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质量分析报告)

201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质量分析报告)
201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质量分析报告)

201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理

(提示...:.可按住...Ctrl ....点击中考题目文字跳转到该题分析...............,.每题分析最后有超链接返回该题..............).第一部分

(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如图1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A .乙音调较高

B .甲响度较大

C .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D .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2.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

A .质子和电子

B .中子和电子

C .质子和中子

D .质子、中子和电子

3.如图2所示的摆设,正常运行时,小轮在支架上来回滚动,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小明发现摆设上有一电源,关掉电源后,小轮逐渐停下来A .小轮滚动过程中没有力对其做功

B .正常运行时,小轮的速度一直不变

C .断电后小轮会停下,说明能量守恒定律不一定成立

D .正常运行时,小轮往返一次,摆设一定需要消耗电能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B .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C .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D .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

5.如图3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

=1g/cm 3)

A .a

B .b

C .c

D .d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701100乙

110

700图1

图2

底座支架小轮

6.导线a 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a 在磁场中按图中v 的方向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 在A 、B 选项中与磁感线平行,在C 、D 选项中垂直于纸面)

7.在图4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此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8.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密闭装置内部如图5所示,装置内部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忽略杆和球间的摩擦.由于装置开始沿某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

A .东

B .南

C .西

D .北9.如图7所示.把重为G 的物体甲从A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B 点,此过程绳的拉力对甲做的功为W AB ;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G 的物体乙沿斜面从C 点匀速拉至与B 等高的D 点,在此过程中绳的拉力对乙做的功为W CD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A .B .C

.D .图

430

1020

40

℃体积时间A

体积时间B 体时间C 体积

时间

D W AB W CD W CD W AB

GH W CD -W AB GH W CD +W AB

磁感线

磁感线B A C D

磁感线磁感线导线a 导线a v v

v v

甲图7C D

A B H 水平地面

西南

北东杆

小球图6装置内的俯视图东小球杆北

西

南图5

10.图8中, 表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于

纸面向里,⊙表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

向外.F 是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下列哪个选

项中,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与图8中F 的方

向相同1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9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A .甲所受浮力更大

B .乙所受浮力更大

C .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 .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12.小明按图10所示电路图做实验,闭合开关,两表读数如图11所示.L 突然烧断,烧断后两表示数如图12所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U 、流经定值电阻的电流为I .与L 烧断前相比,烧断后A .U 变大、I 变大B .U 变大、I 变小

C .U 不变、I 变小

D .U 不变、I 不变图11ˉˉ315

0.63V A 图12ˉˉ3150.63

V A

A V R L 图10

05

1102315001230.60.40.20

0511********.2120.430.6D

A +

-+B

-+C -

图9

甲乙磁感线

S

N F 图8I

第二部分(共64分)

二、填空作图题(共25分)

13.如图13所示,一束由A 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表面O 点,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入射光线AO 的反射光线.

14.图14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O 为光心,F 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mm.

(1)在图14中画出光线a 、b 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2)目镜是_____透镜(选填“凹”、“凸”).

(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_______(选填“倒立”、“正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像.

15.如图15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物体M 沿粗糙地面水平向左运动,压缩弹簧运动到A 点时,速度为v A .在方框内以点代替M ,画出M 经过A 点时的受力示意图

16.如图16所示,A 点为硬棒的重心,O 为支点,硬棒水平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硬棒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N .能否用图16中的弹簧测力计按图17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硬棒所受的重力?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图15

图13

O

A

B

平面镜图14

F

17.(1)通过表1、2推断海拔五千多米处水的沸点可能是______.

A .75℃

B .83℃

C .92℃

D .100℃

(2)如图18所示,瓶口扎上橡皮膜,把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

玻璃瓶内.小明把此瓶从甲地带到海拔更高的乙地,发现橡皮膜向上

凸出(如图19).瓶内气体在甲地的密度为ρ甲,在乙地的密度为ρ乙.根

据公式ρ=_______,得ρ甲_____ρ乙(选填“>”、“=”、“<”).18.如图20所示,钢制的圆柱展示台,底面积S =1dm 2.另一个为钢制的圆台零件,上底面积S 1=3dm 2,下底面积S 2=12dm 2.把零件分别按图21和图22所示的方式静置在展示台上,两物体的轴在同一直线上.图21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 1、压强为p 1.图22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 2、压强为p 2.F 1___F 2,p 1___p 2(选填“>”、“=”、“<”).

大气压/(×105Pa )水的沸点/℃1.011000.71900.44800.3675

海拔/km

大气压/(×105Pa )0

1.012

0.804

0.6260.47表1:海拔与大气压的关系

表2:大气压与水的沸点的关系

橡皮膜图18图19

三、解析题(共22分)

解析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演算过程及结果都要在数字的后面写上正确的单位.

20.电鳗是一种能对外界施加电压的动物.如图24,为了研究电鳗的放电行为,研究人员把一根导体棒伸进水中,放电的电鳗可看成电源,A 、B 两点是电源两极.某次实验:

(1)当电鳗跃起,头部碰到导体棒时,电流从A 点经部分导体棒、水回到B 点,形成闭合回路,电路图如图25所示,接入电路的导体棒及水的电阻R =5000Ω,电流I =0.02A .求此时AB 间的电压U 和R 的电功率P .

(2)电鳗头部接触到导体棒更高的位置时,R 变大,电流I 变为0.05A ,判断U 变大、变小还是不变?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运动员从高空竖直向下跳伞,人(包括装备)的质量为80kg ,只考虑人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下落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26所示.

(1)人在前50s 内下落了2100m ,求这段时间内人的平均速度.

(2)人在前30s 内下落了1500m ,求这段时间内人所受重力做的功和功率.

(g =10N/kg )

(3)从第10s 到第30s 这个过程..

中,人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是如何变化的?(4)人在第30s 时所受空气阻力_____第50s 时所受空气阻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四、实验探究题(共17分)

2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

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不变.

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A 导体棒

电鳗

图24水

电源

A

B R

I

图25

60

50

40

30

20

10

10203040500

t /s v /(m/s )图26开伞

1

--0.6

3

图28

315

--23.小明连接了如图27所示的电路,灯泡上标有“2.5V0.3A”.

(1)在方框内画出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2)闭合开关,看不到灯亮,电流表有示数.小明认为灯不亮的原因是灯丝断了.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依据是

(3)小芳想通过测量ab接线柱间、cd

的原因.请在图28中补充完整用电压表测ab

不到灯亮的原因.

U ab/V U cd/V电流表示数I/A看不到灯亮

的原因

情况一 2.1000.30

情况二 2.200.400.14

情况二中,看不到灯亮,通电10s灯消耗的

电能为______J.

24.质量可忽略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金属螺母,做成摆长为l的摆(如图29所示).让螺母在竖直面内小幅度往返摆动,每完成一次往返

摆动的时间均为T(g=9.8N/kg).

请你根据T T与螺母的

质量m是否有关______(选填“有关”、“无关”).

现有足量的细绳、大小相同的金属螺母,这些螺母有的质量相

等,有的质量不等.写出验证你的推测的实验步骤(若有需要,可补充器材):

1

--0.63

图27

c

图29

l

201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物理

一、试卷与命题

(一)命题的依据和原则

201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物理考试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本届考生使用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和《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以下简称《中考指导书》)为命题依据。

本次考试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力求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各项指标,将对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考查贯彻落实到所有题型,旨在体现教材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引导教学回归教材。

试题重视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重视考查学生对概念及规律本质的理解;重视考查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是否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物理学科的思维方法;重视考查学生是否能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部分试题还尝试体现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理念。试题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试题情景取材于生活,不故意编造情景及数据,注重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也不设置偏题、怪题。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公平性。

(二)试卷结构

按广州市物理考试大纲要求:“物质”约占13%,“运动和相互作用”约占45%,能量约占42%。而2019年广州物理考试题目“物质”占比为12.5%,“运动和相互作用”占比为47.5%,“能量”占比为40%。试题内容比例符合考纲要求。

(三)试题特点

试题体现育人导向,体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育人目标的落实;体现素养导向,能检验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的培养;体现改革导向,有助于推进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与评价改革的协同一致。

试题注重基础,突出重点,能力要求分布合理,体现了课程标准不同水平层次要求。考试体现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性质,大部分题目都是达标题目,但考试也兼顾高中入学的选拔功能,部分题目有一定的难度,达到对不同层次考生进行区分。

2019年中考物理力求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各项指标。考查学生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考查学生是否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重视考查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是否掌握科学研究方法;重视实验考查;重视对学生推理分析、信息提取及处理、数学运算能力等的考查。重视考查学生是否能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大量题目情境化,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重视考查学生通过二年的初中物理学习是否掌握科学概念,掌握物理推理分析等科学思维方法。

物理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概念及规律本质的理解,注重考查学生能否应用物理规律及原理解决问题。

如第21题第(4)小问,考查学生是否掌握物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过程,准确做出开伞前后人的受力分析示意图,结合题目所给的图象信息,克服直觉带来的干扰,依据物理概念定义正确解答问题。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能否在一个真实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物理推理分析方法解决问题。

如第17题的第一小问,学生要从题目所给的“海拔与大气压的关系”及“大气压与水沸点的关系”两个表格提取相关的信息,但学生如果只是提取信息,没有经过逻辑推理,合理应用所提取的信息,则无法正确解答问题。

2.考试重视实验的考查。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试题注重对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考查。通过纸笔测试尝试检测学生是否有真正经历实验过程。学生是否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正确分析数据的能力。如第12题重现学生真实实验情景,考查学生平时学习过程是否有独立完成实验。又如第23题来源于学生分组实验中常见的电路故障情景:实验过程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看不到灯泡发光。题目还原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这种电路故障时的常见反应。考生需运用已学的串并联电路特点、电功率等知识,结合自己电路检测的经验对故障的原因进行判断。

3.重视引导平常的教学要回归教材,重视考查学生迁移能力。

第22题取材于教材的实验。第24题对摆的研究是以教材中“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的材料和课后练习中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作为素材。都是引导教学要回归课本。而第24题干中直接给出了单摆周期公式,该公式是初中不要求掌握的,甚至在高中物理也只是选修的要求。不是引导教学要把高中内容下放到初中。给出学生没学过的公式旨在考查学生能否通过所给的新公式对单摆周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考查学生是否能用已学的物理知识及实验方法解决新情景中的问题,考查学生是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本题在实验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可以自由选用器材,只要能弄清研究对象、思维有逻辑、步骤有条理、论证有依据就能得分。

4.重视考查学生是否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及规律,能在真实情景中正确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考试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基础概念,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利用概念定义对题目进行分析。引导平常教学要避免通过大量机械的重复性训练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引导教学要通过不同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记住相关的物理知识。

例如第11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学生若能正确理解原理,抓住本源,就能轻松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在日常练习中,大量接触的题目都是求不同体积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所受浮力,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习惯只利用F 浮=ρ液gV 排解决问题,忽视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

体所受的重力”这一表述。甚至在运用公式时,养成了只关注V 排而不注意ρ液的思维定势,

则会被题目的多余信息干扰。

又如第15题,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画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若按照摩擦力的定义分析,则能得到正确答案。但如果学生只是囫囵吞枣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加上自己在做题时自动增加题目没有的条件,则会误认为此题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弹力与摩擦力方向相反。由于图中已经标出了弹力的方向,学生往往就会不假思索地画出一个向左的摩擦力,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又如第12题,要求学生分析灯泡断路后,定值电阻的电压、电流变化情况。在这类问题里,学生也经过了大量的机械训练,在看到了题目中分别给出的灯泡烧断前后的两组电压、电流数值后,不少学生不假思索地就直接给出答案,这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分析电路图中电流表的位置,也没有留意到题目给出的“定值电阻”的这个条件,只根据直觉得出错误答案。

5.试题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重视考查科学·技术·数学·工程。

如第22题:“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不变.”考试素材来源于教材“想想议议”的实验,教材此实验源于生活,人在感觉热的时候,会扇子扇或吹风扇,从而达到降温效果。本题巧用实验操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这种现象进行思考、分析,此题的立意就在于启发学生运用正确的物理思维将生活现象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物理实验探究从而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本题还考查了学生是否能把生活用词转换为物理用词,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能力,是否能正确理解所给的信息。

如第7题,本题并没有像传统题目一样,直接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而是问温度计内液体体积变化。题目设问的这种改变除了按课标要求考查学生是否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研究物理器材的基本构造,重视器材构造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以致用,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试题分析

1.如图1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A .乙音调较高

B .甲响度较大

C .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D .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考查的科学内容:“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

答案:D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

课标要求:了解乐音的特性。

本题考点是响度大小与振幅的关系,音调高低与频率的关系,以及考查学生是否清楚频率的定义,是否知道dB 是响度的单位。从2016年至今,连续四年都考查了响度、音调相关概念,考查的知识点与方式基本一致。2016年难度是0.7406,2017年难度是0.7338,2018年难度是0.6937。老问题依然存在,从1.6642%的学生选B 而8.8597%的学生选C 选项,可以推测学生能知道声音强弱的等级是反映响度,但学生只是含糊地记住“响度”、“振幅”、“响度大,振幅大”这些词,而不清楚这些物理量间的关系,当题目出现的物理量多了,学生就会受到干扰。如果平时大量的练习题都不需要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定义就能得到正确答案,很多学生就只是割裂地、机械地记住这些词,但如果细问学生这些词是什么意思,他们就无法正确、清晰地说出其定义。他们并不理解其定义和概念间的关系,只是一种浅记忆,时间久了就无法正确提取信息。因此,建议教师在新授课必须让学生正确构建这些概念,要说清楚各个概念的定义,让学生掌握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复习课不要只讲物理量,要指出这些物理量的定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保持长时记忆,具体教学建议可参考2016年中考分析报告第2题的分析。

(按住Ctrl 点击鼠标,可返回中考卷题1)

2.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

A.质子和电子

B.中子和电子

C.质子和中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

考查的科学内容:“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

答案:C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701100乙110

700

图1

课标要求: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根据物体尺度的大小设计图表,按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的顺序排列并标出大致尺度。

本题的思维难度应该比第1题低,但本题得分比第1题更低。在2016年考过相同的内容,当年试题难度0.6306。

本题考点是学生是否知道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今年的题目选项中,A、B、D都有电子,只要学生知道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运动,并不属于原子核的一部分,就可以直接得到正确选项C。

2016年的年报猜测:学生的记忆只是一堆名词,脑子里只有“原子由原子核、电子构成,原子核由中子、质子构成”。学生只是把这当成一句话来记,并不理解这段话描述的各粒子间的关系,更没有把这些粒子间的关系用图清晰表示。具体内容可以参考2016年的年报内容。为了印证这个猜测是否正确,今年命题组根据2016年的反馈命制了本题。

(2016年中考题)上层的粒子由下层的粒子构成,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物质结构的是

在考查原子结构中,题目都有描述“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组成”的选项,由于2016年的题目所呈现的信息是图文结合,约有21%选了C。而今年的题目以文字叙述呈现时,只有2.7%选了B。当题目以文字形式呈现时,正确率也从2016年的63%提高到现在的76%。

另一个错选较多的是D选项,约有14%的学生认为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猜测学生以为这里问的是原子的组成,由于学生平时只限于在文字上去记忆这堆名词,并不理解各个粒子之间的关系,这就很容易造成记忆错乱。

从课标的科学内容要求可以看出,原子结构这个内容是占很重要的位置的,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课标有关原子结构的相关要求拆分在不同的章节,老师在新授课时应该有意识地逐渐帮助学生完善原子结构相关的知识,而这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运用原子结构相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比如在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中,可以加入原子的尺寸大小,这里只是从原子尺寸方面对原子进行了描述。第十三章主要介绍分子动理论,同时给出了固、液、气的结构示意图,这可以让学生了解及掌握用文字、图不同的方式表征原子结构。运用微观的分子动理论解释宏观的热现象时,这就建立起了微观现象与宏观现象的之间的联系。第十五章再次提到了原子结构,这里是介绍了原子内部的构成,电子、原子核的带电性质,运用微观的电子的得失来说明宏观物体摩擦起电现象。同时根据电子、原子核的带电性质,还可以说明为什么第十五章中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到了二十二章《核能》,进一步介绍了原子核的结构,并附图说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周围有电子。

内容描述方式相关问题

一章

原子原子的尺寸大小原子的大小A.B.C.D.

原子

电子原子核

原子核

电子中子

原子核

电子原子

原子

原子核分子

章分子动理论热现象物态变化

章原子结构摩擦起电

章原子核结构核能

正如2016年的年报所提到的,“学生脑里的记忆缺少了各知识间联系的完整图”,课标“用图形、文字或语言描述原子的模型”这要求提示我们,同样是考查物质的构成,选编..的习题应是用不同的表达形式考查学生.................,.如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图可以选用不同的形式..........,.只有这样重复练才有意义...........

。老师在帮助学生掌握这基础知识的时候,不妨试试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物质结构给学生看。以下图2、图3来自《科学世界》,可供参考。

图2

图3

(按住Ctrl 点击鼠标,可返回中考卷题2)

3.如图4所示的摆设,正常运行时,小轮在支架上来回滚动,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小明发现摆设上有一电源,关掉电源后,小轮逐渐停下来A .小轮滚动过程中没有力对其做功B .正常运行时,小轮的速度一直不变C .断电后小轮会停下,说明能量守恒定律不一定成立

D .正常运行时,小轮往返一次,摆设一定需要消耗电能考查的科学内容:“能量”主题

答案:D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理解层次。

课标要求:理解机械功。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的作用。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例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能否综合运用能量转化(功能关系)、能量守恒、机械能等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

笔者邀请学生写出各选项的判断依据,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由于选对D 选项和错选B 选项的学生合计超过90%,笔者主要关注这两个选项。而在将学生的判断依据进行分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这两个选项的思维过程明显不同,而正答率与平时成绩的高低呈现负相关。于是,将学生按最近一次终结性考试的成绩分成①、②两个层次(①层次的平均分比②层次高出26分),并统计学生各种判断依据的情况(当然AB 合计样本数为220左右,数据仅供参考),情况分析如下:

成绩较高的学生,反而错选B 的比例更高。如表1所示,两个层次的学生中,能选对D 选项的比例无明显差异,然而错选B 选项的比例是①层高于②层,而且差异显著。

表1两个层次学生判断D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的比例

(注:由于独立判断各选项,以下比例与中考有差异)在①层学生中所占比例

在②层学生中所占比例选对D 选项

90.43%88.54%错选B 选项27.35%19.80%图4

底座

支架小轮

能判断出B选项错误的学生,主要有两类典型思路:

其中一类是仅找出最高点速度为零,其他位置速度不为零即可判断速度变化(图5)。

图5

另一类是使用机械能的相关概念规律来分析速度变化(图6)。必须指出的是,图4的摆设正常运行往返一次的过程中,小轮在支架上各个位置的机械能不一定相等,而且既然存在电能、机械能、内能的转化,就肯定不符合机械能“守恒”的定义。但学生如果猜测这是个“模拟”机械能守恒的装置,认为正常运行时小轮在各位置的机械能均“相等”,也可“顺利”判断出B

选项错误。

6

而以上两类学生在①、②两个层次的学生中所占比例对比如表2所示,这说明成绩较好的学生,会更趋向于使用机械能的概念来分析。

表2图3、图4两类依据在两个层次学生中的比例

在①层学生中所占比例在②层学生中所占比例比较最高点和其余

位置的速度大小(图3)

23.08%32.67%

使用机械能的概念

规律来分析(图4)

35.90%22.77%

再看错选B的学生反馈的典型依据(图7),基本上都是使用机械能的概念规律来分析。

图7

甲乙

如果在表2的基础上再加上错选B的学生数据(表3),则①层学生中使用机械能的概念规律分析问题的比例,会更显著地超过②层学生。

表3使用机械能概念规律在两个层次学生中的比例

在①层学生中所占比例在②层学生中所占比例使用机械能概念规律

(无论对错)

57.26%34.65%

这引发了笔者两个层次的思考:

第一层,显然图5直接判断速度大小的思路比图6用机械能分析要简单得多,那为什么反而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却显著倾向于选择了更复杂的思路呢?

第二层,选择了机械能这条思路以后,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学生犯错?(从而造成表1所反映的,成绩较高的学生错选B的比例反而更高。)

先来分析第一层问题,比对图5和其余几个图可以发现,两条思路的选择在本质上是从问题出发还是从已知出发的区别。图5的标注反映学生明确B选项是问“速度大小是否不变?”,于是带着问题找已知条件中能判断速度大小的关键词,结果找到“最高点”,想起“最高点速度为零”,然后联想到小轮运行过程其他位置速度不可能为零,归纳出速度大小(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不变,就能判断出B选项错误。而图6、7反映学生先从已知看到“每次到达的最高点相同”,就想起“每次最大高度相同,机械能就守恒”这句二级结论,也可能是看到这种物体在U形轨道上来回运行的情景,就想起做过很多次的机械能习题,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上从机械能守恒一直推导到速度大小的这条熟悉的解题套路上来,比较多的图5乙、丙这两类的卷子出现写完依据后将“否”改成“是”的情况。

显然图5的思路比图6简单得多,解决问题效率更高,这并不是“速度大小”比“机械能”更简单,而是若学生是“抓住问题来筛选已知”,解决问题的效率比“抓住已知来推导问题”效率高得多,因为在这个信息大量冗余的时代,“已知”并不一定都与“问题”有联系,可能有些已知信息对某个问题有用,但是对另一个问题就没用,只有抓住问题,先把问题明确了再去筛选已知,才能找到真正有用的信息。在B选项中,抓住“速度大小是否不变?”这个问题,从“每次到达的最高点相同”这句话中筛选出来的只有与速度大小有关的“最高点”这三个字而已。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先引导学生明确问题,再去筛选信息,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同时避免冗余信息的干扰,提高正确率。

为什么成绩较低的学生更趋向于直接判断速度,盯着“问题”,而成绩较高的学生更趋向于使用机械能守恒,盯着“情景”?这与学生平时追求刷题速度有关,为了尽快完成作业,学生总期待着只需要阅读题目开始的几个字,就能想到答案,可能还没读到问题,就认为自己已有答案。

再回想我们与学生互动时的语言(无论是课上、课下对答),可能一开口便问:“(谁来讲一讲)这道题怎样做?”同时也包括在要求学生写出判断依据时,追求的是学生能讲出、写出从已知如何完整地推导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引导学生如何“先明确问题、再根据问题找思路,根据思路查看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的逻辑思维演绎过程(这两个过程的思维方向恰恰完全相反)。这可能会反过来导致部分学生把解题过程当成要背的套路,更趋向于看到情景就条件反射出背过的过程套路,却不管问题问什么。这种情况会不会在比较勤奋、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呢?回看①②两层学生对两条思路的选择情况,印证了这个反思。长此以往,造成了我们教出的成绩越高的学生,就越喜欢背过程,他们的能力也就仅仅体现在博学强记上。笔者在分析2017年中考第15题的时候也介绍了类似情况(详见当年年报):完全相同的频闪照片和已知条件,初二下学期设问运动情况和比较速度,初三上学期设问是比较功和功率,而学生在初三讲述自己的解题过程时一开口就是“因为XX段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与比较功和功率无关的条件。……因此,无论是写判断依据还是开口思维,也应该往明确问题这个方向去改善,不是直接问学生什么判断依据,什么解题过程,而应该反过来,先问学生这个题目问什么问题,要解决问题有哪些思路、哪些规律,然后从已知条件中能筛选到哪些有用的信息。

另外,B选项表述的是“速度一直不变”,而在初中教学中,我们基本都“默认”是B选项是说“速度大小一直不变”,在初中不需要给出矢量和标量的概念,在建立速度的概念时,可以介绍速度这个物理量有大小也有方向,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这样学生在判断

“速度是否不变”这个问题时,就可以从大小和方向两方面去考虑,再从“来回滚动”中直观找出速度方向会改变,从而判断B 选项错误。显然,用速度方向来判断,比图5比较最高点和其他位置速度大小更简单易懂。可见,这并不是增加教学内容和学生负担,反而会使物理量的建构更为完整。而且,在学习力的作用效果时(图8),如果有了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概念,那就不需要重新定义“运动状态”,只需要将“运动状态”直接理解成“速度”即可。

本题如果需要检测学生能否掌握从速度方向进行判断,可以将选项改成“正常运行时,

小轮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一直不变

”或者“正常运行时,小轮的运动状态一直不变”。

图8

再来研究第二层问题,学生错用机械能的概念规律来分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图9

甲将前面图6、图7的典型错误合在一起对比如图9所示,大多数选用机械能这条思路的学生都是一开头出现“每次最大高度相同,机械能就守恒”这句二级结论,但其实中间的思维过程并不简单:物体在各次最高点处,高度相等、同一物体质量相等则重力势能相等,而最高点速度均为零,动能也相等,再根据“机械能=动能+势能”得出物体在各次最高点处的机械能相等,又因为物体只受重力、弹力(不做功)、摩擦力(可能),从而判定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摩擦力不做功,只有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因此机械能守恒。

这个思维过程本身就要用到速度大小了,但学生在长期的重复训练中,只记住了“每次最大高度相同,机械能就守恒”这句二级结论,忘记了中间的分析过程,反而要用二级结论来推回基本概念,有的学生只能回忆起零碎的答案语句(图9甲、乙),有的学生记住的是两个位置的比较,忘记了要分析整个运动过程,只是机械地套用熟悉的套路(图9丙),有些学生记住的是要分析运动过程,虽然碰巧做对,但也只是套用以往的套路(图9丁)。

若将选项修改为“正常运行时,小轮的机械能一直守恒(或不变)”,估计学生错选率会非常高。“每次最大高度相同,机械能就守恒”这句二级结论,虽然看似比基本规律好用,相比于初中教材给出的“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以及高中教材给出的“只有重力和弹力

做功”,都容易理解得多,但并不是在所有情景中都成立,而学生遇到不适用的情景时自然就会出错。学生在做大部分题目时万试万灵,自然忘记了基本的概念规律(甚至可能有些老师连基本的概念规律都没讲,就直接给二级结论),这样的学生只是机械记住某些特定情景题的答案,并不是用普适规律解决所有问题,他们不会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试想一下,为什么以上通俗易用的二级结论没有成为基本的规律呢?是因为这二级结论不是普适的、存在科学性错误。中考之所以出现这些二级结论不适用的情景,不是为了引导大家再总结新的二级结论,而是引导老师们回归到严谨、普适的基本概念规律上。

分析完选B选项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后,我们再简单讨论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判断出D选项正确的过程。要判断D选项正确,学生只需要对比“正常运行时小轮能来回滚动”、“关掉电源时小轮逐渐停下来”这两种状态,即可归纳出正常运行需要消耗电能(图10)。在考试做选择题时,这是最简单的思路。

图10

其实,还有不少学生能够从能量角度分析问题(图11),这些学生只是刚升初三,已学完机械能、却未深入学习内能、电能、能量守恒等。

图11

当然,要求写出选择题的依据,本身也有提醒学生理性思考的作用,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考试时的真实思维过程,但无论如何,上述反馈说明,不少学生已具备理性思考的意识,这与老师们近几年在判断依据、开口思维等方面的重点关注和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这也从另一方面提醒老师们,要在平时给学生足够的理性思考的空间,才能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思维习惯。

第二个问题是学生思维过程反映出的迷思,需要及时纠正。

如图12,部分学生认为既然题目没注明小轮匀速,则小轮就一定不匀速。这是学生很常见的逻辑思维偏差。

图12

如图13,部分学生认为在最高点处,小轮速度为零,就是静止。但其实静止是一种速度为零的平衡状态,也就是速度、加速度均为零,显然小轮在最高点处并不平衡。

图13

第三个问题是建议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多关注身边存在的物理现象。

学生从生活经验知道因为有摩擦,所以物体在U 形轨道上的最高点会越来越低。但生活中有图14所示的摆设,都能保持每次摆动的最高点高度相同,它们分别是如何实现的呢?让学生多关注、多研究这些现象,比起刷各种重复的题目要有意义得多。

14甲手机刷步器乙

机动游戏“大摆锤”(按住Ctrl 点击鼠标,可返回中考卷题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B .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C .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D .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

考查的科学内容:“能量”主题

答案:D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

课标要求:了解内能和热量。通过实验,

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

体。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

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

论的基本观点。

本题以考查内能和温度的关系为主线,

同时考查分子热运动、热传递的相关概念规

律。题目并没有给出任何新情境,但难度在

选择题中仅次于第12题,说明60%的学生并未掌握内能的相关概念规律。四个选项中,A 、

B 、

C 三个选项都是比较物体内能的大小,D

选项问的是扩散。笔者邀请学生回忆解题时

的思维过程,发现学生对前三个选项虽然存

在思维偏差,但起码都知道是在比较内能,

而对D 选项的思维偏差比其他三个选项更

大,基本上都没明确D 选项的设问是什么。

因此下面先分析D 选项,再将ABC 合在一起学生学生学生学生笔者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图15

分析。

首先是学生在D 选项的思维过程。图15是笔者与某学生关于D 选项的一段QQ 对话。这段对话的前半部分与笔者从其他学生处获得的反馈类似,反映了大部分学生判断D 选项的思维过程。很多学生看到D 选项中的关键词“扩散”、“低温”、“高温”,就自然地回想起“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从而判定D 选项错误。

这段对话的后半部分印证了笔者的猜测:“学生并不明确这个选项的设问是什么”。或者说,学生并没有用自己明白的语言转述问题。本选项要判断“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这句话是否正确,首先应把这句话转化为“扩散现象中,分子能否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然后明确题目实质是问“分子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再回忆起“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与情景的“从低温物体到高温物体”作比较,从而判断出:既然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那就能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从判断D 选项正确的学生依据反馈,也可以印证上述分析(图16)。显然,这部分学生抓住了分子运动这个设问,而不是前面所述的情景关键词。

印证了学生不明确设问的猜测后,笔者还是感到困惑,为何学生回想起“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就会判断分子不能从低温物体到高温物体呢?笔者访谈部分错误判断的学生,了解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回忆自己的思维过程如图17。

原来,迷思是在新课上形成的,学生并不明确图17所提及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而是认为图17提及的实验就是演示扩散现象,认为扩散是分子从高温向低温运动的过程。反思笔者新课教学时,学生反馈其他科目已做过类似的品红实验,于是简略提及结论后就跳过了这个实验。再翻看相关教材发现(图18),品红实验是同时既演示了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又演示了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学生只是记住了这种情景叫扩散,并不知道扩散这个概念的定义是什么,也从未想过扩散现象的发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结果等到考试问到这个问题,回忆实验时就将扩散现象想象成高温物体分子才会出现的现象。而且实验中品红只有一小颗,只能演示品红分子进入水中的现象,并不能演示出扩散所定义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学生可能也认为扩散只能是单方面进入,再结合温度越高扩散越明显,就形成了“扩散是分子从高温进入低温的过程”的迷思,形成了自动化偏差。当考试需要学生回忆扩散现象时,学生并不是想起物理课本中固液气的三个扩散实验,这其实是一种锚定效应。因此,教学中必须注意学生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所获得的前置知识(其实也是在备学生),明确物理新课中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和教学逻辑联系,根据实验现象,结合实验目的来归纳实验结论,而不是把实验单纯作为活跃课堂和背结论的工具。

16

17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笔者

图18

学生为什么错选A 、B 、C 这三个选项?这三个选项都与内能概念规律有关,而且设问很明确指向“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关于内能与温度等内容的教学建议,可详细回看2016年中考年报的“教学建议”。

2017年中考第6题也考了几个类似选项。题干给出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其中B 选项“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选择率为19.61%;C 选项“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选择率为64.85%。

对比今年中考这道题A 选项“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选择率只有2.04%,比两年前的题更简单直白,错选的比例也少。而B 选项“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选择率为27.49%,C 选项“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选择率为31.08%,错误率明显升高的原因何在?

图19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09-2010学年度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在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理解中,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为了在新的年中能更上一层楼,现将2009-2010学年成绩分析如下: 一、教学工作情况分析 1、成绩分析 我校2009-2010学年度中考和小学毕业班考试成绩居全县中下游水平,从“两率一分”来看,我校优秀学生较少,学困生较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学科问题日益突出,从全县各校对照情况来看:我校初中部的理科是弱科,政治、英语,小学部的语文、科学、品德学科的整体水平急待提高。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工作上进心不强 一些同志工作实绩平平,主观不努力,却一味的找客观,只怨学生基础差,家长不配合,教学条件不好,生活福利不高等,未以一个人民教师的姿态和标准去要求自己,不去想方设法改变和创造条件来搞教学。 (2)部分教师对教学方法研究不多。 部分教师不读书、不看报,不注重积累和总结,不想请教老教师,对教学不甚了解,几年讲的是总是一个话题,教学思想僵化,上课采用一字教学法,文科是“背”,理科是“做”,没有学法指导,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典型的活人教死书。 (3)教学管理不够规范 (4)班级管理不够到位,学风不够浓厚 3、今后工作打算: 加强备课管理,提高备课质量 (一)规范教师个人备课行为 1、教师必须在每学期开学两天内制定完成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包括:①本学期教材的基本内容、系统、重点、难点;②具体的教学目的要求;③课时分配和教学进度; ④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⑤重大的教学活动安排等基本内容。 2、每位教师所授的所有科目都必须提供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包括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的具体内容及教学反思。 3、教师的备课进度应比实际授课进度提前1—2节。 4、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杜绝教师不备课上课或抄袭教案应付检查的现象。(二)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范文

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教书与育人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可以说教育质量就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 我校在全县教学质量评比中一度排名比较低。滞后的因素很多,首先是人员素质,其次是学校管理。现在“向管理要效益、以创新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指导下,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教学管理工作逐渐步入正规化轨道,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努力克服实施课改的压力,成绩已渐从低谷中走出来,虽与优秀的学校差距尚存,但对比历史,我们还是可以为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 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学校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追求的管理目标,也是学校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我校教育工作在教育局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理解支持配合下,马家乡小学教育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为了更好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能力,促进千佛小学教育更好发展,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分析、报告。 一、主要成绩 1、教学工作目标:教学管理有特色,教师教书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教学质量、师培质量居同类学校前列,我乡教学管理得到县教育股认同。 二、四、六年级由市县抽考,语数外科数据(略)

从优生的情况可以看出我校的六年级和五年级语文优生分数比较低,处于落后位置。其余各年级各学科的优生分数都保持在了85以上,属于相对正常范围内波动。 从平均分看四年级数学、五年级语文数学的平均分都低于了70分,处于相当危险的地位。英语科和科学科平均普遍很低,需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从学校来看,中心校、村小的成绩都比较接近,水平相当。毕业班各学科的成绩都处于落后的位置,需要引起校长和教师们的高度重视。 三、主要措施 1、树立教育质量观 教学管理首先是教学思想的管理,特别是重塑千佛小学教学质量观,学校行政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千佛中心小学校教学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和年级组和教研组,经常性地举行教研活动,对教学质量采取了规范的严肃认真的评比。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培训,广泛、深入的讨论,形成了全面发展的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质量观、全过程的质量观、全方位的质量观。有了这一教学质量观,教学管理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操作层面上,我们始终没有偏离这个价值取向。 2、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导马家小学教育实践 《千佛小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方案》在2019年8月全乡教师会上首次亮相,得到了全镇教师的广泛支持,当年下期开始分步实施,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本学期,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学区具体指导下,我校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多学科全方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到了以学科课程标准标为准绳,强化教育科研,强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实施教学教研计划,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克服工作中的不足,现将近本学期的教学质量分析如下:一、检测的结果本次小学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全校有693名学生参加。湖岭镇二小2007年度第2学期学科质量分析表班级执教者学科人数总分平均分得分值合格数合格率得分值优秀数优秀率得分值总分值20% 60% 20% 一(1)语文57 4925 86.4 17.3 53 93.0 55.8 40 70.0 14 87.1 一(2)语文56 5041 90.0 18.0 54 96.0 57.6 35 63.0 13 88.2 二(1)语文54 4484 83.0 16.6 50 92.6 55.56 24 44.4 9 81.0 二(2)语文56 4472 79.9 16.0 51 91.1 54.66 13 23.2 5 75.3 三(1)语文58 4883 84.2 16.8 55 94.8 56.88 38 65.5 13 86.8 三(2)语文57 4857 85.2 17.0 52 91.2 54.72 45 78.9 16 87.5 四(1)语文60 4712 78.5 15.7 54 90.0 54 23 38.0 8 77.3 四

(2)语文57 4493 78.8 15.8 56 98.0 58.8 11 19.0 4 78.4 五(1)语文54 4816 89.2 17.8 54 100.0 60 46 85.2 17 94.9 五(2)语文61 5312 87.1 17.4 60 98.4 59.04 53 86.9 17 93.8 六年级语文123 10447 85.0 17.0 119 97.0 58.2 99 80.5 16 91.3 总分值185.5 625.26 131 941.6 平均分值16.9 0.0 0.0 56.8 0.0 0.0 11.9 85.6 一年级数学113 8353 73.9 14.8 96 85.0 51 24 21.2 4 70.0 二年级数学110 8916 81.0 16.2 101 91.8 55.08 36 32.7 7 77.8 三年级数学115 8786 76.4 15.3 97 84.3 50.58 40 34.8 7 72.8 四年级数学117 9733 83.2 16.6 109 93.2 55.92 75 64.1 13 85.4 五年级数学115 8222 7平均分值15.7 0.0 0.0 53.0 0.0 0.0 9.0 77.7 三年级科学115 7612 66.2 13.2 85 73.9 44.34 17 14.8 3 60.5 四(1)科学58 4026 67.1 13.4 46 77.0 46.2 12 20.0 4 63.6 四(2)科学56 3651 64.0 12.8 35 61.0 36.6 8 14.0 3 52.2 五(1)科学54 3000 55.6 11.1 23 42.6 25.56 1 1.9 0 37.1 五(2)科学61 4032 66.1 13.2 45 73.8 44.28 16 26.2 5 62.7 六年级科学126 10689 86.9 17.4 123 100 60 110 89.4 18 95.3 总分值81.2 257.0 33.3 371.4 平均分值13.5 42.8 5.5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大丰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最直接的标准。上学年,我校深入贯彻县教育局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检测情况 学期末,在教育局统一安排下,对一至六年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统一检测,六年级参加了全县统一毕业检测,现就我校教学质量作如下分析: 1、从成绩统计分析来看,由于我校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还比较扎实。六年级在全县同类学校中比较拔尖。总体来看,教师群体的整体教学还是比较认真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特别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但三、四年级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 2、从各年级教师试卷分析的情况看,各年级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非常好。除个别题目比较灵活,得分相对稍低外,其他各项都掌握得较好。各年级大多数学生在图形操作、统计分析上都表现得很好,这说明教师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重视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年级、各学科的成绩大部分稳定外,也有的年级或学科成绩有所下降,试卷分析中反映的问题还很多: (一)语文 1、还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不过关。如学过的汉字不会书写,或写错别字等。 2、部分学生书写不够规范,不认真。 3、学生对阅读分析的得分率还是相对稍差,究其原因:一是平时训练得材料少;二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读懂文章就开始回答问题。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稍有难度的,学生都不理解。 4、个别学生写作能力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语言空洞,词汇量小、不生动,叙述不流畅。达不到规定的字数,有错别字、病句等。 (二)数学 1、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好,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还没有逐步形成,不认真审题,个别学生甚至落题。 2、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需加强,如:四、五年级制作统计图,个别学生计算不认真,不写名称; 3、部分学生学知识死,不会变通,分析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低。 4、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计算能力不强,准确率不高,尤其是计算题。 5、部分学生答题速度慢,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题。 (三)英语 1、记忆性知识掌握不牢。本次检测关于需要背的知识,学生的完成情况不理想。 2、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能力分析、归纳、整理能力都很差 3、四、五年级的试题在对学生能力的测试中难度较高。 4、两级分化现象突出。一是同班学生之间的,另一方面是班级之间的。 四、分析教学现状及主要原因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概括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行为影响教学成绩的提高 1、教学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有些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

三年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三年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为了总结经验,全面了解本年级各学科教学的现状,寻找尚存的问题,以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在全校教学质量分析会议后,三年级全级老师针对各班各科进行了详细的教学质量分析,现将通过数据,利用表格的形式,重点从平均分、优秀率和县前1000名这几方面对本级教学质量分析情况进行汇报: 数据分析: 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五班六班「七班八班九班 三科222536373636432637 语文292927323739452940 数学1612212128222!2219 英语161525403233292830 2、各班前1000名与上期对比情况 语文数学英语一期前1000名与上期对比一期前1000名与上期对比一期前1000名1班29+116-1816 2班29+412-1915 3班27+321-1224 4班32+721-940 5班37+728-1032 6班39+1422-1633 7班45+1528-329 8班28+322-1428 9班40+1719-1530

从上表1表2数据可得:本级三科发展不平衡,班与班之间差距较大,班内三科差距也较大。三科总分前1000名最高的班级和最低的班级相差21人;语文科前1000相差18人,数学科相差16人,英语课相差25人。从各班单科前1000名来看, & 7、9班语文科优势明显,4班英语科优势明显。而整级的数学都没有明显优势,其中1、2、9班的数学,还有1、2班的英语趋于劣势。 从三科级中各班成绩比较,情况大体是:语文科进步幅度大、成绩较稳定的班级是9、7、6、5班;落后面较大,成绩不理想的班是1、2、3、8班;数学科各班发展虽然在三科中优势不明显,差距也较大,5班7班稳居前列,2班1班处于下游, 其它5个班成绩比较接近; 英语科4班优势明显,5班6班稳定发展,1班2班稍为落后。从三科总分来看,进入县前1000名最多的班是7班,然后依次是9、4、5、6班。 3、各班语数平均分、优秀率 从上表可得: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范文6篇精选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范文6篇精选 教学质量分析是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过程起着反馈与调控作用。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范文: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报告 为了取得质量检测真实的、可信的效果,为学校进行质量分析提供客观、全面、原始的理论数据,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阅卷,做到了公正、公平,数据真实可信。 20xx年2月4日上午(上学期期末),蓬街镇中心小学分语文组、数学组进行了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会上,以年级组为单位发言,组长们总结了本学期的教学成功经验,分析了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主处。最后形成共识:在小学期间,我们一定要想办法给学生一样属于自己一生有用的东西或特长,特色就是重点、增长点、闪光点、突破点,学校要争取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同时要注意:学生全面发展是目标,优秀特色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寓于学生的乐学、好学、会学之中。这次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对第二学期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就根据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的有关数据,结合平时教学调研、检查等情况,作如下分析: 自z20xxxx月实施课程改革以来,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已逐渐步入正规化轨道,质量意识已逐步深入人心,新的教学理念也已逐渐形成,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课堂教学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保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 1、以各年级平均分为例(略) 2、以各年级及格率为例(略) 3、以各年级优秀率为例(略) 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学科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1、提高课堂效率 上学期虽然教学时间较长,但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很多的,所以利用课外时间提优补差的机会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加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质量分析 陈侃学校 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在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理解中,圆满完成了上学期教育教学任务,为了在新的一年中能更上一层楼,现将成绩分析如下: 一、教学工作情况分析 1、成绩分析 我校历年考试居全镇中下游水平,从“三率”来看,我校优秀学生较少,学困生较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学科问题日益突出,从各校对照情况来看:我校科学、高年级数学、英语是弱科,整体水平急待提高。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工作上进心不强 一些同志工作实绩平平,主观不努力,却一味的找客观,只怨学生基础差,家长不配合,教学条件不好,生活福利不高等,未以一个人民教师的姿态和标准去要求自己,不去想方设法改变和创造条件来搞教学。 (2)部分教师对教学方法研究不多。 部分教师不读书、不看报,不注重积累和总结,不想请教老教师,对教学不甚了解,几年讲的是总是一个话题,教学思想僵化,上课采用一字教学法,文科是“背”,理科是“做”,没有学法指导,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3)教学管理不够规范 (4)班级管理不够到位,学风不够浓厚 3、今后工作打算: 加强备课管理,提高备课质量

(一)规范教师个人备课行为 1、教师必须在每学期开学两天内制定完成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包括:①本学期教材的基本内容、系统、重点、难点;②具体的教学目的要求;③课时分配和教学进度;④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⑤重大的教学活动安排等基本内容。 2、每位教师所授的所有科目都必须提供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严格按照三步导学进行。每课要有教学反思。 3、教师的备课进度应比实际授课进度最少提前1—2节。 4、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杜绝教师不备课上课或抄袭教案应付检查的现象。 二规范教师上课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教学纪律要求 1、严格按课表上课,不私自调课;准时上课,不早退,一般不拖堂; 2、上课时不抽烟、不坐讲、不会客,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中途离开课堂,不把手机等通讯设备带进课堂; 3、上课衣着整洁,举止文明大方,教态自然; 4、尊重学生人格,不体罚或侮辱学生; 5、杜绝酒后进课堂。 (二)课堂教学方法要求 1、教师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按照学期教学计划有步骤科学合理组织教学,杜绝漫不经心和随心所欲。 2、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实践能力; 3、处理好讲练关系,坚持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五年级期末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五福小学校2016年秋季五年级期末 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报告 在县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我校于2017年1月8日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文化课(语文、数学)期末监测工作,现将本次文化课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1.各科试题不但体现了学科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上的要求,更注重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的一些处理技巧。 2.各科试题注重了考查基础性和全面性。主要表现在: (1)既重视考查基础知识,又重视考核基本技能; (2)重视考查学生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 (3)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了解和学习方法的运用; (4)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也有所体现,强调理论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的现实问题; (5)面向全体学生,整体上来看,试题难易适中,考查知识点也较全面。 二、教学质量分析 1.基本情况 本次学校期末统考五年级应参考114人,实参考113人。全年级最高总分为189分,数学低分段人数也较多,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可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需花大气力来做好培优工作。 2.学科教学质量统计 (1)年级学科教学质量统计 (2)班级教学质量统计 科 目 班 级

3.教学质量分析 (1)从各班各科两率一分的统计分析看:数学试题题量适度,难度系数相对较小,而语文题难度相对偏大。 (2)从学科统计分析看: 两个班平均分、优生率、及格率都有一定差距,“两率一分”普遍较低,这说明学科教学工作还需花大力气进行改进。 从综合统计来看,优生培训工作还需加强。学生的偏科现象严重,学科发展不平衡,应引起各科任老师的高度重视。 三、存在问题 根据对各学科阅卷情况督查和抽样分析,本次检测中反映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没有落到实处,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有欠缺。 2.审题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 3.答题规范性欠缺。语言的表达和组织能力较差,描述不严密,不科学,言不达意的现象时有出现。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西池学区(初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期末考试成绩及中考成绩 七年级总分为700分,共18人参加考试,500分以上12人,400分以上5人,400分以下1人,总平均分为499.13分;八年级总分为800分,共19人参加考试,600分以上5人,500分以上9人,500分以下5人,总平均分546.16分。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学生成绩取得显著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教学现状,说明了我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办法是行之有效的,这和学校领导的管理到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及学生的努力学习是分不开的。 二、教学成功之处分析: 1、学校工作始终以教学为中心,加大教学监测力度。学校要求各年级教师每学完一单元都要及时进行质量监测,监测情况要及时上报教导处记录备案。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每学期严格组织期中、期末测试并对测试情况进行统计评比,而且每次测试后,不但每位任课教师要认真的进行试卷分析,而且每班由班主任组织任课教师进行考试情况分析。 2、注重过程管理,加大常规管理力度。学校每学期开学初由教务处对各项教学常规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每一位教师严格执行。每学期,学校除组织期中、期末两次业务检查外。还不定期抽查部分教师的业务,并把抽查情况通报全校,把抽查结果记入教师量化评估中。

量公评估不仅是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年终考核和评先评优的唯一依据,每次的评先评优评模都按量化评估从高到低依次截取。

3、扎实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学校的教研活动不搞花架子,不搞华而不实的东西,不求高,不求大,只求实在。有效的教研活动无非就是备听评研,特别是在听评课活动中,我们学校有自己的特色,有着很浓厚的学术气氛,老师们积极发言,意见中肯,不说虚话套话,不怕得罪人,言辞犀利,切中要害,经常有激烈的辩论。这些对所有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意义重大,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意义非凡。不光是集中搞教研时这样,在课堂间隙,在老师们的办公室里,经常有这样的声音出现。 4、学科教师工作责任心强、态度端正、工作认真踏实。教学中能精心备课,用心上课,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有爱心,能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不打骂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愿学、乐学,学习效果较好。教学中既注重教给学生知识、培养能力,又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5、班主任积极负责,班级班风好、学风正,班级内学习氛围浓,学生之间相互比学习、赛成绩,学习劲头足,成绩突出。 三、教学不足之处分析: 1、个别教师思想涣散,工作消极,不负责任,干工作敷衍应付,有些教师只要评上一级,就觉得没有爬头了,只要我不是倒数就可以了,学校没有相关的制度制约。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中期教学质量监测,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校于第十一周进行了期末考试。各年级在原班考试,考试严格、公平、公正,现从本期教学质量监测成绩进行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1、有特色的学科最高分:小学一年级语文100分,数学100分;二年级数学99分;三年级语文98分;完小五年级英语100分;完小六年级2班数学100分; 2、优生率在80%及以上的学科:完小一年级语文86%(杨敏),完小一年级数学82%(杨敏);六村一年级语文81%(文绪国);八村一年级语文81%(吕忠兴),数学81%(吕忠兴);完小四年级英语86%; 3、无39分以下的学科:完小一年级数学(杨敏);六村一年级数学(文绪国);八村一年级语文(吕忠兴);完小二年级语文、数学(陈小玉);完小三年级语文、数学(龚力);完小四年语文(邹梅林);八村四年级语文(白芳);完小五年级英语;八村五年级语文、数学(于碧华); 5、平均分80以上的学科:小学一年级各科各班;完小二年级数学84.9;完小三年级语文81.7;完小四年级英语84.4分;完小五年级英语81.5分;八村五年级数学83.6分;完小6年级2班数学(张玉兰)80分; 6、平均分在70以上的占21科次,占72%;

二、存在的问题 小学部分: 1、平均成绩不及格的学科:完小五年级数学57分(黄癸四);完小6年级1班数学58.8分(张玉兰);7村六年级数学59.6分(钱明俊); 2、低分生率最大的学科:7村六年级数学36%; 3、最低分不足10的学科:6村三年级数学最低8分;完小五年级数学最低5分; 4、优生率未超过20%的学科:完小五年级语文16%;七村六年级语文14%;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1、小学各年级总的来说,成绩是可喜的,令老百姓满意的,以后要重在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小学三年级以上的思品有很多同学都得了满分,科学也考得很不错,很多同学都在90分以上; 2、初中各科要在优生率上下功夫,要培养一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高分生率太低,要靠这一部分学生带动全班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有针对性地培优,特别是毕业班,要有优秀学生,升学时要能有较多学生能够考放营中,营二中,才能为学校争得荣誉; 3、理科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写作格式的教学,不能将格式弄错;要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就是因为计算失误,要多让学生练习,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第一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为了解掌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区教育局安排,我校在西区小教统一组织指导下,顺利完成了2010 至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工作。为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切实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将学校检测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质量检测,我校在校班级学生参加测试,检测所有统考学科的教学情况如下: 1、各年级能够切实落实教学大纲程计划;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扎实细致,管理思想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方法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广大一线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积极探索课改之路,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各班级级的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及格率、优秀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初见成效。 2、通过综合分析也发现,一是有效组织、领导和实施课改工作力度不够,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推进。二是在教学管理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指导落实不到位,有效地组织校本教研不够。三是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教育发展很不均衡。 二、试题分析 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综合分析,本次检测的试题呈现出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试题能严格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能充分体现课改新理念和新教材的特点,符合中职教育的方向。

二是试题紧贴课标,紧扣教材,既重视“双基”,又注重动手实践,实验操作、分析、综合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查,难易适度,题量适中,知识覆盖面宽,能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学生的差异。 三是试题(卷)设计上灵活多样,活泼新颖,符合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启发性、激励性和指导性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总之,本次检测的试题是一套对基层教学工作具有明确导向性的比较成功的试题。 (二)问题及原因: 就本次检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1、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书写不规范, 随意涂改答案,卷面不整洁;字迹不端正。 2、学生审题不够细致或缺乏灵活性,归根结底是训练不够,未能因练而熟,因熟而精,因精而形成能力,强化素质。 3、当堂训练,课外训练以及平时检测要求不具体,标准不明确,随意性强。 三、改进措施 (一)结合学校实际,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1、明确管理目标,突出管理实效性。 (1)建立校长负责,教研组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使教研活动有章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2)教研组要重视校本教研的有形成果,积极组织教师长期开展校本教研“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每人有一次示范课;有一篇成功的典型课例;有一篇深刻的教学反思;有一件自制优秀课件;有一篇有价值的教学研究论文。 (3)以课堂教学研究为突破口,经常开展推门听课、评课活动。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为加强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管理,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现对我上学期六年毕业班级教育教学测评做如下分析: 一、本次期末测评考试的基本情况 弓棚子镇第二中心小学共有三所村级小学5个六年毕业教学班参加考试学生87人,期中语文平均分76.27、数学平均分68.65英语平均分61.54.在全县统考排名第十二,我校平均成绩高于全县六年毕业平均成绩。特别是英语平均成绩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7.21分。总体考试成绩能反映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从总体上看,各科较上一学年的成绩有所退步,全校主科语文、数学、英语都有所进步。主科平均成绩比上学年提高了,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的老师要下大力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主要成绩: 从毕业班质量检测成绩上看,我们在上一阶段教学工作的重心方向是正确的,能及时剖析我们教学工作的不足之处,抓好六年级毕业班教学工作,特别是努力做到抓好语、数英三大主科的教学工作,语文重点抓好学生的阅读和做文教学,特别是我们我们的晨读活动和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读书水平,同时我们开展的好词佳句摘录也为学生积累词语打下基础,数学纠错本的合理利用,让学生的计算分析能力得以提高,英语的一日一词,一周一句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学生的词语及句子的记忆,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1、少数学生语言积累较少,存在书写错别字现象,对字词的理解,阅读理解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作文出现没有认真审题,导致离题现象,有的语句表达不通顺、语意不清。 2、少数学生答题马虎,导致失分,有的对数学概念理解不够透彻,理解能力还须强化,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能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的应尽职责,是学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表现。今年是****县“教学质量提高年”,为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认真落实肥教字***号文件和20**年初中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有效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特对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 一、校情分析 我校是初级中学,现有教学班8个,教职工31人,学生396人。教师以青年教师居多,且大多是本科生,应该说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优势,但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教师的敬业精神较差,加之现有教育体制缺乏企业的竞争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严重影响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从学生方面来说,农村学校“留守学生较多”,家长不在身边,缺少有效的家庭教育,学生教养差,学习成绩差,这些学生大多是“双差生”,而一些成绩好,家长又重视的也大多转到私立学校去读书,从而造成学校普遍成绩上不去的通病,致使近年中考成绩位于全县中下游。 二、存在问题 1.教学管理,存在备课不规范,甚至出现先教后写的现象,备教不一致,应付月检查现象时有发生。 2.跨年级跨学科备课教案不齐全. 3.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平时教

学研究不够,课改意识不强,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参与度不高。 4.教学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图书阅览室开放不够,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5.我校教师学科配备不齐全,到目前为止,学校无音乐和美术教师。 三、整改措施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教学任务圆满完成。根据肥教字【2010】94号文件精神和2011****“教学质量提高年”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根据初中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下列整改措施。 (一)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严格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齐开足,绝不随意增减。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 学校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值日领导每天从早读开始到晚自习下后一小时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进行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并根据学校奖惩制度进行处理。 (二)切实加强课堂管理 1.把功夫下在课前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94号文件精神,抓好备课,做到“三全”:一是类型全所有课堂都必须有教学设计,包括新课、复习课、作文课、试卷分析课;二是内容全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

期末教学质量分析报告17-18-1

集店乡中心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学校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追求的管理目标,也是学校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为了更好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潜力,促进教育更好的发展,就本学期的教学质量作如下分析、报告。 一、考试总体状况 1、参考人数:本期我校总共参考人数为469人,三年级108人,五年级62人,其它年级共299人。 2、考试形式:五年级是全市统一的文化素质测试,三年级参加全县调考,由县统一安排监考,网上阅卷;一、二、四、六年级中心校统一组织考试,安排教师交叉监考,统一阅卷。二、考情分析 1、各年级考试数据 整体上看,相比期中在许多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一至六年级只有少数科目的均分有所下降,就各校整体而言,三家村、东长井较期中进步明显,西关壁有所下滑,排名最后的依然是西庄学校。具体到各年级情况是: 一年级均分、及格率、优生率较期中都有提高,全中心校就只有一个学生不及格。最好的是明德一班全班语文、数学、总分及格率、优生率都达到了100%,语文、数学的均分分别是97.8、97.1。排名最后西庄小学的各科成绩较上次也有了很大进步,只是在同其他班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回去后需要好好分析,找出症结所在,提出改进的措施。 二年级在各校成绩都有所提高的前提下,东长井进步犹为明显,语文、数

学及总分排名全都上升全中心校第一,排名最后的西关壁学校,虽然语文较期中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期中均分拉的太多,所以跟第一名的差距仍然有18分之多,数学在别的学校均分都有所提高的情况下,相比期中却下降了2分,需要好好分析一下原因。 三年级是县调研年级,除英语、品德比期中好点外,其它科目相比期中成绩都有所下降。具体就各校而言,三家村提升幅度较大,语文、数学一举跃升到中心校第一,全班成绩也由上次的第七提升到了这次的第三;其它的象东长井,明德一班都有明显进步,令人意外的西庄小学成绩由上次的第三直落到本次的第七,特别是语文成绩,期中时还在中心校排名第一,而这次的成绩不但落到第六,并且均分也同第一相差有13分,需要进行认真的剖析。 四年级我们总共有三个班级,其中明德小学各科成绩都有大的进步,班级总成绩也上升到了第二。西庄小学除数学外都有下降的趋势。西关壁虽然还能勉强保持住班级第一,但具体从成绩上看,除英语还保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外,其他各科不但让出了第一的位置,均分及格率也被后面的班级紧紧追上。 五年级是市统一调研年级,在各班成绩都有所提升的前提下,西庄的提升幅度就显得有点小,以至被其它班级给成功超越,成绩垫底。明德、西关壁学校仍然保持着良好的上升局势,各科成绩远远领先其他班级,特别是语数英优势特别明显。 六年级各科成绩除英语外均分、及格率、优生率较期中都有一定提升,总均分更是增加到期末的406分,增加了93.07分。但在也有个别班级的个别科目不升反降,特别是科学除明德学校外,其余班级无论是均分,还是及格率、优生率都出现了倒退,还有西关壁学校的品德优生率由期中的62.5%下降到期末12.5%,这也致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10篇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10篇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一): 我校在“抓管理促质量、以创新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指导下,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教学管理逐渐科学化,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现从期末考试状况对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分析。 一、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1、数据分析说明:我校1-5年级学校统一组织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的考试,六年级参加区统一考试。1-5年级学生人数332人,语文合格人数319人,占96%,优秀人数251人,占76%;数学合格人数312人,占94%,优秀人数244人,占74%;科学合格人数262人,占94%,优秀人数212人,占76%;英语合格人数137人,占65%,优秀人数94人,占44%; 从平均分看一至五年级语文的平均分都高于了76分,80分以上的班有7个,数学平均分1-4年级都在84分以上,五年级数学均分普遍较低在75分以下,科学科均分都在80以上,英语科平均分三年级80分以上,四年级低于60分,五年级一个班低于68分,需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2、试卷答卷状况分析:语文试卷能紧扣教材,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难易还较适中。知识面较广,注重考查学生

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灵活运用。有必须的难度。阅读题量大,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潜力。作文题材范围广泛,有利于学生组织材料,有资料可写。数学试卷知识面较广,题目难易适中,紧扣教材,基础知识题目较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说明平时训练扎实。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从答卷看,还需加强学生的思维拓展训练,加强学生的习惯培养。 二、主要措施 1、树立教育质量观 教学管理首先是教学思想的管理,重塑教学质量观,学校为教师减负,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教学和教研上,经常性地举行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常规管理办法,构成了全面发展的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质量观。有了这一教学质量观,教学管理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操作层面上,我们始终没有偏离这个价值取向。 2、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各班教学成绩的多个方面,包括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生人数、优生率、巩固率等全方位的考核体系,构成了比较完善的考核方案,加大了教师的紧迫感,提高了教师的用心性。 3、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全程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具体要求,它包括教学管理常规、教师施教常规、学生学习常规。要建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3篇.doc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3篇 学校的教学质量分析是站在全局和纵向发展的角度进行的。学校领导的质量分析主要也是四个方面。一是对试卷内容的分析,二是成绩统计和对成绩情况的分析,三是成绩问题的分析,四是建议及措施。重点是后三个。下面是zw23cn 整理的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1 本学期以来,我校紧紧围绕学校“兴于诗,立于礼,游于艺,成于德”的核心理念和“美言美行、多才多艺、自主自信的灵气学子”的培养目标,狠抓教育质量的提升。现对照《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与考核》对我校工作自查如下 一、德育工作注重细节和养成。 1、德育管理全面务实 我校建立健全了学生德育管理制度、教师师德管理制度、家校社合作育人管理制度和校党团队德育管理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实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要履行育人职责的工作责任制。用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指导日常的德

育管理工作,力求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德育工作涵盖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 尤其是针对目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我校重点加强正面引导,榜样激励,定期进行五好学生、文明之星、学习之星、优秀干部等评选活动,营造文明、守纪、乐学、善思、自立、自主等良好风气。同时加强留守儿童、问题学生、潜能生的教育管理,通过谈心、家访、重点帮扶等措施,力求让每一个一小学生都能美行成习,乐观进取。 同时我校注重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通过聘请校外辅导员、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发挥家庭教育的德育工作优势等综合途径,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德育常规扎实有效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我们创新德育活动载体,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利用节假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专题教育活动等,培养学生文明守纪的行为习惯,坚毅乐观的意志品质,无私高尚的道德情操。我校的国旗下讲话周周有主题,次次安排切合学生学习实际;主题班队会紧扣该周德育主题,力求务实有效;专题教育活动深入持久,旨在解决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 我校还通过规范和创新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对主题班会实行

怎么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怎么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怎么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分析报告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文体。有市场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社会问题分析报告等等。分析报告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公文式,另一种是新闻报道式。它又分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双标题是指既有正标题,又有副标题。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格式: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或称质量评价报告,是一种大型正规性考试或检测结束后,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分析并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或建议性意见的书面报告。其作用是向教育主管部门汇报教学工作,剖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为学校强化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是教研员、广大教师常用的一种文章。 一、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特点 1、针对性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是在某种考试结束后针对试题或考试效果所作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解决教师所关心的考得怎么样、今后怎么办这样的问题。 2、功利性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指出的是学科教学中所出现的确确实实的问题,提出的是实实在在的改进措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帮助作用,对下一步提高质量有促进作用,是对考试的理性认识。 3、时效性 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是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改进今后

的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奠定基础,时间性很强。因此分析要迅速,报告要及时,如果时过境迁,就失去了指导意义。 4、指导性 质量分析报告不同于其它的应用文,它要求我们分析试题特点、教学效果时要抓准典型试题,典型问题。分析典型时,要与当时教育发展的形势、任务、要求以及基层学校存在的倾向性结合起来,使分析报告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一篇好的分析报告,能引起反思、引起改进、引起调整教学思路和学习策略。当前,我们分析试题时,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指导作用强。 二、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基本格式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来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一)标题。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标题与调查报告的标题有相似之处,一般是通过标题把分析单位、分析内容明确而具体地表现出来,如:《XX市二00六年中考语文科质量评价报告》、《XX县二00五至二00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 测分析报告》等。 (二)正文。这是质量分析报告的主要部分,在结构上分为开头部分、中心部分、结尾部分。 1、开头部分:有的称"引言"、"背景"等,有的直接开始,或介绍本次考试的范围、规模、目的、意义等,或介绍本次考试的指导思想、出题依据、试题总体评分,或对调阅试卷的总体情况进行全面概括,提出试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引人注目,唤起读者重视。 2、中心部分:这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主体,需要把分 析后归纳出的问题阐述详尽。这部分要联系实际,写得具体、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茨芭镇群星学校2016-2017学年 教学质量分析总结报告 一年来,我们遵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以争创“文明校园、安全校园”为工作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现代教育手段为支撑,加强学校管理,推行“三疑三探”教学改革和“三讲三练”练习法实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年来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通过县乡教学质量测试也暴露出我们存在的不足之处。现就上一学年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如下: 一. 调研考试成绩回顾 在上年度县教研室组织的五年级年级调研考试中,在全县参加评价考核的24所学校中,我校总评价成绩排名第13,语文排名第11,数学排名第13,英语排名第4,综合科排名第10,成绩较差差,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查找原因,制定整改规划,确保以后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 我校由于地处山区,学生来源较复杂,流动性大,没有重视学籍管理,新来的插班生学籍带来,转走的学生不愿转走学籍,至使学校学籍人数大于实有人数24人,直接导致各科比率的下降。但是成绩的不理想,原因完全在学校。 2.主观原因 由于老师急于抓成绩,而疏于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而是部分中、下有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是只有学生干脆说服家长请了病假,直到调研考试的前一天才到校,这一部分学生的请假也间接的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现象,学校当时虽有所查觉,但没能做出应对预案,只是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各种比率数据受到影响,直接导致各项统计数据的名次下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想还比较守旧,传统的“讲读式”根深蒂固。学生的“练”还没有真正从素质培养上着手,举一反三的能力不够,知识的广度深度不够,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欠缺,发散思维的训练跟不上,一旦遇到发挥性的题目就很难处理解决。虽然学校也采取了一定措施对教师的业务技能进行培训,但没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育理念的领悟不够彻底,只想要好的结果,却忽视了对过程的监督和指导,没有形成学校特有的课堂模式,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成绩提升困难。 奖励机制不够完善,随着知识的市场化,经济杠杆对教师工作积极行的调节作用也越来越大,教育的‘功利性’也越发凸现出来。没有比较科学的‘奖励’方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平时校内的成绩竞争尽管激烈,但只局限小范围内,老师们的成绩超过平行班的‘竞争对手’就觉得满足,而在参加县里的考试前,学校没有出台在全县评比中如何‘奖励’的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教师的竞争意识大打折扣。 三.改进措施 经过分析,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下一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具体做法是: 1、培训教师,改进教法。对学校来讲,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是提升教学成绩的‘利器’。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