为另一缝能量2倍,在离双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已知:λ=500nm 、d=0.2mm 、r 0 = 50cm 由:λd

r y 0

=

? 解得干涉条纹间距为:cm y 125.0=?

设通过一缝的能量为I 1,另一缝的能量为 2 I 1,则对应通过两缝的光振幅分别为:

11I A = 122I A =

由: 2

2

212

12A A A A V +=

解得条纹可见度:V=0.942

5 波长为700nm 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相交棱之间的距离为20cm ,棱到光屏间的距离L 为180cm ,若所得的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

1mm ,求上镜平面之间的夹角θ。

解:光源S 经两镜成虚象, 两虚光源S 、S 的间距为: θs i n 2r d = 光源到光屏的距离为:r L r +=0

由条纹间距:λθ

sin 2r r

L y +=

?,变形得: λθy r r L ?+=

2sin 已知:λ=700nm 、r = 20cm 、L=180cm 、Δy=1mm , 代入上式解得:θ=12'

6 在图中的劳埃德镜实验中,光源S 到观察屏的距离为1.5m ,到劳埃德镜面的垂直距离为2mm ,劳埃德镜长为40cm ,置于光源和屏之间的中央。(1)若光波波长λ=500nm ,问条纹

间距是多少?(2)确定屏上可以看到条纹区域的大小?(3)在此区域内有多少条条纹?

解:(1)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 可得到,两光源S 、S '的距离: d=4mm

且:光源到光屏的距离:r 0=1.5m 光波波长:λ=500nm

由:λd

r y 0

=

?,得条纹间距:mm y 175.0=?

(2)根据反射定律和几何知识,且劳埃德镜在光源和屏中央, 得到ΔSOM ∽ΔP 2P 0M ;ΔSON ∽ΔP 1P 0N 即有:

M P OM P P OS 002= N P ON

P P OS 0

01= 由:光源到光屏的距离:r 0=1.5m 、劳埃德镜长:L=0.4m ,可解得:

OS = 2mm 、OM = 0.55m 、P 0M = 0.95m 、ON = 0.95m 、P 0N = 0.55m 进而解出:P 0P 1 = 3.455mm P 0P 2 = 1.158mm 则看到干涉条纹的区域为:

P 1P 2 = P 0P 2 - P 0P 1 = 3.455mm - 1.158mm = 2.297mm

(3)因干涉区域为:Δl= 2.297mm ,条纹间距为:Δy = 0.175mm 则看到的干涉条纹数为:n =Δl/Δy = 12条 即可看到12条暗条纹或12条亮条纹。

7 试求能产生红光(λ=700nm )的二级反射干涉条纹的肥皂膜厚度。已知肥皂膜的折射率为1.33,且平行光与法向成300角入射。

解:根据题意,该干涉现象为等倾干涉现象,是二级干涉相长, 由相干条件:

2

)

12(sin 212212

20λ

+=-j i n n d (j=0、1、2……) 已知:n 1=1、n 2=1.33、i 1=300、j =2、λ=700nm 解得薄膜厚度为:d 0 = 710nm

8 透镜表面通常镀一层如MgF2(n=1.38)一类的透明物质薄膜,目的是利用干涉来降低玻璃表面的反射。为了使透镜在可见光谱的中心波长(λ=550nm )处产生极小的反射,则镀层

必须有多厚?

解:根据题意,该现象为等倾干涉相消现象,由相干条件:

λj i n d =220cos 2 (j=0、1、2……)

已知: n 2=1.38、i 2=900、j =1、λ=550nm 解得薄膜厚度为:d 0 =

9 在两块玻璃片之间一边放一条厚纸,另一边相互压紧。玻璃片长为10cm ,纸厚为0.05mm ,从600的反射角进行观察,问在玻璃片单位长度上看到的干涉条纹数目是多少?设单色光源的波长为500nm 。

解:设第j 级亮条纹对应薄膜厚度为:d j , 第j+1级亮条纹对应薄膜厚度为:d j+1

根据相干条件:1

221220sin 2)

21(i n n j d -+=λ

得到两亮条纹对应薄膜厚度差:

1

2

21

2

2

sin 4i n n d -=

从题图中,可得到:

d

L d x =?? 将数据:L=10cm 、d=0.05mm 、i 1=600、λ=500nm 、n 1=n 2=1 解得条纹间距:Δx=0.1cm

在玻璃片单位长度上看到的条纹数目:N = 1/Δx = 10条/cm

10 在上题装置中,沿垂直于玻璃片表面的方向看去,看到相邻两条暗条纹间距为 1.4mm 。已知玻璃片长为17.9cm ,纸厚为0.036mm ,求光波的波长。

解:当沿垂直方向看去,有:i 1= 900 ,则:4

λ=?d

结合:d

L d x =?? 得到:x L d ?=4λ

将数据:Δx=1.4cm 、L=17.9cm 、d=0.036mm 代入上式 得到光波长:λ=563.1nm

11 波长为400—760nm 的可见光,正射在一块厚度为1.2×10-6m ,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上,试问从玻璃片反射的光中那些波长的光最强?

解:此题为等倾干涉相长现象, 薄膜(玻璃片)厚度确定,求波长,由相干条件:

λ)2

1

(cos 2220+=j i n d

代入数据:n=1.5、d 0 = 1.2×10-6m 、i 2 = 900

解出波长:nm j 2

/13600

+=

λ j = 0、1、2、3、…… 将干涉级数j = 0、1、2、3、…分别代入,解出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波波长; j = 5 时,nm 5.654=λ; j = 6 时,nm 8.553=λ j = 7 时,nm 480=λ; j = 8 时,nm 5.423=λ

12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反射镜M 2移动0.25mm 时,看到条纹移过的数目为909个,设光为垂直入射,求所用光源的波长。

解:在空气中、正入射时,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相干条件:

λj i n d =220cos 2 12=n 、0290=i 由上式可推出,M 2镜移动的距离Δd 与条纹变化数目N

的关系式: λN d 2

1

=?

已知:Δd = 0.25mm 、N = 909 计算得到:λ= 550nm

13 迈克尔逊干涉仪平面镜的面积为4×4cm 2,观察到该镜上有20个条纹,当入射光的波长为589nm 时,两镜之间的夹角为多少?

解:由题意,干涉仪的两平面镜M

1、M 2成一定的

夹角θ,产生等厚

干涉现象,干涉条纹的间距:

Δx = 4/20 = 0.2cm

相邻两亮条纹对应薄膜的厚度,由:

λ)2

1

(cos 2220+=j i n d

其中:n 2=1、i 2=900,可推出:

Δd = λ/2 = 2.945×10-5cm

从图中可得:θ≈sin θ=Δd/Δx ≈ 30.4"

14 调节一台迈克尔逊干涉仪,使其用波长为500nm 的扩展光源照明时,出现同心圆环条纹.若要使圆环中心相继出现1000条圆环条纹,则必须将移动一臂多远的距离?若中心是亮的,试计算第一暗环的角半径。

解:由:λN d 2

1

=

? ,已知:λ= 500nm 、N = 1000 计算得到迈克尔逊干涉仪一臂移动的距离:Δd = 0.25mm

(2) 因花样中心是亮的,设其干涉级数为j ,相应第一暗环的干涉级数同时为j ,即有:

第j 级亮环: 02d j λ=

第j 级暗环: 021

2cos ()2d i j λ=- 其中i 2为所求的角半径

从上两式得到:0201

2cos 22

d i d λ=-

因: 22

2c o s

12

i i =- 即得:2i =

15 用单色光观察牛顿环,测得某一亮环的直径为3mm,在它外边第 5 个亮环的直径为4.6mm ,所用平凸透镜的凸面曲率半径为1.03m ,求此单色光的波长。

解:牛顿环亮环半径的表达式为:R j r λ)2/1(+=

设某亮环的干涉级数为j,它外边第五个亮环的级数为j+5, 即有: R j r j λ)2/1(2+= R j r j λ)2/15(25++=+ 两式相减得到:R

r r j j 52

25-=

代入数据:r j =3/2mm=1.5mm 、 r j+5=4.6/2mm=2.3mm 、 R=1.03m , 解出光波波长:λ= 590.3nm

16 在反射光中观察某单色光所形成的牛顿环,其第2级亮环与第3级亮环的间距为1mm ,求第19级和第20级亮环之间的距离。

解: 根据牛顿环亮环半径的表达式:R j r λ)2/1(+= 得到第j 2=2级亮环与第j 3=3级亮环的间距为:

R R j R j r r λλλ)2/52/7()2/1()2/1(2323-=+-+=- 第j 20=20级亮环与第j 19=19级亮环的间距为:

R R j R j r r λλλ)2/392/41()2/1()2/1(19201920-=+-+=- 两式相比,代入已知数据(r 3-r 2=1mm),得到:

5

739

41231920--=

--r r r r 解出第19级和第20级亮环之间的距离:r 20-r 19=0.039mm

17 牛顿环可由两个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之间的空气层产生(如图),两平凸透镜凸面的半径分别为R A 、R B ,在波长为600nm 的单色光照射下,观察到第10个暗环的半径r AB =4mm 。若另有曲率半径为R C 的平凸透镜C ,并且B 、C 组合,A 、C 组合,产生的第10个暗环的半径分别为r BC =5mm 、 r AC =4.5mm ,试计算R A 、R B 、R C 。

解:在图中,用单色光照射时,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2

)(221λ

δ+

+=h h

其中:

B

R r h 221= A R r h 222=

有暗条纹的相干条件:

2

)

12(2

22λλ

+=++j R r R r A

B

暗条纹的半径:)(2B

A B A R R R R j r +=λ

对第十个暗纹:j=10,入射光波长:λ=600nm

当A 、B 组合时: 2216)(mm R R R R j r B

A B A AB =+=λ 375.011=+B

A R R

当B 、C 组合时: 2225)(mm R R R R j r C

B C B BC =+=λ 24.011=+C

B R R

当A 、C 组合时: 2225.20)(mm R R R R j r C

A C A AC =+=λ 296.011=+C

A R R

解上述三个方程,得到:R A =6.27m 、R B =4.64m 、R C =12.43m 。

18 菲涅耳双棱镜实验装置尺寸如下:缝到棱镜的距离为5cm ,棱镜到屏的距离为95cm ,棱镜角为α=179032',构成棱镜玻璃的折射率n=1.5。采用单色光照射。当厚度均匀的肥皂膜横过双棱镜的一半部分放置,该系统中心部分附近的条纹相对以前有0.8mm 的位移。若肥皂膜的折射率为1.35,试计算肥皂膜厚度的最小值。

解:在图(1)中,光源S 经双棱镜折射,形成两个虚光源S 1、S 2,设S 1、S 2之间的距离为d , 近似地有:θ≈(n-1)A

并且有:2A+α=1800 A=14'=0.004rad

已知缝到棱镜的距离为:L=5cm ,θ≈d/2L 解出:d=2L θ=2L (n-1)A=0.2mm

设肥皂膜的厚度为t ,折射率为n ' 肥皂膜没插入前,干涉相长的条件:

λj y r d

=0

插入肥皂膜后,干涉相长的条件:λj t n y

r d =-'+')1(0

两式相减,得肥皂膜的最小厚度:)

1()

(0-'-'=

n r y y d t

代入数据:r 0=(95+5)cm 、y-y '=0.8mm 、n '=1.35、d= =0.2mm

计算得到肥皂膜的最小厚度:t=4.94×10-7

m 19 将焦距为50cm 的会聚透镜中央部分C 切去,余下的A 、B 两部分仍旧

粘起来,C 的宽度为1cm 。在对称轴线上距透镜25cm 处置一点光源,发出波长为692nm 的红宝石激光,在对称轴线上透镜的另一侧50cm 处置一光屏,屏面垂直于轴线,试求:(1)干涉条纹的间距是多少;(2)光平上呈现的干涉图样是怎样的?

解:透镜按题意分为A 、B 后,是两个透镜,点光源S 经A 、B 两透镜 后,形成两个象S 1、S 2 ,如图。

图中,O 1O 1'为A 透镜的主轴,已知:s=-25cm f=50cm

由:

f s s '

=-'1

11 解得象距为:s '=-50cm 由: s

s y y '

='=

β 解得象的横向位置为:y '= 1cm 也即A 透镜所成的象S 2距透镜25cm ,距系统对称轴0.5cm

同理,B 透镜所成的象S 1距透镜25cm ,距系统对称轴0.5cm 两个相干的虚光源S 1、S 2之间的距离:d = 1cm

光源到观察屏之间的距离:r 0 = 1m

(1)干涉条纹的间距: 由:λd

r y 0

=

?, 得条纹间距:cm y 31092.6-?=?

(2)因相干光源的形状是两个点光源,所以形成的干涉花样的形状为一族双曲线,见图。在d 较小、r 0较大的情况下,花样近似地看成是明暗相交的直线条纹。

20 将焦距为5cm 的薄凸透镜L 沿直线方向刨开(见图1-4),分成A 、B 两部分,将A 部分沿轴线右移至25cm 处,这种类型的装置称为梅斯林对切透镜。若将波长为632.8nm 的点光源P 置于主轴上离透镜L B 的距离为10cm 处,试分析:(1)成象情况如何?(2)若在L B 右边10.5cm 处放一光屏,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干涉图样如何?

解:(1)透镜按题意分为A 、B 后,是两个透镜,点光源S 经A 、B 两透镜后,形成两个象S 1、S 2 ,如图。

根据透镜成像公式:

f s s '

=-'1

11 解得象距为:s 1'=35/6cm s 2'=10cm

在两透镜的公共主轴上形成两个象。

(2)在光屏上有两束光重叠,以主轴和光屏的交点为圆心,呈现出一组明暗相间的同心半圆周线,见图。

由右图,解出亮条纹的半径:

λjl r j 2=

说明亮条纹的半径随干涉级数的增大而增大。

由上式可解出条纹间距:

j

l r j 2λ

=

? 表明亮条纹之间的距离随j 的增大而减小。

21 如图1-5所示,A 为平凸透镜,B 为平板玻璃,C 为金属柱,D 为框加,A 、B 间有孔隙,图中绘出的是接触时的情况,而A 固结在框加的边缘上。温度变化时,C 发生伸缩,假设A 、B 、D 都不发生伸缩,以波长为632.8nm 的激光垂直照射,试问:(1)在反射光中观察时,看到牛顿环条纹移向中央,这表示金属柱C 的长度是在增加还是减小?(2)若观察到有10个亮条纹移到中央消失,试问C 的长度变化了多少?

解:(1)在反射光中观察到牛顿环第j 级亮条纹的光程差为:

λλ

j h =-

=?2

2

条纹半径为:R j r j λ)2

1

(+

=

从上两式可知,干涉级数j 随薄膜厚度的

增加而增加。当看到条纹移向中央时,表示条纹的半径减小。此时在干涉场中一个确定点上,干涉级数是增加的,薄膜的厚度也在增加,,就说明金属柱C 的长度是在缩短。

(2)当光程差改变一个半波长时,干涉场中看到条纹变化一次,则有条纹的变化次数N 与薄膜厚度的变化量H ?有如下关系式:

2

λ

N

H =?

代入数据:10=N nm 8.632=λ

解出金属柱长度的变化量为:nm H 3164=?

(本习题解答仅作参考)

第二章 光的衍射

1 单色平面光照射到一小圆孔上,将其波面分成半波带,求第k 个波带的半径。若极点到观察点的距离r 0为1m ,单色光波长为450nm ,求此时第一半波带的半径。

解:当用平面光照射圆孔时,第k 个波带的半径,由:

)1

1(

2

R

r R k k

+=

λ

平行光R=∞

解出为:λ0kr R k =

当:r 0=1m 、λ=450nm 、k=1时,

第一半波带的半径:mm m R 67.01067.010********=?=???=--

2 平行单色光从左向右垂直照射到一个有圆形小孔的屏上,设此孔可以像照相机的光圈那样改变大小,问:(1)小孔半径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得小孔右侧轴线上距小孔中心4m 的P 点的光强分别得到极大值和极小值;(2)P 点最亮时,小孔直径应为多大?设光的波长为500nm 。

解: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小圆孔,所露出的半波带的数目:λ02/r R k k =,已知: r 0=4m 、λ=500nm 、

圆孔的半径为:k

kr R k 141.00==

λ (1)当k 为奇数时,P 点的光强为最大值;

当k 为偶数时,P 点的光强为最小值;

(2)若使P 点最亮,圆孔应只露出1个半波带,即k=1,

将: k=1代入:k R k 141.0= 得到小孔直径:mm d 282.01=

3 波长为500nm 的单色点光源离光阑1m ,光阑上有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0.5mm 和1mm 的透光圆环,接受点P 离光阑1m ,求P 点光强度I 与没有光阑时的光强度I 0的比值。 解:已知:r 0=1m 、R=1m 、λ=500nm

半径为R 1=0.5mm 的圆屏所能遮住的半波带数k 1:

1)11(0

211=+=r R R k λ

半径为R 2=1mm 的圆孔能露出的半波带数k 2:

4)11(0

222=+=r R R k λ

也即通光圆环只露出第2、3、4个波带,P 点接受到的光振幅为:1424322

1

21a a a a a a A ≈+=+-=

光强度为:21a I = 没有光阑时,P 点的光强度:I 0=a 12/4 得到:I :I 0 = 4 :1

4 波长为632.8nm 的平行光照射直径为2.76mm 的圆孔,与孔相距1m 处放一屏,试问:(1

屏上正对圆孔中心的P 点是亮点还是暗点?(2)要使P 点变成与(1)相反的情况,至少要把屏幕分别向前和向后移动多少?

解:已知:r 0=1m 、R k =2.76m 、λ=632.8nm 、R=∞

(1)根据:)11(0

2r R R k k +=λ 解出正对圆孔中心的P 接受到的半波带数为:k=3 因P 点接受到奇数个半波带,则P 点应为亮点。

(2)若使P 点变成与(1)相反的情况,则k 要取为偶数,即:k=2或4 当k=4时, mm k R r k 75020

=='

λ

屏幕至少要向前移动:Δr 0 =1m-0.75m=0.25m 当k=2时, mm k R r k 150520

=='

λ

屏幕至少要向后前移动:Δr 0 =1.5m-0.75m=0.5m

5 一波带片由五个半波带组成,第一波带为半径r 1的不透明圆盘,第二波带是r 1到r 2的透明圆环,第三波带是r 2到r 3的不透明圆环,第四波带是r 3到r 4的透明圆环,第五波带是r 4至无穷大的不透明区域。已知:r 1:r 2:r 3:r 4=1:2:3:4,用波长500nm 的单色平行光照射,最亮的象点在距波带片1m 的轴上,试求:(1)r 1;(2)象点的光强;(3)光强极大值出现在轴上那些位置?

解:因用平行单色光照射衍射屏,则半波带的计算

公式为: 0

2

r r k k λ= 已知:r 1:r 2:r 3:r 4=4:3:2:1

第一波带遮住的波带数:0

211r r k λ= 第二波带露出的波带数:o

r r r r k λλ2

10222

2== 第三波带遮住的波带数:0

2

102333r r r r k λλ==

第四波带露出的波带数:0

210244

4r r r r k λλ== 波带片遮住和露出波带数之比:4:3:2:1:::4321=k k k k

若使轴上距波带片1m 的象点最亮,应取:k 1=1、k 2=2、k 3=3、k 4=4,

(1)将r 0=1m 、λ=500nm 、 k=1代入:011r k r λ= 解出: cm r 07.01= (2)从:4:3:2:1:::4321=k k k k 看出,最亮的象点接受到第二、第四两个半波带,则光强度为:021242164)(I a a a I ==+= (I 0为光自由传播时的强度。)

(3)其他光强最大值的点出现在:1/3、1/5、1/7、…等位置。

6 波长为λ的点光源经波带片成一个象点,该波带片有100个透明奇数半波带(1、3、5、…、199),另外是100个不透明偶数半波带。比较用波带片和换上同样焦距和口径的透镜时,该象点的强度比I :I 0。

解:用波带片时,象点接受到(1、3、5、…、199)共100个半波带 光强度为:21219953110000)...(a a a a a I =++++=

用透镜时,因物点到象点的光程相等,象点接受到200个半波带,

则光强度为:212200321040000)...(a a a a a I =++++= 两种情况下的光强之比为:4:1:0=I I

7 平面光的波长为480nm ,垂直照射宽度为0.4mm 的狭缝上,会聚透镜的焦距为60cm ,分别计算当缝的两边P 点的位相差为π/2和π/6时,P 点离焦点的距离。

解:缝两边的光传播到P 点的光程差: θδsin d =

相位差:θλ

π?sin 2d =?

从图中: sin θ≈tg θ=y/f ' 得到:y= f 'sin θ 已知:λ=480cm 、d=0.4mm 、 f '=60cm 当:2/π?=? ,由上式解得:sin θ1=0.003 P 点到焦点的距离:y 1= f 'sin θ1=0.018cm 当:6/π?=? ,由上式解得:sin θ1=0.001 P 点到焦点的距离:y 1= f 'sin θ1=0.006cm

8 白光形成的单缝衍射图样中,其中某一波长的第三级次最大与波长为600nm 的光波的第二

级次最大重合,求该光波的波长。

解:单缝衍射图样中,次最大的位置:b

k λθ)(21sin ±=

某一波长的第三级次最大的位置:b

b 11327213sin λλθ=

+=)( 600nm 光波的第二级次最大位置:b

b

222252

12sin λλθ=

+=)( 因两个次最大的位置重合,有:32sin sin θθ= 解出某光的波长:nm 6.4281=λ

9 波长为546.1nm 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在1mm 宽的缝上,若将焦距为100cm 的透镜紧贴在缝的后面到,并使光聚焦到屏上,问衍射图样的中央到(1)第一最小值;(2)第一最大值;(3)第三最小值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解:单缝衍射中,衍射光的传播方向设为θ

(1)第1最小值的衍射角:b

λθ=sin

其位置:y= f 'sin θ= f 'λ/b=0.055cm

(2)第1最大值的衍射角:b

k λθ)21(sin += k=1

其位置:b

f f y λ

θ23sin '

='='=0.082cm (3)第3最大值的衍射角:b

k λθ=sin k=3 其位置:b

f f y λ

θ'

='='3sin =0.164 cm

10 钠光通过宽0.2mm 的狭缝后,投射到与缝相距300cm 的照相底片上,所得的第一最小值与第二最小值之间的距离为0.885cm ,问钠光的波长为多少?若改用X 射线(λ=0.1nm)做此实验,问底片上两最小值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解: 因为单缝衍射,设第一最小值到花样中央的距离为:y 1;第二最小值到中央的距离为:y 2

对第一最小值:

L y b

11sin =

=

λ

θ b

L y λ=1

对第二最小值:L y b

222

sin =

θ b

L y λ22= 两最小值间的距离:b

L

y y y λ

=-=?12

已知:Δy=0.885cm 、 L=300cm 、 b=0.2mm ,代入上式, 解得钠光的波长:λ=590nm

当用波长λ=0.1nm 的X 射线时:mm b

L y 13105.1-?==?λ

11 以纵坐标表示光强度,横坐标表示屏上的位置,粗略地画出三缝的夫琅禾费衍射(包括缝间干涉)图样。设缝宽为b ,相邻两缝之间的距离为d ,且d=3b 。

解:因:N=3,相邻两最大值间有2个暗条纹,1个次最大;又因:d=3b ,所以第3、6、9、…级谱线缺级。以相对光强为纵坐标,sin θ为横坐标,做出衍射图样。

12 一束平行白光垂直照射在每毫米50条刻痕的光栅上,问第一级光谱的末端和第二级别光谱的始端的衍射角之差是多少?设可见光中最短紫光的波长为400nm ,最长红光的波长为760nm 。

解:在光栅衍射中,因θ∝λ/d ,波长大色光衍射角也大,所以在可见光的同一级谱线中,红光的衍射角大,紫光的衍射角小。

已知:红光波长λ

1=760nm 、紫光波长λ2=400nm 、d=1/50mm 设第一级(j 1=1)光谱末端的衍射角为θ1,

有:dsin θ1=j 1λ1 解得: sinθ1=j 1λ1/d=760/d θ1≈2.1880 第二级(j 2=2)光谱始末端的衍射角为θ2,

有:dsin θ2=j 2λ2 解得: sinθ2=j 2λ2/d=800/d θ2≈2.2920 衍射角的扎:θ2-θ1=2.2920-2.1880 =0.110≈7'

13 用可见光(400nm—760nm)照射光栅时,一级光谱和二级光谱是否重叠?二级和三级怎样?若重叠,则重叠范围是多少?

解:从上题,一级谱线末端的衍射角:sinθ1=j1λ1/d=760/d

二级谱线始端的衍射角:sinθ2=j2λ2/d=800/d

因:sinθ2=800/d > sinθ1 =760/d

所以,一级光谱和二级光谱不重叠。

二级谱线末端的衍射角:sinθ3=j2λ1/d=1520/d

三级谱线始端的衍射角:sinθ4=j3λ2/d=1200/d

因:sinθ3=1520/d < sinθ4 =1200/d

所以,二级光谱和三级光谱重叠。

14 用波长为589nm单色光照射一衍射光栅,其光谱的中央最大值和第二十级主最大之间的衍射角为15010',求该光栅1cm内的缝数是多少?

解:从题中知道,第20级谱线的衍射角为:θ=15010'

已知波长:λ=589nm,由光栅方程:dsinθ=jλ

解得光栅常数:d=0.0045cm

1cm内的缝数为:N=1/d=222条/cm

15 用每毫米有400条刻痕的平面透射光栅观察波长为589nm的钠光谱,试问:(1)光垂直入射时,最多能观察到几级光谱?(2)光以300角入射时,最多能观察到几级谱线?

解:已知:光栅常数:d=1/400mm 光波波长:λ=589nm

当谱线的衍射级数最大时,对应的衍射角:θ=900

(1)光垂照射光栅时,由光栅方程:dsinθ=jλ

解得:j≈4,即最多能观察到4级谱线。

(2)光以θ

0= 300角入射时,光栅方程为:d(sinθ±sinθ

)=jλ

将:θ

= 300、θ=900、d=1/400mm、λ=589nm代入

d(sinθ+ sinθ

)=jλ

解出最大的衍射级数:j=6

16 白光垂直照射到一个每毫米有200条刻痕的平面透射光栅上,试问在衍射角为300处会出现那些波长的光?其颜色如何?

解:已知:光栅常数:d=1/200mm、衍射角:θ=300

由光栅方程:dsin θ=j λ (j=0、1、2、3、…)

得到:λ=dsin θ/j ,代入数据,在可见光的范围内解得: j=3时,λ1=666.7nm,是红色光; j=4时,λ2=500nm, 是黄色光; j=3时,λ3=400nm, 是紫色光;

三种色光的谱线在300方向上重合在一起。

17用波长为624nm 单色光照射一光栅,已知该光栅的缝宽b 为0.012mm ,不透明部分的宽度a 为0.029mm ,缝数N 为103条,求:(1)单缝衍射图样的中央角宽度;(2)单缝衍射图样中央宽度内能看到多少级光谱?(3)谱线的半角宽度为多少?

解:已知:λ=624nm 、b=0.012mm 、a=0.029mm 、N=103条

计算得到光栅常数:d=a+b=0.041mm

(1)单缝衍射图样的中央角宽度:Δθ=2λ/b=5.960

(2)由:dsin θ=j λ和sin θ=λ/b ,解得:j=d/b ≈3.4

因衍射级数应取整数,所以j=3,单缝衍射图样中央宽度内能看到光谱的级数为3级,有n=2j+1=7条谱线。

(3)根据:Δθ=λ/Ndcos θ,在θ不太大时,θ≈0, 解得:谱线的半角宽度:Δθ=1.52×10-5rad 18 波长为600nm 的单色光正入射到一透明平面光栅上,有两个相邻的主最大分别出现在sin θ1=0.2和sin θ2=0.3处,第四级为缺级。(1)试求光栅常数;(2)试求光栅的缝可能的最小宽度;(3)在确定了光栅常数和缝宽之后,试列出在光屏上实际呈现的全部谱线级数。

解:(1)设相邻主最大的衍射级数分别为:j 、j+1。

有: dsin θ1=j λ d sin θ2=(j+1)λ 两式相比:1

sin sin 21+=j j θθ 解出:j=2

再代入:dsin θ1=j λ 得到光栅常数:d=6×10-6m=6×10-3mm

(2)因第四级缺级,说明:d :b = 4:1 所以光栅缝的宽度:b=d/4=1.5×10-3mm

(3)在光屏上呈现的谱线的最大级数为j ,对应的衍射角为900, 由:dsin θ =j λ 解出谱线的最大级数:j=10

因:4、8级谱线缺级,不能被观察到,另外衍射角为900的第十级谱线也不能观察到,所以呈现在光屏上的有:

0、±1、±2、±3、±5、±6、±7、±9级谱线,共15条。 19 NaCl 的晶体结构是简单的立方点阵,其分子量M=58.5,密度ρ=2.17g/cm 3。(1)试证相邻两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

nm N M

A 2819.023

其中N A =6.02×1023/mol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2)用X 射线照射晶面时,第二级光谱的最大值在掠射角为10的方向上出现,计算该X 射线的波长。

解:在图中所示的晶体结构中,设计晶胞的棱边长为d ,两离子间的平均距离为d/2,每个晶胞含有四个NaCl 分子,那么其密度:

3

4d

m V M NaCl ==

ρ NaCl 的质量:N M m NaCl /= 上两式联立解出:34ρN M d =

相邻两离子间的平均距离:

3

022

ρ

N M

d d ==

代入数据:nm d 2819.00=

20 波长为0.00147nm 的平行X 射线射在晶体界面上,晶体原子层的间距为0.28nm ,问光线与界面成什么角度时,能观察到二级光谱?

解:根据布喇格方程:λθj d =sin 2

代入数据:nm d 28.0= nm 00147.0=λ

解出: 14310'=θ

21 如图所示有三条彼此平行的狭缝,宽度均为b ,缝间距分别为d 和2d ,试用振幅矢量叠加法证明正入射时,夫琅禾费衍射强度公式为:

解:设单缝衍射传播到观察屏上P 的光振幅为a ,三束衍射光的实际光程差如图为θsin d 和

θsin 2d ,相位差为φ?和φ?2,可做出通过三缝光矢量的矢量图,将三矢量分解:

φφ?+?+=3cos cos a a a A x φφ?+?+=3sin sin 0a a A y

三缝衍射的光强度为: )]3cos 2cos (cos 23[222φφφ?+?+?+=+=a A A I y x

其中: λ

θπλθ

πsin sin sin

b b a a = θλ

πφsin 2d =

? 即有:)]6cos 4cos 2(cos 23[sin 20v v v cu I I +++= 式中:λ

θπsin b u =

λθ

πsin d v =

22 一宽度为2cm 的衍射光栅上刻有12000条刻痕,如图所示,以波长λ=500nm 的单色光垂直投射,将折射率为1.5的劈状玻璃片置于光栅前方,玻璃片的厚度从光栅的一端到另一端由1mm 均匀变薄到0.5mm ,试问第一级主最大的方向改变了多少?

解:玻璃片的劈尖角A : 025.020

5.01=-≈

tgA 0

43.1=A 平行光经过劈尖后的偏向角: rad A n 0125.0)1(0=-=θ

高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高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分为、II 卷,共4页,答题纸4页。 3.I 4.II 第I 1. 或002.等于 3.已知ABC 中,三内角A 、B 、C 成等差数列,则sinB=A.1B.C.D.2 2

2 3 4.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21,则a4a5a6等于 A. 5. A. 7. 是 或 8.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n1,则S5等于n(n1) C.A.1B.5611 D.630 9.在△ABC中,AB=3,BC=,AC=4,则边AC上的高为 A.322 B.333 C. D.3322

10.已知x>0,y>0,且x+y=1,求41的最小值是xy A.4 B.6 C.7 D.9 x211.若y2则目标函数zx2y的取值范围是 A.[2 12.、sinC A.II卷 13.,则 14.在△ABC中,若a2b2bcc2,则A_________。 15.小明在玩投石子游戏,第一次走1米放2颗石子,第二次走2米放4颗石子…第n次走n米放2颗石子,当小明一共走了36米时,他投放石子的总数是______.

16.若不等式mx+4mx-4<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求a5. (2)若 和公比q. 18. 在a、b、c (1 (2 数学试题第3页,共4页 第3/7页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48n。

国际法模拟试题答案及试题4

全国2008年4月自学考试国际法试题 课程代码:002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次正式地、全面地将国际法著作介绍到中国的是(C) A.林则徐B.惠顿C.丁韪良D.瓦特尔 2.主权是国家所特有的权利,这意味着(C) A.主权是国际法赋予的,不可分割 B.主权不可分割,但是可以一定程度的让与 C.主权是国家所固有的D.主权不是国家所固有的 3.在国际法主体中,拥有完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是(A) A.国家 B.争取独立的民族C.政府间国际组织D.个人 4.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是(B) A.国家的承认B.政府的承认 C.交战团体的承认D.既是国家的承认,又是政府的承认 5.国家对一切在国内和在国外的本国人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权被称为(B)A.属地管辖权B.属人管辖权C.保护性管辖权D.普遍管辖权 6.以下原则属于中国国籍立法的基本原则是(A) A.平等原则 B.血统主义原则C.出生地主义原则D.双重国籍原则 7.关于难民法律地位的原则,不正确的是(D) A.不推回原则B.国民待遇原则C.最惠国待遇原则D.差别待遇原则 8.庇护权在国际法上是(B) A.个人固有的权利B.国家的权利C.个人根据国际法得到的权利D.国家的义务9.在领土的取得方式中,先占所占领的对象是(A) A.无主地B.有土著居民居住的地方 C.主权归属不明的领土D.未形成文明国家的土著居民居住的地方 10.传统国际法中的领土取得方式有(D) A.恢复领土主权 B.全民公决C.交换领土 D.征服 11.第一个把大陆架作为一个法律问题提出来的是(A) A.美国总统杜鲁门B.马耳他外长帕多 C.1958年《大陆架公约》D.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2.群岛国的主权及于(D) A.群岛水域 B.群岛水域及其上空 C.群岛水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 D.群岛水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以及其中的资源13.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是(D) A.属于公海 B.属于领海 C.属于沿海国领土之一部分D.属于特殊的一类水域,与领海、公海等都不相同14.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中,海峡沿岸国(C) A.为防止海峡的污染,可以暂时限制或暂停其他国家船舶和飞机的过境通行 B.为管理的目的制定法律法规,适当限制其他国家船舶和飞机的过境通行权

国际公法历年试题

国际公法试题 1.确立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最重要的国际条约是( )。A. <<联合国宪章》 2. 国家依法赋予出生国籍的标准之一是(DD. ((日内瓦公约》 3. 一个国家准许外国人离境的条件,首先是该外国人必须已经)。 B. 履行了当地的义务 4. 确立南极法律制度的基本条约是)。D. ((南极条约》 5.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在群岛国的群岛海道上适用)。A. 通过制度 6. 重于空气的飞机载人飞行成功是(A.1903 年 7. ((蒙特利尔公约》中关于"使用中"的界定是( )。B. 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24 小时止 8. 以下哪类使馆人员在接受国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与豁免? ( )A. 使馆的外交人员 9. 在传统国际法理论中.一国对他国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限制商品进口的行为,引起他国的行为,是一种合法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B. 反报 10.国际法院对联合国大会提出的法律问题发表的意见是)。A. 咨询意见 L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之一是各国公认,这意味着( )。 A 一国不能创造国际法弘一国可以创造国际法 2. 联邦国家属于( )。 B. 复合制国家已被保护国 3. "归化"是指通过( )程序取得国籍。c. 申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 )。c.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 5. 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成功飞离地面的载人工具是( )。B. 热气球 6. ((蒙特利尔公约》中关于"使用中"的界定是( )。 B. 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 后24 小时止 7。我国条约缔约权由( )行使。A.国务院 8. 没有签署条约的国家表示同意接受条约拘束的方式是( )。A. 如人 9.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条约的保留方式是( )。B.书面 10.区域性国际组织在解决区域内国际争端时,采取执行行动之前,须经( 忖lt 准。 B. 联合国安理会 1.最早将西方国际法著作翻译成中文的中国人是( )。B. 丁题良 2. 联邦国家属于( )。B. 复合制国家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对于因为( )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经中国政 府主管机关批准,准许在中国居留。c.政治 4. 一国依条约同意为另一国的利益而不在其国境上的特定地点建立军事要塞,这种对领 土主权的限制称为)。B. 国际地役 5. 最早把大陆架作为法律概念提出的是)。C. 美国总统杜鲁门 6. 对于发生在公海上的船舶碰撞或其他航行及船长或其他服务人员的刑事或纪律责任事 项,由( )专属管辖。c.船旗国或有关人员所属国 7. 派遣国在正式任命使馆( )前需征得接受国的同意。B. 武官 8. 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C. 51 个 9. 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首要的机关是( )。D. 安理会 10. 第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国际法院法官是( )。D. 倪征噢1. 18 世纪末首次将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称为国际法的学者是( )。B.边沁 2. 联邦国家属于( )。B. 复合制国家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对于因为( )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经中国 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准许在中国居留。C. 政治 4. 一国依条约同意为另一国的利益而不在其国境上的特定地点建立军事要塞,这种对领 土主权的限制称为( )。B.国际地役 5. 最早把大陆架作为法律概念提出的是( )。c.美国总统杜鲁门 6. 对于发生在公海上的船舶碰撞或其他航行及船长或其他服务人员的刑事或纪律责任 事项,由( )专属管辖。C. 船旗国或有关人员所属国 7. 派遣国在正式任命使馆( )前需征得接受国的同意。B.武官 8. 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 )。C. 51个 9. 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首要的机关是( )。D. 安理会 10. 第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国际法院法官是( )。 D.倪征( 日+ 奥)( y u 三声〉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多选 或少选均不得分) 1 1.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 ) A. 国际法主体的增加 B. 国际法调整对象和范围的扩大 c.国际法的领域和内容的新变化D. 国际法的全面系统编寨 12. 甲国和乙国合并成为丙国,则下列选项中属于丙国政府应该继承的债务的有( )。 A. 甲国政府向丁国政府所贷款项 B.甲国政府关于甲国南方省水利项目向丁国政府所贷款项 13. 外交保护的条件包括(。 A. 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困所在国的国际不当行为而受到侵害 B. 受害人自受害之日到抗议或求偿结束之日须持续具有本国国籍,而且一般不能具 有所在国的国籍 D. 受害人须已用尽当地救济且未能获得合理补偿 14. 国际人权法的保护对象包括( )。 A. 公民和政治权利 B.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C 民族自决权D.环境权 15. 国际法上引渡的程序一-般包括)。 A. 提出引渡请求 B. 被请求国的审查 c.引攘的执行

工程光学期末考试题库试题含答案详解

一、填空题 1.在单缝衍射中,设缝宽为a,光源波长为λ,透镜焦距为f ′,则其衍射暗条纹间距e暗= ___ ,条纹间距同时可称为。2.当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而使平面镜转15°角,则反射光线将转动角。3.光线通过平行平板折射后出射光线方向___ ___ ,但会产生轴向位移量,当平面板厚度为d,折射率为n,则在近轴入射时,轴向位移量为_______ 。4.在光的衍射装置中,一般有光源、衍射屏、观察屏,则衍射按照它们距离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为 ____ ,另一类为 _____ 。5.光轴是晶体中存在的特殊方向,当光在晶体中沿此方向传播时不产生 ________ 。n e

操作系统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操作系统(A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120 一、单项选择 题(20分,每 1、操作系统是一种(B)。 A.通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应用软件 D.软件包 2、操作系统是对(C)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3、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A)。 A.利用率 B.可靠性 C.稳定性 D.兼容性 4、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B)。 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多任务系统 B.实时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 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批处理系统 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多用户系统 5、所谓(B)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的时间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 A.多重处理B.多道程序设计 C.实时处理 D.共行执行 6、(C)操作系统允许用户把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 A.单用户 B.分布式C.批处理 D.监督7、下面6个系统中,必须是实时操作系统的有(C)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航空订票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机器翻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A.1 B.2 C.3 D.4 8、在操作系统中,(C)是进行系统资源分配、调度和管理的最小单位。 A.程序 B.指令C.进程 D.作业9、(D)不是操作系统关心得主要问题。 A.管理计算机裸机 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 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 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程序 10、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A)。 A.失去了交互性 B.CPU的利用率降低 C.不具备并行性 D.以上都错 11、系统调用的目的是(A)。 A.请求系统服务 B.终止系统服务 C.申请系统资源 D.释放系统资源 12、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D)。 A.存储在内存和外存 B.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令 C.分时使用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D.动态和静态的特征 13、在进程管理中,当(D)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进程调度选中 B.等待某一事件 C.等待的事件发生D.时间片用完14、如果P、V操作S的初值为4,当前值为-2,那么表示有(B)个等待进程。 A.1 B.2 C.3 D.4 15、系统中有4个并发的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3个,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小资源数是(C)。 A.5 B.7 C.9 D.10 16、在下列(A)情况下,系统会出现死锁。 A.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互相等待它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B.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 C.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 D.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 17、在下列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属于死锁预防策略的是(C)。 A.银行家算法 B.死锁检测法 C.资源有序分配法 D.进程的解除 18、5个进程共享2台同类打印机,则与打印机对应的互斥信号量的初值应是(B)。 A.1 B.2 C.3 D.5 19、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的进程状态是(A)。 A.执行 B.就绪 C.阻塞 D.撤销 20、对于两个并发进程,设互斥信号量为mutex,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20个题,每题1分,总共20分) 1.外国人可以享有国民待遇的权利是( C ) A.选举和被选举权 B.担任政府公职的工作权 C.民事权利 D.成为军人的权利 2.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等文件的规定,各国可以( C ) A.将月球据为己有 B.在月球进行战争 C.自由探索和利用外空和天体 D.先占天体 3.外国船舶在别国领海的唯一权利是享有无害通过权,根据《海洋法公约》规定,“无害”一词的含义是哪项( B ) A.不违反国际惯例 B.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或良好秩序 C.不损害其他国家的领海航行权 D.不违反沿海国的法律规章 4.W因为沿海国,V国因其未发表任何关于大陆架的法律或声明并且未在大陆架上进行任何活动,在W国不知道的情况下,在W国毗连区海底进行科研钻探活动。下列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D ) A.根据海洋科研自由的原则,V国行为合法 B.因W国从未提出大陆架的主张,V国行为合法 C.V国行为非法,应当立即停止但无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考试大论坛 D.V国行为非法,应当立即停止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5.下列关于大陆架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C ) A.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B.国家对其大陆架的资源具有主权权利及相应的管辖权,但它又不属于国家的领土,国家对其大陆架不具有领土的完整主权,大陆架上仍允许他国保持某些权利,且不影响其上覆水域及其上空的地位 C.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但这种权利不是专属的

D.大陆架不仅是沿海国陆地领土在其领海之外的延伸,而且是该国管辖范围之内的海底区域 6.八角岛是位于乙国近海的本属于甲国的岛屿。40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甲国至今一直主张对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如果这种实际状态持续下去,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 D ) A.根据实际统治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就归属乙国 B.根据时效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将归属乙国 C.根据实际统治和共管原则,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属于甲乙国共有 D.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即使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仍然属于甲国 7.甲国人兰某和乙国人纳某在甲国长期从事跨国人口和毒品贩卖活动,事发后兰某逃往乙国境内,纳某逃入乙国驻甲国领事馆中。兰某以其曾经从事过反对甲国政府的政治活动为由,要求乙国提供庇护。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关于引渡和庇护的任何条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制度,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D ) A.由于兰某曾从事反对甲国政府的活动,因此乙国必须对兰某提供庇护 B.由于纳某是乙国人,因此乙国领事馆有权拒绝把纳某交给甲国 C.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乙国领馆可以行使领事裁判权,即对纳某进行审判并做出判决后,交由甲国予以执行 D.乙国可以对兰某的涉嫌犯罪行为在乙国法院提起诉讼,但乙国没有把兰某交给甲国审判的义务 8.下列关于国籍的表达,哪一项是正确的?( A ) A.国籍实质上是一种公民资格,表明个人对特定国家的隶属关系 B.一个人取得某一国家的国籍,只有依法纳税,才能受其管辖和保护 C.国籍的主要作用是在个人和特定的国家之间建立一种一般的、临时的、表面的法律联系 D.凡是具有本国国籍的人即是本国人,否则即是外国人 9.根据国际法学理论,下列关于国际法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D ) A.国际法具有强制力,依靠国家单独或集体行动来实现 B.国际法具有强制力,依据一般认为是产生于国际交往和发展需要的、国家之间的协

国际法试题(附答案)

西安财经学院学生社区提供【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437393.html,】 国际法试题(附答案)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4页,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5页至8页,共8页;选择题40分,非选择题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依据是 A.善意原则B.国际道义C.条约必须遵守D.主权平等[ ] 2.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以及所发生的事件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被称为 A.领域管辖B.国籍管辖C.保护性管辖D.普遍管辖[ ] 3.1907年,厄瓜多尔的外长提出以宪法程序为承认新政府的条件,这被称为 A.有效统治原则B.托巴主义C.威尔逊主义D.艾斯特拉达主义 4.《南极条约》规定,缔约国此前对南极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应予 A.确认B.放弃C.冻结D.重申 5.空间物体发射国应将其发射的物体报告给 A.联合国外空委员会B.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C.联合国秘书长D.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6.在我国,外交代表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为 A.外交代表到达接受国的日期B.外交代表正式呈递国书的日期 C.外交代表经接受国同意的日期D.外交代表经派遣国正式任命日期 7.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外国航空器在一国领空 A.享有无害通过权B.不享有无害通过权 C.享有“两项自由” D.享有“五项自由” 8.根据1969年修订的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的规定,禁排区是

物理光学秋季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总共24分) 1.玻璃的折射率为n=1.5,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的布儒斯特角为_________;光 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布儒斯特角为_________。 2. 在双缝杨氏干涉实验中,两缝分别被折射率为n1和n2的透明薄膜遮盖,二者 的厚度均为e。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在屏中央处,两束相 干光的相位差为_________。 3. 如图所示,左图是干涉法检查平面示意图,右图是得到的干涉图样,则干涉 图中条纹弯曲处的凹凸情况是_________。 4. 在光栅光谱中,假如所有偶数级次的主极大都恰好在每缝衍射的暗纹方向上, 因而实际上不出现(即缺级),那么此光栅每个透光缝宽度a和相邻两缝间不透光 部分宽度b的关系为_________。 5. 波长为λ=60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1.8×10-4 cm的平面衍射光 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_________。 6.在双折射晶体内部,频率相同而光矢量的振动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①沿光轴 传播时,它们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的;②沿垂直光轴传播时,它们的传播速度 是_______的。 7.对于观察屏轴上P0点,设光阑包含10个波带,让奇数波带通光,而偶数波带 不通光,则P0点的光强约为光阑不存在时的_________倍。 8. 光栅方程的普遍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总共36分) 1. 何谓复色波的群速度?何谓复色波的相速度?什么介质中复色波的群速度大于其相速度?什么介质中复色波的群速小于其相速度? 2.简述光波的相干条件。

3. 汽车两前灯相距1.2m ,设灯光波长为 λ=600nm ,人眼瞳孔直径为D =5mm 。试问:对迎面而来的汽车,离多远能分辨出两盏亮灯? 4. 一束线偏振光垂直于晶面射入负单轴晶体后,分解成o 光和e 光,传播速度快的是o 光还是e 光?为什么? 5. 简述法拉第效应及其不可逆性。 6. 用散射理论解释蓝天的形成缘故。 三、透镜表面通常覆盖一层氟化镁(MgF 2)(n =1.38)透明薄膜,为的是利用干涉来降低玻璃(n =1.50)表面的反射,使波长为λ=632.8nm 的激光毫不反射地透过。试问:覆盖层氟化镁至少需要多厚?(10分) 玻璃 MgF 2 入射光

c语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期中考试试卷 课程编号:03402513试卷类型:A卷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日期: 注意事项:1.请将试卷最后一页的答题纸撕下,将答案填写在其中;2.交卷时请确认答题纸是否按要求写好姓名等信息并与试题一起上交;3.不准携带任何书籍、资料、纸张等。4.草稿纸用试卷的背面。 一、单项选择题(1空1分,共20分) 1、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是(【1】) 。 【1】 A) 函数 B) 语句 C) 字符 D) 程序行 2、一个C程序的执行是(【2】) 。 【2】A) 从本程序的主函数开始,到本程序的主函数结束 B)从本程序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C) 从本程序的主函数开始,到本程序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D)从本程序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的主函数结束 3、下列四个叙述中,错误的是(【3】) 。 【3】 A) 一个C源程序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主函数 B) 一个C源程序可以含一个或多个子函数 C) 在C源程序中注释说明必须位于语句之后 D) C源程序的基本结构是函数 4、下面不属于C语言保留字的是(【4】) 。 【4】 A) short B) ELSE C) extern D) for 5、下列四个叙述中,正确的是(【5】) 。 【5】 A) 库函数也是C语言本身的组成部分 B) C语言中的输入输出操作是由相应语句完成的 C) 库函数是C编译系统提供的功能函数 D) 标题文件(头文件)可以在程序的函数内部调用 6、下列四组数据类型中,C语言允许的一组是(【6】)。 【6】 A) 整型、实型、逻辑型 B) 整型、实型、字符型 C) 整型、双精度型、布尔型 D) 整型、实型、复型 7、在C语言中不同数据类型的的长度是(【7】)。 【7】 A) 固定的 B) 由用户自己定义的 C) 任意的 D) 与机器字长有关

00247国际法2015年10月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际法试卷 (课程代码 00247)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国际法规范的强制实施主要依靠的是 A.维和部队的强制措施 B.国际组织的制裁措施 C.国际司法机构的强制执行 D. 受害国的自助措施 2.国家在涉及下列事项的诉讼中可以援引管辖豁免的是 A. 从事商业活动的外国政府船舶 B.与政府行使权力紧密相关的雇佣合同C.商业交易 D.财产的所有、占有和使用 3. “光华寮案”涉及中国的 A.条约继承 B.财产继承 C. 债务继承 D.在国际组织的代表权继承 4. 外国人可享有国民待遇的权利是 A.诉权 B.选举权 C.担任公务员的劳动权 D.参军入伍的权利 5.我国对外国人给予庇护的情况是 A.请求进入外国驻中国使领馆避难 B.因犯有破坏和平罪请求在中国居留 C.因政治原因请求进入中国驻外国使领馆避难 D. 因政治原因请求在中国境内避难 6.边境条约一般都赋予边境居民享有进出国境的特殊便利是 A.大宗货物买卖 B.探亲访友 C.执行公务 D. 观光旅游 7.与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大陆架主张重叠时,中国坚持的划界原则是 A.200海里原则 B. 中间线原则 C.等距离原则 D.公平原则 8.对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若已有条约建立其通过制度,则适用 A.过境通行制度 B.无害通过制度 C.特殊公约制度 D.一般公约制度 9.作为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之组织法的是 A.《巴黎航空公约》 B.《芝加哥公约》 C.《海牙公约》 D.《东京公约》 10. 外交团

国际公法历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选择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弧内,每题2分,共20分) 1.依国际条约规定,向所有国家商船开放的河流称(D)。 A.国际运河 B.界河 C.多国河流 D.国际河流 2.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首要的机关是(D)。 A.联合国大会 B.国际法院 C.托管理事会 D.安理会 3.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等文件的规定,各国可以(C)。 A.将月球据为已有 B.在月球进行战争 C.自由探索和利用外空和天体 D.先占天体 4.重于空气的飞机载人飞行成功是在(A)。 A.1903年 B.1783年 C.1918年 D.1957年 5.各国军舰在公海上可命令从事海盗行为的嫌疑船停船而对其实行(A)。 A.登临检查 B.武力攻击 C.紧追 D.诉讼 6·国际上规定废弃将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第一个公约是(B)。 A·1907年海牙和平公约B.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C·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D.1968年日内瓦公约 7·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全面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文件是(B)。 A·《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B.《世界人权宣言》C.禁止和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D.禁止和惩治种族隔离罪公约 8.条约的缔结程序之一是(A)。 A·认证条约约文B.保留C·修正D.终止实施 9.确定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本文件是(A)。 A.《联合国宪章》 B.万隆会议最后文件C·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D.《给予殖民地人民独立宣言》 10.各国在大陆架上有(B)。 A·建造人工岛屿的自由B.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C开发资源自由D.建立法律之自由 二、多项选择题(请将选择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弧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个2分,共10分) 1.确立外国人待遇的原则有(ACD)。 A.国民待遇 B.超国民待遇 C.互惠待遇 D.最惠国待遇 2.外国船舶在领海中实行以下行为属非无害行为(ABCD)。 A.捕鱼 B.收集情报 C.起落飞机 D.进行军事行动 3.国际法的直接渊源有(ABD)。 A·国际条约B.国际习惯C·联大决议D.一般法律原则

《光学》期末考试试卷

《光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23分)填空和判断(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3)。 1.(5分)偏振光可以具有不同的偏振太,这些偏振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波长为1?的伦琴射线被碳散射,在散射角为90°方向上进行观察,则康普顿位移△λ=_________。 3.费马原理是指。 4.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只有一个,即光速C,而电子可以有vC的任何速度;电子有静止质量,而光子的静止质量为。 5.对光具组来说,物方焦点和象方焦点是一对共轭点。() 6.棱镜光谱仪的色分辨本领与棱镜底面的宽度成正比;光栅光谱仪的色分辨本领与光栅的狭缝总数成正比。() 7.平板厚度增加时,等倾干涉条纹变疏,且往里移动。() 8.在夫琅和费圆孔衍射中,当圆孔变小时,中央亮斑的直径增大;当光源的波长减小时,中央亮斑的直径减小。() 9.同一种光在不同介质中有不同的波长,因而同一种光在不同介质中观察有不同的颜色。() 二、(27分)选择题(将对的答案编号写在括号内) 1.将扬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放入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其条纹间隔是空气中的()A.倍B.倍C.倍D.n倍 2.在菲湟耳圆屏衍射的几何阴影中心处() A.永远是个亮点,其强度只与入射光强有关 B.永远是个亮点,其强度随着圆屏的大小而变 C.有时是亮点,有时是暗点 3.光具组的入射光瞳、有效光阑,出射光瞳之间的关系一般为() A.入射光瞳和有效光阑对整个光具组共轭 B.出射光瞳和有效光阑对整个光具组共轭 C.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对整个光具组共轭 4.一束平面偏振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两个介质的界面,其振动面与入射面平行,此时反射光为() A.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的平面偏振光 B.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的平面偏振光 C.无反射光 5.通过一块二表面平行的玻璃板去看一个点光源,则这个点光源显得离观察者() A.远了B.近了C.原来位置 6.使一条不平行主轴的光线,无偏折(即传播方向不变)的通过厚透镜,满足的条件是入射光线必须通过() A.光心B.物方焦点C.物方节点D.象方焦点 7.(5分)用迈克耳逊干涉仪观察单色光的干涉,当反射镜M1移动0.1mm时,瞄准点的干涉条纹移过了400条,那么所用波长为() A.5000? B.4987? C.2500? D.三个数据都不对 8.(5分)一波长为5000?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射到0.02cm宽的狭缝上,在夫琅禾费衍射

经济生活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生活期中考试题及 答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高一经济生活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政治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吃、穿、用所需要的物品,大多要用货币去购买;享受市场提供的服务也要支付货币;等等。其中,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 B金银 C一般等价物 D纸币 自2006年7月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一度跌破每桶57美元大关。作为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做出原油日产量自2007年1月1日起减少120万桶的决定。据此回答第2——3小题: 2、材料中的“57美元” ①是观念上的货币②体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③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④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3、造成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终决定因素是 A供求关系的状况 B价值的大小 C 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的产量 D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决定 4、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时出现的现象是 A商品供大于求 B商品供不应求 C商品供求平衡 D市场商品旺销 5、目前在许多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营建支出体现了 ①生存资料、享受资料的消费②恩格尔系数的提高③人们投资方式的多样化④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各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往往会在汇率上表现出来,如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近年来就一直在1美元合80——140日元之间波动。据此回答第6——7小题:6、上述材料表明 A一国货币的价格是由他国货币的价值决定的 B一国货币的价值由他国货币的价格决定 C汇率反映两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 D汇率反映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7、使用外汇必须与本国货币折算,这就需要确定 A汇率或汇价 B出口商品价格 C进口商品价格 D外汇储备数量 8、汽车销量的增加会导致汽油需求量的增加,反过来,油价的上涨又会使买车一族变得十分谨慎,因为汽油和汽车 A是互补商品 B功能趋同

国际法试题及答案

河北农业大学《国际法》试题 专业: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 1 分,共 20 分) 1、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 A、人类理性 B、国家之间的热力均衡 C、大国统治阶级的意志 D、国家间的协议 2、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一般法律原则是指() A、国际法的一般原则 C、一般法律意识引伸出来的原则 B、国际法基本原则 D、各个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是() A、中国 B、中国和印度 C、中印、中缅 D、列宁的《和平纲领》 4、国家对于外国人在其领域侵害该国及其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行为有权行为行使管辖,这种管辖是() A、保护性管辖 B、领域管辖 C、普遍管辖 D、国籍管辖 5、外国对 1949 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是() A、对新国家的承认 B、对新政府的承认 C、对新国家和政府的同时承认 D、对中国的承认 6、一个人的国籍根据他的出生地确定,这是() A、出生地主义 B、血统主义 C、混合主义 D、国籍主义 7、受庇护的外国人地位() A、优于本国公民 B、与本国公民相同 C、低于普通外国人 D、与普通外国人相同 8、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是() A、割让 B、征服 C、先占 D、添附 9、古罗马时期,海洋被视为() A、共有物 B、无主物 C、公海 D、领海 10、我国领海基线采用的是() A、正常基线 B、直线基线 C、平行基线 D、混合基线 1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公海实行自由制度,各国享有的自由是() A、四项自由 B、六项自由 C、七项自由 D、五项自由 12、《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所指的国家航空器是() A、国家所有的航空器 C、国家批准的航空器 B、国家经营的航空器 D、用于国家公务的航空器 13、被称为“外层空间宪章”的文件是() A、《外层空间宣言》 B、《外层空间条约》 C、《营救协定》 D、《责任公约》 14、目前组成安理会的成员国的有() A、9 个 B、11 个 C、15 个 D、17 个

国际法考试试题及解答

国际法考试试题及解答

国际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依据是C A.善意原则 B.国际道义 C.条约必须遵守 D.主权平等[C] 2.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以及所发生的事件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被称为A A.领域管辖 B.国籍管辖 C.保护性管辖 D.普遍管辖[A] 3.1907年,厄瓜多尔的外长提出以宪法程序为承认新政府的条件,这被称为B A.有效统治原则 B.托巴主义 C.威尔逊主义 D.艾斯特拉达主义 4.《南极条约》规定,缔约国此前对南极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应予C A.确认 B.放弃 C.冻结 D.重申 5.空间物体发射国应将其发射的物体报告给C A.联合国外空委员会 B.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C.联合国秘书长 D.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6.在我国,外交代表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为B

A.外交代表到达接受国的日期 B.外交代表正式呈递国书的日期 C.外交代表经接受国同意的日期 D.外交代表经派遣国正式任命日期 7.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外国航空器在一国领空B A.享有无害通过权 B.不享有无害通过权 C.享有“两项自由” D.享有“五项自由” 8.根据1969年修订的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的规定,禁排区是D A.距海岸50海里以内海域 B.距海岸100海里以内海域 C.距海岸150海里以内海域 D.所有海域 9.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A A.国家之间的关系 B.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C.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D.国家与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10.被称为“外层空间宪章”的国际条约是A A.1966年的《外层空间条约》 B.1968年的《营救协定》 C.1972年的《责任公约》 D.1979年的《月

光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光学综合复习 一、填空题 1、月亮、闪闪发光的红宝石、太阳、点燃的蜡烛,其中属于光源的是. 2、晴天,在茂密的树林下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会在地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的原理。如果是在发生日偏食的短暂时间 里,则地上的光斑是圆形的光斑(填“仍然”或“不再”)。 3、如图为我国电视播放的我国首批女子仪仗队训练时的画面,队员们之所以 能够 站的这么整齐是利用了光的原理,她们在行走过程中以其中一名队员为 参照物,其他队员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4、教室里的黑板有时会“反光”晃眼,这是黑板表面发生了反 射;老师放在讲桌上的教具从各个角度多能看到,这是教具发生反射. 5、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4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 为. 6、超市中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条形码,它就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当扫描仪照射 它时,黑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 以了。 7、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离水面4m时,小鸟在湖面上的“倒影”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离小鸟________m。 8、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 理石 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 的________现象. 9、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3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 10、如图所示,平面镜PN与一支长15cm的铅笔AB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之 间相距20 cm,铅笔的像高为cm;若铅笔绕B点逆时针方向转过90°,此时铅笔尖A 与其所成像A′间的距离为cm。 11、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时,已知入射光线与液体表面的夹角 是450,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 是1050,则折射角是_______0,入射角是 __________0。 12、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 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 非 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而成的像,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是图中的(选“甲”或“乙”). 13、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三种色混合而成的,电视遥控器 用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 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14、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 发生________ (选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图中射到光屏上光束的________侧有明 显的热效应(选填“上”或“下”). 15、一个上身穿黄衣,下身穿红裙的姑娘在舞台红色的追光灯 下,上衣呈色,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2008年秋期半期考试试卷 四年级数学 (试卷共100分,9 0分钟完卷) 一、看清题意,仔细填空(1-10题每空1分,11题2分,共25分) 1、在计算216—25×8时,第一步算______,再算______法,计算结果是______。 2、把260÷5=52,470—210=260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______这个综合算式的结果是 ______。 3、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500 604000 640002 5605000 65000 “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__,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__________。 5、与最大的四位数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6、红星小学给每个学生编学号时,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 7、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少30,减数增加30,差就_______。 8、如图,有____条线段;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看成是_______线。 9、当3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_______度;7时30分,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_______度。

10、(51+a)+_______=a+(_____+ 39) 11、已知如图,∠1=60°,∠2=_______度(2分) 二、数学小法官,巧辩对与错。(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26+74÷2=100÷2=50() 2、我们在读203008这个数时,只读一个0() 3、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 4、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5、一条直线长5cm() 三、快乐ABC(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共5分) 1、一个数是六位数,这个数() A、一定大于十万 B、不大于十万 C、一定大于九万 2、与453—21—79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453—79+21 B、453+79—21 C、453—(21+79) 3、小明家去学校走第()条路最近 A、1 B、2 C、3 4、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成()的角 A、46°,105° B、180°,120° C、135°, 110° 5、小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要让客人尽快喝上茶,最少要用()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