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

一、简介

阿维菌素,英文名称Avermectins,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中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天然Avermectins中含有8个组分,主要有4种即A1a、A2a、B1a 和B2a,其总含量≥80%;对应的4个比例较小的同系物是A1b、A2b、B1b 和B2b,其总含量≤20%。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由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开发的从广东揭阳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7051菌株,后经鉴定证明该菌株与

S.avermitilis Ma-8460相似,与avermectin的化学结构相同。1993年北京农业大学新技术开发总公司立项研究并生产开发此药。Av

阿维菌素图2

ermectin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类,具有结构新颖、农畜两用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绿色食品的呼唤,生物农药在当前农药市场中倍受青睐,权威人士预测21世纪将是生物农药的世纪。据报道欧洲生物农药将从1997年1亿美元的销售额上升到2004年1.69亿美元。Avermectins 是当前生物农药市场中最受欢迎和具激烈竞争性的新产品。目前市售Avermectin农药是以abamectin为主要杀虫成分(Avermectin B1a+B1b,其中B1a不低于90%、B1b不超过5%),以B1a的含量来标定。自从1991年害极灭(abamectin)进入我国农药市场以后,Avermectis农药在我国的害虫防治体系中占有较重要地位。Avermectins在我国目前有10余家原药企业生产,已经取得农药正式登记的企业企业有近300家。国内福建日港贸易引进的日本新型农业公司最新配方成为了市场上杀虫效果最好,现已经做到国内最热的植物农药批发商之一。目前市售的Avermectins系列农药有阿维菌素油膏,阿维菌素精粉、伊维菌素精粉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精粉。07年以来,水稻上阿维菌素的大量推广,给阿维菌素产品带来了无限潜力。阿维防治水稻螟虫,稻纵方面的优异表现,成为替代高毒农药的新宠儿。与此同时,害虫抗性的提高,阿维用药量的不断增加,各个厂家之间的低价格砸价和打压市场,08年阿维用量急剧上升,哪个厂家上阿维哪个厂家就能多买很多货。09年水稻虫害较轻,各厂家的库存很大,阿维库存又成了大家心痛的隐患。2010年的阿维销售陷入了迷茫之中,不知是继续降低价格还是另寻他法。2011年国外产品套装加促销,水稻区高端市

场基本已经被国外产品占领。

二、国内主要厂家

原药:华北制药,齐鲁制药,河北威远,大庆志飞,浙江海正,浙江钱江生化,升华拜克,桂林集琦等.华北制药爱诺公司阿维精粉专供先正达产量亚洲最大。

制剂:厂家较多,价格参差不齐,质量差异很大。

1.华北制药

【公司产品】0.2%阿维菌素乳油

【公司产品】1.0%阿维菌素乳油

【公司产品】1.8%阿维菌素乳油

【公司产品】4%高氯·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

【公司产品】阿维菌素注射液

【公司产品】阿维菌素粉

2.齐鲁制药

2011年7月12日新闻

3.河北威远

4A(5%阿维菌素乳油)

炼绝(5%阿维菌素乳油+助剂)

威远泽泰(5%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

营利(2.0%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

蓝锐(1.8%阿维菌素乳油)

4.大庆志飞

公司的“研究中心”自主研发了阿维菌素、甲维盐列乳油、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可溶性粒剂及阿维菌素、甲维盐系列的复配制剂;联合研发了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原药及其制剂产品,以及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新产品。

公司现具有250吨/年阿维菌素原药、100吨/年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生产能力,5000吨/年阿维菌素、甲维盐系列生物制剂及复配制剂的生产能力。同时,具有100吨/年硝磺草酮原药生产能力。

公司的产品遍及国内20多个省市和地区,具有良好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具有自营进出口权和出口质量检验资格,产品远销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及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和地区。

阿维菌素介绍

1.1阿维菌素 1 M* q0 r. `0 r( v; B* c! W* P6 Y1 ] 阿维菌素,又称阿佛曼菌素,英文名称为Avermectin,是一种新型农畜两用抗生素,属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是土壤微生物灰色链霉素(Strentomyces avermitilis)的发酵代谢产物。阿维菌素的化学结构是带双糖支链的大环内酯,由A1a、A1b、A2a、A2b、Bla、B1b、B2a和B2b等8个组分组成,在8个组分中B组分的生物活性优于A组分,其中以B1a组分活性最强。B1a的分子式为C48H74O14(R=C2H5),分子量为872;B1b的分子式为C47H70O14(R=CH3),分子量为858。 3 x/ u6 Z( ]- e8 i3 M+ Q3 r 阿维菌素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 ]1 b; E2 @/ Y: L( y% c 阿维菌素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熔点为157-162℃,[α](CHCl3)=+55.7,在237、245、254 nm处均有吸收峰,λmax=244±2 nm。阿维菌素溶于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三氯甲烷、乙醇等溶剂,微溶于正己烷和石油醚,在水中溶解度极低(10μg/L)。小鼠经口:LD5013.6-23.8 mg/kg;大鼠经口:LD5010.6-11.3 mg/kg,无致癌致突变作用。本产品应在干燥、密闭、阴凉遮光下保存。! n& ~% p2 S6 K$ ~3 I. E$ [ 阿维菌素对多种农作物的害螨和害虫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它是一种优良的抗生素杀虫、杀螨剂,防治对象主要是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烟青虫、蚜虫、木虱、桃小食心虫、斑潜蝇、叶潜蝇、瘿蝇、螨类等,具有广谱、高效、低残留和对人畜及环境安全等特点。由于它的作用机制独特,可有效防治对常用的杀虫、杀螨剂产生抗性的害虫和害螨,是当前农业害虫综合防治中较理想的农药品种之一。% Q4 \' D4 z. V, O' | 阿维菌素(Abamectin)是由Sterptomyces avermitills 所产生,其为链霉菌素的一种,属灰色链霉素,阿维 * Y( h2 N- [4 A$ _( z6 [. j, A, g w! f0 \6 W9 P0 w* b1 J4 ?8 Q 菌素存在于发酵液的菌丝体中,经过过滤弃去滤液,滤饼用乙醇提取后脱糖、浓缩、结晶可得到阿维菌素精品 ; G) g8 e$ W7 H+ z5 J' {% ~# N e, K; j6 [0 i. T& j0 H" |, y (含AbamectinB1≥95%),母液经脱溶后得到油膏(含AbamectinB1 3%-9%)。6 Z7 ^' a" Z! R 3 D/ ?' ^2 @. i6 _阿维菌素为天然发酵组分的混合物,共8个组分:A1a、A1b、A2a、A2b、B1a、B1b、B2a、B2b,主要有4种 " T3 _3 D2 {, @7 s* O/ R / \( M4 n( d" G0 R* m E% B3 F即A1a、A2a、B1a和B2a,其总含量≥80%;对应的4个比例较小的同系物是A1b、A2b、B1b和B2b,其总含≤20%。 0 p9 I, j4 ~. c5 s/ T% R8 T: \: F3 \1 b7 k# F. O3 l& u

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

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 目前生产上提倡使用阿维菌素、锐劲特及其与毒死蜱、丙溴磷、氟铃脲等农药的复配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这些药不仅对稻纵卷叶螟1~2龄低龄幼虫有效,而且对稻纵卷叶螟3龄以上已卷叶危害的大龄幼虫也有效。目前还没有稻纵卷叶螟对阿维菌素、锐劲特、氟铃脲等农药产生抗药性的报道。使用这些农药后田间出现稻纵卷叶螟大龄幼虫很快不吃食并逐渐死亡,低龄幼虫很快又出现并正常吃食、生长的情况,不会是因为这些低龄幼虫有抗药性,而是与这些农药本身的一些特点有关。 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为阻碍神经传导,导致昆虫麻痹,不能正常活动而死亡。这一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因而它与其他类型的药剂无交互抗性。阿维菌素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杀卵作用,主要是胃毒作用,昆虫食入药物10小时后就中毒,24小时死亡,而触杀效果缓慢,需要3~4天左右才致死。阿维菌素没有内吸性,喷药后药物不能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但它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喷药后药物可渗透到叶片的表皮下(在植物表面残留少,因而对益虫损伤小),杀死表皮下的害虫,而且药物能在叶片表皮下形成贮药层,因而具有较长的持效期,持效期一般可达半个月以上。 阿维菌素没有内吸性,这很可能是喷药后田间大龄’幼虫不吃食而低龄幼虫仍然出现并正常吃食和生长的真正原因。稻纵卷叶螟四(二)代、五;0(三)代田间蛾源主要从南方随风雨迁入,这两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田间通常有多个蛾迁入峰,近几年稻纵卷叶螟发生重,蛾迁入期长,总体表现为田间源源不断地有大量蛾迁入。这一时期田间水稻不断地有新生叶长出(一般5~7 天长出一张叶)《四(二)代、五(三)代虫发生期一般在水稻12~15叶期就是7月至8月上旬北方的》,喷药时药物只能喷到已抽出的叶片上,并被其吸收,喷药后新长出的叶子上没有药物,而稻纵卷叶螟成虫特别喜欢在新生叶上产卵,这些叶片自然就成为受害对象。到六(四)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情况就会发生很大变化。一是六(四)代蛾源主要由本地繁殖,基本没有外来虫源,田间不会有大量成虫源源不断迁入;二是此时水稻一般剑叶已抽出,喷药后所有的稻叶都能得到保护,在阿维菌素半个月的保护期后,稻叶长得比较老健,不太适合稻纵卷叶螟幼虫卷叶和吃食生长,这时候即使田间有少量幼虫发生,也不会形成大的危害,一般不需要再用药防治。 锐劲特作用机理也很独特,与有机磷、菊酯类农药以及阿维菌素等农药没有交互抗性。锐劲特有较强的触杀、胃毒作用,并且有很强的内吸性,但药物在水稻等作物体内主要向下传导(因而对主要从茎基部蛀入危害的水稻二化螟等害虫防效极佳),向上即向新生叶传导较少,对喷药后新长出的叶片保护效果不是太好。在水稻剑叶抽出后再喷施锐劲特防治稻纵卷叶螟,则对水稻所有叶片都有良好保护作用,而且持效期可达半个月以上。 掌握了农药的特点,就可以根据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特点和水稻生长情况采取合理的用药防治措施。在防治四(二)代、五(三)代稻纵卷叶螟时,最好在各代第一个蛾迁入峰过后一周左右幼虫孵化高峰期使用毒死蜱、丙溴磷等农药,在第二个幼虫孵化高峰期至1~2龄幼虫高峰期使用阿维菌素、锐劲特及其与氟铃脲、毒死蜱、丙溴磷等农药的复配剂。对六(四)代稻纵卷叶螟,在水稻剑叶完全抽出前,只要田间新增虫苞数量不超过防治指标(百穴15个),就可以暂缓用药,等剑叶抽出后再大剂量喷施一次药,将所有叶片都保护起来。这样有利于减少打药次数,节省用药成本,并取得良好的保产效果。 另外,目前生产上在用药防治稻纵卷叶螟时加水量普遍较少,这也是影响防效的重要原因。阿维菌素等农药不具有内吸性的特点决定了药喷到哪儿就只能保护到哪儿,漏喷药叶片不能得到保护,而且幼虫在这些叶片上取食,长大后耐药性增强,转移危害时甚至可能对喷

阿维菌素优缺点和使用要点

阿维菌素优缺点和使用要点 阿维菌素是一种叫做阿佛曼链霉菌或灰色链霉菌的微生物发酵产物。由于其中没有活的微生物,所以不算微生物源杀虫剂。它含有多种杀虫成分,其中B1a的药性最强并以它来计算药剂的有效含量。 阿维菌素的第一个特点是高效并能杀死多种害虫,包括鳞翅目、双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害虫和叶螨、锈螨,还是杀灭多种寄生线虫的高效药剂;第二个特点是与其他杀虫剂的药性不一样,不易产生抗药性;第三个特点是安全,由于喷到植物表面的药剂能够很快分解,所以对天敌比较安全,对环境少污染,即使使用过量10倍也不会引起植物药害。 缺点:一是杀死害虫的速度较慢,害虫吃了阿维菌素,先是行动迟缓,不取食,2~4天后才死亡,农民朋友往往以为药效不好;二是原药毒性大,各种成药都以低的有效成分含量来降低药剂的毒性级别,但使用中仍需注意安全。 阿维菌素虽然是好药也不能滥用。目前它还是比较贵的,一般在蔬菜田用于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潜叶蝇、夜蛾、叶螨,在果树上防治各种螨、锈壁虱、木虱、粉蚧以及蚜虫和鳞翅目害虫,以及在其他作物上一些难于用其他药剂控制的或已经对常用药剂产生抗、耐药性的害虫,如棉叶螨、棉铃虫。能用其他药剂的地方尽可能不用这种药

剂,也算是一种保护吧。 近年研发了一系列含阿维菌素的混合杀虫剂,如与各种菊酯类药剂混用,与毒死蜱混用等等,往往能够起到加速害虫死亡速度;增加触杀或其他作用方式;延缓害虫产生耐药性的效果,值得应用。 另外,从品种开发上,一种叫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另一种叫做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的类似药剂已经经过试验证实比阿维菌素的杀虫活性更高,对人畜毒性更低,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用阿维菌素类药物防治猪寄生虫注意事项

用阿维菌素类药物防治猪寄生虫注意事项 1、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注射液和预混剂慎用于哺乳仔猪,特别是 不要超剂量使用,否则容易引起中毒;在哺乳期间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给母猪驱虫时不要超剂量使用,因为用药后这3种药物有相当一部分药物会通过乳汁排出,容易引起仔猪中毒;在哺乳期间给母猪驱虫可用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给药剂量为0.3mg/kg,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此药很少通过乳汁排泄,能保证哺乳仔猪的安全。 2、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中毒后无特效解救药物,只能采取对症治 疗措施缓解。 3、由于猪蛔虫和疥螨传染性很强,危害大,容易复发,在使用AVMs防治猪蛔 虫和疥螨时,提倡全群用药,能提高规模化猪场蛔虫和疥螨的防治效果。 4、在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注射液防治疥螨时需在给药后7-14天重复给药一 次,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预混剂防治疥螨时用药需用足7天,否则容易复发。 5、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防治猪鞭虫的效果在80%左右,且波动较 大,在防治猪鞭虫最好与其它药物(如芬苯达唑)合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6、由于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预混剂用量很少,在伴料给药时最好先与少量饲 料混于后再与多量饲料混匀,否则容易导致饲料中药物不均匀,影响驱虫效果。 7、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对虾、水生生物、某些鱼类、蜜蜂有很强 的毒性,残留药物的包装不要污染水源和花,用用药后的猪粪便作为鱼、虾饲料时也要考虑这方面的影响。 8、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作用机理、抗虫谱 很相似,同时使用毒性有相加作用,没必要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甚至可能导致中毒。由于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的同类产品很多,商品名千变万化,在购买和使用此类产品时应注意其有效成份,防止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

阿维菌素主要用途

阿维菌素主要用途:对螨类和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不能杀卵。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γ-氨基丁酸,而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螨类成虫、若虫和昆虫幼虫与阿维菌素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所以阿维菌素致死作用较缓慢。阿维菌素对捕食性昆虫和寄生天敌虽有直接触杀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很小。阿维菌素在土内被土壤吸附不会移动,并且被微生物分解,因而在环境中无累积作用,可以作为综合防治的一个组成部分。调制容易,将制剂倒入水中稍加搅拌即可使用,对作物亦较安全。 丙臭磷主要用途: 1、不对称有机磷杀虫剂。具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作用,杀虫谱广,能防治棉花、蔬菜地有害昆虫和螨类。施用剂量为:对刺吸式害虫和螨类为2.5~5.0g有效成分/100m2;对咀嚼式昆虫为6.7~12g 有效成分/100m2。 2、用于防治棉花、蔬菜、果树等作物的多种害虫,特别是对抗性棉铃虫的防治效果极佳 3、属内吸性广谱杀虫剂,能防治棉花和蔬菜地的有害昆虫和螨类 4、属三元不对称的非内吸性广谱杀虫剂,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能防治棉花、蔬菜、果树等害虫和螨类。施用剂量以有效成分计,对刺吸式昆虫和螨类为16-32克/亩,对咀嚼式昆虫为30-80克/亩,对抗性棉铃虫有特效,使用量为30-50克/亩制剂。

丁氟螨酯是由日本大冢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酰基乙腈类杀螨剂,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2007年首次在日本获准登记并销售,用于果树、蔬菜、茶树等农作物和花卉防治寄生于植物的主要螨类。该产品为20%悬浮剂。对叶螨的卵和成螨均有效,对若螨的活性更高。根据试验对比,丁氟螨酯各方面效果均优于螺螨酯和阿维菌素。丁氟螨酯对阻止红蜘蛛卵的孵化作用较低,但对其各个生长阶段有很高的活性,尤其对幼螨的活性更高,对卵、成螨、幼螨、第一阶段若螨、第二阶段若螨的LC50值分别为30 mg/L、4.8mg/L、0.9 mg/L、1.0mg/L、1.9 mg/L,对卵孵化前后的幼螨的LC50值为2.5 mg /L,同时对各种植物均无药害,对哺乳动物及水生生物、有益生物、天敌等非靶标生物均十分安全。

阿维菌素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阿维菌素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化工107 10411120 蔡金鹏摘要: 阿维菌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杀灭动植物寄生虫的抗生素之一。对阿维菌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发酵培养基的优化以及产品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综述,指出阿维菌素是很有前景的一类低毒害生物农药 关键词: 阿维菌素;诱变育种;培养基;分离;结晶 1975年,日本北里研究所(KitasatoInstitute)从日本静冈川奈市的一个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该菌株,研究初期即发现该菌株的发酵液具有很高的驱肠道寄生虫活性。它能有效地防治双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及多种害螨,特别是对常用农药有抗药性的害螨和害虫具有优异效果。阿维菌素为农用兽用杀虫、杀螨剂,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阿维菌素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致死作用较慢。但在植物表面残留较少。化学构成阿维菌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它是由一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组成,活性物质为AVERMECTIN,对螨类和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喷施叶表面可迅速分解消散,渗入植物薄壁组织内的活性成份可较长时间存在于组织中并具有传导作用,对害螨和植物组织内取食危害的昆虫有长残效性。主要用于家禽、家畜体内外寄生虫和农作物害虫,如寄生红虫、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和有害螨等。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天然Avermectins中含有8个组分,主要有4种即A1a、A2a、B1a和B2a,其总含量≥80%;对应的4个比例较小的同系物是A1b、A2b、B1b和B2b,其总含量≤20%。 阿维菌素分子式:

一.阿维菌素的性质特点介绍 1. 理化性质 原药精粉为白色或黄色结晶(含B1a≥90%),蒸气压<200nPa,熔点150- 155℃,21℃时溶解度在水中7.8微克/升、丙酮中100、甲苯中350、异丙醇 70,氯仿25(g/L)常温下不易分解。在25℃,pH5-9的溶液中无分解现象。农药上常用的叫做阿维菌素油膏,是阿维菌素精粉提炼后的附属品,为二甲苯溶解乳油装,含量在3-7%之间。 2.作用方式及特点 触杀,胃毒,渗透力强。它是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是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的天然产物,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但它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长。它不杀卵。其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它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r-氨基丁酸,而r-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螨类成、若螨和昆虫与幼虫与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所以它的致死作用较慢。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虽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小。对根节线虫作用明显。 3.中毒症状 早期症状为瞳孔放大,行动失调,肌肉颤抖。一般导致患者高度昏迷。 4.急救治疗 经口:立即引吐并给患者服用吐根糖浆或麻黄素,但勿给昏迷患者催吐或灌任何东西。抢救时避免给患者使用增强γ-氨基丁酸活性的药物如巴比妥、丙戊酸等)。 二.菌种改造 在工业生产中,阿维菌素菌株的优劣对生产有很重要的影响。阿维菌素原始菌株发酵单位非常低,最先发现的菌株MA-4680的发酵单位只有9μg/mL,经改变发酵条件后有较大的提高,但也仅为120μg/mL,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发酵生产。该菌株经过紫外诱变,从中选出一株突变株,发酵单位可达到500μg/mL,相比原始菌株有了长足的提高。冯军等[5]通过对原始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得到一株耐链霉素的突变株,发酵单位提高了116倍,另一突变株发酵单位提高了215倍;再采用亚硝基胍进行诱变,发酵效价提高116倍,并且发酵产物中的B1a和B1b的比值由原来的8提高到20。于秀莲等[6]在亚硝基胍诱变过程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g/L 的阿维菌素时,取得最佳诱变效果,正变率达到1313%;增加阿维菌素质量浓度则孢子的死亡率增加,正变率降低,负变率增加;当质量浓度达到3g/L时,正变率为零;以含甲硫氨酸质量

阿维菌素及其在果树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阿维菌素及其在果树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分类:农业 ?作者:韩林 ?字数:2307 来源:山西果树第1期2007 1阿维菌素的名称 阿维菌素是我国的通用名称,国际通用名abamec-tin,其他名称为商品名称,常见的有齐螨素、海正灭虫灵、7051杀虫素、爱福丁、阿巴丁、虫螨光、阿维虫清、除虫菌素、杀虫菌素、揭阳霉素、螨虫素、杀虫丁、阿巴菌素、阿弗菌素、齐墩霉素、害极灭、农哈哈、爱力螨克、爱比菌素、MK-936等。 2阿维菌素的杀虫机理和作用特点及安全性 2.1阿堆菌素的杀虫机理 阿维菌素是一种广谱杀虫杀螨剂,属昆虫神经毒剂,杀虫机理主要是通过刺激害虫神经传递介质r一氨基丁酸的释放,干扰其正常的神经生理活动,抑制其神经肌肉接头的信息传递,从而导致害虫、害螨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d(天)后死亡。 2.2 阿堆菌素的作用特点 由于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独特,使用后,害虫不易产生抗性,与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无交互抗性,残效期10d(天)以上(一般对鳞翅目害虫的有效期为10~15天,害螨为30~40天),特别适合于防治对其他类型农药已产生抗药性的害虫。阿维菌素对害虫、害螨主要通过胃毒(咀嚼式和刺吸式昆虫)和触杀作用(可以通过昆虫的气孔或爪垫进入体内),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此外还有一定的驱避性。无杀卵作用,对胚胎未发育的初产卵无毒杀作用,但对胚胎已发育的后期卵有较强的杀卵活性。无内吸性,但有较强的渗透作用,药液喷到植物叶面后迅速渗入叶肉内形成众多的微型药囊,并能在植物体内横向传导,杀虫(螨)活性高,比常用农药高5~50倍,用药量仅为常用农药的1%~2%。 2.3 阿维茵素的安全性 阿维菌素原药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粉末,无气味,难溶于水,无腐蚀性。尽管根据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阿维菌素属高毒杀虫剂,但其对环境是安全的,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对眼睛有轻微刺激作用,对鸟类低毒,对水生生物高毒,对蜜蜂高毒,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元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阿维菌素制剂含有效成分剂量较低,在2%以下,加水稀释后使用,有效成分浓度更低,毒性也随之下降,在常用剂量范围内,对人、畜、天敌安全。可以在一般无公害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使用,在AA级绿色食品中限用,阿维菌素对捕食性昆虫和寄生天敌虽有直接触杀作用,但因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在植物表面残留少,而且在环境中经2~4h(小时)后迅速光解为无毒物质,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很小。此外,阿维菌素在土内被土壤吸附不会移动,并且易被土壤微生物代谢分解,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因此对环境安全,无累积作用。

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残留研究分析

5%阿维菌素微乳剂在土壤中的残留研究 摘要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的应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带来的是环境的污染。安全、低毒、高效、无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农药受到人们的青睐,阿维菌素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型农药,它具有高效、广谱、持效期长、易降解等优点,对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研究对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阿维菌素的残留量的分析方法。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经衍生化后,高效液相色谱(FLD检测器)测定。阿维菌素在三种不同添加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27%、95.47%、96.34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47%、2.29%、3.38%。由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阿维菌素的半衰期为5.2天,阿维菌素最终残留量均小于最大残留限量0.02 mg/kg。 关键词:阿维菌素;土壤;残留分析;液相色谱

Residues of 5% Avermectin micro-emulsion in the soil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pesticides to improve crop yield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but at the same time bring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afety, low toxicity, high efficiency, no residue, no pollution of biological pesticide, get the favour of people, as a kind of new type biological pesticide abamectin, it has high efficiency, broad spectrum, long hold effect, easy degradation, the residues in the soil of analysis and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is subject set up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bamectin in soil residue analysis method. With ethyl acetate as the extraction agent, after derivatiza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determination (FLD) detector. Abamectin in three different dosager,the average recovery are 95.27%, 95.47% and 96.34% ,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are 3.47%, 2.29% and 3.38% . Abamectin by digestion dynamics and final residues in the soil of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lf-life of abamectin was 5.2 days, abamectin final residues are smaller than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s of 0.02 mg/kg. Keywords:avermectin; soil; residue analysis; liquid chromatography

细谈阿维菌素

如果说2008年国外产品的热点是康宽、福戈、垄歌和艾法迪等产品的话,那么国内产品的热点绝对集中在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上。08年威远的阿维菌素(蓝锐)在水稻上的销量突破1亿元,广西田园以全铲为代表的系列水稻杀虫剂(成份也以阿维菌素为主)销量也不会小。阿维菌素在水稻上的市场一下子打开,让国内很多厂家蠢蠢欲动,在09年纷纷推出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系列产品,以抢占水稻杀虫剂这块农药的最大蛋糕。 阿维菌素是一个老药,几年前已广为人知。我在这里先跟大家简单回顾一些阿维菌素的基本知识,然后关于阿维菌素的几个问题与大家交流一下。 1975年,日本北里研究所在土壤中发现1株菌株,它经发酵后的发酵液几乎无毒,但有很高的驱肠道寄生虫的活性。我们知道动物身上都有很多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不仅影响动物本身的健康(比如我们很多城市里养的宠物狗在2-3个月大的时候,常常为严重拉肚子,这其实是一种内寄生虫引起肠炎,如果不采取措施会引起小狗狗死亡。)而且会传染到人身上引起人的寄生虫病,严重危害我们的健康。现在发现这么好的一个可以驱寄生虫的药,马上引起了美国Merck(默克)公司的兴趣。默克公司对该菌株进行深入研究,在1976年分离出其物质,并将它命名为Avermactin,中文名为阿维菌素。1981年阿维菌素真正商品化,默克公司作为兽药投放市场,当年获得巨大成功。1985年阿维菌素作为农药投入市场。我国从80年代末开始阿维菌素研究,1996年登记了第一个阿维菌素原药,到目前为止我国占全球80%以上阿维菌素产量,是真正的阿维菌素生产消费大国。阿维菌素发现及其应用是继青霉素科学对人类的又一巨大贡献,对全世界的农牧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我们讲的阿维菌素系列化合物实际上包括三类:阿巴菌素、伊维菌素和埃玛菌素。阿巴菌素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阿维菌素,伊维菌素主要用在兽药上,埃玛菌素的苯甲酸盐就是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和甲维盐有什么区别呢?前面讲过阿维菌素开始主要是作为驱寄生虫的药剂,虽然它是一种优秀的兽用驱虫剂,但是人们发现它经皮的毒性很低,但人畜口服的毒性较高,所以做成口服剂的话有一个矛盾:用量太低效果不好,用量太高安全性不好。为了改善这一不足,默克公司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改造,从中筛选了二个新的化合物即伊维菌素和埃玛菌素。伊维菌素明显地改善了人畜的急性口服毒性,所以现在兽用的阿维菌素驱虫剂一般都是伊维菌素成份。埃玛菌素则扩大了阿维菌素的杀虫谱并克服阿维菌素对鳞翅目害虫效果不好的特点。埃玛菌素的制剂苯甲酸盐就是甲维盐。所以说伊维菌素和甲维盐是原来阿维菌素的升级改良产品。伊维菌素的毒性更低,主要用在动物上(而且其结构更稳定,也是全球销量最大的阿维菌素系列。)。甲维盐的活性比阿维菌素高很多(胃毒毒性是阿维菌素的2146倍),而且对鳞翅目害虫表现出极高的活性(阿维菌素对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效果就不好,但甲维盐对斜纹夜蛾是特效的)。这些就是它们之间的区别。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阿维菌素是一种几乎能用于所有作物用来防止几乎所有害虫的一个效果很理想的药剂,而甲维盐是一种活性显著高于阿维菌素的同类药剂。 一、阿维菌素是一个很好药剂,它广谱,活性高、防效好,这是大家公认的,大家在几年以前也老早知道。但在水稻上为什么直到最近才热门起来呢? 这主要有二个原因。(1)农业部给阿维菌素在水稻上使用设立了一个门槛,划了一条红线。大家不知有没有发现,阿维菌素生产厂家很多,但获得在水稻上登记的厂家却很少(包括复配制剂),威远算是一个,上海农乐有一个(2%阿维菌素,商品名叶不卷),钱江生化有一个复配剂,上海威敌也有一个复配剂,其他不知还有没有?这是由于阿维菌素对鱼等水生生物的毒性为高毒,其在水稻上的登记使用对水生生物存在着很大的危险。(2)是由于阿维菌素本身在水稻上的防治效果方面的原因。几年前,在国家下令全面禁止甲胺磷等高毒农药前,农业部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组,名称大概叫“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筛选”,这个项目组主要是筛选出一些替代甲胺磷等农药的优秀药剂用于防止水稻害虫。项目分三个步骤:第

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

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 发布: 2009-05-26 | 作者: admin | 来源: 转载 | 查看: 次 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 摘要: 阿维菌素类药物是目前最优良的一类广谱高效兽用抗寄生虫药物。本文就该类药物的不同剂型及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和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毒理学;临床应用 阿维菌素类(Avermectins,AVMs)药物是由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产生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目前,在这类药物中已商品化的有阿维菌素(Avermectin,AVM)、伊维菌素(Ivermectin,IVM)、多拉菌素(Doramectin)和依立菌素(Eprinomectin)。阿维菌素类药物由于其优异的驱虫活性和较高的安全性,被认为是目前最优良、应用最广泛、销量最大的一类新型、广谱、高效、安全和用量小的兽用抗内、外寄生虫药,已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在畜禽内、外寄生虫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制剂研究 不同制剂形式决定着阿维菌素类药物给药方式,并对其作用、药代动力学特征等具有明显的影响。如潘保良等[1]对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与阿维菌素普通注射液(阿福丁注射液)药物动力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和阿福丁注射液在绵羊体内均呈二室代谢模型。长效注射液以1mg/kg体重进行颈部皮下注射得到以下药动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1/2α=9.59h,消除半衰期 t1/2β=292.97h,达峰时间tmax=47.46h,最大血药浓度Cmax=13.91ng/mL,曲线下面积AUC=6235.48ng/mL·h,消除率CIB=0.034L/kg·h,表观分布容积 Vd=13.7L/kg。将阿福丁注射液以0.2mg/kg体重进行颈部皮下注射的药动学参数为:t1/2α=9.05h,t1/2β=144.34h,tmax=12.63h,Cmax=8.52ng/mLAUC=1017.35n g/mL·h,CIB=0.22L/kg·h,Vd=14.5L/kg。即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比普通注射液吸收慢、消除慢,在体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长,长效注射液维持有效血药浓度(0.5ng/mL血浆)的时间长于49d,而阿福丁注射液不足21d。又比如IVM对巴特斯细颈线虫(Nematodirusbattus)内服给药的效果优于注射给药,但对于痒螨,只有注射给药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因此,对阿维菌素类药物的剂型改进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已经开发并应用于兽医临床的阿维菌素制剂主要有预混剂、片剂、注射剂、口服液剂、粉剂、浇泼剂、喷雾剂、控释剂等,也研制开发出依维菌素预混剂、片剂、注射剂、口服液剂、糊剂、浇泼剂、控释剂等,研制开发出多拉菌素注射剂和浇泼剂及依立菌素浇泼剂等。这些制剂可以满足不同动物、不同饲养方式、不同寄生虫的用药需求,为广泛推广应用阿维菌素类抗寄生虫药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陈克强等[2]将灭虫丁-7051混于兔用饲料粉中制成颗粒药料驱杀兔疥螨和兔耳痒螨,克服了经口投服操作麻烦、适口性差和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缺点,且不影响药效。罗延红等[3]研制了供内服和外用的阿维菌素驱虫速溶片剂,对辅料进行了初步筛选,选择5种材料或颗粒(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纤维素、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颗粒),采用正交试验法L8(27)探讨了最佳处方.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为245nm处绘制阿维菌素标准曲线。三批阿维菌素片剂样品含

阿维菌素的生物合成

1阿维菌素 1.1阿维菌素的结构 阿维菌素是由一组由十六元环内酯与一个二糖(齐墩果糖)所生成的(图1),在十六元环内酯周围还有一个含2个六元环的螺缩酮系六氢苯并呋喃环系。根据C-5取代的不同分为“A 、B”组分;C-22和C-23之间单双键的差异分为“1"," 2”组分;C-25位上取代基的不同分为“a; b”组分。其中,只有B1a 和B1b可以药用,尤以B1a.活性最高。 1.2阿维菌素的生物合成 1.2.1糖苷配基和双糖的合成 通过同位素标记生物合成所需的前体物质对阿维菌素的渗入研究表明:配糖体骨架是由一个a支链脂肪酸S(+)-甲基丁酰脂肪酸或异丁酰脂肪酸为起始,7个乙酸盐和5个丙酸盐头尾聚合而成,类似脂肪酸的合成方式。最终经修饰形成糖苷配基。C-25位的不同的取代

基分为a,b组分,a组分的二甲基丁酸基来源于S(+)-甲基丁酰CoA,b组分的异丁酰基来源于异丁酰CoA,S(+)-甲基丁酰CoA、异丁酰CoA分别由L-异亮氨酸、L-颉氨酸通过脱氨、转氨和脱羧作用形成。与糖苷配基相联的双糖分子为齐墩果糖,是由葡萄糖分子直接转化而来。 阿维菌素大环的合成可以有两种起始前提,即支链脂肪酸和支链氨基酸,其中支链脂肪酸是比支链氨基酸更直接的前体,它们在菌体细胞内都形成支链脂酰辅酶A,即S(+)-甲基丁酰脂肪酸和异丁酰脂肪酸,它们一方面可以作为大环起始单元,另一方面又可以降解为乙酰CoA和丙酰CoA等大环合成材料,但这并不是必要的,乙酰CoA和丙酰CoA等小分子物质的来源主要还是靠其它途径。 大环合成起始单元S(+)-甲基丁酰脂肪酸是脂肪酸和a组分阿维菌素所竞争的共同前体,而异丁酰CoA是脂肪酸和b组分阿维菌素所竞争的共同前体,如果加入特定脂肪酸抑制剂可使微生物细胞内的代谢途径发生改变,例如加入anteiso类型脂肪酸抑制剂可使S(+)-甲基丁酰脂肪酸生成该类脂肪酸的途径被阻断,从而提高了a组分的含量。另外国外也有很多人证实了阿维菌素合成的次级代谢与脂肪酸合成的初级代谢竞争相同的前体,即此加入特定脂肪酸合成的抑制剂,会使A VM的某一组分含量上升。 在某些条件下生成脂肪酸的途径会加强。从生产上看的确如此,如在风量不足的情况下或停电憋罐后,菌体在染色过程中会形成一个环行,可能是油脂等渗出物不溶于水而形成,在提取过程中的表现也是有些加油多的罐批会影响提取板框过滤,而产油的罐批并不影响此过程而是在蒸干后在有压力的环境放置时间长会有大量油脂渗出,经取样化验阿维菌素含量在3%以上。并且这种菌丝在浸泡后二次过滤时滤液明显发黄,静止分层后下部有油样物质,浸提液浓缩也会受到影响,这些油最后被带到精粉的结晶过程。在结晶过滤过程中被除掉。 1.2.2阿维菌素的甲基化修饰 与大环内酯C-5和双糖中的C-3', C-3"相联的3个甲基都来源于蛋氨酸的5-甲基,并且双糖先进行甲基化,然后才连接到糖苷配基上。 1.2.3阿维菌素氧原子的来源 糖苷配基中的氧原子来源于标记的乙酸盐,C-21位的氧来源于二甲基丁酰基或异丁酰基,但苯并呋喃C-6和C-8a之间的氧则可能来源于分子态氧。 1.2.4阿维菌素合成途径 阿维菌素的8个组分中,a与b的区别仅是起始物不同,即S(+)-甲基丁酰脂肪酸或异丁酰脂肪酸,其他部分完全一样,a组分的合成途径见图2a相应的b组分由缬氨酸、异丁基酸盐等起始。C-22、C-23的双键的组分1由组分2脱水形成; B组分通过阿维菌素B-O-甲基转移酶而转变为“A”组分。 通过上述情况可以看出A、B和1、2组分能够转化,转化是通过不同条件下不同基因表达产酶实现的,根据多尺度观点优化操作条件可以提高目标组分的含量;而a、b 组分并不能互转化,也就是起始物就决定了应该是a或b组分。 1.3发酵液质量改善 针对提取反映油多问题的解决首先发酵过程入手,减少加油量及控制生产菌代谢途径使之少产脂类物质。 1、加强车间管理,按时加油,以少量多次为原则,不允许操作工长时间在操作间内聊天等, 至少作到每班少用油5L,这样整个批次至少减少用油100L。加强加油记录管理。 2、加强现有参数的潜力挖掘,严格观察菌丝形态(自溶、堆积、结团、大小、颜色、规则 程度等),并建议加测黏度,并加强各参数相关的分析。 3、结合现有条件,优化各控制参数,主要包括下面几项:a、温度控制,实验变温控制, 高-低-高的方法;b、搅拌最后一天停搅拌观察对目的产物积累影响程度;c、优化通风根据4#发酵罐在线PH、DO改变前期和后期通风;d、加强补糖控制改善菌丝形态,减

阿维菌素R1的制剂生产工艺

凌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顶岗实习技术总结报告 系别:药物工程系 姓名:袁明峰 专业班级:生物化工工艺07005班 学号: 07Y113040514 指导老师:华燕青 完成时间: 2010年6月

阿维菌素R1的制剂生产工艺 1实习单位简介及岗位介绍 诺普信农化股份是由诺普信农化股份、市瑞德丰农药、市瑞德丰生物科技、市施普旺生物科技等多家公司组成的企业群,主要致力于农药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植保技术服务。主要从事农药新剂型、分析、生物测定等技术研究,在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等水性化制剂开发及应用方面,处于国家前列。目前企业已拥有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微肥五大系列400多个产品。 诺普信农化股份于1999年9月经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注册成立,成立后就把科技创新、经营创新和为农民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作为企业的宗旨,企业因此获得快速成长和发展。2005年10月经市政府批准整体变更为股份。2008年1月17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08)96号文批准上市,其A股于2008年2月18日在深交所正式上市交易(股票代码002215)。公司是目前中国农药制剂领域规模最大的企业、唯一的上市公司。 小组长:对仓库发来的物料进行核对、设备故障处理及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设备的调试。 2.阿维菌素R1微乳剂 本品是一种农用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属昆虫神经毒剂。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它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γ-氨基丁酸,而γ-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 该产品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甲苯等有机溶剂。制剂低毒,对人无影响,对鱼蜜蜂高毒,喷雾地点应远离河流 阿维菌素是一种广谱杀虫杀螨剂。对害虫、害螨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作物有渗透作用,但无杀卵作用。杀虫机理主要是干扰害虫的神经生理活动。主要作用于神经与肌肉接头,增加氯离子的释放,抑制其神经肌肉接头的信息传递,从而导致害虫、害螨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经2-4天即死亡。在土壤中降解快,光解迅速。对作物安全,不易产生药害。 2.1防治对象红蜘蛛、螨,也可用于防治根结线虫、蔗龟等地下害虫。 2.2特性: ①药的黏度很大一般的情况下在制药完成后需要进行加热以利于下一道灌装工序的顺利进行

深度解析甲维盐与阿维菌素

深度解析甲维盐与阿维菌素 甲维盐可以说是农业生产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类杀虫剂,很多人经常使用甲维盐,但是说起他的全称,估计又有很多人见过但是却叫不上来,甲维盐全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它的名字里有一个阿维菌素,那么甲维盐和阿维菌素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是有的。 什么是甲维盐?杀虫机理是什么? 甲维盐属于一种新型半合成的抗生素类杀虫剂,杀虫谱特别广,对鳞翅目如甜菜夜蛾、鞘翅目天牛、缨翅目蓟马等都有效果,尤其是鳞翅目害虫特效。对害虫有明显的胃毒作用,也有一定的触杀效果。因为其高效、低毒、安全、对环境无残留的作用效果,这些年来被广泛推广代替高毒农药。 甲维盐主要以胃毒杀虫作用为主,接触到药液的害虫,体内的一些代谢过程会加剧,导致大量氯离子进入害虫细胞,影响正常的神经传递,害虫会

出现明显的麻痹中毒现象,表现为拒食、活动能力大大下降,3天左右达到死虫高峰期。 什么是阿维菌素?作用机理? 阿维菌素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类药剂,由链霉菌中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对病菌、害虫都有一定的效果,在种植业中主要用来防治害虫,包括鳞翅目如水稻螟虫、半翅目梨木虱以及螨虫等。

阿维菌素有明显的胃毒触杀作用,对成虫有效,无杀卵作用。主要通过增强氨基丁酸的释放,来干扰害虫的神经传递过程,而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高效的抑制作用,中毒害虫表现为麻痹拒食,2-4天达到死虫高峰期。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有啥区别? ? 结构差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其实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 开始合成的,可以说是阿维菌素的衍生物,只是在其化学结构两端人工加入两个新的基团分别是甲氨基和苯甲酸,因此它属于一种半合成 的抗生素类制剂,二者在作用机理上相同。 ? ? 活性差异:甲维盐的诞生,很好的弥补了阿维菌素大量使用带来的抗 性问题。甲维盐活性更高,为阿维菌素活性的3倍,既具有阿维菌素 的效果,又表现出加入其他基团的优势,发挥出1+1>2的效果。特 别是甲维盐能够被植物吸收,通过在植物体内转移,逐渐聚集在表皮,当害虫危害植物时,形成二次杀虫效果,因此持效期更长。 ? ? 杀虫谱的差异:合成得到甲维盐以后,对大部分害虫,特别是鳞翅目 害虫的杀灭效果增强,但是对另一些害虫的效果几乎消失。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质量标准

阿维菌素质量标准 一、目的:制定阿维菌素的内控质量标准,采购及仓库人员按此标准采购、验收,保证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阿维菌素的检验。 三、责任者:质保部对本标准执行负责。 四、正文: 阿维菌素 Aweijunsu Avermectin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阿维菌素B1(B1a+B1b)不得少于92.0%。其中B1a不得少于80.0%。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味。 本品在醋酸乙脂、丙酮、氯仿中易溶,在甲醇、乙醇中略溶,在正已烷、石油醚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本品的熔点为157~162。C。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氯仿制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在27℃时,依法测定,比旋度为+530。至+580。。 【鉴别】 (1)取本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20u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在245±2nm和238±2nm的波长有最大吸收。 (2)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与标准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相同。 【检查】有关物质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除阿维菌素B1组分外,其他有关组分含量不得过8.0%。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C干燥3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5.0%。 炽灼残渣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遗留残渣不得过0.5%。 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砷盐取本品1.0g,先用小火烧灼使炭化,再在500~600。C炽灼至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5ml与水23ml,使溶解,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0.0002%)。 【含量测定】 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5nm,阿维菌素B1a和B1b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规定。 测定法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200ug的溶液,精密量取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阿维菌素B1标准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贮藏】遮光、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依据】《兽药质量标准》2003年版

阿维菌素精品包装安全操作规程(2021年)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阿维菌素精品包装安全操作规 程(2021年)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阿维菌素精品包装安全操作规程(2021年) 1.包装前包装人员要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然后进入包装间。 2.夏季包装前应提前打开空调,然后再进行包装,以防止包装人员在包装过程中出现中暑现象。 3.包装间内严禁吸烟,严禁将火种带入包装间,工作人员进入包装间后要随手关门。 4.禁止将手机带入包装间内等违反防爆区域规定的一切行为。 5.包装过程中禁止手与物料直接接触,产品称量要准确无误。 6.装袋或封口时,动作要稳重,切忌将精品溅入口眼中,造成伤害。 7.烘干岗位操作工切实负起责任,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包装间。 8.包装后要通知化验室抽检,并入库,防止丢失。 9.包装结束后,将成品装好桶摆放整齐,有至少两人以上在场

的情况下点清数量,填写好包装记录,并将现场卫生清理干净。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