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位控制器参数整定

液位控制器参数整定
液位控制器参数整定

液位控制器参数整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参数整定的原理及整定基本方法。

2、通过实验了解用临界比例度法进行调节器参数整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对象特性、控制方案、干扰的形式和大小以及控制器参数共同决定控制系统的质量。控制器参数整定,就是对于一个已经设计并安装就绪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器特性和参数(δ比例度、T i 积分时间常数、T d微分时间常数)的调整,获得满意的系统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过程。不同的控制系统,整定的目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通常,将定值控制系统整定成4:1衰减振荡过程;随动控制系统整定成振荡与不振荡的临界状态。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主要有理论计算法和工程整定方法。

1)理论计算方法

应用控制原理的方法(微分方程、频率法、根轨迹法、极点配置法等),在已知质量指标和对象特性,通过理论计算方法,计算控制器的最佳参数。

2)工程整定方法

直接在闭合的实际控制回路中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常见的工程整定方法包括:响应曲线法、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经验法。

本实验应用经验法和临界比例度法进行液位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三、实验步骤

经验法和临界比例度法是应用较广的参数整定方法。由于液位控制比较简单,控制器可采用P或PI控制规律,参数整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总电源打开,泵和调节阀的开关置于“开”;

2、将液位的设定值置为15 cm左右,δ置为80%(经验值。液位比例控制的经验值为20%~80%),Ti置为0s;

3、测试:

(1)δ从80%往小变化,用改变设定值的方法,每改变一次δ相当于施加一

阶跃干扰,直至出现等幅振荡为止,δk 称为临界比例度,Tk 称为临界周期。如图:

(2) 根据δk 和Tk ,按表中的经验公式计算δ和Ti 。

4、调整+验证:

(1) 将δ放在比计算值大20%的数值上,Ti 置于计算值, 观察过渡过程曲

线。

(2) 逐步将δ降至计算数值上,改变液位设定值,观察系统的过渡过程,若

存在问题,按先P 后I 的原则,对参数进行适当调整。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完成实验报告。

2、实验报告中画出临界震荡曲线图,由图求出临界周期Tk 。

3、由δk 和Tk 计算比例系数和积分时间常数。

4、根据计算值进行比例积分控制,画出响应曲线。 五、思考题

1、分析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的不同控制作用及应用场合。

2、在参数整定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t

0.1Tk

——

1.8δk

PD T d ,min

T i ,min

δ,% 0.13Tk

0.5Tk

1.7δk

PID

——

0.85Tk 2.2δk PI

——

—— 2δk P 控制器参数

控制器

类型

单回路控制系统整定实验报告

单回路控制系统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动态模型的创建方法.。 (2)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的理论整定方法和工程整定方法。 (3)了解调节器参数对控制品质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步骤 (1)启动计算机,运行MATLAB应用程序。 (2)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Smulink,启动Simulink。 (3)在Simulink库浏览窗口中,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窗口快捷按钮或在Simulink库窗口中选择菜单命令File→New→Modeel,打开一个标题为“Untitled”的空白模型编辑窗口。 (4)用鼠标双击信号源模块库(Source)图标,打开信号源模块库,将光标移动到阶跃信号模块(Step)的图标上,按住鼠标左键,将其拖放到空白模型编辑窗口中。用鼠标双击附加模块库(Simulink Extra)图标,打开A到底提哦哪里Liner模块库,将光标移到PID Controller 图标上,按住鼠标左键,将其拖放到空白模块编辑窗口中。 (5)用同样的方法从连续系统模块库(Continuous)、接受模块库(Sinks)和数学运算模块库(Math Operations)中把传递函数模块(Transfer Fcn)、示波器模块(Scope)和加法器模块(Sum)拖放到空白模型编辑

窗口中。 (6)用鼠标单击一个模块的输出端口并用鼠标拖放到另一模块的输入端口,完成模块间的连接,如图1,图二。 图1 图二 (7)构造图1所示的单回路反馈系统的仿真模型。其中控制对象由子系统创建,如图2。 (8)设调节器为比例调节器,对象传递函数为: 0(1)n K T s (其中: 0K =1,0T =10,n=4),用广义频率特性法按衰减率0.75计算调节器的参数;

水轮机的选型设计说明

水轮机的选型设计 水轮机选型时水电站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水轮机的型式与参数的选择是否合理,对于水电站的功能经济指标及运行稳定性,可靠性都有重要影响。 水轮机选型过程中,一般是根据水电站的开发方式,功能参数,水工建筑物的布置等,并考虑国内外已生产的水轮机的参数及制造厂的生产水平,拟选若干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最终确定水轮机的最佳型式与参数。 一:水轮机选型的内容,要求和所需资料 1:水轮机选择的内容 (1)确定单机容量及机组台数。 (2)确定机型和装置型式。 (3)确定水轮机的功率,转轮直径,同步转速,吸出高度及安装高程,轴向水推力,飞逸转速等参数。对于冲击式水轮机,还包括确定射流直径与喷嘴数等。(4)绘制水轮机的运转综合特性曲线。 (5)估算水轮机的外形尺寸,重量及价格。 wertyp9 ed\结合水轮机在结构、材质、运行等方面的要求,向制造厂提出制造任务书。 2.水轮机选择的基本要求 水轮机选择必须要考虑水电站的特点,包括水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电力系统构成、枢纽布置等方面对水轮机的要求。在几个可能的方案中详细地进行以下几方面比较,从中选择出技术经济综合指标最优的方案。 (1)保证在设计水头下水轮机能发生额定出力,在低于设计水头时机组的受阻容量尽可能小。 (2)根据水电站水头的变化,及电站的运行方式,选择适合的水轮机型式及参数,使电站运行中平均效率尽可能高。 (3)水轮机性能及结构要能够适应电站水质的要求,运行稳定、灵活、可靠,有良好的抗空化性能。在多泥沙河流上的电站,水轮机的参数及过流部件的材质要保证水轮机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抗空蚀性能。 (4)机组的结构先进、合理,易损部件应能互换并易于更换,便于操作及安装维护。 (5)机组制造供货应落实,提出的技术要求要符合制造厂的设计、试验与制造水平。 (6)机组的最大部件及最重要部件要考虑运输方式及运输可行性。 3.水轮机选型所需要的原始技术材料 水轮机的型式与参数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与水电站建成后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原始资料的调查、汇集和校核。根据初步设计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通常应具备下述的基本技术资料: (1)枢纽资料:包括河流的水能总体规划,流域的水文地质,水能开发方式,水库的调节性能,水利枢纽布置,电站类型及厂房条件,上下游综合利用的要求,工程的施工方式和规划等情况。还应包括严格分析与核准的水能基本参数,诸如电站的最大水头Hmax、最小水头Hmin,加权平均水头Ha,设计水头Hr,各种特征流量Qmin、Qmax、Qa,典型年(设计水平年,丰水年,枯水年)的水头、流量过程。此外还应有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保证出力以及水电站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2)电力系统资料:包括电力系统负荷组成,设计水平年负荷图,典型日负荷

水轮机主机选型

摘要 水电站机电部分设计主要根据获得的设计材料中给定的水头范围进行的主机选型,根据选择的三方案中择优进行模型综合特性曲线的绘制,即选出一方案进行绘制,再根据效率,转速等选其一进行蜗壳、尾水管、水轮发电机外形的计算和绘图,最后进行水轮机的调节保证计算和调速器设备选择。 关键字:水轮机主机选型;水电站机电设备初步计算;外形设计;调节保证计算。

前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实践性教育的环节。 毕业设计与其他教学环节构成有机的整体,也是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是将分散、局部的知识内容加以全面的结合,这次设计提高了我们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将知识化为能力,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培养知识,综合了系统化的运用。 目前,我国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在1万KW以上的河流共3886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年发电量6082.9Tw·h;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1.64GW。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401.8GW。我国水力资源具有三个鲜明特点:第一、在地域上分布极不平衡,西部多,东部少。西部水利资源开发出了满足西部电力市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考虑东部电力市场。第二、大多数河流年内、年际经流分布不均。第三、水力资源集中于大江大河,有利于集中开发和规模外送。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为主机选型、蜗壳、尾水管、发电机确定和调节保证计算。设计过程中,依据资料水电站水头,单机引水流量,总装机,对水轮机发电进行初选,并根据单位转速,模型综合特性曲线,对水轮机型号,转速,效率出力等进行认真计算,校验,对选择方案的蜗壳水管,水轮机选型和绘图。对水轮机进行调节保证机算。

通过这次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课题设计,更加深入的认识知识和实际应用,学会知识与实际结合、与实践结合,得以充分利用知识为以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编者 2012年5月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目录 (3) 第一章水轮机型号选择 (5) 第一节水轮机型的选择 (5) 第二节初选水轮机基本参数的计算 (6) 第三节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的绘制 (17) 第四节待选方案的综合比较和确定 (19) 第二章蜗壳计算 (21) 第一节蜗壳形式、进口断面参数选择 (21) 第二节蜗壳各断面参数计算 (23) 第三节金属蜗壳图 (25) 第三章尾水管选型 (26) 第四章水轮发电机的初步选择计算 (27) 第五章调节保证计算及设备的选择 (33) 第一节调节保证计算 (33)

单回路控制系统整定

单回路控制系统整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动态建模的创建方法。 (2) 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的理论整定方法和工程整定方法。 (3) 了解调节器参数对控制品质的影响。 (4) .熟悉控制线性系统仿真常用基本模块的用法 二、实验仪器 计算机一台、MATLAB 软件 三、实验内容: 用SIMULINK 建立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4 1 ()101G x s = +,系统输 入为单位阶跃,采用PID 控制器进行闭环调节。 ①练习模块、连线的操作,并将仿真时间定为300 秒,其余用缺省值; ②试用稳定边界法和衰减曲线法设置出合适的PID 参数,得出满意的响应曲线。 ③设计M 文件在一个窗口中绘制出系统输入和输出的曲线,并加图解。 四、实验原理 . PI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是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策略。PID 算法简单实用,不要求受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

型。 .模拟PID 控制器 典型的PID 控制结构如图所示。 . PID 控制规律写成传递函数的形式为 s K s Ki K s T s T K s U s E s G d p d i p ++=++== )11()()()( 式中,P K 为比例系数;i K 为积分系数;d K 为微分系数;i p i K K T =为积 分时间常数;p d d K K T =为微分时间常数;简单来说,PID 控制各校正环节的作用如下: (1)比例环节:成比例地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偏差一旦产生, 控制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 (2)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积分作用 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i T ,i T 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 (3)微分环节: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 信号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少调节时间。 五、实验步骤

水轮机作业

第1章 概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水轮机的工作水头是( )。 (A )水电站上、下游水位差 (B )水轮机进口断面和出口断面单位重量水流的能量差 2.水轮机的效率是( )。 (A )水轮发电机出力与水流出力之比 (B )水轮机出力与水流出力之比 3.反击式水轮机是靠( )做功的。 (A )水流的动能 (B )水流的动能与势能 4. 冲击式水轮机转轮是( )。 (A )整周进水的 (B )部分圆周进水的 5.喷嘴是( )水轮机的部件。 (A )反击式 (B )冲击式 (二)填空题 1.水电站中通过 把水能转变成旋转机械能,再通过 把旋转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2.水轮机分为 和 两大类。 3.轴流式水轮机分为 和 两种。 4.水轮机主轴的布置形式有 和 两种。 5.冲击式水轮机有 、 和 三种。 (三)计算题 1.某水轮机的水头为18.6m ,流量为1130m 3/s ,水轮机的出力为180MW ,若发电机效率97.0=g η,求水轮机的效率和机组的出力g P 。 2.某水轮机蜗壳进口压力表的读数为a P 310650?,压力表中心高程为887m ,压力表所在钢管内径D = 6.0m ,电站下游水位为884m ,水轮机流量Q = 290 m 3/s ,若水轮机的效率%92=η,求水轮机的工作水头与出力。 第2章 水轮机的工作原理 (一) 单项选择题 1.水轮机中水流的绝对速度在轴面上的投影是( )。 (A )轴向分量z v (B )轴面分量m v 2.水轮机中水流的轴面分量m v 与相对速度的轴面分量m w ( )。 (A )相等 (B )不相等 3.水轮机输出有效功率的必要条件是( )。 (A )进口环量必须大于0 (B )进口环量必须大于出口环量 4.无撞击进口是指水流的( )与叶片进口骨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A )绝对速度 (B )相对速度 5.法向出口是指( )。 (A )出口水流的绝对速度是轴向的 (B )出口水流的绝对速度与圆周方向垂直 (二)填空题 1.水轮机转轮中的水流运动是 和 的合成。 2.水轮机轴面上所观察到的水流速度分量是 和 。

单回路控制系统原理样本

单回路控制系统原理 一、过程控制的特点 与其它自动控制系统相比, 过程控制的主要特点是: 1、系统由工业上系列生产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一个简单的过程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对象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 包括测量元件, 变送器、调节器和调节阀) 两部分组成。 如图1: 液位控制系统 Q2 K C: 调节器的静态放大系数 K V: 调节阀的静态放大系数 K0: 被控对象的静态放大系数

K m: 变送器的静态放大系数 2、被控对象的设备是已知的, 对象的型式很多, 它们的动态特性是未知的或者是不十分清楚的, 但一般具有惯性大, 滞后大, 而且多数具有非线性特性。 3、控制方案的多样性。有单变量控制系统、多变量控制系统; 有线性系统、有非线性系统、; 有模拟量控制系统、有数字量控制系统, 等等。这是其它自动控制系统所不能比拟的。 4、控制过程属慢过程, 多半属参量控制。即需对表征生产过程的温度、流量、压力、液位、成分、PH等进行控制。 5、在过程控制系统中, 其给定值是恒定的( 定值控制) , 或是已知时间的函数( 程序控制) 。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如何减少或消除外界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工业生产要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首先必须熟悉生产过程, 掌握对象特点; 同时要熟悉过程参数的主要测量方法, 了解仪表性能、特点,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反馈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 合理正确地构建过程控制系统; 而且经过改变调节仪表的PID特性参数, 使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 过程控制系统的品质是由组成系统的对象和过程检测仪表各环节的特性和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 二、单回路控制系统原理 如图1所示单回路控制系统由对象、测量变送器、调节器、调节阀等环节组成。由于系统结构简单, 投资少, 易于调整、投运, 又

水轮机型号选择

水轮机型号选择 根据水电站的水头变化范围36.0m~38.0m,在水轮机洗力型谱表3-3,表3-4中查出适合的机型有HL240和ZZ440两种,现将这两种水轮机作为初选方案,分别求出有关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 一)HL240型水轮机方案的主要参数选择 1).转轮直径D1计算 查表3-6和图3-12可得HL240型水轮机在限制工况下的单位流量 Q '1 = 1.24 s m 3 效率m η =92%,由此可初步假定原型水轮机在该工况 下的单位流量Q '1=Q M '1=1.24s m 3 上述的 Q '1,η和额定出力r N =kw kw N gr gr 40816% 984==万η r H =36m 1D = η 2\3181.9Hr Q Nr '= 92 .03624.181.940816 2 \3??=4.109 m 选用与之接近而偏大的标称直径 D1=4.5m 2) 转速n 计算 查表3-4可得HL240型水轮机在最优工况下单位转速 M n 10 '=72min r ,初步假定10n '=M n 10'将已知的10n '和加权平均水头av H =36m, 1D =4.2m 代入 n= 965 .4367211 =?='D H n min r 故选用与之接近而偏大的用步转速n=100min r 3) 效率及单位参数修正 查表3-6可得HL240型水轮机在最优工况下的模型最高效率为 M m a x η=92% 模型转轮直径为M D 1=0.46m 根据式(3-14) ,求得原型效率 %9.945 .446.0)92.01(1)1(155 11max max =--=--=D D M M ηη则效率修正值为 %9.2%92%9.94max max =-=-=?M ηηη 考

PID参数整定 经验(DOC)

PID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培训教材 2005年12月20日

目录 第一节基本控制规律及其作用效果 (1) 第二节实用的控制规律 (2) 第三节PID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 (3) 第四节复杂调节系统的参数整定 (8) 附录一各厂家DCS系统PID相关数据统计 (8) 附录二相关的名词解释 (9)

第一节基本控制规律及其作用效果 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中,常用的基本调节规律大致可分为: 1 位式调节 也就是常说的开/关式调节,它的动作规律是当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时,调节器的输出不是最大就是最小,从而使执行器全开或全关。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于机组油箱恒温控制、水塔以及一些储罐的液位控制等。在实施时, 只要选用带上、下限接点的检测仪表、位式调节器或PLC、再配一些继电器、电磁阀、执行器、磁力起动器等即可构成位式控制系统。因此,位式控制的过渡过程必然是一个持续振荡的过程。如图0所示。 图0 位式控制的过渡过程 2 比例调节 它依据“偏差的大小”来动作。它的输出与输入偏差的大小成比例,调节及时,有力,但是有余差。用比例度δ来表示其作用的强弱,用%表示。例如比例度60%,即表示当偏差为量程的60%时,输出变化值为量程的100%。δ越小,调节作用越强,调节作用太强时,会引起振荡。比例调节作用适用于负荷变化小,对象纯滞后不大,时间常数

较大而又允许有余差的控制系统中,常用于塔和储罐的液位控制以及一些要求不高的压力控制中。使用时应注意,当负荷变化幅度较大时,为了平衡负荷变化所需的调节阀开度变化也将较大,待稳定后,被控变量的余差就可能较大。比例控制规律的动态方程为: 其中:y(t)——输出变化量。 e(t)——输入变化量。 Kp ——比例增益。 δ——比例度,它是Kp的倒数。 3 积分调节 它依据“偏差是否存在”来动作。它的输出与偏差对时间的积分成比例,只有当余差完全消失,积分作用才停止。其实质就是消除余差。但积分作用使最大动偏差增大,延长了调节时间。用积分时间Ti 表示其作用的强弱,单位用分(或秒)表示。Ti越小,积分作用越强,积分作用太强时,也会引起振荡。积分控制规律的动态方程为: 其中:TI ——积分时间。 4 微分调节 它依据“偏差变化速度”来动作。它的输出与输入偏差变化的速度成比例,其实质和效果是阻止被调参数的一切变化,有超前调节的作用。对滞后较大的对象有很好的效果。使调节过程动偏差减少,余差也减少(但不能消除)。用微分时间Td表示作用的强弱,单位用分

1.1.1单回路控制系统

1.1.1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 第一节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概述 ?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又称简单控制系统,是指由一个被控过程、一个 检测变送器、一个控制器和一个执行器所组成的.对一个被控变量进行控 制的单回路反馈闭环控制系统。 ?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组成方框图: ?简单控制系统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基本单元、其结构简单、投资少、易于调整和投运,能满足一般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因此在工业生产小应用十分广泛,尤其适用于被控过程的纯滞后和惯性小、负荷和扰动变化比较平缓,或者控制质量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的两个重要内容:控制方案的设计、调节器整定参数值的确定。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 ●过程控制系统是稳定的,且具有适当的稳定裕度。 ●系统应是一个衰减振荡过程,但过渡过程时间要短,余差要小。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设计方法很多,主要有对数频率特性设计法、根轨迹设计法、系统参数优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过程控制系统统设计步骤: ●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选择控制方案 ●建立系统方框图 ●进行系统静态、动态特性分析计算 ●实验和仿真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控制方案的设计:核心,包括合理选择被控参数和控制参数、信息的获取 和变送、调节阀的选择、调节器控制规律及正、反作用方式的确定等。 ●工程设计:包括仪表选型、控制室和仪表盘设计、仪表供电供气系统设计、 信号及联锁保护系统设计等。 ●工程安装和仪表调校 ●调节器参数工程整定:保证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

第二节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1.被控参数的选择 ?选取被控参数的一般原则为: ●选择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和环境保护具有决定性作 用的,可直接测量的工艺参数为被控参数。 ●当不能用直接参数作为被控参数时,应该选择一个与直接参数有单值函数 关系的间接参数作为被控参数。 ●被控参数必须具有足够大的灵敏度。 ●被控参数的选择必须考虑工艺过程的合理性和所用仪表的性能。 2.控制参数的选择 ?需要正确选择控制参数、调节器调节规律和调节阀的特性。 ?当工艺上允许有几种控制参数可供选择时,可根据被控过程扰动通道和控制通道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作出合理的选择。所队正确选择控制参数就是正确选择控制通道的问题。 ?扰动作用-----由扰动通道对过程的被控参数产生影响,力图使被控参数偏 离给定性 ?控制作用-----由控制通道对过程的被控参数起主导影响,抵消扰动影响, 以使被控参数尽力维持在给定值。 ?在生产过程有几个控制参数可供选择时,一般希望控制通道克服扰动的校正能力要强,动态响应要比扰动通道快。 ?可由过程静态特性的分析(扰动通道静态放大倍数K f、控制通道静态放大倍数K o)、过程扰动通道动态特性的分析(时间常数T f、时延τf、扰动作用点位置)、过程控制通道动态特性的分析(时间常数T o、时延τ(包括纯时延τ0、容量时延τc)、时间常数匹配)确定各参数选择原则。 ?根据过程特性选择控制参数的一般原则: ●控制通道参数选择:选择过程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K o要适当大一些,时间 常数T o要适当小一些。纯时延τ0愈小愈好,在有纯时延τ0的情况下,τ0 与T o之比应小—些(小于1),若其比值过大,则不利于控制。 ●扰动通道参数选择:选择过程扰动通道的放大系数K f应尽可能小。时间常 数T f要大。扰动引入系统的位置要远离控制过程(即靠近调节阀)。容量 时延τc愈大则有利于控制。 ●时间常数匹配:广义过程(包括调节阀和测量变送器)由几个一阶环节组成, 在选择控制参数时,应尽量设法把几个时间常数错开,使其中一个时间常 数比其他时间常数大得多,同时注意减小第二、第三个时间常数。 ●注意工艺操作的合理性、经济性。 3.系统设计中的测量变送问题 ?被控参数的测量和变送必须迅速正确地反映其实际变化情况,为系统设计提供准确的控制依据。 ?测量和变送环节的描述:

水轮机选择(经典)

第四章水轮机选择 §4.1 水轮机的标准系列 由于各开发河段的水力资源和开发利用的情况不同,水电站的工作水头和引用流量范围也不同,为了使水电站经济安全和高效率的运行,就必须有很多类型和型式的水轮机来适应各种水电站的要求。 一、反击式水轮机的系列型谱 表4—1、4—2、4—3、4—4中给出了轴流式、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参数。 1)、水轮机的使用型号规定一律采用统一的比转速代号。 2)、每一种型号水轮机规定了适用水头范围。水头上限是根据该型水轮机的强度和汽蚀条件限制的,原则上不允许超过;下限主要是考虑到使水轮机的运行效率不至于过低。 二、水斗式水轮机转轮参数 表4—5,系列型谱尚未形成 三、水轮机转轮尺寸系列表(表4—6) 四、水轮发电机标准同步转速(表4—7) 五、水轮机系列应用范围图 为纵座标绘制某一系列水轮机应用范围。 以H为横座标,N 单 1、根据H r、N r→范围→D1,n。 2、水轮机吸出高度的确定H s:根据h s~H的关系曲线确定。 由H r→h s,H s=h s-▽/900

§4.2水轮机的选择 一、水轮机选择的意义、原则、内容 1、意义 水轮机是水电站中最主要动力设备之一,影响电站的投资、制造、运输、安装、安全运行、经济效益,因此根据H、N的范围选择水轮机是水电站中主要设计任务之一,使水电站充分利用水能,安全可靠运行。 2、原则 (1)、充分考虑电站特点(水文水能、电力系统技术条件,电站总体布置)。 (2)、有利于降低电站投资、运行费、缩短工期,提前发电 (3)、提高水电站总效率,多发电 (4)、便于管理、检修、维护,运行安全可靠,设备经久耐用 (5)、优先考虑套用机组 3、内容 (1)、确定机组台数及单机容量 (2)、选择水轮机型式(型号) (3)、确定水轮机转轮直径D1、n、H s、Z a;Z0、d0 (4)、绘制水轮机运转特性曲线

PID参数整定方法就是确定调节器的比例带PB

PID参数整定方法就是确定调节器的比例带PB、积分时间Ti和和微分时间Td。一般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来确定,但误差太大。目前,应用最多的还是工程整定法:如经验法、衰减曲线法、临界比例带法和反应曲线法。各种方法的大体过程如下: (1)经验法又叫现场凑试法,即先确定一个调节器的参数值PB和Ti,通过改变给定值对控制系统施加一个扰动,现场观察判断控制曲线形状。若曲线不够理想,可改变PB或Ti,再画控制过程曲线,经反复凑试直到控制系统符合动态过程品质要求为止,这时的PB和Ti就是最佳值。如果调节器是PID三作用式,那么要在整定好的PB和Ti的基础上加进微分作用。由于微分作用有抵制偏差变化的能力,所以确定一个Td值后,可把整定好的PB和Ti值减小一点再进行现场凑试,直到PB、Ti和Td取得最佳值为止。显然用经验法整定的参数是准确的。但花时间较多。为缩短整定时间,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控制对象特性确定好初始的参数值PB、Ti和Td。可参照在实际运行中的同类控制系统的参数值,或参照表3-4-1所给的参数值,使确定的初始参数尽量接近整定的理想值。这样可大大减少现场凑试的次数。②在凑试过程中,若发现被控量变化缓慢,不能尽快达到稳定值,这是由于PB过大或Ti过长引起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PB过大,曲线漂浮较大,变化不规则,Ti过长,曲线带有振荡分量,接近给定值很缓慢。这样可根据曲线形状来改变PB或Ti。③PB过小,Ti过短,Td太长都会导致振荡衰减得慢,甚至不衰减,其区别是PB过小,振荡周期较短;Ti 过短,振荡周期较长;Td太长,振荡周期最短。④如果在整定过程中出现等幅振荡,并且通过改变调节器参数而不能消除这一现象时,可能是阀门定位器调校不准,调节阀传动部分有间隙(或调节阀尺寸过大)或控制对象受到等幅波动的干扰等,都会使被控量出现等幅振荡。这时就不能只注意调节器参数的整定,而是要检查与调校其它仪表和环节。 (2)衰减曲线法是以4:1衰减作为整定要求的,先切除调节器的积分和微分作用,用凑试法整定纯比例控制作用的比例带PB(比同时凑试二个或三个参数要简单得多),使之符合4:1衰减比例的要求,记下此时的比例带PBs和振荡周期Ts。如果加进积分和微分作用,可按表3-4-2给出经验公式进行计算。若按这种方式整定的参数作适当的调整。对有些控制对象,控制过程进行较快,难以从记录曲线上找出衰减比。这时,只要被控量波动2次就能达到稳定状态,可近似认为是4:1的衰减过程,其波动一次时间为Ts。 (3)临界比例带法,用临界比例带法整定调节器参数时,先要切除积分和微分作用,让控制系统以较大的比例带,在纯比例控制作用下运行,然后逐渐减小PB,每减小一次都要认真观察过程曲线,直到达到等幅振荡时,记下此时的比例带PBk(称为临界比例带)和波动周期Tk,然后按表3-4-3给出的经验公式求出调节器的参数值。按该表算出参数值后,要把比例带放在比计算值稍大一点的值上,把Ti和Td放在计算值上,进行现场观察,如果比例带可以减小,再将PB 放在计算值上。这种方法简单,应用比较广泛。但对PBk很小的控制系统不适用。 (4)反应曲线法,前三种整定调节器参数的方法,都是在预先不知道控制对象特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知道控制对象的特性参数,即时间常数T、时间

PID-采样周期及参数整定方法

数字PID控制器控制参数的选择,可按连续-时间PID参数整定方法进行。 在选择数字PID参数之前,首先应该确定控制器结构。对允许有静差(或稳态误差)的系统,可以适当选择P或PD控制器,使稳态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对必须消除稳态误差的系统,应选择包含积分控制的PI或PID控制器。一般来说,PI、PID和P控制器应用较多。对于有滞后的对象,往往都加入微分控制。 控制器结构确定后,即可开始选择参数。参数的选择,要根据受控对象的具体特性和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进行。工程上,一般要求整个闭环系统是稳定的,对给定量的变化能迅速响应并平滑跟踪,超调量小;在不同干扰作用下,能保证被控量在给定值;当环境参数发生变化时,整个系统能保持稳定,等等。这些要求,对控制系统自身性能来说,有些是矛盾的。我们必须满足主要的方面的要求,兼顾其他方面,适当地折衷处理。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可以不依赖于受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工程上,PID控制器的参数常常是通过实验来确定,通过试凑,或者通过实验经验公式来确定。 采样周期的选择 采样周期: 采样一数据控制系统中,设采样周期为T S,采样速率为1/T S,采样角频率为 采样周期T S是设计者要精心选择的重要参数,系统的性能与采样周期的选择有密切关系。需要考虑的因素: 采样周期的选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考虑的因素分析如下。 (1)香农(Shannon)采样定理 (Wmax--被采样信号的上限角频率) 给出了采样周期的上限。满足这一定理,采样信号方可恢复或近似地恢复为原模拟信号,而不丢失主要信息。在这个限制范围内,采样周期越小,采样-数据控制系统的性能越接近于连续-时间控制系统。 (2)闭环系统对给定信号的跟踪,要求采样周期要小。 (3)从抑制扰动的要求来说,采样周期应该选择得小些。

单回路控制系统详解

一、单回路控制系统 1. 画出图示系统的方框图: 2. 一个简单控制系统总的开环增益(放大系数)应是正值还是负值?仪表行业定义的控制器增益与控制系统中定义的控制器的增益在符号上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 试确定习题1中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若加热变成冷却,且控制阀由气开变为气关,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是否需要 4. 什么是对象的控制通道和扰动通道?若它们可用一阶加时滞环节来近似,试述K P 、K f 、τp 、τf 对控制系统质量的影响。 5. 已知广义对象的传递函数为1) S (T e K P S τP P +-,若P P T τ的比值一定时,T P 大小对控制质量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6. 一个简单控制系统的变送器量程变化后,对控制质量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 7. 试述控制阀流量特性的选择原则,并举例加以说明。 8. 对图示控制系统采用线性控制阀。当负荷G 增加后,系统的响应趋于 非周期函数,而G 减少时,系统响应震 9. 一个简单控制系统中,控制阀口 径变化后,对系统质量有何影响? 10. 已知蒸汽加热器如图所示,该系 统热量平衡式为:G 1C 1(θ0-θi )=G 2λ(λ 为蒸汽的冷凝潜热)。 (1)主要扰动为θi 时,选择控制阀的流量特性。 (2)主要扰动为G 1时,量特性。 (3特性。 11.

作用后,对系统质量有什么影响?为了保持同样的衰减比,比例度δ要增加,为什么? 12. 试写出正微分和反微分单元的传递函数和微分方程;画出它们的阶跃响应,并简述它们的应用场合。 13. 什么叫积分饱和?产生积分饱和的条件是什么? 14. 采用响应曲线法整定控制器参数,选用单比例控制时,δ=K P τP /T P ×100%,即δ∝K P ,δ∝τP /T P ,为什么?而选择比例积分控制时,δ=1.44K P τP /T P ×100%,即比例度增加,为什么? 15. 采用临界比例度法整定控制器参数,在单比例控制时,δ=2δK (临界比例度),为什么? 16. 在一个简单控制系统中,若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 1T )(1S 1)(T S (T K W P V P +-+S ,进行控制器参数整定时,应注意什么? 17. 已知广义对象的传递函数为1) S (T e K P S τP P +-,采用比例控制,当系统达到稳定边缘时,K C =K CK ,临界周期为T K 。问: (1)T K /τP 在什么数值范围内(即上、下界),τP /T P 增加时,这一比值是上升还是下降? (2)K CK 在什么数值范围内(即上、下界),τP /T P 增加时,K CK 是上升还是下降? 18. 一个过程控制系统的对象有较大的容量滞后,而另一系统由于测量点位置造成纯滞后。若对两个系统均采用微分控制,试问效果如何? 19. 某一温度控制系统,采用4:1衰减曲线法进行整定,测得系统的衰减比例度 δs=25%,衰减振荡周期Ts=10min ,当控制器采用P 和PI 控制作用时,试求其整定参数值。 20. 有一个过程控制系统(采用DDZ-Ⅲ型仪表),当广义对象的输入电流(即控制器的输出电流)为14mA 时,其被控温度的测量值为70℃。当输入电流突然从14mA 增至15mA ,并待被控温度达到稳定时,其测量值为74℃。设测温仪表的量程为50-100℃。同时由实验测得广义对象的时间常数T P =3min ,滞后时间τP =1.2min ,试求衰减比为4:1时PI 控制器的整定参数值。 21. 某一个过程控制系统,利用临界比例度法进行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当比例度为12%时,系统出现等幅振荡,其临界振荡周期为180s ,试求采用PID 控制器时的整定参数值。 22. 已知控制系统方块图如下: 求:(1)X 作单位跃阶变化时,随动控制系统的余差。

水轮机选型

水轮机型号选择 根据已知的水能参数初选水轮机型号 最大工作水头:H max =Z 上max -Z 下min -△h=609.86-573.12-1.732=35 m 最小工作水头:H min =Z 上min -Z 下max -△h=607.78-574.27-1.732=31.77m 平 均 水 头:H a =12 (H max +H min )= 1 2 ×(35.85+31.35)=33.4 m 查水电站机电设备手册根据我国小型反击式水轮机适应范围参考表初选水轮机型号。 初选水轮机型号:HL240-LJ-140 水轮机类型 混流式 转轮型号 HL240 最大水头 35m 最小水头 31.77m 设计水头 33m 出力 3400kw 校核机组的稳定性 水轮机主要参数的计算: HL240-LJ-140型水轮机方案主要参数的计算: 转轮直径计算 Nr=3400/0.95=3368.42kw Hr=33.4m D 1= M Hr Q Nr η23 181.9' (1-3) 式中: Nr-为水轮机的额定出力(kw ) D 1 -为水轮机的转轮直径(m ) ηM -为水轮机的效率 Hr-为设计水头(m ) Q 1′--为水轮机的单位流量(m 3/s ) 由水力机械课本附表1中查得Q 1′=12.4 L/s=1.24m 3/s,同时在附表1中查得

水轮机模型在限制工况下的效率ηM =90.4%,由此可初步假定水轮机在该工况的效率为92.0% 将Nr=3400kw, Q 1′=1.24 m 3/s, Hr=33.4m, ηM =92%得 m D 12.192 .04.3324.181.942 .33682 31=???= 选择与之接近而偏大的标准直径D 1=1.40m 效率的修正值计算 由水力机械课本附表1查得水轮机模型在最优工况下的效率ηMmax =89.6%,模 型转轮直径D 1M =0.46m, 则原型水轮机的最高效率η max ,即: η max =1-(1-η Mmax )5 1 1D D M (1-4) 式中: ηmax --为原型水轮机的最高效率 η Mmax --为水轮机模型在最优工况下的效率 D 1M --为模型转轮直径 (m ) D 1 --为原型转轮直径 (m ) 将η Mmax =91.0% ,D 1M =0.46m, D 1=1.4m 带入得: η Mmax =1-(1-η max )5 1 1D D M =1-(1-0.91)54 .146.0 =92.8% 考虑到制造工艺水平的情况取ε1=1%由于水轮机所应用的蜗壳和尾水管的型式与模型基本相似,故认为ε2=0,则效率修正值Δη为: Δη=ηmax -η Mmax -ε 1 式中: Δη--为效率修正值 ηmax --为原型水轮机的最高效率 η Mmax --为水轮机模型在最优工况下的效率 将ηmax=0.928,ηMmax=0.91,ε1= 0.01带入上式得:

控制回路PID参数整定方法精

Honeywell DCS 控制回路PID参数整定方法 鉴于目前一联合装置仪表回路自控率比较低,大部分的回路都是手动操作,这样不但增加了操作员的工作量,而且对产品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特编制了此PID参数整定方法。 一、修改PID参数必须有“SUPPERVISOR”及以上权限权限,用键盘钥匙可以切换权限,钥匙已送交一联合主任陈胜手中; 二、打开要修改的控制回路细目画面,翻到下图所示的页面,修改PID控制回路整定的三个参数K,T1,T2; 三、PID参数代表的含义 K:比例增益(放大倍数),范围为0.0~240.0; T1:积分时间,范围为0.0~1440.0,单位为分钟,0.0代表没有积分作用; T2:微分时间,范围为0.0~1440.0,单位为分钟,0.0代表没有微分作用。 四、PID参数的作用 (1)比例调节的特点:1、调节作用快,系统一出现偏差,调节器立即将偏差放大K倍输出; 2、系统存在余差。 K越小,过渡过程越平稳,但余差越大;K增大,余差将减小,但是不能完

全消除余差,只能起到粗调作用,但是K过大,过渡过程易振荡,K太大时,就可能出现发散振荡。 (2)积分调节的特点:积分调节作用的输出变化与输入偏差的积分成正比,积分作用能消除余差,但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T1由大变小时,积分作用由弱到强,消除余差的能力由弱到强,只有消除偏差,输出才停止变化。 (3)微分调节的特点:微分调节的输出是与被调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在引入微分作用后能全面提高控制质量,但是微分作用太强,会引起控制阀时而全开时而全关,因此不能把T2取的太大,当T2由小到大变化时,微分作用由弱到强,对容量滞后有明显的作用,但是对纯滞后没有效果。 五、如果要知道控制回路的作用方式,可以进入控制回路的细目画面,进入下图所示页面: 其中“CTLACTN”代表控制器作用方式,“REVERSE”表示反作用,“DIRECT”代表正作用。 六、控制器的选择方法 (1)P控制器的选择:它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允许被控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系统; (2)PI控制器的选择:它适用于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被控量不允许有余差的控制系统;

水轮机特性曲线及选型

第四章 水轮机的特性曲线与选型 第一节 水轮机的相似律 一、水轮机的相似条件 在进行模型试验时,模型与原型水轮机之间应满足的条件称为水轮机的相似条件。模型和原型水轮机之间应满足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三个相似条件。 1.几何相似(必要非充分)(同轮系) 几何相似是指两个水轮机的过流部件形状相同(即过流部件几何形状的所有对应角相等),尺寸大小成比例。即: == = m m m a a b b D D 000011 式中 :01b D 、、0a ——水轮机的转轮直径、导叶高度、导叶开度。 满足几何相似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水轮机,称为同轮系(或同型号)水轮机。只有同轮系的水轮机才能建立起运动相似或动力相似。 2.运动相似(等角工作状态) 运动相似是指同一轮系的水轮机,水流在过流通道中对应点的同名流速方向相同,大小成比例,即相应点的速度三角形相似。即 两水轮机运动相似就称此两水轮机为等角工作状态。 3.动力相似 动力相似是指同一轮系水轮机在等角工作状态下,水流在过流部件对应点的作用力(惯性力、重力、粘滞力、摩擦力等),同名力的方向相同,大小成比例。 二、轮机的相似律 在满足相似条件的基础上原型与模型水轮机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水轮机的相似律,也称为水轮机的相似公式。 1.转速相似律 s m s m m H D H D n n ηη1 1= s H D n η1 1∝ 2.流量相似律 sm m m s vm m v H D H D Q Q ηηηη2121= s V H D Q ηη21∝ 式中:v Q η—有效流量。

称为水轮机的流量相似律,亦称为流量方程式。 在应用中,直径m D 1、1D 、水头m H 、H 为定值,若效率vm η、sm η、v η、s η为已知时,则可由测得的m Q 求得原型水轮机的流量Q 。 3.出力相似律 ()() jm sm m m j s m H D H D N N η ηηη23 2123 2 1 = 2 3 2 1 s H D N η∝ 称为水轮机的出力相似律,亦称出力方程式。 同理,在已知其它参数时,也可由测得的模型水轮机出力m N 求得原型水轮机的出力 N 。 假定sm s ηη=、vm v ηη=、jm j ηη=和m ηη=时,得出近似相似律公式如下: m m m H D H D n n 1 1= 1 n 11'== m m m H D n H nD m m m H D H D Q Q 2121= 1 Q 212 1 '== m m m H D Q H D Q 23 212 3 21m m m H D H D N N = 1 N 2 3 2 12 32 1'== m m m H D N H D N 第二节 水轮机的单位参数及比转速 一、水轮机的单位参数 H nD n 11 = ' H D Q Q 2 1 1 =' 2 3 211 H D N N = ' 由上述表达式可看出:当水轮机转轮直径1D =1m 、水头1=H m 时,1 n '、1Q '、1N '分别等于水轮机的转速、流量和出力,所以1 n '、1Q '、1N '分别被称为单位转速、单位流量和单位出力,统称为单位参数。 对于同轮系水轮机,单位参数随着工作状态(工况)的改变而改变,当工作状态(工况)一定时,则单位参数是不变的三个常数,工作状态(工况)变化时,单位参数则又 是三个对应于工作状态(工况)的常数。显然可知:(1 n '、1Q '、1N ')就代表了同轮系

如何进行PID参数整定

如何进行PID参数整定 如何进行PID参数整定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PID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产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把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方便。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丈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适用PID控制技术。PID控制,实际中也有PI和PD控制。PID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比例(P)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进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Steady-state error)。 积分(I)控制 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进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假如在进进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

(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进“积分项”。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即是零。因此,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进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微分(D)控制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进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delay)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仅引进“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它能猜测误差变化的趋势,这样,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即是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所以对有较大惯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在PID参数进行整定时假如能够有理论的方法确定PID 参数当然是最理想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更多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